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每個孩子都是人才

2005年04月30日
公開
37

每個孩子都是人才 作者﹕游乾桂 心理學家迦納替不同的成功者,找着理論依據,他的《智力架構》一書中提出〈智慧七論〉,他有兩個最基本的主張,一,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獨特的智慧組合,每一個人都有這些智慧的潛能,依照各自的傾向與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動員、組合它們;二,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智慧組合,存在著個別差異,也享受著個別差異。 他提倡〈智慧公平論〉,強調智力是公平的,不該懂理化的,便勝過懂文學的,這也正是年來我風塵僕僕四處演講的終極標的,──人各有才,請善待之,此路不通,再覓他路。 他認為每一個人都能在以七種智慧中,找着自己最善長的部份: .語言智慧:有效的表達與書寫,合適賞當詩人、作家、劇作家、語言學者、編輯、記者等等,這一樣的人,書籍對他來說非常重要,讀、說、寫之前,腦海先聽見讀音,喜歡繞口令、故事接龍、猜謎言類的遊戲。 .數理智慧:可以有效的使用數字與邏輯推推理,合適當數學家、銳務人、統計學家、科學家、理則家、電腦設計師等,他們善尋找事務規律性、形式與其中的邏輯,對科學感興趣,認為所有事情都有原因,他們喜歡玩假如的實驗或者活動。 .空間智慧:準確的感覺視覺空,呈現立體化的想法,對於、形、顏、稱、空間非常敏感,合適當偵察員、獵人、裝潢設計師、發明家、藝術家;這個類型的人喜信手塗鴉,喜歡用鳥瞰的方式想事情,對相機有特別的偏好,喜歡玩拼圖、走迷宮等等視覺遊戲。 .運動智慧:善長用身體來表達感覺,雙手敏感,協調性、平衡、敏捷、力量、彈性、速度皆佳,合適當外科醫生、機械師、運動員、工匠、舞者、雕塑家、演員等等;這種人嚮往大自然,常往戶外跑,善長觸覺閱讀,坐不住,跑、跳都在行,很會做木工、模型、雕刻之類的工藝。 .音樂智慧:他在察覺、辨識、改變與表達音樂的能力上特佳,有節奏、音律、音色方面的天分,合適做樂評、作曲家、演奏家……,這些人多數歌喉不錯,喜歡樂器,常收集或者聽CD,並且參加音樂會,腦海中經常出旋律,音感很準,聽了歌就會唱。 .人際關係:可以在很短螃時間內察覺別人的意向、動機、情,以及臉部表情下的暗示,合宜當直銷員、賣者主管、外交官、顧問……這種人好為人師,喜歡出意見,是團體中的領導者,不愛獨處,即便運動也喜歡人多一點的羽毛球與籃球,不喜歡個人運動,如游泳、跑步等。。 .內省智慧:簡稱直覺力,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簡單的方式洞悉別人,例如心理學家、神學家、算命師、宗教領袖……,經常花時間反省與思考人生課題,意志堅強,個性獨立,放假月可去附近的山野林,荒郊野地,也不願意去人觀光勝地。 這些年來,迦納先生又有些人很難納入七種智慧中,他苦思妙解,提出第八智慧,比如能與雁鴨、鳥類、青蛙……一拍即合,毫無隔閡的瑞秋.卡爾森(Rachel Carson)、 威爾森(E.O.Wiilson)達爾文、勞倫茲等等,具備的應該是〈自然觀察者智慧〉。 有些人對於神靈生活的感知與能力,或者宗教、密教、特異功能方面的能力,都有其天賦,雖說在科學上有其爭議,但這群人的確很特別,迦納稱這樣的智慧類型為〈神靈智慧〉,這是第九智慧。 第十種則是〈存在智慧〉,有些人很早便開始思考生死問題,我認識一個國中生,國一開始對生死的見解便與眾不同,深入程度令人咋舌,他關生命的意義,也想理解死亡的去處,他想找尋轉世的活,探究輪迴之門,這些四十歲以上才能理解的實存哲學,有些人很早便透悉了,這正是迦納所謂的〈存在智慧〉,他還保留了伏筆,相信應該還有更多智慧可以被提出。 迦納的研究發現:「有些人並不聰明,但在某一方面卻很有天分。」顯而易見的,智慧不是單一的結構,它合適此路不通,轉個彎再前行的說法,教育最大的騙局也正在於此,以為人人是天才,事實上我們頂多像個專家,會的都會,但大部份不會的人。 還有一種人叫奇人,看似很笨,卻有一部份的才華絕倫,電影《雨人》(Rain Man)的真實版在台灣發生,這個病童腦部像一本萬年曆,隨便抽出一個日子,他便知道,某年某月某一天的星期幾,出神入化,不可思議。 報紙登載輔大校長黎建球的兒子的故事,令人感動與心疼,這個孩子罹患一種怪病,橫隔膜不由自由的抽搐,每二十分鐘會發哼的怪聲,緊張的時候每五分鐘一次,常常嚇倒同學,學校因而視他為壞小孩,還好父親的愛感動學校,老師的愛讓他順利成長,而他也明白自己無法像一樣走學術的路,他選擇了最愛的餐飲,而且演出良好,現在是西餐名廚。@ 行行出狀元 尼采說:「成功常常是大騙子。」 即使如此,每個人還是希望孩子能出人頭地,每踩一步都成竹在胸。 何謂成功?便少有人能說出名堂了。 單就成功的款式而言,少說也有幾十種,人人不同,至少郭台銘的成功不等於馬友友,李遠哲的成功不等於王永慶,朱銘的成功也與李國修不同,反正人人都能成功,但各憑本事。 〈本事〉一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很困難,起碼真要有點本事才成,你的孩子有本事嗎? 談到本事,直接聯想到的便是讀書,學校是教我們本事的地方,有無本事,可得看教的人教我們甚麼?這便是讀書的意義了。 在我看來,讀書的意義用來學到或者累積可用的知識財富,絕非只是為了考試、分數、名校與文憑而已;如果讀書讀不出學問,文只等同於一張紙,我們必頁很清楚瞭解,孩子是為了習得一技之長而讀書,並不是為了一張炫目的紙,蓋上名校的戳印。 