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小子毅的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幼兒多吃魚長大擅交流 !

2008年07月24日
公開
4

幼兒多吃魚長大擅交流 想讓孩子長大以後成為社交明星嗎?那就讓孩子多吃魚! 英國科學家最新發現,嬰幼兒每日攝取一定量的肥魚, 可以更好地表達情感、理解他人並和爸爸媽媽建立融洽的紐帶關係。 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一定會成為一個交流的好手! 達拉謨地區的研究人員從當地貧困家庭中徵集了65名嬰幼兒, 為他們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調補。 在這個過程中,研究人員每天都給孩子們吃一些肥厚的魚類, 使他們攝取足夠的脂肪酸。 一年以後,半數以上原本不能集中注意力或行動力差的孩子出現了明顯好轉,很多寶寶還成了人們搶著抱的交際寶寶。 參與研究的3歲的凱恩·希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他的媽媽介紹說,希爾兩歲的時候,帶他去超市簡直是一場噩夢, 那時的他不會說話,一到超市就又哭又鬧,回到家裏半夜還經常驚醒, 對食物也特別挑剔,這一切讓媽媽傷透了腦筋; 但是經過一年的調養之後,如今的小希爾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他的注意力集中了,也不怎麼發脾氣了,還學會了說話,而且說得很清晰。 對此,負責此研究的達拉謨心理教育學家馬德琳·普特伍德介紹, 半歲到兩歲半的孩子如果每日能食用一些油多的魚類, 5個月內就能獲得紮實的語言交流和社交能力, 因為這種魚內含有大量歐米加-3脂肪酸。 歐米加-3脂肪酸可以促進學齡前兒童認讀、拼寫和行為能力, 並能改善孩子多動症症狀,從而使孩子們更擅長和他人打交道,討人喜愛! [出處:中國神童網] 謝謝分享!

早起找媽咪!

2008年07月24日
公開
8

昨晚小子毅睡著後一直睡的很安穩∼ 媽咪睡的很熟沒有起來看小子毅睡的如何∼ 突然間媽咪聽到小子毅在叫媽媽∼ 媽咪以為我在作夢∼ 醒來後真的看見小子毅拿著毛巾站在娃娃床上∼∼ 小子毅緊靠著娃娃床的欄杆面對房門(背對媽咪)在呼喊媽媽∼ 媽咪趕緊跟小子毅說『媽咪在這裡阿!不怕不怕!趕快睡睡!』 小子毅回頭看見媽咪後露出放心的表情∼ 準備躺在娃娃床繼續睡睡∼ 小子毅忘記要倒退幾步再坐下∼∼ 結果立刻坐下的小子毅『扣』的一聲撞到了下巴∼ 小子毅隨即痛的大哭∼ 媽咪趕快抱起小子毅給小子毅『秀秀』∼∼ 小子毅一向很勇敢∼ 平常跌倒或撞倒就很少哭哭∼∼ 通常都是自己摸摸或秀秀就好了∼ 小子毅在媽咪說了幾聲『秀秀』之後就不哭了∼ 媽咪問小子毅『睡睡好不好?』 小子毅回答『好』∼∼ 回去躺在娃娃床的小子毅一下子就睡著了∼ 小子毅一直睡到5點半又是哭著喊媽媽∼∼ 已經起床的媽媽衝回房間∼∼ 小子毅看見媽咪馬上不哭哭躺回娃娃床要再睡睡∼ 不過似乎睡不著了∼ 媽咪泡了180cc的ㄋㄟㄋ給小子毅∼ 小子毅喝完先安靜的躺在娃娃床聽唐詩∼ 六點二十媽咪先帶小子毅到客廳玩∼ 好讓今天要上課到下午6點的爸比再睡一下∼ 最近小子毅怪怪的∼ 一直找媽媽∼ 好像擔心媽媽不要他似的∼ 明明媽媽就沒有不要他的紀錄∼ 儘管如此∼ 媽咪每天在哄小子毅睡睡時都還是會跟小子毅說一些讓小子毅安心的話∼ 像是『媽咪沒有不要你喔』『媽咪一直都在你旁邊喔』『小子毅不怕怕阿』∼ 希望小子毅能真的明白媽咪沒有不要他∼ 讓他有安全感一點∼

中午就接小子毅回家!

