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水晶靈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7年02月27日
公開
37

幼兒英語試讀

幼兒英語試讀

2007年01月23日
公開
42

為孩子選擇適合的幼稚園:父母必備的知識"

"為孩子選擇適合的幼稚園:父母必備的知識" (The Preschool for Parents:What Every Parent Needs to Know About Preschool) 本書由幼稚專業,以家長需要的觀點闡逑,如何為孩子選擇適性發展的幼稚園及幼教課程。一所適合幼兒的幼稚園應該包含適性發展的課程、專業師資、及安全豐富的學習環境,該書以提供資訊的方式,引導家長瞭解不同的教育哲學,課程的特質,及如何篩選好的學前機構。例如:家長可用以下的重點,以電話了解幼稚園的狀況,再決定要不要實地參訪幼稚園。 電話訪談時需詢問的問題 學校名稱 園長 地址 電話號碼 你們的教育哲學是什麼? 註冊程序 學費、註冊費和其它雜費各是多少? 上課的時數和學年是怎麼計算的? 你們會在正常課程開始前和結束後提供課後照顧服務嗎? 你們暑假開課嗎? 學校對生病的學童的規定為何? 你們如何管教孩子? 你們對特殊需求的孩子或殘障孩子的政策為何? 你們是不是立案的幼稚園? 你們是否曾經接受幼稚園評鑑? 學生和老師的比例怎樣? 一班有多少學生? 老師己在學校任職多久了? 有沒有娃娃車?如果有,安全管理措施為何? 幼稚園的教師証照情形? 對學童的飲食政策是什麼? 孩子每天的作息活動情形? 老師和家長溝通的方式為何? 當父母想來看孩子的時候,就能來學校看嗎? 家長參與學校課程的情形如何? 貴園對代理人代替家長接送幼兒的管理措施為何? 啟示: 本書雖是為美國家長寫的一本書,但內容的豊富與完整性,也可 供國內家長做參考。 文章來源 作者:Diane Trister Dodge & Toni S.Bickart 合著 摘譯者:張孝筠(花蓮師院副教授)609字

