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蜜桃

日期

#Tag

寫寫27-夢境

2016年10月18日
公開
13

愛寫寫_27/365 #夢境探索 前兩天RITA在聊做夢的事,我之前在上藝術治療的時候,老師講到夢境在心理學上是非常重要的。 為什麼人會做夢呢? 精神科醫師也是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FREUD認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個基本部分,即原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原我是各式各樣的精神衝動,也就是動物的本能,而佛洛依德把這些精神衝動的主要內容歸納為餓、渴、睡、性等,其中性慾佔主導地位。由於人類有異於其他動物,本能往往受到道德、社會法規等現實條件的制約,有些更受到壓抑得不到紓解而只能透過夢的形式來尋求滿足。所以,佛洛依德說:「夢是一種在現實中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的滿足。」 另一位大師榮格JUNG雖然認同佛洛依德主張的夢是我們在現實中受到壓抑的願望的反映,但他認為這些受到壓抑的願望不一定都和性有關,而是潛意識(Sub-conscious)智慧的表現。JUNG相信夢境跟宗教有關並強調在我們的精神世界裏潛藏著一些以我們過去的經驗和記憶都難以解釋的東西,他發現了在人類的精神世界裏存在著一種共有的潛意識-集體潛意識。他相信潛意識透過夢帶給我們的智慧比實際意識的洞察力更優越。(註1) 大部分的現代人在白天的時候都會接觸大量的資訊,做有意義的事情和決定,晚上做夢像是思緒的一種整理一種抒發(也類似”放電”,把腦波整理一下),白天接收到的強烈訊息或壓抑,會透過夢境整理釋放潛藏在無意識的感受,比如有時候看了恐怖片或甚麼印象深刻的電影,晚上睡覺就會有類似的情節夢境,置入的可能是完全不認識的人或者是周遭的親朋好友。 我自己做過印象深刻的夢都是有親人死亡,沒有看到真的往生的面容,通常都是一種意象,比如說有看到墓碑或棺材,在夢裡感到很傷心。講出來跟別人說,別人說這是幫忙”添福壽”?! 也做過牙齒掉光的夢,鏡子裡面沒有牙齒就是黑黑的嘴,在夢裡很驚嚇,醒來查查解夢,發現是轉機的象徵,感覺就好多了。也夢過已經離開的JANE回來開同學會,但覺得應該是我自己心理作用才夢到~XD 常常做夢的人身體會覺得很累,有的時候如果做太多夢表示有太多潛意識需要處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避免白天太多的刺激讓自己晚上也不得休息(有人說孩子白天玩太瘋也是容易晚上做噩夢!) 如果內心夠平靜的人,晚上也通常可以一夜好眠。所以夢境也是心靈平靜與否的指標。 在2007年上課期間,老師要我們紀錄自己的夢境做為探索潛意識的資源,透過夢日記的紀錄可以觀察自己的”真我”在想甚麼? 很多時候我們都說要與自我對話,也許你並不知道從何著手,可以藉由夢境思考一下自己關心甚麼? 想要甚麼? 或者想要完成甚麼! 有時候長時間的紀錄,就可以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遠景或者內心潛藏的恐懼是甚麼,因為這樣可以更了解自己,和自己和好。 這一篇「知人•說夢─探索夢境、看見自己」可以給大家參考入門一下。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 我2007年的夢日記留在天空部落格(我當年的網誌是狡兔三窟阿~),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瞧瞧。 夢記0718 _http://diary.blog.yam.com/lincha711/article/3830998 註1佛洛伊德和榮格解夢 http://blog.xuite.net/…/13752387-%E5%85%A9%E4%BD%8D%E5%80%B… 相關參考 #夢境小常識 http://www.ebcbuzz.com/watch/2599

寫寫26-老闆

2016年10月17日
公開
16

愛寫寫_26/365 #我的老闆們 有姐姐說我的”愛寫寫”內容太硬了,無奈本人就是個嚴肅的咖,動不動就很喜歡講人生哲理和感觸,很愛偽裝大師這樣。風花雪月之類的也不知道該說甚麼,今天天氣很好,來聊八卦好了! XD 作秘書作了20年,30歲左右時期大概一年有換3-4個老闆,履歷表洋洋灑灑的都做沒幾年,遇過的老闆千奇百怪,歷屆老闆們都各有特色,跟大家分享幾個老闆的模樣。 1.網路公司CEO,TONY,是從美國回來和朋友創業的ABC,年輕帥氣,還拍過香港的花旗銀行廣告。那一年我在公司當特助,也是老闆的秘書,從一開始15個人的小公司變成後來50幾個人的大公司,同事平均年齡30歲,我在裡面儼然是總管大媽,老闆因為我是唯一有結婚生小孩的員工,甚麼事都要問我,上行下效搞到好像在公司帶50個小孩~@@~(那一年我才27歲,嗚。) 不過,這也是後來最讓人懷念的老闆,畢竟要找到那麼純真善良的CEO應該是很難的。這公司我待了2年多,因為營業結束離開,公司幾位年輕的同事們都在FB還有聯絡,有年輕的革命情感阿! 2.餐飲設備公司總經理,WENDY,是會計出身的女強人,在同一家公司從會計轉業務一直到當上總經理,是我見過最厲害(業績數字作帳等),脾氣最糟(前面大概走了十個秘書),家庭又很和諧的神奇女老闆。在這家公司我每天的例行工作就是一直被罵,從頁碼置中到電話禮儀無一不念。周六要到公司協助主管會議記錄,通常開三小時的會,有一個半小時都在罵經理們。作不到一個月我提出離職,老闆又花了好幾天說服我說”妳已經是歷屆秘書作得最好的了,我之前只是希望可以讓我們彼此有更好的溝通~?!”因為我還是很堅持,後來她要求我做到12月展覽結束,比較方便請人,在這家公司雖然只有半年,但學到的東西真的很多,後來回想起來也應該要感謝這麼願意”教”的老闆。 3.文創公司董事長,LIGI,這就是我之前說過君悅的傳奇老闆,貴婦等級的身份,一年花幾百萬住飯店,不住家裡,每天就喜歡晚上CALL我去飯店談心,雖然富家女出身的精品眼光很好,但在台灣孤掌難鳴,人際關係雖然很寬廣,但真的願意好好一起做生意的無幾,請了一個我覺得完全沒能力的總經理,每天也不知道在做甚麼? 老闆的同情心很高,感覺在公司一直被騙錢,雖然我也很同情她的際遇,但深深覺得這公司沒有未來性,我還是離職了,這是我遇過最不像老闆的老闆。 4. 事務所合夥人(律師),ALEX,這是我現在的老闆,以歷屆老闆來看,應該是我遇過最完美的老闆,一個月大概只進來辦公室八天,其他時間都在作空中飛人,世界各地飛來飛去,飛機行程全部自行處理不用透過秘書,秘書只做行事曆管理,幫忙協調會議安排,為人很有禮貌但不苟言笑,跟同事說話言簡意賅,能講兩個字絕對不講五個字,我剛來上班第三天被叫進去說:『EMAIL不用回信”知道”,發出去的時候,我就assume你會收到,我沒時間看那麼多郵件』。飛機說改就改,說取消就取消,沒有成本考量,貴不貴不是重點,重點是有沒有讓他滿意。他的名言是:『只要是錢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剛開始的前半年真的每次見到老闆就發抖,一想到老闆要進辦公室就覺得天要塌下來,滿一年之後開始漸漸學會習慣,老闆就是只要妳事情辦好,其他就不會理你的任何狀況。 雖然覺得自己不是非常稱職的老闆秘書,因為天生的粗心大意總是沒辦法很完美的”防漏”,不過自認是忠心耿耿使命必達,勇於負責過錯的個性,歷屆的老闆們也都對我是肯定有加(現任老闆除外,他從來沒說過一個好字。。。。),在老闆的旁邊做事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總是能多看一些沒想過的事情角度,也獲得很多啟發。 感謝過去的老闆們,也希望現任的老闆可以繼續相處愉快! Good Day~ PS 以上講的奇筢老闆都沒有合照,附上的合照是H公司的老闆們,人都很好,相處愉快,所以才有很多出遊吃飯的照片

