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Blue-field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7年04月04日
公開
2

第一次月考

第一次月考

2007年04月03日
公開
4

第一次月考

第一次月考

2007年04月02日
公開
5

生活中的三寶

網路轉貼文章: 生活中的三寶 大自然的三寶:陽光、空氣、水。 說話的三寶:請、謝謝、對不起。 處世的三寶:謙虛、禮貌、讚嘆。 修養的三寶:安靜、慈祥、沈穩。 家庭的三寶:歡喜、幽默、體貼。 客廳的三寶:書櫥、盆花、壁畫。 齊家的三寶:和氣、和樂、和平。 飲食的三寶:均衡、節制、感恩。 健康的三寶:步行、少欲、氣和。 睡眠的三寶:要放下、不妄想、吉祥臥。 旅行的三寶:增廣見聞、安全歡喜、簡樸節用。 理財的三寶:確立預算、開源節流、勤儉正當。 護理的三寶:同體慈悲、喜悅樂觀、醫術正確。 醫生的三寶:醫能、醫德、醫通。 商人的三寶:童叟無欺、品質保證、信譽卓立。 學問的三寶:活用、廣博、實在。 治學的三寶:勤讀、勤寫、勤思。 學習的三寶:諦聽、接受、思惟。 交友的三寶:誠信、正直、貢獻。 人心的三寶:真實、善良、寬容。 治國的三寶:愛民、助民、利民。 求職的三寶:專長、禮貌、勤奮。 和長官相處的三寶:服從、忠貞、說是。 僧侶的三寶:慈悲、莊嚴、威儀。 父母的三寶:教養、負責、榮耀。 兒童的三寶:天真、活潑、乖巧。 女士的三寶:青春、健美、氣質。 男士的三寶:英武、信德、才能。 老人的三寶:不倚老賣老、不眷戀往事、不怨天尤人。 幸福的三寶:「吃得下、睡得著、笑得開!」

2007年04月01日
公開
2

復活節是哪一天

http://w3.lsps.tp.edu.tw/~s900300/theme_1.html 介紹復活節 復活節是哪一天 復活節是在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禮拜天。 所以,每年的日期都不一樣,像2003年的復活節就是4月20日,2004年的復活節是4月11日,2005年的復活節則是3月27日,而2006年的復活節則是4月16日,以此類推。 復活節的前兩天,就是受難日,往往信徒會帶著肅穆的心情,記念耶穌爲世人的罪釘在十字架上而死。 百合花 百合花象徵神聖與純潔 。人們喜愛以在春天、復活節左右盛開 的百合花來代表耶穌基督的聖潔。而形狀像隻喇叭的百合花,也像是正大聲宣揚耶穌基督復活的好消息。  復活彩蛋 蛋,象徵新生命。堅硬的蛋殼無法限制裡面正在孕育的新生命。耶穌基督為了我們的罪而釘死在十字架上,葬在墳墓裡,但墳墓無法關住祂。祂第三天復活了,使凡相信祂的人,因此而得到新的生命。蛋,便成為復活節常用的象徵物之一。 十字架、釘子 復活節那天,有許多人會將煮熟的蛋用顏料畫上與復活節相關的圖案。例如:十字架、釘子、百合花、兔子等等,裝飾的五彩繽紛。然後互相交換,提醒耶穌的復活。也有人喜歡玩尋找彩蛋的遊戲,大人先將彩蛋藏在花園草叢中,讓小朋友們去找。找到彩蛋的人,就要說出蛋上圖案的意義。比如說,十字架是耶穌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釘子則是提醒我們耶穌基督被釘子釘在十字架上。 復活兔(邦尼兔) 依據歐洲古老的傳說,野兔是一種終日不閉眼的動物,它們能在黑夜裡,觀看四周其它的動物,因此,野兔就代表著那黑夜中一輪皎潔的明月。再加上復活節日子的計算是以春天月圓為基準於是就將春天繁殖力強的野兔視為 復活節的一個象徵。這習俗傳入美國後,美國人還為兔子取了一個可愛的名字,叫牠復活節的邦尼兔呢! 資料來源:http://www.lutheranmedia.org.tw/Festival/easter.htm

