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Blue-field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金剛經與兩百萬分之一的羽毛

2009年03月11日
公開
6

金剛經與兩百萬分之一的羽毛 郝明義/聯合報 (本文節錄自近日由大塊出版的《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 把那隻鴿子身上的一支羽毛切成一千段。以千分之一支羽毛去沾沾海水,沾到多少就是目犍連的神通所及。而佛陀的智慧,則是那整個大海…… 從沒見過收音機的人,一下子看到收音機可以調整頻道,聽到一些新奇的聲音,是會很驚喜的。 從沒接觸過宗教,一下子體會到宗教信仰帶來一些神祕經歷的人,也是如此。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太好奇了。 親身感受到靈魂的重量 我有過幾次印象很深刻的神祕經驗。 除了〈大悲咒〉之外,我讀的第二部佛經是《地藏菩薩本願經》(簡稱《地藏經》)。頭一次讀的那天,是農曆七月。伴著無間地獄的種種場面,我讀到地藏菩薩「將承佛威神力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業報眾生」的表白,並向世尊做出承諾,「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如是三白佛言: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 夜半寂然的燈下,我悄聲一句句讀著:「如是三白佛言: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 直可以感受到只有我一個人的屋子裡,身旁卻另有靜靜聆聽者的存在。宇宙,森然。 讀《地藏經》,又讓我和逝去的父母有一次接觸的機會。 有一天,一位有「神通」的人士跟我說,我應該讀《地藏經》迴向給我逝去的母親。說她一直放心不下我,跟隨我多年,應該到讓她離開的時候了。 我母親是在我上初一的時候去世的。初一的年紀已經不小,可我對她去世的回憶卻一直很不清楚,很不真實。 我對她的思念,要再過六年才覺醒過來。而當時,還太早。 不過,畢竟有一點是我記得的。一位去參加我母親葬禮回來的叔叔,紅著眼告訴我:我母親的棺木要釘的時候,一直釘不進去。直到爸爸跟她保證一定會好好照顧我,要她放心,釘子才釘了下去。 聽了這位人士建議我讀《地藏經》,我半信半疑地先是回了一句:那也很好啊,我也正好可以和我母親多相處。 她說,陰陽相隔,終是兩受干擾。接著她說了她看到的我母親的衣著和鞋子的特徵,不由得我不信。 我照她說的,回家去讀了七遍《地藏經》迴向給我當時去世二十年的母親。迴向之後,感覺到一種淡淡的憂傷。像是在一個晴朗的清明節的早上,去掃墓的路上被一陣輕輕的風吹過的心情。 第二天我主動想到,那也該讀《地藏經》迴向給我父親。 我父親是一年多之前才過世的,不用別人指點,我都知道他和我在一起。 我去韓國奔喪,整理了一些父親的衣物帶回台灣之後,一天獨自在家裡午休。半睡半醒之間,矇矓中覺得有個人影飛快地掠進房間,才在床邊一坐,已經沒入我身。大約是一小團棉花的重量進入身體的感覺。這一下子嚇得我跳了起來,立刻奪門而出。 但是在大門剛關上的剎那,我卻直覺到那團棉花的重量,應該和我父親有關。我父親是不會害我的。所以我安慰著自己又開門進了家裡。 有一部電影叫《靈魂的重量》(21 Grams)。我沒量過一小團棉花是否二十一公克。但那就是我感受到的靈魂的重量。 因為成長的過程裡,和我父親的心結多,又得以在他晚年重新親近,所以當時即使沒有任何宗教信仰、沒有任何神祕經驗的我,也直覺到那是父子之間的一種牽掛。這時,想到也讀《地藏經》給他。 讀完迴向之後,比前一晚的感受清晰多了。我可以清楚地覺察到有一個無形的,類似影子的東西,慢慢地,一寸寸地,從我身體裡橫向移動出去。 我像是在和什麼離別,又像是自己在掏空什麼。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由自已地放聲痛哭。哭到聲嘶力竭,突然不知由來地反手一掌拍在自己額頭,才停止。 我讀過一部佛經(經名不記得),看到了一段。 佛陀的弟子之中,目犍連是神通第一。目犍連神通之大,看到一隻鴿子,就可以知道這隻鴿子過去一千世的由來,也可以知道這隻鴿子未來一千世的演化。 大家說目犍連的神通這麼厲害,不知和佛陀的智慧如何相比。 佛陀回答說:把那隻鴿子身上的一支羽毛切成一千段。以千分之一支羽毛去沾沾海水,沾到多少就是目犍連的神通所及。而佛陀的智慧,則是那整個大海。 這個故事讓我徹底清醒過來。 學佛學佛,可不是去學那千分之一的羽毛。 很多人經常把科學沒法解釋的事情,都稱之為「迷信」。但是長久以來,我也看到許多人越是不接受宇宙裡存在一些目前還無從探測的能量,越會在有人稍微展露一手和那些能量溝通的能力時,就五體投地,像一個從來不相信收音機會接收無線電波的人,一旦給他聽到收音機裡當真可以傳來一點聲音,就把那個不過是轉動了一下收音機調頻鈕的人,當成宇宙的創造者來膜拜了。 我很慶幸自己很早就有些對神祕經驗的體會。那段經歷,對我最大的好處,是從此對「神通」、「神祕經歷」等免疫。此後,不論什麼樣的大師、高手,表演多麼神奇的身手,我都不會為之所動。 每當看到人聽到、看到什麼大師指點了「前世」因果就敬若神明,我都會想到目犍連的故事。前後看得出總共兩千世因果變化的目犍連,才相當於那千分之一的羽毛,搖頭晃腦或故作神祕地談一次「前世」的人,那是兩百萬分之一的羽毛所能沾到的海水吧。 為什麼連「善」也不要執著 那時我在禪宗皈依了惟覺老和尚。決定去八里的靈泉寺打個禪七。 禪七的意思,是要在七天的時間裡剋期取證,有些突破性的領悟。我在心中給自己頭上綁了一條「必勝」的帶子,上了山。 打過禪七的人都知道,那七天有個過程。 前三天,通常都是找各種理由告訴自己,枯坐在這個禪堂裡是多麼沒有意義,不如趕快下山,把這時間用來做些更有價值的事情。所以,都在和要不要逃離、用什麼藉口逃離之類的念頭掙扎。熬到第四天還沒放棄,多少總會認命,開始比較「務實」地靜坐。 第五天,比較用得上功夫。 最後兩天,有些心得,鞏固或放大。 我也是這麼個路程。 而我第一次打禪七的心得之一,是終於知道為什麼要打破「善惡」的分別心,為什麼連「善」也不要執著了。 那是在第四天。我剛剛用一萬個理由勸說自己不要浪費生命,趕快下山,又好不容易抵抗過這些誘惑後,有一支香的時間坐得比較好。 我安靜地坐在那裡,看著自己的念頭此起彼落,相衍相生。 這麼說吧。第一個念頭是禪堂。由禪堂而想到食堂。食堂想到筷子。由筷子而竹子。由竹子而叢林。由叢林而原始人。由原始人而取火。由火而燈。由燈而電。由電而愛迪生。 但就在我自以為很清楚地掌握自己念頭一路流轉到這裡的時候,天外飛來一個畫面,一群赤條條的男女跳出來,在荒淫作戲。那是多年前看過一本小說裡的場景。我驀然嚇得一身冷汗。 如果我的念頭是從香車而想到美人,想到美人的時候跳出這些性愛場面,倒罷了。起碼你有一個線索,可以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聯想到這裡。但是,為什麼我在由「電」而想到「愛迪生」的那個環節上,莫名其妙地跳出一個毫無來由,無所根據的男女性愛嬉戲的場面?這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啊! 我頭一次那麼深刻地體會到自己的念頭其實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或者說,自己是不受自己控制的。 這種毫無來由,無所根據的念頭,會不會有一就有二,不斷地發生在日常生活之中? 會不會,我平日自以為是的,許多以為是「善」的堅持,也只是類似那些男女性愛嬉戲的場面,其實是不受自己控制,莫名其妙蹦出來的一些念頭呢? 也在那一會兒,我想到多年前看過一部電影《自由之路》(YOL)所留下的感觸。 《自由之路》是一個土耳其異議分子導演,在監獄裡畫好分鏡劇本,偷運出來交助手幫他拍攝的電影,後來他逃獄出來親自剪輯完成。 電影講幾個出獄的人的故事。其中一人因為在被捕過程中涉及其妻舅之死,很不被妻子的娘家所諒解。出獄後,他去探訪投靠娘家的妻子,遭到仇視,不准他帶家人離開。但妻子違背娘家的禁令,還是帶著子女和他逃離。 這對久違的夫妻在逃亡的火車上,禁不住重逢的激動,擠到廁所裡親熱,差點被圍在廁所外面的人打死。好不容易警察把他們救了出來,訓斥他們不知羞恥,不知給孩子們做個好榜樣。接著,趁警察離開的一個空檔,娘家的人趕至,開槍殺了這對夫妻,然後把孩子帶了回去。 這部電影是1982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得主。我在後來的金馬獎外片觀摩展上看的。頭一次看土耳其電影,散場後我被兩個問題堵得心口悶悶的:人家夫妻在火車廁所裡親熱,干那些乘客什麼事,惱怒成那個樣子?人家夫妻要另過日子,娘家人幹嘛非得一路追殺,寧可帶回去兩個沒了爹媽的孩子自己扶養? 這兩個悶了許久的問題,卻在那天的禪堂裡突然回到我的心頭,幫我找到了為什麼對「善」也不能執著的答案。 乘客和娘家的人,都是自認為在「替天行道」,自認為是「正義」的化身。那是土耳其的風俗民情。然而換一個地方,換一個人來看,那些「正義」卻可能只是「粗暴」。所謂「善惡」,所謂「是非」,不過是價值觀的投射。而價值觀,是會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的。正如我看土耳其人對「善」、「正義」的執著不以為然,其他地方的人看我對「善」、「正義」的執著也可能不以為然。 所謂「正義、正義,多少邪惡假汝之名而行之」,正是一心執著於「善」的人所可能造成的結果。 佛法裡的「不思善,不思惡」,不是要人沒有是非善惡的判斷能力,而是要我們認清「善」、「惡」都是一些價值觀。價值觀都是一些念頭。而我們對自己的念頭所能把握的其實並不多,並不大。 所以,不要執著於一些事實上我們連自己都把握不大的念頭。 禪七,正是透過一個封閉的空間,一段密集的七天時間,來讓人和自己的念頭對話,認識念頭,進而練習控制念頭,讓自己當念頭的主人,而不是讓不受控制的念頭當自己的主人。 有了這個體悟之後,在那次禪七剩下的兩天時間裡,我就比較有了用功的方向。到第七天,終於體會到〈心經〉裡面為什麼會有「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段文字。 下山後,我覺得人生大不相同。對佛法的體會也大不相同。再讀《金剛經》,覺得可以上手了,最少從道理上也明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怎麼回事了。

