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拱媽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看看明星爸媽怎麼說-富寶貝養成計劃永遠不嫌早

2007年05月04日
公開
9

父母親對孩子總是有滿心的期待,除了陪伴孩子成長,積極培養孩子未來的競爭力,讓寶貝贏在起跑點,還希望自己當年錯過的,孩子能夠儘早掌握。而您準備好要將什麼樣的經驗傳承給孩子,讓他們未來的日子過得更輕鬆? 有些明星爸媽的理財觀念不但值得我們學習,他們對孩子投資理財的訓練也很有一套!Money雜誌在3月號對美國明星爸媽做了調查。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如果簡單分類的話,明星爸媽理財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省錢就是賺錢」:以「震撼教育」摘下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影帝的丹佐華盛頓,除了精湛的演技深獲肯定,在理財方面也毫不含糊,他曾幽默的說「我的手錶只花了我39美元,而且非常精準。既然這樣我為何需要一支貴的?」;第二種是「主動管理財富」:以Surrealistic Pillow專輯入選2003年滾石雜誌票選『史上最佳五百大專輯』、傑佛遜飛船樂團的主唱之一格瑞絲•斯利克(Grace Slick)表示,她只有在理財方面聽從父親的建議-不論賺多少錢,都秉持理財三分法的原則:1/3支付帳單、1/3存起來、1/3花費。這讓她一生都沒有陷入財務危機。 當然,教導孩子從小養成理財習慣還有許多妙方,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提供您以下五個建議: 一、定期發放零用錢 與孩子約定好固定的零用錢發放日,初期先以「週」為發放零用金的週期,等小孩習慣之後,再逐漸把時間拉長為「月」。此外,要聲明在下次發零用錢之前,不會再有其他給付,讓小孩學習如何分配一次週期的花費。 二、養成記帳的習慣 剛開始,父母可以陪著孩子在每次領到零用錢時,就先把未來一個週期內所需要的花費記錄下來,之後的額外支出也要一一記錄,養成記帳習慣。幾個月下來,這份資金流量表,就可作為與小孩討論是否有浪費的部分,或者獎勵孩子節儉的依據。 三、將零用錢分為三部份:消費、短期儲蓄與長期投資 運用三分法的資金管制方式,避免孩子將錢全部用於消費,並培養儲蓄習慣。將給孩子的錢分成三部份,並存在不同地方,分別用於消費、短期儲蓄及長期投資。 四、為每一個小孩開立獨立的銀行帳戶,並親身感受理財的好處 到銀行辦理開戶,或每個月到銀行幫孩子存錢時,最好讓孩子陪同前往,透過實務體驗學習開戶、存款、提款等流程。而運用零用錢的最終目標就是長期投資以儲蓄教育基金,因此銀行定期寄來的定期定額對帳單、投資報表等,也可以帶孩子一起讀,讓他們親身感受「複利」可以讓錢滾錢的效果,建立儲蓄觀念。 五、最終理財目標:用基金累積將來唸書、結婚、買車買房、及退休基金 當孩子養成良好的儲蓄及收支習慣,父母可以慢慢導入錢滾錢的複利觀念,讓孩子的財富除了未來穩定的收入,還可以用另一個方式加速累積。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孩子可由穩健的基金開始入門,像是全球股票型基金,就是分散世界各地投資機會的好選擇。根據MSCI世界指數截至2007/3/2統計,台灣股票市值比重僅佔全球1%,若只投資台灣等同於放棄其他99%的機會。且知名的企業像是Walmart屬於美國企業、Nokia為芬蘭企業、能源大廠BP是英國企業,只有佈局全球才能多方掌握投資利基。因此,長期透過定期定額投資每月最低只要三~五千元,心愛的寶貝不僅智慧隨年齡成長,財富也可望有同步增長的機會,為未來打下穩健的基礎! (富蘭克林投顧提供 2007/04/09)

