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赤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不老革命~遠見雜誌2007/2月號

2007年10月27日
公開
13

不老革命~遠見雜誌2007/2月號 越洋直擊/日本人口減少的新時代 「如果以1996年的出生率與死亡率為基準的話,到2100年時,日本人口會從1億2000多萬 降低至4900萬;3000年時將剩下500人;再到3500年時,將僅存1人。」——前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 棘手!人口蕭條更令人恐慌 從2002年來,日本經濟逐漸復甦;二次大戰後最年輕的 51歲新科總理安倍晉三,自去年9月上台以來,也展現出新活力……。 但其實這一年多來,日本社會一直有個潛在的深層隱憂,揮之不去。 而同樣的隱憂在約十年後,也將襲擊台灣。 現象〉50年少3000萬人,老年比例達四成 就在2005年聖誕節前夕,街頭巷尾聖誕歌響個不停,1億2000多萬個日本人正在規劃一整年最重要的跨年長假該如何度過時,12月22日晚間電視新聞裡,厚生勞動省宣布:從2005年起,日本正式變成一個人口減少的國家;該年度人口減少近2萬人。 最讓日本人恐慌的是,厚生省試算,到2055年,日本人口將剩下不到9000萬人,比現在減少約3000多萬,而且老化程度將超過40%,到那時候每迎面走過來的十個日本人,就有四個是65歲以上的高齡者。 這個消息對目前65歲以上人口已占總人口近20%、高齡人口總數近2600萬人,老人總數已比台灣總人口數還要多的日本而言,無異雪上加霜。 老化、少子、再加上人口逐漸凋零減少,日本的未來該怎麼辦? 12月22日晚上看到新聞時,住在東京的安福清子,跟許多日本市井小民一樣不禁深皺眉頭。60歲的她當年一結婚就生小孩,但現在她的長子結婚都四年了,還不想生小孩;小兒子更遲遲不婚。「人口減少是大家不婚、不生小孩造成的,我家也是這樣,我都懷疑能不能抱到孫子!」安福清子感歎。 隱憂〉勞動力下降、經濟體衰退、政府破產 休後離開日本、定居台灣花蓮的64歲丸山忠夫, 回憶一年前透過衛星電視看到這個新聞時,臉上立即 失去了笑容。還在領日本老人年金的他,第一個反應 是,「年輕人愈來愈少,沒有人繳稅,我的年金恐怕也 會愈來愈少,日子難過囉!」 第二天日本各大報紙,《讀賣新聞》《日經新聞》《產經新聞》《每日新聞》等都以頭條報導這個日本最新、最棘手的頭痛問題。NHK、TBS等重要電視台也紛紛邀請人口專家預測20年後的日本。 2006年新總理安倍晉三就職時,企業界對他的建言也大多與人口、老化減少有關。 「人民可能被過去兩年的經濟成長矇蔽了,以為日本已經走出蕭條,事實上日本需要創造一個新的經濟體制,否則無法持續成長。我們應該開放移民到日本來,」前新力(SONY)執行長出井伸之說。 「目前日本人最深層的憂慮,就是無法過有品質的退休生活。政府赤字、預算不足的退休年金都需要改革,」美林証券東京首席經濟學家柯爾(Jasper Koll)說。 革命!舉「日」參與的人口加法 自從人口減少的訊息發布後,一年多來,日本政府、企業到民間組織、以及一般個人,幾乎「全民總動員」地積極抗老,一場「人口的加法革命」正在日本各個角落蔓延開來。 凝共識〉政壇、企業、媒體、社團總動員 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蕭萬長,近幾年積極推動台灣與日本科技交流,每年至少訪問日本四次,他的感受是,「我每次去,看他們的報紙、電視,跟日本企業領導人談,幾乎每天都在灌輸這件事情關係到國家未來的發展,整個社會對這件事情是有共識的,一直不斷提出新的對策。」 蕭萬長觀察,日本職場向來重男輕女,但為了因應人口及勞動力減少的新時代,也開始推動兩性工作平權,甚至在公司內附設托兒所,希望吸引女性就業。「日本企業過去是多麼的嚴肅,哪來這樣的溫情主義?但是現在也不得不,」蕭萬長笑說。 台灣老人比例今年將超過10%,再過十年左右,也將邁向人口減少的新時代。「跟日本比起來,台灣的警覺性與積極性都不夠,」蕭萬長說。 台灣駐日代表許世楷也觀察到,日本政府非常積極想要克服老化、少子危機,2003年甚至在內閣府總理下增設「少子化擔當大臣」一職。 而這一年來報紙頭條常常都是少子、老化、人口減少的相關報導,日本把這個問題幾乎當成國家的頭條大事在處理。 有一次一則新聞,還讓許世楷深深感動。由於日本街頭上看得到的孕婦、小孩比以往少很多,公園裡曬太陽的老人已經超過嬉戲的兒童,有一次一位老人家竟然對公園裡玩耍的小孩子敬禮,說「謝謝你,謝謝你來到這個世界。」那報導不知讓多少日本人欷噓。 擬對策〉從抗老術、催生令開始著手 嚴格說起來,日本人從1990年代初期,就已經 在抗老了。只是儘管步步為營,人口減少仍然比厚生省 原先預期的2007年,還要早兩年發生。 過去十幾年來,日本就一直被全世界公認是人口老化最快速的國家。一來因為戰後生活條件大幅改善,日本平均每人壽命延長到80多歲,堪稱世界最長壽的國家;但同時,子女出生率卻又快速下降。 1947年∼1949年的戰後嬰兒潮,日本一個婦女生育4.32個小孩;1990年前後,已經下降到1.54個;到1996年只剩1.41個;直到2005年底再下探到1.26個。 老人長壽加上生育減少,問題愈來愈嚴重,「對於老人我們不能說減少就能減少,不但不能統統抓去消滅,還要好好安養他們,」一位日本政府官員開玩笑地說,因此應付人口問題只剩下鼓勵婦女生育了。 從1994年開始,日本老人人口已占總人口14%。勞動厚生省便推出第一代鼓勵生育計畫。至今十幾年來,日本政府對於老化少子政策,可說一波接一波,愈來愈猛,牽涉的層面也愈來愈廣。從鼓勵生育,延伸到勞動政策、老人安養、老人介護(照護)保險,甚至正熱絡討論該不該開放移民。 拉抬生兒意願,厚生勞動省推「天使計畫」 在鼓勵生育方面,十幾年來日本政府不斷加碼,希望年輕人可以無憂無慮的多多生小孩。 1994年,厚生勞動省推出的第一代「天使計畫」,著重在增加便宜而方便的幼兒托育體系,讓年輕夫婦安心生小孩。十年來日本全國約增加了50萬個托兒設施名額,但是出生率依舊下降。 到了1999年,天使計畫再加碼為「新天使計畫」。除了強化托兒所等設施外,同時以政府的力量鼓勵日本人追求工作與家庭的平衡。 「因為日本上班族工作時間都太長了,沒有家庭生活,男生平均每天帶小孩時間只有48分鐘、做家事時間只有25分鐘,沒有幫手,讓太太們也都不想生小孩,」內閣府少子化擔當參事官補佐田中茂樹,翻開人口白皮書的統計表笑著說。 為了鼓勵工作與生活平衡,厚生省在1998年設立了日本企業重視的「家庭友善獎」(Family Friendly Award),讓員工在工作與家庭間取得平衡。 政府對育嬰假與福利也是愈來愈高。 原本日本已經有法令規定,女性生育時,可向企業請一年育嬰假,但是沒有薪水。1994年推動天使計畫時,改為可領1�4薪水;到2001年再加碼為可領40%薪水;今年10月起,甚至要再提高到50%。 「50%還是不高啦,瑞典婦女生小孩,可以在家一年領七成到八成的薪水,歐洲做的比日本多太多了,」田中茂樹說。 加碼育兒資金,政府1.7兆支援準爸媽 2003年,政府再通過「少子化社會對 策基本法」,在內閣府直接成立少子化部門, 甚至後來增設少子化大臣一職,再次加碼 鼓勵生育相關措施。 