2008年07月24日
公開
4

今天早上八點多送小子毅去保母家∼ 不過中午等小子毅吃完午餐媽咪就先接他回家∼ 因為媽咪想讓小子毅早一點睡午覺並且午睡睡久一點∼ 這就是媽咪一直煩惱的問題∼ 小子毅在保母家的飲食非常正常∼ 在保母家會喝3次ㄋㄟㄋㄟ∼ 吃午餐、晚餐兩次副食品∼ 份量正常∼ 吃一次水果∼ 不定時的給小點心∼ 還有其他小朋友和他一起玩∼ 但是缺點就是午睡時間不太正常∼ 還有午睡時間不久∼ 小子毅現在長大了∼ 不像小時候3個小時就會想睡睡∼ 但是最慢6個小時一定會想睡睡∼ 通常小子毅6點多起床∼ 小子毅在家裡中午12點多以前一定會午睡∼ 而且一次睡都可以持續2∼3個小時∼ 不過在保母家有時候會拖到下午3點多才睡∼ 睡到4點多∼ 或是早上下午各睡一次∼∼ 每次半個小時∼ 媽咪覺得白天這樣的睡眠時間太少了∼ 昨天早上5點半起床的小子毅在9點多睡半個小時∼ 下午3點多睡一個小時∼ 但是媽咪還是覺得睡太少∼ 小子毅今天早上5點半起床∼ 媽咪中午打電話問保母小子毅早上有沒有睡覺∼ 保母說沒有∼ 天阿∼∼ 如果拖到下午3點多才睡∼ 那會睡太晚而且又睡不久∼ 於是中午讓小子毅先在保母家吃完午餐∼ 媽咪十二點五十分提前接小子毅回家∼∼ 回家後直接洗澎澎∼ 洗澎澎完要睡睡時小子毅討ㄋㄟㄟ喝∼ 喝了一些ㄋㄟㄋㄟ後∼∼ 小子毅下午一點二十分就睡著了∼ 媽咪一點四十分跟著去補眠∼ 一直睡到被小子毅叫起來∼ 竟然已經是下午四點二十分∼ 小子毅睡了三個小時∼ 這就是媽咪困惑的地方∼ 小子毅在家一向就是這樣的作息∼ 為什麼在保母家就沒辦法ㄋㄟ∼ 其實保母會哄小子毅睡∼ 小子毅可能還是習慣媽咪哄吧! 不過小子毅也是會讓偶爾來照顧他的阿嬤哄睡阿! 真是有點點想不通! 不過小子毅今天就錯過了下午3點固定喝ㄋㄟㄋㄟ的時間直接吃晚餐∼ 不過吃和睡之間∼ 媽咪也許會比較傾向小子毅多睡一點∼ 就像保母說的∼∼ 寶寶睡覺的時候就是頭腦在發育的時候∼ 寶寶睡太少或長時間不睡多少會影響智力的發育∼ 不過暑假媽咪可以想到就接回來∼ 開學後還是得面對這個問題∼ 唉∼ 算了! 至少目前能暫時讓狀況在媽咪允許的範圍內就好! 晚上八點半幫玩得滿身汗的小子毅沖澡∼ 沖完澡喝了180cc的ㄋㄟㄋㄟ∼ 小子毅乖乖躺在床上聽媽咪說話∼ 9點20睡睡∼

學會和你的寶寶講道理!