也就是說,學習的目的是教我們會甚麼?不是得了甚麼? 我們該問的是,你有甚麼能耐? 如果成功一詞讓我解釋?我會答稱〈圓夢的人〉。 我從小就愛飛機,對遨翔天際有強烈的慾望,很想自製一架飛翔器直飛青天,只是這個夢離我遙遠,力多半只能折折紙飛機過過癮,但有一個,叫做周尚元,四川溫江縣人,夢與我相同,對機械有強烈興趣,便開始做起飛機來,有人問幹嘛這麼執著,他的答案有趣:「首先是愛好,不為啥的,就是喜歡。」 好一個就是喜歡。 「就是喜歡,便讓一個人圓了一個大夢。」 他是一個壓根不懂流體力學的國中畢業生,但他方好奇、求知慾與實驗畦精神爭服了這些缺陷,從一個普通農民,成了飛機製造家,跑道就在寒酸的野地,飛機造材是撿來的,但他樂此不疲,村民由罵他:「神經病。」到最後豎起大姆指,不得不說他是個「好樣的。」 周尚元不是個有錢人,為了造飛機這個夢,他付出了許多精力與金錢,乃至生命危險,從一九九四年開始,先後試飛很多次,全以墜機結束,一直到一九九八年的十二月廿九日的這一次,才平穩起飛了,慢慢升空飛了將近二百米,這大約是最成功的一次了。截至目前為止,他還未享受遨翔天際的美夢,但他的確有個大夢,希望有一天,造出一架大飛機來。 在我心中,他已是一位成功者,因為他在圓夢。 生命活力獎的得主出爐了,原是記者的大愛媽媽張平宜說:「我告訴家人,請給我十年的時,我要替痲瘋病院看不見的孩子們,造一條希望道路。」 他正在努力替大陸痲瘋村的小孩子興建一座希望學園。 另一位得主林豪功勳,素有啄木鳥音樂之稱,他因全身癱瘓,只得仰賴一只竹棒,在電腦上一鍵一鍵的完成卑南族的古老歌謠。他一直有個夢,希望乘風破浪,展開太平洋冒險之旅,將樂音散播到全世界。 翻譯《魔戒》一書的譯者朱學恆,得了千萬版銳,有這些錢你會用來幹甚麼?多數人用它買下華廈豪宅,名車美服,而他把它用來成立奇幻基金會,訓練人才,他覺得取之於社會必須用之於社會,造福更多人;他為了讓華語世界的人縮短與世界的差異,他招募了許多義工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開放課程翻成中文,打破知識的貧富差距。 這些人也全是成功者,他們獻上的是生命的光輝,一種難以言喻的成功。 成功,果真不是只有一條路,它有很多款式,不同性質,不同人,但有一種共同如盧梭所謂的特質:「要有所成就,要成為獨立自恃,始終如一的人,就必須言行一致,堅持自己的主張,並且毅然堅持這個主張,一貫的實踐。」@ 玩出活力 童年還有一個心照不宣的秘密功用:儲備成年之後所需要的體力。 健康不在,人生便毀了,這是我害怕的另一件事,我憂心孩子贏在起跑點,但輸在終了,或者根本跑不到終點。 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提及:「身體健康的人,才能頭腦清醒。」 事實上的確如此,少了強健的體魄,在大的成就也是枉然,就連達文西在《論繪畫》一文中都提過:「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泉源。」此處的運動,在孩子身上便是遊戲了;這個部份早經兒童心理學家證實,甚至明白遊戲有益於兒童身心,但是嬉無益的傳統想法,仍然深植於每個人的心靈,很少人相信,遊戲可以強健體魄,演活人生。 除了關心讀書、考試之外,你是否一併想過他們的健康指數? 日本有一項調查指出,台灣孩子的體力在亞洲算差勁的,他們打了一個比方,如果大陸的孩子跑了一千五百公尺,日本大約跑到一千一百公尺,但台灣的小朋友大約只跑了八百公尺而已,顯見我們的體力多麼差人一截;在台灣城鄉又有差異了,以前曾舉辦過臺北市小朋友與某縣市原住民小朋友的大隊接力競賽,原住民三十名小朋友跑完,臺北市的小朋友還有八個人,如果這是人生,我們看見後繼無力的窘境。 城市的孩子腦力開發快,但體力不佳,你能預見結果嗎? 我預言他們跑不到終點,或者終點之前已落後一大段。 龜兔賽跑的結邁正是如此,快不一定快,慢也非慢。 天才洋溢,卻又紅顏薄命、英雄遲暮,才是一種悲哀。 健康與學習力其實有關,研究指出,健康的孩子比不健康者,學習效果好上一點七三倍。 健康也與快樂有關,健康孩子的快樂指數遠遠越過不健康者。 健康的孩子自覺比較幸福。 健康的人對生活比較滿足。 健康的人後續有力。 健康者主動學習。 … … … 每個人都該想一想,孩子會甚麼運動? 我的女兒是毽球隊校隊,曾拿過六十米冠軍,網球不,會打羽球…… 兒子更強壯,柔道冠軍、百公尺第一名,合球校隊,籃球、羽球、網球全都一級棒,他自己偷偷學習桌球,聽他吹噓,實力也不差…… 健康一事是我的教育信仰,體力過了關再說,健康不行,便甚麼都不行了,讀書可以慢慢來,健康可不成;童年只有一個,消失便不見了…… 很多人孩子的童年,被逼著找成績,論英雄,我希望替孩子找著即將滅種的健康與一個歡樂的童年。 再忙我都想趕快回家,等在孩子入門之前等候著他們,輕聲的說一句:「心肝寶貝,回來了。」看著他蹦出笑浪,再問他:「先寫功課,還是先玩?」廢話,多半是先玩;「騎單車、打球,或者散步?」 想讓孩子健康,建立一套持之以恆的〈家庭運動〉,真是必要。 這些年來,我開始不厭其煩的關心孩子的餐點,儘可能起身替孩子準備早點,讓孩子有一頓香噴噴的晚餐,原因無它,就是盼著他們健康長大;研究報告指出,早餐最好別有油炸之類的速食點,青菜、水果、川燙的食物,可以活化孩子的腦袋,增加學習力,注意力的集中,我相信這個說法,也就起而傚法了,儘量少鹽、少油、少味素、少糖,多纖等等。 即使你的孩子是尼采、貝多芬、濟慈、愛迪生……才華超群,沒有健康還是不行的,頂多曇花一現了。 罹患血癌的孩子,努力向學,考上多個研究所,這則新聞給你的意義是甚麼?以他為榮?非常上進?人生概模?在我看來其實很傷感。 