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涵茹媽咪

日期

#Tag

轉貼文章:地瓜葉的養分稱霸蔬果界

2006年12月06日
公開

地瓜葉的養分稱霸蔬果界 聯合國推廣每人每天至少要吃400公克,5種不同種類的蔬果,你做到了嗎?亞洲蔬菜中心專家建議,現代人如果沒有時間吃這麼多種,應選擇營養價值較高的蔬果吃,其中便宜又好吃的地瓜葉是最佳選擇。亞蔬中心副研究員楊瑞玉最近配合聯合國的這項推廣,針對上百種蔬果進行分析研究,了解其中的營養價值,結果地瓜葉的營養成份居冠。楊瑞玉表示,如果沒有時間準備 5種以上的蔬果,最好選擇吃 1大盤地瓜葉,但她強調,多樣化的蔬果攝取,才是對人體最好。 她表示,研究發現,每天只要吃 300公克的鮮綠地瓜葉,就能滿足1個人1天的維生素A、C、E 及鐵的需求,黃色與紅色葉的地瓜葉營養成分雖然比綠色低,但其抗氧化物的含量,較一般日常食用的蔬菜高 5到10倍,紅色葉又富含花青素,有抗氧化效果,而所有的地瓜葉都含有多量的酚,具有抗氧化及抗癌性。楊瑞玉指出,地瓜葉中還含有dicaffeoyl quinic acids成分,這種成分對愛滋病患者來說,合併藥物治療能提高治療的效果。亞蔬中心針對地瓜葉的營養成分進行動物實驗,目前進行中。 強肝解毒妙方 : 摘錄自天然果菜集: 肝臟不好的人.大多飲食不知如何選擇而引起肝功能不良.長久累積而產生肝臟循環不良.以致於無法改善.而一發不可收拾......妙方如下.. 1.蕃薯葉:大約半斤左右.洗淨. 作法:鍋底放下適量的水.待滾後.放下蕃薯葉.三分鐘左右撈起.加些嫩薑.滴下數滴香油(橄欖油).再加些鹽.就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保肝佳餚.. 2.空心菜:大約半斤左右.洗淨. 作法:與蕃薯葉相同.. 地瓜養生,小心養肉!∼ 以地瓜葉取代地瓜∼更好的選擇 懷舊養生食品「地瓜」,近年來成為最受歡迎的防癌抗老食物,營養師指出,地瓜富含維生素A、膳食纖維, 卻有熱量過高的問題,怕胖的人不妨以地瓜葉取代地瓜,也能獲得相同的營養成分。台灣吹起地瓜養生風,甚至成了防癌的新星,台安醫院營養師林佳姿指出,地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 可以提升免疫力,濕潤乾燥的黏膜組織,皮膚、呼吸黏膜、腸胃道疾病都可以改善。 經常使用電腦的人,會有眼睛乾燥的問題,吃地瓜也可以滋潤眼睛黏膜,難怪科技新貴也在「瘋地瓜」。此外,地瓜中豐富的維他命A還有抗氧化、抗癌的作用,被當作養生食物,地瓜可說是當之無愧。不過,林佳姿指出,很多人都忽略地瓜是澱粉類食物,熱量非常高,一份地瓜熱量高達124卡,240克地瓜的熱量, 等同於一碗白飯,但很多人把地瓜當作零嘴吃,不知不覺中攝取太多熱量。吃地瓜也容易影響血糖,糖尿病患最好避免吃地瓜。怕胖的人,不妨以地瓜葉取代地瓜。地瓜葉含有的維他命A,不遜色於地瓜,而且膳食纖維更高 ,地瓜有的好處,地瓜葉通通有,熱量又比較低。林佳姿說,地瓜葉的熱量只有地瓜的四分之一,豐富的纖維質,卻可以讓人有飽足感,注重養生又怕胖的人,地瓜葉將會是更好的選擇!

