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荳荳123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貼]受腐蝕的孩子,受腐蝕的家庭

2006年08月14日
公開
12

[轉貼]受腐蝕的孩子,受腐蝕的家庭 受腐蝕的孩子,受腐蝕的家庭 孩子如同一把有生命的箭,由父母這把弓將之射送至前程。 ──紀伯倫(Kahlil Gibran),《先知》(The Prophet, 1923) 我們正面臨一場重大危機。許多孩子,甚至包括那些家庭環境良好的孩子,都缺乏同理心、道德感以及愛心,這些特質是我們維繫理想社會的必備條件。當代孩子的情緒、心理和倫理道德觀,已衰微至令人膽戰心驚的低點;唯有透過巨大的思維改變,才能挽救這群下一代。幾年前,我們極力否認有任何問題存在,然而,這幾年發生在我們社會裡的諸多慘劇,逼得我們不得不去面對這個無法避免的事實:我們的文化已無法提供孩子正常成長茁壯的所需。 瘟疫的禍根 這場瘟疫是怎麼開始的呢?我所提出的這場瘟疫,無關乎貧窮、貧民窟或少數民族等議題,它正大張旗鼓地肆虐那些環境優渥、父母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家。這場瘟疫的症狀在每間學校教室、每座遊戲場、每家超級市場及餐廳等場合觸目皆是,並在全美愈來愈多的家庭裡出現。這些症狀始於早期,於父母及孩子行為中隨處可見。 ●一對鎮日忙碌於工作的父母,將他們十八個月大的女兒交給保姆照顧;而保姆卻把她放在電視機前,看一整天的卡通錄影帶。最後這個孩子的反應是:一旦媽媽下班來接她回家,她便哭鬧不休。媽媽每天早上都恨不得趕快逃回辦公室。 ●一對家中有個三歲兒子的雙薪父母,兩人下班後皆疲憊不堪,不想下廚作飯,他們便把孩子帶出去上館子,絲毫沒考慮到這孩子一整天下來也很疲倦。這孩子一到餐廳便將食物往地上丟,不斷吵著要離開餐廳,且吵鬧聲音愈來愈大。接下來,他爬出座位,溜到桌子底下,在其他客人的桌椅間跑來跑去,害得別人也不能好好進餐。父母裝出視若無睹的樣子,以便能繼續交談。 現代父母養兒育女的大忌 根據佛洛依德的理論,一個受到母親完全寵愛的兒子,未來人生成功的機率較大。但就另一方面來看,如果你對孩子沒有太多期待,他自然對不會期望自己太高,你盡心盡力給他一切,但這個「一切」終究無法包括未來。我相信,現代父母都採行快速解決的做法:想盡辦法安撫吵鬧不休的孩子、不斷提供他們不用大腦的娛樂、滿足他們無底洞般的消費癖好;長此以往,一點一滴地抹煞孩子個性發展的機會。我們企圖給予孩子的那一丁點倫理道德基礎,全被這中毒已深的社會給吞噬掉了。 我認為,下面幾種育兒方式和態度,將會加速惡化孩子的情緒發展: ●從不花時間或將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導致無法與孩子建立穩固的情感交流關係。 ●不說故事或唸故事給孩子聽,或和他們玩,導致無法幫助他們培養識字能力。 ●認為把孩子交給他人長時間照顧,其效果和自己帶是一樣的,自己仍能和孩子建立緊密的親子關係。 ●無法用平心靜氣且公正的態度,以堅定的口吻訓誡孩子遵守規定或規矩,並且會有罪惡感而猶豫遲疑。 ●未透過行為和言語,向孩子傳達你個人崇信的道德倫常及精神價值觀(或者,你自己根本不相信任何道德倫常及精神價值觀)。 ●容許你的孩子不恰當地掌控他的人生。在孩子可以勝任時,分出一點掌控權給孩子是很好的;但如果孩子尚未準備好,就給他太多自主權,將會造成不可收拾的地步。 ●對孩子大吼大叫,並威脅孩子。你大可用堅定、可靠的語氣強調家規的重要性,不需訴諸這種方式。一旦發起脾氣,就代表你沒有即時處理問題,造成沮喪與無力感開始在心裡興風作浪。一開始,你就要採取堅定不移的態度,不要等到怒火攻心時才爆發。 ●將自己的想法全部移轉至孩子身上,以為他們心裡想的和你一樣,認為他們將能達成你的內心想望,或做出能讓你覺得很有面子的事。換言之,即期待孩子主動滿足你的自尊,並解決你的疑慮。 ●期望太多,要求太少。例如,任由孩子玩一整天的電動遊戲,同時卻又期待他在學校做個成績優異的模範生。 ●不讓孩子體驗靠自己能力獲得獎賞或取得成就的機會。 ●過度接觸媒體。 ●不安排那些能訓練孩子安靜坐好、專心並聆聽別人說話的活動或經驗,一味期待學校能「管束」孩子。如果孩子的發展根基沒有打好,即便再好的私立學校或最優秀的公立教育系統,也無法把他們調教成和那些身心健全且準備好學習的正常孩子一樣。 ●不能透徹地進行討論。直接、開誠佈公及完整溝通,應該是親子關係裡常見的重要特質。 父母之所以犯下這些常見的錯誤,通常是因為他們企圖遷就自己的需要及方便,或是以視若無睹或精疲力盡等藉口搪塞。這些做法等於阻撓孩子自然發展的途徑。有時候,進行這些發展性教養任務,可能會讓人覺得沒完沒了,但如果你的想法是:就隨孩子去吧,反正將來他們一定會轉性的,那麼,你也未免太過天真。價值觀不是與生俱來的直覺,它是透過你和孩子的每日互動,一點一滴在孩子腦袋裡逐日累積建立的。那也就是為什麼,只要用點心、用點努力,再壞的孩子也能重拾他們所需的價值觀。 本電子報內容摘自《天之驕子教養處方》、久周出版)

