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草莓璇ㄉ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頭腦啟蒙的技巧》

2006年02月13日
公開

◎ 每天走同樣的路上學,想法就不會有改變★多湖輝親子館 以前,筆者在《社會病理學》這本書中曾談到,在工作上缺乏創造性表現的員工,他們的生活就是從家裡搭車到公司,下了班從公司到啤酒屋,然後再等車、擠車回家,這種上班形態十年如一日每天持續著,當然不可能有創造性的表現。 有一位中級主管聽了這一段話頗有同感,於是開始要求員工實行「一日一路主義」,據說效果很好。 每個人每天都要走馬路,而走不同的路,不僅可以發現新的事物,也可以轉變心情。卓別林曾在電影《摩登時代》中,演一個在自動化工廠上班的人,每天進行千篇一律的生產線作業,久而久之,連下班回到了家,還在做同樣的動作。這部電影在讓人發噱之外,還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 千篇一律的行動會使人的頭腦僵化,讓人無法自由想像。如果這種僵化呈現在頭腦仍處於白紙狀態的孩子身上,那問題可就大了。 例如,孩子上學、放學時無意中都會走一定的路線,久而久之,腦筋就固定化了。反過來說,走路上學表面看起來只是浪費時間,但只要改變一下路線,就能成為促使孩子頭腦靈活的刺激,這種大好機會豈可輕易放棄。 ◎ 禁止孩子到處閒逛,等於禁止孩子成長★多湖輝親子館 去學校上學的孩子,到了該回家的時間仍不見人影,或者派出去跑腿的孩子,到了天黑還沒有回家,父母在家裡就開始坐立不安了:孩子是不是發生車禍了?會不會被歹徒拐走了? 但是,孩子並不了解大人的心思,不知道父母在家擔心害怕,玩得滿臉黑漆漆地回來,這時候,如果是你,將會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大概你已經把方才的擔憂拋到腦後,大聲地斥責孩子:「你跑到哪裡去了?怎麼到現在才回家?」面對晚歸的孩子會想好好地痛罵一頓,這是人之常情。 然而,在你考慮晚歸的危險,或對行為教育上的不良影響前,必須了解,孩子沒有直接回家,一定有他的理由。孩子在路上遇到自己關心或是感興趣的事物,就會忘了最初的目的,馬上把興趣轉移到新的事物上,這是孩子的正常心理。 認為放學不直接回家的孩子就是壞孩子,父母以這種固定觀念去責罵孩子,會使孩子關心、感興趣的對象減少,也可能將孩子富於彈性的思想,封死在一個框框中。 你不妨觀察一下孩子的成長過程。孩子本來就是一邊玩耍、一邊成長,對各種事物發生興趣,然後一樣一樣學會新的。所以,無論是放學回家的路途,或出外跑腿,對他們而言都是一次「旅行」,父母應該做的不是禁止,而是製造出能讓孩子一邊閒逛、一邊成長的環境。

