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ball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寶寶發育的里程碑

2006年09月04日
公開
2

嬰兒翻身階段的發展時機:四∼六個月左右 嬰兒在五∼六個月左右有意義的翻身,由於此階段寶寶的身體各部份發展已臻成熟,會出現反射反應,其發展的歷程為俯姿翻為仰姿,再由仰姿翻為俯姿。 嬰兒學坐階段發展時機:六∼八個月左右 寶寶到了六、七個月大時,此從翻身到坐起是連貫動作的自然發展;通常寶寶會先靠著呈現半躺坐的姿勢,接下來身體會微微向前傾,並以雙手在兩側,七個半月的嬰兒時期,寶寶會開始學會獨立的坐姿,但是如果傾倒了,就無法自己恢復坐姿,一直要到八∼九個月左右才能不須任何扶助,自己也能坐得好。 嬰兒學爬階段 發展時機:八∼九個月左右 大致上分為兩個階段,為俯爬以及狗爬式。一般而言,寶寶在八個月左右時懂得自然的爬行。在學習爬行的初期,幾乎都是以同手同腳的移動方式進行,之後會緩慢。在九個月大時,身體才能慢慢離開地面,採兩手前後交替的方式,開始順利的往前爬行。 嬰兒學站階段發展時機:八∼十個月左右 一般嬰兒在八個月大左右可經由扶持而慢慢學習站立,九個月時能攀扶著傢具站起來,到了十個月大時就可獨立站立。 嬰兒學走階段發展時機:十∼十五個月左右 寶寶走的動作發展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十∼十一個月):   此階段是寶寶開始學習行走的第一階段,當父母發現寶寶在放手後能穩定站立,可以開始嘗試走路了! ◎第二階段(十二個月左右):   蹲是此階段重要的發展過程,父母應注重寶寶站→蹲→站連貫動作的訓練,如此做可增進寶寶腿部的肌力,並可以訓練身體的協調度。 ◎第三階段(十二個月以上):   此時寶寶扶著東西能夠行走,接下來必須讓寶寶學習放開手也能走二∼三步,此階段需要加強寶寶平衡感的訓練。 ◎第四階段(十三個月左右):   此時父母除了繼續訓練腿部的肌力,及身體與眼睛的協調度之外,也要著重在訓練寶寶對不同地面的適應能力。 ◎第五階段(十三∼十五個月):   寶寶已經能行走良好,對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漸增強,父母應該在此時滿足他的好奇心,使其朝正向發展。 摘錄自~~小晴晴的窩~~ http://www.babyhome.com.tw/calendar/0,o1de,mid1142296,cid17327023.htm

彌月禮俗

2006年08月18日
公開
2

洗三 遵循古禮,新生兒誕生的第三天洗禮,有清除污穢、消災解厄,健康長壽的意思。洗完後,換新衣帶上廳堂拜神祀祖,第三天進行洗浴時,在嬰兒洗澡之前先將柑葉(甘甜、富貴吉祥)、龍眼(子孫滿堂),石頭(身體健康、勇敢)及錢幣(財氣、一生富裕),一起於水中煮沸,待溫涼之後為寶寶洗澡。 剃頭 在寶寶20天或24天剃頭,盆裡放石頭、蔥、錢、雞蛋。 彌月禮 在寶寶彌月當天,娘家需送「頭尾」及桃色彌月圓。而主人準備油飯、麻油雞及二色彌月圓來祭拜神明、祖先,並準備油飯禮盒或彌月圓來餽贈親友。而現在回禮已多用精緻爽口的蛋糕禮盒。 彌月當天,外家贈送外孫衣著、鞋襪、手環、涼被等賀禮,稱「送頭尾」。通常親朋好友都以現金為賀禮,主人家就以油飯紅蛋、彌月蛋糕、紅圓分贈親友鄰居一起分享得子的喜悅。 收涎 在寶寶4個月大時行「收涎」之禮,準備油飯、麻油雞及兩色四月桃來祭拜神明、祖先,另將空心餅串成項鍊掛在寶寶脖子上,由家人講好話,例如「收涎收乾乾,明年叫阿爸。收涎收離離,明年招小弟」。 周歲禮:度晬 寶寶週歲也是第一次做生日,俗稱「度脺」。娘家需準備「頭尾」及桃色龜作為賀禮。而主人要準備牲禮(雞腳不用彎)、紅色龜、油飯、麻油雞祭拜神明、祖先,然後在大廳行「抓周」之禮,讓寶寶腳踏大龜,其前面擺一個「米篩」,內放置物品(例如書、筆、算盤、木尺、錢、印章、豬肉、田土、秤、工程尺)任其抓取再講好話,其次用「包子」擦寶寶的嘴巴、屁股而後往外丟,再拿「米香」給他吃,望其成為一個吃香的人。另外以紅龜或蛋糕回贈親友。

