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拱媽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不用說教,念書就好

2008年03月14日
公開
7

唸故事書給孩子聽,是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愛的禮物」。本電子報告訴你如何為孩子唸書、選書,並提供私房書單,千萬別錯過這段和孩子分享愛與智慧的幸福時光!(本報內容摘錄自《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一書,時報文化出版、連載為期三個月) 不用說教,唸故事書就好 唸故事書給孩子聽,可以培養孩子的好品格、大能力..這些事情,哪個父母不知道!那為什麼還要花這麼多力氣,強調、重申這些父母全知道的事呢?問題就在於:父母明明知道是重要的事,卻沒辦法做到啊! 有多少父母,都是忙著工作賺錢,專心聽孩子說話的時間卻少之又少?有多少父母,送孩子學才藝、上安親班,卻不管孩子的童年在哪裡?又有多少父母,是會幫孩子唸故事書的呢?所以,重點根本不在於故事書怎麼唸、怎麼選,這些都是其次的問題。真正的關鍵是—父母有沒有「心」、有沒有「熱忱」和「渴望」,要幫孩子做這件事。 我就是希望藉由這本書,把自己的熱忱和渴望傳達給各位父母。有了熱忱和渴望,你們才會把教養孩子的重心鎖定在這個方向上,並且付諸實行;否則立意再好、若是不付諸行動,還是一樣於事無補。我是在連續為孩子唸了八年的故事書之後,才反過來想要告訴全天下的父母:一定要唸故事書給孩子聽,因為我強烈感受到了這樣做的好處。 看看現在的父母為了孩子掏心掏肺、照顧有加,接送孩子學才藝、補功課,一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種種作為的本意都離不了一個「愛」字;但是除了「愛」以外,父母最想要給孩子的是什麼呢?是不是父母對孩子有著更深切的期許,希望他們能夠養成理想的人格特質與能力,以開創更美好順遂的人生?而唸故事書給孩子聽,就能在潛移默化之中,幫助父母朝這樣的目標邁進。 故事書V.S.好品格 *不用說大道理,唸故事書就好 「好品格」已經是這個世紀的教養領域裡最重要的顯學。它的涵義鋪天蓋地,從人格養成—誠實、尊重、樂觀、同情心、自信、謙虛、知足、熱忱、耐心、勇敢..;到人生態度—守規矩、有禮貌、友愛、分享、同理心、認真、關懷、感恩、負責任…,這些特質不僅是一個人能夠成功立足於社會的基石,也是讓孩子擁有快樂人生的堅實支柱。 對於學齡前正處於似懂非懂年紀的孩子,好品格要怎麼教?為什麼兄弟姊妹要相親相愛?為什麼玩具要輪流跟別人玩?為什麼不可以隨便批評別人?為什麼每天都要早起上學?父母當然可以用「說道理」的方式,慢慢說給孩子聽。但是「說道理」要看時間、看場合、看孩子的心情,還要看父母有沒有說道理的天份。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呢?—費盡力氣、腸枯思竭地對孩子解釋完了一個道理,只見孩子還是兩眼發直、表情疑惑;別說是孩子聽不懂了,你自己可能也覺得邏輯不通呢! 或者,若真要和孩子來上這麼一大段對話,父母可能也要慚愧地承認,自己不是沒有時間、就是沒有力氣這麼做。幾位雙薪家庭的朋友也表示,能顧好孩子的三餐、加上打理生活起居,已屬盡責,哪還有力氣和孩子慢慢說每件事情的道理呢!當孩子頑皮的時候能忍住不發脾氣,就已經算是很厲害囉。 道理不好說,但孩子不能不教啊。那好品格要怎麼教呢?其實,不用說大道理,只要唸故事書給孩子聽就好。我也想不到任何一個更簡單的方法,會比唸故事書更好用。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把故事書當牛奶,「餵」給孩子聽

2008年03月13日
公開
8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把故事書當牛奶,「餵」給孩子聽 唸故事書給孩子聽,是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愛的禮物」。本電子報告訴你如何為孩子唸書、選書,並提供私房書單,千萬別錯過這段和孩子分享愛與智慧的幸福時光!(本報內容摘錄自《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一書,時報文化出版、連載為期三個月) 把故事書當牛奶,「餵」給孩子聽 九年前,當我開始對還在襁褓中的女兒唸故事書時,並沒有想太多。做為一個媽媽,奶也餵了、尿布也換了,能變的把戲都耍過了之後,媽媽和嬰兒,大眼瞪小眼,要怎麼好好地過日子呢? 從有記憶以來,我就是個不用父母擔心的孩子,一路順遂地唸到大學畢業、出國留學,回國工作了八年,正準備向事業飛黃騰達的目標前進之際,家人、先生、朋友,沒有人想像得到,我會放棄工作,心甘情願地,回家專心做個全職媽媽。 剛開始,三不五時就會有朋友帶著狐疑的眼光問我:「這樣的生活不會無聊嗎?每天的二十四小時要怎麼度過呢?」無聊?會這樣問的人,一定沒有「專心」地帶過孩子。全職媽媽比上班還辛苦,不累出憂鬱症已屬萬幸,怎麼可能會有無聊的時候呢!怎麼好好過日子、同時又能兼顧孩子的學前教育,可能是很多媽媽都會面臨的問題。 於是,我發明了「餵孩子故事書」的方法。 你可能會納悶,故事書又不能吃,要怎麼拿來「餵」孩子呢?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大概沒人像我一樣,把故事書當牛奶「餵」,照三餐外加點心和宵夜,每天唸給孩子聽。 孩子上小學前,我平均每天「餵」一個小時的故事,從未間斷(連一天也沒有)。甚至在孩子兩歲左右時,每天早中晚,外加午睡和晚上就寢前,我都會給他們一瓶奶和一瓶水,然後依著他們身旁躺下,他們餵自己牛奶,我則「餵」他們故事書,結果往往該喝的東西早已喝完,孩子卻根本不想起來,因為太享受了嘛!所以我常常一唸就是四十分鐘,而一天五次就是三小時。 你或許已經在想:「這個媽媽是不是瘋了!」其實,這些時光都是在不知不覺中自然流過,沒有人強迫我唸,也沒人強迫孩子聽。故事書之於孩子,就好像陽光空氣之於人類,我只是找出了一個媽媽和孩子彼此都喜歡的生活方式。然而,這些不知不覺中流過的「聽故事書」時光,卻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讓我很放心的一對兒女 一直待在家裡跟我混日子的女兒,直到幼稚園中班的年紀才入學。第一次學校的親師懇談,具有多年幼兒教育經驗,在家長口碑中素以耐心和愛心聞名的老師,娓娓述說起女兒在學校「守規矩、人緣好、善體人意、學習專心」的種種表現,我雖然放心不少,卻也猜想著,為了鼓勵媽媽的辛苦,老師應該也是在說些好聽話吧。但是,老師卻突然話鋒一轉:「我自己有兩個兒子,都讀小學了,我卻常常還在想,如果能再生一個女兒的話,我真希望她能像妳女兒一樣。」這樣的肯定,當下讓我感動得無言以對。 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幼稚園每年兩次的親師懇談這樣一路參加下來,我已經駕輕就熟。到了第七次時,我一走進小兒子的大班教室,連招呼都來不及打,老師劈頭第一句就是:「如果全班二十幾個孩子都像你兒子,我就太高興了!」這時兒子的「守規矩」已經算是基本配備,其他像是「人緣好, 笑口常開」、「有領導能力,會替同伴排解糾紛」、「會主動幫忙老師」、「學習專心,心情穩定」等表現,都讓老師讚賞有加。其實,第二個孩子已經有點「照豬養」了,但老師的意外稱許,還是讓我深覺欣喜。然而這時,我自己也納悶了起來:我的運氣真的這麼好嗎?連生了兩個,都是不讓人擔心的好孩子?不過,請注意這個訊息:我餵故事書的動作,從孩子出生到當下,還是一直在進行中。 女兒自動自發,表現學習熱忱 一向照顧孩子無微不至的我,卻從他們升上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刻意地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該負責的事—每天早上自己聽鬧鐘起床;回家後自動自發寫完功課;書包自己整理收好;連考試都要自己準備。我只丟給孩子一 句話:「有需要媽媽幫忙時,隨時來找我。」 然而,孩子卻很少來找我,可能是因為一找上媽媽就免不了被囉嗦,所以能免則免吧!這樣的模式已經邁入第三年了,我還是繼續我的「放牛吃草」政策;三年級的課業愈來愈多、當然也愈來愈難,但孩子的學校生活和 學習進度,卻是完全不用我擔心。我相信,孩子的學習和成就,只能靠他自己的力量來累積,媽媽是逼不出來的。 但是學習熱忱呢?孩子的學習熱忱要如何培養呢?當女兒快唸完小學一年級時,我突然發現,一直只看故事書插圖的她,開始主動閱讀起文字來了,而且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只要我準備足夠的書在家裡,她就會很有主見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書來看—先是看圖多字少的繪本,然後不知不覺就進步到了純文字的章節故事。 「孩子愛不愛看書?」從此已不再是我需要擔心的問題了。雖然要比其他孩子晚學注音符號,這卻無礙於女兒想要以文字來表達、抒發內心感受的熱忱。她主動為自己準備了一本日記,也常常寫些小便條、小卡片,對父母和老師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有一回,她與別人家的寵物小鳥相處了一個下午,當晚就要求我們也讓她養一隻;從小皮膚過敏的她,當然不被答應。哭得傷心之餘,只見她無助地坐到桌邊,邊哭邊寫著什麼;寫好後,她便把信放入信封,從門縫塞進我的房間。信上寫著:「我愛小鳥,就像我愛妳和爸爸一樣..等我長大,可以養小鳥嗎?」我幾乎被她的文字震懾了一下,感動得有些不知所措。 就讓她養隻小鳥吧?你又快上當了喲—當然不行,感動是一回事,養小鳥是另一回事。

