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vivia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自然發奶法-母乳源源不絕

2006年01月04日
公開
60

自然發奶法-母乳源源不絕 聰明的媽媽都知道哺餵母乳的好處,也因而選擇哺餵母乳,讓媽媽和寶寶更健康!但是,要如何用對方法,讓乳汁源源不絕,持續哺餵呢?掌握原則和小小的「訣竅」,妳一定能輕輕鬆鬆地「發奶」! 文�施名玥  採訪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張家蓓.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護理長何芳燕 模特兒�欣怡 常聽聞媽媽擔心乳汁不足而放棄哺乳,真的很可惜!因為喝母乳的寶寶,不但營養均衡,也能減少過敏性疾病的罹患率,好處多多!本文提供哺乳媽媽好用的居家照護法,以及簡單易學的發奶食譜,不必擔心乳汁不足! A居家照護篇 1.增加次數和時間 乳汁的分泌是神經的刺激反應,當寶寶吸吮乳頭時,會刺激媽媽腦下垂體的泌乳激素和催產素反射,如圖1。由於母乳很容易被消化,媽媽1∼2小時就需哺餵寶寶一次,但隨著頻繁的吸吮次數,使奶量增加,哺餵的間隔時間也會逐漸拉長。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護理長何芳燕建議媽媽及早哺乳,甚至在產檯上即可進行,讓媽媽和寶寶更快學會有效的互動方式,包括餵乳和吸乳姿勢。  2.攝足3,000c.c.水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張家蓓表示,產婦經常會感到口渴,除了因生產時血液大量流失外,也與乳汁的分泌有關,因此,必須要多喝水,有些媽媽擔心喝水會造成小腹大、水腫等情形,但張家蓓醫師認為水量攝取不足,反而有阻新陳代謝作用,使身體負擔更重,阻礙乳汁的分泌。建議可至中藥房購買荔枝殼煮水飲用,具高度的止渴效果。 3.建立信心 剛開始,母體的乳汁分泌量比較少,因此,當媽媽看到寶寶哭時,就擔心他是不是餓了?而泡配方奶給寶寶喝,讓聰明的寶寶發現,吸吮乳頭的動作比較費力,就逐漸地不想喝母乳,進而使母乳的分泌量變少!因此,媽媽必須堅定意志,信心滿滿地持續下去,畢竟吸吮對寶寶的成長和發展,是很好的! 心情鬱悶怎麼辦? 產婦的情緒很容易受影響而起伏不定,一旦陷入焦慮或痛苦中,會抑制乳汁分泌,因此,媽媽多休息,保持心情愉快是很重要的!建議媽媽可以沖沖熱水澡,使身體放鬆,可加強噴乳反射;或是聽柔性的音樂,請另一半幫忙按摩,放鬆身心靈。  醫學辭典--噴乳反射 這是一種荷爾蒙的作用,在於幫助奶水噴出乳頭。當產婦的乳頭受到刺激時,感覺通過神經傳送到大腦,引起垂體分泌催產素,使乳腺細胞和乳腺管周圍的小肌肉細胞收縮,讓奶水從乳頭流出來,進而使寶寶得到充足的奶水。 正確哺乳7法則 1.儘早哺乳。 2.隨時哺餵。 3.勿給人工或安撫奶嘴。 4.媽媽哺餵前先洗手。 5.含住乳頭及乳暈。 6.兩邊乳房輪流餵。 7.漲奶時,在3小時內擠奶,否則會影響「供吸平衡」使乳汁變少。 專家見解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張家蓓表示,以中醫來說,乳汁分泌的問題與氣血有關,分為二種:一是阻塞,另一則是不足。如果是阻塞的情形,媽媽會覺得乳房很脹,但乳汁又出不來,建議可用通草或路路通等藥材,加入雞肉或豬肉等食物,烹煮成湯來飲用;如果是不足的話,則會有子宮或下腹下墜、下垂感。有上述狀況時就要進補了,像八珍湯(四物湯可補血+君子湯可補氣),提醒媽媽們!君子湯內的人蔘需換成黨蔘,才能生效喔! B飲食篇 黑芝麻粥 材料:黑芝麻25公克、大米適量。 做法:將黑芝麻搗碎,大米洗淨後,加適量水煮成粥。 註:每日2、3次,或經常佐餐食用。適用產後乳汁不足者。 黃酒鮮蝦湯: 材料:新鮮大蝦100公克、黃酒20公克。 做法:將大蝦剪去鬚足,煮湯加黃酒。 註:每日兩次。適用於產後體虛、乳汁不下者。 紅糖豆腐 材料:豆腐2∼3塊、紅糖50公克。 做法:1.豆腐切塊,水煮,加紅糖。可再加入少量米酒。 2.水沸20分鐘後可食。 註:每日一次,連服5天。具滋陰、養血、增乳功效。 雞蛋沾芝麻末 材料:雞蛋(隨個人的消化能力而決定數量)、芝麻粉。 做法:雞蛋煮熟後去殼,沾芝麻粉即可食用。 豌豆粥 材料;豌豆50公克、白米適量。 做法:先煮白米,待水沸騰時,加入豌豆持續煮至熟。 註:可空腹食用,每日兩次。 萵苣子粥 材料:萵苣子10∼15公克,生甘草3∼5公克、糯米100公克。 做法:1.先將萵苣子搗碎,與生甘草同煎後,取汁。 2.入米煮成稀粥。 通草鯽魚湯 材料:通草3公克、鯽魚適量。 做法:將通草、鯽魚洗淨,一同放入鍋內煮熟。 註:不加油、鹽,吃魚喝湯。 燉豆腐豬蹄香菇 材料:豆腐5塊、豬蹄(前腿)一只、香菇25公克、絲瓜250公克、生薑絲少許。 做法:豬蹄切塊先煮,再加入香菇、生薑絲、鹽,後放絲瓜、豆腐。 註:此量需在1、2日內吃完。 專家見解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護理長何芳燕表示,因考量現代人講求生活便利,因此以上食補的材料都較易取得;其中如:萵苣子粥、花生豬腳、青木瓜湯等,效果不錯!另外,芝麻糊也很好,建議媽媽們不一定要按照以上食譜料理,可稍做變化如:黑芝麻粥若媽媽們烹煮不易,可購買現成的芝麻糊,回家沖泡即可。 飲食禁忌: ◆韭菜→冷性食物,具退奶效果。 ◆人蔘→產婦最好不要吃,不但有退乳作用,還易造成子宮收縮和出血。 ◆麥芽飲品→炒熟的麥芽可做退乳之用。 ◆酒精→適量有助分泌乳汁,原則上每公斤體重不得超過一公克;過量地攝取酒精,會降低噴乳反射。 ◆牛奶→有過敏家族史者可避免。 ◆刺激性食物→咖啡、茶、巧克力、可樂等,會間接刺激到寶寶,造成半夜哭鬧。 (資料來源: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226期) 孕婦須知單元)

