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格格的媽麻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不能等待的投資

2004年12月30日
公開
59

美國南加州大心理學的講座教授 雷恩 博士日前在榮總做了一場「腦與暴力行」的演講,因為他是世界上唯一掃描過四十一名殺人犯大腦的人,所以會場擠得滿滿的。 雷恩教授發現殺人犯的腦果然不一樣,預謀形態的罪犯腦袋跟我們正常人差不多,但是臨時起意衝動型的前腦就非常的不活化。 最令人驚訝的是,他報告了一個他在非洲模里西斯做的兒童健康計畫的成果,他們給一百名三到五歲的孩子「豐富」的生長環境如額外的營養,像牛奶、魚肝油等,每天二個半小時額外的運動及額外的活動如說故事給孩子聽、戶外教學,帶去參觀爸爸工作的工廠、磨坊、烘焙坊等。等到這些孩子長到十一歲時,追蹤他們注意力的生理反應如膚電反應及腦波(EEG),發現都比在一般家庭中成長的一百名對照組孩子好很多,到他們十七歲及二十三歲時再做這兩組孩子比對,發現在反社會行為上有大不同。 童年期這二年的特別照顧,發生了影響,他認為差別在於大腦的發展,尤其是海馬迴、胼胝體及額葉的眼眶皮質的部分,因為現在已知這些地方跟暴力行為有關。 他的演講跟我過去的想法一樣,看到了數據,也更令我憂心,因為前一天我正好從新竹尖石鄉的部落小學演講回來,我看到了原住民教育的盲點,如果雷恩教授是對的,我們現在不改善,以後會付出社會成本。 這些孩子散居深山之中,上學往返費時,所以大部分孩子住校,有的學校住宿孩子高達90%,而且有的是從幼稚園就住校,看到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在搓洗自己的衣服,很是不捨。部落小學的老師流動率很高,有的學校高達百分之八十,教了一年便想請調回平地,因為後山部落皆無公車,除非自己有車,不然困在山區,無法下山。所有老師都很年輕,幾乎沒有老師超過三十歲,沒有結婚的老師有時不知怎樣去帶孩子,尤其不是自己的孩子。 最嚴重的是隔代教養,年輕人都在平地討生活,孩子由祖父母帶。看到幼稚園就住校的孩子真是令人心酸,一個還要媽媽抱抱的孩子,孤獨地坐在台階上望著夕陽,那個落寞的神情讓我腳步沈重,登不上要離去的車。 一個國家的錢如果不用在教育上,一定用在監獄上,雷恩教授的研究指出大腦發展與暴力行為及反社會行為的關係。童年期只要二年的額外照顧就可以避免以後很多的社會成本。台灣不是沒有錢,但是沒有用對地方,我們從公投的那四億元或是支援馬其頓的三億美金就可以看出。 教育是百年大計不能要求立竿見影馬上見效,它是潛移默化,教化心靈的過程。教育也不是蓋學校、買設備,它最重要的是人,是人的那顆熱忱的心。 對「人」我有信心,因為這一次我們一起上山的有數位麗林國小很有經驗的老師,她們放棄休假上山做義工,也有義工媽媽跟我們上去講故事、教勞作,甚至有義工媽媽為了準備教材做到手指起繭。 我沒有信心的是政府,因為急功近利只看數字的人會失去人性的柔軟度。 我沒有想到部落老師的偏遠加給是依山高來畫分,多少千公尺多少錢,而不是依距離平地的遠近,因此我看到深山裡面的小學老師因為學校蓋在谷底而不是山頭,一個月少領一千元的津貼。看到每年跨年晚會或嘉年華會一次幾百萬的造勢大手筆,為什麼不把這些錢用來補貼公共汽車,讓部落的人有交通工具可以下山呢? 孩子不一樣的人生! 編按:這些學校包括平靜國小(049-2970053)、玉峰國小(03-5847200)、石磊國小(03-5847001)、合作國小(049-2970063 )、秀鑾國小(03-5847500)、新光國小(03-5847706)、新鄉國小(049-2831591),期盼外界關愛這群學生,提供他們一些物資與精神糧食。

