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瑞比寶貝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好習慣護一生

2013年03月15日
公開
13

作者:洪蘭 好習慣護一生 習慣是我們教導孩子紀律的第一步驟,從小養成好習慣,一輩子受用不盡。 很多父母不了解從小在家中養成孩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機制,習慣化是最簡單的學習行為,當一個刺激重複出現後,我們就會減少對它的反應,最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所以古人說「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我們也常看到住在大城市的人,好不容易盼到去鄉下度假,但是晚上沒有了車馬喧囂聲,他反而睡不著。這就是大腦習慣了嘈雜,一旦沒有了車聲就不是平常而是異常,大腦就開始警覺起來(這是不自覺的神經行為),於是就睡不著了。 習慣化是一個很重要的機制,它使我們的大腦不必一直注意重複出現的東西,而把注意力轉移到新奇的、可能對我們生命有害的刺激上。中國人說「習慣成自然」,這個習慣就是我們教導孩子紀律的第一步驟,家長不可小看它,從小養成好習慣,一輩子受用不盡。有道是「有紀律的孩子,成功了一半」。 雖說大腦的神經迴路可以改變,但是要改變一個既成的神經迴路要花很長的時間和很大的努力,而壞習慣的形成通常只要看一次或聽一次就學會了。有個實驗給受試者五分鐘看一張不容易辨識的圖片,一旦他看出來是什麼了,隔五年後把他請回實驗室,這張圖一放,他馬上看到。這表示神經迴路只要連起來了,可以五年沒有鬆開,父母就可以了解為什麼在孩子面前一舉一動都要正確的重要性了。中國人說「有樣學樣」「上梁不正下梁歪」,外國人說Monkey see, monkey do.都是這個道理。 教孩子好習慣(也就是紀律)其實不難,它的關鍵在只能有一套教養規則,而且規則不能因人而異。父母一方所說的話,另一方不可當孩子的面否定,這會讓父或母在孩子面前失去尊嚴,變成說話不算話。許多父母說管教難,其實只要看能訓練動物做各種表演就知道孩子一定可以教,人絕對比動物聰明,人還可以用語言溝通,但是動物聽不懂人語,如果動物會,人沒有理由不會。 那麼動物是怎麼教的?這方式叫工具制約,當動物做出你想要的行為時就獎勵牠。一名專門訓練海豚跳火圈的訓練師說:「訓練動物不難─一套規則,一名訓練師。當牠做錯事時,我不理牠,因為罵牠也聽不懂;但是當牠做對時,我就給牠一條魚吃,牠下次看到我,就做出吃魚的行為來,我把這行為串起來,就是你們現在看到的表演。」 教孩子也是一樣,在三歲以前可以用同樣的方式教會孩子好習慣,只要他做對了,就把他抱起來親一下或稱讚一下,很多時候父母的擁抱稱讚比糖果餅乾還有效。物質獎勵帶來的愉悅感覺是短暫的,而且會成等比級數上升;但是精神上的獎勵可以維持很久,甚至改變孩子對學習的態度。三歲以後就可以慢慢的講道理了。 在學習理論上還有一個點很重要,就是每次做對一件事就給獎勵時,獎勵一消失,行為就消失;但是如果久久才給一次獎勵(例如百分之三十),那麼雖然學習上沒有像百分之百獎勵時那麼快,行為的效果卻更持久。學校的獎狀如果濫發,獎狀就不稀奇了。父母在教孩子時,一開始是用百分之百的獎勵方式,養成習慣後,只要久久增強一次就能使這行為一直出現。當習慣成自然後,這行為已變成他生活的一部分,父母不需再獎勵他也會一直做下去了。 我小時候,父親要我們寫日記,一方面是訓練我們的思考和表達方式,另一方面是他要知道我們白天做了些什麼事,有不對的要立即改正,錯誤的行為才不會變成壞習慣,以後不易改。所以我們六姊妹都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寫日記,寫了五十多年,早已成習慣不去想它了。 父親過世後三年,有一天,我在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妹妹打電話來問:「姊,你還有沒有寫日記?」我說:「當然有呀!」她說:「你這個呆瓜,爸已經走了,不需要寫了。」我啞然失笑,因為我發現我寫日記已經不再是為父親寫了,是為我自己在做了。 當一種行為養成習慣後,它已經不再花你大腦的資源去想要不要做,它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你很自然的就去做。我曾經搬了家,晚上做完實驗回家,很累時,一不小心就走回舊家去了。可見習慣的重要性,它使你在不知不覺中,做出原來的行為。 在孩子三歲懂事以前,做錯事不要打他,因為他不是故意的。人有失常,馬有失蹄,只要是人一定會犯錯,連法律上對過失犯錯都會減刑,不小心打破了碗,又何必一定要懲罰他呢?我小時候看《西遊記》,看到沙僧以前是天上的捲簾大將,因為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破了一個玉盞,被玉帝打了八百大棍,貶下界來,還每七天木劍穿胸懲罰他。看得我對天庭非常恐懼,心想連失手打破個盞都要罰得這麼重,這種天堂我是不要去的。 後來到了美國留學,住在一位教授家,替他看小孩換吃住的報酬。我看到他的小孩打破了杯子,一點害怕的表情也沒有,他母親拿了掃帚來,一邊掃還一邊叫小孩小心,不要踩痛了腳。我才第一次感到美國人寬容之心是來自他們小時候被允許犯錯,所以長大後才能接受別人的過錯。 沒有人不犯錯,連顏習齋都說「聖人寡過」(他說「惡人無過,常人知過,賢人改過,聖人寡過」),表示做到了聖人,偶爾也會犯錯,所以孔子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父母若能用諄諄善誘的方式,教好孩子生活的習慣、做人的道理、談吐的禮儀,怎麼需要擔心他長大會輸人家呢?孩子只要有學習的能力、有良好的品德,走到哪裡都會有飯吃的。反而是父母忙事業,把孩子交給保母帶,俗語說「沒有人會洗租來的車」,保母不會像自己的父母用心教,一旦壞習慣養成,就後悔莫及了。 教養孩子是父母的責任,而且責無旁貸,因為家是最早的學習場所,父母是最初的老師。

