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jenny mon

2寶的媽咪

2寶的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壞習慣,Bye bye!

2006年12月24日
公開
49

壞習慣,Bye bye! 成功必備特質 從小養成 內文整理�編輯部 諮詢專家�馬偕醫院兒童心智主治醫師 臧汝芬、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輔導中心諮詢專家 丁彤 美國心理學家拿破侖•希爾說: 播下一個行動,你將獲得一種習慣; 播下一種習慣,你將獲得一種性格; 播下一種性格,你將獲得一種命運! 這句至理名言,表明了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對人生的重要意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啓蒙老師。心理學研究證實,兒童未來個性發展的特性、傾向,往往與父母對孩子的早期教養方式有密切關係。父母掌握了科學的兒童教育知識,了解一般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不同年齡階段應達到的發展指標,那麽就會有意識地預期自己孩子成長的進程,也能具體給予最適當的教養方式。 各位聰明的爸媽,讓我們從孩子童年開始,就爲他們播下良好行爲習慣的種子,與孩子一同迎接美好的未來! 不做「小太陽」——培養寶寶的自制力 • Smart Case 4歲的華華是家裏的「小太陽」,一家人全都圍著他轉,看電視時一個人獨霸著遙控器,喜歡的頻道不准換,卡通片看起來沒完沒了;吃飯時有好菜必須自己獨享,家人都不准碰一口;到超市或商店,他喜歡的東西必定得買,沒有得到滿足的話就在地上打滾、哭鬧,弄得大人尷尬不已……。 • 專家的叮嚀 ★劃分「可以」和「不可以」的範疇 幫助孩子逐步學會正確評價和判別自己行爲的適宜度,讓孩子慢慢明白,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一般我們建議要將「不可以」的東西用「可以」的方式來表達,例如叫小朋友不要亂動時,可以請他把手插在口袋裡,眼睛看著媽媽2分鐘;或是不要亂跑時,可以說:「請你手放在口袋裡,嘴巴一面數123…一面走過來」;如果希望小朋友不要小氣時,就可以告訴他有東西可以分給別人一起吃,並在他做到時,給予鼓勵與稱讚。 ★冷處理 有時孩子無緣無故地發脾氣,提出很多無理的要求,而且馬上要滿足,不然的話就大吵大鬧,絕不肯妥協和順從。這時候家長可以不理睬或轉移注意的視線,待他安靜下來後,再耐心跟他講道理。 ★啓發孩子的自覺性 孩子自制力的發展與其自覺性、堅持性的發展大有關係,父母可從要求孩子有規律的生活作息開始,並及時督促,培養其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不做「膽小鬼」——培養寶寶的勇敢精神 • Smart Case 3歲的芳芳特別膽小,看到電視裏的驚險鏡頭,就嚇得捂著耳朵,在屋子裏來回轉圈;天黑後,她總是在大人身邊寸步不離,大人走到哪兒她就跟到哪兒;幼稚園裏的鍛鍊器材也令她非常害怕,無論老師怎麽勸說,就是不敢嘗試。 • 專家的叮嚀 ★父母施教須及時且確實 對孩子的溺愛、嬌寵,只會造成孩子怯懦、膽小的性格。父母要注意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角色扮演 在父母和親朋好友面前,經常舉辦「講故事」、「唱歌」和「藝術表演」等活動,讓孩子進行角色扮演,要求表情自然、大方。只要孩子有進步,父母就應及時給予鼓勵。 ★有意識地給孩子鍛鍊機會 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應有意識地給予孩子鍛鍊的機會,尤其是鼓勵孩子戰勝自己所懼怕的事物,如登高、游泳、溜冰等;如果孩子怯生,就帶她多參加社交活動,多接觸陌生人,並大膽地進行交往。 不做「散漫大王」——培養寶寶良好的生活習慣 • Smart Case 6歲的明明總是把家裡弄得很亂,吃過的東西亂扔,玩具、圖書丟得到處都是,用過的東西從來不放回原處。而且愛吃零食,不愛運動,最喜歡睡懶覺,周末睡到十點多還不願起床。 • 專家的叮嚀 ★給孩子創造機會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在反覆實踐中養成的。因此,父母要儘量給孩子創造一些機會,並注意督促檢查。 ★參與家務勞動 父母可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整理自己的房間、收拾玩具;吃飯時要求孩子拿筷子等,改變懶散的不良習慣,培養其勞動的樂趣,增強家庭責任感。 ★教育切忌「虎頭蛇尾」 培養好的生活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改掉一個壞的生活習慣也不是三兩下的事情,都必須付出長期的努力,父母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和信心。 給聰明父母的2項建議 • 自身角色的定位 父母的言談舉止,養育態度及建構的家庭氛圍,對孩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而現在很多家長由於工作原因,沒有過多的時間來關注孩子,所以就把孩子丟給老人和褓母看管。而老人比較容易放任孩子的行爲,在發現不良舉止又不加管束的情況下,孩子就可能會變成「問題寶寶」。所以父母要利用自己的角色,與看管孩子的人做好銜接,同時與他們溝通對孩子的一些具體要求,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 切忌溺愛孩子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是人們最原始的本能,但過分溺愛孩子,尤其是老人對第三代更是溺愛有加,孩子也順其自然地成了「家庭中心」。父母如不注重愛的質量,一味地溺愛、嬌寵孩子,甚至從物質和行動上滿足孩子的一切無理要求,往往會使他們變得任性、膽怯、依賴性強等一連串的負面問題,長期下來,將會妨礙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 • 專家的叮嚀 如果您家裏出現了「問題寶寶」,可以採取心理學上行爲矯正的方法。 父母雙方宜先認真商量,把孩子應該鼓勵的行爲填入「積極行爲表」中;把兩人一致認爲孩子應該克服的缺點填入「消極行爲表」中,並嚴格按照要求執行。這兩張表應貼在全家人看得見的地方,每天根據孩子的表現評定,積極行爲完成好就畫一顆小星星,消極行爲出現就畫一個黑三角形。當星星積累到一定的數目時,父母就應該執行預先的獎勵:例如給孩子購買盼望已久的物品、外出旅遊等;如果是三角形積累到一定的數目時,就應對其施予相應的懲罰:例如取消愛看的卡通片、不能享用他喜歡的某種食物等。

幼兒秋冬保健5大法:背暖.肚暖.足暖.心胸涼.頭涼

2006年12月10日
公開
39

幼兒秋冬保健5大法:背暖.肚暖.足暖.心胸涼.頭涼 【中時電子報 】 柯建新(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 最近早晚的氣候已明顯轉涼,濕度亦逐漸下降。天氣變涼,小孩就容易感 染一些如感冒、咽炎、肺炎等的疾病。 兒童的體質特色歸納起來,其生理特點表現為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生機蓬勃,發育迅速。而病理特點主要表現為發病容易,傳變迅速;臟氣清靈,易於康復。掌握這些特點,對於小兒的預防保健與診治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小兒保育觀上特別注重「治未病」的預防醫學。明代徐春甫在《小兒病源方論》提出的「養子十法」,前五法「背暖、肚暖、足暖、頭涼、心胸涼」,簡單的提示出小兒衣服的穿著方式。 ★預防疾病 要保背 背部為「俞穴」所在之處,所謂俞穴,傳統醫學認為是身體與外在環境交通之處,病邪亦容易由此而入,所以保持背部的「適當溫暖」可以預防疾病,減少感冒的機會,但是不可「過暖」,過暖則小兒背汗出多,亦易招致風寒溼等病邪侵入而生疾病。 ★保護脾胃 腹部暖 肚子是脾胰胃大小腸等消化吸收器官所在之處,所以保持「肚暖」也就是保護脾胃,讓脾胃能正常穩定的運化,從中醫的觀點認為:脾胃與免疫功能有關,所以肚暖在小兒保健是重要的一環。 ★穿襪按摩 足健康 足部是身體最低的部位,也是承受全身壓力最重的地方,氣血循環至此繼續向上循行,所以足部的保健與健康有很重要的關係。中國古代養生家、道家等也常勸人「每晚臨睡前按摩足心(湧泉穴)百餘下」,為養生保健的重要方法之一,可利用按摩推拿、原地踏步、穿襪等保持足部的溫暖。 ★神清氣爽 頭要涼 「頭為諸陽之會」,所以中醫認為頭部最容易「上火」,生理學上小兒經由體表散熱的熱量中,有三分之一是經由頭部發散出去,如果小兒保持頭涼、足暖,則必定神清氣爽,氣血循環順暢。 ★強健心肺 心胸涼 所謂心胸宜涼,指的是穿著不宜厚重,壓迫胸部,影響正常的呼吸與心臟的功能。「肺朝百脈」提示我們肺的功能健運,則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蒙其利有益健康。 轉貼自雅虎http://tw.news.yahoo.com/041106/19/14w6s.html

