facebook pixel code

襟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9年06月16日
公開
6

轉載好文-『為什麼妳要道歉…?!』

轉載自 http://tw.myblog.yahoo.com/idndesign-amy168/article?mid=125&prev=129&next=124 『為什麼妳要道歉…?!』牛頭叔叔說故事037 「小外甥在學校闖禍了!」接到爸爸的電話。 「什麼事啊?!」我問。 「聽說把小朋友打到流鼻血啦!」 爸爸有些緊張,他要我立即前往學校了解情況並處理。 我一直很疼小外甥,他個性很憨厚,為何會出手打人呢?我實在搞不懂! 於是立即放下手邊工作,逕往學校去…… 進導師辦公室時,映入眼簾的是: 我的大姊一直彎腰卑恭的向對方家長道歉… 但是對方家長似乎完全不領情,脾氣火得像什麼似的… 對方家長還一直說要找警察來,一定要把小外甥關起來…!!! 看看站在一旁的小外甥,他的臉色鐵青,一肚子火氣, 我知道他從小的脾氣就是拗,但是從來不和人惡搞的! 他今天動手打人,我相信一定有他的原因… 我一進去導師室,什麼話都懶得說,直接抱起了小外甥,說: 『不要怕!舅舅來了!你什麼話都可以說!』 這時小外甥終於忍不住哭了起來… 『打人就不對了!說什麼說!還有臉哭?!』對方家長劈頭就這樣堵我! 我火氣也來了,決定嚇對方一下,開口就操台語開罵: 『幹!你是三小!沒看見恁倍在教厝裡的小孩講實話喔?!』 『你不滿的話,去傳人過來!』 『恁倍最看不起不懂事理就說:打人就不對ㄟ人!』 對方先是愣住了!頓時聲音變得一片寧靜… (看來,社會上多數還真的欺負善良的人…!) 打破沉寂,直接問老師發生事情的原委! 沒想到老師也說不出所以然(這時候我的火氣真的來了), 於是我讓小外甥告訴大家為何他要打人! 同時我要求被打的小朋友一起站在老師面前,要他們當面對質! 『美術課,我在做我的勞作啊!』 『他很沒禮貌,過來借我的東西都不說一下!』 『但是我不想要借他啊!』 『他每次向人家借東西都不還,也不會珍惜…!』 『今天他拿了我的萬能糊就跑!我就衝過去要拿回來!』 『但是他都不還我,我也搶不回來!』 『他突然把我的萬能糊往窗外丟,別的同學幫我撿起來!』 『他還用很難聽的話一直罵我…』 『我叫他不要再亂罵,他就對我比中指,還向我吐口水…』指著自己的鞋子。 『所以我生氣就一拳打過去…』 『他…流鼻血了…』 小外甥低著頭,很後悔的表情。 ………………… …………………………… …………………………………………… 當小外甥敘述過程的同時,我一直盯著這個小朋友和家長, 並不斷確認對方的反應,其實我完全相信小外甥不會亂說… 我回頭問挨打的小朋友:『 那時候老師呢?!』 「上廁所…」他小聲的說。 『他講的有沒有不對的呢…?!』我接著問。 「我有跟他借啊!」他反駁。 『借個萬能糊也沒什麼啊…!』對方家長從旁幫腔。 『但是他有答應要借你嗎?!』我不讓他閃躲,他回答不上來…。 『小氣!借我們不就好了嗎…?!』對方家長這時理直氣壯的說。 我狠狠的瞪了對方家長一眼,這下真的是秀才遇到兵了… 知道不來些突然的手腕可能沒完沒了,立即轉頭告訴老師: 「既然家長這麼喜歡請警察來, 還是請你撥電話請東門派出所的員警先生來一趟好了!」 這句話一出來,全部的人都愣住了!(包括對方家長) 接著我緩緩的說: 『今天我們的小孩的確打人,犯了錯,實在傷害了同學!』 『我們願意就法律層面完全負責,包括醫療賠償!』 『但沒經過別人的同意,私下拿就是偷,公開強取就是搶!』 『畢竟起因是對方強奪我們的物品,我們絕對不會放過!』 『搶奪他人財物屬於公訴罪,屬於非告訴乃論,一經提告就無法撤銷!』 『未來提告的話,那個部分請他們自己負責!我就此先聲明!』 知道自己語氣說得很緩,但是絕對有很強的殺傷力! 老師當然不願意打這通電話,立即出來緩頰… 但是我態度非常堅持,我說: 『既然你們讓我出來處理,對方家長也只認為是我們家的小孩很小氣, 似乎所有的錯都是我們造成的!我們何必再多有爭執呢?!』 『讓這件事直接交給司法公正單位處理,對大家不是另一種學習嗎?!』 頓時對方家長突然像洩了氣的皮球,不能再多說什麼…! 趁著氣勢正強,我直接補了一句: 『還是不要麻煩警察先生來這兒好了,我們一起前往警察局,好嗎?!』 我直接走向對方家長面前,正式的邀約… 半响,對方家長看著我說:『有這麼嚴重嗎?!』 情勢演變讓我覺得對我方有利,但必須忍著些,我皺著眉頭說: 『我不知道!』 『因為是你們的態度讓我覺得很嚴重啊!!!』 『要找警察來,是你們先提出來的!』 『一定要關我們家的小孩,也是你們堅持的!』 『換作是你,不嚴重嗎…?!』 『只是我覺得來龍去脈既然我們都清楚了,我也認為必須採取行動啊!』 『我不袒護自己的小孩,他有錯,就該承擔受罰!』 『但起因是你們的小孩搶奪,我也必須讓我的小孩知道我行事公正!』 『是非對錯我們何必再浪費彼此的時間,私下在這兒討論個沒完沒了呢?!』 『讓法官和執法單位來教育我們的小孩,難道不好嗎?!』 ………………….. 空氣又凝結了起來…………. 對方的媽媽突然問我:『你要告我們什麼?』 『搶劫或搶奪吧?!我再問一下律師會好一些!』我故意說嚴重些。 我看見他們已經在計算如果我這樣一告的話,他們會很麻煩… 頓時決定來個火上加油的手腕, 把胸前的錄音機(當時只有小型錄音機)拿出來,對他們說: 『從我進這個門,我們所有對話我都錄下音,需要時可提供法官參考!』 我知道這個動作是很具有挑戰性的, 通常的人一旦面對麥克風或者錄音、錄影時,都會收斂許多… 我看他們立即壓低聲音討論起來,然後對我很防備… 趁著對方陷入抉擇與討論之際,我看著小外甥說: 『你覺得你自己有錯嗎?!』 他點點頭。 『你覺得你應該怎麼辦呢?!』我問他。 『道歉……!!!』他小聲的說。 『但是不是做錯事情,靠著道歉都可以解決啊!你知道嗎?!』我補充。 大姊在一旁著急,但是我請她把事情交給我,不要再表示任何意見… 『你們討論結果如何呢?!我們可以一起去警察局了嗎?!』 我再次邀約對方家長。 『有其他方式解決嗎?!』這時對方爸爸口氣委婉許多。 『你說呢?!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我回答。 『你們的小孩向我們道歉!這件事就算了!』 他似乎認為這是解決的方式,而且說得有些勉強…。 在一旁的老師似乎認為這很合理,還猛然點頭… 結果,我直接拒絕,說: 『不!!!』 這個拒絕一出現,大家又都愣住了… 『為什麼?!』對方家長認為我很無禮拒絕他們的善意。 我清了清喉嚨,說: 『該道歉的不應該只有我們家的小孩!』 『起因是誰呢?!你認為你們的小孩沒有錯嗎?!』 『請不要告訴我:被打和流血的人已經夠可憐了,所以可以免責!』 『那麼你認為該如何?!』對方家長問。 我知道他是壓抑著火氣,也知道他有些小來頭… 『你們的小孩也必須道歉!』我認真的說。 我看見他鐵綠著臉的表情實在很好玩,於是補充一句: 『還要正式寫和解書,請老師當第三公證人!』 此話一出,相信大家都會認為我不通情理,其實這是為了避免未來產生麻煩。 事情的結局就是如我的要求: 一、這2個小孩彼此道歉,互相寫一份道歉卡給對方。 二、雙方家長簽立和解書,老師當公證人。 三、此間醫療費用憑收據由我方支付。(其實也不需要看醫生,所以免付) ***************************************** 後來回到大姐家時,我問她:『為什麼妳要道歉…?!』 她說:『對方家長很兇,對方小孩也流鼻血…!』 後來我們聊很多,我略作整理如下:(僅供大家參考) 一、『闖禍』有時是一種無價的學習! 1.不要讓小孩子因此退縮了! 2.即使在外頭打架,先問清楚原因!(不要急著揍小孩,這也是一種教育!) 3.有時候我還會告訴自己的小孩:『打得好!』『我也一樣會忍不住去K他!』 4.但是事後等小孩心平氣和之後再引導:如果重來一次,有其他方式嗎?! 5.不論如何,當家長的心情必須很平緩! 二、即使小孩真的犯錯了,家長不必急著去道歉: 1.又不是家長犯錯,所以請家長不必『強出頭』吧! 2.要道歉的是小孩子,所以小孩必須在過程中了解『錯在哪』! 3.如果家長一直搶著道歉,就等於幫小孩子到處在「擦屁股」!會養成小孩倚賴! 4.『不積極作為』其實就是一種『作為』,但是家長必須耐住火候! 5.引導小孩子從單一事件,了解到「如果再有近似的情況,該怎麼辦!?」 6.讓小孩子自己知進退,這才是教育!(壓抑不是唯一或者最棒的管教方式) 三、家長必須多為自己打氣與加油: 1.全家人的『健康』必須排在第一位! 2.『成績』必須排在『品格』的後面!(太多家長排錯了!) 3.多找機會和小朋友聊天!(543的亂哈啦也很好!) 4.不要讓自己當『一輩子』的家長!當小孩25歲之後,該當朋友比較好! 5.不要把小孩子的問題『放大』!但要將他們的好『放大』! 6.常常給自己加油一番! 7.『家』是最好的一個一個倚靠!向著家人要能夠敞開! 8.好朋友之間也常常一起互相鼓舞! 牛叔 2009.04.20.(一) 【補充】: 「把談判朝向破局的方式來談,不失為一個好方向!」

2008年07月24日
公開
24

重建牛奶攝取觀念

無意間見到一篇來自中研院有關飲食健康 的文章,這篇文章寫的非常好,也讓我看完之後,不再認為大量攝取奶製品 是福了!(反正我也乳糖不適 哇哈哈) 感謝姜淑惠醫師為了社會大眾的健康,寫這篇好文章。 全文有點長,但是對骨質酥鬆症與蛋白質的關係有詳細的解說, 請有空時好好研讀吧﹗^^y 消化生理之剖析-重建對牛奶攝取的正確認識   在臨床行醫生涯裡,因所學之故,經常容易遇見幼兒過敏、氣喘、過敏性鼻炎、扁桃腺腫大、皮膚發疹、成年人關節炎、腰背酸痛、免疫系統失調等病例,每當病家本身或父母親屬,詳細詢問致病原因,或想改善平日飲食時,我通常會建議他們-「暫時停止攝取牛奶或乳類製品」,多數的人最初都是投以驚訝疑惑的眼神,或有駁斥道:「牛奶乃極端完整的食物,歐美人士長得高大壯碩,就是從小攝取牛奶代替茶水飲用。你這位醫師到底有沒有搞錯?」或也有些病患,姑且相信並且付諸實踐,結果成效斐然,孩子或自己本身的痼疾得以痊癒,進而體悟知難行易」的道理。   其實牛奶本身營養分相當完整,可以提供小牛在嬰幼兒期的利用;猶如人類的母奶,所提供的養分亦有一定期限,超過嬰兒期再攝取就不適宜。其中蘊涵深遠的道理,牛奶乃至乳類製品到底適合不適合孩童,青少年,成人及老人呢?以下將逐步分析說明。不要忽略消化生理學上的通則;沒有健全且完整的消化作用,自然無法獲得完善的營養。 1.從牛奶及人奶成份比較談起 蛋白質:牛奶總蛋白質含量高,為人奶的三倍。牛奶的蛋白質,主要以酪蛋白(Casein)為主,人奶以白蛋白為主。人奶味道較甜,因為碳水化合物含量較牛奶高。 在礦物質方面,牛奶缺乏碘、鐵、磷、鎂,人奶含量豐富。人奶含有二種物質成份,此乃牛奶所缺乏者,一者卵磷質(Lecithin),屬於 磷脂質,一者Taurine,屬於一種胺基酸,這二種物質參與嬰兒腦部發育,哺乳人奶攸關嬰兒智能發展,又豈是牛奶可以取代?人奶中另有二種胺基酸,其含量為眾奶之上,其成分為Cystine及Tryptophan,他們提供嬰兒極佳的營養分。 從人奶與牛奶成份比較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事實,人奶牛奶都是提供給小牛或嬰幼兒飲用。仔細觀察小牛與小嬰兒成長的差異,可以發現牛奶原是發育中小牛的食物,小牛出生後飲用牛奶,促使其骨骼及身體重量的急速發育,每個月增加一倍,(出生後前三個月均如此),但腦部發育少且慢;相對地,人類小嬰兒卻需要六個月時間,體重才會增加為出生時的一倍大。嬰兒的發育,身體成長成熟度緩慢,但腦部卻以最快速發育,超越所有的動物。小牛肢體骨骼的快速成長,故需要大量蛋白質;相對地,嬰兒腦部成長勝過肢幹,故需要卵磷質及Taurine等特別物質的輔助。台灣社會經濟發達,乳類製品充斥市場,現代的小孩子發育極好,高大的軀幹,呈現早熟的徵兆。常見如十二歲的外表,卻僅有八歲的智能內涵,此及乳類製品,如牛奶等高蛋白質的賞賜,但相對地腦部發育,智力啟發卻大不如矣! 從消化的觀點來考量,牛奶中含有二種成份,一種乳糖(Lactose),另一種酪蛋白(Casein),這二種成份,均得仰賴特定酵素的分解。如乳糖經由Lactase(乳糖黴),酪蛋白經由Rennin,分解成較單純之成份。人類僅在嬰兒期(稚齒尚未長齊之前),其胃內含有這種足以消化酪蛋白的酵素Rennin,孩童約三到四歲時,乳齒已長完備,這二種酵素就會從消化道中消失,終其一生不再分泌。 此時應當提醒父母,停止使用乳類製品,開始餵食固體食物。如果仍舊繼續使用牛奶,將會埋藏許多痛苦的病兆。牛奶所含的蛋白質中,大多數是酪蛋白(Casein),酪蛋白是一種大型、堅硬、緻密、極困難消化分解的凝乳(curds)。『酪蛋白』適合含有四個胃結構的牛,利用不斷反芻消化分解,方能完全消化。母奶蛋白質成分單位相當小,屬於性質柔軟的凝乳,即使消化系統尚在發育中的新生兒,均很容易就能消化。 牛奶與人奶,其酪蛋白的含量,牛奶為百分之三百,這種堅厚粗糙的東西,誠如粘合木器膠質。哈維醫師指出牛奶中酪蛋白因子乃是造成消化不良的重要因素。因為牛奶中所含酪蛋白及脂肪,會與所有食物進行極不適當的組合。牛奶進入胃後,會自然形成凝乳,凝乳會形成一種把胃中殘存食物包圍起來的作用,這種隔離現象,造成孤立狀態,會阻礙其他食物之消化,直到凝乳被消化為止。從牛奶與人奶成分分析中,顯示新生兒至六個月間,最好以人奶哺乳,如此在腦部發育及營養狀況才能健全。六個月以上至幼齒長成期間,可以牛奶替代。三歲以上,或幼齒長齊則應放棄牛奶的攝取,而以天然穀物及豆類、蔬果等取代之。 2.攝取牛奶與疾病之關係 牛奶及乳類製品,含有至少二十五種以上不同成分類型的蛋白質(異類蛋白質,此乃造成人類過敏反應的重大原因,乃至自體免疫疾病,均有關聯性。牛奶及乳製品為食物過敏的元凶。過敏反應幾乎不曾見於餵食母奶的嬰幼兒。倘若母親仍是乳製品的大量消耗者,過敏反應會透過奶水的餵食,造成嬰兒腹痛等疾病。消化性潰瘍者,假使攝取乳製品,常會惡化潰瘍。其原因乃是乳類製品含有高濃度蛋白質,蛋白質的消化,必需靠胃部分泌更多的胃酸(主要是鹽酸)及消化酵素方能分解消化。因此民眾錯誤的認知以為「胃潰瘍應多喝牛奶,以令胃壁形成一層膜,可以抵抗發炎且可幫助潰瘍的癒合。」乍聽似有道理,仔細推理則是一派胡言。神經醫學上有一種疾病,至今仍舊令人感到沮喪難治者,多性硬化症,其發生率與孩提時代攝取過多乳製品有關。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吃人奶者極少見有罹患此病者。成年人糜爛潰瘍性大腸炎,兒童經常發作的急性扁桃腺炎,慢性鼻竇炎,淋巴腺發炎腫大,慢性中耳炎‥‥這些頑固且反覆發作惱人的疾病,不論何種年齡層,只要單純地從飲食中剔除牛奶以及相關的乳類製品,短則或一個月,長則或三個月,就可以得到非常神奇的改善與效果。譬如兒童腫大的扁桃腺,不須藉助? 颾蝮ⅡK除手術,或長期抗生素治療,假以時日就會明顯的縮小而回復正常大小,永絕再患。 W.Walker醫師是美國一位世界知名的內分泌專家,他以其六十多年長期行醫的豐富經驗中體認到,許多疾病尤其甲狀腺腫大之形成,或其他甲狀腺功能失調等棘手疾病,除了碘代謝以及賀爾蒙因素之外,直接導因於牛奶中所含酪蛋白者,經常為人們所忽略。這種現象在牛奶及乳製品大量採用巴斯德消毒法之後,更為顯著。Walker醫師在三十到四十年代,提出這種想法及呼籲,誠為高瞻遠矚。由前面闡述吾人已瞭解酪蛋白是一種堅厚如繩索﹐粘膩如膠水的粘液組織,其會附著在粘膜壁上而形成身體的阻塞,造成組織器官的病變。人體組織中並沒有這種機轉的設計,足以消化崩解酪蛋白,因此對人體而言,他們是無法被利用且會阻塞全身各種系統的粘液。不論兒童、青少年、成年人、老人或病人,取用乳類製品,均會有不良副作用。孩提時代,呼吸道及消化道在免疫系統上屬於較為脆弱的組織,並且首當其衝,當粘液分泌物過多時,這二處所形成的障礙也相對增加。因此不論大小醫院,小兒門診所見,通常儘是這些消化不良,腹脹,腹瀉,便秘,嘔吐或感冒,氣管炎,氣喘,鼻塞等。總之,不論什麼年齡層,粘液阻塞通常選擇在每個人較脆弱的組織,?馱D定則。 醫學界,中外古今自然界所共同遵循的軌則,同出一轍也。因為牛奶與人奶在成份組成上之差異,加以人與牛消化器官功能上的差別,酪蛋白的腐化,釀成許多健康的問題。在我們品嚐牛奶,乳酪,奶油等香醇迷人的乳類製品時亦當省思「病從口入」的諦理事實,讀者諸君自能領悟健康之道,建立於手口之間的抉擇。 3.攝取牛奶無法阻止骨質疏鬆 多喝牛奶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多吃魚骨頭,小魚干可以補充鈣質,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每天喝三大杯牛奶,健康營餐不缺了」,「XXX高蛋白高鈣奶粉,病中的補品,平日的食品」打開報章雜誌,電視廣播,眼所見,耳所聞,廣告中不斷教導大眾,多喝牛奶攝取足量鈣質,可以杜絕骨骼疏鬆,強化骨骼;營養專家,醫護人員教導,政府衛生教育宣導,再再強調補充蛋白質,補充鈣質,多喝牛奶,多攝取乳類製品,年青人可以強化骨骼,老年人可以揮別骨骼疏軟。這種耳熟能詳的廣告辭,早已為『蛋白質、鈣質及牛奶缺乏會導致骨質疏鬆症的恐慌者』奉為圭皋,並且天天力行實踐。何以如此賣力實踐,骨科門診及病房中,仍舊有許多不慎扭傷或滑倒,就造成骨折的病人呢?坦白說,每當後學對醫學研究報告讀得越多越仔細越深入後,越感到誇大不實,虛偽廣告對眾生的殘害。以訛傳訛,錯誤觀念,所謂專家一言九鼎的信條,也只是扭曲事實,自大腐化的認識,殊不知營養醫學的革命,早已默默地在有良知的改革者大力推動中,如在美國研究飲食與疾病關聯方面權威之一的麥都果醫師A John McDougall),曾做過一個全世界各地區人民攝取鈣質與骨質疏鬆症的大型研究計劃-歷經多年的研究調查,提出幾個事實,以資參考。 乳類製品販售的基本理由乃在鈣質之提供。事實上,世界上有許多國家的人民,他們的飲食中並沒有乳製品之存在,也未面臨骨質疏鬆的侵害。人類鈣質缺乏,導因於人類飲食中攝取鈣質不足者,極為有限。攝取蛋白質越多,骨質中流失的鈣質也越多。血液中鈣的濃度,不能代表骨骼鈣質流失的程度。保持體內鈣質正性平衡,維持骨骼硬朗,根本政策-改變飲食內容,減少每天攝取蛋白質的量,卻不是增加鈣質之攝取。 從世界各地所收集的資料顯示,亞洲及非洲社會,在工業大事發展前,牛奶乃非常罕見的食品,當時他們都具有堅強的骨骼及堅固的牙齒,所謂富裕社會的文明病,極少發生在他們身上。如非洲斑圖(Bantu)的婦女,他的健康狀況乃很好例證,在她們的日用飲食裡,從來沒有見過牛奶,他們鈣質的來源取自蔬菜,每日提供二五○到四○○毫克鈣質,他們鈣質吸收量不及西方社會婦女的一半。 斑圖婦女,一生當中平均生育十個子女,每個孩子都是親自哺乳十個月。即使如此的鈣質流出及相對性地低量的鈣質攝取,骨質疏鬆症(多數骨頭表現薄又脆弱的婦女,幾乎不曾見到過。相當有趣的是,假使斑圖婦女移民或遷徙到其他西方國家,並且改變他們的飲食狀況,改以文明飲食(所謂高蛋白質,高糖分,高油脂,高鹽,營養豐富飲食)為主時,骨質疏鬆症及牙齒的毛病,就變成稀鬆平常啦!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率是一個很理想的指標,代表任何一種文化背景社會中,其骨骼中鈣質存留的狀況,間接反映飲食營養文化。在醫學界及公共衛生學家們,對全世界做廣泛研究後,顯示骨質疏鬆症最常見之國家為美國,英國,瑞典,芬蘭,他們也正是乳類製品消耗最多量的國家。相對地,骨質疏鬆症極少見於乳製品消耗量最低的國家,如亞洲及非洲。 在美國受到骨質疏鬆症侵害者,大約有一億五千萬至二億人口,然而美國人民的乳製品消耗量也是世界第一位。平均每位男子,女子,小孩,其一年的總平均消耗量約為三百磅。由此顯示飲食中鈣質足夠與否,並非骨質疏鬆症之誘因,其真正原因在那?骨質疏鬆症與蛋白質消耗量多寡有直接關聯性。換言之,倘若蛋白質攝取愈多,鈣質流失就愈厲害,骨質就愈脆弱疏鬆。愛斯基摩人給我們很精彩的範例,說明蛋白質效應與骨質中鈣的存留之間的關係。 愛斯基摩人因為地理環境使然,他們的飲食含有全世界最高的蛋白質-每天二五○到四○○公克,取自魚,海象,鯨魚等,鈣質攝取量也是世界最高-每天超過二○○○毫克,取自魚骨頭及肉類,他們的骨質疏鬆症發生率是世界之冠,平均二十歲不到,就可見到彎腰駝背且比比皆是。相對地,非洲斑圖人民,每天蛋白質僅四十七公克,鈣質僅四○○毫克,未聞有骨質疏鬆症。由此再次說明牛奶及其他乳類製品(包括乳酪、奶油、冰淇淋、肉類等)飲食中含有高量(高濃度)的蛋白質,乃是造成骨質中鈣質大量流失元凶。素食者倘若蛋白質攝取過量,也會造成骨質軟化,只是植物性蛋白質較動物性蛋白質,對骨骼有保護作用,其中理由乃是牛奶,乳類製品,肉類,蛋,魚類,除了蛋白質外,還有其他會促成骨質疏鬆症的因素-就是酸性物質比例太高(請參考健康之道(三),為了保持血液酸鹼平衡,維持弱鹼性,骨質必然要游離(所謂抽取)更多的鈣質,以達成此目標。在此特別提醒素食者及素食者父母,以目前台灣蛋白質平均攝取量,均屬過剩之慮,絕無缺乏之憂,千萬不要擔憂自己或孩子沒有足夠蛋白質,為了安撫這種偏差心理,進而加倍給自己或孩子補充大量牛奶,優酪乳,奶酪及蛋。請記得,得自乳製品額外的蛋白質,勢必造成鈣質及其他礦物質,流失體外之傾向,造成身體負性鈣平衡。 除了大量蛋白質攝取,會造成骨質沖刷外流外,缺乏運動,停經,喝汽水,可樂(碳酸,磷質含量太高),吃加工精製垃圾食物,過量的鹽及其他酸性食物,均為骨質疏鬆症的致病因素。長期的腰酸背痛,疲倦,骨頭酸軟無力,牙齒鬆動,齒齦退縮,容易扭傷,閃腰,骨折‥‥代表骨質中鈣質及其他礦物質之流失,此刻應當重新檢討我們的飲食,減少蛋白質,魚肉類,乳類製品攝取,以便重建真正的健康。 4.人類應當儘早放棄乳類製品之理由 商業性現代化便利又方便的牛奶及乳類製品,對我們人體有極大危害,除了前面敘述的理由外,有更多的研究顯示我們應當儘早丟棄牛奶、乳酪、奶油等乳類製品,今列舉四點理由說明之。 (1)巴斯德消毒法的害處。 (2)毒性物質殘存的考量。 (3)均質化乳製品的傷害。 (4)合成維生素D的添加。 (1)巴斯德加熱消毒法的害處 細菌學家巴斯德創立消毒殺菌的方法,使得一向牛奶或羊奶由生奶 變成熟奶,雖然有利於保存及減少傷寒菌感染等,但是加熱後的牛奶 或乳酪等、改變酵素性質,酵素及蛋白質、脂肪的結構成分,加熱後 會形成不穩定物質,且牛奶加熱至170℉(約攝氏62℃)會破壞牛奶中 活性酵素系統,諸如Cystine, Tryptophan, Lactase等。其他維生素 ,礦物質,也大多數摧毀殆盡。又加熱後蛋白質會凝固(凝乳)形成 堅硬的酪蛋白,且有益腸道的乳酸菌也遭到破壞,最後牛奶變成非常 困難消化,易致過敏,對人類有害無益的東西。 用巴斯德消毒法,消毒牛奶是衛生單位為了強調安全、清潔的產品 所設計。但是並不能提供人們有助益健康的產品,更何況巴斯德消毒 法並不能完全排除毛髮,灰,花粉,黴菌,昆蟲,肥料等環境的污染 。總之,巴斯德消毒法僅僅提供劣質,即使原本唯一仰賴吸食牛奶的 動物-小牛,假設餵食消毒過的牛奶後,在其成熟成壯牛前就會死亡 ,人類應當覺察這些事實,任何人只要即時覺悟而拒絕再喝牛奶製品 ,都不算是太遲。雖然經過發酵的乳製品,如乳酪、酸乳酪、酸乳等 ,通常較比牛奶對於人類消化道,前者較為優勝,但是事實上對人類 真正理想飲食而言,仍舊差距甚遠,因為他們都算是偏酸性食物,理 應避免。假使真的要攝取,則可使用少量生的,無添加鹽分的乳製品 。 (2)毒性物質殘存的考量 現代畜牧業與過去完全不同,限宥於空間,管理,經濟效益,已不 採野外自由放牧而是限地集中管理。為了避免密集畜養而造成傳染病 意外,故於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及殺蟲劑,為了促進肉質肥美,乳汁增 產,故自主的添加生長促進劑及賀爾蒙,如此無法確知的化學品,添 加劑亦會流入牛奶中,殘存的毒性物質,隨著人類攝食又進入人體。 畜養方式的改變,飼料取代牧草,牛群的生態環境及生理現象也會改 變。在有一次參觀牧場的經驗中,發現牛眷裡牛隻所排出的糞便稀鬆 ,不成型,猶如腹瀉般,缺乏小時候在鄉間所見所聞,那陣陣泛著草 香,晒乾後可以整團撿回家當燃料。纖維質的減少,牛奶中脂肪成分 的改變,脂肪含量增加(因為牛群飽食終日,缺乏活動),尤其飽和 性脂肪比例偏高,相對地未飽和脂肪反而大量減少,例如EPA(Eicos apentaenoic Acid)。換言之,破壞性脂肪遠比建設性脂肪為多,造 成心臟血管疾病及生殖系統癌病變的增加。 (3)均質化乳製品的傷害 所謂牛奶均質化(Homogenization)是打斷牛奶中的脂肪球,破壞後 令其解散的一種製作法。雖然在乳製工業中,此乃一種新的製作過程 ,但是質化乳會破壞人類的動脈管壁,對於發展均質化乳,實為致命 一擊。 Kurt Oster醫師研究最為精闢,他發現有一種酵素(Xanthin Oxi D ase)簡稱XO,可存於牛奶脂肪中,正常飲用非均質化乳時,XO只會存 於腸道間,不會被回吸收入血液循環中。但是牛奶若經過均質化之後 ,這個均質化過程會減少乳化脂肪,造成XO大量釋放出來,進而造成 血液再回收。因此攝取均質化牛奶,吾輩血中XO濃度平均很高。相反 地,飲用非均質化牛奶或不喝牛奶者,其XO濃度均低。 XO被視為血管壁瘢痕化的原因,血管壁失去原有的平滑性,會誘發 脂肪物質沉澱,凝聚血小板或崩解的血球等,進一步造成瘢痕,粥狀 化,最後形成血管硬化,管腔狹窄。Ostcr及哈佛大醫學院Esselbach er共同提出-攝取均質化牛奶是美國人罹患心臟病的最主要原因。世 界上其他國家,如芬蘭,他們的乳製品也是全面採用均質化過程,故 心臟病發生率亦極高。又法國極少用均質化製乳,其心臟病比率較美 國、芬蘭明顯降低。 (4)合成維生素D的添加 維生素D(irradiatedergosterol),此乃經由放射性處理過的維生 素添加劑,多年來一直被使用於添加入大多數商業用乳類製品或其他 食品及常見合成性的多種維他命丸中。何以要添加維生素D呢?以前 畜牧業以野外放牧方式為主,牛羊們一年到頭在戶外吃草,天然的維 生素D及胡蘿蔔素,可以透過陽光照射在體內自然合成。再從擠出的 新鮮乳汁中製作成奶油(尤其是日照豐富的夏季,製成的奶油為一種 天然的鮮明的黃色成分)。這種天然的奶油,無法長久儲存及運輸到 遠地,故凡是能運送者,多半所含維生素D極少量且顏色較淡。隨著 野外放牧時間減少,吃野草機會減少,曝曬日光機會縮短,維生素D 合成量減低,所製成的奶油,在質及維生素D含量上,皆隨著顏色褪 去而減少,最後製乳業者只得添加色素及放射性D以補其不足。 動物體內的維生素D是一種極為複雜的成分,他們的活化過程,需 要陽光照射在皮膚上,活化催促由D1轉成D2再轉成D3,分別在肝 臟,腎臟中進行,最後活性的D3,負擔執行鈣磷代謝,鈣質再吸收 ,骨質鈣化等等過程。具放射性的D2是一合成維生素,與自然形成的 維生素在結構上有些不同。在食物中並無法攝取完整的且天然的維生 素D,因此吾人在臨床上常見關節炎病患,其產生問題通常都是鈣質 的利用有所障礙,顯示添加的合成性維生素D,不論取自牛奶或其他 乳類製品,都不是根本解決之法。在一九三○年代,發現懷孕時,攝 取維生素D添加之牛奶,其胎盤有鈣化現象,合成維生素D的危險性 ,逐漸為人所瞭解。數年前,在英國因為不正常鈣質代謝,導致新生 兒致死,發現與放射性維生素D,被過量添加入牛奶中使用(由四百 國際單位增加為一千國際單位/每品脫)有直接關聯性,因此放射性維 生素D2添加品,在英國已被癈除且禁用。近年來乳製業 者,又以合成性維生素D3,取代放射性D2為添加品,但其事實結 果,對人類健康之利害影響尚未知也。 後記:後學撰寫此文時,曾為自己不斷打氣加油,雖千萬人吾往矣 !明知這冒犯許多乳製業者,奶粉販售者,醫護營養學者專家及行政 衛生單位,仍舊完成了。也算為自己一向主張「牛奶是牛吃的,不是 人吃的。」,「為了遠離慢性病,請儘早斷奶。」寧願採用其他含鈣 的植物性天然食物,以取代牛奶及其乳製品,因為他們的弊端遠大過 利益。 參考資料 文章出處"天國-台灣非官方遊戲討論社群"