綜合車悲劇

2013年03月14日
公開
14

一接到比比,她整雙眼哭得腫得像核桃 上了公車,抽噎的說著:她被分到綜合車 綜合車?綜合車?完全摸不著頭緒 原來畢業旅行她們班上總人數加上老師超過遊覽車的負荷人數 必須有四個人被分配到綜合車(綜合車混了各班多出來的學生) 這對比比來說無疑是個大悲劇 對她而言,畢業旅行她最期待的就是跟同學在遊覽車上開心的唱跳時光 更何況,她們要拉車從台北到墾丁,所以車程的確佔了旅程很重要的部份 說著說著,她愈哭愈傷心 她說每次沒背課文就會被抽到 不想被抽到綜合車,就會被抽到 ....說得自己又一直哭一直擦眼淚 漸漸的,全公車的人都陸續的回頭看著我們 .............好尷尬............ 媽咪問比比,有何解決之道? 她說如果坐綜合車,她就不去畢旅了.... (然後繼續傷心.....) 媽咪輕拍她,會寫聯絡簿問學校可否有行政上可解決的途徑? 租用更大容量.座位的遊覽車? 如果這個方式行不通 就看待比比自己的決定 爸比說:就聽音樂戴上耳機 牙一咬,墾丁就到了 比比馬上也是淚眼婆娑的說:事情不是這麼簡單... 媽咪相信比比情緒過後,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思考方式 畢竟山不轉路還是可轉....... 就像媽咪喜歡比比晚上在聯絡簿留下的這一段話:(我善良的孩子) 抽籤 謝謝大家這麼同情我,但是我還是不能回去,其實沒什麼好怕的 有翌柔陪我(我寫不下去了.....) SORRY....老師,我還是愛妳,沒關係......

卡內基結業

2013年03月09日
公開
10

三個月的卡內基集訓到一段落 看了許多個孩子更有自信、更有目標性 讓人熱涙盈眶 當然也看到自己女兒的突破與成長.... 第一個孩子,我們養得且戰且走 直到六歲才為她添了個伴 所以在人際相處的圓融性及技巧是最為擔心的區塊 總是在乎著許多人看法的比比 對父母來說,總害怕著她因別人而不開心不自在的活著 在家裡,她跟家人總有說不完的話 嘰嘰喳喳到父母想把耳朵自動關機 但在學校,她總是文靜著享受同學的搞笑 國中後,我們開始享受著女兒的改變 也許是志同道合,也許是時機成熟 整個交友的過程就水到渠成 比比總是開心的跟朋友擁抱著、談笑著 媽咪常笑她們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比比從成熟的人際關係開始知道有些知心好友、有些點頭之交 互相欣賞、互相尊重著........ 卡內基這個機緣是爸比積極牽的線 積極的找開課資訊、積極的每個假日進城接送女兒上課 (為此爸比放棄了很多次車隊的活動,就為了接送女兒) 當結業式,看著女兒在台上侃侃而談著願景 侃侃而談的說著自己的成長與改變 侃侃而談的介紹著她覺得爸爸最棒的優點,就是陪伴她教她功課 媽媽最棒的優點,就是很會煮菜 (雖然事後,媽咪還很不滿足的問她--我只有這個優點喔?) 心裡真的是百感交集的感動著 許多學員可能是說著要回家多跟爸媽說話 幫爸媽做些家事,好好用功讀書,自動練琴等.... 而我們是何其幸運,擁有一個原本就這麼貼心乖巧的女兒 現在,她又更有自信的規劃著人生 曾經有一講課程談到學員的人際以及家人之間的衝突 比比回來說著--那一堂課她聽著同學的遭遇哭得唽里嘩啦 媽咪很開心她經歷這個體驗別人傷痛到療癒的過程 她會知道有一些力量有一些場所是可以去釋出過往的傷痕 獲得重生的力量.... 這是媽咪到大學畢業後的師資課程才學習到的小團體治療 最後講師和學長請學員選出"最佳突破獎"和"最佳典範獎" 我們怎麼也想不到,比比竟然拿到"最佳突破獎"最高票 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肯定 讓在場的我們都與有榮焉 孩子,我們以妳為榮..... 「突破」,成人世界裡這麼難的詞 妳竟然做到了.............. ********************************************************* ◎跟爸比合照 ◎跟學姊合照 ◎上台發表 ◎集體向五位學長姊表達感謝

