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幸福要傳承~雙胞胎天使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認識母親,發現自己 轉po

2007年04月07日
公開
22

過去,我們有很多誤以為。誤以為母親節一年只有一次,母親節就是送禮物、請吃飯。誤以為母親迂腐、愚昧、老了、跟不上時代了…… 我們認識她不夠久,不知道她也曾是小女孩、青少女,曾經跟我們一樣愛做夢、甜美多情、奮力想找定位……。 從現在起,認識母親,理解她的難處,修補我們之間的關係,用這方法,天天過母親節。 康健雜誌66期  文/李瑟.吳若女 我不敢相信剛剛對我的孩子說那些話,跟我媽媽用過的句子一模一樣。難道我跟我媽一個樣子?」 是的,別再否認妳像她。終我們一生,母女的關係打不斷。 母親是每個女性第一個模仿的對象,母女之間也有強烈的生活依附與情感依靠關係,牢不可破。 嬰幼兒時生病,母親徹夜守護。上學後,母親又得為班級活動做點心、參加母姐會、親子活動。母親也是青春期第一個帶女兒買內衣的人,準備迎接月經到來,女孩變女人,又得跟女兒無所不談,從化妝打扮到學業科系,到明星偶像、評比男生、性觀念……。當女兒第一次出外約會時,母親還是那個安慰父親別太緊張的人。 等到女兒做了母親,女兒又從母親學如何照顧孩子,甚而母親還得替女兒照顧下一代,好讓她無後顧之憂。 現在的親職教育還在要求新一代母親,還要教你的女兒「學會愛自己 」。 從過去油麻菜籽的悲苦,到現在要求新觀念與做法,母職之沈重,不可言喻。 母親在女兒身上模塑理想中的自己 她們是把女兒帶進世界的人,無論幾歲妳去找她,她似乎永遠有答案,對女兒的愛總是無條件。母親自然而然就在影響女兒。 然而,母女關係並不是都那麼甜蜜或圓順的。 每個女孩出生時,人們常不自覺的期望女兒像媽媽。很多媽媽也希望女兒的價值觀與母親一致,女兒擁有所有我的優點,至於我的缺點則最好一點也沒有。母親在教育女兒時,不自覺地也在模塑一個理想中的自己,自己當年學不會或失敗過的項目,最好女兒不再碰到,最好她比我更成功。 這些心境不僅在林莉�黃緗語(48頁)、韓湘琴�唐可珊(52頁)、林澄枝�謝文宜(56頁)的故事裡可見,當然也在普天下母親身上可看到。 女兒通常對母親也有很高的期望,也常根據母親對母親自己的自尊自重的程度,而構築起自己對自己自重自惜的意識。心理諮商師葛蘭敦(Jane R. Rosen-Grandon)臨床經驗發現,欠缺自信的母親,女兒通常也不知如何定位自己。 「女兒都有種希望,期待媽媽的認同,真正被媽媽喜歡和接受。媽媽對女兒的稱讚,往往比十個同學的稱讚更重要,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所長謝文宜,從專家也是個人經驗有感而發。 挑戰母親,想做自己 然而當女孩長大,發現社會機制加給女人的痛苦時,母親往往也成為女兒第一個要反抗的對象。大多數的母親把親身經驗,加上從她母親傳承而來的價值觀,會反覆說給女兒聽:女人要端莊要小心,世界是設計給男人的,很危險,不公平,但你最好有男人為伴,否則這輩子孤苦伶仃……。 最明顯的是青春期,大多數青少女常像坐雲霄飛車,連自己都不明白為何老有怒氣要發作,偏偏課業加重令人鬱卒。又極力想證明自己長成大人了,明明仍依賴母親呵護,卻又厭煩她的嘮叨、管太多、迂腐膽小(什麼都怕危險、怕被騙),衝突幾乎天天發生。 如果父母的關係緊張,或家庭出現危機時,女兒夾在中間,基於同性別的依附與認同,特別容易令她對母親深感挫折,或者恨母親懦弱無能,或者氣母親不能幹、不會掌握兩性關係,擔心自己的婚姻也重蹈母親之覆轍。 相愛卻又衝突很正常 精神科專科醫師劉慧卿說,相愛卻又彼此衝突,其實是大多數母女的關係。母女在很多地方太像,又互相有期待,容易有衝突,母女之間的情感連結,其實常常牢不可破。 靜下來時也許有人會想通,不過多數女孩可能還是想不清楚,其實那是媽媽無條件的愛,從小到大她都是同樣這樣表達愛的,媽媽沒變,是女兒自己變了。 有時要等女兒人生閱歷多,或也經歷婚姻,甚而當媽媽後,和媽媽更有話說,能分享生命經驗時,才會有更深層的同理。 「大多數女兒比自己所能意識到的還愛母親,只是當其時正在情緒裡,會一下子看不清楚,」實踐大學謝文宜所長說。 心理學家容格曾經說,所有的母親身上都有聖母與巫婆的成份,只是程度與比例的不同。從橫切面看,從嬰兒到長大,在每個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愛恨情仇,永遠在那裡對話交戰。