2007年03月27日
公開
24

骨折復原的營養保健

轉貼自:http://nutri.tmu.edu.tw/networks/newpage114.htm 骨折與手術所造成的壓力(Stress)﹐往往會造成體組織與營養素的巨額損耗﹔另一方面為了修補受損的組織﹐往往也需要更多的營養。所以在骨折復原期間﹐應特別注意蛋白質、熱量、與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的充分攝取﹐如此可加速骨折的復原﹐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一般原則  1攝取充足的熱量、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  2視復原狀況遵醫囑逐漸增加運動量  3以正餐為主﹐不偏食﹐少吃零食及垃圾食物  4充分休息及睡眠﹐避免熬夜及過度勞累﹐保持心情輕鬆愉悅  5少量多餐﹐勿暴飲暴食  6食物烹製備以易消化為原則  7避免食用過量的精緻糖﹐水不要喝太少 所需的營養素 1熱量:視受傷狀況增加熱量攝取。以多醣類主要的熱量來源﹐攝取充分以節約蛋白質的利用。 2蛋白質:遵照指示增加攝取。高生理價蛋白質(奶、蛋、魚、肉、豆)應至少佔總蛋白質量1/2以上。 3脂質:適度攝取﹐宜避免攝取過多動物性脂肪 4維生素:各種維生素應攝取充足。尤應注意維生素B群﹐C﹐E的充分攝取 5礦物質:從飲食中均衡攝取。尤其是鈣、磷的充分攝取。若有失血﹐亦應注意鐵質的攝取。 飲食建議 五穀類:推薦食用全穀類食品(如胚芽米﹐全麥麵包) 奶、蛋、魚、肉、豆: 乳製品:推薦飲用﹐一日至少1~2杯以上 蛋:推薦食用 肉類:瘦肉部分推薦食用﹐肥肉避免 黃豆製品:推薦食用 油脂類:以植物油烹調食物 蔬菜水果:增加攝取 汽水﹐可樂﹐酒﹐零食﹐富含精緻糖的食物:少碰 營養補充劑:可視受傷程度與復原狀況補充維生素C﹐應由營養師或醫師評估建議後使用。 附錄:1維生素B群含量豐富的食物有:     全穀類、肝臟、酵母、酸酪、小麥胚芽、豆類、牛奶(維生素B2)、 肉類(維生素B1﹐ 菸鹼酸)    2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有:     蔬菜、芭樂、橘子、柳丁、芒果、木瓜、文旦等新鮮水果及果汁。    3維生素E含量豐富的食物有:     甘藷、豆製品、紅蘿蔔、蛋類、全穀類、植物油、綠葉蔬菜    4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有:     乳製品(奶油除外)、小魚乾、豆腐、莧菜、芥藍、蕃薯葉 ※鈣質的補充對骨頭癒合非常重要﹐但應注意不能盲目補充鈣質﹐以免造成體內離子不平衡或腎結石﹐應在拆除石膏後(可以活動時)再增加鈣質的攝取。且不建議以肉骨頭補充鈣質