來自棋院的祝福

2013年03月04日
公開
12

【棋院老師在FB上對他的祝福】 昨天是可愛小曜宇的生日,小小林在這邊送上木柵院最大的祝福^^ 曜宇目前就獨力行國小小二,棋力為四段,是木柵院招收菁英衝段班以來第一屆的成員(現在也是),個性純真,反應快,老師們和小朋友都非常喜歡與他相處~而曜宇也在長清快樂學圍棋的宗旨下慢慢的成長茁壯,不僅在去年替力行國小低年級組拿下團體組冠軍(主將),還在高手雲集的個人賽四段組拿下了第五名!!!真的讓做老師的非常驕傲!!!而且在昨天,曜宇又破了同為第一屆菁英班成員宣宣(小二,5段)的苦手,連他自己下完以後也開心的跟我說:老師,我好像一年沒贏過宣宣了XD ************************************************************* 【媽咪的回應】 真的太感謝棋院老師對他的照顧,不只在棋藝上,也在生活上,我們一直希望他的童年開開心心,再加上父母都不會下圍棋,所以在催化棋技上一點都沒有使上力,他有今天的成績真的都要謝謝棋院的老師們的啟蒙與教導!猶記得小時候,下棋下累了,許老師還講繪本故事給孩子聽,小林老師的手繪恐龍更是曜宇回家永遠津津樂道的話題,耕平老師永遠為孩子規劃願景懷抱夢想,帶來一股衝衝衝的勇氣,更令家長感動的是常在比賽的場合看到耕平老師犧牲假期,來幫孩子加油,打一針情緒穩定的強心針,美女林老師在曜宇初學圍棋時扮演一個很關鍵的角色,溫柔而有趣的教學,讓曜宇享受著每一堂課,大張老師更是一路支持他的推手,去年,曜宇因為輪狀病毒隔離,五天沒有到棋院,大張老師抱著他,輕輕說:「都沒看到你,好想念你....」,當下我是這麼的感動著,老師這麼的愛著我的孩子......謝謝木柵長清棋院這個大家庭,給我的孩子溫暖而充實的童年....

