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寫經交流

抄經教學,超渡自渡自己來, 不須靠神棍 。各種難題諮商

抄經教學,超渡自渡自己來, 不須靠神棍 。各種難題諮商

日期

#Tag

2012年02月17日
公開
6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事與心

事與心 德山宣鑑禪師說:「汝但無事於心,無心於事,則虛而靈,寂而妙。」 現在,外邊下起雨來了,這就是事。你擔心著:「糟糕!下雨了,等會兒怎麼回去?」這是心中有事,可名為有事於心。如果雖然下雨了,你心裡卻並不在意,怎麼回去都好,這便是無事於心。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心中存著要開悟成佛的念頭,這是有心,因此我們來學打坐,這是事,合起來稱為有心於事;如果我們並不存開悟成佛的念頭,純粹來打坐,便是無心於事了。 無事於心,是指發生了事,卻動不了你的心;無心於事,是指你的心,不主動去攀緣事。事可分為「外在的事」與「內在的事」;心也可分為「外在的心」與「內在的心」。「外在的事」又可分為跟自己有關的事和跟自己無關的事,「內在的事」也可分為跟自己有關的事和跟自己無關的事。 一、心事重重有誰知? (一)外在的事 現在,先講「外在的事」中「是不是跟自己有關」。 所謂外在的事,是指心外的事。諸位如果從路上來,在馬路上看到發生了車禍,這便是外在的事。但它沒有把你擋住,這個車禍便跟你無關;但畢竟發生車禍了,你還是關心,你看到車禍,心裡就想:「噢!這地方發生車禍了。」而且腦海中留下好久的印象。 另外,可能發生跟你有關的車禍,比如你受傷了。或者你雖然並未受傷,你的座車也未受損,卻因交通阻塞,把你擋住,過不來,停了幾十分鐘,車子無法前進,你正趕時間赴約或上班上課,只有心中乾著急:「真倒楣!時間來不及了。」因此這場車禍對你來講,已經開始牽扯上關係了。進一步,如果車禍發生時,你正好在場,大家都袖手旁觀,因為你是佛教徒,你會自告奮勇地攔一輛計程車,或者就用你坐的車子,把傷者送醫,那車禍就跟你有更多的關係了。 (二)內在的事 接著講「內在的事」。在座諸位打坐或聽講,如果你心事重重,你坐得穩嗎?我的話你聽得下去嗎?所以,所謂心中有事,往往不是眼前事,而是過去或未來的事,使人神不守舍地胡思亂想。 心內的事,又分成跟自己有關的事和跟自己無關的事。比如,今天是星期天,你本來和女朋友約好下午四點鐘見面,結果你把這件事忘了;而另外有一位朋友對你說:「我們一起去農禪寺打坐和聽聖嚴法師演講吧!」於是你也來了。來了之後,盤起腿打坐中,忽然想起了約會的事,你就不能安心打坐和聽講了,你會想:「糟糕!現在已過了四點鐘,這怎麼辦?馬上去赴約也太遲了,但是,她在等我,怎麼辦?下次見面怎麼跟她說?她是很守信的人,現在又颳風下雨,很可能她正在那兒淋雨,怎麼辦?萬一魂斷藍橋的悲劇,重演在她的身上,那不是……?」就這樣你坐在這裡,東想西想,心還能靜下來嗎?這是跟自己有關的事。 再說跟自己無關的事。我在美國有一位女弟子,有一次,她來找我,說:「師父啊!某某先生亟需現款一萬元,我要幫他的忙,可是又幫不上,怎麼辦?」我說:「既然幫不上忙,你還要幫什麼忙?」她覺得奇怪:「我們佛教徒不是要幫人家的忙嗎?」我說:「是啊,可是你現在根本沒有錢。如果人家說現在你要是沒有一萬元,他就要死了,你怎麼辦?」她急切地說:「那樣的話,我一定得想辦法去幫助他,他這條命我一定要救。」我開導她:「你想什麼辦法?是不是你也告訴其他的人,你現在借一萬元給我,不然我的朋友會死,我也要死了,然而那個人也是窮人,他再去跟第三個人說:『你借一萬元給我,不然我的朋友會死,朋友的朋友也會死,假如他們死,我也會死。』這麼一來,三個人都會死了,是不是呢?你既沒有一萬元,就應告訴他:『我但願能幫你的忙,我也願你不要死,先向各方面想想辦法看,我也替你想想辦法,但我實在拿不出一萬元。』」這是跟自己無關卻成了好大的心事,可謂庸人自擾。本來這是別人的事,但你若在心裡邊老想著它,結果就變成你的事。天下有事,與你無關的事,也都變成與你有關的事。如果是這樣,就會煩惱不盡。 不過,如說天下的事完全與自己無關,這在佛法也講不通。《梵網經》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要把一切眾生當成我們的至親骨肉父母看待,才是佛教徒。可是《梵網經》講的,那是菩薩的態度,希望人人都能做到這個程度;而菩薩有凡夫和聖人之別,凡夫菩薩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真把每一對男女都看作是自己的父母,而去做他們的孝子,那會鬧成大笑話。所以凡夫的立場還是凡夫,否則便會因此而煩惱無盡,把一切跟自己無關的事,當成了切身的問題,這是不必的。 (三)心在那裡? 以上講的是「事」,現在來講「心」。 諸位的心在想什麼?在注意什麼?這「想」和「注意」就是我們的心。諸位現在聽我講話,那麼,你們的心究竟是在外,還是在內?是在內的,因為你在注意嘛!你的心在聽,你清清楚楚地在聽。凡是你在注意做什麼事,心就是在裡邊,專心於現在所做的事,那是「內在的心」。 至於「外在的心」就不容易知道,請問諸位「心不在焉」的情況時,你曉得自己有心嗎?這時你好像靈魂出竅,身體坐在這裡,心卻不在這裡。舉個簡單的例子:老師在講課,寫黑板。有一個學生,兩眼瞪著老師看,好像很認真的聽課,事實上,他的心裡在想昨天的事──昨天他和某某人一起去看了電影,是愛情文藝大悲劇;他在回憶電影的情節,如癡如醉,此時眼睛裡不見老師,耳朵也聽不到老師在講課。