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林森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6年07月15日
公開
9

台北101慶祝阿祖生日

這個星期林森爸值日不能回來,所以阿公阿媽8點多打完太極拳就來接我們母子、女三人回中壢,因為今天是阿祖(媽咪的阿嬤)的生日也是阿祖(媽咪的阿公)忌日,所以要先回三重大伯公家拜拜,中午小姑婆一家人也來了,可是林琳大概想睡覺,很番,先是一場餵藥大戰,連小姑婆都加入戰場幫忙,後來妹妹自己拿著碗用筷子把碗裏的幾口白飯吃光就要去睡覺了,如果媽咪跟姑婆講她什麼,她也知道且會不高興,姑婆只好說:好好好∼不可以講妳∼ 下午林森也是精力旺盛,先是跟丈公玩打仗,然後看卡通,最後才終於甘願自己說:我要去睡覺了,阿媽陪我去∼阿媽及媽咪就陪著兄妹倆在阿祖的房間補眠一下(阿祖去美容院洗頭了) 五點半,阿幫舅舅自己開休旅車來三重,晚上要一起去台北101吃日式Buffet,所以媽咪就帶著林森及妹妹坐舅舅的車去,大家都沒去過台北101,還好舅舅的車子有衛星導航,但搞錯停車場了,先是走到君悅大飯店旁後來又走到市貿的停車場,好不容易才找到101的停車場,一進地下室,林森就跟舅舅講說:又沒有下雨幹嘛要用雨刷(外面有下雨),舅舅說:對后∼你比較聰明,被你發現了,結果林森臭屁的說:當然囉∼ 跟阿公阿媽會合後我們就在找小姑婆說的那間哇沙BI日式自助餐廳,101蠻大滴,找了好久才終於找到><當然一客也不太便宜,每位大人含一成服務費費就要880元囉,林森愛上風螺,吃了好幾顆,妹妹的胃口不好,只有吃一點點,最主要的是她只想跟著大人去拿食物,她覺得醬子很好玩但根本就不想吃∼最後媽咪帶她去拿了一串棉花糖串還淋上她自己選的草莓醬,她全吃光光了∼妹妹像隻無尾熊似的黏在媽咪身上,媽咪都沒辦法好好吃,總是等有人幫忙顧時再趕快去拿東西吃,唉∼這就是媽咪吧∼下次有機會再跟林森爸單獨來逛101吃Buffet吧

