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宜樺馬麻

日期

#Tag

洪蘭:不必幫孩子找興趣,他自己會告訴你!

2012年11月13日
公開
53

作者: 洪蘭 | 親子天下 – 2012年7月13日 上午11:23 一位媽媽說,為了找出她孩子的潛能,她每天加班賺錢,送孩子去上各種才藝班。每個月3萬元的學費,她已經花了8年,但是孩子仍找不出特別的興趣。她問:「還要多久,興趣才會出現?興趣定型後,能改變嗎?」 其實人的興趣一直在改變。小六與國一才差1年,他們玩的玩具就大不相同,孩子會隨著年齡、心智的成長而轉移興趣,甚至進了大學,興趣還會再變。1995年艾美獎得主彼得.巴菲特(股神巴菲特之子),就是幾經轉折才走上音樂之路。他有個朋友更厲害,幾乎每學期都在轉系:大學一年級念的是機械工程,後來覺得工程太呆板,轉去念抽象的物理;念了物理後,又發現他最愛的其實是物理有秩序的模式,所以轉修數學;數學吸引了他兩學期,又覺得數學只空談模式,缺乏動手做的實際感,所以轉去念藝術;藝術仍不能滿足他,也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有藝術天分,又轉去念建築。 建築既是藝術又是科學,建築的設計要用到物理和數學的知識,建築藍圖的繪製使他的藝術訓練可以派上用場,照講是很理想了;但是他又發現,很少人肯花大錢實現建築師的理想,反而要聽雇主的意見,覺得很挫折又想轉系。在念建築時,他發現對各種建材所表現出來的美感很有興趣,所以轉去念材料科學。 兜了一大圈,結果又回到了工程,但是這一圈的經驗使他變成獨一無二的都市計畫專家。他知道造型的美感、建材的選取會影響在裡面工作者的心情,因此開始做綠建築,所學所用,現在過得非常愉快。所以,一開始的迷惘沒有關係,「遊蕩的人未必都是迷路的人」(Not all who wander are lost.)。人生的路,只要好好走,沒有白走的。 真正的興趣自己會出來,就像生命自己會找出路一樣。回頭再說彼得,彼得學鋼琴中斷過4次,他說心中一直有個聲音在纏繞著他,但不知道是什麼。他吃不下、睡不著,只好從史丹佛大學退學去尋找,最後成為音樂家,並與父親一起在洛杉磯登台演出。那天他父親開玩笑說自己是來「驗收鋼琴學費的投資成果」。可見為了他學鋼琴,他父親也花了不少錢。 人的興趣是要花時間去尋覓的,它可能隱藏在很多面具之下,但只要是真的,終究會浮現出來。反而是出現後,人不見得有勇氣去走這條路,因為這條路往往不容易走;人有好逸惡勞的天性,喜歡走阻力最小的路。 所以父母不必急著去找孩子的興趣在哪裡,時機到了,孩子會告訴你。只是當孩子告訴你時,你要能放手讓他去走。吳季剛成功最大的功臣是他的母親,她有勇氣抵擋別人的閒言閒語,保護吳季剛走跟別人不同、卻是他衷心喜愛的路。 人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會成功。這位媽媽可以停止送孩子上才藝班了,時機到了,孩子會來求你。 http://tw.news.yahoo.com/洪蘭不必幫孩子找興趣他自己會告訴你.html

家長絕不能遷就小朋友的四種壞習慣

2012年11月12日
公開
59

遷就, 孩子, 習慣孩子有些壞習慣,看著可能很小,所以很容易被父母忽視,但這些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修改了,所以爸爸媽媽要留意一下孩子日常中是否有以下習慣 1、打斷你講話. 孩子可能有時會很興奮想要告訴你一些事情,但如果總是允許他在你講話的時候打斷你的話,可能會讓孩子感覺他是擁有特權去取得別人的註意,而且不能忍受別人不理會他,以致日後可能會以自我為中心 解決方法:如果孩子跑過來纏著你講話,你可以指著凳子讓他過去坐並且在你結束講話前都要保持安靜;如果你要打電話或見朋友的話,告訴孩子要保持安靜並且不要打擾你,然後給他安排另外的活動。你的目的是讓他知道,如果中斷你的講話,他很難達到他的目的。 2、裝作沒有聽到你說話 不斷給孩子重復或提醒你的要求、指揮,會讓孩子養成等待你的提醒,而不是留心你所說的話,漸漸地還會發展到不理會你說的話。如果這種習慣繼續下去,他可能會變得目中無人,不會尊重別人。 解決方法:盡量不要遠距離跟孩子說話,走到孩子前面跟他說清楚你的要求。當你說話的時候,要求孩子看著你,並要有所反應。 3、態度輕浮 你的孩子是不是有邊跟你說話邊做鬼臉或用很輕佻的態度跟你說話的情況,很多孩子尤其是小孩子會有這些行為,他們的目的是要測試一下父母的反應。很多父母可能會忽視這些行為,覺得孩子還小,現在只是過渡階段,但如果你不讓孩子盡快改正,他可能會很難跟別人好好相處。 解決方法:一定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當的。例如孩子在你說話的時候翻白眼,你可以告訴他,這種行為表明他不喜歡你所說的話,你可以停止跟他說話並走開,然後跟他說當他態度變好的時候才會跟他說話。 4、誇大事實 你可能會覺得孩子在別的孩子面前吹牛不是什麽大問題,但對於這種現象應該盡早從源頭截住。因為如果孩子發現說大話會令自己感覺舒服一點,他很快就會養成經常講大話的習慣和推卸責任等。 解決方法:當孩子撒謊的時候,你應該靜下心來跟孩子說清楚說謊的壞處,讓他明白大話講多了,別人可能會不再相信他說的話。同時還要了解清楚孩子說謊的目的,要讓他明白即便是說謊他的目的也不一定能夠達到。糾正這種現象,講故事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特別是對比較小的孩子。 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體驗“甜”“苦”抓住孩子的典型事例,幫助孩子體驗“好習慣讓自己嘗到甜頭,壞習慣使自己吃到苦頭”,如向別人做鬼臉引起人家反感,吹牛當眾被人揭穿等,最好養成“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的良好行為方式。 好習慣黃金表 自己制作一個簡單的日歷表,日期是一個月,讓孩子把想在這個月養成的習慣寫上去,然後讓孩子自己每天在日期下面對自己進行評價,如果當天做到了,就劃對號,沒有做到,就劃錯號。然後月底跟孩子聊聊當月的體驗和感想。 親子契約 爸爸和媽媽可以給孩子提出幾點要求,孩子也可以給爸爸媽媽提出幾點要求,如果做到了,有什麽獎勵,如果沒做到,有什麽樣的懲罰。這些都寫下來,雙方確認、簽字,孩子和父母按要求相互監督。

會做人比腦袋好重要

2012年11月01日
公開
50

洪蘭:會做人比腦袋好重要 最近去替一個研究所作甄試委員,因為這個領域現在很紅,所以報考的人很多。問了一整天,結束後,所長很過意不去,因為公家給的車馬費只有兩千元。她就自掏腰包請我們吃飯。 用餐時,大家談起剛甄試過的學生,都頻頻搖頭,因為現在的學生坐沒坐相。有的坐下來,腿就翹起來了,甚至叉開來成八字形。只有少數學生腿有併攏,而且只有極少數的學生離開時,把椅子推回去。 所長很感慨地說,現在知識翻新得這麼快,兩年前的教科書已經沒有人用,五年前的就廢紙回收。科技日新月異,學生只要肯學,其實不必管他現在知識有多少,但人品不端,以後會令系所蒙羞。 席間有位教授說,他去某大學演講,回家後,一堆學生寫電子信來要投影片。原來,該課要寫報告。最簡單的方式,當然就是直接跟老師要投影片。有學生還特別註明「請務必回」,讓他哭笑不得。 話匣子一打開,每個人都有類似經驗,最普遍的就是「不具名」。也就是說,向老師請益,卻不告訴老師你是誰。這種信只好直接退回,因為我們不處理匿名信。 所長的先生說,他公司招考員工時,他一時興起,走進去看他的人事主任如何篩選新人。只見主任很客氣跟考生遞名片,那考生轉身看到他,便把手伸出來,大剌剌地問,「那你的呢?」 他吃了一驚,不能相信有人這麼魯莽。他說,在別人的地盤,人生地不熟,不可以擺出高姿態。看到陌生人,一定先探別人的底,不可先假設別人地位低。 他雖然是開玩笑地講,但是意思很明顯:你們大學教了什麼?怎麼教出這樣不知天高地厚、目空一切的學生來? 其實不只學生,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都出了問題。很多人把無禮當作性格,把邋遢當作時尚。其實,不注意衣著,蓬頭垢面,不修邊幅,不是豪邁,是不尊重別人的表現。粗俗也不是率直,是沒有品味。 一些描寫性器官的話,不可在廟堂上講。它不代表草根性,它只反映出沒教養。前警察大學的教務長黃富源說得好,率直是良好的品質,禮貌是永遠不變的價值。直來直往、不做作,很好,但是必須有禮貌,不然就是粗魯。 我們從小被教導,禮是規規矩矩的態度,義是正正當當的行為。當大家都守規矩,社會自然安定和睦。 現在新聞娛樂化,天天大幅報導藝人結婚、外遇緋聞,讓孩子誤以為這就是人生,行為就該這樣。 又因為這些無營養新聞,嚴重壓縮國際新聞和一些重要民生經濟議題,使學生沒有視野、無法判斷是非。念了很多書,卻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給人家什麼樣的觀感。 當他們抱怨找不到工作時,能怪誰呢?誰願意和粗俗無禮又自大的人共事呢? 教育是國家的根本,品德是做人的根本,切莫等閒視之。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自己做得到的─「感覺統合遊戲」

