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林森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媽咪感冒了vs全家都感冒

2006年04月04日
公開
17

早上起床,媽咪就覺得身體不太對勁,喉嚨怪怪的,鼻水一直滴,也一直咳嗽,全身沒什麼力氣,但還是撐著去上班,還好今天辦公室沒啥事,向科長請了下午半天的假回家休息,中午,原本要去八0四醫院,但事先沒掛號一定會等很久,所以乾脆先到醫務所看病,參考科長的建議要求醫生打一針比較快好,也拿了口服藥吃,買了國民便當回家吃,然後就去睡覺了,到了五點20分再去幼稚園&褓母家接林森及妹妹 婦幼節7-11有送魔豆的活動,晚上6點50分媽咪就帶著林森及妹妹去附近的7-11,好多媽媽帶著小孩來排隊領魔豆,還有國中生也來了,到了7-11分店員也沒分大人小孩就開始發送了,但我們還是有消費,林森及妹妹一個買布丁一個買養樂多,領了三個魔豆回家 領完魔豆,媽咪林森聽到林森咳嗽的聲音還是有帶痰,問他在學校有沒有咳嗽及流鼻涕,林森回答有啦,妹妹呢也是偶爾看她會流透明的鼻涕,問她有沒有流鼻涕她也回答有,只好統統帶去龍潭市區的診所看病了(媽咪原本想說如果沒怎樣乾脆別看了,因為自己一個人帶二個小孩去看病很麻煩,市區又不好停車) 到了診所,因為是現場掛號37號要等一陣子,林森還好比較會乖乖坐在椅子上,妹妹等到不耐煩,一直下去亂跑,一會兒跑到看診室,一會兒跑到門口說要出去坐搖搖(投幣式電動搖馬),叫都叫不回來,也不肯給媽咪抱, 后~真是氣屎了,媽咪把車子停在對面郵局前一排的機車停放格裏,忽然櫃台的護士叫說警察來開罰單了,車子停在前面的趕快開走,一堆的爸爸媽媽就趕快衝出去開車,媽咪很擔心不知道是不是已經被照相開罰單了? 等了足足一個多鐘頭,終於輪到林森及妹妹看病,醫生說妹妹喉嚨已經開始紅,吸鼻涕也吸出黃色的濃鼻涕,輪到林森看時林森很好笑,用望遠鏡(鄉長送的兒童節)觀察醫生叔叔,觀察叔叔也笑了,林森對這個兒童節禮物愛不釋手,到哪裏都帶著它~ 林 森 4 歲 1 個月又 14 天 林 琳 2 歲 2 個月又 5 天(身高82cm,體重13.1kg) . . . . . . . . 此日記框來自Winni夢幻屋

不知惜福&感恩的小孩

2006年03月29日
公開
17

早上,公司裏的會計與媽咪聊天說她讀國中的女兒當班上的總務,因為貪玩及粗心卻把收到的班費3萬多元給弄丟,那是她每天辛苦工作二個月的錢,所以她與她先生都非常生氣,她身上穿著好幾年退流行的舊衣,都捨不得買新衣,省吃儉用的就是為了讓孩子過好點的生活,受好的教育~聊著聊著,媽咪也有同感就是~現在的孩子都不知道珍惜物品及感恩~ 媽咪今天工作蠻忙的,明天要交出資料,所以做到5點40分才怱怱忙忙的去接上才藝班(太鼓)的林森,一路上努力的趕,因為怕到學校已超過六點讓老師及林森等,好不容易到了學校,媽咪看平常打太鼓的教室關燈黑黑的,林森同學的媽咪告訴媽咪說林森在對面的教室,媽咪才到對面教室接林森,媽咪問那裏的老師說今天不是有太鼓課嗎?那裏的老師說她不清楚什麼時候有太鼓課?媽咪帶林森走出教室,林森就很理直氣壯的告訴媽咪說:我今天沒有上太鼓課,我自己把太鼓課退掉了,我不要上太鼓課,我要學鋼琴~ 媽咪聽了很火大,當初是林森自己一直吵著要上太鼓課,還答應媽咪要好好上課,媽咪才交了才藝班學費1600元(共8堂,每週三上一次課,每堂一小時),現在才上幾次課,林森就說不上了,媽咪覺得林森很不惜福,媽咪努力辛苦上班賺錢,都不太捨得花在自己身上,盡可能的給孩子吃好穿好住好用好,買玩具買套書都不小氣,結果造成孩子一點都不知感恩惜福貧窮地區的孩子瘦到皮包骨飯都沒得吃,更別說玩具了,結果每天晚上媽咪都得催林森趕快吃飯,弄到自己一肚子氣,玩具也是一樣不太珍惜,每次拿出來玩都一定要媽咪盯著喊著把玩具收好,才會收,從不會主動收好,玩具一下子就玩壞了反正也無所謂~ 真的很想把林森及妹妹都送到非洲貧窮地區去體驗人家連飯都沒得吃的生活~ 林 森 4 歲 1 個月又 9 天 林 琳 2 歲 2 個月

kitty胸章進度表(加隱藏版)

2006年03月29日
公開
17

            美洲~智利 野百合擁有0個 美洲~阿根廷 雞冠刺桐擁有0個 美洲~加拿大 楓葉擁有0個 美洲~美國 玫瑰擁有0個 美洲~墨西哥 大麗花擁有0個 美洲~巴拉圭 西番蓮擁有0個             美洲~巴西 卡特蘭擁有0個 歐洲~英國 玫瑰擁有0個 歐洲~比利時 虞美人擁有2個 歐洲~瑞士 火绒草擁有0個 歐洲~義大利 白百合擁有0個 歐洲~德國 矢車菊擁有0個             歐洲~法國 鳶尾擁有0個 歐洲~挪威 歐石楠擁有0個 歐洲~瑞典 歐洲白蠟擁有1個 歐洲~荷蘭 鬱金香擁有0個 歐洲~西班牙 康乃馨擁有0個 歐洲~葡萄牙 薰衣草擁有0個             亞洲~台灣 梅花擁有1個 亞洲~印尼 茉莉擁有0個 亞洲~南韓 木槿擁有0個 亞洲~馬來西亞 朱槿擁有0個 亞洲~泰國 蘭花擁有0個 亞洲~香港 洋紫荊擁有0個             亞洲~菲律賓 茉莉擁有0個 亞洲~日本 櫻花擁有0個 亞洲~中華人民共和國 牡丹擁有0個 亞洲~澳門 荷花擁有0個 亞洲~新加坡 萬代蘭擁有1個 非洲~辛巴威 嘉蘭擁有1個             非洲~約旦 黑色鳶尾擁有0個 非洲~埃及 睡蓮擁有0個 非洲~葉門 咖啡擁有1個 非洲~南非 帝王花擁有1個 大洋洲~澳大利亞 金合歡擁有0個 大洋洲~斯里蘭卡 睡蓮擁有0個             大洋洲~紐西蘭 銀蕨擁有0個 大洋洲~印度 荷花擁有1個             夜光版~蒲公英擁有1個 閃粉版金雞菊擁有1個 閃粉版維多利亞鼠尾草 擁有0個 閃粉版接骨木漿果花擁有1個 夜光版杜鵑 擁有0個