今年初《遠見》記者訪問日本,內閣 府正計畫從4月起,正式啟動預算高達 1.7兆日圓(約5100億台幣)的鼓勵生育計畫。 「像這麼大的預算還沒有見過,」官員田中茂樹說。新計畫將從婦女懷孕開始,到產檢、生產、托兒、養育、小孩求學等,政府將全面介入補助。 最大的一筆費用將是,新生兒及未滿兩歲的幼童,每個月政府會發給父母5000日圓的育兒金,第三胎將發1萬日圓,直到小孩滿12歲為止。 又如孕婦產檢,以前有兩次免費,現在增加到至少四次。而生產時的政府補助金將可達35萬日圓。 現在的日本可說是「求子若渴」。在1月12日的《日經新聞》頭條,報導政府正希望全國各地的商家,提供父母親享有購物折扣,全國各地響應的商家已經超過1萬個。 在各種誘因刺激下,2006年底日本出生率首見提升,新生兒比2005年增加2萬多個,「但是這會不會只是一時現象,我們還要再努力,」媒體透露日本政府的戒慎恐懼。 轉型!加與減後的日本新貌 鼓勵生育是日本抗老的最重要措施,但是隨著老化而來的各種問題,日本也是亦步亦趨在因應中。 例如,面對逐漸增加的老人,原本一直由稅收支應的老人福利,政府逐漸負擔不了。因此,1997年起日本積極參考國外作法,在2001年推動介護保險制度。 凡40歲以上,日本人都必須每月繳交費用,到年老有介護需求時即由政府支付一半以上的費用。 另外,人口減少還有一項深層的隱憂是,未來日本的工作人口也將大幅減少。 加人力〉300萬勞動力人口,迎戰團塊退休潮 日本第三大廣告公司ADK研發本部,近幾年來,一直深入 專研老化議題如何影響民眾。ADK情報開發局長中川浩一拿 出數據指出,在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7到1949年 出生的人被稱為團塊世代,共有806萬人。若再加上前後兩年 出生的廣義團塊世代,就超過1000萬人,「這群人是目前日本最有錢 、最有經驗的一群人,」中川浩一說。 然而這1000萬、占日本勞動人口超過1�10的企業精英,從今年起邁向60歲,陸續集體退休,對日本產業競爭力將帶來何種衝擊? 1月初的《日經新聞》,頭版頭條的標題寫著:「2007問題」。 台灣恩益禧(NEC)公司總經理垣村真一就說,「2007問題」已經成為日本的專有名詞,代表團塊世代將從2007年集體退休,對日本很多公司的營運都將造成衝擊。 針對勞動力將不足問題,厚生勞動省也從去年開始擬定方案。據厚生省統計,到2015年時,日本勞動人口將減少405萬人,政府計畫從三方面下工夫,搶救至少300萬勞動力人口。 一是從目前高達200萬人、34歲以下的日本飛特族(Freeter;自由打工族)中,拉回至少80萬人變成全職員工;二是讓家庭婦女增加就業,找回130萬名勞動人口;三是讓日本老人可以再就業,目標約50萬人。 「這樣加起來,十年後只會少100萬人,至少不會短缺400萬名勞動力。其實很多人都想就業,政府都可協助,」厚生勞動省事務官足立匡志指出。 減束縛〉挑戰單純血統傳統,廣納外來人才 因應老化,政府除了全面總動員外,這個問題 也正挑戰日本傳統的價值觀。 一直以來,日本非常堅持「單純血統」。中經院 董事長蕭萬長就記得,越戰期間有很多越南難民逃 出尋求庇護,像美國、澳洲、加拿大、紐西蘭等國都願意接收難民,但日本人卻只願意出錢協助,不願意收容難民。 直到今日,日本不僅尚未開放藍領外勞,也少見白領外國精英。台灣都已經成立移民署了,但是,日本這個先進國家根本沒有這樣的部門,「從大學教授到企業主管,只能零星看到幾個外國人,99%都是日本人,」專研人口問題、以《人口減少經濟時代》一書成為日本經濟類暢銷書作家的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教授松谷明彥說,這是日本根深蒂固的民族性。 但是包括松谷明彥、前新力執行長出井伸之等日本有識之士,愈來愈多人在挑戰這個觀念。 「鼓勵生育效果終究有限,再怎麼提升婦女生育率,從1.26回升到1.45就達上限了吧!但是日本可生育的婦女總數是快速在下降的啊,」松谷明彥從電腦裡找出數字支持他的論點——2000年時,日本25歲到39歲可生育婦女共1274萬人;今年剩下1194萬;再到2030年將剩下789萬。 「30年後,母體減少了500萬,人口減少是注定的啦,」松谷明彥認為政府除了鼓勵生育,更應該啟動優秀人才的移民政策,才是解決之道。 其實,過去十幾年來,日本的外國移民,已經悄悄在增加中。 三個月前美國《Newsweek》就以「這就是新日本」為標題,報導日本新移民面貌。報導指出,過去15年內日本外國人從88萬6000人,已經增加到200萬人,占總人口的1.7%。許多勞工是企業專案申請進來了,例如豐田汽車愛之廠區就引進5000位日本籍巴西後裔,彌補勞動力不足。 不過日本的外國人比例跟許多先進歐美國家比起來仍偏低。例如加拿大外國人占17.4%,美國10.4%,德國8.7%等,因此許多人希望更開放才對。 第三年紀價值觀,讓老人愈活愈年輕 老化危機,讓整個社會出現了總人口數超過2000萬、3000萬的長壽老人,這個事實也讓愈來日本人倡導新的人生價值觀。 開設企管顧問公司ODS、今年70多歲的山口峻宏就是知名的思想創新者。30年前他將「life style」(生活型態)的觀念第一次引進日本,十幾年後全日本人都知道這個詞的意義。 十幾年前當他自己也要邁向老年時,他自創「第三年紀」(The Third Age)來統稱退休高齡者。 在訪談中他反問記者,「中文有什麼更好的詞來形容老人嗎?」山口峻宏覺得,傳統使用的高齡者、老人、銀髮族這些字眼,都有負面涵義,因此他才要創一個更貼切的詞。 所謂第三年紀是指,人生的第一階段是被別人撫養與栽培;第二階段是要去貢獻給家庭與社會;到了第三階段:退休之後,就應該為自己而活。 自從創了第三年紀後,山口峻宏積極在日本社會推廣他的想法,鼓勵老人要自己過得好。他尤其建議一生只會工作的日本男人,退休之後應該學學日本女人,享受精緻的文化生活:美食、旅行、聽歌、票戲。 今天的日本,十年後的台灣 對於日本各企業摩拳擦掌欲爭取的老人商機,山口峻宏 認為,文化產品的商機,應該會高過文明產品。因為這類產 品大家都有了,但是文化產品,對日本退休男性來說,需求相當可觀。 像山口宏峻這樣鼓吹新生活價值觀的日本人,也愈來愈多。 儘管日本不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減少的國家,在1992年時,俄羅斯已經宣布人口正逐漸減少。但是日本絕對是全世界第一個同時面對快速老化、少子化與人口減少的國家。如何因應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與學習的焦點。 台灣會不會是繼日本之後,第二個面臨同樣問題的國家? 答案是極有可能,因為台灣的老化速度其實不下於日本。 2006年台灣婦女生育率只有1.12,比日本還要低(。預計台灣老人人口占比從10%到20%只需花20年時間,不僅比日本的21年還要快,更遠超過法國、瑞典、英美等先進國家。而且,預計約十年後,台灣也將進入人口減少的國家。 從今天的日本,看到十年後的台灣。但是日本從政府、企業、到個人,上上下下無時無刻在討論對策的氛圍,台灣卻還沒有。 台灣是不是也該趕快啟動人口的加法革命? 