縱向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想和媽媽走向一個什麼樣的關係,會是成年子女在某個關鍵時刻必然會面對的。 林莉造型工作坊的黃緗語與母親林莉,分開18年後才又住在一起,剛開始,從生活細節到互動方式,互相不能適應。一直渴望媽媽呵護,卻碰上嚴肅的母親,黃緗語有很大的掙扎,直到她去育幼院做義工,比起那些被父母拋棄的孤兒,「我的心胸不再受限,我才明白我所擁有的已經滿多的了,」雖然有時母女之間還會起伏,「但比較能平衡了。」 黃緗語透過比較,擴大了衡量母親的座標,母親的站立點被大幅拉離負面(不能溫柔呵護),看事情的角度一旦改變,使她較能包容母親一下子做不到她所期望的母親,再回憶母親吃過的苦,母女共同經歷過的分離,她主動做修補動作,雖然工作與住都在一起,仍不斷寫信、打手機簡訊告訴媽媽,不管曾經歷過什麼,「我對她的愛很多」、「我最在乎她」。 女兒的貼心甜蜜,逐漸改變林莉,「比較會傾聽一點 」,會接受年輕人的想法,也欣賞年輕同事的優點,發現「給別人空間,就是給自己空間。 」 先肯定她的愛 謝文宜從小崇拜媽媽林澄枝(前文建會主委),不論外型與資質都像林澄枝一樣優秀的文宜,也一直被林澄枝高度期望,而變得深度依賴母親,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想討好母親」 。文宜結婚後發現丈夫也常指導她,經過一段國外獨立生活後,謝文宜渴望「成為我自己」,選擇離開婚姻,重創母親的心,母女關係一度緊繃。 幸好謝文宜運用所學的專長來處理,後來也成為她對有母女衝突的人的建議,「千萬不要斷掉關係」 。因為不敢給家裡打電話,她就一直寫卡片傳遞一個訊息,「我還是很愛你們」 。林澄枝雖生氣難過失望,但也不斷透過信件傳達還是愛女兒的。 客觀理解母親 謝文宜說:「那個時候,兩人都心頭一個洞,期望對方來撫平。但後來有一天我突然明白,要對方來撫平是強人所難,我應該改變自己,她的話是為我好,我應該先聽完,而不要反駁。她也從比較激動的狀況慢慢緩和下來,覺得她的話有被聽到。先肯定她的愛,才來表達我的想法,這樣就好很多。父母一直重覆講,是擔心你沒聽到,沒有了解她深處很深的愛。」 經過混亂期,現在謝文宜覺得,「我們兩人都長大很多,」現在她更喜歡自己,她既有媽媽留給她的特質,也發展出自己的部份。 「母女關係常是愛恨交織的,恨要處理,愛要感謝,」 劉慧卿醫師說,透過傾聽與體諒而修補,互相明白需要對方的支持與鼓勵,珍惜彼此間的好關係。 她說,如果你是個媽媽,可以持續地反省自己。如果是女兒,如何客觀去觀察她,理解她,而不是只用女兒對母親的完美要求角度去評判她。 例如抱怨母親暴躁兇悍,成年女兒要先了解母親角色的複雜與困難,再回歸到當年媽媽一個年輕女子的處境與心情,自己都還是個孩子,就做了媽媽,除了面對最衝突的新婚初期,連婚姻都掌握不了,還要照顧新生命……,女兒會比較有同理心,不會再怪母親。 劉慧卿醫師說,反省有兩個層次,一個是對自己的反省,了解自己個性的特質,自己愛與恨夾雜的情緒;另一個是對關係的反省,彼此是如何互動到今天這個樣子的,不見得純然誰對誰錯。 透過反省,如果可以了解自己,對內心的愛恨夠清楚,就比較能夠處理,而不會把自己的感受丟給母親,母親感受到又丟回來,變成負向的循環。 「建立一個成熟的依附關係,在這當中,需要女性很多的自信, 」劉慧卿說。 林莉�黃緗語、林澄枝�謝文宜、韓湘琴�唐可珊,都用心做了該做的事,因而享受到天底下最幸福的母女關係,也因在乎彼此,不斷投注心力於對方,鞏固了家庭。 一趟重要的了解之旅 臨床心理學家伊亞瑪認為,誠實看母親,去了解她,也不需把她變成聖人,而在尋找的過程中接納了自己,會是一趟重要的了解之旅。 《多桑與紅玫瑰》作者陳文玲就走過這麼一趟了解之旅,她後來回想,覺得書寫媽媽的故事,是她生命裡一連串變動的起點。本來她自以為寫了本關於母親和那個時代的書,但多讀幾遍後發現:「那個在存在和成就之間擺盪的、因為物質匱乏和心靈空虛而不安的、奮力在愛情和生活的夾縫裡找出一個位置的,是我的媽媽,也是我自己。這雖非我的本意,但是書寫媽媽讓我逼出了自己,從此,就再也不能假裝沒看見。」 「因為原諒了媽媽而願意面對自己,第一個心得就是,我跟媽媽其實像得不得了:我們都很任性、頑皮、好強,而且,我們也都看不清楚自己是誰……」 陳文玲走過,謝文宜走過,逼出了自己,從此再也不能假裝看不見自己,而要更認真地活出自己。 軟香潤澤的康乃馨季節裡,應該會有更多女子,透過認識母親,發現自己,從此自由自在。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content/066/066038.asp 我 和八十三歲的外婆 和我媽 (三代同堂)媽媽上台領獎^^