天啊!小四考這個?可憐可憐孩子吧

2009年03月09日
公開
20

天啊!小四考這個?可憐可憐孩子吧 【聯合報2009.03.07 ╱李家同�暨南、清華、靜宜大學榮譽教授(新竹市)】 最近,我在大學演講,都會有教授向我反映:我完全不懂我的孩子的國文考題,又怕他考不好,只好將他送進補習班補國文。有趣的是這個孩子什麼功課都不需補習,但必須補國文。國文有這麼難嗎?請看以下的考題,這是一位國小四年級學生的考題。 這份給小學四年級學生的考題,令我傻眼,我一題也不會做,我將考卷寄給幾百位我的好友。所有回信者都說不會,只有兩位試做,答案也都不同。我的好友中包含了多位大學校長和教授,他們一致的反應是:題目太難了,小學生不該學這些東西。究竟難不難?我最後求教於兩位大學的中文系教授,他們也不會,而且他們都說這是修辭學的範圍,小孩子怎麼可以學這種玩意兒? 我們首先要確定這種題目難不難,答案無比簡單,這當然很難。小四的孩子如何能懂「映襯」。「映襯」絕對是一個抽象的觀念,文學修養好的人也許可以意會,我就問了好多人何謂「映襯」,越問越糊塗,至今不知道什麼樣的句子屬於「映襯」。 在小學考如此艱深的題目,可想而知的是孩子會多麼的沮喪,也可以想像得到孩子們對國文的望之生畏。我小時候不管這些,只學了一些成語和典故。雖然不懂「映襯」,至少會看書,也會寫還算通順的文章。尤其幸運的,我從未為國文而煩惱過,我從小就很喜歡上國文課。 不會這些修辭學,有沒有關係?對我而言,顯然是沒有關係,因為我看得懂文章,也能寫文章。我的那些朋友,也都不會「遞進」和「承接」,照樣在社會生存,好幾位非常出人頭地。我為了小心起見,又去問了幾位中文系教授,他們都說學了這些學問,無助於小學生的國文程度。我們大家每天都會讀文章,有那一位是因為知道每一句話的修辭格以後才瞭解文章的意義的?又有那一位在寫某一句話的時候,知道這個句子屬於那個修辭格的。比方說,我們小時候都曾寫過「媽媽愛我,她每天燒好吃的菜給我吃」。我們恐怕一輩子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格。 我不願在此追究這種出難題考學生是如何開始的,很多人說,這種難題的受害者是廣大的無辜小孩子,受益者卻是補習班。我希望這不是事實,因為考試領導教學,已非好事,補習班領導教學,完全是匪夷所思。問題是:主管教育的政府官員知不知道小學生的痛苦呢?我建議教育部的大官們做做這份考卷。做完以後,總該採取一些行動吧,我們的小孩子太可憐了。 我們小學生的家長們不能再對這件事沉默了。你們應該讓教育當局知道你們的想法。孩子害怕國文,是一件可怕的事。

老師把國語變恐怖了!

2009年03月09日
公開
27

老師把國語變恐怖了! 【聯合報2009.03.08 ╱黑白集】 小四的國語考題,連大學教授看了都瞠目結舌,不知如何作答。什麼句子叫映襯、排比,什麼是遞進複句、承接複句?才開始學習自我表達的十歲孩童,被老師提早趕進修辭分析的恐怖世界,簡直是反教育。 可怕的是,這還不是一個學校某位怪咖老師的一時興起之作,而是國小語文課的普遍現象。一位國小老師說,國中國文「都在講修辭」,如果小學不教,進了國中就跟不上。原來,台灣的教育是以折騰孩子為己任,而且一脈相承、環環相扣;國小受苦,只是為了國中受難作準備。 這種恐怖教學法,若有助於磨練孩子的心志和能力也就罷了;事實上,卻只加速學生國語文的「火星文」化而已。試想,才認了幾年字的學童,語文課最重要的應是學習感受與表達,行有餘力再談欣賞進階。但當老師把語文修辭變成了化學分析,學生必須辨識每個句型並加以分類,不僅本末倒置,也著實教人倒盡胃口。 越喊解放,卻綁得越死,十年教改讓人無言以對。許多上一代的人從未學過修辭學,文章照樣寫得精采通暢;現在小學就上修辭,反倒教出許多連句子都寫不完整的學生,這不是揠苗助長嗎?更何況,小四上的只是「國語」課,不能讓孩子先好好學會講話嗎? 多年來,不知道有多少家長和孩子們活在恐怖的修辭的夢魘中,苦苦掙扎,卻投訴無門;最後,只能藉李家同教授的投書代為反映其疑惑與不滿。僅從這個過程,教育體系的知覺遲緩已一覽無遺了。教育部!這回你聽見了嗎? ........................ 聯合報:老師把國語變成恐怖世界! 更新日期:2009/03/08 12:35 聯合報繼昨天刊登暨南大學李家同教授投書反應小學生學「修辭學」的痛苦和不滿之後,今天聯合報「黑白集」繼續痛批台灣的國文教育「簡直是反教育」。   文章指出,小學四年級的國語考題,連大學教授看了都瞠目結舌,不知如何作答。什麼句子叫「映襯、排比」,什麼是「遞進複句、承接複句」?才四年級、十歲的孩童,剛開始學習自我表達,卻被老師提早趕進「修辭分析」的恐怖世界,簡直是反教育。   可怕的是,這還不是一個學校、某位「怪咖老師」的一時興起之作,而是國小語文課的普遍現象。一位國小老師說,國中國文都在講「修辭」,如果小學不教,進了國中就跟不上。這種恐怖教學法,如果有助於磨練孩子的心志和能力也就罷了;事實上,卻只加速學生國語文的「火星文」化而已。試想,才認了幾年字的學童,語文課最重要的應是學習感受與表達,行有餘力再談欣賞進階。但當老師把語文修辭變成了「化學分析」,學生必須辨識每個句型並加以分類,不僅本末倒置,也著實教人倒盡胃口。  聯合報的這篇文章說,多年來,不知道有多少家長和孩子們活在恐怖的修辭的夢魘中,苦苦掙扎,卻投訴無門;最後,只能藉李家同教授的投書代為反映大家的疑惑與不滿。單單從這個過程,教育體系的「知覺遲緩」已一覽無遺了。文章最後沉痛呼籲,「教育部!這回你聽見了嗎?」