2008年07月09日
公開
4

別當直升機父母

別當直升機父母 作者:李雪莉 2007.03.28�� 天下雜誌第368期 你經常沒事往學校跑,幫孩子看頭顧尾 你總是為孩子安排各式各樣「對他好」的補習、活動, 深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 其實,你正是台灣六百萬「直升機父母」的一員。 現場1:許昌街徐薇補習班。 徐薇永遠忘不了那個鉛灰色的夜晚, 教了二十年國高中補習班英文、看過形形色色的父母, 前些時間卻遇上無法招架的劇情。 那晚,九點半下課聲響起,學生們湧上發問; 排在人龍第一位的北一女學生,連珠砲式的,一問二十分鐘, 後排學生騷動顯出不耐; 徐薇委婉說道,「妳先讓其他同學發問,待會兒再來好不好?」 她揪了眉轉身離去。徐薇不以為意。 幾十分鐘後,徐薇的手機響起,電話那頭,一位中年男性劈頭興師問罪: 「妳為什麼不回答我女兒的問題?她一回來就躲起來哭, 說後面那位明倫高中學生的問題,會比她的重要嗎?」 甜美的笑容轉為愁苦,徐薇傻了眼,不情願道了歉。 現場2:台北市內湖某明星學校。 游泳池畔,五年四班的三十名學生下了游泳課,準備換裝; 泳池畔幾位志工媽媽原本是來協助現場整理與秩序維護, 但其中一位志工媽媽看到女兒出來,大步趨前,拿起吹風機吹起女兒的長髮, 「別著涼了,」媽媽壓低了音量說話。 新趨勢:過度介入、過度焦慮的「直升機父母」 這是一群台灣新生的「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 是歷史上不曾出現的一批「過度介入」與「過度焦慮」的父母。 他們像極了直升機,在孩子上空盤旋,無時無刻守望孩子的一舉一動。 以目前五到十四歲的三百萬孩童為基礎, 再加上學齡前與就讀高中的一百多萬學生, 這群父母約有六百萬(平均每對生兩胎或一•五胎)。 這六百萬的父母,大多數在一九六一到一九七六年階段出生、 解嚴前後接受大學或義務教育,被威權教育訓練為學歷至上的競爭動物, 上最好的學校、爭取頂尖的工作。 他們看到社會的轉變,試圖以不同於父母輩對自己的權威教養, 創造出較民主或自由的「教養觀」(parenting)。 但,在教養上,這群父母遭遇上了史無前例的兩大挑戰。 新教養:對「完美小孩」的期待 挑戰一,少子化伴隨的焦慮。 在直升機父母的上一輩,多半有四到五個孩子分散父母注意力; 但直升機父母的世代卻最多只有兩個小孩。 最新的數據是,一位婦女生不到一.一二個。 因此,家族的關注點全集中在少數孩子身上。 挑戰二,第一代教改實驗下的父母。 直升機父母的孩子是未成年的學子或學童,是第一代教改的對象; 做為教改實驗父母,他們被迫與教改亂象共處, 也在全球化無情競爭、就業市場不確定的環境下,教養下一代。 台灣教改十年了,創造了六百萬名直升機父母。 他們把教養當極限運動(extreme sport)。 從零歲開始的焦慮 這個極限運動從孩子一出生就啟動。 星期三早晨,台北市的健寶園(美國的Gymboree)裡擠滿了一到兩歲的小朋友 等著排隊進教室上課。 孩子玩的遊戲很簡單,吹泡泡、溜滑梯、唱歌跳舞, 希望透過吹泡泡增加手眼協調、爬坡鑽洞訓練肌肉與平衡發展。 四十五分鐘的課程、費用七百元,但不少父母趨之若鶩; 一旁陪玩的父親拉開嗓門唱歌,好像是自己在上課, 「我們的孩子要比別的孩子玩更多,」他說道。 不少名人像陳孝萱、任賢齊等藝人也常親自送小baby來上課。 這天,三十二歲的蘇筱甯開著車,帶著四歲女兒與一歲兒子, 從桃園縣經國路北上。早在女兒八個月大,她便上網蒐尋小baby可上的課程, 「不想讓她看電視成長。」 但桃園的教育資源顯然無法滿足她。 到現在,蘇筱甯一星期上台北三趟,除了健寶園, 她還送女兒到唭哩岸游泳、上雲門律動課程。 她每天一定幫兩個小孩寫成長部落格, 「十個媽媽有八個都在做網頁,很多是邊上班邊做。」 她甚至為女兒設計精美的名片、每年帶孩子進攝影棚拍照,很用心思照料。 以專案管理的方式,從出生開始啟動孩子的各項學習, 父母兢業提供各種刺激點,填滿孩子的人生。 為了滿足父母的需求,市場上出現各種成人學習的「幼兒版」。 以往遊學最多從高中生開始, 但補習班與私立小學寒暑假推出各式「遊學團」, 一所知名私校甚至辦了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科學遊學團; 還有從嬰兒開始的皮紋性向分析, 透過嬰兒的指紋判斷是藝術型或領導型人物的諮商……。 說穿了,父母就怕輸在起跑點。 陽明大學教授洪蘭曾目睹一位母親這麼帶她的孩子: 這位母親從書上得知,要開展孩子的肢體, 必須每一天讓孩子接觸硬軟方圓或各種觸感的材質; 職業婦女的這位母親為了「有效」運用時間, 她拿了個碼錶,每二十分鐘為單位, 孩子玩完積木,母親就捉起孩子玩沙坑,學習像按表操兵。 讓孩子適性發展、給孩子多元的碰撞點,是天下父母心。 只是一旦把學習當做軍備競賽,就成為過度介入的直升機父母。 不安與比較 位在台灣大學旁的一所小學, 不久前由家長舉辦了一場聯絡學童情感的班級音樂會;孩子開心的表演才藝, 但活動一結束,媽媽們就圍著方才彈奏蕭邦別離曲孩子的父母, 問道:「妳家兒子彈得真棒,從幾歲開始學的?怎麼練的? 哪位老師教的?能不能介紹一下?」 琴音流洩召喚的不只是欣賞,更伴隨父母濃厚的不安與比較。 少子化使父母對孩子的未來有「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賭注。 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柯文賢解釋, 以前一家如果有四個小孩,每個孩子分到的注意力只有四分之一。 現在如果是獨生子女,就得承受父母外加兩對爺爺奶奶的關注, 那是好幾倍的期待與壓力。 直升機父母的出現,其實顯現現代父母內心對「完美小孩」(perfect child)的期待。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研究員湯茂竹博士, 憶起他當爸爸的那刻起,就夢想兒子能成為布袋戲裡的「史艷文」: 長得又高又好、功課第一、會玩會念書、心地善良,人人都愛戴。 湯茂竹的兒子已經國一,他花了長時間自我探索,如今能笑看過往的謬想。 家長的迫不及待反映了心中深層的焦慮。 台塑生技董事長、近來大力提倡孩子讀經的楊定一表示, 「我們似乎認為,只要小時贏過身旁的人, 就能在日後成為更有生產力、更成功的人, 並以成人的觀點,將就業市場的競爭、職場生涯需一帆風順的那一套, 拿來設計、評估孩子的課程。」 知識超挖,生活能力缺乏 直升機父母口說不愛升學主義,但他們卻相信「愛=讓孩子成功」。 而成功的定義是上好的公立大學、長春藤名校、有極強的人脈、過很好的生活。 雖然沒有父母會否認行行出狀元的價值, 但他們還是無法避免用各種量化指標,判斷孩子的成敗。 以父母最在乎的英語為例,補教業者估計, 台灣每年報名各類英檢的小學生有四到五萬人。 補習班的廣告也都打著「一年內要學會幾千個單字」。 英語老師徐薇認為,真正的英語實力是 孩子能輕鬆瀏覽英文網頁或閱讀書籍、與外國人互動。 但台灣父母有「檢定熱」,拿到分數、證書才能安心。 家長不由自主追求成績、數字、級數。 對未來世界的恐懼、對台灣教改的沒信心, 強化父母必須花更多時間做有競爭力學習的信念。 不久前,徐薇趁著過年, 為國中生加開初一到初五、早上七點半到九點的寒假英文特訓班; 沒想到名額爆滿,還有父母問她為什麼不上到深夜十一點? 「這是一個知識超挖的年代,」 全國家長聯盟秘書長陳松根點出這代父母教養的盲點。 陳松根說,教改十年,大學入學率達九成以上, 研究所更超過兩千五百所,孩子升學壓力不減反增; 「我們還以製造業的方式教育孩子,我們有沒有問過, 一個到高中的孩子,到底要給他什麼?」 父母在十年教改過程中,為孩子設下「升學與學習的高標」, 但卻也帶來更多無法逆轉的後遺症。 四月一日,由前教育部長曾志朗、陽明大學教授洪蘭為首的家長, 將帶領數十個全國家長團體,發起三萬人簽署「愛你一輩子」的承諾書, 就是發現教改十年,父母還陷在「升學主義」的泥淖。 他們已經看到「知識超挖」對下一代、對台灣競爭力的影響。 例如,在知識上,台灣孩子學習的內容能應用在未來的,不到三○%; 而每天超過十六小時單調的學習,根本無法出現創造的文化。 這要使台灣的產業如何升級? 孩子的身心健康卻被忽略 此外,下一代的身心健康,也被過度焦慮的直升機父母忽略。 私立愛德幼稚園午餐時間,三到六歲的小朋友安靜坐著吃飯, 今天的主食是飯、青菜以及豬肉塊,有小朋友看到這些食物直說不喜歡。 「孩子吃太精緻的食物,甚至吃水果一定要果汁機打過,」 汪慧玲認為,這都造成孩子咀嚼不足、牙床長得不好。 (註:這也是兒童牙齒矯正比例升高的原因之一) 最新一期《康健》雜誌針對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童進行身心健康調查, 結果發現有四成六的學童沒有正常排便的習慣, 其中有五成三以上的學童十點後才就寢。 孩童明顯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 但當問及家長晚睡的定義時,家長認為十一點到十二點後才叫晚睡。 父母健康觀念的薄弱,已徹底影響孩子為未來的人生儲備體力。 二○○六年七月一日,瑞士籍人類學家大衛.史格納(David Signer), 以〈台灣的愛與寂寞〉(Love and Loneliness in Taiwan)為題, 於荷蘭報紙《Trouw》發表他停留台灣兩星期的感受, 文中談及台灣人的教育觀,直指核心。史格納寫著: 世界好像沒有一個地方的孩子,睡眠像台灣孩子那麼少。 不少台灣人把自己稱為「pm people」(夜行人)。 大部份資訊科技產業的人在晚間工作,因為這剛好是歐美客戶的白天時間。 「pm people」的孩子和他們一起熬到午夜,一起吃東西、看電視、玩電玩。 但是和大人們相反地,孩子又必須在早上七點起床……。 一位外國人類學者竟透徹剖析台灣父母對孩子生活教育的忽略。 進校園輔導學生十餘年的光寶文教基金會的認輔志工團召集人吳銀玉觀察, 這代父母和上世代最大的差異是:雙薪、工時過長。 怕他不再愛我 家庭情況較好的,則是全職媽媽陪伴,父親角色經常缺席。 白天,雙薪父母把孩子交給學校與補習班, 晚上八點或十點,各自拖著疲累的身體回到家; 忙碌父母內心的愧疚,使他們對小孩生活習慣的建立,先行繳械。 在學習上,父母花錢請補習機構代替父母監督; 但生活上,忙碌的父母為表達愛,又變身成為不敢要求、沒有原則的「好朋友」。 父母的忙碌造成「教養的空窗」。 一位職業婦女母親原本規定孩子每天玩電腦時間不超過一小時。 但實施不到幾天,就因就讀小學高年級的兒子鬧情緒不說話,她決定投降。 「怕拿走孩子的電腦,他便不再愛我,」她的語氣聽來沮喪。 新校園:國民教育失能、親子關係緊張 直升機父母帶來的影響,不僅發生在家庭,也影響到校園。 民國八十三年開放師資多元, 修滿大學教育學程二十六個專業學分就可進國中教學、四十學分就可教小學。 在教育界二十八年的校長蔡秀媛感慨, 師資培育多元化後,國中小教師專業不足,地位一落千丈。 師資結構改變教學現場,而直升機父母的增加也帶來校園的質變。 一九九四年的四一○教改後,權力下放,家長積極進入校園; 兩千年初期,台灣各縣市陸續明文規定家長會參與校園行政的權利。 都會區家長對學校的參與尤深。 不少明星學區的家長具備「三高」(高學歷、高收入、高位階)條件, 家長學經歷優於老師是普遍現象。 一位校長無奈說, 「許多高學歷父母好像認為,只要曾當過學生、念到博士,就懂教育。」 家長力量有多大,看校園「愛爸愛媽」(愛心爸爸與愛心媽媽)志工團就知道。 以往的校園只有老師與學生, 現在,校園裡不但有家長會的辦公室、從早到晚還可看見愛媽們在學校各角落幫忙。 以敦化國小為例,愛媽有三百多位,比老師人數還多; 家長們為了確保孩子的安全,還出錢聘請七位保全,上課時在校內巡守。 目前許多國中小,每班多有家長代表、家長召集人, 就像另一個正式組織,協助班級、學校運作。 從班遊、校遊、學校制服設計、營養午餐的監理,都由愛爸愛媽協助。 師權低落,親權高張 原本老師、行政、家長三種力量 是要在教育專業、行政專業、家長愛的力量陪伴下,協助孩子健全的成長。 但現在三方卻互不信任,不乏家長過度介入,凌駕學校事務。 位在中科院、中研院、台灣大學附近的國中小校長、老師, 都經常抱怨這些三高的「家長很難伺候」。 家長介入老師的考題、教學方式,成為老師的上級指導。 去年底,零體罰規定納入教育基本法,三讀通過。 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柯文賢認為,家長力量興起, 動輒挑戰老師權威,不少老師為了避免麻煩,如今只教不管。 這些都促成教師的退休潮。 民國九十年,公立國中小退休教師不到七千人。 退休人數在九十三年達高峰,超過九千人。 五年下來,已有四六七九三名國中小學教師退休。 師權的低落、親權的升高,使教育體系兩股最大的力量互不信任。 台北市民族國中校長姚榮華經常遇到父母說, 「升旗是多餘的,不要去晒太陽,在教室溫書多好」; 也有家長要求,校外教學時學生不得穿制服,否則要打憲法官司。 內外在競爭與不確定的環境,造就了直升機父母, 而直升機父母又回過頭對教育體制加壓。 這樣的惡性循環,四十六歲的台灣杜邦總裁陳榮二感受最深。 陳榮二相信行行出狀元,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秉賦; 但他的小兒子在升上國一那年, 曾有長達四個多月的時間,無法進教室, 只要一被拖進教室就口吐白沫,臉色發白; 陳榮二的妻子還因過度自責,從五十公斤瘦到三十五公斤,家庭曾陷入危機。 他尋訪中西名醫,都查不出原因。 他猜測可能當時兒子是不適應國中的升學壓力。 雖然小兒子在四個月抗爭後,終於回歸常軌, 但他幾乎快失去兒子與妻子的痛苦, 讓他見識台灣教育制度,如何創造出焦慮的親子。 「當台灣的父母和孩子真是太苦了,」 這位管理七百多人的總裁談起往事,還心有餘悸。 新價值:找到屬於孩子自己的成功 直升機父母就像啟動教育食物鏈的改變, 父母的觀念改變了老師的態度,老師態度影響孩子的動機。 國民教育的功能萎縮了,而家庭親子關係也變得緊張了。 研究發現,過度焦慮的直升機父母,也容易養出焦躁的小孩。 美國孩童發展研究中心指出, 直升機父母經常會因孩子的成功或失敗, 而有過度的憂傷、哭泣,有較多負面的想法、較少的愉悅與生活滿意度。 因為直升機父母不經意會愈飛愈快速、愈管愈多, 深怕一減速,就摧毀自己與孩子的人生。 這是一場價值之戰。 直升機父母被困在一種愛的陷阱裡。 誤以為愛孩子,就要為孩子掃除一切人生的障礙、幫孩子成功; 其實,愛的價值是在幫助孩子找到重要價值。 「我們的痛苦源自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的孩子,」陳榮二認為。 一旦堅信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其價值,父母就能學會接受與放下。 全國家長聯盟裡,所有的家長寫下他們共同的反省: 當孩子誕生時候,我們就曾承諾要愛他一輩子, 但,我們真的這樣做了嗎? 教改十年,台灣創造了一大群「直升機父母」, 在這個關鍵時刻,該是父母與社會回頭自我檢驗的時刻。

2008年01月25日
公開
5

好家教,讓孩子懂得感恩

文�黃美湄(學前教育雜誌主筆)】 前往動物園的捷運線上,一位年輕媽咪帶著一個約莫5歲的小女孩,小女孩不時向窗外張望,經過萬芳醫院站,上來了一位老爺爺,看起來有點步履不穩,小女孩沒等媽咪開口就將起身把座位讓給爺爺,爺爺笑了笑坐下,小女孩挨著媽咪低聲地說:「老爺爺跟我笑耶!」媽咪摟著小女孩:「對呀!老爺爺覺得你很懂事,他用微笑跟你說謝謝呢!」 小女孩很幸福,有個懂得回應的媽咪,不像總怕孩子吃虧的爸媽,看到孩子把得手的位子讓人,就責怪孩子笨,還警告等一下活該跌倒。 「感恩」這兩個字,比「謝謝」來得更深入,在牛津字典上,它的含意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回饋他人。是一份施與受的互動關係。社會環境的改變,讓孩子漸漸失去了珍貴的學習機會。康寧護專幼保科講師呂素美指出:「當孩子無法瞭解大人的辛苦付出,自然就無法產生感恩心。」 許多媽媽習慣等孩子睡了,或家人上班上學才做家事。如果你也是這麼做,那可得改變一下囉!有些事要在孩子和家人面前做,尤其是小小孩需要看到具體的行動,在孩子面前做更有意義。如果時間安排上必需等孩子睡了才做,也要讓孩子知道,等一下媽媽還要做些什麼,或為什麼要做,例如跟小小孩說:「媽媽要把衣服洗乾淨,這樣明天姊姊上學才有乾淨的運動服穿。」 付出關心,孩子耳濡目染 孝順親長是平常生活裡讓孩子體會感恩的根本做法。平常沒有和長輩住一起,打電話請安是最具體的表現;帶孩子探望長輩時,主動做家事,並且告訴孩子:「阿公阿媽年紀大了自己煮飯、打掃都很辛苦,平常我們都沒有幫到忙,所以回來時要多盡點力。」這樣一來,孩子看到了行動,也瞭解了背後的意義。 親人間養成隨時體察彼此的付出,孩子也學會想要盡一份心力。有一年除夕,呂素美發完兒子的壓歲錢後,繼續整理要給其他親友小孩的紅包袋,兒子看到了,問媽媽為什麼還在準備,於是她一一告訴孩子這些是要給誰的,孩子聽完之後,把原先收好的紅包袋拿出來,跟她說:「媽媽!那我這個給你。」當然,做媽媽的還是讓孩子安心地保有自己的壓歲錢,但也領受了孩子的心意 讓心變柔軟,孩子就更堅強 ?如何引導學齡前的孩子感恩 從小的生活紀律和生活的鍛鍊很重要,baby階段就能跟著家中的儀式學習,從具體的動作、言語去感受;2歲掌握喜歡當小幫手的年紀,在舉手之勞中,讓孩子學到責任,不會對別人的付出與服務感到理所當然。例如:把衣服分類,自己收拾碗筷。 2、3歲開始能學習關心別人的喜好。孩子吃東西的時候,提醒孩子「爸爸也很喜歡喔!」或是炒菜時,不要只顧著準備孩子喜歡吃的菜餚,即使孩子不愛吃,也讓他知道,這是爺爺喜歡吃的。」好吃的東西,孩子埋頭吃完了,別跟他說:「不要讓姊姊知道。」而是「姊姊也很喜歡耶」,問問他怎麼辦。 中班以後的社會能力發展達到能瞭解別人的意圖,動機,例如:積木弄垮,知道對方是故意或不小心,雖然會哭和生氣,但學習接受別人的道歉,而道歉的人也學習體貼對方的感受。此外,中班的孩子也能學習看事情背後的原因與心意,看到對方的好。例如:阿媽來家裡玩,要挪出一個房間給阿媽住;如果孩子抱怨阿媽來我們就要擠在一起,這時就該引導孩子:「阿媽太想你,所以就來看你囉!」 ?如何引導上小學的孩子感恩 進入學校以後,孩子已經發展到具體運思期,能夠體認自己做什麼事,會產生什麼後果。例如:當上學爬不起來,或拖拖拉拉,爸爸送孩子上學要冒著飛車和自己遲到的危險。這時要讓孩子知道,上學是他自己的責任,應該要感激爸爸帶他,而不是理所當然享受一切。孩子學會感恩現在擁有的東西,才不會老覺得欠缺,不能滿足。 教導時機也很重要。在正向情緒之下才有學習效果,例如:孩子表現不好時(考試考不好,或做錯事),爸媽一面打罵孩子,一面訴說自己辛辛苦苦為了誰,這時,因為打罵帶來的是負向情緒,孩子也就無從體會爸媽的辛勞與付出,留下的多半是身上的痛、內心的憤怒、羞愧或不服。善用教導的情境還可效法國外常見的讓孩子跟到爸媽上班的場所參觀,這樣的過程,可以讓孩子具體看到爸媽上班時的行為,而不只是看著爸媽拎著筆記型電腦或工具箱出門,晚上又回家了。 《學前教育雜誌》

2007年12月24日
公開
4

八種讚美絕招 讓孩子更棒

八種讚美絕招 讓孩子更棒 文/沈蔚穎 專家/陸明鳳 幼稚園園長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別人肯定,小孩子也不例外,所以表揚和讚美是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孩子還沒有學會正確的行為規範之前,需要用「讚美」作為行動準則,因此,家長若想要孩子按照一定的行為方式去做,就必須肯定孩子積極的一面,鼓勵他繼續往好的方面發展。然而,「讚美」需要有技巧,若方式不當,可能會適得其反,就讓幼教專家告訴父母們八大「讚美」絕招。 第一招 抓住重點 表揚孩子,不要只注意到孩子成功的那一小部分,也應著重在孩子不怕困難的決心和認真態度,特別應該讚美孩子最努力的地方。例如:孩子在幼稚園畫好了一幅畫,一開始他可能不太會畫,於是他畫了又擦,擦了又畫,雖然時間花得比別的孩子多,但終於還是畫好了。這時候做家長的,一定要對孩子有所鼓勵,表揚他有始有終及求進步的學習態度,孩子在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之餘,就能建立努力就能克服困難的信心。 第二招 讚美要具體 家長應特別強調孩子令人滿意的具體行為,讚美得愈具體,孩子對哪些是好行為就愈清楚,愈容易了解何為努力的方向。比如,如果家長說:「你今天真乖。」孩子往往不明白大人所說的「乖」是指什麼。這時候爸爸媽媽可以這樣說:「你今天早上按時起床,上幼稚園沒有遲到,又幫陳老師收拾小朋友玩的玩具,所以你是一個乖孩子。」用這種方法來肯定孩子守時和助人為樂的好習慣。 第三招 讚美要及時 如果孩子做了某一件好事,家長就應立即讚美,不要拖延,否則,時間過長,孩子就會淡忘讚美,更不能強化好的行為。 第四招 確立表揚目標 讚美孩子的進步,首先要確立一個目標。比如,家長的目標是要求孩子玩耍後,自己收拾好玩具;儘管孩子從來不這麼做,你仍然要堅持不懈地重複此一要求,如果有一次,他把一個玩具放在玩具盒?,表揚的時機就來了。「你把娃娃放進了玩具盒?,真不錯,媽媽幫你把別的玩具收起來好嗎?」又如,你跟別人說話時,孩子總愛打岔亂嚷,希望你不要忽視他,但是如果突然有一次,孩子開始靜靜聽你和別人說話,你應該停下來讚美他:「真乖。」然後再繼續講話,隔久一點之後,可以再表揚他一次,這樣孩子就學會了等待。當目標達到時,一種新行為完全建立起來,這時仍要視情況給予表揚及讚美。 第五招 不同年齡讚美方式有異 對年齡很小的孩子,在口頭讚美的同時,最好可以給他一個吻、一次擁抱或者其他的身體接觸;而對大一點的孩子,表揚的方式則可以含蓄一些,父母可以寫一些小紙條夾在他的書?,或心領神會地向他眨眼睛,或豎起大拇指表示自己已經注意到他的好表現。 總之,家長應不斷地嘗試,留意哪一種讚美方式,對自己的孩子最有鼓勵作用。 第六招 慷慨給予讚美 父母們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讚美,尤其是對年齡小的孩子。如果你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為,當然會覺得沒有幾件事是值得表揚的,但其實,年齡小的孩子能做好一些「簡單」的事,已經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習慣和好成績,就是由這些「簡單」的行 為累積而成。父母若能慷慨地給予讚美,孩子的表現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更棒。 第七招 讚美時不忘提出新要求 在讚美的同時提出新要求,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小朋友拿著他新創作的一幅作品給你看時,在表揚他努力的同時,聰明的父母也別忘了提醒孩子:「如果你把用過的畫畫工具自己收拾好,那就更棒了」。第八招 把握讚美時的感情濃度讚美時,爸爸媽媽的感情流露要「冷熱」適宜。有些家長在孩子稍微有點進步時就欣喜若狂,讚不絕口,久而久之,必然讓孩子產生驕傲心態;還有的家長儘管已看到孩子有很大的進步,但為了防止孩子驕傲,他們會按捺住內心的喜悅,在語言、行動上顯得冷淡,經常這樣的話,必然會挫傷孩子的進取心。正確的方法是:在讚美孩子時,儘量做到「冷熱」適度;有時對孩子輕輕的一個微笑,會勝過許多讚美之詞。 讚美及表揚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方法,在表揚孩子時,大人一般都要態度熱情,表情親切,孩子自然會感到很高興,很興奮,這種體驗可以加深對成功本身意義的認識,並且願意在以後繼續這樣做。當你想要表揚你的孩子時,不妨試一試以上的絕招,或許會給你和孩子帶來一份意想不到的快樂。 4種不恰當的讚美 ★不要隨便讚美 有的爸爸媽媽在寶寶每做對一件事,或每回答對一個問題時,就會用「真乖」、「真好」、「真聰明」之類的話來鼓勵孩子,但過於頻繁的讚美,只會讓孩子失去新鮮感,反而沒有鼓勵的作用,還將讓孩子產生「不讚美就不去做」的錯誤意識。再者,無節制的讚美,往往是滋生虛榮、自負、驕傲心理的溫床。 ★不要和別的孩子比較 有的家長喜歡對孩子說「你比××好」、「××不如你」,這種做法同樣不可取。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在不比較別人的長處,只比別人短處的情況下,只會讓孩子變得盲目和過於自信,形成自以為是、驕傲、瞧不起別人等心理。 ★勿用物質當作表揚 家長若要以物質來獎勵孩子須慎重,一般情況下,僅對孩子口頭表揚就夠了,但如果孩子的表現特別,偶爾可以給予一些特別的獎勵,但切記,過多的物質獎勵容易成為孩子滿足物欲的管道。 ★別當面誇孩子聰明 家長若想激勵孩子在學校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最好的辦法是不要誇獎他們聰明,而是讚美和鼓勵他們刻苦努力學習。那些經常被稱讚聰明的孩子,往往把分數看成自己的聰明所得,將分數高低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一遇挫折就容易灰心,且不願意選擇新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而那些被誇獎努力和刻苦的孩子,則會更願意努力提高學習成績。