如何判定純母乳寶寶有吃到足夠的奶水?

2006年01月03日
公開
72

如何判定純母乳寶寶有吃到足夠的奶水? 以寶寶的排尿來判斷:三天大以後的寶寶一天尿尿6-8次(有6~8片濕的布尿布; 以現在尿布的容量,大約3-4片(一般紙尿布,約5~6片))顏色清澈或呈淡黃,就表示寶寶吃到的奶量足夠。 頭六週左右,寶寶通常一天大2~5次大便。 出生兩到三週內回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前三個月,一週之內體重平均增加113-227公克以上。一個月大約增加453公克以上。 (量寶寶體重時,盡量在同一個時刻、用同一個磅秤,以免產生誤差。比如說,剛吃飽或是剛大完便,或是不同醫院的磅秤,都有可能造成體重的誤差。) 餵奶時,媽媽可以聽得到寶寶的吞嚥聲。 飽足之後會主動放開乳頭沈睡。 至於嬰兒的哭鬧 和有沒有吃飽不一定有關係. 何種狀況會造成寶寶無法獲取充足的奶水? 有的孩子一直不停的黏在媽媽身上吸奶,可能是因為吸吮的姿勢不正確,無法有效的刺激泌乳。寶寶如果曾經吸吮過奶瓶或是滴管,就算只有一次,也有可能造成寶寶無法有效吸吮媽媽乳房(乳頭混淆)。寶寶只能吸到已經儲存在輸乳竇(通常在乳暈邊緣)的奶水,而無法刺激製造更多奶水,繼續供應寶寶的需要。 母親在餵哺時太頻繁的換邊,也可能造成寶寶沒吃到足夠的後奶。前面清水狀的奶是含抗體和乳糖較多的前奶,後面較濃呈乳白色的是含脂肪較多熱量較高的後奶。寶寶應該吃到前奶和後奶。沒有吃到足夠後奶的寶寶,也許容易煩躁不安。寶寶可能有足夠的尿量,因為有吃進足夠的奶量,但是沒有吃到足夠的熱量。 媽媽餵的時候心情煩躁,孩子也無法安心吃奶。媽媽心情太緊張,或飲食不正常,也容易影響乳汁的分泌。 增加泌乳的方法: 每天至少攝取2000CC水分 按照嬰兒的需求餵哺母乳 夜間持續密集餵哺。 多餵、多擠、多刺激。 保持營養均衡、增加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類食物的攝取 足夠的休息 輕鬆的心情 媽媽也可以選擇嘗試發奶的食物,如魚湯、豬腳等等。但因體質不同,對每種促進發奶食物會有不同的效果。 熱敷&按摩