kitty胸章收集進度

2006年03月26日
公開
12

Hello kitty胸章收集進度 樣式 NO. 五大洲 國家/花的名稱 收集進度 A1 美洲 Chile 智利/Copihue 野百合 0 A2 美洲 Argentina 阿根廷/Ceibo 雞冠刺桐 0 A3 美洲 Canada 加拿大/Maple 楓葉 0 A4 美洲 USA 美國/American Rose 玫瑰 0 A5 美洲 Mexico 墨西哥/Dahlia 大麗花 0 A6 美洲 Paraguay 巴拉圭/Passion Flower 西番蓮 0 A7 美洲 Brazil 巴西/Cattleya Orchid卡特蘭 0 B1 歐洲 England 英國/Tudor Rose 狗薔薇 0 B2 歐洲 Belgium 比利時/Red Poppy 虞美人 1 B3 歐洲 Switzerland 瑞士/Edelweiss 火絨草 0 B4 歐洲 Italy 義大利/White Lily 白百合 0 B5 歐洲 Germany 德國/Cornflower 矢車菊 0 B6 歐洲 France 法國/Iris 鳶尾 0 B7 歐洲 Norway 挪威/Purple Heather 歐石楠 0 B8 歐洲 Sweden 瑞典/Twinflower 歐洲白蠟 1 B9 歐洲 The Netherlands 荷蘭/Tulip 鬱金香 0 B10 歐洲 Spain 西班牙/Carnation 康乃馨 0 B11 歐洲 Portugal 葡萄牙/Lavender 薰衣草 0 C1 亞洲 Taiwan 臺灣/Plum Blossom 梅花 0 C2 亞洲 Indonesia 印尼/Jasmine 茉莉 0 C3 亞洲 South Korea 南韓/Rose of Sharon 木槿 0 C4 亞洲 Malaysia 馬來西亞/Hibiscus 朱槿 0 C5 亞洲 Thailand 泰國/Orchid 蘭花 0 C6 亞洲 Hong Kong 香港/Bauhinia 洋紫荊 0 C7 亞洲 Philippines 菲律賓/Jasmine 茉莉 0 C8 亞洲 Japan 日本/Cherry Blossom 櫻花 0 C9 亞洲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華人民共和國/Peony 牡丹 0 C10 亞洲 Macau 澳門/Lotus 荷花 0 C11 亞洲 Singapore 新加坡/Vanda Miss Joaquim 萬代蘭 0 D1 非洲 Zimbabwe 辛巴威/Glory Lily 嘉蘭 0 D2 非洲 Jordan 約旦/Black Iris 黑色鳶尾 0 D3 非洲 Egypt 埃及/Water Lily 睡蓮 0 D4 非洲 Yemen 葉門/Coffee Arabica 咖啡 0 D5 非洲 South Africa 南非/King Protea 帝王花 0 E1 大洋洲 Australia 澳大利亞/Golden Wattle 金合歡 0 E2 大洋洲 Sri Lanka 斯里蘭卡/Water Lily 睡蓮 0 E3 大洋洲 New Zealand 紐西蘭/Silver Fern 銀蕨 0 E4 大洋洲 India 印度/Lotus 荷花 1 ○:已收集 X:尚未收集 ◎:重覆

十二招教養出快樂的小孩

2006年03月10日
公開
15

十二招教養出快樂的小孩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 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所有的 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2. 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 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 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 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 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 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 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 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 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 都有益 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 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 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 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 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 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 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 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 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 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 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 著畫筆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 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 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4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 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 能讓人 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9. 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 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 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 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 佳的傾聽時刻。 10. 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 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乾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 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下次當你忍 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 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麼嚴重嗎?」如果答案是No,那麼就 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11. 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繫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現 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 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     1.確認他的問題。

我數到3ㄛ!

