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ball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嬰兒翻身階段的7大重點

2006年11月20日
公開
2

(一)發展時機:四∼六個月左右。   (二)發展狀況:   吳芬芬醫師表示,嬰兒在五∼六個月左右有意義的翻身,由於此階段寶寶的身體各部份發展已臻成熟,會出現反射反應,其發展的歷程為俯姿翻為仰姿,再由仰姿翻為俯姿。   (三)所代表的意義:   嬰兒身體各部位已漸漸發展成熟,包括神經、骨骼、肌肉...等,所有的環節配合良好,粗動作才能漸漸有所發展。而翻身動作良好,將有助於接下來一、二個月後坐姿的發展。   (四)關於骨骼的問題:   馬偕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士嘉表示,有些家長會發現寶寶在翻身時,有一隻上臂會有內旋的情況,這種情形通常都是因為手臂兩側的神經尚未發育成熟所致,父母不必過度擔憂,但最好也能帶到醫院,由專業醫師做診斷。   (五)父母給予的輔助方式:   台北市立婦幼醫院小兒科醫師吳芬芬建議,父母可在寶寶清醒時,用手將寶寶的頭握住慢慢的轉,由上往下帶動身體轉動。或者用雙手抓住寶寶的腳,慢轉至另一方向,由下往上帶動身體的翻轉。父母也可將寶寶抱起,讓他與自己身體保持一段距離,但不要貼著胸部,讓寶寶可以看到媽媽的臉,這樣可以訓練寶寶支撐頭部的力量,鍛鍊頸肌,亦有幫助寶寶翻身的功用。   (六)建議輔助工具:小被單。   (七)安全環境的安排:   由於此時寶寶大部份的時間是仰臥在床上,因此需要注意周遭是否有任何危險物品,以防寶寶隨意抓握弄傷他,甚至放入嘴巴中造成梗塞。床對剛學會翻身的寶寶而言,無疑是最危險的物品。從床上滾下、墜落都容易使寶寶的頭部受到嚴重的傷害,所以家長們切不可輕忽。建議父母可在寶寶的床邊安裝護欄,以避免寶寶在享受翻身樂的同時,而遭受意外。 摘錄自~~小晴晴的窩~~ http://www.babyhome.com.tw/calendar/0,o1de,mid1142296,cid17491883.htm

失敗的老爸~

2006年11月02日
公開
2

收到一封MAIL~ 我也想把老公捐出去 不知道有沒有人要ㄟ 失敗的老爸~ 太搞笑了!! 三十之年得一女,自然如心肝寶貝一般,不過我對於如何照顧嬰兒實在是一竅不通,我向老婆長歎,然後充耳不聞老婆的抱怨和怒氣,做起了”甩手爸爸”。 一轉眼,女兒四歲了。 這期間,老婆抱著女兒回娘家四次。最過分的一次是女兒大便,我正在上網,老婆在廚房忙做飯,河東獅吼般讓我替女兒擦屁股,我就地取材拿了一張打印紙,結果被老婆”上綱上線”,說我根本不配當爸爸,抱著女兒就回了娘家。 過了幾日,我估計老婆已經消氣,於是登門道歉,把娘倆接了回來。 當然日子還是照樣過,老婆照樣一天到晚怒氣衝天,無非老生常談,批判我不做家務不帶孩子。 女兒四歲生日,很隆重地慶祝了一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舅舅舅媽呼啦啦坐了一桌。 吹滅了生日蠟燭,小舅媽笑著問:”小壽星長大了當什麼呀?” 女兒小臉一揚,硬生生地答:”當爸爸!” 大家都有些發愣,爺爺說:”妳是女孩,長大了只能當媽媽呀。” 女兒說:”我才不要當媽媽,當媽媽一天到晚做事。我要當爸爸,當爸爸不做事。” 好傢伙,一桌人的目光齊刷刷地在我身上定格,老婆更在桌下狠命地擰了我一把,我急忙招呼:吃菜,吃菜…… 後來老婆就常把女兒的這句話掛在嘴邊,說,你看看,你看看,你給孩子留了什麼印象,連這麼小的孩子都知道當媽媽辛苦,你卻一點都不知道體貼我……老婆說著就要擦淚,我只好陪笑臉。 那日正在家中枯坐,社區一位老婆婆敲門進來,說是為某災區募捐來了,問:”你女兒可有不穿的衣服?不妨捐出來。” 女兒在旁邊看老婆婆和老婆談得熱烈,不解地問:”媽媽,什麼東西可以捐呀?” 老婆很實際地回答:“就是家裡沒有用的東西。” 沒有用的東西?女兒環顧著室內,然後一雙大眼睛看著我眨呀眨:”媽媽,把爸爸捐了吧。” 我驚跳起來——什麼? 女兒躲在老婆身後不服氣地說:”爸爸不燒飯不洗衣服也不陪我玩,爸爸就是沒有用的東西!” 那一刻,我第一次覺得自己34歲的人生真叫失敗啊。 後來,我就開始洗衣服做飯幫老婆分擔家務了,老婆慢慢地溫柔起來,女兒也開始粘我了。 只是,只要我一動什麼壞念頭,晚上就會做夢,夢見老婆和女兒異口同聲地說:不如把他捐了吧……