母乳 配方奶

2006年01月02日
公開
83

成份 母乳 配方奶 蛋白質 乳清蛋白 以α-lactalbumin(α-乳白蛋白)為主,為溫和的蛋白質易被吸收,避免寶寶腸道過敏。並可幫助寶寶視網膜及腦部的發展。 乳清蛋白的含量比例高於酪蛋白 胺基酸 較多的taurine(牛磺胺酸):有助於神經傳導的發展 酪蛋白 不易被腸道吸收,會干擾其他物質的消化。 在配方奶中所含的乳清蛋白以β-lactoglobulin(β-乳球蛋白)為主,是造成寶寶過敏的原因之一。 酪蛋白的含量比例高於乳清蛋白 胺基酸 一般牛奶中含較多的甲硫胺酸、苯丙胺酸和酪胺酸:濃度過高會危害寶寶的中樞神經 脂質 必需脂肪酸 幫助神經細胞周圍保護套的生成,以及神經衝動的傳導讓寶寶反應快 膽固醇 促進大腦發育,提供類脂醇荷爾蒙、維生素D以及腸道膽汁合成的基本成分 *膽汁與膽固醇的代謝有關,母奶中的膽固醇可使寶寶長大後壁較不容易得高血膽固醇。 脂肪分解酵素 消化脂肪提供寶寶成長所需的熱量。因寶寶腸胃道的消化酵素還未能分解太大分子的物質,母乳中含有此酵素可幫助脂肪分解。 必需脂肪酸 含量少 膽固醇 製造過成中幾乎去除 脂肪分解酵素 製造過成中會被破壞 醣類 乳糖 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的關鍵。 可促進鈣、鐵的吸收。 促進Bifidus菌的生長。 葡萄糖或蔗糖 礦物質 生物利用率高、營養效率高 鈣/磷 鈣:磷=2:1。 對嬰兒而言鈣磷比最好是1.5:1 鐵 含量低於配方奶,但其吸收率很高(約50%) 生物利用率低、營養效率低。往往添加高量容易造成寶寶腎臟的負擔。 鈣/磷 鈣:磷=1.2:1。其含量為母乳的3、4倍以上。 鐵 含量多,但吸收率約只有10% 維生素 生物利用率高、營養效率高 維生素D 營養狀況良好的母親可提供足夠量。 生物利用率高、營養效率高 維生素D 易有維生素D過多中毒現象。 保護因子 比菲得式因子 促進Bifidus菌之生長,防止大腸桿菌侵襲。 無法合成添加

寶寶會咬我的乳頭?

2006年01月01日
公開
83

寶寶會咬我的乳頭? 賴慧滿 幼教專欄作家 餵奶保持覺知 分辨吸吮動作 面對寶寶咬媽媽乳頭這個問題,其實並非無法解套。寶寶長牙,牙床腫脹,就會有咬東西來減痛、舒緩牙齦腫脹不適的需要。媽媽要學習分辨寶寶的吸吮動作,在餵奶時儘量保持覺知,並且找個安靜的角落餵奶,就可以避免自己被寶寶咬。 問題:賴老師,您好!我的寶寶六個月大,正在長牙,前天她居然咬我!好痛喔!我很害怕她會再咬我,因此,每次餵奶時,我就變得很緊張。有人建議我乾脆斷奶算了,但是我不願意,還想再餵一段時間,該怎麼辦才好?寶寶這麼小,要怎麼樣才能讓她知道這是不對的呢? 聽到您的問題,我完全可以理解您的害怕與焦慮!因為,通常第一次被寶寶咬的時候,我們都無法預知,這種驚慌、害怕的感覺,一定是會有的。 學習分辨寶寶的吸吮動作 我想告訴您的是,寶寶雖然咬了您,但並不表示她一定會再咬您。此外,您對寶寶的吸吮將會更覺知,建議您,可以學習分辨寶寶的吸吮動作,事先防患於未然,這樣,就可以不用再擔心害怕了。