2006年03月10日
公開
17

「我數到3ㄛ!」是每位媽媽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當孩子哭鬧、頂嘴、吵架時,你數到3;叫小孩快去寫功課、把東西收拾好、快去睡覺,你也數到3。結果孩子依然故我,你也快被逼瘋了!什麼事情都數1-2-3,這樣真的有效嗎?   本書作者費朗博士為國際知名的親職教育專家,亦為2002年美國國家親職教育叢書金牌獎得主。費朗博士特別為家有二到十二歲孩子的父母提供一套「1-2-3魔法術」,其中包含三招簡單有效的教養方法,書中並將教您如何數對1-2-3,好糾正孩子哭鬧、吵架、頂嘴等惱人的行為。有了「1-2-3魔法術」,從此你無須再跟孩子爭辯、大吼,甚至打他們屁股,你將更享受與孩子相處的樂趣,孩子也能在充滿親情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 序言 1 湯姆斯 費朗 如果你認為當父母、當老師是很容易的事,那麼你一定從來沒當過父母或老師。這可以說是世上最重要的工作,但也最容易出錯。和孩子共處可能是你一生中最快樂的經驗,但你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可能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非常挫折。 對教養小孩抱持浪漫想法的人,往往忘了你不可能讓孩子有求必應。撫養和教育這件事意味著,你除了養育以及成為孩子的支柱外,還必須常常讓他們感到挫折,這是為孩子好,也是為所有人好。「現在該去睡覺啦!」、「你該去寫功課了!」、「不要欺負妹妹!」、「不行,你不能吃蛋糕!」你得常對孩子說這些話,但語氣要溫和且堅定。 不幸的是,當孩子的要求被父母拒絕時,他們並不會感謝父母的苦心。說來奇怪,孩子天生就有驚人的本領,讓大人錯亂、搞不清自己在做什麼,甚至氣得跳腳,誰教這些大人要讓他們挫折沮喪。我們把孩子的這種行為稱做「考驗與操縱」,本書第十章會介紹這類行為的六種基本類型。這類行為會扼殺親子樂趣、破壞感情、影響學習,長時間下來還會毀了親子關係。 如果類似上述的小蛋糕事件不斷在你家中上演,保證你的日子會過得很淒慘。沒有人應該這樣過生活,當然孩子也不應該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 孩子不會一生下來就順便帶本「如何養育我手冊」給爸媽的。因此我們提供這套1-2-3魔法術來幫助你。大人得知道如何處理問題行為、鼓勵好行為,並面對免不了要遇上的考驗與操縱,原則是你得公平、明確,且不能虐待孩子。當你順利控制孩子不好的行為之後,就可以邁向養育小孩的溫暖面,親情、傾聽、讚美、樂趣就會自然而然地發生。換句話說,小孩好教,才有好的親子時光與親子關係。這才是你想要的。 1-2-3:成功教養三招數 1-2-3魔法術將提供你教養三大招。每招都很清楚、獨立、容易做,且非常重要,但並非獨立存在,忽略任何一步都是很冒險的事。 第一招(書中的第二部和第三部)談到控制孩子不好的行為。如果孩子常常哭鬧、頂嘴、欺負弟妹、耍脾氣、吼叫、吵架,你們決不會相處融洽。在1-2-3魔法術中,你將學到如何給孩子這些行為數1-2-3,而且你會很驚訝,如此簡單的技巧,效果竟然這麼棒! 第二招(書中的第四部)談到鼓勵孩子的好行為,像是孩子會收拾自己的東西、上床睡覺、自動自發寫功課等。對大人和孩子而言,這部分可能要比第一步多費一點力氣。你將學到七種鼓勵孩子正面行為的簡單方法。 最後,在第三招中(書中的第五部),你將學到幾種既寶貴又不困難的方法,讓你與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某些父母只需要稍微提醒一下,另外一些父母則需要多付出一點心力才能辦到。注意親子關係的品質,對前面的第一步與第二步都有幫助,反之亦然。 1-2-3魔法術準備上路了。祝大家好運! (本文為作者序,湯姆斯•費朗為國際知名的親職教育專家) 第五章--從1數到3,父母不再傷腦筋 你希望孩子能學會思考,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你的小孩又在鬧脾氣了。不過現在你知道不能立刻發脾氣或是喋喋不休,那麼你該怎麼辦呢? 眼前你就要邁開重要的第一步——糾正小孩不好的行為。我們要教各位的是數1-2-3的方法。從1數到3看似簡單,卻十分有效,但你得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不是盲目地數。一開始,請先記住兩件事。 第一,你要把數1-2-3應用在「不要做」行為上。換言之,當小孩在吵架、哭鬧、吼叫、爭辯、耍脾氣時,這個方法就可以派上用場。如果你要小孩起床上學去,或是要他們快去寫功課、練琴等等,這方法就不適用。 再者,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觸到1-2-3魔法術的話,當你知道如何數1-2-3後,可能會半信半疑的,畢竟這聽起來太簡單了,感覺好像不是很積極或不夠嚴厲。你也許會想:嘿,你根本不了解我的小孩,他可是個小野人呢? 如果你有點懷疑是正常的。要知道,數1-2-3這方法看似簡單,但也沒有那麼容易。主要的「魔法」不在數數字,誰都嘛會數,它的神奇力量來自「不說話、不動怒」法則,這種方式讓小孩有機會去思考自己的行為,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當然,1-2-3魔法術真的不是什麼魔術,只是效果太神奇了。這方法說穿了就是一套特殊的行為技術的延伸,教你用謹慎、合理、貫徹的方法,來訓練及管理小孩的行為。所以當你和小孩的衝突又出現時,你會覺得自己好似脫胎換骨一般,變得言行一致、有主見,且心平氣和。 讀到這裡,你心中也許出現許多疑問。沒關係,下一章我們將試著回答你所有的問題。之後,等你讀完第六到第十章,就可以開始數1-2-3了。 ============================================ 對「不要做」行為數1-2-3 假設現在時間是晚上六點鐘,你有一個四歲大的小孩,他吵著要吃洋芋片,但你硬是不給他,因為就快吃晚餐了。他正在廚房地板上跟你鬧彆扭:用頭撞地板、用腳猛踢廚櫃,還大哭大叫的。你知道這下子左鄰右舍都會聽見,頓時間你不知如何是好。 你的小兒科醫生建議你別理會他,但你就是無法忍受他這樣大吵大鬧。你媽媽教你拿一塊冷毛巾蓋在他臉上,但你覺得這方法很奇怪。最後,你先生乾脆叫你打兒子的屁股。 這些其實都不是好方法。你不妨試試1-2-3魔法術。把你的食指豎起來,眼睛看著你家這個小魔鬼,然後很平靜地說:「1--」。 他依然哭鬧不停,甚至火力全開。過了五秒鐘,你豎起兩根手指說:「2--」。他還是很吵,繼續發脾氣。又過了五秒鐘,你豎起三根手指說:「3,時間到,回你的房間去。」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表示當你從1數到2時,你兒子放棄兩次改正的機會,現在他自己搞砸了,得自負後果。後果有兩個選擇:一種是中場休息時間,表示他得進自己房間,你將暫時不理他;另一種是中場休息時間的替代法,例如暫時沒收玩具或損失一些特權、提早十五分鐘上床睡覺、零用錢少十塊、兩個小時內不准打電動玩具等等。 假設你選擇的是中場休息時間,那麼在你說:「3,時間到,進房間五分鐘。」之後,你不理他,他就安靜下來了。(有些人可能還搞不懂自己是怎樣讓小孩安靜下來的,下一章我們將為你解答。) 在你不理會小孩時,你可能很難相信接下來發生的事:其實就是什麼事也沒發生。