有人這麼說,唐朝之所國富民強,原於它的文武兼備的思潮,強調文治武功相重,文人會武功,武將有謀略,李白可以擊劍任俠,岑參帶兵遣將,有些文人帶兵出征,還能在邊塞寫詩,便是所謂的邊塞詩人了。 如果你希望孩子有所成就,那就請你不要讓你的孩子敗在健康之上。 聰明慧黠,但不健康的孩子,在我看來是一個悲劇。 德國的梨曼(Riemann)是一名出色的科學家,十九歲就進入著名的格丁根大學,二十七取得數學博士,師從大師高斯,是柏林科學院的家院士,建立了梨曼幾何理論,在物理與微積分上也頗有貢獻,但由於長期貧病,費心苦讀,染上肺結核,三十九歲便病死了,留下驚嘆。 他不死,對於數學的貢獻會更大,但切了也就甚麼都沒有了。 《野鵨子黃昏》一書的作者亦復如此,醫學院畢業,前途似景,也因一場病奪走了生命,人生猝不及防的畫下句點。 健康一事,永遠是人生的憑藉;人生一事不單單靠智慧,還得靠體力,不是嗎?三十歲之前靠智力,四十歲之後靠體力,你千萬別讓孩子,有一天拚命找病歷。 少了體力與康健,即使贏了事業,最後仍是輸家。 童年只有一次,都不該為了某些理由,本原本該是亮彩的時光,弄得灰濛,苦不甚言的,每個父母都有必要好好想一想,除了功成名就之外,你還許了孩子一個甚麼樣的童年?@ (http://www.dajiyuan.com) 才華考不出來 作者﹕游乾桂 -------------------------------------------------------------------------------- 考試是一個動人的魔咒,有些人很會考,也喜歡考,但一考再考全考出毛病來,考試到底給人甚麼? 一是對與錯,我們好習慣把事件一分成二,好的、壞的,優的、劣的,聰明、不聰明的……是嗎?萬事萬物都可一分為二嗎?當然不是,但考試往往要求孩子從中挑出對錯,有思考力的孩子便因而陣亡,在他們的想法,也許很多答案都是似是而非;比方說,陽光出來的叫做好天氣,陰天叫做壞天氣,但在春耕的季節,對翹首期待春雨的農人而言,霪雨霏霏才是好天氣,這便是我們常犯的錯誤,甚麼都想論對錯,事實上人生裡往往沒有對錯。 二是文憑,考試頂多給我們一張文憑,但不一定給人實力,光有文憑沒有能力的人卻又不可能成功;心理學家研究得知道,成功的關鍵因素有自信、樂觀、最有興趣的事、創意、健康、堅持、恆心、毅力、終生學習的動機等等,就是沒有學歷與成績。 紐西蘭是個很特別的國家,多數人不想唸大學,也不認為學位可以給人甚麼,他們著重生活品質;德國更特別,他是我以為教育制度最好的國家之一,強調技職教育,一張證照比一張文憑更有效力,他們酷愛讀書,以取得博士為榮,但更在乎真材實料,而非虛張聲勢,他們實踐多元智慧中的人人有才華的論述,認火考不過文憑認定的人,也可以做一手好菜,畫一幅好畫,是一個良好的技工。 人生的路好長,如果動機不滅,興趣不減,人人都是成功者。 一位花農姓錢,年輕失學,進了士兵學校,終生當士官長,退伍之後,拿這筆錢當基原基金,買了一座天山農場,開始他的花花世界夢,他愛花,更愛研究花,他曾說,把花由小變大是最大的成就。種花三十年,已經七、八十歲的老人家,終於造出一座舉世無雙的花草王國,他的花好到花卉王國的荷蘭,都派專人來與他學習。他沒讀甚麼書,但靠毅力,人生演得真好。 有一陣子,我迷上電影,喜歡很多導演,其中一位就是小津安二朗,他是日本當代最出色的導演之一,寫過《東京物語》、《麥秋》、《晚春》等等名作,號稱日本最後的天才。 小津的電影非常藝術,解構人生見解非凡,淡雅中散佈感動。 這位電影界的天才,可是不折不扣的中學退學生,因為迷上電影,常常蹺課的他,連同品行都被打成丁等,之後寫情書又被捉,這原本是少年羅曼蒂克的遊戲,卻使他遭受停學處分,被趕校舍,老師甚至語帶威脅的說:「他來我就不來」,之後雖復學,仍是學校列名觀察的黑名單。考高中,他二度落榜,促使他走向電影,從助理一直到導演,成就了一位當代最關心人生價值的出色導演。 最近我關心起愛斯坦,起因於兒子的一句話。有一天,他告訴我,他與愛斯坦很熟,我本能認為又在搞笑了,他卻一本正經的說,我連他寫的《相對論》都很熟,牛實在吹得很大,我摸摸他的頭說:「少蓋了」,他以很卓別林幽默的方式說:「他跟我的生日是同一天啦,我們當然很熟。」我後來創造一種有趣的閱讀方式,就叫做〈名人同日生細讀法〉,建議孩子把自己同一天生日的名人的作品或論述,讀清楚,大約便是專家了。 這個被喻上世紀最偉大的天才的物理學家,綽號卻叫〈魯鈍〉,而他的名字,德語的意思也很妙,叫做〈一粒石頭〉。他在求學階,老師,以至於校都以為他有學障,書怎麼唸都不會,國中是學校出了名的頭痛分子,劣等生,高中被退學,大學落榜,雖然重考上了大學,但以資質太差,被禁止唸研究所,於是他進了標準當官員。他後來當上了教授,靠的卻是實力。 他隻手遮天便把牛頓辛苦建立的力學原理推翻了,《相對論》讓人迷離一百年,他所獲得的諾貝爾獎,據說有一段秘辛,本來評審屬意《相對論》獲獎,但因為無人能證明,只好用另一個研究充數。他,到底聰明?還是不聰明? 除此之外,我們隨隨便便就可以再舉一大堆例子,著名的小說家黃春明,高中在不停轉學中度過,寫出《看海的日子》等名作。 自謙資質不佳的孫大偉則是廣告界的奇葩。 先前提過沈從文是逃學專家,他甚至在文中裡說:「我是去讀一本天書,一本色香味具備,內容充實,由自然寫成的大書。我的心總為一種新鮮的聲音、新鮮的顏色、新鮮的氣味而跳……我的智慧定當從生活中直接吸收消化。」 法拉第、反采、邱吉爾、達爾文、貝多芬、杜魯門、蘇利文、羅丹、達文西、梵谷、愛迪生、夏卡爾……等等,都是成績不佳者。 詩人濟慈與大文豪蕭伯納的拚字甚至差到極點;畢卡索與心理學大師榮格則數學的低能兒;愛因斯坦號稱有學習障礙;瓦特在校時是以笨拙聞名的;《第三波》一書的作者托佛勒,是位輟學生,其間當了五年的工人;未完成哈佛大學學位的比爾.蓋茲創造了微軟王國。