面對寶寶咬您這個問題,並非無法解套,而以斷奶收場。寶寶長牙,牙床腫脹,會有咬東西減痛的需要。因此,我們可以想些聰明的辦法來解決。若是因噎廢食,實在可惜。如果,您和孩子都仍然享受餵母乳的感受,也捨不得斷奶,您可以想想新方法! 餵奶時要儘量保持覺知 首先,如果您發現寶寶的牙齒有新徵兆,就要在餵奶時儘量保持覺知。通常寶寶在吸吮乳房時,會張大嘴來含住整個乳暈。錯誤的吸吮,寶寶的嘴巴會比較靠近乳頭,這樣就容易因吸吮姿勢不良,導致乳頭容易破皮。所以,如果寶寶已經到吃得半飽之際,您不妨留意一下,注意寶寶的吸吮位置是否改變,若寶寶稍微將嘴巴鬆開,往乳頭方向時,就要留意,避免自己被咬。有的媽媽會建議,這段時間在餵寶寶吃奶時,儘量往身上抱緊一些,避免寶寶在吸吮末了,嘴巴靠近乳頭時忍不住咬下去,據說這樣是有幫助的。 舒緩寶寶牙齦腫脹的不適 如果您感覺寶寶可能正快要咬您時,一定要儘快把食指伸入嘴裡,讓寶寶不致真的咬到乳房。還有,寶寶熟睡時,又已經吃夠了奶,最好就讓寶寶離開乳房,以免寶寶在睡夢中,因牙齦腫脹而起的咬牙衝動。建議您可以在寶寶熟睡之後,將乾淨的食指或小指,緩緩伸入寶寶口中,讓小寶寶鬆開乳房。此外,您也可以讓寶寶咬固齒器,選擇安全材質,讓寶寶咬一咬,紓解牙齦腫脹的感覺。冰涼的固齒器或小紅蘿蔔、冷凍過後的蘋果切片或小手帕,也能舒緩寶寶的不適。當然,必要時可以請教寶寶的小兒科醫師,看看是否有紓解寶寶長牙不適的牙齦藥膏,當寶寶不舒服時,塗抹在她的牙床上。 找個安靜的角落餵奶 由於這個發展階段的寶寶,開始變得容易受外界吸引,因此,在餵奶的時候,最好找個安靜、較少受影響的角落來餵奶。如此一來,可以避免寶寶受到一時的吸引,突然轉頭而扯到乳頭,因為,這樣媽媽的乳頭會很容易受傷的。 找出問題癥結再解決問題 除了長牙之外,寶寶使用人工奶嘴、出現鼻塞不適、乳量降低或需要更多的注意力時,都有可能會導致寶寶咬媽媽的乳頭。解決問題的重點是,先找出問題癥結所在,進而再解決問題。如果寶寶是第一次咬疼妳,請先保持沉穩,不要對寶寶大叫或大罵,而讓她受到驚嚇;也不要急著拉出乳頭,建議您,不妨先深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等自己心神比較安定時,再讓寶寶鬆口,然後好好檢視一下自己的乳房。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您一時著急,反而拉傷乳頭。在被咬之後,您也可以暫停餵奶,給寶寶固齒器,並且告訴他:『這個才可以咬,但是,媽媽的乳頭是要用吸的。』好讓寶寶知道吸和咬是不同的,也會連結不同的後果。 共同分享餵奶的經驗與知識 事實上,母乳通常可以一直吃到一、兩歲,或是三、四歲的都有可能,寶寶咬您,只是親子哺乳關係上的小小挑戰罷了!最怕的是,常常有人叫媽媽給孩子斷奶,如此一來,經常會帶給餵母乳的媽媽,很多壓力與恐懼。其實,當您遇到阻礙而需要支持時,最希望的就是有人能與您分享餵奶的經驗與知識。如果您需要其他相關的母乳哺餵資訊,我會很樂意與您分享交流,更願意支持您繼續母乳哺育的心願。好好享受這段時間,寶寶成長的速度是很快的喔!

