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嵐媽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太極鳳梨酥開箱文

2010年10月19日
公開
49

媽媽公司附近開了一家「維格餅家」,其實那家最早開在媽媽娘家附近,原本只是一般住宅區常見的麵包店。不知哪一年起,突然有一車車的香港觀光客前去採購,媽媽原本就吃慣他們的麵包,很好奇是哪樣產品這麼熱銷,一問之下,原來是綠豆糕和鳳梨酥,鳳梨酥台灣人常吃,所以就沒有特別感覺,吃了綠豆糕覺得很特別也很好吃,經常買來送人。 這次分店開在西門,剛好可解媽媽想念家鄉味的嘴饞。尤其開幕期間全面七折,媽媽當然天天光顧。維格買下田中家,所以還有賣泡芙、超濃土司、彩色麵包球、爆漿奶油餐包,每樣都好吃。 其中有一種太極鳳梨酥,一問之下不得了,一盒六個太極,1200元,等於一個太極200元。平時絕對是買不下去的,以後會吃到只有兩種可能:1.等自己飛黃騰達有人送上門;2.等自己一夜致富買給自己吃。這兩種情況基本上都不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所以和幾個同事決定趁七折湊一湊,合買一盒,一人分一個太極,一盒七折840元,等於一個太極140元,省很大。 為了紀念這空前絕後的一刻,媽媽特地拍照寫了開箱文,小嵐在旁邊忍了好久,不好意思哦。 每個太極有一個圓盒裝著。 開箱嘍! 打開塑膠封套,本尊看起來還滿氣派的(是價格氣派吧),實體直徑約9公分,高約3.5公分。 買來就是要吃的,納命來吧。 黑色是用竹炭做的,白的那邊內餡是土鳳梨,切的時候就可以感覺到內餡的黏度和鳳梨絲,以前都直接咬下去,沒注意到鳳梨內餡的黏度也是門學問,留在刀口上的內餡屑屑,就能吃出濃郁的鳳梨味。 內餡真的獨到,第一口可以吃到鳳梨的酸甜味,一般鳳梨酥就是甜而已。舌頭上的口感還滿重的,應該和內餡的黏度和緊實度有關。吃了三分之一(爸爸、媽媽、小嵐各吃了一邊太極的三分之一),媽媽覺得甜味取代酸味,卻也不膩,留在唇齒間的是濃郁的香甜味。因為內餡表現太出色,外皮相形之下就不搶眼,不過也很香了。也可以說,外皮恰到好處地陪襯內餡的優點,如果兩者都很重,就不會相得益彰了。 不過一個200元真的太貴了,七折還稍微買得下去,但是吃過就好了。七折優惠只到二十日(周三),要買要快哦。

爸媽的任務(一)學歌Legend Of Mermaid

2010年10月01日
公開
51

現代父母真難當!小嵐愛上真珠美人魚,學著玩具麥克風裡不全的歌詞,唱得2266,媽媽聽不下去,決定自己學起來再教她。結果一看電視學歌就後悔了,一個心智成熟的大人,怎麼看都覺得劇情很智障,還要學這麼可愛的歌,一開始每repeat一次就覺得很無力,但是為了小嵐,還是一步步突破心理障礙。 其實這些歌還不難聽啦,歌詞也算正面,偶爾來個可愛的手勢,就更有fu了。 上網一查,喜愛真珠美人魚的人還不少,家族、網站很多,而且智財權保護得很兇,這時對岸就比咱們更自由開放,不過我們也僅止於上網聽聽啦! 以下是要學的第一首: 美人魚傳說(Legend Of Mermaid) 七彩的微風 側著臉輕輕吹拂 想溜走 溜到沒有紛擾的角落 在黎明前夕 傳來優美的旋律 記憶裡 最美麗 最動人的Melody 展翅高飛 盡情遨遊 愛上東方藍色天空 像鳥兒自由是我所追求 最終的夢 七大海洋 七彩的夢幻樂園 狂風暴雨也不能輕易改變 愛的堅持加上信念 生命從此會不斷的蔓延 七種國度 七彩的夢幻樂園 閉上雙眼慢慢地用心體驗 即使夢也會有終點 就算傷悲也會帶著笑臉 白雲輕飄過 彩虹消失無影蹤 淡淡的 嘆息著藍色的憂傷 滿天的星光 透著珍珠的光芒 閃耀著 和月光 將黑暗的心照亮 遠處傳來 我已聽見 遙遠的南方在呼喚 該勇敢的去面對長大後 也算浪漫 帶著勇氣開始著奇幻冒險 捧著一手編織的滿滿心願 也許我也會有膽怯 媽媽的愛會隨時在身邊 星星偷偷降落在夢的天堂 一閃一閃像我臉上的淚光 未來不適合去勉強 守著夢想 原來的模樣

