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樺媽Kare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耐心+認可+鼓勵*轉貼39健康網

2008年01月15日
公開
7

扭轉叛逆孩子的六字真經   在武昌區工讀學校從事特殊教育25年的區級優秀班主任龔貞智,向父母們傳授了他的教育經驗:扭轉極度叛逆的孩子,需要「耐心+認可+鼓勵」。  龔老師稱,這些極度叛逆的孩子多出自兩種極端教育的家庭:一是家庭教育放任,父母無力管孩子;二是家庭極度溺愛,不敢管孩子。孩子受到不良影響卻無人正確引導,結果壞習慣越積越多。「耐心+認可+鼓勵」這六個字看來容易,但需要父母下決心、沉得住氣。   現在大多數父母對於叛逆的孩子沒有耐心,無法接納孩子。龔老師說,再叛逆的孩子身上也有其可愛之處,如懂得尊敬老人、有愛心、打字速度快等,父母要耐心地發現,沖孩子的閃光點去愛孩子。   極度叛逆的孩子一般不願與父母和老師交流,這給教育帶來阻礙。龔老師說,為了接近一個眾人看來不可挽救的「壞孩子」,他曾陪那孩子打了一星期的籃球,其間他也想發作但忍住了。「你的球打得不錯呀!」一周後,兩人相視一笑,就這樣孩子接納了他,後面的教育開展起來就容易了。父母同樣可以效仿,去感動孩子。   「我感覺這些叛逆的孩子很渴望鼓勵。」龔老師回憶說,他曾無意表揚了一個孩子的衛生做得不錯,沒想到這孩子在日記中寫道,勞動課是他「最喜歡的課」。龔老師說,有的孩子外表冷漠,但面對認可和鼓勵,他們內心其實是很在乎的,父母不應該看到孩子表面無反應而放棄教育

