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襟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7年06月10日
公開
4

生長的要素

生長的要素 ★ 基因決定身高? 每個時代的BABY生出來都差不多,戰後日本人平均身高都長高了,美國研究發現食物(營養)是長高的關鍵,有長高的基因卻沒有營養的飲食,仍不能達到應有的身高標準(計算標準如下) 女生標準身高:(父身高+母身高-12)÷2±(5∼6) 男生標準身高:(父身高+母身高+12)÷2±(6∼7) 正常成長速度:出生後前6個月:16∼17cm 7∼12個月:8cm 第2年:10cm/年 第3年:8cm/年 第4年:7cm/年 5∼10歲:5∼6cm/年 ★ 生長板原理 生長激素只有在深睡期才能發揮作用, 最好9點就上床睡覺 熟睡時腦下垂體分泌生長激素,生長激素會增生軟骨,軟骨再轉成硬骨,晚上11點~2點分泌到達最高峰,生長板閉合則沒有生長空間(手的生長板是最厚的) 【腦下垂體反射區位於腳底大拇指中間】 生長板癒合期-生長板在青春期就開始癒合,完全癒合後便不會再長高 女生:14歲〈11~14歲青春期〉女性荷爾蒙會促使生長板癒合 女生平均在12歲8個月(骨齡)左右經期來,就只剩1又4個月的長高時期       男生:15歲〈12~15歲青春期〉 過度西化的飲食造成提早進入青春期 ★ 生長激素代價高 1cm一萬美金, 最多只能長2~7cm,且不一定有效 (初期有效,成年後無差異) ★ 運動不會讓人長高 運動可增加骨頭強度,但負重類型的運動會抑制成長,跳躍性的運動才能促進生長板活性【可刺激腳底的湧泉穴】腳底中心點上方凸起的小丘 ★ 轉骨〜把握轉骨時機, 春天是轉骨天 轉骨第一黃金時期 1〜4歲 轉骨第二黃金時期 10〜12歲 轉骨的黃金時期一年可成長7~10cm【腎主骨.腎虛較不會長高】過半幼兒鐵.鈣.維他命A不足 喝牛奶不會長高 維他命D.鈣幫助骨質密度增加, 但無法拉長身高 而磷會造成鈣質流失(包裝飲料都含有磷) ★ 影響身高的因素 1. 遺傳∼不是絕對 2. 營養∼缺鋅.鈣(會嚴重影響身高進度) 鋅 - 雖可由蚵.蛤等食物中攝取,但此類生猛海鮮含高膽固醇,不易多吃 除了鋅.鈣須足夠之外,蛋白質.維他命B.維他命C可幫助膠原增生(膠原增生可使生長板較慢癒合) 3. 生活習慣差∼沒有好的睡眠品質(熬夜影響成長) 4. 飲食∼吃太多高油高糖(防礙膠原蛋白生長) 西化的飲食造成提早進入青春期 5. 藥物副作用∼如類固醇 6. 生長激素不足∼蛋白質不足,身體的所有激素都會不足 7. 甲狀腺巧能不足 8. 骨齡慢, 發育較晚 ★ 小不點評估 1. 5歲以上每一年長不到4cm(進度落後) 2. 身高曲線低於第3百分位(倒數第3名以下) 3. 性早熟

2007年02月23日
公開
4

大量閱讀,到底讀了什麼?讀後卻無法寫作,又是為什麼?

