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娃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全美語?!

2006年03月31日
公開
78

全美語的迷思—幼兒外語學習時機與方式 張武昌主任 現職: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兼系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言談/篇章分析、英語教材教法、教學實習、語言測驗與評量 學歷: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語言學博士 前言 面對二十一世紀全球化與國際化的趨勢,國內目前已儼然形成一股學習英語的熱潮。尤其是在商業化的廣告渲染之下,「學習英語越早越好」似乎已成為社會大眾的共識。家長更是唯恐自己的孩子在這場學習競賽中「輸在起跑點上」,紛紛提早讓家中幼兒學習英語;有些家庭儘管經濟拮据,父母節衣縮食也要省出補習費讓孩子早早學英語。而坊間打著「雙語教學」、「全美語教學」的幼兒園、補習班林立;其中強調「外籍老師教學」、「讓孩子沉浸在全美語環境中自然而然學好英語」者,更是收費不貲。家長們身處於這股英語學習的熱潮中,常感到焦慮、憂心,不知如何為孩子找出正確的學習方向。 孩子究竟在什麼年紀學習英語最恰當?什麼樣的學習方法最好?這些問題在許多官方或民間的討論中,往往被過度單純化、偏狹化、孤立化。論者或以少數英語學習成功的個案兒童、某個多語國家的例子,或以學習者於一年半載之內的英語表現,來強調提早學習的好處,以及全美語學習的優越。但大家不要忘記,幼兒的英語學習,應該是他整體成長、認知發展的一部份,既不可能與其他的學習面向分割,也不可能獨立於整個社會環境之外。因此,兒童學習英語的時機與方式,也應該全盤考量孩童的認知發展階段、語言學習環境、整體學習成長、文化的認同、思考與創造力的激發、價值觀的養成等不同面向。 提早學習不是學好英語的保證 近年來補習班業者大力鼓吹,也廣為家長、甚至教育主政者相信的說法,是兒童具有極為優異的外語學習能力;只要及早讓他們多學一點,將來英語自然就優人一等。「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也就成為兒童英語業者最強而有力的訴求。許多廣告中常引述「語言學者的研究發現」,而且措詞聳動,彷彿孩子只要過了「關鍵期」就再也無法學好英語了。難怪家長看得焦慮不堪,深怕稍有延誤便會耽誤孩子的一生。 所謂「關鍵期」的說法,主要來自神經語言學家Eric Lenneberg在1964年所提出的「關鍵期假說」(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Lenneberg根據人類大腦的發展,主張語言習得在兒童時期大腦左、右葉功能分化尚未完成前最為有效;一旦過了這個關鍵期,外語便很難學得像母語人士一樣標準而流暢。但值得注意的是,Lenneberg的假說多年來並未真正獲得語言學界的廣泛證實。有多位學者曾分別進行實驗,但所獲致的結論不一。有些研究甚至發現,在語言接觸機會較少的情況下,反而是年紀較長的外語學習者成效較佳;有些人則指出,年幼的孩童在語音的習得上較佔優勢,但在詞彙與句法方面,則以年紀較長的孩童為佳。2000年訪台的著名TESL學者Catherine Snow在台北的演講中也清楚指出,學習外語並非愈早開始成效就愈好。而國際知名的神經語言學家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先生也曾明白表示,學界並未證實有所謂「關鍵期」的存在。由此可見,「愈早學愈好」的論調,其實是相當具爭議性的。 「全美語學習」未必適合台灣的語言環境 其次談到最近十分熱門的「全美語」學習。所謂「全美語」教學,通常標榜要讓孩子「沉浸在全美(英)語環境中輕鬆學會美(英)語」。部分人士更常以國外的例子或是學習成功的個案為佐證,主張這種學習法之優越性。但是普遍為大家忽略的,是語言學習的客觀環境。 就語言使用的環境而言,歐洲有些國家,如瑞士、比利時、荷蘭等,本身就是雙語或多語的社會,英語長為其官方語言之一;而且其境內其他語言和英語在結構、詞彙上有許多互通之處。亞洲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香港等地,則是由於過去英國殖民的歷史,在社會上也具有廣泛使用英語的傳統。因此在這些國家中,兒童除了課堂學習以外,生活環境中更不乏使用英語的機會。此外,文獻上所載的「在全美語環境中學好英語」的許多個案,多是英語國家中的外籍移民。這些環境中的孩子學習英語,不僅是透過學校裡的教學,出了校園後的週遭環境中也必須隨時隨地使用英語,確實有沉浸在英語的環境中、自然而然學好英語的條件。反觀國內的環境,我們並非英語國家,許多幼稚園雖然標榜全美語教學,但往往僅是有幾位外籍老師授課;而孩子們之間的互動、和本地教師的溝通,都無法真正以英語進行。出了校門所接觸的不是英語,更不可能使用英語和家人交談。 因此,在台灣的客觀條件下,幼兒園裡面所營造的,往往是一個相當扭曲的全美語假象。除了少數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學生之外,多數學生其實是英語能力不足,常不能表達真正想講的意思;若是學校強調「No Chinese」,則學童勉強以英語溝通的結果,也常是說出一些在發音、詞彙與結構上都十分「台灣化」、「中文化」的涇濱式英語。而這種原本屬於語言學習過程中過渡性質的「中介語言」(interlanguage),在長期反覆使用卻缺乏足夠機會接觸正確形式、又欠缺專業英語教師的引導之下,常會就此定型,對長遠的學習反而造成負面的影響........................... ∼其餘請參考網址∼http://www.cycschool.com.tw/new_page_405.htm (這是一篇非常不錯的文章) 參考資料 http://www.cycschool.com.tw/new_page_405.htm(網址)