寫寫25-維也納

2016年10月16日
公開
30

愛寫寫_25/365 #維也納印象 大雨姐這兩週到布拉格和維也納和老公N度蜜月,一張張照片讓我想起了17年前的奧地利旅遊經驗. 1999年假公濟私的和老公去歐洲蜜月旅行,因為機票是公務支出到瑞士,我們跟了一個從維也納出發的國內團,另外買了機票從蘇黎世到維也納集合. 從維也納機場出境的瞬間有點傻眼,因為機場小到很像國內線,沒走兩步就出來,機場櫃檯也沒有什麼交通指引,只有巴士和鐵路,因為巴士的時間太久,所以我們改搭火車,進到火車站也很傻眼,也沒有地方賣票,只有投幣機,研究了好半天加上問人,終於買了票上車進市區.沿路上感覺超荒涼,好像來到沙漠?! 在維也納那訂了一間商務旅館,也是頗有古意,一進房間傻眼第二次,房間小到連行李都快擺不下,床也很小,以為外國人都很高大,原來歐洲人也不高?! 想不起來在維也納吃了什麼,印象中就一直在跟導遊聯絡,因為要確定隔天遊覽車的聯絡位置.終於第二天成功的集合,第一站到熊布朗宮,看見古代公爵的超大花園! 參觀了莫札特故居,貝多芬雕像,舒伯特菩提樹,音樂之都確實是氣氛悠揚,想起大二修了“古典音樂”的課程,老師說維也納到處都是音樂家,下午休息時間就有人會出來拉琴玩音樂,但我參觀了幾天,街頭藝人是有,但說到處都有人玩音樂好像也沒見到,我們離古典樂派的年代也確實太久遠了啊!! 貝多芬與海頓 , 莫札特並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大作曲家,大家耳熟能詳的就貝多芬和莫札特,我不是很喜歡貝多芬強烈的個性,可惜莫札特的太小出名的可憐命運. 在此跟大家分享出生於維也納另一位有名的作曲家,浪漫樂派“歌曲之王”:舒伯特的鱒魚第四樂章,跟大家一起來遙想當年美好的古典樂風. Schubert Trout 4th.mov.Oferenda Musical https://youtu.be/NacIm_-thLo 鱒魚五重奏 A大調鋼琴五重奏,D667,這首曲的別名:鱒魚五重奏(英語:The Trout Quintet,德語:Forellenquintett)更為人所認識。主要原因是當中的第4樂章,採用了他於1817年所創作的歌曲《鱒魚》(德語:Die Forelle,D550)的旋律而得名。 這首五重奏於1819年完成,當時舒伯特只有22歲,亦是他一生唯一的一首鋼琴五重奏樂曲,是受一位非常富有的奧地利贊助商兼業餘大提琴家Sylvester Paumgartne所委約創作。《鱒魚》原本是由18世紀德國詩人舒巴特所作的一首詩。舒巴特因政治因素而遭囚禁,在牢獄生活中對自由的渴望,而作了鱒魚這首詩。舒伯特也將這首詩譜成歌曲「鱒魚」,後來再將「鱒魚」加以變奏譜寫成五重奏的其中一個樂章,再加上其他的樂章,成為了現時的版本。 舒伯特這首五重奏與一般五重奏不同之處是,樂器組合為鋼琴、低音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及小提琴。低音提琴一般都甚少作為室樂作品的樂器,但舒伯特卻以它取代了慣常的第2小提琴手。 另外,這首作品的編號亦有稱作為「第114號」,這是因為樂曲最初出版時,舒伯特已經離世,因此以遺作的方式按出版次序而排列,雖然現今仍有人採用這編號,但一般專業應用時,現皆依從德意許目錄的作品號為準。 *舒伯特(Schubert, Franz 1797-1828) ,奧地利人,一七九七年 一月三十一日生於維也納。他的父親是一個窮教員。雖然舒伯特生於一個貧苦的家庭,但由於他的家人都非常喜歡音樂,父親及兄長們能奏鋼琴及提琴,所以他自小也有機會接觸和學習音樂。舒伯特只有九歲的時候,彈奏樂器的能力已比父親和兄長為高,還學會了彈風琴、聲樂及和聲。 一八一四至一八一五年期間,舒伯特創作了大量的作品,除了交響樂、彌撒曲及為甚他樂器寫作品外,舒伯特亦喜愛採用一些詩人的作品作為歌詞,寫成曲藝術歌曲。例如歌德的詩,舒伯特就採用了三十多首。年僅十八歲時,舒伯特就已經寫了一百四十多首歌曲,這些歌曲很多成為了不朽的經典名曲如:以歌德的詩作為歌詞寫成,歌劇名著《浮士德》中的一段詩「紡織女的葛瑞卿」 (Gretchen am Spinnrade),還有《魔王》(Erlkonig)、《鱒魚》(Trout)、《野玫瑰》等。 此外,還作了兩首彌撒曲和數十首樂器曲。 舒伯特的遺產總數極少,連鋼琴和樂器也沒有,但他留下的作品數量卻極多,總數達一千兩百多首,其中有六百五十多首曲子是藝術歌曲,得到了「歌曲之王」的美譽。

寫寫24-一個人

2016年10月15日
公開
48

愛寫寫_24/365 #能不能一個人 周五和同事聚餐,大家聊天的話題是”一個人做甚麼事”,我這個部門除了老闆,我和另一個女生已婚,其他八個都是未婚,有的有對象有的沒有。我們的話題大部份是旅遊,天氣和老闆,對象的問題始終很保守的沒有出現。昨天聊到某同事周日要一個人去看電影,另一個同事說她一個人不行,她也不能一個人旅行,一個人吃飯,因為會覺得很可憐,如果沒有伴,她就會選擇留在家。 我說,我也不喜歡一個人,一個人出遊,一個人看電影,感覺很無聊,不是因為覺得寂寞難耐,是因為沒有人分享很奇怪。我喜歡很多人,喜歡到朋友家,就算是一起作伴沒有話聊也沒有關係。 因為家庭因素,我從小幾乎就是一個人,沒有兄弟姊妹,沒有媽媽出席母姊會,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成為鑰匙兒童,中午放學周末假日也大部份是一個人,所以都是自己找樂子,自己看小說漫畫,自己出去找鄰居朋友,自己去想自己去決定,相較於別的同學總是要問家裡意見,要看家裡的規定,而我一直很自由,自由到像是到處飛的蒲公英,也不知道該飄到哪裡! 曾經有朋友很羨慕我,因為她家一大家子人,兄弟姊妹很多,每天吵到不行,也沒有自己的房間,只能和妹妹共用,她好希望可以像我一個人,自己擁有一個房間。但我很羨慕她們家一有事情就可以一起出動,吃個飯也是好熱鬧一家,就像哈利波特有一年暑假到榮恩家作客,榮恩家雖然雜亂,但好客的爸爸和媽媽,調皮搗蛋的哥哥,讓哈利總是有一種非常羨慕很想住進去的感覺。 這幾年,單身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少男少女都喜歡一個人旅行,沙發衝浪客,熱情揹包客,除了現代人晚婚的原因再加上所謂獨立的精神,相關的書籍文章族繁不及備載。好像也變成一種趨勢,一種熱門的活動,好像沒有自己一個人旅行的人變得很像不獨立不自主一樣! 我總是會想...一個人旅行的時候,上廁所行李要放哪裡? 拍照的時候只能自拍大頭,請別人幫忙拍照也許好遠才能碰到一個,萬一路上遇到奇怪的人事物是要怎找人照應? 萬一生病誰可以幫我去找醫生? 我也不是沿路會和陌生人聊天的個性阿~ 到現在我還不知道該怎麼享受一個人的旅行,也沒有開始過一個人的旅行(之前有一個人到台中玩過兩天一夜,但都是找朋友也不算一個人旅行),也許過程中可以尋找到很多自我或者挑戰,但該怎麼喜歡呢? 喜歡甚麼東西的時候要說給誰聽呢? 不過我可以享受一個人短暫的放空,也許是看書看電視,也許是聽音樂,也許是散散步,短暫的只享受自己想要的空間和活動是幸福的,但再長就很難。 所以我也跟很多朋友說過,老公雖然只是家裡的活動家具一部份,但沒有這個家具是不行的,就像日升日落對生存的重要,無論如何,能守下去就守下去,這是生活必需品阿。 能不能一個人? 如果真的狀況不得已,其實是可以的,能力上可以自己去吃飯,自己去shopping,自己去運動,但我不覺得自己會感到開心。 不過,人生還這麼長,變化也總在一瞬間,或許明年的我突然就想開可以一個人去旅行了∼XD 妳呢? 想要一個人去旅行嗎? 相關閱讀: 第一次一個人旅行的建議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2447 PS.我今天跟老公去走步道,走到迷失在北投山上,真的深深的覺得只有我一個人是不行的∼嗚∼還是有伴比較好,至少一起迷路比較不害怕∼∼