2012年07月15日
公開
50

「感覺統合」是一種人體與生俱來的神經功能,用以組織、判別來自身體與周遭環境的感覺訊息,使個體可以有效運用肢體與外界作適當的互動或反應。感覺統合理論強調三大特殊感覺系統,分別是前庭系統、本體覺系統及觸覺系統。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必須將各種活動融入生活教養裡,以下提供一些刺激前庭系統的簡單日常活動,父母要注意讓孩子感覺活動好玩而愉快。 0∼一歲: ●抱著孩子在你的手臂中輕搖或在搖椅上輕搖。 ●抱著孩子以趴著、坐著或站著的姿勢,在你的大腿上彈跳。 ●將孩子以面朝下的姿勢攜抱並將他上下晃動。 ●抱著孩子跳舞。 ●大人坐在地板時,讓孩子坐在你的腿上,作出像划船之類的遊戲(即大人身體前後搖晃)。 ●在地板上爬或爬過枕頭。 ●在地板上翻滾。 ●將孩子抱至胸膛的高度,並將他倒過來。 ●在嬰兒座椅上彈跳。 ●坐在嬰兒用鞦韆中搖晃。 ●將嬰兒背在背後。 ●坐車。 ●游泳。 ●躺在水床上。 一∼三歲 ●玩遊樂場的器材-盪鞦韆、溜滑梯、旋轉木馬 ●在協助下玩攀爬架 ●坐娃娃推車。 ●如果孩子可以踏住踏板的話,讓他騎三輪車。 ●讓孩子坐在毯子上拉他。 ●游泳。 ●坐在搖搖椅上輕輕搖。 ●騎在大人背上,大人作小狗爬的姿勢(雙手及雙膝著地)。 ●在不同的平面上奔跑及走路,例如草地、地毯、寬的平衡木等。 ●從斜坡上滾下來、在地板上翻滾、滾過枕頭。 ●在水床、墊子或在床上彈跳。 ●在大箱子中爬進、爬出。 ●在父母協助之下翻筋斗。 (作者:台大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副教授 曾美惠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補充~ ★視覺發展與辨識能力 ★觸覺經驗即辨識力 ★前庭平衡覺與平衡感 ★運動覺與運動能力   ◆設計理念:球是寶寶必備的玩具之一,無論是滾動、拍打、踢的       大肌肉發展,或是抓握的手指力量,都能讓       寶寶獲得多樣化的經驗。 ◆玩法建議:1.球球搬家:把各種球放入推車中,或把球        取出,或倒在球池,再一一撿回。「取與        放」是小寶寶很喜歡的活動。       2.運用小球進行按摩,碰觸孩子的小手、小腳        或身體。       3.滾球遊戲:讓孩子以足球進行滾球活動,可先坐        下,與大人相對,兩腿張開,以腿當護欄範圍,近距離        滾動慢慢再調整距離,增加難度。孩子可以鍛鍊手臂控        制及方向控制。      4.投籃射門:搭配多功能球池鑽爬配件,利用洞口當作籃框,可以玩投擲遊戲。或當球門,讓寶寶踢球進洞。 ◆觀察重點:出生-6個月─→孩子對觸覺球的刺激感到舒服不抗拒。       6個月-1歲─→能把球放入或取出。            ─→能用雙手握住球。       1歲-2歲─→能夠用手滾球、丟球。       2歲-3歲─→能夠站立踢球。 0~6個月 以吸吮、按摩、伸展、嗅聞、觀察、傾聽為主 *奶嘴、固齒器。 *在20~30公分距離內,面對著他作表情,他會注視對方的表情。 *兩周起,為寶寶按摩;作肢體伸展。 *於床前或床旁,懸掛旋轉且發聲玩具,引導追視及誘導轉頭。 *對著他說話,他會傾聽並注視。 *嗅聞手帕、毛巾,成為自我安撫的依戀物。 *搖籃;讓其頭靠肩,扶其頸與背,左右晃;用雙手將其從腋下抱起,轉圈。 *在滾筒上練習俯趴、抬頭、轉頭。 *在不同觸感的床單上,練習俯趴、翻身。 *父母懷中坐。 6個月~1歲 搖鈴、敲擊、取物、手指動作、爬行、扶走為主 *仰躺時,自己抓腳來吸。 *拿不同質感、不同重量的玩具,再投入盒中。 *在仰躺姿勢下,握其手,將他拉起成坐姿。 *搖搖鈴、敲擊桌面、扔擲玩具。 *開關抽屜、將東西拉出來、撕紙、翻厚紙板書頁、手指鑽入洞孔中。 *拿積木、葡萄乾。 *模仿動作:用手指物、拍手、揮手再見、蟲蟲飛等。 *抱在懷中,前後左右搖晃,作寶寶體操。 *由匍匐、跪爬(膝與手掌著地)到站爬(腳掌與手掌著地)。 *牽其手,遊走。 1~2歲 以行走、攀爬、追跑、塗鴉、疊積木、按鍵、仿說為主 *身體的知覺敏感,能察覺尿布濕了、髒了。 *自己脫鞋子、襪子、褲子、使用湯匙、學習杯。 *插棒、疊積木、簡易幾何積木崁入盒、抓著筆塗鴉。 *按電視遙控器、玩具電話鍵、玩具鋼琴。 *擲小球、拋海灘球、滾接球。 *爬上爬下;爬階梯、被牽著手上下階梯、倒退著走。 *搖木馬、騎馬(爸爸跪爬,寶寶騎坐在其背上),加強平衡感。 *助行推車;坐滑行車用雙腳滑行;在浴缸中,體驗站立、行走。 *在不同地面走路、跑步;繞著家具跑;踢球、追球。 *聽簡單的指令做事;仿說;簡單的表達;哼唱。 2~3歲 聽故事、唱遊、遊樂設施、動作技巧、扮演遊戲為主 *玩水、玩沙、觸摸辨識物品等觸覺遊戲。 *穿脫褲子、鞋襪;解開大衣的鈕扣;旋轉水龍頭;擦臉、刷牙等。 *基本線條模仿運筆(圓形、正方形等);木槌敲打木釘;穿木珠;模仿將紙對摺;剪紙;丟接球、銜接玩具;將玩具歸類、排序、物歸原處。 *唱兒歌、搖擺身體、打拍子/打擊樂器。 *理解形容詞、簡易方位概念、聽指令作事情;玩具電話對話,玩扮演遊戲。 *視覺辨識兩性娃娃、顏色歸類、幾何形狀崁入、大小、套套杯、點數、簡易拼圖(三片)、簡易立體積木造型(三、四塊積木的造型)。 *投籃、老鷹抓小雞、互踩影子。 *上下階梯、攀爬架、溜滑梯、盪鞦韆、坐浪板、玩蹺蹺板、搭乘電扶梯等。 *雙腳連續跳、往前跳、從階梯上躍下、走直線、騎三輪車等技巧性動作。 *點心與三餐時,嗅聞/品嚐食物,猜猜看。

「不要!」、「我不要!」...關於幼兒反抗期

2012年05月27日
公開
42

家有兩歲幼兒的家長可能常碰到這樣的情形,天涼要給他加件衣服,他搖頭說﹕「不要」;吃飯要他多吃些蔬菜,他也拒絕﹕「我不要吃」,幾乎要他做什麼,都是以「不要」來回應,或堅持自己的意見、主張,令家長生氣,這還子怎麼這麼不聽話?並開始懷疑這麼小的孩子是不是也有反抗期?要不要好好 管教?該如何管教? 由他們這樣的行為表現看起來的確有反抗大人意見的傾向,美國人還將這時期孩子的行為稱為「Trouble two」,就表示這是一個麻煩階段的開始。然而,這也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開始。從孩子漸會說話,能以話語表達意念;會走路,擴大行動的範圍;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凡事都感新奇,都想探索、模仿、了解,因此他的小手、小腳、小腦袋整天忙個不停。在此同時他也發現自己是獨立的個體,發覺自己和生活情境的關係,了解自己具有操控環境的能力,逐漸可以獨立自主,亦有想要自主的意志。此外,他們也在了解大人的規範是什麼?試探大人能忍受的極限在哪裡?在此歷程中逐漸了解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 但是限於知識、能力和經驗的不足,一方面有自己的意見,並堅持己見,另一方面卻是心有餘而力未迨,譬如外出時要自己穿鞋子,卻拒絕穿襪子;鞋子又左右不分的穿上,爸媽要他換過來或幫他換,他又固執的非要這樣穿不可,不肯更換。類似的情形經常發生,你要往東,他偏要向西,十分不合作,造成父母親的困擾,親子關係亦緊張。 當孩子常常表示「不要」或和父母親意見相左時時怎麼辦呢?是看誰比較厲害,使對方讓步?或強迫孩子服從,使得孩子大哭大鬧?這樣的處置方式可能都無效,反而使大家都不愉快,也未適當的解決問題。不妨試試下列的方式﹕ 1、當孩子表示不願意的時候就不要勉強,以「我是愛你」、「我是為你好」的想法強迫他一定要接受你的意見。 2、設法了解他拒絕的原因,以及他想要怎麼做,請他說給你聽或做給你看。當孩子無法清楚表達心意時,則可用猜測的方式及示範的動作做給他看﹕「是不是這樣啊?」多試幾次,了解他的想法。 3、提供一些選擇,而不直接拒絕他的想法,譬如天冷要他多穿一件衣服,他可能不願意,但告訴他「你自己去選一件最喜歡的衣服來穿。」他對自己能有選擇權感到滿意,同時也可以達到父母親原先的目的了。 4、當孩子肚子餓了、睏了、生病了、或處於陌生的環境裡,要孩子聽話、合作時比較不容易。因此,如需他的合作,最好避開這些情況,否則會使彼此情緒大受影響。 5、訂定行為的規則,讓孩子知道他該做什麼,或以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引導他去做,而不要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他不應該做的事上,譬如玩得正起勁,拒絕吃飯時,就以較能吸引他的方式說,「熊熊的肚子也餓了,我們請他一起來吃飯,他吃一口,你吃一口,看誰吃的比較多,就會長高高、壯壯的。」 6、以「我們一起來做」的方式,教他如何做,跟他一起做,鼓勵他自己做,做完後給予愛的鼓勵。幫助孩子明白你的期望,從「做中學」中也知道做事的方法。譬如家中新添了弟弟或妹妹,他也會過去摸摸、拍拍,此時趁機告訴他﹕「你也好喜歡弟弟呀?弟弟也喜歡你拍拍他耶,來,我們一起輕輕的拍拍,像這樣,你看他好舒服唷!謝謝哥哥!」 7、建立生活事物的慣例及順序,讓他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不要常常變化,當他能掌握這樣的過程,也較容易遵循這樣的過程,而有安全感,譬如睡覺之前要洗澡、刷牙,洗完後換上睡衣,父母親會和他一起看一本故事書,或親親他、抱抱他,再留盞小燈睡覺。 當孩子想要自主,想要自己做事時,在沒有危及安全及健康的顧慮下,應多鼓勵他嘗試,邀請他一起做,減少阻止他的想法。不可有時鼓勵,有時限制,讓他無所適從,也不要為了一己之便,急於替他完成,就可降低他拒絕和不合作的可能性,還可培養他對自己的自信心,照顧自己的能力,走向獨立、自主。

