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鳳鳳胎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鼻塞流鼻水居家護理

2005年12月23日
公開
60

鼻塞護理 1. 使用吸鼻器 父母可以考慮使用市面販售的吸鼻器;但千萬不可用自己的口直接將寶寶的鼻涕吸出,避免造成更嚴重的感染。但市售的洗鼻器,不能用於一歲內的寶寶。 2. 按摩及熱敷 可用手指輕揉寶寶的鼻翼兩側,或使用溫熱毛巾輕敷鼻部,使鼻腔內的血液循環改善,減少鼻腔黏膜充血及消腫。 3. 塗抹凡士林 如果鼻黏膜太乾燥或鼻腔受傷,可以塗抹凡士林作為保護層,能避免外界刺激,也具有潤滑的功用。 4. 棉花棒清除 針對因鼻屎過多所造成的鼻塞現象,如看得見的鼻屎,可用棉花棒沾些開水來清除;如看不見的鼻屎,則勿盲目的探鑽,以免傷到脆弱的鼻腔。 5. 使用鼻噴劑或鼻滴劑,勿超過3∼4天 常常使用抗鼻塞的鼻噴劑或鼻滴劑,有可能會造成鼻滴劑成癮,必須愈用愈多才能保持鼻子暢通!而且長期使用,可能會刺激鼻黏膜,造成慢性鼻炎。 6. 寶寶鼻塞簡單按摩法 以兩手的拇指,從鼻翼上方往顴骨下方按摩,使鼻道暢通。這個方法大人、嬰幼兒都可以用,對於舒緩鼻塞有很好的效果。 當晚上遇到小小孩鼻塞流鼻水時,可以做哪些居家保健療法呢? 1.儘量不要平躺,頭部保持較高的姿勢。因為平躺時,由於重力的關係,鼻塞會比較嚴重些。 2.可以用熱毛巾,熱敷鼻腔,持續熱敷 5-10分鐘,會改善鼻塞。 3.多喝開水。雖然鼻塞時,小小孩食慾較差,吸奶也較困難,經常吸一兩下,就要停下來用嘴巴呼吸;但是仍然要常給予開水餵食,因為身體水分如果不足,鼻水會更黏稠,鼻塞會更嚴重。 4.使用高濃度的鹽水來噴鼻子。可以到診所、藥局或嬰兒用品店,買一個可以噴鼻子的小塑膠瓶,調配高濃度的鹽水(在1000cc的溫開水中加入27公克的食用高級精鹽),每1-2個鐘頭就給小Baby噴一噴鼻子。如果鼻塞嚴重,甚至每半個鐘頭噴一下都可以。 5.如果鼻水很多,也可以用一般的吸鼻器把鼻水吸掉。不過最好先噴鹽水,等鼻水流出來後再吸。同時使用吸鼻器時,要注意使用的方向:吸左(右)邊鼻腔時,要朝左(右)眼內側方向,不可朝右(左)眼內側方向,以免吸到鼻中隔而引起流鼻血。 6.如果發現鼻腔被鼻屎塞住時,可以用濕的手帕或濕的棉花棒,輕輕的在鼻孔內轉一轉,讓鼻屎先潤濕再慢慢清除。不可用鑷子挾掉,因為乾的鼻屎,通常都會與鼻孔內的黏膜沾黏。用鑷子挾除,很容易使鼻孔內黏膜受傷,不但鼻屎容易再生成,也可能導致流鼻血或發炎。 7.注意溫差的變化。鼻腔通常比較怕冷,所以冷風或冷氣不要直接對著鼻孔吹,當寒流來時,在睡覺時,頸部、肚子、手腳等最好都能蓋住保暖。 8.過敏性鼻炎要控制好。如果有過敏性鼻炎,除了使用藥物控制外,也要注意居家環境,如減少灰塵,避免養寵物等。 9.快速解除鼻塞的噴鼻藥水偶而使用沒關係,不過不可長期持續使用,以免產生依賴及引起反彈性鼻炎,而讓鼻塞更形惡化。