《遠見》首次調查國人退休觀,結果75%認為存款最重要,其次是老伴46.5%、房子41.7%、子女37.5%。 在養兒防老觀念式微下,出現金錢方面的存款、房子,比親情的老伴、女子還來得重要。 另外,調查也發現,國人的退休財務規劃也準備得不夠,大陸成為海外退休的首選之地,而政府最應加強醫療保健。 二次大戰後出生的台灣嬰兒潮世代,去年正式邁向60歲,未來20年內將有600萬、占台灣1��4人口的嬰兒潮世代走向退休人生。 然而,在新生兒銳減、下一代人丁稀少的少子高齡環境下,國人的退休觀如何?又如何計畫退休?期待過什麼樣的退休生活? 《遠見》特別針對退休族和上班族,進行國人退休觀大調查。 當問30歲以上的上班族:「你覺得要擁有哪三項,自己才可以安心退休?」 在存款、老伴、房子、子女、保險、老朋友、健康等七項要素當中,高達75%受訪者回答存款最重要。其次46.5%是老伴,41.7%是房子,再來37.5%是子女。 而受訪者若屬於離婚、分居或喪偶者,認為存款最重要的比例更高達83.9%。 反而一般人認定高齡者可能最重視的健康,只有1.5%的上班族認為必須擁有,這可能與這群人年紀尚輕,還未思考到健康問題有關。 《遠見》民調中心主任戴立安形容,這次調查顯示:在未退休者心目中,存款遠比老伴重要,房子也比子女重要,反映出上班族對於自己退休後經濟生活的憂慮程度。 退休財務規劃,薪資高者愈積極進行 存款到底夠不夠安養晚年,的確是還在拚退休的上 班族的一大憂慮。今年50歲的張先生就是例子。 七年前張先生買了一檔日本基金,結果一連套牢六年, 直到去年,日股走向多頭,終於讓他的基金解套。 他笑著說,今年50歲了,夫妻倆結婚24年膝下無子 ,以後退休生活得完全自立自強,這筆百來萬的投資,可不是閒錢。 去年勞工退休金新制實施,公司發切結書要他選新制還是舊制。「我當然選舊制,」他說,舊制退休金比新制多得多,再過五年剛好工作滿15年,年紀也剛好達到55歲申請舊制勞退金的最低門檻。 既然高達75%以上的上班族最擔心退休後沒錢,他們是否有進行退休的財務規劃?有準備的只有58%,回答沒有的有40.9%,顯示很多人只是憂心,但未採取行動。 其中,未婚者的退休財務準備比例,比已婚、有小孩的高,這與平常生活負擔較輕有關。 而收入愈高的上班族,也比低收入的人,更會進行退休財務規劃。例如月收入8萬元以上的上班族,其中有82.7%的人有規劃,而收入在2萬元∼3萬元的人有51.2%有規劃,收入未達2萬元的人,只有29%有規劃。 就地域來看,全國以居住在桃竹苗地區、年齡30歲∼34歲的上班族,已做規劃的比重最高,分別達67.8%與71.2%,可能與竹科工作收入高、年輕人接受理財觀念較早有關。 而多少收入的比例用在生活開銷與退休準備,只有8.4%的人將一半以上的收入拿來準備退休,而把過半收入花在生活開銷者,則占44.9%。另有24.7%的人表示兩者各準備一半。 42.8%上班族期待退休,22.6%退休族繼續工作 近幾年來,退休年齡有提前年輕化的趨勢,到底工作族期望幾歲退休呢?調查顯示,希望在60歲到64歲退休的上班族最多,達27.6%;其次是23.2%希望在55歲到59歲退休。 另外,年齡在50歲以下的受訪者,近四成期待在60歲前就能退休;而50歲到54歲的人,有47.2%期望在60歲後退休;60歲到64歲的人,甚至還有46%不希望屆齡退休,反而希望到69歲時才退休。 那麼,上班族對於退休是期待,還是擔心? 42.8%表示值得期待,只有25.2%表示擔心。 而上班族期待退休後可以做什麼呢? 44.4%期望退休後去當義工, 27.7%期望繼續工作,而什麼都不想做的人,只有13.4%。(見表6) 至於已退休者的實際情況卻是,53.2%的人已不再工作,繼續工作的人只有22.6%,真正做義工的只有17.1%,顯示年少的理想與年老的現實差距頗大。 在問卷進行中不少退休族就反應,「我是很想再找有薪水的工作,但是去哪裡找啊?找不到,只好不工作了。」 經建會人力規劃處組長周毓文認為,退休族群就業率偏低,應該與企業不願雇用高齡者,或者國內尚未建立銀髮族就業市場有關。 這樣的結果,顯示出還在工作的人,對於退休生活有比較浪漫的期待。當問及上班族為何要當義工或繼續工作,有33.3%最高比例的人,是為了打發時間,其次30.5%反映是為幫助別人,回答需要收入的人,只占第三位,比例21.7%。 但同樣的問題,退休族的回答就不同了,29.3%需要收入,打發時間26%,幫助別人21.1%,顯示經濟問題才是退休族繼續工作的主因。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上班族要繼續工作的原因中,「避免與社會脫節」只占8.8%,排第六位,但在真正退休後,這個選項跳升到第四位,而且比重大幅提升到20.3%,顯示退休後與社會脫節的問題,是現在的上班族所始料未及的。 退休近半滿意,只有1.5%願住安養院 那麼,國內退休族的生活過得好不好呢?普遍有哪些憂慮? 退休族對退休生活感到很滿意或有點滿意的,比例47.4%,不滿意或很不滿意的,僅26.4%。 值得注意的是,退休族有33.9%認為退休生活比退休前過得好,但也有32%認為比退休前差,18.4%認為差不多。 退休後最大的生活困擾是什麼?有一半覺得沒有困擾,而困擾的第一項是健康衰退、第二是沒有經濟來源、第三則是失去社交圈。(見頁203表12) 對於退休後打算跟誰居住,期望與現實間又有何差距? 有39.6%上班族最希望只與配偶同住,其次有28.7%希望與配偶、子女同住,希望只和子女同住者有14.5%,也有5.5%希望獨居。 而退休族面臨的現實狀況卻是:35.5%與配偶和子女同住,有27.1%只和配偶同住,只和子女同住者有21.3%,獨居者有11.3%。 獨居現象主要發生在雲林以南,各地區獨居比例都在13%以上,而基宜花東地區退休老人獨居比重更達27.8%。 在老化少子嚴重的今天,老人安養機構應運而生,也被許多人認為是未來的明星產業。但調查顯示,儘管大多數的人能接受送父母去安養院並非是不孝的想法,但卻很少人願意住在安養院。 高達66.2%的上班族認為,送父母進養老院並非不孝,認為很不孝或有點不孝的分別有6.7%與9.9%。至於退休族也有19%的人認為,送父母去安養院是不孝順的。當問及上班族退休後想住養老院的比例只有1.5%,希望住家裡的高達86.2%,另外,有9.9%的上班族希望住進五星級的老人公寓。 希望加強醫療保健,退休大陸成海外首選 對於政府的退休相關公共政策方面,有41%退休族認為,政府應加強醫療保健,其次有31.3%受訪者希望加強發放津貼,27.7%認為應該加強安養照護機構。相同問題,上班族所期待的依序是:醫療保健62.1%、安養照護機構36.2%、發放津貼32.9%。 對於政府為避免勞動力不足,打算延後法定退休年齡,50.4%的上班族表示很贊成或有點贊成,其中在55歲到59歲的贊成比例更高達67.7%,顯示延後退休的社會共識頗高,且年紀愈大愈害怕退休。 至於退休後最想住哪裡?近77.7%上班族選擇住在台灣,有16.7%尚未決定,也有5.6%選擇到海外退休。但是在退休後,希望到海外居住的人中,大陸成為首選,達31.7%。調查顯示,退休族與上班族儘管在一些事情上看法一致,例如都不想住安養院、都認為醫療保健是政府首要老化政策,但是在很多面向上也呈現極大落差,顯示現實與期望間本來就有差距。  