觀念分享:如何打造自立的孩子

2010年09月16日
公開
43

吃早餐時零星讀了幾段文章,覺得挺受用的,跟各位媽媽分享。 這是2010年6月親子天下的文章,講如何打造自立的孩子。 1.打造孩子生活力,就從相信孩子,檢視自己是否「代勞太多、示範太少」開始。 例如許多蒙式園所捨棄鏽鋼材質,採用陶瓷杯碗做為孩子的餐具,這是因蒙式教學認為,學齡前孩子天性就是愛用「跟大人一樣」的東西,所以會盡量採用和現實生活一樣的器具,就算不慎打破,也認為背後蘊含莫大的機會教育。如小小孩子無法自行善後,老師把碎片用報紙包起來,最後也一定要求孩子自己去丟到垃圾筒,看似微不足道的「丟掉」動作,也是學習參與、自我負責。 理想園創辦人吳玥玢認為,打不破的兒童餐具只是方便大人善後,卻透露「不信任孩子可以做好」的訊息。 2.父母不必與「完美主義」畫上等號,適性的「馬馬虎虎」才是生活最佳狀態。 忙碌的母親如何不再被「母性本能」壓得喘不過氣?淡江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教授柯志恩曾被女兒要求角色扮演,演灰姑娘的壞後母,發覺那真是一次「愉快無比的演出」,只要插著腰、動動嘴,就能「天經地義」要求女兒收好玩具、吃飯不得離席。「既然當『壞媽媽』可喘口氣,現實中為何要處處受限於『好媽媽』的框架?」那次經驗讓柯志恩幽默寫下「完全惡媽守則」一文,例如「絕不多做」守則提到,幫孩子多做一點,是剝奪他們學習的機會,影響往後大肌肉小肌肉甚至大腦的發展,這個罪可擔不起。 類似這種「懶父母教出好小孩」觀點,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詮釋,可說是一種「策略性的懶」或「裝傻」,多留點機會讓孩子自己負責,你會發現孩子的潛力,其實超乎你的想像。 --------------------------------------------- 寫到這裡,媽媽就想起幾天前早上坐公車,某一站有一位很猛的媽媽帶著三個小孩上車,第一個大姊約莫六、七歲,拎著一個大睡袋,老二也是女生,背著幼稚園書包,像是四、五歲,老三還躺在手推車裡,這位猛媽兩手提起手推車,催促前面兩個姊姊上車,一大三小引起公車乘客注目,紛紛讓座。過了兩三站,先叫大姊放下睡袋到前門去投錢,再回來拎起睡袋,一樣浩浩盪盪地下車。看起來像是陪妹妹趕赴幼稚園開學。 公車上有乘客小聲地說這樣怎麼還坐公車,我們不知道這位媽媽是什麼原因。不過的確常常看到家境不好的孩子比較懂事,再回想起我們這一代小時候也比我們的小孩更有機會自己動手做事情。媽媽不禁思考著,該讓小嵐上學多提點自己的東西了。 媽媽常常跟爸爸說「媽媽越勤勞,小孩就越懶惰」,也不是完全為自己找藉口哦,當然父母勤勞,對小孩來說也是身教,但是在生活自理上,還是記得要慢慢放手了。

