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樺媽Kare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婚姻存摺*轉貼

2008年05月08日
公開
24

很棒的一篇文章唷 婚姻存摺 獻給有結婚的人,沒結婚的人也可以設一個特別存摺, 為自己值得感到高興或幸福的事存下記憶哦……. ******************************************************************* 我的"婚姻存摺"是出嫁那天,媽媽遞到我手上的, 當時,我以為會是一大筆錢,打開一看發現只有1000元。 我用失望的眼神看著媽媽,媽媽卻笑著說: "這是我特意為你們辦理的'婚姻存摺', 以后每逢值得紀念的日子,都可以存一筆錢, 等到老的時候,裡面除了錢,還有無限的幸福…" 當時,我對母親這份心思不以為然,倒是丈夫記在了心上. 婚後沒多久,他就先後存了兩個500元, 一個是因為他升職了, 第二個是因為我手術治愈出院. 當時我嘴上笑他無聊,其實心裡甜蜜無比, 畢竟他把我的健康也當作一件讓他感到幸福的事. 沒過多久,我懷孕了,這一次,我足足往裡面存了2000元. 但很快,我們開始有了爭吵和冷漠﹔ 孩子出生帶來的快樂是短暫的, 洗不完的尿布、喂不完的奶,加劇了我們感情的惡化。 而那本婚姻存摺像被遺忘了,寂寞地躺在抽屜角落,上面的數字久未見漲。 我們鬧離婚的時候,媽媽說, 你們先把存摺上面的錢花光了再離吧, 雖然錢不多,但是你們共同的財產。 於是,我第一次取了1000元, 然後拎著幾件心儀已久的衣服離開商場時, 我又回去對售貨小姐說: "對不起,我不買了,請你退回我剛才付給你的錢." 也許當時的局面窘迫極了, 但我腦海裡想到的是那1000元婚姻積蓄的來源: 他是個害羞的男人,但曾在街頭大聲地對我說"我愛你", 我為此存下100元﹔ 他記得我的生日、鞋號、密碼及最怕的事, 我為此在生日那天存下300元, 他對女人有風度,也有距離,不給暗戀他的女下屬任何機會, 我為此存下500元… 啊,這1000元裡就有這麼多的幸福積累, 再看看婚姻存摺上的兩萬多元,我的眼睛忽然就有些濕潤起來。 晚上回到家,我把存摺交給他,說: "趕緊花吧,花光了好離婚, 第二天晚上,他把存摺遞到我手上, 我打開一看,發現反而多了1000元, 他說:"那上面的每一元錢都記錄著我們走過的歷程, 我第一次發覺原來是這樣的愛你, 索性又存進了1000元。 我們從此又和好如初了。 還是媽媽說得對, 以愛情的名義為婚姻開個戶口, 把夫妻間所有快樂的、幸福的、浪漫的事,通通存進銀行, 有了這本日積月累的婚姻存摺, 即使是再貧窮的婚姻,也決不害怕透支。

