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ball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初五

2007年02月22日
公開
2

2/22(四) 溪湖糖廠 -- 鹿港老街巡禮 -- 夜宿台中 朋友的家民宿 08:30出發溪湖糖廠      ﹝回味五分小火車載糖時的情景、品嚐道地的台糖冰品﹞ 11:00鹿港老街古蹟巡禮及地方美味小吃… 品嘗當地的風味小吃,餐後展開一場知性的古蹟巡禮。 中山路老街--是早期的不見天街,原稱五福大街,是居住在鹿港地勢最高之商業區,其設計思維係仿泉州大街而來。 埔頭街、瑤林街--瑤林和埔頭皆為泉州地名,現今被政府列為古蹟保 護區。紅磚道上兩旁的藝品、人物常常令人置身昔日,使人流連忘返。 從媽祖廟-天后宮逛起!往下走有許多的古蹟。三大古蹟、八 景、十二勝。 ◇ 鹿港老街、隘門、半邊井、元昌行、九曲巷、意樓、甕牆、摸乳巷 走一遍鋪有紅磚菱格的街道、看著已經斑駁的磚牆,以然褪色的門聯,遙望失去老主人守護的古樓,體會想像當年的熱鬧情景。 ◇ 午餐 ﹝鹿港老街著名的小吃,如蚵嗲、麵線羹等等﹞ ◇ 誠心祈求前往鹿港天后宮 ﹝香火鼎盛的鹿港天后宮,奉祀的是來自湄州的湄州媽祖,天后宮的建築古色古香,處處你都可以看到獨具匠心的雕刻建築特色,每逢農曆一月至三月間是進香的旺季,更是人潮洶湧喔。﹞ ◇ 前往鹿港民俗文物館 ﹝採用歐式建築的民俗文物館,本為當地富商的豪宅,後來捐出展示一些頗具特色的文物收藏品。館內展出清朝中葉至民初的各式文物。﹞ ◇ 夜宿朋友的家民宿 (進房時間為下午3點入房,隔日11點退租房) ◆鹿港小鎮 鹿港保存許多珍貴的文化資產,成為台灣文化觀光的重鎮。而留存於鹿港的除了古蹟文物,還有淳樸的民情、鼎盛的文風、濃郁的人文情懷,最完整的老街鎮面貌,簷瓦相連的老街屋、宛如迷宮錯綜巷弄、幾十年來口味如一的鄉土小吃,還有琳瑯滿目的民間工藝、傳統土產,隨便一個切入點就能穿越三百年迢迢時空引領你重回台台灣生活印象,等待有心的你一起來探訪、體會。 古蹟風采-- 天后宮:是台灣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像的廟宇,廟宇莊嚴,壁畫詩題的石刻雕精細雅緻,堪稱為台灣的工藝寶庫。 新祖宮:是台灣唯一由清朝乾隆皇敕建之媽祖廟,採用宮殿式的建築,規格完備且氣象巍峨。廟中的金、柳將軍也被賞賜穿著,威儀十足,蔚為特色。 十宜樓:早年鹿港文風鼎盛,一些風雅之文人墨客往往相邀在此清夜吟詠,或品茗對月。 意 樓:為慶昌商行古厝中的一間小閣樓,今名為〝天遺室〞,以淒豔的愛情故事聞名。古窗櫺上的圖案由葫蘆與古錢交錯變化而成,極具古典美。 美食小吃-- 第一市場芋丸:上選的芋頭再加上嚴選的豬絞肉,配合上老闆的特別佐料,引導出芋丸的香鬆口感。 蝦猴酥:與九層塔一併放入油炸,起鍋後只需沾拌胡椒鹽,即為一道道地的點心及下酒好菜。 蚵仔煎:新鮮的生蚵,加上定量的甘藷粉、茼蒿菜,在平底鍋中煎幾分鐘後,加上老闆精心調配的醬料,即成為一道令人垂涎三尺的美味小吃。