母乳的儲存及回溫資訊

2006年07月28日
公開
2

1. 母乳儲存注意事項: (以下之母乳儲存資訊,僅適用於健康足月的寶寶。早產兒及病嬰通常有更嚴格的集奶方式跟儲存期限。) ◎ 集奶前先洗手,使用經過熱水消毒及乾燥過的儲奶容器。集乳時,不碰容器內側。設計用來餵奶後即可丟棄的袋子;因為會透氣,較不適合儲存。若用來存放母乳,最好包裹2層外袋,且儲放時先將空氣擠出,再直立放入。 ◎ 對寶寶來說,新鮮的冷藏母奶比冷凍母奶好。如果是準備寶寶2天內的存糧,冷藏即可。 ◎ 冷凍時,宜選用消毒過可重複使用的玻離或塑膠瓶,如果不確定寶寶大致的食量,可以在每個容器儲存約60-120CC的母乳,之後,視寶寶需要而調整,小容量解凍容易也不會因為吃不完而浪費。 ◎ 在明顯的地方標上擠奶的年份、日期、時間。如果托兒場所也有其他的母奶寶寶時:記得把寶寶的名字也寫在標籤上。如果有服藥或吃特殊的食物也一併註記。 ◎ 擠出之奶水,若一小時內不食用,隨之冰存。若48小時內不食用,則應冷凍處理。 ◎ 已解凍又餵食後剩餘的母乳,不可再次冷藏、解凍,應當餐吃完。 ◎ 同一天擠出的冷藏母奶,可以放在同一個瓶子儲存。 ◎ 可以在已經冷凍的母奶上加新的奶水,但要先把新的奶水在冰箱冷藏放涼。同時冷凍母乳須多於新的母乳。 ◎ 你的庫存母奶,已先進的先出為原則(舊的先用)。 ◎ 儲放冰箱時,應儲存在冰箱深部,避免儲存在靠外面的冰箱門上,以維持溫度的穩定。 ◎ 擠出的母乳會出現脂肪分離,看起來分成兩層,上層比較黃,下層比較清,這是正常現象。使用前輕微的搖晃,使脂肪混合均勻。 ◎ 當你儲奶給住院中的寶寶時,優先選用消毒過且可密閉的硬容器,勿使用母乳袋,以減低奶水受感染的機率。 ● 母乳的安全儲存時間: | 剛擠出 | 冷藏室解凍但 | 在冰箱外,以溫 | 的奶水 | 未加熱之奶水 | 水解凍之奶水 | | | 室溫 | 初乳:12小時 | 4小時 | 當餐使用 (25℃) | 成熟乳:4-6小時 | | | | | 冷藏室 | 一般冷藏室5天 | 24小時 | 4小時 | 0-4℃冷藏室8天 | | | | | 冷凍庫 | 單門式冰箱 | 不可再冷凍 | 不可再冷凍 | 內之冷凍層:14天 | | | 冰箱上層,獨立 | | | 冷凍室:3-4個月 | | | | | -20℃專 | 6-12個月 | 不可再冷凍 | 不可再冷凍 用冷凍庫 | | | 以上的時間資料,如果覺得不容易記住,目前母嬰親善醫院的衛教方式是指導新手媽媽記住:「三、三、三原則」,就是在室溫可放置三小時、冷藏室可放三天、獨立之冷凍室可放三個月。這是絕對安全的時間,媽媽們可以以此為儲存標準。 2. 母乳的加溫方法 ◎ 冷藏的奶水可以直接置於室溫下,回溫,輕搖後使脂肪混合均勻即可使用。或置於放有溫水的容器中回溫(水溫低於60度),搖勻,水位不要超過奶瓶蓋或母奶袋封口,以避免污染奶水。 ◎ 有些媽媽使用溫奶器溫奶,將溫度定在最低溫即可。 ◎ 冷凍的奶水可於前一夜先將奶水由冷凍庫移至冷藏庫,解凍後,再隔水溫熱給寶寶吃。 ◎ 不論冷藏或冷凍奶水均不能使用微波爐加熱,除了熱點不均勻的問題外,微波加熱也破壞了母奶內的活細胞和抗體,請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