基金養基金 複利效應賺更多

2008年03月06日
公開
9

基金養基金 複利效應賺更多-蘋果日報970305 【廖珮君╱台北報導】  定期定額買基金,有新撇步。近來網路理財部落格上,出現一種定期定額「基金養基金」的小撇步,也就是當A檔基金獲利了結後,除了A檔基金繼續投資扣款外,並將A檔本金加利息的資金,再投入另一B檔基金,同樣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類似「以會養會」概念,獲利自然翻兩番。  投資新招  如小芬每個月以1萬元,定期定額投資A檔基金,當年報酬率賺到15~20%停利出場後,小芬手上就有12000元的本金加利息資金,就可再投入另一檔基金,原先A檔基金仍以每月1萬元定期投資,依此類推可買第3、第4檔基金,在每月投資金額不變下,卻可買到更多檔基金,賺到更多的複合報酬率。  四四三三法則選基金  理專說,這種小撇步就如同傳統的「跟會」,再以會養會的概念,好處是當第1檔基金報酬率,達到預設停利點,一般來說約年報酬率10~20%,就可獲利了結,避免報酬率走下坡,其次,因應當時投資環境,可再選擇1檔新基金,或加碼原來績效表現不錯的基金,如此操作下來,每月投資相同金額,卻可賺到更高的報酬率。  至於如何篩選基金,理專建議,投資人可以用目前市場上常用的「四四三三法則」或是「標準差」的概念,來挑選適合自己的基金。  遇股災轉換保本基金  但若遇上這波股災強震,手上基金全部賠錢,哪有獲利可以去「基金養基金」又該怎麼辦?第一銀財富管理部副總薛淑梅說,一銀理專會建議以「時間換空間」,這時別急著停損出場,可換1檔基金操作(如選擇保本產品),轉移陣地,拉長時間等待賺回本金和預定的報酬率。  薛淑梅說,如近來遇全球股災震掉的連動債,連本金都賠掉的投資者,就會建議換一檔「完全保本」操作,如原始投資金額100元,賠掉3成剩70元,就拿這70元再買一檔完全保本的商品,先保住剩餘本金,等報酬率超過100元到120元後,再停利贖回出場,「以時間換空間」。  而採取定期定額以基金養基金,是將投資簡單化,又不用看進場時點,因為每個月平均投資金額,已將成本分攤。如去年台股基金下跌,同一檔基金,買單筆者賠了25%,但定期定額賠的是每個月平均攤提成本,所以只賠8%。  理專說,成本分攤下,進場時點不重要,也不需設停損點,因一路下跌時陸續投資,反可創造後來上漲時的高報酬率,但一定得設停利點,以便於在下一波上漲時停利獲利了結。  獲利出場別停止扣款  依照投信投顧公會秘書長蕭碧燕的投資法則,是當年投資報酬率達15%,或兩年賺30%,就可以考慮出場,但出場後別停扣,若原來基金預期還不錯,可以繼續扣款,若不看好則另外選擇投資標的。  理專說,若同時投資定期定額及單筆基金,一旦到停利點,建議可先贖回單筆基金,再贖回定期定額,避免後來繼續漲,有太早贖回的遺憾,但又不至於有壓縮原來自己預期獲利率的風險。  投資基金3撇步 ◎基金養基金:一檔基金賺錢後,維持原基金扣款,並將該檔基金賺的錢,再去投資第2檔基金,依此類推。 好處: 1.逢高就賣 2.可再選新基金 ◎停利不停損:年報酬率15%,或2年賺30%,就可停利。 好處: 1.停利維持高報酬 2.不停損,增加投資單位 ◎先停單筆基金:同時買單筆和定期定額基金,停利先停單筆。 好處: 1.避免太早贖回 2.降壓縮報酬的風險 註:僅供參考,實際狀況各人操作為主 資料來源:銀行財富管理、投信投顧  投資基金不知不可  四四三三法則  四四三三法則是篩選基金的法則,用以挑選中長期績效穩定、短期績效良好的基金。  其中第一個四為挑選1年期基金績效排名在同類型基金的前1/4;第二個四為2年、3年、5年及今年以來基金績效在同類型基金的前1/4。  第一個三為6個月的基金績效排名在同類型基金的前1/3;第二個三為3個月的基金績效排名在同類型基金前1/3。採用此法則來篩選基金,可以找出中長期績效較穩健,且短期績效也不錯的基金標的。  基金閉鎖期  閉鎖期是指新基金募集完成進場後,基金經理人為了建立持股,會訂定1個月到6個月不等的閉鎖期,在基金閉鎖期間,投資人不得贖回,即使基金表現不佳也只能忍受套牢。  不過,對於基金經理人而言,如果閉鎖期太短,可能才剛建立的持股部位,就得準備現金以因應投資人的贖回,如此對於基金操作將造成影響,因此目前基金閉鎖期大都以3個月為主,且因基金應以長期投資為主,投資人勿以閉鎖期長短作為基金選擇的標準。