貴子坑步道

2016年10月15日
公開
24

今天的天氣忽晴忽雨,連續一周都是下雨天,覺得人快發霉了,沒有力氣做家事,決定下午帶小臭妮出去走走,怕下雨還給她帶了雨衣。 草莓早上去學校社團,下午去補習班,櫻桃下午和同學約逛街,就還是兩老一狗出門。 記得MAY上次說貴子坑步道不錯,就直接開車去,停在教學區的停車場,然後走溪邊的步道上去。一開始感覺還不錯,天氣很晴朗,偶有飄雨,到山上遠眺洲美快速道路和社子島覺得很美。 不過過了涼亭準備要下山的步道卻封起來了,說是有落石,我和西瓜看了一下路況,覺得走回頭路的話要再走一小時山路,如果往旁邊上去有車道,應該會比較快,於是就往上走。。。開始了錯誤的旅程。。。 走上去經過民宅,看到了一頭好大的豬,繼續往左的山路前進,想說可以繞下山,結果發現是死路,然後開始下大雨,我們只好再回到民宅處攔了一台車問怎麼回到教學園區的步道,開車的先生說要走回步道比較快,太太說走車道也是可以就是要繞一圈大概20分鐘,西瓜考慮了一下,覺得天色漸晚,應該走車道比較好,走不動也還有公車可以坐。。。。繼續錯誤的旅程。。。。(太太說的應該是開車20分鐘~~~~~) 車道很長很長很長,我們兩人一狗撐著傘一直走一直走,從四點半一直走到五點半都沒有遇到復興高中(本來說是復興高中可以叫車),看到了夕陽,然後再看到山下的路燈都亮了,我們還是沒走到可以叫車的地方。。。。雨很大。。。腳很痠。。。(前面走上山已經花了一個多小時) 小臭妮應該也快瘋了~(她有雨衣,但頭都濕了) 終於看到"白宮山莊"社區,有住家地址,前面有候車亭可以遮雨,用手機叫台灣大車隊都沒有車。。。。只好跟社區警衛拜託,請他幫忙叫山上的計程車。 終於6:15分坐上計程車,開了十幾分鐘回到了我們停車的教學園區,結束了悲慘的雨中行軍三個多小時的命運,我的腳快斷了。。。。 PS 還好我們兩夫妻也沒互相抱怨,就只有一直走,然後說剛剛應該要回頭走山路的。。。下次遇到圍起來的步道,還是直接回頭比較快,嗚~~~

寫寫23-說話

2016年10月14日
公開
43

愛寫寫_23/365 #好好說話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好好說話”的概念,”好好說”不是”很會說”,也不是”說得好”,我想表達”好好說”的概念跟BUBU說做個”好大人”的概念很類似。 言語是兩刃刀,說得好可以擄獲一個人的心,說不好可以殺死一個人。 #說得好有如口吐蓮花讓人感受芬芳 ; #說得壞有如蛇蠍讓人避之唯恐不及。 好好說話,在我認為有兩種, 一種是”有禮貌的好好說話”,舉凡請、謝謝、對不起這種,跟家人跟朋友跟同事都需要常講,不要因為親密或其他關係讓妳覺得這可以隨便略過,每個人都需要尊重,簡單的禮貌問候或口頭語,都會讓人感到舒服。沒事開口就嘲笑別人,譏諷處世,不會讓人感覺愉快甚至也會因小失大,像『15貫錢劉貴胡言亂語』的故事。(註) 另一種是”平心靜氣的好好說話”,撇開情緒問題,用解決事情的角度說話,一昧的逞凶鬥狠或說氣話,都不能達到效果,遇到挫折或問題的時候,說要想清楚看明白再說。如果當下不能平靜的說,就不要說了。 中國的父母從以前就以”把自己說得很慘””把小孩說得很壞”為己任,話都說得很難聽,我從小就一直被講”馬不知臉長”(因為臉比較長),皮膚跟姐姐比跟黑炭一樣,長大以後的我還是覺得自己臉很長,皮膚很黑,一直到了這幾年,我才慢慢可以辨別自己不是真的那麼長,也不是真的那麼黑。 我家兩姊妹大約在小六的年紀很喜歡亂說話,比如對師長不尊重的言語,比如有一兩句類似三字經的口頭禪,回家都會被我罵,然後告誡她們這些話不要在我的耳朵旁邊出現! 曾經她們有抗議說:【別人也都這樣說阿!】我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訴她們:【妳不是別人,妳的話代表妳的人,這是給別人的觀點和印象!!】幸好,這些口頭禪慢慢的也消失在我們的生活對話裡。 人都喜歡好聽的話,不喜歡被污辱的話,人在吵架的時候,話都是聽不得的,因為有很多話都是沒經過大腦說,都是為說而說。 『好好說話』,其實代表一種心境,一種”我想跟你溝通”,”我知道你在說甚麼”,”我真心想跟你說的話”,我常常聽到或看到有很多時候其實沒有甚麼衝突,但因為一言不合就吵了起來,其實事情也沒有那麼嚴重。 在過去小孩很小的時候,在發生教養問題的時候,我常常會破口大罵,口不擇言,說她們這樣學不好長大就會去路邊乞討,這樣不做長大會去坐監牢之類,後來發現講完之後小孩依然故我,而媽媽我的心情異常低落,因為根本就是我自己的想像,未來是怎樣誰又知道? 後來研究了一些關於說話的藝術,賞識你的孩子之類的書和文章,發現其實好好說,說好話,可以讓對方變得更好,講的人心情也更好。我開始會練習看情況看氣氛好好說話,不管是小孩,老公或是朋友。 讚美使人成功,這句話絕對是真理,但當然一昧的讚美也是會過於虛假,大家要著量使用。 說話練習的最成功的就是我與婆婆的互動,從之前每次看到我都碎念我小孩顧不好,到現在她會偶爾跟我分享生活的大小事,也不會再特別說我小孩甚麼問題,因為我每次遇到她要開始講話的時候,就開始問她問題,問她最近身體怎麼樣? 藥有沒有吃? 家裡煮甚麼菜XXXXXX,不想說的時候就用”問”的,效果是最棒的! 再後來的現在,我雖然沒有辦法每次都好好說,但也慢慢學會”生氣的時候不說”,”不確定的不說”,”不想說的時候直接說:我不想說”,慢慢的周邊的人也可以理解我的立場,真的也不勉強我說或做甚麼! 我很喜歡這篇文章 : 『說話藝術5要點,成為一個舒服的人』 http://www.attractmenyouwant.com/?p=8386 裡面有幾個要點 (一)避免以「以上對下」的口吻對待他人 (二)當對方不想聽你講的時候,請不要雞婆,認知「大家都有自己的功課」 (三)盡量多用比喻的方式,並用問句與引導對方給予自己答案 (四)先去了解對方的動機 (五)說話前先停3秒想想自己要說的話會對對方造成什麼影響 說好話結善緣,說壞話結惡緣, 好好說話會讓自己覺得舒服,也會讓別人覺得沒有壓力,真的不知道怎麼說,可以先不說,不一定都需要表達,很多時候”不說話”也很溫暖。 當你開始好好說話,也會影響周遭的人,讓他們不由自主、不自覺的就跟著好好說,不管是職場或家庭,如果我們都能好好說話,或者在說話之前先想一想,把脾氣先擺在旁邊,很多事情都可以圓滿順利,試試看囉! 註: 出處 明朝”三言”馮夢龍著 –十五貫錢的戲言- http://www.fivedream.com/page1.aspx… 相關參考文章: 卡內基 說話藝術 http://jair131.pixnet.net/…/82883409-%E5%8D%A1%E5%85%A7%E5%… 劉墉 給女兒的信 http://www5.hwsh.tc.edu.tw/c/document_library/get_file?uuid=32917a94-182a-4ce9-bde1-8eb38142a485&groupId=339268