孩子做得多,學得愈多

2012年03月30日
公開
45

朋友家中院子的韓國草長得很好,沒有一根野草,真是碧草如茵。朋友年屆七十又有痛風,如何彎得下腰拔草呢?原來她有兩個孫子,兄七歲、妹五歲,兩人只要乖,自動幫忙做家事,母親就給他們紅點,積到某個點數時,就可選擇:聽奶奶講故事、跟奶奶烤蛋糕、陪奶奶爬山……朋友說,孩子一邊拔野草,她一邊講《西遊記》或《七俠五義》的故事,為了聽久一點,孩子把野草拔得很乾淨,韓國草就長得好了。 孩子最喜歡的是奶奶烤蛋糕了,兩個孩子一個打蛋、一個篩麵粉。烤蛋糕不費事,但可教孩子生活經驗,孩子也把不敢跟父母講的話跟她說。她覺得沒有什麼比親子共同做一件事更能打開孩子的心扉了;而且自己烤,不必擔心黑心食材或塑化劑。透過實作,她教孩子雙手萬能,自己懂得做,就不必求人。 她也教孩子凡事都有替代物,打蛋器壞了,用手打也可以,累一點而已;葡萄乾沒有了,用龍眼乾也可以。我想,這不就是創造力嗎?我們鼓勵孩子學馬蓋先,就是讓他們知道天下沒有什麼是非要這個東西不可,人要學會變通,不可死腦筋。 我問她怕不怕孩子被烤箱燙到,她反問:「你幾歲幫你母親燒飯?」沒錯,我們以前上學前,先要幫媽媽升火煮稀飯,正是他們這個年齡,也沒有被燙到。其實只要好好的教,就不會出事,父母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蔡穎卿老師的「小廚師」計畫中,就有教三歲半的孩子拿刀切菜,孩子也做得很好。反而是現代父母都去外面買早飯,沒有在家裡燒給孩子吃,搞得現在上高中的孩子連雞蛋都不知如何敲破。 我最欣賞的是朋友用帶孩子去爬山做獎勵,一邊爬,一邊教孩子植物名稱和它的用途。許多父母擔心孩子電玩打太多,會近視;其實可以常常帶孩子去野外,遠離有插頭的東西(有位心理學家把電腦叫做「有插頭的毒品」)。做科學家的第一個條件是要有觀察力。觀察力是要訓練的,天天坐在冷氣房中瞪著電腦,是不會感受到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也不會看到生物生長時細微的不同。 拿到台灣最多專利的劉興欽(漫畫人物大嬸婆、阿三哥的創造人)就說,他小時候在新竹後山長大,所以觀察力被訓練得很敏銳。他說蜜蜂採完了蜜,腿比較粗,飛得比較慢;他想吃蜂蜜時,就跟著蜜蜂跑,找到蜂巢後,把手洗乾淨,免得有汗味會被蜜蜂螫,然後手伸進蜂巢中,把蜂蜜挖出來吃。我們都看過蜜蜂,我們卻看不到劉興欽所看到的細節,因為我們沒有像他一樣在大自然中成長,我們的敏銳度不及他。

從零用錢學作計劃

2012年03月27日
公開
49

小時候媽媽就一直要我們養成儲蓄的習慣,錢一旦進口袋,最好全部放銀行作定存。那生活怎麼辦呢?嗯….那就該花的花,不該花的就不要花。何謂”該花”、何謂”不該花”呢?經過多年的經驗,現在的我心裡有把尺權作衡量的工具。儘管如此,大部份的錢還是進了銀行作定存。 最近在雜誌上看到一篇有關零用錢(Taschengeld)的報導,心想,除了讓孩子和我一樣把錢拿去定存之外,還要讓他學習如何理財。不敢期待他成為億萬富翁,只求他能過上經濟無慮的日子。從零用錢開始訓練孩子,只要有心而且持之以恆,小兵也可以立大功,培養孩子日後”作計劃”的習慣---不管在金錢或其它方面。 以下文章與大家分享。(原文翻譯自德國 Elternfamily 雜誌網頁) 零用錢為孩子滿足個人需求的唯一來源,拿到錢之後有些孩子“亂用”這些錢,有些則儲存幾個月。這些拿到零用錢的孩子有些總是缺錢用,有些則是把零用錢規劃得很好。 也許有人不相信,但花錢是關係到後來的“財務”生活,這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過程。例如孩子們學習: *金錢的價值。孩子們透過購買的行為來了解多和少、貴與便宜。 *自己作決定。要用這筆錢買什麼東西呢?有用的?還是無用的? *規劃。如果沒有好的計劃,這些錢很快的花完了 *比較。家庭對”財務”的管理和朋友間的有什麼不同? 孩子如果在小時候已經學會錢是什麼和如何對待它們,日後通常可以更好地掌控金錢。早在幼兒園四到五歲的年齡,大人就可以開始每星期從50分錢開始傳達錢的感覺。 為了讓孩子從花費零用錢上得到最佳的經驗,家長們應該要注意下列事項: *零用錢的發放的時間應該經常而且定期,這樣孩子才能對即將到來的金錢作計劃 *零用錢應該要固定發放,不管孩子的表現是好是壞。 *不要讓孩子提醒家長:該發零用錢了 *讓孩子自己決定零用錢該如何花用。當孩子詢問,家長可以建議,但最後的決定由孩子自己作。 *零用錢不要給太多!即使對孩子有再多的愛,零用錢也不要給得太多。擁有太多錢,會讓孩子失去方向,養成浪費或貪心的習慣。 *男生、女生一律平等 *當孩子在下次零用錢發放日期前已經”破產”,家長也不要自動發給額外零錢。請和孩子談談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形,以及下次該如何避免。 家長應該避免: *零用錢當獎勵或處罰 *要求孩子提供收據或記帳 *以大人標準判斷孩子自己買的東西,例如,”有意義”或是”多餘” 支付多餘的錢。特別是孩子在下次零用錢發放日期前已經”破產” *金額太少、金額太多或是滿足孩子的每個請求 *零用錢濫用(購買學校用品….等) *儲蓄的承諾 當孩子4-5歲時就應該開始有零用錢。可以從每星期50分錢(註一)開始,然後,例如,下一年每星期多50分錢。每週發放零用錢的習慣應該要持續到孩子9歲。10歲以下的孩子通常仍然很困難的計劃一整個月 作者:Alexander Nawrath 註一:換算成台幣約為20元左右。