初四

2007年02月21日
公開
2

2/21(三) 三重 -- 彰化田尾 -- 公路花園 -- 夜宿 彰化 06:30三重出發 ●南下:走高速公路→下彰化交流道→轉142縣道。 09:00溪州公園 10:30田尾公路花園 ◇ 田尾松錳休閒車出租(租輛造型特殊的腳踏車,暢遊在田尾公路花園,賞花、喝咖啡) ◇ 暢遊公路花園 ◇ 夜宿三益民宿 ◆田尾公路花園 田尾公路花園沿一號省道,跨永靖、田尾二鄉包括港西、溪畔、柳鳯、打簾、饒平等五個村落。綿延的花海讓您目不暇給。現在己規劃成田尾形象商圈和百花齊放的單車道,沿途除了可欣賞專業景致園藝特定區內的休閒花田還可提供採花服務。 是全國最大型的大花園,看花、賞花,沿路三點六公里園區內有140家業者提供不同特色,有盆花、鮮切花、盆景、園藝資材、綠化苗木〈庭園造景〉等五大類,近年來朝向農業休閒觀光發展,並推動田尾公路花園形象商圈,目前有多家園藝店除了販售花卉盆栽外,也提供餐飲服務包括養生花草餐、花草簡餐、香草肉包、香草花茶、花草冰棒、喝花酒、還有歐式花園咖啡小店,也提供遊客玩花卉DIY,讓遊客在賞花、買花之餘又別有一番風味。若您深怕用走的太累,也可自費租輛『新潮三輪斜躺車』或『多人協力車』也別有一番滋味喲。 松錳休閒車 04-8836063 彰化縣田尾鄉民族路一段107號 歐吉尚ㄟ甕缸雞 04-8243131 彰化縣田尾鄉打廉村公園路148號 晚上才要去買~ 雞已經賣光了 田尾三益民宿 (當日下午3點進房,隔天11點退房)

嬰兒學坐階段7大重點

2007年01月22日
公開
2

(一)發展時機:   六∼八個月左右。   (二)發展狀況:   吳芬芬師說,寶寶到了六、七個月大時,  此從翻身到坐起是連貫動作的自然發展;通常寶寶會先靠著呈現半躺坐的姿勢,接下來身體會微微向前傾,並以雙手在兩側   個半月的嬰兒時期,寶寶會開始學會獨立的坐姿,但是如果傾倒了,就無法自己恢復坐姿,一直要到八∼九個月左右才能不須任何扶助,自己也能坐得好。   (三)所代表的意義:   寶寶會坐得穩了,表示其骨骼發育、神經系統、肌肉協調能力...等發育漸漸趨於成熟。當然,此時寶寶的頸部發育也慢慢的穩定。   (四)關於骨骼的問題:   在寶寶剛學會坐的時候,父母應該特別注意寶寶坐的時間不宜太久,因為這個階段寶寶的脊椎骨尚未發育完全,如果長時間讓寶寶坐著,容易造成脊椎側彎,造成生長發育的損傷。劉士嘉醫師提醒父母,不要讓寶寶採取跪姿使兩腿形成「W」狀或將兩腿壓在屁股下,如此都容易影響將來腿部的發展,最好的姿勢應該是採用雙腿交叉向前盤坐的姿勢。此外,有些寶寶在坐著時背脊會有突出處有皮膚顏色異常的狀況,就須小心留意。   (五)父母給予的輔助方式:   一般來說在寶寶四個月左右,父母可用手支撐寶寶的背部、腰部,讓他維持短暫的坐姿。到了六、七個月開始學習坐穩時,父母可在寶寶的面前擺放一些玩具,引誘他去抓握玩具,漸漸練習放手之後也能坐穩。   (六)建議輔助工具:   各類具有靠背的椅子,或鋪有軟墊的地板。   (七)安全環境的安排:   當寶寶會坐時,切不可讓他單獨坐在床上,如果將寶寶置於床上,床面最好與其身體呈垂直的角度,以防有外力或寶寶動作過大而有摔下床的危險。此外,父母可將寶寶坐的空間用護欄圍起來,且可放置玩具讓寶寶有興趣坐起來。 摘錄自~~小晴晴的窩~~ http://www.babyhome.com.tw/calendar/0,o1de,mid1142296,cid17491935.htm