別人的嘴巴,自己的道路

2008年02月22日
公開
6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有一群青蛙在比賽誰能爬上最高的鐵塔,比賽開始了,一大群的青蛙看著那高大的鐵塔議論紛紛:「這太難了!我們絕對爬不到塔頂的……」、「塔太高了!我們不可能成功……!」 聽到這裡,有些青蛙便放棄了。 看著那些仍然繼續爬的青蛙,大家又繼續說:「這太難了!沒有誰能爬上塔頂的……」 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多的青蛙退出了比賽。 但有一隻卻越爬越高,最後當其他的青蛙都無法再前進的時候,牠卻成為唯一到達頂點的選手。 其他的青蛙都想知道,牠是怎麼做到的? 於是便跑上前去詢問,才發現原來牠是個聾子! 朋友,你知道這個故事告訴你什麼嗎? 是的,嘴巴是別人的,但人生卻是自己的! 雖然我們不必做個真正的聾子,但卻要永遠充滿希望、樂觀和積極,不要只聽那些消極、悲觀的話,因為他們只會潑別人的冷水,澆熄你的毅力。 要將充滿力量的話,時時記在心裡,因為這將影響你往後的一生。 嘴巴長在別人嘴上,但自己卻要走屬於自己的道路。 在這個現實的社會裡,即便是遭受旁人無情的冷落、批評、否定,甚至排擠,也不能表示你就必須哀聲歎氣、自怨自悲,唯一能否定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生命因為珍惜而可貴!生活因為學習而豐富!

教你介係詞to / for / with / by / of 怎麼用

2007年12月04日
公開
10

這一篇言簡意賅....十分推薦給大家。 轉載知識+ 出處 http://www.ck101.com/forums/viewthread.php?tid=1115055&extra=page%3D2 1. to----的感覺是"朝著某個目標而去"(目標明確,一定會到) 例: Give the book to me.(將那本書交給我) >把書交到我手中."我"是動作的目標. >"給(give)"這個動作必須要作用在"me"身上才算完成,所以用"to". ========================================================== [回答你的問題] It is good to me.-------這東西 "針對我個人(目標)" 不錯. ========================================================== 例: We all look up to Hanuo.(我們都很尊敬翰諾.) >往上看(up)+朝著目標(Hanuo)而去=尊敬(崇拜)Hanuo. ========================================================== 例: This movis is interesting to me.(這部電影令我感到有趣.) >interesting(令人感到有趣的).----現在分詞表示主動/進行的狀態. 電影散發出"令人感到有趣"的氣息,這種氣息"朝著我(目標)而去". ========================================================== 例: I went to Kenting.(我到墾丁去.) >去(went)這個動作和墾丁(Kenting)有直接關係. 到達墾丁之後"去(went)"這個動作才算完成. ~~比較~~ (請先參考下列第2點"for"的說明再回來看這邊.) I left for Kenting.(我離開前往墾丁.) >離開"left"這個動作和墾丁(Kenting)無直接關係. 先離開(left)再朝著墾丁(Kenting)這個方向前進. 也許離開之後又有事情而無法順利到達墾丁也說不定. 所以用"for(朝某方向而去)"而不用"to(朝某目標而去)". ========================================================== 2. for---的感覺是"朝著某個方向而去"(方向太大,不一定會到) 例: Buy the book for me.(買那本書給我.) >買書之後再朝著"me"這個方向前進. >東西其實在這過程會不會順利交到"me"的手上還無法得知. 也許書本太有趣了,自己留下來看了. >"買(buy)"這個動作事實上與"me"無直接關聯. >不管有沒有交給"me","買(buy)"的動作都已經完成,所以用"for". ========================================================== [回答你的問題] It is good for me.-------這東西 "對我整體來說(方向)" 不錯. ========================================================== 把"for"想成"敞開雙手迎接陽光"的感覺 ========================================================== 例: He did it for me.(他為我做那件事.) >他(He)做事情(did it)動作"did"只有和"it"有關係. 但是"did it"卻是"朝著我(方向)而去", 表示"心向著我/爲著我".(好浪漫喔!) ~~比較~~ He did it to me.(他對我那樣做.) >他(He)做那件事(did it)是"朝著我(目標)而去". 感覺上是要表示"他對我那樣做." 這又是一種不一樣的感覺表示了喔. ========================================================== 3. with--的感覺是"伴隨著/在旁邊" 例: I will go shopping with Mom.(我將和媽媽去逛街.) >逛街時,媽媽"伴隨著"你. ========================================================== 另外,因為with給人的感覺是"伴隨著",也就是"在旁邊/拿在在手上"的意思. 所以with可以解釋作"利用~工具" 例: I opened the door with a key. >我"用"一把鑰匙開那扇門. ========================================================== 例: I am satisfied with the gift.(我很滿意那個禮物.) >滿足感是"伴隨著"那份gift油然而生. ~~比較~~ (請先參考下列第4點"by"的說明再回來看這邊.) 不要寫成 I am satisfied by the gift. 因為這樣會變成 我(I)往禮物(the gift)"靠過去", 感覺上好像是以禮物"the gift"為主導者, 而我(I)"靠過去"被禮物(the gift)弄得很滿足... 這種表達法你感覺一下,是不是還真奇怪呢? (聽起來好像****,不是嗎!) ========================================================== [回答你的問題] I write it with a pen.(我用筆寫字.) >筆"伴隨著"你,就是你在使用筆啊. ========================================================== 4. by----的感覺是"靠過去" 例: I went there by car.(我搭車到那裡.) >"靠過去"透過car這種交通工具抵達. >不可寫為with a car. 因為這樣會變成你是"使用(手拿著)"car到達那裡. 這種感覺非常怪異,把車子當作鑰匙這類工具,並不符合邏輯. >另外,這個地方的car不加冠詞. (這是另一個英語學習者容易忽略的問題,需要另一篇幅做詳細說明) ========================================================== [回答你的問題] step by step (一步接著一步) >走了一步接著另一步跟著"靠過去". ========================================================== 例: Stay with me.(陪我待著.) >留下來"伴隨著"我(me). ~~比較~~ Stand by me.(站在我旁邊.) >往我這邊"靠過來"站著.(與"with"的感覺明顯不同.) ========================================================== 5. of----的感覺是"從某處分離出來" 例: The desk is made of wood.(桌子是由木頭所製成.) >桌子(desk)是木頭(wood)的一部分,桌子是從那堆木頭中"分離出來的". ========================================================== [回答你的問題] 如果你說 It is made of wood. >表示東西主要是用木頭製成.-----------東西從木頭分離出來 如果你說 It is made with wood. >表示"木頭(wood)"是你使用的一種工具.--------拿wood做工具(伴隨著/拿著) 如果你說 It is made by wood. >表示東西被/透過"木頭(wood)"所製造.---------靠過去"被"wood做掉了 =========================================================== [容易混淆的觀念] (1)這間房間的門 the door of the room ------------正確 (2)這扇門的鑰匙 the key of the door -------------錯誤! ~~分析~~ (1)門(door)是房間(room)的一部分,所以{門是從房間"分離出來的"} 這個時候用of是恰當的.          (2)鑰匙(key)不是門(door)的一部分,但是可以拿鑰匙插入(朝某目標)鑰匙孔開門 所以應該將"of(從某處分離出來)"改為"to(朝某目標而去)"才對 這扇門的鑰匙 the key to the door ---------正確! ========================================================== 例: I am afraid ____ spiders.(我怕蜘蛛.) >這一題很間單,卻也是很典型的觀念,一起建立語感吧! (1)我感到害怕(afarid),不是"散發"害怕的感覺朝向蜘蛛(spiders)而去. 所以不適合用"to(朝著目標而去)". (2)我感到害怕(afraid),不是"伴隨著"蜘蛛(spiders)出現才會怕, 平常沒有蜘蛛,但是一想到就覺得很恐怖. 所以不適合用"with(伴隨著)". (3)我感到害怕(afraid),是自身的感覺,而不是"靠過去"被蜘蛛主導驚嚇的. 所以不適合用"by(靠過去)". (4)我感到害怕(afraid),是因為蜘蛛(spiders)而產生激發出來(從某處分離出來). 所以必須使用"of(從某處分離出來)". 害怕(afraid)的感覺是從蜘蛛(spiders)而來. 所以 "我怕蜘蛛." 就寫成 I am afraid of spiders.