轉貼文章:請你為你的誇獎道歉

2006年12月04日
公開

朋友和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她到北歐某國做訪問學者,週末到當地教授家中做客。 進屋看到教授五歲的小女兒,滿頭金髮,漂亮的眼睛如同清澈純藍的一潭湖水,簡直驚為天人。 收下朋友帶去的中國禮物,小女孩奶聲奶氣的微笑道謝,朋友經不住誇獎說:「你長得這麼漂亮,真是可愛極了。」 教授當時並沒有說什麼,但是女兒走了後,她的臉色嚴肅起來:「你傷害了我的女兒,你要向她道歉。」 朋友大驚:「我一番好意誇獎她,傷害二字從何談起?」 教授搖搖頭:「你是因為她的漂亮而誇獎她,而漂亮這件事不是她的功勞,這取決於我和她父親的遺傳基因,與她個人基本沒有關係。但孩子還小,不會分辨,你的誇獎就會讓她認為是她的本領。而且她一旦認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驕傲的資本,就會看不起長相平平或是醜陋的孩子,這就給孩子造成了誤解。」 「其實,你可以誇獎她的微笑和有禮貌這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 所以,教授聳聳肩:「請你為你剛才的誇獎道歉。」 後來呢?我不禁問朋友。 後來,我就很正式的向教授的女兒道歉了。 同時表揚她的微笑和有禮貌。 朋友說。而且從那以後,每當我看到漂亮的孩子,我都會對自己說,忍住你對他們容貌的誇獎,從他們成長的角度來說,這種事要處之淡然。 孩子不是一件可供欣賞的瓷器或是一片可供撫摸的羽毛。 他們的心靈像很軟的透明皂,每次不當的誇獎都會留下劃痕。

