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輕描淡寫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對幼兒也有效的~哭鬧調教法》

2009年11月17日
公開
13

自從瓜瓜住院回家後,每天都有段時間愛哭愛鬧,起初都是發生在他睡眠不足的時候,我們想說這是正常的原始人現象,並不以為意,沒想到最近越演越烈,這個聰明的瓜瓜,都已經算是老瓜了,還在企圖用哭聲控制大人! 晚上回到家先洗澡睡個覺,再起床吃晚餐,在飯桌上面和瓜爸做了個認真的討論:「你有沒有覺得瓜瓜最近每天都哭鬧,而且完全不想講道理,他好像認為哭,你就會投降,就會順著他?」看到瓜爸認真的在思考,瓜媽繼續嘮叨:「他已經出院這麼久,不能還是讓瓜瓜以為,用哭就能得到所有他想要的東西,不然暑假這麼忙,是要怎麼帶著他一起上班?」於是我們得到共識,萬一瓜瓜又哭,就對他用那招“哭鬧調教法”! 對瓜用的這個調教法和嬰兒的哭鬧調教法,作法上面還算一模一樣,真有趣耶!沒多久瓜瓜開始歡起來:「我要吃糖果!」我們剛決定給孩子培養些忍耐力呢!異口同聲對他說:「不行吃,今天已經吃很多了!」瓜瓜開始哭鬧,並且去盧著他心目中的大好人∼瓜爸。 瓜瓜先是猛烈的踩著瓜爸的腳,然後一直哭;瓜爸好言相勸的說:「我好痛喔!一直踩我的腳,先跟爸爸說對不起。」瓜瓜是個堅持度非常高的孩子,他哭鬧著不肯道歉,現在已經不是吃不吃糖果的問題,是瓜瓜整個要糖果的過程中,出現的暴力行為,這已經非常嚴重!所以我們要求瓜瓜道歉。 哭鬧中的孩子當然不肯道歉,只會繼續拼命的哭鬧、大聲的哭鬧,不管現在已經十一點多,不管鄰居會不會來按電鈴,就這樣忘情忘性的哭鬧著。 這真是場可怕的戰爭!還發生在不能隨意吵鬧的半夜十一、二點。瓜爸一直要求瓜瓜說對不起,我則在尋找家裡面,對外隔音最好的一塊空間,準備架起遊戲床。 遊戲床架在一個聲音傳不太出去的角落邊,瓜爸將這小原始人抱進去讓他哭,我們兩個就去做自己的事情,過程中有稍微減退哭鬧,兩人就一起去要求他道歉:「只要說聲對不起,馬上就能出來,爸爸現在腳還在痛。」 就像嬰兒的哭鬧調教法般,必須在哭聲減弱的時候出現;小嬰兒用抱起來的方式,大孩子則用“爸媽出現在面前”來實施。當我們出現後,他先是哭越大聲,哭大聲我們就會走掉,哭聲減弱再來看他,大約循環做二十分鐘後,哭聲變小了,更重要的是瓜瓜願意道歉。這時瓜爸立刻將瓜瓜抱出遊戲床,好好的安慰他:「會跟爸爸道歉,也不會亂哭囉!瓜瓜還是好棒!」畢竟孩子願意提出理智來解決問題,我們還是應該給他點口頭鼓勵。 ∼雖然順利解決哭鬧問題,但還是出了點小意外,看看番外篇的小插曲。 《哭鬧調教番外篇∼瓜媽也哭了》 在瓜瓜道了歉也不哭鬧後,很奇怪的,他開始以一種憤恨的眼神看著我。不對我說任何話,只對著瓜爸笑嘻嘻,要瓜爸陪他,刻意冷落我...。這孩子該不會認為,媽咪在過程中,只是個把遊戲床架起來的壞人吧! 我好難過,瓜瓜就這樣刻意忽略我大約過了半小時;先對著瓜爸撒嬌說要睡覺,趁瓜爸去泡牛奶,覺得自己應該去對孩子表示善意:「媽媽先陪你睡,你躺好,爸爸去泡牛奶了。」瓜瓜完全不理我,繼續以他忿恨的眼神望著我說:「爸爸來陪我睡!」他連“不要媽媽陪我睡”都不願意講了...。 感受到孩子的排斥,我傷心的落下眼淚,這不是故意對瓜瓜做出來的招式,我是真的想哭而哭。瓜瓜看著我的眼淚越落越多,他的眼神也變得越來越溫柔,這時候我哭得話語不清地對他說:「媽媽好喜歡你,媽媽也對你很好,我都帶你去公園,還有帶你去打彈珠,我喜歡你,可是你不喜歡媽媽...。」 瓜瓜呆住了一會,接著很認真的回應我:「還有帶我去買麵包。」然後伸手過來摸我的臉,當瓜瓜摸到我的臉頰,我感受到一種親情的愛,藉著他手上的溫度,暖進我的心中,果然還是好孩子瓜瓜,愛媽咪的瓜瓜又讓媽咪給找回來了!我開心的跑去廚房對瓜爸說,瓜瓜原諒媽咪了! 可能是由於睡了兩個午覺的關係,瓜瓜喝完奶並沒有睡覺,後來就一直窩在旁邊陪我寫文章,默默的玩他的東西。瓜爸這時候已經睡到美國去了吧!現在是半夜四點,瓜瓜找我去睡覺囉!大家晚安∼! (教養可以這麼輕鬆/作者:快樂中心 王瀞儀 老師 http://www.happy-house.com.tw)