吃母乳的嬰兒長大後較聰明

2005年12月31日
公開
67

吃母乳的嬰兒長大後較聰明 黃頂立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有機化學博士 諾貝爾和吃母乳的人最來電 阿達出生在一不抽煙的鄉下平凡安康家庭。阿達很愛哭又愛吃母乳,一直吃到七歲才好不容易斷奶。看阿達這付愛吃母乳又愛哭德性,阿達的父母只有搖頭對阿達沒有什麼高的期望。然而,阿達的求學生涯竟然都是名列前矛,後來還不可思議的得了個諾貝爾獎。 在 18 個月大時小時候吃母乳的比不吃母乳的心智發展較優越 英國劍橋的研究人員曾對 771 名體重不足的早產兒在 18 個月大時測驗心智發展,發現吃母乳的小孩比不吃母乳的小孩發展優越 (發表在 1988 年 11 月 Arch Dis Child 期刊)。 在 7.5-8 歲時小時候吃母乳的比不吃母乳的智商 (IQ) 測驗較高 劍橋的同組研究人員在 1992 年 The Lancet 期刊再發表對這些小孩中還可追蹤到的 300 位進行智商 (IQ) 研究。研究時這些小孩已長大到 7.5-8 歲。研究顯示吃母乳的嬰兒長大到 7.5-8 歲後總體智商 (IQ) 測驗比沒吃母乳的高 10.2 分 (11%)。把其他可能影響智商 (IQ) 的因素調整去除掉,吃母乳的嬰兒長大到 7.5-8 歲後總體智商 (IQ) 測驗仍然比沒吃母乳的高 8.3 分 (9%)。 除了母乳外,這研究還檢驗其他可能影響智商 (IQ) 的因素,包括:家庭社會經濟地位、母親教育程度、母親年齡、育產時間、嬰兒出生體重、嬰兒出生排行、嬰兒性別、嬰兒出生後需要換氣的日子(這些研究的小孩是體重不足的早產兒)等。研究顯示吃母乳、女性嬰兒和母親教育程度分別會增加智商 (IQ) 8.3 分、4.2 分和 2.0 分;家庭社會經濟地位每降一級會降低智商 (IQ) 3.5 分;嬰兒出生後需要換氣的日子每增一週會降低智商 (IQ) 2.6 分。其他因素則無影響。 吃母乳的嬰兒智商 (IQ) 較高的原因和母親抱著直接哺乳及相關聯的哺乳動作是否有關?這研究發現即使吃母乳是用奶瓶而不是由母親抱著直接哺乳仍然有較高的智商 (IQ),顯示吃母乳是影響智商 (IQ) 的主因。 你是否好奇過小時候吃母乳對青少年或成人期的智商 (IQ) 和學術成就仍然有助益? 1998 年小兒科期刊 (Pediatrics) 的一最新 18 年長期追蹤研究,顯示吃母乳的嬰兒長大到 18 歲後較聰明和有較佳學術表現,而且哺乳期愈長幫助愈大。 這是一項對 1,265 名 (有效數據 772-1,064 人) 1977 年生的紐西蘭嬰長做長達 18 年的研究,分成沒哺乳、哺乳低於 4 個月、哺乳 4-7 個月、哺乳超過 8 個月等四組比較。研究的參考指數是:(1) 在 8 歲和 9 歲時測驗智商 (IQ);(2) 在 8 歲和 12 歲老師對其在學校的閱讀和數學表現評分;(3) 在 10 歲和 12 歲時標準考試測驗其閱讀表現;(4) 在 11 歲時標準考試測驗其數學推理表現;(5) 在 13 歲時標準學術能力考試測驗其語文和數字推理表現;和 (6) 在 18 歲時的高中文憑考試學科及格數目和是否獲得高中文憑。 研究結果顯示上述六參考指數隨哺乳時間而呈近線性增加,哺乳超過8個月的最好,而沒哺乳的最差。會降低母親哺乳的因素有:生育年齡較小 (低於 25 歲)、父母教育程度較低、家庭社會經濟地位較差、單親家庭、懷孕期抽煙、低於平均收入和生活標準、嬰兒出生體重較輕、第一胎。這些因素不僅會降低母親哺乳的機率,還大多會降低上述六參考指數 -- 也就是智商 (IQ) 和學術成就表現。當把這些降低母親哺乳的因素調整去除掉,哺乳超過 8 個月的仍有最好上述六參考指數 -- 也就是智商 (IQ) 和學術成就表現,而沒哺乳的仍最差。 你是否已準備好並避開降低哺乳及降低智商 (IQ) 和學術成就表現的因素? 後天環境因素確實會影響人的智商 (IQ) 和學術成就表現,所以有計畫有準備的生育是很重要的。當你準備製造下一代來人間時,你是否已準備好並避開降低哺乳及降低智商 (IQ) 和學術成就表現的因素,如生育年齡較小、教育程度較低、家庭社會經濟地位較差、單親家庭、懷孕期抽煙、低於平均收入和生活標準? DHA 對發育中的腦部和視網膜十分重要,但為何牛奶不含有 DHA? 大量的 DHA 儲積在發育中的腦部和視網膜,DHA 對發育中的腦部和視網膜十分重要。牛的腦部發育和人不一樣,牛的腦部在出生前就已在母牛體內發育完全,所以小牛出生後不需要 DHA 來幫助腦部發育,也因此牛奶不含有 DHA。然而,人的腦部在出生後仍然繼續在發育成長,所以母乳含有 DHA 來幫助嬰兒腦部發育;除了 DHA 外,母乳還有許多的荷爾蒙和有益的成分來幫助嬰兒腦部發育。 母乳是嬰兒的最佳天然食物與醫藥 母乳可提供嬰兒養份和增強免疫力,是嬰兒的最佳天然食物與醫藥。餵哺母乳不僅讓下一代的人生嬴在起跑點,而且還持續影響深遠到成人期。然而,並不是所有母乳都含高量的養份,這也埋下一個伏筆,使不能哺乳的男人稍微有點發揮貢獻的空間--男人可以提供哺乳的母親充分的營養、休息、關懷、支持、與服其勞。自本文發表後,關懷下一代者莫不丟棄奶瓶親自餵哺母乳。 (Written on 08/18/1998, 10/08/1998.)   c Copyright 1998-2002 DEENG-LIH HUANG.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經黃頂立博士同意刊登,僅此致謝。