減肥30招

2006年03月31日
公開
14

減肥30招 [1]隨時隨地都可作的運動永遠選擇樓梯:不要搭乘電梯電扶梯。 [2]把背脊挺直:可以用到背部和腹部的肌肉 [3]快步走:快走100分鐘可以消耗大約500卡。 [4]收縮臀部肌肉:每天重複好幾次這個動作。 [5]經常換穿高跟鞋和球鞋:這樣可以鍛鍊到小腿部位的所有肌肉。 [6]把車停遠一點:妳至少必須步行兩分鐘才能到達目的地。 [7]拎手提袋時,手臂和身體刻意保持距離:可以鍛鍊二頭肌和三頭肌。 [8]遛狗至少20分鐘:陪著狗狗跑步,甚至扔球讓它去撿。 [9]搭乘捷運時永遠只站不坐。 [10]上街購物時一整天都不搭乘任何交通工具。 [11]寧願提兩個籃子也不用推車:這是一邊走路一邊鍛鍊手臂肌的絕佳方式。 [12]提滿載的購物袋時手臂不要自然垂下:彎曲手肘,讓前臂和身體垂直。 [13]在辦公室裡在兩膝之間放一顆小球並且夾緊:當我們坐在辦公桌前,做這個動作可以鍛鍊內轉肌。 [14]隨時隨地收小腹:一天至少要記得做5、6次。 [15]使用離座位最遠的影印機:即使你的工作必須整天黏在座位上,這樣至少可以讓你多走幾步。 [16]背貼著牆,膝蓋彎曲,彷彿坐在椅子上:跟同事在走廊上哈拉時最好保持這種姿勢。 [17]到海邊時在水中走路:水冷一點好,可促進血液循環。。 [18]陪伴家人時陪小孩騎腳踏車:孩子騎的慢,你跟在他們身邊跑步。 [19]躺在床上,把小嬰兒舉起再放下。 [20]在家裡做家事。 [21]用吸塵器時膝蓋彎曲背脊挺直:可以鍛鍊大腿肌肉,而且不會腰痠背痛。 [22]種種花草:千萬不要傾身向前,隨時以膝蓋彎曲的蹲姿來保持平衡。 [23]呼朋引伴來跳舞:每分鐘可以燃燒8.35卡的熱量。 [24]用腳尖快速跳30下:可以讓腳踝變細。 [25]手上握著啞鈴:看電視時可以順便做。 [26]平躺在床上,雙手枕在腦後,深呼吸:用嘴吐氣的同時努力收小腹。 [27]上廁所時:不要直接坐下去,離坐墊幾公分並保持平衡,可以鍛鍊大腿。 [28]保證不累的運動大笑:大笑一百聲所燃燒的熱量跟划槳10分鐘一樣的多。 (29]深呼吸:可以抒解腹部壓力,避免脹氣。 [30]多睡眠:充足的睡眠是最佳的保養。 欲減重者的飲食須知: 1. 選擇纖維質多且體積大的食物:如青菜 2. 選擇油脂及糖份較少者 3. 將湯上層的油撈掉再喝湯 4. 細嚼慢嚥 5. 禁食任何高熱量又濃縮型之食物,尤其是油煎、油炸、油酥之食物及漢堡、炸雞、薯條等 6. 含脂肪較高之核果類(花生、腰果、瓜子、核桃等) 、豬皮、雞皮等應禁食 7. 多用蒸、煮、滷、燉、烤、涼拌的烹調方式以減少用油量 8. 避免含糖高之果汁、汽水等飲料及罐頭,以新鮮蔬果代替 9. 養成良好且適當的運動習慣