換季過敏潮∼全方位居家照護不可少 *轉貼

2008年05月08日
公開
43

換季過敏潮∼全方位居家照護不可少 文�蔡宜展 醫師 患有氣喘的雯雯放學後就直接被媽媽帶來醫院門診,媽媽很無奈的說:又來了,每次天氣一變化,雯雯就開始打噴嚏、流鼻水,前幾天晚上還因為不停的咳嗽和呼吸急促才來掛急診呢。的確,這陣子因為氣候不穩定,早晚溫差大,因為氣喘發作或是嚴重的過敏性鼻炎而被帶來急診或是門診的小朋友有增多的趨勢,很多類似雯雯的例子,在平常氣喘控制很好的情況下,不僅日常活動不受影響,而且可以在醫師的囑咐下將氣喘用藥慢慢減少,但是需特別注意在季節交替之際,很容易讓小朋友的過敏症狀再次發作。不管我們家中是不是有過敏兒,我想每一位家長都應對過敏疾病以及該如何改善小朋友的居家環境有些認識。 ◆什麼是過敏疾病 一般來說,當身體不管是以皮膚接觸、口服或是注射方式接觸到外來物質,體內會產生「免疫球蛋白E」抗體,而所謂的「過敏」是指具有過敏體質的人接觸到環境中某些無害的物質時,身體產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E抗體,當免疫球蛋白E與過敏原之間的交互反應就會引發過敏的症狀。過敏疾病主要和遺傳體質加上外界過敏原或刺激物(空氣污染或病毒感染)的刺激有關,進而導致身體許多部位慢性且持續的發炎反應,較常見的兒童過敏疾病像是異位性皮膚炎、食物過敏、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等。近幾年來,隨著環境和飲食習慣改變等因素,過敏疾病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全方位居家照顧與防護 如何改善小朋友的居家環境,來減少或是避免過敏疾病的發生,現在我們就從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這六大項目,作一個全方位的過敏預防。 *食 ◎母奶是寶寶最好的食物,除了有各類營養素外,其中來自母親的抗體,可將外來過敏原加以中和,降低孩子過敏的機率。母親在哺育母乳時,也應盡量避免食用一些常會引起過敏的過敏原,像是有殼海鮮、蛋白、花生等食物,以預防嬰幼兒過敏症狀發生。 ◎若小朋友有過敏體質,而媽媽本身無法完全哺餵母乳時,建議選擇經蛋白質水解處理過的「低過敏性奶粉」,也可以部分預防過敏症狀發生。 ◎建議至寶寶六個月大後,再逐一加上新的副食品。 ◎對於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要盡量避免或延後食用,以免發病。較常見引起過敏的食物有花生、有殼海鮮、蛋白、小麥等,宜一歲半後再添加。 *衣 ◎新衣服洗過再穿,且盡量以棉質的衣服為主。 ◎定期修剪寶寶的指甲或是戴上小手套,避免因異位性皮膚炎造成皮膚搔癢而抓傷皮膚。 ◎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孩須每天泡澡及保濕,使用異位性皮膚炎專用清潔劑洗澡,並即時塗抹保濕乳液。 *住 ◎居家擺設盡量簡單,避免厚重的布窗簾及毛地毯,這些是塵蟎容易隱藏的地方。 ◎若是使用百葉窗,記得要按時擦拭灰塵。 ◎定期打掃環境,做好廚房衛生,避免蟑螂滋生。 ◎寢具的被套或枕頭套每1至2週以55°C熱水清洗或烘乾,或使用防蟎寢具。 ◎台灣氣喘病童最常見的過敏原是塵蹣,而枕頭、床墊、被單又都是塵蹣最容易孳生之處,因而使用防螨床罩可把塵螨包裹在裡面,如此可有效防止病童與過敏原的接觸,當可減少過敏症狀的發生。 ◎冷暖氣機及空氣清淨機之濾網須勤於清洗或更換,避免滋生病菌及灰塵堆積。 ◎定期除濕,控制溼度於50至60%。 ◎整理庭院時要戴上口罩,不要曝露在花粉和霉菌這些過敏原之中。 *行 ◎避免在感冒季節或是空氣品質不好時外出,空氣污染嚴重時宜關上窗戶。 ◎避免溫差變化大,注意身體保暖。 ◎少出入封閉性的公共場所,並適時戴上口罩。 *育 ◎氣喘病人應避免在乾冷空氣下做劇烈運動,每次運動前記得做至少15分鐘暖身或伸展運動。 ◎患有運動引發型氣喘的小朋友,建議在運動前 15 至 30 分鐘使用吸入式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短效劑,可保護 ◎2-3 小時,長效劑吸藥時間需略為提前,可保護 10-12 小時),可以有效預防其發作,也可使用吸入式咽達永樂(Intal)。 ◎運動引發氣喘病的治療與預防很容易,所以不必限制氣喘孩童的運動。適當的運動反而可以提昇氣喘病人對運動量的耐受性,選擇適合的運動,以間歇性休息的運動為主,如:游泳、排球、羽毛球、體操等都是不錯的運動。 ◎避免劇烈的情緒變化。 ◎絕對避免讓孩童接觸到二手煙。 *樂 ◎盡量避免絨毛或填充玩具,這些也是塵蟎容易藏匿的地方。 ◎對皮毛過敏者,宜避免接觸有皮毛的動物。 ◎如果一定要養寵物,避免讓它們進入室內。 另外,一些常見的呼吸道感染也會誘發過敏疾病,特別是氣喘的發作,因此除了常規的預防針注射外,也建議各位爸媽可讓小孩施打肺炎雙球菌疫苗,且在每年秋冬之際來施打流感疫苗。若是過敏症狀嚴重時,請根據醫生指示,使用藥物,來減低小朋友的不舒服感,並可避免因過敏引起的相關併發症,像是因異位性皮膚炎抓破皮膚造成細菌感染,或是因過敏性鼻炎控制不好造成的中耳炎及鼻竇炎。且一旦有過敏疾病發作,特別是氣喘的急性發作,需馬上求診並和醫師討論後續的治療及追蹤。 結語 治療和預防過敏疾病或氣喘病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並且無論是病童或是家長,都應對過敏疾病有適當的認識,多參加醫院為氣喘病人或家屬舉辦的衛教演講,並透過積極的環境改善達到全方位居家照顧與防護,配合醫師的囑咐以適當的藥物治療,必可使每一個可愛的小朋友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長大。 蔡宜展醫師 現任:嘉義長庚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歷任:長庚兒童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研究員、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專科醫師、歐洲過敏氣喘及臨床免疫學會會員 專長:過敏氣喘,鼻過敏,嬰幼兒過敏病防治,紅斑性狼瘡基礎研究,一般兒科疾病 (資料來源:台塑生醫 提供)