讀經典,保障童年

2006年08月14日
公開
12

轉貼自小大季刊第26期 讀經典,保障童年        ◎林真美 (《閱讀經典》講座,胡玉立摘要整理)   《納尼亞傳奇》作者 C. S. Lewis 曾在一個演講場合中,有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談話。他說,人的生命不斷在變化,由小孩至青少年至青年至成人至中年至老年,許多人的成長往往是在步入下一個階段之後,就向過去的階段說再見。但是,一個完整的人的成長,應該像「年輪」一樣,在成長之際 ,與過去不切斷、保持連結。好的兒童文學創作者的成長,一定要有「年輪」,否則就不會有好的創作品;而好的兒童文學欣賞者,也要想辦法讓自己變成有「年輪」的人。童年稍縱即逝。長大成人後,要把童年找回來,何其困難?然而,童年對每個人的一生,舉足輕重;它正是年輪正中央那一段最厚實的部分。童年是我們的根基,既短暫卻又極為重要,所以,要把握住這可貴的時機,在孩子的童年中,提供豐富多元、有機又營養的環境,讓孩子自行去抓取。這正是為什麼大人要為孩子介紹經典繪本的理由。 在美感經驗養成的童年階段,要就給他們最好的、經過提煉的東西,讓孩子透過文學和藝術,去理解、認識和感知這個世界,植下語言的種子,留下快樂、美好的閱讀經驗。   由兒童文學、繪本的角度觀之,即是由大人為孩子籌措一堆好的繪本。大人們其實並不需要拼命的買,因為,只要眼光準確、挑選經典的繪本書籍,在3歲至8歲大約5年的時間裡,為孩子準備30至50本經典繪本,就很足夠了。其它的就交給大環境例如書店或圖書館,讓孩子浸潤其中。對孩子來說,這就是很有保障的閱讀童年。   失去了兒童感覺的成人,難以真正理解兒童世界,書的品味與兒童有很大的落差;但大人卻非常容易自以為是,進而將自身的價值複製在孩子的身上。大人自以為是的為孩子選繪本的現象,在台灣尤其嚴重;台灣繪本市場功利導向、一窩蜂的出版繪本,卻沒有下功夫認真了解小孩對好書的需要,出版社、家長、老師將繪本工具化、標籤化,更是對繪本的扼殺。   日本在50年代之前也曾是沒有繪本的時代,但當繪本首度從國外引進日本時,每個環節的人士都抱持著一種「謙虛」的 態度;出版者、兒童文學工作者用心的將國外累積下來的經典繪本作品,介紹至日本,家長、老師也謙虛的一本一本閱讀。這種分享和謙虛的態度是如此的重要,因為那才能在成人和兒童之間,產生較為完美的連結。   小孩需要大人將繪本唸給他們聽,卻比成人更快的進入繪本的世界。只要東西夠好,能夠貼近他們的作品,兒童絕對不會離棄。《約瑟夫的院子》作者查爾斯.奇賓(Charles Keeping) 從不曾為兒童量身訂作繪本,他不因對象是小孩,就將創作打折,而是將具備最高藝術性和創作度的東西,呈現給小孩。他說,他從來不擔心小孩,因為小孩是最「真實無欺」的,就是好,東西不夠好,小孩扭頭就走。   歷經時代粹煉而留下的繪本經典,只要大人肯唸給孩子聽,孩子們一定會要求一聽再聽;他們擁有足夠的敏銳度去感受,一切端視這些好東西有沒有機會展現在他們的眼前。   最近,日本文學巨擘大江健三郎和舉世知名的日籍指揮家小澤征爾,有過一場文學與音樂的對話,他們談到大家應該努力的把好東西傳承下來。兩人在這場對話中,對創作表現有兩個極為傳神的比喻。他們說,創作表現有好有壞;有的創作彷彿是「擠檸檬」,創作者喃喃自語地將創作慾和感情一股作氣的擠出來,有些容或能產生出感觸和共鳴,但充其量仍只是「擠檸檬」罷了,而這種「擠檸檬」作品,俯拾皆是。 