如何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2005年04月29日
公開
30

游乾桂 一張白紙上有個黑點,我們通常都是看到那個黑點,這些年透過自己不斷學習,我漸漸看到的是白色的部份。孩子若有85%的優點,15%缺點,大部分的家長都忘記看見他的優點好處.所以,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孩子需要一個懂得疼惜他的父母。」 有個「比馬龍」定律就是:你用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發明電燈的愛迪生,當學校的老師都放棄他,認為他一無可取,把他帶回家交給他媽媽時說:「笨蛋還給你」,愛迪生的媽媽卻對他說:「別人看不起你,媽媽覺得你不錯」。因此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信。 我曾經在精神病院輔導過一位台大醫科畢業的病人,透過對談了解他的成長歷程,發現他從小學到高中從未得過第2名,從中讓我體認到承受高壓力(高處不勝寒)的人容易失敗且敗得很慘!其實失敗可以帶給人經驗和閱歷,兩者加起來則形成智慧;我們究竟是要培養孩子成為會讀書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 培養孩子成為具有智慧(思考.想像.創造力)的人會讀書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作出對的答案(擁有的是記憶力);有智慧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找出錯的地方,或是從錯的答案裡找到對的地方(擁有的是思考想像和創造力。會思考、會動腦的人可能在學校的表現差強人意,然而記憶無法長久,因為我們的腦總是重複在作記憶和遺忘的工作,許多的答案也隨著時空變化而有不同。 現有科學知識在8年內許多都被新的結果推翻,例如玉山的高度隨著地殼變動而改變,每年實際高度都不同;1904年萊特兄弟發明飛行器才開始有「飛」的名詞產生;過去速度是低音速,目前是高音速,將來可能是光速.因此,記那麼多東西幹麻? 腦袋如果背太多東西,就不可能想很多;若只會背,不會想(思考),腦子就好像被水泥糊起來一樣。 曾經有記者問過我,我對孩子的期望是什麼,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健康.快樂和記得我。許多人是用錢養孩子,不是用心;最近自己一直在想:有天我老了,會希望孩子怎麼對我?他們以後會有什麼記憶?會想到爸爸給過他什麼?你想到孩子的又是什麼?我會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想到好多好多,例如:我和兒子是一起騎腳踏車、泡湯、爬山、溯溪的好朋友。 然而,有人每天的生活模式是:早上刷牙、洗臉、罵小孩,晚上是吃飯、沐浴、更衣、罵小孩,希望大家和孩子之間不是這樣的朋友。 教育的目的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教育的目的歸要一句話是教他成為一個人。我們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是這樣嗎: 1.每天忙得像豬,每天作牛作馬(動物) 2.每天活得像機器(會動的人.會走路的殭屍,還是年輕的老頭?) 你的偉大的貢獻只是工作嗎?我們讀了那麼多書是為了工作?還是為了生活?很多人生活就是拚命讀書、努力工作、拚命賺錢,最後是養病。 讀書和工作並沒有最直接的關係,並不是很會讀書就會當總經理,它所靠的是能力;生活就是一種能力(耐),讀書和錢只是一個媒介,最終的目的是懂得生活,也可說是為了編織一個夢想,一個活生生的夢,快樂有趣的夢。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這比讀書更重要,會成為一輩子受用的資產,也是現今社會所欠缺的東西。一流的人不慈悲就沒有用,醫生不慈悲,對病患不能視病猶親,就對社會無用;一流的化學家不慈悲,製造毒物來害人就是恐佈分子,也對社會無用。 我有個朋友是醫師,他說他每天開藥時都很掙扎,為了平衡自己,他在開藥的同時,也提供養生資料給病人,希望他們身體健康下次別再來。其中有個養生方法是:天天要運動.好好睡個覺.慢慢吃頓飯。 有人一早起來就喝咖啡和茶,難道一早起來還這麼累嗎?不健康的人,脾氣會不好,就不會以身作則。最近的詐騙事件頻傳,他們都是很聰明的人,像我就想不出來這種騙術,如果把他們的聰明才智用在正途該有多好。因此,一流未必有用,有用必定一流,希望社會不要充斥著一流而無用的人。有用的孩子或許他們很質樸,但他們會像金庸筆下的周伯通般「大智若愚」。 培養孩子的內在智慧 人有外在智慧與內在智慧,外在智慧指的是成績和分數,內在智慧則指動機(即主動學習的能力)這是孩子將來智慧的源泉,包含慈悲、尊重和理性。 隋文帝至清乾隆總共出了868個狀元,每個幾乎都沒有什麼出息;曹雪芹(紅樓夢作者)、李時珍(本草綱目作者)等人都是落第的書生:因為曹雪芹的文思澎湃(思考創意取向)因此無法符合八股的科舉制度(記憶取向)。 