母親節快樂*轉貼

2008年05月06日
公開
23

祝福天下所有的媽媽們:母親節快樂! 當你來到這個世界,她以手臂輕輕抱著保護你,你則以哭個像妖怪的聲音來謝謝她 當你一歲時,她餵你也替你洗澡,你則以長夜大哭來謝謝她。 當你二歲時,她教你走路,你會謝謝她;當她叫你時,卻溜得特別快。 當你三歲時,她滿懷愛心的做飯給你吃,你則以滿地食物來謝謝她。 當你四歲時,她教你繪畫,你則以滿間的彩色來謝謝她。 當你五歲時,她在假日將你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你則以噗通掉到一塘泥淖裡謝謝她。 當你六歲時,她帶你去學校,你則以尖叫“我不去”來謝謝她。 當你七歲時,她給你個棒球,你則以打破鄰居的窗戶來謝謝她。 當你八歲時,她給你個冰淇淋,你以滿嘴的奶昔來謝謝她。 當你九歲時,她讓你學鋼琴,你則以不曾練習來謝謝她。 當你十歲時,她整天載你去上體育館踢足球及參加一個接著一個的生日Party,你則以頭也不回的跳出車外來謝她。 當你十一歲時,她帶你和你的朋友去看電影時,你則以要求她坐在不同排來謝謝她。 當你十二歲時,她警告你不要看某些TV Shows時,你則以等到她離開時注視這些TV Shows來謝謝她。 在你十三歲的青少年時期,她建議你要去剪個頭髮時,你則以告訴她:她一點品味都沒有,來謝謝她。 當你十四歲時,她讓你去夏令營,你則以忘了寫封家書來謝謝她。 當你十五歲時,她工作回來並期待一個擁抱,你則以房門深鎖來謝謝她。 當你十六歲時,她教你如何開車,你以儘你所能的到處冒險來謝她。 當你十七歲時,她正在等一個重要的電話時,你則以整夜電話中來謝謝她。 當你十八歲時,她讓你去受高中教育,你則以外宿到天明來謝謝她。 後來……愈來愈大, 你已經十九歲,她讓你去念個大學,載你去學校,帶著你的袋子,你則以在宿舍門外,怕她會讓你在你朋友面前蒙羞,就趕緊說再見的方式來答謝她。 當你已二十歲,她問你是否有約會,你則以“那不關妳的事”來答謝她。 當你二十一歲,她建議你讓為你的未來找個好工作時,你則以“我才不想像妳一樣”的口氣來答謝她。 當你二十二歲,她在你的畢業典禮緊緊的擁抱你,你則問她是否要付錢讓你去歐洲遊學來謝謝她。 當你二十三歲,她替你的新公寓買個傢俱,你則告訴你的朋友,它實在是醜的不像話,的方式來謝謝她。 當你二十四歲,她問你有關你的經濟及你未來的計劃,你則是拖長聲音的回謝她,“媽﹍媽,妳也拜託一下好不好”﹍很煩ㄟ﹍。 當你二十五歲,她資助你的婚禮及高興的哭著對你說,她有多愛你,你則以搬離半個國家的距離隔絕她的方式來謝謝她。 當你已三十歲,她跟你說她想要有個孫子可以抱,你則是非常謝謝她並跟她說,“時代不同,世事皆非了”。 當你已四十歲,她提醒你要記得一個親人的生日,你則是謝謝她的告訴你,你“現在真的真的很忙”﹍忙到天昏地暗﹍ 當你五十歲了,她身體不適而且需要你多多關心她,你則是以自己已是深責大任的父母來回謝她。 然而,有一天她死了,你則發現你未替她做到任何事 讓我們花些時間為我們所稱呼的【媽媽】,關心、付出,僅管有些人可能無法對他們的母親說出他們的愛,但她是無法取代的,因為它是獨一無二的感情……。 也許,她不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或許有些想法真的與你不同,但她仍然是你的母親!最敬愛也最疼您的母親,她總是在這裡聽你訴說你的喜怒哀樂,但請試著問問你自己吧!你可有花足夠時間陪陪她?可曾給過一絲一毫的時間聽她說看看「她在廚房的困擾及疲勞?」你真的有嗎?請您靜下心來回想從您懂事到現在的一切種種……母親對您的好。 以貼心、愛心、尊重的心來對待她時,你會發現你會看到不同的觀點,一旦錯失了,將只有美好回憶陪伴著你,而過去的遺憾也是不要將最貼心的人視為理所當然,請一輩子緊緊守住她們,假若沒有她們,生命將頓時失去意義。您覺得呢……。 後記: 記得韓嬰著作的韓詩外傳中有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 詩經中亦云: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斪勞!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復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我的朋友們,趁還來得及,請『珍惜』與父母親相處的時光,因為時空從不曾為任何人停留……。 母親節快樂 Do it better for Mother