2007年01月22日
公開
39

上小學前要學會的九十項事情

運動能力 (1) 跑步時會閃開障礙物。 (2) 雙腳併攏站在墊子上跳躍。 (3) 單腳站立一段時間。 (4) 攀爬鐵桿。 (5) 配合音樂做體操。 (6) 做簡單的跳箱運動。 (7) 會玩躲避球和閃躲車輛。 (8) 跑著跳到家長背上。 (9) 走低矮的平衡木。 (10) 一個人跳繩或連續踢球。 生活習慣 (1) 靈巧的用筷子吃飯,不會灑得到處都是。 (2) 定時吃飯,不偏食。 (3) 少吃零食,不吃宵夜。 (4) 自己睡覺,上床後立刻入睡,睡眠時間為十二小時左右。 (5) 天熱時戴帽子,下雨或陰天會撐雨傘或穿雨衣、雨鞋。 (6) 大小便能控制自如,不硬憋。大便時間固定。 (7) 保持馬桶清潔,進入廁所之前會敲門,使用時會關門。 (8) 養成常洗手、以衛生紙揩鼻涕的習慣。會自己洗澡,經常梳頭,保持清潔,不弄髒身體,不在雨中玩水。 (9) 玩水時避免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游完泳後記得洗眼睛。 (10) 不在馬路上嬉戲,不會任意穿越馬路,過平交道時會小心注意。 自立和合群 (1) 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情形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事自己做。 (2) 自己可以完成的事如有大人要幫忙,會告訴對方自己可以做。 (3) 能夠說出自己的姓名、年齡、住址、家裡的電話號碼以及家長姓名,同時看得懂自己的名字。 (4) 有基本的是非觀念。 (5) 熱心參與想玩的遊戲或想做的工作,有始有終。 (6) 不受他人引誘而玩危險的遊戲。 (7) 對自己有自信。 (8) 逐漸能了解家人的想法。 (9) 明白父親節、母親節和自己生日的意義,懂得感謝父母。 (10) 大人說話時不任意插嘴。 動植物和大自然 (1) 持續觀察蝴蝶的成長過程。 (2) 飼養昆蟲。 (3) 製造機會,讓孩子參觀農作物的採收或加工過程。 (4) 利用花草的遊戲,了解植物的特徵。 (5) 了解四季的特徵。 (6) 教孩子做各種實驗,享受實驗的樂趣。例如水會因溫度變化產生熱水和冰塊;在冰塊上放一條線,沿著線灑鹽,冰塊會和線連在一起;在水中加鹽,雞蛋會浮起來。 (7) 解釋山谷中產生回音的原因,或閃電比雷聲快等常識,引發孩子對大自然的聲音和光線的興趣。也可以藉著玩傳聲筒遊戲,讓孩子知道聲音如何傳送。 (8) 誘導孩子對開瓶器、鐵鎚、指甲刀、鉗子、削鉛筆機和開罐器等的使用方法感到好奇。 (9) 培養孩子對顯微鏡、磁鐵的興趣。 (10) 告訴孩子家中電器的種類及用途。 數字和形狀 (1) 將象棋或跳棋排好,教孩子一個一個數。 (2) 將四個橘子平均分給兩個人。 (3) 將撲克牌依不同花色分成四堆,每堆十三張。讓孩子從一數到十。 (4) 用彈珠教孩子簡單的算術。 (5) 將圍棋以「白黑黑白黑黑白黑黑」的次序排列後,教孩子照這個規則繼續放。 (6) 學習看懂時鐘、身高計、磅秤及體溫計。 (7) 將正方形、長方形及圓形厚紙板剪成三塊,讓孩子重組。 (8) 了解比較複雜的圖形之間的異同。 (9) 讓孩子指出幾樓第幾扇窗子,藉此讓孩子學習簡單的座標概念。 (10) 學習辨識前後、上下、左右等位置,並在生活中活用。例如父母可依照上述各位置發出指令,讓孩子跟著移動身體。 語言和文字 (1) 訓練孩子以簡單明瞭的方式傳達事情。 (2) 看圖說故事。父母可以起個頭,讓孩子繼續往下接。 (3) 將在外面或在幼稚園裡發生的事告訴父母。 (4) 學習融入大家的話題,避免說出不相干的話。 (5) 和老師或朋友交談時懂得如何應對。在幼稚園聽見廣播時,會採取適當的行動。 (6) 學習使用擬聲及擬態字,如風呼呼的吹。 (7) 數東西時,會用適當的量詞,如一頭牛,兩匹馬。 (8) 了解電視或廣播中兒童節目裡的對話。 (9) 能夠讀出自己、家人、朋友,以及經常上下車的站牌名稱。 (10) 能夠慢慢的寫出自己的名字,對寫字及線條畫感興趣。 概念訓練 (1) 知道在適當的時候表現應有的禮貌。如收下別人的東西時會說謝謝。 (2) 比較兩樣東西的異同。例如貓和狗哪裡一樣?哪裡不一樣? (3) 背誦簡單的句子,如小鳥飛得高,馬兒會吃草。 (4) 能夠說出遠、輕、大、長、胖、亮、辣等字的相反詞。 (5) 利用紙杯、報紙、蛋殼、鐵絲等工具做創意勞作。 (6) 將多樣物品按種類分類,如花草、蔬菜、水果。 (7) 利用標有注音符號的紙牌遊戲,訓練孩子認識注音符號。 (8) 和孩子玩接龍、舉例同類物品。如哪些東西可以吃? (9) 利用「像…一樣會…」的句型造句。如我像哥哥一樣會唱歌。 (10) 嘗試找出圖畫中不合常理的事物或現象,並說明理由。 手的靈活度 (1) 用鉛筆畫出梯形、菱形、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 (2) 邊唱歌邊畫圖。 (3) 用剪刀剪出直線或曲線。學習使用膠帶、打洞器、釘書機、迴紋針和尺。 (4) 學習用尺裁紙。 (5) 學習摺小船、飛機等簡單的東西。 (6) 學習組合比較複雜的玩具,如火車鐵軌。 (7) 用雙手當笛子、水槍。 (8) 用線在打洞的厚紙板上刺繡。學習繫鞋帶。 (9) 學習打單結、蝴蝶結,擰乾毛巾。 (10) 以拇指和食指彈彈珠。以食指移動象棋,不發出聲音。 繪畫和音樂 (1) 參加朋友的獨唱、合唱或演奏會。多聽旋律優美的音樂,且耐心的聽完整首曲子。 (2) 學習辨識各種樂器的聲音。 (3) 能夠在大家面前獨唱,合唱時不搶拍。唱歌時會注意發聲的方式、聲音的高低和歌曲的旋律。 (4) 多欣賞適合兒童觀看的影片。 (5) 透過山、河、海、湖泊、自然公園等風景,享受四季變化之美。 (6) 利用蠟筆畫出周遭人物的長相及特色,並讓被畫的人欣賞。 (7) 利用蠟筆畫出游泳、滑雪等生活經驗。 (8) 利用紙箱等廢棄物製作立體物品。 (9) 在公園遊戲區的沙堆堆山、挖路、做鐵道,享受玩沙的樂趣。 (10) 用身體表達自己的感覺,或表演簡單的戲劇。 〈注意事項〉 以上這些項目,只要在上小學之前教會孩子就可以了,不必過分嚴格的要求孩子,讓他一項一項按部就班的學習。在教孩子的時候,也必須考慮孩子的年齡,或和他一起學習,用舉例說明、參觀或實地觀察等方式,引起孩子的興趣。父母應該謹慎小心,別在孩子的啟蒙階段弄壞他的學習胃口,尤其是在教寫字和算術的時候,更要特別留心。 如果在開學之前,還有不會的東西,也無需慌張,放鬆心情,在未來的一年教會孩子就行了。尤其是提早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避免操之過急。此外,與其由父母要求孩子學習,倒不如由孩子看見其他小朋友在做,而主動提出會更有效。當學習效果不錯時,別忘了讚美孩子。 還有,自主性及手的靈活度對孩子的智能發展幫助很大,請多讓孩子練習。