摘自英語教育月刊 大量閱讀,到底讀了什麼?讀後卻無法寫作,又是為什麼? 作者:南台科技大學 吳歆女榮老師 最近很多家長來問筆者,他們的孩子都就讀雙語班,幾年下來英文閱讀和寫作能力反而不如普通班的孩子。他們想知道為什麼? 其實,筆者也不了解,於是請他們把問題再說明清楚,或者把孩子帶來讓筆者看看,才能把真正的問題找出來。後來,筆者安排時間一一和那些孩子們談話,請他們當場閱讀一本書,並寫下書的大意和感想,甚至是書評。結果,很讓我吃驚的是,他們都是資質很好的小朋友,兩位是四年級,一位是五年級,在閱讀文章時速度都是奇快無比,寫作的內容卻平淡無奇,看不到運用片語或引用名言佳句,口語式的英文隨處可見,還有,不知道要分段,文法錯誤等等。 指出這些文章裡犯的錯,並不是我的目的,而是從這些錯去找到一些值得思考與探討的線索。所以,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在反思目前英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為了有條理地說明,以下則列出筆者與家長、學生們談話之後,反思的幾個問題與重點: 大量閱讀,讀後卻無法寫作,是為什麼? 這是家長常問我的問題:「我的孩子大量閱讀,但讀後卻無法寫作,是為什麼?」我的回答是反問:「大量閱讀,到底讀了什麼?」真的從文章裡讀出了什麼,不可能寫出不好文章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寫出不好文章,根本在閱讀的教學出了問題。 如果大量閱讀的過程是走馬看花,略讀而不精讀,或者沒有在佳句的部分多讀幾次,這種閱讀根本對一個讀者的作用不大。再者,閱讀後沒有反饋(feedback)的機會(例如,要求學生閱讀後談談自己的看法,寫下自己的感想心得,或小組討論所讀的文章等,都是很好的反饋),學生也無法明白自己的缺點而求進步。 此外,缺乏想像力也是無法整合讀寫的敗筆。文章中上下文會提供線索讓讀者去推理,可惜,很多學生根本不推理,不肯想。當筆者問他為什麼時,他們常常說不知道來搪塞,或者推說書中沒有交代。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提醒許多家長,不是只求閱讀的量,還要注意閱讀的質。看完一本書,如果只知道書中的大意,那是最基本的要求罷了。最好能再深入的去想,這些書中的人物與情節,是否與讀者本身的經驗有關,並比較其相同與差異之處。依讀者反應理論(Reader Response Theory)來看,這種思考方式與感想的表達並無一定的答案。 觀察能力與生活經驗,是寫作的基礎。 雙語班的家長多少有一點優越感,當我給他們的孩子看比較簡單的書,再要求他們的孩子寫心得時,多半會有直接的反應給我:「老師,我覺得這本書會不會太簡單了,沒什麼單字,要不要換一本……。」 事實上,這些都是多慮,有些書很長,要學生寫心得時,他們知道去翻書來抄,對於測寫作能力而言根本沒什麼意義。這些年,筆者多半會找一些簡單的故事,即使是學生都看過的版本,也不忌諱用來當作測驗學生閱讀後心得寫作的考題。這些學生中,有不少瞧不起看過的書,覺得簡單,寫出來的句子顯得短,或者沒什麼內容可言。例如:It is boring. It is interesting.就這些句子,當作心得來寫,提不出具體的說明。有人表明看過這本書了,卻在重複讀之後,沒有不一樣的心得。筆者很納悶,因為從理論上和實務上來看,讀者讀一本書的感覺,會隨著閱讀的次數增加而有不同的感受。這些學生在讀書時,無法以新的觀點去看事物,當然無法領略閱讀的樂趣。加上生活經驗不豐富,或者不用心過生活,當然每一件事對他們而言都不重要,事 不關己的態度,讀出不書的味道來,更何況要寫作。 閱讀和寫作都需要指導 閱讀和寫作的能力都是需要指導才能發展得好。當然,有人是自然養成,但大多數的人還是要有人引導,或經由分享討論來成長。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讀很多書就會寫作,其實,這是很大的迷思。也有家長認為,他的孩子要學寫作就可以,不必學閱讀。這也不正確,因為寫作是思考的呈現,所以,寫作課有一半的時間是在進行思緒的整理,不是在埋首寫作,而整理思緒的過程,閱讀文章討論文章的過程更不能省略。寫出來的作品,還要經過修改,不厭其改,一直到認為是好文章為止。這些都不是一個人閉門造車能得到的,所以說閱讀和寫作的能力都是需要指導才能發展得好。 精讀與背單字、優美句型,能提高寫作的水準 家長也問我:「為什麼我的孩子老是用那些簡單的字來寫文章?」這就要問那些孩子有沒有精讀與背單字、優美句型的習慣了。老實說,只有這樣做才能提高寫作的水準。不過,家長告訴我那些外師都告訴孩子不要背單字,多看就會了。我告訴家長,美國的孩子也背單字,沒有人不背的,雙語班的孩子不是美國人,怎能不背單字?單字是最基本的要求,難怪老是寫一些簡單的字詞,當然,這麼寫是很安全的,外師習慣給孩子們評語:Good! Good job!之後就看不出有什麼可建議的,這也是家長們起疑心的部分。 精讀,把一本書,一篇文章好好的念上幾回,仔細分析內容中最重要的情節,最優美的句型,最好能依樣造句,確實把這些句型的用法記熟,才能在適當的時機運用得上。這種道理很簡單,國語文也是這樣學習得來,說起來並無特殊的訣竅。 http://ejee.ncu.edu.tw/articles.asp?period=23&flag=23