歡迎參加洗禮會

2007年04月07日
公開
18

地點台南市東區崇善路二三四號 電話 06-2687270 晚上七點半 歡迎參加 洗禮 耶穌基督教導我們要接受浸沒的洗禮。祂藉由受洗「盡諸般的義」來樹立榜樣(馬太福音 3:15)。 我們受洗以得到罪的赦免。(使徒行傳 2:38, 使徒行傳 22:16)。我們也藉由受洗成為耶穌基督教會的教友,進入神的國度(約翰福音 3:5)。 我們藉由洗禮教儀跟神許下承諾,也就是立下聖約。我們承諾要接受基督,成為祂的信徒,並遵守誡命直到生命終了。我們天父則承諾:只要我們遵守聖約,祂就會寬恕我們的罪,讓我們回去與祂同住。 洗禮會是什麼樣子? 洗禮會是個莊嚴的集會,有人在洗禮會中受洗。通常受洗者的家人及朋友會出席,其中包括了教友及那些不是本教會教友的人。洗禮會通常有祈禱、會眾唱聖詩、及短講,演講內容是關於受洗者決定要立下的聖約。 洗禮由持有聖職權柄的人執行,他在水池或其他水源處施洗,只要該處夠大能讓人完全浸沒即可。受洗者及執行洗禮教儀的人皆身穿白衣,象徵罪赦免後的潔淨。 受洗後,新受洗的人被證實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教友,接受聖靈的恩賜。通常這儀式在洗禮後幾天的聖餐聚會中執行。聚會中,新受洗者受邀到會眾前,坐在椅子上,由一個或多個聖職持有人將手放在他的頭上來執行儀式。