2007年03月26日
公開
3

國泰醫院複診

國泰醫院複診

2007年03月23日
公開
8

尋找力量

搬家之後,重拾以往自在寧謐的生活,但我突然被生活的疲憊感擊垮了,這些年獨自挑著生活擔子的那股疲累,無形中全湧現出來。也許多年在異地的生活,讓我對回台之後的生活充滿幻想;我的親人在此,心理上有最起碼的安全感吧! 結果我錯了!我之前太不留意台灣社會的動態。 這些年的台灣一直處於動搖不定的政治氛圍中,經濟倒退、社會道德敗壞,感受到的風氣是一股無可奈何、得過且過的意識心態。我的親屬們有被詐騙集團騙錢的、面臨失業的、公司瀕臨倒閉的,朋友中生活窘困、靠借貸過日的大有人在,總之家家都有難唸的經,人人心情都不開朗,大家除了靠電話簡短的互問近況,沒有多餘的閒情邀約敘舊談心。少數生活無憂的人則靜觀其變,但求生活安穩。 所以真相是這社會充斥著壓力與不滿,令人想躲起來,躲到書中的桃花源去。 今天收到《媽媽是最初的老師》這本書,一路看下去,同樣作為一個母親的我,手中捧著作者的文字,收起自己的某些主觀思維,仔細傾聽另一個母親教育女兒的心路歷程,巧的是前幾天我在網路上看到Rudyard Kipling的詩《If》,居然也出現在此書中,感覺彷彿是一條早已存在的命運之線牽引我尋到這本書。 作者談到她的女兒們經歷三個國家不同的學制,我想起孩子們也的確因受到香港與台灣兩地不同的教育方法,而在學習過程中開拓了些許的視野和加深了生活體驗。 究竟什麼教育方式對孩子是好的,書我尚未看完,未能收集作者的看法和意見。作為一個自認及格的母親,我想引用作者所說的話:『一直到自己當了母親好多年之後,我才發現,母親(指作者本人的母親)之所以什麼都會,不是因為她有過人的智力,而是那分獨屬於母性的“責任感”...』 是的,除了基於責任感,還因為我認識的美媽們都有對孩子們的無限愛心,更顯得"責無旁貸"是多麼理所當然! 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打起精神,繼續前行!

2007年03月22日
公開
24

《奇想之年》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id=2018740539955&actid=epbook070322 因為這本書,我才真正瞭解悲傷 金石小編DR VS.遠流出版社副總編輯 周惠玲 對談悲傷分享愛 DR:類似日記式的書寫,在閱讀上容易出現的門檻,便是故事性比較缺乏,我在閱讀 《奇想之年》時,起初也兜了幾個圈子才找到圓心,我想:「閱讀一個人的悲傷,需要一點時間來沉澱」。慢慢的,我讀到共鳴,甚至不可思議。 丈夫猝死的同時,還要面對病床上昏迷的女兒,堅強冷靜的背後內心卻陷入狂亂的異想:「我思考的方式像個小小孩,以為我的想法或願望擁有力量可以讓時光倒流,讓結果改變…」就從這裡開始,對於每位讀者來說,感同身受的悲傷情緒可能翻湧而來…我想起當時你們來新書預告時,直說編輯是一邊動容掉淚一邊顫寒,我想「就是這個光了!」 惠玲: 確實。閱讀 《奇想之年》對我也是一個奇特的經驗。所有我認識的人在讀了這本書之後,都跟我說他們看得哭了,我至今始終覺得很驚訝(其實我自己也哭了),因為這本書跟坊間其他寫親人或愛人死亡的書完全不同,瓊•蒂蒂安並不是用煽情的筆調來寫的,她的重點並不在於講一個悲慘的故事(也因此你會覺得故事性不強),她是用真實清晰的筆調去記錄自己的心路歷程,我猜想她在下筆的時候,並沒有企圖去感動誰或催人淚下等等。或許是因為她寫得如此真實而細膩,感動自然產生。 就像有位部落客朋友顏九笙說的,我並不是因為自己有相同經驗而哭,但我確實從 《奇想之年》中深刻體會死者家屬的心情。過去,我們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例如許瑋倫、馬兆駿的事情)往往將焦點集中在亡者,卻忽略了存活者更需要我們的關心。我覺得這是 《奇想之年》最重要的意義,它讓我們走入倖存者內心的幽微。 DR:我讀到其中的一個篇章,談到面對至親長者的死去,當年紀漸長,青春的流逝感越來越鮮明,「如果那一天到來…」這樣的擔憂,想像也越靠近真實,生老病死卻永遠無法教人處之泰然,無論你多麼堅強冷靜。聊及生死關於婚姻和親子的故舊思想,隨著作者的異想一一顛覆。在奇想的旅途中作者以作家的身分開始與諸多的文學作品對談,就像她從小受的訓練,碰到困難就閱讀,就埋首文學。我想,遇到悲傷的人,也可以試著進入 《奇想之年》! 惠玲: 完全同意!不瞞您說,我是那種面對別人的悲傷就會變得很笨拙的人,完全不知道怎們安慰起,最後往往只會講一些老生常談的老話(也許不少朋友跟我有相同經驗)。讀了 《奇想之年》之後,我開始思索,這也許是因為我們太少真正去理解傷亡家屬的內心世界。回到您之前說的那個問題,《奇想之年》不是用小說的情節去寫的,但這正是它最珍貴的地方,作者瓊•蒂蒂安不要我們將它看成一個高潮迭起的小說,她要我們不斷地去注視、去理解人性。 更多精采對談..