你不用說話、不生氣、不會覺得愧疚、不用說教、沒有爭辯。除非必要,你什麼話也沒說。 譬如,你就不用說:「從現在起你要不要做一個乖寶寶呢?你知不知道整個下午媽媽快被你煩死了。為什麼我們每次都要這樣呢?媽媽快要受不了了!姊姊就不會像你這樣哭鬧,爸爸再半小時就要回家了。你是不是上天派來折磨我的啊?」 你也許會忍不住,想要來個小小的說教,但最好還是保持沈默。如果小孩又出現了「不要做」行為,你就再從1數到3。小孩若乖乖聽話,你就稱讚他,讓他成為你的好夥伴。 很快地,你會發現只要數1或2,小孩就會乖乖聽話了。我們跟你保證:以後你只要從1數到2,就可以隔著客廳制止你家兩個小寶貝吵架,根本不用起身、大聲吼叫,或做一些稍後會後悔的事。你只是第一次嘗試,就能立即上手。 有些父母會問:「小孩從來不會在我數1時就停止吵鬧,每次我都要數到2。他是不是故意的?」我們的答案是:「非也,他如果真要捉弄大人,不可能數到2就停止的。他要是讓你數到42甚至72,那你才真的要瘋掉吧!」有些小孩可能得跟他說個上千次,他才會學乖。所以,數到2應該還好吧。記住,如果小孩讓你數到3,他的機會已經沒了,就等你裁決。 還有些父母問說:「當孩子做的事情實在太過分時,難道我還要給他們三次糾正的機會嗎?」這問題也挺有道理的,好比說,你的小孩一直打你或用東西丟你,你總不可能還在那邊數1-2-3吧,畢竟這是非常惡劣的行為。遇到這種情況時,你應該立刻說:「3,時間到,回房間五分鐘,你要是再鬧,就一個人待在裡面十五分鐘。」 再來看看另一個例子。假如你七歲的孩子在跟別的小朋友玩耍時學會說髒話。雖然他不懂那是什麼意思,但卻用三字經跟你頂嘴,這時你該如何呢?假設時間是晚上八點半,你跟小孩說該上床睡覺去了,他卻回你:「他媽的!」這時候你也需要立即制止,所以同樣地,你得跟他說:「3,時間到,回房間五分鐘,你要是再說一次,那就變成十五分鐘。」等小孩結束中場休息後,你再跟他簡單說明為何不能說髒話。當小孩出現新的或異常的不良行為時,簡單的解釋是很恰當的。 瞧,數1-2-3基本上就是這麼簡單、直接、有效。你以為有什麼秘訣嗎?就是這樣而已啊! ============================================== 比較困難的部分 偶爾會有一些父母跟我說:「兩個月前,我們去參加你的研習營,覺得收穫很多。我們家兩個小孩都很難教,一個七歲、一個五歲。回家後,我們立即嘗試1-2-3魔法術,真的很有效,他們兩個都比以前乖了。不過現在1-2-3好像已經不怎麼管用,我想我們需要新方法了。」 大家認為問題出在哪兒呢?其實90%的情況是因為父母忘了「不說話、不動怒」法則。很多人都沒有嚴格遵守,但卻不自知。還記得前面那個大哭大鬧的四歲小孩和洋芋片的故事吧?如果你是一邊數1-2-3,一邊不自覺地說太多話,情況就會變成下面這樣: 「1--媽媽真的很累了,你為什麼不能乖一點呢……我在跟你說話時,眼睛要看著我。好啦,2--,再說一次,快進你的房間去,聽到沒?每次要不到東西你就這樣鬧,真是讓人受不了。我再說一遍。你姊姊就不會像你這樣胡鬧。爸爸再半小時就回家了!好了,夠啦!3,時間到,回房間五分鐘,我不理你了,快點!!」 天啊,這像什麼話?如果這是你對孩子的反應,那麼很可能你也在耍脾氣吧。這下子,廚房裡變成有兩把怒火在燃燒。大人的脾氣也爆發出來,那絕不是1-2-3要教你的東西。你可知道這樣做已經犯了三個錯誤。首先,你確定你要這樣跟小孩說話嗎?你今天上班是不是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了?如果你真的用這些話跟小孩「溝通」,那麼你的真正意思是:「來吧,咱們吵一架吧!」你的小孩不需要有注意力缺失症、對立反抗(孩子較叛逆、負面,會蓄意惹惱大人),或是行為規範障礙(出現攻擊性、破壞性及違規行為的孩子),就足以讓你們大吵一架。很多小孩知道說不贏你,會很快出現狗急跳牆的行為。太多的言語或規勸,保證你無法導正小孩的行為,而且很可能讓你們僵持不下。 再來,許多難教的小孩確實患有注意力缺失症,這表示他們無法集中注意力。對這種小孩來說,你要他如何在大人一大串的言語中挑出重點,譬如哪部分是數1-2-3,哪部分是警告。他真的沒辦法!小孩要是一開始沒有聽清楚你的警告,他是無法做出正確回應的。※ S1:小叮嚀 說太多會讓小孩無法專注在糾正自己的行為上,而且可能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如何和你好好爭辯,而且他還會樂此不疲呢! 最後,在這段令人超級挫折的話中,還有一件事情不對。姑且不管你當時的情緒,你要是愈說愈多,基本上你要傳達的內容會整個變了樣。當你告訴孩子許多必須聽話的理由之後,其實你是在告訴他:「除非媽媽給你這些理由,不然你不必聽話。哎,媽媽只希望你也能同意這些理由。」這已經不是在管小孩了,而變成是在求小孩了。當你這樣請求,你是在替小孩思考,也是替他的行為負責。 一般小孩會怎麼反應呢?他會在你提出的理由中找碴。「凱蒂也沒有都聽你的話啊」、「爸爸沒那麼快回家」,然後你們就會陷入爭論中了,而偏離了問題的核心:小孩子到底有沒有聽你的話? 所以一旦小孩子在耍脾氣,你應該二話不說,立刻豎起手指說:「1--」、「2--」等等。記住,這個方法的秘訣不在數數,而是在你說完一個數字後停頓幾秒鐘時所透露出的警告意味。這時如果大人能不發一語,小孩子就會自動扛起責任,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不正是你想見到的情況嗎? 說到數1-2-3,你的靜默勝過任何言語。 =========================================== 著名的小蛋糕案例 這個有名的例子可以讓你更了解數1-2-3的效果。相信每個父母都有過這種經驗:下午快六點,你正在廚房準備晚餐,八歲的女兒走進廚房, 「媽,我可不可以吃小蛋糕?」 「不可以。」 「為什麼?」 「因為六點就要吃晚餐了。 這段對話有沒有什麼不對勁?沒有。小孩子的問題很清楚,媽媽的回答也很清楚。問題就出在大多數的小孩不會就此罷休,他們會繼續發動攻勢,用哀求的口吻告訴你:「可是我想吃嘛!」 現在你該怎麼辦呢?其實你已經有一點不高興了,也說了理由。該不該再說一次呢?要不要做更多解釋?或是乾脆不理會她? 讓我們來推演一下三種不同的狀況。 第一幕,劇中的母親相信小孩是小大人,她認為講道理可以改正小孩的行為。稍後我們來瞧瞧結果如何。 第二幕,這位媽媽變聰明了,她開始使用1-2-3魔法術,但小孩還不太習慣。 第三幕,這位媽媽繼續使用1-2-3魔法術,這下她的女兒漸漸適應這種方式了。 ================================================== 第一幕——把小孩當做小大人看待 「媽,我可不可以吃小蛋糕?」 「不可以。」 「為什麼?」 「因為待會就要吃晚飯了。」 「但是人家想吃嘛!」 「不是跟你說過不可以嗎?」 「你什麼東西都不給我。」 「你說什麼?那你現在穿的是什麼?你住的是什麼地方?等一下我還要給你飯吃!」 「可是,半小時前你才給喬伊一個小蛋糕啊!」 「你哥哥跟你不一樣。喬伊都會乖乖吃晚飯。」 「我保證我也會吃晚餐。」 「不要再跟我保證這個、保證那個了!昨天下午你吃了半個花生果醬三明治,結果晚餐你就吃不下了!」 「那我要離家出走,去跳河!」 「好啊,那你就去啊,我快受不了你這套啦!」 從這裡你可以發現,時機不對的對話會讓你陷入麻煩中。儘管這位媽媽說的都是事實,但卻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下一幕,這位媽媽變聰明了,她開始數1-2-3,但這方法對小孩來說還挺陌生的,需要一些時間適應一下。