五十項對婚姻有益的共同點轉po謝謝快樂松媽分享

2007年04月05日
公開
22

謝謝誼璇建庭媽分享日記框 1.家庭的社會經濟背景 2.聰明才智 3.正式教育程度 4.口語表達能力 5.對雙方在家庭中的角色期待 6.對家中權力分配的看法 7.要生幾個孩子 8.何時成家 9.對養育兒女的看法 10政治理念 11.對抽煙、喝酒和吸毒的看法 12.與姻親來往的頻率 13.幽默感 14.守時 15.可靠 16.渴望言語的親密/能夠與人親密 17.所扮演的角色/當發生衝突時如何解決 18.如何處理憤怒 19.如何與異性朋友應對 20.期待擁有多少個人隱私,如何訂定規則 21.企圖心的程度 22.人生目標 23.對體重的看法 24.宗教信仰和偏好 25.對信仰的投入程度 26.家人對信仰的投入程度 27.嗜好和興趣 28.喜歡的音樂類型 29.體力狀況 30.性慾 31.收入的分配--要花多少,要存多少 32.金錢的分配(服飾、度假等) 33.捐多少錢,給什麼對象 34.要冒多少投資風險 35.乾淨程度--房子、衣服、身體等方面 36.生病時的處理方式 37.健康標準--何時該看醫生 38.人際關係的技巧 39.要投入多少時間在社交/參加什麼樣的社交 40.要住在哪裡 41.房子的樣式與坪數 42.家具和裝潢風格 43.旅行的頻率/什麼類型的旅行 44.如何度假 45.如何慶祝大節日 46.花多少時間在一起 47.何時上床、起床 48家中白天和晚上的室溫 49.用餐\時的活動(聊天、看電視等) 50.喜歡什麼電視節目 本文摘自《非常選擇,非常Match》第三章。愛家出版社。 作者:尼爾•克拉克•華倫。(Dr.Neil Clark Warren) ********************************************************************* 書上重點寫出來,書上最主要的是在說明兩人的觀念問題! 倆個相愛人在一起生活,彼此間一定會有為一點芝麻小事而吵,這不僅是考驗兩人的EQ還有需要時間的磨合,一旦無法忍受對方的缺點,就會走到吵架或者離婚的地步! 所以生活是需要兩人的互相包容體諒,現在品嚐速食愛情的年輕人應該多多省思! ********************************************************************* 謝謝快樂松媽分享 本日記框由 誼璇建庭的幸福小窩 製作分享

建立孩子自信心的30個方法轉po

2007年04月05日
公開
18

這是去年六月在圖書館聽的韓瑞信老師課程^^ 1.首先.母親本身要喜歡自己 :在育兒過程 中,如果這邊有孩子說:「我最喜歡媽媽」,那邊又有先生說:「你已盡了全力」, 加上母親能喜歡自己,那麼育兒工作定能順利,並能培養出喜歡自己的孩子。 2.母親自己也要有信心。 3.母親要信任孩子。 4.教導孩子,喜歡自己的第一步是討人喜歡。 5.替他改變對「討厭的地方」的看法:有時自以為 是缺點的性格,換一個觀點卻成了優點。 6.也承認孩子有「討厭的地方」:例如對認為「自己很任性」的孩子改口說: 「你有時會有一些任性的態度」。 然後要他回想曾在那些時候表現過任性的態度。 因為孩子會把自子所做的的事情中,凡是討厭的事情都歸咎於「任性的自己」。 所以才要他思考,解脫出那種一廂情願、自貼標籤的行為。 7.陪陔子一起找出討厭自己的動機:例如,拒絕上學的孩子,不僅為了無法再上 學而苦惱,也為了由於自己的逃學造成父母的擔心而深覺困擾,進而討厭自己,最 後甚至認為自己是一個沒有生存價值的廢物。 既然如此,就回溯到最初的問題所在,一方面思量如何才能重返學校上學,另一方 面同時考慮無法上學的壞處,這般地鎖定動機採取行動,並思考解決對策是非常 重要的環節。 8.務必支授孩子克服「討厭的地方」給孩子自信。 9.