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軒♀宸~拔拔

日期

#Tag

父母是有效期的

2007年08月11日
公開
26

點閱次數: 最近去拜訪了朋友,當我們都坐在朋友家的後院吃東西聊天時,他們的大女兒回家了。 大女兒今年18歲,已經不住在家裡了。 她跟著她的同居男友一起走了進來,兩個人手上都各有一枝煙。 穿著很新潮,露著小肚子,後面露出腰的部份還有一個刺青。 那個男孩子的手腕跟手臂上也有刺青。 兩個人互相竊竊私語,有說有笑,但對外人都露出很不屑的眼神。 這讓我蠻感慨的,我突然領悟到一件事, 那就是其實父母跟食物一樣,都是有「有效限期」的。 我第一次見到這女孩時,她才8歲,跟我老大現在一樣大。 10年前我去她家時,她可以在短短時間內,把我送的一瓶清酒上的字和圖, 都一模一樣的畫出來。一個外國小女孩, 居然可以把「日本清泉清酒」和酒牌上的櫻花,三兩下就輕鬆的描繪出來。 我好驚訝,自從那次以後,我經常慫恿她的父母帶她去拜師學藝。 但他們永遠都可以找出一大堆不是理由的理由來搪塞我。 奇怪的是她的父母一面搪塞我, 卻又可以一面的跟我炫耀她女兒最近又畫了甚麼 。 突然驚覺10年過的好快,好像才昨天的事情,現在已經是10年後了。 我不認為她的父母現在有資格去批評他們的女兒, 因為一直以來,她的父母只顧著自己,從沒重視過她的教育問題。 現在才想教育已經不可能了,理由很簡單, 那就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功效已經「過期」了。 而且她的父母在「有效限期」內也沒努力過。 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來說是萬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 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 父母的「有效限期」就快到了。 該說的,該教的,該做的,都應該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驗收的時候了。 這驗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針,也是孩子對外界的應變能力。 「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的有效了。 要認知「收手」和「承受」的事實。 我突然很感嘆,我告訴我自己,我必須要在黃金時期內幫我的孩子做好面對未來的準備。 因為時間真的過的很快,一轉眼就過了。我不想將來只有嘆氣,搖頭的份。 是呀!父母是有限效期限的 小孩是老天爺(或上帝)給我們的禮物,當你不珍惜的時候, 老天爺(或上帝)就把這份甜蜜的禮物收回了

父親節的由來

2007年08月08日
公開
31

點閱次數: 美國父親節 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1910 年誕生在美國。 1909 年,住在美國華盛頓州士波肯市(Spokane)的杜德夫人(Mrs. Dodd, Sonora Louise Smart Dodd),當她參加完教會舉辦的母親節主日崇拜之後,杜德夫人的心裡有了很深的感觸,她心裡想著:「為什麼這個世界沒有一個紀念父親的節日呢?」 杜德夫人的母親在她十三歲那一年時去世,遺留下六名子女;杜德夫人的父親威廉斯馬特先生(Mr. William Smart),在美國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鄉下農場中,獨自一人、父兼母職撫養六名子女長大成人。斯馬特先生參與過美國南北戰爭,功勳標榜,他在妻子過世後立志不再續弦,全心帶大六名兒女。 杜德夫人排行老二,是家裡唯一的女孩,女性的細心特質,讓她更能體會父親的辛勞;斯馬特先生白天辛勞地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照料家務與每一個孩子的生活。經過幾十年的辛苦,兒女們終於長大成人,當子女們盼望能讓斯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際,斯馬特先生卻因為經年累月的過度勞累而病倒辭世。 1909 年那年,正好是斯馬先生辭世之年,當杜德夫人參加完教會的母親節感恩禮拜後,她特別地想念父親;直到那時,杜德夫人才明白,她的父親在養育兒女過程中所付出的愛心與努力,並不亞於任何一個母親的辛苦。 杜德夫人將她的感受告訴教會的瑞馬士牧師(Rev. Rasmus),她希望能有一個特別的日子,向偉大的斯馬特先生致敬,並能以此紀念全天下偉大的父親。 瑞馬士牧師聽了斯馬特先生的故事後,深深地為斯馬特先生的精神與愛心所感動,他讚許且支持杜德夫人想推動「父親節」的努力。於是杜德夫人在 1910 年春天開始推動成立父親節的運動,不久得到各教會組織的支持;她隨即寫信向市長與州政府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提議,在杜德夫人的奔走努力下,士波肯市市長與華盛頓州州長公開表示贊成,於是美國華盛頓州便在 1910 年 6 月 19 日舉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親節聚會。 1924 年,美國總統科立芝(Calvin Coolidge)支持父親節成為全美國的節日;1966 年,美國總統詹森(Lyndon Johnson)宣佈當年 6 月第 3 個星期日,也就是斯馬特先生的生日月份為美國父親節;1972 年,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簽署正式文件,將每年的六月第三個主日,訂為全美國的父親節,並成為美國永久性的國定紀念日。 台灣的父親節起源,要追溯到國民政府時代。民國三十四年的八月八日,上海聞人所發起了慶祝父親節的活動,市民立即響應,熱烈舉行慶祝活動。抗日戰爭勝利後,上海市各界名流仕紳,聯名請上海市政府轉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諧音的八月八日為全國性的父親節。 雖然今日一般人對於父親節的慶祝活動,不像對母親節一般的重視與熱鬧,但是上帝在聖經中教導我們對於父母的關愛卻是一致的,當母親含辛茹苦地照顧我們時,父親也在努力地扮演著上帝所賦予他的溫柔角色;或許當我們努力思考著該為父親買什麼樣的禮物過父親節之時,不妨反省一下,我們是否愛我們的父親,像他曾為我們無私地付出一生呢? 爸爸節 我國父親節起源,要追溯到國民政府時代。 民國34年(1945年)的8月8日,正值我國對日抗戰達到白熱化,上海部份愛國人士看到日本人猖獗狂妄、環境惡劣,為了激勵全國同胞奮發圖強、團結力量,以期早日消滅日本人。於是,發起「父親節」來頌揚紀念在戰場上為國捐軀的父親們。 當時,父親節節日之構想一發起,立即得到市民之響應,熱烈舉行慶祝活動。 抗日戰爭勝利後,上海市各界黨國元老、名流紳仕如吳稚暉、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深覺父親節的意義重要,有提倡訂定父親節慶典活動之必要性;於是,聯名陳請上海市政府轉呈中央政府,准予規定每年八月八日為父親節,通令全國遵行。 父親節訂於每年的八月八日,是因為「八八」和爸爸音韻相近。並且 ,從字形上將「八八」二字連綴後,正如一個「父」字。因此,訂定八月八日為父親節;又稱為「八八節」(「爸爸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