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赤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對待小孩有兩個原則:一是事先的約法三章,二是事後毫不妥協。

2007年09月24日
公開
61

對待小孩有兩個原則:一是事先的約法三章,二是事後毫不妥協。 ※※※※※※※※※※※※※※※※※※※※※※※※※※※※※※※※※※※  對待小孩有兩個原則:一是事先的約法三章,二是事後毫不妥協。 ※※※※※※※※※※※※※※※※※※※※※※※※※※※※※※※※※※※ 比較亞洲父母與歐美父母對小孩的教育方式, 常發現歐美家長就比亞洲家長來得民主開放些, 她們視每一個小孩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因此會重視「尊重」與「溝通」。 但例外的是, 西方家長對於小孩的社交禮儀及餐桌態度, 就有著遠比亞洲家長更嚴格的標準。 猶記得一年前, 我受邀到德國友人家作客, 友人有一子,年約四歲, 用餐前, 友人特別以小碟子盛一小份食物和藹的告訴小孩: 「如果沒有乖乖吃完,那他就沒有任何餐後甜點了。」 當日晚餐,美酒佳餚,大人痛快閒聊, 年幼稚子不知何時已不聲不響離開餐桌, 留下一碟只扒了幾口的殘食。 宴末, 女主人端出巧克力冰淇淋, 小孩一見是自己最愛的甜點, 露出機靈的目光, 百般央求媽媽分一些解饞, 德國媽媽卻絲毫不為所動,只顧招呼客人。 我心中暗想, 不過是個四歲的幼童, 做媽媽的何必如此一板一眼, 嚴厲以對呢? 過了一年, 再度受邀到同一家庭作客, 小孩的改變著實令我吃驚, 用餐前,媽媽依然約法三章, 只見小孩認真用畢餐盤食物, 並徵詢媽媽同意, 才離開餐桌到角落玩玩具。 所以,當天, 小孩吃到了喜愛的餐後甜點。 德國友人對我說: 「對待小孩,有兩個原則, 一是事先的約法三章,二是事後毫不妥協。」 同樣的情形, 也發生在與德國鄰居出外野餐。 百花綻放的春天, 與鄰居一家人郊遊踏青, 鄰居太太準備了新鮮的麵包、 乳酪、香腸當作午餐。 隨行孩子們因禁不住原野的呼喚, 不顧飲食而嬉戲遊玩。 媽媽告誡小孩,用餐時間如果離去不吃, 到下午回家前,不會再有任何食物。 小孩依然玩她們的。 果然,開車回家途中, 小孩們哭鬧著肚子餓, 德國媽媽視而不見, 同行的爺爺奶奶也立場一致, 並未遊說鄰人。 一個多小時的路程, 竟果真不給小孩任何食物,任由其哭鬧。 事後,我與鄰居太太聊及此事: 「小孩子哭著肚子餓,你心裡不難過嗎?」 鄰居太太說: 「當然也會不捨得!可是,只要想到, 如果父母自己先違背原則, 那麼教育小孩就會一次比一次難。」 我又再半開玩笑問: 「可是,你不怕小孩生氣,或長大後留下心理陰影?」 「不會,因為我們自己孩提時代也是如此教育, 當時也會偷偷抱怨父母, 可是,日漸成長便會理解父母要求……」 鄰居太太說: 「其實,教養小孩並不難, 難的是父母親本身,是否可以前後立場堅定, 這對身為父母的我們 也是一種『意志力』的考驗呢?」 有太多的父母因為心軟, 因為疼惜自己的孩子, 所以無法堅守自己說出的話, 結果小孩就順竿而上,越大越難教育…… 這種情形在我們出外到餐廳吃飯時 到處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小孩…… 在我們尊重孩子的想法的同時, 是否也可以和她(他)們溝通, 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堅持與原則。 或許一時之間您會覺得不忍, 您會覺得孩子吵鬧感到不耐, 但請您堅持, 因為這是訓練孩子們 「為自己行為後果負責」及提昇「挫折容忍度」最好的時機。