如何克服幼兒分離焦慮

2012年03月14日
公開
52

  分離焦慮是幼兒入園初期常見的現象。目前“如何緩解幼兒的分離焦慮”已成為幼稚園、教師、家長十分關注的問題。筆者將從幼兒分離焦慮的現象、影響入手,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著重對幼稚園工作及家庭工作兩方面進行剖析,探討克服幼兒分離焦慮的策略。   分離焦慮---幼兒與撫養者之間分離時,往往會產生恐懼感和不良情緒。具體表現為飲食減少、睡眠不安、情緒不穩、少言寡語,甚至是拒絕進食。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害,它會造成人心態失衡,還會促發和加重許多疾病。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幼兒分離焦慮引起足夠的重視。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早期的分離焦慮如果比較嚴重,會降低幼兒智力活動的效果,甚至會影響將來的創造力以及社會的適應能力。因此,在早期減少幼兒的分離焦慮對他能力的發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小班幼兒入園時的分離焦慮還是比較突出的。據有關材料統計顯示,在小班新入園人數中,分離焦慮持續一周的占15%,持續兩周的占65%,持續三周以上的占20%。由此可見,解決好幼兒分離焦慮問題,對幼稚園、家庭、幼兒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研究證明,消除幼兒分離焦慮,有助于幼兒愉快地參加幼稚園組織的各種活動;有助于幼兒與教師及同伴建立良好的關係;有助于幼兒身心健康。為了儘早克服幼兒的分離焦慮,幫助他們建立新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筆者在實踐研究中歸納了幾點分離焦慮的緩解政策。   一、幼稚園方面的措施   幼稚園是幼兒第一次較正規地步入集體生活環境,對培養幼兒社會能力起決定性作用。同時幼稚園生活也是幼兒成長過程中一個關鍵轉折期。當幼兒走出圍著他轉的家庭,走進集體生活,開始他的新生活時,由於幼兒自身條件和所處環境的不同,幼兒新入園時的表現也各不相同。對初入園的幼兒而言,幼稚園是一個陌生的環境,幼兒心理上難免會有起伏跌宕。他們一生中最大的“分離焦慮”往往就是這時產生的。由此可見,幼稚園的工作至關重要。   (一)創設輕鬆愉快的物質環境   1、庭院戶外活動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小孩生來就是好動的,是以遊戲為生命的”。圍繞“玩”是幼兒的天性,為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可增添戶外活動環境的自然情趣和魅力。日本幼稚園注意把一些遊戲設施、器材與自然環境很好的融合起來。如“大樹周遭的攀登架”、“樹上懸掛的繩梯”,使幼兒在自然環境中自由娛樂。它與機體的快感相聯繫,可消除緊張狀態,從而緩解分離焦慮。   2、活動室佈置   根據新入園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需要,精心佈置活動室和設置活動角。在活動室牆面上可貼一些可愛的小動物形象,有趣的故事情節,讓牆面說話,調動幼兒的興趣。面對眼前花花綠綠的世界,可以暫時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提供新穎、豐富多彩的玩具。現代家庭中常見的電器、桌椅、床鋪、小廚房等,原材料不一定要真實,但需存在。這些設施能使幼兒體驗熟悉的生活環境,減少對新環境的陌生感,有利于緩解分離焦慮。   (二)幼兒教師應採用的方案   1、感化幼兒   分離焦慮是幼兒的心理特點及早期經驗缺乏所致。因此教師應理解、接納幼兒。要善于向幼兒表達喜愛之情,可多用擁抱、拉手等肢體語言,多用溫柔親切的語言,盡量滿足幼兒的合理要求。透過互動初步培養幼兒與教師的親切感,讓幼兒感到教師的友好,轉移幼兒對親人的依戀,以幫助幼兒緩解緊張的情緒。   研究發現,當幼兒與撫養者分離時,如果有其他人陪伴,就能減輕他們的分離焦慮。因而分離焦慮的回應強度也降低。而且幼兒分離焦慮隨年齡的增加而逐漸下降。3-5歲幼兒的分離焦慮程度較高。幼兒入園后的情緒可以因教師的照顧而得到緩解並最終消除。   2、採取針對性措施   面對幼兒的焦慮情緒,要分析幼兒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消除。   1)哭鬧不穩定型︰這類幼兒比一般幼兒更明顯。簡單的親近模式和玩具無法消除他們的不安全感。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關心和用心,多順應多滿足,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從而使他們喜歡教師,喜歡幼稚園。   2)安靜內斂型︰性格內向、害羞,表現出一種極不安全感。這類幼兒往往借助玩具來安慰自己,難以親近陌生人。因此,運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幼兒逐步擺脫焦慮感。   3)情緒穩定型︰一周內情緒穩定,無須給予過多安慰。能和教師互動,並主動和教師攀談。針對這類幼兒,教師採取的措施主要是創設輕鬆愉快的物質環境和寬鬆和諧的心理環境,培養幼兒熱愛教師和幼稚園的情感。   3、溝通家長   教師要與家長進行密切的聯繫,才能了解幼兒的個性和生活習慣,從而進行正確指導。目前,家長為使幼兒盡快適應幼稚園生活,基本上都知道提前帶幼兒參觀幼稚園熟悉環境。與之相對應,幼稚園也要重視家訪,不僅可以消除幼兒對教師的陌生感,教師也可以了解幼兒的個性特點,便于因人施教。   教師可為幼兒建立“分離焦慮在園表現小檔案”透過觀察記錄幼兒情緒、情感表達的方法、特點,探索有效干預策略。同時教師也設計了“分離焦慮在家表現小檔案”,要求家長記錄幼兒的行為表現。同時,與家長個別交流等形式回饋幼兒的在園情況,並及時了解幼兒在家表現,以便家園更好的配合,幫助幼兒克服分離焦慮。   二、家庭工作不可忽視   幼兒進入幼稚園,就要由家庭個體生活轉而去適應幼稚園集體生活。家長應主動配合幼稚園,改變幼兒家庭生活的隨意性,製定與幼稚園相仿的作息時間制度,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提升幼兒的人際交往技能等,縮小家園生活的差異,使幼兒更適應幼稚園,緩解幼兒的分離焦慮。   (一)適時分離   根據幼兒產生的“媽媽不見了”的倒退行為,在入園前可以用玩“捉迷藏”的遊戲來化解這種倒退,增強幼兒對永久性客體的認識。父母可以先在熟悉的環境如家中、家附近的空曠地帶幼兒一起玩捉迷藏,讓幼兒找藏起來的父母一方,為了安全起見,父母中的另一方可以陪著幼兒一起找。以後慢慢移至不熟悉的環境而人又不是太多的地方玩捉迷藏。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幼兒對永久性客體的認識。知道只要媽媽是存在的,即使有一會或一段時間看不見了,媽媽最後還是會出現的,以減輕幼兒“媽媽不見了”的擔憂,為親子分離做準備。   (二)調整生活習慣   幼兒在家的生活習慣與作息制度以及幼兒獨立的生活能力,也影響幼兒的分離焦慮。幼兒對父母的依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父母能滿足他們生活的需要,如吃、喝、拉、撒。正因為如此,才使幼兒逐漸地產生依戀父母的情感。所以在幼兒入園前,家長應給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導。如獨立入廁,獨立穿衣,獨立吃飯,獨立入睡等,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獨立性,同時增強了幼兒的信心,從而減輕幼兒心理負擔,使分離焦慮有所緩解。   (三)熟悉幼稚園生活環境   幼兒初入園時只有3歲,為了消除幼兒本能的對陌生環境的不安全感,害怕感,我們可以在其中增加認知原素,化陌生為熟悉。美國心理學家阿諾德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情緒與個體對客觀事物的評估聯繫著。她強調來自外界環境的影響要經過人的評價與估量才產生情緒。這種評價與估量是在大腦皮層上產生的。情緒是由這種評定引起的,可以簡單表示為“情境--評估--情緒”。因此根據這個理論,我們在幼兒入園前的7、8月份應當帶幼兒提前熟悉幼稚園及其周遭的環境。父母可以利用星期六、星期天或吃完晚飯散步的時間帶幼兒步行到幼稚園參觀、遊玩,以熟悉環境產生安全感。回家后可以和幼兒一起談話,讓幼兒慢慢產生去幼稚園的路線表象以及有關幼稚園的表象。對幼稚園產生一種良好的評估,有利于幼兒入園時良好情緒的發生。   (四)加強人際交往   根據現狀︰現下的幼兒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生活的空間缺乏同伴之間的交流。幼兒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如果不同他人交往,他就找不到安全感和歸屬感。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對親人的依戀一方面與親職教育模式有關,另一方面與幼兒成長過程中接觸社會的程度有關。幼兒如果平時較少接觸家庭成員以外的人,較少參與外界的活動和接觸外界的事物,在面對陌生人,陌生的環境就更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所以,幼兒在入園前,家長應有意識地擴大幼兒活動的空間和交往的範圍,使幼兒初步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和交往的安全感。   (五)堅持送幼兒入園   據調查,幼兒在初入園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其中哭鬧是幼兒入園初期最普遍最典型的情緒回應和行為表現。有的家長堅持天天送幼兒入園,經過一段時間幼兒已完全適應了幼稚園生活。還有少數幼兒由於父母的一時不忍心,而“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導致每次來園都哭鬧不止,形成惡性循環。所以幼兒在入園前,家長也應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堅持每天送幼兒入園,幫助幼兒迅速融入集體生活。   (六)消除家長的分離焦慮   北京市家教學會方明教授認為,把幼兒送幼稚園是幼兒實現社會化的重要一步,這對幼兒終身發展十分有利。家長要克服自身的焦慮情緒,因為家長的焦慮情緒會影響著幼兒的情緒。因此,在做入園準備時,教師也要把守關口注的目光投向家長。教師首先用自己耐心細致的工作建立起家長對幼稚園的信任。第一次家訪時認真傾聽家長對自己孩子生活習慣和脾氣稟性的介紹,然後善意的提醒家長為幼兒做一些入園準備。如準備一些替換的衣服,準備一樣心愛的玩具等。家長感到了教師工作是非常細致周到的,從而對教師產生一定的信任度,緩解心中的焦慮。此外,家長參與幼稚園活動,體驗幼稚園生活,教師及時與家長交流幼兒的在園情況等,都能有效緩解家長的分離焦慮。家長了解幼稚園,就能配合幼稚園開展一些工作。如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態度,用實例和淺顯的故事給幼兒講道理,傾聽幼兒說話以便了解幼兒在園活動情況和感受等。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幼兒的分離焦慮,使他們更快地適應幼稚園生活。   透過以上的方法和策略,幼兒減輕了入園時與親人的分離焦慮,並能愉快的適應幼稚園生活。幼稚園與家庭採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及態度不僅為幼兒在幼稚園健康成長打下基礎,而且會讓幼兒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為幼兒終生發展及塑造他們完整的人格奠定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礎。

爸爸10個舉動影響BB智力

2012年03月06日
公開
55

有研究表示,高質量的嬰兒照料和早期教育能促進寶寶以後的學習和社交技巧,這一點要靠爸爸來把關。 1、不要吝嗇你對寶寶的愛   安全的依戀關係是寶寶未來人際關係發展的基礎。只有當寶寶小時候體驗到了關於愛的一切積極的情感,內心才會覺得自己是安全的,才能夠平等地與他人交往。所以,不要吝嗇你的愛,向寶寶靠近一點,讓他在與爸爸的親密接觸裏完全體會愛的親密。 2、積極回應寶寶   寶寶還不會說話之前,他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與你交流。也許是一點聲音、一個動作或是臉部的表情、目光的注視或逃避,但這就是寶寶給你的暗示。   不要吝嗇你的回應,你會發現,你的微笑能使焦躁的寶寶逐漸安靜下來,他會哭得更少,晚上會更安靜。這是因為寶寶通過安撫或者餵食得以安靜,此時他大腦的焦慮反應系統自動關閉了。但是要注意:千萬不能滿足他的一切要求,你只對寶寶的暗示保持一種積極的回應,讓他知道你明白了他的要求。 3、儘量跟寶寶說話   你和寶寶所有的談話將為寶寶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當寶寶聽到越來越多的詞,大腦中處理語言的功能就會得到發展。儘量跟寶寶說話、閱讀或唱歌,也許一開始僅僅是給他讀簡單的圖畫書,而並不是努力去教他。當寶寶越長越大,就可以通過讀故事來鼓勵他參與--重複語調和詞語,慢慢地,他就能像你那麼做了。 4、幫寶寶建立秩序   對寶寶來說,秩序的建立至關重要。寶寶是在重複中學習的,這也是他獲得安全感的重要前提。記住,每天固定換尿布和洗澡的時間非常重要。同時,還要重複甚至固定一些能讓寶寶體會到快樂的活動,比如在睡覺之前講故事或唱、聽兒歌,回家之後可以吃餅乾和糖果。 5、鼓勵寶寶安全探索   對於寶寶來說,你就是他的整個世界,很大程度上你決定了他認識世界的態度,你和他的互動也基本上決定了他學習的方式。因此,當寶寶努力去探索或做遊戲時,你要保持接受的態度,尤其是當他受到挫折後,需要從你這兒得到鼓勵時。只有這樣寶寶才會對困難、對未來無所畏懼。 6、有選擇性地陪寶寶看電視   研究表明,寶寶學習好,跟爸爸限制看電視的時間和內容有關。千萬不要讓電視成為寶寶的“姐姐”,即使看電視,寶寶也要和你一起看。你可以用你的方式來講解電視的內容,甚至和他討論,這樣,看電視也能成為學習的經驗。 7、把規則作為學習的契機   別指望寶寶永遠按照你說的去做,他通常是衝動的,並且很多時候都在吵鬧,因為他還沒能力在沮喪和憤怒的時候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寶寶學會自我控制需要一定的時間。永遠不要打或使勁搖晃寶寶,研究表明這會對寶寶造成永久的不良影響,讓他感到害怕,羞辱或是憤怒,這種互動關係只能教給寶寶用同樣暴力的方式去反抗。   遇到寶寶讓你不開心的時候,給自己一點時間,數到10,讓自己平靜下來,或者找個朋友聊聊,緩解情緒。當你反應過分強烈或要求太嚴厲時,先跟寶寶說對不起,這樣不但會彌補損失,還會讓寶寶更加感受到愛和支持。 8、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氣質和生長速度,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給予你的寶寶獨特的鼓勵,你會看到寶寶真的就能做好。一般來說,對寶寶反應比較敏感的父母會幫助寶寶建立一個積極的自尊。 9、保證照料寶寶的質量   有研究表明,高質量的嬰兒照料和早期教育能促進寶寶以後的學習和社交技巧,這一點絕對要靠你自己來把關。如果寶寶交給保姆或親戚朋友照料,你需要親自觀察照料者是如何和寶寶互動的,是否真正關心寶寶,同時還能給寶寶提供發展的空間,寶寶周圍是否乾淨和安全等等。 10、照顧好你自己   養育寶寶是最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尤其是當你感到疲憊、急躁、沮喪、或者受挫時,就更加難以滿足寶寶的要求。因此,照顧好你自己對寶寶才能更有利。    做一個會玩的爸爸   1、分享“地板時間”:和寶寶玩遊戲,用他的方式,而不是你的方式。   2、學會偎依:尤其在寶寶感到沮喪或者取得進步時,和他偎依在一起。   3、與寶寶玩競賽遊戲時,最好一開始的時候讓他贏,然後逐漸恢復正常,這樣有助於培養寶寶的自信。   4、當寶寶哈哈笑時,讓他繼續笑。有可能的話找出他大笑的原因,並經常逗他笑。   5、玩裝扮遊戲,讓寶寶當導演,讓他來設計你的角色。

