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寶貝的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善用卡通引導幼兒行為

2008年01月11日
公開
33

2008/01/08 只要一打開電視,尤其是轉到卡通頻道時,孩子的專注力瞬間往上提升,彷彿什麼事情都無法移動他當下目光。但是許多研究提出幼兒多看電視的負面看法,然而事情皆一體兩面,有負自然有正,若藉由正確引導,卡通也能具有正面教養效果。 【撰文�曾家鳳;諮詢�金山國小附設幼稚園教師 陳美足】 談到電視,似乎總難擺脫諸多負面既定印象,例如節目品質不佳、容易影響視力等,但是若不拋開舊有成見,那麼,不好的印象將永遠深植人心,正面價值將永難浮現並發揮效果。因此,欲善用卡通教養幼兒,首先必須改變過往對電視、卡通的主觀認定,重新思考它對於幼兒的魅力。 釐清概念.了解卡通魅力 金山國小附設幼稚園教師陳美足表示,電視卡通可以是輔佐父母教育幼兒的教養媒介,但是家長必須先改變態度,懂得接近、了解它,而非強迫幼兒不準看卡通節目。 吸引幼兒的3大因素 陳美足指出,卡通對於學齡前幼兒之所以擁有「致命吸引力」,在於此年齡層幼兒凡事尚處於摸索階段,擁有高度好奇心,特別是畫面和聲光效果,而卡通正具備了3大因素: 因素1 語調:吸引幼兒愛看卡通,多半是卡通人物的可愛娃娃音語調所致,父母會發現尤其是2∼3歲的孩子,正處於學習語言階段,所以對語調特別敏銳,也會流露出較喜愛的程度。 因素2 圖案:對於年紀愈小的孩子而言,因為思考邏輯發展還不健全,卡通人物的構圖簡單,比較容易讓孩子感到可親近,且容易理解,自然而然就會喜歡看卡通。 因素3 表情動作:卡通裡誇張的臉部表情、肢體動作,無不變化豐富,易引起幼兒注意力。若是情節內容符合幼兒生活情境,則更能夠吸引幼兒融合情境之中。 發現價值.多重教養益處 當父母願意拋開成見,了解幼兒究竟為何喜愛看卡通後,進一步則需進行觀念重建,確立電視、卡通的角色、價值。才能夠真正將卡通轉變成有利的教養工具。 雖說長期看電視、卡通,的確存有負面影響,但是若是善用其正面意義,其實卡通對於幼兒的影響力,絕對超乎大人所能想像。假使父母能先確立卡通存在意義,並認同正面價值,你會發現,卡通會是你的教養法寶。 益處1 改變幼兒暴躁情緒 基於幼兒對於卡通擁有高度專注力,因此,吸收內容進而影響自身的效果,也會比其他媒材,如書本、錄音帶,來得有效,可說是相當適合用於調整幼兒性格的媒介。陳美足建議,平時父母可先收看卡通內容,篩選適合幼兒觀賞的卡通內容,因現在雙薪家庭居多,媽咪下班後的時間,忙於家務,無法長時間陪伴幼兒,幼兒可能會鬧情緒,所以在媽媽忙於家事時,可挑選溫馨一點的卡通,讓孩子收看,幫助孩子穩定情緒。 益處2 改善幼兒統整能力 欲激發卡通極限效益,最重要的角色還是在於「父母」,陳美足強調,想藉由卡通促進幼兒發展,首重邏輯思考概念,因為卡通就像是動畫式的故事書,其中包含情節、角色等,她建議,可用較正面方式看待幼兒觀賞卡通,陪同一旁觀賞,幫助孩子歸納卡通情節,或是在他觀賞完卡通後,進行「分享活動」,像是詢問幼兒:「剛剛卡通裡說了什麼?」藉此方式讓孩子嘗試說出看過的卡通情節,不但能夠增加其記憶力,同時,也能藉此幫助他建構統整故事的能力。 益處3 加速幼兒學習規矩 陳美足提到,正因幼兒喜愛卡通裡頭的人物,因此也會將自身投射至角色身上,她以時下相當受女孩歡迎的「芭比」為例,每個小孩都想要成為她,既漂亮又有氣質,因此,家長可能會發現3歲左右的女孩,開始會注重打扮。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教養契機,父母想要幼兒學習的良好習慣,如保持環境清潔,都可利用幼兒喜歡模仿的習慣,進而達到目的,像是可對孩子說「要隨時保持清潔,才可以像芭比一樣有氣質唷!」 不過,她也提醒家長,使用此法必須事情與卡通人物具有相關性,否則等孩子愈來愈大,會認為家長原來都在騙人! 