母親要向孩子提出意見:母親應對孩子實話實說,不可編造謊言或隱瞞事 實,只要直接表示意見即可。 而且要注意要單方面的「好」、「壞」價值判斷,強迫灌輸給孩子。 10.不要否定孩子的人格,只針對行動本身提出意見。 11.把喜悅和感謝之意傳達給孩子。 12.和孩子說話時,不要使用「經常」、「大家」、 「絕對」等「永久語詞」。 13.找孩子特徵以外的「優點」:例如,天生貌美的孩子務必替他找出美貌以外 的優點,否則美貌將成為他唯一的優點,等到這種無法絕對存在的容貌或身材衰 敗之時,孩子將變得一無可取。 14.「討厭自己」的孩子,大人要改變他的看法。 15.支持孩子選擇的生活方式:不要拿別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較,應支持孩子 所選的生活方式。 16.要肯定孩子的努力過程而不是結果。 17.父母要有分享孩子喜悅的經驗。 18.母親不要把自己的不安推諉給孩子。 19.發生困擾問題時,母親首先要改變觀點。 20.讓孩子分辨幻象的自我和真正的自己。 21.不要拿自己和別人比較來判斷優劣。 22.讓孩子發現自己的潛能:所謂的潛能不外乎「現在可做某件事」、「擁有做 某件事的實力」。 所以潛能並不需要比別人格外地高明,也不需要是別人一定做不到的事情。 23.告訴孩子別人是多麼需要他:確實感到別人喜愛,或別人需要自己的感覺,孩 子才能產生自信。 24.讓孩子肯定自己獨特的才能:肯定孩子課業以外 的獨特能力,並開發他的潛力,才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25.教導孩子完全接納自己:傳遞給孩子「雖然你不 完美但仍然喜歡你 」的訊息。 26.讓孩子坦率回答「YES、NO」而不隱瞞自己: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得宜地說 出「YES、NO」,對自己的意志誠實,充耳傾聽,完全地接納,才能喜歡自己。 27.教導孩子「活著就有無比的價值 」。 28.利用睡前的「三件好事」來找出自己的「優點」:試著讓孩子在睡前找出自 己在當天做過的三件「好事」。 所謂的「好事」,也不是指什麼不得了的大事,並非「拾到皮夾交給警察局」等 那類模範舉動。 只是指「吃完中午供應的午餐」「在步行走廊時,安靜地靠右邊行走」、「上課 時沒和同學聊天」等這類於日常生活中毫不起眼的事情就可以了。 29.若有「討厭的事情」,親子一起採用數量化法來改變觀點「數量化法」:對 於討厭到想死亡的事情,計為最差的十分;另把不太介意的討厭事情計為一分,讓 孩子在這十分中為自己評估分數。現在假設,孩子在學校受到老師責罵,無精打 采的回家時,母親可詢問孩子「最差是十分,那麼今天所討厭的事情是幾分?」 孩子若回答:「七分」,則有希望的餘地,就接著催促孩子思考:「那麼剩下的三 分為何不討厭呢?」 這種方法的重點在於讓孩子思考剩餘的三分。 老師責罵的七分是討厭受到傷害,剩餘的三分,一分是自己曾努力過;另一分認為 若換了別的老師,可能會肯定我;而最後的一分,也讓孩子去尋找受責罵中所獲的 「優點」,以便能夠理解老師所說的也是正確的。 30.使用比直接話法更有效果的間接話法來傳達喜悅給孩子:例如,家有拒絕上 學的孩子,今天心血來潮去上學了。 或許你會直接誇獎他說:「今天能去上學了」,這種作法固然是提高孩子自信的 好方法,但是卻有更好的方法。 如在孩子和一家人一起吃晚餐的時候,向父親說: 「孩子的爸爸,你聽聽看,這個孩子今天己能去上學了。.我好高興!」。 母親並沒有把這份喜悅直接告訴孩子,而是在孩子面前向父親誇讚。 或許你認為直接誇獎較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其實, 間接傳達的方法更具效果。