2007年07月25日
公開
2

好文分享

本篇文章摘自: 商周特刊優勢系列 教育特刊 作者:陳雅潔 語言智能相當重要,除了藉由表達事實與概念,吸收知識。甚至能幫孩子發展自制力,避免莽撞行為。而訓練語言的最佳方式,就是大量閱讀。 九歲的小霽和同齡男孩一樣,有發洩不完的精力,每天放學回到家,趁著天還沒暗,爸爸會讓他在新店家附近騎腳踏車,享受隨著不同季節變化的山色。碰上下雨天,就和同學在家下圍棋,或是玩扯鈴、堆積木,然後再吃晚餐寫功課。 但和同齡的孩子不太一樣的是,電視和電玩在小霽生活中所占比重極低,只要動態活動一停,他不是讀課外書就是畫畫。他最近迷原文版的《哈利波特》,沒有太多插圖,只有作者J.K.羅琳巧妙的筆法帶他穿梭出神入化的魔法世界,這個9歲的孩子彷彿沒有任何語言障礙,讀得津津有味。 小學3年級的功課開始有些難度了,問他最喜歡的科目,小霽會告訴你:「我超喜歡英文,而且超拿手的!」事實上他真的拿手,在所就讀的雙語小學內,他最近才拿下班際英語演講比賽的優勝,房間裡也展示著過去2年他拿到英語查字典比賽和寫作比賽獎狀。 孩子有超齡的語言能力,小霽的爸媽當然高興,不過如果不是因為學校制度裡的需要,他們從沒想過把小霽送去參加比賽。其實這對5年級夫妻最初的目的,只是希望孩子能自在掌握認識世界的工具,並不是要在學業或競賽中得到勝出的快感。請他們分享教育小霽的獨特方式,小霽的爸爸想了一想,應該就是從小霽還在媽媽肚子裡開始,到現在每天從不間斷的「床邊故事」。 小霽的爸爸是藝術家林銓居,媽媽是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曹鸞姿,但因為在廣告業的深厚資歷,更多人熟知她的英文名字Becky。這一對藝術圈的金童玉女,共通點是對於追求新知與藝術創作的熱情。 在Becky懷孕後,有一天覺得,像閱讀這樣充滿樂趣的好事,應該要和寶寶一起分享,於是,林銓居拿起自己正讀到一半、義大利當代作家卡爾維諾的作品,對著Becky的肚子輕輕念了起來。從那一天開始,小霽每天睡前的床邊故事持續到現在將近10年,從來沒有間斷。 說故事和語言的學習真有這麼強的關聯嗎?Becky說:「肯定有。」因為後來他們發現,當初不經意建立的習慣,讓小霽對認識新的故事充滿期待。從一開始爸爸捧著書,一句句讀給小霽聽,到父子兩人可一起從圖文對照中進行新的冒險,漸漸小霽了解這種對故事的期待,只能從閱讀中得到滿足,自然也就養成他對閱讀的高度興趣。透過對文字的咀嚼,從閱讀中學習語言的結構,沒有什麼比這樣更有效的。 自創中文拆字教學法 每個字都有個故事 一開始,林銓居和Becky並沒有刻意讓小霽接受雙語教育。事實上,林銓居和Becky都堅持中文很重要,「未來的世界一定是中文的世界。」小霽的中文底子因此打得很深,識字能力也在同齡孩子之上。 小霽開始認字的時候,是這家人一起在美國時。由於手邊中文資源有限,也沒有適合小朋友的中文教材,林銓居依中國造字的六書原則,自創拆字的方式,讓小霽認識中文字。例如「塵」這個字,林銓居告訴小霽,就是一隻鹿在土地上奔跑,揚起了灰塵,所以「鹿」加上「土」就是「塵」。把每個字都變成一個故事,或形成一幅圖像,小霽就這樣慢慢的認得越來越多方塊字。 林銓居在小霽6歲之前,就為他訂下「挑戰5000字」的目標,到現在小霽認識的方塊字,大約已有4000∼5000字。他現在能夠背誦共88句、616字的白居易〈琵琶行〉,而且不是死記。因為當初林銓居帶著他一句一句的念,把詩中的情節解釋給他聽,小霽對詩中境遇坎坷的才女與白居易相遇的故事清清楚楚。林銓居還記得,教他念完這首詩時,小霽忍不住說:「我好像看了一部電影一樣!」故事的魔力,就是這樣在孩子身上施展開來。 英文真正進入小霽的生命,是在他約1歲半、剛開始要學說話時,Becky因工作緣故前往美國,全家因此一同搬去當地住了2年。Becky認同,學語言的確需要環境,小霽因緣際會在美國讀了2年幼幼班,為英文打下好基礎。 但孩子記性好、忘性也快,重點在於回台灣之後,怎樣維持他對新語言的好奇心。於是從那時起,他們家裡的日常交談才又多了一種語言。而每天晚上的床邊故事,也變成先上演爸爸的中文時段,接下來換媽媽的英文時段。 除了藉著每天晚上和小霽分享床邊故事外,林家另外的方法是帶著小霽到處旅行,透過英文來認識新地方和新朋友。 為了建立孩子的正確觀念,林銓居和Becky選擇把物質欲望降到最低:不買玩具。班上同學每人家裡都至少有一台PSP、Xbox或Wii,只有他一台也沒有,雖然小霽還是常會抱怨,但夫妻倆從來沒有妥協。反而大量投資在參觀藝文活動和旅遊上,他們每年都會帶小霽至少1∼2趟的國外旅行,讓他早早認識更多人,也更認識這個世界。 與世界各地朋友通信 交換彼此生活經驗 「旅行的好處真的太多了。」Becky說,孩子對玩具總會玩膩,但對旅行的回憶卻很長久。也不必每次找新的地點遊玩,因為成長中的孩子在不同時候去相同的地方,還是可以有不同的體驗。 事實上當小霽還在襁褓中,夫妻2個人就帶著他開車玩遍歐洲。當然在小霽還小的時候,因為要顧慮到醫療便利性,旅遊地的衛生條件相當重要,所以去的都是歐美等先進國家。現在這項考量的順位逐漸後退,Becky開始想讓他認識更不同的世界,因此去年他們全家去了雲南,讓小霽對中國邊疆文化有了第一次接觸。 Becky說,有些抽象概念,用說明的方式,孩子很難了解,卻可以在親身經歷過後一點就通。如一塊錢在現在的台灣社會用處不大,但是在其他地方可卻不一定是這樣,孩子原來很難想像,有什麼地方的一塊錢可以具有很大的價值,帶他走過一趟發展中國家之後,他自然就能夠了解,也更珍惜自己所擁有的。這就是Becky理想中旅行的最大意義。 另外,旅行中和人的互動,也成了小霽練習英文很好的管道。只要在英語行得通的地方,小霽可以自在地向空服員、餐廳服務人員點餐,或是尋求協助。如果這趟旅行是林銓居或Becky要拜訪國外友人,小霽會和當地的大朋友、小朋友建立友誼,回台灣以後,以書信或是電話保持聯繫,交換彼此的生活經驗。 這種方式也拓展了孩子的視野,例如Becky在加拿大的朋友,為小霽報名參加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的認養北極熊活動,小霽拿到證書的同時,也開始了解自己對於維護地球生態負有一份責任。這些日常生活中熟練操作語言的機會,都讓他更自然而然地習慣使用2種語言。 在用晚餐前的片刻,或是等待登機的空檔,小霽總是拿起他的小筆記本畫畫,在家裡也常可以看到小霽隨興的塗鴉。有時是邏輯嚴密的4格漫畫,有時則是抽象的色彩揮灑,但不論是哪一種,都沒失掉孩子童真的筆觸,而且問他畫了什麼,他總可以說出一個精彩的故事,這個孩子天賦的創造力連學校裡的外籍老師都注意到了。林銓居和Becky從不因為自己的期望,壓抑或引導小霽各方面的表現,「以後的事還太久,他也有權利做他自己。」只是用孩子喜歡的方式,慢慢將開創未來的工具交到他的手上。

2007年03月11日
公開
9

父母影響幼兒10大壞習慣!

父母影響幼兒10大壞習慣! 更新日期:2007-03-05 記者:採訪�莊惠旭 諮詢�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系副教授黃倩儀 根據研究發現,父母改正孩子不良習慣的方法,多半不是採取斥責就是教訓,有時甚至會帶點羞辱的口吻,可惜對孩子而言,這種教育方法大都不具效益。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雖然大人說的話他們不一定會聽,但是照顧者們是他們學習融入社會最初的模仿對象,孩子一定會仿效您的行為,因此照顧者需仔細留意自身言行,以及孩子們常接觸的環境、人事,即便是照顧孩子的保母或長輩也需仔細挑選,避免孩子習得不良習慣! 偏食 易犯指數★★★★☆ 原因剖析 即使是成人,依舊有許多不良的飲食習慣,有人不吃芹菜或榴槤;有人重口味或不吃辣等,在要求孩子不能偏食,必須什麼都吃的情況下,本身有偏食習慣的照顧者不僅沒有正確的行為示範,對孩子教養也失去說服力。 亂丟東西、不物歸原處 易犯指數★★★★☆ 原因剖析 當有客人要來拜訪時,相信很多人家中會開始一團亂,忙著收拾東西,東塞西藏的情況,連一旁的孩子都一團霧水。會有這樣的窘況,主因是平時不良惡習所導致,不少人貪圖一時方便,東西用過隨手一擺,才會使得環境變得如此凌亂不堪,看在孩子眼中,自然就加以仿效。 不遵守交通規則 易犯指數★★★☆☆ 原因剖析 相信大家都有闖紅燈的經驗,如對小巷道的紅綠燈視而不見,一見沒車就快速通過馬路,有時甚至帶著孩子也是如此。孩子約2歲開始自主意識漸強,慢慢發展出判斷力,如果您時常闖紅燈,看在他眼中,會認為那是可以做的事,可能從小即養成闖紅燈的習慣。 電視看太久 易犯指數★★★★☆ 原因剖析 電視是現代人放鬆身心最好的娛樂工具,不少人一下班或是假日休閒時,整天盯著電視看,大人們看,小孩當然也就跟著看,尤其電視聲光效果強,更容易使孩子目不轉睛,因而沈迷。 亂丟垃圾 易犯指數★★★☆☆ 原因剖析 大人們亂丟垃圾不僅對環境衛生有害,也會影響孩子,可能讓小孩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外,從小就有隨手亂丟的習慣,與亂丟東西、不收拾有同樣的後果,甚至會將掉在地上的東西撿起來吃。 三分鐘熱度 易犯指數★★★☆☆ 原因剖析 許多人做事情時常虎頭蛇尾、做到一半,一件事總要做很久才會完成,不僅費時,且容易遺忘上次的進度,要再繼續做時,可能要從頭開始,如果照顧者有這樣的不良習慣,容易讓孩子「有樣學樣」,常見的例子就是孩子們堆積木堆到一半,突然倒了,或是堆不好,就開始耍脾氣、不堆了。 無視規則 易犯指數★★☆☆☆ 原因剖析 有些照顧者可能到熟悉的親朋好友家,會自己隨意開冰箱、拿他人的東西來使用,對大人來說,對方是再熟悉不過的親戚或朋友,因此自己隨意動手是種與對方熟稔關係的親密表現,然而孩子無法區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能不論所到何處,看著大人行為跟著仿效。 打斷談話 易犯指數★★★☆☆ 原因剖析 不少人有被打斷談話的經驗,有些人因為「個性急躁」,有些人卻是「習慣」。這樣的行為不僅沒有禮貌,也不尊重對方,孩子本來就容易仿效週遭人的行為,另一方面,因為他們本來講話即不如成人來得清楚,聽到大人們對話,很容易學會大人們因急躁而打斷他人談話的行為。 不當餵食及不良衛生清潔習慣 易犯指數★★★☆☆ 原因剖析 父母有蛀牙,孩子也會生出滿口蛀牙,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司空見慣,其實蛀牙不會遺傳,但會通過父母對孩子的餵食行為及不當的衛生習慣,讓幼兒患上蛀牙。 生活小惡習 易犯指數★★☆☆☆ 原因頗析 (a)挖鼻孔 雖說看著手指從鼻子放到嘴裏很噁心,吃鼻涕並不會讓人生病,但是挖鼻孔卻是感染的途徑之一。 (b)忘記洗手 經常不洗手可能會接觸到一些可怕病菌,如:寄生蟲、排泄類病菌,甚至者還會引發細菌感染。 (c)咬指甲 可能會流血、感染,且咬髒指甲也會傳染細菌。

2007年02月24日
公開
6

代替處罰的十種方法

代替處罰的十種方法    孩子雖然有時像小天使般可愛,有時卻又頑劣固執得像個小惡魔,教爸媽頭疼不已。當孩子實在是太過份時,再怎麼理智的爸媽,也很難不被激怒。這裡提供幾個小祕訣,幫助爸爸媽媽以和平的方式圓滿解決問題。 【方法一】讓孩子有選擇的機會   避免老是以大人的權威命令孩子這樣那樣,讓孩子有機會作選擇,覺得自己意見被尊重,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問他「你想先刷牙還是先洗澡?」本來兩者都不想做的孩子,可能就會勉強選擇一種。 【方法二】尋求其他解決之道   當孩子想做一件會引起麻煩的事時,不要直接告訴他不可以,而是提議另一種能夠讓他做那件事的方式。例如,如果孩子想要在廚房蓋積木城堡,建議他到客廳去玩,因為在那裡可以蓋更大更豪華的城堡。 【方法三】聽孩子說內心的感覺   氣極了的爸媽,往往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試著冷靜下來,問問孩子的感覺,或許你會發現孩子其實也是情有可原。例如孩子欺負弟妹,可能只是因為害怕弟妹搶走爸媽的愛,所以想引起爸媽注意而已。 【方法四】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外,爸媽也要在實際情境中教孩子道理,孩子才會愈來愈懂事。例如,孩子搶弟妹的玩具,問他「如果你的玩具被別人搶走了,你會不會不高興?」,讓他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別人。 【方法五】讓孩子嚐到自己行為造成的苦頭   在無大礙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體會自食惡果的滋味。例如,孩子堅持繼續玩不吃飯,屢勸不聽後,就別勉強他;當他自己餓了要求吃飯,告訴他「你說不吃的,我們就全都吃完了啊!」先讓他餓一陣子,再拿東西給他吃。有了這樣的經驗,他就會知道準時用餐的必要。 【方法六】以有趣的方式轉換衝突情境   爸媽如能發揮幽默感,不但能讓自己不生氣,也能化解孩子的反抗態度。例如孩子不肯刷牙時,爸媽可以說:「我們來試試一種好玩的方法,我刷你的牙齒,你刷我的牙齒好不好?」 【方法七】協商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   有時和孩子談條件、彼此各退一步也是不錯的方法。例如,天色已晚,孩子還不願意離開遊樂場,可以和孩子協議再玩三次溜滑梯就回家。 【方法八】稍作讓步   爸媽稍作讓步,通常可以立即解決問題,不過這種方式只能偶爾為之。例如,孩子吵著想睡覺,不願意刷牙,爸媽可以說:「好吧!既然今天你這麼累,就不要刷牙好了,可是只有今天喔!」 【方法九】暫時離開,直到自己平靜為止   極度忿怒的爸媽,可能無法理智處理問題,此時最好先離開一下,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點其他事,例如打電話給朋友、聽音樂等,暫時不想孩子的事。等自己平靜以後,再來解決問題,和孩子好好談談。 【方法十】修正自己的期望   有時換個角度想,孩子年紀小,好動、固執、健忘、沒耐性、自我中心、異想天開,其實都是很正常的。只要自己不要太苛求,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 http://blog.sina.com.tw/17266/article.php?pbgid=17266&entryid=5239

2007年02月13日
公開
5

掌握孩童3至10歲黃金學習期

掌握孩童3至10歲黃金學習期 林天送專欄(作者為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教授) 孩童時期是培養各種智慧的「黃金」時段,這段期間最重要的學習環境是:和睦的家庭生活、父母的愛、關懷及管教,是讓小孩不輸在起跑線的一個重要步驟。 小孩出生時有一千億(1011)的腦神經細胞。三歲時會有一千兆(1015)的神經網路連線,這時候的神經網路連線比成人還要多二倍。到十一歲以後,神經網路開始經由「自殺程序」淘汰沒有用與多餘的連線,使神經網路變成更有效率的連線。 ★3至10歲學習黃金期 腦科學家發現,三至十歲孩童時期是學習的「黃金」時段,若是錯過這時段,就一失無返。如果神經網路不斷重複使用,則連線就不會被淘汰掉,並且能更牢固,俗語說:「溫故知新」是有科學根據的。 一個人的智慧不僅指IQ(多指邏輯數學的智慧及空間推理的智慧),也包括EQ(感情與人際的智慧)及各種特殊智慧,如語言的智慧、音樂的智慧、體能的智慧、自我的智慧等。據統計,事業成功人士,有一半以上是EQ超人,但IQ則是平平而已。故一個人的為人成功與否,並不完全決定於IQ的高低。智慧除了先天的基因因素,後天的環境及培養也相當重要。 ★音樂繪畫親情 啟發孩童智慧 科學家發現:三至十歲是學習能力的高峰期,這時期很容易學會新東西,腦神經細胞必須經常刺激才能成長,神經網路才能有更多連線。如果在孩童時期,讓他們聽聽古典音樂,這些會刺激負責數理與空間推理的腦神經細胞與網路,會幫助日後的數理學習。 如果讓小孩學樂器或繪畫等會有訓練「全」腦的作用,小孩每學一樣新東西,就有新神經網路連線,動用到不同的腦部位,如學藝術會動用到右腦神經,這些藝術還能享用終身。 在兒童時期及成長過程,如果父母經常關懷、擁抱、摸觸、唸些簡短的故事或講些生活點滴,或者平時讓上學的小孩讀一段故事或課本給你聽聽,可以幫助小孩的閱讀能力。這些會刺激腦神經細胞,動用神經網路,會影響到日後的智慧成長及行為表現。 ★暴力、受虐 導致犯罪行為 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常常看到父母吵架、酗酒、暴力行為,這些兒童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會有相類似的情況發生。又如幼童時期,曾經被人凌虐、毆打、或有性侵犯過,成人後,也會有許多行為上的問題。 如果在孩童時期,特別是六至十歲,看太多暴力、侵犯性的電視節目,因小孩在這時段沒有判斷能力,會演變成是非不明的許多錯覺,最後導致青少年犯罪行為。故父母的管教會影響到孩童的神經連線及腦化學平衡,而影響到孩童及日後的行為。

2006年12月07日
公開
3

如何教好男孩子

如何教好男孩子 康健27期 文/胡蔓莉 廣受全球樂迷喜愛的馬友友15歲時,也曾經酗酒頹廢、拒絕練琴。男孩子成長為男人的旅程,充滿各種誘惑、迷思的考驗。《康健雜誌》特別企劃,告訴你男孩子從0歲開始,父母可以怎麼做。  在電影「黑洞頻率(原名是無線電波)」裡,消防隊員法蘭克教6歲兒子約翰騎腳踏車,他跑了兩步就說:「要勇敢,你沒問題的,」就鬆開手,約翰跌倒。  30年後,36歲的兒子居然與理論上已救火殉職的父親在無線電通訊裡通上話。他說:「爸爸我愛你,30年來都好想你。」父子二人隔著時空,卻都熱淚盈眶。  通話後的法蘭克在他的時空裡再度教兒子騎車,他說:「孩子,你放心,『我們』一起學,我會一直在你後面,你說『好』時我才放。」他扶著跑跑跑,直到約翰說,「好了,爸爸我可以了,」法蘭克放手,約翰繼續踏板前行,爸爸快樂地大喊,「你會了,你學會了。」 *   *   *  中國社會因為繼承香火觀念而一向重男輕女,即使21世紀的今天仍然強調「早生貴子」,教養上卻不見有任何前進的作法。  傳統以來,男孩常被期待比別人強、不能輸,壓抑情感、不能訴苦抱怨,另一方面獨子現象使得男孩被縱容得無法承擔壓力、不會處理感情問題。  相較女孩,因為1960年代以後受教育的人數日增,以及社會上愈來愈多女性學業順利、事業傑出,愈來愈有自信;男孩子卻問題層出,而顯得徬徨失措。  台中入夜後男孩拿著西瓜刀飆車砍人,高雄2名員警路檢被男性青少年撞傷,男性情殺、自殺、犯竊盜、搶劫等刑事犯罪事件層出不窮。  根據法務部87年犯罪統計分析:男性犯罪率是女性的4.4倍(每萬人男107.8人比女25.8人),而屬於暴力行為較嚴重之過失殺人、重傷害、強盜、搶奪、盜匪、恐嚇及擄人勒贖等罪,男性犯罪率更是女性的22倍。  而內政部民國88年資料也顯示,男性青少年偏差行為是女性青少年的1.8倍。  美國司法部統計,1987∼1997年男性青少年犯謀殺罪更是女性青少年的10倍以上。  男孩比女孩容易出狀況其實可以藉教育、環境來協助改變,而且從小就要開始,父母雙方責任一個不能少。 了解生理特質,適才適性教養  教養男孩應該要先了解男孩生理及成長特質。美國家庭關係治療師葛理安就指出,了解男孩、女孩的差異,才能適才適性教養。男、女生理先天上就有差異,大多數男孩好動、語言表達能力不如女孩,較難適應學校的規矩與課業活動要求。父母要先了解這些特質,理解必須因材施教,才能包容地、有耐心地教養。  科學家發現:男孩是因為胚胎發育第7週有足夠的男性荷爾蒙產生,而出現男性性徵,大腦也因此以男性的網路方式設定。  男性荷爾蒙讓男孩動不停,他們的世界充滿動作,喜歡探索新奇,對物體、東西、動物有興趣,不像女孩感興趣的是「人」。所以大多數男生東摸摸、西拆拆,喜歡動態、競爭性的遊戲,喜歡新玩具、不喜歡新玩伴,而且動不動想把東西拆開來研究。  男人用右腦處理情緒,用左腦處理語言,左右腦彼此聯繫的纖維束比女性小,不似女性左右腦都有語言和視覺空間能力,所以語言表達能力較差。  理解男孩生理特質就比較不會輕易視他們為「壞孩子」,反而需要更費心地把他們教養成這個世界較好的一半人口。  隨著科技發展,知識主導經濟的趨勢使未來的世界走向團隊合作,社會需要善於溝通、懂得表達感情與思想的人,大不同於傳統要求男孩要競爭逞英雄、有淚不輕彈、單打獨鬥、爭霸稱王。 教他愛、做家事、懂得休閒、承受失敗  因而,教養男孩首先要教他懂得如何表達感情,當他懂得愛、知道向自己的父母表達感情,日後對異性、妻子、兒女才比較會順暢表達愛,對其他人顯示關心,懂得同理他人、欣賞別人的優點,能接受自己犯錯,在這個講求團隊合作的時代,才較能避免盲目競爭,也較能容忍別人犯錯。  此外,由於經濟型態轉變,女性經濟獨立、婚姻型態丕變,男人需自理生活或與另一半合作經營生活,取代了過去只要依賴別人(媽媽、太太)處理,所以男孩有必要學做家事、基本生活技能,才會照顧自己。  台北龍安國小一年級班導師呼籲家長教孩子做家事時曾說了個故事:一個沒做過家事的六年級男孩,父母不在家時,竟然仿造「泡」麵給自己「泡」水餃吃,還不知道吃了生食物。  現在,有些幼稚園就讓孩子練習飯後擦桌子、午睡後整理自己的寢具,小學低年級幫忙準備及收拾餐具,大一點,應可以在父母指導之下做烹飪的前處理、煮飯、煮麵等簡單東西、學些修理東西的技巧。  更大一點,需要訓練他們當家中負責任的男人。陽明大學教授洪蘭當丈夫不在家時,就請兒子睡前把家裡門窗巡視一遍,讓他對家有責任感。現在,兒子看她做研究忙,都會主動煮飯、洗衣、擦地板,分擔家務。  動態的休閒活動有助好動的男孩活動,在學校籃球場上,常會見到一群男孩只要有球就可以湊起來打個半場球。美國男孩打棒球、歐洲踢足球的風氣從小就開始,大一點打籃球、登山騎越野腳踏車等,除了可以有正當休閒嗜好、又能健身學習團隊合作、結交朋友,成為健康有趣的人。  男孩還應該學自制、能夠接受失敗。一個懂得自制的男孩才會保護自己、也能避免傷害別人。能夠接受失敗,才能走更遠的路。某大學教授求學過程一路順利,留學歐洲時,因為和原來所受美國系統訓練作法不同,畫出來的圖被助教打了回票,從來沒有失敗經驗、也沒有學過如何面對失敗的他幾乎崩潰,幸虧女友支持而順利完成學業。 如何教養  男孩子成長之路充滿試煉,父母如何才能將他教養成身心均衡、快樂的男性呢? ◎及早參與  教養首重及早參與。前教育部長吳京有3個兒子,他從妻子懷孕、孩子出生換尿布、洗澡就和他們一起成長。他教兒子籃球,兒子教他足球,他帶孩子玩,也讓孩子規劃旅遊帶他去玩。就在這樣一起玩、一起打球、一起生活中建立了親密的父子關係,所謂「教養」自然形成。  直到現在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仍然經常和住在美國的太太、孩子通電話,「因為我們都把對方看成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份,」吳京說。 ◎誰都不能缺席  不僅要及早開始,而且教養過程「誰都不能缺席,」和平醫院精神科醫師李慧玟認為,父母要從跟孩子生活中教育孩子。  「是從生活中教育,不是坐下來教他生活,」李慧玟說。父母要跟孩子一起生活、談話,才知道他們想什麼、關心什麼。  然而,根據內政部民國85年台灣地區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家長在養育兒童時最感困擾的問題卻是「時間不夠」,及「不知如何培養孩子的才能」。  前教育部長吳京為此特別提醒為人父母者,「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不要成天忙於工作,空閒只和他們談功課。」  然而許多父親卻以為先打拚事業賺夠錢,才能喘口氣接近孩子;還有些父親認為照顧孩子是媽媽的工作,或者以為教育是學校、安親班、才藝教室的事,結果與孩子身心相隔、父親的圖像留白。  而事實上,大多數孩子更重視被愛、被關心,「孩子要的是『不孤單』,」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兒童精神科主任李慧玟嚴肅地指出。  許多企業高階主管年紀大了都有共同體認:孩子成長「錯過就永遠錯過了,再大的事業成就也換不回」,遺憾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參與不多的中鋼集團董事長王鍾渝,最近接受媒體訪問時就這樣表示。  達一廣告總監徐一鳴也曾為打拚事業基礎而忙碌,直到有一天他突然發現,「孩子長大了,我怎麼都沒注意到。」懊悔之餘,他重新修改生活模式,儘量推掉應酬回家跟孩子在一起。  「大家都不能缺席才是完整的家,」李慧玟說。 ◎不同階段、不同參與  澳洲親子專家畢德福指出,男孩成長可以劃分為3個階段──出生至6歲、6歲至青春期之前,以及青春期至成人。父母教養男孩應該依照他們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而有不同的角色和參與比例。 出生∼6歲,跟母親學愛  根據畢德福的理論認為,男孩從出生到6歲小學入學前,是「學習愛的階段」,他需要充分的關愛和安全感,這段時間母親扮演的角色較重要。母親的擁抱、親切解說與對話,讓他感受到愛,學會親密溝通,愉快地認識周遭世界、樂於學習和互動,因而發展語言和社交能力。  母親是男孩第一個接觸的親人,一個母親會將自己對男性所有的印象和感覺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也從母親的態度與認知中感受男性的角色。  因為母親是男孩碰到的第一個異性,西方國家甚至把母親稱為男孩的「初戀」。每個母親幾乎都有這樣甜美的回憶:小男孩都愛他們的媽咪,「我要跟媽咪結婚」,「媽咪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有的大男孩還會說「媽媽是我date(約會)最久的女生」。  母親是否溫柔、尊重他、願意陪他玩、給他自主,都影響一個男孩對異性的認知。當兒子開始對異性感興趣,媽媽能跟他談談女孩子的想法、感覺,告訴他女孩子喜歡什麼樣的男孩。從媽媽那兒男孩可以學到如何和異性相處、知道女生的脾氣、社會上也會有壞女孩等等。 6歲∼青春期,跟父親學當男孩  等到6歲左右,男孩很自然的想要當男孩,他會想要知道男孩子應是什麼樣子。這時候,男孩會觀察父親的一舉一動、或模仿周遭男性,這個時期父親對兒子影響最大,他可以幫助兒子學習一些生活能力和技巧,讓兒子對自己有信心而樂於認同男孩的角色。  如果孩子的父親時間不多,做母親的就應該尋求外援。畢竟男孩的世界和想法,並不是身為女性的母親完全能了解,澳洲親子專家畢德福分析,男孩喜歡父親擁抱他們,和父親做肢體活動,比腕力、探險。男孩子需要和爸爸在一起活動,例如一起出去散步聊天、釣魚露營,聽爸爸講他小時候的故事,一起動手做美勞、工藝、運動,培養休閒嗜好等。  不幸的是,現實中,不論中外,大多數人對父親的印象卻被迫仍停留在保守嚴肅、很少在家。  資深電視兒童節目製作兼主持人陶大偉的父親是個將軍,「都是別人向他敬禮,而且那個年代沒有男人抱小孩,」陶大偉回憶,他從來不確定威嚴的父親是不是要跟自己親近,幸好他受溫和、藝術天賦很高的母親影響,所以他花心思、花時間教養自己的獨子陶(吉吉),「愛他要有方式、要表現出來」,因而一路和兒子玩在一起、笑在一塊。  男孩喜歡聽爸爸講故事,認識他的朋友、了解他的工作。  「小胖(陶(吉吉))小的時候我就是天天回家吃飯,每天在飯桌上我都跟他說很多天方夜譚般有趣的故事,」陶大偉認為兒子創意十足,後來唸戲劇想往導演的路發展,應該是跟他從孩子小的時候說了很多故事、啟發他自由思想有關。  陶(吉吉)5∼6歲時與陶大偉一起唱和聲,就被陶大偉發現他有音樂細胞,這麼小的孩子居然唱半音都不會走音。同樣都熱愛音樂的父子更加玩在一起,以後陶(吉吉)走上音樂創作的路,還常會問問爸爸的看法。  男孩在很多方面會模仿父親,他會觀察父親對母親的態度、對事物的看法,甚至喜怒哀樂。  如果父親不關心他,兒子往往會用一些行為來引起他注意。這個階段男孩子尿床、拿別人的東西、在幼稚園裡打人闖禍,很可能都是渴望父親關心的緣故。  研究顯示父親缺席的男孩較容易有暴力行為、情感受傷、參加幫派,在學校不能專注影響成績表現。  前教育部長吳京就對國內父親陪孩子成長的比例不高感到憂心。「孩子在家裡感受的關愛不夠,會向外尋求其他刺激,稍不留意,很容易交到壞朋友而走偏,」他指出。  吳京強調,有爸爸陪伴成長的孩子因為家庭較完整、也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發展比較好。  對於很多爸爸忙於事業而缺席,吳京認為,「只要有心,很多事是能克服的。」  和平醫院醫師李慧玟也強調,「參與可以安排,量不足可以重質,」  長年巡迴全球演奏的國際知名音樂家馬友友,曾因忙得只能和兒女在機場匆匆相會,而一度讓孩子以為爸爸是機場雇的工人。  想到家人需要他時,自己卻在3千里外,馬友友為之內疚不已,近年來除了每年兩個月休假在家,有時也特別為陪伴孩子而推拒一些演出。他從父親的角色體會出人生不同的樂趣,「沒有什麼比看著孩子健康長大更讓我快樂,」馬友友說。  母親的參與在男孩上小學後只是退居副位,但仍然要持續給他愛。孩子從小學開始交友,但是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分辨是非,母親就可以鼓勵他多交朋友,請朋友到家裡來,「從小學就開始關心孩子交友,多關心是讓自己放心,」青少年心理門診醫師李慧玟說。  澳洲親子專家莎朗則建議母親藉肯定男孩的外貌、稱讚他做家事的能力、說話幽默有趣,來建立他的自信,當媒體上充滿男性暴力犯罪的報導時,溫柔地解說犯罪的事實,將有助男孩排除不必要的罪惡感。  而當男孩與父親相處「量」不足的情況下,母親可以協助掌握「質」的水平,為男孩找可信賴的其他男性模仿對象,例如叔叔、舅舅、姨丈、老師等,為他的成長把關。 青春期需要心靈導師  13∼14歲進入青春期,青春期初期的男孩身心尚未發展成熟,卻開始想往外探索認識寬廣的世界,這時如有一位關懷他的男性心靈導師帶領他從男孩蛻變為男人,會對他極有幫助,專家畢德福分析。 美國的心理醫生杜蒙特也說,此時的青少年生理朝大人成長,但心理卻停留在幼年期。而大環境的壓力包括家庭瓦解、學業沈重、酒精毒品誘惑、媒體訊息誤導等,又遠比他們父母的年代嚴重得多,讓青少年更難以承受,因而對自我懷疑、恐懼、缺乏自尊與安全感。  他們被迫加速成長,但不知如何處理壓力,由於見識到的「世界」比過去大,開始不屑父母的建議,而急著想找其他「重要的人」依靠,因而同儕的影響力加大,朋友的價值觀與喜好,往往比父母的告誡較具吸引力。  男性荷爾蒙量激增更使得男孩子變得容易衝動,一群血氣方剛的同儕相互影響下,情緒混亂的青少年容易傾向用暴力解決衝突、毀滅性的方式逃避壓力時有所聞,不少政經企業界聞人家中都有教養兒子大不易的難言之隱。  生理發育也讓他想要不一樣,嚮往光榮感、當英雄。因為要當男人、大人,男孩會做「大男人的事」。以耍「酷」、叛逆的行為宣示「我不再是孩子了」。他會模仿大人抽菸、喝酒以示獨立自主,追求速度所以飆摩托車、開快車,要用新型、酷炫的大哥大顯示有「地位」,甚至把性經驗也當成長大的標誌。  一旦需求增加但資源卻不足時,青少年很容易控制不住慾望去偷,由偷而搶,由搶而發生暴力犯罪。