多逛街 掌握股市脈動

2007年11月15日
公開
8

( 2007/09/29 王鈺棻 ) 我們常聽投資專家說,買股票要勤做功課,但台灣的上市公司好幾百家,功課從何做起?逛街,就是一個好方法。像全球知名的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及彼得•林區(Peter Lynch),他們精準的投資眼光都是拜逛街所賜。林區就曾說,與其聽信鄰居報明牌,投資連做什麼都不知道的公司,不如利用時間帶小孩逛逛附近的賣場,更能挖到寶。 另外,美國華爾街還有一個流傳久遠的「擦鞋童理論」,也就是說,連路邊的擦鞋童都在問股票訊息,也想進場買股票的時候,就表示股市已經過熱,賣點已經到了。試問,如果沒有逛街,怎知擦鞋童也在問股票了呢? 了解逛街對投資的重要性後,接下來要告訴您,逛街可不只是走馬看花,隨便花錢就可以掌握投資趨勢喔!逛街先要看人潮,人潮愈多的地方,表示東西受歡迎程度愈高或愈新奇;另外,一般人常去的大賣場、3C賣場都是觀察景況的好地方,如果能再加上一張好發問的嘴,保證您能收集到第一手的投資訊息。例如我們對經濟景氣的敏銳度並不如專業人士,不過到大賣場看到衛生紙、油、雜糧等的價錢上漲,這可能和紙漿、民生大宗物資等原料成本有關,再當個好奇寶寶進一步詢問業者售價為何改變,就可以找到明牌。 前幾年愛之味蕃茄汁大紅大紫也讓愛之味的股價節節高升,如果那時您去逛大賣場時,便發現愛之味蕃茄汁的銷售狀況良好,且有多家業者跟進推出類似產品而去買愛之味的股票,相信一定獲利不少。此外,超市若有推出試吃活動,您一定也要去試試口味,這表示有公司推出新產品,吃吃看這新產品合不合口味,看看試吃後買產品的人多不多,如果反應良好,您也可多加留意這家公司。 台灣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在全球佔有一席之地,尤其台灣的股票焦點多在電子股身上,因此要挖到寶,3C賣場更要好好逛逛。看看尺寸愈來愈大的液晶電視、款式推陳出新的彩色手機、更輕更薄的筆記型電腦、功能更多畫素更高的數位相機、輕巧又具個人化風格的MP3……等等,再問問業者各款式品牌消費者的反應度,就可以很容易嗅出市場需求,而抓住市場脈動。 台灣的電子科技公司多是從是OEM代工生產或是相關零組件的供應商,因此當您了解趨勢方向後,如不知台灣有那些業者參與生產製造,可以要求下單券商的營業員協助,或請教他們該產業有哪些企業受惠;有時相關的股票會有一大堆,讓人不知從何選擇起,這時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挑選產業龍頭股,也許龍頭股的股價表現不會是最好,但是一定在平均水準之上。 像蘋果電腦推出ipod,在市場上引爆風潮,不僅使得蘋果的股價創新高,台灣多家iPod零組件供應商如正崴、台達電、英誌、今皓….等公司也紛紛受惠,股價受到激勵。 逛街是一種對生活的觀察,藉由逛街投資獲利,不但可行,而且並不困難,從現在開始,希望逛街不僅只是花錢消費滿足您的慾望及所需,也希望您能從中挖到寶藏、找到金礦回家!

10元能做什麼?

2007年11月14日
公開
8

( 2007/11/08 Yahoo!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歐陽姚 ) 地下有10塊錢你會不會彎下腰撿起來?我想很多人都會懶得撿,現在買一個水煎包要12元,麥當勞的蛋捲冰淇淋也漲到12元,蠢蠢欲動的公車要15元,10塊錢真的沒有什麼用了。 一個10元沒有什麼用,許多個10元可能就有一些用途了。我每天在一個小盒子裡丟10塊錢,一年下來竟然累積了3650元,訂一年份的報紙還多50元;可是如果要我一下子拿出3600元,我就會覺得很多,每天丟10元卻不痛不癢,這就是日積月累的功效。 我的一位朋友,比我更厲害,他對50元硬幣情有獨鍾,每天至少存一個50元硬幣,每20個排成一落,放在床頭櫃上,一年下來竟然能存到20落以上,將近2萬元正好夠支付他的保險費用。 另外一個朋友,每天出門一定帶整鈔,而且盡量找零,回到家就把身上的零錢全部丟到錢筒裡,一天總能丟個百八十元,到了孩子開學要註冊時,就把錢筒打開,算算大約都有一萬多元,真的就是一個國小、一個國中兩個孩子的學費,所以千萬不要輕忽小錢的威力。 如果你每天可以存100元,一個月下來就能存3000元,3000元正好可以扣一檔定時定額基金,假設放在年報酬率15%的基金上,經過二、三十年就會為你創造出不小的財富,將來退休金就有著落了。 三十年長期投資績效 假設年報酬率 假設投資年數 投資金額3000/月 15% 5 265724 15% 10 265724 15% 15 4491718 15% 20 20769893 或許有人會說:「M型社會,大家越賺越少,生吃都不夠了,沒有辦法曬乾」我的表弟每天抽一包菸、喝兩瓶飲料,算算絕對超過100元;如果你既不抽菸也不喝飲料,連上班都是用走的,還是存不到100元,那不妨去打工。 最好是下班後立刻去,一個星期打二天,每次四小時,以麥當勞時薪95元計,四小時可賺380元,一個月做8天,就有3040元。 不想去打工也沒關係,有文采的可以投稿,就算一個字一塊錢,寫個3千字也有3000元,會畫圖的就兼差作設計,甚至當家教,或者是早晨送報兼鍛鍊身體,一位送報生告訴我,他送了十年報,一次感冒都沒得過,其實少生病也是另一種賺錢。 我比較推薦的還是投資理財,因為這是一份可長可久的事業,不必花體力或看人臉色,而且越做經驗越多。每天下班回到家花一、兩個小時看一些財經訊息,做些研究,然後擬定投資計劃,其實也不用天天做,只要達到獲利目標就出場,其餘的時間可以陪家人,輕鬆過生活! 打工還有另一個好處,打工兼差要花時間就沒有空去消費了,多賺少花自然而然錢就多起來了。 每天存100元或每個月存3000元,其實不會太吃力,不過一定要長期執行,如果投資得當,再加上複利累積,威力會比原子彈還大,這不是我說的哦!這是愛因斯坦說的,不信你可以試試看! 三千元作定時定額大約只能扣一檔基金,該如何做選擇呢?我認為年輕人不需要太保守,穩健的可以選擇全球股票型基金、資產配置型基金或是股債平衡型基金;積極型的投資人可以選新興市場、單一國家,鍾情名牌的就買精品基金、對醫療有興趣的就投資生技基金,看準石油會繼續狂飆的能源基金也不錯。買進之後要關心,至少每個月要看看對帳單,了解是賺了還是賠了,基金如果沒有問題,基本上是停利不停損,長期投資一方面累積自己的功力,另一方面累積資金,將來你不是小富翁一定就是小富婆。