花蓮行第三天(新增照片)

2010年09月07日
公開
39

一樣六點多起床,值得表揚的是,爸爸又是第一個起來,小嵐也都沒有尿床。 這天就都在兆豐裡面玩。照著動物秀的時間表,一站一站玩。 鳥園餵食體驗:鳥園其實就是一個大鳥籠,新竹綠世界和木柵動物園都有類似的大鳥籠,比較起來,兆豐的鳥籠讓人和鳥更接近,工作人員讓我們自己拿飼料餵鳥,珍禽站在自己的手臂上吃飼料,讓人有種虛榮的感覺。 餵兔子:工作人員有看到我們自己帶紅蘿蔔,雖然有點不好意思也沒辦法。兔子一樣爭先恐後搶食,小嵐手指頭被咬了一下,翹著嘴巴走出欄杆說不餵了,她說不是生氣,媽媽推測應該是感到委屈吧。爸爸又買了冰淇淋安慰她。 餵涴熊:台灣可能找不到第二個地方有這種體驗吧。兩年前來的時候就覺得這裡的涴熊繁殖得真好,今年來又開放可以餵食,真是新鮮。開放餵食的是三四個月大的涴熊,野性還沒有出來,不會攻擊人。涴熊是夜行動物,白天視線不太好,要借重觸覺,所以牠們都是用手捧著餵料,推到嘴裡吃,涴熊的手掌軟軟熱熱的,好溫暖。小嵐可能是家裡有隻陪她長大的涴熊玩偶,所以在對涴熊格外溫柔。 金鋼鸚鵡拍照:在一些遊樂園看過多次鸚鵡表演,讓鸚鵡站在肩膀上拍照還是第一次,效果不錯。 動物區玩一玩也差不多該退房了。午餐到花蓮市吃,跑了液香扁食、廟口紅茶、煎餃,都沒開,好像是這天剛好鬼門關要拜拜的關係吧,也真巧。 最後到了一家鵝肉先生,店門口拜拜,還好生意有照作,有問我們要肥一點還是瘦一點的,我們要瘦一點的,鵝肉帶皮去骨一片片切得很薄,配米粉、魯肉飯,口味都不錯,清香不油膩。 最後又到曾水港去買手工麻糬當伴手禮,就打道回台北嘍。 花蓮真是好山好水的好所在,來這裡,感冒不藥而癒。白天流汗或被蚊蟲咬,晚上洗個澡泡泡溫泉,皮膚也不癢也不長疹子。一回台北就又咳咳咳清喉嚨,被蚊子咬癢了三天也消不了。其實來去花蓮定居也不錯,只是要如何謀生呢?

花蓮行第二天(新增照片)