安全椅的問題_謝謝馬蒂媽媽的分享

2007年04月03日
公開
58

這個討論值得審思 為什麼千方百計不要用兒童安全椅? 記得去年有件車禍,發生在花蓮,媽媽的車是被對向車子撞到,一個小baby是由外傭抱著做前座,結果小baby死了,那個爸爸還夥同黑道打死肇事者。這些故事難道都不夠嗎? 今天跟你說,腸病毒在流行,要多洗手,你會因小孩不想就讓她不用洗手嗎?不會嘛,因為這攸關性命是不是?那為什麼小孩哎,就不用坐汽座,即使你開車很小心,你們知道交通事故有一半以上是被撞嗎?你能控制別人不撞你嗎? 安全帶繞過腋下等於沒有用,跟飛機比,飛機多是上下震動,車子是前衝的力量,兩者是不同的。更受不了的是,還有媽媽教人家如何規避法規。 我家的小孩到了叛逆期也不坐安全椅,我就說,那不要出門,最後只有哭哭啼啼坐上去,這樣抗爭不到一個多星期,他就知道這點是不用討論的,因為我不會給他反對的空間。 兒童安全椅多安全?舉個例子,在加州前年發生一件通緝犯逃避警察追逐的事件,當時他女有的嬰兒坐在汽坐提籃裡,為了逃跑順利,嫌犯在高速公路扔掉嬰兒,警察趕緊撿起來時,嬰兒在提籃內睡得好好的,注意,提籃被扔出來時滾了好幾圈。別的國家會這樣規定一定是有原因的。 先跟原PO者馬蒂媽媽說謝謝 == 作者:馬蒂寶貝的媽媽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1-10 14:47 安全椅的問題 記得打開喇叭 對於安全椅的問題 請從安全的角度來看 在美國 連三點式的推車都不能通過安全檢測 Combi為了在美國上市 特別設計出五點式安全帶推車 如果小孩小 應該買booster加高座位 而不是說 安全帶不舒服就不要帶 看以上的影片看到假人頭被撞毀那段 相信很多媽媽會受不了的 (原作者於 2007-01-10 14:53:09 重新編輯過) == 請注意馬蒂媽媽文章中的影片連結,或許有些媽媽看不懂英文。 只看到很多可愛小孩的照片,請注意,那些照片中的小男孩,已經因為車禍喪生了!! 大意就是影片的製作者,他們的三歲兒子凱爾,在一場車禍中喪生,那次出遊,六歲的姊姊跟三歲的凱爾都有依照規定坐在安全座椅上。 但是父母卻疏忽了,三歲的凱爾坐的是不適合他年紀的成長型座椅,是三點式安全帶的,照理說三歲的凱爾應該要使用五點式安全帶的,車禍發生同時,姊姊被安全座椅保護到,毫髮無傷,凱爾卻因為安全座椅沒辦法完全包覆他,他從安全帶的縫隙中飛了出去,摔到車外當場死亡。 父母親製作這段影片,就是想提醒每個做父母的,拜託,請千萬一定要依照規定,選擇合適的保護給孩子,不要讓下一個凱爾出現! 想要規避的媽媽們,請你們看過以上的文字,再看看馬蒂媽媽貼的網址吧! 在長大過程中我們都要學會等待,不如就從小事開始 =============================================== 是滴!! 這位版媽的發言好讚喔!! 我相當贊同∼∼ 學會等待,孩子將來才會有耐心和毅力 去完成應該要完成的事 ****************** 我家雙胞胎 小時候出門一定要坐兒童安全椅 因為我常一個人帶她們出去玩 所以從小她們就明白^_^ 如果不坐好 就不能去好玩的地方 很多情況很難避免 一個緊急煞車 小孩就有可能從後面衝到前面車玻璃(有過的經驗) 昨天我在開車時 就看到一歲左右孩子 被媽媽抱在前座== 說真的~真的把孩子當人肉充氣墊了>_

雙胞胎想看螢火蟲

2007年04月03日
公開
40

自從雙胞胎看了一部[不會飛的螢火蟲] 就常跟我說 媽媽我們要看螢火蟲 所以很努力上電腦找資料 沒想到 bbh媽媽臥虎藏龍 去親子趴趴走 尋問比我找資料還快勒^^ 真好 珍園(螢火蟲花園) 02-2672 6838   地址 台北縣 三峽鎮 安坑路六十四號之一 http://taipei.mmmtravel.com.tw/index_m.php?ptype=ieb_c&L1_id=15&L3_id=2296&town_name=sansia 台北縣新店市柴埕路100之1號 http://yahoo.cynet.com.tw/yahoo/new/htm/garden/indexg.htm 小精靈螢火蟲館 地址: 桃園縣龜山鄉龍壽村大青坑31號 電話: 03-3297723 營業時間 上午10:00至下午8:00,週六及假日延長至9:30,每週三全天休館 費用簡介 門票全票60元,優待票50元,可抵用餐飲及冰品消費(詳情請來電詢問)。 停車場 自備免費停車場:小車約50部 全省賞螢火蟲的地圖 http://www.dan-studio.com/theme/01/ix-fireflymap01.htm 四五月份正是賞螢的季節 記得教寶貝隨手保持清潔唷 螢火蟲的環境維持不易^^ bbh親子趴趴走討論區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146735&bid=9&r=16 謝謝米奇分享照片好美唷^^ http://www.wretch.cc/blog/mickey6c&article_id=5326504&is_shared=1 4/28 ~5/13 找一個不會下雨的好天氣! 晚上約6點,螢火蟲就會出來交配 最佳觀賞期大約晚上6:00~8:30 觀賞時請不要拿強光的手電筒照 需要在手電筒外套上紅色玻璃紙 以免破壞生態! 可以從關西往內灣的產業小道上去 不要跟大家擠!