2006年07月12日
公開
34

病由醫師看退燒自己來

病由醫師看退燒自己來 大村鄉衛生所╱黃建成醫師 如果我告訴你,我的三個孩子從未沒有使用退燒藥(包括燒到四十度以上),你相信嗎?我連續看過數萬人次的民眾從未沒有為他們打過一劑退燒針,你相信嗎? 你大可相信的,因為我不喜歡幫人退燒!事實上,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發燒是最不須要處理的,因為發燒不是病,它是生病時一種自然而健康的生理現象。會發燒,表示身體的免疫系統正常。發燒是身體出了狀況的警示,好比敵機來襲時防空警報響起一般。我們要治療的是病,是擊退敵機,那有想盡辦法消滅警報器的道理。 發燒的原因 我們的腦子裡有個叫「下視丘」的地方,專門負責調節人的體溫,讓體溫維持在一定的範圍。當這個體溫調節中樞受了某種影響就會發燒。可引起發燒的原因相當多,不過絕大多數是由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立克次體,黴菌…等)感染造成的。 病原體感染人體後,體內的免疫系統便會動員白血球與敵人作戰,並刺激淋巴球產生抗體配合消滅敵人。當病原體與白血球作戰後,其殘骸會釋出一種叫『熱原素』的東西,隨著血液循環到下視丘把體溫調高,人就發燒了!所以說,發燒是免疫功能正常下,人體對疾病的一種健康的反應。反之,如果免疫功能太差,例如有些早產兒、老年人與重病者,想燒也燒不起來。 會燒過頭嗎? 不會的!大多數民眾都以為發燒就應該馬上退燒,否則萬一燒過頭了,燒壞腦筋,怎麼辦?他們通常可以舉出例子加以証明。其實每個例子都是誤會!他們所舉的都是腦膜炎的個案。腦膜炎是病原體侵入腦部引起發炎的疾病,其主要症狀為頭痛、頸僵、嘔吐、高燒、昏迷等。好了之後,一部分人有癩癇或智障的後遺症。一般民眾不知道『腦膜炎』這個病,只曉得該病人曾經發高燒,就認定是它幹的,真是天大的冤枉!其實一個腦膜炎的患者,不管燒到多高,有沒有退燒藥,結果都是一樣的。試想,破壞腦組織的那些病原體,要治療疾病的話,應該努力消滅病原體才對,給退燒藥有什麼用呢?何況發燒有一定的生理極限,高溫到某個限度就會停下來,不會愈燒愈高的。持續高燒是因為病原體還沒被完全消滅之故,等病原體消滅了,燒自然就退了! 需不需要使用退燒藥? 發燒是人體生了病的警示,發燒的高度、形態與時間,都可提供醫師當作診斷與治療的參考。不當的退燒有時會隱蔽病情,影響診斷。譬如說合併腹痛的發燒,未經診斷前不給退燒藥(也叫作解熱鎮痛劑)已是醫界的共識。不過發燒引起種種的不適,到底需不需要給退燒藥應該視情況而定。在不是禁忌(不合併腹痛)的情形下,如果學生須要繼續上課的話,給顆退燒藥是恰當的。碰到講也講不通的家長給些退燒藥也是可以解釋得過去 的?如果是上班時間,我會考慮吃個退燒藥,否則發起燒來臉紅、心悸、四肢無力,如何面對病人呢?至於在家沒事的話,我只會多喝開水,多休息以待燒退。小孩子對發燒耐受力比大人好,有時燒到三十九度以上仍然若無其事,活蹦亂跳的。如此,為什麼要給退燒藥呢?我是不贊成一發燒給退燒藥的。本人初來大村衛生所上班,發現護理人員打完預防針後就例行發給退燒藥,覺得這樣相當不好,容易讓民眾以為發燒就想該馬上吃藥退燒。於是交待護理人員往後不用發給退燒藥,以教育民眾取代之。 打預防針(主要是三合一疫苗)引起的發燒通常兩三天就好了,根本不須要治療!榮民總醫院有項研究,把打三合一疫苗引起發燒的小孩子分成兩組,一組給退燒藥,一組不給退燒藥。結果發現不給退燒藥的這組其血清抗體濃度較高,可見發燒多少還是有驅動免疫方面的益處。 需要打退燒針嗎? 原則上是『能不打針盡量不打針,能不吃藥盡量不吃藥』。『退燒針』在先進國家早已被禁用!可能是國人太愛打針的關係吧!衛生署尚未明令禁止。許多開業醫也樂用不疲!然而純從醫學的觀點與教育的立場來看,打退燒針應該盡量避免的!除了針劑可能引起的種種併發問題之外,試想,有多少擔心焦慮的父母帶著小孩半夜求診,只為了本來他們可以自行處理的發燒呢?有多少發燒的病人或家屬在看完病後主動要求醫師為他們打一針呢?也許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也許有的醫師也一視同仁的對待自己的親人!不過我仍然深信,當個醫師的小孩,好處之一是針打得比別人少! 發燒要不要看醫生? 我建議發燒的病人還是趕快看醫生為宜,好讓醫師為您診斷並治療你的病。領了藥之後,除非有發燒以外的重要症狀,不則應該放心的把藥吃完再說,千萬不要只因為發燒而一再求診!有不少父母們,小孩吃了藥後燒還不退或退了又燒起來,以為該位醫師的處方沒效,以為該醫師的處方沒效,半夜三更又帶去看急診,甚至一連看了幾位醫師,真不值得如此!要知道,我們治療的是病,不是發燒啊!而疾病引起的發燒本來就是起起伏伏的,不管有沒有使用退燒藥都是這樣。等急性期過了之後,燒也就退了! 如何照顧發燒的病人? 前述提及,我的三個小孩從沒有使用過退燒藥,那麼我是怎麼照顧他們的呢?簡單的說,盡量讓病人舒服一點就是了!譬如說讓室內通風良好、多喝開水補充散失的水分、衣物不穿過多以舒適為宜、冬天用溫水,夏天用自來水擦澡、冰枕可使頭部、臉部涼快些,以上都是幫助病人的好方法。我常告訴年輕的媽媽『一個優秀的母親要學會孩子發燒時不使用退燒藥』。 結論 發燒不是病,它是疾病所引起的一種症狀罷了!我們看醫生的目的是要治療病,不是要治療發燒,退燒藥的使用,只不過是讓病人舒服一些而己。為了免於民眾因『發燒看病』所苦,衛生單位應該多多教育民眾正確的面對與處理發燒的常識。筆者看病時,是否要開給退燒藥常常由患者自己決定,發現不少年輕的媽媽都能接受不使用退燒藥的觀念,也因此減少了帶小孩子看醫生的次數。 筆者認為單純為退燒而打針應該被避免的,當民眾的醫療常識提昇之後,除非醫師認為給退燒藥對病人的健康有所幫助(少數案例如此),否則是否開給退燒藥應該由病人自己或家屬來決定。民眾也應該學會如何使用退燒藥以備不時之需,相信將來有一天『病由醫師看,退燒自己來』會成為為普偏的醫療常識。