2007年02月22日
公開
4

關於孩子吃飯十大錯誤觀念

關於孩子吃飯十大錯誤觀念 [提要] 如何讓孩子吃得更科學更有營養?在你腦袋裏,或許已經有了一些傳統而且紮了根的“飲食哲學”。可它們也許並不完全正確。看一看,下面的10個說法,以及關於這10個說法的事實真相!    * 說法1:孩子需要吃紅肉(牛羊肉)來預防貧血   事實:孩子的年齡越小,出現鐵缺乏的可能性越大。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提供的資料顯示,1∼2歲初學走路的孩子中,9%會出現鐵缺乏。在3∼5歲的孩子中,該比例降至3%,而6∼11歲的孩子中,該比例為2%。初學走路的孩子完全可以從他們的飲食中獲得大量的鐵,這是個好消息。很多家庭是天生的素食者或者不吃牛羊肉。何況,肉比較硬,小孩也難以咀嚼。   紅肉含有易吸收的鐵,因此,孩子適當地吃一些是有好處的。但是,初學走路的孩子,也可以通過吃強化穀類食品和麵包、乾果(如葡萄乾)、菠菜、糖蜜、大豆、扁豆、雞蛋、魚以及家禽肉來滿足身體對各種礦物質的需要。10歲以下的兒童每天至少應攝入10毫克的鐵,這個數量很容易達到,一杯乳酪(含鐵約8毫克)和兩小袋葡萄乾(含鐵約2毫克)就行。   如果你無法確定孩子是否缺鐵,可以諮詢專業醫生。他們會根據孩子的餵養史等情況,給你提供一些建議。    * 說法2:孩子不吃蔬菜就得不到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事實:有些孩子不喜歡吃蔬菜,卻仍然很健康。原因是,他們喜歡吃水果。在孩子慢慢學習接受青菜、菠菜之類的綠色蔬菜過程中,水果是很好的營養替代品。   如果你的孩子不吃胡蘿蔔,為了補充可能會缺乏的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你不妨給他吃一些杏或哈蜜瓜;草莓或橙子可以代替菠菜用來滿足孩子對葉酸的需要。香蕉可以代替馬鈴薯作為鉀的來源;柑桔類水果可以代替甘藍滿足維生素C的需求。   但是,不論如何,蔬菜和水果畢竟無法完全互相替代。蔬菜不僅富含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而且還含有多種促進健康的植物化學物質。所以,你一定要不斷地為孩子提供蔬菜,讓他接受並喜歡蔬菜。這一點非常重要。    * 說法3:乳製品會加重孩子的感冒   事實:乳製品會增加黏液的產生或者使鼻腔分泌的黏液變稠,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孩子感冒時,鼻子和嗓子裏黏液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產生。而乳製品只是粘在了嗓子眼裏,讓人感到有點不舒服。當孩子感冒時,可以繼續給他提供牛奶或其他乳製品。如果他不喝牛奶,可給他別的液體,如白開水、果汁、稀粥或雞湯,直到他感覺好些。即使孩子沒有什麼食欲,也要讓他喝足夠的水,以防止脫水,並能使黏液流出鼻腔。    * 說法4:為了預防肥胖,應該儘早限制孩子的脂肪攝入量   事實:對於嬰兒和剛學走路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和身體成長極其迅速,每天所需要熱量(卡路里)40%是從脂肪中攝取的。發育中的大腦對脂肪酸及脂肪中的其他成分有著特殊的需求。   因此,大部分專家建議,2歲以下的孩子要喝全脂牛奶,而不是脫脂牛奶。大一些的孩子仍然需要從飲食中攝入足量的必需脂肪酸,以利於皮膚健康正常成長、性激素的分泌以及維生素的吸收。