證嚴法師的一段話

2009年03月08日
公開
6

證嚴法師曾說過一段話: 「原諒曾經傷害過你的人,也要做一個不輕易被傷害的人。」 很多的時候, 我們需要給自己的生命留下一點空隙, 就像兩車之間的安全距離, 一點緩衝的餘地, 可以隨時調整自己, 進退有據。 生活的空間, 須藉清理挪減而留出; 心靈的空間, 則經思考開悟而擴展。 打橋牌時要把我們手中所握有的這副牌, 不論好壞, 都要把它打到淋漓盡致; 人生亦然, 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事, 而是我們處理它的方法和態度, 假如我們轉身面向陽光, 就不可能陷身在陰影裡。 當我們拿花送給別人時, 首先聞到花香的是我們自己; 當我們抓起泥巴想拋向別人時, 首先弄髒的也是我們自己的手。 一句溫暖的話, 就像往別人的身上灑香水, 自己也會沾到兩.三滴。 因此,要時時心存好意。 腳走好路。 身行好事。 惜緣種福。 光明使我們看見許多東西; 也使我們看不見許多東西。 假如沒有黑夜, 我們便看不到天上閃亮的星辰。 因此, 即便是曾經一度使我們難以承受的痛苦磨難, 也不會是完全沒有價值。 它可以使我們的意志更堅定, 思想人格更成熟。 因此, 當困難與挫折之來, 應平靜面對、樂觀的處理。 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磨擦, 有些話語秤起來不重, 但稍一不慎, 便會重重地壓到別人心上; 同時,也要訓練自己, 不要輕易被別人的話扎傷。

獻給女性》被切除的人生

2009年03月08日
公開
10

●延伸閱讀: 榮譽謀殺 Honor Killings - lest we forget 女性割禮源起非洲 1.5億女性受過酷刑 獻給女性》被切除的人生 卡蒂Khady(梁若瑜/譯)/聯合報 選自由大田出版的《被切除的人生》 內容連載 他們愛我,卻不會救我,因為我的媽媽、外婆都是這樣長大的。那年我七歲,我好痛,我的陰蒂被切除了…… 今天我們要來淨化妳 我是在獨立日的前一年,即1959年十月的某一天誕生的。所以1966年我七歲,剛上小學。在此之前,我一直過著備受呵護的幸福生活。長輩們教我學廚藝、認識農務,和認識外婆們(按,塞內加爾為一夫多妻社會)拿去市場販賣的各式香料。我大約四、五歲時得到了屬於自己的小板凳;是福蕾外婆叫人幫我做的,因為每個小孩子都有自己的小板凳。孩子坐在板凳上吃古斯古斯小米飯,然後把它收在母親的房裡,或收在那位養他、洗他、打理他衣著、餵他、哄他或懲罰他的祖母的房間裡。孩子會把它帶在身邊很久,直到木頭裂了,或長大了,而得到一個更大的板凳。這種時候,就可以把自己的小板凳轉送給較年幼的孩子。 它是外婆請人幫我做的,也是她替我付了工錢。我把它驕傲地頂在頭上,它象徵著我脫離了童年初期,不再直接坐在地上,而是成了一個大孩子,坐姿或站姿都有如大人。我走在田裡,走在市場的巷弄裡,走在院子裡,我從家裡走去汲水處,走在從外婆家到母親家路上的鳳凰木、猴麵包樹和芒果樹之間,我走在備受保護的安逸生活裡,沒想到這種生活卻即將戛然終止。 打從我七歲起,我從捷斯走到紐約,中途經過羅馬、巴黎、蘇黎世和倫敦,我從來不曾停下腳步,尤其記得那一天,外婆們來告訴我:「今天呀,乖孫女,我們要來淨化妳。」 前一天晚上,我的表姊妹們從首都達卡(Dakar)來找我們,她們學校放長假了。一共有我六歲的妹妹妲芭、我的表姊妹蕾蕾、安妮和恩黛葉,還有一些我不記得名字、比較遠房的表親。十幾個六歲到九歲不等的小女生,統統伸長了腿坐在一位外婆的房門前台階上。我們玩扮家家酒,玩市場買賣香料,用爸媽在家裡替我們做的小鐵鏟玩炒菜,爸媽還用木片和破布幫我們縫洋娃娃。 這天晚上,我們就像平常一樣上床睡覺,睡在外婆、阿姨或母親的房裡。 「淨身以便能祈禱」 隔天一大清早,我被叫起來,別人幫我洗了澡。母親幫我穿了一件無袖的碎花洋裝,是非洲布料,歐式剪裁。我還清楚記得它的顏色:棕色、黃色和蜜桃色。我穿上我的橡膠小涼鞋,即我的「小啪啪」。時間還很早,馬路上都沒有人。 我們沿著清真寺旁邊的那條路走,許多男人在寺裡做禮拜。大門敞開著,我能聽到他們的聲音。太陽還沒升起,已經開始很熱了。這時是雨季,但今天並沒有下雨。再過幾個鐘頭,溫度將高達三十五度。 母親帶著我和妹妹到外公的第三位妻子家中,她大約五十多歲,身材矮瘦,個性和藹且非常溫柔。我的表姊妹們這一趟來就是住在她家,她們和我們一樣,也已沐浴更衣,乾淨整潔地群聚在那裡等候,一副天真模樣,又隱約有點不安。母親隨即留下我們,獨自離去。母親是一位偉大的女性,我當年不太瞭解她,但她毫不重男輕女,一視同仁地帶大了兒子和女兒。每個孩子都能上學,都一樣要幹活,每個孩子也都得到相同的懲罰和關愛。但她就這麼離去,一句話都沒跟我們說。 事情很不尋常,因為外婆們忙進忙出,神祕兮兮地交頭接耳,不讓我們聽到談話內容。雖然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但我知道想必不是好事。忽然,一位外婆把那群表姊妹叫過去,因為那位「女士」來了。她穿了一件靛藍色的長袍,戴著寬大的耳環,個子小小的,我認得她。她是外婆們的朋友,在社會階級上,隸屬於鐵匠階級。在她這個階級裡,由男人負責打鐵,男人負責「割」小男孩,女人則「割」小女孩。在場的還有另外兩個婦人,她們身強臂粗,我之前沒見過。我一些年紀較大的表姊可能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但她們什麼都沒說。 外婆用索寧克語告訴我們說,我們即將被施行「薩蘭德」(salind)以便「能夠祈禱」,以我們的語言來說,意思就是「被淨身而得以祝禱」。用法文就是「進行割禮」。也有人說「割」。 這項宣布很震撼。我現在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了:媽媽們在家裡有時會提起這件事,聽起來就像一種能提升自己境界的祕方。這時候,過去一些曾幻想過的畫面彷彿又在我眼前浮現。大姊姊們曾經經歷過這種事,她們都是由主導家事和教育孩子的祖母們所帶大的。每當有小女孩誕生時,第七天受洗後,就是由她們負責用針替孩子打耳洞,並用紅黑相間的細線穿過,避免耳洞癒合。她們負責打理婚禮、準備接生事宜、照顧新生兒,也由她們決定我們的淨身日子。 母親們離去了。當下有一股莫名的失落感,但我現在知道任何一位母親,就算內心再堅強,也無法忍受親身目睹自己女兒即將經歷的事,更不忍聽到那悽慘叫聲。她們知道詳細的流程,畢竟她們自己也是過來人,而當對象是她自己的骨肉時,她無異於再痛一次。然而她卻接受,因為事情就是這樣,而且她無力抗拒這種號稱「淨身以便能祈禱」和確保女孩到婚前都保有處子之身,並在婚後對婚姻忠誠的野蠻習俗。