2006年11月18日
公開
5

孩子15種表情背後的真相

☆★孩子15種表情背後的真相 ★表情一、打人、咬人 孩子總喜歡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原因1:可能孩子對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邊去,他就會覺得受到威脅,然後主動進攻。 辦法:媽媽應多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幫孩子交些好朋友。那段時間我一直在反思,然後就開始行動了。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幾份,帶著孩子送到小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裡一起吃,或拿到別人家吃。禮尚往來,別人也會有好吃的想著我們。這樣關係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覺也越來越好。 變化:不打人了,每次出去,都要去敲人家的門,想見見小朋友。有好吃的分享,還說:他是我的好朋友。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時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們總是做些他不喜歡的事情,他想把這個事實排除掉。如:他拿個小碗,用土來做飯。小朋友過來就往他的碗裡放土,但他不想這樣,因為破壞了他原有的計劃和目標。他對小朋友嚷,但人家不聽,他嚷了幾次,發現不管用,就會動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沒有錯誤,只是不想被打擾。但他的舉動是不好的。有時想吃冰棒或做其它一些事情,家長不讓做,他也會用打的方式來解決,只是想把家長不讓他做事的這個事實排除掉。所以我覺得更多時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包括大人也一樣,樂爸總不聽我的,我也會打他。說不過就打吧。反思一下,其實大人和孩子都差不多。 辦法:加強用語言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教他用語言來和別人表達思想。如人家往他碗裡放土打人這件事,媽媽可以告訴他:「如果你不喜歡人家這麼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對別人說『不喜歡你往碗裡放土,我正在做飯!』」然後告訴他,打人無法解決問題,打人是不好的行為。他就明白了。當然要達到完全用語言表達還需要一個過程,媽媽要耐心等待他心智成長到這個程度。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輕打屁股來逗著孩子玩)的行為。孩子會把所以的待遇反加到別人身上。 辦法:家長要反思自己是否有這種形為,如有應即時改正。 感想:其實孩子打人,根本也不會打怎麼樣,如果別人打自己的孩子倒沒什麼。如果他打了別人,當父母的總會說自己的孩子不對。我的想法是:當他打了人後,要及時根據當時的情況來分析原因,然後告訴他如何用語言來解決。再告訴他打人是野蠻的行為(幼兒園總這麼說,所以我也要家園一致)。然後告訴他媽媽愛他(以免他有種做錯事不被愛的擔憂)。這樣,他既知道自己打人不對,也知道下次該怎麼解決,還知道媽媽無論何時都是愛他的。孩子感覺被愛包圍著,他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無論怎樣,媽媽都應把握一個原則,就是一定讓孩子知道媽媽是愛他的,他永遠都是好孩子,對事不對人,一時行為不對,不能說孩子就壞呀。 有時候孩子不順心,可能會拿媽媽撒氣,我倒覺得挺正常的。因為媽媽是他最親近的人,和最親近的人發洩內心的壓力是很正常的事呀,發洩完了,孩子會更好地調整自己的狀態,也會更加愛媽媽。樂有時就這樣,我就會說:給我捶背呢!給他一個積極的暗示就夠了。多理解孩子,他畢竟還很小,心智還沒有成長到可以自己解決一切問題的程度呀。然後每天大聲對他說:媽媽愛他!或在耳邊輕聲地說:「媽媽告訴你一個秘密,就是『我喜歡你!』」孩子的心情會馬上陽光燦爛、晴空萬里。有時他做些壞事,如把腳放到飯桌上,你越說不行,他越邊壞笑著去做,有時我急了就會問他:你是不是覺得我愛你不夠呀?他說是。我就說:那從現在起,我多愛你一點。他馬上就規矩了。所以有時我覺得對孩子大吼生氣都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最佳的辦法就是:讓他知道媽媽愛他。 ★表情二、插話 孩子打斷別人的談話,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徵引起的,大體在以下幾種情況出現: 1、孩子對講話中的部分內容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解決心中的「疑問」。 2、別人談的或討論的內容,孩子曾經聽說過或有點似懂非懂,產生「共鳴」、激動,急於想「表現」自己,講一講自己的「看法」。 3、孩子獨自玩耍或獨自嘗試著做某件事遇到了困難,這時他急於求得幫助,可能會不顧場合打斷別人的談話。 對孩子的這種行為既不能放任不管,又要注意處理方式。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1、「因事制宜」。即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相應適當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引導。當孩子對大人談話內容提出疑問,或遇到困難求助時,千萬不要因一時惱火而當別人的面訓斥孩子,否則就傷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家長可以跟孩子講明,談話結束後再解答,還可以再誇獎他一句:「你真愛動腦筋!」這樣孩子是會諒解的。但事後一定要實行諾言,並教育孩子在別人談話時不要隨便地打斷,告訴他這樣做是不禮貌的。 如果大人在閒聊時所談及的內容使孩子產生「共鳴」,孩子因急於想表達自己的意見打斷別人的談話,家長不妨給孩子一個「表現」的機會,先徵求與你交談的對方的意見,然後讓孩子參與進來。不過,談完話後應很委婉地指出孩子剛才隨便插話是不對的。這樣孩子是比較容易接受你的批評的,因為孩子的「表現欲」得到了滿足。 2、「相機誘導」。即家長要利用一切可以用來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機會,對孩子加以啟發和誘導,特別要注意運用發生在孩子身邊的事情來教育孩子,使孩子受到啟迪和提高。例如,爸爸媽媽帶孩子上街玩,看到了別的孩子在其父母和別人講話時插在中間吵個不休而受到批評,就可以問自己的孩子:「剛才那個孩子做得對不對?為什麼?你喜歡他嗎?」讓孩子從中受到教育。 3、「言傳身教」。即做家長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別是「行」,這給孩子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孩子的模仿性較強,且又缺乏一定的辨別能力,因此父母應樹立起一個禮貌地與人交往的榜樣。 ★表情三、撒謊 你聽我說,我們家有三個電視機。」 「哎呀,太棒了!」「一個是爸爸的,一個是哥哥的,還有一個是我的。」「那你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動畫片啦。」「當然啦。一吃完飯,就可以一直看到上床。」「你多美呀!」 當這個孩子的謊話被揭穿時,他受到了母親的斥責。媽媽責備他「撒謊就是當小偷兒的開始。」 兒童的心理分析: 兒童根本不懂撒謊和小偷兒究竟有什麼必然聯繫。對孩子來說,與其說不懂,還不如說這兩者之間根本沒有任何聯繫。 「有三個電視機」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話不能單從表面意思去理解,更重要的是正確理解它的真正含意。 講這句話的孩子當時的心情就是希望「如果我家能有三個電視機該有多好呀!」「如果有了三個電視機,爸爸就不會因為要看夜間棒球比賽而霸佔電視機了;哥哥也不會因喜歡足球賽節目而獨佔電視機了;當然我也就可以獨自看我所喜歡看的動畫片了! 他把這個願望和空想聯繫在一起了,因此,採取了「有三個電視機」的語言表達形式。幼兒的心理結構,往往是主觀與客觀融為一體,這種現象稱為「主客觀未分化心理」,是幼兒心理的一個特徵。 媽媽的高招: 兒童「說謊話」的種類繁多,想像謊話、願望謊話、無知謊話、遊戲謊話、辯解謊話、方便謊話、友情謊話、吸引注意力謊話、復仇謊話、以及欺騙謊話,等等。 幼兒的大部分謊言來自想像、願望、遊戲和無知,偶爾有出自辯解或引人注目的目的。無論哪一種都不屬於真正的謊言,更不至於發展成性質惡劣的小偷行為。 如果不能充分理解這一點,就談不上正確的處理辦法。我們應該認清隱藏在謊話背後的兒童心理,採取與其心理狀態相符的辦法解決。 例如,當你聽到孩子說「我家裡有三個電視機」的時候,你就應該接著說:「哦,是嗎!那太棒啦!」表示理解孩子的願望和心情,然後再說:「真的,如果能有三個電視機,那該有多好啊!」 ★表情四、嫉妒 孩子的嫉妒,是對小夥伴中在智能、名譽、地位、成就及其他條件比自己強或比自己優越的孩子懷有的一種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孩子嫉妒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不許爸爸媽媽親近或愛別的孩子。 2、別的孩子取得了成功,學習上有了進步,或受到教師的表揚時,認為自己不比他差,不服氣,對別的孩子中傷、諷刺、排斥等。 3、別的孩子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多,或小夥伴多,就打擊、嘲弄、疏遠,甚至怨恨。 4、別的孩子沒有滿足自己的慾望,就產生對立情緒,或怨恨,或採用另外的形式補償和替代,如別的孩子不借水彩筆給他,他就向別的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且不借給那個孩子玩,以借此壓倒對方。 一般來說,對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導,便可以變壓力為動力,激發孩子發奮上進,養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導,就會影響健康成長。 對於好嫉妒的孩子,家長應採取心理疏通並輔之以思想教育來消除。 1、對孩子嚴格要求。鼓勵孩子勤奮踏實、積極進取、樂於助人;對於浮躁、損人利己的不足的行為要予以處罰、教育,以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 2、對孩子的讚許、表揚要恰當。既要實事求是,又要使孩子承認自己的成功之中,有周圍夥伴的貢獻和幫助,而不可趾高氣揚,好圖虛榮;同時,要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以防止孩子驕傲自滿,過高估計自己,藐視別的孩子。 3、激發孩子把嫉妒轉化為競爭意識,使孩子在趕、超先進中調整自己的行為,增強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從而使壓力轉變為動力,超越嫉妒。 4、教育孩子誠實待人。要教育孩子心胸豁達,不斤斤計較;學會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理解小夥伴,交流和溝通感情,增強與小夥伴團結共進的氣氛。 ★表情五、哭 「哇……哇……」「好啦,好啦,別哭了。」「哇……哇……」「叫你別哭了,有什麼可哭的,你說呀!虧你還是個男孩子呢。」「哇……哇……」 母親拚命想辦法不讓孩子哭,可是孩子卻越哭越起勁。母親認為,首先應該使孩子停止哭,一切問題要等停止了哭以後再說。可越這樣孩子越委屈,哭哭啼啼就是停止不了。 兒童心理分析: 哭的行為是一種結果,是某些問題表面化的結果。既然有哭的行為表現出來,內心裡一定有某種「感情」在活動。把著眼點放在這一方面,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比如,有時是悲傷的感情在起作用,有時因為寂寞的心情,或者感覺到痛或熱而哭泣。特別是愛哭的孩子,哭,基本上是由於想讓父母安慰自己、同情自己等依賴心理所致。 此外,愛哭的孩子都是膽怯的孩子,當受到小朋友的欺負,不和他玩,不適應朋友關係或集體生活時,就會哭起來。 總之,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不要忘記愛哭的孩子,多半是為了希望父母理解自己的心情才哭的。因此,僅僅勸他停止哭泣的行為,而不解決他內心的感情問題,是止不住哭的。 媽媽的高招: 當孩子哭的時候,不要只說:「別哭了。」而首先應該關心的是瞭解他為什麼哭,哭的原因和心情。 然後,對孩子的悲傷心情或氣憤心情,總之是對孩子當時的感情,表示同情、理解,並把這個信息傳達給孩子,也就是說,把孩子的感情反饋過去。 切記莫用大道理去批評,而無視孩子的感情。你接受了孩子的感情,孩子的心情感到舒暢了,其結果,不僅停止了哭泣,而且愛哭的毛病也會逐漸得到克服。 ★表情六、重複 我發現我五歲的孩子最近有一個奇怪的特點:在看動畫片、圖畫書時,特別喜歡重複。即對看過的動畫片和圖畫書不厭其煩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而對新的、未看過的反而不太感興趣。請問這樣正常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兒童心理分析:這位家長對孩子的觀察很細心。四五歲的孩子出現喜歡重複看同一部動畫片和圖畫書的現象並不是個別的,有相當一部分孩子都不同程度地表現出這一特點。孩子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個性的原因。在對待事物的態度上,能表現出人的個性的不同特點,孩子的個性正在形成和發展,這種個性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表現出來。喜歡重複看同一部動畫片和圖畫書正是一部分孩子喜歡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喜歡重複的個性的一種體現。二是心理發展水平的原因。由於幼兒的認識能力、想像能力和記憶力的發展還很不完善,所以就不可能像成人一樣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大量的信息。這樣,孩子如果是每次都看不同的動畫片和圖畫書,就會出現記不住、無法接受的現象,而一次又一次的重複則能避免這一現象,使孩子在重複中檢驗自己的記憶和期望,從中體會到一種成就感。一般來說,隨著孩子心理水平的提高,這種現象也會逐漸消失。 所以,孩子喜歡重複看同一部動畫片和圖畫書的現象並沒有什麼不正常的,一般也不會有什麼害處。如果這種現象的程度非常嚴重時,家長可以適當進行引導。 ★表情七、撒嬌 我女兒特別愛撒嬌,家中的老人說:孩子哪有不撒嬌的?大了就好了;但我姐又不時地告誡我:撒嬌過度就是任性,一定要糾正。我該聽誰的? 兒童心理分析:兩種說法都有道理,具體情況應區別對待。做父母的首先是要學會區分孩子的撒嬌哪些是合乎情理的。例如,孩子生病、身體不舒服時,容易撒嬌;嬰幼兒每天午飯後和晚上要睡覺時會撒嬌;外界擾亂了孩子的生活習慣可能導致孩子吵鬧、撒嬌;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因為不熟悉環境而產生心理不愉快也會撒嬌。另外,專家認為孩子也有生理節律的週期性變化,當孩子情緒低落、心情不舒暢時也容易撒嬌。這些撒嬌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是親子情感交流的一種形式,父母都應予以理解,並給予安撫。 但是對那些因不順心、不講道理而故意發脾氣撒嬌的孩子,父母就不能聽之任之、百般遷就、百依百順了,否則會養成孩子任性、霸道的性格。 ★表情八、不合群 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出門惹是生非,總是把孩子關在家裡,很多原因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不合群」 兒童心理分析: 1、寶寶表現為怕生。總是停留在同齡群體之外,鬱鬱寡歡,孤獨沉默。這些寶寶往往不願入托或入園,常因此與父母生氣。 2、是孩子以自己為中心,只要大家不按自己想法去做就會不高興。 3、是由於孩子身上的某些缺點。例如,愛搗亂、愛罵人等原因,小朋友們是不歡迎他加入遊戲隊伍的。 4、體弱多病的孩子也不願意參加集體遊戲和活動。對於他們首先要增強體質,要找大夫診治,把孩子體力恢復起來。有了強健的體魄,你的孩子就會改變過去那種靦腆的、懦弱的、只縮在家裡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習慣了。 5、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總願意跟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這也不奇怪。如果大人硬讓他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由於智力跟不上,他就免不了受朋友們的欺負和排擠,因而造成孩子易怒、粗暴,產生自卑感,收到相反的效果。 6、性格古怪的孩子也不願和朋友一起玩。他們一般不容易在短期內轉變。對於他們,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恆地和孩子交流感情,努力理解孩子,還要找心理專家和精神科大夫咨詢,以便矯治孩子古怪的性格。 7、住在樓房,本單元上下沒有同齡孩子。 8、大人怕把屋子弄贓,不讓孩子帶同學到家裡玩。 9、擔心出事,乾脆誰家也不讓孩子去。 10、孩子沒常性,與別的孩子玩一會就鬧個不歡而散。 11、不愛和同學說話,總是自己埋頭看書。 12、沒老實勁,不是逗弄這個,就是推倒那個,結果誰也不願和他玩。 父母可以多鼓勵孩子與同齡兒童交往。大人不要在孩子身邊,也不要叮囑太多,甚至孩子們的爭吵,哭鬧等事也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家長盡量不要去干預。讓孩子廣交朋友。同各種類型的孩子交往,不要局限於鄰居親戚家的孩子。盡可能改變孩子的依賴狀況。要讓孩子自己穿衣吃飯,夏天自己洗澡,單獨睡覺,自己起床,自己決定一天的活動等。如果孩子一時離不開媽媽,可將他們寄放到親戚家,讓其適應一下離開媽媽的生活。 ★表情九、摸生殖器 2歲多時,豪豪開始時不時地玩弄自己的生殖器,從小帶大他的爺爺奶奶認為,男孩子嘛,都是這樣,長大自然就好了。有時爺爺甚至還以此當眾逗樂。3歲多上幼兒園後,老師漸漸地發現了他的問題,這才引起父母的重視,但似乎已經來不及了,耐心說服、批評教育、甚至巴掌「伺侯」,軟的硬的都用過了,豪豪卻只不過將原來的公開行為轉為地下。白天躲在沒人的地方玩,晚 上入睡前或早晨醒來後躲在被窩裡玩。更糟糕的是爺爺此時仍不以為然,有時父母教育豪豪,爺爺還充當其保護傘。 兒童心理分析:孩子成長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外部世界和自身世界的過程,所以,孩子對性的探索是他們探索未知世界的一部分。理論上講,七八個月時,豪豪的小手就應該偶爾摸到過自己的生殖器,不過這時,如同摸到眼睛、耳朵一樣,他完全是無意識的探索。慢慢的這種探索開始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增多,但仍然不受性慾和性幻想的驅使;他們只產生感官上的愉悅反應,而不會引起各種複雜的情感反應。 不過,探索精神再值得嘉獎,我們還是有責任引導孩子選擇恰當的方式。尤其是如果孩子玩生殖器已經影響到日常活動,就不再是小事一樁了,家長有必要採取恰當的方式盡早糾正。 ★表情十、執拗 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們大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可愛順從的小寶寶逐漸變得執拗起來,不太聽話了;有時你讓他向東,他偏向西,帶有一種故意性。基於此,家長們採取了打、罰、哄、物質引誘等方法,但效果也只體現在一時一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出現了副作用。那麼運用哪種行為規範、採取何種溝通方式,才能處理好此類問題呢?對此需要認識以下幾點: 兒童心理分析:我們知道意識是由物質決定的,人的意識就是人腦對特定物質生活環境的反映。孩子從嬰兒到幼兒,大腦開始有一個大的運動過程,換言之,孩子開始用自己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去看待世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童心、童趣。成人認為孩子執拗,相反,在孩子眼中家長倒有可能是執拗的,這關鍵是個理解、溝通、引導的問題。家長和孩子需以平等的地位相處,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循序漸進地使其明是非、知曲直。 舉例來說,讓一個4歲的孩子寫字一定要非常漂亮,他一定擔心寫不好,因為他不具備這種能力,因此會拒絕,繼而遭到家長的打罵,甚至懲罰,他就會以他的執拗來表示反抗。通過這個例子,應該瞭解,孩子的熱拗、違抗,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在它的後面藏著擔心、害羞、缺乏自信、害怕挫折等等。因此,當孩子執拗不聽話時,你應認清原因,注意溝通,正確引導。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能隨便發火、懲罰孩子,更不要打罵孩子,因為這種沒耐心的專制的做法只會令孩子更加反感,成人的束縛、壓制,會使孩子覺得難為情,受到威脅,他們就會更執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成人與子女間以民主方式進行交往,可以互提意見時,對孩子的獨立性的培養大有好處,在管束壓抑的氣氛中,是很難培養出創造性人才的。 ★表情十一、發脾氣 在商店玩具櫃台前我們常可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要父母買某一玩具,父母不肯,孩子就大發脾氣,吵鬧不止、甚至躺在地上打滾。怕丟面子的父母趕緊以滿足孩子的願望來使孩子停止吵鬧折騰。 兒童心理分析:孩子由此感到,只要我發脾氣,在人前大鬧,父母就會滿足我的願望。於是,每當孩子有新的願望,父母不答應,孩子就大發脾氣,最後家長不得不屈從。久而久之,孩子越來越得寸進尺,脾氣也越來越大,人也變得越未越任性、粗暴。 另一方面,到了會走路的時候,孩子的「什麼都想自己來做」的意欲便開始萌發出來了。例如,吃飯時想自己吃,可因為還不會用調羹,撒掉的比吃進去的還多,結果會變成用手抓著吃了。不過,為了培養孩子的自發性,即便是這樣也不要去阻止他。 開始表現出自發性的孩子,常常想要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且一旦做不好的話就大發脾氣,不是哇哇叫喚,就是倒在地上打滾,或者是亂扔東西。 對於媽媽來說,這是一個很傷腦筋的時期,於是,當孩子想自己一個人做什麼時,媽媽很可能就不由分說地訓斥道:「不行。」 但是,孩子的這種自己來做的願望正是意欲在成長的表現。因此,媽媽要瞭解1歲左右的孩子就是這個樣子,在孩子想自己做的時候就讓他試著做一做。並且,當孩子因達不到自己的想像而又吵又鬧時,大人要若無其事地應付過去。 愛發脾氣是孩子在1歲前後出現的現象,一旦不如意,便大聲哭鬧、跺腳、打滾。這種「動肝火」不一定是對著別人,有時候還會衝著自己。 希望別人「那樣」,自己想要「這樣」--這些慾望過於強烈,而現實又無法滿足,這時孩子幼稚的心便慌亂起來,在情緒上表現出不安定。想睡覺了、肚子餓了、感到累了的時候,一點小事都可能引起孩子發脾氣。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應不聲不響地把他抱起來,或者是平靜地注視著他,等待孩子自己安靜下來。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這種脾氣暴躁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媽媽爸爸們需要瞭解這一點。不要覺得孩子這是「變壞了」,去責怪、訓斥他。 ★表情十二、偷竊 不少孩子都有過順手牽羊,偷拿東西的行為。面對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採取的措施常常是非打既罵,而收效卻甚微。其實對孩子偷東西的行為反應過度和「姑息養奸」都是不可取的。那麼到底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掉這個壞毛病呢? 兒童心理分析:由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偷東西的原因各有不同,所以教導方法也要因人而異。 幼兒園的孩子拿東西很可能是因為他不知道,也沒有意識到這些東西要花錢來買,不懂得不付錢,不打招呼就隨便拿東西是錯誤的。他們還沒有分清楚「自己的」與「非自己的」的概念,道德的概念還沒有完全形成,只是原始意義的「戀物」而已,所以當家長發現他偷拿東西的時候,不要給予過多的責怪。此時的拿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偷」。但是大人應該通過這件事設法讓他意識到偷竊是錯誤的。告訴他:「如果你沒有經過同意或沒有付錢就把東西拿走,就會給別人造成損害,別人會很傷心。」 如果孩子從超市悄悄帶出了糖果,父母要帶著孩子把糖果還回去。如果他已經把糖果吃了,一定要把孩子帶到超市,讓他向店主道歉,並替他還錢。再次帶他去超市時,就要多注意他的行為,看看他是否又將喜愛的東西放進了自己的口袋。在付款時,對他說:「每一件東西都有價錢,媽媽只有把錢給收款的阿姨,才能拿走,這些東西才能屬於我們。」讓寶寶注意到你付款的細節。也可以讓寶寶拿一件小東西,在收款台前,讓寶寶自己付款,加深寶寶買東西要付款的印象。小孩子對於父母囑咐的事情常常一轉臉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下次他們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這時,家長的吼叫、責罵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家長必須反覆和寶寶講道理,讓他明白這種事情的危害性,他才會逐漸改進。如果寶寶的表現良好,家長則可以在房間裡為他貼上一枚小星星以示表揚和鼓勵。 ★表情十三、恐懼 很多父母難以忘記孩子恐懼的表情,他們經常害怕的說:「那聲音太響了」「夢裡的怪獸」「危險到處都有」「分離」「沒嘗試過,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兒童心理分析:也許嬰兒經歷的第一次恐懼是由巨大的噪聲和強烈而陌生的刺激造成的。這種恐懼通常出現在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因為孩子在出生後失去了母體帶來的安全感。第一年裡,他們剛開始認識外界環境。因此,任何他們不熟悉的刺激、光線、聲音都會使之產生恐懼感。顯然,嬰兒是逐步適應世界上的新事物的。 在2-4歲之間,孩子會害怕動物。父母適當地控制局面能為孩子提供幫助。要讓他們瞭解,有些動物很危險,而有些動物卻很有善。幫助孩子熟悉動物很重要,父母可以給他們看圖片,為他們買動物造型的玩具,給他們講關於小動物的故事,和他們一起查閱展現動物生活形態的資料。父母永遠不能強迫孩子接近他們害怕的動物,這樣只會使他們身心不快,並使他們的恐懼心理變成恐怖心理。 孩子常常會對暴雨、閃電和響雷感到恐懼。在自然環境中,暴雨通常很危險。應該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自己。但是,要注意不能讓孩子的恐懼感變成一種持久的不快。此外,兒童對黑暗的恐懼也很常見。不要忘記,孩子到6歲時往往還不能區分虛幻和現實。如果孩子夜間醒來,應該關著燈哄他入睡。不要讓他們感到恐懼總是伴隨著黑暗。 ★表情十四、害羞 讓媽媽頭疼的是每次家裡有生人來,女兒點點總是顯現出六神無主的樣子;那麼小的人兒,顯出與年齡極不相稱的好靜不好動,每次到朋友家裡串門,她會一路吵著「不去」,即便是到了目的地,也像被釘在地上一樣就是不進人家的家門。 兒童心理分析:由於孩子的天生氣質決定的。例如像妞妞就屬於內向型的孩子,比較不愛動,膽小害羞,而且適應性差,對於新事物或陌生人,經常採取拒絕的方式,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比較容易顯示不愉快的心情。 由於家庭的教養方式有問題。一些父母的性子急、對孩子缺乏耐心;對孩子要求過高、管教過嚴;對孩子指責、約束過多等。有的家庭是爺爺奶奶帶孩子,他們總是陪伴孩子玩,為了安全起見,不讓孩子與外界接觸,使得孩子缺乏與他人交往的機會,變得膽小、害羞、依賴性強。還有的父母經常採用懲罰、體罰、恐嚇等方法教育孩子,對於一些敏感、情緒不穩定的孩子來說,會使孩子的神經長期處於過度緊張的狀態,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變得膽小、孤僻。 作為家長平時要認真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瞭解他們的氣質,並運用正確的教養方法引導孩子,孩子就會變得活潑大方、開朗樂觀,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表情十五、纏人 獨生的兒童由於環境的特殊性,容易產生纏人、磨人的壞習慣。比如:吵著要你幫他找玩具,幫他找出來了,玩了不一會兒,他又丟下玩具拿起你手上的絨線當球踢;你寫東西他也要寫,給了紙、筆還不幹,又要搶你手中的筆等等,很容易讓家長惱火。 兒童心理分析: 1.是缺乏感情的表現。我們可以從嬰兒的行為中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嬰兒啼哭,不光光是因為肚子餓的原故,有時看到大人從他身邊走過來卻不抱他,也會哇哇哭起來,目的是引起你的注意,要你趕快抱他。這是一種感情需要。兒童纏人也出於同樣的道理,問你要東西、跟你搗亂都不是目的,目的是要你注意他,和他交流感情。這種心理在獨生子女身上表現得更為突出。當有人陪、有事幹的時候是不會磨人的,當他東張西望不只做什麼的時候,就會來找你的麻煩了。 2. 是一種心理依賴。有個性、活動能力強、會玩的孩子較少磨人。相反,過於嬌生慣養,樣樣都由父母安排停當,會使孩子養成離開父母就無法生活的習慣。這種依賴性反映在情緒上,就是圍著父母胡攪蠻纏,甚至被父母罵了一通、打了一巴掌,反而安穩了。這種情況正是兒童行為不獨立、內心情緒不安定而採取的一種發洩。挨罵挨打反而轉移了焦慮,被動地穩定了情緒。這就是許多家長常說的"孩子是賤骨頭,好說歹說不行,罵一頓到舒服了。同時越是自卑的兒童越容易纏磨大人。 3. 家庭成員的態度不一。請注意孩子專找寵愛他的人纏,也專找態度曖昧、容易妥協的人纏,因為經驗證明,他們總是在責罵之後滿足他的要求。所以要分清情況分別對待。 要從根本上糾正還取決於對兒童個性的培養。纏人表示孩子缺乏自立、情緒不定,改變這種個性的根本出路,是不要過分保護孩子,而應培養孩子自立能力,多讓孩子自己拿主意,尊重他的選擇。這樣孩子反而對自己的行為會作出負責的選擇,再不會整天磨著你幫他幹這幹那,也不會不知深淺地提出無理要求 --------------------------------------------------------------------------------