人間絕境.千島湖

2013年03月03日
公開
17

原本的環貓空步道賞魯冰花計畫(指南國小--貓纜--樟樹步道--樟山寺--政大) 因為這種要下不下.濕氣十足的天氣而打退堂鼓 樟山寺到政大的那一段步道濕氣高下過雨後,石塊偏滑 改到石錠千島湖去欣賞山嵐 大概簡單GOOGLE一下路線就出發 由從北宜公路27公里處的永安社區石牌入口轉入 我們並沒有1.2公里處右轉往--「獅仔頭坑橫向步道、獅仔頭坑巷1~12號」 (網友推薦此方向是車行即可看到湖景) 而是往景觀步道的方向開去 當然是希望賞景之餘也能走走路爬個小坡鬆動一下筋骨 經過一處s彎道,一旁高聳入天的茶園 從這裡開始,我們就有點搞不清楚方位 路上都可見到健行的山友 一邊開...一邊想,到底是不是該停車了? 趕緊下車問一下山友 先到千島湖步道的指標,再過八卦茶園的指標,才找到一處適合停車處 並不是因為車多人多 而是這種產業道路,要找到可停車的空隙並不是那麼多 停好車,再問一處小攤販,弄清楚可觀賞的點後才開始出發 第一站千島湖徒步區 光是要轉入前的山嵐就讓人流連許久 告示牌0.15m,全家不禁驚呼~~也太近了吧 一側的厥類植物肥美高大 一度錯覺來到熱帶雨林 果然一會兒就到觀景平台 千島湖的起源是 民國76年翡翠水庫興建完成 因為集水加上原來地形地貌 形成大大小小的湖泊山色,遊客取名為--千島湖 站在現場,只能直呼--相機無法呈現此等美景 雖然告示牌只標0.15公里 但步道仍有往前的道路 走到步道的盡頭看到產業道路 一通百通,應該會接回塗潭產業道路 而且手機的地圖定位在這種山區完全沒收訊 自在的一家人繼續玩樂往前走 發新芽的櫻花 好有FU的福德小廟 桑葉,肥碩鮮美 好大的蠶蛹 比比姊姊竟然指著還未轉黑呈紅色的桑椹喊瓢蟲 弄得媽咪直呼誇張 明明還帶孩子採過桑椹 鄉間長大的我們,植物.天候.水文的四時變化隨時都在身邊 那是一種不需要吸取就自然在你生命中的養份 對我這兩個在都市長大的孩子是如此的片段 倘佯自然環境,多觸摸多感受 真的是爸媽還要繼續加油的方向 三月杜鵑怒放 無暇的白,嬌嫩的粉,豔麗的紅 走著走著,一處在此處算豪華的平房 換瑞瑞指著木瓜喊椰子..//////(六條線) 一路往下走,愈走愈不太對 到底會走到哪去? 怎能離湖面愈來愈近 停損停損 決定往回走 剛剛是下坡,現在就是活生生的上坡 0.15公里被我們走成3公里跑不掉 走回步道盡頭,才發現有噴漆--全(迴轉箭頭) 應該代表的就是走到這兒就已經看到全部的景色 都忘了感受山友的貼心噴漆 步道盡頭處再補一張千島湖 走出步道,回到塗潭產業道路 (後來回家查資料,才知道步道盡頭處往上走才接回產業道路,往下走到水庫邊) 綠,美得發亮.... 父子今天好搭調的背影 塗潭產業道路旁就可見著的湖景 一小段路後,又可見到八卦景觀茶園徒步區 0.3KM,又是超平易近人 綠意盎然.井然有序自然呈現為八卦景色 配上杜鵑,又引起我們的一陣讚嘆 一旁有一家可品茗的八卦茶園 可惜沒開 不過,整個場地空間看起來好舒敞 登上觀景台前的寫意小櫻花 觀景台 繼上回經驗,就不敢再往下走 乖乖的往回走 聽從小販的指示,往"土煞"(台語)出發 溝通半天,才知道原來是形狀像泥鰍(土煞--台語) 往下開兩個大灣,才知道如果用比較易記的語言 這兒就是永安景觀步道的北出口 只要470公尺就可走完 不過,爬了三個小時,時間已經下午兩點多 孩子還沒吃午餐,就先作罷 留待下次,只簡單拍了一下風景 (永安景觀步道的北出口--路程近,風景好;永安景觀步道南出口--路程遠,健身好) 孩子已經大腸勾小腸,就往飲食店出發 順著產業道路直開,可以開由北宜公路30.5公里處出口 只是這小販說---路還蠻大條 其實後面的路真的蠻小條的,會車時都要稍微注意一下 北宜公路26.1K處『明緣小棧』 是我們原本就熟適的小炒山產店 當年是雲海國小的主任帶著大夥前往 美味當然不在話下 運動迷的爸比還可以看一下電視為中華隊加油 入口即化的芋頭.香酥入味的客家小炒.超大鍋雞湯 還有Q到令人滿意的茶凍.... 而且價格絕對值回油錢 *******************備註********************************* (1)地圖--取自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495/tony0495.html (2)地圖--取自http://sdnoodle.pixnet.net/blog/post/46489276-%E7%9F%B3%E7%A2%87%E5%85%AB%E5%8D%A6%E8%8C%B6%E5%9C%92%EF%BC%8D%E5%8D%83%E5%B3%B6%E6%B9%96-%E7%9F%B3%E7%A2%87%E6%97%85%E9%81%8A%E5%9C%96%E7%89%87%E5%88%86%E4%BA%AB (3)這位網友對路分析的十分清楚,因為它把沿途的重要地標的標示的很清楚,可以讓你開車就到達美景處,如果喜歡散散步的朋友,可以像我們一樣停在塗潭產業道路上比較接近處,用走的觀賞美景,畢竟開進去的路都非常小,會車或停車都不是那麼的方便 石碇潭腰&八卦茶園-攝影點分享 http://blog.xuite.net/showhss/photo/47617166-%E7%9F%B3%E7%A2%87%E6%BD%AD%E8%85%B0%EF%BC%86%E5%85%AB%E5%8D%A6%E8%8C%B6%E5%9C%92-%E6%94%9D%E5%BD%B1%E9%BB%9E%E5%88%86%E4%BA%AB