林森打人

2006年03月09日
公開
8

下班後去幼稚園接林森,林森跑到對面說要看同學上才藝班,媽咪抱他從窗外看正在上陶藝課的小朋友,小朋友們一看到林森就一起大喊∼林森∼(中班小班的都有)看來林森還蠻超人氣的 林森說要去對面大操場玩直昇機(溜滑梯),媽咪和他說好因為天快黑了且有點涼,林森的外套又放在教室裏忘了帶回家,所以只能趕快玩二次就要回家了,結果林森不守約定,媽媽看他還賴在直昇機上叫他從溜下來跟媽咪回家,天黑黑了明天再來玩,林森也不肯,媽咪掉頭就走不理他,林森溜下來後衝到媽咪身旁抱著媽咪大腿卻仍然不肯回家,媽咪跟他好好講道理說他這樣不守約定那下次就不可以來玩直昇機了,林森仍然賴皮不肯回家,連他的同班同學及父母都看到林森不講理的模樣了><正時剛好遇到之前林森讀蘋果班的楊老師,媽咪跟老師說林森沒有守約定,林森就開始番,舉起拳頭就要打媽咪,楊老師制止他說林森不可以這樣,跟媽咪對不起,林森卻又舉拳打楊老師,媽咪更是生氣,馬上要林森向老師道歉說對不起,林森卻一點都沒有覺得他有錯也不肯向老師及媽咪說對不起,無論楊老師好說歹說甚至說要帶他去找李老師(現在鳳梨班的老師)不要讓林森回家了,林森都還不願意說對不起,後來好不容易開口說對不起 上了車,其實媽咪氣都還沒有消,林森依然還在番說他還要玩直昇機,也不乖乖坐好,到了李媽媽家門口,媽咪要他待在車上一下子,媽咪抱妹妹馬上就回來,林森卻不聽話爬到前座開門下車(後座的車門媽咪都己鎖上兒童安全鎖)一下車竟然當著李媽媽的面開始揮拳打媽咪,媽咪真的氣到無法忍受,但李媽媽還是要媽咪回家後再大力的教訓他(給他面子) 回到家,阿公阿媽買了便當己在家等我們了,媽咪跟阿公阿媽說林森今天表現很不好,做錯事,媽咪要好好教訓他,阿公阿媽也就不講話讓媽咪自己處理,媽咪要林森站好在一塊大巧拼的方格裏,林森還一直不肯乖乖站好,媽咪氣到拿棍子打他的小腿叫他站好,他還是不肯乖乖聽話且還是舉拳頭要打媽咪,即便媽咪用棍子打他的手手及小腿,告訴他拳頭不是用來打人的,用拳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氣的媽咪邊打邊掉淚(媽咪覺得好難過,辛苦上班疼林森,林森卻都不知道珍惜)林森仍然不肯聽話也不肯站好,媽咪氣到乾脆開門把他拉到門外去,他才抱著媽咪的腿不肯出去,媽咪再叫他站好方格裏,林森終於肯乖乖站好,媽咪要他自己想清楚之後再來找媽咪談,媽咪就和阿公阿媽開始吃飯不理林森,過一陣子,林森就走來靠在媽咪身上,媽咪要他再去站好,想想要跟媽咪談應該要說什麼?自己想清楚了沒?再一會兒林森才又走到媽咪身旁說:媽咪∼對不起∼媽咪要他乖乖坐好在旁邊的沙發上,媽咪就從事件的源頭開始講起,並帶著林森反省那時他的行為對嗎?媽咪及老師要求他做的行為有錯嗎?他有沒有做到?這時候的林森都聽得懂也都知道錯在哪裏∼卻一而再再而三的犯”揮拳頭打人”的壞行為(今天其實並不是第一次,上次也曾經被媽咪用圍巾把雙手拳頭綁起來,以及趕出家門的懲罰,可是每次對不起之後卻又再犯,好像都會把教訓給忘記),媽咪要他明天去向楊老師及李老師說對不起,要不然媽咪明天就不去學校接林森回家,就讓林森留在學校∼林森點頭說”嗯”也不知到底會不會記住這次嚴厲的教訓? 林 森 4 歲 又 20 天 林 琳 2 歲 1 個月又 11 天

教養文章1

2006年03月06日
公開
32

**父母親陪嬰幼兒睡,好嗎? ==從幼兒的才能和性格健全發育的觀點來看,我們發現:陪孩子睡另有一層新的意義。嬰幼兒睡著之前的一段時間,是精神狀態最安穩、最能乖乖接受一切的時間。父母可利用這段時間跟孩子唱唱歌、說說話,或讀一點東西給他聽。對於白天忙個不停的父母而言,這也是和孩子溝通的最佳機會。根據蘇俄的睡眠學習法研究,在睡前半昏睡時傳進耳朵的種種情報,會在潛意識中進入記憶。從這理論看,嬰幼兒睡前的這段時間,如能巧妙運用,會有出乎父母意料之外的效果。 摘自《上幼稚園再教,太遲了》�日本幼教研究者,井深大 **該給嬰兒看什麼樣的圖畫書? ====只要嬰兒感興趣,任何圖畫書都可以。但是應該避免粗糙、設計不良的書。最好選擇圖畫正確、接近實物、令人感覺優美,而且插畫色彩調合的圖畫書,像《動物的媽媽》就是一本「描寫真實事物的圖畫書」,除了圖畫正確而寫實之外,也沒有多餘的背景。不過,父母也不要只注意嬰兒對什麼樣的圖畫書產生什麼樣的反應,而應將嬰兒與圖畫書的關係,定位為「促進親子關係」的助力,或是將圖畫書視為「增加嬰兒語言體驗」的視覺素材。因此,與嬰兒一起看書時,父母不需照著書唸,也不必依照順序看圖畫,只要一起看嬰兒感興趣的地方,同時說話給他聽,嬰兒的生活體驗就會逐漸擴大。 摘自《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日本圖畫書出版者及研究者,松居直 **我的寶寶滿周歲以後就不太吃東西,身體也變瘦,我好擔心。 ====父母常抱怨孩子「一點都不吃」、「完全不吃」,但事實上,並不是孩子的食量少,而是他們吃得沒有如父母期待的那麼多。孩子滿周歲後能夠四處走動,運動量一下子增加,身體也逐漸往上發展,看起來似乎就變瘦了。事實上,他們體重增加的速度也不會像零歲時那麼快。這時期的生理狀況就是這樣,就算孩子看起來較瘦小,只要精神好,發育正常,就表示孩子的營養足夠,父母大可不必過分擔心。 摘自《教養有方》�日本小兒科醫生擅長嬰幼兒營養和幼兒保健,二木武 **孩子才8個月,可以讓他拿著筆畫畫嗎? ===出生8個月左右,嬰兒的拇指和另外四隻手指已經可以分別動作,運用自如的抓東西了。這是嬰兒智能健全發達的有力證明,也是剛剛開始進入想要表現自己的階段。如果給孩子蠟筆和紙,他會在上面亂畫線,或把紙撕著玩。對我們來說毫無意義的一條線,也是孩子的一種自我表現。孩子亂塗亂畫,把紙撕破,這些手指的動作,都可以幫助孩子智能發達、增進創造力。在這階段,別對孩子說:蠟筆要這樣拿!蘋果是紅色!圓要這樣畫!如果父母讓孩子拿筆塗鴉,卻又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的加以種種限制,則反而會把孩子的表現欲望之芽摘光。父母要留意。 摘自《上幼稚園再教,太遲了》�日本幼教研究者,井深大 **為什麼嬰兒需要「多爬行」? 對於想儘量縮短爬行期、希望孩子能一步登天立刻會走路的父母,我不僅要勸告他們不要著急,並警告所有為人父母者,如果真的那樣做的話,嬰兒發展過程的重要部分,會產生缺陷。因為,「爬行」與「舉頸抬頭」存在著非常重要的連鎖關係。正在爬行的嬰兒會拼命的抬起頭來,是俯身時頸部向後彎曲的動作。由此可知,爬行與後腦的發達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爬行」是嬰兒頭腦發達過程不可或缺的成長條件之一。 美國人類能力開發協會的杜曼博士曾發表研究報告說:「不經爬行動作,就馬上開始走路的孩子,語言能力會有差別。」杜曼博士從研究中發現,人做爬行的動作,對腦部活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爬行」雖然只是學習走路前的預行動作,但對腦部的發展卻存在重大的意義。因此,對嬰兒的步行訓練不可操之過急,應給予充份的爬行運動。 摘自《零歲後的幼兒開發》�日本幼教研究者,井深大