忽然老師叫他的名字,問他問題,他一下醒過來,卻一臉茫然:「啊!什麼?」還有一種情況是,他在期待晚上和某某女同學約會,想像今晚不知會發生什麼事?第一次約會應該講些什麼話?應該問她一些什麼問題?她問問題時,要怎麼回答?就這樣一邊上課,一邊想事情。這時他的心被過去的境所攫,或憧憬尚未發生的事,而羈留在過去的時間或未來的境界中!繫心於過去及未來的事,忘了現在所做的事,這是「外在的心」。 二、何妨萬物常圍繞──無事於心.無心於事 以上所講的心和事,跟修行有很大的關係。 修行本身就是一樁事,修行要用心,用你的心來配合修行這樁事。比如拜佛是修行的法門之一,但身在拜佛,這是事;而心是不是在拜佛呢?真正的拜佛是非常平靜,非常清楚地心隨身拜,這是我主持禪七時,經常教導禪眾所用的方法。拜佛時,心無二用,只有集中注意力於拜佛的每一個動作上。沒有心中所想的念頭,只是全神貫注地做拜佛這樁事,這便是修行的方法。 修行的方法,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只知有事不知有心,一是只知有心不知有事;前者是專注於方法而忘了心念的活動,後者是自知落實自由的存在而不受境界所左右。如果雖有事而事動不了你的心,你就不會計較是非得失。你在做這個事,而不把做這個事和你主觀的自己連在一起;你是修行人,卻勿使修行這個事動了你的心,這是有事無心而無事於心的程度。 打坐時數息,每呼出一口氣,數一個數字,數到十,再從一數起,這時心裡專注於數呼吸的數目字,其他的事都不管,便是讓數呼吸的這樁事動了你的心。 各位如參加過禪訓,就知道數呼吸有好多個階段,數到好時,呼吸有,數目沒有了,再數下去,連呼吸都不知道有沒有了,這時你的心才安靜下來,這時才是真正的在修行。就像騎一匹野馬,初騎上去一定會掉下來,如果騎了上去不再掉下來,而且馬和你好像合而為一,隨心所欲地你要到那裡,馬就到那裡。你渾然不覺馬和你是兩樣東西,到這種程度,才是真的修行,這是有心無事而無心於事的程度。 三、海面無風不起浪──心與事合一 當我們用心用到心與事合而為一時,已經是心外無事,事外無心,這種情況才是真正修行得力的開始。通常,人們都是處在事情和心分離的狀態下,所以有煩惱,以致無法瞭解自己,無法真正的瞭解他人。如果心和事合而為一,我們對於自己是清清楚楚的,對環境也是非常清楚的。 通常用海作比喻,海面無浪是不可能的,除非海變成琉璃、水晶,才不被風吹成浪。心亦如此,若未穩定堅固,必會受到境風的事所擾亂。凡夫的心就像海面的水,外境就像風,只要風一動,水就起波浪,一起波浪,它就糊塗混亂了。 譬如一泓湖水,若遇沒有風的寧靜秋夜,水平如鏡,倒映在水中的月亮,便會被看得很清楚;如果水面上有風,或者用手撥動水面,此時水中的月亮在跳動發抖,甚至變成碎片。如果我們修行,心越來越平靜,越來越不受外境干擾,心就越來越堅固,一直到達像水晶、像琉璃的程度,永遠不受外境的干擾。 心裡有事,心就不安寧,或是有新發生的事情動了你的心,心也不安寧;兩種情況,同一結果。一種是心裡有事,你做什麼事,都做不好;一種是外境動了你的心,心不平靜,事情也做不好。 修行就是要使我們的心中無事,也不要讓事動了我們的心,這要用方法練習。方法又使我們的心,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從大大動亂的心,變成小小動亂的心,再進而變成不動亂的心,我們的心就平靜了。那時還是心中有事,方法本身就是事,以方法這個一貫的事,代替雜亂的事;以規律的事,代替不規律的事。數息的方法,就是一貫的有規律的事,它可使我們的心,走上一貫有規律的動,再漸漸變成不動。聽聲音也是一種方法,比如現在在下雨,你也可以用聽雨聲為方法,每一滴雨的聲音,都打動了你的心,是有事於心;你不再聽其他的聲音,這連續不斷的雨聲,就是有規律的打動你的心。你的心被有規律的打動,比被不規律的雜念打動要好得多,漸漸地心便寧靜不動了。所以,方法本身就是要動你的心,使事進入你心中,目的是心與事合而為一,乃至心與事雙亡。 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心事雙亡 諸位可知道?成佛之後的人,是心與事合一?抑是心與事雙亡?從佛的觀點而言,是無我無物無眾生的,當然也是無心無事的。心不住於過去、現在和未來,便是無心;無我相、無人相等,便是無事。但是佛以無緣大慈救眾,故不住三際而有心的活動,此心不是主觀或客觀的我,而是隨物應化的悲智,如明鏡本身無物無影,但能胡來胡現、漢來漢現,你是什麼你要什麼,佛的悲智之中就現出什麼而給你什麼,且能一時頓現十方三世的一切事物。 這可以拿照相機的鏡頭作比喻:照相機拍照,鏡頭不能動,「啪」一聲,照出來的相片才清楚;如一面照一面動,鏡頭一定是模糊的,拍出來的照片就不會清晰。再拿我們人的眼睛跟照相機的鏡頭作比較,請問:在同一個時間之內,在眼睛視線所及的範圍內,你能清清楚楚地把每一個事物的所有形像,都攝入印象中嗎?不可能。在座諸位有好幾十個人,我一眼可以看清楚每一個人的表情嗎?沒辦法啊!我一眼只能看到一部分人的表情。可是照相機的鏡頭,能在一剎那之間,將鏡頭所及範圍內的一切攝入無遺。兩者為什麼有這樣的不同?這是因為我們的眼睛在視物的時候,加上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在動,所以看不清楚。而佛心是如如不動的,故能因應眾生之需要而給予救濟,即所謂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一九八三年九月二十五日禪坐會開示) ~ 本文摘自《禪的生活》~