更高層次的創作,應該像「投球」一樣,是具有方向性的。創作者知道自己的方向,以創作將讀者帶向遠大的目標和境界。而經典,即是可以看出方向的作品。 與一般文學相較,繪本中的經典較多,主要是因為繪本較無文化、國界、時代等等的限制,只要有好書誕生,就不容易褪色。然而,如果我們環境中的經典繪本的能見度不足,那就另當別論。   人類永遠希望將好的東西傳承至下一代。若由個人出發,閱讀經典更是一種自我教育的過程,它讓自己成為擅於閱讀的人,自我鑑賞力提昇後,就不會困陷於茫茫書海中。讓好的繪本「附身」,就會得到繪本所能帶給人們的最大好處。 搶救經典,讓經典繪本傳承至下一代,只能靠大人的力量。在台灣,經典會不會短命,全賴大家一起來努力,你我都是傳承經典的種子! (原作者於 2006-08-12 10:53:45 重新編輯過)

【轉貼】一個人生活&兩個人生活

2006年08月11日
公開
52

很好的一篇文章, 短短ㄉ但卻可以包含很多,兩個自由的人因愛結合而產生的所謂"摩擦" 看完之後 是不是有一種想體驗2ㄍ人生活ㄉ衝動 ?其實一ㄍ人久ㄌ 真ㄉ有些許ㄉ小寂寞 .... 星期日,一覺睡到下午2點還不願起床,我在旁邊叫喚他。 「起床了好不好?我們出去走走,去吃東西。」N遍之後,他仍在睡。 我下樓去,走到公園時,打了他手機,我想,這下,他不得不起床了吧? 響了好幾聲,他終於接了電話,只是他告訴我的是: 「妳讓我過我自己想過的生活好不好?」 突然間,我不知該如何回應,倖倖然掛上電話後,一個人坐在公園裡,有點茫然有點不知所措,那麼我自己的生活又是什麼呢? 一個人的時候過自己的生活,兩個人的時候也各自過生活?? 肚子餓了是唯一明確的方向,我漫步到肯德雞,點了餐,端了餐盤往樓上走,三三兩兩的人群, 小孩的吵鬧聲在我耳邊沸騰著,我沒有感覺到煩燥,反而覺得,這種人氣很好,我安靜的吃我的炸雞看我的報紙,四週喧嚷的小孩聲壓過了。 我心裡悲傷的低鳴聲,近日來,就情緒上來說,我並不太快樂,我需要注入一些快樂的聲音在我的心房。 一個小時後,我離開肯德基並外帶了一份餐,在往回家路上走著時,我重新思考著過自己生活的事情, 我可以當作我是一個人生活,一個吃飽一個人散步一個人回家去嗎?? 我不會,也不行,我可以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散步,可是我不會忘了要買一份食物給在家裡的家人,一個人的生活裡其實包含了兩個人。 婚姻裡,有一個很難的部份就是,你不明白什麼時候該一個人,什麼時候又該兩個人? 妳會自然而然的照料跟妳一起生活的人,也許妳照顧不了他的心情,可是妳會顧及他的溫飽。 想著想著,就走到了家門口,我站在門口,有鑰匙卻沒有開門,我按了門鈴,他開了門.... 「先生,請問你有沒有叫肯德基外帶全家餐?」 我站在門口對他說 他對我笑而不答。 「沒有嗎?我送錯了啊??」我笑 他把東西接過手,牽著我的手進了家門。 晚上,他居然帶我去逛了夜市耶,這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因為他超討厭逛夜市,而且,他很有耐心陪我一條一條的逛著,臉上沒有一絲不耐煩。 我想,他明白這是我一個人生活時愛做的事,二個人生活時也希望可以做的事。 ╰○︿′  ︿) 如果相遇,你會感到相知,那麼,有一種習慣─叫做陪伴。 如果陪伴,你會感到珍惜,那麼,有一種甜蜜─叫做存在。 如果存在,你會感到壓力,那麼,有一種善良─叫做離開。 如果離開,你會感到輕鬆,那麼,有一種勇敢─叫做放棄。