2010年09月06日
公開
41

一家人大概六點多就起床了。爸爸離開記者工作以後,生活作息正常,早上不再是一條蟲。以往都最晚起的他,這兩天都是第一個起床的。 早餐:農場中西式自助餐。吃得很悠哉,以前出去玩早上都沒精神,早餐總是吃得很有負擔,這次則是很輕鬆。 兆豐農場是第二次來了,所以第二天整天就規畫去其他景點。 先到富里六十石山,那裡的金針花聞名已久,現在正值金針花季,百聞不如一見。上山的路很陡,車子馬力要夠才行。金針花田一個山頭接著一個山頭,一段距離就一戶農家或民宿,有些田不採收供遊客拍照,有點像陽明山竹子湖,可是不開放採花。到山上剛好正午,紫外線很強,不過山上氣溫低一些,作好防曬就行,還不至於炎熱。 青春無敵,花海下,隨便擺個pose就很漂亮。 逛完花蝘僩荂A想找餐廳吃飯,可能是星期一,問了幾家都沒營業,只有賣炸類的小攤子,索性就買了一份炸金針花,很脆,不錯吃A又買了乾的和生的金針花回家煮。 午餐:下山到玉里吃玉里麵,土地銀行斜對面那家,其實就是當地的油麵,有兩片肉,加上韭菜和豆芽菜,油麵的口感好像比台北的Q硬一點,口味差不多,重點是好大碗,小碗相當台北的大碗。四神湯也有名,小腸、薏仁、蓮子給得很大方,湯頭濃郁。 玉里麵其實就是油麵啦,足足有台北的大碗那麼大,真飽。 回程去了北回歸線碑和光復糖廠,到糖廠吃冰淇淋是一定要的啦。 台灣有兩個北回歸線地標,一個在嘉義水上,一個在花蓮瑞穗,有經過記得去走走。 小嵐站在定位點上,我們叫她「花東縱谷少女雕像」,美不美啊? 上午去程經過鶴岡,正盛產文旦,特別注意到一家很大的農家倉庫,回程特地下車看,有在賣,一斤30元也不知道貴不貴(回台北比較發現不貴),試吃發現滿甜的,難得吃到文旦那麼甜的,挑一挑就揀了十斤多,400元,共15顆,準備當伴手禮。 回到兆豐農場天色尚早,當然還是去泡湯嘍,這次選游泳池的SPA區,每一池泡一泡還真是舒服,可惜媽媽帶著一個小嵐,不肯讓媽媽好好泡一池,一直要跑去淺池玩水,媽媽只好跟她到不太熱的85公分池去,還好有氣泡可以勉強玩一玩。之後又跑去泡露天裸湯,順便在那裡先幫小嵐洗好澡。 晚餐:因為先泡湯,晚餐比較晚吃,爸爸想開車去鳳林,可是媽媽不想跑太遠,所以就在農場外的7-11買微波便當、關東煮、御飯糰、茶葉蛋打發一餐,沒辦法今天玩太累了,不過也吃得滿飽的,而且清清淡淡,休息一下就可以上床睡覺。可能連兩天泡溫泉,加上玩得累了,這晚睡得很好。

花蓮行第一天(新增照片)

2010年09月05日
公開
41

第二次去兆豐農場,重點放在溫泉和之前沒玩到的部分,出遊重點放在六十石山金針花季,先放一張第二天的照片,我們是中午到六十石山,金針花可能被採收了一些,遠拍顏色沒那麼飽和了,不過景色還是很美,有「小瑞士」之稱。 有了前兩年去兆豐農場的經驗,爸媽對路程和花蓮市小吃已有了解,這次行程很從容。 早餐:照慣例帶麥當勞上路。 蘇花公路到東澳火車站可以休息和上廁所,接下來就是很恐怖的九彎十八拐,媽媽早已吞了暈車藥,小嵐則是上車就呼呼大睡。 中午前就到達花蓮,先到美崙山公園走走,那裡有得天獨厚的海陸景觀,走上嶺線,一邊是太平洋海景,一邊是花蓮市鳥瞰,步道規劃很整潔,生態展示館還有活的甲蟲幼蟲,比木柵動物園好看多了。去花蓮旅遊行程不趕的話,可H去走走,一個小時以內就可以走完。 午餐:跟隨蔣經國的腳步,去吃了戴記扁食,當年一碗15元,現在一碗60元,正餐吃一碗也有六七分飽,口感不像一般扁食的乾澀,似乎加了些肥肉,滿有味道的。 午餐只吃扁食有些單調,不過我們是預留空間去吃五霸包心粉圓,下層是五色包心粉圓、仙草、豆花等配料A上層是壓得實實的剉冰,第一次吃到壓過的剉冰,我想是因為粉圓是現煮熱的,剉冰壓實才不會融得快。壓平的剉冰再淋上煉乳和焦糖,看起來像是向日葵的心,口味也不錯,難怪客人絡繹不絕。 五霸包心粉圓 接下來照往例去買曾水港手工麻糬,帶著路上吃。 下午到兆豐農場。有了上回餵兔子的經驗,這次特地從台北帶了一條紅蘿蔔,進房後先切成條狀,帶了一些去餵兔子,這天遊客不多,兔子大概沒吃飽,一看到我們來就一擁而上,爭食新鮮紅蘿蔔。其實農場有賣切好的紅蘿蔔,我們怕工作人員看到,餵得有點心虛呢! 晚餐:兆豐農場,中式合菜,一人330元,點了雙人份,再加一碗白飯,份量很夠了。 稍事休息後,就去享受想念已久的溫泉,這次用了住宿送的個人湯屋券,農場的溫泉區很乾淨,也有完善的沐浴設備。花蓮的夜晚很涼爽,所以泡起來很舒服。