另外,興趣也很重要(如果沒有興趣作一份工作,很難做一輩子),職業只是努力讀書謀求生活的工作(會想退休);志業則是很喜歡做很開心的工作(永不退休),而慈悲就是一種志業,希望我們能夠培養孩子能以志業的心情去做工作。 教孩子閱讀自己和大自然二本書 有位哲學家說:教孩子要讀二本書:一本是自己,一本叫做自然。希望孩子能夠來閱讀這兩本書,不單用眼睛。第一本書讀自己,就是指興趣、性向、能耐,能夠演活自己演好自己的人生(擁有自身獨特性)。 有些人是大器晚成者,例如非洲之父史懷哲,他考不上大學,後來是因為拉了一手好手風琴,一位校長破例讓他在該校讀書,他主修歷史,自修文學,30歲的時候才唸醫科,38歲畢業。老頑童劉其偉,他有許多頭銜,工程師、人類學家、冒險家、畫家,他在38歲才開始畫畫,66歲成名,他的一生活得豐富而精采!因此,有的人是大器晚成,有的人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時路轉個彎會更好,成功需要時間,當累積到很豐富時,成功就會來到,就會水到渠成。 很多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因為他提早將自己的日月精華用光了;如果2歲就會吊單槓,對他的身體發展會有害處。記得有個長跑選手蒲仲強很早受矚目卻不能長久,有人提早上大學資優生,但他們幾乎沒有童年的生活.例如:有個人12歲上哈佛大學、16歲畢業考上普林斯頓研究所,記者問他:你在哈佛最大的經驗是什麼?他回答:除了寂寞,還是寂寞。因此,我們不要用大人的角度來要求孩子,時候到了就會水到渠成,該你的就是你的! 第二本書是大自然,不要只是教孩子看書,要多帶孩子看山看水,看古道幽徑星星月亮,從自然中可以學習到很多書本學不到的東西。例如:颱風來襲時,行道樹東倒西歪,躺下數萬棵,但森林中的樹往往佇立不搖,我發現其中的道理隱在自然的平衡哲學裡,森林的樹枝幹對稱而生,找著最平衡的肌理,於是耐得住風吹雨打,行道樹修修剪前,則弱不禁風。 要給孩子一是活路(演活自己人生的路),二是退路,不會讀書硬要他讀書就會成為死路。人活著常常會忘記兩件事呼吸和快樂,因此只要他還存在(有呼吸)就有希望。就如同「失之東瑜,收之桑榆」的意思. 不忘讚美孩子 讚美可以用最少的力發揮更大的效果,看到孩子的好處,就要去讚美他,他才會好他自己,孩子會用父母所看到他的好處,演給父母看。例如:我女兒很喜歡烹飪,我讚美她:今天一定有一個仙女來過,不然怎麼會變出這麼好的東西出來?女兒就會越作越起勁。 每天孩子一回來,我問的不是你在學校學了什麼?而是:有笑話嗎?現在兒子回到家就會對我說:今天有笑話,聽不聽? 「量力」而行,現在做不到,來日方長,日後有可能做得到,因此不要讓孩子永續的能力失去了,給孩子自信,他就會告訴自己:我行、我能,我再加加油!自己會為自己加油,未來就會有獨領風騷的機會! 將來的時代是創意取勝的時代,創意就是把兩個不相干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例如:WALKMAN就是結合Walk和Man的兩個概念而創造出來的;水管是因為澆花的人要澆好幾處不方便而發明的;透明電梯是因為除了上樓梯外,還想看風景的想法而產生的。 家長必須要常常聆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有時候突發奇想時,千萬不要罵他胡思亂想,而是叫他好好再想一想。家長是孩子的推手引領者,如何把孩子珍貴的東西引發出來,並將孩子從幻想世界慢慢導入現實是家長的責任。 把孩子的體力健康找回來 如果孩子不健康他所跑的人生是短路不是長路,擁有健康身體能夠讓學習產生1.75倍的效率。建議每個家庭建構一個運動時間,我們家是騎腳踏車,兒子稱它為「發現台北的秘密花園」,因為和他們一起騎腳踏車,我發現台北的美,甚至發現住家(木柵)附近特別漂亮的地方和小湖泊。你對自己住的地方了解嗎?是否能夠讓孩子有美好的回憶?和他們一起去織夢? 和孩子一起編織夢想 讀者文摘上有個故事:老師告訴小朋友每個人只要捐出5元就能幫助非洲的人鑿一口井。有個小朋友回家跟媽媽要5元,媽媽說我們一起做資源回收賺這5元。後來老師說上次我說錯了,鑿一口井應該是5000元,於是那個小朋友號召全班同學一起做資源回收賺錢,加上企業的贊助,最後完成了這個夢想!因此,絕對不要小看孩子,他們有無限的可能性。希望每個父母能幫助孩子圓夢,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給孩子機會,他們一定可以做得到! 我和孩子一起去溯溪時,原本很擔心他的安全,有次他跑太快,不小心跌倒了,他反而告訴我這裡有窟窿,你要小心喔!如果不給孩子機會,他的這種特質(關心他人)會出不來!我會帶孩子和我去球場,自然而然他很喜歡球類運動,也精通許多球技!也會自己看NBA(主動去學習),有次和一位年長者比賽他故意比輸,他告訴我他讓他的(會為別人想)。 這世界原本就是風風雨雨,重要的是如何跨越面對風雨,孩子有一天終究會離開學校,還原成一個人,馬上就要去面對嚴酷現實的生活,所以要有生命,有夥伴朋友助力,如果擁有這些特質,就會有機會! 讓孩子開心一點,歲月轉瞬即過,這些事不趕快去做,以後就做不到!