趁年輕失敗 更能蓄積成功能量--米吉鹿的好文分享

2006年11月30日
公開

趁年輕失敗 更能蓄積成功能量 •商業周刊 2006/11/01 人生就像珠寶盒,失敗則是增添價值的珍珠, 年少時,不要怕失敗,從中找出罩門,自我磨練, 是台灣「迷」世代該放膽嘗試的另類投資。 【文�成章瑜】 每一個人背後都有好幾根繩索,主宰成功,也主宰失敗。但是大多數的人都只投資成功線,很少人願意花力氣找失敗的線索。但是只有成功經驗的人,會越來越害怕成功,因為他完全不熟悉失敗這回事。 五十七歲的杜台興,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射擊選手,拿下無數獎牌,但他屢次挑戰國際金牌總鎩羽而歸。百思不得其解,他轉向研究心理學後頓悟:「原來我害怕成功,總在成功那一線間,被我自己砸掉了!」 因為在射擊場上,你必須心無旁騖,才能瞄準靶心。只要害怕成敗的念頭一浮上心頭,即便是短暫的一秒,都可能功敗垂成。 彼得潘症候群:年輕人怕失敗,常怪罪他人、推諉塞責 近來,台灣興起一股「彼得潘症候群」(編按:指即使年紀不小,但行為與個性都還表現得像孩子一樣)。教育心理學專家鄭石岩觀察,台灣年輕人不但越來越害怕失敗,更盡量避免失敗,甚至延後畢業以延緩面對社會。他說,這是「迷(Me)世代」的特徵。 長期觀察台灣社會變遷的台大心理系教授楊國樞也憂心,目前台灣社會有「幼稚化」的傾向,在面對失敗時,常會怪罪他人,或自我逃避或自我苛責,拒絕成長。而中國人的「面子」問題,也讓台灣人在養成教育中,有低自尊傾向,不能容忍失敗,不敢勇於任事,或推諉塞責。 然而,哈佛管理學院教授Stefan H. Thomke說,失敗其實不是壞事,「雖然這麼說的時候,總是有許多人瞪著我心想這人是不是瘋了,但失敗真的是個很重要的歷練過程。」 在鴻海集團富士康昆山科技工業園內,就掛著郭台銘自己寫下的對聯:「失敗常含經驗智慧,堪稱難得諍友;成功只有無知膽怯,實乃差勁導師。」 微軟執行副總裁邁克爾也說,「我們尋找那些能夠從錯誤中學會某些東西、主動適應的人才。」在錄用過程當中,「我們總會問應聘者:你遇到的最大失敗是什麼?你從中學到什麼?」 不只要正面看待失敗,失敗,也要趁年輕。「因為早發生、成本不會太高且有正面貢獻的失敗,應該不只是被容忍,甚至應該被鼓勵,」Stefan H. Thomke說,「如何熟練失敗的快、失敗的便宜、並且朝成功再邁進,十分重要。」 為什麼要越年輕失敗越好? 越早受挫越好:成本低、復原力高,具改變的迫切性 因為失敗是一種很好的抽繩索練習,啟動人們對自我人格形成及思考模式的探索,發掘盲點及罩門;且越年輕失敗,復原力(resilience)越高,越能儲存能量,尤其是二十歲以前。美國心理學家卡提爾(R.B.Cattell)就提出「流質智力」(fluid intelligences)和「晶質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s)的理論。 根據該理論,人的智力分成「流質智力」與「晶質智力」。流質智力,隨神經系統的成熟而提高,如分類、邏輯、推理、記憶等,但二十歲該智力便開始衰減。 