母奶媽媽加油唷

2007年04月02日
公開
63

謝謝迷糊又可愛滴媽咪~~不不 媽媽的po文 如果覺得認同請幫忙推板唷 【哺育母乳在已開發國家中醫護人員的角色】 小兒科專科醫師 陳昭惠醫師授權轉載 原文刊載於「中華民國周產期醫學會八十六年十月份會刊」 相關文章 http://www.obgyn.net/country/i-bios/lu.htm 相關文章 http://www.obgyn.net/country/taiwan/taiwan.htm 相關文章 http://www.tyh.at-taiwan.com 相關文章 mailto:[email protected] 1998/06/09 在第三世界國家中,嬰兒如果沒有哺育母乳,其死亡率超過百分之五十以上 。 但是, 台灣並非第三世界國家,在一個號稱已開發的國家中為什麼還要哺育母乳? 每一年嬰兒奶粉公司都會推出含有新的營養素的產品,一個品牌吃不合,還 有多種產牌可選擇。 沖泡方便又營養,既可定時定量,又不會讓嬰兒黏人,醫護人員及褓母照顧起 來多方便,而母親要親自哺育母乳,既增加醫護人員的不便及工作負擔,又搞 不清楚嬰兒到底吃了多少,健保也不給付。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母親怎麼可能有足夠的母乳完全哺育嬰兒? 多少還是要添加一些嬰兒奶粉罷! 事實是,即使是在已開發國家(如英、美、加拿大及瑞典等國)中,沒有吃 母乳的嬰兒其急慢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機會都會增加。 而且在已開發國家也並非每個人都是處於健康衛生的環境中,都能拿到足夠的 嬰兒奶粉極安全的水質。 即使是在已開發國家,哺育母乳對某些嬰兒而言仍是生死攸關的選擇。 有誰能想得到洛杉磯的大地震造成的停電停水? 有誰能預測到大阪的大地震讓交通中斷,嬰兒奶粉的供應因而缺貨? 更沒有人想得到賀伯颱風造成的停電、停水、交通中斷會讓嬰兒得不到安全的 食物? 母乳是為唯一針對人類嬰兒所設計的食物。 每一年嬰兒奶粉中所添加的營養 素母乳中都有,因為頭一年嬰兒營養的黃金標準就是母乳。 隨著營養學的進步,人們發現了母乳中某些營養素對嬰兒的發展十分重要,因 而趕緊添加到嬰兒奶粉中。 但是,加入和母乳相同量的營養素,不代表嬰兒就能完全吸收得到。 而一兩年前吃到舊產品的嬰兒怎麼辦呢?難怪一位作者凱塞琳奧爾巴哈要說 「人工的嬰兒奶粉配方經常在改變,這是所有改變人類營養實驗中最大的一個 沒有對照組的實驗。」 嬰兒奶粉中含有高量的鉛、鐵及鋁;雖然短期看不出對嬰兒健康的影響,但是 長期使用對嬰兒長大成人後的健康影響仍待證實。 就在這幾年,在美國和英國都還有嬰兒奶粉因細菌的污染而被迫回收。 近幾年的研究發現: 餵食嬰兒奶粉的嬰兒不僅較容易有中耳炎、呼吸道、腸胃道感染,將來得到過 敏性疾病、兒童期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機會也會增加;甚至於智商發展都有 可能受到影響。 有一個荒謬的說法說這些都是那些鼓勵母乳哺餵的人做出來的,但是我更想問 的是:「為什麼我們必須等到更多研究證明吃母乳的嬰兒比較健康比較聰明 後,才要開始幫助母親哺育母乳? 但是,在嬰兒奶粉未證明它對人類嬰兒的健康及發展不會有不良影響之前,我 們卻那麼放心地給每一個嬰兒使用?」。 事實是:單純母乳就是嬰兒頭四到六個月最好的食物。 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是:六個月後添加適當固體食物,嬰兒應持續哺育母乳到 兩歲或兩歲以上。 哺育母乳不僅滿足嬰兒的營養需求,在哺育的過程中嬰兒和母親有皮膚對皮 膚,眼對眼的接觸,同時滿足嬰兒對溫暖、安全及愛的需求,奠定嬰兒日後健 全的人格及心理發展。 哺乳也讓母親的身材恢復較好,減少日後乳癌及卵巢癌的機會。 1981年世界衛生組織即制定了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規則: 01. 