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樺媽Kare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相信自己一定健康∼新時代的身心靈整合觀*轉貼

2007年09月06日
公開
9

媽媽我最愛ㄉ許添盛醫師演講 ************************** 現代人平均壽命較長,據醫學報告說,女性平均可以活到七十九歲,而男性是七十三歲,比女性少六歲,有人說,可能是上帝因為女人要生育比較辛苦,特別賞給女性朋友多一些保護,例如女性特有的女性荷爾蒙、動情激素、黃體素等,可以減緩骨質疏鬆症,強化脊椎,以免懷孕時身體無法承受負荷,間接也可避免脊椎彎曲,另外還有保護心血管系統等作用。 女人必須辛苦懷孕,卻又比男性長壽,可見凡事有一利便有一弊,並無絕對,得失之間並無定律。又如有人主張「少吃高脂肪食物,可避免膽固醇過高」,可是膽固醇太低了,組織細胞就容易過氧化,助長癌症的發生機率,所以有時攝取適量的脂肪,對身體是一種穩定作用,能保護組織細胞避免過氧化。 很多醫學理論也在逐年改變中,我們以前相信,防治高血壓最好定期服用降血壓藥物,可是最近出現一篇論文卻指出:靠藥物防治高血壓,效果是最差的,尤其,在經過十年或二十年後,會出現很多副作用,陽萎即是一例,有些人還會出現輕度的憂鬱症。論文中提到,真正有用的降血壓方法,其實是運動和飲食,持之以恆去做,能降低的範圍更多,且不會造成任何血管性傷害和後遺症。 ●意識健康才是最好的藥物 其實,藥物治療只能治標,根本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這些年來,我因為研究身、心、靈整合和靈魂學、生死學等等,體悟到許多科學無法解釋的宇宙觀,而與傳統醫學的疾病治療觀念大相逕庭,甚至是相違悖的;所以我不認為吃高血壓藥就能夠治好高血壓,就像心靈學大師賽斯說的:「最好的換心手術救不回一個沒有心活下去的人。」如果有人吃了藥,病情就好轉了,那是因為他相信藥物能治好他的病。身體是靈魂的鏡子,許多人往往忽略了人之所以會健康,最重要的關鍵,其實是來自於人的意識,我們內心必須相信自己是想要健康的。 對此,賽斯說過:「如果單由身體意識自主,不受意識心影響的話,人幾乎是不會得到任何疾病的。」我們試著去想像,你的「意識心」主要是負責寫程式,你的「身體意識」雖能在無意識中維持身體機能,發揮維護健康的本能,可是也會受到意識心的影響控制;比如說有人惹你生氣時,你的血壓會上升、握緊拳頭想揍人,這時你的身體意識受到意識心所寫進的程式及指令影響,而不能完全自主,當你的意識心傳達的指令是憤怒時,你的身體意識就會執行憤怒的情緒,造成血壓上升。因此,如何透過身、心、靈整合,達到內外協調、身心健康,是防治疾病的關鍵所在,也是當代醫學最大的盲點。 如果你要來找我治療高血壓,我第一句話一定是:「對不起,你的身體沒有病。」也許你會繼續問:「可是我的爸爸、媽媽都有高血壓呀!」那我要告訴你:「這沒有絕對性的關係。」遺傳基因本身是個「可能性」,不是百分之百絕對的,如果是在出生不久就顯現出疾病的癥兆,還可以稱作遺傳性疾病,但若是過了中年以後才發病,就不能叫做遺傳性疾病,如果你的內心相信:因為爸媽有高血壓,自己也一定會得高血壓,就等於把程式寫進大腦中,命令身體去執行這個指令,讓你的身體出現高血壓癥兆了。 遇到這類病人,我會請他反寫程式,請他開始學習身、心、靈理論,利用三個月時間,第一、停止去相信你的高血壓來自遺傳;第二、停止相信你的高血壓是來自於飲食習慣。因為身體本身可以處理所有食物的毒性,只要你不是喝下整罐農藥,身體對化學物質與有害物質的處理能力,大得讓人驚奇。就像我在輔導癌症病人時常說:「你不是被癌症殺死的,你是被嚇死的!」癌症其實並不可怕,可是很多人一聽到癌症就失去了求生意志,免疫系統全部投降,未戰先敗。 ●真心面對自己的內在焦慮 疾病有大半原因來自於「心理動力學」運作的結果。