2006年07月12日
公開
28

小兒發燒正確處理因應方法-摘自中華日報

前言:小兒發燒在小朋友成長過程中免不了會發生,由於發燒代表身體健康出現了警訊,因此一旦家裡的小朋友發燒了,總是讓家長十分緊張;也因此,對於小兒發燒的正確處理因應方法,避免無謂的緊張焦慮,甚至做出適得其反的措施,家長不能不知道。  記者黃微芬�專題報導  很多家長在發現小朋友發燒了,都會急著先為孩子退燒,怕「燒壞」腦子,但如此一來,反而可能會影響醫師的診斷,成大醫院衛教護理師王玉媚提「兩瓶開水」原則,取測「量」體溫、「評」估症狀、「開」始處理、「隨」時監測的諧音,幫助家長建立正確的處理觀念及作法。  一、測量體溫  如果感覺小兒皮膚熱或臉發紅,一定要用體溫計或耳溫槍來測量,用手觸摸小兒皮膚來判斷是否發燒並不準確。在小兒生病期間,體溫升升降降是正常現象,等身體自我調節體溫達到一個程度就會停止,即使不採取退燒措施,溫度也不會無限制上升。  至於量體溫的時機,只需在感覺小兒身體發熱、發燒或給予退燒藥前後測量即可,不需要太頻繁,重要的是「燒了幾天」,而不是「一天燒了幾次」。  二、評估症狀  小兒發燒時,除了測量體溫外,應觀察有無其他任何症狀,如咳嗽、鼻塞、流鼻水、喉嚨痛、耳朵痛、一直接觸或摸耳朵、吃任何東西都會嘔吐、不吃東西、嘴巴破、手掌及腳掌有紅疹或小水泡、皮膚有出疹現象、腹瀉、尿尿時會有刺激感或疼痛感、尿不出來、頻尿等。  如果孩子只是單純發燒,無其他症狀,精神及活動力也不錯,此時家長可以不用太擔心,只需多觀察小兒的體溫變化及有無其他症狀即可;體溫的高低與疾病的嚴重度無關,觀察小兒的症狀及體溫變化,比只觀察體溫更重要。  三、開始處理  原則上,小兒發燒分三個階段,各有不同的表現及處理方式:  第一期發冷期,表示體溫正上升中,小兒會出現發冷顫抖、皮膚及手腳冰冷、乾燥;此時以給予小兒加衣服或蓋棉被,維持舒適為原則,不建議給小兒冰枕、溫水拭浴或泡澡等退燒法。  第二期發熱期,表示發燒溫度已經達到最高點了,皮膚感覺燒熱,小兒可能會有熱、口渴、頭痛、身體無力或肌肉痠痛等症狀,也可能出現煩躁不安、食慾差、痙攣發作;此時小兒的衣物以舒適為原則,可根據當時的氣候穿著正常的衣服,穿太多或太少均不宜,居家方面則宜保持環境適度通風,如果小兒覺得不舒服,可以給予退燒藥來促進小兒的舒適,如果小兒願意,也可以在服用退燒藥後再幫小兒溫水拭浴。  第三期退熱期,表示發燒溫度正在退或已經退了,皮膚摸起來溫暖發熱,且大量流汗,此時幫小兒換乾淨衣物,維持身體乾爽舒適很重要,可鼓勵多喝開水,但不用強迫。  要強調的是,服用退燒藥的目的是為了促使小兒舒適,不是因為體溫上升,對人體有害,因此,退燒藥不必固定每隔幾小時就用一次,一直服用退燒藥或塞退燒劑來抑制發燒,可能會引起藥物的副作用,對小兒反而有害。  