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把握機會教孩子

2009年01月05日
公開
27

文�洪蘭(陽明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教授) 中國人喜歡「沉默是金」,過去大人很少跟孩子說話,如果說話也是很簡潔,甚少花時間跟孩子說道理或原委,其實這是不對的。跟孩子相處時,要儘量把握機會,教他作人做事的道理和應對進退的禮節。 最近,偶然聽到一位教授的助理在幫忙接電話,從助理說話的方式,我知道他得罪了對方。問一下他的成長背景,才知道原來是「沒有教過」。他因家境好,所有事情都有人代勞,而且從來沒有替別人接過電話,所以不知道這方面的禮儀。 回家後,網路上有人傳一篇〈孝順是要教的〉文章給我。兩件事湊在一起,我發現凡是不是本能的事都需要教。 現在很多孩子不會做事,是我們大人教的不夠,因為大家都忙,孩子忙著補習,大人忙著賺錢,沒有相聚的時間;就是相聚,也沒有時間講我們父母以前對我們說的話,現代父母最常說的話是:趕快去做功課、趕快去洗澡、趕快去睡覺。緊湊的生活步調,已經沒有時間或精力去教孩子作人的道理了。加上沒有三代同堂,孩子無從觀察父母怎麼跟祖父母相處,所以不知道進門要先向父母請安,好東西要先給父母吃。 我的朋友說,這名助理一來上班,就一頭鑽進實驗室,不跟任何人打招呼;離開時,也不告訴老板一聲,背包一背就走人;叫他做事常常弄巧成拙,不如自己做。 人是社會動物,與人相處不可以不懂得基本的生活禮儀,所以父母親不能再省略跟孩子說話的時間了,也不能只用命令式,沒有解釋原委。很多意外的發生是孩子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所以他就按照自以為是對的方式做,結果就闖禍了。 唐朝的開國元勳李靖在未發跡時,原是山中的獵戶。有一次,他追一隻鹿進入深山,在夜暮中迷途,看到林深處有燈光,走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座大宅院,他便請求借宿。屋主老夫人原是不允,但是夜深無可奈何,最後老夫人告訴他,半夜若有什麼動靜都不要管,天明就上路。 李靖睡到半夜,果然聽到外面車馬喧囂,原來是天庭下旨要龍王行雨,因為龍王不在家,老夫人便請李靖代行,並且告訴他,龍馬停住時,只要從水瓶中滴一滴水即可。 李靖從雲端看到人間荒年大旱,地都龜裂了,心想一滴水無濟於事,便下了二十滴。結果等他行完雨回來,老夫人被天庭廷杖八十下,子孫連坐。因為天上一滴水是地上一尺雨,如今人間平地水深兩丈,房子都沒頂,豈復有人!李靖的好心卻帶來災禍。唐朝傳奇說李靖因為這件事,後來未能出將入相。 大人少講一句話,就有災禍生。孩子不懂原委,便會自作主張,以他認為對的方式去做,而且還很得意,以為可以討賞,其實是弄巧成拙,壞了大事。所以,父母要花時間跟孩子說道理,只要一有機會都要儘量教,現代的「文武全才」,應該是讀書和作人都行的孩子;也唯有教出這種孩子,父母的責任才算完成,這種孩子才是將來社會真正可用之人。

愛孩子 努力做環保

2009年01月01日
公開
19

文�王元芳   不知何時起,每個人開始把環保概念一點一滴的嵌進腦袋裡,最簡單的就是隨手關燈、垃圾分類;若心有餘力,就自己種菜自己享用,或親身投入鼓吹環保的運動,強力影響社會價值觀,甚至造成有機生活風潮。   然而,奉行真正的有機生活並不容易,因為我們無法不消費、不製造垃圾,無法讓任何食物都來自有機種植。我們也很難完全犧牲自身的利益價值,去購買更貴但功能相當的商品;更無法切斷與社會之間如臍帶般的緊密關係,維持什麼都由自己的雙手製造、種植,過著遺世獨立般的生活。   臺灣在這方面的覺醒比法國早,也做得很認真,甚至試圖杜絕使用垃圾袋和紙袋等這類對環境殺傷力大的用品,而一度享譽國際(例如英文版和法文版的ELLE雜誌都報導過);但最近幾年的進展似乎不大。   反觀法國,這兩年溫室效應不斷擴大,一向氣候良好的法國氣候明顯變遷,加上報章雜誌不斷報導全球各地的異象,例如泰國的海嘯與中國的地震造成人數龐大的傷亡,非洲、中南美洲與南亞的嚴重飢荒,北極熊因冰河大幅溶化而難以維生,為了尋找食物侵襲民宅……令法國人越來越驚慌;加上愛孩子的他們,生怕且捨不得孩子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每個人開始把環保的責任往自己的肩上扛,跟隨丹麥、芬蘭、瑞典、挪威與美國等國家的腳步,隨手關燈,儘量節水,洗澡水重複使用等,徹底做好垃圾分類,儘可能不開車,以腳踏車或公共交通工具代步,儘量不買大賣場與來自遠方國家製造的商品,以減少因商品輸送造成的能源耗費。   原本覺得有機食物太昂貴的人,因為孩子出生而改變了想法,接納、實踐了這樣的生活趨勢:使用可清洗的布尿褲,自己調製有機混合物,幫孩子減緩紅屁股問題。儘量手洗衣物,減少使用洗衣機,使用有機製造的洗潔劑,並減少洗潔劑的用量。   還有一位設計師從古法得到靈感,設計、製造出木製清潔球,利用洗衣機的滾筒作用,把衣物洗淨。更有人為了奉行有機生活,不惜舉家搬到法國鄉間,過著阿公、阿媽那個時代的自然生活,效法紐約人風行食用當地種植的蔬果,意外的讓郊區貧苦社區的居民有了改善生活的機會。   我們家雖非刻意,但生活方式也大致符合有機生活概念。一向簡約生活的我們,除了必做的垃圾分類,購物不常去大賣場,喜歡散步、騎腳踏車,汽車一個月用不到幾次;由於商品也有潛在的汙染問題,除非必要,我們偏好買歐洲製造的商品,雖然貴一些,但用得安心。自從有了孩子以後,平常不輕易外食,幾乎都在家中用餐。孩子的食物都是自己調配,自然健康,在物價高漲的今日,可以省下不少不必要的支出。嚴格執行隨手關燈與省水措施,家中的水電費也減少了三分之一。   能做的我們儘可能去做,希望從生活中一些舉手之勞,將環境保護的重要訊息傳達給孩子,讓孩子透過觀察與效法,和父母一起親身實踐和學習。不需要教科書上教條式的教學,也不需要各類組織或名人不停的鼓吹、呼籲,只要讓孩子自然而然的親近環境、觀察環境、懂得環境,去體會環境的變化,以及它所帶給生活上的實質影響就足夠了。   雖然我們距離真正的有機生活還很遙遠,要奉行真正的有機生活也不容易,但至少我們將環保生活的概念透過孩子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