而「晶質智力」,則是經由社會文化經驗所獲得,如詞彙、語言等,隨年紀增長而增加。 郭泓志手肘劃過的3道手術疤痕,昭示著他巨大的人生轉折,將一個霸氣少年改造為沉穩成人。(照片提供�商業周刊) 換言之,人若能越早失敗、受挫,可充分利用高峰時的「流質智力」,更快適應環境、重新爬起來。郭泓志的球涯,就是最好的說明,即使面臨七年的接連挫敗,但年輕,是最大的本錢,讓他更有機會全面改造自己。 有趣的是,在遺傳學上也有相關立論,英國數學家費雪(Ronald Fisher)及美國生物學家萊特(Sewall Wright)就提出論述:所有生物的進化,如果敢先向下降到谷底,就有可能再創另一個高峰。 「這就是中國人講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但生物多不願向下增加適應性,就像很多人不願意嘗試失敗一樣,因為他必須面臨生存絕境的考驗,」研究族群遺傳學的台大病理研究所助理教授王弘毅說。 為什麼一定要降到谷底?因為要到生死關頭,才有改變的迫切性,很多生物的進化,都是從浩劫後而來。 聰明的年輕失敗學,是一種抽繩索練習。 三步驟抽繩,勿妄圖走捷徑 抽繩索是將失敗轉換成日後的成功。但多數人的盲點,在於想找捷徑。但「從錯中找對」卻是一門沒有捷徑、只有苦功夫,而且一定要學會的人生必修課。根據理論,你要如何抽,有三大步驟。 一、打開情緒死結 長期進行心理諮商的鄭石岩說,一般人面對失敗,通常會沮喪、無助、拒絕承認,甚至憤怒。但這時,要使用「現實療法」,認清真實的情況,不能選擇性解釋,才能夠看清失敗的本質。 通常,失敗情緒有四個死結,一、陷入負面情緒,無法自拔;二、選擇逃避,自以為下一次就會成功;三、以自傲掩飾自卑,阻斷了尋求協助的管道;四、無法靜心,影響注意力以及判斷力。「如果不能夠解開這四個死結,失敗的繩子會越綁越緊,」政大心理系教授許文耀說。 二、先找問題點,而不是先找答案 失敗當下,很多人會急著找答案,但「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敵人在哪裡,怎麼會有對的答案?」許文耀說。 「每一個人背後都有好幾根繩子,」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說。這些繩子,主宰成功,也主宰失敗。唯有找到那些繩子,自我探索、剖析,才可以將失敗轉化為成功。 「最大敵人通常是成見,」許文耀說,很多失敗來自於用慣用的標準看事情,不論是留在自己構築的城堡,或是避開反對你的訊息,都會阻礙你找到敵人。更精確的說,這些失敗,都來自你的弱點。 三、訓練自己擁有改變的能力 要擁有改變的能力,可再細分四個步驟。首先,要先有改變的意願,有些人知道要改變,卻沒有改變的意願。其次,則要找到改變的方向,再設計出短中長期的合理的目標,最後,則要尋求周邊的支援系統。 你必須細緻的檢查每一個步驟,能不能完整蒐集資訊,有沒有短中長期的規畫,是否有正確的邏輯推導,可不可以統整訊息,並清楚的認知環境。答案必須量身訂作,然後每天持續按表操課。如果三天捕魚,兩天曬網,週休二日,就很難改變。