益處4 加速幼兒語言學習 家長或許很難聯想看卡通有助語言發展,其實對於嬰幼兒而言,只要多接收語言刺激,就能達到提升語言學習之益處,若是平時父母比較沉默寡言的話,不妨多讓幼兒收看卡通,可間接增加其語言刺激。 此外,以「天線寶寶」為例,對剛要學習說話的嬰幼兒而言,就有很大助益,因為天線寶寶說話速度慢,孩子很容易清楚聽懂它在說什麼;且一再重複,對幼兒學習說話極有幫助。然而,陳美足提醒家長,天線寶寶比較適合2歲以下幼兒觀看,對於較年長的幼兒而言,已不具備幫助語言發展的效用。 值得家長注意的是,幼兒對於卡通人物的模仿能力極強,必須慎選卡通,否則當幼兒習得其中卡通人物看似幽默用語,如蠟筆小新常說的口頭禪「你笨死了!」不當轉換至日常生活中時,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益處5 豐富幼兒想像空間 陳美足表示,曾有學生家長問她,小孩愛看「愛探險的Dora」,不知適合與否?她初步了解發現,節目內容涵蓋多元化媒材,可幫助幼兒思考,增加幼兒創意以及想像空間,若家中孩子思考邏輯屬於直線思考模式,不妨多選擇類似卡通,以多元化內容豐富幼兒的想像能力。 益處6 增加幼兒思考能力 提到如何選擇卡通,也許令許多父母感到頭大!總擔心卡通內容是否有不利幼兒發展因子,陳美足建議,避免此類問題發生,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父母陪同收看,卡通內容中正面思考部分,如「巧虎」中包含了教導小孩如何學習生活細節,家長可藉此了解幼兒是否有將內容中值得模仿的部分,成功轉化至日常生活。另外,即使內容含有負面訊息,如哆啦A夢中的胖虎,總是仗著自己身強體壯,欺負弱小,家長也可趁機告知幼兒,不可仗勢欺人,應當幫助弱小。透過這種模式,可讓幼兒懂得思考卡通內的情節、邏輯,並且讓幼兒懂得從正、負兩面思考問題。 卡通價值正面或負面.自己決定 大多人對於電視卡通的既定印象,以負面居多,其實價值決定於人們,只要有效掌握正面價值,排除負面影響,卡通絕對也具有正面教育意義。 陳美足提到,其實父母不要認為不讓孩子看電視,就能免除卡通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因為電視卡通已無所不在,倘若硬性禁止幼兒收看,也會產生負面效應,例如當孩子已進入幼兒園時,可能會因未收看某一流行卡通,而缺乏與同儕互動的話題,造成幼兒無法順利融入團體。為避免產生此類家長無法自行解決的問題,她建議,父母可換個角度看世界,雖說長期看卡通,對視力存有負面影響,但是家長應適度掌控幼兒收看卡通的時間,每看約10∼15分鐘後,即需讓幼兒眼睛適度休息,一天的收看時間也不宜超過1小時。 如何有效遵守這種規範,她表示,設立「制約媒介」相當重要,鬧鐘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利用外在媒介提醒他,現在該是休息時間了。但是,父母也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即是,幼兒休息沒多久又因為無聊而繼續收看卡通。改善此狀況的最佳辦法,就是在休息時間內安排其他活動,建議是平時幼兒最有興趣、喜歡玩的玩具,此來才能有效轉移幼兒的注意力。 卡通不是廉價保母 電視彷彿已經是每個家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是家長必須了解「電視、卡通絕非廉價保母」,不可因為自身忙碌,就將幼兒置於電視機前而不理,對於是非觀還模糊,正要建立正確價值觀的學齡前幼兒來說,此舉容易讓其產生不當模仿,建立不正確的行為認知,或是價值思考方式。受卡通不良影響並非全然因為卡通本身所致,絕大部分原因是與「父母疏忽」有關,陳美足建議,當幼兒收看卡通時,父母必須陪同在旁,並且適時引導幼兒建立正確價值觀;再者,父母須從幼兒發展角度出發,為孩子選擇適齡的卡通節目,千萬不樣認為凡是卡通都適合幼兒收看,或是用大人的標準來幫孩子選擇節目。