亞培經典2號

2007年01月13日
公開
2

【轉貼】6至12個月寶寶如何換奶? 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方旭彬 基本上,一歲是寶寶營養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一歲以前的嬰兒,應該以母乳或合格的嬰兒配方奶(不是鮮牛奶)為主食。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不要剝奪寶寶喝母乳的權利,因為實在有太多優點是嬰兒奶粉所無法比擬的。餵哺母乳無法像泡奶粉一樣得知寶寶喝的量夠不夠,所以最好的評估方法,就是看看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最簡便的就是看體重的增加。一般而言,寶寶滿月時體重應該比出生時增加一公斤,到了四個月大約為出生時的兩倍,到了週歲時約為出生時的三倍。通常到了寶寶四到六個月大時,胰臟功能已經成熟,此時體重也大約達到出生體重的兩倍(約六至七公斤),而每天的總奶量大概也達到1000西西,這意味著單單餵奶的營養已不敷寶寶所需,這個年齡的寶寶,常常開始有厭奶的情形產生,一天喝不到600-700西西是常有的事;媽媽要餵奶時,只見寶寶將頭撇向一邊不肯喝,要不就是嘴唇緊閉,急壞爸媽,這時反而不應該強迫餵奶,可考慮開始添加副食品,或者在寶寶滿六個月後改較大嬰兒配方。 從六個月到週歲的寶寶,我們很難期望奶量再增加,甚至寶寶會有喝奶量逐漸減少的情形,這時應該先看看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 1.「生長」指的是體重身長頭圍,可參考寶寶的健保手冊中的生長百分位是否已低於第三百分位或在短時間內急速下降。 2.「發育」指的是寶寶到了該年齡的功能是否已經成熟,如四個月抬頭,五至六個月翻身,七個月會坐,八個月會爬等等。如果寶寶厭奶喝得少又有生長發育遲緩的問題,或者合併有其他症狀如腹瀉、吐奶或便秘,應該趕緊就醫找出病因。 6-12個月大寶寶與比0-6個月大寶寶需要更多的熱量、礦物質與蛋白質,這些營養可以由副食品或固體食物的攝取來加強,而嬰兒平均長第一顆牙齒的年齡也是六個月,添加副食品,可以逐漸訓練寶寶咀嚼的功能。媽媽給寶寶儲存在體內的鐵質,到六個月左右就會不夠,如果能從副食品中添加富含鐵質的食物(如牛肉泥、豬肝泥、蘋果泥、深綠色蔬菜等),便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至於六個月以上是否一定要換成較大嬰兒奶粉,1986年5月第39屆世界健康會議的結論是:對嬰兒哺以較大嬰兒奶粉其實是不必需的。較大嬰兒奶粉跟一般嬰兒奶粉相比,其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較高,有些添加了蔗糖所以味道較甜,如果寶寶厭奶改喝較大嬰兒奶粉便可改善最好,但是如果寶寶不適應,也不一定非換不可,只要副食品添加得宜,營養大都不會匱乏,而且較早適應固體食物的寶寶也較容易適應成人食物,而不會在週歲後太依賴牛奶。 換奶以漸進的方式在三到四天逐步更換為宜,也就是第一天先以3/4原奶1/4新奶的比例餵哺,並觀察寶寶有無任何不適的症狀,例如腹瀉、腹脹、嘔吐等,如果沒有問題第二天再以1/2原奶1/2新奶將比例增加,第三天加到1/4原奶3/4新奶,順利的話可在第四天完全換奶。特別提醒由母奶換成配方奶的時候,如果寶寶出現血便、黏液便、皮膚紅疹等症狀,可能是牛奶蛋白過敏,應該帶給小兒腸胃科醫師進一步檢查確定。 添加副食品也是以漸進為原則:第一次添加副食品,建議先從液體食品如稀釋的果汁開始,切記不要太酸免得寶寶抗拒,也不要太甜以免影響正常的喝奶量,可選擇在兩餐之間從少量開始嘗試。