【轉貼】一個人生活&兩個人生活

2006年08月11日
公開
40

很好的一篇文章, 短短ㄉ但卻可以包含很多,兩個自由的人因愛結合而產生的所謂"摩擦" 看完之後 是不是有一種想體驗2ㄍ人生活ㄉ衝動 ?其實一ㄍ人久ㄌ 真ㄉ有些許ㄉ小寂寞 .... 星期日,一覺睡到下午2點還不願起床,我在旁邊叫喚他。 「起床了好不好?我們出去走走,去吃東西。」N遍之後,他仍在睡。 我下樓去,走到公園時,打了他手機,我想,這下,他不得不起床了吧? 響了好幾聲,他終於接了電話,只是他告訴我的是: 「妳讓我過我自己想過的生活好不好?」 突然間,我不知該如何回應,倖倖然掛上電話後,一個人坐在公園裡,有點茫然有點不知所措,那麼我自己的生活又是什麼呢? 一個人的時候過自己的生活,兩個人的時候也各自過生活?? 肚子餓了是唯一明確的方向,我漫步到肯德雞,點了餐,端了餐盤往樓上走,三三兩兩的人群, 小孩的吵鬧聲在我耳邊沸騰著,我沒有感覺到煩燥,反而覺得,這種人氣很好,我安靜的吃我的炸雞看我的報紙,四週喧嚷的小孩聲壓過了。 我心裡悲傷的低鳴聲,近日來,就情緒上來說,我並不太快樂,我需要注入一些快樂的聲音在我的心房。 一個小時後,我離開肯德基並外帶了一份餐,在往回家路上走著時,我重新思考著過自己生活的事情, 我可以當作我是一個人生活,一個吃飽一個人散步一個人回家去嗎?? 我不會,也不行,我可以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散步,可是我不會忘了要買一份食物給在家裡的家人,一個人的生活裡其實包含了兩個人。 婚姻裡,有一個很難的部份就是,你不明白什麼時候該一個人,什麼時候又該兩個人? 妳會自然而然的照料跟妳一起生活的人,也許妳照顧不了他的心情,可是妳會顧及他的溫飽。 想著想著,就走到了家門口,我站在門口,有鑰匙卻沒有開門,我按了門鈴,他開了門.... 「先生,請問你有沒有叫肯德基外帶全家餐?」 我站在門口對他說 他對我笑而不答。 「沒有嗎?我送錯了啊??」我笑 他把東西接過手,牽著我的手進了家門。 晚上,他居然帶我去逛了夜市耶,這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因為他超討厭逛夜市,而且,他很有耐心陪我一條一條的逛著,臉上沒有一絲不耐煩。 我想,他明白這是我一個人生活時愛做的事,二個人生活時也希望可以做的事。 ╰○︿′  ︿) 如果相遇,你會感到相知,那麼,有一種習慣─叫做陪伴。 如果陪伴,你會感到珍惜,那麼,有一種甜蜜─叫做存在。 如果存在,你會感到壓力,那麼,有一種善良─叫做離開。 如果離開,你會感到輕鬆,那麼,有一種勇敢─叫做放棄。