凡士林的各種用途

2005年12月19日
公開
54

凡士林的發現早在1859年,其原名為「petroleum jelly」,其中「petroleum」是石油,而「jelly」則是像果醬般的膠狀物,原本為石油探鑽的副產品之一。之后,有一位名為Robert Chesebrough的科學家將這些白色的膠狀物分離出來,并將之命名為「Vaseline─凡士林」,在大家逐漸發現凡士林的多種用途后,這位 Chesebrough 的榮華富貴當然也是享用不盡了。 在特性上,凡士林極具防水性,不易和水混合,它的許多應用也正因這項特性而來。所以,如同先前提到的,凡士林的確是一種非常好的保濕用品。加上它本身的味道十分淡,對于對一般潤膚產品所添加之香味、酒精過敏的人再適合也不過了。除了臉部、手腳皮膚外,氣候干燥時,也可以試著在鼻腔內涂上點凡士林,以避免鼻腔內膜因太干燥而流血。家里有人流鼻血時,也可以凡士林幫助止血。 此外,感冒流鼻水時也可以在鼻子周圍的皮膚涂上凡士林,以免擤鼻涕擤多了變成個紅鼻子。另有一說法是有富貴手困擾的人可以在睡前將雙手涂滿凡士林,之后戴上薄薄的棉布手套睡覺,據說能有效改善富貴手的情形。 其次,凡士林的護唇效果也是無人可比的,它的油脂成份還可以讓您的雙唇有水亮亮的感覺。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將凡士林加點您喜歡的口紅,放入微波爐稍微加熱軟化一下,混合均勻后置入一小化妝盒,如此一來,您便擁有個人專屬的護唇膏了。如果真是那么愛美的話,建議您在眉毛上涂上一點點凡士林,除了可以順順眉毛外,還可以讓眉毛的顏色看起來深一點,省去畫眉毛的手續。 1 ﹒ 先 在 嘴 唇 薄 塗 一 層 唇 膏 。 2 ﹒ 以 棉 花 棒 直 接 將 凡 士 林 加 在 唇 膏 上 , 要 效 果 更 閃 令 , 可 塗 厚 一 點 。 之前,提到凡士林可以緩和流鼻血的情形,其實任何小傷口涂點凡士林都有止血的效果,輕微的燙傷也可以涂上凡士林來減緩疼痛。家中有小寶貝的人,可將凡士林涂在小寶貝的屁股上來預防尿布疹,在幫小嬰兒量肛溫之前也可以在溫度計上涂點凡士林潤滑以減少不適。 除了人體外,凡士林還可以用在許多家俱、機械等等來防鏽、潤滑、補裂痕等,薄薄地涂在相機鏡頭上竟可以制造出柔焦效果般的朦朧美,不過,這是題外話了。在價錢上,一罐几十塊錢的凡士林大概可以讓您用個好几年,所以既便宜又好用,稱之為神奇的凡士林可說是當之無愧。 凡士林一般為乳白色或微帶乳黃色的油狀物。當兩個磨砂玻璃器皿間會直接接觸時,若於兩玻璃器皿的縫隙間塗上凡士林,則玻璃就不會互相咬死以致卡住。最常見的地方就是滴定管中的玻璃活栓上都要塗上薄薄的一層凡士林,以增加扭轉時的潤滑度並有封住縫隙的功能。要將玻璃管插入橡皮塞的孔內時,也應塗上一些凡士林以增加潤滑度好讓管子容易插入。 看完這篇文章,如果您家中還沒有凡士林,趕快到附近的藥房買一罐吧!不過凡士林的使用可也不是萬無一失的,有一點常被誤用的就是拿來做為使用保險套時的潤滑劑,而事實上,包括凡士林、嬰兒油等油脂類的物品均會對保險套的結構造成損害,使其喪失避孕的效果,還不打算要有小寶寶的朋友可得多加留意!!