美國一百七十位百萬富翁的致富祕訣

2007年09月23日
公開
29

美國一百七十位百萬富翁的致富祕訣 中央社 (記者潘應辰) 美國最近有一本新書,甫上市就引起市場矚目,書名是「成為百萬富翁的八個步驟」,作者有系統訪問調查了美國一百七十位百萬富翁,從他們的致富經驗中,歸納出這本人人都可實踐,晉身七位數身價的行動手冊。 這本書的作者查理斯.卡爾森,美國讀者對他並不陌生,過去幾年來他寫的幾本股市投資的書,都曾高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前十名,無怪乎卡爾森的最新力作,一上市就掀起熱烈反應。卡爾森的這本新書,不是作者自己天馬行空的幻想,而是他實際向美國一百七十位百萬富翁進行調查,從他們的經驗中歸納出來的致富祕訣,全書讀來趣味盎然,令人躍躍欲試。卡爾森說,百萬富翁的八個行動步驟,分別是: 第一步、現在就開始投資: 美國六成以上的人,連百萬富翁的第一步都還未邁出。每個人都有一堆理由,但其實都只是自己在找藉口。「沒錢投資?」:卡爾森建議立即將收入中的百分之十到二十五強迫自己用於投資;「沒時間投資?」:何不立即減少看電視的時間,把精力花在學習投資理財知識上;「擔心股價太高?」:別忘了股價永遠會有新高。 第二步、訂定目標: 這個目標不論是準備好小孩子的研究所學費、買新房子或五十歲以前金錢無虞地退休,任何目標都可以,但必須要訂個目標,全心去達成。 第三步、把錢花在買股票或股票基金: 「買股票能致富,買政府公債只能保住財富」。百萬富翁的共同經驗是:別相信那些黃金、珍奇收藏品等玩意兒,把心放在股票上,這是建立財富的開始。從長期趨勢來看,股票每年平均報酬率是百分之十一、政府公債則略高於百分之五,如果一九二五年投資一千美元買股票,一九九八年已值二百三十五萬美元,買股票的道理再明顯不過。 第四步、先求一壘安打 (別眼高手低) : 棒球選手如果只想打全壘打,其結果是被三振的機率會高於只想擊出安打的球員,股市投資的道理亦同。百萬富翁並不是因為投資高風險的股票而致富,他們投資的是一般的績優股。 第五步、每月固定投資: 投資必須成為習慣,成為每個月的功課,不論投資金額多小,只要做到每月固定投資,就足以使你超越美國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因為他們永無止盡消費,到老才想到投資。 第六步、買了要抱住,還要再抱住: 調查顯示,四分之三的百萬富翁買股票至少持有五年以上,將近四成的百萬富翁持有十年以上。股票買進賣出頻繁,不僅冒險,還得付高額資本利得稅、交易費、券商佣金等,「交易越多不會使你致富,只會使交易商致富」。 第七步、把國稅局當投資夥伴,善用之: 厭惡國稅局並不是建設性的思維,把國稅局當成自己的投資夥伴,注意新稅務規定,善於利用免稅投資理財工具,使國稅局成為你致富的助手,才是正面做法。 第八步、限制財務風: 險百萬富翁大多過很乏味的生活,他們不愛換工作、只結一次婚、不生一堆孩子、通常不搬家、買股票抱住五年以上,生活沒有太多意外或新鮮,可是穩定性卻是他們的共同特色。 卡爾森的書中最後舉了一位百萬富翁的例子。這位富翁年薪從未超過四萬六千美元,沒有繼承大筆遺產,有妻兒要照顧,他就像是你我每天到超級商店遇到的平凡人,但他持之以恆力行上述八個步驟,百萬富翁只是他得到的報償之一罷了。

先快樂再理財

2007年09月22日
公開
9

先快樂再理財 理財的祕訣,就是讓自己先快樂起來,才有機會發財。 英國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快樂的人比不快樂的人較容易發財,而且與配偶的關係比較穩定,但是增加財富只能稍微增加快樂,這個研究結果值得大家重視。簡言之,快樂的人比較容易有錢,有錢人原來就是快樂的人,如果不快樂,就算能增加財富,對快樂的幫助也不大。 總覺得錢不夠的人一定不快樂,因為心裡總有許多的不滿足感,就像常常覺得吃不飽是不會感覺快樂的,反而是那些知足常樂的人永遠都有滿足感。至聖先師孔子的學生顏回只喜歡唸書,縱然「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他雖然沒有錢,但是很快樂,更因認真做學問,留下了歷史美名。大家想想,顏回雖然粗茶淡飯、生活貧苦,卻感到很滿足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覺得錢不夠用呢? 覺得錢不夠的人(也就是不快樂的人),一定滿腦子想發財,眼看要靠微薄的薪水發財是緣木求魚,便想靠投資發財。這些人的如意算盤是:如果每天能低買高賣,用膝蓋(不需用大腦)也能輕易算出,只要投資一點錢就能發財了! 事實上,這種人能發財的機會微乎其微,除了一般人不可能神乎其技,比專家厲害之外,如果真得如此簡單就能發財,那還有誰願意勤奮工作呢?想靠投資理財發財,而不靠勤奮工作致富,這種不勞而獲的心態,老天是不會同情的。一旦投資理財不順遂,只會讓這種已經不快樂的人更不快樂,下場比不投資還差。 要快樂,才有財 理財的祕訣,就是讓自己先快樂起來,才有機會發財。首先要有顏回的豁達,即使現在的財務狀況不好,也要以正面的態度接受現實,過著賺多少錢就過多少錢的日子。如果能抱持「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先讓自己感到滿足,就會快樂起來。 媒體上有時會報導家境很糟、需要幫忙的人,這些人當中有的自怨自艾覺得完全沒有希望,有的人卻努力不懈,期許自己不需要別人的幫助就能站起來。這兩類截然不同的人,他們在經濟條件上也許一樣,由於心態的不同,最後生活愈來愈好的通常是後者。 當我們接受現實,本本分分的生活,知足常樂之後,就不會有理財的壓力。不僅可以專心工作,全心投注在自己的事業上,使本業做好而財富增加,在理財規畫方面也會比較穩健而不躁進,屆時理財會是保護工作所得的工具,同時獲得合理的報酬,並不是一邊工作,一邊分心於短線進出股市,將投資當成發財的依恃,而妄想一夕致富。 這樣子的結果,就是人會愈來愈快樂,財富也會愈來愈多,就算最後沒有比爾蓋茲的財富,但是生活滿足快樂,內心早已發財了。 還有一種心態也會讓人很不快樂,可能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也許因外觀不起眼,在百貨公司、汽車展示處,或其他地方被人大小眼。我們習慣於以貌取人,尤其對穿著講究、開豪華轎車、住高樓洋房,或穿戴名貴首飾的人特別尊重?也許是值得再思考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