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Karen ◕‿◕

日期

#Tag

給予孩子快樂的七種秘方

2007年12月11日
公開
2

◆家庭保健報   交流中,不少家長都坦言「孩子不快樂」,其實教給孩子「快樂的本領」是做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有心的家長不妨在孩子身上嘗試一下快樂秘方。   1.享受「不受限制」的快樂   為了讓孩子們能應付挑戰,家長常常用各種各樣的活動控制他們自己的時間表。但孩子需要帶著想像力盡情地玩耍,需要時間去抓昆蟲、打雪仗、看螞蟻搬家等。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動,更能給他們帶來真正的快樂。   2.具體地表揚孩子   當孩子做好一件事或掌握了一種技能的時候,家長不要總是簡單地說「做得不錯」,而要具體地指出他們的成功,比如,「今天你給奶奶捶了背,真讓媽媽高興。」具體的表揚會讓孩子產生更大的滿足。   3.和孩子一起運動   和孩子一起騎車、一起打球……這些活動不但能增進孩子的健康,更能讓孩子笑口常開。好的身體狀況有利於讓兒童樹立正確的自我形象觀。   4.高興就大聲笑出來   笑出來,對家長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處,這絲毫不會讓家長喪失威信。讓家中充滿笑聲,並經常給孩子一個擁抱,這些都是最好的愛的表達。   5.關心他人   孩子需要認同自己是家庭和社會的有價值的成員,家長應盡量給孩子提供接觸社會、關心和幫助他人的機會。如讓他把家裡的舊玩具收集起來,送給需要的小朋友;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等。   6.不苛求完美   孩子是在家長的不滿和批評中喪失自尊和自信的。所以,當家長要抱怨時,先想一下,這個過錯是不是跟他們的年齡有關?10年後他們還會這樣做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別再嘮叨個沒完。   7.給孩子展示的機會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這些能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喜悅。「爸爸,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好不好?」這時即使父母再忙也應滿足孩子的願望,並適時地給予肯定。孩子的熱情,能通過父母的分享和肯定,轉化成良好的自尊、自信,而這些品質對他們一生的快樂都是最寶貴的。

符號

2007年11月29日
公開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單線框 ├ ─ ┼ ┴ ┬ ┤ ┌ ┐ ? ? ? ? │ ▕ └ ┘ ╭ ╮ ╰ ╯ 雙線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色方塊 _ � ▁ ▂ ▃ ▄ ▅ ▆ ▇ █ ▏ ▎ ▍ ▌ ▋ ▊ ▉ ◢ ◣ ◥ ◤ 線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殊符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左右括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下括號 ︵ ︶ ︷ ︸ ︹ ︺ ︻ ︼ ︽ ︾ 〈 〉 ︿ ﹀ ∩ ∪ ﹁ ﹂ ﹃ ﹄  希臘字母 Α Β Γ Δ Ε Ζ Η Θ Ι Κ Λ Μ Ν Ξ Ο Π Ρ Σ Τ Υ Φ Χ Ψ Ω α β γ δ ε ζ η θ ι κ λ μ ν ξ ο π ρ σ τ υ φ χ ψ ω  數學符號 ╳ + ﹢ - × ÷ = ≠ ≒ ∞ 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囍 ₪喜 ぜ 乷 尐 囡 囨 囝 囿 囻 囘 園 兕 惢 尛 孓 覀 氼 亾 疜 ー ぁ あ ぃ い ぅ う ぇ え ぉ お か が き ぎ く ぐ け げ こ ご さ ざ し じ す ず せ ぜ そ ぞ た だ ち ぢ っ つ づ て で と ど な に ぬ ね の は ば ぱ ひ び ぴ ふ ぶ ぷ へ べ ぺ ほ ぼ ぽ ま み 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๑۩۞۩๑ ✿ ☜♥☞ ♀ 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ஓ ㊐ ☮ ☑ ₪ ✖ 回 □ 〓≡ ??? ?? ? ? ? ℡/∝∣?????????????????????????????╱ ╲╳▔▕〆〒〡〢〣〤〥〦〧〨┠ ┨┯ ┷┏┓┗ ┛┳⊥﹃﹄┌ ┐└ ┘∟「」↑↓→←↘↙♀♂┇┅ ๏[-ิิ_•ิ]๏ (◡‿◡✿) (。→‿←。)✿ (◕〝◕) ◕‿◕ (˙×˙) (◕‿◕✿) o(≧﹏≦)o o(•'•)o (‵▽′)Ψ (° ο°)~@ (☉_☉;) *( ^ 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 O ♋ ㊝ ► ◄ ✿✲ ღ ☃❣·•● ➸ ❝❞ ﹌ ✎ ✟ ➹ ❀ ✏ ✈ ☀ ☽ ✿ ☃ ❉❖ ❀ ✰ ✚ ✪ 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の ☆ → あ 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ﻬஐ ஐﻬ ❤ ☜♥☞の ★ ☆ → あ ぃ £ Ю 〓 § ♤ ♥ ▶ ¤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ºº ₪ 큐 « » ™ ✿ ㊣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 $ ¥ ㏕ ㎞ ㎡ ° ℃ ㎏ ㏄ ㎎ ㎏ ℅ ℉ ¢ £ā á ǎ à ō ó ǒ ò ē &