假性單親媽媽 *轉貼

2008年05月05日
公開
31

樺爸要是看到這文章 一定只看到 他有幫忙做家事.跟媽媽我宣揚他是多好ㄉ男人.看你去外面還找得到ㄇ 此外 他下班就是家事.電腦.棒球 (有時我都想變成地板還得到比較多ㄉ關注). 也不怎聊天.勉強就是聊今天吃什 所以囉.我還是好好享受阿樺上課ㄉ時間.因為我是以5萬多ㄉ薪水換來ㄉ. 要麻樺爸就付我文中ㄉ六萬.還要隨時預防媽媽我不幹.不要薪水 *************************************************************** 假性單親媽媽 作者:陳安儀 我的周圍有很多的「假性單親媽媽」。我自己也曾經包括在內。 什麼是「假性單親媽媽」?就是老公工作很忙、很晚回家、一天跟孩子說不到兩句話,或是根本早出晚歸、見不到孩子的面。運氣好一點的,老公還有個星期天會待在家裡,但所做的事情也只限於吃飯、睡覺、看電視、打電腦,通常兩隻眼睛都不會擺在孩子或孩子的媽身上。運氣差一點的,連假日也要去加班、應酬。一年工作360天,跟同事相處、聊天的時間,都遠遠超過家裡的老婆、小孩。 比起真正的單親媽媽,「假性單親媽媽」唯一的差別,只是在晚上有個人睡在旁邊,家裡的帳單有人支付,還有,會有個人三不五時打電話回來說:「我今天晚上不回來吃飯。」 其他,都沒有什麼差別。帶孩子去公園玩時,看著別人一家和樂融融,只有自己孤孤單單的母子倆;去大賣場,別人的老公在扛東西,自己只好想辦法當女超人。孩子生病了,自己想辦法坐車、送醫;天色暗了,永遠只有一個人面對煮飯、洗衣、洗小孩等做不完的家事,連想上個大號,都得把老么抱上膝蓋一起進廁所。家人聚餐,老公永遠都缺席;看電影時,只有娘倆進電影院。出國旅遊,老公大方出錢讓妳跟孩子一起去;娘家的親戚大概只有每年初二看得到女婿;而孩子們永遠跟鄰居的叔叔比較熟。 這類老公,都有個共同點,就是口頭禪都一樣:「你以為我喜歡這樣嗎?我還不是為了妳、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 這類老婆,也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心裡感想都一樣:「好吧!我就再忍忍,等孩子大一點了、錢存多一點,我就輕鬆了,他也會多留在家裡了。」 很不幸的,以上兩者所言、所想,都非事實。不回家的老公,成就的通常都是他自己;而默默忍耐的老婆,通常也等不回一個永遠不回家的男人。 我的一個朋友前兩天跟老公吵架。我問:「怎麼了?他做了什麼?」她妙答:「他沒做什麼。我們吵架就是因為他『什麼都沒做!』」 在外工作、老婆是家庭主婦的男人,永遠都覺得自己的地位比較高。他賺錢,所以他最大。回到家,老婆理應把家理好、孩子照顧好、飯煮好、衣服洗好,而他呢,就是翹個二郎腿看報紙。如果能夠幫忙洗個碗、洗個小孩,那就已經是不得了的「新好男人」了! 而家庭主婦呢?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又沒有薪水,先天矮一截,所以只能默默無語、吞聲忍氣。 我聽過最離譜的老公,居然會因為孩子不小心跌倒,而臭罵老婆:「妳每天在家不過就是看個孩子而已,還會把小孩弄受傷!