0-7歲孩子的學習

2006年02月10日
公開
30

0-7歲孩子的學習是透過身體的模仿, 而非語言的理解,我們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教他們讀書、寫字,教任何我們想要他們做的事, 因為孩子愛我們,他們會盡最大可能滿足我們的要求,滿足我們要他們做的事, 但這些學習成果都是假象,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如果讓孩子自由、順性的發展,讓他們做自己,他們就會一直遊戲、遊戲、再遊戲。 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只要有東西,就可以一直玩,我們不需要給孩子精緻的玩具, 越精緻、昂貴的玩具對孩子而言越是沒有用的玩具,因為這一類玩具多有固定的玩法,玩法有限,孩子很快就玩溺了, 接著他們就會開始拆解玩具,拆了之後就裝不回去,然後玩具就壞了。 孩子的意識發展是跟著周圍的環境走的,不管是在室內或室外,不是頭腦或智力來做決定,孩子一入校園, 看到一根棍子便玩起棍子,把棍子當馬騎;接著看到石頭,放下棍子撿起石頭玩,最後也忘了他還在玩棍子……, 所以,一直是環境在引導孩子,環境抓住孩子,環境中有任何東西吸引他們,他們的焦點就跟著轉移。 我們要了解,孩子是透過「做中學」的,他們做任何事會本能地不斷反覆, 例如:小嬰兒要站起來,試了一次又一次,跌倒了再爬起來。孩子的學習,都是透過不斷練習才成功的。 小嬰兒出生時,他們的身體看起來似乎已經發展完整,但事實上仍然有許多未完成的, 孩子的眼睛要到8歲才會發展完成,肝要到12歲才發展完成,其他像腎或許多器官還要更大才會發展完成, 身體發展健康與否就決定在生命的頭7年,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幫助孩子有最大發展的可能。 另一方面,如何發展孩子健康的感官也很重要,孩子出生時,感官便向世界開展, 孩子如何經驗這個世界,與他的感官發展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鼓勵父母在家裡可以預備這些玩具給孩子: 1.去樹林、公園或海邊玩時,搜集東西給孩子,例如:石頭、木頭、貝殼等,把這些大自然的素材給孩子,他們就會很自然的去玩。 2.娃娃:不給孩子硬的、塑膠的娃娃,要給孩子柔軟、溫暖、沒有表情的娃娃,沒有表情的娃娃給孩子想像的空間。 3.舊衣服:一些不穿的舊衣服,可以讓孩子拿來玩。 在紐西蘭,有些人家裡很漂亮,有很好的沙發、很漂亮的裝飾、很好的裝璜,還有美麗的房間, 但是這樣就沒有地方給孩子玩,因為要保持美麗。 但是實際上,孩子是需要遊戲的,而且特別需要在大人腳邊玩,不要一直說:「你去,你去房間玩。」 孩子離開大人就不會真正的玩,他們喜歡在大人的身邊遊戲。 我曾經在一個孩子房間裡看到,地毯是一個圖案、床單是一個圖案、窗帘、牆壁各有不同的圖案, 如此一來,我們如何期待孩子可以安定、安靜、和平的睡覺? 台灣是世界上有名的塑膠城市,我們要避免這樣的東西給孩子,免得孩子無法有好的感覺、好的看見, 如果形體是很不自然的,例如:誇張的表情、失真的玩具,孩子吸收到的就是不自然、不細緻的印象。 在紐西蘭,我告訴朋友們,在台灣有些幼稚園裡都是塑膠草皮、塑膠樹、塑膠玩具…,他們都覺得難以置信。   童年很短暫,需要自由的發展,多帶孩子到戶外動一動、跳一跳是好的。 現代孩子多住在高樓,出門就坐車或摩托車,很少有走路的機會,有的話也只有走幾步路, 我每天都走路到學校,走路回家,走路做很多事,透過自己的身體完成很多事情。 在世界各國,今天和過去的經驗很不一樣,我們可以清楚看到20年前、20年後孩子的能力差別非常非常大, 我們要正視這些狀況,才能幫助孩子。我們要讓孩子有光著腳在草地上行走的經驗,感受土地、露水…; 我們要讓孩子有爬樹的經驗,這是與人工的爬梯不同的,因為爬梯有一定的形狀,不是正方形就是長方形,爬樹更具挑戰性,因為每棵樹都不一樣。 我小時候的家,房子外面有圍籬,圍籬頂端尖尖的,我非常喜歡走在圍籬尖端,在上面練習平衡,一直到現在我仍然記得那平衡的感覺。 人要成為一個平衡的人,必須要先得到身體的平衡,如果身體不能平衡,內在其實是很難平衡的。 在台灣,週一至週五大家都很忙,到了週末就想放鬆、休息,所以帶孩子去公園、去露營、接近大自然成為很多人最後才會想做的事。 我要再一次慎重的提醒父母:0-7歲的孩子需要充分的動、爬、跳,如果他們可以充分地動、爬、跳,他們就能更自由的進入語言表達、思想表達。 我們希望孩子可以成為一個成熟且思想自由的人,不是讓孩子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而是要讓孩子有很多動、爬、跳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大人要陪著孩子一起去做,這些生活上的改變是非常值得的! 