別當直升機父母

2007年10月26日
公開
55

別當直升機父母 作者:李雪莉 2007.03.28�� 第368期 你經常沒事往學校跑,幫孩子看頭顧尾,你總是為孩子安排各式各樣「對他好」的補習、活動,深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其實,你正是台灣六百萬「直升機父母」的一員。 現場1:許昌街徐薇補習班。 徐薇永遠忘不了那個鉛灰色的夜晚,教了二十年國高中補習班英文、看過形形色色的父母,前些時間卻遇上無法招架的劇情。 那晚,九點半下課聲響起,學生們湧上發問;排在人龍第一位的北一女學生,連珠砲式的,一問二十分鐘,後排學生騷動顯出不耐;徐薇委婉說道,「妳先讓其他同學發問,待會兒再來好不好?」她揪了眉轉身離去。徐薇不以為意。 幾十分鐘後,徐薇的手機響起,電話那頭,一位中年男性劈頭興師問罪:「妳為什麼不回答我女兒的問題?她一回來就躲起來哭,說後面那位明倫高中學生的問題,會比她的重要嗎?」 甜美的笑容轉為愁苦,徐薇傻了眼,不情願道了歉。 現場2:台北市內湖某明星學校。 游泳池畔,五年四班的三十名學生下了游泳課,準備換裝;泳池畔幾位志工媽媽原本是來協助現場整理與秩序維護,但其中一位志工媽媽看到女兒出來,大步趨前,拿起吹風機吹起女兒的長髮,「別著涼了,」媽媽壓低了音量說話。 新趨勢:過度介入、過度焦慮的「直升機父母」 這是一群台灣新生的「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是歷史上不曾出現的一批「過度介入」與「過度焦慮」的父母。他們像極了直升機,在孩子上空盤旋,無時無刻守望孩子的一舉一動。 以目前五到十四歲的三百萬孩童為基礎,再加上學齡前與就讀高中的一百多萬學生,這群父母約有六百萬(平均每對生兩胎或一•五胎)。 這六百萬的父母,大多數在一九六一到一九七六年階段出生、解嚴前後接受大學或義務教育,被威權教育訓練為學歷至上的競爭動物,上最好的學校、爭取頂尖的工作。 他們看到社會的轉變,試圖以不同於父母輩對自己的權威教養,創造出較民主或自由的「教養觀」(parenting)。 但,在教養上,這群父母遭遇上了史無前例的兩大挑戰。 新教養:對「完美小孩」的期待 挑戰一,少子化伴隨的焦慮。在直升機父母的上一輩,多半有四到五個孩子分散父母注意力;但直升機父母的世代卻最多只有兩個小孩。最新的數據是,一位婦女生不到一.一二個。因此,家族的關注點全集中在少數孩子身上。 挑戰二,第一代教改實驗下的父母。直升機父母的孩子是未成年的學子或學童,是第一代教改的對象;做為教改實驗父母,他們被迫與教改亂象共處,也在全球化無情競爭、就業市場不確定的環境下,教養下一代。 台灣教改十年了,創造了六百萬名直升機父母。他們把教養當極限運動(extreme sport)。 從零歲開始的焦慮 這個極限運動從孩子一出生就啟動。 星期三早晨,台北市的健寶園裡擠滿了一到兩歲的小朋友等著排隊進教室上課。孩子玩的遊戲很簡單,吹泡泡、溜滑梯、唱歌跳舞,希望透過吹泡泡增加手眼協調、爬坡鑽洞訓練肌肉與平衡發展。 四十五分鐘的課程、費用七百元,但不少父母趨之若鶩;一旁陪玩的父親拉開嗓門唱歌,好像是自己在上課,「我們的孩子要比別的孩子玩更多,」他說道。不少名人像陳孝萱、任賢齊等藝人也常親自送小baby來上課。 這天,三十二歲的蘇筱甯開著車,帶著四歲女兒與一歲兒子,從桃園縣經國路北上。早在女兒八個月大,她便上網蒐尋小baby可上的課程,「不想讓她看電視成長。」 但桃園的教育資源顯然無法滿足她。到現在,蘇筱甯一星期上台北三趟,除了健寶園,她還送女兒到唭哩岸游泳、上雲門律動課程。 她每天一定幫兩個小孩寫成長部落格,「十個媽媽有八個都在做網頁,很多是邊上班邊做。」她甚至為女兒設計精美的名片、每年帶孩子進攝影棚拍照,很用心思照料。 以專案管理的方式,從出生開始啟動孩子的各項學習,父母兢業提供各種刺激點,填滿孩子的人生。為了滿足父母的需求,市場上出現各種成人學習的「幼兒版」。 以往遊學最多從高中生開始,但補習班與私立小學寒暑假推出各式「遊學團」,一所知名私校甚至辦了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科學遊學團;還有從嬰兒開始的皮紋性向分析,透過嬰兒的指紋判斷是藝術型或領導型人物的諮商……。 說穿了,父母就怕輸在起跑點。 陽明大學教授洪蘭曾目睹一位母親這麼帶她的孩子:這位母親從書上得知,要開展孩子的肢體,必須每一天讓孩子接觸硬軟方圓或各種觸感的材質;職業婦女的這位母親為了「有效」運用時間,她拿了個碼錶,每二十分鐘為單位,孩子玩完積木,母親就捉起孩子玩沙坑,學習像按表操兵。 讓孩子適性發展、給孩子多元的碰撞點,是天下父母心。只是一旦把學習當做軍備競賽,就成為過度介入的直升機父母。 