因果報應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2009年03月07日
公開
11

轉貼: 如果把girl改成boy,應該可以獲得更多共鳴! What goes round comes round 因果報應 Hey girl, is he everything you wanted in a man? 嘿~女孩 這就是妳想要的男人嗎? You know I gave you the world 妳知道我給了妳全世界 You had me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我也逃不出妳的掌心之間 So, why your love went away? 所以當妳不再愛我的時候 I just can't seem to understand 我真的無法瞭解 Thought it was me and you, baby Me and you until the end 一直以為我和妳會走到永遠 But I guess I was wrong 但我想我是錯了 Don't wanna think about it 不願意去想 Don't wanna talk about it 也不願再多說 I'm just so sick about it 我對這一切感到厭惡 Can't believe it's ending this way 無法相信我們就這樣結束 Just so confused about it 我真的好困惑 Feeling abused about it 更感到萬分沮喪 I just can't do without you 我怎麼能夠沒有妳 So, tell me is this fair? 告訴我這一切是否公平? Is this the way it's really going down? 真的就這樣了嗎? Is this how we say goodbye? 我們就這樣說再見了嗎? Should've known better when you came around 我早該料到當妳出現在我生命的那一天 That you were gonna make me cry 註定有那麼一天妳會讓我哭泣 It's breaking my heart to watch you run around 看妳離開令我心痛不已 Cause I know that you're living a lie 因為我知道妳的世界充滿了謊言 But, that's okay, baby, cause in time you will find 不過無所謂,寶貝,因為等到時機出現妳會發現 What goes around, goes around, goes around ,Comes all the way back around Yeah 妳會嚐到苦果的,妳會嚐到被背叛的滋味的,有朝一日妳會得到同樣的報應的 (let me paint this picture for ya, baby) 但如今風水輪流轉讓我將現實攤在妳眼前 You spend your nights alone,And he never comes home 如今妳一人孤枕難眠,因為他再也不歸家 And everytime you call him, all you get is a busy tone 每一次打電話給他,永遠都佔線 I heard you found out That he's doing to you What you did to me 我聽說妳終於發現,現在他對妳做的一切,就是當初妳對我做的一切 Ain't that the way it goes 而這不就是背叛的行為? When you cheated, girl My heart bleeded, girl 當初妳的背叛,讓我的心流血不止 So it go without saying that should let the feeling hurt 不用說也知道妳讓我有多受傷 Just a classic case scenario 所以這一切都只是典型的背叛 Tale as old as time 一個再也簡單不過的行為 Girl, you got what you deserved 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因為妳終於嚐到了心痛的滋味 And now you want somebody To cure the lonely nights 現在的妳是多想要一個人在身邊來陪伴妳度過漫漫長夜 You wish you had somebody That could come and make it right 妳只希望有個人在身邊彌補妳所犯的過錯和罪孽 But girl, I ain't somebody I'm out of sympathy 但女孩,我絕對不會是那個人,我也絕對不會對妳心生憐憫 See...看吧 You shoulda listened to me, baby 妳早該聽我的 Because 因為 What goes around comes back around 背叛的下場 終將得到報應

可憐張愛玲

2009年03月05日
公開
33

可憐張愛玲 袁瓊瓊 2009-03-05 我在網路上查張愛玲小團圓相關資料,帶出許多張愛玲的「傳奇」出來。 許多人寫她,有認真的,有茶餘飯後的,有傳記,有她小說改編的影片,影片與原著的比較,有「滾滾紅塵」和「她從海上來」,比較林青霞和劉若英誰比較像張愛玲;有人談她的生,有人談她的死,及於她的祖上,她的家庭,她的父親母親,她弟弟,友人..........她生前使用過的物品,假髮梳子粉盒看過的書寫過的字發過的信件,證明她的經歷她的存在與病痛與死亡的文件........ 看了一大堆,當然是哪一種說法都有。「不是她」的人太多了,而人人,在張愛玲成為「張愛玲」之後,某方面來說,所有人都有權力觀看她,評量她,愛慕她崇拜她,也斷定她傷害她。 如果不是這樣多的注視,「張愛玲」不可能這樣重要吧,就算她自己再好再優秀,不是這樣多的注視,她地位不會這樣崇高吧。「紅樓夢」也是百年後才被認定為藝術的,「梵谷」也是死後才值錢的。如果在身前享有了名聲,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便是要去面對(如果有那個好奇的話)整個世界對自己的意見。雖然這注視,無法避免會像她寫過的句子:「即算是金打的牌坊,也會在眾人的口唾裡生鏽。」 有了與名聲俱來的利益,便必須背負與聲名俱來的包袱。所以我對公眾人物的看法一直是這樣,「一身文武藝,賣與百姓家」,自己衣食父母既然是大眾,那麼其實便沒有拒絕被注視的權力。有點像與大眾的鬥智,大眾拼命想要「看見」,而公眾人物則努力不讓自己被看見。或著是索性安然自在於那些「被看」。我覺得達賴喇嘛和大寶法王便有這種境界。 如果公眾人物對於自己「被看」這件事,有某些覺悟,可能自己便會約束自己,少做些狗皮倒灶的事,因為到處都有「天眼」。也許就應該道德上要高標一點,行止上要更知分寸一點,如果不想被罵或被笑話的話。 但是,有時候,身為公眾人物,什麼事不做,也還是會有些什麼,染色桶似的,五顏六色向你傾倒而下。 這種時候,該有個聲音來蓋棺定論,為自己辯護吧。 在我看,「小團圓」便是這個聲音。 我支持宋以朗的說法,認為張愛玲並不想銷毀小團圓。1992年3月張愛玲給宋淇信件說要銷毀小團圓,但是1993年7月和10月給皇冠編輯的信件上是明白表示了想盡快修改完小團圓出版,「不會再對讀者食言」。 現在小團圓出了。技術上沒法與她自己的顛峰作品相比,但是意義上,十分龐大。這是晚年張愛玲回顧她的一生,做的最為坦率透明的告白。透過小團圓,可以看知她的孤寂她的驕傲,甚至她的天真和其實毫不世故,直到七十多歲都還如此。這是看遍她所有作品,看遍所有學者專家對她的解說與研究都完全無法猜知的一點。 這其實解讀了她的晚年,為什麼把自己放置於那樣的生活裡。她不過一直在逃而已。她寫人性那樣透徹,真實人生裡,她不了解人,不理解與人應如何應對,她像計算數學方程式一樣「歸類」她自己與他人的互動,而總發現自己解題錯誤。 對愛從來沒有放心過。 小團圓裡某些言語看了要心碎的。她點點滴滴撿拾那些別人喜歡過她的證據。廣大的人群包圍她,然而似乎是無意義的環繞。她晚年的微光,那些小小的閃亮,淡薄的溫暖,來自於某個堂兄,某個他人的好友,某個疏遠的陌生人,曾經表達過:「喜歡她。」 她是被愛過的,遙遠的,剎那,或許之後便消失了,但是有過的。她是可愛的。曾經被愛的。 撿拾這些微光,以「曾經被愛過」證明自己確實存在。 我們不都在某種意義上,花一生在尋求這個明證嗎。 張愛玲的年代,不做興把愛放在檯面上。缺了或有了都要視而不見。小團圓裡,張愛玲隱微的表達了這個事對她其實是多麼的重要,然而,她這一生,似乎從未學到要求,甚至沒有學到訴說。