2006年11月17日
公開
7

爸媽不抓狂完全手冊

爸媽不抓狂完全手冊 文/李想 專家/蕭勵健 幼兒教育專家 家有發飆寶貝,動不動就大發雷霆,搞得做父母的也快抓狂。其實,孩子愛發脾氣並非沒有理由,多半是因為遇到挫折或無法表達心中想法的一種外在表現,父母如能對症下藥,就能輕鬆降低緊張的親子關係。 學齡前幼兒亂發脾氣是常見現象,因為他們還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多數父母遇到這種情況,經常是手足無措,一旦處理不當,孩子就會愈鬧愈嚴重,事情一發不可收拾,最後父母自己也跟著抓狂,長久下來,親子關係就會變得愈來愈惡劣。要解決上述難題,首先得要了解孩子為什麼發脾氣。 • 了解孩子為何發飆 三歲前的孩子由於語言表達能力不夠,所以當他們遇到挫折或不知如何表達自己想法或欲望時,發脾氣就成了最佳的表達工具。常見的孩子發飆方式有:尖叫、哭鬧、丟摔東西或是賴坐在地上、停在原地不動要你拖才走…等。 平常這些情況若發生在家裡,父母比較方便處理,但是如果一旦發生在公共場所,如餐廳、百貨公司、捷運或公車上,那可就不得了,除了要尷尬面對旁人的側目之外,如何快速平復孩子的情緒,才是考驗所有父母的最大難題。 其實,孩子有時候並不是真的在發脾氣,他們憤怒或哭鬧的表現,有時只是因為父母不懂他們的需求而做出錯誤的決定,導致他們覺得不被尊重。父母應該利用各種方式去了解孩子發飆生氣的原因,以避免下次再出現同樣的情形,進而也能減少孩子發飆的機會。 糾正孩子的惡形惡狀如果你的孩子在公共場所出現以下這些狀況,做父母可要幫助孩子糾正過來。惡習1 高聲說話、尖叫惡習2 說髒話惡習3 沒大沒小,不尊重長輩惡習4 取笑捉弄惡習5 隨意打鬧、舉止粗魯惡習6 東奔西跑、探人隱私惡習7 行為暴力惡習8 忸怩自閉 • 父母不抓狂八大法寶 當孩子在公共場所鬧情緒的時候,爸媽肯定是既緊張又尷尬,在眾目睽睽下,想盡辦法要讓他安靜下來,無奈他就是不買帳,您愈急他愈故意。到底要如何安撫怒氣衝衝、又哭又叫的孩子呢?以下提供八大法寶,讓您處變不驚、臨危不亂。 ●保持耐心 深呼吸,不要自己也跟著生氣。你必須避免自己情緒失控,否則事情會更糟。其實孩子的記憶很短暫,只要在事發時運用適當方法,他的情緒很快就會過去。譬如你可以對正在生氣的孩子說:「媽媽知道你很生氣,但是生氣是不能解決問題,告訴媽媽,你為什麼要生氣?」雖然孩子年紀還小,他可能聽不太懂你的意思,也不一定可以完全說出他生氣的理由,但是面對如此情緒平和又有耐心的爸爸或媽媽,他也許會有樣學樣,慢慢和緩自己的怒氣。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你感覺到孩子開始浮躁不安時,先下手為強吧!用他有興趣的事吸引他,讓他暫時忘了原本的不高興。例如,在餐廳中,他可能一直吵著要下餐桌去玩,這時你可以跟他玩個小遊戲,你可以告訴他:「我們用牙籤來排圖案好不好?看誰第一名!」轉移他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種,但千萬不要用賄賂的方式,如果給他食物或玩具,嘗過甜頭的他可是會變本加厲的。 ●幫助孩子利用其他方式洩憤 當他準備發怒時,試著引導他唱他喜歡的歌,或是要他講他喜歡的故事,或者拿出他最心愛的玩具,你可以告訴他:「小維尼看到你在生氣囉,你這樣生氣不理人,小維尼會不陪你玩喔!」或者你可以告訴他:「小維尼是你最好的朋友,你可以告訴他你為什麼生氣,讓他分擔好朋友的心情如何?」另外,塗鴉也是個發洩情緒的好方法,國外近來使用「藝術」來改變孩子的情緒,如聽音樂、畫畫、演奏樂器等。 ●讓他自己平靜 長輩的干預愈多,他的脾氣可能愈強烈。孩子鬧情緒,有時是帶點試探的性質,爸媽表現得愈在乎,他可能愈是過份,所以,如果不會影響到其他人,就試試讓他哭夠了自己安靜下來吧! ●鼓勵他敘述 例如,當孩子吵著要買東西時,鼓勵他說出:「媽媽不讓我買小火車,我很不高興!」讓孩子學著瞭解自己的情緒與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嘗試用其他方式解決問題。 ●講道理 告訴他這些行為會對別人造成什麼困擾,教他學習尊重別人,並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 ●適度的處罰 可以用適度的處罰,例如取消例行的散步或點心時間等等,但必須要讓孩子明白處罰的原因。處罰過後,他的心裏一定不是滋味,別忘了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讓他知道處罰歸處罰,爸媽還是愛他的。 ●使用隔離法 孩子變得不可理喻時,可以把他帶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告訴他:「如果你覺得已經不生氣了,就可以出來和我們一起玩。」很多爸媽都用過這個方法,但必須注意隔離處的安全性,而且不能是會讓孩子產生恐懼感的地方,例如黑暗的小房間或不熟悉處;當然也不能是太有趣的地方,否則孩子連玩都來不及,不可能學到教訓。最重要的一點是,您可得隨時注意他,別因為忙別的事而把他忘了。 事情結束之後,記得要把它置諸腦後,別讓它影響自己的心情。孩子的脾氣就像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發,別太在意,試著微笑面對吧! 有些教育專家建議父母,當孩子發小脾氣時,不需要刻意去安撫他,因為人都是有情緒的,太過克制或壓抑反而有害身心發展,除非有安全上的考量,否則你可以讓孩子短暫地紓解情緒。 • 孩子有禮貌 脾氣不亂發 你的孩子有沒有良好的行為規範,與他是否經常發脾氣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孩子對許多事都有一定的認知及規範,則會增加他們對周遭事物的理解,明白有很多事情不能做或不可以時,就能減少他們發脾氣的次數。 ●以身作則 要教孩子成為有禮貌的人,身教重於言教。有一家麵包店的老闆娘對客人總是笑咪咪,噓寒問暖,態度和善有禮,所以她那四歲大的小女孩,在媽媽的耳濡目染,待人接物也就自然地和善有禮,客人進門時她會說:「你好!很高興你來買麵包喔。」這不是一貫的生意技倆,而是因為孩子平日看多了母親的示範而自然培養的態度。如果你時常讓孩子看見你等車時排隊、在下車時對司機說謝謝、在公共場所輕聲細語、會在拿其他人東西時先詢問告知…,你可以發現孩子也會跟你這樣做。 ●制定明確的規則 孩子對反覆無常的規則,最沒有辦法應付,而那些不確定、不清楚的規定和教條,對他來說最沒有說服力。最好的方法是明確地告訴他該怎麼做,如「你看那裏有條界線,不要超過喔。」與其對他說「你要對客人有禮貌」、「在公共場所要守規矩」這樣的含糊籠統的規矩,倒不如明明白白具體地告訴他。當然,孩子表現的行為有正面負面,在教導的過程中,獎懲賞罰也就難免。爸媽還必須堅持這些原則,千萬不能因為自己一時情緒不佳或心軟,造成孩子混淆,也就不易建立明確的價值判斷標準。 ●培養孩子的自我滿足感 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有某些反應時,爸媽可以更明確地告訴他:「你看,你對爺爺說晚安,爺爺很高興喔」。引導孩子體會自己正面負面的行為態度所可能造成的影響,尤其是當孩子正在建立自我意識與信心的階段時,如果讓他知道自己真的做了一件令大家高興舒服的好事,孩子會感到十分的有成就感。注意,這並不是助長孩子傲慢,也不可拿這些「規矩」作為一種威脅強迫的手段,應是帶領孩子體會人被尊重、和氣、溫暖對待時的好心情。相信孩子會將這樣美好的經驗延伸貫通,學習發揮自己的善良溫和的一面。 ●認真回應孩子的疑問 為什麼要有禮貌?怎樣才有禮貌?小小孩常會用「問句」表達自己的疑惑,此時爸媽的回應態度必須認真親切,才能讓他進一步對事情有所瞭解。如果只是敷衍、答非所問,不但不能打消他的好奇心,恐怕只有讓他更加懷疑行為的合理與必要性。用孩子懂得、可理解的說法,即使必須重複,也要耐心懇切地說給他聽。

2006年06月16日
公開
3

孩子懂規矩,才會守規矩!

孩子懂規矩,才會守規矩! 每個當過小孩的人都知道,「聽話、守規矩」幾乎就是好寶寶的專屬代名詞;為人父母者,也總是因家裡的寶寶聽話乖巧,而感到驕傲、寬心。但是有些爸比媽咪也會發現,為什麼家裡的寶寶總是愛耍賴、不聽話,同樣的規矩即使重申了好幾次,軟硬的手段兼施,最後還是以寶寶的哭鬧來結尾?其實父母只要以同理心來了解寶寶,並從日常生活建立規矩,甚至以身作則,才能讓寶寶了解好規矩的意義與重要性! 孩子,你為什麼耍賴? 當寶寶出現耍賴、不聽話的情形時,絕對不會是「無緣無故」,背後一定有其動機與原因,因此不可只是一味地責罵寶寶脫序的行為。 一、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擁有自己的主見與想法,但卻尚未學會管理自己,因此面對大人的規定而有所意見或者不滿時,礙於表達的不完整,或者是不懂得如何說明,便會以反抗、不聽話的表現,做為另一種形式的表達。 二、做為引人關注的手段 當寶寶乖巧聽話時,父母可能因其他忙碌的事情而忽略對於孩子的關心,因此當孩子發現耍賴、不聽話時,可以得到父母或長輩的更多關注時,就可能一反常態出現野蠻不講理的舉動,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三、曾因「耍賴」嚐到甜頭 孩子因不聽話而受到斥責時,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藉由「哭鬧」來耍賴,家長若因心疼或者是管教方便,而答應孩子的要求以求停止其哭鬧的行為,便會建立孩子錯誤的價值觀,認為只要哭鬧就有糖吃,此後一遇到類似的情形,便學會沿用這套壞習慣。 對付耍賴寶寶該怎麼辦? 了解了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之後,除了設身處地的關懷寶寶、與孩子溝通、了解他的需求之外,當孩子已建立錯誤的價值觀時,就要進一步予以導正: 處理孩子耍賴的當下反應 當孩子耍賴時,千萬不要輕易妥協,父母的態度更要堅定,只要孩子發現哭鬧與耍賴無法達到他所預期的目的時,自然就會停止,事後父母則應再藉機教育,告知守規矩的真正理由,不可當場就以太過情緒化的語氣或用詞來告誡孩子,才能讓孩子真正了解守規矩的用意,而不是因畏懼責打而停止錯誤的行為。 日常規矩的建立 寶寶會耍賴,通常都是因為事情不如他的意,因此平時父母就應建立生活的規矩,通常就是對於玩具、零食的規範,並和孩子一起溝通、討論,讓孩子真正因了解而有遵守的意願;而訂定的規矩要明確,也不要隨意更改,以免讓寶寶產生觀念的混淆。另外家長最好也能以身作則,方能讓立下的規定更加具有說服力。 鼓勵孩子正確的表現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訂定了規矩之後,要讓孩子認清是非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事實上給予明顯的區隔,當孩子因表現良好受到鼓勵時,自然能強化規矩的正面意義;孩子犯錯時固然也要給予處罰,但不宜太過放大,把焦點放在寶寶的好行為上,他會更樂於表現喔! 叮嚀 每個人都需要擁有自己不被打擾的空間,當然孩子更不例外,因此父母在教養孩子時,不要時時刻刻都以「規矩」框住孩子的生活,不讓他有喘息的空間,讓孩子自己思考正確的生活方式與態度,反而能提高孩子實踐的意願,更何況人都是會犯錯的,有失敗,才能有所借鏡與成長,有時不妨讓孩子自己去承擔不守規矩的後果,得到的經驗會更為深刻與珍貴

2006年03月24日
公開
5

代替處罰的十種方法

代替處罰的十種方法    孩子雖然有時像小天使般可愛,有時卻又頑劣固執得像個小惡魔,教爸媽頭疼不已。當孩子實在是太過份時,再怎麼理智的爸媽,也很難不被激怒。這裡提供幾個小祕訣,幫助爸爸媽媽以和平的方式圓滿解決問題。 【方法一】讓孩子有選擇的機會   避免老是以大人的權威命令孩子這樣那樣,讓孩子有機會作選擇,覺得自己意見被尊重,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問他「你想先刷牙還是先洗澡?」本來兩者都不想做的孩子,可能就會勉強選擇一種。 【方法二】尋求其他解決之道   當孩子想做一件會引起麻煩的事時,不要直接告訴他不可以,而是提議另一種能夠讓他做那件事的方式。例如,如果孩子想要在廚房蓋積木城堡,建議他到客廳去玩,因為在那裡可以蓋更大更豪華的城堡。 【方法三】聽孩子說內心的感覺   氣極了的爸媽,往往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試著冷靜下來,問問孩子的感覺,或許你會發現孩子其實也是情有可原。例如孩子欺負弟妹,可能只是因為害怕弟妹搶走爸媽的愛,所以想引起爸媽注意而已。 【方法四】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外,爸媽也要在實際情境中教孩子道理,孩子才會愈來愈懂事。例如,孩子搶弟妹的玩具,問他「如果你的玩具被別人搶走了,你會不會不高興?」,讓他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別人。 【方法五】讓孩子嚐到自己行為造成的苦頭   在無大礙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體會自食惡果的滋味。例如,孩子堅持繼續玩不吃飯,屢勸不聽後,就別勉強他;當他自己餓了要求吃飯,告訴他「你說不吃的,我們就全都吃完了啊!」先讓他餓一陣子,再拿東西給他吃。有了這樣的經驗,他就會知道準時用餐的必要。 【方法六】以有趣的方式轉換衝突情境   爸媽如能發揮幽默感,不但能讓自己不生氣,也能化解孩子的反抗態度。例如孩子不肯刷牙時,爸媽可以說:「我們來試試一種好玩的方法,我刷你的牙齒,你刷我的牙齒好不好?」 【方法七】協商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   有時和孩子談條件、彼此各退一步也是不錯的方法。例如,天色已晚,孩子還不願意離開遊樂場,可以和孩子協議再玩三次溜滑梯就回家。 【方法八】稍作讓步   爸媽稍作讓步,通常可以立即解決問題,不過這種方式只能偶爾為之。例如,孩子吵著想睡覺,不願意刷牙,爸媽可以說:「好吧!既然今天你這麼累,就不要刷牙好了,可是只有今天喔!」 【方法九】暫時離開,直到自己平靜為止   極度忿怒的爸媽,可能無法理智處理問題,此時最好先離開一下,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點其他事,例如打電話給朋友、聽音樂等,暫時不想孩子的事。等自己平靜以後,再來解決問題,和孩子好好談談。 【方法十】修正自己的期望   有時換個角度想,孩子年紀小,好動、固執、健忘、沒耐性、自我中心、異想天開,其實都是很正常的。只要自己不要太苛求,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

2006年02月06日
公開
5

養男育女調不同-天生狂野

養男育女調不同-天生狂野 不由自主自入險境 許多男孩喜歡冒險,大部分男生會對敢冒險的男生肅然起敬,尤其是冒險成功了的人。女生比較不喜歡為冒險而冒險,更不會因為別人的冒險行為而覺得那人有什麼了不起。女生可能願意冒險,但是她們不會只為了活得有刺激而特意去自找險冒。 想像你又回到中學時代,假設你聽到一個朋友騎自行車飛越了十二呎高的木板牆落在沙灘上--他沒有別的目的,只是好玩。敢做這種危險行為的男生,在他同學眼裡的地位立刻提昇。「你聽到布瑞特幹了什麼嗎?他翻越了擋風牆耶,好厲害喲!」即使失敗,這些孩子還是會贏得別的同學的尊敬,因為他們敢試。 假如女孩子聽到另一個女孩子騎車飛越擋風牆頭,她們不會「噢!」「啊!」那樣驚嘆,她們會批評:「她一定頭殼壞掉才會去幹那種傻事,真是神經病!」 男生和女生對危險的評估不同,也與他們會不會去做這個冒險的行為不同,當孩子一旦會走路了以後,男生就比女生容易做危險的事:把他的手指插入牆上的電插座中、想要站在籃球上、從椅子上跳下來,即使父母禁止,男生還是不見得會聽。美國及其他國家的研究都發現男生比較敢做危險的動作,男生也比女生容易受傷或意外死亡,如溺水、擦槍走火或騎車撞到頭。 心理學家摩隆吉洛(Barbara Morrongiello)面談了六歲到十歲受過傷或差一點死亡的孩子。她發現男生: •比較容易把他的受傷歸因到運氣不好,而不會認為是自己技術不好或沒有遠見。 •比較不會告訴父母他受了傷。 •意外發生時多半有別的男孩子在場。 當有一群男孩子在一起起鬨時,他比較可能做危險或愚蠢的事,自己一個人單獨時比較不會。 為什麼男生比較會去做危險的行為?有一個原因是他們的自主神經,這一點我們在下一章會詳細談,特別是男生對危險的大腦反應本來就有異於女生。危險行為會激發大腦中「戰或逃」的反應,它引起興奮、緊張那種刺刺的感覺,這使許多男生不可抗拒。尼采曾經這樣勸告他的讀者,要使生活過得多彩多姿的秘訣就是每一天都危險的過日子。尼采並不是說你為了達到某個偉大目標而活在危險中,或是為了某個目的你必須冒險,他堅持冒險本身就是目的,為了那個緊張刺激而冒險,他認為這是一個男子漢的行為。 所以男生比女生愛冒險的一個原因是冒險本身可以帶給他們快樂的感覺,這個觀念很多女人不能接受。有個媽媽警告她的兒子說:「不准騎車去跳過擋風板,你會受傷。」這句警告完全失去重點,她的兒子知道這個行為是危險的,他會這樣做完全就是因為它是危險的。 但是男生要去做危險動作還有另外一個理由:男生系統化的高估他們自己的能力,而女生多半是低估。例如,波士頓大學的心理學家問:為什麼大部分溺水者都是男生?他們發現一個主要因素是男生都高估他們的游泳能力。「我強壯到足以對付這個暗流。」一個年輕的男孩這樣想,但是等他發現他錯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挽救了。同樣的,匹茲堡大學流行病學家發現,男生比較容易死於雷雨交加的暴風雨現場:當女生開車看到溪水暴漲、淹過路面時,她會調頭走另外一條路;男生多半覺得他過得去,結果車子被沖走,人死於突發的洪水激流中。 潛移默化 VS 冒險假設 研究者觀察到雄性哺乳類動物也比較喜歡冒險,如猴子、狒狒、黑猩猩。人類學家費地根(Linda Marie Fedigan)和佐哈(Sandra Zohar)想知道為什麼日本彌猴母的比公的多很多。在出生時,雄猴和雌猴比例大約是一比一,但是到成年時,這個比例就掉到一比五了:猴群中在一隻成年的公猴周圍平均能找到五隻母猴。這些公猴是怎麼了?為什麼在動物園長大的彌猴沒有這個現象?費地根和佐哈想了很多的可能性解釋: •「男性脆弱」假設:或許雄性比較容易被傳染,生病而死。 •掠食者假設:或許雄性比較不擅長躲避天敵。 •冒險假設:或許雄性比較喜歡做危險的動作。 •基因突變假設:或許男生身上突變的機率比較高(這其實是前面脆弱男性假設的另一種說法)。 在仔細檢視二十一年的資料後,費地根和佐哈發現只有一個假設得到支持,就是冒險假設。公猴會像青少年的男生一樣做瘋狂的傻事。她們發現公猴會強行通過高速公路,結果就被卡車撞死,因為車子速度太快,猴子沒有經驗不能預測;母猴通常避開高速公路,她們對呼嘯而過的車子會感到害怕,很少以身試法。 這個差異看起來是天生的,你很難說公猴高估牠的能力因為牠看過○○七情報員詹姆士•龐德的電影,所以雄性靈長類(包括人類在內)會去做危險的事情應該是天生的而不是文化的影響。

2006年01月19日
公開
3

社交技巧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

社交技巧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 曾經有一個五年級的男孩因為在學校沒有朋友,他覺得同學常會對他說一些不好聽的話,因此他的父母讓他進入社交技巧訓練團體,在團體中他確定要學習當同學說這些話時,他要適度的說一些話來澄清同學想說什麼,但是在適度的說之前他需要學習,了解自己的想法、客觀地了解同學的想法,團體中的同伴們齊聲表達要全力支援他時他高興的哭了,在不斷地練習中他在學校開始有朋友了,團體中的同伴都很興奮地給他鼓掌。 《人見人愛是教出來的》書中使用了社交技巧訓練的理論,社交技巧訓練的成效就如同上面的例子一樣,確實能幫助小朋友解決交朋友上的困難。二十五年來無論在大學或在基金會工作的心得是:「社交技巧」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也是父母們最覺得無力感的地方,父母們想的是:「這是在學校發生的事在家怎麼幫忙呢?」「如果要幫忙怎麼做呢?」「在孩子的社交技巧學習上我會有功能嗎?」 許多父母會認為,以前沒有人教我們,但是我們還不是也交了許多的朋友,然而反觀日常生活中所碰上的困難,不難發現常常和「人際關係」有關,譬如:「親子關係的相處、同事的相處、上司的相處、姻親的相處……」這就表示社交技巧還是需要學習的。在幫助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也以身作則同步的學習,那麼孩子將會有學習的榜樣和更信賴自己的父母。如同書中對於想要幫助孩子學會「讚美」的父母,提供了詳細的養成過程,讓家長可以輕易地操作,這就是所謂的親子共學。 父母能有順序、有目標的使用《人見人愛是教出來的》一書中建議的流程,來幫助孩子學習社交技巧,父母也和孩子透過相同的流程學習,相信您的孩子心理將會更加的健康和茁壯。 ▲TOP 好書導讀 人見人愛是教出來的! 高社交智慧的孩子知道交朋友與維持友誼的技巧,這樣的孩子擁有高自尊、容易與人相處、在交談時主動傾聽,並且使用非暴力的方式來解決紛爭。高社交智慧的孩子本能上就了解別人對他的期望,不費吹灰之力能夠打量社交狀況。這種孩子很容易加入一群整在玩耍的小孩,而且能「順勢而為」。但並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如此幸運。 對無法應付社交情況的孩子而言,他們幾乎沒有機會學習社交技巧。我們的學校通常不會教授合作、同理心、解決衝突、情緒管理和溝通技巧等主題;而我們的社會認定所有的孩子只靠觀察別人的言行,就能學會與人和平相處。不對!即使是頂尖的優等生,也可能是一個需要提高他的社交智慧的孩子。社交技巧有困難的孩子,是所謂「社交學習障礙」的孩子。 好消息是:社交技巧欠佳,其實是可以透過指導而改善的。身為家長的你,可以學習技巧來幫助你的孩子,而且這種方式,將有快速顯著的正面成效。 十五年來,凱西•柯恩輔導孩童、青少年及他們的家人,治療過的大多數孩子都抱怨過自己被冷落。他們想要更加適應團體,卻不知道該如何進行。社交技巧很難在個人與家庭治療時間習得,孩子可能在家人的保護或是一對一的輔導療程中表現得親切、有自信或是與人相處融洽,但是他們在學校、社區或是某個社交場合等自然的社交情境中,表現不見得相同。 父母通常很願意幫助子女學習社交技巧,但是他們需要指導。父母想要幫助孩子與喜歡的人當朋友,小孩常有以下情形發生:「我的兒子無法與其他孩子合作。」、「我的女兒總是喜歡當老大」、「別人只是在一旁笑鬧,但傑克認為他們在嘲笑他」以及「我只是希望茱麗亞能了解其他小孩是怎麼看待她的。」有些父母承認他們自己小時候在交友上也有困難。有些父母則覺得交朋友很簡單,但說不出來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人見人愛是教出來的》提供你的孩子在交友及維持友誼上所需要的墊腳石。 此書所傳授的技巧可以在家裡討論練習,若有其他小孩的陪伴,你的孩子則可以學得更好。這些技巧是由「墊腳石」課程開發設計,「墊腳石」是替四到十八歲的孩子及他們父母提供社交技巧團體治療的組織。這些課程原始的設計是為了團體治療的目的,如今經過更動,讓父母可以在家裡使用。但就如我們在治療時所看到的,社交技巧要在社交場合才能學得最好。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沒有足夠的社交機會,注意要找出或創造社交場合,讓孩子能練習這些技巧。

