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艾葳

日期

#Tag

把話說清楚─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2007年09月10日
公開
15

代的父母常有不知如何與孩子溝通的困擾,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也會隨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日新加巨。其實只要稍稍改變一下與孩子溝通的態度,要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也並非難事。   通常在與孩子溝通時,只有大人在說:「你該如何如何」「你犯了什麼錯」,可是事實上,在這同時你或許忽略了孩子正以他們的眼光在看大人,他們正無聲的批評著。例如:晚上十一點多,孩子尚未入睡,而你也毫無要上床的跡象,這時你趕孩子快快上床,他或許會說聲「哦」然後乖乖入睡,然而這時在他心裡卻藏了未說出的疑惑:「大人都好,不用早睡,希望我是大人就好。」如果妳的孩子是藏著這份疑惑上床,那你們的溝通就不完全,因為你讓他帶著不甘心入睡。其實我們仔細思量:孩子要心裡有這種感受是的,而這份不公平也是真的。在小孩的眼中,大人也一樣有瑕疵的,只是他不敢說出來。我們不得不承認:大人的問題、大人的矛盾,遠比孩子多得真多的。   曾經有孩子天真的說:「大人真好,可以打小孩。」這也是個深植我們思量的問題,為什麼大人可以罵小孩呢?或許有人會回答:「他不知危險所在」「他不知我對他好」「他不知好歹,不知分寸」但我們仔細考量,這所謂的分寸在那?你教過他沒?在你生氣的同時是否想過要趕緊負起教育的責任呢?事實上所有思考邏輯真正出的問題的是大人呢!所以我們談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時,希望大家能以自我的檢討開始,必須大人先改變,而讓妳孩子能察覺到你的改變。大人首先要學會盡量跟孩子接近,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他,或許有人會擔心:「我是長輩,怎能以平等態度和孩子相處?」其實這所謂平等是無損尊嚴的,因為明的妳是他的長輩,有義務責任照顧他,除了養他外,更要教育他;而在精神上千萬別忽略了孩子也是個獨立的個體,也需要別人尊重。大人在跟孩子接觸時會有挫折感,也常抱怨孩子的不聽話,然而這聽話的標準又何在呢?夫妻之間時爾都會因不了解彼此的價值觀而有所爭吵,況且是個未受完整教育的小孩呢?所以要小孩去猜大人的價值標準是很難的,因為他永遠跟不上你的步伐,所以這聽話的內容如果沒有翻譯成他所能了解的語言,你所下的命令要求都是白說的,他並非不想聽話,而是聽不清楚。所以在與孩子溝通時,首先就是要把話說清楚。   父母常會跟孩子:「你不要亂花錢」這「亂」字的標準每人不同,當然你孩子的亂字和妳的亂字標準也不一,妳是否曾轉換到他的態度來看?還是以二十年前的標準衡量他呢?妳是否該轉變口氣改口說:「我們家沒有這麼多預算,所以你的零用錢要省著用。」這樣孩子懂了,知道自己的零用錢要有計畫,如此彼此才能得到真正的溝通,也不會再為零用錢傷腦筋,這語意不詳的「亂」字是阻斷彼此溝通的一大鴻溝。另外大人也常跟孩子說:「你要認真一點。」但在孩子心裡也有著疑惑:「我拚命的讀書,你交待我的事我都做了,怎麼還說我不認真呢?」這之間的差異就在於你正在用大人的標準衡量他。其實每個人回顧小時候,誰不喜歡偶爾偷懶一下,或者自己處理一些大人不知道的事呢?既然如此,我們就該還給孩子同樣的空間。因為要他完全踏著你為他安排好的步伐走,就等於在剝奪他生存的適應力,應該讓他試著去體驗處理事情的經驗,而大人只站在陪伴的立場。要他念書,你也該利用這時間陪他,就算處理公事也罷,至少讓他了解這段時間大夥可靜下來做自己的事,在要求孩子時,要先反觀自己生活方式,因為生活方式是一代傳一代的,即所謂的身教。說孩子不孝順時,也要想想:孩子對自己的態度是否正是自己對父母的態度?就算把二十四孝放在孩子的床前也是無用的,重要的是身教,所以若不喜歡孩子的某些行為時,要先看看是否正是自己做的示範。   孩子更期待的是父母丟開權威,毫無條件的真愛,做父母的常會感嘆:「我對孩子如此關心為何他毫無感覺?」這時大家要好好思量一下,這份關愛有無條件含在其中,而在你誤會孩子時,你可曾放下權威向他道歉?其實孩子無時無刻不在等著父母放下權威以對待朋友的方式來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的心靈之門並不難打開,只要能真正了解他的需求:   一、公平的對待:跟孩子溝通 不要用命令、要求的方式,要容許他們有提出方案,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方式,而透過家庭會議做成共同約定的結論,父母不再是個霸王君主,孩子也是參事的一份子,如此彼此對家將會更有強烈的歸屬感。   二、無條件的真愛:父母要先完全的接受自己的子女,不要讓他成為你展示面子的工具,也不要視子女為自己的影子,要他達成你未完成的心願,而是真心的陪在他身旁,肯定他、多看他的優點,多給他讚美,千萬不要用權威來保障你的尊嚴,放下權威,分享彼此的酸甜苦辣,這份關懷油然而生。   三、視之為獨立自主的個體:不要剝奪孩子學習磨練的機會,不要替他做選擇、做決定,做父母的只需提供一張安全、空間大的網,讓孩子能在其中自由約跑、快樂的跳。試著讓孩子培養自己承擔後果的能力,如此也更能健全他求生存的機能。   四、期待被了解:要能解讀孩子的心思,並且將領會到的意念說出來,當解讀到孩子的快樂、傷心或懊惱時,能適時的把你的感受說出來,讓孩子明瞭他是被了解的,這份相知更能拉近彼此的距離,久了,孩子也能夠解讀父母的心思,彼此真心了解,當然就無需掩飾、隱藏,也就不會有誤解的產生。   五、被看重: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是被看重的,如果做父母的,能每天聽孩子講十分鐘的話,而不插嘴,讓他盡情的表達他的意見,且能以專注的眼神聆聽,孩子這份被重視的感覺也會接近彼此的距離。   當明瞭了孩子真正的內心需求後,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就要注意到一些生活上的原則:   一、身教:父母的行為是孩子最大的示範看板,所以不得不注意:1、當有誤解產生時,父母能做到道歉的示範,讓孩子也能從中學習誤解的化解。2、放下權威,用朋友的態度平等的對待子女,在家中無所謂的一等公民、次等公民。3、尊重孩子們的選擇,父母只列於協助地位,讓他學習承擔行為的後果。   二、愛的傳達:無條件的愛他、陪他。不去記恨他昨日的錯誤,用語言或行動來傳達你對他的關愛,讓他能真正感受到你對他的愛,不要吝惜表達妳的關愛。   三、寬恕:每一個小孩犯錯時,都會自省的,所以父母一定要比外人更加寬恕自己的小孩,完全的接納他,用真愛寬恕他,包容他。讓他對自己能重生信心,一個大人犯了錯,都會希望得到別人的原諒,更何況是個未接受完整教育的小孩?   四、快樂:面對家人時要隨時保持快樂的心境,不要讓昨天的不愉快堆積到今天,有任何的不愉快在睡前一定將之消除,不要帶著感傷、批評入睡。在家中要能製造快樂,盡量看杯中有水的部份,主動照照鏡子找出不快的原因,並將之拋除,不要讓之成為沈積的負擔。   對於前面所談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也可將之整理成簡單的要點陳述於後。   一次說明白:跟孩子說話,切忌拐彎抹角,避重就輕應該將你所要陳述的話一次說清楚。   二話不說:跟孩子溝通時切忌一句話翻來覆去,重複很多次,這是很容易引起孩子反感。   三思而後言:對於越親近的人,其缺點了解越深,當有心要傷害時往往能一針見血、一刀斃 命,所以批評、傷害的話切忌出口。   四面觀看:當孩子有缺點時,別忘了換個角度看看,看看他有好的部份,給他重新好好表現的機會。   吾在後面:下權威,將自我放到最後,以「家」為最大,讓家裡所有人對家都有一份責任感,歸屬感。   六六肯談:每週六天,每天撥一小時,能讓全家相聚無任何敵意的互相懇談、說笑。   七情六慾說出來:能在家中說出真話,讓家人真正分享這些感受、情緒。   八成不猜:有話要絕對說清楚,不要在心裡頭做猜測,不要替人定罪貼標籤。   九命怪貓不死心:要成為家中希望的泉源,不怕挫敗,給予家人無盡 的機會。   十分快樂:要珍惜和家人所處的時光,切記:家中有人不開心時,妳是唯一先開心的人。   其實只要真正「用心」要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是絕非難難事的。