訓練寶寶學走路的好方法

2005年12月14日
公開
56

寶寶什麼時候會走路、走得好不好是很多爸媽關心的話題,本文將解答爸媽的疑惑,讓你更加了解寶寶的生長發育。 PART1 學走的進展及方法 一般來說,大部分週歲的寶寶已經會獨站,被爸媽牽著手時也能走上幾步,15個月時,寶寶就有獨自走路的能力,但由於環境和撫養方式等因素的影響,相同年齡寶寶的動作發育並不完全一樣,有的發育快一點,有的則慢一點,只要前後差距不是太遠就算正常。一些爸媽看著同齡的寶寶都已經紛紛開步行走,而自己寶寶卻還是緊緊依偎在身邊不肯挪步,或是不肯下地,難免覺得有點著急。 行走是長大的象徵 當寶寶開步行走之時,也是他長大的象徵,他可以移動雙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的寶寶可以更方便地接觸物體,寶寶活動範圍也更開闊了。 當寶寶10∼11個月左右,通常自己能扶著東西行走,但從扶著行走到獨立行走,還是需要爸媽稍微訓練。如果你家寶寶已經到了學走年齡,可是還沒有學走跡象,就可以跟著以下方法,來訓練寶寶愛上走路的樂趣。 有一些小工具,可以幫寶寶順利地行走。這些合適的輔助品,寶寶借助它們行走起來可是事半功倍呢。 利用小工具學走路 1.扶家具和扶牆行走 可千萬不要小看寶寶扶牆、扶家具慢慢移動身體哦,它是寶寶行走的開始呢。雖然獨自站立還不穩定,但通過腳步的挪移,手腳和身體的配合,寶寶的平衡感正不斷得到提升呢。 2.學步小推車寶寶走得快 推推小車,讓寶寶和小推車一起向前走,這也是鍛鍊寶寶行走的一個好方法。讓寶寶站在小推車的後面,兩隻小手抓穩當,一開始爸媽可以先將學步車的車速調慢或以手來控制小推車前進的速度,等寶寶熟練以後,爸媽就可以放手讓寶寶自己推小車哦。 爸媽還可以教寶寶碰到障礙的時候將小推車朝後,再進行轉彎以避開障礙。 3.可考慮是否使用學步車 有些玩具可以為寶寶的行走助力,如學步車(螃蟹車),它們有著非常可愛的造型,融合坐車與學步一體,寶寶坐著時可以鍛鍊腿部肌肉,這是學步車的重要特點,等到寶寶會走之後,學步車所附的拉杆與音樂等又吸引寶寶走得更快、更好。不過,要記得不要在十個月前就使用這類的學步車,也不要讓寶寶乘坐時間過長,否則擔心會影響寶寶的腿型發育。 有些小兒科醫生認為,學步車對訓練寶寶走路沒有幫助,而且也不安全。因此,家長在使用上要多注意。 此外,拖拉玩具也可以吸引寶寶,鍛鍊他行走或倒退。 爸媽自己訓練寶寶學走路 在寶寶的行走過程中,爸媽的幫助有很大的作用,不管是心理暗示、語言鼓勵還是實際的輔助,都能讓寶寶早點開步走哦。 1.扶著腋下一起來 爸媽可扶住寶寶的腋窩,讓寶寶的雙腳踏在爸媽的腳背上,讓寶寶隨爸媽一起走路,這樣也減少爸媽牽拉寶寶雙臂的力量。經過一個階段,則可以讓寶寶的雙腳踏在地上,逐步過渡改地面走路。 2.面對面鼓勵寶寶開步走 爸爸和媽媽離開一定距離,這個距離視寶寶實際可走的路程而定。讓寶寶先扶著身旁的物品,爸媽則張開手臂以歡迎的形式迎接寶寶,可以先從只隔幾步遠,漸漸地,爸媽可以拉開距離嘍。看著寶寶跌跌撞撞地向你走來,爸媽可不要動不動就去抱住寶寶。 3.用語言、表情、拍手、擁抱 給寶寶信心,讓寶寶不再膽小、勇敢向前邁步,時時給寶寶鼓勵是很重要的。 當寶寶不敢向前走的時候,你一定要用諸如「寶寶,你快來啊」、「媽媽在這裡等著你」等言語加上微笑的表情和張開雙臂努力迎接寶寶的姿勢,讓寶寶樂於走向你。 寶寶走到目的地時,要拍拍手表明他做得很好;也可以抱住他再拍拍他,讓寶寶感覺到你對他的重要性;還要用言語「寶寶,你做得真好」、「寶寶,你真棒」、「真是個好寶寶」等來激勵他。時間久了,你會發現寶寶對自己的行為也會很滿意,他還會學著拍手稱讚、鼓勵自己呢。 營養健康也很重要 營養在寶寶的成長發育中佔據重要地位,充足、合理的營養為寶寶的身體注入活力,寶寶的肌肉發育良好,大動作的發展才會順暢哦。 所以,每天必須有一定份量的奶製品,而品種豐富的副食品則又給寶寶帶來更多營養素,細心、精心為寶寶準備好每一餐,也是爸媽一定要做的。 除充足的營養外,身體健康不常生病的寶寶自然發育較快、較好,學起走路來也可能比常生病的寶寶快。寶寶一生病,身體虛弱需要休息少活動,當然就會使一些動作發展延後。