我常引導病人從「心」做起,打開令自己焦慮的癥結,舉例來說,很多患有高血壓或中風的人,脾氣大都很急、有時很壞,掌控慾望很強,都要人家聽他的,就算他表面上看起來脾氣很好,一臉平靜祥和,內在必定有一個焦慮的自己,因為那焦慮會讓自主神經的腎上腺素上升,造成血壓升高,只要找出潛意識中焦慮的自我,真心面對那個壞脾氣的自己、想不開的自己、沒有安全感的自己,跟人談談自己內心的感受、讓自己的心放鬆、柔軟下來,不再緊繃著、壓抑著,不要讓內心的壓力到達臨界點,以致造成血管爆掉或中風。 你必須要開始信任你的身體。我常教學生每天都要禮讚身體,因為你的健康與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是分不開的,很多人的健康不好,是因為他們都認為自己不夠好。學生常問我:「為什麼好人常會生病,而壞人都活很久?」這道理很簡單,因為好人總覺得自己不好,有錯應該自我檢討,而不是怪別人,但壞人卻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就算犯了錯也是被別人害的。這並不表示當好人反而是不對的,而是建議你不要用自我否定的方式來當好人,因為你愈覺得自己不夠好,就愈會在意別人的肯定,但人生在世,怎麼可能面面俱到,讓大家都滿意呢?總會有一半的人喜歡你,另一半的人不喜歡你,保持中庸之道才是健康的信念。 很多人都是被過度追求完美所害的,一百個人裡有九十九人說你好,只有一個人說你不好,你就焦慮,寢食難安,真是頭腦有問題。當我們說某個人非常追求完美,其實就映照出這個人的內心很自卑,因為他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拚命表現,希望贏得別人的讚美,但是,不管別人再怎麼稱讚與鼓勵,也無法填滿他內心的自卑深谷,早晚還是會崩潰、生病的。 很多人為什麼會在換心手術之後心性大變,彷彿重新活過?那是因為他的心放下來了,在換心過程裡,他感受到許多人性的溫暖,讓他大大的感恩,願意向人表達他對家人與朋友的情感,改掉過去許多不好的脾氣;因此我認為,面對一個高血壓病人,首先要引導他進入身、心、靈合一的理念,讓他的心柔軟下來,找出影響健康的內在根源,而不是一味以藥物壓制,當有一天壓不住時,病情就會爆發出來。 ●先進醫學為何無法戰勝癌症﹖ 再說癌症,只靠藥物就可以戰勝它嗎?我常主張「醫學是永遠打不贏癌症的」,因為癌細胞並不是生理的疾病,它是從正常細胞突變而來,就像「恐怖份子」一樣,他們在剛開始時,可能跟你我一樣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後來可能是受了什麼刺激或自覺遭到不公平的待遇,突然性情大變才造成的,而不是一生下來就是個恐怖份子,癌細胞也是如此! 癌細胞本來就是我們自己身上的細胞,就像家裡有兩個小孩,一個是好的細胞,一個是癌細胞,再壞也是自己家的小孩嘛!癌細胞就跟我們身上任何細胞的DNA一模一樣,所以醫學治療上不太可能只把癌細胞殺光光,而讓正常細胞還好好的一點都不受影響;假如未來能發展出選擇性更高的藥物,能只殺癌細胞而不會破壞正常細胞,可是萬一碰到騎牆派的癌細胞,當你要打它時,它就變成正常細胞,你不打時,它再變回癌細胞,那該怎麼辦?現在已發展出一種更激烈的癌症療法,針對癌症末期病人使用「致死劑量」的放射線,把病人身上的所有生長細胞全部殺死,之後再做「骨髓移植」,只要沒有產生排斥或幹細胞裡不再有癌細胞,這個病人就得救了。 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做法,就好像是無法挽救孩子的警察,為了讓你家恢復安寧,乾脆投下一枚手榴彈,把正常孩子跟壞孩子一起殺死,之後你再收個養子回來,這未必是人人所能接受的方法。所以我從來不認為目前的醫學可以幫助大家治療癌症,甚至我可以寫一本書叫做「癌細胞心理學」,告訴大家「癌細胞其實也不想當癌細胞」! 