2006年01月13日
公開
9

啟迪孩子的自然智能

啟迪孩子的自然智能 台北立師範學院教授兼創造思考教育中心主任 陳龍安 孩子的生活習慣、父母親的教養態度常會影響孩子一生。 在家裡經常以看電視來打發時間的孩子會從電視獲得樂趣,心胸比較狹窄,問題也出得多;一個經常跟父母親遊山玩水,接受大自然環境陶冶的孩子,心胸比較寬廣,問題也出得少;很多父母常苦惱孩子唯一的嗜好就只有電視,整天黏著電視,即使是吃飯也是邊吃邊看,我常回答他們的就是:要用一個取代電視的活動來調整,例如看書、拜訪親友、走到戶外……。近些年來,帶孩子接近大自然以減少電視的毒害的家庭越來越多,事實上接近大自然讓孩子喜愛自然的環境也是一種智慧。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迦德納︵Howard Gardner,1993︶提出﹁多元智力論﹂︵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簡稱MI理論︶;認為智力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元的,有語言、邏輯數學、空間、身體動覺、音樂、人際、內省等七種智力;而在1995年,他加入了第八種智能:自然智能( Naturalist Intelligence)。「自然智能」是指一種能喜愛自然,瞭解自然界中事物的各種型態、關係與關聯的能力。這種智能可讓孩子敏覺觀察自然界變化。 能清楚的分別自然界中動、植物的關聯,了解大自然中生物間的相互關係。喜歡種植、收集石頭或或追逐小動物。也喜歡聆聽大自然裡的聲音。 要培養孩子的自然智能,首先要瞭解自然智能的行為特質,下列的敘述供父母觀察孩子的一些行為是否具備自然智能的行為特徵,如果有,則繼續培養;如果沒有,也可作為教養的參考: □ 經常看到他作戶外活動,在戶外會感到非常的自在 □ 喜歡到動物園或是公園等地方 □ 會替動物取名字,也會將動物園、農場或公園視為特別的地方 □ 喜歡大自然的戶外活動,如:登山、釣魚、攀岩、露營、潛水、滑雪等等 □ 會嘗試去感覺或觸摸感到「噁心」的東西 □ 喜歡收集石頭、花草標本、貝殼、羽毛等自然事物 □ 喜好種植花草或想小寵物 □ 會自動學習花草、動物的名字、種類等事項 □ 喜歡閱讀或看與自然生態相關的書本和電視影集 □ 收集有關自然界的詳細資料、照片、海報 □ 會觀察、發現自然界中不同的美 □ 察覺季節的變化,即使是很細微的變化也容易察覺不同 □ 會注意自然界的生態循環現象,如:潮汐漲落、季節變遷、月的圓缺、氣候變化等 □ 與大家一起分享在自然界中所觀察到的情形,如花開了、葉子變紅了 □ 認得並辨別自然界中不同的圖形、顏色,並作分類、歸類 □ 清楚的了解自然界中不同的連接性及關連性 □ 為小鳥或其他小動物設一個食物站或是些休息站 □ 自願為班上照顧自然觀察的花草、小動物 □ 喜歡設計並製造自然景觀 □ 照下或畫下動植物的形狀 □ 製觀察或養動物的器具、工具。如:捕捉蝴蝶的網 □ 選用自然材料製作手工藝品 □ 仔細聆聽自然界的聲音 □ 尋找與自然有關的音樂 父母親在日常生活中究竟應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然智能呢?下面提出一些方法: 一、 熟悉自然智能的訓練模式 自然智能就是對週遭生活環境的認知與喜好的表現。具有自然觀察智能特質的孩子,在生活中會呈現出敏銳的觀察力與好奇心,比如:喜歡到戶外活動或是喜歡小動物、種植花草,並觀察它的生長,或是喜好收集不同的樹葉、花朵、石頭等,且有興趣體驗在自然界中探索的過程,也常注意到環境變化,季節變遷,甚至對事物有特別的分類、辨別、記憶的方式。父母或老師除了鼓勵孩子進一步了解他所注意到的事項,也可以陪伴他一起觀察和體驗。同時可藉由「觀察」、「收集資料」「推測」、「分析」、「溝通」的模式及方法,激發孩子的自然觀察的智能,這種訓練的模式有助於孩子的自然科學素養的提昇,茲簡單說明如下: 1. 觀察(Observation):例如觀察螞蟻,帶孩子仔細看,用心看,從不同的角度去瞭解各種變化。在作自然觀察活動前,先和孩子做些準備工作,例如要觀察什麼、去什麼地方、觀察的主題、地點或觀察的方式。自然觀察並不困難,在我們生活週遭的環境裡,如校園、住家的陽台上、附近的公園、馬路旁等,都可做自然觀察的活動。 2. 蒐集(Data Collection):蒐集有關螞蟻的資料,包括圖繪、文字的描述、各種 不同的紀錄、或測量等等。觀察除了培養孩子﹁細心﹂、﹁敏銳﹂的觀察力外,還要有知識基礎的了解才能將觀察的結果和知識的印證。由觀察中假設、質疑再印證,也是相當重﹁科學研究﹂要的過程。在討論或是觀察中,父母應該盡量引導孩子自由思考。 3.預測(Prediction):預測螞蟻的行徑及可能發生的現象。 4.分析(Analysis):分析預測的結果或事情的演變。 5.溝通(Communication):能將發現用各種方式表達。 二、增進自然智能的一些活動 賞鳥、玩石、堆沙、野餐、旅遊、導覽 、 看雲、涉水、觀日出………..等都是很好的自然智能的活動,父母可善加利用。以下介紹一些提昇自然智能的親子活動,讀者可舉一反三,引發更多的活動: 1.賞鳥活動 野外觀察:全家到賞鳥區或報名參加賞鳥協會或有關認識鳥類的活動。可能的話,在參加這些活動前,事先準備一些賞鳥用的用具,比如望遠境、照像機等,先和孩子收集一些相關的資料,現場聽解說員講解時,鼓勵孩子多從實際中和書上的資料做比較,提出問題與解說員討論。回家以後鼓勵孩子彼此分享經驗。 近距觀察:到動物園或鳥園參觀,這樣的活動,可以做近距離的觀察,讓孩子比較動物園或鳥園中飼養的鳥類,和實際在野外觀察的鳥類不同的樣子。分析比較邏輯判斷,在自然觀察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飼養小動物,拜訪鳥店:和孩子一起去鳥店看看,或許可以請教老闆飼養小鳥的正確方法、了解鳥的習性,要如何觀察牠、了解牠,如何和小鳥說話等等……。 除此之外,也可以和孩子討論,是否要養隻小鳥?如果有一天養大了是否要放生,要如何放生才正確?飼養和放生的意義在哪裡?這項活動除了人際互動外,還有教導孩子了解﹁人跟大自然良性互動﹂觀念,及如何尊重生命的正確觀念,這是我們平常很少教孩子的一件事。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有始有終,對小鳥負責。 2.看雲的變化   到空曠的野外、沙灘或是草坪上,也可以從窗外看出去,看看變換多采多姿的雲像什麼?像是一隻白鷺鷥?或是一棵樹?藉由雲各種不同變換的造型,讓孩子透過觀察它的變化,作各種不同的聯想。除此之外,也可以看草坪或是稻田,或附近的樹、花園裡的花被風吹過後不同的變化,讓孩子天馬行空的聯想,並說出來。 3.傾聽大自然的聲音 和孩子一起閉上眼睛,用心的﹁聽聽﹂動物歡樂的聲音、風聲、蟲聲。草莓開花、長大會有什麼樣的聲音?下雪是什麼樣的聲音?用心聽,可以聽到許多別人聽不到的聲音。 在回家的路上、學校或到家中附近的公園也或者自己家中的陽台上,和孩子一起閉上眼睛聽一聽有什麼聲音?如麻雀在樹上吱吱咂咂的,或是風吹動樹梢沙沙的聲音,還是小貓咪咪的叫著。剛開始時,孩子或許會覺得有一點困難,父母不妨先起頭告訴孩子,現在聽到什模樣的聲音,並鼓勵他仔細尋找聲音的來源。 4.種植花草 在現代生活中,飼養小動物可能會有一點麻煩。父母不妨孩子在院子或陽台上種些簡單的植物,如綠豆芽等。並一起紀錄豆芽生長的情形,或許也比腳看看自己種的和市場上買來的豆芽不一樣? 5.尋找小螞蟻 如果在家裡看到螞蟻時,父母可以找個放大鏡讓孩子看看螞蟻的生體構造、走動的路線,進一步還可以從說上了解螞蟻的組織生活情形,甚至它們的巢穴在哪裡,將它畫下來,同時讓孩子想想,為什麼這有螞蟻出現?   同時,在鼓勵孩子做不同的嘗試和體驗時,大人還是需要在一旁指導,讓孩子在安全的狀態下活動,並指導孩子哪一種是危險的行為或是哪一些行為已經影響到自然環境的生態及觀察的對象。藉由這些活動,除了讓孩子了解自然並融入自然中,最重要的是從小就建立孩子對尊重自然、愛護自的觀念。 6.想像之旅 讓孩子閉上眼睛,撥放柔和的音樂當背景,唸一篇有關大自然故事的文字,引導孩子用想像力奔馳於原野,忽然一陣傾盆大雨,趕快躲在樹下,在心中欣賞淅瀝淅瀝的大地情景,雨停了哼著歌繼續到海邊,看到藍藍的天,藍藍的海,白白的浪,好舒服的沙灘。 問孩子在沙灘上除了堆沙以外還可以做什麼活動,這是激發孩子想像力的活動,是一種語文和音樂創造力的訓練,如果讓孩子把想像中的海景畫下來,則強調在空間創意的潛能發展。想像之旅後,有機會也帶來子到海邊檢貝殼、堆沙堡,享受大自然的美,也激發了自然的智能。 7.我有話要說   藉著角色替換的方式﹁活化﹂動植物,例如草莓,讓孩子替草莓想想,如果草莓說話,它會說什麼?爸爸媽媽可以先做個示範,如:﹁我不想太早被塗成紅色,因為很快就會被吃掉。﹂、﹁我的皮膚很嫩,小心不要踩到我。﹂…….等。 8.上網或看大自然的影片 租借有關大自然的影片全家一起欣賞討論,也可教導孩子上動物園或有關國內外介紹大自然環境及動植物生態之網站,察看相關資料。 9.植物及動物分類、歸納 準備一本剪貼簿讓孩子搜集各種動植物的圖片,並引導如何分類 10.訂購大自然的雜誌或書集 市面上已有相當多的大自然方面的圖書或雜誌,親子共讀是件非長有意義的活動,也落實終生學習的理念。在閱讀中若發現問題可一起到書局或圖書館找尋更多的資料。 11.戶外教學,親身經歷自然的體驗 配合幼稚園或托兒所的戶外教學活動,鼓勵孩子將所見所聞回家與父母分享。 12.自然遊戲區 利用陽台、院子、頂樓或房屋的一個角落,設計一個「自然遊戲區」,模擬一些大自然的活動,買一些動植物的小模型,讓孩子玩家家酒。 13.青山綠水無限好,親子一起做環保 環保的概念越早讓孩子瞭解,越容易養成良好的習慣;父母以身作則,像垃圾分類要天天帶著孩子做,不要以事小而不為,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成效良好。 14.戲水玩水注意安全 夏天海灘玩水堆沙其樂無窮,除玩外並能教導安全常識及觀察潮起潮落的大自然現象,看魚舟點點,及魚夫捕魚的情形,都是很好的自然智能教材。 三、父母增進孩子自然智能的態度 父母為增進孩子自然智能在教養上必須注意的態度 或原則有如下幾點: 1. 有其父母必有其子女,父母要先喜愛大自然,才能真正帶領孩子進入大自然的 世界。 2.給孩子有接近大自然的機會,增強孩子自然智能特質的行為,並逐步培養孩子 的興趣。 3.要體認自然的智能的領域相當寬廣,除自然環境外還包括環境中的生物及事件 4.自然的智能的培養要兼顧其它智能的啟迪,而非為自然而自然。 5.與孩子同伴的父母相約一起與自然為伍,會讓子有伴而更有意願,讓孩子樂在 中才會成功 「自然智能」是指一種能喜愛自然,瞭解自然界中事物的的能力。這種智能可讓孩子遠離電視,迎向碧海青天,培養一種寬廣燦爛的未來人生!

2006年01月10日
公開
3

女孩,天生的可人兒?

養男育女調不同 眼底洩漏的秘密 女孩,天生的可人兒? 女性對臉部表情的解釋比男性好,劍橋大學的研究者想知道女性這個能力是天生的還是因為後天的社會因素。父母都比較鼓勵女兒與別的女孩互動,而男孩都拿著槍互相追逐。所以他們去研究剛剛出生的嬰兒。 他們讓嬰兒選擇看掛在搖籃上方會轉動的造型吊飾或是年輕女人的臉。這個女人會坐在嬰兒旁邊對他微笑,但不說任何話。轉動的吊飾也是沒有聲音,只是掛在那裡,會轉動而已。 男生和女生在這方面會有偏好的差別嗎?實驗者拍攝了一○二名初生嬰兒眼球凝視的錄影帶,然後放給不知情的研究者看,請他們判斷嬰兒的眼睛是在看哪一邊。結果發現男嬰對會動的造型吊飾比較有興趣,而對女人的臉比較沒興趣;女嬰則正好相反,她們對面孔比較有興趣。而且這個差別很大:男生比女生大上二倍。研究者認為這個社會興趣上的差異至少有一些是天生的。 這個實驗的結果顯示女生天生對臉比較感興趣,而男孩天生對會動的東西感興趣。這個差別來自眼睛生理上的不同。 視網膜配備大不同 視網膜是眼球的一部分,它將光線轉換成神經訊號往上送。視網膜有許多層,有一層上面有著感光細胞,我們的感光細胞可分為桿細胞和錐細胞,桿細胞對黑白敏感,它是色盲,不能分辨顏色;錐細胞則對顏色敏感。 桿細胞和錐細胞把訊息送到上面一層的節細胞(ganglion cells)。過去幾十年來的研究已經讓科學家知道有些節細胞很大(magnocellular),有些節細胞很小(parvocellular)。大部分的論文都把它們稱為M細胞(巨細胞)和P細胞(小細胞)。 巨細胞和小細胞的功能不一樣。巨細胞主要是與桿細胞相連接,和錐細胞連接的很少;它們主要是偵測動作,巨細胞遍佈視網膜,所以它可以追蹤視野中的任何物體。你可以把巨細胞想成是專門回答「它現在在哪裡?它要往哪裡去?」問題的人。小細胞則與三種錐細胞連接在一起,桿細胞很少送訊息到小細胞去。小細胞主要集中在中央小窩,視野的中心點上。你可以把小細胞想成專門回答「它是什麼?」問題的人。小細胞負責顏色和質地;巨細胞負責動作和方向。 小細胞把它的訊息送到視丘這個中繼站,最後到達視覺皮質中專門負責分析顏色和質地的區域。巨細胞把它的訊息從不同的神經迴路傳到視覺皮質專門負責分析空間關係和物體運動的區域。你知道嗎?從視網膜到視覺皮質神經迴路的每一點上,男女性別都大不同,詳見下表。 真正令人驚異的是過去五年來用顯微鏡分析眼睛功能的實驗結果。科學家利用最新發展出來的技術,發現人類視網膜上充滿性荷爾蒙的感受體。解剖學家列法特(Edwin Lephart)和他的同事發現女性的視網膜富含較小的P細胞,而在男性視網膜中則有很多較大的M細胞,所以男生的視網膜比女生的厚很多。 請注意:在同性別中視網膜厚度差別小,但若比較兩性的話差別就很大了。我們這裡談的不是一點點差異,我們談的是很大的差異而且兩者之間沒有重疊的部分。每個雄性動物的視網膜都比每個雌性動物的厚,因為雄性有比較多的巨細胞。 畫虎畫皮也畫骨 假如你拿一張白紙和一些蠟筆給小孩子畫圖,隨便他愛畫什麼就畫什麼,你會發現女孩子喜歡紅色、橘色、綠色和淡米色,因為這些顏色是小細胞先天設定比較敏感的顏色。男孩子喜歡畫動作,喜歡用黑色、灰色、銀色和藍色,因為這是巨細胞先天設定的喜好。 幼兒的研究發現女孩子對物體辨識比較敏感,這是回答「它是什麼?」的必備能力;男孩子對物體位置「它在哪裡?」比較敏感。最近用猴子做的研究也得到同樣的結果。 一旦看過這個實驗,你就能對玩具選取上的性別差異了然於心。假如你的視覺系統是小細胞比較多,你自然會喜歡摸起來很有質感的洋娃娃,而不會喜歡會動的卡車,所以我們對年幼的雌性動物──不論她是人類還是猴子──喜歡洋娃娃而不喜歡卡車時,就不應該感到驚訝;而年幼的雄性動物,人類和猴子,喜歡卡車而不喜歡洋娃娃。我們對上面的那個劍橋實驗(女嬰偏好看年輕女人的臉,而男嬰偏好看會轉動的造型吊飾)也就不應該感到驚奇。

2006年01月05日
公開
5

性別差異,基因早已註記

養男育女調不同 性別差異,基因早已註記 來自染色體的證據 最近的研究發現人類女性的腦也和人類男性的腦有「本質上的不同」。二○○四年,來自加州大學、密西根大學及史丹佛大學的十四位頂尖的神經科學家共同發表一篇論文:〈人類男性的大腦和女性大腦中,有著因X和Y染色體所產生的完全不同的蛋白質〉。男人大腦中有許多蛋白質是由Y染色體的指令製造,這些蛋白質在女性大腦中找不到;相反的,女性大腦中有許多蛋白質是由女性的X染色體指令所製造的,這些蛋白質在男性大腦中也找不到。這些性別差異是基因決定的,並不是透過荷爾蒙的媒介在作用。 這些科學家分析了三十個人類大腦組織樣本,取自不同人的不同大腦部位。科學家並不知道這些樣本是取自男性還是女性,但是只要分析這兩種不同基因的表現,他們就能百分之百的正確指認出某張大腦切片樣本是取自男性還是女性。男性和女性大腦組織是有本質上的不同。 請停下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這個新研究顯示女性從X染色體得到的比男性多,而男生的Y染色體是他們大腦差異的主要原因。我們這裡說的是「差異」,而不是說誰比誰好、誰比誰不好,純粹是講差異。 科學家一直認為性荷爾蒙會影響大腦,然而最近的這個研究讓研究者看到性別染色體在大腦組織上的直接作用並不需要經過荷爾蒙的媒介。它是基因上設定的,一出生就有了。好!就算大腦組織結構上有差異,這個差異有關係嗎?這些大腦組織上的差異是否代表著功能上也有差異?女孩和男孩在聽覺上、視覺上、學習上有顯著差異嗎?假如有,這些差異是在一出生就存在了嗎? 不辨雌雄,荒腔走板 肯恩(Janel Caine)是八○年代後期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研究生,她對早產兒音樂治療的效應感興趣。有些研究者相信在嬰兒的搖籃邊放輕柔的音樂可以幫助嬰兒放鬆,有可能可以增加嬰兒的食慾、使他長得快一點。肯恩得到二十六名早產兒父母的允許在嬰兒的搖籃邊放音樂,同時也找了二十六名早產兒與第一組配對,但不給他們聽音樂。果然,她發現有聽音樂的那一組長得較快也較少發生其他的併發症,比沒有聽音樂的那一組早了五天出院。 肯恩的碩士論文仍然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圖書館的架子上,你可以去把它借出來看。如果你翻到後面,會看到實驗結果是以男嬰和女嬰兩個圖表呈現,在這裡,你會看到一些沒有預期到的東西:有接受音樂治療的女嬰平均來說,比沒有聽音樂的早了九天半出院;但是聽音樂的男嬰和沒有聽音樂的男嬰卻沒有任何差別!音樂治療對女嬰很有用,對男嬰卻沒有任何效應。 為什麼會有這個差異?為什麼音樂治療對女生這麼有用,對男生卻沒有用?最可能的解釋是男嬰並沒有聽得很清楚那些音樂,至少沒有女嬰聽得那麼好。 從別的地方也看到了這個現象,新生的女嬰的確聽得比男嬰好。兒童聽力學家孔魏森(Barbara Cone-Wesson)、羅默雷茲(Glendy Ramirez)及辛寧傑(Yvonne Sininger)最近做了一個很仔細的新生嬰兒聽力實驗。當一個人聽到聲音時,他的腦幹會立刻起反應,這叫「大腦聲音反應」(acoustic brain response),孔魏森決定測量六十名新生男嬰和女嬰的大腦聲音反應。當播放一個一千五百赫茲的聲音給嬰兒的右耳聽時,她們發現女嬰的大腦聲音反應比男嬰高80%,一千五百赫茲正是我們可以聽得見人說話的聲音範圍,頻率太高或太低都聽不清楚。別的研究也發現少女比少男聽得清楚。當孩子長得越大時,這個聽力的差別越大。 因為男女聽力上有差別,你和你孩子講話的方式就要有不同。我記不清有多少次,做父親的會對我說:「我的女兒說我吼她,我從來沒有吼她,我只是以正常的聲音在說話,她就說我吼她!」假如一個四十三歲的男人用他認為是正常的聲音對一個十七歲的女孩說話,這個女孩是會感受到比男生聽到的大十倍。他的確在對她吼,只是他不自覺:父親和女兒對同樣的聲音有著兩種不同的經驗。聽力在性別上的不同也顯示了我們在課堂教學上應該有不同的策略。假如你教的是女生班,你不需要提高嗓門上課,你要儘量維持教室沒有額外的噪音出現,女孩子在嘈雜的課堂中學習效果不佳。你會發現教男孩子時用的規則是不一樣的,換到教室前面的位子就解決注意力缺失的問題了。

2006年01月04日
公開
12

視而不管即棄之不教

視而不管即棄之不教 冷漠無情是我們對待他人的最大惡行,因為那是人性的基本特質。──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對許多家長而言,孩子歷經青春期這個階段,等於代表三不:不知、不懂、不溝通。然而,溝通模式日益萎縮、親子關係破裂、親子漸行漸遠等現象,卻不屬於成長發展的自然趨勢。 如果孩子不肯和你溝通,我敢保證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而且不是一、兩天的事。親子間產生溝通問題,通常有以下兩種原因: ●一開始就沒有建立親子情感交流的關係,從未真正培養過我們先前所提到的親子互動習慣。 ●親子情感交流關係只限於嬰兒階段。但是,當孩子漸漸養成獨立自主心態,不斷做出試探手段,並採取各種手段來表達自我意識時,父母未加以設限約束,因而逐漸失去掌控孩子的權力。 至於那些管不動孩子的家長,一般都具備三種主要特徵: 1.拿不定主意: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價值觀立場,不曉得該如何和孩子討論重大議題,像:交男女朋友、性行為、喝酒……等,等於是變相鼓勵孩子養成反叛或違逆的行為。如果你很確定對孩子有哪些期望,而且那些期望是發自你內心的信念,孩子在大部份情況下,都會願意接受你的教誨與管束。 2.權威盡失:你所做出的決定應該是本著為了孩子好的初衷,而不是根據一些模糊的、抽象的或由社會約定俗成的意識概念。當碰到事關你的家人或價值觀的事情時,千萬不要被社會大眾的觀念影響而搖擺不定。認真思考什麼對你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3.罪惡感:如果你不主動和孩子討論事情或詢問他們問題,想要得到理想結果是不太可能的。 任何一個行為失控的孩子,無論七歲或十七歲,都需要立即採取行動,改善他的行為。非常重要的關鍵是,必須立即恢復親子間的溝通。孩子們需要空間,以便對事情發表反對意見,表達憤怒和不滿;但是,所有這些情緒都必須限定在父母控制的範疇之內,由父母肩負起做出最後決定的責任。 以微笑、尊重和清晰的口吻來管束孩子 通常只要父母即時拉他們一把,這些行為失控的孩子都有可能在一夕之間改頭換面,突然間變得充滿愛心,願意主動聽話配合,根本不需要浪費好幾年的光陰,或一而再再而三地歷經重重危機。如果每次約束管制孩子時,都能以微笑、尊重和清晰口吻對他說:「你不能這麼做。」孩子到青春期時,自然會發展成為懂事得體的青少年,當你詢問他在外面的情況時,他不會覺得你是在找他麻煩。一個上軌道、和父母關係良好的青少年,不會覺得自己被監視,反而還會主動和你分享、溝通,並希望能繼續保持良好的關係。他們或許不會把所有秘密都告訴你,但也不至於什麼事都瞞著你。千萬別相信退縮隔閡是青少年典型特殊行為的說法,來自社會的壓力等於是在放話說:身為父母的你在這種情況下,根本毫無舉足輕重。如果你任由孩子持續拒絕與你溝通,等於是不斷加重你自己肩上扛著的為人父母之重責大任。 注意孩子出現的問題行為 對孩子在道德倫理、同理心、社交等等方面有一定期望標準的父母們,一旦孩子的行為出了差錯,應該能夠立即感受到哪裡出現問題。當孩子出現極端行為時,那便不再只是一種過渡現象、趨勢或典型的青春期叛逆行為。這些孩子缺乏一種非常重要的特質:無法看到自己言行舉止所造成的後果、無法體會被他們施加精神虐待之受害者的感受、無法辨認別人對他們的看法。 比較一下你的孩子行為,和以下由美國幼兒與青少年精神病研究院所提出的警訊清單,看看你的孩子是否有憂鬱、憤怒、自尊心低落、出現暴力行為等傾向,有沒有吸毒等問題,或甚至自殺傾向。這種孩子的徵候通常都如出一轍: ●學業成績低落。 ●飲食習慣、食慾胃口或體重發生改變。 ●失眠或睡眠時間過長。 ●不願和朋友玩或對之前喜歡的活動不感興趣。 ●突然間性情大變或出現暴怒反應。 ●出現違抗性舉動(在外遊蕩、逾時不歸、拒絕參加家庭活動、蹺課逃學)。 ●出現悲傷、無助、無故大哭或無精打采的樣子。 當孩子連續幾個星期出現以上徵候時,必須立即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當然,更極端的行為,像:對他人施以暴力、毀損公物、偷竊、吸毒等,便需要立即接受諮商治療,絕對不能為這種行為找藉口(如:青春期的焦慮現象、成長過程必經的階段)。 學習如何重新接軌 如果你了解你和孩子的溝通情況不是很好,或沒有達到你的理想──特別是,如果你擔心他可能從事某些不當或危險行為──首先第一步是和孩子開誠布公地對談。你必須和孩子討論事情發生的經過,而不要有懲罰的心態:「我們不容許,也不能接受這種事情發生。你覺得這條規定不公平嗎?如果是的話,你覺得怎麼做才比較能夠接受呢?事情必須全盤改變,如果你肯全力配合,我願盡一切可能幫助你。」仔細觀察你的孩子會有什麼反應。儘量把握每個機會教育做為道德觀的訓練與培養。我們都希望孩子在校成績表現優異,但是要記住一點,分數成績的重要之處在於,它只是用來觀察評定孩子的生活狀況。如果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出現學習問題,你自然得留意孩子是否有學習方面的障礙,最好請專家為孩子進行評估。

2005年12月22日
公開
6

教養處方-別碰轉台器!

教養處方-別碰轉台器! 光是知道還不夠,必須要確切落實。光只是想還不夠,必須要起而力行。──歌德(Johann von Goethe) 電視對兒童有害,這早已不是新聞了。最新的新聞是孩童每天收看電視並接觸其他媒體的時間,正逐日遞增之中,即便許多研究證據一再顯示,這些電傳媒體會嚴重妨害孩童的神經、心理及情緒等發展。我們都曉得,看電視是一種被動行為,它就像毒藥般侵蝕孩子幼小的心靈,但還是沒有人主動去拔掉插頭。關鍵問題是:到底接觸媒體多長時間之後,便會開始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呢?我們如何改進媒體內容品質,好讓它們更能適切地配合孩子的成長與發育呢? 適度使用媒體 你大概以為,我是叫你們拔掉家中所有電子產品的插頭。那可不是我的意思。媒體還是有許多好處的:讓我們即時獲知新聞或重大事件,而且能提供我們各種詳盡的重要資訊,包括學業功課、渡假安排,甚至理財計畫等。事實上,我甚至還認為,孩子應該要有與同伴一塊玩電動的經驗──這已成為現代人社會化的必要過程。現在的小孩子如果不會操作搖桿,就像從前觀念裡不會騎腳踏車的小孩一樣,矮人一截。 除了那些具傷害性的行為,如吸毒或酗酒等,我並不太反對其他活動。如果孩子從未看過電視或玩電動,他們的好奇心終究會在某天突然爆發,那樣的後果反而更具危險性。同樣地,我們也絕對不能讓媒體控制孩子的生活。適度使用媒體,能達到教育、教化、娛樂和滿足需要的作用,就和偶爾來些甜點是同樣的道理。媒體就像維他命A,可以是對健康極為有益,甚至是必要的,但如果服用過多劑量,則可能會造成嚴重中毒。任由青少年沉溺於網路世界,就是一種教養疏忽。 安排管理孩子使用媒體,是父母應秉持於心的教誨方式之一,而且是很重要的環節。如果你沒有盡責做好這份工作,媒體便會接手替你的孩子架構價值觀──這是很可怕的。我要呼籲大家認清楚這份危機,並慎重其事地訓練孩子養成良好的處事心態。在此,我要提出幾項準則,協助你們全家在接觸媒體時,讓孩子獲得最多的利益,同時將傷害性減至最低: 對於五歲以下的幼童 ●絕對不能讓孩子單獨收看電視:如果你習慣開電視給孩子看,然後跑去處理自己事情,從現在開始戒除這個習慣。如果你和家裡的幼童一起觀看電視時,不妨和孩子一起討論節目內容或其道德含義,向他們解釋節目與廣告內容的意義和動機,幫助孩子分辨現實與幻想世界,以及銷售噱頭與誠信可靠之間的差別。 對於五歲以上的孩子 ●偶一為之,允許孩子單獨收看優良節目或內容是你熟悉的電影,此慣例每週不得超過兩、三個鐘頭。首先,挑選你和孩子已經看過的節目,然後當他們觀看時,偶爾找機會離開。如果成效不錯,可以增加離開次數。 ●堅持把看電視當成偶一為之的娛樂。孩子年紀稍長之後,仍繼續保持和他們一同收看大部份電視節目的習慣。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不可輕易放寬規定。這時候,你的孩子大概已經能夠體會並接受──或許是心不甘情不願地──你對媒體的看法,以及它對你價值觀的影響。如果孩子反抗你的規定,你就得坐下來和他們好好談一談。 對於所有年紀的孩子 ●不要讓孩子看那些你也不會想和他們一起看的節目。當你們一塊收看電視節目時,留意你在觀賞當下的感覺。如果覺得節目內容令人心生不快,或你覺得孩子不太能認同節目內容,或表現出不安的反應時,立刻關掉電視,並且和孩子進行討論。 ●就像你們到電影院看電影一樣,挑選電視特別節目闔家共賞。節目播畢之後,你們可以節目內容為例,拿來當分享道德價值標準、幫助孩子建立人格、協助孩子辨認自家與社會文化的價值觀。 ●避免每天固定時間看連續劇:如果決定每天按時收看某個連續劇節目,不僅要事先特別撥出時間,而且也可能會干擾家庭共處時間或互動機會。 ●以身作則樹立使用媒體的榜樣。如果你經常手上拿著搖控器不停轉換頻道,如果你任由孩子整天看運動節目,那你就得自問:「我的價值觀究竟是什麼?」 ●訂下常規。使用媒體的先決條件是,要把手邊該做的工作先告一段落再說──家事或功課,而且絕對不能在睡覺M使用。 ●留意孩子使用電腦的目的。將電腦放在家中開放的空間裡,好讓你隨時能看到電腦螢幕上的東西。 ●弄清楚哪些人是孩子的朋友,並且跟這些朋友的父母說明你的媒體使用規定。如果其他家長表示無法茍同你所設下的限制,那你最好別讓孩子到那個人家作客。記得,你有權做出對孩子具有影響力的決定。 我的孩子情況如何? 如果你依照我所建議的原則,掌控孩子的媒體使用情況,你的孩子們將來長大之後,必能自行面對電視、電腦、電玩等的使用程度。不過,你還是得留意以下幾項重要警訊,因為每個孩子對媒體刺激所產生的反應人人不同。當孩子出現以下狀況,你可要小心警覺,如果他�她: ●寧願在家看電視或玩電動,也不願從事有創意的活動;當你試圖拿走他手上的搖控器或關掉遊戲機時,他會吵鬧抱怨或巧言誘騙你。 ●和別的小孩一起玩時,行為粗野或具攻擊性。 ●回大人的話時,口氣惡劣或粗蠻無禮。 ●玩電腦遊戲或電動玩具時,會出現不正常的亢奮反應(眼睛直盯著螢光幕、舔嘴巴、流汗、別人對他說話時不予回應)。 ●經常反覆模仿不當電視節目裡的人物言行舉止。 ●經常吵著要電視廣告上的玩具、零食或其他娛樂性商品。 ●經常吃不健康的垃圾食物,結果導致體重直線增加。 ●偏好使用媒體,不願從事戶外活動、閱讀或與家人出遊。 ●孩子的朋友到家裡玩,或你帶著孩子到別人家作客時,明明有玩伴或玩具,孩子仍然只想要看電視。