問題一:老師剛提到孩子會一遍又一遍的要求聽同一個故事,可是我的孩子都對我說:「媽媽,講別的,不要每次都講這個。」她已經4歲了,這是正常的現象嗎?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的孩子要更多一點,有的要更少一點。我曾經跟一位家長做入學前的面談,我告訴家長,學校裡同一個故事要重覆聽三週,這個媽媽說:「不行,我的孩子一個晚上就要聽6個故事了。」 最後,這個媽媽讓孩子來上學了。一年結束後,媽媽告訴我:「我們現在一個晚上只要一個故事就夠了。」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已進入學校的節奏裡。 重覆說同一個故事是要讓孩子可以消化,真正吸收整個故事,當然有些孩子會更快消化,所以,不需要將這件事情看得那麼嚴重。 問題二:如果已經講完一個故事,孩子又要求另一個故事,是否要迎合孩子呢?     一個晚上給孩子一個故事是很好的原則。常常孩子要求一個又一個故事是因為還不想睡,想引起大人的注意,父母這時候只需要給孩子溫暖的擁抱,告訴孩子夢裡的小天使已經在等他,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期待明天的故事。 問題三:我的孩子現年4歲,另外我還有一個小嬰兒,可是4歲的孩子表現出急欲認知的渴望, 例如:看到桌上的醬油瓶,就會指著字問我:「媽媽,這是不是醬油?」以前有給孩子學英文,可是現在沒有了,畫畫時,她會在房子上畫門牌,寫號碼,也會寫英文,孩子有強烈的認知欲望,我該如何面對較恰當? 從典型的情況來看,老大出生時,只有一個孩子,所以,整個世界就是天堂, 因為父母都愛他,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當老二出生時,不管父母如何照顧老大,老大仍會覺得被推出天堂,所以,不管老大做的任何事無非只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要父母關心。 每個孩子都需要特別的時間單獨和大人在一起,也許是父母,也許是祖父母,如此他才會感受到大人是和他在一起的,如果有2∼3個孩子一起和 大人花長時間在一起,孩子仍然不會感受到父母是和他在一起的。不僅人智學如此討論,心理學亦如此, 所以,「品質時間」很重要,並不是要很長的時間,重要的是要花時間跟孩子在一起,一天10分鐘就夠了,這段時間裡,是一對一,不受任何干擾的,即使是電話鈴響,當然,我們也不能告訴孩子:「現在就是你的品質時間。」 一個孩子很容易,也不急,如果有二、三個孩子時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因為每個孩子都需要有單獨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但是夫妻只有二個。 比較容易的方式是孩子睡覺時間不同,小的孩子比較早睡,大一點的孩子比較晚睡,然後一個一個輪流陪伴,但是,說易行難。或者有些孩子早起,那父母就早起,總之,找出一週的時間表,努力從中找出10分鐘給孩子。 品質時間要每天規律,不要有時早上,有時晚上;也不要今天十點,明天八點,如此沒有規律,孩子會不知道他可以做什麼。 規律生活的建立也需要一段時間,剛開始品質時間時,孩子會很興奮,他可能會叫、會鬧,主要想引起父母的注意。慢慢的孩子的身體就會感受到這個規律,知道這個時間可以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然後,不好的行為、吵鬧就會消失。 知易行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些父母一開始很熱,我們都可以看到孩子很快樂,可是有時我們的生活很容易受到影響,例如:去爺爺奶奶家或是某人生病,然後就忘了品質時間,最後就漸漸不做了,等到孩子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又變得攻擊,問題又出現時,才又想起品質時間。不過,只要再重新開始做就好了,但是一定要去做,特別是有好幾個孩子的家庭更需要。 我有一些經驗,在有好多個孩子的家庭裡,常常中間的孩子最容易被忽略,大的孩子會被要求去做一些事情,而小的孩子因為還小也會倍受重視,除非中間的孩子偶爾也能做做壞事或大叫一下,否則很容易受到忽略,特別是安靜的中間孩子最需要品質時間。 品質時間要做什麼隨孩子的需求而定,也許一個孩子想要父母為他讀故事;另一個孩子想要父母陪他玩玩具;另一個孩子只想和父母說說話,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 我有一個孫女,每天,我都和她一起洗澡,我孫女就會在這時候玩玩她的小鴨鴨,這段時間就是我和孫女的品質時間。品質時間重要的不是時間的長短,而是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的感覺