磨牙

2008年01月14日
公開
28

阿樺昨晚磨牙聲很大 沒遺傳 為何ㄋ 還是上火?感冒? 媽媽我帶壓力大 觀查中..... 先 晚間少看電視,避免過度興奮 避免晚間吃得過飽 ******************************轉貼 寶寶磨牙是病嗎﹖ http://news.sina.com 2007年10月28日 19:45 澳洲日報   一般認為磨牙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腸內寄生蟲病,尤其是腸蛔蟲病,在兒童中相當多見;   2、胃腸道的疾病、口腔疾病;   3、臨睡前給小兒吃不易消化的食物,這樣在寶寶睡覺後都可能刺激大腦的相應部位,通過神經引起咀嚼肌持續收縮;   4、神經系統疾病,如精神運動性癲癇、 病等;   5、小兒白天情緒激動、過度疲勞或情緒緊張等精神因素。   由此可見,磨牙基本上都是由某種疾病引起的,有些孩子因磨牙時間較長,雖經相應的治療,但因大腦皮層已形成牢固的條件反射,因此夜間的磨牙動作不會立即消失,特別是胃腸病雖有好轉,但胃腸功能紊亂依然存在,所以磨牙動作不能在短時間內糾正過來,必須堅持較長時間的治療才能好轉。 **********************************轉貼 小兒夜磨牙不容忽視 慎防避免發生病症   兒童夜間磨牙是指孩子入睡後,上下牙齒空咬而發出格格作響之聲,睡在一旁的爸媽難以入眠,擔心寶寶有疾病。   小兒夜磨牙時間長,會影響了牙齒的健康,並可發生病症。如:前牙變短,影響美容,後牙磨平引起咀嚼肌疲勞和酸痛,嚴重的可致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症;牙釉質磨耗引起牙本質暴露,產生牙齒對冷熱酸甜的敏感和疼痛,甚至出現牙髓炎。因此小兒如有夜磨牙,家長應重視並予以治療。   夜磨牙的病因尚沒有完全確定。現在大致認為引起寶寶磨牙的原因有著以下幾種,比如精神過度緊張、患了腸道寄生蟲、飲食紊亂等等。   精神過度緊張   不少寶寶在晚間看了驚險的打鬥電視,或入睡前玩耍過度,都會使精神緊張而引起夜間磨牙。有些寶寶則是因為調皮受到爸媽的責罵,引起壓抑、不安和焦慮,而發生夜間磨牙。   腸道寄生蟲病   當寶寶患上蛔蟲病,蛔蟲產生毒素刺激腸道,腸道蠕動會加快,而引起消化不良、臍周疼痛、睡眠不安。毒素刺激神經,就會使神經興奮,而產生磨牙。同樣,蟯蟲也同樣會分泌毒素,並引起肛門瘙癢,影響寶寶睡眠。   近年,由於衛生習慣和條件改善,寄生蟲引起的磨牙已退居次要的地位。   消化功能紊亂   寶寶晚間吃得過飽,入睡時腸道內積了不少食物,胃腸道不得不“加班加點”工作,由於負擔過重,會引起不自主的睡時磨牙。   營養不均衡   有些寶寶有挑食習慣,特別是那些不愛吃蔬菜的寶寶。這些壞習慣形成營養不均衡,缺少鈣、磷和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這些營養的缺乏會引起晚間面部咀嚼肌的不自主收縮,牙齒便來回磨動。   牙齒生長髮育不良   如果患了佝僂病、營養不良、先天性個別牙齒缺失,使牙齒發育不良,上下牙接觸時就會發生咬合面不平,這也是夜間磨牙的原因之一。   針對病因防治磨牙   找出夜間磨牙的病因,就可“對症下藥”:有腸寄生蟲病,就需及早驅蟲;有佝僂病的寶寶,要補充適量的鈣及維生素D 製劑;給寶寶佈置舒適和諧的家庭環境,晚間少看電視,避免過度興奮;飲食宜葷素搭配,改去挑食的壞習慣,晚餐要清淡,不要過量;要請口腔科醫生仔細檢查有無牙咬合不良,如果有,需磨去牙齒的高點,並配製牙墊,晚上戴後會減少磨牙。   溫馨提示:   寶寶夜間磨牙,有時自己可察覺到,同時長時間磨牙會影響睡眠,面部過度疲勞,在吃飯、說話時引起下頜關節和局部肌肉酸痛,張口時下頜關節還會發出響聲,這樣吃飯和說話使寶寶有了負擔,大大影響了生活品質。磨牙也會使牙齒本身受到損害。由於牙釉質受到損害,引起牙本質過敏,當遇到了冷、熱、酸、辣時就會發生牙痛。磨牙時咀嚼肌會不停地收縮,久而久之,咀嚼肌增粗,寶寶的臉型發生變化,下端變大,影響了美容。   防治方法:   一、避免白天小兒玩得過度興奮,睡前應精神鬆馳,不看刺激性的電視片。   二、到醫院檢查有無腸道寄生蟲病,如有應在醫生指導下驅蟲。   三、對頑固性病例應制做頜墊,睡覺時戴上,可防止直接磨耗牙齒。   中藥治磨牙:   中醫認為夜間磨牙多與“胃熱”有關,可用蘆根三十克,茯苓十二克,黃連一點五克,夜睡不安加夜交藤十克;消化不良加炒谷芽十克。用以上中藥煎湯,每日服一劑。針刺合谷等穴位也有一定效果。   另外,還可以用檳榔、陳皮各十五克,黑牽牛子三十克(炒,單取頭末),炙甘草十五克。共研細末,每次服兩到三克,用蜂蜜水調,空腹服。

教養的污染源*轉貼

2008年01月12日
公開
10

教養的污染源 作者�王秀園(腦神經發展訓練師) 幾年前在美國德州參加全美情緒教育教師研習會,當研習會快要結束前,有人問會議主席魏思博教授(Roger P. Weissberg Ph.D.)說:「你在學校、社區推行情緒教育這麼多年,所面臨最大的挑戰和挫折是什麼?」 魏思博教授回答問題時臉色不禁黯淡下來:「在推行情緒教育的初期,最困難的當然是實驗研究和課程教案的研發設計,再來就是觀念的灌輸。可是實行近二十年的情緒教育所面臨最大的挑戰和挫折,卻是來自孩子的家庭。我們在學校、社區努力推行的課程,在課堂上看到孩子的努力和成長。當他回家後,如果他的家庭教育是忽視、漠視這一方面的教養時,我們所有的心血在孩子回到家後,相互抵銷,學習成效立即歸零。我們能影響的是家庭教養出來的成品,卻無法深入到孩子的家庭,真正清除教養的污染源,讓情緒教育從最源頭做起。」 孩子教養的源頭 以前夫妻在管教子女時,往往把孩子好的行為、生活習慣、美好的品德,都歸究於自己優良的遺傳基因。把自己看不過去、恨不得能重新雕塑的不完美,完全歸咎於自己當初千挑萬選審慎決定的另一半──他們家那邊缺點重重的遺傳基因。 自從腦內有樣學樣的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被全世界著名的研究小組廣泛實驗研究後,發現父母親不僅要為孩子先天的遺傳基因負起全責,後天教養深遠的影響更是脫不了關係。孩子外在的行為舉止、生活習慣、情緒管理,還有藏在腦內的同理心、品格、價值觀……,都因有鏡像神經元的模仿效應,從孩子第一個模仿學習對象父母親開始,默默地錄影存證,努力地輸進腦內的行事檔案,轉化成為未來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可以依據的準則。 關心疼愛自己子女的父母親,每天不斷地跟自己和子女心理喊話:「孩子我要你比我更好!」無時無刻地用全部精力來督促自己的孩子,傾所有的金錢來堆砌孩子的知識,用更多的課外活動來提昇孩子的競爭力。可是卻忽略了最重要一點,當放眼看天下時,卻忘了留一隻眼睛檢視自己、省思自己,先把自己教育、充實成值得孩子學習模倣的對象,才不會變成了孩子品格教育中,最大的污染源。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全腦與學習》)