嬰兒3階段副食品給予原則

2006年11月01日
公開
2

隨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他所所需要的營養當然也一天天的增多;在這個階段中,父母若是能充份掌握副食品給予原則,就輕輕鬆鬆贏得寶寶的健康了。 完整均衡的營養,對成長中的孩子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在0歲階段的營養給予,更是奠定寶寶一生健康的根基。在嬰兒期中,母乳當然是寶寶最理想的食品,但隨著寶寶一天天的成長,大約四個月開始,光吃奶水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了;所以這個時期的寶寶,除了原先的母乳或嬰兒配方奶之外,另外還應予一些固體食物,這就是一般坊間所稱的副食品(即離乳食)。 副食品給予原則 但對於原本只喝奶水的寶寶來說,「怎麼給」他吃副食品可是一大學問;例如開始給予的時機,新光醫院小兒科林姃慧醫師便表示,並不是一定要從滿四個月開始。要判別寶寶是否可以開始吃副食品,媽媽可先觀察寶寶的體重;一般來說,只要寶寶的體重滿出生時的兩倍(若出生時為2800公克,則滿5600公克),媽媽便可以開始給予他適當的副食品。此外,若是寶寶的生理狀況已表現出趴著時撐起頭部、自已能稍微保持坐姿、喜歡吃手,並且對食物表現出高度的興趣時,則也可以開始給予他副食品。 當然,有一些餵食副食品時的常見狀況是您必須先知道、好做些心理準備的,這些狀況有: 1.寶寶拒食 林姃慧醫師表示,媽媽們餵食副食品時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寶寶拒食,因為當寶寶符合可以開始給予副食品的這段時間,差不多恰好為寶寶的厭奶期(寶寶三、四個月),所以寶寶很可能會顯得什麼都不肯吃,讓媽媽傷透腦筋;針對這個問題,林姃慧醫師表示唯一的不二法門,就是鍥而不捨的多試幾次,讓寶寶適應。 2.奶中「加料」好不好? 寶寶吃了副食品之後,產生了異於平常的哭鬧,或有出疹、拉肚子等狀況發生,則寶寶就可能是對副食品時,一次只能給一樣。例如在開始給寶寶吃米糊時,就應該除了母奶或嬰兒配方奶外只給寶寶米糊,並且要一連試個幾天,確定寶寶對米糊不會過敏時,才換另一種副食品。林姃慧醫師還補充,假如已確定寶寶為過敏體質,或是家族都有遺傳性的過敏體質時,給予寶寶副食品的時機就應順延,至寶寶六、七個月時再開始。 3.米粉與麥粉,最好先給米粉 馬偕醫院營養師毛櫻曼提到,因為麥粉較易讓寶寶產生過敏反應,所以五穀根莖類的副食品最好先由米粉開始,待寶寶無不良反應時,再添加其他的五穀根莖類食品;此外,蛋白質也是極易造成寶寶過敏的食物,毛櫻曼營養師建議,必須要等寶寶七、八個月大時才能給予蛋黃,而全蛋則要等到寶寶十個月大後才可嘗試。 4.不要將米、麥粉直接加在奶水中餵食 林姃慧醫師提到,很多媽媽為了節省餵食時間,所以將米、麥粉直接加在奶水中餵,食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做法;她解釋,給予寶寶副食品不光是為了補充不足的營養,也是一種幫助寶寶離乳的過程;所以這個時候,副食品應有別於奶水,而改用小湯匙餵食。還有一點是要補充的,就是將米、麥粉混合奶水餵食,通常會使得正常濃度的奶水變濃,而增加寶寶便秘的機率,且同時對於寶寶腸胃、腎臟的負擔都會增加;所以混合餵食或許節省了些時間,但實際上沒有任何好處的。 最後,林姃慧醫師並提供了一份0歲寶寶各階段所需的熱量表,以供媽媽們作為參考。 