作醉雞囉~

2006年03月25日
公開
9

上週叮噹媽帶了她自己作的醉雞來家裡 媽咪猛然想起 2年前媽咪買的紹興酒(當初也是作醉雞用的)快到期了 嘴巴好饞喔 幾天前就暗算今天週末一定要來作個醉雞吃吃 一早把凱寶早餐放到電鍋蒸了後 就帶著凱寶去市場買去骨雞腿了 中午下水餃吃 午飯後原本想去大漢橋下餵羊的 騎機車騎到一半居然下去滂沲大雨 掃興的一家人只好返家午睡 好不容易把凱弄睡了 媽咪的料理時間總算到了 媽咪這次是從網路上下載食譜作法 因為家裡沒有蒸籠 所以用最簡便的大同電鍋跟微波爐就來把雞肉弄熟 而媽咪醉雞所謂的"醉"的部分就比較講究了 綜合網路食譜之作法 媽咪加了薑片 蔥 枸杞 紅棗 跟最重要的酒 剛作好的醉雞現在就躺在瓦斯爐上等放涼冰冰箱囉 明天中午就知道作的好不不好吃囉~~ 若好吃的話 下次朋友來家裡 媽咪就至少有一道拿手菜了 雖然在我媽跟婆眼中 這道菜實在過於簡單 稱不上料理的~~ 網路食譜在下面唷~~ ---------------------------------------------- http://supervr.com/snow/v2/food/recipe.htm 醉雞 材料: 大雞腿 2隻 , 蔥段少許 , 薑 2片 調味料: 紹興酒 2杯 , 雞湯 1杯 , 鹽 1大匙 做法: 雞腿洗淨放入鍋中加水蓋過雞肉一半以上 放入蔥薑燒開轉小火煮15分鐘熄火再燜10分鐘 雞腿取出放入冰水中放涼 取一大碗將調味料調勻浸入雞腿 連同湯汁放入冰箱約12小時即可取出切塊 -------------------------------------- 材料: 雞腿1隻 , 人參鬚少許 , 枸杞子少許 冰塊適量 , 紅露酒1/2杯 , 鹽1大匙 做法: 雞腿洗淨放入熱水中燙除血水後撈出洗淨 鍋中加適量水燒開改小火放入雞腿煮10分鐘 取出雞腿泡入冰水中使其快速冷卻 將煮雞的湯汁放涼後加鹽,人參鬚及枸杞 再倒入紅露酒後調出自己喜歡的鹹淡 將雞腿放入滷汁中浸泡約5~6時入味即可 備註: 雞腿煮好後要立即放入冰水中使其快速冷卻 如此可使得肉質在一冷一熱的刺激下變得更 有彈性,口感會更Q,更好吃 -------------------------------------------------------- http://www.wretch.cc/blog/yealing&article_id=1713699 ------------------------------------------------------ 紹興醉雞 (材料) 雞.......1隻 紹興酒..半瓶 (綜合調味料) 鹽..1/2大匙 薑.....數片 蔥.....數段 (作法) 雞以鹽抹勻+保鮮膜->強微波17分->取出待涼切長塊 ->加紹興酒+雞汁->醃入味->置冰箱中->冰一、二天更入味->食用時再切小塊。 -------------------------------------- http://www.euphocafe.com/recipe.asp?rid=36 醉雞 材料:  雞腿 3支(如果雞腿較小,可用4~5支),鹽1.5大匙,當歸1片,黃耆5片,話梅2顆,紹興酒200 c.c.。 冰水與冰塊,帶蓋容器一個。 做法:  1. 雞腿洗淨、拭乾,抹上鹽,靜置1小時。 2. 將雞腿放入蒸鍋以中火蒸熟,蒸約半小時,取出雞腿後把泌出的湯汁留著備用。立刻將雞腿投入一盆冰水中浸泡約1小時,期間要倒點水出來再投入數個冰塊以保持低溫。 3. 在容器裡倒入蒸雞腿泌出的湯汁與紹興酒,再放入當歸、黃耆與話梅,放入雞腿,然後注入冰水至蓋過雞腿。 4. 容器加蓋移入冰箱冷藏一天即可切片食用。 參考來源: 在朋友家吃過覺得很好吃,所以學著做來吃。謝謝黃媽媽不吝分享做法。 愛廚注:  1. 可以將雞腿去骨之後做,也可以連骨一起做,都很好吃!!(連骨做,肉的口感會比較爽滑﹔去骨做則食用方便。) 2. 我做醉雞的去骨方法:先剁掉雞腿(棒棒腿drumsticks)尾端靠近雞爪部位的一小截骨頭,然後用利一點的刀子沿著雞腿另一端(像棒槌頭的那端)慢慢剃斷雞肉與雞骨相連的筋並將肉剃離骨頭,最後取出整根骨頭即可(不要將肉面縱向劃開)。去骨之後要沖沖水把殘餘的骨渣洗掉。這樣去骨的雞腿肉可以保持完整的圓錐狀外型,在蒸煮之後雞肉收縮,即可自動達到使雞肉緊實的效果。有些食譜教人切開雞肉鋪平然後捲起再用棉繩綑綁,Wendy覺得太麻煩所以用這種懶人手法,效果不錯喔。注意:如果用這種方法去骨,在做好要切片時最好縱向切片,讓每一片都帶著雞皮,如上圖所示。 3. 酒的份量可以依個人喜好增減。當歸與黃耆略帶甜味,加上話梅,可以緩和酒的嗆味。泡冰水可使雞皮收縮,口感有彈性。 4. 泡過的酒湯可以回收再用,但鹽的份量要酌減以免過鹹。或者淘汰一部分之後再加新的配料進去。 5. 另一種簡易的做法,就是用一罐chicken broth(罐裝雞湯),冰過之後,把蒸熟的雞腿放入冰雞湯裡,再用雞湯空罐裝滿紹興酒也加入至蓋過雞腿,然後放入冰箱冰4~6小時即可切片食用。(如果紹興酒放少一點就可以冰久一點,以免酒味過重會苦苦的。) 備註:  1杯 = 240cc 1大匙 = 1 Tablespoon = 15 cc 1小匙 = 1 Teaspoon = 5 cc 台制斤兩:1斤 = 16兩 = 600g