用對方的角度看事情

2008年01月08日
公開
15

無論是面對家庭、工作;家人、同事與朋友... 多站在對方角度,會發現這世界是美好的... 每每爸拔媽麻有所爭執,大部份都是因為寶貝倆... 往往爭吵後便彼此不語,然靜心後反思,會發現... 我們多以自己角度與觀點來看事情 其實,事情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事物是固定不變的,但人是活的可變的 ****************************************************** 【經濟日報】 早上9時進入公司,崔婉倩就立刻進入戰鬥狀態,展開緊湊的資訊追蹤,包括對手公司、市場就業的訊息,一小時之後,她又與組員投入專案的規劃、跨部門的協調,不時還得和出版社、媒體或其他廠商交涉,直到晚上6時才離開公司。 73年次的崔婉倩,前年才從學校畢業,現在已是某人力銀行的行銷專案經理,在同事眼中,她是一個處事圓融的溝通高手,對她自己而言,「溝通」確實占工作很大的比率,因此她總是小心翼翼的處理各項大小事。 因為工作內容必須配合媒體,媒體的工作講求快速,也讓她必須保持敏捷的思緒,面對媒體、客戶的需求,在第一時間從資料管理部門調出媒體想要的資料。雖然剛開始有些慌張,但她努力克服,漸漸摸索出處理的邏輯,按照重要度與緊急程度排序,因此即使手上有許多專案同時進行,也不會像無頭蒼蠅,毫無頭緒。 她說,專案的性質在於階段性任務,處理每個專案都必須先有事前議題規劃、問卷設計、數據解讀等,而跨部門居中協調更是少不了的工作。有時候企劃部門與設計部門的方向不太一樣,她就必須扮演協調的角色,揣摩對方認為重要的事件,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共識,讓專案能夠更順利進行。 記得剛踏進這一行時,她曾經在一次跨部門的專案計畫中,犯了無心之錯,當時她在給同事的信中寫道:「麻煩請協助美工。」卻不知道設計部門的同仁不喜歡被定位成「美工」,經由前輩的提醒,她才注意這些細節,否則她可能誤觸地雷而不自知。她說:「這次的事件讓我發現,其實溝通很簡單,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用對方的語言。」 畢業一年半就當上行銷專案經理,對崔婉倩而言,在工作中遇到最大的低潮,是陷入日復一日的重複工作,讓喜歡接受挑戰的她無法忍受。不過,當對工作感到厭煩時,她仍然發揮最專長的「溝通」能力,向主管表達想法,往往能在協商後,讓工作情況獲得改善,並讓個人的工作思維提升到更高層次。 【2008/01/07 經濟日報】

流感疫苗含汞•安啦!