寫寫22-衣裝

2016年10月13日
公開
20

愛寫寫_22/365 #人要衣裝 俗語說”佛要金裝,人要衣裝”,雖然我們也不是要穿得多美多有氣質,不過出門在外總是也有個形象的問題,關乎於別人對你的印象。 念書的時候有個女系主任,每天看到她都是同一種形象,俐落的短髮(接近豬哥亮招牌髮型),帶著大圓耳環,穿著白襯衫加黑窄裙(偶爾會換色),她有上我們的課,有一天同學問她,為什麼多年來都是一貫的造型,她說: 【很多年以前找到這個適合我的樣子,決定就維持這樣最有精神,別人看我也會一眼就看出來這是我!】 當時的我還不太能接受這樣的概念,總喜歡多采多姿不同的變化,長髮短髮,長褲短褲,也許是不定性吧! 之前在前公司聽過一堂”形象造型”的課(我真的是很愛上課的控),是由陳麗卿形象管理學院的講師來上課,講師長得比空姐還漂亮,果然是說服力很高! 主要的目的是讓同仁知道做簡報的時候應該準備的服裝儀容,找出自己的特色和適合的色系,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黑白服裝或者套裝,妳可以依據自己想要的image來決定你今天的穿著。 #衣櫥管理很重要,最好周日先準備好五套一到五的穿搭,吊掛在衣櫥裡,這樣可以節省出勤上班時間,就像制服一樣。整理(丟掉)你70%的衣服,留下精華的30%的衣服,做好搭配,妳會發現出門變得簡單很多! #不要買你不適合的衣服,這個有點難度,基本上就是不要貪小便宜選你不適合的衣服,看別人穿牛仔外套很帥,但穿在你身上如果怪怪的就不要買,看別人穿長裙很美,妳要先搞清楚自己的比例適合多長的裙子,顏色也要搭配好。 #如果不會選,就直接買配好的! 去到服裝店,看哪一套搭配妳喜歡就整套買,不要幻想妳自己可以搭配哪一件上著或下著,結果就會很奇怪。 #配件很重要,買幾樣有特色的單品,例如耳環,絲巾,皮帶,別針,在素色的衣著上配上搶眼的小配件,吸睛度是百分百。男生要注意鞋子,有灰塵就要擦乾淨。女生要注意皮包,大小和外表都要保養注意。 事務所對於服裝要求很嚴格,在會議室樓層,男生如果沒有打領帶是不能進會議室開會的,女生基本要求就是不能露肩不能露腿不能露趾,所以基本上都是直接穿套裝比較方便。一開始覺得有點不能適應,因為我是成堆的涼鞋和牛仔褲,但穿了一年下來,也覺得確實正式的穿著比較有上班的感覺,雖然我如果下班去約會,別人都會以為我在銀行上班。。。。。。 當然,我覺得女生心情是最重要,心情好穿花的,心情不好穿暗的, 有時候也不用這麼follow rules,只是如果能加入一點點小心思,自己穿著有自信,擁有別人讚賞的眼光,也會為妳一天的生活加入喜悅的色彩! 附上幾篇文章,給大家參考一下:  范冰冰穿衣 http://life.tw/?app=view&no=253451  3分鐘穿出得體+出色!http://www.perfect-image.com.tw/…/%E5%AD%B8%E6%9C%83%E9%80%…  各種穿衣搭配http://wechat.kanfb.com/archives/193069

寫寫21-剛強

2016年10月12日
公開
15

愛寫寫_21/365 #何必剛強 這幾天一直下著雨,有時傾盆大雨,有時是綿綿細雨,想起一個故事跟大家分享。 很多年以前我因為工作壓力太大,跑去內湖的社區大學上過心理舒壓的課,講師是三軍總醫院的心理醫師群。用了許多醫院的病人案例跟我們分享關於躁鬱症,憂鬱症,恐懼症等狀況,和他們治療的方式。以下是其中一則讓人悲傷的真實案例。 ***** 在一個也是這樣溼漉漉的雨天,有個女病人因為自殺又被送進來,旁邊伴隨著她的先生,不是滿懷焦慮的請醫生急救,而是用著極其不耐與厭煩的口吻說:【要死也不挑天氣好一點,這種下雨天搞得大家多麻煩!】絲毫沒有任何疼惜或關心,讓人驚奇不已! 醫師說,這不是那個女病人第一次送進來,她已經進來很多次了,是她諮商了很久的病人,但一直是重蹈覆轍。(以下且稱呼她為”蓮”,以便書寫。) 蓮是一個事業上的女強人,在期貨證券公司上班,月收入20幾萬,嫁了一個先生,有了一個小孩。蓮是一個對工作,對家庭都盡心盡力的好女人,也因此婆婆總是對他予取予求,不管是金錢上或是照顧上。一開始先生有上班,到後來因為老婆賺得多生活夠用,他也就不再上班整天在家裡遊蕩,婆婆一天到晚就是碎念蓮沒有照顧先生,照顧小孩,上班時間也常常電話一通要求蓮回家要做東做西,不僅在公司沒有面子,回家更是苦不堪言。 第一次看診,蓮跟醫師說,她真的好累,不想再回去那個家,但不能不工作,不上班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就沒有辦法扛起這一家,醫師給了建議也給了藥,希望她可以多跟家人溝通,把一些壓力釋放掉,也請先生一起來諮商,會比較好一點。 第二次看診,蓮就因為自殺未遂住院了,住院的那一周沒有人來看她,只有看她繼續拿著電話交代先生要接送小孩,跟婆婆報告帳戶的狀況,跟小孩討論課業問題,醫師問她,為什麼不跟家人說自己的狀況呢? 這些他們應該可以自己去協調處理阿! 蓮說,不行,他們沒有我就不行! 我要趕緊幫他們安排好才可以。 再來的好幾次,就類似相同的狀況,不管醫師怎麼開導,吃了多少藥,蓮的狀況依舊沒有改善,好的時候趕快回去上班,壞的時候就進醫院,開頭的那個雨天,是倒數第二次到醫院。 最後一次,蓮的自殺成功了,醫師說,不用再看到她帶著紗布打電話,感覺不知道是該喜還是悲,也許她的苦痛人生就需要這樣才能結束。 ***** 醫師跟我們說,蓮就是”太堅強”了,不知道是傳統女性的束縛,還是個性使然。蓮總是繃緊了神經,覺得全家都需要依靠她來扶持,她一直向前衝,卻不知道該停下來。她不知道自己應該偶爾要放鬆一下,要軟弱一下,如果她可以跟先生溝通一下,討論一下,甚至工作辭掉,回家讓老公養一下,也許狀況就不會這麼嚴重了。 古人說:強弩易折,滿弦易斷,把自己撐得很緊撐得很滿,一遇到狀況或者裝載不下的時候就會生病,而這個病有時候是精神上,有時候是生理上,現代人有很多免疫系統失調的症狀,或者癌症的發生,有很多時候其實是心裡無法負載所發露於外在的表徵。大禹治水,也走疏通不走圍堵,把溝渠圍高了,也只會淹更大的水患! 老子在道德經裡有許多篇論述道”#柔弱勝剛強”的道理, 道德經第43章曰:「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 第76章又語:「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第78章復言:「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君不見?滴水穿石、水刀斷鐵削金、、、 舌與齒,君知:舌柔軟,齒堅硬。而齒會斷落,舌不。故知:柔勝堅。 (出處摘自: ttp://blog.xuite.net/changchinshui/twblog/117535457-老子道德經+第36章+柔弱勝剛強) 男女原本就不同,女人的強來自於”柔韌”,而不是"剛硬"。我聽過很多一個女人撐起一片天,撐起一個家的故事,但其實很苦,最後的結局總不是好的,因為很多堅強別人都不知道,也不會珍惜。 所以我總是跟朋友說,如果可以,不要甚麼都做,偶爾要裝一下柔弱,給別人一個表現的機會,工作關係,家庭關係,親子關係,都可以適用。 甚麼妳都做了,別人要做甚麼呢? 地球不會因為少了一個妳就不會轉動,它會繼續走下去, 而妳的人生少了一個妳,那就再也沒有故事了。 愛自己,Be soft~