不安與比較 位在台灣大學旁的一所小學,不久前由家長舉辦了一場聯絡學童情感的班級音樂會;孩子開心的表演才藝,但活動一結束,媽媽們就圍著方才彈奏蕭邦別離曲孩子的父母,問道:「妳家兒子彈得真棒,從幾歲開始學的?怎麼練的?哪位老師教的?能不能介紹一下?」 琴音流洩召喚的不只是欣賞,更伴隨父母濃厚的不安與比較。少子化使父母對孩子的未來有「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賭注。 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柯文賢解釋,以前一家如果有四個小孩,每個孩子分到的注意力只有四分之一。現在如果是獨生子女,就得承受父母外加兩對爺爺奶奶的關注,那是好幾倍的期待與壓力。 直升機父母的出現,其實顯現現代父母內心對「完美小孩」(perfect child)的期待。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研究員湯茂竹博士,憶起他當爸爸的那刻起,就夢想兒子能成為布袋戲裡的「史艷文」:長得又高又好、功課第一、會玩會念書、心地善良,人人都愛戴。湯茂竹的兒子已經國一,他花了長時間自我探索,如今能笑看過往的謬想。 家長的迫不及待反映了心中深層的焦慮。 台塑生技董事長、近來大力提倡孩子讀經的楊定一表示,「我們似乎認為,只要小時贏過身旁的人,就能在日後成為更有生產力、更成功的人,並以成人的觀點,將就業市場的競爭、職場生涯需一帆風順的那一套,拿來設計、評估孩子的課程。」 知識超挖,生活能力缺乏 直升機父母口說不愛升學主義,但他們卻相信「愛=讓孩子成功」。而成功的定義是上好的公立大學、長春藤名校、有極強的人脈、過很好的生活。 雖然沒有父母會否認行行出狀元的價值,但他們還是無法避免用各種量化指標,判斷孩子的成敗。 以父母最在乎的英語為例,補教業者估計,台灣每年報名各類英檢的小學生有四到五萬人。補習班的廣告也都打著「一年內要學會幾千個單字」。 英語老師徐薇認為,真正的英語實力是孩子能輕鬆瀏覽英文網頁或閱讀書籍、與外國人互動。但台灣父母有「檢定熱」,拿到分數、證書才能安心。家長不由自主追求成績、數字、級數。 對未來世界的恐懼、對台灣教改的沒信心,強化父母必須花更多時間做有競爭力學習的信念。 不久前,徐薇趁著過年,為國中生加開初一到初五、早上七點半到九點的寒假英文特訓班;沒想到名額爆滿,還有父母問她為什麼不上到深夜十一點? 「這是一個知識超挖的年代,」全國家長聯盟秘書長陳松根點出這代父母教養的盲點。 陳松根說,教改十年,大學入學率達九成以上,研究所更超過兩千五百所,孩子升學壓力不減反增;「我們還以製造業的方式教育孩子,我們有沒有問過,一個到高中的孩子,到底要給他什麼?」 父母在十年教改過程中,為孩子設下「升學與學習的高標」,但卻也帶來更多無法逆轉的後遺症。 四月一日,由前教育部長曾志朗、陽明大學教授洪蘭為首的家長,將帶領數十個全國家長團體,發起三萬人簽署「愛你一輩子」的承諾書,就是發現教改十年,父母還陷在「升學主義」的泥淖。 他們已經看到「知識超挖」對下一代、對台灣競爭力的影響。 例如,在知識上,台灣孩子學習的內容能應用在未來的,不到三○%;而每天超過十六小時單調的學習,根本無法出現創造的文化。這要使台灣的產業如何升級? 孩子的身心健康卻被忽略 此外,下一代的身心健康,也被過度焦慮的直升機父母忽略。 私立愛德幼稚園午餐時間,三到六歲的小朋友安靜坐著吃飯,今天的主食是飯、青菜以及豬肉塊,有小朋友看到這些食物直說不喜歡。 「孩子吃太精緻的食物,甚至吃水果一定要果汁機打過,」汪慧玲認為,這都造成孩子咀嚼不足、牙床長得不好。(註:這也是兒童牙齒矯正比例升高的原因之一) 最新一期《康健》雜誌針對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童進行身心健康調查,結果發現有四成六的學童沒有正常排便的習慣,其中有五成三以上的學童十點後才就寢。孩童明顯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 但當問及家長晚睡的定義時,家長認為十一點到十二點後才叫晚睡。父母健康觀念的薄弱,已徹底影響孩子為未來的人生儲備體力。 二○○六年七月一日,瑞士籍人類學家大衛.史格納(David Signer),以〈台灣的愛與寂寞〉(Love and Loneliness in Taiwan)為題,於荷蘭報紙《Trouw》發表他停留台灣兩星期的感受,文中談及台灣人的教育觀,直指核心。史格納寫著: 世界好像沒有一個地方的孩子,睡眠像台灣孩子那麼少。不少台灣人把自己稱為「pm people」(夜行人)。大部份資訊科技產業的人在晚間工作,因為這剛好是歐美客戶的白天時間。 「pm people」的孩子和他們一起熬到午夜,一起吃東西、看電視、玩電玩。但是和大人們相反地,孩子又必須在早上七點起床……。