來吃白木耳養顏吧!

2006年03月23日
公開
36

來吃白木耳養顏吧!白木耳是養顏秘方,卻鮮少人知道。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內膠質(膠原蛋白)會漸漸流失,然後皮膚漸漸鬆弛,失去彈性。 至於如何補充膠質(膠原蛋白),用擦的是沒用的,因為膠原蛋白是大分子,用擦的只能到表皮層增加皮膚保濕度,無法補充到真皮層失去彈性的肌膚。 所以要用吃的補充膠質(膠原蛋白) 像是豬腳, 雞腳,牛筋,白木耳,燕窩都是富含膠質的食物,如果以現在女性在乎身材為前題,白木耳絕對是補充膠質的最佳食物首選。 白木耳富含的植物膠質絕不輸燕窩之前是聽人家說,有錢人吃燕窩,沒錢人吃白木耳。 但最近我看雜誌說,辜家二少爺辜仲瑩也是早上吃一碗,煮爛不加糖的白木耳保養皮膚,頓時覺得自己真是有眼光,所以我覺得話應該改成:外行人吃燕窩,內行人吃白木耳。 至於如何煮白木耳: 1.我是去超市買盒裝"黃"木耳,(千萬不要買純白木耳, 因為純白木耳煮不爛)。 2.拿1片去泡冷水泡軟(可先去除底部較黃部份)約30分鐘。 3.倒掉前兩次泡黃木耳的水, 因為有些腥味。 4.然後將黃木耳加水放進果汁機打爛。 5.再將打爛的黃木耳放進鍋裡煮約一個小時。(水加多少自己斟酌, 我自己水不喜歡放太多)6.如何調味也看個人需要。(加龍眼乾紅棗,加蓮子糖水, 單加糖水,加蜂蜜,加果糖,或冰糖 ...) 我一星期煮1片約可吃五天。 一天吃一碗,當妳照上面方法,用果汁機打爛黃木耳去煮,妳會發現:吃起來根本跟外面賣的即食燕窩一模一樣。我第一個反應就是,搞不好許留山的燕窩,就是這樣做出來的?真是無從考證起!所以愛美的女性,愛美不假手他人,自己來煮白木耳養顏吧!