做不後悔的事------吳娟瑜 轉po

2006年08月09日
公開
52

做不後悔的事------吳娟瑜 假設你此刻已經六十五歲了,你會不會後悔如下的結果: 一、當年在孩子最需要你照顧和關心時,你卻只顧忙自己的事,以致今天你需要他們時,孩子卻視而不見了? 二、當年你因為脾氣不好,甚至有些不良的習性,因此氣走了婚姻伴侶,而今想再找回對方時,卻已人事全非了? 三、當年你曾經得到好友相助而脫離困境,如今苦盡甘來的你,卻找不到當年的恩人了? 四、當年你會不會錯過人生一些有趣的學習和享受,如今,你卻動不起來,玩不起來了? 五、當年你習慣說:「以後再說!」如今,你發現手頭上的「以後」已經不多,而你想做的事還很多? 讓我們想像六十五歲時自己的形貌、體力、家人關係、財務狀況,再來推算可能的答案,這時,相信你將有噩夢中乍醒的慶幸,原來一切都還來得及調整和掌握! 快樂的人生是靠我們從年輕時代就在「生命銀行」儲蓄「不後悔」;「不後悔」、「不遺憾」存得越多,我們的「快樂本錢」相對增多。/ STRONG> 所以,從現在開始,當孩子呼喚你;當老公、老婆拜託你;當朋友提供你;當自己內心深處渴望你……你都不會再愛理不理或視若無睹了。 因為,你知道最好還是從一開始就做不後悔的事,好好來儲蓄快樂! 一起成長 有人說,最好的婚姻,是兩個人成長。 兩個相愛而廝守的人,眼光一起遠大了,世界廣闊了,思想開通了。 這樣的婚姻,這樣的愛情,永遠不會老。 是的,我們多麼渴望婚姻就是這樣子,愛情就是這樣子。 然而,這種想法,會不會是烏托邦?兩個人成長,那是最好的。 可是,多數時候,是一個人成長得比另一個人快。 兩個這麼親密的人,無可避免地會互相侵蝕。 侵蝕對方最多的那個,茁壯成長。 不知不覺被侵蝕的那個,在原地停留,到頭來,也許被侵蝕者嫌棄他追不上。 一個男人南征北討,世界愈來愈廣闊。 他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專注提升自己, 乃是有一個女人在後面照顧他,為他放棄了自己的事業。 一天,男人的眼光遠大了,回頭卻發現他的女人,眼光只放在柴米油鹽的事上,狹隘而沒情趣。他埋怨她:「我成長了,可是你沒有。」 一個女人可以不停成長,不停吸收新事物,因為她背後有一個愛她的男人。 她知道即使失敗了,還有他。 所以她放膽去看更遠的世界。 一天,她的世界變得遼闊,驀然回首,她的男人,卻是個固執保守、頭髮漸白的男人。 她抱怨:「你為甚麼沒成長?」 我們都忘了,誰令我們成長。 你怎忍心放棄那個沒成長的人? 如上所述..我們是不是都犯了同樣的錯誤而不自覺呢?.. 好好想想也許是吧!..也許不是!..不過誰都希望他不是吧!.. 愛情和婚姻,是一項承諾、一項意志和一項判斷, 從來不包括成長。(可是,能夠一起成長的,更好!) 