一個月3000元如何做資產配置

2007年11月13日
公開
6

( 2007/11/12 Yahoo!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王鈺棻 ) 許多理財專家都說,投資獲利的關鍵在於資產配置,但是對於收入不多或是節餘不多的人來說,一個月好不容易存下3000元,金額小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呢?別以為資產配置需有大筆金額,3000元一樣可發揮功用,以下提供您幾個方法,好好運用一樣可嚐到獲利的甜美果實。 一個月存下3000元常見的理財方式是定期定額投資共同基金,但3000元只達購買一檔基金的最低門檻,資產配置如何做?其實,只要投資於全球型股票基金,也是一種資產配置。全球型股票基金投資範圍遍及全球主要市場,其特色在於可充分掌握各國股市上升的潛力,而且能夠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在基金經理人的操作下投資人無須時時費心留意全球市場的變化,也不必常常為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傷腦筋,是穩健型投資人的最佳選擇。 再者,近年來國內投信投顧公司也相繼發行及引進組合型基金(Fund of Funds)也就是基金中的基金,這種基金的投資標的為共同基金,而不直接投資股票或債券,且通常為同一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可含蓋股票及債券型基金。由於其投資標的為共同基金,故波動性較低,且只收取一次費用就可擁有一籃子基金組合,投資成本也相對低廉。 第三種方法是不急著把每個月的3000元都予以投資,而是先累積資金,例如存了4個月,有了12000元,再單筆買進股票型基金,執行四次後,第五次累積的12000元改單筆買債券型基金,也可完成8比2的股債配置。這種方法也類似定期定額,定期定額不是每個月投資才是,只要是固定間隔時間投入資金都算是定期定額,以單筆方式進行定期定額投資,在時間的發酵下,一樣具有運用複利累積資產的效果。 第四種方法則是購買投資型保單。由於結合了投資、保險兩大功能,使得投資型保單成為近年來保險市場熱門的商品,一個月只要付3000元的方式,就可同時擁有保障及進行投資理財,由於連結的基金種類繁多,您就可以挑選不同類型、投資標的及計價幣別的基金,進行資產配置。 不過,投資型保單從今年(2007年)十月一日開始實施「投資型人壽保險商品死亡給付對保單帳戶價值之最低比率規範」,簡稱「十一新制」後,由於在死亡給付和保單帳戶之間,必須維持一定的比例,且在消費者投保或每次繳保費時,依「到達年齡」計算,對於不想有任何保障,只想利用投資型保單來投資的人來說,影響較大。如果您沒有保險又想同時進行理財,投資型保單仍是較佳的選擇。 提醒您,不論從事任何投資,在進行完資產配置後,還要有長期投資的概念,如果市場前景依舊看好,短線的下跌就要沉住氣,這時正好能享有定期定額低價購入較多單位數的好處,切記短線殺進殺出將難以達到投資的效果。