優秀是敎出來的

2005年04月28日
公開
22

優秀是敎出來的 隆˙克拉克著 雅言出版 序 我要給每個學生一個不同的人生 • 超基本 一 :與大人應對,要有禮貌,有分寸 • 超基本 二 :與人互動,眼睛要看著對方的眼睛 • 超基本 三 :別人有好表現,要替他高興 • 超基本 四 :尊重別人的發言與想法 • 超基本 五 :自己有什麼好表現,不要炫耀,輸給別人也不要生氣 • 超基本 六 :如果別人問你問題,你也要回問他問題 • 超基本 七 :打噴嚏、咳嗽都要說對不起 • 超基本 八 :不可以有不禮貌的小動作 • 超基本 九 :別人送你任何東西,都要說謝謝 • 超基本 十 :接到獎品和禮物,不可以嫌棄 • 超基本 十一 :用小小的貼心,為別人製造驚喜 • 超基本 十二 :改同學考卷時要謹慎 • 超基本 十三 :全班一起唸課文時,要看著正在唸的一字一句 • 超基本 十四 :以完整的句子回答所有的問題 • 超基本 十五 :不要主動討獎品 • 超基本 十六 :每天都要做完作業 • 超基本 十七 :換科目的時候,動作要快,要安靜,要守秩序 • 超基本 十八 :做什麼事都要有條理 • 超基本 十九 :老師在指定作業的時候,不要叫苦 • 超基本 二十 :別的老師來代課,也要守班規 • 超基本 二十一 :課堂上發言或起身,應該講規矩 • 超基本 二十二 :不可以上課上一半,起身去倒水 • 超基本 二十三 :見到每個老師,都要說某某老師好 • 超基本 二十四 :注意洗手間的衛生,把身邊的病原減到最少 • 超基本 二十五 :讓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 超基本 二十六 :不要幫同學佔位子 • 超基本 二十七 :同學受罰的時候,不要看著他 • 超基本 二十八 :對作業有問題,可以打電話來我家,我沒接的話,你可以留言,但只要留一次就夠了 • 超基本 二十九 :用餐的基本禮儀 • 超基本 三十 :吃完飯,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 • 超基本 三十一 :接受別人的服務要惜福 • 超基本 三十二 :坐校車或公車,都要坐好,別打擾到司機 • 超基本 三十三 :認識新朋友,要記住對方的名字 • 超基本 三十四 :吃自助餐,或與人同桌,取菜不可以貪多 • 超基本 三十五 :別人掉東西,請彎身去幫他撿 • 超基本 三十六 :進門時,如果後面還有人,請幫他扶住門 • 超基本 三十七 :別人碰撞到你,不管你有沒有錯,都要說對不起 • 超基本 三十八 :進行校外教學時,無論是到哪一個公共場所,都要安安靜靜 • 超基本 三十九 :去參觀別人的地方,要不吝於讚美 • 超基本 四十 :全校師生開會的時候,不要講話 • 超基本 四十一 :接電話時的言談要得體 • 超基本 四十二 :一趟校外教學結束,要謝謝所有隨行的老師和家長 • 超基本 四十三 :搭乘電扶梯時,要站右邊,讓趕時間的人走左邊 • 超基本 四十四 :列隊行進時不要說話 • 超基本 四十五 :不可以插隊;但看到別人插隊不可以大呼小叫,讓老師知道就好 • 超基本 四十六 :看電影時不可以說話 • 超基本 四十七 :不可以帶「多力多滋」來學校 • 超基本 四十八 :有誰欺負你,讓老師知道 • 超基本 四十九 :自己的理想自己要堅持 • 超基本 五十 :要樂觀,要享受人生 • 超基本 五十一 :別讓將來有遺憾 • 超基本 五十二 :從錯誤中學習,繼續向前邁進 • 超基本 五十三 :不管如何,一定要誠實 • 超基本 五十四 :抓住今天 • 超基本 五十五 :在你的能力範圍內,做最好、最好的人 • 傳授心法一:大人與小孩之間的互動 • 傳授心法二:老師和家長之間的互動 • 傳授心法三:懲戒和獎勵 • 結語:我總是想為別人製造一些特別的時刻