感情遊戲

2009年03月05日
公開
39

感情遊戲 節錄自: (本文選自本書序�作者張讓為本書譯者�時報出版提供) 你是什麼東西﹖ 真正好的小說讓讀者看見故事裡的人物﹐經歷他們的生活﹐而小說家本身隱而不見。所以福婁拜才說在他的作品裡﹐他無處不在卻又無處可見。才氣過盛或虛榮心太強的小說家難免要炫耀才華﹐字裡行間總不忘呼叫﹕『看我!看我!』像那種滿身勛章的軍人或是一身燦爛的明星。寫作無疑需要才華﹐但才華是有負擔的。才華的義務在於以最好的方式為作品服役﹐而不在招搖自己。這種駕馭才華的功夫本身需要格外的能事﹕一是在於技巧的控制﹐一是自我的節制。小說家常不免發現寫小說的過程除了是文字的推敲、技藝的掌握﹐更是自我的掙扎。作者必須不斷約束那急欲跳出來張臂揮舞的自我﹐犧牲本能的虛榮以豐盈筆下的人物。我想﹐孟若正做到了這點。 《感情遊戲》這些短篇裡﹐不管是隱約或是分明﹐充滿了不同程度的憂傷和遺憾。不是讓人沉溺頹廢的激情﹐而是讓生活中的無奈和生物自保的本能修剪到可以處理的尺寸和強度﹐像一幅褪色但主題和技巧仍然驚人的老畫﹐儘管色澤暗淡了卻絲毫不減它激發回憶和激情的力量。也就是﹐孟若不寫置人於死的激情﹐代之以更接近現實、受到壓抑或刪改的慾望和憧憬。並非這些憧憬、慾望欠缺置人於死的猛烈﹐而是﹐為激情而死的年輕和浪漫﹐比不上為現實而妥協的膽怯和切實。只有英雄才會拋棄一切為理想或信念去死﹐一般人在不知不覺間選擇了比較穩妥苟且的途徑﹐而以崇拜英雄為補償。這樣我們不需要犧牲太多﹐卻保留了對轟轟烈烈的嚮往﹔畢竟﹐我們也做了犧牲。 本書中幾乎每篇故事裡都有一樁關鍵事件﹐有的改變了故事﹐如〈感情遊戲〉裡的假信﹐如〈家傳傢具〉裡『我』在艾芙瑞妲住處的那一頓午餐﹐〈葵妮〉裡的蛋糕事件﹔有的似乎應該旋乾轉坤而終究沒有﹐〈浮橋〉裡的橋上一吻﹐〈安慰〉和〈記得的〉裡的外遇﹐〈柱和樑〉裡來諾的秘密信﹐〈蕁麻〉裡重逢初戀情人﹐〈狼過山來了〉裡的最後一戀。這些對故事人物似乎驚天動地的事件﹐充滿了扭轉未來的可能﹐但是它們封鎖在記憶和秘密裡﹐終究止於是孤立事件﹐成為現實眾多元素當中的一件﹐隨著現實之流漂浮﹐並沒改變現實﹐可能甚至更強化現實﹐讓現實能夠在既定的路線上﹐完成它必須的軌道。這些事件代表了什麼﹖是遺憾嗎﹖還是夢境﹖似乎﹐孟若通過這些事件所表達的並非遺憾﹐有些遺憾沒錯﹐但並非全部﹐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所表現的更是對夢境的護持。因為故事人物跨出了常軌﹐給自己製造出了一個仿彿隔絕在肥皂泡中的獨立宇宙﹐從而得以重新面對現實生活裡的種種不堪而繼續前進﹐這些出軌事件是他們得以維持理性正常運作的心靈避難所。它們說明了現實必然的不完滿﹐也說明了現實固然無可更改﹐但未必不能做小小的修正。經常﹐在想望和現實雙邊的挾持下﹐人也只能做到這樣了。這是現實的荒謬喜劇﹐帶著黑色﹐引人微笑認同。

孩子給爸爸媽媽的一封信 

2009年03月04日
公開
36

1. 我 的 手 很 小﹐無 論 在 什 麼 時 候 ﹐請 不 要 要 求 我 十 全 十 美﹔我的 腿 很 短 ﹐ 請 慢 些 走 路﹐以 便 我 能 跟 上 您 。 2. 我 的 眼 睛 並 不 像 您 那 樣 見 過 世 面 , 請 讓 我自 己 慢 慢 地 觀 察 一 切 事 物 ﹐並 希 望 您 不 要 對 我 加 以 過份 的 限 制 。 3. 家 務 總 是 繁 多 的﹐ 我 的 童 年 是 短 暫 的 , 請花 一 些 時 間 給 我 講 一 點 有 關 世 界 的 奇 聞 ﹐ 不 要 把 我 當 作 取 樂 的 玩 具 。 4. 我 的 感 情 是 脆 弱 的 ﹐請 對 我 的 反 應 要 敏 感一 點 ﹐ 不 要 整 天 責 罵 不 休 , 對 待 我 應 像 對 待 您 自 己 一 樣 。 5. 我 是 "上 帝 " 賜給 您 的 一 件 特 別 禮 物 , 請 愛 護 我 , 抱 我 的 時 候 要 經 常 訓 教 我 所 作 的 運 動 ﹐ 指 教 我 靠 什 麼 生 活 , 訓練 我 對 人 的 禮 貌 。 6. 我 需 要 您 不 斷 的 鼓 勵 , 不 要 經 常 嚴 肅 地 批 評 和 威 嚇 , 但 要 記 著 , 您 可 以 批 評 我 做 錯 的 事 情 , 不 要 批 評 我 本 人 。 7. 請 給 我 一 些 自 由 , 讓 我 自 己 決 定 有 關 的事 情 , 允 許 我 做 錯 事 或 不 成 功 , 以 便從 錯 誤 中 吸 取 教 訓 , 總 有 一 天 , 我 會隨 心 所 欲 地 , 正 確 地決 定自 己 的 生 活 之 路 。 8. 不 要 讓 我 經 常 重 做 某 件 事 情 , 我 知 道 做 事 是 困 難 的 , 請 不 要 試 圖 把 我 同 別 的 大 哥 哥 大 姐 姐 們 相 比 較 。 9. 不 要 怕 同 我 一 起 去 度 周 末 , 小 孩 需 要 從 父 母 那 裡 得 到愉 快 , 正 像 父 母 從 小 孩 那 裡 得 到 歡 樂 一 樣 。

閱讀的姿態這麼美

2009年03月03日
公開
37

閱讀的姿態這麼美 【2009.02.09 聯合報╱張曼娟】 親愛的阿靖: 午後的秋日陽光,透過窗簾,溫和的照進教室,那是小學堂上課前的十分鐘,許多國小的孩子已經吃過午餐,他們進教室去,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有些在背書、有些在下棋,總會有幾個愛閱讀的孩子,聚攏在書架旁,席地而坐,垂著頭,專注的閱讀著。他們是最安靜的孩子,卻最吸引我的眼光,我覺得他們非常美麗。 看著他們的時候,我想到自己小時候,課外書那麼缺乏的年代,哪個孩子家裡有故事書,就變成眾星拱月的公主或王子,大家努力討好他們,為的是跟他們借書。沒有書可以讀的年代,那麼渴望閱讀。小學四、五年級時,每個教室都規畫出一個小小的閱讀區,由學校圖書館提供幾本書,輪流在每個班級借給學生閱讀,不管有多喜歡那本書,一、兩個禮拜之後,它都會離開。 為了節省閱讀時間,我和好朋友共讀一本書,這樣一來,就可以在故事書離開我們教室之前,把所有的故事都讀完。我們併肩坐下,將書攤展開來,平放在她右邊膝蓋與我的左邊膝蓋上,我們的視線與呼吸幾乎調成一致,配合著彼此的速度與感受,有時候她先讀完一頁,有時候我先讀完一頁,我們必須按捺住好奇,耐心等待,等著一起翻頁,一起發出驚歎或笑聲,有時是眼淚。 可能因為併肩貼靠著的關係,我特別能感受到同伴在閱讀過程中的細微變化,眼珠的轉動,氣息的頻率,情緒的起伏,彷彿我在窺探的,是她內在的靈魂,一個祕密的領地。 從那時候我就知道,閱讀是一件很深沉的事,一種很繁複的活動。只是,看起來安靜而已。 親愛的阿靖,還記得當你童年時,我們在午睡前的那些閱讀時光嗎?更小的弟弟也加入了,他其實還不識字,卻也有自己鍾愛的故事,他要求我一遍又一遍的講述,從熟悉的故事裡,我們到底可以獲得什麼呢?一條已知的路徑,通向的不再是目的地,而是路上細微的景物,那些一閃而過的剎那,我們試圖看得更清楚。 當網路愈來愈無所不在、無所不能,我總被問道:「有一天,網路會不會全面取代紙本?」或者是:「文學並沒有實用價值,我們為什麼要閱讀?」網路比較像是一種即時的傳播媒體,能夠迅速有效的帶領我們抵達目的地,卻無法令我們一遍又一遍的觀看那些細微的景物,紙本的優越性,就在這裡。打開一本書,嗅聞它的氣味、觸摸它的質感,真正懂得欣賞的人,會像品味紅酒或是鑑賞珍貴皮革那樣的,感受一本書。至於文學有沒有實用價值,就看你怎麼看待靈魂了。文學的閱讀與一切藝術活動一樣,都屬於無形的、內在的、靈魂的層次,它不同於有形的、外在的、專業的這個層次,卻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人在專業能力上有很好的表現,卻始終感覺空虛、煩躁、不快樂;有些人或許在生活上表現平庸,卻擁有平靜、知足、感激與喜樂。受到滋養的靈魂,才會有快樂的人生。而我相信,閱讀是一種豐厚的滋養。 我的眼光時時搜尋著閱讀的人,書店或圖書館;車站或河邊;咖啡館或高山上,那微微俯就的姿態,專注的神情,謙遜而優雅,看似靜默,卻蓄積無比的爆發力。