【快樂 癌瘤就消失了】轉貼自FB

2013年02月19日
公開
17

【快樂 癌瘤就消失了】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57617724312764 電視報導放棄美國籍但歸化台灣的律師文魯彬在2003年得了肺癌,醫生說他只剩半年壽命,但是現在已找不到癌瘤。 他說3年來他少吃蛋白質(肉類),改吃排毒早餐(地瓜+水果+蔬菜+糙米飯) 以及每天喝2,000cc的蘋果汁,心情放輕鬆,奇蹟式地已和肺癌說拜拜了。 某人得了癌瘤全家環島旅遊兩個月...就好了 2006年4月電視報導某甲得了癌瘤,醫生說只剩兩個月性命,絕望之餘,全家環島旅遊”最後的”兩個月後,腫瘤就奇蹟地消失了...... 如何將癌細胞變回成正常的細胞? 癌細胞就是扭扭曲曲皺皺縮縮的,五榖雜糧加蔬菜、運動加樂觀,即可將癌細胞變回正常圓潤的細胞 台大病理科醫生李豐女士 罹患過淋巴癌。同病的,或輾轉病榻,或早死了;她卻能夠好好地活著。她的秘訣就是:不去依賴治療,而要每天好好地照顧內臟,尤其要尊重細胞。就是要快快樂樂,飲食清淡,生活規律,早睡早起,並定時定數地打坐和運動。 她有兩段名言: 「 人在高興時,細胞很圓潤,就像十八歲的年輕人;人在生氣時,細胞就像八十歲的老頭,皺皺縮縮的!」-(癌細胞就是扭扭曲曲皺皺縮縮的,五榖雜糧加蔬菜、運動 加樂觀,即可將癌細胞回成正常圓潤的細胞) 「 不要虐待你的細胞;暴飲暴食、熬夜不睡覺,就是在虐待細胞!」 希望您由這裡頭得到一些啟示,並沿著她的來時路,健康愉快地走過人間。 每天清晨四點,城市的夜貓族剛入睡,前台大病理科主治醫師李豐就起床。先喝一杯水,開始打坐、運動,吃過一碗五榖粥當早餐後,七點鐘,她好整以暇的出門;每天晚上八點,都會上班族還在辦公室裡加班,李豐已開始打坐,準備九點睡覺。她的飲食清淡,中午自己煮糙米飯和蔬菜,晚上只吃中午的一半到三分之一量,整天的飲食,就是五榖雜糧加蔬菜。 很難想像,三十年前李豐罹患過淋巴癌,當年為她治療癌症的醫師,有人都已過世了,李豐卻還活得很健康。若問為什麼,可能的答案是:她現在每天的生活都很「尊重細胞」。 這三十多年來,李豐的工作,是每天在顯微鏡下看人體細胞的生老病死。 她說:人在高興時,細胞很圓潤,就像十八歲的年輕人;人在生氣時,細胞就像八十歲的老頭,皺皺縮縮的。而且,好細胞和生病的細胞完全不一樣 ,「癌細胞就是扭扭曲曲,亂七八糟的樣子。」 她說,越瞭解細胞,越為自己過去糟蹋細胞而感到慚愧,直到學會「尊重細胞」,身體才開始好轉。因為她與癌症共存、「賺到三十年」的經歷,不少人會找她分享經驗。 李豐所說的「提供細胞環境」,其實是老生常談──規律作息、清淡的飲食和運動。 以肝臟為例, 每天晚上十一點為什麼該躺到床上睡覺?因為 十一點到凌晨三點是肝膽系統充血、要運作、排毒的時候,此時身體躺平,肝就可以擺平,充滿足夠的血。這時的肝,會是平常的二到三倍大,如果晚上十一點過後還坐著或站著。她說:「就像菜市場吊著的豬肝,放不了多少血。」 再說肺臟, 肺臟可以容納六千立方毫米的空氣,可是人坐在椅子上時, 每次呼吸進的空氣才半公升,只用了十二分之一。現代人每天的生活就是坐辦公室,出外搭車、乘電梯,每次的呼吸量也同樣只在五百到一千立方毫米之間,其他的肺臟空間等於備而不用。李豐說,「就像一個人有一棟十二個房間的房子,可是每天忙碌出外工作,回到家裡來,就只用到臥室。」要用到肺臟的每一個部分,唯一的方法就是勤加運動 。 因為激烈運動時肌肉消耗氧的速度會比心肺供氧速度快,每分鐘呼吸速度增加一倍,每一次吸進肺部的空氣,也可增加五倍以上,另外,深呼吸可以使平常空氣無法到達的肺泡充滿空氣。 排毒性最好的20種超級食物 1. 地瓜 2.綠豆 3.燕麥 4.薏仁 5.小米 6.糙米 7.紅豆 8.胡蘿蔔9.山藥 10.牛蒡 11.蘆筍 12.洋蔥 13.蓮藕14.白蘿蔔 15.山茼蒿 16.地瓜葉 17.蘿蔔葉 18.川七 19.優格 20.醋 諮詢指導/喬聖琳(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分院內科主治醫師) 另外,前黃順興縣長機要秘書的魏姓同學得了肺癌按照專精於癌症臨床研究的前馬偕醫院院長呂革令博士之建言認真改變吃的習慣(少吃酸性食品,改吃鹼性食品),每天又吃綠藻、喝菱角湯,樂觀加上每天適當的運動。一年後腫瘤呈現萎縮狀態,遂令醫院檢查人員驚為奇蹟,五年後竟完全處於萎縮、至近於消失狀態。 少吃酸性食品,改吃鹼性食物: 1.強酸性食品: 蛋黃、乳酪、白糖做的西點或柿子、烏魚子、柴魚等。 2.中酸性食品: 火腿、培根、雞肉、鮪魚、 豬肉、鰻魚、牛肉、麵包、 小麥、奶油等。 3.弱酸性食品: 白米、落花生、啤酒、酒、 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魚。 4.弱鹼性食品: 紅豆、蘿蔔、蘋果、甘藍菜、洋蔥、 豆腐等。 5.中鹼性食品: 蘿蔔乾、大豆、紅蘿蔔、蕃茄、香蕉、 橘子、南瓜、草莓、蛋白、梅乾、 檸檬、菠菜等。 6.強鹼性食品: 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芽、海帶。 尤其是天然綠藻富含葉綠素,是不錯的鹼性健康食品,而茶類不宜過量,最佳飲用時間為早上。 生氣容易得腫瘤,全世界都知道 台大李豊醫師30多年前得絕症淋巴腺癌亦如此痊癒,她多做了天天爬山及讀佛經-其意義在於不要煩惱。反之,像我的好友在精神上遭受重大打擊後,就患了淋巴腺癌,在台大醫院折磨了生命最後的11個月,非常不幸! 史丹福大學做了個很有名的實驗,拿鼻管擱在鼻子上讓你喘氣,然後再拿鼻管放在雪地裡十分鐘。如果冰雪不改變顏色,說明你心平氣和;如果冰雪變白了,說明你很內疚;如果冰雪變紫了,說明你很生氣。把那紫色的冰雪抽出1~2毫升給小老鼠打上,1~2分鐘後小老鼠死了。而且紫色冰雪的成分都研究出來了。所以生氣容易得腫瘤,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快樂-癌瘤就消失了 奉勸大家: 要多吃鹼性食物 要有適當的運動 要保持愉悅心情 您就能: 健康、長壽、又快樂