看電影-料理絕配

2007年09月07日
公開
3

信用卡送的免費電影票.只剩最後3週了.今天去看電影料理絕配. 還好不是恐怖片.因為今天整個電影院只有我一個人.真是包下整場了喔 這是一部溫馨感人的佳片!不論是在親情與愛情的主題刻劃都令人印象深刻,劇情安排也很流暢.可愛的9歲小女孩替這部戲加分許多~ 女主角凱特在位於曼哈頓區的高級法國餐廳布立克22裡工作,在她的廚房裡,沒有胡鬧愚蠢的氣氛,同事們像是著迷似的認真地處理烹飪的每一個過程。她拘泥於每個細節,她的精力似乎來自於忙碌的輪班工作,處理上百個餐點,準備清淡鮮美的醬料、沙拉佐料,以及極盡完美的表現每道燉煮餐點。 在一場意外後,她必須要照顧9歲大的姪女柔伊,並且生活在一起。她聰穎機伶,喜歡平實的炸魚條多過於鵝肝醬的豪華食物。柔伊讓凱特的生活次序混亂,而凱特則盡力讓柔伊感覺有家的溫暖。 尼克的才能被布立克22餐廳的老闆看重,甚至顧客還特別指名要感謝尼克的好廚藝,尼克的大而化之的個性,也很快且簡單的讓害羞的柔伊敞開心胸,而那些是她無法做到的。 工作的競爭與浪漫的感情,讓凱特不知何從。那是許久以來第一次,過去她的選擇與相信是如此的讓她對自我的生活充滿著安全感與自信。 不錯的浪漫愛情片,娛樂性夠,拍得也緊湊,不錯看喔