寶寶厭奶的影響及對策

2006年08月31日
公開
76

到處林立的減肥中心和充斥的塑身廣告,無意間引領整個社會風尚傾向注重美觀甚於健康以及只求速成不重持久的心態。這樣的心理已經開始侵蝕青少年、學童、甚至嬰幼兒的父母。逐漸有人以為『瘦沒關係,不生病就算健康、正常』,其實大謬不然。 所謂『健康』、『正常』有一定的客觀標準。就如血糖、血壓應有上限和下限,過與不及都異常;體重與身高的比例也有容許變動的有限區間,高過或低於這個範圍都不正常,所以太胖太瘦都不好。 更重要的是,成人的體重增減隨時都可能變動,但成長只有一次,青春期以下的孩童,他們攝食營養主要為了生長。因此嬰幼兒如果厭奶厭食,導致體重過輕、發育遲緩、影響可能十分深遠。為什麼呢?這要從嬰幼兒營養需求的特點說起。 一、嬰幼兒營養需求特點: 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營養庫存量低 年齡越小,體內脂肪和蛋白質,佔身體組成的相對比例越低。就脂肪比率而言,早產兒為1.5%,新生兒15%,成人有18%。蛋白質比率,早產兒有7%,新生兒12%,成人有18%,因此嬰幼兒比成人更缺少儲備的能量,無法承受長期的饑餓狀態,換句話說,只要吃的量不足,嬰兒比成人瘦得更快。 幼兒在成長期營養需求非常高 四個月大的嬰兒,每日攝食總熱量的30%用於生長,包括身長體重增加和器官發育與成熟。到了一歲的時候,這個比率降到5%,三歲更降到2%。也就是說,越小的嬰兒,能量主要耗用於成長,較大的孩童則耗用於體能活動。因此半歲以下的嬰兒,如果攝食能量不足,容易導致生長遲緩。 嬰兒期神經發育最快 幼兒大腦的成長速度,在懷孕到出生後兩歲之內達到高峰。初生的嬰兒外觀即是頭大身子小,頭佔了身長的四分之一比例。神經發育在一歲以內也是快速躍進的,例如翻身、坐起、爬行、站立和學步,都在一歲左右完成。 在在說明嬰兒期是神經發育的黃金時期。研究證明,腦部發育到一歲時就完成50%,到了七歲已完成90%,許多人在十歲以後腦重量不再增加。飲食當中的脂質、蛋白質、鐵質、膽固醇等,都是神經髓鞘與腦組織的構成要素。如果嬰兒時期攝取不足,錯失這段黃金時光,日後很難彌補。 兒童時期若營養缺乏,成人期身長較短 一個族群的身高,往往可以反映他們的營養狀況。以台灣為例,隨著經濟的改善,國人的營養狀況一直在改善中,每十年測量一次平均身高,調查顯示有逐漸增高的趨勢。 兒童期的營養狀況,影響成人期的疾病 根據研究指出,如果在生長期營養缺乏,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及阻塞性肺疾病的比例增加;另外,若一歲時候體重過輕,成人期則對糖份耐受力差,容易罹患糖尿病。 二、怎樣的寶寶,算是厭奶? 在明白厭奶可能造成的影響之後,相信很多家長都會問,到底寶寶吃多少才夠?怎樣的厭奶寶寶需要積極矯治呢? 理想的飲食量,必須足以提供寶寶活動和生長所需的熱量和營養。下表所列,可作參考: 各年齡層的兒童對熱量及蛋白質的需求量表 年 齡 熱量(卡/公斤/天) 蛋白質(公克/公斤/天) 0~6個月 115 2.2 6~12個月 95 2.0 1~3歲 95 1.8 4~6歲 90 1.5 7~10歲 75 1.2 11~14歲(男/女) 65/55 1.0 15~18歲(男/女) 60/40 0.8 對於完全以母奶或嬰兒奶粉為食物的小嬰兒而言,可以很容易的換算成理想奶量。因為每150西西奶可以供給100卡熱量及2.2公克蛋白質,所以六個月以下的嬰兒,每天每公斤體重的理想奶量就是150西西。舉例五公斤重的寶寶,每天理想奶量是150x5=750西西。較大孩子,因為添加副食品,應該以食物總熱量作依歸。 由於嬰兒在四、五個月時,為生理性厭奶期,意即暫時減少吃奶,因此理想奶量往往達不到。臨床上,醫師會考慮孩子的體重和生長情形。如果一般狀況良好,除非奶量少於每天每公斤體重100西西,或厭奶期超過一個月,否則並不積極用藥治療。 當然持續的縱向追蹤此橫斷面的一時觀察更能夠看出嬰幼兒是否因為厭奶厭食而阻礙生長。健保局所發的兒童健康手冊上,有台灣地區男孩女孩生長曲線表,家長應該每三個月測量身高、體重,並標示於圖表。 兒科醫師非常鼓勵家長藉由定期健康檢查來評估孩子體格和神經發育是否正常發展。當體重百分位持續低於第十百分位,或是逐漸下移兩條百分位曲線,都是異常,必須找出原因,對症治療。 三、寶寶厭奶的餵食對策 提供專心進食的環境: 剛出生的寶寶喝奶最專心,餓了就哭,飽了就睡,餵他最有成就感。兩個月大以後。寶寶開始對周圍環境好奇,容易分心,常常吃吃停停。較小嬰兒餵食時,盡量減少聲音及有人走動的干擾。較大的幼兒不妨用圈椅讓他吃完再下來活動。 提高幼兒的參與感: 國人的習慣,大多數是父母餵孩子吃,很少讓他自己動手。反觀歐美洋人,當孩子開始吃麥糊就給他安全湯匙”讓他自己來”。任憑寶寶吃得滿臉滿桌,家長只是從旁協助,預防嗆到或嘔吐,而不會因為怕孩子做不好,插手代勞。孩子經過學習,一方面覺得有趣,一方面體認吃飯是自己的事,更有責任感。 變換口味,食物多樣化: 每個孩子進食的動機不同,同一對父母養出的孩子,可能有的吃得快又多,有的吃得慢又少。很多厭食的孩子是俗稱「壞嘴斗」型的,總是喜新厭舊,很難伺候。市售的嬰兒副食品,內容隨著適用年齡,有許多的變化。忙錄的職業婦女,不可能有時間特別製作少量而多變的嬰兒食品,不妨善加利用。 別讓寶寶吃香喝辣: 嬰幼兒食品以天然食物去摀碎成半固體狀即可,切忌添加調味料。孩子習慣口味重的食品,將來更嗜吃口味比正餐濃的零食,造成偏食的機會大增。此外,太鹹的高鈉量食品是腎臟負擔,調味料的成份,也有可能造成食物過敏。 尋找替代食品: 少數的嬰兒,從小就拒絕奶瓶,最令餵食的人煩惱。不妨試試不同的品牌,何者最對他的味。一般嬰兒配方都試過,還可以改用植物蛋白的配方奶粉。甚至不得已時,提早餵稀飯或豆漿。這樣的小寶寶,一定要補充多種維他命及礦物質,以補不足。一歲以後的孩子可以喝鮮奶,當然其他的乳製品,例如優酪乳、優格、乳酪、起士,都是很好的牛奶替代品。 給予開胃整腸的藥物: 有時候想盡辦法,孩子就是不吃,父母親簡直快要抓狂了,這時候或許醫師可以幫上忙。通常醫師會先評估寶寶的生長情形及餵食是否到達基本需要量。 當孩子確實低於正常標準時,可以給予促進食慾的開胃藥及促進腸胃蠕動的整腸劑,達到提振食慾的效果。處方不可使用類固醇或荷爾蒙,才不會有副作用。通常給予開胃藥的目的,在建立良好的餵食習慣和提高體重,治療一段時間達到目標即可停止。 每一位家長對寶寶是否吃太少,可能主觀的認定會有差異。其實生長應以客觀的標準來衡量。幼兒期的營養是未來的根本,影響深遠。父母親對嬰幼兒餵食感到困擾時,不妨找小兒胃腸科醫師諮詢,以得到客觀的評估和實用的建議。 http://www.shutien.org.tw/0236_030.htm