一起成長的愛情,一起成長的婚姻,是烏托邦? 不錯的文章喔!不只是愛情,想想在你身邊的親人、朋友,千萬不要因為彼此成長的速度不一,而棄了他們喔! 【我的磚頭也很堅固】   尼采:「男人的幸福,是在為自己的慾望。女人的幸福,是在為她的欲求。」 還記得白雪公主與小矮人的故事嗎? 我們都知道白雪公主與白馬王子,從此過得幸福快樂的日子。 平常工作、吃飯、照料,小矮人總是為了白雪公主爭風吃醋,可是,你是否想過,到了最後,白雪公主為什麼喜歡白馬王子,而不是喜歡小矮人? 不要覺得白雪公主很現實,喜歡看「帥哥型」的人,請問哪個男人不 愛看美女?哪個女人不愛看帥哥? 每個人都希望被別人多看幾眼,讓別人欣賞你的風華美麗。 如果你多看別人幾眼卻被說成色狼,那表示你看的角度錯了,或者應該是說,你的眼神表現的有點問題。 許多人擇偶的條件大多是以外表、身材為主,多半的人常常因為外表不夠美、身材不夠標準,不知傷害了自己多少。 班上有一個樂觀的朋友,身材有一點胖,他在吃零食時,我們? X機糗著說:「該減肥了,還吃!」 你猜,這個同學怎麼樣回答的? 他沒有停止口中的零食,似乎毫不在意的說:「等我吃飽了,才有力量減肥。」 此話一出不但自娛也可以娛人,相反的,班上另一位女生,雖然她的功課不錯,人緣也相對的良好,只要她聽到別人談論關於身高的問題,總以為別人在談論自己的身高不夠高,常常為此傷心流淚。 其實不必要刻意揭發自己的傷疤,應該多多欣賞自己的優點。 想要在人群中脫穎而出,而不是被他人拖出去,就不要製造亂象引人注意,而是具備與別人不同的氣質。 你看,七個小矮人的條件都差不多,白雪公主要從七個差不多的人選擇一個,是極為困苦的,倒不如選擇一個與七個人不相同特質的人。 雖然你的外表沒有別人好,但是只要你保持整齊乾淨、清新怡人、舉止落落大方,就算無法勝過嬌媚的外表,整體來說也不算太差。 記得,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天下沒有醜的人,只有不懂得裝扮自己的人。」 你曾經顧慮自己的缺點是否會帶給對方不幸福,那麼你更應該要有絕對的認知,既然有時間在這裡顧慮自己的缺點,為什麼不盡量改變缺點,或是增加優點的能力? 上帝雖然給我們每個人不同的優勢,實際每個人都是很公平的。別人的磁磚可能比較有質感,但是我的磚頭也很堅固,別人的鋼料結構比較寬大,但是我也有不少的鋼筋和水泥,兩者同樣可以蓋起房子,又有什麼好埋怨的? 你有好的材料,還必須要有精心的規劃,不然質感再好的磁磚只能貼在監獄的外表,再寬的鋼料結構也是為了穩固監獄而出現。雖然你的磚頭沒有人家亮麗,卻可以建造四平八穩的平房,鋼筋水泥雖然沒有人家寬大,你卻可以建立美滿的小康家庭。 總之,有規劃的人,不會羨慕別人的材料好,而是用現有的材料,用心的去建築自己。 文章選自:聽見幸福的聲音 創作作者:張海修