《教養出不哭不鬧的嬰兒∼哭鬧調教法》

2009年11月16日
公開
19

如果說這世界上還有讓我覺得可怕的回憶,大概只有地瓜尚未滿月的那一段日子,地瓜自出生以來就愛大哭大鬧,他哭是沒有眼淚、也不會流汗,一天只睡6、7個小時左右,其他時間都在亂哭。 在坐月子中心的那個月,護士小姐個個「聞地瓜色變」,還有兩個新進護士被地瓜的哭功嚇跑了!老闆娘叫我要賠給他兩個護士...。 到最後更是誇張,圍繞著育嬰室周圍的房間,紛紛退房,只因為我們地瓜太愛哭,媽咪們怕吵到他們自家的寶貝@@ 在坐月子期間,暗自傻笑盤算著:我就不相信我搞定了一個小瓜瓜,卻搞不定一個小地瓜! 其實小瓜瓜小時候也是超級愛哭的,許多父母遇到孩子哭總是很害怕、很煩惱,甚至很生氣,我跟瓜爸是不怕孩子哭,但是要帶來一起上班的話,總不能每天哭鬧吧! ◎調教方法如下∼ 1.先了解孩子哭的原因,加以解決後,訓練者須平躺於床上聽清楚孩子哭的頻率起伏。 ※孩子哭聲一定是由弱→強→高峰→逐漸變弱→低峰→逐漸變強→高峰 這樣的循環。 2.在由弱→強→高峰的這段時間,絕對不能破功把孩子抱起來,這樣做孩子會越來越愛哭,也會越來越愛鬧。 3.由於高峰→低峰可能只會出現十幾秒,孩子稍做準備就要繼續放聲哭下去,所以才需要訓練者靜躺觀察一兩次孩子哭的週期。首次觀察哭聲頻率的時候,即使都不管孩子也沒關係(注意孩子不要被悶到就好了)。 4.確定在哭聲變弱的時候,趕快去抱抱孩子吧!他會先跟妳撒嬌的哭幾聲,就會慢慢止住哭鬧了。如果抱他之後安撫完他又放聲哭很大聲,趕緊再把孩子放回去,直到他下次變弱的週期,再來重複抱他的動作。 5.家長的心態要正確: ◎哭對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懲罰,正確訓練下,孩子只會越來越不愛哭,絕對不可能越來越愛哭。 ◎孩子的哭聲並不可怕,他內心有不同需求的時候,哭的聲音也會不同,家長要盡早聽出不同的哭聲代表的意義,也有助於家長了解孩子。 ◎哭也是種運動,孩子一天之內大哭個半小時、一小時,身體反而會更健康。 ◎孩子逐漸不愛哭的時候,絕對不要淪於「孩子哭我才要去抱他,他不哭我就可以趁機休息一下」的想法。孩子不哭,妳有空也應該去抱抱他,時間不用太長,每次大概不超過20分鐘最適宜。這樣才會讓孩子知道“媽咪有空就會來抱我,所以我不用亂哭”,甚至妳也能主動跟孩子說:「媽咪有空就會來抱你喲!」 ...大概就這樣,說得有點複雜,不過這是最快調整孩子哭鬧的方法,雖然感覺有點點的困難度,因為還要先解決掉孩子是否肚子餓、尿布髒、太冷太熱的因素,但是只要一天就能調整孩子哭鬧的情況,非常有效喔! ※特別補充說明: 1.必須在孩子哭聲變弱馬上將他抱起來說:「媽媽有空就會來抱你,你要乖阿!」 2.不能等孩子哭到停才要抱孩子,除非他本來就只哭兩聲就停了。 3.當孩子企圖以更大的哭鬧來控制大人,也應該耐心等候哭聲變弱時機再去抱孩子。 4.少數孩子會出現戲耍大人的哭鬧方式,只要他想大人抱就哭,請觀察孩子是否有這種傾向,如果出現這種傾向,以一小時左右為週期,出現第一次哭鬧時馬上用哭鬧調教法,將孩子放回去時請對他說:「你再哭媽媽也無法來抱你;媽媽有空就會來抱你啦!你要乖乖的。」不能語帶凶狠或生氣,你不是在恐嚇孩子,是在跟孩子表明自己無法一直來抱孩子。 5.請確定孩子沒有任何身體上面的不適後,再行哭鬧調教法,不是孩子哭鬧就馬上進行調教。 (教養可以這麼輕鬆/作者:快樂中心 王瀞儀 老師 http://www.happy-house.com.tw)