因為癌細胞並不會傳染,它無法在個體死後,像異形一樣,轉移到另一人身上繼續活下去,這也就是說,當癌細胞長得很快的時候,就等於宣告它自己的死期將近,是在加速它的死亡。所以身心靈整體觀的理論是:「癌細胞其實並不想當癌細胞」。就像我對人性的研究所體會到的:「恐怖份子其實並不想當恐怖份子」,是的!按照人性的本質來說,每個離家出走的小孩,並不是天生就想離開溫暖的家,試想,在外挨餓受凍、睡公園、偷人家麵包,多辛苦呀!除非這個家比外面還要恐怖,不是嗎? ●身體異常反映心理有病 我相信宇宙萬物皆是一種有意識的存在,甚至是一塊岩石,都是一個生命體,能感受到日出與日落、大氣的壓力、溫度的對比。當你感覺到自己內在的生命品質正在下降,人生壓力大於人生喜悅,看不到一絲未來希望的時候,正是癌細胞最好發作的時機!所以癌細胞的出現是在告訴「主人」,你的生命出了問題,你整個生命品質已經低於六十分了,因此你身上的細胞不再感覺到 存在的挑戰、生命的樂趣,不再感覺喜悅。所以癌細胞的出現,無異是在告訴你,要嘛就重新開始,設法去改善生命品質,不然就死吧! 所以我常覺得「活著」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希望帶領更多人重新去認識什麼是生命?瞭解生命從那裡來,到那裡去?甚至於認識自己到底為什麼活著?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是信任這個世界的,相信還有明天,而且明天會更好,可是現在大多數人卻是悲觀的,擔心明天會更糟,甚至很多上了年紀的人,就把「生、老、病、死」掛在嘴上,認為自己的年紀到了,健康只會逐漸走下坡,因此,罹患攝護腺肥大或老年癡呆症,好像理所當然。 我認為老年癡呆是靈魂慢慢搬家,在我們這個空間看起來是失憶了,其實是他已經將主要的人格轉到下一個空間去了,以便臨終的時候,自己不必這麼害怕。任何疾病都是先發生在心理跟心靈層面,之後才會反映在身體上,所以,我認為人之所以會得到老年癡呆,與大腦細胞的病變或死亡一點關係都沒有,只有自認老了以後沒有尊嚴、沒有價值的人,才會得到這個病,大腦的病變是「果」不是「因」。如果只懂得用藥物去治療身體,就好像看到投影機投影在牆壁上有污點,拚命想把牆壁洗乾淨一樣,這是沒有用的!因為髒東西並不在牆上,也就是說病不在你的身體,身體只是反映出我們內在的痛苦與不快樂。 大家一定要有這樣的覺醒,不想得到老年癡呆症其實很簡單,首先,你要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不要覺得自己越老越沒用;其次,你要面對死亡,克服對死亡的恐懼。 ●打造越活越健康的理想國 當你看到朋友老了、中風,必須使用拐杖,會不會帶給你很大的震撼,心想自己也差不多了,而開始感到害怕?在我腦海中有一個「賽斯不老村」的理想國,進到這個村子裡,人就不會老,因為在身心靈整體觀的理念中,人本來就要越活越健康,就像蘇俄的高加索地區或傳說中的不老村與長壽村,人們遺世獨立,不知「老」為何物!九十歲還可以生小孩、一百歲還可以下田耕種,因為他們的大腦裡沒有「老」的觀念,就像西遊記裡面的孫猴子:「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一旦外面的資訊進去了,告訴他們要「養老」,要保持年輕,如此一來,人們就會開始變老,因為「老」的觀念已經灌輸進去了。 所以我心目中的不老村,是從根本開始改變觀念,住進去的人都要把年齡的意識全部拿掉,同時要改寫大腦裡的程式,洗掉過去「越老越退化、越容易生病、健康越糟糕」的錯誤訊息。那是一個認識生命本質的地方,那是一個重新找回價值的地方,所以我所說的身心靈的整體觀,目的是要大大的改變這個世界,讓人類的現在及下一代看到未來的希望,幫助病患找到內在真正的病因,增加自覺,而不是只看到疾病的表象,太過倚賴外在的方法去治療。 換句話說,真正的解鈴還需繫鈴人,病患來求診時,我所做的不是「醫病」,而是使你對自己能夠更加認識,改寫意識心的程式。所以我的整個身心靈理論就是「成長」、「覺悟」、「覺察」跟「自我開悟」的過程,希望大家對「生命」從此有了另一番不同的看法,這才是我們要追求的。 (本文出自《泰山真愛家庭》第34期) 主講�許添盛(作家、精神科醫師) 整理�謝蕙蒙(本文為泰山文化基金會「照亮心靈」講座摘錄)