寫寫20-選擇

2016年10月11日
公開
35

愛寫寫_20/365 #兩個選擇 在我2003年去NZ待產的時候,我有去社區圖書館參加免費的英文課程,一周一次,會有一個老師在那裏和大家聊聊天,每次有不同的主題,讓新住民可以有個機會聊聊,也更了解當地的環境和習慣。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有次老師講到”兩個選擇” (You always have two choices),她說當妳告訴妳的小孩”不能做”一件事的時候,妳剝奪了她選擇的權利,妳應該要給她選擇的機會,妳要告訴他,妳有”兩個選擇”,選擇一妳會得到甚麼結果,選擇二妳會捨棄甚麼但又獲得甚麼,如果妳不給她選擇,她會直接抗拒,妳如果給她選擇的機會,她會自己思考。 事情從來就沒有只有一種答案是對的,這是東西方教育很不同的地方。 今天在良醫健康網有一篇精神科醫師的分享,講述一個工程師面對沉重的工作和家庭壓力,覺得『自己的人生像在高速公路上,只能一直開,不能慢下來』 工程師的痛哭告白 其實我們都有兩個選擇,甚至更多選擇。但你需要去思考一下自己的困境是甚麼,你想得到的是甚麼? 如果選擇其中一種,失去的是甚麼? 選擇的後果該怎麼承擔? 如果我們真的做不出選擇,詢問一下周遭親朋好友的意見,也許可以有較佳的選擇,但選錯了也不要以為這就要天塌下來了,總是還有其他的出路和解決的方案,而最重要的前提是你要記得”妳是有選擇的”! 過去十年一直到現在,我都一直在掙扎要不要帶小孩去住在NZ求學,幻想著小孩在那裏可以接受良善的教育,成為獨立思考的大人。然而一直以來都不能成行的理由有很多,最重要的一點是沒有辦法和先生分開,因為聽了太多的案例關於單親照顧,遙遠的距離,情感的疏離,對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甚至是未來的老年依靠都會有很大的變數,因此在先生沒有辦法和我們一起移居的狀況下,我們都只有維持現狀,繼續在這個教育制度裡求生。 因為以這個為優先的順序而做出的選擇,我的大腦被說服可以”退而求其次”的做其他的安排,可以往其他的好處想而不會一直掛在”不能去”的憂愁裡。 故事裡的工程師後來不知道做了甚麼選擇,但是他撥了一通電話給家人,感覺到安心,不管後來的選擇是甚麼,心安是最大的後盾。 摘錄一段醫師的文章,與妳分享, 希望妳在選擇的路上也不要被”恐懼”這個變形怪困住了。 ============================== 出於愛的選擇 「上了高速公路,就不能輕易下去了,除了踩油門,我們好像沒得選擇,除非拋錨或發生意外…」他說。 在無能為力的困境與憂鬱之間的反覆循環中,他耗盡了油料。 「其實你可以做出選擇的。在上高速公路的那一瞬間,我們就做了選擇,不是嗎?只是順著往前走真的輕鬆許多,於是我們害怕再一次選擇,即便有疑惑也會變得猶豫不決。」我說。 是啊!我們曾經充滿期待且無懼地做出抉擇,只是歷經現實磨損與時光沖刷而漸漸遺忘了初衷,彷彿那選擇是錯誤的,於是,我們推翻自己、指責自己,陷入對抗自我的矛盾與悔恨之中。 然而不是我們在變,是生命在變,人生的目的地本是難以預料的。 任何一刻的抉擇,若是真誠勇敢的,便無須悔恨吧!而若能想起當初懷抱的情感,如今的矛盾也就能被理解、被寬容善待了。連同那個受了傷的自己,也應被寬容善待。 「醫師,你也會猶豫嗎?」他問。 「會啊,我也有我的矛盾啊!選擇總是艱難的,但我相信你能做出選擇的。只要你沒有停止疑惑,慢慢地便能更清楚自己最珍惜的是什麼。現在困住你的,只是那種『自己完全無能為力』的想像。」 「如果不去害怕選擇的結果,我們就不會放棄自己做選擇的力量,然後,或許也就不會困在無能為力的感覺中了。生命中永遠有矛盾,也永遠沒有完美的選擇,反過來想,任何選擇在當下都是足夠好的了。」 「很難不害怕啊…」 「你說的『高速公路』,真的下不去嗎?只要看清指標,就算下錯交流道又會怎樣?路還是相連的,還是能去到我們想去的地方,只是多繞了一些路,但也多看了一些風景。」 我想,如果能不對過去的選擇悔恨,也就不會害怕再做出讓自己悔恨的選擇了,於是,便不會被這樣的恐懼困住了。恐懼與速度,其實都是一種慣性。 「你的選擇一直是出於愛啊!所以你才會害怕,但也會因此而勇敢。」 =====================

寫寫19-過程

2016年10月10日
公開
17

愛寫寫_19/365 #過程報償 “You can do anything you decide to do. You can act to change and control your life; and the procedure, the process, is its own reward.”— Amelia Earhart, Aviator 「你可以做任何你決定的事,你可以採取行動改變或控制你的人生;而這程序、過程,本身就是報償。」– 愛蜜莉亞•厄爾哈特 (飛行員) 國慶日休了三天,大家都做了甚麼呢? 本以為無所事事的三天假期,沒想到一轉眼來到了尾聲,第一天中午和網媽約午餐和下午茶,回家後帶小孩吃飯,第一天就結束,第二天早上做家事做功課,下午幫朋友小孩做英文考前加強,晚上全家去上課練拳,下課還去愛買採購回家將近十點,第三天NZ的姑姑回台來我家小聚,早上一早起床把家裡收拾好,洗菜燉湯準備中午餐食,下午聊聊天送姑姑回捷運站,傍晚休息一下,吃完晚餐後,等下又要準備煮便當迎接明天上學日。 平淡的三天假期,也過得極充實忙碌~ (是說也有點累~呼!) 昨天在曾惠平 (Nina Tseng)的網誌看到”#自由是一種能力”,她寫到做了很多挑戰之後才發現要那樣的自由也是一種能力,而我看到的是”從過程中得到的收穫!”,因為許多事情在想的時候很天馬行空,做了之後才會發現自己的能力所在,自己的極限在哪裡,而收獲總是意料之外。 有人會問 : 過程重要還是結果重要? 對升學考試來說,過程雖然重要,但結果才是個人想要,成功了會很欣喜,失敗了會很傷心,有時候結果確實狠狠的不如我們的預期,有時也接近崩潰,覺得過程無用。 然而,人生的路總是一直在往前行,回頭看固然有許多失敗,但過程中我們也獲得許多,甚至有時候在過程中衍生的是更完美的結果。 在”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小說中,主角為了尋找寶藏,走了千萬哩路穿越了沙漠,做了經商的生意,然而最後寶藏卻在家園中的樹下,繞了一大圈才發現原來寶藏就在身邊? 這是徒勞的結果嗎? 並不是,因為尋找的過程,他重新的審視了自己與目標,在這個過程他擁有了新的眼光,新的自己,如果沒有這個過程,在自己家中發現了寶藏,也不過就變成土財主而已,並沒有任何不同。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有許多想追求的東西,為了這些目標和慾望,我做過了很多努力和準備,結果或好或壞,在外人看來我是三分鐘熱度或是虎頭蛇尾,但每一次的過程總是讓我收穫很多,重新看這個世界,也產生其他的動力。 2014年底因為失業,我有了幾個月的長假,決定帶小孩去紐西蘭體驗一下西方教育,所以花了幾周的時間尋找學校,信件往返詢問入學方法,然後2015年初的寒假帶小孩去讀了八周的中學生活,這中間因為先生過年期間來相陪,決定有幾天到南島去自助旅行,前面光準備訂機票,訂車子,訂旅館就已經去掉半條命,後來去到南島一開始就訂錯車(訂到手排)還換車,中間睡到一晚有蟑螂的汽車旅館,開了半天車找不到景點,原本以為要去的蒂卡波湖最美,沒想到玩過之後才發現瓦納卡湖最好玩。 最後順利的回到機場還車,結束了南島的開車自助旅行,這個結果是好的,但過程才是我們最佳的報償,小孩記得旅館外的彈跳床和自己做的三明治,老爺對左駕成功返回感到成就,而我難忘的是最後在基督城機場拿到機票後犒賞自己的咖啡滋味(這一路真的很害怕回不了家)。 我所得到的結果,並不只有一趟旅遊的相簿和空空的錢囊,在過程中我得到了自信與準備下一趟旅程的勇氣,如果不經過前面的挑戰和準備,這些又何嘗能得到呢? Share with you~ PS.沒有機場咖啡的圖說,用山頂咖啡替代一下~XD

寫寫18-校園

2016年10月09日
公開
12

愛寫寫_18/365 #校園漫步 昨天網媽們約路跑(健走),我沒參加,直接約了中餐集合,閒聊一些生活近況,飯後到台大校園散步喝咖啡。 漫步在最高學府的校園裡,經過一棟棟古意盎然的科系建築,成排成列的自行車放置在各處,偶然經過學生,家長,或坐或行的穿梭在校園裡,有一種穿越時空走入”微微一笑”和”何以笙蕭默”的故事裡,好像一轉身就可以看見肖奈大神載著微微,騎著單車經過我們眼前的錯覺。 (沒看過小說或電視的,請自行想像) 從蒲葵道穿過椰林大道,從文學院走到了化學系,從小木屋鬆餅走到了醉月湖畔,看到了可愛的紅冠水雞幼鳥,看到一群鴿子和大白鵝散步,有家長帶著小小孩在旁邊散步餵食,有學生三三兩兩坐在樹下喝咖啡,雖然下起了綿綿細雨,不過也沒有匆忙閃躲避雨的人們,只有撐著傘繼續漫步或閒聊的人們。 在這裡,時間彷彿靜止了下來。在一眼望去盡是水泥叢林的台北市,這裡不異是個難得的心靈休憩所。 我們在牙買加咖啡前坐了下來,這一個初秋微雨的午后,三個女人,三杯咖啡,在醉月湖的湖畔,大樹下的木頭桌,伴著雨聲聊著最近看的連續劇和學生時期的戀愛,時間彷彿倒退了20年,坐在校園裡,嘻嘻哈哈的聊著偶像劇情,愛情場景,沒有工作,沒有婚姻,沒有小孩,只有三個老少女說著笑著懷念著那遙遠的青春時光。 和女朋友們一同出遊的好處,就是可以盡情的風花雪月談詩意,不用擔心不浪漫的老公說幹嘛在這裡餵蚊子,不用考慮無心的孩子在旁邊說無聊可不可以快走,靜靜的,慢慢的看眼前的風景,享受純屬於自己的時光。 果媽說,他們常常到台大校園裡逛逛坐坐,感覺可以和學生們比較親近,稍稍下拉自己的年齡,這短短的兩小時,我確實也重返了20歲,想起了當年憧憬愛情的自己,曾經有過的少女情懷,雖然學生時期的我沒有體驗過瓊瑤式的浪漫,也沒有大神般的對象騎車追求, 但流金般的青春歲月在腦海裡播放著自己的故事,而那些故事適合在微雨的校園中想起。 雨漸漸大了起來,我們也準備揮手道別,離開這短暫的夢境,走回真實的生活裡。 下次見囉~ 親愛的姐妹們~