媽媽做十件事,寶寶更聰明

2012年03月05日
公開
48

決定寶寶大腦發展的決不僅僅是基因,而是遺傳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生活中對寶寶周圍環境的塑造和對寶寶的適當引導是相當重要的,做好這十件事,對寶寶智力發展大大有益哦! 一、不要吝啬你對寶寶的愛   安全的依戀關系是寶寶未來人際關系發展的基礎。只有當寶寶小時候體驗到了關于愛的一切積極的情感,內心才會覺得自己是安全的,才能夠平等地與他人交往。   所以,不要吝啬你的愛,向寶寶靠近一點,讓他在與媽媽的親密接觸裏完全體會愛的親密。      二、積極回應寶寶   寶寶還不會說話之前,他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與你交流。也許是一點聲音、一個動作或是臉部的表情、目光的注視或逃避,但這就是寶寶給你的暗示。   不要吝啬你的回應,你會發現,你的微笑能使焦躁的寶寶逐漸安靜下來,他會哭得更少,晚上會更安靜。這是因爲寶寶通過安撫或者喂食得以安靜,此時他大腦的焦慮反應系統自動關閉了。   但是要注意:千萬不能滿足他的一切要求,你只對寶寶的暗示保持一種積極的回應,讓他知道你明白了他的要求。      三、盡量跟寶寶說話   你和寶寶所有的談話將爲寶寶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當寶寶聽到越來越多的詞,大腦中處理語言的功能就會得到發展。   盡量跟寶寶說話、閱讀或唱歌,也許一開始僅僅是給他讀簡單的圖畫書,而並不是努力去教他。當寶寶越長越大,就可以通過讀故事來鼓勵他參與——重複語調和詞語,慢慢地,他就能像你那麽做了。 四、幫寶寶建立秩序   通過經常性的表揚,使孩子受到精神上的鼓舞,從正面逐漸明白是非情理,分清真、善、美,假、惡、醜,對培養情操,提高品德,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如果將表揚和獎勵結合起來,就能使教育效果更佳。獎勵,以精神獎勵爲主,但適當的物質獎勵也必不可少。雖然,給予孩子的物質獎勵從數量上看是微不足道的,但對孩子來說,卻是一種需要,一種滿足,甚至可以轉化成一股積極向上的力量。      五、鼓勵寶寶安全探索   對寶寶來說,你就是他的整個世界,很大程度上你決定了他認識世界的態度,你和他的互動也基本上決定了他學習的方式。   因此,當寶寶努力去探索或做遊戲時,你要保持接受的態度,尤其是當他受到挫折後,需要從你這兒得到鼓勵時。只有這樣寶寶才會對困難、對未來無所畏懼。      六、有選擇性地陪寶寶看電視   寶寶學習好,跟媽媽限制看電視的時間和內容有關。千萬不要讓電視成爲寶寶的“姐姐”,即使看電視,寶寶也要和你一起看。   你可以用你的方式來講解電視的內容,甚至和他討論,這樣,看電視也能成爲學習的經驗。 七、把規則作爲學習的契機   別指望寶寶永遠按照你說的去做,他通常是沖動的,並且很多時候都在吵鬧,因爲他還沒能力在沮喪和憤怒的時候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寶寶學會自我控制需要一定的時間。永遠不要打或使勁搖晃寶寶,研究表明這會對寶寶造成永久的不良影響,讓他感到害怕,羞辱或是憤怒,這種互動關系只能教給寶寶用同樣暴力的方式去反抗。   遇到寶寶讓你不開心的時候,給自己一點時間,數到10,讓自己平靜下來,或者找個朋友聊聊,緩解情緒。當你反應過分強烈或要求太嚴厲時,先跟寶寶說對不起,這樣不但會彌補損失,還會讓寶寶更加感受到愛和支持。 八、看到寶寶的獨特性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氣質和生長速度,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給予你的寶寶獨特的鼓勵,你會看到寶寶真的就能做好。   一般來說,對寶寶反應比較敏感的父母會幫助寶寶建立一個積極的自尊。      九、保證照料寶寶的質量   有研究表明,高質量的嬰兒照料和早期教育能促進寶寶以後的學習和社交技巧,這一點絕對要靠你自己來把關。   如果寶寶交給保姆或親戚朋友照料,你需要親自觀察照料者是如何和寶寶互動的,她們是否真正關心寶寶,同時又能給寶寶提供發展的空間,寶寶周圍是否幹淨和安全等等。      十、照顧好你自己   養育寶寶是最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尤其是當你感到疲憊、急躁、沮喪、或者受挫時,就更加難以滿足寶寶的要求。因此,照顧好你自己對寶寶才能更有利。

《父母效能訓練》做個表裡如一的父母

2012年03月04日
公開
56

小明,乖孩子你過來!」 「不要!」 「你竟敢不聽話!」(啪!)   這樣的景況也許不見得是發生在你們家,卻是街頭常見的現象。大多數的現代父母在剛做父母的時候,都下定決心──不要體罰責罵,要用愛的教育。只是隨著孩子愈長大愈難溝通,最後講也講不清,你根本就不知道怎麼控制自己的脾氣,乾脆還是用老方法抓起來打!    要小心喔!因為時而民主、時而權威,管教風格變換不定的父母,比管教極端權威的父母更傷害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徬徨、沒有安全感。也許,爸爸媽媽極力想做一個開明的父母,結果表面上順從孩子,卻在心裡抗拒孩子所做的行為,自以為掩飾得很好,孩子卻有細微敏感的心靈感受到父母的不愉快,最後,他們會把這樣的肢體語言解釋為,「爸爸媽媽不喜歡我。」他們還沒辦法分辨爸媽只是不喜歡他所做的事情。    要幫助孩子有個健全的人格,相當重要的管教要領之一,就是要盡量表裡如一。沒有人可能完完全全接受孩子!因為我們都只是人,而不是神。所謂「無條件的接納包容孩子」,事實上真是「知易行難」!我們能做的,就是在自己面前無所隱藏,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接納別人不容易,於是我們可以先從接納自己做起。傾聽自己現在的心情──是擔憂脆弱?是挫折無力?還是因為無法掌控局面而感到焦慮?也許一下子不容易分辨,我們需要先靜一靜,把情緒和眼前的局面分開。    例如,孩子在廚房玩耍,把碗盤打破好多個,媽媽擔心婆婆回來之後怪罪,心裡的焦急一下子就化成憤怒。其實,如果我們已經練習過很多次傾聽自己心裡的聲音,就知道現在的情緒是什麼原因,而不會只是一味地怪責孩子。一個很客觀、理性的作法是,簡單扼要地說:「廚房不是給你玩的地方,請你到你房間裡去玩,還有下次要拿盤子一定要媽媽在旁邊。」用正面的語氣告訴孩子他應該怎麼做。    稍後一會,情緒稍微平復、釐清頭緒之後,再告訴孩子,「我很擔心你玩盤子會割傷自己的手,而且打破盤子,讓媽媽心裡很煩惱。」如果當時已經生 氣打過孩子,還是要這樣跟他解釋一遍。千萬不要固執認為「爸媽怎麼可以跟孩子認錯道歉!」然而別忘了你是愛孩子的;孩子的心受傷害,跟你的顏面比起來,豈 不是嚴重得多嗎?    家庭關係是非常需要花心思去經營的。能夠以真誠的、坦白的態度面對孩子,比起在孩子面前假裝自己,更能贏得孩子的信賴和尊重。願您和孩子之間都能真心相待!

抓狂後,如何與孩子和好?

2012年03月03日
公開
52

當管教失控後,孩子的心情通常會不安、害怕且困惑,因為他們不明白成人為何突然發那麼大的脾氣。 作者:詹純玲 精疲力竭回到家,奢望能喘息片刻;偏偏事與願違,孩子玩具不收、功課沒寫、講他還頂嘴……火氣一來,全力開罵;看著孩子瑟縮在一旁,懊惱、悔恨之餘,我該怎麼辦? 當 管教失控後,孩子的心情通常會不安、害怕且困惑,因為他們不明白成人為何突然發那麼大的脾氣。愈小的孩子愈不了解成人,愈容易將所有的錯歸咎在自己身上, 而且會想:「爸媽不愛我了」。孩子如果沒有釐清這些心情,重新修復跟大人的關係,有些孩子就會開始出現讓大人不解的行為,例如:有的孩子選擇乖巧但退縮, 認為唯有這樣爸媽才會再愛他;有的則因不確定感而變得易怒;有的則會用負面行為測試爸媽是否還愛他。 跟孩子和好七步驟: 一、承認自己的失誤,關心孩子的身心。放下身段,跟孩子道歉,做一個勇於面對錯誤的示範,孩子才會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了解你的情緒已平復,他的不安才會降低。 二、讓孩子了解你的心情。跟孩子談談剛剛發生的事,讓孩子了解你的心情。例如:「我剛剛是很傷心,你答應我要收玩具,卻騙我。我覺得你不是這樣的小孩啊!」 三、讓孩子知道你學到的經驗。「不過,再怎麼生氣、傷心,媽媽也不應該那樣說話。如果媽媽下次說:『我很生氣,因為你跟我說你在收了,卻沒收,我有受騙的感覺。』這樣講,你會不會了解呢?」 四、問問孩子,希望成人下次怎麼說。「當媽媽很生氣時,如果以這件事來說,你希望媽媽怎麼說,你才會了解呢?」 五、想一句話或一個方法,請孩子提醒你。「下次媽媽快要生氣時,請你幫忙告訴我:媽媽冷靜。」 六、與孩子就事論事,回到事情原點。例如:「剛剛媽媽叫你吃飯收玩具時,你說的跟做的不一樣。如果再一次,你可以怎麼做,不會讓媽媽覺得你在騙我?」然後討論這件事可以怎麼解決。 七、謝謝孩子的原諒。最後謝謝孩子的原諒,彼此約定生氣時的表達方式不能傷害自己和別人,而是要說出自己的心情及想法。 管教孩子,不可能都沒有情緒,重要的是:不要讓情緒影響我們的管教方式。我們要儘量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做孩子學習情緒表達的示範者。萬一失控時,就放下身段吧!承認自己的失誤,關心孩子的心情,重新面對衝突的原因,學習了解雙方的需要。