0歲寶寶各階段所需熱量表 月齡別 每1公斤體重所需的熱量 0∼3個月 約115大卡 4∼6個月 約100大卡 7∼9個月 約95大卡 10∼12個月 約100大卡 4-6個月寶寶一天的飲食範例 流質食物階段 食物型態:由流質漸漸轉為半流質 每日副食品餐數:1∼2回 奶水餵養次數:4∼5回 新嘗試:米糊、麥糊、及各種果汁、菜汁 AM07:00 早餐時間:媽媽起床幫寶寶泡「奶奶」 建議奶量:150∼180cc。 AM09:00 上午點心時間:果汁和菜汁各1∼2匙。 AM11:00 午餐時間:很豐盛哦!先有香香的米糊後,還有好喝的奶奶,營養當 然 沒話說。吃完飯後休息30分鐘,媽媽還為我準備了維他命C豐富的 柳澄汁....只是,果汁好酸喔! 記得要先餵副食品再餵嬰兒配方奶。調配方法:以60cc的配方奶加入 約4匙米粉調製成米糊(媽媽可自行拿捏米粉的量,大略成糊狀即可) ;奶量則相對減少,建議為90∼120cc,果汁在給予初期需加水稀釋。 PM15:00 下午點心時間:悠閒的午後,再喝一瓶奶奶補充體力。 建議奶量:150∼180cc。 PM17:00 零嘴:晚餐前再喝個果汁,是營養又天然的小零嘴。 果汁量建議為1∼2匙。 PM19:00 晚餐時間:又是最愛的米糊,哇∼好香!當然,吃完米糊後還是得喝 奶奶。 調配法:依然以60cc的配方奶加入約4匙的米粉調製成米糊(媽媽可自 行拿捏米粉的量,大略成糊狀即可);奶量亦同時相對減少,建議為90 ∼120cc。 PM20:00 餐後:吃完飯後休息一下,再喝點菜汁,營養更完整。 菜汁量1∼2匙。 PM23:00 宵夜時間:喝奶奶時間。 健議奶量:150∼180cc。 4∼6個月寶寶的飲食注意事項 這個時期的寶寶,除了吃母乳或嬰兒配方食品之外,還應該開始吃一些由蔬菜、水果等固體食物製成的湯汁,及米糊或麥糊,來滿足成長中所需的營養了。至於在添加技巧上,營養師毛櫻曼表示,有一些基本原則是媽媽們必須注意並切確遵守的: 1. 一次只能嘗試一種新的食物,且應由少量(1茶匙)開始試吃,濃度也應由稀漸濃。 2. 每嘗試一種新的食物時,應注意寶寶的糞便及皮膚狀況。若三、五天後無腹瀉、嘔吐、出疹或皮膚潮紅等不良反應時,才可換另一種新的食物;而假如有不良反應產生,則應停食用該種食物,並即刻帶寶寶就醫,以確定病情。 3. 最好讓寶寶養成先吃副食品再喝奶水的習慣。 4. 製作副食品時,以天然食物為主,不要使用調味料。 5. 副食製作過程中應確保衛生,食物、用具、雙手都應洗淨。 6.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階段的初期,蘋果汁、西瓜汁、葡萄汁等果汁就較枸櫞酸類的果汁(如橘子)適宜先給予寶寶,寶寶的接受度可能較好。 此外,林姃慧醫師也提醒媽媽們,餵食副食品時,應儘量將其盛裝於碗或杯內以湯匙餵食,讓寶寶可以儘快適應成人的飲食方式;過程中媽媽最好詳實的記錄寶寶每天所吃的種類及量,以作為了解寶寶健康狀態的依據。 ------------------------------------------------------------------- 4-6個月寶寶的副食品製作重點 在這個時期中,寶寶可以開始嘗試固體食物的種類有蔬菜類、水果類及五榖根莖類,但其製作上和一般給成人所食用的有很大的差距,製作重點如下: A蔬菜類-菜湯(汁): 將新鮮的蔬菜洗淨切碎,投入鍋內加水煮沸;煮開約三分鐘後,再取出菜湯(汁)冷卻即可。 B水果類-果汁: (1) 柳丁、橘子類:將其初片後擠汁。 (2) 番茄、葡萄類:先將其置於碗內以熱水浸泡兩分鐘再取出、去皮,再用乾淨的紗布包起後,用湯匙擠壓出汁。 (3) 西瓜、香瓜類:將瓜肉挖出、置於碗內後,再用湯匙擠壓出汁。 注意哦!