巴菲特的建言*轉貼

2007年08月29日
公開
9

巴菲特的建言 There was a one-hour interview on CNBC with Warren Buffet, the second richest man who has donated $31 billion to charity. Here are some very interesting aspects of his life: (以下摘錄自CNBC電視台對世界排名第二的富豪華倫巴菲特所做的一小時專訪 ,巴菲特目前已經捐310億美元給慈善機構,他對於人生的一些見解非常有趣) 1.He bought his first share at age 11 and he now regrets that he started too late! (他11歲開始買了第一張股票,但現在還是很後悔說他太晚買了 !) 2.He bought a small farm at age 14 with savings from delivering newspapers. (他14歲時,就用他從小時候送報紙所賺的錢 ,買了一個小農場.) 3.He still lives in the same small 3-bedroom house in mid-town Omaha, that he bought after he got married 50 years ago. He says that he has everything he needs in that house. His house does not have a wall or a fence. (他雖然富甲一方,卻仍然住在奧瑪哈小鎮的一棟三房小屋內, 那是他結婚50週年後所買的房子.他說他們家什麼都有了啊! 他家甚至連圍牆或籬笆都沒有!) 4.He drives his own car everywhere and does not have a driver or security people around him. (他都自己開車出門,也沒有請司機或保全人員跟著他.) 5.He never travels by private jet, although he owns the world ' s largest private jet company. (他雖然是世界最大的私人噴射客機公司的老闆,但卻從來沒有搭私人飛機旅行過 .) 6.His company, Berkshire Hathaway, owns 63 companies. He writes only one letter each year to the CEOs of these companies, giving them goals for the year. He never holds meetings or calls them on a regular basis. He has given his CEO ' s only two rules. (他公司 Berkshire Hathaway,旗下擁有63 家企業.他每年只寫一封信給這些企業的總裁,把今年的營運目標告訴他們.