5句話,讓你做個成功母親

2012年02月17日
公開
50

孩子是媽媽的心頭肉,對待孩子媽媽們總是告誡要充滿愛心、耐心並時刻保持冷靜。可是,小調皮們卻總有讓媽媽頭疼的時候,怎麼辦?現在教您5句話,讓你做個成功的母親! 1、“自己來做決定吧” 如果你想讓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們建議你這樣說。這麼說是為了讓孩子瞭解,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舉個例子吧,你可以對你的女兒和她的小夥伴說:“你們來做決定,是想留在這裏安靜地玩兒,還是到外面去?”5分鐘之後,孩子們依舊大聲喧嘩,你就可以再告訴他們:“我知道了,看來你們是決定到外面去了。”很簡單的兩句話,你不僅讓孩子們明白了前因和後果的關係,你也不會被女兒看作是個“壞員警”——她能很清楚地瞭解,是她自己做的決定,自己選擇了這樣一個結果。 2、“媽媽愛你,但媽媽不喜歡你這樣做” 身為父母,總免不了有時候會責備孩子。這個時候,最重要是要將事情本身與做事情的人分開——這樣,你的孩子會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自己是個不好的人。在批評孩子的同時告訴他“媽媽愛你”,這樣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評孩子的目的是幫助他分清對錯,而不是處罰他。如果能這樣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錯誤面前保持冷靜了。 3、“你其實是想說什麼?” 有的時候,小孩子會因為生氣或者激烈而變得情緒失控,他無法說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討厭你!”在那個瞬間,可憐的小傢伙惟一能夠想到的就是這些詞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你來幫助孩子更好地瞭解和表達自己的情緒。除了溫和地詢問:“你其實是想說什麼?”你還可以給他一些參考答案:“你生氣是不是因為小明哥哥洩露了你的秘密?”等你的孩子逐漸學會瞭解自己的內心感受,那麼,即使你不在旁邊,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圍的人表達自己的感覺了。 4、“你來試試幫我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做什麼讓你生氣的事情——吃飯的時候不停地哼唱幼稚園學的新歌謠,或者試圖用手裏的青菜畫一幅畫——你可以這樣說。說得好象問題出在你自己身上。然後請你的孩子幫你想一個解決辦法。比如。這個辦法就是等吃完飯。你開始洗碗的時候,他再唱歌給你聽。這是個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行為是受歡迎和受尊重的,讓他可以不把你看作是他的對立面。如果令你滿意的惟一的解決辦法是讓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麼,你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讓孩子能記得什麼事情在什麼時間不能做。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西西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個。”“小明爸爸讓他吃霜淇淋,那我也可以吃。”“他可以,所以我也可以。”這是小孩子們最常用來跟你討價還價的簡單邏輯。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訴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你要讓孩子瞭解,“每個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時候才能得到。”比如,隔壁的小姐姐配了眼鏡,並不意味著樓裏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得到眼鏡,表哥的鞋子小了,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需要買雙新鞋。 資料來源:網路搜尋

父母親自養育 小孩腦部成長佳

2012年02月07日
公開
60

作者: 陳懿勝 | 台灣醒報 – 2012年2月2日 上午11:18 【台灣醒報記者陳懿勝綜合報導】台灣雙薪家庭越來越多,很多父母親為了工作,白天把小孩交給保母來照顧,等到下班後再去接小孩。但美國「每日健康新聞」網站指出,家人親自照顧學齡前的小孩,有助於小孩大腦海馬迴發育,而這個部位主掌學習、管理情境記憶、反應力。 大腦海馬迴為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主要處理時間空間上較為複雜的訊息組合,也就是可用文字敘述的敘述記憶(declarative memory)。日常生活中的影像、聲音、氣味等記憶,都可藉由海馬迴的回饋神經網路,使事件記憶保留下來。 「每日健康新聞」報導,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教授瓊盧比與研究團隊針對3至6歲的小孩進行測試,讓母親與小孩處在有很多禮物的房間裡,小孩被告知可打開禮物,但必須等待母親填寫完清單後才可打開。根據觀察後,將相處模式分為兩組:一組為母親會幫助小孩調整等待的情緒,另一組為忽略小孩的情緒或嚴厲責罵小孩。 當小孩成長至7至10歲時,研究團隊對92位參與實驗的小孩進行腦部核磁共振攝影。結果發現,有母親培養調整情緒的小孩其腦部海馬迴比沒有的成長約10%。 盧比指出,這項研究顯示培育照顧小孩的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論是父母親、爺爺奶奶甚至於養父母,對於小孩的情緒和行為的發展過程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同時也說明了小孩的培育養成對於腦部發育,有極高的關連性。 對於這項研究,美國加州大學精神病學和人類行為的臨床教授羅伯特邁爾斯表示,大腦結構會受到成長期的心理和社會環境方所影響。父母親應該每天多花時間與孩子相處,15至20分鐘的談話、安慰,都可以幫助提升小孩的整體素質。千萬不要失去與小孩相處的耐心。 目前研究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配合生理時鐘 學習成效最佳

2012年02月05日
公開
60

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 「大人對孩子的態度會決定他的命運!」中央大學認知心理研究所所長洪蘭以科學角度說明,孩子的學習效果都有跡可循,神經、海馬迴都會因外在因素而改變,「一句負面的話造成的影響力,需要4句正面的話才能抵銷。」洪蘭認為,沒有什麼絕對的「天才」,把孩子放對地方,讓他把能力發揮出來,就可能變「天才」。 台北市公私立高國中小校長會議以台北市推動「把每個孩子帶上來」的理念,邀請洪蘭演講「大腦與學習」,從科學角度來談教育。 「大腦有可塑性,沒有不可教的孩子。」洪蘭記得,過去有位母親帶著孩子去求醫,醫生診斷結果發現孩子罹患重度自閉,醫護人員告知這名母親這孩子恐怕一輩子無法叫媽媽;然而,母親鍥而不捨,每天餵孩子吃飯時叫他張口發出「阿」聲時,順道加上一個「媽」音,幾年過去了,這名自閉症孩子終於喊了「媽」,從此開始會講話。 洪蘭點出,許多孩子花很多時間念書,但沒有與生理時鐘配合,學習效果不佳。黃昏時刻,人體神經接受度較弱,此這時讀書效果不明顯;最好等孩子吃過晚餐,小睡片刻,神經接受度逐漸回升,學習功效較佳。運動對學習也會加分,因為運動會刺激腦部分泌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對記憶有助益。很多人誤以為,孩子睡覺時,可以邊放錄音教學來學習;其實此時腦波無法接收外界訊息,睡覺時應該安靜,「一次專心做一件事就對了!」 「作夢有去蕪存菁和溫故知新的效果。」洪蘭解釋,科學家實驗發現,作夢時,老鼠的腦波波紋和清醒走迷宮時相近。很多學才藝或技術的人,練習時可能鋼琴彈不好或網球打不好,一覺醒來,會發現有明顯進步,是因為做夢能將資訊分門別類。 另外,洪蘭也提到升學主義下後段學生的學習效果,其實受到大人控制。洪蘭的孩子曾讀過後段班,當時她發現,教室燈光昏暗會影響學生視力和學習品質,請校長協助,校長卻回說,學生又不讀書,那麼多燈要幹嘛?顯示大人的態度影響了孩子的發展。 洪蘭強調:「這世界因孩子而不一樣,而孩子因妳而不一樣,這就是教育為何如此重要。」 ▲中央大學認知心理研究所長洪蘭指出,很多人誤以為,讓孩子聽聲音入眠可達到學習或潛移默化的成效,其實睡著時腦波無法接受到外界的訊息,她建議,一次只專心做一件事情就好。(圖文�黃士航)

5句話,讓你做個成功母親

2012年02月02日
公開
73

孩子是媽媽的心頭肉,對待孩子媽媽們總是告誡要充滿愛心、耐心並時刻保持冷靜。可是,小調皮們卻總有讓媽媽頭疼的時候,怎麼辦?現在教您5句話,讓你做個成功的母親! 1、“自己來做決定吧” 如果你想讓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們建議你這樣說。這麼說是為了讓孩子瞭解,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舉個例子吧,你可以對你的女兒和她的小夥伴說:“你們來做決定,是想留在這裏安靜地玩兒,還是到外面去?”5分鐘之後,孩子們依舊大聲喧嘩,你就可以再告訴他們:“我知道了,看來你們是決定到外面去了。”很簡單的兩句話,你不僅讓孩子們明白了前因和後果的關係,你也不會被女兒看作是個“壞員警”——她能很清楚地瞭解,是她自己做的決定,自己選擇了這樣一個結果。 2、“媽媽愛你,但媽媽不喜歡你這樣做” 身為父母,總免不了有時候會責備孩子。這個時候,最重要是要將事情本身與做事情的人分開——這樣,你的孩子會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自己是個不好的人。在批評孩子的同時告訴他“媽媽愛你”,這樣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評孩子的目的是幫助他分清對錯,而不是處罰他。如果能這樣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錯誤面前保持冷靜了。 3、“你其實是想說什麼?” 有的時候,小孩子會因為生氣或者激烈而變得情緒失控,他無法說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討厭你!”在那個瞬間,可憐的小傢伙惟一能夠想到的就是這些詞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你來幫助孩子更好地瞭解和表達自己的情緒。除了溫和地詢問:“你其實是想說什麼?”你還可以給他一些參考答案:“你生氣是不是因為小明哥哥洩露了你的秘密?”等你的孩子逐漸學會瞭解自己的內心感受,那麼,即使你不在旁邊,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圍的人表達自己的感覺了。 4、“你來試試幫我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做什麼讓你生氣的事情——吃飯的時候不停地哼唱幼稚園學的新歌謠,或者試圖用手裏的青菜畫一幅畫——你可以這樣說。說得好象問題出在你自己身上。然後請你的孩子幫你想一個解決辦法。比如。這個辦法就是等吃完飯。你開始洗碗的時候,他再唱歌給你聽。這是個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行為是受歡迎和受尊重的,讓他可以不把你看作是他的對立面。如果令你滿意的惟一的解決辦法是讓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麼,你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讓孩子能記得什麼事情在什麼時間不能做。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西西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個。”“小明爸爸讓他吃霜淇淋,那我也可以吃。”“他可以,所以我也可以。”這是小孩子們最常用來跟你討價還價的簡單邏輯。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訴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你要讓孩子瞭解,“每個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時候才能得到。”比如,隔壁的小姐姐配了眼鏡,並不意味著樓裏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得到眼鏡,表哥的鞋子小了,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需要買雙新鞋。 資料來源:網路搜尋