但在2歲後,每天從脂肪中獲取30%左右的熱量(卡路里)就足夠了。   此外,食物中的脂肪還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已經吃飽了。因此,如果你過多地限制孩子的脂肪攝入量,他可能會通過吃更多的其他食物來加以補償。    * 說法5:吃糖多會讓孩子過度活躍   事實:吃糖多對孩子沒有這方面的影響。事實上,研究發現,吃了高糖飲食的實驗室動物變得並不活躍。那麼,這種不正確的說法從哪里來的呢?很可能是,當父母往往發現孩子吃了巧克力之類的糖果或喝汽水後變得異常活躍,而這兩者都包含咖啡因。其實,咖啡因才是導致孩子活動過度的原因。    * 說法6:給小嬰兒添加新食物時要特別小心,因為許多孩子都對某些食物過敏   事實:食物過敏反應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普遍。事實上,真正食物過敏的孩子只有6~8%。蕁麻疹、濕疹、嘔吐、腹瀉,或者在極端情況下,出現過敏性休克等,都屬於食物過敏時出現的反應。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如腰果和胡桃)、小麥、大豆、魚和貝類,90%的過敏反應是由於添加這些食物而引起的。因此,添加這些食物時,要注意觀察孩子有沒有異常反應。如果懷疑孩子有過敏反應,可以帶孩子到醫院,向兒科醫生諮詢,必要時醫生會為孩子進行過敏原的測試。    * 說法7:牛奶是強壯骨骼是必需的營養食品   事實:是的,牛奶的確是最好的鈣源之一。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不愛喝牛奶,他同樣可以從其他食物中獲得足夠的鈣質供骨生長發育所需。這些食物包括:酸奶、乳酪、豆漿、甘藍、豆腐、深色蔬菜以及添加鈣的百分之百純果汁(如橙汁)。   營養學會所推薦的兒童每日鈣的攝入量   1∼3歲:每天需要600-800毫克的鈣   4∼8歲:每天需要800-1000毫克的鈣   9歲以上:每天需要1000毫克的鈣    * 說法8:當孩子生病時,最好是感冒時多進食,發燒時餓著點   事實:任何時候都不要強迫或限制孩子吃東西。生病時,孩子需要所有能得到營養的食物和液體,這樣,才能保證他有力量與病菌作戰。但如果他不想吃或沒吃完飯,你也不必太擔心。孩子生病時,應當允許他吃想吃的東西,餓了就吃,不餓也沒有必要非讓他吃。別忘了,最重要的是給孩子補充足夠的液體,比如稀粥、湯、果汁、牛奶等,以防止脫水。    * 說法9:果汁是健康的解渴飲料   事實:100%的純果汁肯定比汽水更有營養,但它並不是孩子渴時要喝的最佳的飲料。相反,你必須要限制孩子的果汁攝入量。否則,喝太多果汁會降低孩子對營養更豐富的食物的食欲,並可能取代牛奶而成為唯一一種他想喝的飲料。此外,由於果汁含糖多,過量飲用可能會損壞孩子的牙齒或者引起胃部不適。   營養學家建議:初學走路的孩子,每天將其飲用的果汁限制在100毫升。更大一些的孩子,每天的果汁消耗量也不應超過200毫升。另外,不要把果汁當作解渴的飲料,當孩子感覺渴時,白開水是最佳的選擇。    * 說法10:白麵包沒有營養   事實:用全麥麵粉製作的麵包當然是比較理想的選擇,因為全麥麵包中的纖維素含量豐富,可預防便秘、心臟病、高血壓和糖尿病。但這並不意味著白麵包就毫無營養。白麵包中常常富含鐵和煙酸、葉酸、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歡吃 http://db1.sinica.edu.tw/~vivien/phpBB2/viewtopic.php?t=66