頭幾次或許寶寶不適應,但媽媽不要灰心,因為心理學研究指出嬰兒開始嘗試新食物,可能需要8至10次的接觸、品嚐才會接受,所以不要嘗試一兩次後就放棄。待寶寶適應後,可慢慢增加副食品的量,約一至二個禮拜後,再試著增加第二種新的副食品。不要一兩天就換一種新的副食品,這樣容易造成寶寶錯亂。等到液體食物適應後,可再嚐試半固體食物如嬰兒米粉或麥粉。 一般建議先從米粉開始,添加的方式,可用水調成米糊用小湯匙餵,如果寶寶會用舌頭將米糊吐出,表示吞嚥功能尚未十分成熟,這時也可以將米粉加入嬰兒配方奶中(一開始以半瓢對三瓢的比例,再逐漸增加到一瓢比三瓢),一但寶寶可以吞嚥,還是以小湯匙餵食較好。其他液體食物如菜湯、稀飯湯,半固體食物如果泥、菜泥、蛋黃泥(九個月後)、肉泥、什錦稀飯(加海苔醬、肉鬆、吻仔魚、蔬菜、紅蘿蔔)等,均可視寶寶的適應情況逐步添加。 到了一歲以後的幼兒,應該減少喝母乳或牛奶的次數(大約每天二次),當作點心即可,而應該以一般大人吃的三餐食物(蛋奶魚肉豆類蔬果米麵等)為主食,只要夠軟易消化,都應該均衡地攝取,否則小朋友的生長發育會有問題。至於鮮奶、優酪乳、蜂蜜水,基本上不要給一歲以下的嬰兒吃,一歲以上的幼兒則無妨。 寶寶便秘時,先看看有無肛裂,可用溫水坐浴幫忙傷口復原;不要將奶粉泡濃以免腎臟受損。如果已經滿四個月,可嘗試稀釋的果汁或蘋果以外的蔬果泥,藉由添加纖維質,配合以薄荷油以順時鐘方向輕輕按摩肚臍周圍來促進腸蠕動。感覺寶寶大便很吃力時,可以凡士林潤滑的肛溫劑刺激肛門(約進入2公分),如果嚴重到解血便或有嚴重腹脹嘔吐,應該就醫檢查有無先天性巨結腸症或腸道神經發育不全等潛在疾病。 寶寶腹瀉時,應注意有無口舌乾燥、皮膚鬆垮、小便減少等脫水症狀,可先將奶泡稀,暫停米麥粉的添加,餵哺母乳的媽媽仍可繼續餵母乳,另外可於兩餐之間給予嬰兒專用的口服電解液(等於口服的點滴)。如果寶寶已適應固體食物,可給予清淡飲食(BRATS: Banana較綠的香蕉、Rice稀飯配海苔醬、Apple蘋果或蘋果泥、Toast白土司或饅頭、Saltines蘇打餅乾)。如果不能改善,可在醫生指示下改喝無乳糖配方奶粉(俗稱止瀉奶粉),大約2星期之後,腹瀉已改善時,再逐步改回原來的一般嬰兒奶粉。 有家族過敏史(父、母、兄、姐有氣喘、過敏性鼻炎或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可將副食品添加時間延至六個月,建議先加米粉(因為東方人對麥粉較易過敏)。易過敏食物如甲殼類海鮮(蝦、螃蟹)、堅果(花生、核桃)、柑橘柳橙、芒果、奇異果、草莓、豌豆、花生及蛋白等,最好延到一歲以後再給。 對於過敏體質的寶寶,最好能餵哺母乳至少六個月以上,如果不行的話,可於嬰兒初期(六個月以前)餵哺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目前市面上有雀巢能恩Nan HA1,亞培心美力Similac HH,惠氏S-26敏兒樂-HAP等),六個月以上的寶寶,因為已經開始添加副食品,換不換成較大嬰兒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意義並不大,因為所吃固體食物的蛋白質分子早已比水解蛋白更大。此時反而應注意減少寶寶接觸過敏原進一步誘發過敏反應的機會,除了注意上述哺乳和飲食的事項之外,也要改善環境,減少空氣中吸入性過敏原,如家塵、塵螨、貓狗毛、羽毛、黴菌、蟑螂、花粉等。 相信只要把握住這些嬰幼兒換奶、添加副食品和營養的原則,相信您的寶寶一定都可以長得頭好又壯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