2012年02月17日
公開
13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 找回真正的自我

相信沒有人會承認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誰。你一定會說:「我就是我啊。」但是你可曾想過,我們所認為的「我」,或者「自我」究竟是什麼?你可能因為從小到現在,大家都叫你這個名字,你也已經聽慣了,就覺得這個名字就是我,我就是這個名字。 你也可能會認為:「我的身體是我,我的家是我,我的思想是我,我的能力是我,我的財產是我,還有我的太太,我的先生,我的孩子,都是我的。」但是在這些話裡,出現的只有「我的……」、「我的……」,就是沒有說出究竟什麼是「我」。 例如:這是誰的身體?是「我的」身體;誰的思想?是「我的」思想;誰的觀念?是「我的」觀念;誰的判斷?是「我的」判斷;誰的鈔票?是「我的」鈔票;都是「我的……,我的……」。 那麼,「我」到底是什麼呢? 事實上並沒有一個真正的「我」! 所以,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因為從小就被外在各種的價值觀念所佔有,被物質的環境牽著鼻子走,成為外在環境的奴隸而不自知。為了我的身體、我的財產、我的家人、我的……,又哭、又笑、又歡喜、又懊惱,全都是為了「我的」,沒有一樣事情是為了「我」。這是多麼的愚蠢呀! 仔細想想,我們剛出生時,腦中本來沒有知識、學問,也沒有記憶,但是隨著後天的學習,漸漸地會辨別事物的名字、形象以及數量的多少。然後又進一步做出諸如──「這對我有沒有好處?對我好不好?」「誰是愛我的?誰是不愛我的?」「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等等價值判斷。而且在長期社會化的過程中,為了讓周遭的人所接納,也漸漸學會了抹滅自己真正的聲音,掩飾自己真正的感情。 於是,口是心非久了,連自己真實的感覺都無法體會,也失去了辨別事物真相的能力。身心往往處在無法主宰、無法掌控的情況之下。 真正的自我,應該是能夠主宰自己,能夠差遣、調配、控制自己的身心活動,自己能夠做得了主,這個才是自我。應該要向東走,就不會往西去;能夠主宰自己的雙手去救人、助人,而不是殺人、不是打人;也能夠主宰自己的心,讓它生起慚愧心、謙虛心,而不是驕傲心、自大心。 可是我們往往易受環境影響而轉變,隨著環境而動搖,以佛教的說法,那是隨「業力」而轉。「業力」簡單的說,就是過去的無量世,一生一生所做的一切善、惡,在現世得到的一切結果。 我相信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變成環境的附屬品,都希望做一個能夠主宰自己的人;也就是不要隨著業力而轉,這就要靠願心和願力來轉變。否則只有隨波逐流,隨著環境的「風」在轉,隨著別人的腳步起舞,成為環境的附屬品,而不是轉變環境的人。 盡心盡力做自己能做的,學自己應該學的,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盡量的付出,從中不斷的修正自己,這就是找回自我最好的方法。 希望大家,也祝福大家:能夠找回自己。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找回自己》

2012年02月15日
公開
10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 演好人生大戲

問:許多人努力了大半輩子,回首看,難免有這輩子似乎白活了的感歎。可是人生不能重來,難道就只能如過河卒子,拚命向前衝而已嗎? 答:所謂「白活了」這種感覺,主要是因為沒有成就感。人的生命過程中,如果沒有一定的生命目標,也沒有生命的歸屬感,難免會產生「白活」的感歎。 這就和小動物一樣,從出生到死亡,並無更高層次的意義,沒有目標,也不知該做些什麼?累積了什麼?一個人如果沒有累積成就,回首前塵時,常會感歎生命好像是多餘的。 因為他們想像中的人生價值,是在於兒孫滿堂、高官厚爵;在於富貴、名譽、地位;有形的、有量的、可數的,才會覺得一生過得值得。有人生了很多小孩,且個個有出息,事業有成,他就會有成就感。也有一些人,要賺了很多錢,開了好幾間公司,才會覺得有成就感。 我在大陸的俗家三嫂,生了五、六個孩子。有一次我到大陸探親時,她很高興地向我說:「小叔,我為你們家族生了好幾個孩子,而且都養大了!」她的意思是說,我沒有替家族留下香火,她卻生了五、六個孩子,語氣中充滿成就、滿足感。她把孩子帶大的確是一種成就感,我對她說:「辛苦妳了!」 我們常看到一些人,既未做官、也沒賺錢,家境沒有變得更好,日子在平淡中一天一天地度過,轉眼過了大半輩子,沒有什麼數字可以看出自己這輩子的成績,就好像是白過了。 其實,生命並沒有白過。每個人都為自己的生活、生存而努力。雖然有些人沒有能力儲蓄,但每天還是得為三餐打拚;也許在大社會中,個人只是配角,但在自我人生大戲中,卻是不可變換的角色,即使僅是跑龍套的角色,也要盡心演出。 一齣戲,要有主角、配角和跑龍套,每個人盡心演出,戲才會精彩、好看。人也是如此,主角也罷、配角也罷,只要好好演好人生大戲,自食其力,盡其在我,人生就沒白過。因為主角只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配角。只要認清自我,演好自己的角色,自己就是主角。所以,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白過日子。 也許在大社會中,個人只是配角,但在自我人生大戲中,卻是不可變換的角色,即使僅是跑龍套的角色,也要盡心演出。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方外看紅塵」

2012年02月13日
公開
9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金剛經》的心靈環保

【安和週報】擔心、憂​心沒有用,留心、用心​卻是需要的 《金剛經》的心靈環保 (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就是「不在乎」,不在乎自我的利害得失;「生其心」,就是以無私無我的智慧,處理一切事物。 (二)「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當我們行布施、做好事、發起慈悲心的時候,不要有一定的對象。「色」就是一定的對象,紅的、綠的、方的、圓的、長的、短的、親的、疏的……等一定 的對象;「聲」就是各種聲音;「香」就是諸般氣味;「味」就是酸、甜、苦、辣等味道;「觸」是感觸、身體官能的接觸;「法」是自己心裡的想法或觀念,一切屬於心理或精神部分的,宗教或哲學上的最高原則或「神」。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合稱為六塵,都應該全部擺脫,這樣心靈才能得到清淨,這樣行布施才不會生煩惱心。 (三)「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意思是說,如果心仍然執著於色聲香味觸法,就是「非住」,就是「不住於菩提心」。菩薩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應該以「無住心」布施,這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金剛經講記》