2008年07月23日
公開
6

學會和你的寶寶講道理 和寶寶講道理? 許多爸爸媽媽都會問,寶寶這麼小,怎麼可能聽懂大人說的道理呢? 許多有經驗的父母說,其實不然,小孩子也懂道理, 寶寶很聰明,需要去誘導,需要與父母經常性地互動與交流。 從小就和寶寶平等交流 曾小姐兩歲的寶寶十分聰明乖巧,鄰居問起曾小姐的育兒經驗, 曾小姐說,他們從來就沒把寶寶當小孩, 從寶寶呱呱墜地,她和她先生就經常和寶寶交流, 因為他們堅信,寶寶雖然一下子聽不懂, 但說得多了,他會慢慢地懂得話語的含義。 例如,她經常跟寶寶說誰是爸爸,誰是媽媽,誰是外公, 哪些是花朵等等,並且讓他用手去指。 寶寶沒到一歲,讓他指跟他說過的事物,他都能準確地指認出來。 用語言指揮寶寶去遠處拿東西,他也會乖乖地把東西拿來交到你的手中。 習慣和寶寶講道理 爸爸媽媽出門上班了,許多寶寶都會哭著要跟著去。 曾小姐說,寶寶幾個月懂得認人時,看到爸爸媽媽離開家裏就會哭。 於是每次上班前,她和孩子的爸爸都會抱抱寶寶, 告訴寶寶,爸爸媽媽要去上班了, 寶寶和奶奶在家裏乖乖,爸爸媽媽很快會回來。然後和寶寶說再見。 久而久之,寶寶雖然捨不得爸爸媽媽,但他似乎明白這個道理, 不會輕易哭了,高興時還會和他們說再見呢。 晚上要睡覺了,曾小姐說,睡前她們會帶著寶寶指著墻上的挂鐘對他說: “你看,都十點半了,該睡覺了。” 雖然寶寶不認識時間,可是跟他說的次數多了,他好像能看懂似的, 聽完後,頭往媽媽懷裏一靠,乖乖地去睡覺。 類似的情形還有很多,曾小姐說,寶寶已經完全能夠與他們進行互動, 認真去理解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的含義。 講道理要有耐心不怕重復 有的寶寶說話早,聰明伶俐,學東西特別快, 於是有些爸爸媽媽就會說,我的寶寶怎麼就不會呢? 早教專家說,答案只有一個: 爸爸媽媽,你們沒有教寶寶,你們與寶寶的互動與交流還不夠。 你們沒有把寶寶看成一個可以溝通的對象, 寶寶還沒有取得與爸爸媽媽平等對話的權利。 跟寶寶講道理,首先是把自己放到跟寶寶平等的位置上,堅定地相信: 寶寶可以聽懂我們說的每一句話。 同時還要非常有耐心,不怕重復,講道理的時候根據不同的環境, 去讓他理解,在環境中去體會,慢慢地寶寶就會和你非常自由有趣地互動了。 [出處:大洋網]

早起玩拼圖、回家疊積木!