2007年01月17日
公開
46

3至10歲學習黃金期

孩童時期是培養各種智慧的「黃金」時段,這段期間最重要的學習環境是:和睦的家庭生活、父母的愛、關懷及管教,是讓小孩不輸在起跑線的一個重要步驟。 小孩出生時有一千億(1011)的腦神經細胞。三歲時會有一千兆(1015)的神經網路連線,這時候的神經網路連線比成人還要多二倍。到十一歲以後,神經網路開始經由「自殺程序」淘汰沒有用與多餘的連線,使神經網路變成更有效率的連線。 ★3至10歲學習黃金期 腦科學家發現,三至十歲孩童時期是學習的「黃金」時段,若是錯過這時段,就一失無返。如果神經網路不斷重複使用,則連線就不會被淘汰掉,並且能更牢固,俗語說:「溫故知新」是有科學根據的。 一個人的智慧不僅指IQ(多指邏輯數學的智慧及空間推理的智慧),也包括EQ(感情與人際的智慧)及各種特殊智慧,如語言的智慧、音樂的智慧、體能的智慧、自我的智慧等。據統計,事業成功人士,有一半以上是EQ超人,但IQ則是平平而已。故一個人的為人成功與否,並不完全決定於IQ的高低。智慧除了先天的基因因素,後天的環境及培養也相當重要。 ★音樂繪畫親情 啟發孩童智慧 科學家發現:三至十歲是學習能力的高峰期,這時期很容易學會新東西,腦神經細胞必須經常刺激才能成長,神經網路才能有更多連線。如果在孩童時期,讓他們聽聽古典音樂,這些會刺激負責數理與空間推理的腦神經細胞與網路,會幫助日後的數理學習。 如果讓小孩學樂器或繪畫等會有訓練「全」腦的作用,小孩每學一樣新東西,就有新神經網路連線,動用到不同的腦部位,如學藝術會動用到右腦神經,這些藝術還能享用終身。 在兒童時期及成長過程,如果父母經常關懷、擁抱、摸觸、唸些簡短的故事或講些生活點滴,或者平時讓上學的小孩讀一段故事或課本給你聽聽,可以幫助小孩的閱讀能力。這些會刺激腦神經細胞,動用神經網路,會影響到日後的智慧成長及行為表現。 ★暴力、受虐 導致犯罪行為 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常常看到父母吵架、酗酒、暴力行為,這些兒童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會有相類似的情況發生。又如幼童時期,曾經被人凌虐、毆打、或有性侵犯過,成人後,也會有許多行為上的問題。 如果在孩童時期,特別是六至十歲,看太多暴力、侵犯性的電視節目,因小孩在這時段沒有判斷能力,會演變成是非不明的許多錯覺,最後導致青少年犯罪行為。故父母的管教會影響到孩童的神經連線及腦化學平衡,而影響到孩童及日後的行為。