走婚

2007年10月26日
公開
13

清晨..因思緒而入不了眠... 打開電視...[台灣人在大陸]..摩梭人的走婚,瞞有趣的! ============================ 去瀘沽湖體驗摩梭人的走婚風俗[一] 被譽為“神秘的東方女兒國”、“人類母系氏族領地的活化石”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瀘沽湖,不僅湖光山色如詩如畫,如夢如幻、旖旎靜謐,更因當地古老原始的社會形態,和至今保留著全球唯一、亙古獨存、淳樸獨特的種種奇風異俗而著稱於世。世居湖畔的數萬摩梭人至今生活在以女性為軸心的母系氏族大家庭裏,過著男不娶、女不嫁的阿肖走婚生活,這在即將進入21世紀的外部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著實讓人感到撲朔迷離,充滿了神秘的誘惑。 摩梭人的走婚,是世界種種婚俗中,絕無僅有一朵奇葩。 走婚情侶以情為重 瀘沽湖畔的摩梭人盛行走婚,至今,百分之幾十以上的摩梭男女仍然實行走婚。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男女或因走婚情侶雙方需要同居,或因家中有男無女,視女為“根”,以女為現的摩梭人,只好娶一個媳婦,以續香火,其他男子仍然走婚。 走婚的形式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女終身都在自己的母系家庭裏,是由男子的“走”而實現的婚姻。男方晚上到女方偶居,次晨歸回自己家中,雙方都不是對方家庭的成員。有走婚關係的男女彼此稱“阿肖”或稱“肖波”。“阿肖”,就是有夫妻意義的情侶。有的書上稱為“阿夏”。其實一樣,只是音譯上的差別。 建立男女阿肖的走婚關係,不受某種法律的約束,也不注重門第。阿肖走婚並非雜亂無章,更不是群婚制。姨表、叔伯、弟兄、姊妹間嚴禁結交阿肖。一個女子不能同時結交多個正式阿肖。一個男子也不能同時與多個女子結交正式阿肖。雖然在摩梭男女走婚群當中。有個別男女或因彼此相距遙遠,或因情感因素等原因,私下結交非正式的秘密的阿肖,即所謂“臨時阿肖”,但這種現象不是主流。 男女結交阿肖以雙方情感來取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女方的情感。金錢和地位未必能夠得到姑娘芳心。在情感的基礎上,她們更注重選擇俊美、高大的外在和智慧。一旦男女雙方彼此有意,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攔他們建立阿肖關係,正如當地情歌所唱的那樣,“好阿哥(妹)喲,人心更比金子貴,只要情誼深如海,黃鴨就會成雙對……”結交阿肖沒有家人包辦,也無媒妁之言。男女相互在一起生產勞動、節慶活動、跳舞交誼等交往過程中產生愛慕之情時,只要雙方情投意合,便可自主決定,建立阿肖關係。 互換禮物結交阿肖,建立阿肖關係比較自由,手續也很簡便,通常經過雙方私下或托人交換禮物(即摩梭人稱的“佐佐嘎”)便可確定關係。有的雙方交換一樣隨身首飾和手鐲、戒指等皆可,有的則由女子給男子贈送一樣自已親手製作的鞋墊或麻布腰帶,男子則加贈一條圍巾或首飾之類的便可。一旦交換了禮物,男女便成了阿肖情侶,到了夜間,男子就可以到女方走婚了。以這種方式結交的阿肖,一般都有一段相當隱秘的走婚過程,到了一定的時間才逐步公開。 另有相當一部分男女互換禮物的方式要莊重些。當一個男子看中一個女子,或雙方有情有意時,通常由男方請一位自己可信的人,帶上衣服、裙子、茶、糖之類的禮物到婦方家互換禮物。攜禮者到女方家要向女方的母親說明來意,而母親則通常要徵求女兒的意見,如果不同意則以很委婉的方式退回對方的禮物。以這種方式結交的阿肖,在男子走婚時,往往以較為公開的形式出現。 ================================================== 去瀘沽湖體驗摩梭人的走婚風俗[二] 夜訪阿肖暗號多多 摩梭婦女到結交阿肖的年齡,通常都在花樓上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花房,一旦結交了阿肖,這間花房便成了談情說愛的小天地。 最初的約會多是避人耳目,悄悄進行。男子常在夜深人靜時,或徒步,或騎馬到女阿肖家按相約的暗號或拋石子到花樓房頂,或以吹笛彈弦,或以馬鈴聲,或用煙斗敲門等,有多種多樣的暗號,等候中的女子聞聲開門,將男阿肖引入臥室。到拂曉前,男子便匆匆離去返回自己家。經過一段時間的秘密走訪後,女子便將男阿肖公開,男阿肖即可公開走訪女阿肖,並可登堂入室,到女阿肖家下房喝茶聊天,享受熱情的招待。 也有不少男子在開始走婚階段是以公開的方式出現的。男子在首次走訪女阿肖時,必須帶上當初的媒人或自己可信的一個男朋友,並隨身攜帶茶、糖或給女阿肖的衣裙等物。對方家中則對來者予以盛情款待,並將男阿肖帶來的茶、糖拿一部分祭祀祖先,一部分送給本村各戶或只送給親族,以此委婉地宣佈家中女兒已有男阿肖。晚上,由女方母親或姊妹引男阿肖到女阿肖臥室。女阿肖也可以在自己花房裏以酒招待男阿肖。男阿肖在走訪的最初階段,常常回避女方兄長或舅舅之類的男性,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隨便起來。結交阿肖公開後,雙方家庭成為“比子則黑”,即親家。每逢節日,要相互送禮拜訪。遇紅白喜事時互相幫忙,對方家庭死了人要去奔喪。男阿肖出遠門時,女方要送雞、蛋、香、腸、豬膘肉等,裝在篾制禮品盒內,供阿肖及其夥伴在途中享用。這種“比子則黑”的關係隨著阿肖關係的建立而誕生。也隨著阿肖關係的解除而消失。 孩子隨母外甥跟舅 走婚男女有了小孩,在孩子出世的第二天,女方家中要為孩子舉行取名儀式。並帶上“巴舍巴哈”(即為小孩取名舉行取名儀式時向神靈和祖先供奉的食物)以及甜酒等到男阿肖家道喜,男方家中則派一女子帶上豐盛的食物去看望女阿肖。第一胎孩子滿月前夕,男方家中要殺豬宰羊,備酒辦席,到女方家中舉行隆重的“若哈舍”儀式(即滿月酒),招待女方村內和鄰村的男女老少,表示慶賀。孩子到了13歲舉行“成丁禮”時,也要到生父家中拜節,生父則給予具有紀念意義的禮物,表示祝賀。 阿肖走婚所生的孩子一律隨母而居,,跟隨母姓,由家庭中的母親,舅舅和姨母等共同撫養。而子女成年後,對這些老人承擔主要的贍養義務。男阿肖不是女阿肖家庭成員,也無撫養孩子的法定義務,但在生產勞動和物質生活方面給予必要的照顧,有了孩子要經常看望和幫助,自覺承擔一定撫養義務。所以對摩梭男子而言,他的相當的精力是與自己的姊妹一道共同撫養外甥,同時還要拿出一部分精力來幫助女阿肖撫養自己的親生子女。親生子女長大後,也要為自己的生父盡一定的贍養義務,生生父死後也要奔喪。 移情別戀阿肖解除 阿肖關係維持時間長短不一。因情而異,短則幾天、幾個月,長則幾年、十幾年,甚至終身。他們合則聚,不合則散。地域上男女阿肖相距越遠越不穩定。多數阿肖走婚在鄰近一兩個村內,少數遠達數十裏之外。由於男女阿肖各居母家,沒有經濟上的關係和日常共同生活和密切接觸,所以具有相當的臨時性和不穩定性。阿肖之間,在經濟上誰也不靠誰。你不屬於我,我也不屬於你。雙方均不可能獨佔對方,亦不可能依附對方。這就使阿肖關係變得比較淡漠,自然也就不會專一。 男女阿肖,既有從一而終者,也有一個結交多個阿肖的。大多在數個以上,少數則多達十幾、數十人。一般年輕時阿肖關係多不穩定。隨著年齡的增長。結交的阿肖逐漸減少,關係趨於穩定。部分成年男女,在青壯年時期,一般既擁有一個長期穩定的阿肖,同時又可能擁有一至幾個臨時阿肖作為補充,即一個正式阿肖和數個非正式阿肖。長期阿肖作為正式阿肖。而與非正式阿肖只能秘密來往。 阿肖雙方結交過程中,如發現對方移情別戀,品性不端或與之情感不合等原因導致關係疏遠感情破裂時,阿肖關係就隨之解除。阿肖關係的解除較為自由,容易,一般不需要什麼手續。因為不涉及財產的劃分、子女的歸屬等利益問題。阿肖離異也很難引起爭執和糾紛。雙方皆可處之泰然,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甚至能保持良好的一般朋友的關係。因此也就容易導致離而複合。 男方不願再維持阿肖關係時,有的請人捎個口信,通知對方終止阿肖關係;有的乾脆對女方說一聲“我不來了”即可;或長期不走訪女方,也就自然解除。 如系女方不願意維持阿肖關係,則直接告訴男方不要再走訪她家;或者在男阿肖走訪時,或面帶難色,或拒絕同房,或躲到親朋家中。男方自覺沒趣,理智地退出,不再走訪,有些破裂的阿肖關係。經過挽回也有破鏡重圓的。 來源:21cn