欠罵嗎

2010年08月18日
公開
39

今天晚上訓了小嵐一頓。 最近小嵐很愛鬧脾氣,稍不高興就對大人大小聲,或想用哭解決,早上送去學校,就眼眶含淚不讓媽媽走,今晚進去美育教室前也這樣,明明爸爸就說認真上課的話回家再吃一顆朗莎,她還是彆彆扭扭巴著媽媽不進去。媽媽因為下班趕著帶她上課,看她這樣一陣火氣就來了,低聲說「妳不能又要巧克力、又要我安撫妳,沒那麼好的事」,就把她推進去。 媽媽承認對小孩講這句話有點衝,但是之前注意到小嵐早上上學的表現,也問過她是不是學校有什麼事?同學欺負她?不喜歡某位同學?老師太兇?學校教的不會?還是太累?還是…?她就是不說,就愛鬧脾氣。爸爸說因為開學了嘛! 今晚從美育回來,催促她洗澡,一樣推拖拉,媽媽就跟爸爸說早上上學一直"歡",問她是什麼原因也不講,她聽到人家在說她壞話,就又哭了,罵大人愛生氣。 媽媽這下開罵了,大意就是美育老師和同學已經夠好了,她一上課就鬧彆扭,老師安撫鼓勵她,就有同學說老師比較喜歡翊嵐,從以前就一直這樣,媽媽對其他小朋友都有點不好意思了。今天做肢體活動,小朋友很起勁越來越靠近她,她也不會閃,若不是老師把兩人拉開,小嵐可能就被打到,然後再來哭小朋友撞她。媽媽就說她從來不會注意四周,才會一直被撞,大人已經提醒她很多次,她就是學不會…… 總之,媽媽數落了一拖拉庫,一邊洗澡一邊說,把近來小嵐的惡行惡狀都唸了一遍。後來口氣有平靜一點,改對她曉以大義。希望她聽進去能好好反省改進。 小嵐成長到這個階段,不再像以前只需要著重智能和肢體發展,品格教育變得很重要,品格很難教,除了言教,身教更重要,手段上還要軟硬兼施,時常要想一些真真假假的故意來比喻。加上最近晚上訓練戒尿布,爸媽都覺得特別累。不過想到小孩變壞再導正就更難,教養工作還是不能鬆懈啊!

轉貼--氣喘新藥 - 欣流( Singulair )