小小啟發

2004年12月29日
公開
52

完美 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滿地都是寫了字的廢紙。 「怎麼啦?」老和尚問。 「寫不好。」老和尚撿起幾張看: 「寫得不錯嘛,為什麼要扔掉?又為什麼哭?」 「我就是覺得不好。」小和尚繼續哭: 「我是完美主義者,一點都不能錯。」 「問題是,這世界上有誰能一點都不錯呢?」 老和尚拍拍小和尚: 「你什麼都要完美,一點不滿意,就生氣,就哭,這反而是不完美了。」 潔癖 小和尚把地上的字紙撿起來,先去洗了手。 又照照鏡子,洗了臉;再把褲子脫下來,洗了一遍又一遍 「你這是在幹麼啊?你洗來洗去,已經浪費半天時間了」 老和尚問。 「我有潔癖!」小和尚說: 「我容不得一點髒,您沒發現嗎?每個施主走後, 我都把他坐過的椅子擦一遍。」 「這叫潔癖嗎?」師父笑笑: 「你嫌天髒、嫌地髒、嫌人髒,外表雖然乾淨,內心反而有病,是不潔淨了。」 化緣 小和尚要去化緣,特別挑了一件破舊的衣服穿。 「為什麼挑這件?」師父問。 「您不是說不必在乎表面嗎?」小和尚有點不服氣: 「所以我找件破舊的衣服。而且這樣施主們? ~會同情, 才會多給錢。」 「你是去化緣,還是去乞討?」師父瞪了眼睛: 「你是希望人們看你可憐,供養你? 還是希望人們看你有為,透過你度化千萬人?」 撐著不死 v.s. 好好活著 大熱天,禪院裡的花被曬萎了。 「天哪,快澆點水吧!」 小和尚喊著 , 接著去 提了桶水來。 「別急!」老和尚說:「現在太陽大,一冷一熱, 非死不可,等晚一點再澆。」 傍晚,那盆花已經成了「霉乾菜」的樣子 「不早澆……」小和尚咕咕噥噥地說: 「一定已經死透了,怎麼澆也活不了了。」 「少囉嗦!澆!」老和尚指示。 水澆下去,沒多久,已經垂下去的花, 居然全站了起來,而且生意盎然。 「天哪!」小和尚喊:「它們可真厲害, 憋在那兒,撐著不死。」 「胡說!」老和尚糾正:「不是撐著不死,是好好活著」 「這有什麼不同呢?」小和尚低著頭。 「當然不同。」老和尚拍拍小和尚:「我問你, 我今年八十多了,我是撐著不死,還是好好活著?」 晚課完了,老和尚把小和尚叫到面前問: 「怎麼樣?想通了嗎?」 「沒有。」小和尚還低著頭。 老和尚敲了小和尚一下:「笨哪!一天到晚怕死的人, 是撐著不死;每天都向前看的人,是好好活著。」 「得一天壽命,就要好好過一天。 那些活著的時候天天為了怕死而拜佛燒香, 希望死後能成佛的,絕對成不了佛。」 不過一碗飯 有一天,兩個不如意的年輕人,一起去拜望師父: 「師父,我們在辦公室被欺負,太痛苦了, 求您開示,我們是不是該辭掉工作?」兩個人一起問。 師父閉著眼睛,隔半天,吐出五個字:「不過一碗飯。」 就揮揮手,示意年輕人退下了。 才回到公司,一個人就遞上辭呈,回家種田, 另一個卻沒動。日子真快,轉眼十年過去。 回家種田的,以現代方法經營,加上品種改良, 居然成了農業專家。 另一個留在公司裡的,也不差。他忍著氣、努力學 漸漸受到器重,已經成為 經理。 有一天兩個人遇到了。 「奇怪!師父給我們同樣『不過一碗飯』這五個字 我一聽就懂了,不過一碗飯 嘛! 日子有什麼難過?何必硬巴著公司?所以辭職。」 農業專家問另一個人: 「你當時為什麼沒聽師父的話呢?」 「我聽了啊!」那經理笑道: 「師父說『不過一碗飯』,多受氣、多受累,我只要想 『不過為了混碗飯吃』,老闆說什麼是什麼, 少賭氣、少計較,就成了!師父不是這個意思嗎?」 兩個人又去拜望師父,師父已經很老了,仍然閉著眼睛 隔半天,答了五個字:「不過一念間」然後,揮揮手…. 天地禪院 後來,老和尚圓寂了,小和尚成為住持。 他總是穿得整整齊齊,拿著醫療箱, 到最髒亂貧困的地區,為那裡的病人洗膿、 換藥 然後髒兮兮地回山門。 他也總是親自去化緣? 但是左手化來的錢, 右手就濟助了可憐人。他很少待在禪院, 禪院也不曾擴建,但是他的信眾愈來愈多, 大家跟著他上山 、下海,到最偏遠的山村和漁港。 「師父在世的時候,教導我什麼叫完美, 完美就是求這世界完美。 師父也告訴我什麼是潔癖, 潔癖就是幫助每個不潔的人 , 使他潔淨 師父還開示我,什麼是化緣, 化緣就是使人們的手能牽手,彼此幫助,使眾生結善緣」 小和尚說。 「至於什麼是禪院,禪院不見得要在山林, 而應該在人間。南北西東,皆是我弘法的所在; 天地之間,就是我的禪院。」