擁有一個高度敏感的孩子其實是件幸福的事-《孩子 ,你的敏感我都懂》*轉貼

2008年01月10日
公開
9

瑪利亞的媽媽知道該怎麼辦    瑪利亞的父母成長環境並不優渥。瑪利亞的母親愛絲托一生都很辛苦。她的原生家庭並不健全,身為一個高度敏感兒童,愛絲托成為家庭裡的代罪羔羊。她說:「至少我瞭解什麼會讓敏感的孩子受到傷害。」    瑪利亞出生的時候,愛絲托和年輕丈夫收入低於貧戶標準,兩邊家族都沒有伸出援手。事實上,愛絲托覺得兩邊的家族都不對勁,根本不想讓孩子受到他們的影響。她的直覺是正確─瑪利亞的祖父後來因為性侵兒童被捕。    愛絲托說:「才出生兩個星期我就知道了,我在房間裡走動,她的眼睛會一直跟著我。」一旦發現瑪利亞像她一樣,也是個敏感兒童,愛絲托就決定辭職,在家養育孩子。她盡量學習各種親職技巧,並加以調整,來適應這個獨特的孩子。她自動把嬰兒衣服的標籤剪掉。她一向喜歡簡單的食物,這個不成問題。    愛絲托從來不逼瑪利亞嘗試新經驗,除非愛絲托有十足的把握,知道瑪利亞不會遇到困難。大部分的時候,孩子有權拒絕。瑪利亞念小學時,全班看一部動物被屠殺的影片。瑪利亞很難過,看到一半就走出教室。老師非常不高興。愛絲托告訴女兒,她是對的,她不需要看任何讓她這麼難過的東西。這件事情,以及其他事情,讓愛絲托決定把瑪利亞轉到一間私立學校去。瑪利亞從此表現優良。    愛絲托一向重視瑪利亞的自我形象。念高中時,瑪利亞一直長高,超過一百八十公分,身高讓她更與眾不同。瑪利亞有點害羞,但是因為她健康的自我形象及敏感度,她在同儕中成為領導人物。即使在幼兒園裡,其他孩子就會聽她的話,接受她的主意。她有些認生,但是喜歡跟小朋友玩,沒有明顯的問題。她的朋友數量比一般兒童少一些。她比其他兒童更敏感、更體貼。    現在,瑪利亞已經成年,日子過得並不輕鬆。她還是寧可不要這麼敏感或這麼高。她二十七歲了,還沒有固定男友。哈佛大學畢業後,瑪利亞搬過幾次家,一直在找夠安靜的環境。她事業成功,常常旅行。她很健康,對未來也很有信心。    對於高度敏感兒童,家長的影響更大    每隔一陣子,就有人主張一切都是遺傳,教養不會影響。有時候又有人過度強調教養對個性形成的重要性,沒有人強調天生氣質的重要。顯然,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某種平衡。    教養確實會造成影響,尤其是對高度敏感的孩子而言。實驗發現,如果把小猴子隨機配給養母帶大,比較有反應(比較敏感)的小猴子如果有冷靜的養母,長大以後會比較堅強,甚至成為領袖。如果分配到緊張的養母,小猴子就不會出落得這麼好了。不過,出養的創傷經驗對於敏感猴子的傷害也比較大。    大部分兒童不會跟母親完全分開,但可能會被暫時送到保母那裡。研究顯示,不論什麼原因,如果保母的心不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會受到影響。實驗顯示,將九個月大的嬰兒交給保母照顧半小時,如果保母很注意孩子、跟他玩,小嬰兒和母親分開的時候就比較不會哭鬧。如果保母不大理會嬰兒,嬰兒就會哭鬧。敏感的嬰兒哭鬧得更厲害。    另一個研究顯示,一歲半的高度敏感嬰兒如果對母親的連結關係缺乏安全感(第6章將討論到),在新環境裡會顯得比較不安。安全感強的高度敏感嬰兒則不受影響。至於其他非高度敏感的嬰兒,不論安全感是否足夠都不會受到影響。也就是說,只有缺乏安全感的高度敏感嬰兒在新環境裡會呈現不安。    結論就是:「負責的、體貼的養育……會讓嬰兒有安全感,即使孩子的天生氣質讓他將所有的新經驗視為具有威脅性,也可以減低生理上的壓力反應。」也就是說,當敏感的幼兒和母親分離,處在高壓環境中時,只要有關懷他的保母,就沒有問題。如果新環境中有特別大的壓力,和母親是否有足夠的連結和安全感就顯得特別重要了。是否會被好好照顧將強烈影響他們的心情。高度敏感兒童不但比較能夠感知危險,也比較能夠感知母親或保母能夠提供多少支持或照顧。    適性發展─每個孩子的成長經驗都不同    家庭對每個孩子個性的影響都會有所不同。有些是因為家長在養育每個孩子的時候,客觀環境不同。有些是因為孩子個性不同,家長對待他們的態度就有所不同。有時候,同樣的教養方法,碰到不同氣質的孩子,結果就是會不一樣。    如果你有一個以上的孩子,就很可能有的孩子在你的養育下受惠,有的則否。研究顯示,親職教育訓練可以改善這一切。家長和孩子不需要擁有相同的氣質,只要用心配合就夠了。「適性發展」指的是家庭和學校環境都能支持並鼓勵孩子自然的行為。    有的家庭會認為一個安靜、喜歡畫畫、不喜歡運動的孩子非常完美,別的家庭卻可能對這個孩子感到非常失望。只要家長願意接受孩子的天生模樣,就可以找到共同相處、互相配合的模式。家長必須改變方法以適應孩子,研究顯示,家長越能夠瞭解孩子的氣質,孩子的問題就越少。    這本書就是在強調創造適合孩子的環境有多麼重要,可以幫助你省下很多麻煩,因為高度敏感兒童確實有許多共同性。我們要從最重要的一點開始:你的孩子對你極為敏感。你必須瞭解這一點,才能創造出適合他的環境。    (摘錄自《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內文)