不要問畫畫中的孩子「你在畫什麼?」

2006年08月31日
公開
45

客廳幼兒園:不要問畫畫中的孩子「你在畫什麼?」 宋嘉行(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課程與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孩子到了3、4歲的年紀,漸漸開始懂得用各種象徵形式與符號來表徵這個世界,其中一個方式是繪畫。當孩子畫畫時,不知您有沒有留意到自己對他說話的內容呢? 成人的介入 當我在學校附屬的幼稚園實習時,有一件這方面的「小事」讓我記憶深刻。 有一天,我看到3歲多快4歲的Nathan正在用色筆畫畫,很自然地就順口問他一個幾乎每個旁觀者都會問創作者的問題:「嘿!你在畫什麼?」結果得到的是小畫家無言的回應。為了打破這沈默的尷尬,我接著問他「要不要看看我畫的?」然後我就去拿了一些紙和畫筆,秀給他看一些我畫的東西。 沒想到,我的一舉一動都被班上的Fati老師看在眼裡。她趕快跑過來阻止我,叫我不要幫他們畫畫,因為他們會模仿我的畫法。讓孩子可以自由自在表達自己是最重要的,成人好意的示範往往是造成孩子失去創造力及否定自我的原因之一。聽完她的理由,我有點愣住。有這麼嚴重嗎?成人的「介入」真的都是壞事嗎?將孩子的世界與成人的世界劃分得這樣清楚,一定對嗎?還有,孩子難道沒有判斷力?在這種情況下,他一定會模仿大人,然後告訴自己:「我是笨蛋?」這裡其實涉及到我們如何看待成人與兒童這兩種本質的假設,也牽涉到成人與兒童間關係本質的假設,本來就各有立場、公婆都有理,不容易爭辯出結論,我也就不多說什麼。 成人的問題 經驗老到的她,接著指出我在與Nathan互動時所犯的第二個錯。她說,當我們在看孩子畫畫時,要避免問「What are you drawing?」這樣的問題。因為這對他們來講有時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3、4歲的孩子不見得時時刻刻都知道自己在做的每件事「是什麼」。更何況畫畫這種偏向抽象與藝術創造方面的活動,她們更不容易確定她們在畫什麼,或一定要畫什麼。換言之,「是什麼」、「畫什麼」、「做什麼」……等這種種指涉行為目標內容的問題,是屬於成人式的問題。孩子的世界往往是重視過程更甚於目的的。先設想好一個目標、然後按部就班去達成,是成人(科學)世界的理性邏輯。孩子隨性之所致的天馬行空,當然對不上成人的思維方式,也就不會給我想要的答案。因此,問小朋友這樣的問題,很容易造成溝通的無效與中止。 而且,問這種問題還有另一個缺點,就是很容易將答案侷限在固定的一對一(也就是一個符號指稱一個被指)答案模式。這種問題不容易引發有彈性的對話。比如他一定要回答:「這是……」。假設他回答:「這是蝴蝶」,或「我在畫蝴蝶」,觀者很自然地就會在心中將他畫的蝴蝶與真實世界的做對比,而這一比就很容易做出一種以真實世界的蝴蝶為「標準答案」的評論,特別是相像與否的評論。而以孩子有限的技巧,當然獲得「好像不太像喔」這樣的評論。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就結束對話,因為一方面孩子被否定了,一方面以她有限的思考與辭彙,她也不知該如何辯駁。即便畫得很好、很像,妳相反地給她讚美,通常小孩也不會對妳的讚美做出太多回應。溝通還是很有限。 「談談妳的畫」 那麼,該怎麼樣引導繪畫中的孩子多說一點話呢?Fati老師告訴我,「談談妳的畫」(「Tell me about your picture」)是一句很有用的開場白。聽到大人問這樣的問題,孩子多半會比較願意與妳談。此外,我們還可以試著對孩子畫中的形狀、線條、顏色等做出鑑賞。例如,「你的畫裡有好多又紅又大的圓圈圈喔」,或者「你用了好多藍色呀……」再者,多使用「妳認為……」、「妳想……」或「妳覺得……」這樣的句子。用這樣的提問法,通常預設並暗示「你一定有東西要說」或「這作品一定有什麼故事性(story)」的立場。即便孩子原本作畫時根本沒想這麼多,卻會因為受到問題裡的暗示,而自然引發思考與回答。而這回答當然就包涵各種千奇百怪的可能性了。 如果,當妳不能避免一定要問她她在畫什麼時,也不要直接問「這是什麼?」,而可以試著拐個彎,加一個「認為」在問題裡,變成「你認為這是什麼?」這樣的問句,在心理上會拉開孩子與作品的距離,幫助她退後一步,站在高一階的視野去審視自己的畫,讓她從創作者主觀的角度換成觀賞者客觀的角度,這樣轉換心理視角的小暗示,對孩子的思考和語言來說是較具難度的訓練,能幫助她抽象概念的發展。 申論題的對談方式 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在3、4歲時已經略具成人式的常民思考的雛形,這段時間是抽象思考與豐富心靈世界將大幅進步的開始。然而,她們知道的遠比她們所能表達的多。因此,與她們對談時,多使用「認為」(think)、「想像」(imagine)、「相信」(believe)等指涉內在心理狀態的字眼,也能促使她認知到自己複雜的內在世界,更有受大人尊重的感覺。將這些容易引起對談的小技巧用畢後,最後才是記得要去讚美孩子的創作:「太棒了」、「妳畫得很好」、「我很喜歡」等等,然後結束交談,讓她繼續自由發揮。這一切其實說穿了很簡單,就是多用申論題的方式去與孩子說話,而不是用簡答題,甚至是非題的方式,扼殺孩子練習表達的機會。 我這才進一步了解,Fati老師並不是不願意與孩子互動,而是希望我們大人在與孩子說話時,能時時刻刻注意到自己的言行,提醒自己對孩子具有的無形影響力和權力。在沒有標準答案與正確答案的藝術活動上,成人更要謹記,用對等的立場,理解孩子獨特的思惟方式,用有效的溝通方式去引出(elicit)孩子活潑豐富的言語和思考,這才是幫助孩子發展的真諦。至於,將孩子的畫與真實世界做「比較」,或者將孩子的畫與老師的畫做「比較」,然後讓她向真實世界趨同,向大人老師看齊,除了只能讓她增進「繪畫技巧」之外,並無助於人格與心靈的全面發展。 在天馬行空的想像國度裡,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或「妳在畫什麼?」其實是很煞風景的一件事,讓人完全沈浸不到創作的樂趣裡頭去。管她畫的是什麼東西呢?孩子有沒有因此得到樂趣、有沒有學到抒發情志,好像是更值得我們關心的問題。