嬰兒感情缺乏會患心理疾病

2012年01月30日
公開
116

一位25歲的母親為了讓自己盡快恢復產前體型,孩子未滿月時就找小保姆照料,自己什麼也不管,連晚上睡覺也是讓孩子跟著小保姆。孩子得不到母愛,享受不到人之初的情感交流和依偎在父母懷中的樂趣,因而以哭鬧“抗議”。具體表現為餵飽後仍煩躁、哭鬧不止。有關專家告誡父母:如果對孩子熟視無睹,即使很小的孩子也是很容易引發心理疾患的。 時下,因父母無視關愛和教育不當等原因,引發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疾患不斷增多。一份最新統計數據表明,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疾患已從80年代的1.5%上升到去年底的6%。臨床中發現,兒童心理厭食症、挑食症越來越多,而“禍首”就是自己的父母。比如,為了減肥而節食的母親就常常成為孩子的“榜樣”,兒童也由此產生厭食症;再如經常帶兒童吃油炸類食物,久而久之就會引發兒童的心理性挑食。 莫讓嬰兒感情缺乏 孩子呱呱墮地後,就具有強烈的感情。一種是愉快,代表吃飽、睡足、身體舒服的生理滿足;一種是不愉快,如飢餓、疼痛、身體被束縛,代表生理上尚未滿足。以後又逐漸分化為多種情緒,如害怕、厭惡、憤怒、高興、喜愛等,例如當大人逗引他,用玩具與他玩時,他就有活潑而微笑的表情;當尿布濕了,缺乏充足的睡眠,飢餓時,他就哭鬧不止,所以,嬰兒時期的感情是豐富的。 然而,並非滿足了嬰兒的生理需求後,就能使這產生良好的情感。有時,嬰兒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明明已經吃飽、睡足,而且大人侍候得很舒服,他還是莫明奇妙地啼哭,這種啼哭是嬰兒另一種飢餓現象,稱為“皮膚飢餓” ,意味著嬰兒要求大人的愛撫、摟抱和触摸,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大人抱起他,撫摸一下他的頭部或腹部,用說話逗引他,眼睛向他對視一下,嬰兒的哭聲便會嘎然止住,這就是一種愛的需求。 嬰兒由於能力有限,需要大人細緻的照顧和敏感的應答,既要照顧他的衣、食,又要滿足他的情感要求。例如,根據小兒運動的發展,給予活動的自由,用發聲的玩具逗他玩,多與他說話,睡覺前在背部輕輕地撫摸,使小兒體驗到環境的溫暖,大人對他的愛撫,同時發展了他對成人的信任感。反之,如果僅僅偏重對小孩的生活照顧,而沒有適當的玩具,成人不與嬰兒多交往,則嬰兒不會有良好的感情,表現出呆滯、愛哭等異常行為,因此,父母在養育1歲以內的嬰兒時,注意莫讓他感情缺乏。

給媽媽一個從容的早晨

2012年01月25日
公開
64

作者:陳念怡   出處:親子天下 孩子要上學的早晨往往像個戰場,孩子經常在喊叫、催促下,匆忙出門。其實,媽媽只要把握五大黃金守則,就可以給自己一個從容的開始,孩子也能踏實展開每一天的生活。 這也是妳家每天上演的戲碼嗎? 清晨七點十分,先拉開嗓門叫孩子起床,再急忙準備早餐。十五分鐘過去了,還沒聽到有任何動靜,眼看上學快遲到了,只好一個箭步衝進孩子房間大吼:「趕緊去刷牙!」「還不換衣服!」「快點吃早餐!」 面對一連串「快點」的指令,孩子的動作卻更加磨蹭:「我想再睡一下。」「我找不到運動服……」「聯絡簿呢?」場面完全失控,惹得媽媽氣急敗壞,忍不住發火。對許多小學生媽媽來說,上學日早晨,家裡彷彿成了戰場。為了排除萬難,準時送孩子出門上學,做媽媽的不得不繃緊神經,言語間不知不覺充滿了肅殺的氣息。 其實,只要把握五大黃金守則,適度運用組織管理技巧,媽媽就可以給自己一個從容的開始,孩子也能踏實展開每一天的生活。 守則一:完善的事前準備 「最讓我感到疲倦的原因,是自己沒有為生活做好足夠的準備。」蔡穎卿在《我的工作是母親》一書強調在照料一家人時,做母親的心會因為提前的準備而安定下來。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祕書長凌爾祥很重視孩子的早餐,充分的準備讓她的早晨有著從容不迫的餘裕。前晚她會用大同電鍋煮好五穀飯,隔早不消兩分鐘就能捏出飯糰。「前晚先想好早餐要吃什麼並做好準備,可減少出錯的機會。」任職於貿易進口公司的楊玟莉會事先切好水果放進冰箱,隔天起床馬上就能現打新鮮果汁。 不同年齡的孩子,能做的事也不一樣。了解孩子能做好哪些準備工作,譬如挑選隔天要穿的衣服,或準備該帶的物品。製作一份檢查清單,列出書包、課本、餐袋、作業簿等項目,並讓助孩子養成睡前確認的習慣。 專家建議,在玄關處放張小桌子、椅子或收納櫃,規劃一處「發射台」,要求孩子前一晚將隔天上學所需的物品,統一放置在該處。出門「拿了就走」,就不會丟三落四。 守則二:把起床責任交還給孩子 不停催促孩子「快點」的媽媽,只會讓自己筋疲力盡,孩子也無從培養自理能力。「經驗是最好的老師,」某私立女中老師張心怡(化名)指出,孩子都不喜歡遲到的感覺,與其使出「媽媽牌鬧鐘」,不如讓孩子明白「起床是自己的責任」。她跟小六的兒子約定:如果鬧鐘響了,你沒起床,媽媽只叫你一次;要是繼續賴床,就得自己承受遲到的後果。 「孩子終究是孩子,有時就是會失序,重要的是,要找到把孩子拉回來的方法。」張心怡會跟兒子分析:「如果你一直要人催,我只好提前半小時叫你,這樣算起來,你反而少睡了半小時。」孩子覺得有道理,隔天就能調回正常狀態。 實施獎勵制度,也有助於養成早睡的習慣。家有兩個小學生的楊玟莉會準備月曆,讓孩子每天記錄自己睡覺和起床時間,發零用錢時順便檢討,很快就能看出成效。 如果孩子的起床問題仍沒改善,應設法找出原因:是否太晚睡?睡眠量夠不夠?每個人所需的睡眠時間不同,除了滿足孩子的睡眠需求,父母也要先以身作則,養成規律的作息。 守則三:建立標準化的出門流程 「有些孩子不是不肯做,而是需要大人幫忙建立一套流程,」楊玟莉分享,她小三的女兒是個「需要軌道的孩子」,經常搞不清楚狀況。為了減輕工作日的負擔,楊玟莉利用週末將孩子上學前該做的事,規劃出一套有效的流程,透過遊戲活動,和女兒一同練習。漸漸地,女兒就能知道自己接下來該進行哪個步驟。如果孩子漏了某步驟,媽媽只需心平氣和請她去補,不必在孩子後面趕鴨子,也免去親子間的拉鋸戰。久而久之,孩子也從規律的流程中,建立對生活的掌握感和信心。 為了能準時出門,拿捏孩子的起床時間更是成敗的關鍵:先設定出門的時間,並問孩子需要多少時間跑完整個流程,往前推時要多留十五分鐘的緩衝時間。如果孩子動作溫吞,建議孩子把起床時間再調前一些。 動線的安排也不能輕忽。楊玟莉回憶,以前小孩總是出門前一刻才上樓找襪子,爬上爬下很耗時,而且往往跑到二樓又忘了自己要做什麼。後來她把孩子的襪子改放在樓下房間,孩子起床下樓,先穿妥襪子再吃早餐,可減少出門前的混亂。 守則四:早餐力求營養,但從簡 早餐,開啟一天的能量。中央大學研究員周育如專研兒童發展,深諳早餐對兒童生理和腦部發展的重要。在一切從簡的堅持下,周育如將早餐模式化,分成主食、飲品、水果三類,各選定幾種食物換來搭去,兼顧營養和效率。以主食為例,前晚多煮些白飯,早上微波一下,用冰淇淋挖勺挖兩球,灑些香鬆即可;或請孩子幫忙在土司上加肉鬆、玉米粒,放片起司放入烤箱烤,幾分鐘就可搞定;或把蛋加點水攪拌放進電鍋蒸,再淋點日式醬油做成蒸蛋。 有時,混搭也是種方便的選擇。先篩選幾項有健康概念的外食,搭配自己做的早餐,可減輕準備上的負擔。凌爾祥會用五穀米粥搭配7-11的茶葉蛋,或現打生鮮果汁配全麥麵包。即使材料再少,媽媽依然可發揮「窮則變,變則通」的創意本領。有回凌爾祥突發奇想,在五穀飯糰裡包入碎餅乾增加口感,竟讓女兒讚不絕口。 排定優先順序有助於提升效率。凌爾祥建議媽媽,衡量每件事所需的時間並善用零碎時間,做有效的排序,可簡化早餐的準備程序。 守則五:比孩子早起 楊玟莉回憶,每當和孩子一起睡過頭,全家就會陷入兵荒馬亂的局面。後來,她提前十五分鐘起床,先完成份內的事,等孩子起床,就能把重心放在確認出門的進度上。 日本人氣專欄作家成田奈緒子,也是兒童精神科醫師。她說,每天比小五的女兒早起一小時享受獨處的寧靜,是她忙碌生活的能量來源。 媽媽的工作既多又雜,如果不先照顧好自己,就沒有足夠的能量照顧家人。生活忙碌的媽媽不妨逆向操作,嘗試早起,先泡杯熱茶煮個咖啡提振心神,把早起當做給自己的一份禮物,從容迎接一天的挑戰。媽媽的正向能量,也有助於穩定孩子早晨的情緒波動,贏得孩子的合作。 不過,媽媽也是人,有時睡過頭,慌亂總難免。此時,媽媽無須懊惱自責,而應適度降低標準,做出取捨。凌爾祥分享,在必須快速出門的情形下,又不希望女兒早餐吃得狼吞虎嚥,她的折衷做法是:現打果汁要馬上喝掉,其他的輕便早餐就趁上學的車程中,在車內慢慢享用。 光是媽媽的努力還不夠,爸爸的參與也是媽媽得以從容的關鍵。從事藝術授權的林育如說,為了搞定兩個不滿四歲的小孩,讓全家人準時出門,夫妻分工早已是兩人共同的默契。由於老公不擅長幫小朋友整理衣著,就負責烤麵包、微波牛奶等例行工作,她則專心打點孩子。兩人各司其職,省時有效率。