四、隨時監測  在小兒生病期間,觀察症狀很重要,若發現小兒有發燒又有合併以下任何一種症狀或條件時,應立即就醫:年齡小於 3個月、體溫超過 40° C、發生痙攣、意識方面出現昏睡、難以喚醒、躁動不安、意識不清。身體症狀方面,若有抱怨頭痛得厲害或頸部僵硬、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或緩慢)、臉部蒼白或發紫、劇烈腹痛、嚴重腹脹、嘔吐不止、發燒且合併皮膚斑點或紅疹、嚴重水瀉、解血便等。除了年齡小於 3個月及皮膚出疹以外,若小兒無發燒期間,出現以上的任一症狀時,仍需要立即就醫。  王玉媚表示,醫學定義小兒發燒是指體溫在 38° C以上而言,由於運動、天氣太熱、穿太多衣服、曬太陽、洗熱水澡等也會提高溫度,因此在量體溫前,應先讓小兒休息半小時後再量,以確認是否發燒。  她強調,人體是先有疾病才會引起發燒,換言之,發燒是身體扺抗外來致病菌的正常反應,是症狀而不是疾病,通常發燒的溫度大多介於 38-41° C之間,很少超過 42° C,也不會導致後遺症,因此,會產生腦部受傷害、肢體殘障後遺症的是腦部感染疾病,不是發燒本身,家長不用擔心會「燒壞」腦子。  此外,王玉媚也強調,發燒可提升人體免疫系統功效、抑制病菌生長,對人體是有益處的,不需要急著降溫,除非是容易因為發燒而抽搐,或有慢性心肺疾病、慢性貧血的小兒,否則一味地抑制發燒,不但無法縮短疾病的病程,還可能會影響醫師的診斷,對孩子反而有害,過去用酒精擦身體來降溫的作法,現在已經禁止使用。

2006年07月02日
公開
31

椪風茶季園遊會

零晨2點多妹妹起來吵要喝ㄋㄟㄋㄟ,然後又斷斷續續翻來翻去,當然媽咪也就沒睡好∼所以早上一直到九點半林森才叫媽咪起床說要去小人國的園遊會 10點半我們就出發前往小人國前的廣場,因為昨天及今天二天龍潭鄉舉辦”椪風茶季”文化活動,有園遊會、音樂欣賞、有獎徵答等,但今天去感覺人並不多,零零星星的,也許昨天是第一天人潮比較多,節目也是昨天比較豐富 ,但有椪風茶粉現做的麻糬還有很多攤椪風茶試喝,有獎徵答媽咪還有答對領了一組鄉長送的萬用碗,之後就帶林森及妹妹到園遊會的攤位逛逛,原本爸爸堅持不讓媽咪買乾冰汽水給林森,但看林森一直很想要,所以最後媽咪還是心軟通融一次買給林森喝,然後又讓林森及妹妹玩打彈珠,林森的彈珠打光了,妹妹還會把自己的彈珠分給哥哥打,嗯∼不錯,兄妹倆相親相愛會分享∼ 得到的分數讓林森選了一把劍(但媽咪先跟林森約法三章,若四週有人的話絕對不可以玩劍,才不會弄到別人,如果沒有遵守約定就沒收劍),妹妹則自己選一台粉紅色小汽車外加老闆送的美人魚磁鐵,林森還高興的揮劍並在表演台前衝過來衝過去滴,被主持人說”有個小孩很可愛高興的揮著劍’林森也覺得很不好意思,說”討厭”∼主持人就逗他說:我把你的秘密說出來了,還被說討厭∼好啦好啦∼我們就當沒有看到你∼ 之後我們就回家睡午覺了∼ 晚上,林森就把劍給弄斷了,還真是破壞王耶,什麼玩具沒多久都會被他弄壞 林森4歲4個月又13天 林琳2歲5個月又4天

