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綠茶‧★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學>艾草粿-1

2009年03月11日
公開
48

材料: 糯米粉600g.水400g(適量).艾草230g.糖170g(適量).小蘇打粉少許.香菇丁(隨意).米酒(適量) 餡料: 1:蘿蔔乾絲180g(約長4或5公分).五花肉丁(隨意.小一點).蝦仁(適量).蒜頭丁(適量.小一點).紅蔥末(適量).青蒜末(適量) 2:蚝油.醬油.2號砂糖(可味素代替).鹽.胡椒粉.五香粉 3:墊底用:香蕉葉或柚子葉 板團作法: 把麵粉揉成麵團後,放下滾水中煮到變大即可(等到煮艾草時再放下一起拌炒即可)。 餡料作法: 1:紅蔥末使用豬油和奎花油爆香到金黃色香味出來(可大火)。 2:紅蔥末爆香撈起後放下蒜仁丁爆香到金黃色香味出來(可大火)。 3:蒜頭丁爆香撈起後放下蝦仁爆到聲音和香味出來後就可以把香菇丁一起放下爆香。 4:以上材料在香菇爆香後可放下五花肉丁爆到金黃色再放入蚝油.紅蔥末.蒜頭丁.胡椒粉.五香粉。 5:以上材料在五花肉丁爆香後可放下2號砂糖和青蒜末炒到香在放入蘿蔔乾絲一起拌炒。 PS: 1:蚝油.胡椒粉.五香粉可慢慢放下試味道(五香粉不可比胡椒粉多,五香粉多吃會膩)。 2:油不夠要加,蘿蔔乾絲很會吃油。 艾草皮作法: 1:先把2號砂糖加水炒到焦色即可。 2:艾草洗淨後(要洗很多次)放入開水中在加入小蘇打粉煮到爛為止,取出擰乾或脫水至干,在切成碎狀後再放入鍋中加入2號砂糖水中在炒到香味出來即可。 3:把炒過後的艾草放入糯米粉中慢慢揉成一團團光滑的麵團在包。 4:在把麵團分成20g小麵團即成包餡料成型(要擦油)。 5:包好的放入蒸籠蒸16至18分鐘,就可食用(中大火)。 PS: 1:炒糖時要一直搖動才不會燒焦,而糖要炒到滴到水中不會散開即可。 2:以上煮時請用小火,以免燒焦。 3:艾草一定要擰乾或脫水至幹才不會有苦味,可買過濾豆漿袋使用,艾草放入袋子後再放到洗衣機中脫水至干,要用過濾袋洗衣機不會髒。 4:艾草.油和水放入糯米粉中要一點一點放,以免一次放而太多。 5:揉成麵團後,未用到麵團先用油擦表面,再用保鮮膜蓋住,以免水份流失。 6:蒸前在蒸籠下放入香蕉葉或柚子葉(擦油)。 7:完成後,為了賣像可在艾草粿上擦油,自己吃其實也不用。 8:揉麵團時,需要使用到油,所以請放油備用。 9:以上材料請自己想辦法買,不要再問我去哪裡買,因為我也是妥人購買的。 工具:蒸鍋(蒸籠) 學費:$1500+150=1650元

<轉>流言內容:兒童成長痛 可能太累了

2009年03月08日
公開
38

2005.09.21  中國時報 在兒童期2﹣16歲期間,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兒童會抱怨膝蓋和小腿後側肌肉疼痛,其程度、頻率或持續的時間可能會有所不同,如果這些肢體的疼痛是偶爾發作,外表看起來沒有任何異狀,沒有任何紅腫熱痛,則很有可能會被診斷為「成長痛」,但真是如此嗎? 「成長痛」說法的理論基礎是:當兒童肢體骨骼成長較快時,肌肉與韌帶的增長卻趕不上同樣速度而相對較短,因此形成緊繃而感覺有酸痛的情形。不過,也有些專家認為「成長痛」是一個被誤用或誤解的名詞。 因為,許多抱怨疼痛的小朋友那段時間並沒有特別增加身高。因此看來,生長快速造成「成長痛」,並不合理。 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許多被認為「生長痛」的,會有下列的五種特徵: 1.偏向下午或晚上才發作,其中若干會睡著才痛醒,或疼痛延續到隔天早上。 2.兩側肢體都會發生,牽涉的關節並不固定,而且以負擔體重的下肢為主。 3.痛時呼天搶地,但平均短於2小時,然後風平浪靜、若無其事且行動正常。 4.沒有發燒與局部紅腫熱痛現象。 5.發作頻率並不固定,但仔細觀察與較長時間或份量較重的遊戲有關。 如果有上列條件時,也可以推理為:身體的強度無法負擔活動而造成疲勞所致;因此,應該從詳實記錄活動強度與體能狀態(如感冒)兩者與疼痛發作時間的關係,如果可以落在這個領域,那的確是兒童「成長」過程中,某些時段身體的復原力無法負擔活動帶來的疲勞度,造成肌肉、肌腱或軟骨的疼痛。 兒童肢體偶發與不規律的疼痛,大概有95%是以上較為生理性的疲勞現象;但如果在發作特性與局部變化有所差異,當然要小心是否是其他疾病的部分臨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