我的同學 - 來雄 ( 97年廣播電視小金鐘入圍作品 )

2009年03月03日
公開
36

part 1 這是一部有關教育的紀錄片, 這是小學六年級學生製作的紀錄片, 這是班上第一名記錄班上最後一名的紀錄片, 讓我動容的是,第一名的孩子懂得尊重別人, 讓我感覺這班的班導給了孩子們良好的教育環境, 希望這些孩子在長大之後,依然能保有那份善良純真的特質... part 2 我的同學來雄!小六師生拍紀錄片 更新日期:2009/03/02 成績好壞就可以斷定未來嗎?桃園有個小六老師,發現班上考最後一名的學生「來雄」,雖然功課差,卻有過人的繪畫天份,老師想把來雄的校園點滴拍下來鼓勵其他人,找班上4名學生聯合拍片,雖然都不專業,但寫實的紀錄片,不但獲得97年廣播電視小金鐘入圍作品,在網路上更是一夕爆紅。 影片旁白:「從我們五年級開始,當同班同學起,他似乎是永遠的第一,只不過他是從後面數來第一,他就是我的同學來雄。」 主角來雄,不管是國語、數學,成績總是差強人意,但他卻有著超強本領繪畫。影片旁白:「上課一條蟲,下課一條龍,畫畫的時候啊,大概就變成噴火龍。」 這是去年桃園平鎮北勢國小班上第一名,紀錄最後一名同學來雄的紀錄短片,片中男主角雖然功課不好,但導師溫雅惠並沒有就此放棄,反倒發覺來雄的繪畫天份,讓他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溫老師:「這顆種子是很有活力的,只要給他陽光、空氣和水,他就一定可以找到可以發芽的一塊土地。」 更難得的是,這部紀錄片,是由班導師跟班上4名小六學生在畢業前夕拍的,雖然都不是專業,但卻將同學和來雄的互動很寫實地紀錄下來,11分鐘的短片卻激勵人心,不但獲得97年廣播電視小金鐘入圍作品,在網路上更是一夕爆紅。

被上帝遺棄的天使?

2009年03月02日
公開
38

在美牛媽家看到她寫的:別吝嗇讚美小孩,忽然憶起我遇過的事: 某一個星期日,孩子們還在睡,我獨自去了市場買菜,順便買午餐,經過一家飲料店,就又排隊等我要的珍珠綠茶,然後來了一對母女,那母親一頭橘紅色的頭髮@@,矮又瘦,她女兒看來只有四歲大吧!就在那母親要點飲料的時候,小女孩墊起腳尖趴上了收銀機說:「媽~麻!我要奶茶,我要那個...」話還沒說完,那母親轉身就給她迎面的一巴掌,說:叫妳不要吵妳不會聽啊!然後又準備要點飲料,那小女孩又嘟嚷了一聲:我要奶茶!那母親又是一拳往那小女孩臉上一擊,然後轉身就走,邊說:吵什麼吵,不買了! 更驚人的是:那小女孩從頭到尾都沒哭(天啊!是習慣了嗎?),急步追著她母親去了! 周圍的人都愣在那,等兩母女走遠,大家的表情都一樣說著:怎麼這樣啊?~~ 等我拿到我的飲料,往公車站走去(可惡的公車永遠在妳等它的時候不來啊!偏偏我媽下令不准我買機車!腳踏車也不行!因為交通實在太糟了),見到那對母女也在那等公車,那母親對她女兒還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我想著剛剛那一幕,一直有個衝動想去告訴那個小女孩:下次妳媽再這樣動手,要報警啊! 那母親看我一直盯著那小女孩看,臉上寫著她覺得很不自在...而我內心交戰著,為那小女孩覺得悲哀,卻終究沒能為她做些什麼...可憐她那麼小,大概還不會打電話吧! 我憋著一股氣,覺得自己很無能...就這樣那一整天,不停地對兩隻鞋嘮叨說:你們太幸福啦!^_^|||   天祐那小女孩...求老天爺千萬要看護著她啊!

live like it's heaven on earth

2009年03月01日
公開
17

在韓劇『我叫金三順』最後一集裡看到這個句子,好奇上網搜尋一下,原來原句出自馬克吐溫 (Mark Twain)。 去愛吧 就像不曾受過傷一樣 love like you've never been hurt 跳舞吧 就像沒有人欣賞一樣 dance like nobody's watching 唱歌吧 就像沒有任何人聆聽一樣 Sing like nobody's listening 工作吧 就像不需要錢一樣 Work like you don't need the money 生活吧 就像今天是末日一樣 live like it's heaven on earth "Dance like nobody's watching; love like you've never been hurt. Sing like nobody's listening; live like it's heaven on earth." - by Mark Twain ▼《我是金三順》劇中精采對白節錄: •說出你吃的東西,我就會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 •人都知道會死,但不還是活著嗎? •女人30歲還能在大街上遇到戀人,簡直比在大街上遇到原子彈還難。 •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爲什麽要那麽複雜? •眼睛走遠了,心也跟著走遠了。 •別人的手錶是轉動的,你的手錶是停止的。 •人生不就是那樣嘛,就靠著膽識過吧! •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你,就像化石一樣,永遠深深埋在我的心裏。 •我怎麼會輕易愛上別人?我沒談過一次輕鬆的戀愛,開始時也是做好充分的考慮;完結的時候也是一樣。不管賀爾蒙是漫溢還是乾涸,我都是真心的去努力的。 •不要回頭看,也不要擔心未來,認真過好現在的每一天。 •坐小船渡過太平洋,如果一個人坐船的話,會很害怕。還有,比起一個人划槳,兩個人划槳速度更快。 •我連自己都不瞭解,怎麽去瞭解別人呢? •她現在閃爍著光芒,過一段時間你就會忘記的,像我們現在這樣。 •不知道自己多有魅力,才是你的魅力。 •我不要求羅曼蒂克,但至少要有最起碼的尊重。 •至少不會死,有煩心的事就那麽想:「至少不會死」。 •愛一定要表現出來,你放在心裡誰能知道啊?不管你怎麼讚賞別人,那個人永遠都想聽。 •要不要再教你一個?愛,本來就是幼稚的。 •看著山頂爬上去的山,突然山頂沒有了,叫我怎麽辦?