【193+197單車行】瑞穗~池上(上)

2013年02月15日
公開
19

193縣道全長110.5公里(花蓮秀林三棧~~玉里樂合)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 是在瑞穗87公里到玉里110.5公里處---「樂德公路」 193縣道已經成了單車客的最愛 這幾年開始陸續有招牌/地圖的出現 193縣道前半段是一種完全屬於個人的鄉間小路 不管腳下的踏板如何沉重 心靈獲得完全的解散與放空 不管多難纏難解的人情世故 不管多煩瑣的壓力你推我擠 穿過這童年熟悉的鄉間小路 走到一條自己回家的道路 其實人真正需要的東西並不多 只是好好的吸一口氣,好好的吹吹風.............. 樂德公路,則是在景觀上大獲全勝 天高氣爽,脫離北部濕冷的空氣 小葉欖仁遮蔭的隆冬 一畦畦的油菜花 插秧中的稻作 白鷺鷥成群............... 任何季節,任何時候,193縣道總有令人嘆不完的驚喜! 隨手都是我們辛苦踩踏的身影 193縣道的100公里處 慣例停下的土地宮廟 慣例補給的7-11 喝下當日拿鐵,並將退熱貼貼在已經麻掉的屁股上 效果其佳,之後再遇到7-11,必補貨--退熱貼 (這一次由於是租車,車墊屁股跟自己一般練的形狀不同,昨天一天下來,整個屁股....有開花之餘,坐在墊子後,不能亂移動,就讓它自然的麻掉,減少疼痛.......) 離開樂合門市後,轉往右邊的玉富自行車道 雖然一旁的台九線相鄰 但這遺世獨立的自行車道配綴無邊無際的縱谷美景 舒適.放鬆................ 安通鐵馬站,隱身在荒郊野嶺的台鐵小站 1989年開始計劃將玉里到東里間的花東鐵路截彎曲直 2007年完工後整理廢棄的舊鐵道成為全台第一條改建自舊鐵路的自行車道 一開始只開通到舊安東車站,所以又稱安通鐵馬道 後來延伸到富里鄉的舊東里車站,所以改稱玉富自行車道 整個自行車道標示/整理得十分清楚有條理 如果是位在都會區 可能早就變成熱門/人擠人的自行車道 湛藍到內心深處的動人天候 安靜空靈 舊東里車站 遠眺新東里車站 到處可見清楚的告示牌 六十石山的轉入口 富里農會前那一片花海地,今年未出租給農會 所以只能見到眼前這副正在犛田翻土的模樣 花海只剩點綴的牆 六個成疊的富麗米便當 香腸攤老闆超SWEET,因為七條200,怕我們六個人不好分 直接幫我們剪成小塊狀 富里農民自製的洛神花 萬般具備的豪華午餐,大滿足的舉杯同慶