妳怎麼這麼蠢啊!」 當下我簡直是張大嘴巴、合不攏來!我很想回他一句:「你也不過就是在公司裡跟客戶屁一屁、混口飯吃,你以為你是誰啊!」 不料,這位高學歷的媽媽,竟什麼也沒說,乖乖的把小孩帶去包紮擦藥,半句也不敢吭。 前兩天看到一篇網路文章,寫到每次出門,先生 都因為 太太的「動作慢」而怒火沖天,他不知道,太太出門動作慢,是因為要收衣服、準備行李、穿戴小孩、把碗洗好、花澆好、沒煮的飯菜要先處理,還要裝扮自己。先生壓根沒想到,他一人準備好,並不是全家準備好;太太動作慢,是因為老公不幫忙! 通常,每一家都有個白目老公。衣服晾在外面,不叫他收他不會收;髒衣服堆積如山,不叫他洗他不會洗。滿床衣服,他可以說不疊就不疊,自己撥開來一塊地方可以睡覺就行。房子髒亂,不叫他整理他通通看不見;孩子哭的再大聲,都遠不如電話一響來得有反應。裝瞎裝聾功夫一流之外,好像這個家除了提供他吃飯睡覺上網看電視打電話聊天之外,都不干他屁事。 中國人自從孔老夫子說了一句「君子遠庖廚」之後,就是女人悲劇的開始。很奇怪,中式設計的房子,再漂亮、再大,豪宅裡總是有個超級小的廚房,僅供一人容身,並且家具粗糙。為什麼?因為廚房是女人的天地,女人不用太大的空間、太好的建材,而且,廚房的女人只能是一個女人,不會有任何的幫手。男人不會進廚房,他可不管孩子吃什麼喝什麼。只要孩子是他的種,其他他什麼都不在乎。 問題是,如果這個男人可以一肩挑起家庭所有重擔、還給家庭主婦一份高薪那也就罷了,最起碼受氣還有錢拿。在現代社會,也就罷了,雙薪家庭占大多數,兩個人都要上班時,為什麼家務還是女人的事?根據統計調查,男人做家務時數的比例,不到女人的十分之一!絕大多數的男人,在外面掙不了幾個錢,回來還是一副大老爺的姿態。 老實說,在家裡做家務的女人,如果以同樣時間在外面以家務幫傭為主業,賺得說不定比男人還要多!根據統計,如果換算家務事的薪水,家庭主婦一個月的合理薪資是六萬元以上!(以某國統計的幣值及經濟水準換算台灣的幣值及經濟水準) 開玩笑!有多少男人付的起這個價錢請一個全天候傭人?還不包括做愛? 中國古話說,「男主外、女主內」。因此,很多女人腦袋裡也根深蒂固這樣的觀念,總覺得灑掃、煮飯、帶小孩,是自己分內的工作。事實上,在現今女人也要負擔家計的狀況下,家務如果在全部壓在女性的身上,那是非常不人道、也不公平的。 同樣下班回來,為什麼你可以大喇喇坐在客廳等飯吃,我卻要一頭栽進廚房,一面捲起袖子洗洗切切,一面兩條大腿上還纏著一個哭鬧不休的小孩?同樣每天上廁所,為什麼廁所又髒又臭的時候,是我要拿起刷子來清理,而你卻可以受之無愧的享用乾乾淨淨的浴室? 很多男性都會說:「唉!反正妳在家裡又沒有什麼事!而且,我上班回來很累!」殊不知一天二十四小時跟一個五歲以下的小孩長期相處,在沒有人幫忙的狀況下,是非常令人捉狂的一件事。我的不少男性朋友到現在還認為,當家庭主婦很輕鬆,每當我聽到這句話,我就會回敬一句:「你要不要請假一個星期,在家裡一個人帶孩子試試看?」 就我自己的經驗,在我正常上班的時候,我還有時間可以處理協會的瑣事:打電話聯絡事情、寫寫文章、回信。當我辭職回家之後,孩子整天在身旁繞,我反而一樣事情都做不成。早上起來先弄孩子穿衣、吃飯,接著要買菜燒飯、洗衣、曬衣,中午要準備餵孩子吃飯,下午要當司機接送大的上才藝課、小的睡午覺。