教養文章2

2006年03月06日
公開
38

**孩子二歲多了還改不掉吸手指的習慣,怎麼辦? ===對嬰兒來說,吸手指是理所當然的。但有20%∼30%的孩子,到了兩、三歲仍然改不掉吸手指的習慣。 吸吮手指可以幫助嬰幼兒控制自己的情緒,撫平不快和不安。所以父母最好不要強迫孩子改掉這個習慣,更不要在他的手指上塗辣椒或苦藥、纏上膠布,或是不停的在口頭上提醒孩子。重要的是,要注意孩子「吸吮的頻率」和「吸吮時的表情」。如果孩子整天都吸著手指而不想玩耍,到戶外去也只是呆呆的看著孩子嬉戲,父母就要注意了!要仔細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怎麼會不想玩?是不是生活太無聊了?是不是想跟朋友一起玩,卻又害羞不敢加入?或是想得到父母加倍的呵護? 了解原因之後,父母要反省自己的作法。撥出比以往更多的時間陪孩子玩,或者增加擁抱等肌膚接觸的機會。父母能主動察覺孩子的心理變化,改變自己的態度,相信孩子吸吮手指的次數一定會減少許多。這比不問青紅皂白就勉強孩子改掉習慣,來得有效多了。 **如何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 ======一般認為幼兒只知道現在,對過去和未來則沒有清晰的意識。幼兒能夠懂得「前」、「後」和「明天」、「昨天」等觀念,是在會使用語言後,大約兩歲半左右。換句話說,時間觀念是在理解語言,進而能充份使用語言之後,才漸漸弄清楚的。 「規則性」(譬如,早上起床、吃飯、父親回家、吃晚飯等),是養成幼兒時間觀念的重要因素。父母可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充份應用這規則性。餵奶也好,用餐也好,不單為了教養上的意義,從養成時間觀念來看,也有必要規則的去做。 幼兒是從這種規則的生活經驗,形成瞭解所謂時間這抽象觀念的基礎。對幼兒來說,每天每天規律的生活就是他們的時鐘。 **為什麼幼兒喜歡一遍又一遍聽大人講同樣的故事? 嬰幼兒是透過一再反覆,來形成頭腦正確的配線。此外,這時期的一再反覆,也具有培養興趣的另一層重要意義。 經由一再反覆,嬰兒記住了各種音樂和童話,漸漸的會要求聽他們自己喜歡的音樂和童話。或者不斷追問為什麼?為什麼?在一再反覆中,幼兒不但記住了故事,同時也對那個故事產生了更大的興趣。 一遍又一遍聽故事的嬰兒,長到一歲、兩歲時,會對故事書有興趣,進而對認字、看文章覺得親切熟悉,漸漸的產生自己想要讀書的欲望。 **如何增加孩子的詞彙? 玩「圖畫遊戲」是增加幼兒詞彙的方法之一。 將動物、植物、交通工具等的圖片,選放在同一張紙上。然後要孩子找出哪幾樣東西的第一個字發音是相同的,邊發音邊用手指出來,如「毛線」和「毛毛蟲」。 圖片最好選擇孩子熟悉、感興趣的東西。圖片來源則是夾報廣告、報紙雜誌上的產品廣告中的照片。當然,如果是爸爸媽媽自己畫的圖,對孩子而言更是有趣的教材。 這個遊戲能讓孩子認識更多詞彙,並得知「任何一樣東西,都有它自己的名字」的重要觀念。當提到某樣東西時,這個東西的形狀便會浮現在腦海裡,並且知道如何去使用它。或許大家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在幼兒時期就知道這個道理的孩子與完全不知道的孩子,在表現上,有很大的差異。 **為什麼要唸圖畫書給幼兒聽? 我認為幼兒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儘量在孩子耳邊訴說感情的、溫暖的、人性化的語言。 三歲以前的幼兒與圖畫書的關係,最重要的就是「語言」。為這個年齡幼兒所作的圖畫書,雖然文字不多,但實際上圖畫書中隱藏著無數的語言,只要唸給孩子聽,孩子立刻就可以了解。即使大人只是照著書唸,孩子們也會提出疑問,或要大人同意他們的意見。也就是說,語言能啟發新的語言,孩子大腦的反應能無休止的擴展。而且與最親近的人一起閱讀,這種反應會更強烈。圖畫書的內容可以不斷激發親子對話,在對話之間所進行的心靈溝通,正是幼兒接觸圖畫書最可貴的地方。