【193+197單車行】落腳池上

2013年02月15日
公開
9

下午五點,天氣愈來愈陰沉 大夥決定吃完晚餐後再進民宿 省得如果雨下下來,出外覓食不易.... 來到池上有名的「潘的店」 先是被這頭沒綁,追出來吠的兩條狗嚇一跳 「潘的店」 為了怕強風吹倒腳踏車,所以一律讓它攤平 愜意的庭院設計,可惜現在整個風刮得冷颼颼 站在這,只有一個--冷字可形容 特色的菜單封面 整個咖啡廳的設計都是原木 帶點古味和懷舊風 調味料貼心的自取 番茄鍋 麻油雞鍋 有烤盤的牛排 招牌豬腳飯 雜誌推薦的鬆餅,老實說,我們這些天龍國的子民 對於美味鬆餅真的已經見多識廣 這鬆餅就沒辦法特別引起我們的讚嘆 7-11做最後補充 摸黑在田間尋找座落在田園的中央米開朗花園民宿 心型的閃燈形狀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房間整個設計就是簡單的擺設 該有的也都有,對單車客而言已經很足夠 看到房間前的茶具桌 就衝到老闆check in的主屋借茶具 老闆親切的問:那你有帶茶嗎? 反正老闆問甚麼,我們都是一問三沒有 就只有一顆"想泡茶"的心而已 老闆一副啼笑皆非,但還是笑笑的陸續拿出茶具.茶... 最後連點心.餅乾都附上了 堪稱--好人一個 用具全到齊 合照一張 每個人都努力把今天手機裡的照片app到群組 天空還閃出過年期間民家施放的煙火 為幽靜的田園夜晚增添生動........... *********************** 潘的店(台東美食池上) 聯絡電話:(089)864878 店家地址:台東縣池上鄉新興村松吉路21號

【193+197單車行】花蓮市~瑞穗

2013年02月14日
公開
6

旅咖民宿的主人是個台北的年輕人 一早,他為我們上早餐店張羅三明治和紅茶 再多望一眼室內/外交誼廳的擺設 就出發前往花蓮捷安特取車 這也算第一次我們沒有帶著自個兒的愛駒前往 捷安特工作人員正忙上忙下的取著車 就定好行李/配備的第一件事就是猛拍照 為出發前留下記錄 還沒轉到北濱附近,竟~然有人在市區騎馬 酷炫到巔峰...... 進入193縣道,美好的起點 出發不到15KM,就遇到破胎的車友 同行的邱老闆馬上仗義相助 單車客最令人激賞的熱情和助人就在此 只要有停下來的車友,大家都會停車詢問有何需要幫助之處 有質感的美景配著時速不超過20的速度 第一個休息點--米棧古道 可惜的是,販賣咖啡和冰沙的小店休業了 再踏193,情感上是帶點懷舊的 沒遇著舊識舊物總是有點遺憾..... 過了10點,熾烈的陽光開始梢上 重裝備包緊緊出場 一望無際的田園 山總是濃濃厚厚的白雲 接近193縣道60公里處無名雜貨店 每次,落腳的午餐處 兩位勇腳大哥泡麵已經享用中 我和爸比的兩碗,老闆也STAND BY 大滿足呀~~ 山林野味的愜意呀 就在我們大快朵頤時,小熊叔叔和幼慈阿姨也到位了 拍一下這每回必停的雜貨店 再度啟程20公里 來到光復鄉的太巴朗部落 只是這時候小熊叔叔兩腿抽筋 雖然看起來旁邊的友人有點興災樂禍的表情 其實黃大哥是很關心的拿出遊覽喊藥的黃金藥膏 扶小熊叔叔到一旁休息 也把後面20公里的山路改成台九線的平路 改走台九線,停靠的點是--大富派出所(曾在下雨時泡茶/提供我們躲雨) 這兒也有簡易版花海 大興派出所對出去193縣道的山頭就是自強外役監 今日目標--瑞穗 加碼一下綠茶肉圓 隔壁的Q香芭蕉也來入戲 大夥多補充些防抽筋 今日路線圖 今日總哩程數 今日坡度與時速