終於有時間打開電腦,小的又哭著醒來要坐在妳的膝蓋上;講電話沒兩分鐘,兩個小孩就打成一團。如果天氣好,下午還要帶小孩出門運動、跑跑跳跳、放風一下,接著又要張羅晚飯。一整天,就這樣在馬不停蹄中過去。往往晚上說故事時,我一邊講故事都會一邊打瞌睡。 比起上班時間,我在家反而完全沒有了自己的時間。請注意,我還是有婆婆幫忙家務的喔!很難想像一個人在加孤軍奮鬥的媽媽,心理上有多麼孤單、時間上有多麼忙碌。好不容易盼到老公下班,可以幫忙把孩子接受手過去喘一口氣,如果,碰到一個不體貼的傢伙,請問,這樣的太太,跟單親媽媽又有什麼兩樣呢? 我有一次問我先生:請問你住進這個房子半年了,你沖過幾次浴室的地板?刷過幾次馬桶?他想了一想說:「大概兩、三次吧!」我回答:「所以啦!你知道嗎?剩下的178天,每天都是我沖的、我刷的。你覺得這樣公平嗎?」 同樣的問題,我覺得可以請每一位男人想一想。結婚十年來,你折過幾次衣服?鋪過幾次床?洗過幾次碗?擦過幾次地?煮過幾餐飯?刷過幾次馬桶?收過幾次玩具?洗過幾次小孩?如果妳的答案都是「個位數字」,那麼,你老婆所做的,就是「幾千次」。 親愛的老公們,請你捫心想一想,「幾次」跟「幾千次」,差別真的不大嗎?那跟你上班所做的事情來比較,真的不辛苦嗎?你忍心這樣對待一個當初你誓言愛她、照顧她、疼惜她、保護她一輩子的女人嗎? 而親愛的老婆們,你們也要放自己一馬。不要認為自己沒有貢獻;不要認為自己低老公一階。不要認為因為我沒有領薪水,就應該低聲下氣;更不可以認為,因為是家庭主婦,所以我每天都應該待在家裡,做好每天該做的家事,而不能要求「放假」。 在外面上班,有上班族的尊嚴;當一個家庭主婦,當然也要也有一個家庭主婦該有的權利。老公下班,妳也下班,下班過後的家務,應該共同分擔。這個年代不該有什麼「男主外、女主內」,而是「共同主外、共同主內」。把家務清清楚楚的列舉出來,大家一起分工。訓練家庭中每一份子分擔家務,不但可以增加對方對家庭的責任感,也可以讓他對整個家庭更瞭解,也更體諒你。一個在家什麼都不用做的男人,無疑一定很容易發生外遇,因為他對家庭沒有參與感,他有太多的時間去風花雪月,而且,他很容易不在乎這個家。 另外,給自己一點休息的時間! 我有一個女友,她很堅持每天一定要自己一個人洗澡。她說,那是一天當中,她唯一可獨處的時間,所以非常堅持,絕不替小孩洗澡,由老公負責,她可以在洗澡的半小時內,輕輕鬆鬆的、慢條斯理的,享受一個人獨處的心情。還有一個朋友,她最快樂的事,就是晚飯過後,老公幫她照看小孩,她可以一個人去巷口85度C喝一杯35元的咖啡。就這樣,每天飯後一個小時,是很重要的充電,她可以在專心的閱讀書報、或愉快的跟朋友電話聊聊天後,讓自己的心靈重新沈澱,整理好自己,回家用笑 容面對 先生、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不用太貪心。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也無須妄自菲薄。當你不想再當「假性單親媽媽」時,請勇敢的告訴妳的先生,向他爭取妳應有的權利與福利。妳會發現,其實對方並非做不到,只是妳拱手將版圖送給了他。而他呢,樂的輕鬆自在。