2005年12月20日
公開
11

養兒育女調不同 -性別差異何來

養兒育女調不同 性別差異何來 世界變暗的那一天 麥修在去年夏天幼稚園開學前滿了五歲。他很盼望能去上學,他認為那是個整天與朋友一直玩的一個好地方。所以當十月麥修不肯上學時,他母親辛蒂驚訝極了,麥修不但不肯上學,連早起穿衣服都不肯,辛蒂要替他穿衣服、拳打腳踢的把他抱到車上、再從車上拖進教室。她決定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所以她到他班上坐在後面觀察上課情形、和老師談……似乎一切都很正常。麥修的老師是位說話輕聲細語、受過良好教育、個性溫和的人,他向辛蒂保證這現象很正常,但辛蒂仍放心不下。她是對的,因為「山雨欲來風滿樓」,暴風雨正在轉角處等著她呢! 凱特琳是個害羞的孩子,小學期間體重有點過重,進中學後,她從沒人理睬的小女孩蛻變成身材窈窕的校花,體重消失得令她母親吉兒懷疑她是不是得了厭食症。在中學的四年裡,一切似乎都很正常,凱特琳課選得很重,又有一大堆社團活動,通常她都得做功課到半夜以後才能上床。功課和社團的負擔簡直是瘋狂,雖然常常很疲憊但是很快樂。直到十一月的某天半夜三點鐘,凱特琳家的電話響了,護士告訴吉兒:凱特琳在醫院的急診室中,昏迷不省人事,她服下了大量的可待因(Vicodin)及載安諾(俗稱蝴蝶片)自殺。 這兩個真實的故事有著共同的因素:每個孩子在一開始時都沒事,但是後來就不對勁了。還有另一個共同點:兩個孩子的父母都不了解男孩和女孩的差別,以致於問題出現得莫名其妙。 假如父母親了解性別會造成差異、了解孩子為什麼會這樣,這些問題其實是可以避免的。一旦了解大腦中性別的結構差異,你就能看出在哪些地方父母親做了錯誤的決定,或是沒有及時採取行動,你就會了解為什麼這些故事可以有不同的結局了。 順天抑或逆勢──無性別差異的教養方式 一九八○年九月,我進入賓州大學的博士班就讀,那時,第一代蘋果電腦剛上市,當我問系裡的秘書會不會買部電腦做文書處理時,得到的答案是「我的打字機還很好用」。那時沒有人聽過比爾•蓋茲、電子郵件或網際網路。在那個秋季我有一門課是「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所討論課,教授艾隆佛瑞德(Justin Aronfreed)問道:「男孩和女孩為何表現不同?」「因為我們期待他們要有不同的行為,試想,假如我們鼓勵女孩玩卡車和坦克車,男孩玩洋娃娃;假如我們鼓勵跟女孩子玩摔角、翻跟斗的遊戲,而擁抱和親親男孩子,我們所看到的許多男孩和女孩行為上的不同會消失,甚至會全部消失。」 在另一門研究所的課中,葛萊曼教授(Henry Gleitman)告訴我們:「當男孩依照我們替他設定的角色模範行事時,我們就獎勵他;假如不照著性別角色去做,我們就懲罰他或至少不鼓勵他,我們所看到的男孩女孩的差異是父母親創造出來的,並且在各方面強化這個差異。」 台下點頭如搗蒜。在臨床實習時,我們常碰到那種深信男孩女孩的不同是天生的人,但是我們不理他,我們才是有真知的人。 但是我們真的知道得比別人多嗎?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當我離開費城到家醫科開始駐院醫師實習時,我把在賓州大學累積的期刊論文都丟了,但留下了一個檔案夾:賓州州立大學柯索教授(John Corso)在一九五○和六○年代的研究,他發現女性的聽覺比男性靈敏。 四年後我完成駐院醫師訓練,在馬利蘭州的蒙哥馬利郡開業,這是一個離華盛頓特區不遠的小郡,性別差異這回事從沒有進入我的腦海。但到九○年代中葉時,我突然發現有一長列二、三年級的男孩子開始進入我的診所,他們父母手上都拿著學校的通知單:「我們懷疑賈斯汀(或是麥可…)可能有注意力缺失(ADD)的毛病,請評估。」 在這些病歷中,我發現孩子需要的不是治療注意力缺失的藥,而是了解男生和女生在學習上有不同的大腦機制的老師。我再追問下去,發現整所學校沒人知道男生和女生在聽覺上有差異這回事。我把柯索教授的論文重讀一遍,上面寫著:男生的聽力不及女生。 想像一下典型的二年級教室是什麼樣:六歲的賈斯汀坐在教室最後一排,二年級老師多半是女性,以她認為最恰當的聲音在教課。賈斯汀聽不清楚,所以注意力就游離到窗外的景色或天花板上的蒼蠅,老師注意到賈斯汀沒在聽課,賈斯汀表現出來的是注意力缺失,老師很自然就認為是這毛病。但是他的注意力缺失並不是由於注意力缺失症,而是因為老師聲音太小,賈斯汀根本聽不清楚。老師上課的聲音對她自己和班上的女生來說恰恰好,但是有些男生聽不清楚就打瞌睡了。有些個案我只把男生換到教室前面的位子就解決注意力缺失的問題了。

2005年12月14日
公開
6

培養具道德感的孩子

培養具道德感的孩子 只注重教育孩子心智而未授以道德觀念,無異是一種危害社會的舉動。──老羅斯福總統(Theodore Roosevelt) 當今孩子們成長於道德觀淺薄的社會環境,一個充斥著虐待狂、性意識氾濫、暴力電視節目和通俗音樂、電動遊戲,以及各式各樣網路活動的社會。如果你不出面替孩子阻擋社會中任何不良的道德價值觀,孩子可能會逐漸受到這些不良價值觀的影響,終究採行為個人的價值觀。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已變成一個道德觀薄弱的世界,很少事情是不應該做的。現在幾乎不管人們做的事是否違法亂紀,他們總會舉各種例證情況加以辯解,好讓事情看起來似是而非:「每人都在作弊,如果我要上大學,這是我拿高分的唯一辦法。」或「每個人都在吸大麻啊,媽媽!」 父母要授予子女適當的價值觀念 本章的用意在於提醒大家,並指出:正常行為準則和一般基本良善道德觀已被我們屏棄一旁為時甚久。只要這個社會持續不正視道德及倫常的重要性,孩子們培養出道德價值系統的過程,也就愈得不到任何支持,事實上,甚至還會產生負面的反作用。在孩子培養出正面的道德價值觀之前,我們必須很小心保護孩子不受惡劣觀念影響,直到孩子能夠認清存在於周遭各種具破壞性的事物,並且心智成熟到能夠堅持自己的理念,做出明智的決定。我所謂的道德與倫理訓練指的是:家長將家傳優秀傳統價值觀念承襲給下一代的過程。在各個成長階段,父母都要授予子女適當的價值觀念。 未來將何去何從? 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教導孩子如何面對人生,如何成為一個「人」。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隨時自問:「孩子會從我對這件事的行為反應裡學到什麼呢?」以下幾項重要步驟,是為人父母者必須教導孩子如何自力更生的原則。只有確實達成下列要項,孩子將來才能成為獨立自主的成熟個體: ●設定界限:每個孩子在成長階段中,都需要一套合宜的行為準則規範,以便將來長大之後能順利適應社會的大環境。 ●維持紀律:紀律能夠幫助他們體會別人的看法、培養責任感和定性;學會如何適應人生,迎接人生中推陳出新的種種挑戰。 ●教孩子學會自制:自制與節制是人存活在這個世界上應有的兩大基本美德,但現今父母根本懶得傳授孩子這些概念,小小年紀便養成以撒野胡鬧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若未加以矯正,這種孩子長大之後,因為從未發展出應付挫折或煩悶等情緒的控制能力。 ●尊敬他人:如果孩子不懂得尊敬家中長輩,他們可能也不會尊敬學校師長,連帶地損及他們的學習能力;也不可能會尊敬工作上司,連帶地損及他們在職場上出人頭地的機會。如果他們不懂得尊敬同輩,便無法發展正常的社交技能。 ●不斷灌輸道德價值觀:父母們必須肩負起以身作則的責任,隨時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是否合宜,是否合乎他們對孩子的期望。 ●鼓勵孩子建立適當的獨立:不斷灌輸孩子道德價值觀是件長期性工作。孩子必須學會遵守規則是人生的一部份,而且並不代表他就不被關愛或被不公平對待。 ●培養適當的信用、隱私以及信任:孩子有權享有隱私,聽起來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隱私並不是一種不可被剝奪的權利,而是一種贏得的特權。 我的孩子情況如何? 如果有良好的模範,孩子在很小年紀便能很快學會倫理道德行為。以下是孩子在各階段應有的價值觀發展,提供給你和孩子做參考。 ●六至十二個月:你的孩子應該會很喜歡微笑、和人互動,並與你交換正面情緒的訊息。他能體會到,讓你快樂也就是讓他快樂的泉源。願意遵循規矩也是一種自我肯定的表徵,亦即發展正面判斷力的根本基準。 ●十二至十八個月:幼兒應該能夠做出關懷他人的樣子,比方說摸摸你受傷的地方,做出安慰狀。一旦孩子興奮或好奇時,他的行為會變得具攻擊性,必須立即制止。 ●十八個月至兩歲大:同理心的反應持續發展,孩子終於明白,即便拉扯你的頭髮或眼鏡是件很好玩的事,但那樣的動作會讓你很不舒服。此階段應該會出現初期的禮貌行為(說「請和「謝謝」)。 ●三至四歲:學齡前孩童應該開始懂得和別人分享玩具、耐心等輪到他的時候,並且能夠大部份時間裡專心聆聽別人說話。他們也應該能夠控制出手打人、抓人、踢人的衝動,或其他不合群的舉動。 ●四至六歲:孩子一到就學年齡,應該能夠愈來愈懂得保管自己的東西。他們同時也必須了解「金科玉律」(「不可以隨便打人……等」),而且,在適當時刻應該被提醒告知。 ●五至七歲:大體說來,他們已非常了解自己的本份,並且樂於遵守規定,當他們守規矩時,會頗引以自豪。如果做錯事被逮到,他們一樣會不高興。他們很清楚說謊是錯誤的行為,並且能理解父母為什麼發怒的原因。 ●七歲以上:學齡孩子應該學會待人處事的技巧,並且當和同伴或大人互動時,能意識到自己會對他人造成何種影響。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已培養出良好的道德基礎,他們應該會想要幫助那些比自己不幸的人,並且會想要對社區做出一點小小的貢獻。

2005年12月12日
公開
8

有準備的父親

有準備的父親 對於教養孩子,不管經驗與技巧,爸爸始終比媽媽遜色。在傳統社會中,並未教導男性該如何扮演父親這個角色,許多父親都是在當了爸爸後才學習怎麼當爸爸的。許多孩子知道父親沒有作好準備,而父親自己卻不知道。 對於如何教養孩子,爸爸通常很笨拙。一位笨拙的父親對自己如何當父親,卻會有過高、不切實際的期待,以至於會以怕出錯的心態對待孩子,所以會出現嚴父而不是慈父角色。在傳統靜態社會這或許有用,今天他卻可能會成為孩子發展的障礙。今天由於家庭的結構與功能運轉都已經產生巨大變遷,與傳統有很大的差異,嚴父角色或許會遇到困難。 例如一位團體成員說:「我的父親是個僵化的父親。他在角色扮演上可說是盡忠職守,沒讓妻兒餓著,但是在與家人的情感交流上可說十分薄弱。印象中,我的父親只是一部賺錢的機器,我們的感情很淡薄。」人類在幼稚期是很脆弱、很依賴、可塑性很強的。在沒有準備好要如何當父親就做了父親,對孩子的成長是很危險的。或許你可能沒有辦法讓孩子變好,不過最起碼不要讓他受到傷害。因此,對於孩子的教養,我們要學習追求更有效果的方法,而不是一蹴可幾的、快速的或盲目的方法。 其實,我們的社會對於如何當父親始終是個謎。一般人對於適當的父親角色的內容還很混淆。社會學家布雷頓(M. Brenton)早在一九六六年就指出父親角色的模糊特性: 爸爸若做為孩子的搭檔,將損及權威形象; 若做為感情與撫育的角色,卻被認為像母親而不像父親。 他若嚴格執行紀律,會被孩子稱為怪物; 但若不能適當地訓練孩子,約束孩子行為,則被認為軟弱。 若給孩子太豐富的物質享受,會被批評讓孩子養尊處優,不能吃苦; 但是他若有錢卻對孩子寒酸,則被批評為吝嗇爸爸。 爸爸們普遍被這種現象給搞迷糊了,社會上似乎尚未存在理想的父親模式。可見要當父親比起當母親困難多了。 其實每位爸爸都是獨特的爸爸。我雖然不必和別人一樣,卻需要反省思考,建構這個爸爸角色。要準備當父親,有三項思考是必要的: 第一,承諾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缺席。父親要和妻子共同分擔親職。若是父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缺席,對家人影響很大,諸如:母親心力交瘁;子女較低的智力發展;子女較低的學業成就;子女缺乏父親的有力支援;對目前的夫妻關係和子女未來在婚姻中的經營,都有負面影響;兒子很難建立起父職的認同,所以在成為負責任的父親上有障礙。 曾經有夥伴指出他對父親缺席的感受:「媽媽執掌四個孩子的管教權,她處理的事包羅萬象,包括孩子間的爭吵、學習問題。而爸爸只會管理一些比較嚴重的事情,比方說,若我們的行為出現偏差,或者是犯了很大的錯誤,爸爸才會罵人,或是處罰我們。爸爸對我們的事情多半是不理不睬的。」 也有媽媽分享先生在孩子成長過程缺席的感受:「他什麼事都不管,回到家還會指責我沒把孩子帶好,因為我讓孩子哭鬧。晚上孩子哭得厲害,他乾脆就跑到隔壁房間睡覺,我有深深的無力感,覺得好累!」 第二,確定孩子與我的關係。我是如何看待孩子與我的關係的?這種觀念會影響我教養孩子的態度。很多人認為孩子是父母的私有物,「愛怎麼教就怎麼教」。他們有不理性的信念,認為「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他們可能支配孩子的生命前程,可能放任自己的情緒,讓孩子處在高度威脅性與不安全的環境中。 對於親子關係,我比較認同阿拉伯哲學家紀伯倫(Kahlil Gibran)的說法:「你的孩子並非你的孩子。他們經由你而來卻不是你創造的。跟隨你卻不屬於你。你是弓的話,你的孩子就是弦上射出的飛箭。孩子的靈魂深住明日之屋。那兒,你無法造訪,甚至不曾入你夢中。」 第三,確定環境變遷的事實,不能再只會用父母教我們的那一套教養觀念。教育是一項專業,要當老師需要到師範學院修習數十個學分的教育課程,而當父親卻全憑常識、習慣與拇指規則(rule of thumb),這怎麼行呢? 有時候回顧走過的人生,我們可能不在計較多了幾間房屋,或是銀行的存款多了幾萬元;我們更期待的,是孩子會圍繞在身邊,分享他們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或訴說內心深處的難過。就像一首詩所說的:「孩子,請把你的小手給我,讓我走在你對我信賴的光裡。」是的,當父親是一種驕傲與滿足,不過得先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準備的父親。

2005年12月07日
公開
3

給幼稚園家長的演講稿

家長的演講稿.洪志鵬 - 昇陽電腦教育服務總經理 給幼稚園家長的演講稿--我想講的重點只有兩個:一個是「不要學電腦」,另外一個是「不要學英文」。 各位小朋友的家長大家好。 跟各位一樣,我的小孩今年剛進幼稚園。第一天帶他到學校,在我們大人離開的時候看他眼淚都快掉出來了。如果我是他,我也會嚎啕大哭,不過我哭的原因跟他不太一樣。我哭的原因是從此之後,就在踏入幼稚園教室這個時刻起算,面對的是短則十幾年,長則幾十年的學校生活。能夠每天無憂無慮在家裡玩玩具、吃飽睡、睡飽吃、四處閒晃的快樂日子到此結束,從此以後每天要早睡早起、要跟老師同學整天坐在教室裡,然後寫作業、考試這些東西一個個就冒出來了。進了學校、混進人群中,你再也不是在家裡三千寵愛集於一身的神奇寶貝,要獲得老師的寵愛、同儕的認同,就得 表現良好、討人喜愛,跟在家裡面打個滾、跺個腳,玩具、糖果就送上門來的待遇完全是兩回事。如果是我,知道接下來面對的是什麼,我一定比所有第一天上學的小朋友都哭得更傷心。 不過大家可能心裡有個懷疑,我跟大家一樣,小孩剛進幼稚園,所以應該也沒有什麼經驗,又不是什麼幼兒教育專家,怎麼有資格站在這裡跟大家演講?這點請大家放心,不懂的事情我絕對不敢吹牛。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很簡單,我想講的重點只有兩個:一個是「不要學電腦」,另外一個是「不要學英文」。對於這兩個主題我應該還不算班門弄斧,電腦算是我的本行,在研究所學的是這個,也靠這個工作賺錢了快十年;我的英文也應該還算不錯,至少回英文email跟人吵架沒有問題,或是可以隨時上台跟一堆老外做簡報,還能從頭到尾笑聲不斷,最後大家還起立鼓掌叫好。 所以針對這兩個主題,相信我還可以給大家一些有用的資訊。況且大家每天看報紙看電視,不三不四記者的報導、亂七八糟的談話節目都在花時間看了,我相信我的東西一定比他們要有水準得多。 我們先來看看坊間的幼稚園廣告,英文和電腦應該是兩個宣傳的重點。只要打出「全英文學習環境」的招牌,每個月學費加個萬把塊不是問題。如果又是外籍教師授課,跟「貨真價實俄羅斯金絲貓為您服務」的意思一樣,費用還可以往上加。電腦教學也是一樣,強調有電腦教室、會用電腦畫畫,又可以加個幾千塊。如果是又有用電腦英文教學軟體,那真是金剛合體、雙效合一,每個月的學費絕對就比大學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的薪水還要高。大家都知道,賺小孩子的錢最容易,因為現在的爸媽都很捨得把錢花在寶貝兒子、女兒身上,所以這些不肖業者才會如此肆無忌憚。但是,各位偉大的爸爸媽媽們,如果花大筆的錢對孩子有好處,當然很好,但要是花了錢又對小孩有害,是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當冤大頭又花錢找罪受?我認為給幼稚園的小朋友學英文跟學電腦,就是在花錢找罪受,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會害了他們。我先從學電腦談起。 電腦其實是個笨東西,講到電腦,一般人的感覺都好像是很了不起的東西。 中國大陸的專有名詞翻譯很多都跟我們不一樣,有些真的翻得很好笑,例如軟體設計裡的物件導向(Object Oriented),他們翻成「對象面向」,迪士尼卡通的白雪公主(Snow White)翻成「雪姑七友」);但是至少有一個重要的名詞對岸比我們翻得好多了,就是「Computer」這個字,人家就直接翻成「計算機」,我們卻翻成深 不可測的「電腦」。「電腦」給了我們太多不實的想像,好像這台機器就真的跟人腦一樣,或是跟電影裡的電腦一樣,聰明絕頂還有人性。所以會「玩電腦」是很酷的事情,所以「學電腦」是如此地重要,小孩子要趁早學,不要輸在起跑點上。 但是學過最基本的計算機概論的人都知道,所謂的電腦其實是很笨的東西。它認得的數字只有兩個--就是0與1,簡單來講就是開和關兩種。因為電腦只懂0和1,所以所有的數字都是轉換成只用到0和1的二進位來做計算。電腦之所以好用是因為它的運算速度很快,所以雖然方法笨,但是可以很快算出結果。所有我們看到那些新奇好用的電腦應用系統,其實都是勞苦功高的程式設計師們的傑作。電腦本身是一隻笨牛,程式設計師下一道指令就好像是揮一下鞭子,這隻笨牛才懂得走一步。所以真正聰明的是我們人類,是我們指揮電腦去執行那些千變萬化的動作。電腦只是工具,我們可以利用它來做很多事。就好比筷子是工具,我們利用它來吃很多東西,但沒有人會去崇拜筷子,所以大家也不必去崇拜電腦。 因此,不必急著學電腦的原因實在太簡單了,因為這種技術等到要用的時候花一點點時間去學就會了。像我的兒子,一直到一歲多頭髮還長得很稀疏,牙齒也沒長出幾顆。我太太當時曾經擔心他頭髮和牙齒長得太慢,我就跟她說:「妳到任何一間小學看看,找找看有哪一個小孩是光頭或是沒牙齒的。」我的意思是這些東西遲早都一定會長出來,根本不用著急。學電腦也是一樣,它只是一個工具,學一、兩下就會了。孩子這麼小就急著讓他學,等到長大了每一個人遲早都會這些東西,早學頂多只是現在可以在客人面前炫耀,但是隨之而來的害處要遠大於這些一時的虛榮。 首先,幼兒用電腦對身體健康有害。先來看我們大人好了,電腦螢幕看久了眼睛會累、會乾澀、會頭昏眼花;然後滑鼠、鍵盤用久了會肩膀痠痛,手臂、手肘加手指痠痛,這種疾病的正式名稱叫做RSI(Repetitive Strain Injury),中文翻成重複施力傷害,包括手腕神經壓迫症、脊椎神經傷害、頸部和腰部痠痛等等;傳統的螢幕顯示器有輻射線,現在的液晶螢幕照樣有光點閃爍造成的眼睛疲勞。大人覺得不舒服會自動休息、自動去看醫生,但是小孩子玩得高興很可能就不理它了。而且現有的電腦設備都是根據大人的體型來設計的,什麼人體工學電腦椅、人體工學滑鼠加鍵盤,都是大人的尺寸。然後螢幕擺放的高度和角度,很少因為要給小孩子用特別來做調整。小朋友發育還不完全,這時候就用這些高科技的產品來操他們,真是非常殘忍的事。我常常看到小朋友仰著頭、拉長脖子、目不轉睛盯著電腦螢幕,小手用力地推著滑鼠、小手指吃力地按著滑鼠按鍵,按一下都很費力了,有時候還得「雙擊」,就是很快按兩下,這樣操下去對肌肉發展有好處嗎?對骨骼生長有好處嗎?對視力發展有好處嗎?看到這種情景真是叫人痛心。 然後,太早用電腦會阻礙學習。我們回想在學習過程中,大部分重要的知識,不管是靠老師講解或是靠自修,大都是從書本上得來的。所以自己從書本上的文字、圖片上學習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我們看看這些小孩子所謂玩電腦是在玩些什麼,除了電腦遊戲以外,就是那些所謂「益智性」的所謂幼教光碟。這些「益智性」的教學軟體也是設計的跟遊戲一樣,有可愛的造型和炫麗的聲光效果,目的是要孩子們「從遊戲中學習」。比如說學ㄅㄆㄇ,最後還是跟Hello Kitty一起跳來跳去;或是學123,最後還是跟天線寶寶一起爬山、翻滾。 有句話叫做「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這個道理用在學習上也是一樣。在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就讓他們習慣這種嘻嘻哈哈、聲光炫麗的學習方式,是不是以後學每樣東西都得像這樣生動好玩才能學?我一直認為從圖片培養想像力,然後培養從文字閱讀中獲得樂趣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認為,不管是從幼兒身體健康的觀點,或是心智成長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方面,給幼稚園的小朋友用電腦並不是明智之舉。 我知道很多家長很喜歡這種幼教軟體,因為小孩子會喜歡玩,所以在家裡面可以隨時打開電腦讓他玩上一陣子。相信有小孩的人都知道這代表了什麼,就是小孩可以自己玩,不會來煩我們,大人們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所以這是多麼偉大的發明。小孩都喜歡看電視,但整天看「迪士尼頻道」或是「東森幼幼台」也有看煩的時候,現在又有這些電腦幼教軟體,電視看累了就來玩電腦,從電視螢幕前面搬到電腦螢幕前面,還可以贏得「學電腦」的美名,對家長們來說是多麼方便又美好的事。 我想講幾句重話,不想陪小孩、懶得自己教小孩,就不要生小孩。既然已經生了,就要花時間去陪他,自己去教他。不是小時候丟給要花錢的菲傭或是不必花錢的阿公、阿嬤,長大一點就丟給幼稚園老師,或是乾脆把小孩擺到電視螢幕或是電腦螢幕前面,然後自己就沒事了。 我自認還算是個稱職、有經驗的資訊從業人員,所以請大家認真思考我的話。電腦操作這些技巧只不過是雕蟲小技,操作滑鼠、開關視窗、點選主選單,還有最傷手指肌肉的「雙擊」等等,都是沒什麼大不了的東西。另外像是製作文件、簡報資料等工作,也都是按表操課的一般技術,智商再低都學得會。拿「會用電腦打報告」、「會 上網看網站」這種東西來炫耀,實在會笑掉人家的大牙。 我要強調的是,電腦是很重要沒錯。我自己就是在資訊界工作,使用電腦是各行各業每一個人都必備的技能。但是使用電腦這種工具的能力要培養非常容易,可以說要用到的時候再來學都來得及。小朋友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以玩的東西很多,學電腦可以等長大一點再來。況且現在急著學,學到的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打電動、上網每個人都會,中文打字、用電腦畫圖,甚至做投影片當報告,這些哪一個是不得了的東西?大家想想,中文打字最快的、創世界紀錄的,都是出自哪些了不起的學校的學生?所以這些是了不起的技術嗎?我現在都還是用這個奇笨無比的微軟新注音輸入法,照樣可以打完整篇文章。這些沒什麼學問的東西就這麼急呼呼要小朋友們去學,到底是為了什麼? 再來談談學英文。我的意見也是很簡單,就是幼稚園的小朋友不必急著學英文。 前陣子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廣告,一個戴眼鏡、乾瘦的男孩搖頭晃腦,身體劇烈擺動,用誇張的手勢和語調進行英文演講。這原來是一家知名兒童英語班的廣告,記得它的旁白好像是「這個孩子為什麼這麼優秀」,可是我的感覺卻是「這個孩子為什麼這麼惹人厭」。小時候如果班上有這種同學,不召集兄弟們每天照三餐修理他才怪。為了練英文弄成這副德性,人緣又不好,實在是划不來。 問題是「有這麼嚴重嗎?」學英文一定得搞成這樣嗎?看美國人講話,沒人像這樣誇張吧。學習另外一種語言,應該不是這麼嚴重的事吧。 相信現在大家都有共識,就是新一代的中文程度越來越差。沒有閱讀興趣,閱讀能力下降,寫作能力當然也跟著變爛。滿嘴可以稀哩呼嚕講個不停,卻不知所云,一拿起筆就像拿鋤頭千斤重,連寫通順的文句都有問題。接下來如果從幼兒就開始教英文,以後他們的中文程度會更差。因為學習的時間就是這些,要學的東西越多,當然就瓜分掉原來學習項目的時間。 我見過很多電腦程式設計師,自稱會很多種不同的程式語言,但是後來我們發現這些人對每種程式語言都只懂得皮毛,雖然看起來會很多,履歷表列出來滿滿一大段,不過只會寫很簡單的程式,進階的運用根本沒辦法。真正的高手有的只會一、兩種程式語言,但是鑽研得很深,所以可以運用自如、無所不能。相信任何公司要找人,都會要找後者。而且我們都知道,只要已經熟透某一種程式語言,要再學一個新的程式語言就不是難事。我認為學人類的自然語言也是一樣的道理,總得先有一種語言的基礎,再來學第二、第三種語言。這樣對本國語言、文字的運用已經嫻熟,看得懂艱深的文字,寫得出通順、優美的文句,以這個為基礎來學外國語,才能學得好。不然每 種語言都懂得很膚淺,就好像只會用多國語言來說你好、再見、吃飽沒,我們要培養的就是這樣的下一代嗎? 幼稚園還好,過一、兩年開始唸小學,大家就會親身體驗這些所謂教改學者的可怕。 應該很多人都知道美國人的數學程度很差,不過大家可能很難想像到底有多差。 我曾經參與過一個開發美國學生數學教學軟體的專案,他們的大學申請入學是根據一個叫做SAT的考試,裡面有數學這一科,它的數學程度就甚至比我們當時國中數學還簡單。一元一次方程式、二元一次方程式、最基本的圖形幾何,就是這樣而已。所以說我們的國中生數學程度就比他們的高中畢業生還好,事實就是如此。但是現在我們的數學教材一直修改,目標竟然是要和美國的教法看齊。像是不必背九九乘法、要用加法來算乘法、用減法來算除法,搞得中小學老師們無所適從。 這種新數學搞到最後發現中小學老師們叫苦連天、學生叫苦連天、家長們也叫苦連天,唯一因為這些建構數學受益的人,竟然正是那幾個始作俑者的教改學者。他們可以打著建構數學的招牌在外面開班授課,更厲害的是他們不只教學生,還可以開另外一種班,教家長怎麼回去教小孩。本來教改是要讓學生減輕補習壓力的,結果反而讓家長也有補習壓力,讓這幾個大學教授們賺得更過癮。 反正這些半吊子學者的理想,就是要把台灣的小朋友都教成像美國人。英文能力要跟美國小孩一樣好,數學能力要和美國小孩一樣爛。 等上了高中、大學,因為要讀原文書,所以非得看懂英文才行;在工作上要跟外國人溝通,所以非得會講英文才行。但是幼稚園的小朋友們為什麼非得要學英文?為什麼非得要跟老外聊天?有的小孩連台灣話、客家話都不會講,跟阿祖、阿公、阿嬤都沒辦法溝通了,還要急著去跟老外打屁? 大家說要儘早學英文,因為現在英文是國際語言,美國是世界強權。所以能夠越早學英文,就能從小就開始像美國人,長大之後才不會輸給別人。 但是所謂的「美國人」,真的就是這麼優秀的民族嗎?我們就得樣樣跟他們看齊嗎 ?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美國的一些現場討論的節目,如果有看過,您就會知道一般美國人的水準有多差。我們的電視台也有很多Call-in節目,或是像全民開講那種主持人煽風點火、來賓和觀眾吵成一團的現場節目。您以為這種節目夠沒水準了吧?其實不然,如果跟美國的現場討論節目相比,我們這些還算是水準不錯了。美國收視高的這類節目像是「Jerry Springer」、「Maury Povich」等等(這些節目名稱都是用主持人的名字)。我們的這類型節目討論的主題不外乎是阿扁總統又講了什麼話、然後對岸的老共又生氣了等等,這些雖然無聊,不過至少是和國家大事或公眾事務扯上一點關係。但是美國那些節目討論的題目不外乎像是「我和我太太所有姊妹上過床」,或是像「我男朋友在拉皮條」這種題目。每集都會邀請號稱有切身經驗的人當特別來賓,先是台上來賓對罵,然後開始讓台下觀眾問問題,台上台下互相叫囂,常常還會上演全武行,不分台上台下扭打成一團。像這樣的節目收視率很高,由此就可以看出美國平常老百姓的水準。 「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強權,最重要的因素是它成為自由的象徵,能夠兼容並包,吸引世界各國的菁英融入這個國家。所謂「美國夢」,代表沒有不可能的事。所以我們看看美國各個學術領域的菁英,大家可以發現很多人的姓氏都不是我們一般熟悉的美國姓氏,因為大部分傑出的學者都是非美國本地人。歐洲各國去的、以色列去的、印度去的、日本、中國、台灣去的……這些「外來政權」組成美國最傲人的菁英階層,而原本土生土長的美國人裡面,愚夫愚婦佔的比例非常高。所以如果從小到大就接受美國那一套教育體系,很容易就培養出我們熟悉的美國學生:數學很爛、井底之蛙、然後又夜郎自大。他們學的就是所謂的「新數學」,就是那種不用背九九乘法、然後用分組討論的方式來學習的「新數學」。然後那些從世界各國移民美國的頂尖學者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學術成就,都是從小時候學「舊數學」一步一步培養出來的。美國學生現在要急起直追,要跟日本、韓國,還有我們的數學教學來學習,反倒是我們要去學人家失敗的東西,這不是很好笑嗎? 我的舅舅是研究美國教育的專家。每次他談到目前台灣的教育改革,都是捶胸頓足、搖頭嘆息。講到為什麼這些學者專家會做出這樣的決策,他的結論我覺得非常有道理。他跟我說我們這些學者大都是留學美國的,依這些人的年紀,在美國唸書的時候當時正是這種新數學盛行的年代。雖然後來新數學造成全美學生數學能力低落,並且在現在逐漸受到質疑、修正,但是這些鍍金回來的學者記得的還是當時那一套。他告訴我一句話,「聰明的人留學是去學做學問的方法,笨蛋去留學只學了當時老師教的內容」。所以當時去學了新數學回來,到現在還是只會這一套。 語文只是一個工具,更重要的是具備某一個專業領域的知識。比如說要跟美國人進行貿易談判,即使英文再好,如果沒有國際貿易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根本輪不到你上場。像進了大學都要讀原文教科書,英文再好只是基本功夫,困難的是去了解數學、物理、政治學這些學科的內容。如果會的只是英文本身,那未來的發展還是很有限。 看看以前吹捧得多麼厲害的什麼英文小魔女,托福考滿分還出國留學當了哈佛小魔女,最後回來不過只是在電視上穿得花枝招展教小朋友英文;搞了半天,到最後也不過如此而已。 所以我覺得,實在不必急著讓小朋友學英文。取個英文名字好玩就可以了,像我兒子在迷「建築師巴布」的時候就要叫自己Bob,帶他去電影院看完「一家之鼠」就馬上要改名為Stuart,另外他還會講一個完整的英文句子--「Luke,I am your father」,這是他看星際大戰學來的。就是這樣,這就是他到目前為止的英文程度。不過我很有自信,等長大後他的英文程度一定不會輸給現在那些搖頭晃腦、自稱哈利波特的假洋鬼子。現在只要他愛看書、能夠專心、坐得住就可以了。英文方面,雖然成串英文聽不懂,只要知道那是外國人在講話,不是狗在叫,這樣就行了。該學的時候再來學,在幼稚園的時候只要和同學相處融洽、上課乖乖坐著專心聽講,知道「上 學」是怎麼一回事,只要這幾項沒有問題,為父的我就心滿意足了。 總而言之,我們都知道現在競爭有多激烈,但是請大家把幼稚園當成最後一片淨土,不要讓那些無謂的壓力這麼早就壓到小朋友身上。有些東西太早學反而會揠苗助長,雖然一時看起來很風光,但是長期來看對小孩有害無益。 最後,希望我們都能在小孩進小學之前,跟我們的千金小姐、千金少爺一起享受幼稚園這一段難得輕鬆快樂的學校時光。祝各位偉大的家長們身體健康,小朋友們也身體健康,不要老是到幼稚園沒學到什麼,只會把感冒帶回家。我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2005年12月02日
公開
7

品格教育的該怎麼教?