嗜吃生魚片 排便驚見2米絛蟲

2007年10月26日
公開
54

資料來源:http://1-apple.com.tw/apple/ 嗜吃生魚片 排便驚見2米絛蟲 白麵條狀 長期寄生恐致惡性貧血 【甯瑋瑜╱台北報導】一名男子排便時排出一段如麵條的寄生蟲,就醫確認是絛蟲(絛音同掏),吃了抗寄生蟲藥物後,三天內又排出總長近兩公尺的寄生蟲屍體。因絛蟲幼蟲寄生在淡水魚體內,醫師詢問發現男子嗜吃生魚片,經常在賣場購買或在餐廳食用生魚片、一年至少吃三、四十回,推測是因吃下含蟲的生魚片而遭感染。 病從口入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羅鴻源說,該名三十歲工程師男子排便時,發現肛門有白色條狀物,用手去拉卻不慎拉斷,驚恐之餘帶著二十多公分條狀物就醫。羅鴻源將該物體與糞便檢體交給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寄生蟲科主任范家堃研究,確認是廿世紀歐美北部冷水湖魚類流行帶有的廣節裂頭絛蟲,俗稱魚肉絛蟲,糞便檢體清楚可見上百顆淡黃色、橢圓形絛蟲卵。 幼蟲疑藏魚肉中 羅鴻源指男子愛吃鮪魚、旗魚、鮭魚等生魚片,每月至少吃三次,持續好幾年,應是吃到有絛蟲幼蟲的生魚片而感染。范家堃指絛蟲幼蟲潛藏在魚肉中,肉眼看不到,可在人體小腸內吸收養分達數年。 范家堃說,廣節裂頭絛蟲是寄生在人體最大的寄生蟲,長度可達十公尺。過去感染多侷限在歐洲、北美,主因吃了醃製或烹煮不完全的鮭魚、鱸魚等淡水魚,隨生魚片、燻鮭魚等飲食擴展至各國,此病近年也在南韓、馬來西亞等地出現。 烹煮冷凍可殺淨 絛蟲會吸收維生素B12等紅血球生成必備營養素,若感染時間久或感染量多,恐致B12嚴重缺乏,紅血球不易成熟而惡性貧血;所幸男子並未貧血,僅輕微腹痛、間歇性腹瀉與便秘、有時覺得虛弱。 羅鴻源指攝氏五十六度烹煮逾五分鐘,或攝氏零下十八度冷凍廿四小時,可殺死絛蟲;范家堃建議老幼與免疫力差者避免吃生魚片,赴衛生不佳國家則勿生食。 一名愛吃生魚片的男子,如廁時拉出白色麵條狀的絛蟲。范家堃提供 廣節裂頭絛蟲小檔案 特色:寄生人體最大的寄生蟲,蟲體由許多節片組成,最長達10公尺 寄生:屬腸道寄生蟲感染,吃了醃製或烹煮不完全的鮭魚、鱸魚等淡水魚,一併吃進絛蟲幼蟲,幼蟲在小腸生長可長達數年 危害:造成腹痛和維生素B12缺乏,嚴重導致紅血球不易成熟,引起惡性貧血 預防: ˙56℃烹煮逾5分鐘或-18℃冷凍24小時,可殺死絛蟲 ˙老幼與免疫力差者避免吃生魚片或未煮熟的魚肉 ˙前往衛生條件不佳的國家切勿生食 資料來源:北醫大醫學系寄生蟲科主任范家、北醫大附醫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羅鴻源

不到5歲吃止瀉藥 幼童腸穿孔

2007年10月26日
公開
48

資料來源:http://1-apple.com.tw/apple/ 不到5歲吃止瀉藥 幼童腸穿孔 醫:急著止瀉 反使毒素滯留腸道 【許佳惠╱台北報導】幼童腸胃炎、腹瀉,別急著給藥吃,小心腸穿孔。三軍總醫院近幾月連續接獲三起病例,都是五歲以下幼童服用止瀉劑後,引發腸穿孔、腹膜炎,經手術才撿回一命。醫師提醒,太早使用止瀉劑會減緩腸胃道蠕動、改變菌叢生態,壞菌孳生就會腸穿孔,小孩服藥後若腹痛、腹脹,應即刻就醫。 小心用藥 三總小兒外科醫師陳克琦受訪說,夏天是腸胃炎好發季節,近幾個月接獲三起病例,都是腸胃炎不當用藥造成腸穿孔。其中一名三歲女童因發燒、腹瀉到診所看病,吃了止瀉劑後雖不拉肚子,卻開始腹脹、腹痛,到三總檢查才發現小腸、大腸共五處穿孔,最大的兩公分破洞在盲腸部位,其餘小洞約零點五公分,腸破洞附近還布滿腸道流出的髒東西,引發腹膜炎。另兩名是一歲男童和兩歲女童,也都是吃了止瀉劑六天後腸穿孔,經手術和抗生素治療一周後才出院。 服藥後腹痛快就醫 陳克琦強調,腹瀉初期不應急著止瀉,要讓腸道的髒東西排出體外,若急著用止瀉劑跟抗生素,可能降低腸胃蠕動,讓有害物質或毒素滯留體內,壞菌孳生恐造成腸穿孔。 陳克琦指國外統計,止瀉藥和抗生素是造成幼童腸穿孔的常見藥物,尤以五歲以下最常見,症狀包括發燒、腹瀉、腹痛、腹脹等,建議家長在孩子服藥後,應多觀察早發現可避免腸穿孔。 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丁瑋信建議,幼童不應服用藥效太強的止瀉劑,腹瀉時可給予大便收斂劑和腸胃道吸附劑,並補充比菲德氏益菌,一般腸胃炎可先禁食,給予電解水或稀釋運動飲料,六到八小時後症狀可減緩,此時再吃白稀飯或白土司,通常三到五天就會恢復。 藥物造成腸穿孔資訊 成因:不當用藥降低腸胃蠕動,改變腸胃道菌叢生態,好菌受抑制、壞菌過度孳生;大腸、小腸均可能發生 症狀:發燒、腹瀉、腹脹、腹痛 平均天數:6天 常見引發藥物:止瀉劑、抗生素 常見季節與細菌:夏季;以綠膿桿菌和沙門桿菌最常見 高危險群:5歲以下 治療:手術縫補破洞、抗生素治療 注意事項: .腹瀉應禁食6~8小時觀察,勿急用止瀉劑 .用止瀉劑後若腹脹、腹痛,應立刻回診 .腸胃炎不要喝牛奶,可喝電解水或稀釋運動飲料,及吃稀飯、白土司等 資料來源:三總小兒外科醫師陳克琦、馬偕小兒科醫師丁瑋信