咳嗽時飲食注意事項

2006年08月31日
公開
33

咳嗽時飲食注意事項~ 2006-08-11 Page:1/1 當時娃娃因為感冒引起諸多症狀~其中大部份症狀都好了…唯獨咳嗽卻是一直不會好!詢問過醫生才知道,原來在有咳嗽的現象時要注意的飲食習慣有這麼多…希望在此分享讓所有媽咪們參考! 1、大家都知道的~不能吃辛辣(薑、蒜、韮菜、辣椒)請於做菜時儘可能的拿"洋蔥"來代替佐味。當然白蘿蔔與竹筍也是要忌口的。 2、冰、冷的食物、飲料也是大家都知道要忌口的。 3、果酸的刺激最會誘發咳嗽現象… 能吃的水果只有這八種:木瓜、哈密瓜、香瓜、水密桃、龍眼、棗子、釋迦 4、真正要分享的來囉~~~ 醫生說在咳嗽的過程中往往會忽略了對水果種類的選擇,因為造成久咳不癒的現象~持續不斷!事實上不是只有吃甜的水果就沒有果酸的刺激…進而以為這樣不會引發咳嗽…因為再甜的水果其中仍有果酸的成份!只是那些會引起更嚴重的咳嗽~大家都忽略了! ***其中蘋果、葡萄、香蕉、鳳梨、芒果都是不能碰的*** 尤其是葡萄最會引發咳嗽了,甚致讓咳嗽更為嚴重! 上次娃娃就是吃了很多"超甜"的葡萄~咳了快三個星期呢! 醫生也說~只要你想知道哪些水果含果酸…只要將"問題水果"用水煮過以後…請嚐嚐看煮出來的水~是酸、是甜馬上答案揭曉。非常簡單的方法就能讓你清楚明白什麼樣的水果可以吃?什麼樣的水果要等咳嗽痊癒時才能吃了… 這也就是"再甜的葡萄"也是咳嗽時不能碰的原因了

三歲前 領袖氣質培養關鍵期

2006年08月31日
公開
34

三歲前 領袖氣質培養關鍵期 2004-10-14 Page:1/1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採訪�林潔欣 諮詢�心理諮商顧問、腦神經訓練師 王秀園 參考資料�兒童心理魔法書(童心房出版) 所謂領袖氣質,可以說就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一個能夠帶領大家的人,一定不是需要依賴別人指令動作的人,所以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並且也願意接受他人想法很重要。此外,家長必須給孩子成長空間,不要什麼事都幫他決定,如此他才會成為自己,而不是你的縮影。 領袖的特質 心理諮商顧問、腦神經訓練師王秀園表示,人是群居的動物,所有的問題都脫離不了人際關係,而人際問題的解決,卻無法完全脫離EQ,解決之道,更必須依賴長期有系統化的培育EQ,才能適時紓解自己的情緒,在最完美的情況下,面對人與人間的衝突與摩擦。而一位好的領袖,更需具備高EQ的條件,因為不但要了解自己,也要了解他人,這時溝通技巧就顯得重要,他提出幾點優秀的領袖所必備的特質: 1. 穩定的情緒─雖然有溫和的個性,但卻不是沒有原則的爛好人,必須堅持自己方向。 2. 有自省能力─時時自省,看自己有哪些需要修正的地方。 3. 知己知彼─不但要了解自己,還要了解他人,這樣才能用人惟才。 4. 有統籌能力─除了情緒管理得好之外,事情也處理的井井有條,不時常慌張混亂。 5. 交友廣泛─社交能力好,跟各式各樣的人相處時,都能找出對方的優點。 6. 願意傾聽─與朋友在一起時,不是一味的只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是願意傾聽別人說話,別人有心事也願意跟他討論,聽聽他的意見。 雖然有以上的人格特質,不一定都能成為領袖,但至少人際關係良好,在同儕團體中會是受歡迎的人。 領袖培養從小做起 王秀園說,領袖的人格特質其實可以從小培養,因為0∼3歲為孩子的情感發展關鍵期,而之後的未來十年,才是知識成長的黃金時期,所以奉勸大人,不要在這時只想著讓孩子學英文、智能開發,錯過了學習溝通及觀察別人的最佳時期。以下為領袖培養的訣竅: 1. 父母要適時給予關愛。 2. 時常和孩子說話。 3. 要適時的放手。 4. 多傾聽孩子說話。 5. 養成講道理的習慣。 如果父母能用以上的方式教育孩子,等到孩子上幼稚園時,其他的小朋友自然而然的會喜歡他,有困難也會找他幫忙,或者覺得跟他在一起很開心,自然朋友就很多,並且知道什麼時候該跟哪些朋友在一起,就算不成為領袖人物,也會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BOX:多多觀察別人的優點喔! 王秀園提醒家長,希望孩子在同儕團體中成為一個領導人物,最重要的就是要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必須要有了解自己及了解他人的特質,了解自己可以隨時修正缺失,了解他人就能用人惟才。她舉美國前總統雷根的例子來說,雖然他不是學識最好、政策最完善的總統,但他卻是最會用人的一任總統,由於了解他人,因此知道每個人適合擺在什麼位置,擺對了位置,自然能做到最大的發揮,這全歸功於他知道每個人的優缺點在哪,因此家長從小就要培養孩子觀察別人的能力。

養育優質小孩的訣竅

2006年08月31日
公開
26

養育優質小孩的訣竅(值得珍藏) 研究發現,快樂的孩子擁有一些共同的特質,包括:較有自信、樂觀、有自制力。我們整合專家意見,提供12個訣竅,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 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所有的孩 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 束的發揮,讓他們可以悠閒的看蜘蛛織網、研究螢火蟲如何發光,以他們自然的速 度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也許,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拋開你的行程表, 跟著孩子的節奏享受生活。 2.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 。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 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 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 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等,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 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 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 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 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 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 母會用禮物或用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 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 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 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 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 畫筆塗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 舞或彈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 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 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9.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 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 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 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 的傾聽時刻。 10.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 ,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乾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 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下次當 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 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麼嚴重嗎?」如果答案是No, 那麼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 > 11.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繫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現他 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 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1.確認他的問 題。2.讓他描述他想到解決方式。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 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助。 12.給他表演的舞台: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 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 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並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 信心。