各種品牌揹巾的比較與使用心得

2005年12月30日
公開
60

各種品牌揹巾的比較與使用心得 台灣母乳協會 整理/ 邱 許多人是產後上網找母乳保存相關資料,才知道有「母乳揹巾」這個東西的。但是因為身邊沒有人知道及用過這種揹巾,是不是真的如網路媽媽所言,這麼好用?值不值得買?我當時也想了好些天。 最後我終於決定買下去。我後來很慶幸買了揹巾,因為實在太好用了,連我家人都覺得這種揹巾好神奇,而且很好用,即使不餵母奶,也是帶孩子很好輔助工具。我大姨的孫媳婦生產時,我媽就要我買一條揹巾送人。 我在我女兒快滿兩個月時買了第一條揹巾,現在我女兒一歲快七個月了,雖然可以牽著出門了,但出門我一定要帶著揹巾,因為她如果要吃奶、睡覺或耍賴不自己走時,揹巾就大大好用了。還有,在帶了孩子卻又有一大堆東西要提要拿時,把女兒揹起來,我就可以空出兩隻手來用了。 揹巾看起來外觀大同小異,都是長長一條棉布、加上兩個圓環來連接及調整長度。不過在使用的感覺上卻頗不同。以下,是我本人以及一些用過背巾的媽媽們,合力整理出來關於幾個品牌的背巾比較,及我們的使用心得:(至於自製、自售的揹巾,因為並非量產且無法統一品質因此不在討論之列。) Over the Shoulder Baby Holder,簡稱OVER揹巾:(ewawat、葛蘋果推薦) 美國製,塑膠環,揹巾兩側有厚厚的海綿襯墊,在揹巾使用者肩部部位也有海綿襯墊。但無垂布可以使用。 花色有素色、圖案、條紋等等可以選擇,按照使用者身材也有尺寸之分。目前「國際母乳會」部分小組、「邦尼」育兒用品店、「漢莎小舖」等可以購得。台灣售價約在台幣1700至2500元左右。 優點: 塑膠環與布的摩擦力較大,但固定效果佳。另外,常帶孩子旅行的話,塑膠環在通過機場安全檢查時不會有問題,孩子如果剛好在吃奶或睡覺,就不必再移出揹巾,可以直接揹著寶寶通過金屬測試。 OVER是新生兒揹巾的最佳選擇,因為新手媽媽使用時,很容易將之撐成一個袋狀,加上厚厚的襯墊自然形成一個小搖籃的感覺,讓頭一次使用的人或旁觀者覺得安全、安心。(雖然事實上,背新生兒時,寶寶是躺在布所形成的袋子裡,嬰兒的頭並不是躺在襯墊上面。)等到嬰兒到了六個月以上,自己會坐了,可以使用袋鼠式及正揹法的時候,襯墊的支撐作用就可以顯現出來。 對於較大年齡、體重較重的寶寶,OVER在媽媽肩部的厚襯墊,可以減輕媽媽的壓力,增添舒適感。因此,用OVER揹較大幼兒也頗適用。 冬天使用,厚厚的襯墊有保暖之效。 缺點: 夏天使用時炎熱。因為OVER墊肩和邊緣襯墊的厚海綿,裹住了大人的背部和肩膀,前輩媽媽們建議,夏天使用時,可以把墊肩對折、背部捲成麻花狀,減輕大人的炎熱感。 塑膠環調整較為困難。關於塑膠環不易拉動的問題,使用過的媽媽建議,通常下水清洗過幾次之後,狀況就會改善許多。另外,拉環前後的布要盡量鬆開、攤開,再穿進環中,會比較好調整 揹巾體積龐大,較難收納。外出時若暫不使用,幾乎無法放進隨身的包包裡 (除非是很大的媽媽包 )。 沒有垂布,餵奶時無法遮蔽,也沒有其餘的附加功能。 Maya Wrap簡稱「瑪雅揹巾」:(anne、ewawat推薦) 美國製,金屬環,揹巾的布頗長,布料稍厚些 (與沙麗、OVER 相較 )。揹好調整後,還有一截長長的垂布。目前台灣可從「瑪雅背巾」(Maya Babysling)網站上購得。價格大約是美金32至36美元左右,台灣的「KOLAKOLA」或「亞洲寶貝」網站曾經進口,售價大約在2500元左右。瑪雅布料顏色繁多,原色棉的價格稍高,其他則有厚、薄兩款不同布料。按使用者身高,有不同的尺寸可以選擇。 優點: 垂布用途多。遮太陽、擋小雨,或當寶寶的小被子;出外換尿布時也可以墊在身下當小毯子。餵奶時,可以將垂布拉起來蓋住整個胸部,讓新手媽媽在外頭餵奶時有足夠的安全感,讓揹巾多了附加功能。 因為沒有襯墊,不使用時,揹巾僅是一條布,很好收納,外出時可放進隨身的包包裡頭,或是放在手推車的籃子裡。 新款的瑪雅揹巾在垂布尾端,加縫了一個小口袋,可以裝一、兩片尿布,或是小錢包、鑰匙。 花色繁多時髦,有民族風味、各式花紋圖案,也有素色可以選擇。 布幅夠長,即使是一歲以上的較大的寶寶、身材高大或是較福泰的媽媽、爸爸使用,仍然十分適合。 缺點: 金屬環的固定效果不是很理想,常常調整好鬆緊後,但走一段路,揹巾就會有些滑動。建議媽媽可以藉著將垂布扭轉打結作為幫助固定的方式,或是在將布穿過拉環時,把邊緣的布折一些進去,這樣比較有阻力,布料就不至於滑動了。 揹巾兩側沒有襯墊,揹寶寶揹久了,容易讓寶寶大腿有揹巾邊緣勒出來的布痕。 媽媽的肩部著力點處沒有襯墊,揹起來舒適度較差。 注意事項: 瑪雅因為曾經發生過金屬環斷裂的案例,因此有舊款、跟新款的差異。第一代的瑪雅揹巾金屬環較細,後來因斷裂事件全面回收,改成粗環。