寫寫17-快樂

2016年10月08日
公開
28

愛寫寫_17/365 # 學習快樂Action for Happiness 有朋友問我覺得新公司的福利有甚麼,我覺得最棒的一點是 ”不斷的學習新知”! 辦公室旁邊就有一間圖書室,平常就有許多雜誌期刊可以讓同仁借閱,公司Portal就有I-Learning Bar 可以讓同仁線上選修專業課程和進修課程,非專業的課程FORUM有時候會請名人來演講,跟身心靈相關,目標是讓同仁可以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增廣見聞,並擁有新境界,講比較商業面效果就是藉由這些新知跟客戶比較有討論話題。 HR部門有專業的訓練團隊,不定期的會做各種課程通知,也會做問卷調查,詢問課程種類是否合適,講師場地各方面是否切合需要。晉升各級管理人員也都要參加兩天一夜或三天兩夜的訓練,來增進管理技巧。我一剛開始進來的時候一整個很驚嚇,覺得好像來到一間學校上課,動不動就跳出郵件問妳要不要上課。 我自己的部門也固定都有上英文課程,內容不一定是商業書信,大部分都是上句型和表達,然後跟外籍老師哈啦一下。 講遠了~~~ 其實我是要來分享公司最近的新學習通知: 【快樂是一種選擇,快樂是一種學習,快樂從採取行動開始】 網站http://www.actionforhappiness.org/ 十個Action 剛好字頭加起來變成: GREAT DREAM G IVING 為他人付出 R ELATING 與人連結 E XERCISING 照顧自己的身 A WARENESS 活在當下 T RYING OUT 學習新事務 D IRECTION 清楚的目標 R ESILIENCE 適當修復情緒 E MOTIONS 創造好情緒 A CCEPTANCE 坦然面對自己 M EANING 賦與重要意義 這十大點做為一個出發,首要快樂的第一點就是”給與”-為他人付出! 為他人付出,分享可以帶來快樂的因子,屢試不爽,你以為你是付出,但其實你收穫更多! 昨天貼出的”寫寫”受到很多朋友的回應,說有同感,謝謝我的分享,我一整個心情愉悅像要飛上天一樣開心! 雖然埋頭苦寫的人是我,輕鬆觀看的人是你,但開心快樂的還是我! ^O^ 生活與工作常有不如意的事,快樂是一種興奮劑可以讓你突然忘卻很多煩惱,要打這個興奮劑可能不需要金錢,但你一定需要行動也需要時間,走出戶外,聽一首音樂,唱一首歌和朋友約個小會,分享新知給朋友,吃好吃的東西,買東西給家人,上頂樓看個夕陽,偶爾請個假,參加一下路跑? 創造一下其他的情緒和氣氛,快樂感就會油然而生!  為了更長遠的幸福和身體健康,你需要快樂!不管是一小時或是十分鐘! 精神振奮了,就有動力走下一步! 做了就知道! 快樂其實也沒有甚麼道理! 快樂就是這麼容易的東西! Don’t worry, Be Happy! (導播,請下哈林的音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fKDyVvCAII )  我國中同學給我的一句話,我到現在還深深的記得,也分享給妳! 『如果不能得到大幸福,那就每天收集身旁小小的快樂吧! GOD BLESS YOU!』

寫寫16-男人

2016年10月07日
公開
33

愛寫寫_16/365 #男人要甚麼 在講這個標題之前,先講個笑話: ================================== 富翁娶妻有三個人選,富翁給了三個女孩各一千元,請她們把房間裝滿。 女孩A買了很多棉花,裝滿房間的1/2。 女孩B買了很多氣球,裝滿房間3/4。 女孩C買了蠟燭,讓光充滿房間。 富翁最後選了誰?你猜猜... 最終,富翁選了胸部最大的那個。 =================================== 因為這個”寫寫系列”只限網友媽媽觀看,所以也不介意來說說男生的壞話~XD 所謂『知己知彼 百戰百勝』,在我婚後憂鬱非常的時期,曾經很認真的去研究了男女的差異,還看了參考書”為甚麼男人愛說謊,女人愛哭”,”為什麼男人不聽,女人不看地圖”,最受用的就是這本” 枕邊的馴獸師”,基本上就是不把老公當人,當成動物就對了! 基本上女人住金星,男人住火星,除了性的吸引力,其實男女真的大不相同,結婚後的男人就很純粹是個雄性動物,不用期待風花雪月或者浪漫滿屋,因為那些都已經在追求妳的時候用完了,大部份的男人腦子裡就只有工作,體育電視,睡覺,性愛這幾種內容,其他的都佔非常非常小的一點! (但偉大的JAMES和超人不適用) 終於理解了這樣的事實之後,處理起來就變得簡單一點。我開始觀察老公”吃哪一套”? 有一天發現我在折衣服的時候,他的眼神有改變,突然從電視前面轉移到我身上,原來”賢妻良母”型的老婆會比較吸引人? 有一天發現拉著他的手,小小聲的在他耳朵旁邊說: 他居然就答應了?! (剛結婚那幾年泡麵在我家是颱風專用,平常不能買) 原來”在耳邊說話”比較容易接受?! 就像電視劇演的壞女人,個個都很有收服男人的方法,雖然我並不需要收服所有男人,但家裡這個搞定,生活就很愉快,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桑德蘭在訓獸師的書裡說: 【瞭解你的動物,並且接受他的本性與所有一切吧。】【別以為某人尊敬你、喜歡你甚至愛你,他就會為你全然地脫胎換骨】 妳想要老公表現甚麼行為,這些都需要”訓練”! 先從他喜歡他要的東西開始誘引他改變,慢慢一步步進展到妳可以接受的程度,最後達成和諧的家庭生活。 在我這麼用心與努力的調教之下,我們家老公目前學會的有: 1)吵架不管對錯,會先賠笑臉先說對不起。 2)出門之前一定要先親親臉頰說再見才能走。 3)聽到老婆要 ”聊一聊 ”的時候知道要把電視暫停。 4)被問老婆有沒有變胖的時候,會暫停電視,面對老婆的臉,誠懇的說:還好。 5)老婆煮飯的時候會乖乖來洗碗。 昨天看到了這篇”男人要甚麼”的感情觀點(註),覺得蠻切中要點的,跟大家分享一下重點標題(最後一點最重要),如果可以就加減努力一下,真的做不到也要”演一下”。 畢竟專家說”妳把他當國王,他就會把妳當皇后”~ 試試囉! 高品質的性愛,以及高品質的性愛對象 愛他,最好是只愛他,雖然他不一定只愛妳 廚藝、家事、照顧小孩這類基本民生必需品技能 不要鳥他 註: 感情觀點 http://www.babyou.com/opencms/channel1/Article001105.html?pageCount=2&__locale=zh_TW&pageIndex=1 加映文章: >> 為甚麼男人愛說謊 http://www.babyou.com/opencms/channel1/Babyou017950.html?__locale=zh_TW >> 枕邊的訓獸師 Ch1_ pdf 檔 http://pic.eslite.com/Upload/Attachment/200903/633724563558850000.pdf