治咳嗽的妙方

2006年08月31日
公開
52

姐姐最近咳嗽的很嚴重.. 所以二姑姑就告訴媽咪一個治咳嗽的妙方. 材料:桔餅二片.杏仁粉一大湯匙 加上開水..開水以可以浸泡到材料為宜 加入電鍋燉...這樣就ok了 以上材料可在中藥店買到 我都一次買100元..就可以吃好多次了 這妙方滿好用的.. 姐姐吃了幾次後..咳嗽就比較好了 --------咳嗽----------- ●如果是乾咳,試試蜂蜜檸檬茶,或檸檬蜂蜜溫水。不過,1歲以下小孩不可以喝蜂蜜。 ●加味百合粥 適合虛火上升、咽喉疼痛、肌肉微發熱而咳嗽者。不適合寒咳者。 百合2錢、熟地3錢、生地2錢、麥冬1.5錢、生甘草1錢、白芍1錢、當歸1錢、川貝母1錢、元參1錢、桔梗1錢,藥用布包起來,與一杯米,加水煮成稀飯,連續吃幾天。 ●杏仁胡桃茶 適合腎肺兩虛而久年咳嗽的人。 去皮尖杏仁3錢、胡桃3錢、甘草5分為一帖。用三碗半水煮成一碗,煎兩回,分早、晚飯後喝。 ●加味香蘇粥 適合感冒初起而咳嗽喘息的人。不適合乾咳、熱咳者。 香附2錢、蘇葉1.5錢、陳皮1.5錢、荊芥1.5錢、秦艽1.5錢、防風1.5錢、蔓荊子1.5錢、生薑1.5錢、川芎1錢、桔梗1錢、前胡1錢、杏仁1錢、生甘草1錢,藥用布包起來,與一杯米,加水煮成稀飯,連續吃幾天。 ●括蔞文蛤湯 適合熱咳熱痰的人。 括蔞仁一兩、文蛤10個、薑絲,燉煮。 ●白木耳百合蓮子湯 適合各種咳嗽。 白木耳、百合、蓮子各2兩,直接加冷水6碗,煮熟後再加冰糖。每天早晚吃一碗。 ●冬瓜子豆腐湯 適合咳嗽無痰者。 冬瓜子一兩、傳統豆腐一方,冰糖2大匙,小火燉之,喝湯,每天一次,連續吃幾天。 ●豬肺貝麻湯 適合肺虛咳嗽者。 川貝母末2錢、乾薑5錢、麻黃5分、甘草1錢,加上一個豬肺,水8碗,煮熟、去藥渣,一天中分三次吃豬肺及湯,每隔一天吃一次。吃3~7次。 ●加味胖大海茶 適合咳嗽聲啞者。 加味胖2錢、蟬退2錢、冰糖2大湯匙,加水兩碗,煎至剩8分,一日2次,連續三天。 ●銀耳羹 適合燥咳、乾咳、久咳、聲啞者。 銀耳5錢,撕成小碎片,溫水浸泡10分鐘,待發透後,去雜質,撈起放入大鍋中,加水8分滿,大火燒滾後,再以小火燉,泡沫浮現在表面時,用勺子清掉。一直熬到銀耳熟爛汁稠為止。再將200公克之冰糖,加入500cc的水中,置火上使成濃汁。然後將糖汁用紗布濾過後,倒進銀耳鍋中攪勻即成。早晚吃一碗,連續吃幾天。 ●川貝梨 適合陰虛燥咳、肺虛久咳、咳痰帶血者。 買川貝粉末6錢、每次用一錢,與冰糖一大匙,放進已削皮的水梨中心,進電鍋蒸10分鐘即可。不適合脾胃虛弱易瀉或濕痰咳嗽者。 ●止咳梨蜜膏 水梨兩個削皮,切片,生薑一小快切片(如大姆指大),米酒半碗、蜂蜜半碗,加水2碗,小火熬至無酒味且成膏狀,每次用一大匙沖溫開水服下。適合咳嗽痰多者。 ●熱檸檬汁 用新鮮檸檬切半個,擠出汁,再沖熱開水一杯,趁熱喝。每天喝3次,連續幾天。 ●烤蘿蔔 白蘿蔔削皮、切兩半,中間挖空一些,放一匙冰糖,將兩半合起,用鋁泊紙包緊,放進烤箱中烤熟,分3次吃。 ●豆豉蔥蘇粥 豆豉5錢(布包)、老薑3薄片、蔥白一段、紫蘇葉1撮,加水八碗及米一杯煮成粥。最適合因感帽而咳嗽、頭痛者。 ●糖大蒜 大蒜五個去膜切片,加一大匙冰糖,用熱開水泡在磁碗裡1晚,每次一匙溫開水沖服,1日3次。適合百日咳者。 ●豬油蜜糖膏 豬油1碗、蜂蜜1碗、麥芽糖1碗,小火熬成膏,每次將一匙放入口中慢慢含化吞下,1日3次。適合乾咳者。 ●杏仁茶 買現成的杏仁茶,但要加熱再喝。每天喝2次,連續幾天。 ●苦杏仁粥 去皮尖杏仁7錢(皮尖有毒)、用布包起來,與一杯米煮成稀飯。,連續吃幾天。適合咳喘、腳浮腫、小便不順者。不適合乾咳、腹瀉者。 ●甘蔗汁 市場購買現搾不冰的甘蔗汁,馬上小口小口的喝,連續吃幾天。 ●山藥甘蔗湯 山藥一塊手掌大或長條形,削皮切大塊。甘蔗一節30工分長,削皮切小塊,加水5碗,燉煮,滾3分鐘即可,連續吃幾天。適合咳嗽氣喘者。 ●蓮藕茶 蓮藕1根,削皮切薄片,水6碗,煮成暗紅顏色的湯,加點冰糖。每天喝3~4次,連續吃幾天。適合各種咳嗽,可再加一個生蛋白。 ●紫蘇梅茶 買醃漬的紫蘇梅,每次用五個,沖熱開水一杯,攪拌五分鐘再喝,每天2次,連續幾天。 ●豬肺薏仁湯 薏仁1碗,1個豬肺,水7~8碗,煮熟,一天之中分三次吃豬肺及薏仁湯,每隔一天吃一次,吃3~7次。適合肺痿或咳痰中有血絲者。 ●核桃蜂薑膏 生核桃1碗敲碎,蜂蜜一罐,生薑1塊如掌心大切碎,小火熬至膏狀,每日用一大匙溫開水服下,連續吃幾天。適合年老咳嗽或久咳者。 ●麥芽糖梨湯 大水梨1個削皮去心,加一小匙麥芽糖及半碗水,放入電鍋燉熟,喝汁吃梨。