2008年07月23日
公開
3

小子毅今天比較早起∼ 六點多就到客廳玩∼ 說也奇怪∼ 昨天晚上已經玩了好久的拼圖的小子毅似乎還玩不夠∼ 一大早到客廳竟然是先玩拼圖∼ 整整玩了一個多小時∼∼ 其間當然是爸比和媽咪要從旁引導∼ 小子毅真的對拼圖很有興趣∼ 拼圖的功力持續進步中∼ 小子毅真的拼的好認真∼ 一副就是有認真在思考的感覺∼∼ 拼圖玩完繼續玩汽車∼ 八點媽咪要送小子毅去保母家時小子毅還依依不捨∼ 每次看見小子毅要出去時對家裡的玩具、拼圖、故事書依依不捨的模樣就讓媽咪覺得有點愧疚∼ 特別是已經要出門了∼ 小子毅可能會再回頭玩一下迴力車的模樣最讓媽咪不捨∼ 不過為了讓小子毅習慣去保母家媽咪還是得忍痛送他去∼ 小子毅每天都是依依不捨的跟汽車、故事書、積木、拼圖說掰掰∼ 說實在的∼ 小子毅每天回家後對於客廳的所有玩具還是玩不膩∼ 真的是一刻不得閒∼ 有時候從事靜態的活動∼ 有時候從事動態的活動∼ 今天回家花最多時間在疊積木∼ 又是非常認真疊積木的模樣∼∼ 小子毅疊積木的功力越來越好了∼ 這代表小子毅手部的平衡感越來越好∼ 小子毅疊積木的花樣也越來越多∼ 疊出來的形狀也越來越特別∼∼ 這些疊法可都是小子毅自己想出來的喔∼ 腦筋還挺靈活的嘛! 看見小子毅這麼勤勞肯動腦筋讓媽咪好開心∼ 文靜和好動如果真要選擇∼∼ 媽咪還是覺得寶寶好動一點真的比較好∼ 好動至少確定腦子有在動∼ 這也是媽咪到現在還是選擇不讓小子毅看電視的原因∼ 看電視確實比較容易讓寶寶處於安靜看電視而不動的狀態∼ 也比較容易流於被動式的思考∼ 身體不動真的比較有機會造成腦子也不動∼ 至少現在小子毅從事的活動確定都是需要動腦筋的!

幼兒看電視 不會變聰明!

2008年07月22日
公開
15

幼兒看電視 不會變聰明 〔編譯魏國金�綜合七日外電報導〕 美國華盛頓大學針對兩歲以下幼兒看電視的情形展開調查,結果顯示, 那些讓孩子看電視或影片,以為如此將使子女更聰明的父母,其實錯了。 該研究的主要研究員齊默曼指出,電視對小於兩歲半幼兒的發展影響, 要比長於兩歲半的孩子更不利。 兩歲半以下幼兒 影響甚鉅 這份針對一千零九名子女年紀在二到二十四個月間的父母所進行的電話調查,堪稱意義深遠,因其聚焦兩歲之前幼兒看電視的調查, 以及探究父母把子女放到電視機前的原因, 同時也是第一份觸及觀看內容的研究調查。 這份刊登在美國醫學協會「小兒及青少年醫學檔案」期刊的調查發現, 三個月大的嬰兒中,有四成常看電視或影片, 至於兩歲幼兒,比率更高達九十%, 幼兒被引導看電視的中位年齡是九個月大。 此外,三個月大的幼兒每日平均看電視不及一小時, 兩歲的幼兒則超過一個半小時。 人們以為父母往往把電視當作電子保母,才讓幼兒看電視, 不過研究發現,這樣的父母只佔二十一%。 大多數的父母表示,之所以如此,是以為有益於孩子腦部發育, 該比率為二十九%,二十三%的父母則表示,是因為孩子享受看電視。 其次,雖然父母表示教育性節目是他們打開電視的主因, 不過只有半數幼兒收看的是研究人員界定的兒童教育節目, 比如芝麻街,其他則是看非教育節目、嬰兒影帶或成人節目。 醫界建議 幼兒不宜看電視 齊默曼說,兒童影片與電視節目的行銷商,忽略了美國小兒科醫學會的警告:年紀太小的兒童根本不應該看電視。 此外,同期刊發表的另一份相關研究顯示, 就算是每天只看電視一小時的青少年,學業成績也會較差, 每天看三小時以上電視者,則有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等問題, 同時在沒能取得高中學歷上,是每日看電視不及一小時者的兩倍。

聽話的寶寶一定好嗎?