製作好的果汁必須先稀釋再給寶寶食用,例如兩茶匙的柳橙汁,可加兩湯匙的開水稀釋。 C五穀根莖類-米糊、麥糊: 取適量的米粉或麥粉於碗內,加 ------------------------------------------------------------------- 7-9個月寶寶一天的飲食範例 半固體食物階段 食物型態:半固態(泥狀) 每日副食品餐數:1日2回 奶水餵養次數:1日4回 新嘗試: 可開始嘗試稀飯、麵條、土司麵包,及蛋白質來源的蛋豆魚肉類。 AM07:00 早餐時間:辛苦的媽媽,得起床幫珈聿泡牛奶了。 建議奶量:200∼250cc;此外楊淑惠營養師建議,若餵食時間充 份,給孩子吃米糊半碗更好。 AM10:00 上午點心時間:奶奶一瓶。 健議奶量:200 ∼250cc AM12:00 午餐時間:今天午餐吃豆腐拌稀飯。 材料:豆腐半塊、稀飯半碗、煮軟的紅蘿蔔丁少許。 還有還有!吃完飯後,媽媽還現榨了蘋果汁給我,酸酸甜甜的,非常 好喝。 這個時期的寶寶除果汁外,還可以吃果泥,媽媽們不妨自行搭配。 PM15:00 下午點心時間:依舊是奶奶一瓶。 建議奶量:200∼250cc。 PM18:00 晚餐時間:冕上吃麵。雖然不是北方小妞,但我很喜歡吃麵喔! 軟麵條半碗( 麵條需先初斷),蛋黃泥及菠菜泥各1湯匙。 PM21:00 宵夜時間:少量多餐是嬰兒飲食的習慣,所以睡覺之前... 再一瓶奶奶吧! Sweet night 吃飽了、喝足了........做個好夢去! 7∼9個月寶寶的飲食注意事項 從這個時期開始,因為寶寶已經開始長牙,所以寶寶飲食狀況的變化就更大了。營養師毛櫻曼表示,首先是大的轉變就更大了。營養師毛櫻曼提到,初次讓寶寶試吃蛋黃泥,一次的量不要太多,最好由1/2至1茶匙開始試吃,如無不良反應再漸增加食用量;另外,此階段切勿讓寶寶吃蛋白,因為蛋白易造成過敏,對這個階段的寶寶來說並不適合。 具有過敏體質的孩子,在此階段也可再次嘗試副食品,佰仍然需要謹傎觀察;林姃慧醫師表示,因為若是有新的過敏原,還是可能會過敏的,所以媽媽仍應保持初次讓寶寶嘗試副食品的心情,仔細地觀察寶寶的每一天。 7∼9個月寶寶的副食品製作重點 A蔬菜類-菜泥 可選擇葉子部份如菠菜、蕃薯葉,或是根莖類如南瓜、胡蘿蔔等洗淨切片,放入鍋內加少量煮熟,再盛出用湯匙壓碎盛泥狀。 B水果類-果泥: 以新鮮水果(最好是熟軟、纖維少'、肉多的水果、如木瓜、香蕉、蘋果等)洗淨去皮,再用湯匙取果肉碾碎盛泥即可。 C五穀根莖類- (1) 薄粥:米加10倍水,以小火煮爛。 (2) 土司麵包、饅頭:有以下兩種吃法。 A.吃法: 因為這個時期恰好是長牙期,所以可以將土司麵包或饅頭烤過,讓寶寶自己拿著吃。 B.吃法: 將土司麵包或饅頭的硬皮去掉,撕碎後泡入奶水內,用小湯匙餵。 D魚肉蛋類: (1)魚泥:取成人正餐所吃的魚,挑取調味料沒滲入的內層,用湯匙刮下搗成泥。 (2)肉泥:將里肌肉用湯匙刮成泥狀再煮熟,或是請肉販代為絞細兩次以上即可。 (3)蛋黃泥:將蛋煮熟後取出蛋黃,再壓碎並加入少量開水調成狀即可。 (4)豆腐泥:將豆腐用開水沖洗後,用湯匙直接挖食。 (5)肝泥: A.製法:將生的豬肝或雞肝,以湯匙刮成泥,再加水淢湯汁蒸熟。 B.製法:將生的豬肝或雞肝切先切成小塊煮熟,再用湯匙壓成泥。 7.10-12個月寶寶一天的飲食範例 固體食物階段 食物型態:固態 每日副食品餐數:3回∼4回 奶水餵養次數:2回∼3回 新嘗試: 這個階段可以開始讓寶寶嘗試乾飯、全蛋等食物。 AM07:00 早餐時間: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早餐喝奶奶。 