看電影:暮光之城:無懼的愛

2009年03月01日
公開
10

為什麼想看?因為小說暢銷流行啊!(不需要買,網上隨便一抓,中英文都免費可看,可憐的書商、電影商...@@)還有實在喜歡(迷戀)那些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擁有的超能力...^_^||| 男主角在電影裏的造型真帥啊!但在現實生活...@@但原來他還會作詞作曲呢!值得加分啦! 轉貼: 2008風雲人物 非Robert Pattinson莫屬! 再也沒有人的星路比Robert Pattinson更曲折離奇的了! 在他還算不長的演藝生涯中就演出了兩部影史上最受矚目的小說改編電影, 更在一夕之間從書迷們的最恨變成了全球女性的最愛,所到之處無不引起一陣混亂! 不但名模主持人Taylor Banks公然在電視節目上要求他在她的脖子上咬一口,在影迷簽名會上更有一名8歲小女孩要求他 “請咬我一口,讓我變吸血鬼!” 更別提所有採訪時影迷的尖叫聲已足以把任何人都震聾!! 當記者問到他對這些瘋狂影迷與媒體的熱切反映做何感想時,他很謙虛的回答: “It’s just luck.這一切不過就是運氣好。” 的確,在他接演Twilight時並不知道自己捲入的是一個多麼瘋狂的世界。 他認真研讀劇本與原著小說,一心只思考著該如何演出Bella心目中完美如希臘神祇的美男子,因為他自覺一點也不符合書中Edward的形象。但是他仔細揣摩原著與劇本以後,他下了一個結論。 “在書中對Edward的描述完全是以Bella的觀感來描寫的。而情人眼裡出西施,Edward可以是任何長相的人。” 因此他開始著重在如何詮釋這一名鬱鬱寡歡、否定自己存在、卻又無可救藥地陷入愛河的吸血鬼。 此舉果然奏效!他在5000名競角的男演員中脫穎而出,更在最後試鏡時打敗其他三名演員爭取到Edward一角。 “其他男演員只想著要怎麼把Edward演得很帥很美,只有Robert的演出非常不同。他散發出的魄力以及火花讓我決定非他來演不可。” 飾演Bella的Kristen Steward在雜誌訪談中提到。是她在導演還有些猶疑不決時大叫: “你開什麼玩笑?一定要讓Robert 來演!” 而Robert 在Edward身上所下的功夫正是他迷死千萬粉絲的原因。當他接受Rolling Stone記者訪問,要他解釋到為什麼Bella會這麼吸引Edward時,他所提出的精闢見解真是讓人讚嘆! 以下就是這篇訪談的大概內容 記者: 你想為什麼他(Edward)會被Bella吸引? Robert : 我覺得那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我看來,這一切發生得太快讓他措手不及。他有著很多包袱。他已經有50年沒殺過人;但是她一出現他馬上就變成 “天!我沒法控制自己!”所以我認為他的想法應該是 “我才不會讓這該死的女孩毀了我!” 或是 “這女生沒有比我高貴,而且我可以控制我的本能!” 所以這段關係一開始是他在測試自己的能力以及意志力。 就像是, “我可以再靠近她一點,再近一點,再近一點…” 然後他就會很開心的想 “看吧!我又戰勝了我的欲望!!” 但漸漸的,奇怪的是,他發現自己想要殺這個女孩的這一個念頭在某方面來說讓他又活過來了,這就是為什麼她會變得如此重要;因為在此之前他唯一的願望就是變回人類死去。 你沒有辦法很確切得和人說明白這個故事全部。我從未徹頭徹尾的了解到這個故事的意義。我很清楚Edward的角色,但是我完全搞不懂Bella。我很努力的試著去了解,而且我和Kristen花了很多時間一起研究。她有著少女的一些非常奇異的特質,有些甚至是古怪,這些在電影中沒有展現出來。一般的電影探討叛逆青少年,尤其是少女時,都非常可笑的著重在單一方面,而且到最後這些女孩一定在某方面都會被 “導入正途”。但是在Twilight之中她(Bella)並沒有被導正,反而越陷越深。 她在一開始還好,但是到最後她變的完全依賴(Edward),甚至在電影的最後她說 “永遠都不許說要離開我!” 這就是這個故事不平凡的地方。如果你只讀著表像你也許會心裡想: "這故事讀起來輕鬆有趣” ,而且你也能在短短幾小時之內就把它讀完而覺得它不怎麼樣,但是一旦你開始真正的用心去讀,你必須要反覆揣測每一個環節與關聯;最後我花了很多的心思在思考這些,就是為了不讓這部電影變成95%的人都會認為的低俗印鈔機。 ……………….有沒有很感動?我一直認為Twilight是一本女性才看得懂的書,因為它所描述的是一個女孩蛻變成女人的心路歷程,有很多細節是只有女生才有辦法感同身受。但是看到Robert 將這個角色解讀得如此透徹,就可以想像他花了多大的功夫在揣摩,時在是很感動。 所以Robert 你就別再謙虛啦!你今日的成就是靠你的努力來的!! 很多人也許也注意到了Robert 寫了兩首歌而且被用在電影之中當配樂。其中一首是Bella 和Edward 在Port Angeles的餐廳那一場戲的背景音樂 “Never Think”,而這首歌有收錄在電影原聲帶。另一首歌則是Edward正在天人交戰,想拯救Bella時的背景樂 “Let Me Sign” 這首歌就只有在特別收錄版才有。兩首歌都非常撼動人心,旋律優美,歌詞也像詩般的讓人一再咀嚼,回味無窮。他用的字彙雖然簡單,但是寓意很深。以下是歌詞。 Never Think I should never think What's in your heart What's in our home So I won't You'll learn to hate me But still call me baby Oh love So call me by my name And save your soul Save your soul Before you're too far gone Before nothing can be done I'll try to decide when She'll lie in the end I ain't got no fight in me In this whole damn world Tell you to hold off You choose to hold on It's the one thing that I've known

最好的輸家

2009年02月28日
公開
56

最好的輸家 張曼娟 奧斯卡頒獎典禮在全球矚目中進行,爭奇鬥艷的女星,分分合合的曖昧緋聞,都在紅地毯上流動著。我卻對於今年沒有得獎的女星印象深刻,她就是獲頒金酸莓獎「最爛女主角獎」的荷莉貝瑞。前兩年她曾經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黑人女星。許多人都記得她穿著透明刺繡禮服,完美的曲線畢露,手握獎座,激動得泣不成聲的經典畫面。 接受失敗才能成功 獲得奧斯卡獎之後,真正的挑戰才要開始,這麼多的邀約,這麼多的金錢誘惑,到底該如何取捨呢?荷莉貝瑞接下了一個爛劇本,拍出一部砸了招牌的電影《貓女》,於是,在奧斯卡頒獎前夕,由來自美國與十五個國家的新聞界、金酸莓獎基金會成員共六百七十五名評審投票選出,荷莉貝瑞為最爛女主角獎得主。這是一個嘲諷,也是一個羞辱,任何人獲此「殊榮」都不會開心的。 因此歷屆得獎人,幾乎都不會出席,更不會上台領獎。聽說荷莉貝瑞極有可能出席親自領獎,我便不免好奇她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果她果真上台,又該說什麼呢? 荷莉貝瑞真的出席了,身著一件黑色禮服,落落大方的上台,最有趣的是,她一面上台一面摀著胸口,做出不敢置信,快要昏倒的驚喜表情。這與她當年領奧斯卡獎的表情相互呼應,都可成為經典。她接過獎座,用誇張的語氣說:「我的天啊,我真不敢相信,我竟然會得到這個獎。我要『感謝』許多人的幫忙,如果不是大家的『努力』,我根本不可能得到這個獎……」隨著她的每一句話,台下笑聲不斷,掌聲不斷。荷莉貝瑞還邀請她的經紀人上台「分享」這個獎項,並且揶揄地說:「麻煩你以後替我挑選劇本的時候,能仔細一些。」 開完了玩笑,她正經地說:「我的母親告訴我,如果不能當一個好的輸家,就不可能成為好的贏家。」能夠在眾人面前接受失敗,還有膽識自我嘲諷,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在那一刻,我忽然有種奇特的預感,覺得她還可能再得一座奧斯卡金像獎,因為,她已經準備好了,從當一個好的輸家開始。