他從來不曾定期主持或召開會議,他給這些總裁們的守則只有以下兩條 Rule number 1: do not lose any of your share holder ' s money. (守則一:不要讓公司的投資人虧錢) Rule number 2: Do not forget rule number 1. (守則二: 不要忘記守則一) 7.He does not socialize with the high society crowd. His past time after he gets home is to make himself some pop corn and watch Television. (他不太跟群眾交際應酬.下班後主要活動就是弄一點爆米花來吃吃, 跟看看電視.) 8.Bill Gates, the world ' s richest man met him for the first time only 5 years ago. Bill Gates did not think he had anything in common with Warren Buffet. So he had scheduled his meeting only for half hour. But when Gates met him, the meeting lasted for ten hours and Bill Gates became a devotee of Warren Buffet. (五年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茲第一次跟巴菲特見面,他覺得他跟巴菲特根本沒有什麼共同點 ,所以他只排了半個小時跟巴菲特會談.但當他們見面後,一共談了10個小時,從此之後,比爾蓋茲開始變成巴菲特的忠實信徒, 獻身慈善事業.) 9.Warren Buffet does not carry a cell phone,nor has a computer on his desk. (巴菲特不帶手機,桌上有沒電腦.) His advice to young people:"Stay away from credit cards and invest in yourself and Remember: 他給時下年輕人的建議是「遠離信用卡的物慾 , 多投資自己並且牢記」 A.Money doesn ' t create man but it is the man who created money. (錢是人創造出來的, 但是錢不會創造人.) B.Live your life as simple as you are. (過你自己想過的簡單生活吧 !) C.Don ' t do what others say, just listen them, but do what you feel good (別人說的話聽聽可以, 但不一定要照做,做你自己覺得很棒的事.) D.Don ' t go on brand name; just wear those things in which u feel comfortable. (別走入名牌的迷思, 穿你覺得舒服的服飾即可.) E.Don ' t waste your money on unnecessary things; just spend on them who really in need rather. (與其把錢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倒不如把錢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F.After all it ' s your life then why give chance to others to rule our life. (總而言之, 這是你的人生,幹嘛讓其他人來指揮你的人生呢?)

一 嫁再嫁痛悟婚姻 -蘇芮的故事 *轉貼豪媽分享

2007年08月28日
公開
7