2006年06月24日
公開
9

六福村

難得假日&好天氣,加上原本今天林森爸要考試滴,現在因為調職也不能考了,10點多出發全家人一起去六福村玩,小火車坐完實在太熱了,所以媽咪帶著林森及妹妹跑進球屋裏躲太陽,一進球屋林森就衝到二樓連環機關槍,媽咪及妹妹就負責幫哥哥撿球,向服務人員借了一個裝球的袋子,妹妹就很努力的把球球都裝進袋子裏,滿滿的一袋,妹妹還要自己提著袋子到二樓拿給哥哥,哥哥也向妹妹說謝謝,真是兄妹情深∼ 但後來有其他的小朋友趁林森到旁邊撿球時就佔走了機關槍,林森很不服氣說那是他的機關槍他還要玩,媽咪跟他說先玩別的槍,等一下哥哥玩好就會換你玩,可是林森仍然堅持要玩原來的機關槍,媽咪說:那你就在這裏等哥哥玩好換你玩,林森回答:這是我的槍耶,他搶我的槍,媽咪告訴林森:這不是你的,這是公共場所,是大家的,就像公園一樣大家都可以玩,林森仍然不講理還變本加厲的拿球丟哥哥,馬上被媽咪制止,媽咪把林森拉到旁邊要林森看著媽咪的眼睛聽媽咪說話,媽咪告訴林森,我知道你很想玩,那個哥哥是不應該直接就搶走槍,但你這樣子硬搶還打哥哥就是你不對,很霸道很流氓,你要不就是先玩其他的槍,要不然就是等著排隊輪流玩,自己好好跟哥哥講:等一下能不能換我玩,林森剛開始不好意思開口,媽咪試著牽林森的手走到哥哥旁邊,問哥哥等一下可不可以換我玩?哥哥也很大方的說:好∼雖然後來林森並沒有繼續等哥哥的這隻槍(因為另一隻槍沒人在玩了,所以林森轉移陣地)但希望林森學會處理在公共場合常會發生的事情及情緒∼ 六福村的哈比哈妮人偶表演完後,大家都搶著跟哈比哈妮照相,我們也不例外,妹妹一看到猴子哈妮好熱情的就抱住哈妮,還大方的親親哈妮的臉,照相時哈妮也主動的要媽咪把妹妹抱起給哈妮抱著照相哩,妹妹說她喜歡哈妮要和哈妮做好朋友∼真可愛∼ 中午在六福村西部餐廳吃漢堡套餐,媽咪一邊端著托盤一邊抱著黏媽咪的妹妹,還沒走到位置,妹妹就伸手拿薯條吃,媽咪正大喊等一下,妹妹卻已碰到旁邊的可樂,可樂就整個掉到地上,當然都流到地面上沒得喝了,媽咪知道旁邊的人都在看媽咪,有個人還好心的幫媽咪把杯子撿起來,媽咪告訴妹妹:看吧,媽咪叫你等一下,你就不聽媽咪的話,就會醬子沒得喝∼並請服務人員幫忙拿托把處理,,原本林森爸是拿原來的杯子再去買一杯可樂,但櫃枱的服務人員很好,免費再幫我們裝一杯,希望妹妹記住這個教訓了,當然媽咪下次再也別嘗試一手抱著妹妹一手端食物了>< 林 森 4 歲 4 個月又 4 天 林 琳 2 歲 4 個月又 25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