轉貼文章: 當孩子大時,父母要學會三個心

2006年11月26日
公開

挺受用的安慰父母守則 ~ 當孩子大時,父母要學會三個心 不要太關心,不要好奇心,不要太熱心 頭好痛,躺在床上,久久無法入睡。 現在是中午十二點半,還沒吃飯,肚子好餓,我在等老二起床一塊吃。 妻子說他們凌晨三點多看完DVD才睡,餓了就先吃吧。但我還是想等。 老二在台北讀書難得回來,更難得一塊吃頓飯,何況今天帶女朋友和同學一 塊回來。迷迷糊糊躺了一會,起來已經下午兩點了。在臥房顛倒個半天不知道穿什麼好 ?是休閒一點還是家居一點? 好不容易穿好下樓,看到妻子已經在廚房忙著,我過去問她:「我這樣穿好 看嗎?」她頭也沒抬回我:「在家怎麼穿也行。」 我回到客廳漫不經心地看著電視。我還在等,等著他們起床。 突然聽到樓上沖馬桶的聲音,起來了。我衝到廚房告訴妻子:「起來了。」 妻子回我:「正好,再炒兩個菜就好了,你準備桌子吧!」我忙不迭動起來。。 。。 不一會,幾個人下樓來了。孩子們很客氣地跟我們打招呼,妻子解開圍裙走 出來,笑著招呼:「吃飯吧!」氣氛凝住了幾秒鐘。這時,老二回答:「我們不吃了, 今天同學聚會,我們要趕快走,快遲到了。」 妻子仍然想留住他們:「我早上才去市場買的菜,還現殺了一條魚,做你最 愛吃的豆瓣魚,吃了再走吧!」似乎仍然留不住他們,老二回說:「你們吃吧。」 趁著同學們穿鞋子的空檔,妻子小聲告訴老二:「我和老爸一直在等你起 氻@塊吃飯,我們都還沒吃呢!」老二皺個眉頭,回過臉告訴妻子:「你們幹嘛等呢?餓 了就先吃嘛!你們這樣等我,我會有壓力上啊!」說著就在同學一片謝謝與再見聲中出門 了。留下我和妻子站在門口。 我碰到妻子的手……涼涼的。 我知道,我可以很嚴肅地告知孩子,這是不懂事,甚至更誇大這是不孝順, 然後再給他一些教誨,告訴他以後如何安排時間,計畫順序,生活規律…… ,把一些教 條的東西塞給他。我相信他會接受,但我相信他以後會減少回家的時間。就算回來,他 也會告知朋友們:「在我爸媽面前一定要如何如何……否則會如何如何……。」那時候 ,我再也等不到我的孩子了,等到的只是一個虛偽的人。 我也知道,這不是一個現象,其實,這是一個「過程」,孩子和父母都在學 習的一個過程。孩子學習如何過他自己的生活,父母學習如何接受孩子已經長大了的事 實。這過程有點苦,但每個人都會經過。 想起一句老前輩的話: 當孩子大時,父母要學會三個心──不要太關心,不要好奇心,不要太熱心。 」孩子都希望有自己的空間,父母太侵入,孩子就會逃避。 我回頭告訴妻子:「我們自己吃吧!」 到了餐桌前,我茫茫然停下來問妻子:「我這樣穿好看嗎?」