2012年02月12日
公開
8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究竟可靠的平安

人生在世難免遇到不平安的現實,身心平安的尋求,從內心的平安做起很重要。向心外求快樂、向環境求安全,可得到一時似是而非的平安,然而並不可靠。有的人雇請許多保鏢,只能預防暴力事件的發生,但颱風、水災、地震等天然災害,還是有可能降臨。如果我們憑空想像,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安定、不變動的,那其實是昧於事實的幻想。所以不妨認定:我們所處的社會是不安全的。 心裡隨時準備面對與接受不平安的狀況發生,隨時可以應變與處理,才是平安。中國人說「未雨綢繆」,在安定中保持危機感,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心理準備,如此,即使遇到困擾打擊,也能視作平常,從容處理。在悲觀的境遇中,心裡能感到樂觀,心才能安。認清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事實,才能達到內心真正的平安。許多人認為在臺灣生活缺乏保障,對岸的武力威脅、治安的敗壞、社會的失序、人心價值的混亂、自我意識的過度膨脹、重大災難發生頻繁等,呈現出來的種種都是不平安,在這樣的狀況下,或許我們可以回過頭來,從內心看起。 我常常講:「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心是最靈活的,透過心念的調適轉變,即使到了絕境,人人都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因為心念的轉變有時可以扭轉乾坤。若能懂得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細心體驗,對美好的抱持感謝,對不好的感到樂觀,念念都是好念頭,自然能如雲門禪師說的「日日是好日」。 凡事設身處地,多為他人著想,增長了自己的慈悲心;凡事要知己知彼,通達情理,不光為自己的利害得失著想,便能開發自己的智慧心。 身處二十世紀末,面臨天災人禍的危險,好像特別的多。從佛教的角度來講,便是接受因果,由人心的安定來著手。人心為何不平安?因素很多,我們只能說是因緣促成的。人心安定,至少在我們的環境中,由人類自己製造的災禍會少一些。各方的因緣都能平衡些,社會便能較安定,天災也少些。面對天災人禍,人能做的還是心要安定,要能氣和心平,人與人和諧相處,與自然彼此適應,自助而後人助,人助而後天助,人人惜緣惜福,從自身的安定做起。 我個人由於宗教的信仰,心存「處處觀音菩薩,聲聲阿彌陀佛」,隨時安心、隨念安心、隨遇安心,隨時隨地把心收回來,讓波動的心安定下來,更希望佛法的「慈悲之光」、「智慧之光」,給人間帶來溫暖,讓人人都能身安、心安、家安、業安才是真正可靠且究竟的平安。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

2012年02月11日
公開
12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山花開似錦,澗水湛如藍

道理是拿​來要求自己,不是用來​苛求他人 問:有人問大龍禪師:「世上有沒有永恆不變的真理?」禪師答:「山花開似錦,澗水湛如藍。」他是用易謝的花和流動的水,也就是無常,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答:是的。許多學者和宗教家都認為真理是永恆的、是必須堅持的,唯有真理才是最可貴的;為了維護真理可以跟別人干戈相向,為了追求真理可以不惜犧牲,真理這個東西不知害了多少人,使世間產生多少混亂和悲劇。 所謂真理是絕對客觀的事實,然而凡是人所見者都不是真理。哲學思想是人的思想,不是絕對客觀的真理;宗教信仰是人的信仰,不是絕對客觀的真理。前人所奉持的真理現代人可以推翻;同樣地,現代人所認定的真理未來人也可以否定。歷史上發現真理、堅持真理的人或許成為民族的英雄或世界的偉人,甚至被當成聖人或神來看待。但時過境遷之後,那個偉人可能變成歷史的罪人,遭到批判和鬥爭。 比如有人認為馬克思主義是真理,可是推行的結果使多少人喪生在他的唯物論之下,世界也蒙受空前的災難。宗教也一樣,這個宗教唯我獨尊,那個宗教也自認代表真理,於是發生所謂的聖戰、神戰、為天而戰等等。 還有些人認為中國所講的天或道是真理,這種觀念也是謬誤的。我們不要把某個特定的形式、形象或模式稱為天或道,堅持這個特定形象就是錯的,不予堅持而給一個抽象名詞則無所謂。 佛教講諸法無常,而且無常的東西時時變化、處處變化,整個宇宙處在錯綜複雜的情況下,因緣生、因緣滅,時時刻刻在生滅變化。所以,一定要講真理的話,無常大概就是真理吧!因緣的變化大概就是真理吧!但是堅持無常的觀念也是錯的。事實上有人誤解了無常,正確的解釋必須來自日常生活、人間現象,以及個人經驗的觀察,當你發現一切都在生滅變化之中,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你就體驗了無常。 無常並不可怕,但一講到無常,一般人會覺得很悲哀、很落寞、很淒涼、很無奈。相反地,對禪師和悟者而言,他們的心胸非常開朗豁達,任何時地都很安穩自在,因此無常的現象在他們眼中非但不可怕,反如滿山繁花,一片織錦,又如山中澗水,明湛清澈。你要看無常嗎?這就是無常!你要找真理嗎?這就是真理!真理就是無常,無常就是真理;在那裡呢?處處皆是!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