復活節

2005年04月24日
公開
9

復活節(Easter)是基督教徒慶祝耶穌基督復活的最大節日。西元325年,在Nicaea的教會政務會決定復活節為三月第一個滿月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因此,復活節有時提早在3月22日或晚至4月25日。而Easter這個名字源自Eostre ,她是古代央格魯撒克遜人心目中代表黎明的女神。那時人們每年春天舉行熱鬧的慶典表示對這位女神的敬意與歡迎春天的到來。因此有一些復活節的習俗與這位女神有關,有一些則與春天的慶典有關。 許多復活節的習俗都是自古流傳下來的,例如:象徵復活的「復活節花」白色百合、象徵土地肥沃的「復活節兔子」、象徵新生命與春天陽光的「復活節彩蛋」(可以當做禮物送人或在「復活節滾蛋比賽」中使用。「復活節滾蛋比賽」源自歐洲,後來成為美國白宮草坪上的一項傳統。) 「復活節兔子」帶給孩子們很多的樂趣!孩子們相信,如果他們乖乖的話,「復活節兔子」就會下一窩的彩蛋。孩子們會在家裡、榖倉或花園裡隱密的地方用帽子做成一個巢,接著等待復活節兔子提著美麗的復活節籃子散佈復活節蛋。 復活節黃金蛋到底藏在哪裡呢?只要用滑鼠按一下有問號的黃色圓圈,就可以知道你找到的是不是復活節黃金蛋;如果錯了,也沒關係!只要用滑鼠按一下寫著「Sorry」的白色牌子就可以再試一次喔! http://www.lil-fingers.com/games/hide-n-seek/egg-hunt/index.html 有趣的配對遊戲!在這些復活節蛋後面藏了什麼東西呢?只要用滑鼠按一下這些復活節蛋,找出全部配對的圖案,謎底就會揭曉喔!(SCRAMBLE = 重新排列,SOLVE = 完成) http://www.blackdog4kids.com/holiday/easter/match/ ; 想玩復活節拼圖嗎?點下面的網址就對囉!(用滑鼠移動一快快的拼圖即可,Shapes = 改變拼圖的形狀,Shuffle = 重新洗牌) http://www.kidsturncentral.com/games/jigsaws/neasterjig1.htm www.worldfamily.com.tw 不管是插上一盆白色百合花、和孩子做「復活節彩蛋」、玩「復活節滾蛋比賽」或送給孩子巧克力兔子,別忘了提醒他:「春天到了喔!」 「復活節兔子」並非是現代人創造出來的,而是流傳已久的習俗喔!兔子是繁殖能力很強的動物,因此被認為是新生命的象徵。古代央格魯撒克遜人在春天用兔子來敬拜象徵萬物大地的Eastre女神,並成為餐桌上常見的佳餚。 雖然德國移民早在西元1700年就把「復活節兔子」的習俗傳入美國賓州,但是一直到南北戰爭才受到美國人重視,並開始大肆慶祝「復活節」。 「復活節兔子」帶給孩子們很多的樂趣!孩子們相信,如果他們乖乖的話,「復活節兔子」就會下一窩的彩蛋。孩子們會在家裡、榖倉或花園裡隱密的地方用帽子做成一個巢,接著等待復活節兔子提著美麗的復活節籃子散佈復活節蛋。 趕快在家中隱密的地方做好一個巢,說不一定你也會找到復活節彩蛋喔! 復活節彩蛋」鮮豔的色彩讓人想起春天的陽光與新生命。有關「復活節彩蛋」的習俗已經流傳了好幾個世紀,在最早以前,蛋在許多文化中被視為復活的象徵。「復活節蛋」通常在煮過後塗上鮮豔的顏色,再以金色葉子或花瓣包裹,送給朋友作為禮物或用在「復活節滾彩蛋的比賽」中,情人間也會彼此交換彩蛋。在中古世紀,僕人們會在復活節收到「復活節彩蛋」。在德國,孩子們會收到復活節彩蛋與其他復活節禮物。現在,孩子們尋找的彩蛋大多是塑膠或巧克力做成的,找到彩蛋後,再將它們放在復活節籃子裡。 不同的文化各自有其裝飾彩蛋的方式。在希臘,人們彼此交換深紅色的蛋,用來表示對耶穌基督的敬意。在德國與奧地利,有人在神聖的星期四交換綠色的蛋。斯拉夫人則以特別的金色與銀色的圖案裝飾「復活節蛋」。 奧地利的藝術家則以蕨類或其他植物的圖案為設計,將這些植物貼在蛋的周圍,塗上顏色後再把植物拿掉,就會看到由植物葉子所構成的白色的圖案。波蘭人與烏克蘭人所做的「復活節彩蛋」,叫做Pysanki。他們用融化的蜜蠟塗在蛋殼上,經過多次的染色與上蠟,最後利用錯綜複雜的線條與顏色做出巧啄天工的傑作。 在德國與其他國家的復活節期間,人們在蛋的頂端用針戳破一個小洞,把蛋液吹到碗裡,再把中空的蛋掛在灌木或樹上。亞美尼亞人則會以耶穌基督、聖母瑪利亞或其他宗教上的圖片裝飾在蛋殼上。 不管是用何種方式裝飾「復活節彩蛋」,都能將人們對於「復活節」充滿希望與新生的意義傳達給彼此,並帶給孩子無限的歡樂!