每天午飯後吃一碗,連續吃幾天。適合燥咳者。 ●黑豆梨湯 大水梨1個削皮去心,加15粒黑豆,放入大碗中,加7分滿水,置於電鍋中燉熟,喝湯吃梨,或只喝湯。1天2次,連續吃幾天。適合久咳有內熱者。 ●蛋白蜂蜜茶 生蛋白加入一大匙蜂蜜,攪拌後喝下。每天喝一次,連續吃幾天。適合乾咳聲啞者。 ●冰糖燉梨子: 作法一� 梨子一個切薄片+冰糖兩茶匙, 放在磁碗裡加水剛好淹到梨子的高度, 放入大同電鍋, 燉到熟爛. 待溫涼後, 餵寶寶喝即可. 甜甜香香的, 寶寶應該可以喝很多喔. 梨子要削皮去籽. 粗梨比水梨效果更好 作法二� 準備材料:大梨一個(可多準備干貝,雪耳和紅棗) 調味料:冰糖 烹調時間:約半小時 做法: 大梨一個 在梨頭處切一蓋子,用小茶匙將梨的心挖掉, 用冰糖填滿挖掉梨心處,再覆以原切下之梨蓋; 將填滿冰糖的梨蓋好梨蓋置於小飯碗內,用鍋蒸煮約半小時, 待冰糖化成糖水後,讓患者連梨肉一起挖食。 若咳嗽症狀較重者..亦可放入川貝..效果更好。 若要養顏也可加入雪耳(白木耳)和紅棗,功效更佳。 每晚睡前各食一顆,不但能潤肺止咳,且有安眠養顏之效。 小秘訣: 我家的冰糖燉梨不會加太多冰糖..因為梨本身就有甜味(不喜歡吃太甜).. 甜度請大家自行斟酌喔^^ 梨我會燉到完全熟透..只有兩顆牙的寶貝也可以吃的很開心.. ●白蘿蔔切小塊(一公分見方)加蜂蜜淹過白蘿蔔丁 約40分後蘿蔔會出水,取蜂蜜水稀釋給他喝 對化痰很有效 但未滿一歲的不要用蜂蜜 我試過直接煮蘿蔔湯,也是有效,但效果沒那麼快 如果是乾咳(一直咳沒痰的)就不能吃白蘿蔔,可用梨切片+冰糖去蒸 ●痰多而白不黏─「萊菔子杏仁湯」 材料:萊菔子(炒熟)5錢 、甜杏仁(去皮)5錢。製法:將萊菔子5錢,杏仁5錢,加水1碗半,煮成半碗服用。用法:一日服1次,服3至4日即可,需無發燒才可服用。功效:可化痰利氣。 ●咳嗽胸悶、痰少而黏顏色白─「三子利氣豁痰茶」 材料:白芥子1.5錢、萊菔子1.5錢、紫蘇子1.5錢。製法:將以上藥物放入茶杯中,倒入剛沸的開水150c.c,再將杯蓋蓋緊,20分鐘後即可飲用,一次用一劑,早晚各服一次。用法:痰稠咳不停時,連服3日即可。功效:可理氣化痰。 ●咳嗽氣促痰呈黃色─「蘇冬桑芩定喘茶」 材料:紫蘇子1.5錢、款冬花1.5錢、桑白皮1.5錢、黃芩1錢製法:將以上藥物放入茶杯中,倒入煮沸開水150c.c,再將杯蓋蓋緊,15至20分鐘後即可飲用,一次用一劑,早晚各服一次。用法:痰液呈黃色時,連服3至5日即可,但需先經醫師治療後,無發燒者才可服此茶。功效:清熱化痰。 ●喉嚨有痰沒事就咳─「遠志烏梅喉嚨茶」 材料:遠志1.5錢、烏梅1.5錢。製法:將以上藥物放入茶杯中,倒入剛沸的開水150c.c,再將杯蓋蓋緊,10至15分鐘後即可飲用,一次用一劑,早晚各服一次。用法:一周服用3至4次。無咳即止服,火氣大者勿服。功效:安神袪痰。 ●喉嚨乾癢,癢就想咳卻無痰 ─ 「花粉桔梗化痰茶」 材料:天花粉1.5錢、桔梗1.5錢。製法:將以上藥物放入茶杯中,倒入煮沸開水150c.c,再將杯蓋蓋緊,15至20分鐘後即可飲用。一次用一劑,早晚各服一次。用法:一周服用3至4次,本方適用於平日講話多者。功效:養陰止咳。 ●過敏性哮喘,平時容易感冒保養方─「 黃耆粥」 材料:黃耆6錢、米1杯(再來米較好)。製法:先以3碗水煮黃耆至水沸,再以小火煮40分鐘,將黃耆取出,加入米煮成粥即可。用法:早晨起床空腹喝粥,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此方適用於氣喘平時未發作期。功效:可補肺固胃。 ●很多人咳嗽時會買川貝枇杷膏止咳,事實上,川貝枇杷膏涼而滋潤,較適合「風熱型的感冒」,如痰較黃稠、口渴咽痛、脈搏較快等症狀。假如你的感冒會喉嚨痛、鼻塞流清涕、有白色稀稀的痰及白色薄的舌苔,是屬於「風寒型的感冒」,吃了反而會使咳嗽更嚴重,或拖長痊癒的時間,要注意。 ●搞不清楚是熱咳和冷咳 (材料) 1.紅棗15粒(去籽), 2.枸杞~30粒 3.老薑2片 4.黑糖1匙 5.水3碗(750cc) 6.蓮藕粉2匙 (方法) 將材料1-5一起煮 煮滾後轉小火再煮20分 先用冷水將蓮藕粉調勻,再入鍋勾芡 當再次滾時,燜個5分鐘,即可食用 (叮嚀) 止咳蓮藕羹可以補血補氣,不論對熱咳和冷咳都可 白天至少吃一碗,睡前再吃一碗,要熱食才有效. --------流鼻水�鼻涕----------- ●流清鼻水 -- 生薑片貼印堂 不要切太厚, 薄薄一片, 貼在印堂上就好了. 可用3M的透氣膠帶貼著, 大約3~4小時換一次. ●流黃白鼻涕 -- 蔥白貼印堂 做法同上.