2010年07月26日
公開
54

氣喘新藥 - 欣流( Singulair ) 來源:http://blog.udn.com/jackwang4664/2905843 衛生署對欣流所核准的適應症是「適用於預防與長期治療成人與小兒的氣喘,包含預防日間及夜間氣喘症及防止運動引起的支氣管收縮」。 根據臨床試驗,欣流的使用可以減輕日間氣喘的症狀與夜間的醒來次數,病人對beta-agonists的需要會減少,肺功能的改善則反映在FEV1(一秒內強迫呼氣體積)的提高,並且早晨與夜晚的呼氣流速會增加。 對於已經在使用吸入型皮質類固醇製劑的病人,增加使用欣流可以降低類固醇劑量,甚至某些病人可以逐漸停止使用類固醇。 類固醇併用欣流也可以改善無法耐受阿斯匹林與慢性氣喘病人的症狀。 不同於beta2-agonists,使用欣流並未有出現耐藥性的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欣流並非支氣管擴張劑,所以不可用於治療氣喘的急性發作。 欣流口服後迅速吸收,平均生體可用率為65%。 欣流在人體內會充分代謝,約85% 的劑量會分泌到糞便中,顯示此藥幾乎完全經由膽汁排出。 欣流主要經酵素系統CYP 3A 4與CYP 2C 9代謝。 研究報告顯示,輕度至中度肝臟或腎臟功能不全的病人使用欣流並不需要調整劑量。 欣流臨床試驗中所觀察到的藥品不良反應包括頭痛與腹痛,發生率類似安慰劑組。 欣流在台灣上市的規格包括10mg錠劑與5mg及4mg咀嚼錠。 病人服用欣流的時間不受限於食物,可隨餐或空腹。 一般建議劑量為超過十五歲者,每天晚上服藥一次,一次10mg; 六至十四歲的病人,每天晚上服用一次5mg的咀嚼錠; 二至五歲的病人,每天晚上服用一次4mg的咀嚼錠。 夜晚服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整個晚上與清晨得到最高的藥品血中濃度,因為氣喘生物時鐘學的研究顯示,此點考量符合呼吸道最狹隘的時刻與氣喘症狀的最高發生率時機。 服用欣流應該注意的事項還包括需規則性服藥以取得最佳臨床效果,甚至是在無症狀發作期間;藥品不可做為急性發作用藥,但在發作期間可持續使用;以及不可突然用於取代吸入性或口服皮質類固醇治療。 臨床試驗顯示,欣流能夠改善肺功能、減輕氣喘症狀與使用beta2 agonists的機會。 欣流可考慮作為輕度持續性氣喘病人的第一線用藥,或是對於已經接受吸入性類固醇治療而仍然有症狀時的合併用藥。 比起其他leukotriene modifiers,欣流的優勢包括可以每日服藥一次,適用對象可以含括二歲以上兒童,不會與食物及其他藥品有明顯交互作用,在臨床試驗中呈現與安慰劑相當的安全性。 相關文獻評估,欣流目前是leukotriene modifiers類製劑當中的首選藥品。