2012年02月09日
公開
11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 好人緣自己創造

天不錯地​不錯是心錯,他有理你​有理我沒理 結了惡緣怎麼辦? 我們要廣結善緣,不要結惡緣。因為一旦與人結了惡緣,冤冤相報無盡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萬一與人結了惡緣怎麼辦?冤家宜解不宜結,要想辦法把這筆帳理清。但有些帳則是糾纏不清的,你認為自己已經還債了,可能到臨死為止,對方還是照樣找你麻煩,不會因為你對他好就讓他改變。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不要讓他欺人太甚,要不然會害他造業太重;但是讓他佔一點便宜,是沒有關係的。 如果真的有人對你怨恨不已,在不危害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就讓他的怒氣發洩一番也好。有些人乖戾凶暴,也許是他過去生帶來的惡因惡習,致使人人討厭他們,把他們當作壞人、惡人,我們不要報復他們,應該替他們祝福,祈願諸佛菩薩讓他們心地柔軟、觀念轉變。 做個清楚明白的好人 在佛法的觀念中,人人都是我們的善友、善知識。 但是有人認為,如果把所有人都當成好人,自己不就專門吃虧嗎?其實,做好人也要有原則,要做清清楚楚的好人,不要做糊塗愚蠢的好人。 例如,有的人身體健康,有能力可以賺錢,卻想佔你的便宜,向你要錢。這時你不能給他錢,但可以幫他找工作,否則他會以為佔別人的便宜很容易,往後就會得寸進尺。 對於打擊你、冤枉你的人,要把他們當做逆緣的善知識。對一個很有彈性的皮球來說,拍得愈用力,就會彈得愈高。如果身心健康,就不怕受人打擊,甚至反而能把別人帶給你的打擊與災難當作償債、培福,這不也很好嗎? 本文摘自 -- 好人緣自己創造〈智慧掌中書系列〉

2012年02月08日
公開
8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 生氣是慢性自殺

感恩能使​我們成長,報恩能助我​們成就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對自己不好,對別人也不好,常起瞋心就如同慢性自殺一樣,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氣。 然而,勉強控制瞋恨心的結果,反而會愈控制,就愈瞋恨自己,因為你會發現根本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每當瞋恨心生起時,你就會怨恨自己:「怎麼搞的?連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實在太不應該了!」 情緒是不能用控制的方式來處理的,必須要採取疏導的方式,才能真正地化解瞋心。而瞋恨和慈悲是相對的,因此只要我們多培養、增長慈悲心,瞋心自然就會減少了。所以,試著從另一個角度看事情,轉變自己的情緒,以更積極的慈悲心、愛心來看待世界,才是化解瞋心最好的方法。 例如你正在忙,孩子們又在你身旁吵鬧,心裡當然會覺得很討厭、煩亂。但是,如果你能將念頭一轉,想到:「孩子們不知道我在忙,只是因為玩得很高興,才吵吵鬧鬧!」那麼你就會感覺到他們的可愛,很快地就能消除心中的瞋火。但是孩子們的吵鬧畢竟還是會影響你做事,如果仍在吵,不妨就陪他們一起玩,順便休息一下,再回到工作上,這樣說不定效率更高。 其實,當某個人或某件事惹你生氣時,你應該要感謝他,因為對方用他負面的行為來提供一個學習的機會給你,讓你能夠戒瞋;而且你也要慈悲、憐憫他,因為他不知道他的行為是錯的。 但是,如果已成為習慣性的瞋恨,想要在瞬間轉變念頭,實在很困難。所以,我常勸人念「阿彌陀佛」,因為當瞋恨心生起時,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或是其他的佛號、咒語,就能把瞋恨的情緒轉移到念佛、持咒或是念菩薩聖號的清淨心念上。能夠這樣做,久而久之,瞋恨心自然而然就會轉為清淨心了。 因此,下一次當你想要罵人,或是恨人恨得牙癢癢的時候,不要控制你的情緒,就念一句「阿彌陀佛」或是「觀世音菩薩」;即使一時忍不住還是開口罵人,罵出來的那句話也是「阿彌陀佛」。這樣不但憤怒、瞋恨的情緒會漸漸地減少,而且還養成了經常念佛、念菩薩聖號的習慣。 除此之外,我們也要常常問一問自己:「我今天做了多少好事?我今天心裡產生了多少慈悲心?是不是有瞋恨心?瞋恨心有沒有顯露出來?或是心中有瞋恨,但是沒有顯露出來?」就像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經常反省自己的行為、語言、心裡的念頭,有了這個自我檢討的工夫,瞋恨心也會愈來愈少。 本文摘自《放下的幸福:聖嚴法師的47則情緒管理智慧》

2012年02月02日
公開
22

在家可不可以唸大悲咒?

這個問題,好多人問過. 都問我: 師姐,我聽說不可以在家唸大悲咒。 通常我都回覆:可以。   就不再多說什麼。 因為我認為,你自己念念看,就知道可不可以。 各位要知道,大悲咒,是一個發願的咒,他不趕鬼,也沒有引魂。 他就是一個 集28部眾行法的一個咒語。 就如你打電話給觀世音菩薩求救,所以,這沒有什麼可以或不可以。 為什麼有人說,不能唸大悲咒 會引來鬼魂呢? 我分析的狀況如下: 1。因為它是個咒語,大家不懂咒語,心生恐懼。 2。通常廣泛應用在辦喪事或是超薦法會上,造成人的心理因素,覺得這是可以引鬼魂的。 3。這個咒,太多人持,每個人感受不同,有些人就會說 他感覺什麼了,正如以訛傳訛,多少人就被這些坊間的說法給迷惑了。 4。信心度不夠,覺得持咒會引來鬼魂。 怎麼樣引來鬼魂呢? 心生暗鬼,就會引來鬼魂。 通常要持咒 能夠把鬼都吸引來,還真的要有點技巧。 不是我們所想的那麼容易。 鬼要聽你唸咒,也是行愛於眾生,你就當作KTV唱歌,只是見不到聽眾而已,也沒人跟你搶麥克風,多好啊?! 當你在持咒時你就是主角,根本不需要想到旁邊有誰會聽。 你只要誠心持咒,基本上誰聽或不聽,都不是重點。 至於坊間的說法,更無須理會。 誰能持個大悲咒都能引來鬼魂,請問是陰間大法師嗎? 我們在家修行者本來就沒有那麼大的功力能夠呼風喚雨的, 根本無須擔心。 念經有干擾,有時候是你的心不明,你的思緒影響你。 至於會說出 我念大悲咒感覺有鬼在旁邊看我 這樣的話的人, 也或許是心不明 不安心了。那麼念再多次也沒用,可謂自身障礙也。