轉貼文章:講義雜誌)

2006年08月09日
公開
42

女兒是老天爺送給我最珍貴的禮物 ●賴佩霞 早晨,我那十一歲的小天使跑進浴室對我說:「媽咪,我有個禮物要送你,等一下打開衣櫃就會看到了。」我問也沒問,我當然知道她的小腦袋在想什麼,這是我們常玩的遊戲。三十秒後,我走出浴室、打開衣櫃,一眼就看到貼心的禮物。大大的眼睛、翹翹的鼻子、粉紅的嘴唇、甜甜的聲音說:「Surprise! It's Me. 」 她身材嬌小,一蹬一抱就撞進我懷裏,緊緊地抱住我,親著我的臉頰,將頭塞滿我肩膀與脖子間的空隙。嗲聲嗲氣地對著我的耳朵說:「Mommy, I Love You So Much,Thank You!」 雖然我早料想到今天的禮物是她,但這次當我抱住她時,卻有很深的觸動。我摟著她,心想:的確,她就是老天爺送給我最棒、最珍貴的禮物。她時時刻刻提醒我存在的恩賜,她的存在就是生命對我最大的慈悲。只要她按平常作息,平平安安地出現在我面前,就足以讓我明白,我是個幸運的女人。這是老天爺所能夠送給一個母親最好的禮物。 基於這個事實,我對世界充滿感激。因為女兒的平安是整體存在的祝福,是整個環境裏每個人的共同參與,不可能只靠我一個人實踐。單單這份啟示,女兒就足以成為我的師父。 我張開雙手,全心全意地接受老天為我安排的禮物,感謝祂的青睞。我甚至不需要祈禱,這個禮物會不定時地自動送到我的面前,帶來歡笑、驚喜,讓我進入她天真無邪的世界。每當她出現,我的眼睛就會亮起來,甜蜜一陣陣湧上心頭。我的快樂,已無須太多理由,只要她在我面前活蹦亂跳,彷彿就在提醒我:今天又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一個充滿祝福、平安、幸福、禮物的聖誕日。再說,我有兩個寶貝,總會在不特定的時間、地點,交叉穿梭在我面前。想要忘記自己的幸運,實在不可能。 我是個極幸運的女人,因為我非常喜愛孩子。從我準備懷第一胎的那一刻起,便滿心喜悅地承諾自己,要學習做個真正懂得愛孩子的母親。在為人母的過程中,我親眼目睹了自己的改變,這些改變教我愈來愈了解自己、更喜歡別人。回頭想想,還真得感謝兩個寶貝,若非如此疼愛她們,改變自己會是個遙遙無期且漫長的拉鋸戰。我的改變是來自愛 ,來自對愛的承諾,來自對承諾的實踐。 孩子對母親的愛是最自然的,依戀堪稱世界之最,這樣小小年紀的孩子,最深愛的莫過於父母。也由於生理及心理的養成,對母親的愛相較於父親,又略勝一籌。我之所以能夠擁有她們全然的愛及信任,只因為我是她們的母親。孩子出生時像張白紙,沒有想法,對我完全敞開、依賴,我就是她們未來世界的創造人。由於曾對孩子許下承諾,不願讓自己失望,我全心全力地珍惜她們與生俱來所對我的信任。就這樣,愛的循環下,我們彼此支持。女兒們也全心全意地祝福我的人生,因為她們深深了解,只要媽媽開心、快樂,她們的生活也無憂無慮。 做父母的人,千萬不要小看自己跟孩子的關係。孩子就像一面鏡子,他的行為、態度,完全顯現出父母的價值觀及生命品質。這也是所有為人父母者最無法忍受、面對的,多數人不自我反省,反而把矛頭指向孩子,要求孩子改變,好為自己的行為背書。其實,父母對子女不滿,往往是因為無法忍受自己的缺點被挑起、放大,為了撫平內心對自己的厭惡,就利用憤怒來抑止孩子再犯,總而言之,是自己不願意面對內心交戰。 關係裏最大的問題,是每個人都要求別人改變,自己卻沒有意願改變。因此生活會形成一連串的拉扯、衝突、緊張、無奈。生命是由關係所組成,從出生的那天起,人的自我認同就是從跟人的關係裏慢慢茁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養成一種獨到的關係模式,共通點就是要改變別人。直到有一天遇到強大的挫折,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改變,卻又衍生委屈的情緒,永無止境地重複循環。直到有一天你徹底清醒,才會發現意圖改變別人,正是你關係中最大的衝突,也是造成怨世的最大根源。 如果了解這一點,孩子對父母而言便是一項禮物。與其改變孩子,不如反求諸己,為自己的情緒負起完全的責任。孩子的行為也會因為你的調整而改變。這樣不但能贏得孩子尊敬,同時也能徹底解決問題的根源。擁有孩子的支持,回歸純真的道路將會愈來愈容易、清晰。人生許多的困難,就是得靠這般堅定的關係才能穿越。你永遠有機會重獲孩子出生時對你的愛及信任,但前提是,你要誠實地面對內心的掙扎,放棄所有不負責任的指控。切記,你從來沒有不喜歡你的子女,你不喜歡的是面對內心的不平靜。 孩子是老天爺送給我最豐富的禮物,她們比我預期的更有智慧。首先,一步步地挑起我內在的衝突,幫助我看清性格上的固執,然後以她們與生俱來的愛與天真,慢慢地帶領我進入感恩的國度。在這個國度裏,一般人所習以為常的人、事、地、物,都帶給我無限感動,這份感激遠遠地超出我的想像。 我女兒的把戲,也提醒了我,要時常對老天爺說:「『Surprise! It's Me.』我是.送給自己最棒的禮物,and,『I Love You So Much, Thank You! 』」