養兒育女的金科玉律

2004年12月22日
公開
46

教養兒女的金科玉律 已有愈來愈多的跡象顯示,強調尊重孩子、鼓勵孩子的新觀念橫掃台灣,卻被有些人解釋為「少管」或「不管」,以致教出不少「小霸王」、「蠟筆小新」,和自殘或傷人甚至動輒殺人取人性命的青少年。 美國的情況類似台灣,被寵壞的孩子類似惡霸,使得愈來愈多心理及教育專家發展出更新的教育理論「合理管教」。父母應該以愛為基礎教兒女「紀律」的觀 念。 心理學教授史坦伯格指出,教養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參與不足」以及誤解了 「把孩子當朋友對待」的真義,以為是放他完全自由,以致無法掌握孩子的行為與行蹤。 「以孩子為中心」的理念已成為縱容惡行的藉口,《對孩子期許更高》一書的 作者戴門教授指出。 其實,教育要兼顧敏感度與嚴格的,如果父母有引導、有規範,可以避免孩子身心出狀況。家庭心理專家蘿絲蒙指出,孩子性格發展期,教養需要適量維他命N。也就是說,父母要能勇於對孩子說「NO」,孩子才能學會分辨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 綜合專家意見,合理管教,父母有金科玉律: 1. 當父母,不是當朋友 當父母第一要事就是不要只想當孩子的朋友,因為「父母」的意義就是給孩子立下規矩,讓他明白「底線」在哪兒,美國心理學家霍恩指出,孩子需要的是教導他如何解決問題的「領袖」,而不是只聽他訴苦哭泣卻束手無策的「朋友」。 澳洲親子專家畢德福也說,孩子需要知道「規矩」是什麼,家裡誰「作主」, 這樣孩子才能有所依循,在「安全」的感覺中成長。 所謂「尊重孩子」並非放任孩子為所欲為,「把孩子當朋友對待」也不是不教他規矩禮貌,否則孩子很容易依人性傾向主張「只要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不懂尊重父母、也不會尊重其他人,教育學者魏世台說,她對「現代父母太常向兒女說抱歉」很不以為然,常見職業婦女7點趕回家向兒女說「抱歉,還沒煮晚飯」,而那些抱怨媽媽沒早點回家煮飯的孩子都已十歲以上,還在看電視不懂做家事。 2. 及早規範 孩子從小就要管教,如果小時候不給他訂下規矩,長大要管就會遭遇抗拒,管不動也管不住。 管教態度要前後一致,尤其要避免和孩子討價還價,否則會讓孩子誤以為規矩與原則都有商量餘地,一旦他們有過這樣「談判」經驗,反而吃定父母,教養當然也成了空談。 3. 花時間與孩子相處 愛孩子、教養孩子是要和孩子相處。很多父母過份強調親子相處重「質」就夠了,與兒女相處只是蜻蜓點水打個照面,但當孩子碰到問題需要有人和他談談時卻不見父母蹤影。切記問題不等人,相處有品質不能做為藉口,取代孩子希望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心理學教授史坦伯格指出,「較常與父母在一起的孩子一般表現都比較好。」 4. 控制電子媒體 研究發現美國22∼34%的年輕受刑人有意識的模仿從電視看來的犯罪技巧。 事實上,孩子長期受到來自暴力色情的卡通、電視影集、綜藝節目以至新聞報導等,各種色情、暴力訊息制約,模仿媒體兩性親密行為,青少年學電視主持人低俗用語,殺人而無悔意的實例屢見不鮮。 另一項追蹤12年的研究也發現,大量收視暴力電視節目的人後來犯罪、攻擊性及對子女嚴懲的傾向較高。 「在提供性教育方面,流行文化代替了父母、宗教與學校的功能,是現代青少年的一大不幸,」史坦伯格慨道。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主張,父母應該規定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和內容,才能避免孩子受影響。美國醫學會建議父母除了監督孩子觀看的電視節目內容,也要將每天觀看的時間限制在2小時內。 5. 了解孩子在做什麼 孩子在家無人監護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大人不在,孩子確實容易有偏差行為,例如在鄰里街坊間打破窗戶或順手牽羊。而即使大人在家,卻不知道孩子在做什麼,一樣非常危險,有小學生打色情電話,青少年上網下載色情圖片,網上交友被誘離家等等,都是家人在家關起門來做的。但是,如果能先安排好孩子的課後活動,並且善用家人、鄰居、朋友等後援力量支持,即使雙薪家庭一樣可以放心。 6. 不要誤解「維護孩子自尊心」的真義。 真正的「肯定個人自尊」,應來自他真的達成某些挑戰,而不是凡事必讚美。少棒隊員未盡外野職守,即使隊伍拿名次,他仍不能共享光榮。戴門教授認為很多父母動輒把孩子當星星捧上天,使得「維護孩子自尊」一詞失去真正的意義。 美國父親協會宏恩指出,太受保護的孩子無法自己解決問題。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以致過份呵護孩子,即使孩子沒特別努力也大聲讚賞,反而使得孩子缺乏從錯誤與挫折中學習如何處理困難與自己情緒的機會。許多專家認為,孩子需要的是適當的自尊,否則,一旦承受不住挫折,輕則頹喪憂鬱,重則自傷傷人。憂鬱症年齡層逐漸往青少年移動,自殺成為風潮,是全球父母都應注意的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