2006年10月24日
公開
9

中風辨識要訣

中風辨識要訣 有個朋友,在一次烤肉聚會當中絆倒了,摔了一跤, 旁邊的朋友建議找醫護人員,但她很確定自己沒事, 只是穿了新鞋被磚塊絆了一下罷了。 瑛格莉還有點危危顫顫站立不穩的時候,朋友們幫她 清洗乾淨,又為她承了一盤新的食物,然後她就跟著 大家一起享受接下來的時光了。 瑛格莉的先生後來打電話通知大家,他的太太被送到醫院, 傍晚六點,瑛格莉就過世了,原因是她在烤肉聚餐的時候中風。 如果他們懂得辨識中風的癥兆,瑛格莉現在也許還跟我們在一起。 有些人不會死,但結局是處於無助無望的景況中。 只需要花一分鐘的時間讀完這篇文章,神經科醫師說, 如果他能在三小時之內接觸到中風患者,他就可以將中 風的後果完全扭轉過來。 訣竅就是辨識診斷出中風的問題,並讓病患在三小時之內 接受醫療,而這是很難的。 辨識中風 感謝上帝讓我們記住STR三步驟,請閱讀並學習! 有時候中風的癥兆很難辨認,不幸的是,缺乏警覺就會帶 來災難。身邊的人辨認不出中風的徵兆,中風患者就會造 成嚴重的腦傷。 醫生說,旁邊的人只要問三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辨識中風: S:(smile) 要求患者笑一下 T:(talk)要求患者說一句簡單的句子 (要有條理,有連慣性) ,例如:今天天氣晴朗。 R:(raise)要求患者舉起雙手 注意:另外一項中風癥兆是: 要求患者伸出舌頭,如果舌頭是「彎曲」的,如果舌頭偏向一邊, 那也是中風的癥兆。 上面四個動作, 患者如果有任何一個動作做不來,就要立刻打119!!! 並且把症狀描述給接線員聽。 心臟科醫師說,收到這封電函的人,若能將它轉寄給10個人, 就至少可以救一條命。