教養方程式培養親密手足關係

2007年11月28日
公開
39

手足,是bobo學習人際互動最初的對象,也是人生最長的親密關係。協助孩子建立親密手足關係,不僅使家庭氣氛和樂,也有助於他日後面對更多元的人際關係。 家有2個以上小寶貝的你,是不是發現情況並不如傳說的:「兩個人會自己玩,那時候你會輕鬆多了!」有了老二之後,要面對的問題並未減輕,因為除了要個別照顧兩個小孩,還要處理他們衍生的相處問題,常常讓爸媽忙得不可開交。 【Part1專家說】手足關係•受多方因素影響 擁有2個以上孩子的家庭,爸媽可能面對的手足問題大同小異,可是有更多爸媽在談及子女的手足關係時,發現同樣是有一大一小的bobo,卻面對不一樣的問題? 中華民國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理事長王貺懿表示,影響手足關係的因素很多,包括年齡差距、性別、出生序、父母的態度等。但是她強調,每個孩子都是很不一樣的個體,每個孩子對爸媽的行為會有不同的解讀,她認為,若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處理他們的問題,大部分的孩子有能力找到與手足互動的「最佳解決方式」。 通常手足間有嚴重的問題產生,多半因為爸媽太求好心切,介入太多,並且在介入過程中摻入太多的情緒。所以,許多家庭看似有嚴重的手足問題,追本溯源,其實都是爸媽的情緒造成的。 【P2】對父母的6個提醒 手足,有著類似的文化、成長背景與價值信念;手足關係,比友誼關係時間更長,又不像親子關係充滿長幼位階和權力。面對當前社會趨勢:家庭規模愈來愈小、人類愈來愈長壽、愈來愈多母親外出工作、年輕者的壓力愈來愈大,手足關係益形重要。 父母的教養態度,在手足關係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王貺懿認為,若能在早期就建立良好的手足互動,就是給予孩子陪伴他成長最好的禮物。在培養bobo的手足關係時,她提醒家長有6點要注意。 Tips 1 孩子的問題還給孩子 養育子女不是件容易的事,爸媽常賦予自己太多的期待與責任,以至於每當孩子發生爭吵,就跳出來當仲裁者,甚至希望藉此給予機會教育。但是,在不清楚前因後果的情況下,爸媽慣以成見(例如:弟弟就是比較霸道!)或是一些似是而非教養迷思(例如:哥哥那麼大了,怎麼還跟弟弟計較這些?)做為仲裁標準,就貿然決定誰對誰錯,誰該讓誰。 王貺懿指出,這種情況久了,孩子會累積不服爸媽仲裁的情緒,認為爸媽偏心對方,也使bobo失去解決問題的機會,而且會使手足的爭吵變得不單純,他們爭執的不再是原來的事件,反而會不自覺的「演」給大人看,希望得到仲裁者的支持。長久下來,bobo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喪失與同儕積極溝通的練習。 所以她建議,孩子的問題就還給他們,爸媽的介入愈少愈好,孩子會因為沒有人幫忙,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與對方溝通,爸媽要做的就是等待,不要急著處理問題,因為手足衝突的過程,往往會比結果更能給孩子學習的機會。 