《頭腦啟蒙的技巧》

2006年02月06日
公開
7

◎ 凡事以孩子為優先考慮,對孩子的頭腦發達有壞影響★多湖輝親子館 曾經看過一個漫畫:父親在公司裡打開便當盒蓋,發現菜色與往常大不相同,非常豐富,而且便當盒稍小,這才想到自己拿錯了上幼稚園的兒子的便當盒,對於孩子受到這樣的優待,心中非常感慨,不免暗暗地恨起來——這真是對凡事以孩子為優先的現代社會生活的一大諷刺! 在目前的社會中,父親的地位早已一落千丈、蕩然無存,只有孩子才是家庭之主,這可能是殘酷的考試戰爭所造成的。 不過,凡事以孩子為優先的生活對孩子絕對沒有好處,結果可能使孩子在長遠的人生跑道上,成為一個失敗者。 因此,我非常贊成在家庭裡發起親子戰爭。例如,選擇電視節目的時候,不一定完全以孩子為優先,父母遇到自己想看的節目,一定要自我主張,運用自己的權利。 當然,這種戰爭應該適而可止,父母可以隨機應變,在適當的時機下結束戰爭。而透過這種戰爭,孩子可以了解到,一個人並不是凡事都能隨心所欲。 在家庭中,如果事事以孩子為先,孩子會認為自己隨時隨地都可以為所欲為。進了學校之後,也不懂得讀書與遊戲的區別,上課時老師的話當作耳邊風,課業成績一塌糊塗……總之,這種對待孩子的方式,對孩子可以說有百害而無一利。 ◎ 東西總是放在固定位置,無法培養孩子自由思考的能力★多湖輝親子館 有一所幼稚園曾做過如下的實驗:這所幼稚園的老師總是要求孩子把鞋子放在寫有名字的鞋箱中。有一天,老師在完全沒有通知孩子的情況下,把名字的位置完全改變。令人訝異的是,這個小小的改變,使得大班的學生大為混亂,而小班的學生則不慌不忙地,把他們的鞋子放在新的位置。 換言之,已經進行了一年同樣作業的孩子們,頭腦已經固定化了,對於新情況的發生,無法作彈性的應對。由此可見,老是把同一物品放在固定場所,會使孩子失去自由思考的餘地。 ◎ 給孩子獨處的空間,可以養成他的思考習慣★多湖輝親子館 亞洲國家的幼稚園很重視團隊精神,而歐美則有很多重視孩子自主性的蒙特梭利式幼稚園,以「孩子正熱中於某件事時,不要為了表示讚美,而去打擾他。」作為教育原則。思考活動,原本就應該在孤獨中進行。 與亞洲國家的孩子比較起來,歐美的孩子比較懂得自己玩。這是孩子正處於思考發展階段時,盡量讓他獨處的生活習慣所培養出來的。 所以,要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就應該盡量給他獨自的生活空間。

《頭腦啟蒙的技巧》

2006年01月31日
公開
1

◎ 孩子說粗魯的話,不必勉強糾正★多湖輝親子館 當你聽到孩子口中出現「他媽的」、「混蛋」等字眼時,有什麼反應呢?大部分的父母聽到孩子說這些話,都會覺得很粗野,不是嚇得立刻斥責他,就是擔心孩子交上了壞朋友。 其實,語言是社會關係的產物,所以,孩子在父母面前說一些家人從未說過的話,也就表示孩子的人際關係擴展了、孩子長大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大可不必理會他,等他長大一點,自己就會了解這是一種粗野的表現,自然也就不會再說了。如果父母責罵或阻止,反而會阻礙孩子的成長。 ◎ 對孩子而言,玩具就是要破壞的★多湖輝親子館 一個玩具到了他手裡,總是當寶貝,玩了很久也不會弄壞——聽起來,這樣的孩子懂得愛惜物品,似乎是典型的好孩子。 然而,為了愛惜玩具,而使得孩子時時提心吊膽,變得神經質,這對於孩子智能的發展而言並無好處。 因為比較複雜的玩具會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孩子會自問;「它為什麼會動呢?這裡面到底有什麼?」而想去觸摸它。 在這個時候,父母如果能指導他拆卸的方法,對孩子而言,就不只是純粹好奇心的滿足,而是一種有效的頭腦訓練了。 換言之,毫無技巧地把玩具敲壞,或仔細把它拆開以了解其中的構造,這種行為已經刺激孩子的興趣了。因此,此時父母可以給予建議與指導,使孩子拆掉玩具後還能重新組合。 被拆散之前的玩具是完成品,也就是邏輯上的結論。將完成品一層一層拆掉,也就是在走與邏輯「過程」相反的路。 換言之,一個玩具就如同一個邏輯本身,讓孩子拆玩具就是讓孩子了解,要有效地得到結論,必須經過什麼樣的邏輯過程。這是一種邏輯思考的訓練。   有一陣子,塑膠玩具大為風行,無論是時鐘或汽車都是透明的,可以看清內部的一切零件,頗受喜愛。這種設計是針對孩子想要破壞玩具以了解內部結構而來,可說是一種前趨觀念。 ◎ 頭腦好自然會產生關懷他人的意念★多湖輝親子館 「我們家的孩子,論聰明,倒是不聰明,不過他最大的優點就是脾氣好,懂得關懷別人……」很多母親常如此驕傲地自吹自擂。也有人說:「他的頭腦很好,就是品性差了一點……」可見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頭腦的好壞與關懷心的有無是無關的。 不過,這些話都是做父母的在自我安慰,或出自於對頭腦聰明者的嫉妒心理,並沒有任何有力的根據。因為善於關懷、心地善良與頭腦好不是分開的,而是一體的。 一個人之所以心地善良,懂得關懷別人,就是因為他能站在別人的立場,為別人設想,這一點是頭腦差的孩子做不到的。 明白對方現在在想什麼,要怎麼做,將這種微妙複雜的心理狀態作最迅速的掌握,然後採取適當的應對行為——這就是關懷。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改變觀點,發揮最大的想像力、觀察力,這是相當困難的作業。一個人只要能做到這一點,就足以證明他的頭腦不壞。 談到「頭腦好」,很多人馬上聯想到功課好,會K書?其實這種觀念是大錯特錯的。培養具有關懷心的孩子與培養頭腦好的孩子,表面上似乎不一樣,但其實並無不同。