聰明寶寶學認字

2007年03月29日
公開
8

識字的最佳年齡 幾歲開始教孩子識字是最適合?—相信這是每個家庭都關心的問題。從生理學上講,兒童時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也是記憶力特別強的時期。 一些教學研究和實驗證明,3歲是自然記憶能力和整體模式識別能力的最高峰,孩子能像認識其他物品一樣自然接觸和認識國字;4-5歲的孩子普遍可以學認字,而且識字速度不比6-7歲的孩子慢。研究還顯示,5歲多的孩子能學會漢字的大部分筆畫,並且能運用筆劃分析字形和書寫。也有一些專家認為,從孩子有圖案識別能力開始,就可以教他們識字了。也就是說,識字教育,在寶寶1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 及早識字,利多?弊多? 有些父母會擔心,這麼早就讓孩子識字讀書,會不會影響孩子的發育?會不會讓孩子小小年紀就負擔過重? 事實上,4歲左右是孩子求知欲最強烈的時期,在這段時間為兒童提供知識資訊,促使他們主動學習,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望,能促進孩子求知興趣的發展。其次,從出生到6歲是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科學實驗證明,在幼兒時期進行學習會促進孩子大腦皮層的發育,培養出腦細胞質量高、頭腦聰明的人來。因此,3歲左右開始讀書識字並不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學習識字的關鍵在於應該引導得法,量力而行,不要過分強求,操之過急。強迫孩子學習或是學的過多、時間過長,都不利於他的身心健康和智力的發育。 學漢字有利於提高孩子智慧 漢字大多是從象形文字演化而來的,很多字與實物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形似或神似,有利於孩子辨別、認記。同時漢字具有神奇的組詞能力。將漢字的辭彙拆開來看,很多字本身就是詞。這樣,孩子們雖然只認識一些有限的「熟字」,但卻可以發現許多變化無窮的新詞來。由於每個漢字都是音、形、義有機聯繫的符號刺激物,孩子學習了有利於右腦開發,而右腦的開發對兒童智力的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日本的石井勳教授在《幼兒智力開發法》一書中說:他多次反覆測試的結果是,日本孩子如果從5歲開始學漢字,到入學前一年,智商能達到110;要是從4歲開始學起,學兩年,智商能達120;若從3歲開始學習三年,智商能達到125至130。 識字方法有多少? 當孩子有認字需要的時候,爸爸媽媽要儘量滿足。孩子是好奇的。他看見了環境中的字,想知道是什麼意思。這時,他需要認識這些字。在孩子有自己的需要時,他心情舒暢,學習效果也比較好。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想要識字的時機「趁機而教」。 教法多種多樣,以下一些辦法,供爸爸媽媽們參考: ◎為孩子創造一個識字的環境 環境對於孩子識字快慢非常重要。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書面文字:電視裏的廣告文字、食品包裝袋上的彩色文字、速食店的店招、路邊的路牌……這些,都構成了孩子識字現成而良好的環境。 爸爸媽媽完全可以看到什麼就讓孩子學什麼,如看到來來往往的汽車就學「車」(汽車、火車、卡車、警車……);看到樹就學「樹」(楊樹、柳樹、松樹、大樹……)。這樣,一方面可以利用這些漢字的環境效應,通過身臨其境的感受來加深對漢字的理解;一方面,還能培養孩子愛觀察、愛提問的好習慣。 此外,父母也可以自己在創造出適合孩子認字的環境,如在冰箱上、電視上貼上寫著「冰箱」、「電視」這些漢語和拼音的紙片等。這些有意識的動作會讓孩子對每天接觸到的東西?生字面的理解,從而加深了印象。 ◎利用圖畫故事書來教寶寶識字 不放過每一個給孩子讀故事書、看圖畫書的機會。媽媽可以邊指著書邊唸給寶寶聽;也可以把圖畫上、書本上的故事情節講給孩子聽,同時出示字卡,讓他們在理解情節的同時記住漢字。 