2007年03月20日
公開
39

《我們人類》

《我們人類》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53823 我們其實一直沒有擺脫體內的人猿 卻不停渴望成為天使 與吉朋、湯恩比、布勞岱爾並列的史學大師 費南德茲─阿梅斯托 中時開卷2006年翻譯好書《食物的歷史》作者再度掀翻歷史,挑戰你的人性極限   海豚會覺得自己和其他動物不同嗎?病毒會覺得自己是造物主,獅子會自認是萬獸之王嗎?為何只有人會那麼執著,非要區隔自己和其他生物?   我們「認為」自己是人,但我們是從何時開始如此認為的?   人和黑猩猩的基因組幾乎有百分之九十五重疊,如果火星有人類學家,可能認為這兩個物種是同類。隨著人工智慧不斷發展,人類也不再是唯一擁有理性、意識和想像力的生物。哲學和科學的新發現不斷動搖傳統,我們越固守過往的人性觀,人的定義就變得越模糊。然而,要是傳統定義錯了,人類價值、尊嚴和人權又該何去何從?   《我們人類》這本出色的小書,就是在處理「人」這個看似現實、實則飄渺不清的概念。作者費南德茲─阿梅斯托以其豐富專業的歷史素養,別開生面地探討人類定義的爭議。他出入古今搜資料,爬梳西方傳統思想,也述及東方漢學精華,創意獨具,文筆優雅,被譽為與吉朋、湯恩比、布勞岱爾並列的史學大師。   如果你也不了解「人是什麼?」和「誰是人?」,歡迎跟著費南德茲─阿梅斯托走一趟人性的簡明史,一起打開這個思想史上的黑盒子。