建議奶量:200∼250cc;當然,也可以用米糊一碗取代。 AM10:00 上午點時間:多攝取維他命C對美容很有幫助,點心吃柳丁。 柳橙類水果,必須挖取出果肉給予寶寶;假如覺得麻煩,改以蘋果 切片也不錯,但記得要小心,別讓寶寶噎到了。 AM12:00 午餐時間:媽媽用了麵條半碗(麵條切斷)、肉絲1/2兩(約1湯匙)及1湯 匙利碎的蔬菜,做了一碗肉絲麵給我,香噴噴的。 PM15:00 下午點心時間:悠閒的午茶時光,來瓶奶奶吧! 建議奶量:200∼250cc;或改以米糊一碗也可以。 PM18:00 晚餐時間:豐盛吧!有稀飯、紅蘿蔔、馬鈴薯和半個蛋,營養100分 PM21:00 宵夜時間:成長中的我是餓得很快的,所以睡覺之前,再吃個宵夜。 建議奶量:200∼250cc;或改以米糊一碗也可以。 10∼12個月寶寶的飲食注意事項 林姃慧醫師表示,十∼二個月的寶寶雖然已經可以開始喝牛奶、吃全蛋,但是許多全奶類產品,如起司、優格、養樂多等食品,還是等到寶寶一歲以後再給予較為適宜。此外,由於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具有可以自己吃飯的能力,所以媽媽應該儘量讓寶寶自己吃,並示範正確的動作(如拿湯匙、握杯子),讓寶寶學習。 選擇正確安全的餐具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寶寶手部的抓握能力尚不完全,所以餐具應選擇摔不破的杯、碗、盤、匙等等;同時,餐具的品質及耐熱度也須考量,因品質不佳的塑膠餐具很可能會遇熱釋出化學物質,所以媽媽們可得仔細選擇,以確保寶寶的健康。 10∼12個月寶寶的副食品製作重點 A.蔬菜類-碎蔬菜: 將新鮮蔬菜洗淨切碎後,放入鍋內加少量的水煮爛後盛出即可。 B.五穀根莖類-濃粥: 米加7倍水,以小火煮爛。 C魚肉蛋類-蒸蛋: 將蛋打入碗內,加入水或湯汁至八分滿,再加入少許的鹽(或糖),置入鍋內蒸熟即可。 添加副食品的禁忌 最後,有一些添加副食品的禁忌必須再次提醒媽媽們;首先是食物的選擇,在寶寶的牙齒還沒有生長完全之前,媽媽們應注意食物的軟硬問題,特別是有骨頭或有刺的食物,一定得特別小心。還有,為了避免寶寶養成偏食的習慣,媽媽們應避用調味料調理副食品;當然,油炸、辛辣或是太冰的東西也不適合給寶寶吃。 另外,有部份的蔬(菜像是胡蘿蔔、芒果、南瓜等)因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所以易使得寶寶的皮膚變黃;因為維他命C雖有益,但卻屬於脂溶性,食入後會囤積於體內,而使得寶寶的皮膚黃;雖說一段時間後就會退掉,但還是不應該讓寶寶吃太多,適量就好。 完整的營養最健康 最後要再次提醒媽媽們,副食品的添加重點,就是希望除了補充寶寶所需的營養之外,還能讓寶寶漸漸地適應各類食物,所以其量應由少變多,千萬不要強制限定寶寶一定得吃多少,而逼著寶寶多吃一點;否則若是影響了寶寶進食食的心情,並留下對其的負面記憶,反而易使得添加計畫失敗,甚至導致寶寶產生偏食的習慣。 掌握嬰兒時期的健康,就是為寶寶的將來奠定了穩固的健康基礎;而想要擁有健康,當然就必須擁有完整的營養囉。林姃慧醫師與毛櫻曼營養師同時強,若是希望寶寶能健康的成長,則均衡的攝取5大類營養可是第一要務;而在您掌握了0歲階段的副食品給予原則之後,相信對於完整營養的給予,定能不費工夫的信手捻來,營養百分百、健康百分百。 ★•° 小Q妹的天空 •°☆ < 分享 >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36245&op=dt&lno=82355535&no=3604433