2012年02月01日
公開
13

新手必讀- 新手必詳讀

這個網站由師姊 + CC一起為“有心”的問事者解惑 處理的項目 解因果 (包含工作、家庭、身体) 沒有配婚喔 一次只能問1~2個對象.所以從較急問起.並詳述狀況 因為一次問太多,你本身無法一次幫那麼多人.不能太貪心喔 無緣子女 冤親債主迴向 祖先、往生親人 疑難雜症...如果你的問題沒在這裡...可能是沒寫到吧! 但我們不算命喔! 如...我有沒有孩子? 如果你想要孩子.但還是生不出來的可以問.不過最好都有到醫院檢查過 ============================================================== 請在問事的時候特別寫上 ”通關密語”: ""我願意以”手抄經”的方式超渡我自身的冤親債主並且懺悔自身累世的諸惡業" 也就是你只要願意抄經.就可以問事. 因為我們是希望能解你的問題,而不是滿足你的好奇心 看到這裡,如果你都同意,就請繼續往下看。 但如果只是問了,又不做,後果自行負責喔。 ============================================================== 留言請先加入BBH會員,並記得要分段喔. 每次留言.請都用新增留.並都留下姓名及生日,名稱(Name)請不要更改. 免費手抄經網址:(http://www.e-books.tw) 點選左邊的手抄經結緣: 點選其中一本經書 .把要的經書一次寫在備註裡 (請參考本文最下頁有經書全名) 如果有Yahoo帳號 可進入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e-books/guestbook?page=2 按我要留言 把你要的經書全部寫上 如:我是xxx,地址:110台北市.......3。聯絡手機0935-xxx-xxx 我要申請的經書如下: (全部寫完你要的經書) 地藏菩薩本願經*2本 解冤咒*5本 可參考申請流程示意圖 http://www.babyhome.com.tw/album.php?op=view&mid=520378&fid=98538110&F ============================================================== 超渡順序: 1.無緣子女:(若有流產或拿掉,一定要先渡) 2,冤親債主 3.祖先 一定要解渡完無緣子女,才能問下一項,因為一次師姐無法回覆太多. 要按步就班來, 開太多經書給你,反而不好,因為你一時無法完成二項, 他們會來等喔~ ============================================================ *****問事所需資料***** 一、解因果者: 1.真實姓名:若改過請二個都給,並告知何時改 大約民國幾年改 2.生日:註明農曆或國曆 如:99/02/02 (國) (有相關的人,都需要留)。 3.要把問題詳述。 === 二、無緣子女者: 有心要渡 就不能再犯了~ 否則罪會加重喔 1.真實姓名:若改過請二個都給,並告知何時改 大約民國幾年改 2.生日:註明農曆或國曆 如:99/02/02 (國) 3.最好有對方的姓名及生日 也就是男生的名字,如果有劈腿不知是哪一個 就全寫出來(這是為求儘速找 到對的小朋友.我們不會去在意或記住那些, 甚至見面我們也不知誰是誰) 那裡的小朋友 很渴望人家渡,所以菩薩在問 都會亂舉手. 4.拿掉或流產的年:如民國90年(拿掉)或民國90年(流掉)    若是夭折請註明出生日期及出生時 是否有心跳 幾週大    (如果不確定 就寫約90年~93年間) 5.小朋友若有二個以上,請一一寫出來.以上內容.共多少個.    如98年1個, 99年2個 共3個. === 三、冤親債主迴向  1.本人真實姓名:若改過請二個都給,並告知何時改 大約民國幾年改 2.生日:註明農曆或國曆 如:99/02/02 (國) 3.問題詳述 === 四、往生親人及祖先 1.姓名及生日:註明農曆或國曆 如:99/02/02 (國) 2.忌日:若不知日期,就告知民國幾年 3.如何往生 4.若是其他問題請詳述 以上: 有參加過法事超渡者,請先告知何時的法事,法事名稱,以便確定是否超渡成功. =============================================================== *****流程***** 當你問事時,如果是對像是無形的.他們都會知道喔!因為他們都很期待. 一、師姊會依照菩薩的指示.開立需要的經文. (不要問我們有什麼,因為是菩薩開的,也不能討價還價。) (如果經文太多,自然會告知你其他替代方案。但只是減少數量,不是沒有。) 二、知道經文明細後,請自行上網到e-book免費索取手抄本. (http://www.e-books.tw) "點選手抄本結緣" PS: 是專用的手抄本. 不是隨便拿一張紙來寫 三、抄完經之後 要給師姊及菩薩過目.如果你抄的時候不專心或沒悔過心,會被退件重抄喔! (這是真的).然後告知你已抄寫完畢,詳載最下頁: "抄完經了- 下一步要怎麼做" 通過後.即可寄回郵我們,請領疏文 (好比是離開的通行証) 就拿著這些及需要準備的金紙 (師姊會在疏文上寫明你需要哪些.你在自己去買.若無註明,可自己隨喜與廟方購買). 四、找一天(越快越好).去地藏庵(離你家進的 地藏菩薩廟,可以化金紙.經書的)親自化掉, 領到疏文請不要超過二週.拜拜流程請到2010年3月11日記.   Ps:解渡無緣子女的流程可參考2010年2月22日記詳載 ================================================================== *****抄經注意事項***** 1.