有時,也可以採取先背書後認字的方法。先給孩子反覆說他喜歡聽的故事,直到寶寶能夠獨立覆述出來。這時再一起來看書,對號入座,找到字音所對應的字形。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按照文字的順序,手指指準那個字,眼睛就要看那個字,並且此時孩子的注意力一定要集中。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後,爸爸媽媽也可以用提字的方法。如,故事書中說到了小牛,就把「牛」拿出來,問寶寶「牛吃什麼呀?」寶寶說:「吃草!」那就再讓寶寶認識「草」這個字。 ◎識字卡片很重要 有心的父母可以自己製作許多圖文並茂的識字卡片,或收集一些教孩子識字的圖片。在日常生活中,時不時地通過卡片,以遊戲的方法來教孩子認識漢字。孩子學得輕鬆,父母教得也輕鬆,更重要的是,能加深孩子對漢字的印象。 ◎動作法 父母可以透過做動作來讓孩子認識字。父母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就可以拿出寫著「穿」字的卡片,然後做「穿」的動作,並讓孩子也來做做「穿」的動作,達到讓孩子既動手又動腦的效果。 ◎兒歌學漢字 朗朗上口的兒歌、詩歌,是孩子喜歡並容易接受的。父母可以先教孩子念兒歌,讓孩子把他喜歡的兒歌背出來,再慢慢地一個一個把兒歌裏的漢字教給寶寶。比如,兒歌「一隻小豬去市場,一隻小豬在家裏……」,父母可以先教孩子認識「豬」,再認識「家」,直到教孩子認得整首兒歌。 ◎「找朋友」法 這是個利用認識的字來認識字的辦法,適合於已經認識不少漢字的孩子。如果孩子認識了「青草」的「青」,再遇到「清水」的「清」,也許就能很容易讀出來了。在此基礎上,父母接著讓他理解「清」是什麼意思,是用在哪裡的等等,就比較容易了。 科學學漢字,三要三不要 三要 1.要靈活機動,充滿趣味。孩子有好奇、好動、好問、好強的心理特點。因此,教孩子識字最好寓教於樂,做一些識字遊戲,讓孩子在最興奮時自然識字,這可是識字教育的關鍵所在。 2.要注意手法的花樣變化。孩子學漢字的形式和途徑多種多樣,有看圖識字、講故事識字、字卡識字。爸爸媽媽不要墨守某一種方式不變,否則會引起孩子的厭學情緒。 3.要重視復習鞏固。孩子的年齡小,遺忘性大。所以,即使是學過的字,爸爸媽媽也要不斷地加深孩子的印象。當路過商店招牌、超市標價或者電視廣告中有孩子認識的字的時候,不要放過,問問孩子,這是什麼字,有些什麼相關詞語等。一個漢字,必須反覆出現、經常接觸、多次認讀,孩子才能認得準、記得牢。 三不要 1.不要急於求成、過於嚴肅。爸爸媽媽不能要求孩子認識多少字以後才能吃飯或睡覺,否則會對孩子形成壓力,挫傷他的積極性。孩子不喜歡嚴肅、規範的教學方式,父母以遊戲的輕鬆方式來教孩子,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不要相互比較。父母可別對孩子說這樣的話:「怎麼亮亮可以認識500個字,你就記不住呢?」孩子的自信心會在這樣的話中逐漸消失。 3.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時父母會對孩子的漢字教育時斷時續,工作閒了,情緒好了,就教孩子識兩個字,工作忙了,又長時間不聞不問。這樣不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遊戲幫助寶寶學漢字 ◎謎語遊戲 給孩子猜個謎語:「小小年齡鬍子翹,看見小魚咪咪叫,愛洗臉、愛理毛、老鼠見它嚇得逃。」孩子回答是「貓」以後,再拿出字卡「貓」,那麼貓最愛吃什麼呢?接著拿出寫著「魚」的卡片。依此類推,但注意不要一次讓孩子認識太多的字。 ◎超市卡片遊戲 平時收集一些超市和百貨公司的宣傳單,把單樣物品剪下來,在背後貼上白紙寫上該物品的名稱,做成卡片。請孩子對著卡片一一說出每一個物品的名稱和用途,再看看這樣物品的漢字。逛超市的時候,請孩子來認認看,哪些物品的漢字是他學過的。 ◎太陽、月亮 準備一些白紙,寫上「太陽」、「月亮」等字,後面畫上表現該字的圖畫。讓孩子看著圖畫,學習文字。看熟了以後,再給孩子看漢字,讓他以肢體語言來告訴媽媽,他看到的是什麼字。