品格教育的該怎麼教? 美國波士頓大學教育學家瑞安,也同樣提出『品格教育』五個E的教導方式: 典範 (Example):以身作則。身教、言教非常重要。 教育無它,唯愛與榜樣而已。除此之外,如果能藉由具教育性的教材及典範,也能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解釋 ( Explanation):要對話,不要訓話。 品格教育是孩子的基礎教育,是孩子未來成功及幸福的根源。如果只是一昧地告誡,只會被認為是說教。爸爸媽媽應該著重在啟發孩子是非黑白的觀念及判斷能力。 勉勵 (Exhortation):鼓勵良善動機及道德勇氣。 良好品格的建立,並非一蹴可幾,而是日常生活的點滴累積。透過引導及鼓勵的方式,才能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環境 (Environment):營造彼此尊重、互助合作的環境。 提供孩子一個溫暖及尊重的環境,讓孩子有安全感能向外探索及學習,慢慢建立自信心,成為一個自尊自重的快樂寶寶。 體驗 (Experience):透過實際參與及親身體驗而獲得寶貴的知識與經驗。 ”玩”就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但是並不是純娛樂的玩,而是讓孩子去嘗試各種的可能性。透過親身參與,讓知識自然而然地潛移默化到孩子身上。 由上可知,品格教育必需與生活緊密結合,讓孩子從實際生活的行動中體驗,並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藉由自己設立榜樣,成為孩子的學習對象外,還要能提供孩子良好的學習素材,發展出正確地人生觀。 原文內容:為什麼品格教育是孩子決勝未來的關鍵因素? http://www.mit-edu.com/enews/enews05.htm 另五篇文章: 每個孩子都是他自己的學習守護天使 ----心理暗示的神奇力量 什麼樣的學習方法最輕鬆、自然、快樂、有效? http://www.mit-edu.com/enews/enews01.htm 開始教孩子學會「做決定」 ---- 兒童系統思考訓練 http://www.mit-edu.com/enews/enews02.htm 觀察力是孩子智能開發的起點 http://www.mit-edu.com/enews/enews03.htm 八大智能的定義與發展方法 http://www.mit-edu.com/enews/enews06.htm 心智教育與道德教育一樣重要! http://www.mit-edu.com/enews/enews04.htm

2005年12月01日
公開
5

爸媽不抓狂完全手冊

爸媽不抓狂完全手冊 文/李想 專家/蕭勵健 幼兒教育專家 家有發飆寶貝,動不動就大發雷霆,搞得做父母的也快抓狂。其實,孩子愛發脾氣並非沒有理由,多半是因為遇到挫折或無法表達心中想法的一種外在表現,父母如能對症下藥,就能輕鬆降低緊張的親子關係。 學齡前幼兒亂發脾氣是常見現象,因為他們還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多數父母遇到這種情況,經常是手足無措,一旦處理不當,孩子就會愈鬧愈嚴重,事情一發不可收拾,最後父母自己也跟著抓狂,長久下來,親子關係就會變得愈來愈惡劣。要解決上述難題,首先得要了解孩子為什麼發脾氣。 • 了解孩子為何發飆 三歲前的孩子由於語言表達能力不夠,所以當他們遇到挫折或不知如何表達自己想法或欲望時,發脾氣就成了最佳的表達工具。常見的孩子發飆方式有:尖叫、哭鬧、丟摔東西或是賴坐在地上、停在原地不動要你拖才走…等。 平常這些情況若發生在家裡,父母比較方便處理,但是如果一旦發生在公共場所,如餐廳、百貨公司、捷運或公車上,那可就不得了,除了要尷尬面對旁人的側目之外,如何快速平復孩子的情緒,才是考驗所有父母的最大難題。 其實,孩子有時候並不是真的在發脾氣,他們憤怒或哭鬧的表現,有時只是因為父母不懂他們的需求而做出錯誤的決定,導致他們覺得不被尊重。父母應該利用各種方式去了解孩子發飆生氣的原因,以避免下次再出現同樣的情形,進而也能減少孩子發飆的機會。 糾正孩子的惡形惡狀如果你的孩子在公共場所出現以下這些狀況,做父母可要幫助孩子糾正過來。惡習1 高聲說話、尖叫惡習2 說髒話惡習3 沒大沒小,不尊重長輩惡習4 取笑捉弄惡習5 隨意打鬧、舉止粗魯惡習6 東奔西跑、探人隱私惡習7 行為暴力惡習8 忸怩自閉 • 父母不抓狂八大法寶 當孩子在公共場所鬧情緒的時候,爸媽肯定是既緊張又尷尬,在眾目睽睽下,想盡辦法要讓他安靜下來,無奈他就是不買帳,您愈急他愈故意。到底要如何安撫怒氣衝衝、又哭又叫的孩子呢?以下提供八大法寶,讓您處變不驚、臨危不亂。 ●保持耐心 深呼吸,不要自己也跟著生氣。你必須避免自己情緒失控,否則事情會更糟。其實孩子的記憶很短暫,只要在事發時運用適當方法,他的情緒很快就會過去。譬如你可以對正在生氣的孩子說:「媽媽知道你很生氣,但是生氣是不能解決問題,告訴媽媽,你為什麼要生氣?」雖然孩子年紀還小,他可能聽不太懂你的意思,也不一定可以完全說出他生氣的理由,但是面對如此情緒平和又有耐心的爸爸或媽媽,他也許會有樣學樣,慢慢和緩自己的怒氣。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你感覺到孩子開始浮躁不安時,先下手為強吧!用他有興趣的事吸引他,讓他暫時忘了原本的不高興。例如,在餐廳中,他可能一直吵著要下餐桌去玩,這時你可以跟他玩個小遊戲,你可以告訴他:「我們用牙籤來排圖案好不好?看誰第一名!」轉移他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種,但千萬不要用賄賂的方式,如果給他食物或玩具,嘗過甜頭的他可是會變本加厲的。 ●幫助孩子利用其他方式洩憤 當他準備發怒時,試著引導他唱他喜歡的歌,或是要他講他喜歡的故事,或者拿出他最心愛的玩具,你可以告訴他:「小維尼看到你在生氣囉,你這樣生氣不理人,小維尼會不陪你玩喔!」或者你可以告訴他:「小維尼是你最好的朋友,你可以告訴他你為什麼生氣,讓他分擔好朋友的心情如何?」另外,塗鴉也是個發洩情緒的好方法,國外近來使用「藝術」來改變孩子的情緒,如聽音樂、畫畫、演奏樂器等。 ●讓他自己平靜 長輩的干預愈多,他的脾氣可能愈強烈。孩子鬧情緒,有時是帶點試探的性質,爸媽表現得愈在乎,他可能愈是過份,所以,如果不會影響到其他人,就試試讓他哭夠了自己安靜下來吧! ●鼓勵他敘述 例如,當孩子吵著要買東西時,鼓勵他說出:「媽媽不讓我買小火車,我很不高興!」讓孩子學著瞭解自己的情緒與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嘗試用其他方式解決問題。 ●講道理 告訴他這些行為會對別人造成什麼困擾,教他學習尊重別人,並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 ●適度的處罰 可以用適度的處罰,例如取消例行的散步或點心時間等等,但必須要讓孩子明白處罰的原因。處罰過後,他的心裏一定不是滋味,別忘了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讓他知道處罰歸處罰,爸媽還是愛他的。 ●使用隔離法 孩子變得不可理喻時,可以把他帶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告訴他:「如果你覺得已經不生氣了,就可以出來和我們一起玩。」很多爸媽都用過這個方法,但必須注意隔離處的安全性,而且不能是會讓孩子產生恐懼感的地方,例如黑暗的小房間或不熟悉處;當然也不能是太有趣的地方,否則孩子連玩都來不及,不可能學到教訓。最重要的一點是,您可得隨時注意他,別因為忙別的事而把他忘了。 事情結束之後,記得要把它置諸腦後,別讓它影響自己的心情。孩子的脾氣就像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發,別太在意,試著微笑面對吧! 有些教育專家建議父母,當孩子發小脾氣時,不需要刻意去安撫他,因為人都是有情緒的,太過克制或壓抑反而有害身心發展,除非有安全上的考量,否則你可以讓孩子短暫地紓解情緒。 • 孩子有禮貌 脾氣不亂發 你的孩子有沒有良好的行為規範,與他是否經常發脾氣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孩子對許多事都有一定的認知及規範,則會增加他們對周遭事物的理解,明白有很多事情不能做或不可以時,就能減少他們發脾氣的次數。 ●以身作則 要教孩子成為有禮貌的人,身教重於言教。有一家麵包店的老闆娘對客人總是笑咪咪,噓寒問暖,態度和善有禮,所以她那四歲大的小女孩,在媽媽的耳濡目染,待人接物也就自然地和善有禮,客人進門時她會說:「你好!很高興你來買麵包喔。」這不是一貫的生意技倆,而是因為孩子平日看多了母親的示範而自然培養的態度。如果你時常讓孩子看見你等車時排隊、在下車時對司機說謝謝、在公共場所輕聲細語、會在拿其他人東西時先詢問告知…,你可以發現孩子也會跟你這樣做。 ●制定明確的規則 孩子對反覆無常的規則,最沒有辦法應付,而那些不確定、不清楚的規定和教條,對他來說最沒有說服力。最好的方法是明確地告訴他該怎麼做,如「你看那裏有條界線,不要超過喔。」與其對他說「你要對客人有禮貌」、「在公共場所要守規矩」這樣的含糊籠統的規矩,倒不如明明白白具體地告訴他。當然,孩子表現的行為有正面負面,在教導的過程中,獎懲賞罰也就難免。爸媽還必須堅持這些原則,千萬不能因為自己一時情緒不佳或心軟,造成孩子混淆,也就不易建立明確的價值判斷標準。 ●培養孩子的自我滿足感 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有某些反應時,爸媽可以更明確地告訴他:「你看,你對爺爺說晚安,爺爺很高興喔」。引導孩子體會自己正面負面的行為態度所可能造成的影響,尤其是當孩子正在建立自我意識與信心的階段時,如果讓他知道自己真的做了一件令大家高興舒服的好事,孩子會感到十分的有成就感。注意,這並不是助長孩子傲慢,也不可拿這些「規矩」作為一種威脅強迫的手段,應是帶領孩子體會人被尊重、和氣、溫暖對待時的好心情。相信孩子會將這樣美好的經驗延伸貫通,學習發揮自己的善良溫和的一面。 ●認真回應孩子的疑問 為什麼要有禮貌?怎樣才有禮貌?小小孩常會用「問句」表達自己的疑惑,此時爸媽的回應態度必須認真親切,才能讓他進一步對事情有所瞭解。如果只是敷衍、答非所問,不但不能打消他的好奇心,恐怕只有讓他更加懷疑行為的合理與必要性。用孩子懂得、可理解的說法,即使必須重複,也要耐心懇切地說給他聽。

2005年11月25日
公開
3

從讀百本童書開始

吳歆女榮老師 轉載自英語教育電子月刊第九期~~http://ejee.ncu.edu.tw/ 去年夏天在台北市做自己的論文研究,其中一項主旨在了解國小三年級學生對閱讀英文的態度。有一位小女生的母親在問卷上寫著:「我的女兒能獨立閱讀,她所讀過的英文書已超過兩千本。」身為英語教師的筆者,看到這樣的回應時,實在很吃驚,或者應該說是驚喜萬分。因為,即使是目前正在任教的英語教師,恐怕也沒有讀過這樣多的英語童書。這幾年來,提倡運用英文童書於教學的趨勢,愈來愈明顯。英語老師怎能不大量閱讀呢? Krashen (1997) 認為,聽、說、讀、寫這四個語言能力中,閱讀最能提高語言習得效益,而且,閱讀也是培育出終生讀者最重要的習慣。杜甫也曾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更道出閱讀對於寫作的深遠影響。總之,不論中外的學者,都提出大量閱讀對於語文能力有助益的說法。然而,一個優質的英語教師,到底要讀多少書呢?如果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就能讀上兩千本,那麼,讀百本英文童書對老師而言,就不算是過份的要求了。如果英語老師您考慮過運用童書來教學,那麼就從讀一百本英文童書開始吧! 讀一百本書並非難事,難就難在要讀什麼?怎麼讀?讀完了要怎麼運用於教學上?老師不僅是要自己能讀得通,還要有轉換、傳達知識的能力。要想把英語教好,自己的英文底子得先打好。以筆者本身為例子來說,每天讀一本故事書是本人例行公事之一。每一星期,筆者會到曼哈頓市立圖書館(Manhattan Public Library, Kansas; http://www.manhattan.lib.ks.us )去借至少十本書。其中有長篇小說,也有兒童圖畫書。大部分的書是沒有附卡帶或CD,為了練習朗讀童書,筆者把有附卡帶或CD的書全借回來讀。朗讀(Reading aloud)童書比看書困難多了,沒有反覆的聽和讀,是沒辦法讀得好。朗讀的書多半是給兒童看的,至於長篇小說則是閱讀即可。 選書的確是一件重要的事,想看什麼書,需要看什麼書,則應在前往圖書館的路上就應該有個定案。所謂想看的書,是指自己有興趣的。例如:筆者喜歡Jan Brett的書,因為她本身是作者也是插畫家。她的作品不但口碑好,還製作了動畫片來滿足觀眾的視覺需求。如果有老師想用她的書來當作閱讀教材,教案和學習單的編寫工作就可省下,直接到Jan Brett的網頁(http//www.janbrett.com/....../... 朗讀是本人自我訓練的計畫之一。前年,由於課業的要求,到曼哈頓市立圖書館觀察圖書館員讀故事(Story Reading),整整一個學期的觀察,筆者對於這些圖書館員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她們多半是教育碩士,也有人教過小學,但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圖書館工作。她們的朗讀技巧運用得很熟練,小從聲音的變化,配合表情動作,大至引導學生問與答等,都表現得可圈可點。問她們有沒有什麼秘訣可傳授給本人的時候,她們就笑著說:「多讀幾次,讀熟之後,對故事有感覺,自然就能唸得好。」多讀幾次的確不是什麼秘訣,但對時間有限的老師而言,要能確實做到是不太容易的。但不論如何,一天一本是必要的。筆者會先看,如果有生字,一定要先查字典,之後再聽帶子。如此反覆幾次後,試著跟著帶子讀,特別是有些句子是帶有情緒的,可直接模仿帶子的示範。 筆者建議老師們做閱讀筆記,把讀過的書記下來。書的基本資料都在封底或封面打開的第一頁上。筆者的習慣是記書名,出版年,出版公司,作者,插畫者,ISBN碼,摘要和書的價錢。如果有出版公司的網頁或作者網頁,也一併記下,有時間就上去瀏覽。想更仔細的了解一本書,筆者會上網看看這些書的書評。筆者常去的是Amazon (http://www.amazon.com),Barnes & Noble (http://www.bn.com),和 Half.com (http://half.com)。作者研究(author study)也是美國中小學閱讀課程中,常見的教學活動之一。建議老師們也可以自行研究作者,以便更了解童書創作的歷程,此外,透過作者研究能使教師獲知更多不同種類的書名,對於未來選擇童書相當有助益。 買書,或許是英語老師的一大負擔。每回聽完師訓課程,就如同被催眠似的,急忙的買了一堆書。後來,都因為不適用或沒時間看,將它們束之高閣。在美國有很多機會買二手書,逛Garage Sale是一個好方法,上二手拍賣網買書,也是不錯的點子。如果老師有出國買書的打算,建議您留意每一州的市立圖書館,或大學的圖書館的網頁,每年三、四月份時,會有拍賣書的活動。圖書館的書都是用很堅韌的紙印製,用很堅固的封面包裝,所以,年代即使有點久,看起來還是相當新。圖書館拍賣書的活動大約以三天為主,通常第一天是兩本一美元,第二天起,都是一個大紙箱三元。一個大紙箱內至少可裝下五六十本童書,由於每一本書的價值都在十幾至幾本美元不等,所以,買這些書的時候,千萬不要顧慮太多,能買就買。此外,美國當地國小國中的親師會(Parent teacher conferences)當天,也會有二手書拍賣活動。如果有親友可以代為購買,也是買書的一個好方法。 美國小孩的母語是英文,從小就被教導大量閱讀,為的是提昇英文能力和知識水準。台灣的學生以英文為外語,缺乏說英語的環境,因此,讀的能力,對台灣學生而言,比說的能力更加重要。唱唱跳跳來學英文,玩遊戲來學英文,都只能當做串場的活動,不能取代英語正課。人人都知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百本童書的意義就是如此。享受閱讀的樂趣,是每一個人應有的權益,傳道、授業、解惑的英語老師,則是培養學生熱愛閱讀的推手。希望從讀百本童書起,把英語推手的功力提昇,以落實國小英語童書的教與學。

2005年11月12日
公開
5

放手更能讓他成長

網友傳了一個笑話給我: 聯合國出了一道題目,請全世界的小朋友作答: 「對於其他國家糧食短缺的問題,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結果,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小朋友會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 非洲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糧食」。 歐洲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短缺」。 拉丁美洲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請」。 美國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其他國家」。 亞洲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自己的看法」。 我看了之後,苦笑了很久。 我覺得創造出這個笑話的人真有程度,這確實是一針見血的諷刺: 我們確實從小都不知道什麼叫做「自己的看法」, 多數人總要掙扎很久、糊塗很久,才發現, 啊,原來我活的人生「好像不是」我要的人生。 我也常碰到在戀愛、工作的選擇上,為了長輩的「反對意見」痛苦很久的人。 我會問他:「那你自己的看法是什麼呢?」 我總發現,他們痛苦的原因,並不全因為別人的反對或逼迫,而是自己根本不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很多人活到七老八十,還是成天聽著東家長西家短,把自己弄得心煩意亂; 或者寧可求神問卜,就是不敢自己做決定。 有自己看法的人少之又少,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要求「乖寶寶」的社會裡, 為了方便管理,我們從沒被訓練成有主見的人。 「太有主見」總被當作負面批評。 「好乖」一向是大人對小孩的最佳讚美之詞,只要有耳朵就好,嘴巴最好也只 用來說「好」。 就算是所謂「小時候很叛逆」的人,也未必有自己的看法。 往往只是覺得「大人這樣說是不對的,我就是不從」, 因為反抗而走上的道路,常常是「明知這樣也不對, 卻糊裡糊塗地往歹路走」,也一樣不是出於自己的意願。 走上歧途,都說是「被壞朋友帶壞了」。 自己的看法,來自對自己的信心。 不久前,我訪問了一對父子檔, 父親是電子行銷界相當知名的總經理, 他的兒子十九歲時自己創業當了總經理, 目前公司的營業額也相當穩定, 我對這個「年輕人」印象最深刻的是, 他回答問題時眼神堅定、條理分明、很有創見。 我忍不住問他的總經理爸爸:兒子這麼優秀,是怎麼培養的呢? 爸爸的臉上難掩得意地說,他向來鼓勵兒子說出自己的看法。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就會把身為老闆遭遇的困境拿出來跟兒子討論, 要兒子說出自 己的意見:如果你碰到這個難題,你會怎麼辦? 兒子的看法,雖然未必成熟,但有時神來一筆,也會幫他解決一些想不通的問 題呢。 他說:「我最欣慰的不是兒子創業成功,而是我們父子互動良好。我很欣賞 他,遇到困難時,他總有自己的一套。」 很多企業家都以威權教育下一代,孩子有意見也不能說,儘管家族事業再成 功,父子間的感情常只停留在「表面工夫」。 這位總經理的父子情深,讓我深覺感動。 你也一定很羨慕這種父子關係吧。 這位父親很有遠見,他知道: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才會有真正的自信心。 我們不會天生就有自己的看法,也不是生長在一個「鼓勵你有看法」的家庭; 要有自己的看法,只能靠自我的對話練習: 遇到人生的選擇題,先問問自己:到底我有何看法?不要急著問別人。 當然,「自己的看法」必然要有支持它的後盾,那就是:承擔失敗的堅強與自 我負責的勇氣。 再來看看這個可能發生在你我周遭的「e世代幸福小孩」的例子。 芳瑜自小成長過程,倍受父母呵護,從來沒有單獨離開家。 高一暑假,她加入學校的遊學團到加拿大遊學, 她每天欣喜地等待著這一小段獨立生活的來臨, 沒想到母親的歇斯底里症狀卻和她的開心成正比。 「她連衣服都不會洗,自己根本沒法照顧自己--沒有我跟在她身邊,該怎麼辦 ?我去問問學校,看媽能不能跟著去……」 芳瑜的好友也都加入這個遊學團,芳瑜並不孤單。 母親的提議當然讓芳瑜很倒胃口,但還好學校的答案是,父母即使要隨行, 也不能夠像四九、銀心一樣跟著梁山伯與祝英台住在一塊兒。 還好芳瑜的母親是個公務員,沒有那麼長的假期可以隨侍左右。 「啊,糟了,糟了。我看你還是不要去好了,你看,」 在臨行前幾天,母親一邊看電視一邊大聲喊叫, 「有一個女生,到加拿大去遊學,結果被謀殺了,好恐怖,我看那邊的治安並 沒想像中的好,不要去算了……」 芳瑜說,全世界都有人被謀殺,她在台灣也可能被謀殺。 結果,和媽媽吵了一架。 媽媽覺得芳瑜變叛逆了,更找上學校的輔導老師。 幸好輔導老師滿了解其中的奧妙, 芳瑜保證自己一定會萬分留意自己的安全, 而且在行前把媽媽的叮嚀白紙黑字寫下來, 讓媽媽放心,終於順利成行。 回來之後,也讓媽媽覺得,放手,使孩子變成熟了,更懂得體諒,不再只是飯 來張口的小女孩。 這算是個溫馨可愛的例子:放手不是失職,而是讓依賴者成長的必經階段。 怕他羽翼未豐,怕他自己飛不好,是一向扮演「照顧者」的人最大的憂慮。 但如果一味的擔心,一直不肯領會他遲早有一天必得要長大的事實, 照顧者和被照顧者,就會變成恆久的宿主與寄生蟲關係, 本來是共生,後來卻因太緊緊相繫,變成共毀。 演變成共毀關係,只會令人頭痛,一點也不溫馨可愛了。 共毀關係,常在親密的人之間不經意地無奈形成。 有個女性朋友新婚,怕寡母獨居寂寞, 很有心地將她接到自己的家中住, 沒想到這位岳母動不動就進女兒、女婿房裡,屢勸不聽, 有回女婿正在換衣服,岳母大剌剌地推門進來, 赤條條的女婿被嚇得魂不附體,岳母也還見怪不怪地說: 「哦,沒關係,我什麼沒看過?一家人嘛……」 小夫妻當然沒能相處得太好。 妻子已經習慣母親鉅細靡遺的照顧,然而新婚丈夫卻怎麼也消受不了,不久就 離了婚。 岳母比女兒還激動,大罵女婿沒良心,並不知道自己惹了多少禍。 丈夫離開了,女兒當然也埋怨母親,為什麼只要有媽媽介入,她的感情從沒好下場? 這可不是「罕見案例」。 當事人如果換成婆、媳與夾心餅乾的丈夫, 相信每個人家隔壁就能找到現成的例子: 因為不肯放手,所以不懂分寸,故意聽不見聲音。 這些家庭糾紛如何解決?真的很難。 放手是一種對別人獨立生命的尊重,需要漸進式的練習, 在我看來,三、四十歲時還不懂得尊重的人, 活到六十歲更學不會尊重。 有個女孩抱怨,前三任男友都變成「孬種男」, 不只自己家的事常要勞煩女友代為處理, 連生病跟老闆請假也要女友打電話。 在與她信件往返中,我大概也嗅出問題所在: 她自己相當能幹,是個只要遇到任何事情,就會拍胸脯對男友說: 「沒關係,有我在,我來想辦法」的女孩, 她一個人就等於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加上驍勇善戰的五虎將, 男友怎能不變成阿斗呢? 不只是在親子關係裡,在任何感情關係中, 比較弱勢的那一方,常常會變成寄生蟲。 寄生蟲幼小時,不會造成宿主的困擾, 但牠會一日一日吸收養分慢慢長大,大到使宿主面黃肌瘦, 「偉大」的宿主筋疲力盡,寄生蟲也會貪得無厭, 對宿主充滿怨言,並不會感到幸福。 愛他,就請不要「無微不至」地照顧他,讓他變成寄生蟲。 You are the unique one in the world,  what you was  is the God's gift to you, what you will be is the gift to  God. 你在這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你以前是什麼樣的人,是上帝送給你的禮物; 你以後是什麼樣的人,卻是你送給上帝的禮物。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2005年11月10日
公開
7

教養撒謊寶寶三撇步

教養撒謊寶寶三撇步 文/劉璐 教育心理專家 寶寶3、4歲時居然開始撒謊,這可不是好現象。為了不讓撒謊變成寶寶的壞習慣,爸媽要怎麼做呢? 寶寶撒謊,爸媽有的為此頭痛不已;有的則輕描淡寫地說:很正常,寶寶長大了就不會了。因為寶寶撒謊而對他嚴厲懲罰,或者一點都不重視,致使寶寶撒謊的行為多次發生,甚至可能養成習慣,都是不正確的做法。 撒謊原因有多種 發現寶寶撒謊以後,首先要查明原因,也就是找出寶寶為什麼撒謊,他為了達到什麼目的才這麼做的,然後對症下藥。其實,寶寶還沒有形成道德觀,他們撒謊的內容遠沒有成人想得那麼不堪。 想像與現實分不清 年齡較小的寶寶易把想像與現實相混,常把自己想像中的事情當成事實說出來,其實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撒謊。這種情況下,寶寶往往並不知情,沒有明確的撒謊目的,當然也不會覺得不安或羞愧。 不明對錯自我控制差 寶寶認識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差。比如說:小寶寶喜歡某個東西,但是自己沒有而別的小朋友有,這個時候他就很可能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一旦被發現,為了繼續持有這個東西或不想承認錯誤,就只好通過說謊來掩蓋事實。此外,年齡小的寶寶非常喜歡模仿周圍人的行為,加上他們本身還沒有什麼判斷力,如果爸媽或其他成人在寶寶面前撒謊,寶寶就會模仿。 好面子寶寶愛誇大 有些寶寶會為了和其他小朋友比較而故意誇大自己,這種現象很普遍,尤其是當寶寶故意要和別的寶寶比誰更厲害,或者比較彼此的爸媽哪個更厲害,就會把本來沒有而他們自己又覺得非常好的品質,或者事情加在自己或者爸媽身上,這樣的誇大也就變成了某種程度的撒謊。 應對爸媽高壓教養 如果爸媽對寶寶的期望值過高,即使寶寶付出努力也很難達到爸媽的要求,這時寶寶就容易用說謊來暫時解決問題;如果爸媽過於嚴厲,甚至常用打罵來解決問題,寶寶為了逃避懲罰或獲取爸媽的歡心也易撒謊。 如果撒謊成功,嘗到了甜頭,就會更頻繁地用撒謊來解決問題;如果撒謊失敗,爸媽進行了不適當的嚴厲懲罰,那寶寶就更不敢講真話了。而且如果偶爾撒一次謊被發現,嚴厲的爸媽還進一步認定自己的寶寶就是個愛說謊的小傢伙,從而對他的任何行為都採取不信任的態度,即使說了真話也不相信,寶寶更會因此而大受傷害,很可能產生叛逆心理,繼續撒謊。 如何教養撒謊寶寶 每個人都是在犯錯誤中不斷成長,寶寶也是如此。根據寶寶心理發育的特點,說謊是成長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階段。根據不同年齡的寶寶,爸媽應當採取不同的措施,避免他養成撒謊的習慣。 教寶寶分是非 對於較小的寶寶如還在上幼稚園小班的,爸媽應當幫助他們分清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東西是別人的,而別人的東西是不可以亂拿亂動的,要經過允許才可以拿。如果教育後寶寶仍然說謊,可以適當地剝奪他們喜歡的吃的或者玩的東西,以達到懲罰的目的。 學會自我控制 對於年齡較大的寶寶,則要讓他們知道做錯事要勇於承認,讓寶寶明白做錯事而又不承認是不誠實的表現,不是好寶寶應該有的表現,逐步讓寶寶學會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的目的就是讓寶寶在該玩的時候玩、該吃的時候吃,也就是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 寶寶在生活中表現出來自我控制的行為時,爸媽應當及時給予獎勵,包括口頭的和物質的。 爸媽要說話算話 當爸媽給寶寶承諾時,一定要慎重。切不可輕易承諾,而一旦答應寶寶了,就一定要兌現。否則一而再、再而三的讓他期待後又失望,寶寶自然就有樣學樣的愛說謊了。 寶寶撒謊背後的原因很重要,有時只是因為寶寶年齡未到分不清想像與現實、或者是不瞭解是非對錯,而不是刻意要撒謊騙人,爸媽應該耐心找出原因再採取相應的教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