維他命對於12星座的重要性

2006年08月09日
公開
44

維他命對於12星座的重要性 看看你該補充哪個營養ㄛ^_____^.. 白羊座 3月21日-4月20日 十二星座之首的白羊座,類比於人體的部位是頭及腦部;維他命H對因用腦過度所引起的白頭髮及禿頭症狀,有很高的預防作用。啤酒中的酵母、蛋黃、大豆、糙米、肝藏是含有豐富維他命H的食品。 金牛座 4月21日~5月20日 十二星座中最強調穩定的金牛座,有時候會讓人覺得是行動慢思考遲純;維他命D可調整鈣質幫助骨骼生長讓動作靈活肌肉有力。香聒、炸蕃薯片、鰹魚、沙丁魚等食品蘊含著大量的維他命D營養素。 雙子座 5月21日~6月21日 十二星座中以機敏多變著稱的雙子座,有敏捷的思考力和強烈的學習好奇心,維他命B12能提高記憶力增強注意力以及安定神經的功效。牡蠣、蛤仔、海苔、魚類和動肝臟等食品具有高維他命B12營養素。 巨蟹座 6月22日~7月22日 十二星座中且母性本能的巨蟹,好像家庭中媽媽一般善良顧家,維他命B2是消除肥胖的維他點命,可幫助魯肪燃燒促進細胞再生,減輕疲勞貪血等症狀。鰻魚、海苔、裙帶菜中有豐富維他命B2營養素。 獅子座 7月23日~8月22日 以太陽為求護星的獅子座是十二星座中的王者,俗諺云無日月則不明,獅子座跟眼睛很有關係;維他命A是保護眼睛的特效維他命。可以防止視力退化及夜盲。在雞蛋、牛乳、胡蘿蔔、波菜中有大量維他命A。 處女座 8月23日~9月22日 十二星座中完美主義者的處女座,總是鉅細靡遺的注意每一個小細節,務必達到零缺點為止;維他命B6有減輕焦慮、神經過敏、失眠等功效。在豆類、糙米、比目魚、鮭魚、沙丁魚中含有豐富維他命B6。 天秤座 9月23日~10月22日 十二星座中社交關係最好的天坪座,也是最注重自己的打扮和穿著的星座;維他命C是皮膚美白聖品,可以抑制黑色素防止雀斑的形成,並且讓秀髮光滑亮麗。在花椰菜、青椒、草莓、橘子皆蘊含豐富的維他命C。 天蠍座 10月23日~11月21日 十二星座中最有神秘魅力和吸引力的天蠍座,類比於人體部位是生殖器官泌尿系統;維他命E可以保持性荷爾蒙分泌的正常,具有減輕生理痛的功效。在杏仁、小麥胚芽、南瓜、花生中含有大量的維他命E。 射手座 11月22日~12月21日 十二星座中具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精神的射手座,是最容易離鄉背井到處旅遊的人;維他命B1是經常吃速食餐的人所欠缺的,手腳腫大、協調性變差、健忘都是B1不足的症狀。在芝麻、玉米、大豆中有豐富維他命B1。 摩羯座 12月22日~1月19日 十二星座中最能吃苦耐勞的魔羯座,具有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泛酸是壓力繁重的人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可強化腎上腺的功能,缺乏的話會有易怒、悶悶不樂等症狀。在納豆、牛奶、雞豆、蕃薯中含大量的泛酸。 水瓶座 1月20日~2月18日 以土星和天王星為守護星的水瓶座,具有特立獨行的個性,類比部份的小腿、腳掌、血液往環;葉酸是可製造紅血球的維他命,對治療因病風而行走困難的症狀具有療效。在蘆筍、高麗菜、扁豆、甘藍菜中含量豐富。 雙魚座 2月19日~3月20日 十二星座中最具有矛盾心理的雙魚座,往往無法自拔於愛恨循環的情結中;菸鹼酸可促進體內化學反應活性化,擁有很強的代謝作用,若有是缺乏的話會有亢奮昏眩產生妄想症,魚肉、豬肉、牛肉、黃綠色蔬菜中含量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