給孩子量身訂作的教育*轉貼

2008年05月05日
公開
36

樺家學習重點 1.透過自己的陪伴,挖掘孩子的需要。 2.角色的調整.孩子是我的學弟學妹,我是學長。去除用命令、規範、責備的方式要求孩子,現在我修正自己成為一位教練與陪伴者。這個時代不再威權,孩子需要教練式與陪伴式的教學者。 3.了解阿樺情緒背後ㄉ原因.談人生的心情. ******************************************************************** 給孩子量身訂作的教育 作者�瓈麚歇� 十二歲的黃郁琳的功課表跟別人很不一樣。靈修、讀聖經是她每早必做的功課;她的英文老師是家庭主婦的媽媽,還有《空中英語教室》,課表是郁琳和父母討論的共識,她說,自己排課表會心甘情願去做,如果別人安排,就想拖時間。 從幼稚園開始就在家自學,到現在六年級,這是父親黃夏成的決定。黃夏成說,是因為孩子的差異化比上個世代更明顯。每天思考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黃夏成發覺,與其等待教育改變,不如放希望在「家庭」。 他與三五好友成立「慕真在家教育協會」,他們捲起袖子,透過自己的陪伴,挖掘孩子的需要。不論國內外,在家教育者的步伐走得總是很快,想法也更進步,究竟,他們怎麼看二十一世紀孩子的需求?量身訂作的教育在此刻為何如此迫切?他們的想法對教育體系也是寶貴的一課,以下是黃夏成的分享: 我選擇在家教育,主要是看到家庭的失能及學校教育的不彰,無法教出有品格、自發自主性的孩子。 在家教育這八年來,我做了角色的調整──孩子是我的學弟學妹,我是學長。以往我是用命令、規範、責備的方式要求孩子,現在我修正自己成為一位教練與陪伴者。這個時代不再威權,孩子需要教練式與陪伴式的教學者。 當我的孩子學習上有了情緒,我會停下來,甚至用半個小時跟她談人生的心情;一堂課只是人生的小段落,我更關心的是,她的大段落。人生活了十二歲,給她一個空間去嘗試與修正;前陣子她學琴突然感到壓力,因為老師常叫她參加比賽;我跟她分析利與弊,她自行決定暫停,但有趣的是,沒了比賽壓力,她反而每天掀開琴蓋彈琴,樂在其中。 學校是按照課本來排,課本大部份是智能與理性的教育,但我們安排各式營隊,在混齡的學習中,孩子就像在真實社會,學會與不同年齡層的人相處,同時也教會他們如何服務與尊重。 如果生命是在這樣的平台與生態成長時,會引發學習的內在動機。內在動機是對生命的想像,如果有想像就會想往那邊發展,有個目標與驅動力。過去她的人生可能是父母的想像,現在她有自己的。 希望社會能學會差異性的欣賞與接納,企業裡的團隊合作就是差異的結合,當我們可以接受不統一,人類的差異化才能帶來更多的創意與發展。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第395期《我不想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