寫寫15-靈肉

2016年10月06日
公開
8

愛寫寫_15/365 #靈肉分離 前兩天的商周文章有一篇講工作的文章,內容概略如下: ====================== 起碼要把飯碗捧穩 (註1) 這是條件高的人都會有的典型思想!追求自我實現與築夢踏實,企圖在工作裡找到夢想,以為職場是靈魂的落腳處,覺得「靈肉合一」才是理想工作。 (。。。。。。 中略) 何妨把工作當作一個 #靈肉分離 的修道場,一旦這麼想,心中會踏實,不再虛無飄渺,也不再自尋煩腦。 ===================== 靈肉分離的概念,跟戴面具很類似,也跟我跟很多朋友說”要演戲”的概念很像。 妳覺得這不適合妳,妳可以把自己想要靈性的部分昇華,從其他地方找到慰藉,但肉體在這世間是需要工作,需要金錢,需要活動,需要許多,但這些也都需要耕耘,並不是妳認為妳想要靈肉合一就一定做得到。 秘書不是我喜歡的工作,但這一做我做了將近20年,WHY? 因為這是唯一可以保障我固定收入的位置,我也有夢想,也曾經嘗試過各種不同的學習和試驗,一邊工作賺錢一邊去實驗,沒有放棄過這樣的”靈肉分離”術,因為各有不同的需求。 周一到週五白天在公司做沒有大腦沒有前途的便利貼助理,晚上在家做碎碎念和做便當的虎媽,然後偷閒的晚上或周末假期快樂的做自己。我的靈&肉都獲得安慰。 『靈肉分離』的想法,在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小說裡有很多這樣的靈肉哲思辯證,”生命很沉重,但心情可以很輕鬆” “在我們的生命中,真正的自由絕非逃避,而是承擔,在「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的壓力下,面帶微笑去接受它、處理它,那才是真實人生的開始。否則,自由終將淪為無根的浮萍,生命失去重量、無以為繼,生而為人又有何意義呢?” (註2) 找到妳心中靈性感情的目標和快樂,那外在的諸多限制與煩惱也就沒那麼重。 不管別人如何看妳,妳擁有妳自己! 工作如此,家庭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註1 商周原文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7984&pnumber=1 註2 摘自網路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讀賣文學/生命中的真正自由不是逃避而是承擔電影布拉格的春天/495953177099411/

寫寫14-JANE

2016年10月05日
公開
50

愛寫寫_14/365 #JANE的故事 昨天看到了明星(洪XX)外遇道歉的新聞,想來寫寫外遇的原因,想著想著,想到了我逝去的摯友JANE,在最後的那些日子裡,有一天她說:『妳那麼愛寫,那以後妳出書寫我的故事好了!』 我應該是沒有能力出書,不過開始寫寫系列,也許今天就剛好是這樣的一天,來交JANE給我的功課。 ===================================== JANE是我的大學同學,年紀比我大一歲,原本是北市商的學生,插大轉到我們學校。大學四年,我們並不特別親近,但JANE一直是我的偶像,學商的背景卻有著美術的天份,英文話劇演出做為道具組的組長,為班上做了巨幅的背景海報,在台下看來像是真的宮殿;系上舉辦外文系信紙logo設計,JANE用水墨的方式寫出英文藝術字體,中西結合的創意贏得了第一名; 大學畢旅,JANE負責旅遊手冊設計,用手繪的方式寫了行程表,房間表,和相關歌曲,印製給大家隨車使用,精美到同行的友人都以為是請美術公司設計。 1996年畢業以後,各分東西,JANE在新公司認識了JACK,過程我們不是很清楚,但是一起出來玩的時後感覺非常恩愛,JACK的種種表現都是愛妻魔人,雖然有些同學並不是很看好這段感情,但是JANE自己很堅信的為愛情走下去。 戀愛談了幾年,這對情侶走向結婚禮堂,婚後約兩年多有了小孩Oscar, 在那之後JACK的業務轉往大陸,兩夫妻開始過著聚少離多的生活。這一整個十年,我和JANE都只是偶有連絡,沒有特別關注對方的生活。 2008年之後,JANE帶著小孩回台灣定居,家在桃園,那兩年我正好是”偽單親”媽媽,常常帶著小孩去找她玩,JANE的藝術天分真的沒話說,又是串珠又是火龍果種子小森林,常常都讓我驚嘆非常! 因為老公都同樣是自行創業,JANE也給我了許多夫妻相處的建議,以及她聚少離多的感受,我也因此再重新檢視了我自己的婚姻生活,期許能夠好好的走下去。 2009年3月,我和JANE相約墾丁單身行三天兩夜,這次JANE才跟我說了老公在大陸外遇的事情,以及他們這十年的過程和磨合,我很驚訝原來她一個人承受這麼多,JACK創業艱難,許多次都是JANE靠自己業務能力賺錢給老公周轉,最不濟的時候,JANE還跟娘家借錢,要幫老公度過難關。而後來,JACK因為在那樣的環境依靠了另一個女人,因為”他覺得老婆太完美了,他壓力很大”?!!!!!!!!! 那是我第一次深深的震撼到,原來女人應該要當弱者?! 至少要在老公的面前當弱者,因為對男人來說,比女人優越的感覺很重要,所以要跟妳借錢的時候千萬不要借,糟糠之妻,苦守寒窯十八年之後只會被丟掉?! (所以我後來跟所有的朋友都諄諄告誡一定要裝弱! 那之後我也不會再幫老公調錢周轉,請他自己去想辦法。) 旅行回來的那一天,JANE很開心的說他們正走向復合之路,這次他們一定會好好攜手度過,JACK也一直發簡訊連絡說他在車站等老婆,我以為接下來就是順利的坦途。 然而2009年的5月,就是旅行回來之後不到兩個月,JANE發了一個簡訊給我,說她離婚簽字了?! 一整個驚嚇的我,馬上回撥電話問她狀況,然後飛奔到桃園找她,在餐廳一直哭的她,沒辦法吃飯只好回家陪她一起哭,因為JACK逼她離婚簽字,她忍了兩周半受不了終於去簽字,要小孩監護權和月付贍養費,房子等清空後出售,看結餘多少再分配。 那是我第二次收到震撼彈,一個那麼溫馨的家,布置得美輪美奐,一瞬間說變就變,簽字之後就一翻兩瞪眼,陪JANE打包裝箱,看著空空的屋子,心情有說不出的苦澀,我一個外人這樣,當事人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在這之後,我也跟所有的朋友告誡千萬不要簽字離婚,一定要忍啊!) 幸好JANE的娘家後盾很支持,不管是爸爸哥哥姐姐弟弟都給了JANE最全力的照顧,JANE帶著孩子回到台北娘家,重新找房子,重新找工作,決定要好好走未來的路,我們經常一起吃飯,一起討論生活的大小事,一起出遊,慢慢的JANE找到在娘家附近的新屋入住,有了固定的居所和兒子布置了一個溫暖的小窩,正常的上下班,日子好像漸漸的恢復正常,2011年初還偶有聽到微微的羅曼史,也很替JANE高興,以為幸福終究是會降臨的。 但厄運還是沒有離開,2011年的5月底,JANE又傳了一個簡訊給我說她有個不好的消息?! 跑去看她,她說婦科檢查說是子宮頸腺瘤,惡性的需要住院做更詳細的檢查! 我安慰她說,現在癌症治療很普遍,子宮頸癌應該很容易治癒,陪她去做了檢查,但過了幾周,就傳來住院的消息,醫生說因為腫瘤的位置不好切除,只能等化療一陣子看看有沒有縮小一點,才可以做切除手術。所以那幾周我經常下班就搭捷運到竹圍去看她,說說話聊聊天,希望她可以感覺好一點,但生病真的很苦,一開始還能笑笑的說兒子的事,後來連送禮物都笑不出來了,我跟她的家人都衷心的期盼這種日子可以趕快結束,趕快治療好回家。 住院大約一個月,後來還因為白血球降低到住隔離病房,好一段時間才恢復,化療終於做完了,醫生放JANE回家,要她調理幾個月,等身體更好一點去做放射線治療,因為腫瘤沒有縮小,還是不能開刀,只能用放射線試試看。 JANE可以回家了,但她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太適合和兒子獨居,JANE的弟弟在娘家空出了一個房間,幫她整理好給她回家住,家裡有外傭可以幫忙煮飯換藥等,Oscar很高興媽媽可以回家,在學校有很多好表現,JANE也會很開心的說給我聽,雖然還是常常要回醫院回診拿藥,但日子好像可以有點希望,我買了繪畫的材料給她,希望她在家的時候可以畫畫打發時間,也許病況會慢慢恢復,因為有聽過很多自癒力治療癌症的方式,她也覺得為了兒子,她一定會勇敢的撐住。 但狀況越來越糟了,2012年初JANE的膀胱已經不能使用,要接輸尿袋在旁邊,身體越來越虛弱,弟弟帶她去打營養針希望她可以撐住,三天兩頭的往醫院跑,我也時常跟她連絡,去醫院給她打氣,但後來她看到我有點恨,覺得為什麼我們都活得好好的,就她一個人受苦? 躺在床上綁著兩條繩子,像一隻動彈不得的狗? 我第一次說不出話,但也沒辦法反駁,這上天安排的劫,我們又該怎麼說呢? 因為這樣,後來我減少了去看她的次數。 5月底我師父也檢查出腫瘤,我又過了兩周多進出醫院的生活,覺得這世界到底怎麼了? 6月中師父出院了,我也打了電話跟JANE連絡,她的聲音聽起來很平靜,問我怎樣才可以”放下”心中的執著,我跟她講了一些佛教的道理,然後跟她說過幾天我整理一下之前的照片送給她,沒想到這就是最後一次連絡了。 2012/6/20,我在FB貼出了一本和JANE過去合照的相簿,想說再打電話跟她說一下,沒想到連絡到的是JANE的姐姐,她說JANE已經不在了,前一天晚上突然急診敗血症過去了。這一年她39歲,還不到一支花的年紀就回天上當天使了。 這是我第三次收到震撼彈,不是沒有想過有可能發生,但卻不能相信前一周才通過電話,現在人卻不見了! 往好處想,是不痛了,不用再苦了,但活著的我們都非常的傷心。 ======================================== 這人生的路,JANE像菩薩一樣來示現當下,教導我了三堂課,我很感激因為有她這幾年給我的建議和分享,讓我更珍惜現在的生活,有時遇到一些狀況,我還會假想跟她抱怨,想像她像以前一樣說: < 別傻了,妳就是這樣的人啊! 就這麼幸福,沒甚麼好抱怨的啦! > 真的,跟妳相比起來,我是真的幸運太多了! 這是我所知道JANE的故事,不知道這樣的故事會帶給你甚麼感受? 也許會讓妳難過,也許也會讓妳更珍惜現在, 而每個人的故事仍在持續上演著,無常不知道何時會降臨,但祈禱在生活的每一刻,我們都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好好走自己的路一直到最後。 我的功課終於交了,在JANE走了四年三個月又十五天之後。

