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諭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3-4歲幼兒發展訓練

2006年03月22日
公開
45

3-4歲的兒童,大腦結構基本形成,是智能發展的關鍵時期。運用故事、看圖認物、看圖說話、智力遊戲、數學遊戲、兒歌、古詩、謎語、繞口令、紙偶劇、歌曲、手工、繪畫等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利用每天半小時的訓練,發展兒童的語言表達力、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想像力和思考力。藉由各種遊戲,讓孩子活動小肌肉,開動小腦筋,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得到語言、文學、數學、常識的啟蒙知識。培養孩子獨立思維和敢於自己動手的能力以及準確、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孩子進入學齡期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 1.故事:反覆說故事的同時,一步步地向孩子發問,引導孩子記住故事情節,會複述其中的簡單內容,從故事中擷取認知記憶以及培養孩童的順序邏輯概念。 2.看圖認物:本書提供的看圖認物,大多是幼兒日常生活中所能見到的事物。認識這些事物還要靠媽媽平時利用一切機會交他認識常見的實物。在認物的同時,媽媽還要向孩子適當介紹事物的相關知識,擴大他的視野。 3.看圖說話:隨著孩子不斷成長,看圖說話所使用的辭彙要漸漸地豐富起來,句子的成分也要漸漸地複雜起來。 4.智力遊戲:培養孩子的辨別力以及注意力。 5.數學遊戲:遊戲中反覆練習,讓孩子理解數量概念,提高對數的認識。 6.兒歌:利用順口的兒歌從歌詞中教導孩子認識學習,在輕鬆愉悅的音樂環境中也增進記憶力與強化對事物的認知印象。 7.古詩:安排適量的較為淺近的古詩,讓孩子背誦,以訓練他的記憶力,並獲得詩歌的音韻之美的薰陶。對於古詩的內容,只要求孩子了解大意即可,不必強求全面理解。 8.謎語:這個年齡的孩子猜謎語是有一定的困難度的。採用看圖猜謎底的方式,在幾幅謎底圖中猜一幅正確的謎底圖,如此即較為容易。媽媽要耐心地啟發幫助他分析,為什麼謎底是這個而不是那個? 9.繞口令:練習將音唸準,培養孩子正確發音,在言語表達能力上有增強之功效。 10.紙偶劇:紙偶劇是用卡片架和手指來表演。訓練表演能力及興趣,從遊戲表演中引導孩子獲得成就感,與台上穩健表達自己的適當行為。 11.歌曲:雙親與孩子一同藉歌曲帶動培養情感與和樂氣氛。 12.手工:小小勞作訓練孩子手的靈活度,更引領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發展。 13.繪畫:這時期孩子還不太容易直接從生活中把物體歸納到畫面上。可以找一些兒童畫讓孩子仿造,為了便於模仿,這些畫不要過於寫實,有的漫畫家筆下的兒童漫畫就是簡筆畫,讓孩子模仿這樣的漫畫可能更適合一些。 文�《風車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提供

音樂遊樂園-1

2006年03月21日
公開
12

原本上星期要來試上,媽咪臨時有事不能來 因為肢體律動課要結束了 如果上的不錯媽咪想就直接報名 所以今天接直上第一堂課看看 音樂課跟律動課是有些不一樣的 在【幼兒肢體律動遊樂園】裡,孩子隨著音樂老師鋼琴及打擊樂器的現場伴奏,並透過舞蹈老師魔術般的各式活動設計,大家以球、紗巾、彩帶、呼拉圈、汽球、樂器等豐富道具,隨著音樂的快、慢、強、弱、高、低…快樂的舞動著靈活的肢體。 孩子們在遊戲中孕育了豐富的音感與節奏感,並激發豐富的肢體語言,為學習音樂與舞蹈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跑、跳、走、飛、轉、爬的多樣步伐中,進入動感的主題遊樂園;在“跳舞的牽牛花”當中,體驗手臂的自由穿梭;在“神奇的吸塵器”中,體驗相互的接觸與分離;更在“小小建築師”中,讓身體組合成有趣的城堡……。 在【幼兒肢體律動遊樂園】孩子將成為自己身體的小主人。 【幼兒肢體律動遊樂園】,此課程為期半年22堂課,每堂50分鐘。課程的設計是為3-4歲的小朋友在進入【創造性自由舞蹈】前,提供一個更寬廣且豐富的肢體經驗。 【幼兒音樂遊樂園】,此課程為期半年24堂課,每堂50分鐘。課程的設計是為3-4歲的小朋友在進入【歡樂童年音樂列車】前,提供一個更寬廣且豐富的音樂體驗;透過【幼兒音樂遊樂園】歡樂、寬廣且深入的基石,孩子未來將有更多的能力搭建起音樂的城堡。 三歲的幼兒正值最有創意及想像力的時期,也是耳朵最靈敏且肢體協調日趨成熟的時期,若能及時把握培養幼兒用感官去探索和學習,孩子們將藉此開發自己獨特的智能。 課程中,將使用“親親寶貝音樂故事集”系列中八冊音樂圖畫故事書及四片CD作為教材;透過豐富的歌曲、唸謠、音樂遊戲和肢體活動,將聽得見的音樂成為看得見的動作及音樂圖譜;另外,我們並配合每個活動單元的內容,為幼兒設計一冊好玩、有趣的「音樂遊樂園活動本」,將課堂上的學習延伸至更具體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