幼兒腹瀉立即吃止瀉藥 引發腸穿孔合併腹膜炎

2007年10月26日
公開
37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幼兒腹瀉立即吃止瀉藥 引發腸穿孔合併腹膜炎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幼童如果腹瀉,不要急著立即就醫服止瀉藥! 三總日前分別接獲3例1至3歲幼童,因腹瀉不當服用止瀉藥,結果腸胃道中有害物質及毒素無法排出,導致腸穿孔合併腹膜炎的病例。醫師表示,幼童腹瀉如果不是狂拉,建議初期先在家中予以禁食及補充電解質的支持性療法,如果病況仍未改善再就醫。如果就醫服用止瀉藥後,腹瀉情況有改善,但卻出現腹脹及腹痛的情形,有可能腸穿孔前期病兆,一定要回診或是到較大的醫院就醫。 三總小兒外科主治醫師陳克琦表示,這3名幼童都有發燒、腹瀉疑似腸胃炎的症狀,且都有到住家附近診所就醫,並吃了醫師開立的止瀉藥,結果腹瀉症狀雖然獲得改善,卻引發腸穿孔合併腹膜炎更嚴重的問題,經緊急手術修補腸破洞、並給予抗生素治療後,病患於住院1週後出院。 陳克琦指出,由於腹瀉腸道蠕動會加快,有利於有害腸胃物質及毒素排出,因此一般腹瀉透過支持性療法後即可獲得改善,不過,臨床觀察發現,不少父母在孩子出現腹瀉症狀後,立即就給止瀉藥,結果反而使得腸胃道中有害物質及毒素無法排出。 尤其有些醫師所開立的藥物除了止瀉藥之外,還有抗生素,反而讓腸道中可以抑制壞菌的好菌被殺死,如果抗生素無法對症下藥,腸道中的壞菌繼續繁殖,結果即會引發更嚴重的腸穿孔,甚至合併腹膜炎。 陳克琦表示,腸穿孔一般好發於5歲以下,初期症狀為發燒腹瀉,大部分由沙門氏菌及綠膿桿菌所引起,若延誤治療可能會引發敗血症造成死亡。如果腹瀉在服用止瀉藥後,仍有腹脹及腹痛的情形,一定要再回診,即時處置可以減輕病症,避免腸穿孔的發生。

公園躺輪胎治骨刺 躺到兩腳癱

2007年10月26日
公開
32

公園躺輪胎治骨刺 躺到兩腳癱 【聯合報╱記者王紀青�高雄縣報導】 2007.10.26 03:33 am 在公園常見民眾仰躺在輪胎上「拉腰伸展」,這個動作,有人說可以拉開腰脊治骨刺,但醫院已接獲多起受傷病例,有一名老婦天天做,做到兩腳癱瘓。 記者王紀青�攝影 仰躺在拱狀輪胎上用力伸展腰椎,可以治骨刺?高雄長庚醫院最近接獲多起仰躺輪胎「拉腰」治骨刺,卻造成脊椎退化性病變病例,其中一名六十五歲婦人甚至嚴重到雙腳癱瘓無法走路。 這名婦人三個多月前坐著輪椅到長庚,「醫師啊,我兩腳麻木,沒法兒走路」。她說,每天到公園運動,聽人說躺在半立於地上的輪胎上做腰椎伸展動作,可以預防長骨刺;如果已經長了也可以治癒,「我天天努力做,怎麼做不到兩年,兩腳卻癱了?」 腦神經外科主任何治軍檢查發現,她因過度伸展腰椎,椎間盤韌帶被拉鬆,脊椎與脊椎間的關節囊韌帶也鬆脫,造成脊椎不穩定,致椎管狹窄,壓迫到管腔內神經,造成脊椎退化性病變,產生骨刺,進而出現疼痛麻木症狀,因情況惡化,兩腳癱瘓。 何治軍為病人做腰椎手術,要拿掉壓迫到脊椎的骨刺,竟發現患者因長期「伸展拉腰」,致椎間盤過度拉開,空隙太大,即使置入最大尺寸、厚達一點二公分的人工椎間盤,仍「塞不滿」。 最後只得用椎板取下來的骨頭填補,再加上鋼釘,並穿背架,如今婦人總算恢復正常走路。 何治軍表示,之前也接獲多起類似病例,都是「睡輪胎睡出毛病」,還有人疲累時感覺頸部緊痛,習慣用力甩脖子、拉頸椎,或睡覺落枕不舒服,脖子三百六十度用力地轉,「這些動作非常危險」。 一名退休公務員每天到公園做甩脖子運動,最後頸椎壓迫到脊椎,四肢癱瘓,家人緊急送長庚開刀治療。 還有一名病人車禍後常感到後頸部麻麻的,每天甩脖子想減輕疼痛,但造成頸椎退化性病變,疼痛加劇,到長庚檢查發現,頸椎韌帶鬆動,加速骨刺形成,第二至第五頸椎神經孔內全部被鈣化骨刺填滿。 何治軍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誤以為睡輪胎伸展拉腰、甩脖子等動作有「健身、柔軟、復健」作用,事實上做不當的拉腰、扭腰、甩頸,都很危險,嚴重者會造成癱瘓。 【2007/10/26 聯合報】@ http://udn.com/

躺輪胎 不如「俯臥背伸」

2007年10月26日
公開
16

躺輪胎 不如「俯臥背伸」 【聯合報╱記者林秀美、王紀青�綜合報導】 2007.10.26 03:33 am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傷科主任楊哲彥說,仰躺輪胎上拉腰,就像做蛙人操,就中醫觀點,可促進腸胃蠕動、減輕腰部病症、調整腰椎曲度;但如果方法不對,可能造成椎間盤病變。 楊哲彥說,常見在公園運動的民眾仰躺在輪胎上,頭與四肢著地,做拉腰運動,其原理是利用輪胎的弧型,增加脊椎曲度,就像練蛙人操,可調整脊椎曲度,減輕脊椎神經壓迫。 不過,「輪胎功」非人人適用,六十歲以上的銀髮族最好一旁有人扶持,起身與仰躺都要循序漸進,才不會閃到腰或跌倒;且要先做熱身操,並量力而為。 「趴在輪胎上,可能還比較能伸展背部肌肉。」高雄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王琳毅說,仰躺在輪胎上做拉腰動作,反而會把腰椎擠在一起,不僅不能治骨刺,還會因為骨刺與神經更接近,壓迫到神經,造成更大傷害。 他說,有人猛吊單槓,以為把腰椎「拉開了」,骨刺就會好。事實上,不論仰躺輪胎或吊單槓,等於是用身體的重力拉扯腰椎與背部,不但易造成脊椎退化性病變,也會導致背部肌肉壓傷。 楊哲彥建議民眾在家可做「俯臥背伸功」,在床上就可練習,簡單易學。 【2007/10/26 聯合報】@ http://udn.com/