所以好好照顧寶寶,別讓他老是生病了。 注意行走安全 學走的寶寶比爬行的寶寶更容易受傷害,膝蓋、手肘容易因為身體失去平衡,觸地摩擦而掛彩,頭部也會因為撞擊而「長」出包包,這些部位需要爸媽特別關照。 所以,當寶寶開始學走路、愛上走路之後,不要讓寶寶遠離你的視線;要避開濕滑的地面,注意路上的障礙物;小心家具邊邊角角的潛在危險;不讓寶寶進入廚房;別讓抽水馬桶成為寶寶愛玩的寶貝;尖銳物品、器具儘量放置到寶寶摸不著的地方,藥品或細小用品也要妥善藏好;容易拉下的蓋布、桌布上不要放置其他物品,以免寶寶將兩者同時拉下而被物品砸傷;燙手的食物也不要讓寶寶碰到;在寶寶行走時不要餵他食物,以免嗆到喉嚨。 給寶寶一個安全行走的環境,爸媽要做的功課非常多。 只要經過爸媽和寶寶的共同努力,寶寶肯定能夠邁開大步,用自己的雙腳去體會這個精彩的世界。 PART2 寶寶學走Q&A 走路跌跌撞撞怎麼辦,早走晚走有什麼關係?就讓我們來告訴你,關於寶寶學走路的各種疑問。 Q1:早走路好嗎? A:不能單純地說早走路好或不好,如果寶寶的身材比較輕盈靈巧,那麼早些走路不會對寶寶有多大影響。而如果寶寶還沒有達到走路的月齡,但爸媽希望寶寶早走路的心情又比較迫切,很早就訓練寶寶學步,那對寶寶的腿、腳發育是不利的。 Q2:不經爬行直接就學走路? A:現在的觀點是,如果寶寶缺少爬行的鍛鍊,寶寶雖不會因此而不聰明,但對他的大動作發育將可能有延遲作用。因為寶寶的爬行會促進他的大腦發育,特別是對剖腹產的寶寶,更能促進他的前庭發育。 Q3:頭大、肥胖寶寶走路晚? A:年齡小的寶寶的腦袋和上身相對都比較大和沈重,頭圍較大和體重較胖的寶寶更是如此,所以這樣的寶寶走路晚也是很正常的。遵循寶寶自身的發育進程,控制寶寶的體重,就不必太過擔心。爸媽對頭圍較大的寶寶更不能過於心急,要多聽取小兒科醫生的意見。 Q4:為學步寶寶選擇鞋子要注意什麼? A:為寶寶準備一雙合適的鞋子也能為寶寶順利行走加分。鞋子除了要合季節之外,還要合腳、止滑。鞋內長度才是寶寶的實際腳長,鞋子要比寶寶的腳長0.5公分~0.8公分才比較合適。鞋的底要硬一些,寶寶走路著力會更好,鞋面是棉料或皮質的,寶寶的腳才不會不透氣。 買鞋要試鞋才知道合不合腳,鞋子的包覆性要好,不要刻意買太大的鞋子,對寶寶學走會有不好的影響。 Q5:服裝上也需要特別注意嗎? A:如果把寶寶裹得像「粽子」一樣,或衣服不合身,寶寶開步就不會輕鬆自如。 所以選擇寬鬆舒適的衣服能讓寶寶在不受束縛的狀況下學好走路。衣服的領口、邊及下擺應該不勒著寶寶的皮膚,連身衣服要容易穿脫,因為寶寶一活動起來非常容易出汗,所以衣服需要經常更換。上下分開的衣服,褲子的腰頭要鬆緊合適,否則寶寶的小肚肚很容易起一圈紅印。 Q6:寶寶有O型腿怎麼辦? A:這是一種生理現象,通常1~3歲會逐漸消失。但如果爸媽過早訓練寶寶走路,寶寶的下肢還沒有強壯到可以支撐自己身體的程度,極易形成「外八字」,可能以後真的就會發生腿彎彎的情形哦。 Q7:寶寶有扁平足? A:很多寶寶小的時候都有扁平足的感覺,但在二歲前建議先觀察,尚不用特別治療,多半長大後足弓就會出現。如果兩歲、三歲都還有扁平足,可找小兒骨科、小兒科醫師檢查。 Q8:寶寶為什麼一走就走不停? A:這和寶寶會站時一站就站很長時間有點類似,寶寶可能不知道怎樣讓自己停下來。爸媽要當心寶寶別被障礙物給絆倒了,也許過不了幾天,寶寶發現停下來的技巧,就會嘗試走走停停的方法。 Q9:寶寶走路跌跌撞撞,身體姿勢很奇怪? A:寶寶剛開始學走路,當然是不穩的啦。他要控制自己的身體平衡,所以看起來是有些側著行走,雙手會舉起,有時肩膀也會聳起。但只要寶寶的步伐並不是歪歪斜斜地失去方向,沒辦法到達目的地,爸媽就不用太過於擔心。而如果寶寶長時間一直無法控制好自己的行走方向,爸媽則要考慮帶寶寶就診。 Q10:走路要不要限定一個時間,以免太累? A:不需要。寶寶如果覺得累的話,他自己會表現出來,如蹲下來不願意再站立,或者索性就坐在地上;如果爸媽牽寶寶的手讓寶寶行走,寶寶也會轉回來抱住爸媽的腿,而不再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