寫寫13-塞維亞

2016年10月04日
公開
18

愛寫寫_13/365 #塞維亞琳達 Hola ~Buenas tardes! 寫了好幾天黯淡的父母心情,今天陽光大好,來跟大家講古一下我的西班牙經驗。2002年除了開了一個講草莓的個人新聞台,我也另外開了一個佛朗明哥的新聞台『戀上佛朗明哥』,台長名稱是”塞維亞琳達”。 “塞維亞”是我當年旅遊西班牙最喜歡的南部地方,熱情的陽光,古堡遊船,佛朗明哥表演,坐馬車體驗,快樂的市場經驗,都讓我留下難忘的回憶。 “琳達”是我的西班牙文名字,意思是”美麗”,也是西班牙的菜市場名。XD 大學的時候第二外語因為不想選日文,就選了西班牙文,也因此開始了與西班牙的緣分,1996年和同學相約畢業去西班牙自助旅行,回國以後在迷火和社大上了佛朗明哥班,也認識了幾個佛朗明哥的好朋友,後來在H公司也有佛朗明哥社團,前前後後大概學了幾年,但一直都是半調子的程度,12拍的舞步實在是太艱難了~~ 當年在這個站台經營了一陣子,寫了我當年西班牙旅遊的回憶錄,第一個西文老師,簡易西文教學,還有佛朗明哥學舞的資訊,後來還有廣播電台的主持人想找我訪問,可惜當時人在紐西蘭待產,不然現在可能也是某知名部落客了~XD 回頭看了之前留下的記錄,覺得當年的自己好精采,明日報新聞台真的是我人生的救星阿! 雖然現在已經離Flamengo很遠很遠,但我喜愛西班牙的熱情不減~ 有一天一定還要再前往朝聖一番! (也許是聖家堂完工日?!) 今天特別把當年的站台挖出來,重新開放,有興趣看看舊文章的朋友可以連進去瞧瞧。 http://mypaper.pchome.com.tw/lincha777

寫寫12-父母

2016年10月03日
公開
52

愛寫寫_12/365 #父母的期限 周日出門的時候,西瓜問我現在有沒有比較習慣兩老出門沒有小孩? 我想了想,周圍的同事和朋友都說我好像”太想不開”,”太放不下!”。 然而我想表達的不是我沒有辦法單身的過日子,沒有辦法沒有小孩過日子,也沒有誇張到覺得很寂寞。只是有種”淡淡的哀傷”,雖然我很清楚小孩是獨立的個體,也終究有一天不會在身邊, 只是真的『覺察』到這樣的關係已經慢慢轉變之後,有種驀然回首事是人非的感覺,掛心了十幾年的孩子,現在要你放手甚麼都不要管,哪裡也不想去,當父母的在心理上的調適真是需要一點時間。 周日洪仲清醫師在FB分享了”#空巢期的哀悼”,內容跟我的感覺有點類似,借轉貼如下: ======================================== 親子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關係之一,父母失去孩子,跟孩子失去父母,都是非常強烈的失落。有時候,這樣的失去,不見得被理解,像是孩子變成青少年,在心理上開始跟父母越來越遠,有些孩子則是到外地念書,是真正在物理上隔開了距離。 孩子不是不在了,但是親子關係,不再是生活的重心,又暫時沒有其他足夠強度的關係來支撐。那種懷念孩子在身邊圍繞的感覺,甚至在情緒上到了感覺寂寞的程度,沒有親身經歷過,很難體會。 從學理上談失落,常要回到Elizabeth Kubler-Ross(1926-2004)的五階段論來談: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 當父母是有期限的,那種孩子膩在身邊的日子,過了就是過了。除非孫子出世,我們或許有機會重溫舊夢,不過,我們不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人,這一點終究得認清。 ====================================== 當父母是有期限的,那種孩子膩在身邊的日子,以你的意見為意見的日子,過了就是過了,有時就只是覺得這時間真的飛也似的過去了,像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頭, 突然發現期限到了,滿是驚訝與驚嚇 ! 饒是如此,我們也只認清這樣的現實,好好的照顧自己再繼續往前走~ Life is all about moving on~

寫寫11-晚年

2016年10月02日
公開
15

愛寫寫_11/365 #晚年生活 今天早上做完了家事,中午帶著水壺和小狗出門去走走步道,聽聽溪流的聲音,抓抓小魚,被蚊子咬了滿腳包,然後收拾回家,和小孩會合,煮晚餐,準備明日上學事務. 這樣的假日生活應該差不多就是我們的晚年生活(如果沒生病的話.),做做家裡該做的事,爬爬山,遛遛狗,然後回家,是幸福嗎?也許是,就是平靜吧! 今日也剛好收到一篇曾野綾子的文章“如何怡然自得度過晚年”,跟大家分享. 日本女作家兼商界聞人曾野綾子在八十多歲時,出書 (熟年的才情/天下雜誌出版)論述「如何怡然自得、樂觀奮進的度過晚年?」 她和夫婿三浦朱門同為日本優雅老化的典範。她先不論社福或立法,直接向自己和年長者提出六項挑戰,從「要求自己」做起; 此處以英文字母歸納為wiffar,方便記憶: 1. 工作 (work): 「人應工作死方休」雖然富裕,她沒雇用傭人,家事如買菜、做飯、清潔、洗衣、種花,凡事自己動手做。其實這符合「非運動式活動療法 \ Non-exercise activity thermogenesis (NEAT)」的學理和主張。在沖繩島長壽村的住民一生工作,沒有65歲退休的概念。 2.獨立 (independent): 許多老人習慣依賴,成為「幫我族」,或倚老賣老。例如在公車上,長者要學習不期望別人讓位。自己執行該做又能做的事,少麻煩別人。 3. 通達 (flexible): 「恰如其分」的生活,立志不依賴配偶或兒女照顧。通情達理,沒有錢,就不要「打腫臉充胖子」。若已身無分文,也要有「死無葬身之地」的覺悟。 4.信仰(faith): 曾野綾子四十歲時開始勤讀聖經,她說上帝的話就像是一付度數正確的眼鏡,可以把人生看得清清楚楚。離開人世,也有個好去處。 5.獨處 (alone): 孤獨是必然的,不當做負面或自憐,反而是感受人生寧靜、喜悅的大好機會。不但可以發現自己,也可以嘗試合情合理的的冒險。 6.面對 (realistic): 老化、孤獨、疾病、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學習開朗而不愁煩的面對現實,從中找尋樂趣或安慰。活著時要將身後事安排妥當,不要給別人添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