教養文章3

2006年03月06日
公開
30

孩子老是隨便拿走別人的東西,怎麼辦?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行為,原因之一是,分不清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東西。父母應告訴孩子:「你的朋友會找不到玩具喔!」教導他自動歸還,並養成獲得同意再取用的習慣,這樣孩子就能漸漸學會什麼是「自己的東西」、「別人的東西」或「大家的東西」。不過,這仍需要父母耐心教導。   另一種原因,可能是孩子不確定父母愛不愛自己。此時親子關係可能亮起了紅燈。由於父母或老師對「孩子隨便拿別人的東西」的行為特別敏感,所以孩子會藉由這種行為來引起父母的關心和注意。因此,父母與其叱責或擔憂,不如先想想怎麼去愛孩子。   孩子有這種行為時,不要慌亂,請以寬容的態度,探究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與孩子共同努力解決問題。 孩子喜歡一個人單獨玩,有沒有關係? ========孩子能夠單獨玩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令人擔心的是,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孩子。 對三、四歲大的孩子而言,一個人單獨玩得很愉快,絕不是一件壞事。例如他熱中堆積木、捉昆蟲這類想像力豐富的遊戲,不必擔心,因為他可以一個人邊玩邊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扮演各式各樣的角色而自得其樂。令人擔心的是,他獨自玩耍是因為討厭和其他孩子之間有互動關係。從拓展人際關係能力的角度來看,這就是相當大的問題了。 此時父母應該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從旁協助,讓他適應並慢慢累積和其他小朋友玩的經驗。下次如果看到外頭有小孩在玩耍,不妨帶著孩子去和他們一起玩吧。 孩子幾歲開始學鋼琴較好? ========通常等孩子滿五歲之後,再開始學鋼琴比較適當。 在開始學鋼琴之前,最好先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例如利用音感卡及韻律遊戲來鍛練孩子的絕對音感,透過節奏練習幫孩子培養良好的節奏感。至於曲調練習,最適合的就是唱歌練習,鼓勵孩子大聲唱,並跟他一起快樂的唱歌。 此外,手指的練習也重要。將圖畫紙切割成小長方形,放在桌上或地板上,讓孩子用指頭把紙摳到自己面前來。先用食指試試看,再運用每一根指頭分別練習。如果家裡有木琴或鋼琴,請讓孩子隨興的玩玩看,或者彈出Do、Re、Mi音階給孩子,讓他早點兒熟悉各個音階。 讓孩子對樂器、音樂都有了興趣之後,再視時機讓孩子去學琴。 孩子的動作老是比別人慢半拍,真讓人擔心。 =======每個孩子都有與眾不同的特質。 如果孩子開始學說話、走路的時間並不晚,而且智能與體能發展也很正常,那麼動作慢應該是個性使然。所以,與其強迫孩子改變天性,不如鼓勵、引導孩子順著自己的人格特質(譬如,深思熟慮、穩重謹慎)發展。   肩負教養重責的父母,也有不同的性格,有的神經質、有的性子急,請父母不要以自己的喜好來要求孩子。一味的指責或不斷的催促「快一點!」,只會讓孩子愈來愈沒自信,甚至形成反抗心理,導致親子關係惡化。 幼兒期動作慢的孩子,長大後可以靠意志力克服這種個性上的弱點。父母應該做的,就是認同孩子的個性,把眼光放遠,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力。具體而言,就是儘可能提供孩子盡興玩耍的機會。 明明看到孩子在搗蛋,他卻硬說「不是我做的!」 ===大部份幼兒的謊言與大人惡意的謊言完全不同,所以父母不需過於緊張,應該查明孩子說謊的原因。 孩子如果是為了自我保護,害怕被嚴厲處罰,這時父母應先反省自己的管教方式。如果是因為父母不夠關心,孩子無法獲得充足的愛,父母應從謊言中剖析孩子的願望或需求,調整教養方式。另一種情況是孩子混淆現實與幻想,一般而言,三歲還分不清這兩者,四歲正在努力學習區分,到五歲才能有一定程度的認知。 由於說謊與道德發展有關,年齡愈大愈覺得不應該說謊。一般而言,六歲孩子在謊言被識破後,即使得到他人諒解,自己也會覺得做錯事了。   羞恥心的發展與親子關係密不可分,如果孩子能感覺到父母的愛及誠實無私的關心,一定能成為一個不說謊的好孩子。

教養文章4

2006年03月06日
公開
39

孩子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整天喊著「無聊」、「好累」怎麼辦? =====這或許是因為電動玩具、電視、漫畫書等侵入孩子的生活所致,也有人將它歸咎於遊戲的空間大幅減少,以及生活環境變得危機四伏。 孩子原本就應該透過各種遊戲,精力充沛且活潑快樂的逐漸成長。讓孩子多到戶外遊戲,(譬如,玩球、跳繩、賽跑等),漸漸的就可以發揮出原有的活力。這種身體的活力能左右孩子的意欲。在學業上,這種活力也能轉化成不斷努力追求勝利的意志。 父母常會要求孩子多把心放在學業上。但事實上,盡情的遊戲,更能培養出活力、敏捷性、節奏感和競爭心等。這一點希望父母能夠有更深切的體認。 如何不讓孩子沉迷電玩或電腦遊戲? ========今天,孩子和電玩或電腦遊戲的關係已密不可分。因此,父母不要阻止孩子玩,反而應該以更積極的態度和他一起玩。如果孩子嫌父母笨,不妨對他說:「你來教我玩好嗎?」聽了這樣的話,孩子絕不會沉迷在電玩中。 如果大人也實際接觸,去體會一下電玩或電腦遊戲令孩子著迷的原因,相信可從中領略出讓孩子轉移興趣的方法。此外,也可藉著親子約定,定出自己家的規則,譬如每次不超過30分鐘、和媽媽一起玩等,都可預防孩子沉迷其中。 我很認真的教孩子算術,可是他都學不會,真傷腦筋! ============= 通常人和人說話時,都會面向對方。但是,教孩子算術時,最好改為並肩坐在一起的方式。很多父母在教孩子算術時,還是保持面對面的說話習慣,而造成「不管怎麼教,孩子就是不會」的後果。這在低年級孩子身上特別明顯。 面對面坐著時,其中一方看到的課本是反的。若孩子看到的是反的,就很難將解說和題目連在一塊;若父母看到的是反的,則容易造成解說的不便。 此外,面對面也明顯的把「教導者」和「被教導者」的身份區分出來,造成孩子的心理壓力。 建議您教孩子算術時,和他肩並肩坐在一塊兒。這樣不但讓孩子覺得父母是和他一起學習,也能幫助父母了解孩子的解題方式。再者雙方視線維持在同一高度,可避免孩子產生壓力。 別人打電話來,孩子老是忘了轉達留言。該怎麼教孩子? ===孩子忘了轉告父母電話留言,或許是因為玩得太專心。雖然沒有惡意,但是這種現象可說是孩子欠缺身為家庭中一份子的責任感所造成的。 教孩子轉達留言的做法: 1) 將接電話的「主要應對用語」張貼在電話機旁邊。 2) 在電話旁,固定放一些便條紙和筆,教孩記下「要找誰」、「對方的電話」、「要轉達的事情」。 3) 提醒孩子若聽不清楚對方所講的內容,一定要清楚的說:「對不起,請再說一次。」不要只是發出「啊?」的聲音。 4) 看到孩子記下的留言,請不要忘記說聲謝謝,這對孩子有很大的鼓勵效果轉達電話留言,看起來很簡單,其實需要相當優異的理解能力,才能確切掌握要領。這是父母和孩子要共同努力的。