2008年07月22日
公開
31

聽話的寶寶一定好嗎? 給寶寶多一點自由∼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唯有適度的設立規範,才能成就某些事情。 但對於方圓的認識,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要求, 因此,規矩也應隨方圓的要求而及時調整。 下面幾則案例中的規定束縛了寶寶的個性,埋沒了寶寶的創意, 這些案例雖然發生在幼稚園內,卻值得媽媽們反思一下, 家裡是否也會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呢? CASE1: 一天喝豆漿時,寶寶們發現所發的點心和往常不一樣, 有小饅頭,有山楂片,連餅乾也是可愛的動物形狀。 老師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隨便選。 於是有的說自己的餅乾是熊貓,有的說山楂片酸酸的真好吃, 他們邊吃邊討論,甚至還有人爭論誰的東西才比較好吃, 一時之間教室失去了寧靜。 老師不耐煩地說:「吃東西時不該講話,誰再講就不要吃了!」 反思時間: 吃飯的時候不講話是一種規範,它固然有一定的道理。 但即使是這樣,寶寶今天能敏銳地發現新發的餅乾與往日不同, 對餅乾的形狀、味道等仔細觀察、加以想像, 與同伴交流,這是難能可貴的。 老師如果理解寶寶,再加以引導, 不僅能夠提高寶寶的興趣,增強食欲, 更重要的是能保護寶寶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CASE2: 午睡起來,某間教室的門壞了,房門打不開。 好幾個寶寶圍上來說: 「老師,怎麼了?」、「老師,我幫你開門!」 一堆小朋友擠成一團, 情急之下老師就說: 「誰讓你們過來弄的?通通離開,不准再碰門了。」 反思時間: 老師的斥責雖然會讓寶寶們乖乖地回到座位上, 但卻使他們失去了一個增長見聞的機會, 尤其損傷了寶寶們的好奇心, 對於寶寶們熱情主動的處事態度更是潑了冷水。 如果讓寶寶討論一下: 門為什麼打不開,現在應該怎麼樣處理,應該會更好? CASE3: 早晨活動中,諾諾、峰峰等小朋友玩黏土玩得很開心。 到結束收玩具的時候,老師突然問 「怎麼還沒有收好,誰是最後收好玩具的?」、 「每次就等你們這幾個人。峰峰你怎麼先跑去洗手了, 誰讓你洗手的,為什麼不先收好再去洗。」 老師埋怨道。 其實峰峰沒有錯,黏土弄得手不舒服,他就直接去洗手了, 可是照老師看來,應該是大家事情都做完了, 才可以一起去洗手,這樣才便於管理。 反思時間: 在幼稚園的活動中,老師已經習慣了集體管理, 即使寶寶到了大班,老師永遠喋喋不休, 一般認為老師只有這樣,才是責任心強。 所以即使寶寶手髒了也不能洗手, 老師覺得集體行動才是更正確的。 但按部就班培養出來的寶寶會是怎麼樣的呢? 明明是自由活動要小便了也要先問老師,要拿支筆也要問老師, 這時候老師又覺得煩了, 總之,幼稚園的老師因為寶寶年齡小總是小心翼翼, 最好每個寶寶都放大到老師的眼前才放心, 就怕給寶寶太多的自由有什麼閃失。 可是過度的被動服從又有什麼意義呢? 幼稚園的生活要有一定的紀律, 但同時我們也要讓寶寶生活得更輕鬆, 給他們支配自己的權利和機會, 讓他們自己決定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這對他們今後主動適應社會生活,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 有著更深遠的意義。 BOX:老師留言板   我是一個幼稚園老師,我每天都會在幼稚園碰到各種寶寶, 可能是調皮的、搗蛋的,甚至經常添麻煩闖禍的。 可是仔細回想起來,他們又都是可愛、天真、富有個性的。 在老師的眼中,寶寶好像永遠也長不大, 我們像老母雞用翅膀保護小雞一樣愛他們。 但我們的寶寶真的像我們所認為的什麼都不懂嗎? 規矩是需要的,但保護寶寶的童心不重要嗎? 保護寶寶的好奇心就不重要嗎? 當寶寶變得凡事愛請示不動腦筋,沒有責任感,甚至懶惰時, 我們再教育就太晚了。所以我想說的是, 要減少不必要的要求,不要為了常規而喪失了太多自主權, 多給寶寶些自由,有可能我們得到的會更多!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誌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