邑邑新生入學心情

2007年08月30日
公開
44

今天是邑邑新生入學的第一天. 帶著葳和邑一起去學校. 看著小邑邑穿著制服背著書包 感覺上像是成熟許多 葳雖然常和邑吵架 不過還是蠻照顧他的. 說要帶他去教室.一個早上也下來好幾次看弟弟.真有姊姊的風範. 一直擔心邑邑太內向,不擅於以言詞表達情緒,怕他脫離幼稚園這個伊甸園,踏入小學,是否會發生適應不良的情況.幸好,他表現的還很穩重.希望他的求學生涯是快樂充實的. 這次學校特別計畫嶄新的迎新活動.在大禮堂的舞台上.設立了一道勇氣門.,期許小一新生能夠勤學又有勇氣.舞台中央更有一連串的迎新活動.讓小小新鮮人更快喜歡新學校.很不錯喔. 看著邑邑邁進新的里程.心中充滿無限的期待與盼望.還記得上次看過一篇文章.有關親子互動.提到父母一定要記得.要常常分享自己對一些事務的評價與看法.這樣孩子還小時才能漸漸有一些是非觀念與對社會中危險性的認識. 要常常讓孩子有機會看到你的待人接物,他們才有機會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 不要讓他們不知道你在外面忙麼?不知道你經歷什麼?不知道你面對的心路歷程?否則他們無從由你身上學習起一些生活的價值觀.但是要記住,不要強迫他們接受你的價值判斷.看了有蠻多的感觸與感動. 我想葳與邑的人生旅程逐漸展開.他們的枝葉將要伸展出我們小小家園的圍籬外了.我多麼怕無法在他們需要的每一刻陪伴身旁.但是如果真是如此.也希望有人能繼續貫徹我對孩子成長的期望--陪伴他們.分享價值觀.以身作則--讓孩子與我們一同成長.一同進步.這個部份我想爸爸應該會做的很好.也有舅舅.舅媽.阿姨.姑姑能支援.葳與邑是幸福的.有很多關心他們的親人.但我還是希望能陪他們長大.幫葳披上白紗.所以兩個愛吵架的小麻煩.要相親相愛等妳長大就知道手足情深的好處.爸媽無法陪你一輩子.但希望你們能彼此照顧.還有別再氣媽咪了喔. http://mp3.v.50004.com/wma/2007-6-29/11212/10723/12.wma

自由時報-想長高 一生3次機會

2007年08月29日
公開
30

想長高 一生3次機會 很多小朋友都希望長高,在籃球場上一展雄風,醫師表示生長板是關鍵。(記者李穎攝) 掌握關鍵 補充營養刺激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擔心孩子長不高嗎?小兒科醫師提醒家長,可讓孩子接受骨頭年齡測量,掌握骨頭發育情形及生長板可能關閉時間,在關鍵時期調整生活作息、補充營養品刺激生長激素,不見得要注射生長激素才能長高。 預估身高有參考公式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丁綺文昨天指出,三個指標可判斷孩子身高,預估目標身高是以父母的高度計算孩子成年的身高。男孩部分,以父親身高加母親身高,加十二後除以二;女孩部分,以父親身高加母親身高,減去十二後除以二。不過,由於預估值會因為後天的努力與否變化,男孩的變動範圍達七點五公分,女孩為五點五公分。 另外,透過生長曲線表評估,測量骨頭年齡,均可了解未來長高的機會。 生長板未關閉前 有機會 丁綺文強調,想要長高應趁著生長板未關閉,刺激生長激素分泌,才有長高的機會。長高的三個關鍵期分別是三歲、青春前期(男孩十歲,女孩九歲)、配合生長曲線,青春發動期(男孩變聲兩年內,女孩初來月經兩年內)。值得注意的是,以生長曲線分析,三歲幼兒若身高低於九十公分,算是生長遲緩,應及早治療。 丁綺文說,門診約有八十名兒童因身高問題求診,分析其中十四人的資料,十二人僅靠生活型態調整、補充營養品即長高,另兩人必須注射生長激素。生活型態調整,主要是飲食補充優良的蛋白質,適度運動,鍛鍊大塊的肌肉群,提早上床就寢,在十一點至深夜兩點維持深睡狀態。 補充能夠釋放生長激素的營養素,則包括甘胺酸(蹄筋、雞爪、小麥胚芽、花生、南瓜籽、葵花籽)、麩醯胺酸(肉類、魚、蛋、乳製品、黃豆、花生、葵花籽)、精胺酸(肉類、魚、乳製品、巧克力、燕麥、花生、黃豆、小麥、葵花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