轉貼--這篇說益生菌對皮膚過敏有用,對鼻炎、氣喘無用

2010年07月26日
公開
73

健康食品,另類治療與過敏疾病∼從益生菌談起 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治醫師 姚宗杰 來源:http://blog.udn.com/jackwang4664/3584818 . 台灣兒童過敏比率逐年攀升,近4成過敏兒接受另類治療 過去20年來台灣兒童過敏比率逐年上升。依據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2002年針對台北市學童流行病學調查發現,53%的國中學童患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而曾有氣喘病的比率則高達?。臨床發現,許多民眾心中存有「西藥恐懼症」,對西藥有不必要的誤解,主要因素不外乎老一輩總是口耳相傳西藥的副作用很多,會傷腎、傷肝、長不大等等。導致許多父母親寧願花大筆鈔票讓過敏兒服用健康食品或接受另類治療,包括粉光蔘、羊奶、蜂膠、魚油、冬蟲夏草、乃至於益生菌等等,卻不肯好好接受正統醫學治療。依據本中心調查發現,接受另類治療的過敏兒比率高達38.6%。今天,我們就從最近非常熱門的益生菌談起。 . 近年來台灣吹起一股益生菌熱潮,市面上益生菌產品琳瑯滿目,許多益生菌廣告更標榜治療過敏的神奇功效,似乎只要吃了益生菌,所有過敏病都會不藥而癒,而且完全沒有副作用。在報章媒體及部分醫療人員的推波助瀾下,網路上討論得沸沸揚揚,蔚為一股風潮。身為小兒過敏專科醫師,總是不斷面對家長詢問:「我的小孩有過敏,該吃益生菌嗎?」事實上,益生菌果真有如此神效,能夠有效預防或治療過敏病嗎? . 益生菌能有效預防或治療過敏疾病嗎? 過敏病的產生與遺傳有很大關係,如果夫妻雙方有人有過敏體質或曾生出過敏兒,那下一胎寶寶就有極高的比例會過敏。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因此曾有芬蘭學者針對這些有家族過敏史的孕婦進行研究,讓孕婦在生產前2∼4週服用LGG乳酸菌,接著寶寶出生後,哺餵母乳者由母親繼續吃,餵食配方奶者則寶寶自己吃,持續至寶寶6個月大為止。研究結果發現可降低50%寶寶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會,這個轟動一時的研究發表在2001年著名的醫學期刊刺胳針,引起醫學界的注意與廣泛討論。許多人因此大力提倡益生菌預防過敏病的功效。值得注意的是,常見的過敏病除了異位性皮膚炎外,還包含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病。許多人忽略了這個著名的芬蘭研究在2007年發表的追蹤報告顯示,這些使用LGG乳酸菌的兒童追蹤至7歲後,得到異位性皮膚炎的比率的確是降低了3分之1,但是得到氣喘的機率增加3倍、得到過敏性鼻炎的機率也增加2倍。 . 近年來全世界一共有8個類似的研究,總的來說,雖然有數個研究支持某些益生菌可能有助於預防家族有過敏史的孕婦生出來的寶寶罹患異位性皮膚炎,但結果並不一致。許多研究顯示益生菌預防異位性皮膚炎效果不彰。反倒是所有研究皆一致顯示,孕婦或新生兒服用益生菌無法有效減少過敏體質。令人擔心的是,有3個研究不約而同指出,孕婦或新生兒服用益生菌後,得到氣喘病或喘鳴等疑似氣喘症狀的機會變高,增加幅度約2∼3倍不等。也就是說,依據現有人體臨床試驗結果,孕婦或新生兒服用益生菌雖然可能預防異位性皮膚炎,但卻可能增加呼吸道過敏如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的風險,是否值得嘗試仍有待醫學界與父母親三思而後行。按照實證醫學觀點,目前並不建議孕婦或新生兒服用益生菌來預防過敏疾病的產生。 . 至於益生菌對於已經產生的過敏病是否有治療的功效呢?目前僅有3篇人體臨床試驗針對氣喘病作研究,結果顯示益生菌對改善氣喘病臨床症狀無任何功效。而益生菌是否能治療過敏性鼻炎,目前研究仍不夠多,而且結果相當分歧。況且少數宣稱益生菌能有效治療過敏性鼻炎的研究,因為研究設計不夠嚴謹,導致研究結果遭受質疑。因此目前醫界對益生菌在過敏性鼻炎的療效仍抱持質疑的態度。至於益生菌是否能治療異位性皮膚炎,雖然約有半數人體臨床試驗顯示益生菌有所幫助,但臨床效果不大。反倒是許多研究發現,皮膚保濕、類固醇藥膏以及避開過敏食物等正統治療方式就能夠有效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而搭配益生菌的效果似乎僅是加快病情改善速度而已。