輔助器材 可能弄巧成拙

2007年10月26日
公開
15

輔助器材 可能弄巧成拙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07.10.26 03:33 am 「盡量彎、盡量彎……」,六十多歲的婦人跟著健身房老師口令,身體向下彎腰,突然聽到「啪!」一聲後,腰痛難耐,就醫發現是彎腰過度,造成腰部脊椎的椎間盤突出。 台北榮總復健部主任詹瑞棋說,門診常可看到像婦人這類病例,有人勉強前彎,使椎間盤推擠,導致椎間盤突出;也有人往後仰使力不當,結果椎間盤被夾破,反而得上醫院治療。 利用公園的輪胎伸展筋骨,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簡文仁說,復健科也會用「抗力球」做背後伸展,類似輪胎原理,只不過抗力球會視病人情形調整充氣的軟硬,而輪胎弧度比較大、比較硬,有可能因此受傷,最好不要用來做伸展動作。 「做伸展動作時,如感覺很緊、很痛,就要停下來!」簡文仁說,任何運動都應適量,而且要看個人肌力、骨質密度,不可「硬做」。 詹瑞棋也建議,利用輔助器材伸展身體,應有十到十五分鐘的暖身運動。 有骨質疏鬆的女性,更要注意。台安醫院復健科主任鍾佩珍說,曾有骨質疏鬆的人,做伸展動作做到出現壓迫性骨折,反而因此受傷。 市面上可見販售類似復健科使用的大球,鍾佩珍提醒,運動器材不可以隨便用,用不對的話,萬一有傷害,求助無門。 健身房流行像騎單車的飛輪運動,鍾佩珍說,有人做飛輪運動,幾十分鐘內拚命地騎,「不是背部肌肉拉傷,就是坐骨神經痛復發」。 也有人借助整脊調整腰背不適,醫師建議,有不適最好先做相關檢查確認,瞭解身體狀況後,再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 【2007/10/26 聯合報】@ http://udn.com/

磨樹幹、踩石頭 自創運動藏危機

2007年10月26日
公開
11

磨樹幹、踩石頭 自創運動藏危機 【聯合報╱記者王紀青、林秀美�連線報導】 2007.10.26 03:33 am 在公園或登山步道等休閒場所,常有民眾在空地上自製運動器材,並自創動作,每一種運動,都可以說出一套「療效」。 每天到高雄縣鳳山市雞母山做運動的六十三歲張姓男子說,他長期仰躺輪胎拉腰,這樣可以治療骨刺及預防骨刺產生,他還常教其他人,「身體一定要放柔軟,才能讓腰椎伸展得更大」。 除了仰躺輪胎拉腰,他還有一套「扭腰功」,手上拉著套環,雙腳立地不騰空,身體三百六十度旋轉,「這可以練出公狗腰!」 一旁的竹棍架,坐在上面練「磨臀功」,臀部變緊實;趴在上面則練「縮腹功」,小腹天天磨,變得平坦。 水管製的呼拉圈相當粗重,「就是要重啊,才可以把水桶腰搖成水蛇腰」。至於大片竹條做的竹床上,躺在上面雙腳做倒踩腳踏車動作,「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並讓腿部緊實。」 高雄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王琳毅對這些「自製」運動猛搖頭,「都是沒有根據的錯誤觀念,具潛藏危險,不應貿然嘗試。」 澄清湖畔每天清晨都有許多老人家靠著樹幹磨蹭背部。問他們為什麼這麼做?他們說「可以磨掉骨刺」。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林志隆說,用樹幹磨掉骨刺,毫無科學根據,若磨擦不當,可能使原本的脊椎退化性病變更惡化。 高雄市復健科醫師李文棟說,早年常見踩健康步道,造成足底筋膜炎,近年則常見甩手功,甩到肌腱發炎,雙手舉不起來。老年人身體柔軟度較差,做伸展運動不能過度用力,輕者引發痠痛,嚴重者可能造成癱瘓。

放棄每一個瞬間的執著

2007年10月25日
公開
16

資料來源學習電子報 放棄每一個瞬間的執著   古代有一個和尚,聽到其居住的村莊遭強盜洗劫,和尚有感平日村民們的照顧,決定要救渡村民,便獨自前往強盜的巢穴,結果被強盜捉的了起來。 當強盜要砍他的頭時,和尚說道:「你們要殺我可以,但總要讓我吃飽啊!和尚死了沒人祭拜,會變成孤魂野鬼的。」 強盜們心想:反正活不成了。就拿了許多雞鴨魚肉給和尚吃,和尚也不在意,將所有食物統統吃光了。 強盜們看了很高興,打從心底歡喜,心想:「我們這些強盜是壞人,沒想到你這個和尚也是壞和尚!」 和尚吃完飯後又對強盜要求:「雖然我現在不會變成餓死鬼,但死後還是沒有人祭拜啊!你們拿紙墨硯台來,我自己寫祭文字自己念。」 那些強盜認為反正有好戲看,也就順著他的意思。 和尚念完祭文後,對強盜說:「你們可以殺我了!」 結果強盜說:「你很可愛,我們不想殺你了!」 於是和尚順應時機說:「不殺我有個條件,你們要做我的徒弟。」 結果每個強盜都很歡喜的拜他為師,也平息了村莊的災難。 這位和尚就是運用了很好的技巧---不執著。 若是他死守戒律、原則,就無法救渡了。 其實,我們經常都太過執著,對任何事總是緊抓不放。 名利、慾望…就連「痛」也不放過,還把「痛」變成「苦」。   -------------------------------------------------------------------------------- 古時候,有一個能征善戰的將軍,非常喜歡古玩。 有一天,他在家中把玩他最喜歡的瓷杯。 突然一不小心,瓷杯溜了手,好在將軍身手矯健,即時把它接住。 不過,它也因此嚇出一身冷汗。 將軍心想:「我統領百萬大軍,出生入死,從未害怕過,今天為何只為一個小小的瓷杯就嚇成如此呢!」 一剎那間,它開悟了。 原來是「被瓷杯操縱」使他驚嚇啊! 就是這種對事務的執著,妨礙了原本內心的清明和自在。 梅拉妮•貝提(MelanieBeattie)在《無所執泥》一書中提醒大家:「我們想要控制的東西,控制了我們的生命。」 當你學會捨棄執著,不再緊抓不放或全力抗拒時,你的生命就會開始流暢。 放棄每一個瞬間的執著,心扉自然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