禁止將這些產品向公眾做廣告。 02. 禁止免費向母親提供產品。 03. 禁止在保健機構中推銷這些產品。 04. 禁止公司護士向母親推銷這些產品。 05. 禁止向保健工作者贈送禮品或樣品。 06. 禁止以文字或圖畫的形式宣傳人工餵養,包括在產品標籤上印嬰兒的圖 片。 07. 向保健工作者提供之資料必須具有科學性和真實性。 08. 有關人工餵養的所有資料包括標籤都應該說明哺育母乳之優點,及人工餵 養的代價與危害。 09. 所有的食品必須是高品質,同時要考慮到使用這些食品國家的氣候及儲存 條件。 10. 不適當的產品,如煉乳,不應推銷給嬰兒。 目前世界上以有十六個國家已將此守則立法。 在台灣,僅有衛生署和廠商口 頭上的約束,不能有對大眾的廣告而已。 然而嬰兒奶粉公司早已找到一個更好更方便的推銷路徑了──就是經由醫護 人員更有權威性地影響母親及家人。 為什麼奶粉公司要這麼慷慨地提供醫護人員的小孩一年以上免費的嬰兒奶粉 呢?因為只要公司的推銷員和父母門說某某醫師或護理長的小孩也是吃他們廠 牌的嬰兒奶粉時,這就是最有效而免費的廣告了。 您或許會聽到嬰兒奶粉公司說他們也鼓勵哺餵母乳,甚至於他們也辦理產前媽 媽教室,或是製作精美的哺餵母乳手冊及錄影帶。為什麼他們要鼓勵和他們產 品利益相衝突的東西呢? 身為醫護人員不得不深思‥‥‥。 民國五十年代,台灣的哺餵母乳率遠超過百分之九十,而在民國八十五年統 計結果是:一個月大時嬰兒純哺餵母乳率只有百分之五。 很多婦女停止哺餵母乳的原因之一是奶水不夠。 隨著這三十年來台灣經濟及生活水準提昇,我們的婦女奶水卻是越來越少了? 事實上,大多數的母親不是真得無法製造足夠的奶水,而是她們根本沒有機會 製造足夠的奶水。 常見的原因是: 太晚開始補餵母乳, 或是餵奶次數不夠, 限制晚上的餵食, 添加嬰兒奶粉, 使用奶瓶奶嘴, 而使得嬰兒沒有含好母親的乳房; 或是母親本身沒有自信、疲憊、擔憂、受到壓力,使得噴乳反射受到抑制。 奶水的分泌是單純的供需反射,越早開始讓嬰兒經常吸吮,母親的奶水會分泌 越快越多。 然而醫院診所的措施常常反其道而行。 要求母親等到三天後所謂的"奶水來了"才來哺乳,此時母親常已是乳房腫脹得 苦不堪言,嬰兒已經吸過奶瓶或奶嘴,常因此拒絕吸吮母親的乳房,或是以不 正確的方式吸吮,讓母親的乳頭酸痛或破皮,就算嬰兒吸吮得很好,也常因為 醫療措施的限制使得母親無法在嬰兒需要時就可以哺餵母乳,這也使得母親的 奶水量無法增加如嬰兒所需。 醫療院所的措施對母親哺乳的成功與否有很大的影響,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 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就提出的產科機構幫助餵奶成功十個步驟: 01. 有一正式文字的哺育母乳政策,並和所有醫療人員溝通。 02. 訓練所有醫療人員施行這些政策之技巧。 03. 讓所有的孕婦知道哺育母乳之好處及如何餵奶。 04. 幫助產婦在生產半小時內開始哺育母乳。 05. 教導母親如何餵奶,以及在必須和嬰兒分開時,如何維持泌乳。 06. 除非有特殊需要,不要給嬰兒母奶以外的食物。 07. 實施每天24小時母嬰同室。 08. 鼓勵依嬰兒之需求餵奶 09. 不要給予餵母奶之嬰兒人工奶嘴或安撫奶嘴。 10. 幫助建立哺育母乳支持團體,並於母親出院後轉介至該團體。 雖然我們無法一次全部都做到,但是至少我們可以先就幾個馬上做得到的步 驟開始,例如:不要限制補餵母乳的時間及次數,產前提供正確的資訊,或是 只要主動地詢問母親應哺餵嬰兒母乳等。然而很多人一看到這十個步驟的第一 個想法就是:「這可能做得到嗎?十年或二十年後在說罷!」 但是當您不斷地看到因為腹瀉,呼吸道感染住院病嬰,當您看到台灣過敏兒的 數目在十年內增加了六倍以上,當您看到台灣因為追求經濟發展,忽視母親和 嬰兒的最基本需求,而造成人口品質及社會生活品質低下時,您認為我們還可 以再等十年或二十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