轉貼分享不錯的文章∼∼∼∼∼媽媽的帳單

2006年10月20日
公開

媽媽的帳單 小明家是經營餐廳生意,有時放學後他會到餐廳幫忙,招呼客人入座點菜收拾碗筷、算帳結帳。 他漸漸覺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位生意人。 有一次,他忽然突發奇想,也開了一張帳單寄給媽媽,索取他在餐廳幫忙作事的酬勞。 幾天後,媽媽收到這份帳單,上面寫著: 1.洗碗盤費500元 2.掃地拖地費200元 3.送外食到顧客家300元 4.至郵局寄發信件帳單100元 5.小明一直是勤奮聽話的好孩子100元 共計1,200元 小明的媽仔細看過這份帳單後,什麼話也沒有說。 晚上小明在他的枕頭旁看到了他所索取的1,200元報酬。 正當他得意如願以償,要把1200元收到自己的口袋時,突然發現枕頭旁邊還放著一份給 他的帳單。 小明欠他母親如下款項: 1.在母親家裡過十年平安無憂的生活費用0元 2.十年中,食、衣、住、行的費用0元 3.上學的學費、書籍費0元 4.生病時的醫藥、照顧費0元 5.有一個慈愛的母親0元 小明讀著讀著,感到羞愧萬分! 過了一會兒,他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躡手躡腳地走近母親,將小臉藏進母親的懷中 ,小心翼翼地把那1,200元塞進了她的圍裙口袋裡。 對媽媽好一點 很棒的文章---- 看完後要對媽媽好一點,珍惜愛妳的人,當妳來到這個世界,她以手臂輕抱妳.妳則以 哭個像妖怪的聲音來謝謝她 當妳一歲時,她餵妳也替妳洗澡,妳則以長夜大哭來謝謝她 當妳二歲時,她教妳走路,妳會謝謝她,當她叫時溜得特別快 當妳三歲時,她滿懷愛心的做飯給妳吃,妳則以滿地食物來謝謝她 當妳四歲時,她教妳繪畫,妳則以滿間的彩色來謝謝她 當妳五歲時,她在假日將妳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妳則以噗通掉到一塘泥淖裡謝謝她 當妳六歲時,她帶妳去學校,妳則以尖叫"我不去"來謝謝她 當妳七歲時,她給妳個棒球,妳則以打破鄰居的窗戶來謝謝她 當妳八歲時,她給妳個冰淇淋,妳以滿嘴的奶昔來謝謝她 當妳九歲時,她讓妳學鋼琴,妳則以不曾練習來謝謝她 當妳十歲時,她整天載妳去上體育踢足球及參加一個接著一個的生日Party,妳則以頭 也不回的跳出車外來謝她 當妳十一歲時,她帶妳和妳的朋友去看電影時,妳則以要求她坐在不同排來謝謝她 當妳十二歲時,她警告妳不要看某些TV Shows時,妳則以等到她離開時注視這些TV Shows來謝謝她 當妳十三歲的青少年時期,她建議妳要去剪個頭髮時,妳則以告訴她她一點品味都沒有 ,來謝謝她 當妳十四歲時,她讓妳去夏令營,妳則以忘了寫封家書來謝謝她 當妳十五歲時,她工作回來並期待一個擁抱,妳則以房門深鎖來謝謝她 當妳十六歲時,她教妳如何開車,妳以儘妳所能的到處冒險來謝她 當妳十七歲時,她正在等一個重要的電話時,妳則以整夜電話中來謝謝她 當妳十八歲時,她讓妳去受高中教育,妳則以外宿,到天明來謝謝她 愈來愈大,妳已經十九歲,她讓妳去念個大學,載妳去學校,帶著妳的袋子,妳則以在 宿舍門外,怕她會讓妳在妳朋友面前蒙羞,就趕緊說再見的方式來答謝她 當妳已二十歲,她問妳是否有約會,妳則以"那不關妳的事"來答謝她 當妳二十一歲,她建議妳讓為妳的未來找個好工作時,妳則以"我才不想像妳一樣"的口 氣來答謝她 當妳二十二歲,她在妳的畢業典禮緊緊的擁抱妳,妳則問她是否要付錢讓妳去歐洲遊學 來謝謝她 當妳二十三歲,她替妳的新公寓買個傢俱,妳則告訴妳的朋友,它實在是醜的不像話, 的方式來謝謝她 當妳二十四歲,她問妳有關妳的經濟及妳未來的計劃,妳則是拖長聲音的回謝她,"媽 ......媽,妳也拜託一下好不好" 當妳二十五歲,她資助妳的婚禮及高興的哭著對妳說,她有多愛妳,妳則以搬離半個國 家的距離隔絕她的方式來謝謝她 當妳已三十歲,她跟妳說她想要有個孫子可以抱,妳則是非常謝謝她的跟她說,"時代 不同,世事皆非了" 當妳已四十歲,她提醒妳要記得一個親人的生日,妳則是謝謝她的告訴妳,妳"現在真 ,的真的很忙" 當妳五十歲了,她身體不適而且需要妳多多關心她,妳則是以自己已是深責大任的父母 來回謝她 然而,有一天她死了,妳則發現妳未替她做到任何事,讓我們花些時間為我們所稱呼的 "媽",關心,付出,僅管有些人可能無法對他們的母親說出他們的愛.但她是無法取代 的,因為它是獨一無二的感情也許,她不是妳最好的朋友,也許有些想法真的與妳不同 ,但她仍然是妳的母親! 她總是在這裡聽妳訴說妳的喜怒哀樂,但問問妳自己吧!妳可有花足夠時間陪陪她?聽 她說看看她在廚房的困擾及疲勞?以貼心,愛心,尊重的心來對待她時,妳會發現妳會 看到不同的觀點. 一旦錯失了,將只有美好回憶陪伴著妳,而過去的遺憾也是不要將最貼心的人視為理所 當然,請一輩子緊緊守住她們,假若沒有她們,生命將頓時失去意義。 PS:如果你(妳)也認同這些話,趕緊把這封信轉寄給別人吧 有很多的事情,都是非得等到長大了才會明白。 更正確的說,是失去後才會明白。 可過去的事卻再也無法重新來過,更令人悲傷的是, 有的時候,連想向當初所傷害的人、事、物說聲抱歉,都沒有辦法 這是我朋友寄給我的!!覺得不錯!!所以把它放在"日記"中!!但因有很多媽媽看到有在問!!所以就在這裡留一篇吧!! 打抱說得出聲!!好讓更多媽咪看到哦!!謝謝!!