機車對話

2008年01月09日
公開
22

今騎機車帶阿樺上學 阿樺發現霧忙忙ㄉ 就問媽媽我為何天空白白ㄉ 媽媽我回是霧ㄅ 阿樺追問為什會這樣 媽媽我也搞不懂 就請阿樺問老師下課再教媽媽 阿樺就說: 不用啦.這是科學原理啦. 就天空中有很多液體在加氣體變成水氣. 混在一起亂七八糟...... 講ㄌ一堆.補充一句媽媽你聽懂ㄌ沒 瞎米ㄚ 阿樺答對ㄋㄇ 媽媽我研究一下 ******************************************** 轉貼自YAHOO新聞 上午出門時,是否覺得天空一片灰茫茫?環保署指出,由於擴散條件較差,再加上水氣豐厚,造成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濃度飆高,今天整個西半部的空氣品質,都已經達到不良的等級。(張德厚報導) 環保署表示由於天氣型態穩定、風速低、再加上水氣豐厚,造成台灣本地的灰塵等污染物比較容易累積在空氣中,西半部的空氣中懸浮微粒濃度從昨天夜裡開始飆高,大部分測站的濃度達到200微克以上,是平時標準50微克的四倍多,整個西半部的空氣品質,目前都是不良。環保署監資處朱雨其處長:『大部分測站的懸浮微粒觀測濃度,都達到200微克以上,土城到276微克、中部大理是282微克、雲嘉南以新營最高,達266微克、高屏的大寮則達到265微克,所以這是今天空氣品質不良、影響視線的原因。』 環保署指出,空氣品質不良、多霧多霾影響能見度的狀況,到中午氣溫升高、水氣消散時,將會稍微的改善一些,不過因為整體的氣象條件不變,早晚仍然會有霧及霾。朱雨其:『懸浮微粒也就是空氣中的灰塵,如果水氣比較大,灰塵就會附著在水分子上,就會形成霧、霾等。』 這樣的空氣品質不良的狀況,預計將會維持到11日星期五,環保署提醒,呼吸道敏感及心肺功能較差者,避免在戶外做劇烈的運動,外出時也最好戴上活性炭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