瘦大腿的簡易運動

2006年11月08日
公開
11

以下是一些簡易瘦大腿的運動 給跟我一樣有需要的媽咪們 簡易運動: 1.立壁抬腿30分,可幫助下肢血液的回流和舒緩疲累。 2.由腳踝至大腿處縱向按摩10分鐘,可改善蘿?腿和腿部浮腫。 3.平躺在床上,腿和身體成90度,劈腿﹙盡量張開﹚再交叉,睡前和起床各做50下,可運動到大腿內側肌肉。 4.躺在床上,做空中採腳踏車運動,重複15分。注意蹬圈的動作要完整,用小鬼帶動大腿運動,能讓腿部肌肉緊繃,修飾腿部線條。 5.身體打直屈膝半蹲,膝蓋不可超過腳尖,緩慢起身重複動作10次,此時會感覺難瘦的大腿有顫抖的現象;在不運動過度的前提下,此法是緊實大腿的有效秘訣。 6.直立,將一隻腿抬起,慢慢彎曲再伸直,回到直立的姿勢,重複三遍,左右腳互換10次,就可明顯感覺到大腿肌肉收縮的效果。要領是一定要慢,在左的過程中體會肌肉的收縮。 拍大小腿的肌肉都是很好的方法. 另外在看電視等等的閒暇時間也可以拉拉筋,伸展一下大小腿的肌肉 可以試一試唷~~~~ 大腿方面 ●坐在椅子上,坐到底,下背部也要貼住椅背,兩肩放鬆,雙手放在大腿上,接著,提高左膝,膝蓋自然彎曲就好,小腿下垂不用力,身體維持平衡不要左傾或右傾,這時應該會感覺到大腿及下腹部很酸,受不了了就換抬右腳,就這樣左右交換,隨時可開始,隨時可停止的唷∼ 這樣既能瘦肚肚,也能瘦大腿喔∼可以在看電視時做,但不要坐在沙發上做,沙發太軟會傷害脊椎,拉張餐桌椅或電腦椅來做比較恰當。 ●坐於書桌或電腦前的時候,拿一張紙,夾於兩腿膝蓋中間,維持它不掉下即可,不過兩腿要夾緊喔! 雖然聽起來頗簡單,不過實行起來可會酸酸的哩!這個動作會使用到平常不常用到的大腿內側肌肉。 ●瘦整個大腿 以立正的姿勢站著、兩手放在身體兩側。彎曲膝蓋,兩手踫觸腳趾(此時 ,不要太用力)。 訣竅就是∼不彎曲背部肌肉,只彎曲膝蓋。再輕輕回到原來的姿勢。這個動作大約3秒,剛開始做的時候,以10秒鐘做3次為目標,習慣後再加速! ●瘦大腿內側 從立正的姿勢開始,將右腳向前跨一步,輕彎膝蓋。兩手插在腰上。跳起的同時左右腳互換(此時注意背部要挺直)。邊數一二邊跳起來兩腳互換。剛開始做的時候以10秒鐘做10次為目標習慣後再加快速度! ●瘦大腿內外側 以立正的姿勢站著。右腳伸直向右抬起,同時左手伸直向左抬起。此時,注意身體的平衡。訣竅在於腿部要使勁。輕輕回到原來的姿勢。 另外一側同樣做一遍、這個動作大約為2秒。剛開始做的時候,以10秒鐘做5次為目標,習慣後多加快速度! ●瘦大腿後側 準備一張有靠背的椅子放在前面,然後雙手扶著椅背,接下來先把左腿往後方抬,左右腿各作10次為1組,每次需要做滿5組,方可休息,每天早晚各作一次。 ●利用每天洗完澡時,趁血液循環好,拍打大腿內側,拍打方式為手指併攏、掌心股起,讓掌心有空間,有節奏進行拍打,力量適中。每天進行可以促進循環,幫助你擁有勻稱美腿! (可以跟乳液一起) ●使用時機:避開飯後的一小時之內。

文章分享∼六歲以前,教什麼最重要?