莊淑炘博士說女性子宮要保暖,不只經期喔∼

2007年09月10日
公開
14

 女性都知道在月經期間不宜吃冰,其實不只是冰,一些屬性偏涼的食物也不宜多吃,這是為什麼呢?如果吃了又該怎樣補救呢……   女性在月經期間不宜吃冰,要讓經血排乾凈就必須讓血液處在“溫”的狀態下,才能流得順。一旦吃了冰冷的食物,血液受到溫度改變的刺激,就會致使流通度變差,容易產生血塊,造成經痛。   女性在經期不應該多吃的食物其實不只是冰,一些屬性偏涼的食物,例如冰品、冬瓜、茄子、絲瓜、黃瓜、冬瓜、蟹、田螺、海帶、竹筍、橘子、梨子、柚子、西瓜等等,及酸澀的食物,如酸梅、未成熟的味酸之水果,或是一些辛熱食品,如油炸物、辣椒、胡椒、芥末等等,也都應該避免在經期內食用,以免造成血液不流暢的狀況。   經期應該多吃的食物   經期內應多吃蔥白、木耳、花生、核桃、大棗、桂圓、玫瑰花。若在經期內,不小心吃了冰冷的食物,或是忍不住吃了冰,可以多喝紅糖煮生薑,來平衡體內血液迴圈,促使血液流暢。   生活小提示   除了冰品不宜在經期內食用外,女性在經期內,要特別注重保暖,避免受寒、涉水、淋雨、曝曬、及洗冷水澡,並應禁止房事、盆浴及游泳,保持外陰、內褲及衛生棉的清潔。   經血是子宮內膜的剝落,藉由子宮的收縮將經血排出,而吃冰時,腸胃的溫度下降,影響到子宮收縮變差,經血較難排出,於是形成血塊,子宮為將血塊排出,只得加大收縮的力度,這是吃冰可能造成經痛的原因。   但中醫反對女性經期內吃冰,西醫則認為百無禁忌。西醫甚至不排斥任何的食物,就連坐月子都可以吃冰,雖然吃冰可能因此導致子宮收縮造成經痛,但這些血塊都可以經由身體體內機制而排出,女性可以不必過份擔心。不過若因吃冰而有過度經痛的情形發生時,就應至婦產科檢查是否有其他疾病的可能。

癌症喜歡找的人

2007年09月08日
公開
12

癌症喜歡找的人→ 很重要哦!(轉載) 癌症喜歡找的人---很重要哦!!( 看個5遍吧) 1. 過敏体質者: 美國科學家調查了近 4 萬人,發現對藥物或化學試劑等過敏的人,比無過敏史者更易患癌。 如有過敏史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危險比正常人高 30 %,有過敏史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機率比正常人高 41%。 2. 經常熬夜者: 雖然癌症的發病至今尚未弄清,但有一點睡眠不好是一個危險的因素。 因為癌細胞是在正常細胞裂變過程中發生突變而形成的,而 夜間又是細胞裂變最旺盛的時期,睡眠不好,人體很難控制細胞發生變化而成為癌細胞。 熬夜者為提神而吸煙、喝咖啡,也會使更多的致癌物侵入體內。 3. 肥胖者: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資料顯示,肥胖女性發生結腸癌的危險性比一般女性高兩倍。美國癌症中心報告,腰部以上特別肥胖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高出正常者 4至 6倍。 4. 維他命缺乏者: 特別容易患癌,人體內保護性維生素低的人易患癌症。如維生素A缺乏者罹患胃癌的危險增加 3.5 倍,患其他癌的危險增加兩倍多;維生素C缺乏者罹患膀胱癌、食道癌、腎上腺癌的危險增加兩倍;在維生素E不足的人群中,唇癌、口腔癌、咽癌、皮膚癌、宮頸癌、胃癌、腸癌、 肺癌等患病率均增高。 5. 膽固醇過低者: < DIV class=MsoNormal>膽固醇過高會引起冠狀動脈硬化或中風。其實,膽固醇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養分之一,也是抵抗疾病的生力軍,並非越低越好。英國研究人員的報告稱,中老年女性死亡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就是膽固醇過低。 6. 常飲高熱的濃茶者: 醫學研究發現,經常飲用高溫( 80℃ 以上)茶水有可能燙傷食管,而茶中的鞣質可在損傷部位沉積,不斷刺激食管上皮細胞,使之發生突變,而突變細胞大量增殖後即可變成癌組織。 7. 高血壓患者: 美國對 30 多萬名男子的臨床研究表明,高血壓病人的癌症罹患率和死亡率為血壓正常者的兩倍多,並預言未來 10 年的癌症死亡率可能與血壓升高成正比。當然不是說高血壓直接導致癌症,而是兩病的發生有某些共同機制,如肥胖、嗜酒、吃鹽過多等既可促使血壓升高,也可誘發癌症。 8. 經常憋大小便者: 尿液中有一種可以致癌的物質,會侵害膀胱的肌肉纖維,促發癌變; 故專家們主張每小時排尿一次。 大便有害物質多,如:硫化氫及其它致癌物,經常刺激腸粘膜會導致癌變。故防範之舉是每天定時排便。 9. 拒飲優酪乳者: 優酪乳中含有高活性的乳酸菌和其它益菌,能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每天飲用酸牛奶,可增加人体免疫球蛋白的數量,使人體的免疫功能得以加強,從而降低癌病的發病率。 10. 偏肉食者: 過多的動物脂肪乃是誘發某些癌症的主要原因。美國哈佛大學專家發現,每天以豬、牛、羊等畜肉為主食的女性,患腸癌的比例比那些每月只吃幾次肉者高出 2.5 倍。 日本人目前每天的脂肪攝取量比 50 年代增加了 4 倍,患癌者則不斷提高。 以下是醫學系研究所研究教授做出來的實驗報告,可信度百分之百。 已證實易產生致癌病毒的食物 : (惡物) 1. 用烤的玉米不能吃,百分之百有毒 (肝癌) 2. 過期的食物 (有黴菌),含有黃菊毒素 (肝癌),一定要吃新鮮的食物,不要捨不得丟 3. 香腸,熱狗都是致癌物 4. 吃花枝,魷魚就不要吃紅蘿蔔 (在胃裡中和會形成亞硝酸) 5. 烤的,有焦的部份都要去掉,很毒 6. 莖類的植物 (如馬鈴薯.....) 發芽就有毒 許多東西其實對身體有壞處,不能只顧吃,而忽略到這些.... 要懂得選擇,不是有得吃就好,因為現在的污染,致病因素太多了.... 請大家在吃東西之前三思什麼是有益的食物.... (對身體有益的食物,良物) : 1. 綠茶可多喝,可防癌 2. 養樂多可防胃癌,大腸癌 3. 大蒜證實可防癌,效果很好 4. 聖女小蕃茄可防癌 當然不只這些,大家可自己多留意要有健康的身體,就要從現在做起,否則年紀大了,就會反應在身上了.......

存老本 通膨是最大敵人

2007年09月03日
公開
15

記者:記者呂郁青�台北報導 通貨膨脹是籌措退休金大作戰的頭號殺手,物價上漲飛快,要存退休金不能只節流,開源更重要,趁年輕及早投資,報酬率才能勝過通貨膨脹率。 以較低的2%通膨率來計算,如果民眾現在假想退休後每個月生活費需要5萬元,等於30年後退休時的9.1萬元,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財富管理事業處協理黃培直說,「這就是通膨的可怕,把錢變薄了,如果規劃退休時忽略通膨因子,財務缺口愈來愈大還不自知。」 最近物價成長速度讓人害怕,假設將上調通膨的比率到5%,民眾現在擁有的100元資產,在30年後的價值僅等同於22元;就算通膨率只有1%,現在的100元在30年後也等於只剩74元。這個數字遠遠比大多數人想像得還要可怕。 依照歷史經驗,定存利率往往跟不上通膨成長率,把錢放在銀行定存很難打敗通膨。黃培直說,假如你的退休資產統統放在定存,退休金肯定一下子就會被通膨吃光光。 通膨時代除了改變消費習慣少花點錢之外,開源恐怕才是致富之道。永豐銀行零售金融處副處長韓志宇建議,民眾最好是強迫自己提撥目前年收入的20%至30%,有紀律地投資。為何不是提撥月薪而是提撥年薪的一定比重,韓志宇說,因為大多數人拿到一大筆年終總是比較「捨得花」,以年薪來規劃比月薪更加貼近實際收入與支出。 不少人在準備退休金時,因為覺得距離退休的時間還早,跟眼前美麗的衣裳或是豪華汽車一比,總是被欲望打敗,民眾往往先將退休金準備擺在一旁,先消費再說。韓志宇建議,可以將目標分為短期如三到五年、中期如五年至10年,接著才是長期的理財目標,比較容易達成。 但財務管理與生涯規劃中的風險管理也不可或缺,永豐銀行表示,每年在收入中提撥7%至10%做為風險管理的準備是極為重要的,不僅可備不時之需,並且也保護辛苦累積的資產,不會因為收入來源的中斷或減少而遭受折損。 很多人現在還幻想著有子女或是勞退金可以資助退休後生活,根據統計推估,各國65歲以上老人退休後經濟來源結構已轉變為:子女奉養金占28.5%,政府補貼為28.4%,0.8%是其他收入,因此,有42.5%的生活費要靠自己想辦法。韓志宇說,這是一個莫大警訊,以未來社會趨勢來看,退休生活恐怕還是得靠自己。