樺媽自勉之 愛婚姻更要愛自己! 能夠給自己愛的人,就不會一直想從別人那裡得到愛。 目前自己的狀況不管是如何,自己都已是做得很棒了! 別忘了隨時讓自己快樂起來! *************************************************** 一 嫁再嫁痛悟婚姻 -蘇芮的故事 2003 年6月,蘇芮應邀到長沙出席某晚會。記者聞訊趕赴長沙,在蘇芮入住的酒店咖啡廳裡,見到了這個屹立歌壇20年不倒的精致女人。 正式採訪前,我們閑聊到蘇芮的代表作《牽手》,蘇芮的笑容有點酸澀:"一首《牽手》,我唱了十年,每句歌詞都爛熟於胸:'因為愛著你的愛,因為 夢著你的夢,所以悲傷著你的悲傷,幸福著你的幸福。' 有意境,充滿睿智的味道。 可是,進了圍城,真能那麼輕易地去愛他的愛、夢他的夢、以他喜而喜、以他悲而悲嗎?"盡管已經獨身多年了,她的語氣中,仍然顯露出對婚姻的幽怨和隱痛。 記者很小心地問起她的感情生活,蘇芮躊躇許久后,才緩緩地說道:"在我的生命中,曾經出現過兩個刻骨銘心的男人,我愛他們,付出著 、奉獻著:我心著他們的沉默,從來不問他們想要怎樣的婚姻,用揣摩代替事實,一廂情願地經營著這份感情。直到離婚的時候,我也不知道對方想要的究竟是什麼。當我終於有所領悟的時候,已經跨入了50歲的年輪。這種痛定思痛后的醒悟,來得太遲,遲到我已經沒有歲月可回頭了……" ? 為愛情放棄歌唱 我26歲的時候,還是孑然一身。那時,我只是一個唱了10年還默默無名的酒廊歌手。偶爾回家,看見兒時的 女伴抱著孩子一臉驕傲地談論各自的老公,心就有一種酸。她們羨慕我能夠每天登台迎接掌聲和鮮花,卻不知道我更羨慕她們,如果哪個男孩能給我一點依靠、一個蝸居,我寧願放棄一切專心為他煲湯煮飯。 然后,白馬王子出現了。那是12月的一天,我正在台北的一家酒吧演唱,忽然有個醉醺醺的男人沖上台,死皮賴臉非要我喝下他的 那杯殘酒。當我的眼淚都快急得流出來的時候,樂隊的鼓手阿文沖上台一拳就把那個醉漢撂倒 在台上。醉漢罵罵咧咧地走了,酒吧經理一副六神無主的樣子,原來,那個客人跟黑道有關系。經理勸我們趕緊離開台北避避風頭。就這樣,我被迫到了香港,陪著我的還有阿文,背井離鄉使得我倆開始了相依為命的生活。 不久,我們結婚了。多年的不安定生活使阿文的身體很差,而酗酒又讓他的胃千瘡百孔。看著這個身為我丈夫的男人一天天消瘦,我覺得是該為他、為婚姻做出犧牲的時候了。於是我不再唱歌,回家當起了全職太太。小小的單間,我用鮮 艷的牆紙裝點得溫馨無比,又用三天一換的花束讓它更有家的味道;我參加了廚藝培訓班,希望學到的菜式靚湯牢牢抓住阿文的胃……我認為自己是在奉獻,是在全身心地將自己交托給阿文,可阿文並未表現出 我期待的那種對家的眷戀和對我的纏綿。直到好友陳淑樺告訴我,我才知道自己的后院原來已經烈火熊熊了———阿文認識了和他在同一家酒吧表演的女 歌手小憂,兩人已經在外同居。 我當然不相信,當晚就跑去酒吧看個究竟。小憂正在台上演唱,阿文揮舞著鼓槌投入地為她伴奏。當客人為小憂獻上花籃的時候,她馬上抽出花籃上最怒放的鮮花送給阿文,阿文接過花,在眾目睽睽 下摟著小憂使勁吻她…… 所有的朋友都站在我這邊支持我離婚,阿文也沒有挽留我,從結婚到離婚,不過一年。辦完離婚手續后,我們一起吃了最后一頓晚飯。 我問阿文為什麼這麼快就背叛我?阿文說他娶我是因為他愛我,愛著那個與他一起登台獻 藝的蘇芮,他覺得為我伴奏是一種幸福,聽我唱歌是一種享受,他希望能和我做一對長久的舞台夫妻。然而,我卻那麼快地放棄了舞台,將自己變成了灶台的主角。阿文的最后一句話讓我永生難忘———"我要的是一個並肩 進退的老婆,不是一個保姆! " 因事業痛失愛人 我黯然離開香港回到台北,重拾舊業。可是,媒體的觸角無處不在,很快有電視台約我去做訪問。節目剛錄制不到三分鐘,主持人便直奔主題:"聽說你剛剛結束了為期一年的婚姻,可以談談嗎?"我頓時就呆了,不知道如何應答。"據說你做全職太太都沒能挽留住婚姻,是真的嗎?"一個又一個問題就像一把把匕首,生生將剛剛結疤的傷口割開,我僵硬地坐在台上,眼淚開始一點點淌。