問完事後,請照師姊開的經書認真的抄且專心 要"黑筆".為求方矩之宜. 將會抽驗,若是敷衍了事會被退件喔!(寫錯可用 利可白塗改) 2.只要帶著誠心及專心 懺悔心抄經,沒有什麼禁忌. mc來可以抄, 你靜的下來的地方都可以抄. 穿著"只要不要穿性感睡衣或沒穿 都可以抄" 抄經前最好都要洗手. 3.不能因為抄經就正事不幹 有小孩的人請照顧小孩 有空找時間專心抄經. 4.抄經時最好可以跟著唸及了解其意義.不能用趕的. 5.如果抄經時 有干擾(如頭痛,身体不舒服.脾氣爆燥 使你無法順利抄下去.可以祁求,南無觀世音菩薩.說你真心懺悔.現在抄什麼經.迴向什麼人,希望 讓你順利抄完. 6.不可以用簡体字寫,儘量對應經書上面的字抄寫. ===================================================================== *****抄經問與答***** 1. 請問抄經"黑筆"是有指定什麼筆? => 沒有 只要是黑筆都可 , 但不要用鉛筆 2.請問抄經時間有限制嗎? =>最好在三個月內寫好,可以寫儘量寫, 因為在你問的同時,你的至親已經在等了, 如果無法三個月內完成建議最好不要讓他們等 一年半載...將心比心囉. 3.孩子的爸爸 或 媽媽可以一起抄嗎? => 可以一起抄...但要孩子有關係的人 如果祖先的話,有血緣相關都可以抄...(也可以共同完成一本) 但要注意誠心,否則會被退件... 4.有沒有限定在什麼地方抄 =>沒有,但要乾淨的地方...房間也行.客廳,咖啡廳 可以讓你靜下來的地方都行 5.行房之後可以抄嗎? =>行房之後 都會洗操吧,如果你還有體力抄的話 只要淨身就可以 (抄經前 無論之前幹嘛 最好都要洗手) 6.抄經衣服有限制嗎,穿睡衣可以嗎? => 不要穿性感睡衣 都ok 7.師姊開的經書,都是以一本為單位,也就是1本手抄經為1本 8.我抄完經可以看孩子嗎 => 不能看,因為看了也於事無補 只是讓自己更難受而已, 如果你現在的兒歡喜過日,而另一個兒黑暗中度日 髒兮兮的,心裡豈不難過? 9.我的孩子過的好不好? 都在那黑暗的孤兒院嗎? =>被拿掉的孩子都在那個黑暗空間. 你覺得會過的好嗎? 10.農曆七月可以抄經嗎? => 可以! 沒有禁忌.這時候有些敏感体質的人,都會感受到他們需要被渡化.希望你快抄,所以千 萬別停下來. 11.如果抄到三昧水懺,有ooo的部份要填寫 "該抄經人的名字"如幫給媽媽,就寫媽媽的名字,最好請他在名字下蓋手印. 12.經書的最後頁回向要如何寫? 可以先不用寫,等到請領到師姐開立的疏文以後.照寫即可. *其實疏文即可代表,此頁也可不用填寫* ============================================================== *****抄完經了- 下一步要怎麼做***** 抄完經請記得上來留言 以下資料 1.請留你的全名及生日 2.請告知你抄寫的經書的書名及各數量 完全抄好,師姊會告知你要抽驗的經文頁數, 麻煩你再用數位相機照相或者到便利商店掃瞄至 *[email protected] *(傳好後,請留言告知) mail主旨請寫:姓名及bbh匿稱,經文抽查 (最後一個是數字1) ★抽驗經文請注意★ ●MAIL抽驗經文,請"不要"用壓縮檔,或是檔案太大的照片傳送.最好以單一PDF檔整合所有經文,方便判讀。 ●寄件主旨請寫上: 您的姓名(BBH暱稱) 抽驗經文 。例如:王小花 (BBH暱稱小花媽)抽驗經文 4.經書通過後,請附上回郵到基隆郵政38-75信箱 林小姐收 禮貌小提醒, 別忘了附上紅包喔,金額隨喜 *請在另外紙寫上上姓名及生日,所求事項(嬰靈可縮寫BB加數量 如BB2) 就是2個) 並寫上抄經 的經書名及數量,因為開疏文要用到 5.師姊收到回郵 即會將疏文開好 寄回給你 回郵可用B5信封,限時或平信即可.師姊會依你的需要,有時會附上結緣品 結緣品:有依你的姓名及生日跟菩薩祁求的,可以隨時帶在身邊. 如果需特別求結緣品,請告知所求為何!如果結緣品送完 請見諒! 6,收到疏文後 記得在有名字的地方蓋上大姆指手印(左右手皆可).需要填寫資料的部份 記得寫 上去.最後的日期寫 當天要去廟的日期 (皆用黑筆填寫) 7.折的衣服 玩具只能收到疏文去化掉時 當天一起化掉 8.以上準備好了 依疏文的指示金紙去購買,即可去廟裡化掉 9.經書能不燒就不要燒,恭敬心化掉疏文即可. 若是怕家人知道拿過BB,可化掉,但必須雙手合十慎重化之. *拜拜方法及流程 請參考2010年3/11的日 ==================================================== 經書全名- 因為書名太長,所以有時候會寫幾個字代表,但全名如下, 申請經書時 你們可以確認一下囉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 =滅罪謢童子經 =童子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 =地藏經 慈悲藥師寶懺 =藥師寶懺 慈悲三昧水懺 =三昧水懺 佛說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藥師經 佛母準提神咒=佛母準提咒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普門品 般若波羅密心經=心經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大悲咒 請參考1/1日的日記 手抄經申請流程 手抄經後頁疏文填寫示意圖

