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鳳鳳胎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寶寶為什麼不能少鈣?

2005年10月09日
公開
60

你的小寶貝鈣的攝取足夠嗎?鈣的吸收有完全嗎?這是許多媽媽常有的疑慮。一般而言,無論是哺餵母乳或配方奶粉的寶寶,鈣的攝取都在標準之上,媽咪們不必擔心;而開始吃副食品之後,即使奶量減少,還是可以由多種含鈣食物中獲得鈣質補充,只要媽媽多用心了解並選對食物,在以營養均衡為飲食原則下,寶寶自然不會有缺鈣的問題。 寶寶骨骼生長「鈣」重要! 書田診所小兒科翁至德醫師指出,人體骨骼及牙齒中有99%都是鈣,是非常重要的營養素,而且鈣可以調節身體機能,協調身體血液的凝固作用,也會影響心臟的功能,在神經方面具有安定作用。小寶寶缺鈣會影響生長,包括身高、牙齒及骨骼的發育,此外,在生長階段可能有生長遲緩問題,甚至智能方面也會受影響,最典型的就是佝僂病,這類幼兒因骨頭會有明顯異狀,只要藉由X光片便可發現骨質沉積的問題。 其實以台灣目前的環境,無論喝母乳或配方奶的寶寶,多不會有嚴重缺鈣的問題,像缺鈣導致的佝僂病,在國內臨床中已相當罕見,媽媽們沒必要為此擔憂。 Box.每一個年齡層對鈣的需求量都不同 鈣質在寶寶成長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到底寶寶每日鈣質攝取量是多少?以衛生署所訂定標準來看,剛出生的新生兒鈣需求量為每日200毫克,三個月以後為每日300毫克,六個月以上為每日400毫克,一歲以上為500毫克,四歲以上為600毫克,七歲以上為800毫克,十歲以上每天約需1000~1200毫克。值得注意的是十一歲至十八歲青少年正值生長發育重要階段,鈣的攝取要和孕婦一樣多,至少要達到1200毫克(一杯牛奶含鈣量約300毫克)。 為寶寶補鈣,從懷孕開始就進行 身體一旦缺乏鈣質,比較明顯的症狀就是抽搐、肌肉痙攣、麻木。小寶寶缺鈣時,家長通常很難由外觀察覺,比較有跡可循大概在牙齒的生長方面,當你的寶寶排除奶瓶性齲齒以及未徹底做好清潔步驟等等因素後,仍有明顯容易蛀牙或牙齒生長較差的情形時,要考慮是否有缺鈣的問題。台安醫院林琪芬營養師強調,為寶寶生長發育設想,最好從懷孕時開始母體就要補充鈣,才能真正奠定下一代的健康。 寶寶喝奶階段還不至於有缺鈣的困擾,不過翁至德醫師特別提醒媽媽們,完全喝母乳的寶寶,可能會因為母乳中所含維他命D較缺乏,而影響鈣的吸收,有幾個簡單的解決方法可供參考:(一)大概在出生後一、兩個月開始補充維他命D(太早補充容易影響礦物質的吸收),只需每天一滴即可。(二)讓寶寶每天曬一下太陽,以獲得維他命D。(三)媽媽本身每天曬太陽,也能解決寶寶維他命D缺乏的問題。 多食用含鈣食物 含鈣餅乾、鈣粉也是另一種選擇 額外補充鈣質時,要記得分次攝取為原則,如果每天的量在同一時間補充,效果其實有限,正確作法是一天分兩、三次補充,才能達到最好的吸收效益。國內寶寶缺鈣問題其實很少,只要飲食正常而且均衡、奶量攝取足夠,就沒有缺鈣的隱憂。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寶寶特殊時期~情緒不佳的長牙期

2005年10月08日
公開
50

◆特殊生理時期-長牙期 當家長們發現寶寶流口水的情形比以前增加,常常將手指或整隻手放入口中吸吮,或將抓到的東西放入口中咬,這時可就要懷疑寶寶可能正面臨著「長牙期」。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林炫沛表示,大多數的寶寶在六個月左右開始長牙,寶寶在長牙期除了會發生以上的情況之外,在情緒上也可以明顯感覺到寶寶的脾氣變得比較暴躁、不易安撫、常常哭鬧、不安。如果您的寶寶已經進入長牙階段,您可以在要長出牙齒的牙肉上,感覺到有一個硬硬的小突起,同時牙肉上也會呈現一點點紅腫,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 至於長牙期的寶寶會不會發燒或拉肚子呢?林炫沛醫師說,長牙期不一定會有發燒、腹瀉、嘔吐……等症狀,如果有這些症狀可能是其他疾病所引起,應該與長牙無關。然而不可否認的,有些寶寶會因長牙的不適而影響情緒,甚至導致食慾不佳,此時幫助寶寶渡過不適的長牙期,則顯得十分重要。 長牙期的口腔保健 在寶寶長牙時期作好口腔保健,對日後牙齒的健康有很大的助益。建議父母在寶寶一出生起,每次餵食完畢需用乾淨的溼紗布或手帕,將牙齦清洗乾淨;在長牙階段,因為初期只長前牙,父母可用指套牙刷輕輕刷牙齒表面,至於後面沒長牙齒的牙齦仍需用紗布清潔;到了後期就可以使用牙刷刷牙,並注意宜選擇小頭、軟毛的牙刷,以免傷害牙齦。 渡過長牙期的因應方法 給予適當「器具」 在長牙時期,一般寶寶會喜歡咬硬的東西,為防止寶寶亂抓亂咬,父母可以為他準備固齒器,如果沒有固齒器,可將胡蘿蔔、蘋果或稍有硬度的蔬果切成條狀,讓寶寶咬。值得一提的是,寶寶在咬蔬果時,父母須小心不要讓寶寶咬太多而被噎到。平時也要注意不要讓寶寶拿到硬幣、花生、小玩具等易吞入的東西,以避免寶寶將它們放入口中,不小心哽在喉嚨。 按摩寶寶牙床 父母有時也可以用手指輕輕按摩一下寶寶紅腫的牙肉,如此可讓寶寶覺得較舒適。 準備冰凍、柔軟的食物 如果寶寶不願意吃東西、沒有胃口,則可以為寶寶準備一些較冰凍、柔軟的食物,如優格、布丁、起司……等。 適時的呵護與關懷 在剛開始長牙期間,寶寶更需要父母的呵護及關懷,如此可緩和寶寶的情緒,讓寶寶感覺溫暖與舒適。 定期作健齒檢查 林炫沛醫師建議,父母應該在寶寶長牙時期(約在寶寶六個月∼十二個月大之間)帶寶寶至兒童牙科看診,藉此除可了解寶寶長牙的情形與飲食的習慣,也能讓父母確知如何清潔寶寶的牙齒,必要時也可以替寶寶做專業的牙齒清潔。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