《頭腦啟蒙的技巧》

2006年01月24日
公開
9

◎ 經常迷路的孩子才有前途★多湖輝親子館 大部分的父母都認為,所謂好孩子,就是不會讓父母擔心的孩子,當然這也是事實。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不會讓父母擔心的是好孩子,那麼會讓父母擔心的就是壞孩子了,這種觀念實在似是而非! 有些父母總是覺得,只要孩子在眼前玩,就可以放心了。但是,為了父母安心,限制孩子的行為,將喜歡自由行動的孩子扣上「壞孩子」的罪名,這種作法實在是很不公平的。 例如,有些孩子與父母上街,只要父母稍不注意孩子馬上失去蹤影,這樣的孩子多半會被認為是壞孩子。然而,在我看來,這種孩子簡直充滿了各種可能性,理由很簡單: 第一,容易迷路的孩子,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具有選擇自己喜歡東西的能力。 第二,容易迷路的孩子,一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會投注全副的集中力,渾然忘我。    至於比較膽怯而沒有獨立性的孩子,會一直拉著母親的手,迷路的機會當然比較小。換言之,愈是有集中力、持續力、獨立心的孩子愈容易迷路。實際上,容易迷路的孩子,到了百貨公司,往往專心觀看自己喜歡的玩具,人群擠來擠去,一轉眼就找不到母親了。 從這個角度看來,容易迷路的孩子不是壞孩子,而是有前途的孩子。 ◎ 愈不喜歡團體行動的孩子,愈具有多樣的可能性★多湖輝親子館 在幼稚園裡,如果有五十個孩子集中在一起做同樣的事,通常會有一、兩個孩子在一旁做其他的事,這幾個少數的孩子對參與團體行動往往不感興趣。 例如,其他的孩子都在唱歌,只有他一個人在畫畫——對老師及母親而言,這樣的孩子簡直是令人頭痛,惹人煩惱。 此外,很多人都擔心目前無法過團體生活的孩子,將來會變成無法適應社會的人,因此大部分的母親會有這樣的想法——「無法參與團體行動的孩子是壞孩子,必須儘早加以矯正」。 然而,我想奉勸天下的母親,絕不要因此強迫孩子去參與團體行動。我認為,與其讓孩子埋沒在團體行動中,還不如培養孩子在團體中發揮獨創能力。 大部分先進國家,都不會強迫孩子參與團體行動,而採取讓孩子各自發揮能力的教育方法。例如法國的幼稚園,為了顧及孩子的未來,都摒棄在團體中教導同樣的事、讓孩子做同樣學習的教育方針,而讓孩子自由地選擇自己想做的事。 數年前,我曾經訪問過美國的幾所幼稚園,發現他們也都是採取同樣的方針。從這些事實可以了解,把無法適應團體行動的孩子視為落伍者,根本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