教育卷申請

2007年08月31日
公開
6

規定: (1)必須滿五足歲 (2)必須就讀私立幼稚園大班 (3)一共只可領取兩學期,合計一年共一萬 不要只是讓政府剝削我們.卻不懂得爭取福利.... 還沒有小朋友的人也可參考,將來要記得申請ㄛ!!不無小補 其實這也是我們納稅人的錢ㄋㄟ 家中有小朋友的朋友們,記得去申請啊!!?^_^ 教育券一年可減輕一萬元負擔八十九年九月開始,只要家中有五足歲、未滿六歲幼兒就讀已立案私立幼稚(大班)、托兒所,家長每學期可領取新台幣五千元的教育券,合計一年可減輕一萬元負擔。 七成四的家庭不知道但國立中正大學在九十年十二月份出爐的一項調查卻顯示,高達七成四的家庭根本不清楚這項政策,以致在公立幼稚園不足、私立幼稚園學費昂貴的情形下,我國幼兒就學率不到三成。 國立中正大學昨公布幼教資源總體檢的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家長將孩子送進公立幼稚園的原因,四成三的家長在意的是低廉的學費。 有很多年輕的父母為讓小孩上幼稚園,負擔了為數不少的學費,每個上幼稚園的兒童,每年平均花用12萬至20萬的學費,給不少家庭帶來經濟壓力。 發放限制:私立立案托兒所幼教卷發放限制在就讀私立立案托兒所,5至6歲的幼童,據估計未立案的托兒所約有200所,而未立案的托兒所並不符合幼教卷發放的對象,所以爸爸媽媽媽在為家中寶貝選擇托兒所時,必須僅慎選擇才是。 以下幾點提供家長參考: ◎檢視是否為合法立案之托兒所、幼稚園: 1、檢視該園所是否懸掛教育局或社會局核發的立案證書。 2、確定立案證書的園、所名稱及地址是否與該園所相同,如有不符即屬未立案園所。 ◎幼童活動面積是否寬敞(收托人數是否已超出園所核准收托人數)。 ◎教保人員專業素養(教保人員學歷、經歷、相關訓練…等)。 ◎收費是否合理。 開學前發放幼教卷國教司表示,教育部在九月幼托園所開學前,由地方政府將教育券發放給學生家長 (必須先向機關申請唷,他才會發放),家長在入學時持教育券向園所扣抵每學期五千元的學雜費。 每個學期幼兒教育卷發放都有一定的時間,提醒未申請的家長,要注意向幼稚園辦理,家長如有疑問,可電洽: 02-27593381  台北市教育局。 04-22210500  台中市教育局。 04-5263100  臺中縣教育局。 07-3373119  高雄市教育局。 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啊~~~祝福您! 您於95年4月4日來信詢問申請幼兒教育券相關問題的電子郵件收到了,您所述事項, 教育局說明如下: 一、本市申請幼兒教育券的資格及方式: 具有中華民國國籍,滿5足歲讀大班幼童(以94學年度申請年齡為88年9月2日至89年9月1日出生者),就讀本市立案私立幼稚園或托兒所皆可申請補助, 每學期為5,000元、一學年10,000元之幼教券。申請步驟為: 步驟一、幼童先至立案私立幼稚園就讀(須有實際就讀)。 步驟二、家長向園方提出申請(約每年之3月及10月提出)家長須提供戶口名簿影本及家長私章辦理。 步驟三、幼稚園接受家長申請後依序填造印領清冊送教育局審查。 步驟四、符合資格者,教育局撥款入幼稚園,再由園方轉發家長。 相關資料,教育局業已放置網路上供市民查詢,請參考。(位址:wwwedu.kh.edu.tw�行政組織(業務)�第三科國小及幼稚教育�福利政策)。 二、另教育局編印有「小太陽的微笑.燦爛的童顏」高雄市94年幼兒教育宣導手冊,內容包含幼兒教育券相關資料,免費提供本市市民索取,歡迎前來教育局第三科索取。 http://163.32.250.6/welfare/index1.htm http://163.32.250.6/welfare/papers/發放幼兒教育券實施方案.doc

投資全球型基金 確定趨勢再介入

2007年08月26日
公開
8

(2007/08/24 09:00:00 時報資訊) 林志昊�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多頭已走了近五年,雖然次級房貸不至於讓市場從多轉空 ,但在市場標的減少與投資風險升高的情況下,全球型基金再度成為 業者推薦的投資標的。   根據理柏資訊統計,在這波股災中,全球型股票基金與全球新興市 場基金,抗跌性分別為負九.六五%與負一三.○八%;其中全球新 興市場基金的抗跌性,竟然高居所有新興市場基金之首,即使是全球 股票型基金的跌幅,也只微幅落後美國、日本、泰國與印度不到兩個 百分點,可見就抗跌性而言,全球型基金的確有其優勢。   業者建議,從資產配置的角度考量,股票型基金本就必須偏向積極 操作,但一般人卻很少有這個耐心,可以完全不理會市場行情的變化 ;因此,定期檢視自己手上的基金績效就變得重要。   換句話說,投資人雖不至於要像經理人一樣認真判斷個股走勢,但 對地區與產業發展也要有相當的信心,如此投資才能享受中長線的好 處;倘若投資真得輕鬆到一切不涉及市場判斷,那麼投資全球股票型 或平衡型基金,才可稱為「懶人投資」。   業者指出,在股市震盪期間,平均分散風險的全球型基金的確有其 抗跌優勢,不過若把全球股市的走勢拉長到十年、二十、甚至三十年 來看,可發現當中多頭走勢偏多,空頭走勢偏少。因此投資基金,最 好能在確定市場趨勢下進行。   富達證券研究部主管張慈恩也表示,在這波股災後的資產配置,最 好是以全球為範圍;而且在注重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知識流與人 財流的當下,未來投資的視角,必須跳脫單一國家的範疇,改採區域 投資為宜。譬如新加坡相對於東協區域,或是杜拜相較於中東區域。   天達投顧也補充,FED降息的策略暫時化解了全球股市持續探底危 機,雖然芝加哥VIX指數顯示市場波動度仍大,短線上震盪難免,導 致這波拉回修正的底部亦需再觀察一到兩周的時間來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