2007年01月16日
公開
42

轉貼文章∼

本文歡迎轉貼.轉寄,但是請註明出自"寶貝們的寶貝事"或"寶貝潛能發展中心"謝謝! ********************************************* 本文出自"寶貝們的寶貝事"(http://www.babyhome.com.tw/babycenter) 作者:主任媽咪pandora 在孩子的語言發展歷程中,尾音單字的仿說,是比較早發展出來的能力,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最可愛的,問他:「好不好?」他會說:「好!」 問他:「要不要?」他會說:「要!」 問他:「是不是?」他會說:「是!」 問他:「乖不乖?」他會說:「乖!」 甚至問他:「笨不笨?」他也會說:「笨!」 相信爸爸媽媽在經歷孩子的這個階段時,都會覺得孩子好可愛,會想盡辦法讓孩子回答各種單字的答案,然後哈哈大笑。 可是再過一段時間,孩子的發展已經過了單字仿說期之後,爸爸媽媽會發現孩子開始說:「不要!」問他什麼事、什麼話,就看到孩子一個勁兒地搖頭說:「不要!」 這是因為孩子的認知發展也進步了,知道如果他說了「好/要」之後,他可能就要做他不一定喜歡做的事,於是他就開始猛說:「不要!」 遇到猛說「不要」的孩子,相信爸爸媽媽都會覺得頭痛,不曉得孩子為什麼什麼事都說不要,卻沒有回想一下,是不是我們的問句有問題? 我們問孩子的問句是:「要不要吃飯?」意謂著答案有兩種,一個是「要」,另外一個是「不要」,那為什麼孩子一定要回答「要」,爸爸媽媽才肯甘休呢?這明明是個「YES、NO」問句,不是嗎?那為什麼孩子沒有選擇NO的權利呢? 這就是主任媽咪所謂的「除非願意尊重孩子的選擇,否則不要問孩子好不好、要不要」,一般父母在問「YES、NO」問句時,其實是希望孩子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當孩子的答案是否定的時候,爸爸媽媽的心裡卻生氣起來,忘了孩子是有決定權的。 如果爸爸媽媽希望孩子做某件事,下次請把句子改為「我們要吃飯囉!」、「我們要睡覺了」、「你要吃藥了」,不要再問孩子「要不要吃飯?」、「要不要睡覺?」或「要不要吃藥?」這種問句。 當然這種直敘句不是一說孩子就會乖乖聽話的,所以我們通常會搭配「預告」這個技巧,提前告訴孩子,「再五分鐘就要吃飯囉!」、「等長針走到2的時候,就要睡覺了」或「吃飯完就要吃藥了」,孩子越不願意做的事,就要更提前、更密集地做預告,執行時再加上「堅決的態度」,跟孩子說:"剛剛媽媽就說過,我們要.....",如此搭配下來,過一陣子就會發現親子關係有了不一樣的轉變喔!