母乳媽媽出差(國)了

2006年08月05日
公開
53

母乳媽媽出差(國)了-感謝小晴媽提供 母乳媽媽要出差(國) 就在一位媽媽發求救信給我的同時,感謝工作中剛好有空檔,讓我有機會打完這篇…….. 母乳媽媽要出差,想到就覺得很煩? 出差出國擠奶太麻煩? 不知道怎麼把冰奶棒帶回來? 這是我對自己的挑戰,經實驗證明,終於可以辦到,讓我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很多媽媽經過這個過程後,讓自己更有自信,讓自己對自己更加引以為豪。 在外狀況很多,辦不到也不要太自責,盡力就好,壓力不要太大。 出國要帶的器具與用品 一定要帶擠奶器,如果使用的習慣又沒有時間壓力的話,手動吸奶器比較沒有找電源的問題,但相對擠奶的時間較長。我有一次到國外出差,途中擠奶器的活塞被我壓壞了,只好用手擠,擠到第三天, 手肌腱就發炎了真痛苦。從此以後,不管怎樣還是要帶擠奶器、變電器及變電插座。 我用電動雙邊,可用AC電源、車用電源、也可以用電池。電池要多帶一些,大陸型氣候電池消耗很快,國外電池貴到不行,多帶一些鹼性電池的超勁量電池吧!還有一次,擠奶器在隨身行李裏, 不小心按到開關,運轉到沒電>>>>>>> 後來,在我學會手擠及習慣用手動擠奶器後,電源的問題也一併解決了。雖然擠奶時間長,但是因為在國外時,省卻了平常上班的交通時間,所以擠奶的時間反而變的很充裕,加上吃的好睡的飽,奶量反而比平常更多。 說到吸奶器的電源,在飛機上盥洗室雖然有插座,但那些插座只能使用耗電量小的如刮鬍刀,遇到擠奶器簡直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甚至在一些飯店的浴室,為了安全起見,很多插座都無法使用電器如吹風機、電湯匙等,這些只能在房間或mini bar上使用,我就有幾次乾脆坐在mini bar上使用擠奶器的經驗。 用手擠奶直接擠入集乳袋,除了不必洗喇叭,連奶瓶都省了倒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不想洗奶瓶的話,買大一點的集乳袋直接套住喇叭,要注意用所附鐵片擰緊,如果沒有就要想辦法固定住,以免一個閃失全軍覆沒、心血白費。例如一般喇叭可用7oz或16oz 集乳袋 直接套上。缺點是沒法站立,沒有支撐點,必須用手一直拿著。如果用手動的外出型擠奶器應該比較好,有支架可以站立,缺點是專用的的集奶袋必須另外使用封口夾夾住。 多帶一些集乳袋,保鮮夾鏈袋,一定用的著的。奶瓶我只帶兩個小的,用過後用熱水沖沖,再放入冰箱儲存。還有一點點奶瓶用洗潔精(用小瓶子裝)、小刷子,另外我會帶奶瓶夾、鋼杯、電湯匙,用電湯匙、鋼杯煮熱水,再把喇叭及奶瓶放入熱水裏消毒。這些東西都不重,而且除了鋼杯外不會佔用行李空間,在外出時卻帶來很大的便利。有一種奶瓶消毒液,只需浸泡即可消毒,是植物提煉的。不過我覺得佛手柑的味道怪怪的,有點噁心,而且不再用水沖很沒安全感…,所以還是喜歡煮水消毒。以前我會煮水放入悶燒鍋,再放入奶瓶及喇叭悶一會,現在小孩大了則用滾水燙。That’s all! 並不是所有的房間都有熱水壺可以煮開水,我住過的很多歐洲五星級飯店都沒有,美國及東南亞大部分都有。雖然飯店都可以要的到熱水,可是有時後送來的不太熱,有時候份量太少。電湯匙及鋼杯都不重,還是要帶,鋼杯要選大的才好用,如果沒有,小鐵鍋也可以,當然如果帶了悶燒鍋,鋼杯也就可以省了。有很多飯店的浴室插座只限於使用刮鬍刀,當然用電湯匙會讓人以為電湯匙壞掉或插座壞掉,多試試房間內幾個插座。電湯匙因為我有220v及110v兩種不同電壓,所以都是看當地電壓再決定帶哪一個,最多帶轉換插頭以便適應不同的插孔,這樣就不需再帶大大重重的變壓器了。當然忘記變壓器也不要慌,很多飯店都有通用的插座孔,也可以在插座上直接轉換110-220,房間裏、mini bar上找找或許有新發現。也有飯店會免費借變壓器或變換插座給房客使用,只要厚著臉皮打電話去問就會有人把東西送到房間了,多開口吧。 出差期間或無法回飯店擠奶時 曾去奧地利,去時因為轉機轉來轉去,加上到奧地利時是清晨 無法馬上check in飯店,所以途中擠出的奶,全都丟掉了。 包包裏最好隨身攜帶一個悶燒杯(罐)及集乳袋。我都是在無法擠奶或外出時間過長(如meeting時, 因為不知道幾點會結束),至廁所用手直接擠至集乳袋中,用密保諾保鮮袋裝起來,在放入悶燒杯中,悶燒杯要保持有冰塊的狀態,在國外冰塊取得很容易,飯店、一般咖啡廳或餐廳都有,冰塊溶化冰水要倒掉,冰塊可以撐的比較久。此時,我會覺得冰塊比冰寶好用。如果預先知道出外時間長,我就帶小悶燒鍋,裝的比較多。女孩子包包大,應該不會是什麼怪事吧!如此勤換冰塊,ㄋㄟㄋㄟ可以撐至回飯店再處理。 悶燒鍋:我用2.0公升的,其實是圓筒狀的便當提鍋。 (也可代替鋼杯使用,電湯匙直接放入就可以煮水.消毒。) 裡面可以裝4支小奶瓶,卡的剛剛好,不會倒,剩下的高度剛好可以丟冰塊,可以撐一整天。夏天用來搬運或儲存母奶也很好用,尤其是在沒冰箱的地方,用冰塊可以撐很久很久~~~或者裝兩支小奶瓶及美樂的兩個喇叭頭(用熱水消毒時真好用,不過疊時要有一點技巧)。我當初帶著大小奶瓶數支,去百貨公司電氣部尋找,發現某個牌子最好用,而且大小適中,只是裝滿後會有點重.... 悶燒杯(罐),就是一般寬口徑的兩層不銹鋼真空保溫杯。300cc只夠裝一袋奶,但體積小,塞在隨身包包很方便,口徑要寬一點才好用。後來改用500cc寬口徑悶燒杯,勉強擠下3袋100~120 cc的奶,即使外出一天裝在隨身皮包裏都夠用。 擠奶地點就比較傷腦筋了,我大部分都找殘障廁所擠奶,但有時也會踢到鐵板。 有一次在歐洲,因為帶團去參加醫學會,所以整天都在會場裏,理所當然會找少人使用又乾淨的殘障廁所擠奶。到了第二天,有位仗義直言的工作人員忍不住跑來質問我,為什麼非殘障人士還要佔用廁所?當我表明我在擠奶時,反而是工作人員不好意思,還說因為會場沒有baby room……..其實國外很多國家都是很重視人權的,當有特殊需求,只要是合理的,要求協助通常都不會是難事,但是要勇於開口。一想到寶寶的臉,就會讓人勇氣十足。我的bb也有”喝奶權”喔! 呵~~呵~~ 在飯店的儲存 在歐洲有一次心想,外面下大雪(零下2~3℃),何必借冰箱哩? 於是把ㄋㄟㄋㄟ埋在窗外的雪堆裏,隔天起床,雖然白雪堆了十多公分厚,但母奶卻只在冷藏狀態,可見是行不通的。 曾經在基隆某酒店寄放母乳,還再三交代要冷凍,等我三天後拿到的奶,是溫的,當時氣的不知該如何形容`....... 找飯店經理投訴,他們居然辯稱是冰箱壞掉,當然我是不太相信啦! 還說要賠給我嬰兒奶粉,不然告訴他們這些值多少錢,他們會賠給我,當然最後也只是道歉了事。 還有一次在維也納某五星級飯店,弄丟了我辛辛苦苦存了五天的ㄋㄟㄋㄟ(應該有4-5000 cc),讓我在天還沒亮的清早check out時,在大廳對著飯店經理大發雷霆,破口大罵。當時的心情,只能用”抓狂”兩個字來形容。大家都嚇呆了,只見到一臉無辜,頻頻道歉的飯店經理,及一堆嚇傻的團員。那時讓我了解到,原來~~~團員不用催促,大家也可以集合得很好。最後因為趕飛機被同行的朋友及司機拖出飯店......... 回來後,雖然寫mail去投訴了,終究是無疾而終。 幾次的慘痛教訓後,讓我對於母奶打包和寄放飯店冰箱更加小心謹慎。母奶先用母乳袋裝好,集中後再用封口的夾鍊袋裝好。因為曾經有飯店把我的密封袋弄破,不然就是拿到沾有很重魚腥味的袋子,所以一定要多裝幾個密封袋,多打包幾層。我將每天擠出的ㄋㄟㄋㄟ分別用母乳袋裝好,再放入兩層透明夾鏈袋中裝好,兩層夾鏈袋中間放入紙條。每天一包,平常的量先蒐集至房間的小冰箱,但因溫度不夠低,到晚上時,請room service寄放至飯店冰箱。我的經驗是,早班的room service比較好,因為check out時大多在早上,大夜班的人有些散散的,常常不是找不到人,就是把你的東西亂塞,因為有些廚房大夜會上鎖。 上面記得寫房號、 儲存條件、 姓名、 何時check out。 (即使寫了,還是有國內某家知名飯店,居然沒把我的母乳拿去結冰,兩天後我拿到的母乳居然是溫的,當場臉色慘綠氣的不知如何形容) 將ㄧ整天的產量交代客房服務,放入冷凍庫, 多給ㄧ些小費就行了。用英文寫紙條, 一定要註明清楚”keep in freezing”確保ㄋㄟㄋㄟ拿去”冷凍”而非冷藏,還有註明個人資料、房號等。最好再交代櫃檯幫忙用當地語言重寫一次,否則寄在大冰箱,有可能是廚師或工作人員看不懂,就直接扔了也說不定。