2012年01月19日
公開
15

見面會

見面會

2012年01月17日
公開
14

真的有嬰靈嗎?

有人問,真的有嬰靈嗎? 所謂的嬰靈 ,是與你有宿世因緣 成為你的子女, 每個孩子幾乎都是父母親的課題與考驗, 也因此,假使你在年輕時 無力撫養,慎重考慮下而拿掉的孩子, 但你的心中有悔意,基本上孩子是多少能理解. 若是經常性的墮胎,或是不自我約束,那麼除了自身會有身體不適以外, 也因為你的隨便與果報,自然會在某個低落的點,讓嬰靈來討報. 被拿掉的孩子在哪裡? 他們在一個黑暗的空間, 裡面當然也有管理的人員,但非神兵神將。 整個像個學校大操場,裡面也有玩具,但是通常被捨棄的孩子, 是不太活動的,假使沒有更好的因緣,或是父母也不超渡的話,小孩會顯的很閉塞。 很多人都會把小孩供奉在廟裡當做超渡,但切忌不要取名字, 應該隨其因緣使其不再掛念(受超度之法名則不在此限內) 其實裏面黑鴉鴉的,也不知道該怎麼寫。 大家看過黑幕沒有?就是那樣。 但是每個孩子心裡都留著一盞燈,那叫做希望。 有的會隨之因緣投胎,也有可能成為妳的媳婦或是女婿。。。 也就有可能演變成現世冤親,類似我們所看的八點檔肥皂劇。 多數會等著,成為現世冤親的機會也有,所以如果能夠儘早超度則為之。 如果已經被超渡了,那我還要繼續做功德回向嗎? 答案是,可以的。 你給的祝福越大,你的心也會得到安寧。 有時候是自心的不平靜,而非他來討報。 我們都建議 不管有沒有投胎,都就盡量去做。 因為也不會有任何損失。

2012年01月09日
公開
16

大眾疑惑Q&A(往生者�問事經驗)

1)若是往生者會投胎,那靈骨塔裡的又是...?? 怎麼做才是好的方式呢?要常去看他或是拜拜嗎?? 若真的有去投胎還要繼續拜嗎?可是怎麼知道有沒有投胎呢? ANS:這是中國人的習俗。 如果去投胎,你繼續祭拜,只是慎終追遠。 一點影響都沒有,也不需要知道有沒有投胎,因為會隨著往生者的功過尋找投胎機會,活著的眷屬能以法度超薦之。 ***************************************** 2)命運天註定,生死有命,真的是天注定的嗎?無法改變?若都是注定好的 是不是我們現在在做的事都是冥冥中注定好的呢?那因果也是註定的嗎? 會不會人做好事壞事也都是注定好的呢?? 雖然我們都覺得感覺好像自己可以掌控,但其實一切都命運中的一環呢? 有時候常常有人覺得自己沒做壞事也算善良, 那為什麼不好的事接踵而至,是不是就是因果的關係呢? 若是的話是不是就又回到命運問題了? ANS:好人壞人 並不是註定好的。 人是可以控制自己心念, 作好是壞事,都是一念之間。 所謂因果,不是我們所看的到的那樣簡單。 你以為你沒做壞事,所以就不會生病 不會有意外嗎? 怎知道我們累世沒有傷害過什麼人呢? 當我們好的時候,這些果報自然會找上門來, 再說病痛,有時候是生活習慣不好, 那也是自找的。所以不需要宿命論, 因為不好,所以我們要尋求解決的方式。 而不是白白活著等果報。 ****************************************** 3)不管是對對佛祖或往生者是不是都只要心存敬意、善念、誠心, 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呢?? 例如:拜有可以吃掉籽的水果,香或牲禮要基數或偶數, (不知者無罪且誠心參拜) 往生者若是自己的親人應該都是對我們好的,不會有惡意...等 (對自己的親人一定是好的,哪怕是沒有特殊交集的親人 也至少不會有惡意吧?因為媽媽身體不好, 曾經有人說是因為媽媽的外婆沖到不高興造成的... 但是若是被拿掉的小朋友是不是會有怨懟就...不知道了!!) ANS:往生的親人來找麻煩,這種說法是比較籠統的。 應該說,往生的親人無法受到超渡,所以希望能求渡而已。 至於你說的基數偶數的祭拜品,請自行GOOGLE。 佛教沒有講求那麼多,一切隨心隨喜 但不隨便 被拿掉的小朋友有沒有怨懟,這是必然的。 至於外曾祖母要去找媽媽麻煩,那你要問問那個告訴你的人,根據在哪裡? **************************************** 4)坊間有很多標榜可以問事的地方,要如何分辨是真是假呢?? 當然都是抱著誠心去的,也不好冒犯...但是,又看不到, 究還是會半信半疑,所以有時候就會有人建議去廟裡問佛, 但是只能擲杯解簽去瞭解,也擔心會錯意用錯方法, 不知有法可以分辨或有建議其它做法嗎? ANS:只能靠你自己的智慧,先了解,再想清楚你自己的問題。 如果你疑惑,就不要去問。如果你了解了對方,有百分之八十的信心再去問。 去廟裡問神佛用解籤也可以,但你要找到會解籤詩的師兄姐。 基本上,算命的是一個體系,處理疑難雜症的,又是一個體系。請不要渾淆之。 ***************************************************** (我有去問過,費用不是隨喜但是只收200元像掛號一樣, 要寫名字、生日、地址,問前先燒香給佛祖、 問完要燒金紙連同自己的單據資資料一起化掉, 但是感覺都是我自己在說的,不像是看出來的... 對於我去問的事,我就半信半疑,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做好? 不做又很奇怪,做了也不知道會怎樣?還會不會有後續要...? 但是人家說要問要做就要相信,所以若是這樣是不是就是求心安的?? ANS:很多問事的人,就會有”考考你”的心態。 如果是這樣,我建議你也不用去了。 因為答案在你的心裡,你只是想確認,並不是想知道解決的方式。那也不需要浪費大家太多時間了。 你坐在那,什麼都不講,對方也不會告訴你什麼。 修養好的會跟你聊聊,沒時間又很多人排隊的,會直接請你出去。  你只有花一兩百塊錢,對方也沒有要你多花什麼錢的話, 那對方已經是功德無量了!  而不是花了一兩百就想聽完你想聽的,那你不如去買份報紙來看。 不要去想著怎麼考驗 〔他是正確的〕 先問問你自己,你去問事的心態是什麼? 是想求個明白,還是好奇 想要少走點冤枉路? 還有,如果有人可以在你一坐下就準確的說出你的一切, 那你要小心了,可能是養小鬼或是巫術。 當然那時候的費用不可能是一兩百。 所以,請你要找人問事,一定要先確認對方是你能信任的。 沒有什麼事情是”看出來”的。 如果你認為對方給你的建議無害而且有益,不如去做, 不管是哪個神職人員,好心的也非常多。 但有正知正解的又能讓你理解的,真的是要有緣才能遇的上吧。

2012年01月08日
公開
9

見面會-額滿囉

見面會-額滿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