2007年01月15日
公開
48

代替處罰的十種方法

代替處罰的十種方法    孩子雖然有時像小天使般可愛,有時卻又頑劣固執得像個小惡魔,教爸媽頭疼不已。當孩子實在是太過份時,再怎麼理智的爸媽,也很難不被激怒。這裡提供幾個小祕訣,幫助爸爸媽媽以和平的方式圓滿解決問題。 【方法一】讓孩子有選擇的機會   避免老是以大人的權威命令孩子這樣那樣,讓孩子有機會作選擇,覺得自己意見被尊重,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問他「你想先刷牙還是先洗澡?」本來兩者都不想做的孩子,可能就會勉強選擇一種。 【方法二】尋求其他解決之道   當孩子想做一件會引起麻煩的事時,不要直接告訴他不可以,而是提議另一種能夠讓他做那件事的方式。例如,如果孩子想要在廚房蓋積木城堡,建議他到客廳去玩,因為在那裡可以蓋更大更豪華的城堡。 【方法三】聽孩子說內心的感覺   氣極了的爸媽,往往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試著冷靜下來,問問孩子的感覺,或許你會發現孩子其實也是情有可原。例如孩子欺負弟妹,可能只是因為害怕弟妹搶走爸媽的愛,所以想引起爸媽注意而已。 【方法四】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外,爸媽也要在實際情境中教孩子道理,孩子才會愈來愈懂事。例如,孩子搶弟妹的玩具,問他「如果你的玩具被別人搶走了,你會不會不高興?」,讓他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別人。 【方法五】讓孩子嚐到自己行為造成的苦頭   在無大礙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體會自食惡果的滋味。例如,孩子堅持繼續玩不吃飯,屢勸不聽後,就別勉強他;當他自己餓了要求吃飯,告訴他「你說不吃的,我們就全都吃完了啊!」先讓他餓一陣子,再拿東西給他吃。有了這樣的經驗,他就會知道準時用餐的必要。 【方法六】以有趣的方式轉換衝突情境   爸媽如能發揮幽默感,不但能讓自己不生氣,也能化解孩子的反抗態度。例如孩子不肯刷牙時,爸媽可以說:「我們來試試一種好玩的方法,我刷你的牙齒,你刷我的牙齒好不好?」 【方法七】協商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   有時和孩子談條件、彼此各退一步也是不錯的方法。例如,天色已晚,孩子還不願意離開遊樂場,可以和孩子協議再玩三次溜滑梯就回家。 【方法八】稍作讓步   爸媽稍作讓步,通常可以立即解決問題,不過這種方式只能偶爾為之。例如,孩子吵著想睡覺,不願意刷牙,爸媽可以說:「好吧!既然今天你這麼累,就不要刷牙好了,可是只有今天喔!」 【方法九】暫時離開,直到自己平靜為止   極度忿怒的爸媽,可能無法理智處理問題,此時最好先離開一下,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點其他事,例如打電話給朋友、聽音樂等,暫時不想孩子的事。等自己平靜以後,再來解決問題,和孩子好好談談。 【方法十】修正自己的期望   有時換個角度想,孩子年紀小,好動、固執、健忘、沒耐性、自我中心、異想天開,其實都是很正常的。只要自己不要太苛求,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