一個身影沖上台來, 一把拽下主持人胸口的微型麥克風扔到了地上:"你到底有沒有人性?採訪提綱是誰設計的?敗類!"他隨后拉起我:"走,這樣沒檔次的訪談還睬它做什麼!"我不由自主跟著他沖出演播室。后來,我知道他叫劉威麟,是傳力制作傳播公司的董事長,小我四歲。他說他一直很欣賞我,喜歡我的歌,還說我將來一定會紅的。 不久,飛碟唱片公司就來找我簽約,這讓我很驚訝———飛碟唱片明星雲集,居然會自跌身份來找我這樣一個小歌手?隨著《搭錯車》電影原聲帶推出,我一下就成了台灣炙手可熱的歌星。當《一樣的月光》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電影插曲獎,我作為演唱者上台領獎的時候,陪伴曲作者羅大佑一起上台的是一張熟悉的面孔 ———劉威麟。我這才知道,一切都是他在背后幫著我。 我傻傻地問他為什麼要幫我,他的回答石破天驚:"我的女朋友怎麼可以平庸呢?一定要星光四射才能配得上我啊!"威麟送我一塊英奈格 手表,執意讓我戴上。然后,捋起他的衣袖讓我看他手腕上的另一塊英奈格。 我們手 腕上的兩塊手錶連秒針的跳動都完全同步合拍,一秒鐘都不差。他溫柔地告訴我:"從此刻起,我要和你共度每一秒,讓我們的每一刻都一起開心度過……"這樣的終生許諾,我實在無法拒絕,於是成了他幸福的新娘…… 在家裡,我們是夫妻,在事業上,我們是搭檔。工作的理性很容易打破所有的感性關係,我和他之間似乎忘卻了夫妻關係,變成了純粹的搭檔:早上睜開眼,他就捧著厚厚的日程安排告訴我一天要出席的場合、參加的活動 ;在任何場合,他都緊緊貼在我身邊,隨時幫我推開擠得太近的記者和歌迷﹔晚上回到家,我休息了,他還得去安排第二天的日程……盡管我倆每天朝夕相處,卻沒有完全屬於我們的一分一秒。他經常苦笑:"你是我老婆,不是我老板。怎麼我現在變成了經紀人、保鏢兼司機,卻偏偏不像老公了。" 有一天我回家時,他不在了,桌上有張便條,他告訴我他決定再不回台灣,他要定居美國———他就這樣離家出走了!他特意叮囑我,如果我還念著這些年的夫妻之情的話,不要去找他。我沒去找他,我以為,他只是一時沖動,等冷靜下來了,自然就會回來了,畢竟,台灣有 他結發14年的妻子,有他6歲的孩子。可是,9個月后,律師信來了,他正式向我提出離婚,律師信后面有他附給我的一句歌詞———" 放愛一條生路"。十來年的感情因為寥寥六個字就結束了,婚姻,來得珍貴,守得艱苦,失去卻是如此輕易。 如今我正在寫一本書,書名暫定為《牽手奉獻一樣的月光》。我會回望自己擁有的18年的婚姻風波,給與我一樣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婚姻關係的女性同胞以警示,我的序言是這樣的:"我曾經是一個為了婚姻、為了老公努力讓自己判若兩人的女人,然而,我的每次改變卻加速了老公從我身邊離去的腳步。我終於開始明白:婚姻是我的,我不是婚姻的 ﹔婚姻應該從屬於我,而不是我從屬於婚姻。愛婚姻,真的不如愛自己……" (文/文彬摘自《好日子》) =================== 看了蘇芮的婚姻分享,感觸蠻多的,蘇芮說,愛婚姻不如愛自己 我更想說是:愛婚姻更要愛自己! 強調身心靈整體健康的雷久南博士也說道: 能夠給自己愛的人,就不會一直想從別人那裡得到愛。 除了自己更能活得圓滿、自在外,周遭的人也很容易會受到感染;而且,當一切不求於他人之後,也更能學習承擔與生命的成熟。 至於要怎樣愛自己、疼惜自己呢?我想每個人是不同,但最基本的是,就像母親給孩子的愛一般;就像不管孩子的長相如何,在媽媽的眼中看來都是很美的。 目前自己的狀況不管是如何,自己都已是做得很棒了! 另外,給自己快樂也是很重要的! 也許是音樂、也許是繪畫、也許是追求靈性的提昇、也許是幫助苦難的人......。 總之, 別忘了隨時讓自己快樂起來! 互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