休息的智慧 作者:吳若權

2006年10月19日
公開

休息的智慧 作者:吳若權 動聽的樂章,中間常有一、兩個休止符。休息,不一定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有時候,休息只是為了讓你有機會轉身審視過去;有時候,休息就只是為了休息而已。如願以償地開了一家咖啡館之後,他才真正體會到自己做老闆的辛苦。光是全年無休的工作方式,就讓他嚐盡「為了理想,失去自由」的滋味。 「何必這麼辛苦呢?每個星期休息一天吧,」朋友勸他。 不這麼做,他有千百個理由,包括:店租很貴,一天不營業就等於成本相對地增加。附近商圈競爭激烈,一天不開店,生意就被別人搶走…… 於是,他日復一日地重複著同樣的動作,開店、打烊,歡喜、抱怨。直到有一天終於受不了,喔,是他的忠實顧客受不了啦,開口跟他說,「老闆,你的臉色愈來愈難看,是不是工作太累了,應該休息一下或出去旅行。」 聽到「休息」和「旅行」,雖然他整個人像觸電般震動了一下,回應說,「喔,是啊,是啊,你說的有道理。」 心裡卻想,「你懂個屁!每天做生意,損益都快不能打平了,還想休息?」後來,生意愈來愈差,客人愈來愈少,他愈來愈焦慮。 請教一位很有經驗的開店前輩,對方提出的建議,居然和那位顧客給他的忠告一樣, 「休息一下,至少每個星期有半天暫停營業。」 「如果不營業時,有客人想來惠顧呢?」他問。 「如果他們真的很喜歡你的店,自然會配合你的營業時間來。」 「可是別人都全年無休啊?」他又問。 「是店面全年無休,不是工作人員全年無休。等你生意穩定了,多請幾位人手來幫忙,就可以人員輪休,店面全年無休。」 這次,他照做了,效果很神奇。一星期少了半天營業時間,業績並沒有往下滑,反而顧客都對他說,「老闆的氣色看起來愈來愈好了。」太講究表面上的效率,反而易與成功錯身而過很多追求成功的人,都捨不得休息。 一心以為只有達到效率的巔峰,才能早一點達到成功。但大家都忽略了,所謂「效率的巔峰」,並不是一味地爭取時間的快速,也不是要你把自己搞到「油盡燈枯」的地步。更何況,效率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的事情。有些事,不刻意講求「制式的效率」,比較隨意一點、節奏緩慢一點,反而容易成功。 我在健身運動時,體會了這個道理。有好長一段時間,因為生活忙碌的關係,我前往健身房運動,總是「來匆匆,去匆匆」。規定自己90分鐘之內要完成所有的運動項目,包括:在跑步機上跑三公里,並完成七項肌肉重力訓練。幾年過去,儘管符合每週至少健身三到四次的原則,有恆心、有毅力,但效果並不明顯。 向教練討教,他說,「運動,是不能太講求效率的。」大部分的肌肉重力訓練,都是做得愈慢、效果愈好。以舉啞鈴為例,快速上下齊舉十五下,還不如以慢動作的方式輪流做八下。動作做得愈慢,肌肉使力的感覺更為明顯,效果當然比較好。除了耐心去做,還要用對方法。 學業的研究和愛情的經營,也適用這種道理。太急、太快、太講究表面上的效率,反而容易與成功錯身而過。我聽過一則值得深省的故事,對一心努力向前衝刺的人,提供了另類的提醒。據說,有一個大師級的修行人帶領一群弟子,研究哲學。 其中一名學生因為非常用功,而受到大家的重視。不料學習到一個很重要的階段時,他居然生了一場大病,但仍然很堅持要追隨老師繼續上課。他認為生命苦短,為追求智慧,絕不浪費任何時間。修行人勸告他說,「其實,智慧不一定在前面啊!很可能智慧在你身後,它想趕上來,而你跑得太快,所以還沒碰到一塊兒呢。只要放鬆 身心,隨著自然的節拍,也能得到智慧。」 成功,可能在你背後,多麼有創意的逆向思考。值得一味向前奔跑的人,再三體會。刻意安排一段留白,才能欣賞出人生的美景動聽的樂章,中間常有一、兩個休止符。它讓行雲流水的過程,有了段落,並因此可以期待繁花盛開的章節。休息,不一定是為了走長遠的路。 有時候,休息只是為了讓你有機會轉身審視過去;有時候,休息就只是為了休息而已。懂得休息,是一種難得的智慧。如果,有一天我想不出很好的創意來做行銷的工作,或找不到適當的寫作題材來表達我的思考,我應該會捨得好好休息一下。 雖然,目前的生活和工作對我來說,都還不曾有過這方面的困擾。但我可能已經習慣經過事先練習或刻意安排一段留白,所以才有幸能持續欣賞到人生畫面中的美景。 無論是在人生路上衝刺得太疲勞、或暫時碰到發展瓶頸的朋友,不妨為自己妥善規劃一段休息的時間。心急,是沒有用的。熱鍋上的螞蟻,只能團團轉,無法找到真正的出路。 讓焦慮的情緒冷卻一點,反而頭腦會更清醒,漸漸地,終會找到新的發展方向。只要永遠不放棄的心念沒有改變,原地踏步、或乾脆坐下來休息一下,不但不會成為追求成功的阻礙,還有可能因此而讓你弄清楚努力的要訣,也更明白成功的本質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