2007年01月08日
公開
46

最不受歡迎的八種媽媽

最不受歡迎的八種媽媽 大部分的父母都想過,希望自己孩子長大之後要成為什麼?有些人甚至還幫孩子規畫了人生藍圖,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因此而擁有寬廣的生命版圖,有無限的發展空間;也有的父母事事為孩子打算,事事為孩子做決定,以為這一切都是為孩子好,為孩子著想,殊不知,最好的教育其實就隱藏在日常生活的潛移默化當中。以下是加拿大某兒童教育專家,針對該國一百二十餘所幼兒園中的二千多名兒童所做的訪查,調查主題是「你不喜歡媽媽有哪些表現?」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來自孩子心海最真切的聲音吧! 1.只顧自己玩的媽媽 有的媽媽動輒半夜三更才回家,一星期才看到孩子二、三天;有的媽媽則著迷於連續劇,只要一坐到電視前面,就會忘記時間與空間,非等到電視節目結束,才會回到現實。這類媽媽可稱為自私媽媽,孩子不但感受不到媽媽的責任心,也無法對自己的存在產生認同感。 2.只想著爸爸的媽媽 雖然爸爸辛苦在外打拼,全家人都應該體諒他,但是如果媽媽總是把最大塊的蛋糕留給爸爸、每次上菜市場只惦記著要買爸爸愛吃的菜餚,好像媽媽的生活中只有爸爸才是主角,孩子也會無所適從,甚至對爸爸感到忌妒。 3.愛體罰的媽媽 沒有人喜歡故意做錯事,有時候,犯錯甚至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如果孩子犯一點小錯也嚴厲的體罰他,長久下來,孩子會覺得媽媽一點都不愛他,相對地也會不再愛媽媽了。 4.不尊重我朋友的媽媽 雖然說孩子受同儕的影響很大,但是,每個孩子總都有一些優點,如果媽媽對孩子周圍的每一個朋友都有所批評,甚至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跟其他小朋友玩,以為其他小朋友會帶壞自己的孩子;此時,心中最難過的其實就是自己的孩子。 5.說話不算話的媽媽 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家長難免會給孩子一些承諾,像是:「如果你乖乖吃完這碗飯,媽媽就帶你去動物園」、「等你生日那一天,媽媽再買遙控飛機給你」……或許承諾的當時只是為了要安撫孩子的情緒,但是,一旦說出口,就要能做到。如果常常說話不算話,就會破壞孩子對母親的信任。 6.過於嚴厲的媽媽 由於求好心切,媽媽常常會以完美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卻缺乏對孩子能力、情緒等諸多因素的考量,形成孩子學習上的重大壓力來源。輕者,孩子或許可以自我調適;重者也許會對生活造成重大的影響。 7.太肥胖的媽媽 每個孩子都認為自己的媽媽是美麗的,因此對孩子來說,朋友對媽媽的嘲笑就是最無法忍受的屈辱。當同儕嘲笑母親的肥胖或邋遢時,孩子會覺得就好像是在嘲笑自己一樣。當孩子因為思考能力有限,把這種帶給他難過的原因,歸為媽媽太胖,進而折損了對媽媽的尊敬,對於孩子與父母都會有負面的情緒影響。 8.不好玩的媽媽 孩子都會很興奮的要跟媽媽分享他發現的「大秘密」,而一個老是以為孩子的發現、發明都很無聊,或是從不蹲下來陪孩子看花、看草、玩遊戲的媽媽,不僅會成為孩子心中最無趣的媽媽,還會折損孩子的好奇心以及對未知世界探險的能力。 上述八種媽媽,真實的呈現出孩子在日常生活當中,最不喜歡的親子互動形式,而其中的共同點則是忽略了孩子所呼喊出的求救聲;當我們回頭審視自己,也許會發現自己已在不知不覺中,落入這樣刻版的生活態度中,甚至看到孩子漸漸成為這幾種生活態度的翻版,並不斷的重現在下一代的下一代…… 親愛的家長們,如果您跟我一樣,不希望這樣的情景不斷複製,希望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還能跟孩子像朋友一般的聊天談心,希望孩子能夠揮灑出自己的美麗世界;那麼,就讓我們從心做起,從拔除身上的這八種影子開始吧!

2006年12月30日
公開
34

台中遊-1

台中遊-1

2006年12月28日
公開
32

大樂透今瘋頭彩20億

好久不見,全民樂透。台北富邦銀行預估,今日開獎的大樂透銷售額,將挑戰有史以來單期銷售廿七億元最高紀錄,可能衝破卅億元。由於本期頭彩加碼一.五億元,加上九連摃,今日頭獎將上看廿億元。 大樂透周二連九摃,引起民眾譁然,頭彩獎金十.五億元,滾入本期。昨日上午,大樂透買氣不旺,到中午僅一億多元,北富銀內部說,民眾應該還沒從前晚的失落中平復過來,所以昨天蒞庭是「療傷期」。但由於大樂透五年來最高頭獎彩金僅十二.一億元,今日頭獎從十二億元起跳,買氣應該會衝到最高點。 周二晚間十點確定沒有開出頭獎,北富銀立刻意識到「小小問題的嚴重性」。北富銀彩券部副總楊瑞東表示,彩券感熱紙可能會不足,因為庫存只剩下約一五○箱。北富銀深夜緊急連絡永豐餘紙廠,永豐餘凌晨兩點開工加印,但即使印到今日中午也只能印好一千箱,只夠賣廿五億元。 經永豐餘建議,北富銀當晚立刻打電話向台灣彩券總經理張汝恬商借,昨日早上,取得財政部同意後,宣布向台彩先借三千四百箱感熱紙。楊瑞東安心地說,彩券紙捲已經足夠做六十億元生意,「真的很感激,讓我們共度難關」。 即將謝幕的北富銀彩券今年將創下出乎預料的佳績。到十一月底,彩券營收僅五百九十億元,這個月由於連摃效益,加上前五個月四十億元吉時樂提早到期也會算進來,全年營收將上看六百八十億元。如果今日銷售量達四十億元,全年業績逼近七百億元。 ********************************** 買了嗎?當然買了^_^ 會中嗎?呵∼∼ 琳琳也知道買大樂透,還會自己選六個號碼,然後跟阿媽要了50元要去買樂透。^_^ 祝你中獎!

2006年12月25日
公開
36

聖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