但因為粗環較大、較重,因此後來新款推出之後,再度改成小環。 瑪雅揹巾雖無襯墊,不過厚款的布料,夏季使用不一定涼快。選擇薄款的布料,則要注意金屬環車縫的地方,如果媽媽們買的是二手貨的舊款大金屬環,就要注意重複拉扯而脫線。如過遇到同樣問題,可以退貨美國總公司換成新款的小金 屬環。 Momsinmind沙麗揹巾:(邱推薦) 新加坡製,塑膠環,揹巾兩側有薄薄的海綿襯墊,較OVER薄許多。揹巾布料十分輕薄。與瑪雅相較,垂布較短。有尺寸選擇,但花色較少。目前可以由新加坡網站上直接購買,價格約為700台幣。台灣「KOLAkola」網站上也有進口,價格大約是1200到1500元台幣左右。 優點: 布料最輕薄、海綿薄襯,適合台灣的炎熱氣候,揹寶寶較為涼爽。 因為布料薄,折疊起來體積十分的小,可以放進隨身皮包裡。 塑膠環優點如前。 缺點: 舊款垂布不夠長,哺乳時無法遮蔽,也無垂布附加功能。新款加長了垂布,但仍不如瑪雅及lulu的布幅寬度、長度。 布料較薄,彈性及支撐度較差,媽媽肩部受力較大。 布料較薄、布幅較窄,遮風避雨、保暖、當鋪蓋使用等附加功能較差。 塑膠環缺點如前。 lulu sling璐璐揹巾:(主婦、辛西雅推薦) 全部物料都是台灣生產製造,早期是不繡鋼環,目前已改為塑鋼環。揹巾布料有厚、薄兩型;揹巾使用者肩部的海綿襯墊,也有厚薄兩型可以選擇。揹巾兩側則為統一海綿薄襯(與沙麗相似)。垂布的長度與瑪雅相當。附有同色收納袋,有小掛鉤可以掛在背巾的環上。價格約在1000元至1500元左右。目前台灣可以從各大用品店,以及「璐璐揹巾」網站上購得。 優點: 垂布附加功能同瑪雅。 布料輕薄的優點同沙麗揹巾。 同款花色的揹巾收納袋附有勾子,外出時可以裝尿布等小東西,勾在環上, 媽媽可以輕鬆出門不用另帶包包。 塑鋼環材質是經過檢驗測試,一體成型,具重拉力,硬度高,止滑性佳等特性,拉力承重高達530公斤。環本身很輕,不會增加使用者的負擔。 花色選擇眾多,可以搭配衣服。 缺點: 薄款布料缺點同沙麗。 金屬環的滑動問題同瑪雅。 小袋鼠揹巾:(婆婆人、MM推薦) 台灣製,母乳媽媽自行設計生產,經過多次的改良,由早期的不鏽鋼環到目前最新的塑膠環,以及早期過厚的襯墊到目前厚度合宜,揹巾品質水準已相當穩定,依布料及花色的差異,揹巾價格由1000至1500之間。 目前台灣可以從「小袋鼠親密揹巾」網站上購得。 優點 垂布附加功能同瑪雅。 垂布夠長,除了可供哺乳時遮避之外,可以有較多的姿勢變化,以及讓身材高大的父母使用; 襯墊的支持效果很好,尤其小孩超過10公斤以上的媽媽,增加不少舒適感;在垂布有大口袋的設計,方便放東西或是將背巾反折收起來均可。 金屬環材質是經過檢驗測試的不銹鋼環,承重達300公斤。塑膠環採用杜邦的超級尼龍材質,符合環保測試,無污染,沒有傷害人體之成分。 花色�布質厚度選擇眾多,可以搭配衣服�季節。 缺點: 揹巾的支撐力會因布質不同,而有差異,有些特別承製材質的揹巾,容易撕裂,調整時要小心; 因為布幅較大,垂布較多,容易卡布,新手媽媽因為不會調整多餘的布,上手不易 塑膠環磨擦力較大,拉布不易, 建議已有揹巾使用經驗的媽媽使用; NOJO揹巾 美國品牌、大陸製造,大抵上特色如同OVER揹巾。單一尺寸,美國買的適合身材高大的人。台灣販售的,因應台灣市場尺寸修改為較小,所以身材高大者不適合。 優點:同OVER揹巾。 缺點:同OVER揹巾,另外,單一尺寸使得寶寶較大時無法躺餵。 附註一、 一體成型式背巾、自製金門背巾。 車縫連接起來的長條布圈,一體成型無環扣。美國揹巾在嬰兒臀部的地方有一個凹陷,剛好可以放進寶寶的屁股。有詳細尺寸可以選擇。目前美國一體成型式的背巾只能由網路越洋購買,價錢大約在兩千五百元以上。金門背巾則完全自製,目前無廠商製造。 優點: 自製容易。 輕薄短小,折疊起來如同一條大手帕一般,簡單收放。 缺點: 無法調整鬆緊及長短寬度,也無法隨著寶寶體型成長做調整。 按照身材比例裁製,只能適合單人使用,不同體型的父母無法同時使用。 哺乳時無遮蔽效果,亦無垂布、附加功能。 媽媽跟寶寶無法緊密相貼,因此大一點的寶寶容易掉出背巾之外。 附註二、 以上各款量產的揹巾廠商,在販售揹巾時均附有說明書。 要注意的是,網路及越洋訂購的揹巾,使用說明的錄影帶或光碟,有的會另外計價。台灣店面或網路販售的,均附有錄影帶或光碟。請依據自己的需求預算選擇。 後語: 媽媽和寶寶都愛用的揹巾,就是最好的揹巾。 寶寶最喜歡媽媽的擁抱,揹巾讓媽媽可以儘可能的懷抱著孩子做任何事。沒有一條揹巾是十全十美的,新手父母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選擇一條最為安全舒適的揹巾。使用揹巾,剛開始需要一點時間去練習、習慣,上手之後,就可以與寶寶相依偎的到任何地方去了。