2006年11月04日
公開
13

有句話說"六歲定終身",表示六歲前的教育很重要,但是這段時間到底該學些什麼呢?又該怎麼做? 根據教育專家指出,六歲前最重要的應該是心性的培養。怎麼說呢?因為人生最應看重的不是財富 名利 地位,而是能不能過得快樂;而一個人生活是否快樂,則取決於他的心性;心性善良則快樂,不好則痛苦。 心性教育包括以下五項-- 一:使孩子易於感動-孩子若有一顆感動心,就能欣賞世界上美好的事物。   要培養一心性,父母需以欣賞的態度來看待孩子的成就,以及世間的萬  物,也就是多肯定孩子 讚美孩子,並陪他一起感動。 二:讓孩子懂得感恩-能感恩的人,就能珍惜所所擁有的一切,不會因抱怨 不滿而產生痛苦。父母應常常告訴孩子:"這樣已經很好了。"也應該讓  孩子體會到任何東西都是得來不易,如此,自然能培養孩子一顆感恩的  心。 三:讓孩子能體貼他人-能體貼別人,為別人著想,也就能向對方付出關懷   ,人際關係將因此親密融洽。父母若能多以孩子的立場想一想,不要只   站在自己的位置去要求孩子;遇到某些事情同樣教孩子:"如果你是他    的話,會怎麼想?怎麼做?" 四:使孩子心胸寬闊-有寬廣的心,就能包容不同的或不盡完美的人事物,   社會也才能和諧穩定。父母應多以身作則,教育孩子包容別人的異質性  。 五:使孩子懂得容忍-環境充滿變化,也往往不是人力能夠改變的,所以必   須具有調適的能力,才能過得從容愉快。父母應常常提醒孩子:"不是   你想如何,就能如何。"並引導孩子去克服困難,找到生活的平衡點。 六歲以前宛如白紙,大人的心性如何,往往也是孩子心性形成的關鍵,所以教育孩子之前,別忘了先修養自己喔!    

愛你,才走在你左邊

2006年10月02日
公開
11

和所有戀愛的人一樣,經歷了一番轟轟烈烈的愛情以後, 她和他終於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可是和他結婚了以後,她就覺得自己婚後的生活和想象的相去甚遠。 婚姻不像愛情,往往是多了瑣碎和枯燥,少了激情與浪漫。 當她不得不每天都面對這樣單調而又乏味的生活時,她感覺自己的心在一點點磨平,生活如同白開水一樣索然無味。 婚後他們彼此還算恩愛,但也經常吵架,常常是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吵起來了。 而且他也不像過去那樣處處遷就她讓著她了,她覺得男人真是虛偽,一結婚就變了一個人,根本就不像戀愛的時候那樣寬容忍讓,如今她對他使小性子,丈夫一般是置之不理或沈默,甚至有的時候還和她爭執一番,再也不像從前那樣寵著她了。 雖然有許多情感她始終無法釋懷,可是畢竟她對這種死氣沈沈的婚姻的忍耐是有限的。 終於有一天,兩人大吵了一架後,她忍無可忍地說出了那兩個字:“離婚”, 他立即就說“可以,現在就去”。 那天外面下著雨,他和她各撐一把傘。兩個人並排走在路上,都默默不語,都有各自的心事。雨下得挺大,路也很滑,但誰都不肯表示放棄。 忽然前面的路邊上有個地方停了一輛車,窄得只能通過一個人,於是他就走在了前面。過去以後,她又和他走在並排,他忽然拽住她,生氣地說:“怎麼又走我左邊了呢?” 與此同時,一輛大卡車與他擦身呼嘯而過,他側過身擋住了她,車雖然沒撞到他,可是濺起的泥水卻弄髒了他的衣服。 她一下子愣在了那裏。就是這個一個簡單的動作, 讓她感受到了他細微而又平實的愛:一直以來,他始終習慣地走在她的左邊, 用自己的身體為她擋住洶湧的車流,為她擋住風雨和危險。 其實這才是真愛,雖然沒有絢麗的光環,卻拙朴而厚重。 不加任何修飾,於不經意間就流露出來。 她不由得淚流滿面,分不清她臉上洶湧而下的是雨水還是淚水。 他為她拭去淚水,對她說:“回家吧。”她用力點點頭, 緊緊地抓住了他的手,她感覺似乎同時也抓住了一份沈甸甸的愛。 只因為愛你,才會走在你的左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