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名言佳句

2009年02月27日
公開
12

「生命只有走過才能了解,但是必須往前看才活得下去。」---丹麥哲學家齊克果Lif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ackwards; but it must be lived forwards. ---Soren Kierkegaard 十九世紀丹麥哲學家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名言佳句 「矛盾是哲人熱情的來源。」…十九世紀丹麥哲學家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 A man who as a physical being is always turned toward the outside, thinking that his happiness lies outside him, finally turns inward and discovers that the source is within him. Soren Kierkegaard Anxiety is the dizziness of freedom. Soren Kierkegaard At the bottom of enmity between strangers lies indifference. Soren Kierkegaard Be that self which one truly is. Soren Kierkegaard Because of its tremendous solemnity death is the light in which great passions, both good and bad, become transparent, no longer limited by outward appearences. Soren Kierkegaard Boredom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 the despairing refusal to be oneself. Soren Kierkegaard Concepts, like individuals, have their histories and are just as incapable of withstanding the ravages of time as are individuals. But in and through all this they retain a kind of homesickness for the scenes of their childhood. Soren Kierkegaard Don't forget to love yourself. Soren Kierkegaard During the first period of a man's life the greatest danger is not to take the risk. Soren Kierkegaard Face the facts of being what you are, for that is what changes what you are. Soren Kierkegaard Faith is the highest passion in a human being. Many in every generation may not come that far, but none comes further. Soren Kierkegaard Far from idleness being the root of all evil, it is rather the only true good. Soren Kierkegaard God creates out of nothing. Wonderful you say. Yes, to be sure, but he does what is still more wonderful: he makes saints out of sinners. Soren Kierkegaard How absurd men are! They never use the liberties they have, they demand those they do not have. They have freedom of thought, they demand freedom of speech. Soren Kierkegaard I begin with the principle that all men are bores. Surely no one will prove himself so great a bore as to contradict me in this. Soren Kierkegaard I feel as if I were a piece in a game of chess, when my opponent says of it: That piece cannot be moved. Soren Kierkegaard I see it all perfectly; there are two possible situations - one can either do this or that. My honest opinion and my friendly advice is this: do it or do not do it - you will regret both. Soren Kierkegaard If I am capable of grasping God objectively, I do not believe, but precisely because I cannot do this I must believe. Soren Kierkegaard It belongs to the imperfection of everything human that man can only attain his desire by passing through its opposite. Soren Kierkegaard It is so hard to believe because it is so hard to obey. Soren Kierkegaard It seems essential, in relationships and all tasks, that we concentrate only on what is most significant and important. Soren Kierkegaard It was completely fruitless to quarrel with the world, whereas the quarrel with oneself was occasionally fruitful and always, she had to admit, interesting. Soren Kierkegaard Just as in earthly life lovers long for the moment when they are able to breathe forth their love for each other, to let their souls blend in a soft whisper, so the mystic longs for the moment when in prayer he can, as it were, creep into God. Soren Kierkegaard Lif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ackwards; but it must be lived forwards. Soren Kierkegaard Life has its own hidden forces which you can only discover by living. Soren Kierkegaard Life must be understood backwards; but... it must be lived forward. Soren Kierkegaard Listen to the cry of a woman in labor at the hour of giving birth - look at the dying man's struggle at his last extremity, and then tell me whether something that begins and ends thus could be intended for enjoyment. Soren Kierkegaard Love does not alter the beloved, it alters itself. Soren Kierkegaard Love is all, it gives all, and it takes all. Soren Kierkegaard Marriage brings one into fatal connection with custom and tradition, and traditions and customs are like the wind and weather, altogether incalculable. Soren Kierkegaard Most men pursue pleasure with such breathless haste that they hurry past it. Soren Kierkegaard Not just in commerce but in the world of ideas too our age is putting on a veritable clearance sale. Everything can be had so dirt cheap that one begins to wonder whether in the end anyone will want to make a bid. Soren Kierkegaard Old age realizes the dreams of youth: look at Dean Swift; in his youth he built an asylum for the insane, in his old age he was himself an inmate. Soren Kierkegaard Once you label me you negate me. Soren Kierkegaard One can advise comfortably from a safe port. Soren Kierkegaard Our life always expresses the result of our dominant thoughts. Soren Kierkegaard Patience is necessary, and one cannot reap immediately where one has sown. Soren Kierkegaard People commonly travel the world over to see rivers and mountains, new stars, garish birds, freak fish, grotesque breeds of human; they fall into an animal stupor that gapes at existence and they think they have seen something. Soren Kierkegaard People demand freedom of speech as a compensation for the freedom of thought which they seldom use. Soren Kierkegaard People understand me so poorly that they don't even understand my complaint about them not understanding me. Soren Kierkegaard Personality is only ripe when a man has made the truth his own. Soren Kierkegaard Prayer does not change God, but it changes him who prays. Soren Kierkegaard Purity of heart is to will one thing. Soren Kierkegaard Since boredom advances and boredom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no wonder, then, that the world goes backwards, that evil spreads. Thi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world. The gods were bored; therefore they created human beings. Soren Kierkegaard Since my earliest childhood a barb of sorrow has lodged in my heart. As long as it stays I am ironic if it is pulled out I shall die. Soren Kierkegaard Take away paradox from the thinker and you have a professor. Soren Kierkegaard The function of prayer is not to influence God, but rather to change the nature of the one who prays. Soren Kierkegaard The highest and most beautiful things in life are not to be heard about, nor read about, nor seen but, if one will, are to be lived. Soren Kierkegaard The more a man can forget, the greater the number of metamorphoses which his life can undergo; the more he can remember, the more divine his life becomes. Soren Kierkegaard The paradox is really the pathos of intellectual life and just as only great souls are exposed to passions it is only the great thinker who is exposed to what I call paradoxes, which are nothing else than grandiose thoughts in embryo. Soren Kierkegaard The truth is a snare: you cannot have it, without being caught. You cannot have the truth in such a way that you catch it, but only in such a way that it catches you. Soren Kierkegaard The tyrant dies and his rule is over, the martyr dies and his rule begins. Soren Kierkegaard There are, as is known, insects that die in the moment of fertilization. So it is with all joy: life's highest, most splendid moment of enjoyment is accompanied by death. Soren Kierkegaard There is nothing with which every man is so afraid as getting to know how enormously much he is capable of doing and becoming. Soren Kierkegaard To dare is to lose one's footing momentarily. Not to dare is to lose oneself. Soren Kierkegaard Trouble is the common denominator of living. It is the great equalizer. Soren Kierkegaard What is a poet? An unhappy person who conceals profound anguish in his heart but whose lips are so formed that as sighs and cries pass over them they sound like beautiful music. Soren Kierkegaard

春節談圓

2009年02月26日
公開
4

春節談圓 【聯合報2009/01/26 聯合報╱洪蘭】 春節,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大自然是個生生不息的循環:春、夏、秋、冬;生、老、病、死,來自塵土,必歸塵土,它是個圓。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民族都偏好圓,就連剛出生的嬰兒也偏好圓,當實驗者給他們看各種幾何圖形時,他們凝視圓形的時間最長;他們也偏好左右對稱:給嬰兒看上下對稱和左右對稱的圖片,結果發現他們凝視左右對稱的時間最長,其次是上下對稱,不對稱的圖片看得最少,我們對這實驗的結果不驚奇,因為圓就是最完美的對稱。很多民族崇拜太陽神,但是信太陰教的人就少很多,因為月有盈虧,並非永遠是圓的。 圓有始有終 更是無始無終 人為什麼這麼喜歡圓呢?因為大腦喜歡有條理、有規則、周而復始的刺激。中國人喜歡圓桌吃飯,每個人跟圓心是同等距離,挾菜的機會相等,說話時彼此聽得見,不像外國人坐長桌,首尾不能相顧。中國人認為圓滾滾的孩子有福相,圓是吉利、完美無缺。同時,圓是有始有終,而有始有終正是品德評量的一個標準。 圓其實更是無始無終,任何一點都可以是起點,只要一定了起點,它旁邊就是終點,隨便自己的心怎麼去看。在心理學上有個實驗,它成功的關鍵就在圓。實驗者登廣告徵求受試者來做一個視覺判斷的實驗,當受試者準時到達實驗室時,外面已有六個人在等了,他一出現,實驗者馬上高興得說:「好,人都到齊了,可以開始了」。這使得剛到的受試者沒有機會去跟別人交談,不知道他才是唯一的受試者,其他六個人都是研究生假扮的。進去後,實驗者請他們隨意圍著一個圓桌坐下來,因為是自己挑的位置,他不會疑心實驗者有動手腳。實驗者指著他旁邊的人說:「好,從你開始,順時鐘方向,請每個人大聲說出銀幕上A、B、C三個線條中,哪一條跟先前出現過的線條一樣長」。正確答案是C,B比C短了四分之三吋,所以當他聽到隔壁人選B時,他會大吃一驚,但是在聽到三個人都選B之後,他會對自己的判斷失去信心,當五個人都選B時,他便放棄自己的判斷,跟著別人選B了。這實驗的關鍵在圓桌,不論受試者坐在哪裡,只要從他旁邊的人開始,他永遠是最後一個回答的人,這就是社會壓力的著名實驗。圓的妙用在:主人既尊重了個人意見,又掌握了控制權,難怪中國人要說「圓融」,事緩則圓了。 只要下決心 每天都是開始 春節是一年新的開始,但是只要自己願下決心,每天都可以是新的開始。過去雖然要春天才能播種,但是人發明了溫室,現在四季都可以種植了。我們也是隨時可以洗心革面,從新開始。丹麥的哲學家齊克果說:「生命只有走過才能了解,但是必須往前看才活得下去」,二○○八年已經過去了,讓我們往前看,迎接新的二00九年,從頭開始,追求我們人生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