2007年03月16日
公開
9

別讓那隻鳥飛了

轉貼:網路郵信 別讓那隻鳥飛了 我和先生結婚 10 周年那天,一位移居加拿大的朋友給我寄來一份禮物→『一張遊戲光碟』,名字叫《別讓那隻鳥飛了》。 我沒有玩遊戲的習慣,因此就把它當做一份紀念品收藏了起來。 一天,8歲的兒子在我書房裏亂翻,發現這張遊戲光碟。玩過之後,兒子對我說:“媽,這裏面有一隻鳥,弄不好就會從窗口裏飛走,一飛走,遊戲就砸了。” 在兒子的提醒下,我打開了電腦,執行那張光碟。這時我才知道,原來它是一張針對成人而開發的大型遊戲軟體,總投資 8,500 萬美元。 遊戲打開之後,映入眼簾的是一棟具有皇家風範的豪宅。豪宅裏各項生活設施應有盡有。遊戲者進去之後,可以以主人的身份在這裏生活。 你想打高爾夫,可以去高爾夫球場;你想看書,可以走進書房;想喝咖啡,可以讓僕人給你送去;想舉行舞會,可以邀請包括馬丹娜在內的 100 位世界級影視明星;想去旅行嗎?車子就在門口;上了車,沿著門口的路,你可以去埃及、法國、中國等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假若你有一位情人,還可以秘密地約他出去,到附近的海濱或南美的哥倫比亞大草原。 總之,在這裏,你可以隨心所欲地生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想怎樣就怎樣。 但與現實不同的是,這棟豪宅裏有一隻鳥在飛,它嘴巴上叼著一隻籃子,從客廳飛向臥室,又從臥室飛向書房,飛向餐廳,飛向豪宅的每一房間。 這只鳥有一個特點:不論你是外出旅行,還是在家讀書,或是在公司處理商務,你都不能忘記往這只鳥的籃子裏放東西。 假如你忘了,到了一定的時間,它就會從某個視窗裏飛出去,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螢幕上就會出現這一個畫面:豪宅倒塌,野草叢生;夕陽下,一個孤獨的身影慢慢地消失在黑暗中。 那麼,該向那只籃子裡面放些什麼東西,才不會使鳥兒飛走、豪宅倒塌呢? 遊戲裏有一份功能表,那上面有包括金錢、花朵、微笑、哭泣、親吻在內的 152 種日常用品和日常行為。 它是赫利克斯公司耗時 3 年,從全球 50 萬對金婚老人那裏徵集的,每一件東西,每一個行為都按照這 50 萬對金婚老人票選得票的多少,被賦予了不同的時間價值,有的代表一個月,有的只代表3分鐘。 至於哪種代表一個月,哪種代表3分鐘,上面沒有明說,得完全由遊戲者根據自己對它們的認知來判定。 自從打開這個遊戲,我就被它迷住了。只要有空,我就要玩上一陣。起初,由於不知該向鳥兒的籃子裏放些什麼,所以那棟豪宅經常被我弄得從螢幕上消失。 有一次,實在是不知該怎樣侍候它,就隨便挑了一個吻放在籃子裏。結果大出意外,它讓我在大書房裏看了整整一下午的書,有幾次它甚至還把籃子放在我的書桌上,然後自己跳到裏面打一個盹。 還有一次,我送給它一個親密的擁抱和惜別,就去了墨西哥的古瑪雅城市遺址奇琴伊察。這次更出乎我的意料,半個月後,我回來了,鳥兒不僅沒有飛走,當我到達家門口時,它還熱情地迎接了我。 這到底是怎樣的一隻鳥兒呢?我送它金錢,它只在家裏待 3 分鐘,我送它一枝花朵,它竟可以待上 3 個小時。後來我終於發現,它是一隻婚姻鳥,並且它有許多不起眼的救星。一個輕吻,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句關切的話語,一份小小的禮物,一段短暫的離別,都可以把它留下。 現在我已能非常熟練地玩這個遊戲,並且越玩越覺得它不再是一個遊戲,而是 50 萬對金婚老人在婚姻生活中的感悟和發現。 它告訴我,一句微不足道的讚許,一杯順手遞去的熱茶,一枝10塊錢的玫瑰,這些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東西,具有滋養婚姻的神奇力量。 前不久,一位朋友結婚,我把這張光碟當作禮物,轉贈了出去。我想,我應該讓更多的人從這個遊戲中,悟出婚姻中的一些道理。 人喜歡用眼睛看東西,用耳朵聽說話;卻......不喜歡用心去感受!

2007年03月14日
公開
12

If

If by Rudyard Kipling If you can keep your head when all about you Are losing theirs and blaming it on you; If you can trust yourself when all men doubt you Yet make allowance for their doubting, too; If you can wait and not be tired of waiting, Or being lied about, don't deal in lies, Or being hated, don't give way to hating, And yet don't look too good, nor talk too wise; If you can dream and not make dreams your master; If you can think and not make thoughts your aim; If you can meet with triumphs and disaster And treat those two impostors just the same; If you can bear to hear the truth you've spoken Twisted by knaves to make a trap for fools, Or watch the things you gave your life to, broken And stoop to build them up with worn-out tools; If you can make one heap of all your winnings And risk it on one turn of pitch and toss, And lose, and start again at your beginnings And never breathe a word about your loss; If you can force your heart and nerve and sinew To serve your turn long after they are gone, And so hold on when there is nothing in you Except the will which says to them "hold on;" If you can talk with crowds and keep your virtue, Or walk with kings nor lose the common touch; If neither foes nor loving friends can hurt you, If all men count with you, but none too much; If you can fill the unforgiving minute With sixty seconds’ worth of distance run, Yours is the world and everything that's in it, And - which is more - you'll be a man, my son!

2007年03月12日
公開
8

國泰醫院複診

國泰醫院複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