《原來如此!∼哭鬧調教法》

2009年11月16日
公開
27

瓜媽我以前就很愛哭,從小是哭到大的,有時候真是撐在那邊,明明不想再哭了,但是不繼續哭好像很丟臉,而那種「不想哭」的想法都是出現在我哭到變很累,還沒有任何現況上的改變時,這時候為了不讓自己哭那麼累,又硬要面子的哭下去,只好“哭小聲一點”,有時是讓自己哭到睡著...。 不過這樣不好,我父母這樣對待我讓我極度的缺乏安全感!當我嫁給瓜爸後,瓜爸才重新建立了我內心的安全感。 結婚頭一年半我還是常察覺到孤獨就用哭來發洩,瓜爸不喜歡看到我哭,所以會先選擇避開讓我冷靜下來,他不在同個房間我就會開始忘我的放聲大哭,想要藉此發洩心中的恐懼感,等我哭到哭聲變弱,瓜爸總會在這時候進來對我說:「不要再哭了!這樣我會難過。」然後抱抱我。 一次次的對我這樣做,終於讓我能學習到「雖然我獨立,但我不孤獨」的想法,也越來越有安全感!是瓜爸治好了我兒時的不安全感,現在我只是把這些作法更具體的,只寫成方法沒寫出原因,哭鬧調教法本質上是包含: 1.讓孩子自己感覺哭鬧真是種折磨 2.趁機建立起孩子的安全感 3.可以實際立即的感受到他人對自己的愛 4.還能讓他思考:如果不想繼續用哭的方式解決不滿,下次我該如何做? 我想許多孩子還沒哭到反省階段,這媽咪就投降了啦!所以覺得一直被孩子吃定而受氣折磨,要等孩子哭聲變弱,才能去理孩子喔!理孩子的時候請不要對他說剛剛是錯誤的,請直接說:「我很愛你!不要哭了!媽媽抱一下!」給他深情的擁抱,讓孩子記住這種被愛的溫暖感覺。 「孩子沒哭也應該花點小時間去抱他,不要太久、太常去抱」,這重點是在補強孩子未察覺孤獨前,先適時適度的讓他感受到蔓延的愛。 可是不要太常去抱,會造成習慣性注意力渙散!大概一天沒哭時候,抱個三次我就覺得夠了,其他時間自己去找些事情來做,不要吵孩子!或許孩子還覺得你很煩捏,呵呵! (教養可以這麼輕鬆系列/作者:快樂中心 王瀞儀 老師 http://www.happy-house.com.tw)

轉貼-被國人誤傳了幾千年的八句俗語

2009年11月05日
公開
20

不看不知道,世界還真奇妙!原來我們平時所講的這八個俗語,當初並不是現在的樣子,只不過歷史的變遷,社會的發展使它們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與原來的字詞有著天差地別。 1、“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原為“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意思是一個女人即使嫁給乞丐或者是年齡大的人也要隨其生活一輩子。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俗語轉音成雞成狗了。 2、“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皮匠”實際上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指“副將”,原意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流傳中,人們將“裨將”說成了“皮匠”。 3、“不見棺材不落淚”,本是“不見親棺不落淚”,並不是見了任何棺材都落淚。訛變為“不見棺材不落淚”,如果不管誰的棺材,只要見到就落淚,那就有點太莫名其妙了。 4、“有眼不識金鑲玉”,本是“有眼不識荊山玉”。荊,指古代楚國;“荊山玉”,是玉匠在荊山發現的玉。 5、“不到黃河心不死”,本是“不到烏江心不死”。烏江,項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烏江訛變成黃河,真是讓人無從解釋了。 6、“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本是“捨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鞋。不過這個我還能理解點,因為好像四川那邊管鞋叫孩子。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 7、“狗屁不通”,這個成語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沒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頭來散發體內的燥熱。“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體這個特點,“屁”是污濁的象徵,對於文理不通的東西,以屁來喻,也就將就吧! 8、“王八蛋”這是民間的一句罵人話。實際上,這句話的原來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記了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後來卻被訛變成“王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