2006年07月28日
公開
7

不適合兒童吃的二十四種食物

不適合兒童吃的二十四種食物 每個小生命的誕生,都是父母心頭的一塊寶!從得知懷孕的那一刻開始,每位父母都希望下一代能獲得最完善的營養。因此,大多數的小寶貝打從娘胎開始,便不斷地接受來自各方的“特殊待遇”。   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有愈來愈多的雙薪家庭出現,使得寶貝們從小就跟著爸爸或者媽媽在外解決民生問題。古有雲:“吃飯皇帝大”,對於您的寶貝而言,“吃”不只是一種獲取營養、能量的一種手段、一種動作,更是一門通往健康大道的重要方法。   飲食習慣好坏影響健康   國外研究發現:五歲以下的嬰幼兒會依食物的濃度、熱量,以及自身的飽飢感,自行調整攝食量,以維持一定的總熱量,例如:餐前先給小朋友吃一塊高熱量的蛋糕,則小朋友便會自行減少正餐的食物種類、份量。可是,父母若一昧採用“填鴨式”的飲食方式,不但容易破坏孩子總熱量的平衡,更容易因為錯誤的飲食習慣,種下寶貝日后肥胖的因子,引領慢性病危機因子向寶貝靠攏。   24類不適合寶寶吃的食物   滿周歲寶寶開始學習成人的飲食,但多數的家長會採取“大人吃什麼,小孩就跟著吃什麼”,尤其是終日在外工作的職業婦女,大多會選用以便利性為主的市售食品,如:餅干、糖果、丸子、奶昔、薯條、漢堡等食物。   1.雞蛋:   生雞蛋在雞蛋外殼上容易附著汙物,如:雞屎、谷殼、沙門氏菌等,因此,當雞蛋未充份洗凈,容易使腸胃發育未健全的寶貝生病喔!熟雞蛋每天最多吃3個,過多會造成營養過剩,引起功能失調。   2.口味較重的調味料:   如:沙茶醬、蕃茄醬、辣椒醬、芥末、味素,或者過多的糖等口味較重的調味料,容易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干擾身體對其他營養的吸收。   3.生冷海鮮:   如:生魚片、生蚝等海鮮,即使新鮮,但未經烹煮過程,容易發生感染及引發過敏的現象。   4.質地堅硬的食物:   如:花生、堅果類及爆米花等食物,容易使寶貝嗆到,盡量不要喂食寶寶;此外,像縴維多的食材,如:菜梗或是筋較多的肉類,都應該盡量避免。   5.蜂蜜:   是一種天然且無法消毒的食物,因含有(Clostridium botulinum)梭狀肉毒杆菌芽胞,當受肉毒杆菌汙染時,會在腸道內繁殖並釋放出肉毒杆菌毒素,造成嬰兒型肉毒杆菌素中毒,再加上胃腸不易吸收,所以應讓寶寶於一歲過后再食用。   6.經過加工的食品。   7.經過油炸的食物。   8.菠菜:其中含有的大量草酸,在人體內不易吸收,可導致兒童骨骼、牙齒發育不良。   9.果凍:本身沒什麼營養價值,多吃或常吃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   10.咸魚:10歲以前開始常吃咸魚,成年后患癌症的危險比一般人高30倍。   11.泡泡糖:其中的增塑劑含微毒,其代謝物對人體有害。   12.豆類:含有一種能致甲狀腺腫的因子,兒童處於生長發育時期更易受損害。   13.罐頭:其中的食品添加劑對兒童有不良影響,易造成慢性中毒。   14.方便面:方便面是時下流行的快餐食品之一,是由油炸面條加上食鹽、味精所組成。由於它的特殊風味,所以很多寶寶都喜歡吃,家長便經常作為飲食中的主要食物。然而,方便面最大弊端就在於缺乏蛋白質、脂肪、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而這些恰是兒童各個器官和組織發育時必不可少的養分。   15.葵花籽:其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兒童吃多了會影響肝細胞的功能,引起兒童干燥症。   16.可樂飲料:其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兒童不宜多喝。   17.動物脂肪:多吃不僅造成肥胖,還會影響鈣的吸收。   18.橘子:多吃易產生“葉紅素皮膚病”,甚至腹痛腹潟,引起骨病。   19.烤羊肉串:兒童常吃火烤、煙熏食品,會使致癌物質在體內積蓄而使成年易發癌症。   20.巧克力:食用過多,會使中樞神經處於異常興奮狀態,產生焦慮不安、心跳加快,影響食欲。   21.豬肝:兒童常吃或多吃,會使體內膽固醇昇高,成年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22.洋快餐:洋快餐因其良好的就餐環境、方式及誘人的風味,特別受到兒童的青睞。因此,家長們不惜慷慨解囊,但不少兒童卻由此而成了小胖墩,與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肥胖腦等多種“文明病”結了緣。因為,洋快餐多高脂肪、高熱量,而維生素含量卻較低。   加之油炸、煎、烤的烹飪方式,致使各種營養素比例嚴重失衡。如通常一份洋快餐提供的熱量可達1000千卡以上,已占3歲兒童每日供給量標準的88%—113%,其中脂肪提供的熱量又占總熱量的40%—59%。如此多的熱量進入寶寶體內,必然超過正常代謝所需,於是轉化成脂肪堆積於體內,使寶寶肥胖起來。   23.精食:很多家長經常給寶寶吃精米精面。醫學專家認為,長期吃過於精細的食物,會由於減少了B族維生素的攝入而影響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而且,還會因損失過多的鉻元素而影響視力發育,成為近視眼的一大成因。   鉻是人體內一種重要荷爾蒙,不足時可使胰島素的活性減退,調節血糖的能力下降,致使食物中的糖分不能正常代謝而滯留於血液之中。最終,導致眼睛的屈光度改變形成近視眼。   24.酸性食物:酸性食物並非指食物的味道,而是指各種肉、蛋及糖食類而言。這些食物往往被家長認為是高營養品,但它們在人體的最終代謝產物為酸性成分,因此可使血液呈酸性,過多食用有可能導致寶寶形成酸性體質。   留意食物的選擇   吃不單只是生理需求,也包含了心理層級的需求,只要家長多用點心,營造愉快的健康用餐環境,讓吃成為一件既快樂又健康的親子互動活動,才能讓孩子在正確的飲食中健康成長。再次提醒您:為了讓寶貝健康成長,只要多用一點心、留意食物的選擇,就能讓您在最少時間內,贏取小寶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