教養文章5

2006年03月06日
公開
36

家庭親子篇> 如何做好幼兒教育? =======要正確做好幼兒教育,首先母親必須改變想法。幼兒教育真可以說從「母親教育」開始。 孩子,尤其是幼兒的教育,是無法託別人的,只有由母親自己一面思考、煩惱、學習,一面推展才行。相信世上的母親,都會想要以自己能夠認同的理念和方法,應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專門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不但要為了教育別人而接受教育,同時也必須努力學習如何做人。同樣的道理,母親是孩子第一個教師,也是最偉大的教師,為了教育幼兒,母親實在有必要主動的學習,積極的自我教育,成為一個有信心的實踐家。 父母該如何教養孩子? ======教養子女是一件非常有創意的工作。孩子就像一塊黏土,要將他塑造成什麼樣子,端賴親子間相互的努力。 雖說是創意,最初還是得從模仿著手。奉勸各位媽媽,多觀察周圍的親子,如果看到某個孩子正是您的標準,就不妨向這位孩子的父母多多學習。 父母心目中都會有幾種理想的孩子類型。在諸多不同的父母中,最好的學習對象不是跟自己類似的人,而是和自己完全不同類型的人,如果只跟自己同類的父母交換意見,很容易掉入「反正大家都是這樣,這樣就行了」的迷思中,導致大家都成為井底之蛙。 如果父母懂得見賢思齊,那麼不僅是孩子,就連父母也都會有所成長,這是一箭雙鵰的作法。所以,與其只抱著育兒叢書猛啃,不如實地去觀察其他親子,從中找尋自己的育兒靈感,並學習他人照顧孩子的祕訣。 孩子一挨罵,就馬上跑去找奶奶,還說「最討厭媽媽」。 =========其實,只要親子之間有足夠的愛,母親又能把孩子當作獨立個體來看待,那麼就算嚴格管教孩子,孩子也不會因此討厭你。 孩子就算挨了母親的罵,溜到祖父母身邊,隔不了多久,還是會跑回來找母親「重修舊好」。孩子只不過是把祖父母當成臨時避難所,而這個避難所也有助於修復親子關係;在祖父母的安慰中,孩子才會有緩衝及反省的時間。   若祖父母以錯誤的方式管教,母親應該好好的和他們溝通。我相信大多數的祖父母都不至於太過越權。他們充其量不過是安慰一下因受罰而哭泣的孩子,還沒有嚴重到會帶壞孩子。   現代兒童很少有機會體驗不同的人際關係。所以,如果能夠得到祖父母的關愛,常和祖父母相處,會是很珍貴的體驗,對他們將來的人際關係也很有幫助。 如何讓孩子喜歡學習? ======== 好媽媽對於孩子必須學的事物,會先讓他們產生興趣,而不會一開始就計較是不是做得很好。只要是有興趣的事,孩子通常會持續的去做,而且都會做得很好。 不論是念書或做任何事,要讓孩子主動去做,不是教他就可以,最重要的是讓他打心裡喜歡做這件事。如果媽媽將重心放在培養孩子的興趣,讓他從小就動手去做,相信他們會從學習中體驗到快樂,進而變成喜歡學習的孩子。 人生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孩子將來會成為樂於學習的人,或厭惡學習的人,完全取決於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整天在家帶孩子,感覺好像越來越退步了。 =====  =====  「育兒」是將孩子養育成能夠適應社會生活的獨立個體,是一段漫長的事業過程。在這過程中,母親必須經常思考:現在的社會是怎樣的社會?如何教養兒女,他們才能適應這個社會?然後,將兒女培育成支持未來社會發展的人才。 懷著這樣的心情育兒的母親,會把孩子教養成沒有上進心和自尊心,又不開朗、坦率的人,對孩子的傷害更深、更大。所以,請母親們重新肯定育兒的意義。

GO四方鮮乳牧場

2006年03月04日
公開
19

之前有網友推薦四方牧場不錯玩只把網頁加入我的最愛卻一直都沒有去留意,昨晚上網看看覺得好像蠻好玩滴且又在北二高香山交流道附近而己,原本阿公阿媽今天及明天都有事所以作罷,但中午阿媽又打電話說下午沒事趁難得的好天氣帶阿祖及二個小朋友去走走,林森及妹妹好興奮,叫他們先睡一下等阿公阿媽來接我們去餵小牛才有精神,但兄妹倆都不肯睡 入園每人真的只要50元,林森及妹妹不用錢所以只花了200元(四個人)且還可以兌換小瓶鮮奶或鮮奶冰淇淋(冰棒)或鮮奶酪,進入停車場就聞到濃濃的"天然味" 林森及妹妹的目標當然就是餵小牛,買了二瓶ㄋㄟㄋㄟ讓兄妹倆體驗餵小牛(上星期跑到遙遠的台東初鹿牧場沒能餵小牛喝ㄋㄟㄋㄟ只能餵大牛吃草)小牛喝ㄋㄟㄋㄟ超快滴一下子就喝完了,如果林森及妹妹吃飯及喝ㄋㄟㄋㄟ有像小牛這樣快一定頭好壯壯啦 3點半正好開放參觀乳牛榨奶的時間,所有的牛媽媽都很有秩序的排隊準備擠ㄋㄟㄋㄟ,解說員uncle Jemmy的出現且就站在我們正前面,媽咪很驚訝,正在想是他嗎?(以前的同事)結果uncle Jemmy已經認出媽咪且先開口介紹媽咪了,真是讓媽咪覺得又驚又喜,怎會那麼巧?uncle Jemmy還是像以前一樣用幽默的方法詳細的解說牛牛的生活及擠奶的過程,逗的全場的哈哈大笑且還送給小朋友可愛的牛牛貼紙哩∼ 之後我們又租了滑草板50分鐘100元,,雖然是人工滑草道但林森及妹妹都玩了好幾趟,玩的很開心但阿公就很累了,因為滑下來後要幫林森托滑草板再爬到滑道的上方平台,這樣來來回回好幾阿公真的有"運動"到了,滑完草,林森及妹妹 說好累就躺在旁邊的吊床讓阿公阿媽搖,看兄妹倆舒服滴哩 走進餐廳,他們有很特別&超人氣的鮮奶火鍋,但我們這次沒有品嘗留在下次再來時好好享用,我們把兌換卷換了四瓶熱牛奶然後又買了熱呼呼的鮮奶饅頭坐在椅子上邊看風景邊享受,還買了冷凍饅頭及一瓶鮮奶回家∼嗯!我們又多了一個好地方可以在放假時帶小朋友來玩囉∼四方牧場餵小牛巧遇解說員uncle Je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