哺餵母乳的好處

2005年12月29日
公開
83

哺餵母乳的好處 張文華 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人喝人奶;牛喝牛奶。這是天經地義的事。無奈,曾幾何時,在各種奶粉廣告的推波助瀾之下,讓一般社會大眾有了‘牛奶最優,母奶次級’ 的錯誤印象。其實,大家想想,那一家奶粉廠商不是卯足了勁來調整他們的奶粉配方,目的就在想辦法讓他們的配方奶粉儘可能的逼近母奶的品質!所以,道理甚明,母奶才是您寶貝的最佳選擇。我們可從嬰兒、母親、家庭、環保等四個層面,來了解哺餵母乳的好處。 聰明、健康、好EQ的寶貝 除了極少數情況外,母乳是越吸越多,不虞匱乏。母乳永遠保有最適溫度、最佳新鮮度、無菌、易消化。母乳含有來自母親的各種抗體,提供了嬰兒對抗各種感染源的保護力。喝母乳的嬰兒明顯的比喝配方奶的嬰兒較少得到各種急、慢性病的機會。母乳還會隨著嬰兒的成長自動改變它的成份,以迎合嬰兒各期成長所需。母乳不含外來物種的蛋白成份,可減少誘發幼兒過敏體質的機會。母乳含有嬰兒腦部發育所極需要的營養成份,臨床上已證實喝母乳長大的人智商較高。透過哺餵母乳過程中,嬰兒和媽媽的親密接觸,較容易使幼兒發展出自信及信任他人的EQ。 健康、美麗、快樂的媽媽 產後餵母乳的媽媽會增加縮宮素(oxytocin)的分泌,因而減少產後出血的量,子宮及小腹也較快縮回正常的大小。餵母乳讓母體消耗較多的熱量,因而媽媽會較快回復到懷孕前的體重。餵母乳時,泌乳激素的分泌增加,使媽媽在哺乳期間不會有來月經的麻煩,這期間意外懷孕的機會也大為減少。產後哺乳可促進媽媽產後骨質密度的復原,減少將來停經後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會。據統計,哺乳可減少將來得卵巢癌及停經前得乳癌的機會。同時餵母乳的媽媽不用半夜起來泡奶粉,出外旅遊時也不用瓶瓶罐罐帶一大堆,豈不是一個輕鬆快樂的媽媽! 減輕家庭的支出負擔 母乳自然天成,媽媽只要把握均衡及足夠營養的原則,就不虞匱乏。吃母乳可省下每月奶粉錢的額外花費,不用買奶瓶,不用買消毒鍋。而且,吃母奶的幼兒抵抗力較強,較少引發過敏體質,自然較少生病,從而減少家庭中的醫療費用支出。 愛護地球、成就環保 母奶自然保溫,新鮮無菌。所以無需加熱、消毒,可減少能源的額外消秏。而且,為了提供額外的奶粉需求,我們的地球得需要花費多少綠地,甚至砍伐雨林來養殖更多的乳牛?捨奶粉而就母乳,可省掉多少奶瓶及奶罐的廢棄物?若每個婦女在產後皆餵母乳一年以上,可省掉多少經期的衛生用品? 所以,聰明的媽媽們,不要再捨本逐末了,何必捨頂級的母乳不用,而就次級的配方奶粉呢?給您的寶貝一個最完美的開始吧! 本文已刋登於三本健康世界雜誌2003年四月號(103期) 張轉載於張文華醫師網站http://home.kimo.com.tw/famidoctor/sheets/breast_feeding.htm

至善園-媽咪忍痛生下我了

2005年12月10日
公開
16

我是芸熙小公主,12/10 晚上近11點,我迫不及待的出生囉...一直以來我都在媽咪的肚肚裡左踢右踢,又針灸般壓迫到媽咪的動胍,每天都要幫媽咪針灸一~二小時,一下.二下..到上千下...到後期更厲害,我可以在右邊幫媽咪針灸,左邊像地牛翻身的轉來轉去...媽咪已經明顯感受到我的手啊.腳啊在那動啊動... 趁媽咪不注意,就用力踹媽咪一腳...晚上睡覺媽咪只要壓到左.右邊的肚子,我就用力推媽咪, "妳壓到我啦...妳壓到我啦..."害媽咪不能側躺...根本無法好好睡... 可是我出生啦...媽咪已經習慣我在肚肚裡作怪..現在卻突然沒我作怪還不太習慣咧...我是小baby,我一出生我的脖子就能挺囉,還用腳用力的頂嬰兒籃, 實在不像剛出生的小baby呢!大家都說我很粉嫰,很可愛,還肉肉的咧.. 謝謝大家的關心囉....我會開心的長大囉... 95/3/27 我會翻身囉..我會吃雞腿..我會笑出聲囉..還笑得咯咯咯.. 別輕易愛上我哦,怕你會愛不釋手喲!!哈... 大家都在等我長大,要看著我哥哥牽著我過馬路的樣子... 去看看超級疼我的哥哥,我可是媽媽送給哥哥.陪伴哥哥的禮物呢! 我的小柯哥哥:http://www.babyhome.com.tw/bb/29361 AM10:00 爸爸今天放假:你們故意要丟下我一個人在家......居然要帶我們去至善園?....這也許是媽咪生產前走最遠的路.....載文雅姨(拿一大袋衣服) AM11:00~12:00 至善園:哥哥吃恩恩表哥的醋...媽咪都對恩恩表哥這麼好... PM13:00 結束恩恩表哥拍照工作,去找麥當勞,結果為了停車位找到金雞廣場 哥哥和恩恩表哥.爸爸.文雅姨姨都玩得好開心, 爸爸還對媽咪說:既然來了,為什麼不玩...媽咪真是哭笑不得... 只好坐在一旁看著大夥玩... PM3:00 3點回到家,媽咪不太想睡,和新店阿媽聊天,看了2片"小英的故事"VCD, PM4:00 下腹部疼痛,看了兩片小英的故事,我想那是媽咪對我最完整的胎教吧... 小英真的好勇敢,媽咪希望我成為勇敢的小女孩吧... pm5:00-7:00 開始宮縮,媽咪去洗澡,可是忘了洗頭,更忘了帶行李帶.. 洗完爸爸和哥哥都還在睡覺.. 媽咪己宮縮到走來走去..根本坐不住.. pm7:00-7:30 媽咪還和爸爸.哥哥去婦產科對面吃豬腳飯, 這時媽咪更爆笑,一下吃,一下坐,一下走到外面走來走去.. 根本坐不住,爸爸還說,媽咪你坐嘛..厚...真是... 媽咪還不習慣己經生我了,晚上睡覺也還不習慣,我沒踢媽媽, 媽媽還是覺得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