等待的投資

2006年03月22日
公開
35

等待的投資 中國時報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美國南加州大心理學的講座教授 雷恩博士 日前在榮總做了一場「腦與暴力行」的演講, 因為他是世界上, 唯一掃描過四十一名殺人犯大腦的人, 所以會場擠得滿滿的。 雷恩教授發現, 殺人犯的腦果然不一樣, 預謀形態的罪犯腦袋, 跟我們正常人差不多。 但是臨時起意, 衝動型的, 前腦就非常的不活化。 最令人驚訝的是, 他報告了一個他在非洲 模里西斯 做的兒童健康計畫的成果。 他們給一百名 三到五歲的孩子, 「豐富」的生長環境, 如額外的營養,像牛奶、魚肝油等, 每天二個半小時額外的運動, 及額外的活動如說故事給孩子聽、戶外教學, 帶去參觀爸爸工作的工廠、磨坊、烘焙坊等。 等到這些孩子長到十一歲時, 追蹤他們注意力的生理反應, 如膚電反應及腦波(EEG), 發現都比在一般家庭中, 成長的一百名對照組孩子,好很多。 到他們十七歲及二十三歲時, 再做這兩組孩子比對, 發現在反社會行為上有大不同。 童年期這二年的特別照顧,發生了影響, 他認為差別在於大腦的發展, 尤其是海馬迴、胼胝體及額葉的眼眶皮質的部分, 因為現在已知這些地方跟暴力行為有關。 他的演講跟我過去的想法一樣, 看到了數據,也更令我憂心, 因為前一天, 我正好從新竹尖石鄉的部落小學演講回來, 我看到了原住民教育的盲點, 如果雷恩教授是對的, 我們現在不改善,以後會付出社會成本。 這些孩子散居深山之中, 上學往返費時,所以大部分孩子住校, 有的學校住宿孩子高達90%, 而且有的是從幼稚園就住校, 看到小學一年級的學生, 在搓洗自己的衣服,很是不捨。 部落小學的老師流動率很高。 有的學校高達百分之八十, 教了一年便想請調回平地。 因為後山部落皆無公車, 除非自己有車, 不然困在山區,無法下山。 所有老師都很年輕, 幾乎沒有老師超過三十歲, 沒有結婚的老師, 有時不知怎樣去帶孩子, 尤其不是自己的孩子。 最嚴重的是隔代教養, 年輕人都在平地討生活, 孩子由祖父母帶。 看到幼稚園就住校的孩子,真是令人心酸。 一個還要媽媽抱抱的孩子, 孤獨地坐在台階上望著夕陽, 那個落寞的神情讓我腳步沈重, 登不上要離去的車。 一個國家的錢, 如果不用在教育上, 一定用在監獄上。 雷恩教授的研究指出, 大腦發展, 與暴力行為及反社會行為的關係。 童年期只要二年的額外照顧, 就可以避免以後很多的社會成本。 台灣不是沒有錢, 但是沒有用對地方。 我們從公投的那四億元, 或是支援馬其頓的三億美金就可以看出。 教育是百年大計, 不能要求立竿見影,馬上見效, 它是潛移默化,教化心靈的過程。 教育也不是蓋學校、買設備, 它最重要的是人, 是人的那顆熱忱的心。 對「人」我有信心, 因為這一次我們一起上山的, 有數位麗林國小很有經驗的老師, 她們放棄休假上山做義工。 也有義工媽媽, 跟我們上去講故事、教勞作, 甚至有義工媽媽, 為了準備教材做到手指起繭。 我沒有信心的是政府, 因為急功近利只看數字的人, 會失去人性的柔軟度。 我沒有想到部落老師的 偏遠加給 是依山高來畫分, 多少千公尺多少錢, 而不是依距離平地的遠近; 因此我看到 深山裡面的小學老師, 因為學校蓋在谷底而不是山頭, 一個月少領一千元的津貼。 看到每年 跨年晚會或嘉年華會, 一次幾百萬的造勢大手筆, 為什麼不把這些錢, 用來補貼公共汽車, 讓部落的人,有交通工具可以下山呢? 也許你不一定有空, 但至少請幫幫忙, 將文章轉寄出去。謝謝!