甕藏春之梅 陶博館醃脆梅

2005年04月20日
公開
15

新聞主題: 甕藏春之梅 陶博館醃脆梅活動開始報名囉 發佈日期: 2005/3/22 有效日期: 2005/4/20 發佈單位: 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發佈內容: 本館最受歡迎的春天活動:「甕藏春之梅—醃脆梅」即將開鑼登場。 春來鶯歌,甕藏青梅洋溢酸甜好滋味,歡迎大家來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參加醃脆梅活動,活動期間每場都有師傅示範、指導醃脆梅的方法,參加者還可帶回一甕自己親手醃製的脆梅與親朋好友分享,歡迎個別或團體報名! 有別於以往的醃脆梅活動,陶博館今年推出四種不同主題的梅甕,包括:學業/事業、財富、愛情、健康,打破缸甕的刻板印象,以藍色、綠色、粉色、金黃色系以及漸層效果,展現活潑美艷的生活器皿,突顯陶瓷繽紛釉色的活力特質。 陶博館表示,醃脆梅活動由南投水里鄉青梅產銷班的師傅指導,選用來自南投縣水里鄉的特色農產—青梅,採用未完全熟透的梅子,藉由揉鹽、拍裂、浸漬、漂洗瀝乾、糖漬等手續,自製不含人工添加物的天然鹼性食品。梅子可殺菌並抑制食物腐敗、維持血液正常酸鹼值,非常符合現代人需求的健康食品,尤其是自己動手醃製,在搓鹽、浸漬及漂洗的過程中,完全避免化學添加物或水污染等,確保品質,更可以放心享用。陶博館也希望藉由醃脆梅活動使用的陶甕,推廣民眾認識陶瓷製品與生活陶瓷的應用。 醃脆梅活動從3月29日開始至4月17日,平日下午2:50~4:20,假日早上一場,下午二場,另外有校外教學及教師研習專案。費用每人每甕250元,包含陶甕、青梅一斤、鹽、封罐布繩、講義或學習單,預約者憑門票即可免費入館並可免費使用語音導覽一次。即日起開始接受報名。 詳細場次與預約辦法,請參考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網站—活動訊息—甕藏春之梅活動介紹www.ceramics.tpc.gov.tw 或電洽8677-2727#702、70

月亮在看你

2005年04月19日
公開
15

從前,某村莊中,有戶貧窮人家,生活很苦,家長為了省錢,常利用夜晚摸到人家的菜圃裡,偷竊蔬菜。有一天夜裡,這父親帶著他七歲的小孩,走進別人家的菜圃,想拔些蘿蔔帶回去。當他剛拔了幾條蘿蔔,他的孩子忽然在背後輕聲呼喊:「唉呦!爸爸,有人在看你!」他爸爸大驚,賊眼四顧,慌張問道:「孩子!人在那裡?」小男孩一邊指著上方,一邊回答:「爸爸!你瞧,月亮正在看著你哩!不是嗎?」 小男孩的這句話,說的他爸爸愣住了。他徐徐放下了手裡的蘿蔔,後悔的心情,使他難過,也使他歡喜。他默默牽著孩子的手回家去了。一路上,他在想:「偷盜是很大的罪業,大概是佛菩薩或神明的慈悲,假借孩子的嘴,使我悔悟,使我改過向善的吧!」 其實,正道與邪途的分野,只在這一念之間而已! 那菜園主人因為菜常被偷採,氣得不得了,心想這小偷太可惡了,一定要將小偷捉起來。就躲在樹後想捉賊。 當他看到人影正想出聲叫喊捉賊時,聽到那孩子講的話,一時也楞在那裏也看著月亮,藉著月光,菜園主人也看到小偷的臉孔,知道他是同村生活困頓的貧窮人家。看著父子倆默默的牽手離開,他又抬頭看著月亮,心頭默默不語。 菜園主人回家後,將看到的事情告訴妻子,那妻子對菜園主人說:那月亮不也正看著你嗎? 菜園主人一夜未眠。 隔天中午菜園主人跑去找那偷菜的父親說:某某呀,我家須要人手幫忙,你可不可以來幫忙呀?除了工錢外,還可以給你一些菜拿回家。 對這額外賺錢的機會,又可溫飽一家,那父親當然滿口答應了。 當夜這小偷父親牽著小男孩的手,蹲在階上看著月亮,那小男孩說:唉呦!爸爸你看月亮在笑哩! 同時菜園主人也在自宅看著月亮,對著妻子說: 從未曾感覺月亮一直都在看著,看著別人也看著我,看著別人在做什麼事,也看著我如何的反應…唉呦!妳看月亮在笑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