2007年12月29日
公開
52

今年流感疫苗接種率下降,肇因於疫苗含汞問題,讓家有幼兒的父母莫不為此擔憂,打與不打,究竟該如何抉擇?怎樣才是為孩子好?為此,台灣兒科醫學會特別針對「流感疫苗的安全性」於10月13日辦了一場研討會,摘錄部分內容讓家長對含汞疫苗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整理�李藹芬】 流感疫苗含汞,到底安不安全?堪稱是最近的熱門話題,為此,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奏延特別強調,台灣嬰幼兒疫苗政策早已朝向無汞疫苗趨勢發展,目前除了舊型三合一、日本腦炎疫苗等少數疫苗含汞之外,大部分的嬰幼兒疫苗均為無汞。而需求量大的流感疫苗,因成本問題不免含汞,但提供國內2歲以下的嬰幼兒所施打的流感疫苗,則是無汞疫苗,家長無須為此惶恐。 汞含量符合安全標準•無問題 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暨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則指出,部分疫苗所含的硫柳汞是一種乙基汞,不會累積於體內致病,且有研究顯示,嬰兒注射含汞疫苗後,血液的含汞量並不會超越安全標準,且很快地從糞便中排出。他認為,學界並不反對研發無汞疫苗,但目前沒有任何實證數據顯示含汞疫苗對人體可能有害。 面對諸多專家所提出的正反意見,李秉穎醫師強調,民眾面對疫苗含汞問題,往往想要追求「一塵不染」的安全境界,不只在實際上有困難,也無必要。人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汞的機會不算小,最主要的來源是魚類,但不代表這樣就不要吃魚了,實際要做的應是追求「符合標準」的安全才對!(編按:如一般人可以吃含汞低的魚類與貝類,每週不超過12盎司;含汞高的白鮪魚,每週只能吃6盎司;至於無含汞資料的魚貝類,每週不超過6盎司。) 自閉症案例增加與疫苗含汞•無關 李秉穎醫師提出多項數據,指出全世界均有自閉症發生率逐年上升的現象,尤以已開發國家為然。但這種趨勢與含汞疫苗無關,而被推測可能與其他環境因素引起的自體免疫反應有關,所以與其他自體免疫有關的疾病也逐年增加,包括氣喘、第一型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症與克隆氏症等。 其中具代表性的研究就是,瑞典與丹麥於1990年代逐漸不用含汞疫苗,但其自閉症發生率仍逐年上升,足以證明含汞疫苗與自閉症無關。目前多個有具公信力的大型個案對照研究,其結論也都排除含汞疫苗與自閉症間的相關性。 不當質疑疫苗影響兒童•有傷害 在原本應是流感高峰期之前施打疫苗的時刻,卻因不少人對流感疫苗含汞而心生疑慮,造成國人流感疫苗接種率下降,林奏延理事長鄭重呼籲,民眾不要輕忽流感及可能引發的併發症,疫苗是避免感染最有效的方法,請民眾踴躍接種。 李秉穎醫師補充說明,日本與部分國家曾因百日咳疫苗的安全性爭議而停用疫苗,結果造成百日咳大流行;英國對於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MMR)混合疫苗安全性的疑慮,使得疫苗接種率大幅下降,並導致麻疹爆發流行。他強調 「愛他就要打疫苗」,只有按照規定接種疫苗,才是民眾健康最大的保障! 再次提醒父母,2歲以下的嬰幼兒所施打的流感疫苗是無汞疫苗,家長應即刻帶孩子前往醫療院所接種疫苗,避免受到流感的波及! 流感病毒感染後•易繼發肺炎鏈球菌 長庚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在會議上,則是提出另一隱憂,他相當擔心流感病毒與肺炎球菌的交互作用,他指出,肺炎鏈球菌一直是社區性肺炎最常見的致病原,可能導致細菌性腦膜炎、中耳炎及敗血症。肺炎鏈球菌常繼發於呼吸道的病毒感染之後,例如流感病毒感染。很多證據顯示,流感病毒會改變宿主,讓肺炎球菌更容易附著、侵襲人體,並誘發各項疾病。黃玉成醫師表示,有效的疫苗接種加上適時的使用NA抑制劑(如克流感),將可在流感全球大流行期間,對繼發性細菌性肺炎的發生及嚴重度發揮相當大的效用!

《教育問題》孩子,我是為了你好?

2007年12月26日
公開
51

今天看了這篇報導… 是ㄚ..相同問題也曾和爸拔討論過… 均有共識: 會讀書不代表聰明,不會唸書也不代表愚笨 高學歷不代表有好的工作、好的未來… 爸拔認識的一位朋有擁有博士高學歷 後來自願以碩士薪資也未通過台大教評會 媽麻學校就有一位頂著博士學歷 但僅任進修部約聘人員… So..孩子的未來就由孩子自己決定吧 *************************** 【聯合報╱■竹心(南投市)】 由朋友口中得知,老同事小玲的長子連續讀了兩所大學的大一,都沒有讀完,加上重考一年,共耽誤了三年。後來他不想讀了,就跑去當兵。 她的次子原本和哥哥一樣都是高中資優班的學生,沒想到後來也和哥哥一樣,因為沉迷網路遊戲,時常曠課,由資優生差點變成退學生,最後勉強考上一所大學,但仍然沉迷於網路遊戲。 兩個孩子譜出了變調的人生,完全超出母親的規畫,讓小玲傷心失望極了,但又無可奈何。 回想孩子小的時候,小玲為了讓孩子補習、上才藝班,自己省吃儉用,國中時更是不惜花費將孩子送往外縣市讀私立學校,學校規定集體住校管理,親子之間幾乎沒有相處的時間,但小玲還非常欣慰,認為如此一來,孩子的未來一定前途無量。 後來小玲又為了讓孩子長大後,即使不工作,每月也有三萬多元可領,於是花大把金錢為他們購買儲蓄險,以至於孩子平日的基本消費必須七折八扣,為此,兒子常與她衝突。 當時我曾勸她:「妳這是雙重為害了孩子,既剝奪了他們現在生活的福利,也削弱了他們未來努力的動力。」 父母們大都認為,每天逼著孩子讀書、補習,都是為了他們好,也許應把生命的彩筆還給孩子,讓他們自己去為人生著色,父母們只要在一旁靜靜守護著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