可能的話,要櫃檯給你一張物品寄放的收據,確保check out的時候可以保證拿的回來,這點很重要,因為這項要求,工作人員會特別謹慎。 後來,我在購物網站上看見一種東東-行動冰箱,只有2.8公斤,而且是做成行李袋的樣子(這是一種偽裝),號稱插電後可以達到零下-9℃的溫度,早知道有這種東西,短期幾天其實我可以自己來,把奶放在房間就好。可是,我又想到另一個問題,門口鎖匙插卡拿出來後,插頭會不會自動斷電啊? 最後,我還是忍不住買了,雖然號稱比環境溫度低28℃,但實際使用起來最低只有零下-2~-3℃,不過比起來已經強很多了,雖然不會結冰,但車上及家裡都可插電,短期出差還是蠻好用的。現在我已經把它放在我辦公室的座位下,當成母奶便當及喇叭的專用保鮮室,放了很久,都還沒有人發現這是一台小冰箱。車用冰箱很多不是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太大,就是冷度不足以冰奶製品,品質的差異更是南轅北轍,最好多比較別亂買。 上飛機及途中 冰棒一定要多,而且結冰狀態,先做成冰奶棒,多一點放在一起才不會溶化的很快。外面用一層毛巾或浴巾緊緊包住,外加一層氣泡布(就是我們再運送易碎物品,一顆一顆圓圓的塑膠布)保冰效果會很好。如果臨時找不到,可以用換洗衣物或報紙代替,比較重一點,但效果還可以。最後再放入保冰袋中(就是鋁箔軟式的那種)不要常常拿出來看,我會再用外套包起來…放入軟質的行李袋隨身攜帶(因為出差一個星期就可能會有兩袋)。用鋁箔的保冰袋,好處是很輕,而且可以摺疊放入大行李箱中。但缺點是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尤其是在熱帶國家,加入毛巾及氣泡布可有效阻絕熱氣,效果不錯。也可用裝冰淇淋的寶麗龍,上面壓乾冰效果更好。 我去歐洲12天帶回過將近1萬cc左右的母乳,那是產量全盛時期。還有我發現帶愈多,冰棒溶化的愈慢,凍愈久。 我用K牌母乳袋200cc,每包裝至240cc還可折三折黏好,每7包用大號密保諾裝袋,一個鋁箔保鮮袋最多裝下4袋,用兩個鋁箔保鮮袋。真的很重,回家後才發現肩膀都是勒痕。 短程飛機: 如美國或歐洲大陸domestic所謂國內線的小飛機,2-5小時的班機,通常都沒有冷凍設備,只有冰塊,而冰塊的溫度常常不夠低,會讓冰棒溶解,所以如果你帶的是冰奶棒,最好自己keep… 長程飛機 交給空姐,空姐不會刁難啦,只是有時聽到母乳要冷凍很多人一臉弧疑?? 母奶不是應該冷藏? 還有好心的空姐告訴我冷凍會壞掉。大家都以為只要是奶類,都該冷藏就好。雖然我堅持要冷凍,還是很謝謝她們啦!!!空姊用乾冰壓在母乳冰棒上,回到國內機場再火速奔回家。我試過幾次,回到家時, 冰棒都還是硬的,雖然連轉機時間蠻長的,邊邊有一點點軟化了,但寶寶吃了都沒問題 後來聽一個媽媽說,她把冰奶棒加冰寶包好,直接放入大行李箱中託運,回家都沒有溶化。想想也對,飛行時,貨艙的溫度比客艙低很多,應該行的通,下次再來試試。不過僅限長程直飛,如果途中有經過轉機,行李箱有可能直接曝曬在太陽下,還是自己保存為妙。擔心的話,放一小包冰塊進去,拿到時就知道母奶冰棒經過的溫度狀況了,如果融成一大塊,肯定退過冰。 長程飛機上擠奶 一些機上的廁所有插座,但是好像只能用如刮鬍刀比較不秏電的電氣,擠奶器則無法使用。在飛機的廁所擠奶比較困擾的是常常有人來敲門,我都會在用餐前、或大家睡覺時去廁所。千萬不可用完餐去廁所擠奶,會遭來白眼。事前向航空公司訂特殊餐點是不錯的選擇,如素食餐、回教餐等。反正就是要跟大家不一樣。我最常使用的方式就是事前訂素食餐,因為飛機上用餐時,空姐都會先把特殊餐點給那些事前order的客人,就可以比大家先用餐,趕快吃完再大辣辣的去霸佔廁所。此時是用餐時間,沒有人在用餐時間還在機艙裏走來走去的啦!!也可以請空姐幫忙,讓她借如頭等艙或商務艙的廁所,還有有的飛機的最後一排是有布簾可以拉起來給空姐睡覺用的。有聽過幾個媽媽說,她們用外套蓋起來坐在靠窗的位子上擠奶,後來有一次我在不太滿的飛機上擠奶,趁熄燈的時候找一個靠窗的位置,用小毛毯披著,根本不會有人發現你在做什麼,況且飛機引擎聲比擠奶器大多了。 轉機 轉機比較麻煩,大部分時間長。我在曼谷轉機,找人潮比較少的殘障廁所擠奶,擠完還可以去逛逛。也曾在阿姆斯特丹機場轉機,卻找不到地方擠奶,本想借用殘障廁所,因我看見外面有尿布台的標示。但打掃的人堅持不讓我進去,ㄏㄨㄟ 了半天,她要我去baby room 擠奶。一找到baby room, oh! My God!! 玻璃是透明的,還有很多奶爸在裡面走來走去,我可不想當眾表演擠奶秀,只好回一般廁所。以前以為如果有priority pass會比較方便,應該有地方可以借用,可能的話,出國前最好先去辦一張。但因我帶客戶一起出國, 怕被發現一個人跑進去不好意思。後來我進去過幾次,發現也沒有隱密的地方擠奶,唯一比較方便的是可以想辦法借冰箱或在那裡要到冰塊。不知道提供沖澡的shower room有沒有可能佔用這麼久。 轉機的話當然風險會比較高,帶在隨身行李當然要打包好,在飯店要先做成大支的冰奶棒,冰棒做很大才不會溶化的太快,用氣泡布或毛巾緊緊綑好,裝入鋁箔的保冰袋中。打包的技巧很重要。我做過實驗用報紙、毛巾、氣泡布打包已經結冰的冰寶,再測時間,結果發現氣泡布既輕又好用,強烈推薦。毛巾太重,可是也有優點,比如袋子裡就不會濕濕的。當然鋁箔保冰袋跟冰寶的品質也是參差不齊,差異很大。短程運送當然沒啥問題,長程運送品質就顯的很重要了。 我在泰國轉機等過五小時,因為下機前跟空姐要了很多乾冰包,然後層層封鎖, 保冰袋外面再用隨身外套緊緊裹住,上飛機前忍不住打開偷偷看一下,還是冰棒。 出國奶量會不會有時差 出國如果是長程飛機,剛開始奶量會比較少,可能因為生理時鐘較亂,加上睡眠不足,又沒有定時擠奶。但到了當地以後,也會因為 1. 睡眠充足(國外晚上沒事幹,早早上床睡覺 ) 2. 然後吃的比較好 (出國通常大吃大喝) 3. 沒有上班擠奶壓力(出國行程通常時間比較充裕,沒有交通時間,不必趕上班,趕下班接小孩。) 出國時間通常比較充裕有很多時間可以在飯店慢慢擠奶,心情比較放鬆,所以奶量會比較多。雖然我出國都是去開會較多,但對我來講,是比在台灣上班來的輕鬆-沒有同事追著要資料,沒有三不五時客戶打電話來,沒有老闆在旁邊囉唆,半夜沒有寶寶在旁邊吵鬧,令人非常"enjoy" 海關檢查 遇到海關檢查 告知是母乳,通常不會太刁難。有一次,我要求海關人員不要翻我的母乳,我自己拿起來給他們看。因為這是給新生兒喝的, 他沒有洗手, 會污染母乳。此時, 我看見海關人員頭上出現三條斜線, 臉色很難看。 擠乳器-海關不太會有興趣,倒是大家會很有興趣的是隨身攜帶的母奶袋,被問過很多很多次。可能我用的集乳袋有鐵片的折口,在X光底下無所遁形吧?! 尤其如果只有少數幾袋還放在悶燒鍋或悶燒罐裡面就更可疑了???? 後記 出門在外就是多開口請求協助就對了,很少有人能拒絕幫忙冰母奶。聽過有媽媽說不得已要求把ㄋㄟ寄在便利商店,對方竟然答應了。冰母奶,這種事很少人能拒絕。要求的協助愈多,得到的幫助也會愈多。 我有過飯店check out 之後去外面玩一天,那時是在國內,因為自己開車,所以還帶了輕便型的車用小冰箱預防萬一。check out 之後到牧場烤肉,當時跟服務台要求電源,不過他們說可以把母乳放在冰冰淇淋的大冰櫃,所以又在外面玩一天,臨走時再去取貨。本來我同事要放棄那天擠出來的ㄋㄟ,最後,我和同事的ㄋㄟ冰棒就都平安回家了,一點點都沒有融化喔。 在女兒已經兩歲的時候,因為睡保母家已經不需要ㄋㄟ,所以可以說是沒有壓力了。去曼谷,還在猶豫晚上到底要不要再擠奶,後來還是帶了一支手動吸奶器去了。因為擠出來的量已經很少,而且只有4天,所以沒有再麻煩飯店冷凍,而是只用房間的冰箱冷藏,然後我覺得冰箱不太冷,又裝了一桶冰塊進去,最後母奶全部用小悶燒鍋手提回國,這是我最後一次帶母奶回國。倒是Conray 飯店,可能看見我把吸奶器喇叭晾在衛生紙上,所以主動派人送來乾淨的布餐巾,它的服務果然名不虛傳。 平時還是要做庫存,不然壓力很大喔!平時有庫存,出差時如果儲存條件不好或有其他因素不能把奶帶回來時,才不致斷糧!出差難免會有很多狀況不能擠奶,儘量克服萬難去廁所10分鐘也好,免的斷糧不說,回來追奶就有的累了!弄不好還會乳腺炎哩~~ 以上是我出國出差多次的經驗啦! 所以,出差.出國不要怕,放心去吧,不要輕言放棄!! 祝大家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