Green House──0﹣3歲寶寶媽媽的交流場所

2006年03月22日
公開
45

之前在奶國就經常聽到媽咪分享 今天逛開心果網站時又看到他在張貼 下次希望有機會可以去這邊玩玩 ------------------------- 2006.03.21  中國時報 新養兒報告 Green House──0﹣3歲寶寶媽媽的交流場所 鄭至勤 Green House強調這裡是一個屬於媽媽和寶寶的地方,提供給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母親和零歲至三歲的寶寶一個喘息的地方,這是延續源起地法國的一貫精神。 轉進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的松江路巷子裡,看見一個很像幼稚園的地方,仔細一看牆上的招牌,果然是Green House,這裡是中華民國蒙特梭利教師協會為了零歲至三歲的寶寶與媽媽所設立的一個遊戲、休憩、心得交流與獲得資訊的地方。隱身於繁華城市裡的一小塊淨土,只歡迎父母跟祖父母陪同孩子前來,謝絕外傭陪同孩子進入。 ★提供媽媽與寶寶喘息空間 Green House由一位已經逝世的法國女性Dolto博士於一九七九年創立,Green House強調這裡是一個屬於媽媽和寶寶的地方,提供給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母親和零歲至三歲的寶寶一個喘息的地方,這是延續源起地法國的一貫精神。在法國已經有兩百家以上的Green House,三年前日本第一家Green House在福岡成立,台灣的腳步遲了些,但總算還是跟上了世界的腳步。 該協會的理事長袁卿文表示,由於新手父母沒有帶孩子的經驗,這裡正是特別為這些父母而設立的,他們可以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到這裡來跟其他的父母交換心得,這裡也會有資深的幼教老師提供協助。 今年32歲的甘憲平,是這裡的一個半志工性質的唯一職員,她的兩個小孩一個3歲一個6歲,都上幼稚園了,所以她才能夠全天候在這裡服務,照料大小事。 「每次看到這裡的母親對孩子都那麼有耐心,就會提醒我也要更有耐心的對待自己的兩個孩子。」她說。 ★專業團隊免費提供育兒諮詢 她指著牆上懸掛的一張大幅的抽象畫說,這就是孩子們的繪畫作品,每個禮拜四的下午都會有美術老師義務來指導。事實上每天下午都會有志工老師來這裡免費提供諮詢,而這些老師們都是各個幼稚園的園長們,只要家長們提問,這些身懷絕技的教師們都會全力協助。 「這麼好的一個地方成立了一年多,外界卻不太知道十分可惜。」甘憲平去年九月開始到這裡服務,之前她也不知道有這麼棒的一個場所,因此她的小孩也只來過這裡玩過一回便超齡了。 她一向喜歡孩子,連之前在貿易公司的工作都跟娃娃椅有關,全心在家裡陪伴孩子成長,看著孩子點滴的變化,讓她覺得十分值得,「孩子是我的老師,我從他們的身上學習了很多。」 (Green House每周一至周五開放,開放時間為上午九點半至中午十二點與下午兩點至四點半,需事先電話預約,02-2571-8948。台中市西屯區也有一個類似Green House 的機構,負責帶領的老師為陳春吟老師,開放時間為每周二、四的上午十點半至十二點,預約電話04-2701-8628轉陳春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