偶爾當公主 老公更疼惜

2006年10月16日
公開
2

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oct/17/today-family4.htm 偶爾當公主 老公更疼惜 文�花豚子 前陣子連日來陰雨連綿的天氣,衣服都不容易乾,尤其是厚重的牛仔褲。 正好遇到期盼已久的電影上檔,我摸摸微帶潮濕的牛仔褲,於是翻出數年前買的連身短洋裝、許久沒穿的米色高跟鞋,為了搭配洋裝還化了個淡妝。 電影散場時天空又下起了大雨,老公要我在電影院的門廊下等候,他冒雨衝到對街把車子開過來。車一停在路邊,我就馬上跑出門廊坐進車裡。 一上車老公就抱怨我怎麼動作這麼快,他正想拿傘下車接我,我就自己冒雨上車了。這下是我感到奇怪了,在一起十多年他從來沒有這麼殷勤過。別說拿傘下車接我了,如果我上車動作慢一點,都會引起他一番抱怨。 「因為你今天打扮得很漂亮啊。」他理直氣壯的回答我的疑問。 這麼聽起來好像也有點道理,兩人交往久了難免就像是對待家人一樣,在一起的時候對自己外表的整理會懈怠。不知道多久了,我總是穿著牛仔褲、T恤,素著一張臉跟他出門。我穿得隨性,也難怪他對我的態度越來越隨意了。 想要人家把你當做公主看待,自己要先像個公主。常常聽人抱怨先生不夠體貼,只會把老婆當成佣人看待。在這之前,做老婆的是否也該先嘗試著讓自己不要看起來就像個佣人? ******************************************************************** 看完文章,真是心有戚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