回家:賴佩霞20年修行告白

2013年01月28日
公開
10

很喜歡最近賴佩霞出的書--回家:賴佩霞20年修行告白 分享之~~ ***************************************************** 銀河面對面•陳樂融 賴佩霞【回家:賴佩霞20年修行告白】 ─上 銀河面對面•陳樂融 賴佩霞【回家:賴佩霞20年修行告白】 ─下 *******博客來書店介紹******************* 回家:賴佩霞20年修行告白 這是一個讓李欣頻一口氣看完,激動不已的故事 二十年來全心投入身心靈研究的賴佩霞,首度藉由自己最痛苦難堪的經歷 告訴你:不把”心”帶回家的人,人生不可能成功的……   「人要圓滿,必得賭上生命的全部。除此之外,少一點都不成;   沒有簡便的做法,沒有替代方案,也沒有妥協之道。」 -心理學家榮格   賴佩霞,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其實前半生活得很痛苦──帶著洋娃娃的外表來到世上,面對的卻是被父親遺棄的現實;在強勢母親的影子下成長,越愛對方卻越多衝突;滿懷歡欣地結婚,因此告別歌壇,卻換來老公劈腿、小三介入婚姻…   在痛苦中,她因緣際會地踏上了心靈的修行之路。二十年來,她練習靜心、漸漸覺醒,勇敢地回頭面對遺棄她的父親,平靜地與相依為命多年、深愛的母親和解,學會了與另一半相處,給孩子一個溢滿愛的家。更重要的是,她自己也回到生命源頭,回到本心,回到一直尋找的自己──一個心靈平靜無比的「家」。   20年來,賴佩霞結識許多國際知名的心靈導師,翻譯暢銷勵志經典,卻從未揭露自己的蛻變故事。已經完成回「家」心願的她,要用這累積20年能量的書,陪伴讀者走上覺醒之路… ***********鄧惠文專訪賴佩霞老師,寫下的筆記******************* 20130126 發現心關係小筆記 【訪問賴佩霞老師,談「回家」這本書&靜心】 ◎請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數落他的父母親,因為這些數落的傷痛,將來他都要花很多的時間去彌補,他會花很多力氣去修復那個創傷,比如說爸爸離開已經夠難過了,他還要去處理媽媽對爸爸的恨,就是還要解開媽媽對爸爸的恨的這件事。導致於經常小孩很有可能也恨母親,但是他說不出口,他無法說,那個摧毀其實很大一部份是母親摧毀父親。 ◎有一些我們心靈裡面是本能的需求,例如我們需要父親、需要母親,這是我們的一種認同。我是父母親愛的結晶,那是我們活著的一種力量跟尊嚴,但是要花很多很多的力量、心靈探索,我們才能回頭知道說,父親讓我們生下後就離去,不代表我們就是沒有父親愛的那一個有尊嚴的人。 ◎「成長過程中有沒有父親」跟「心裡有沒有父親」是完全的兩回事,而我們心裡的父親其實我們從來沒有遇過,你還是會對他生出很多的想像、渴望。這個渴望其實會對媽媽很不公平,因為媽媽在身邊為小孩做了很多很多的事。 ◎對於上一代的東西,我們會在無意識裡面去創造某一種類似的情境,以心靈的說法是我們會想去master,也就是說我們會想去重歷它。 ◎我們如何在復製我們的母親,我們真的不知道。必須要走入自我探索,客觀的來看待生命的時候,你才有能力去看清楚。 ◎靜心:我坐在那裡看到我的頭腦在幹嘛。 ◎我很早以前就已經放掉對對方的掌控,就是希望對方要符合我的期待這件事情。書裡說想要對方照自己的樣子活就是最糟糕的事情,會把關係弄得很糟糕。 ◎我靜心就能讓先生(太太)改變嗎?靜心沒有要你改你先生(太太)。靜心是要你看清楚事實的真相。 ◎在靜心之後,我很清楚自己的問題在哪裡,我不把問題當做是對方的問題。靜心的品質,我看自己的問題,我不會怪我自己、責備我自己,因為當你真的有靜心的品質去看那個問題的時候,你會覺得那個問題不是屬於我個人的,它只是一個事件,它只是一個生之為人在此刻的這個年代裡面的一個案例,就說當我看到我自己的時候,那個痛苦、傷痛它是跟我有距離的,它不是我個人的,它是非個人的。 ◎你不是快樂,你也不是痛苦,那個「你」是靜心之後才能夠維持住的一個有清淨跟觀照的你。 ◎靜心是可以練習的,但是你必須有那個意願。從小到大沒有人教我們「意識」是什麼,所以只要呆呆坐在那裡就會被認為是懶的、空的。很多人害怕那個「空」。我們花很多時間在累積那個自己認知的「我」,那要把這個東西拿掉會有很大的恐懼。 ◎一般人如果沒有解決自己的妒嫉,我的妒嫉會引起你的恐慌,然後你就會罵我,因為你想要隔絕妒嫉,應該說最自私的人就是最會譴責別人自私。 ◎你要在哪裡找善?就是要在惡當中,你才能看到善。 ◎陰影:比如說我很怕跟很討厭遲到這件事,有次上國際大師的課遇到一個姍姍來遲的人,他就坐我我旁邊,休息的時候我不得不跟他聊天。那個人變成我路上很好的一個朋友,從他遲到這件事裡面,我探索到說我一生怕遲到,這個可以追溯到最早我如果再遲到,人家就會說:『妳在家裡沒爸爸,所以妳才會遲到,妳就是沒紀律。』然後我們這種單親家庭的小孩,媽媽就會說:『要做給人家看。』 搞來搞去過了幾十年,對於人家遲到這件事,我還殘留著沒有爸爸就是沒紀律的情緒。這個歷程讓我看懂我自己內在的這些東西。當我釋懷的時候,我現在對於遲到的人,我會用一種不一樣的方式去接觸他們。 ◎不需要死了以後才去天堂,我想把天堂帶到這個世界。 ◎人要往生之前,彌留的狀態時,最常出現的話是「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