Tips 2 不要帶情緒處理問題 可是,要爸媽完全不理會手足間的衝突也很難,他們會擔心,埋下的情結萬一延續終生,累積成為往後更大的衝突又該怎麼辦?至於如何判斷要不要介入呢?王貺懿認為,如果手足的衝突很大,甚至形成肢體傷害,爸媽的確有必要介入。 需要處理的狀況不勝枚舉,爸媽必須視家庭氣氛、對bobo的了解和自己的教養風格而定,最大的原則是「不要帶情緒」。王貺懿強調,爸媽都有處理bobo問題的能力,通常問題無法處理,都是因為爸媽在第一時間很憤怒,用大罵、大叫的方式威嚇bobo,或許在第一時間將眼前的問題壓下來,但孩子的委屈還在,因積壓成更難解的情緒。 當孩子們有衝突讓你想介入時,不妨先深吸一口氣,平緩一下的情緒,問問自己:「我要介入,是因為我覺得很煩?還是不介入,怕有人會受傷?」如果你發現自己已經被情緒所駕馭,不妨請求家中其他成員的幫忙,千萬不要帶情緒處理問題。 Tips 3 不要忘記他還是孩子 王貺懿指出,許多家長會有迷思,認為哥哥姊姊長大了,應該懂事,有時甚至會希望他照顧弟弟妹妹,她提醒爸媽,孩子無論再怎麼大,都還是個孩子,如果每一次手足的衝突都要求大的要讓小的,而使大的無形中承擔許多責任,為了當爸媽心中的「乖小孩」,導致小小年紀必須「很懂事」,不能在情感上、能力上示弱,也就不願意表達心中的委屈。 王貺懿強調,雖然有了弟弟妹妹,但他仍是個孩子,必須把屬於孩子的生活還給他,不要因為弟妹的到來而要求他一夕長大。她也指出,在教養bobo過程中,爸媽會希望藉由手足互動學習分享,但是在bobo心裡有許多委屈的時候,要求他分享有如緣木求魚。 Tips 4 培養需要時間 手足間的紛爭,幫助bobo學習妥協、學習處理不同意見和憤怒、學習幽默和折衷之道,以及在必要時堅持己見等,這有助於日後他在人際關係上的彈性,也有助於他們了解別人的需求和感受。 王貺懿提醒,健康的手足關係,應該是衝突與合諧交錯發生,手足感情的培養需要時間,不是一朝一夕就看見效果。爸媽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爭吵,就認定他們感情不好,而急著介入。她建議,爸媽不要拘泥於爭吵的對錯細節,反而藉此觀察他們常常為什麼事吵?吵架時的互動模式?什麼時候最容易吵架?留意這是不是其他問題的表象,待日後他們相處真的出現狀況時,也比較知道如何處理。 Tips 5 讓他們感受你的愛 無論有多少兄弟姐妹,也無論和手足間的感情有多好,bobo對爸媽的愛的渴望是不會減少的。許多時候,bobo挨到身邊來告狀,其實不是要你仲裁,而是想得到爸媽的安慰,感受你的愛。王貺懿說,所有的手足發生衝突,第一要處理的都是他的情緒,用同理心聆聽他的感受,很多時候,當他知道你了解他的感受,原先的爭執點就會消弭了。 Tips 6 相信孩子會長大 王貺懿強調,面對任何手足的爭執,爸媽都要抱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心態來面對。競爭與不公平本來就是世界的常態,爸媽用不著希望提供一個公平的環境給他,bobo會在每一次的嘗試中成長,爸媽若願意營造一個尊重孩子、相信孩子能力的環境,他會以令你驚喜的方式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