加上最近幾年探討益生菌在異位性皮膚炎療效的最新研究,結論都是沒效的居多。因此,益生菌在異位性皮膚炎的角色目前仍屬研究階段,醫界還沒有定論。 .市面上常見的益生菌迷思 目前市面上普遍存在許多益生菌的迷思,需要在此釐清。首先,「益生菌」這個名詞被過度濫用,許多含有乳酸菌的產品紛紛自稱益生菌。導致民眾誤以為所有乳酸菌都是益生菌,認為既然名叫益生菌就表示對人體健康有益無害。為避免「益生菌」一詞被濫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益生菌」定義為「當進食足夠份量時對人體健康有益處的活微生物」,並訂立了多項嚴格的標準。也就是說,不是所有乳酸菌都能隨便自稱益生菌,除非經過嚴格的科學驗證證實對人體健康有益處。事實上,許多市面上自稱是益生菌的保健產品根本不符合此一標準。 .再者,大家常忽略了益生菌的功效有其特異性。首先是菌種特異性,也就是研究證實A菌具有的保健功效不代表其他乳酸菌也具有相同功效。市面上不乏廠商借用國外研究LGG乳酸菌的研究報告來佐證其產品功效,但其產品中卻無LGG乳酸菌,這是明顯的魚目混珠。此外,國內益生菌產品普遍宣稱含有多種菌種,但是不是菌種愈多愈好呢?其實答案不然,甚至可能恰巧相反。許多研究顯示,有時候單一菌種有效,加了其他菌種反而沒效。可能是因為不同菌種之間相互競爭,反而抵銷了各自的功效。就如同三個和尚沒水喝的道理,菌種也不是愈多愈好。依據WHO的規定,含有多種菌種的乳酸菌產品必須重新進行人體臨床試驗,不能隨便聲稱具有個別菌種的功效。其次是疾病特異性,許多人常將各種過敏病全部混為一談,看到一篇益生菌有助於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研究報告,就無限上綱成益生菌可以改善過敏體質,進一步衍伸為能治好氣喘、鼻過敏等各種過敏病。即便是國外研究最透澈的LGG乳酸菌,僅管對異位性皮膚炎可能有些許幫助,對過敏性鼻炎和氣喘可是一點用處都沒有,顯示益生菌的功效是有疾病特異性的。研究發現,益生菌的功效還具有宿主特異性。動物實驗結果雖然有助於找出可能有益的乳酸菌種,但不代表在人體會有效,除非人體臨床試驗證實其療效。 .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廠商與部分醫療人員常常過度吹捧宣稱益生菌有效的少數一兩篇研究報告,有意無意間忽略了報導益生菌無效的研究報告,對一般社會大眾形成不平衡報導。醫學歷史告訴我們,面對一項新療法必須客觀地全盤審視正反兩面意見,不宜依賴少數小規模的研究報告就貿然改變醫療行為。 . 最後要特別提醒的是,千萬不要以為益生菌安全性高,就忽略了可能的危險性。特別是近年來才研發上市的菌種及產品,安全性仍有待長期評估。尤其是近年來全世界陸續傳出數起服用益生菌導致敗血症、甚至致人死亡的案例,值得注意。另一個令醫學界擔心的是,益生菌的過度使用可能成為孕育「超級病菌」的新溫床。由於許多乳酸菌對抗生素具有多重抗藥性,透過與病原菌的共同生活、接觸,很可能將自身攜帶的抗藥性基因傳遞給病原菌,使之獲得抗藥性而成為「超級病菌」,導致感染時可能無藥可醫。其他可能的副作用還包括影響醣類與脂肪的代謝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失調等等。所有想要使用益生菌的消費者,尤其是孕婦和幼兒,特別是想要長期服用的話,應該被清楚告知這些可能潛在的風險。 . 益生菌療效有待商榷 正統治療不可偏廢 益生菌運用於過敏疾病的防治,雖然理論上可行,但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其確實角色仍有待釐清。希望將來有一天,益生菌被證實能有效而且安全地防治過敏病,屆時或許過敏兒可以天天喝優酪乳而不需要吃藥。但依據現有實證醫學觀點,目前並不建議使用益生菌來預防或治療過敏疾病。家長不要輕信坊間廣告,以免花了大錢又不見得有幫助。 .在此提醒家有過敏兒的爸爸媽媽,坊間流傳的健康食品或另類療法絕大多數缺乏科學驗證,並沒有確定的療效。近1、20年來現代醫學的進步一日千里,新一代抗過敏藥物不但經過科學驗證可以有效治好過敏,而且副作用極少,遵照小兒過敏專科醫師的指示使用藥物,其實相當安全,爸爸媽媽毋須過度擔心。您大可不必辛苦地尋找偏方,以免到頭來浪費大把鈔票不打緊,延誤了過敏兒治療的黃金時機可就得不償失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