10項親子小遊戲大公開

2012年01月15日
公開
60

嬰兒與母親 2月號 NO.424 採訪撰文�湯佳珮 諮詢�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林聖曦 台安醫院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舞蹈治療師 楊琇玲 參考�楊婷舒(2000)《嬰幼兒益智遊戲》。臺北:信誼出版社。 你知道爸爸媽媽與寶寶玩遊戲時,經常會犯的通病嗎?你是不是也犯了呢?來看看正確的親子遊戲觀念吧!對於不知道該如何與寶寶玩遊戲的爸爸媽媽,本篇文章也整理了10個最經典的小遊戲,讓爸爸媽咪輕輕鬆鬆就能與寶貝一起be happy! 拉近你與寶貝之間的距離 從好奇,發展學習與建立親子關係 親情的建立,要從什麼時候開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林聖曦表示,當嬰兒開始對周遭環境感到好奇的時候,就是拉近親子關係最好的時機。這時候的親子互動,往往可以加強親子間情感的聯繫。嬰兒的學習能力非常強、好奇心也很旺盛,當他們開始有意識與知覺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對這個世界產生想要瞭解的渴望。比方當嬰兒睡在床上時,在他頭上放置一個黑白對比的圓形吊飾,不但會引起嬰兒的興趣,更有助於眼睛聚焦與視覺追蹤、協助對外界「觀察」技巧的發展。當嬰兒逐漸成長,隨著他們學習能力與肢體動作的進步,也會開始對生活環境展開五官的探索與搜尋,無形間開啟了科學活動的第一步。 建立「因果關係」的學習歷程 當嬰兒逐漸開始使用他們的手、腳或口「觸摸」物體時,他們也可以從這些「接觸」學習感受外界事物的特性,例如物體的軟硬度、粗細度、圓滑度等。從一開始的觸摸學習,拓展到進一步會移動物體、開關玩具和電器產品按鈕、把東西亂扔,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動作都是學習的歷程,更是有目的與具積極性的實驗。簡單來說,嬰兒會藉由透過對各種動作的嘗試,而陶醉在自己行動所產生的結果中,所以嬰兒大多很喜歡玩有「立即回饋性」的玩具,比方按按鈕就會發出不同聲響、或是可以敲打的木樁等,都可以幫助嬰兒建立「因」(動作或行動)和「果」(物品的反應)關係的連結。「如果我這樣做,就會導致這種結果」,也會使嬰兒學習到更多生活中不同的經驗。 “Play”與“Game”不相同 台安醫院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舞蹈治療師楊琇玲指出,親子遊戲的概念可以區分成“Game”與“Play”。Game與Play都有遊戲的意涵,但差別在哪呢?所謂的Game,就是指約定成俗、已有既定規則的遊戲,例如像大富翁,規定就是必須依骰子的點數往前跳,若往後跳或亂跳就是錯誤的。Game其實已有既定社群互動的模組,若孩子對於規則不了解,就很難執行這個遊戲;Play就不一樣了,它沒有既定的規則,可以打破約束的框架。即使是亂丟東西或重複動作的行為都是Play,大人看起來雖然沒秩序,但其實「孩子有自己找到事物內在秩序的邏輯」,對大人而言沒意義,不代表對小孩而言沒意義,所以玩耍的過程相當重要。 適度競爭帶來進步,過度競爭適得其反 相較於Play而言,Game比較具有競爭意味,結果的輸贏更顯重要。Game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幫助孩子瞭解與他人互動的社交規範、適度的競爭感也可以激發孩子想改變現狀的上進心,缺點則是較不能刺激孩子的創意與想像力,孩子可能也不懂「為什麼必須要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而且適度的競爭感雖然可以幫助孩子進步、適度的挫折感也能訓練忍耐力,但若超過可負荷的範圍,孩子也會變成得失心太重、挫折感太高,甚至根本不想再嘗試;至於Play則是藉由玩耍來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與創意,比較趨向滿足個人的需求;Game的概念則是與他人互動的需求,並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而是依不同需求的目的而定。 2歲以下,最好都是“Play” 如何判定要讓孩子Play或是給予Game的刺激?楊琇玲治療師認為應該以發展年齡來區分,0∼3歲的孩子應以Play為主,不要有太多的規則;3歲以上的孩子則可加入Game,因為3歲之後孩子的社交發展有明顯需求,能夠與其他人玩大家規則都一致的Game,也有助於孩子經營人際關係。不過3歲後雖然會有Game的加入,但Play仍屬必要,無論孩子成長到幾歲,都要一直具備Play的能力,因為這正是發展創意的必備要素。 該如何與孩子進行遊戲 與寶貝進行親子遊戲時,該注意什麼呢?有什麼原則要掌握? 1.不用急著教孩子怎麼玩 在親子遊戲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會想要教孩子怎麼玩,比方積木怎麼堆疊,但其實這是錯誤的。應該讓孩子自己探索、找尋事物的內在秩序與邏輯,在摸索的過程中,孩子可能會咬積木或打積木,應讓他自行嘗試。家長所需幫孩子的,是給予他安全的玩樂空間與玩具,正因孩子會抓來咬,所以選擇安全合格的玩具很重要。如果看到孩子咬玩具,家長就感到緊張,這種緊張的情緒也會傳遞給孩子,導致孩子無法享受這種Play的過程,便失去了Play對孩子的意義。 「你這樣不對!」←妳也說了嗎? 看到孩子的玩法錯誤,家長的反應往往是:「你這樣做不對啦!」然後馬上將玩具拿過去,教導孩子該怎麼玩。這是新手爸媽常犯的通病,也會剝奪孩子自己「發現」的樂趣與學習經驗。妳也犯了嗎? 2.保持愉快的心情很重要 如果家長緊張或不愉快,孩子也無法好好享受遊戲的樂趣,所以爸爸媽媽在遊戲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很重要。隨時保持愉悅的心情,腦袋會更靈活、家長本身也會更能創造出不一樣的遊戲。放心、放鬆,才會使彼此更能enjoy! 3.不用勉強做到遊戲目標 如果爸媽想要設計一些小遊戲給孩子玩,也要注意:不一定要使孩子做到遊戲的目標或完成遊戲。不少爸媽與孩子玩遊戲時,孩子達不到目標,爸媽就會不太開心,其實家長應該要把自己調整得更“playful”,不要和孩子太計較,享受親子互動的過程遠比結果來得重要。 4.先安靜陪伴與觀察孩子 比方孩子在玩積木時,看到他很專心在玩時,家長應先在一旁安靜陪伴、並觀察孩子的舉動,不用告訴他大人的想法或該怎麼做。如果孩子正在專心做一件事,大人講太多話、說話速度太快,也會打亂他的思緒。什麼時候該與孩子講話呢?就是當孩子拋出「想與大人互動」的訊息時:可能是看看大人或是把玩具拿給大人,大人再作回應即可。 5.保持彈性,隨時皆可變更遊戲方式 把握以上的原則,就能輕鬆與孩子互動與玩遊戲。無論遊戲規則與既定方式為何,最重要的就是家長要依孩子的狀況「保持彈性」,隨時可以改變遊戲方式與隨時終止。觀察小孩的反應,當他感到害怕或大哭時就不要勉強他。不過有時候孩子表現出抗拒的態度,可能是第一次接觸到新遊戲而感到害怕,第一次不習慣可先終止,改天再試試看,或許孩子會有不同的態度表現。遊戲中只要隨時保持彈性,掌握以上原則,就能設計與創造出無限多的遊戲。 遊戲的好處多多 無論是Play或是Game,都是好處多多。遊戲的好處有哪些? *心智發展:不但可以促進孩子的心智發展、提升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可以增進邏輯思考的能力,處理外在經驗的認知能力會大幅提升,孩子的心智發展也會比較健全。 *情緒發展:經常玩遊戲的孩子情緒通常比較正向,自我價值感與自信心也會隨之提升。 *身體發展:同時也會促進身體感覺統合的能力,比方跳格子的遊戲可以促進平衡感與肌耐力等。 *社交能力:隨著與別人的互動增加,孩子的社交能力與技巧也會進步。這也關係到日後能否處理與面對衝突的發生。 專家推薦的10個小遊戲 0∼2歲在發展的階段中,處於感覺運動期,目的是讓孩子從感覺、運動中學習,整合感官經驗,在看似無意義的動作探索中,學習簡單的因果關係及問題解決能力。這階段所有小遊戲設計的目標,都是讓孩子在刺激過度與不足之間找到平衡;另一個目標也是協助孩子更加瞭解與正確使用自己的身體。 遊戲1.認識自己的身體 適合年齡:0∼4個月 玩法: 1. 先摸摸孩子。 2. 拉拉孩子的手,告訴他:「這是手手」,左右搖一搖孩子的手,大人同時可以唱唱兒歌;再拉拉他的腳,告訴他「這是腳腳」,以這種方式帶他認識自己的身體。 遊戲目標與益處: 1. 多摸摸孩子,可以讓孩子情緒穩定、刺激淋巴系統、加強抵抗力,增進親子關係。 2. 可帶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大人可以在特定的時間點作嬰兒按摩,例如洗完澡後;也可以在Play時很自然的加入擁抱或按摩。 遊戲2.練習踢腿功 適合年齡:4∼6個月 道具:一個大餅干盒蓋 玩法: 1.讓孩子臥躺,使孩子的膝蓋彎曲,並抓起他的兩隻腳。大人用手輕推孩子的腳掌,誘使他推回來;如果孩子雙腿發軟、無法施力,加上平常站立時也會軟腳,則應該就醫做進一步的測試。 2.如果孩子幾次都成功地頂回來,就可以換上餅干盒蓋,讓他用力頂著餅干盒蓋,大人再施加一點力量,讓孩子的抗衡越來越有力。 遊戲目標與益處: 1. 增強大腿肌肉的力量。 2. 測試嬰兒的中樞神經是否良好。 遊戲3.海盜船晃啊晃 適合年齡:8個月以上 道具:小被子一條 玩法: 1. 爸媽各拉著被子的一邊,讓孩子躺臥在裡面。再把被子輕輕抬起來,兩人可以一起慢慢、輕輕地搖晃被子;或是媽媽可以先抬高被子一點點,讓孩子滾到爸爸那一邊,接著兩人再互換。但要特別注意被子傾斜的角度不要太高,讓孩子一次翻一圈即可。 2. 隨時須注意孩子的反應。可以先慢慢搖兩下,再停下來觀察孩子,看孩子會不會抗拒,如果孩子沒有抗拒可再繼續;若孩子不願意,可等一會再試或下次再試。 遊戲目標與益處: 1. 可加強練習孩子翻身。 2. 訓練孩子的平衡感。 遊戲4.枕頭山爬爬樂 適合年齡:大約5、6個月左右(適合已可將身體撐起來、想往前爬但還不太會爬的孩子。) 道具:床、棉被、枕頭、一個玩具 玩法: 1.在床上做一個棉被山讓孩子練習爬行。可在孩子前方的枕頭上放置一個孩子喜歡的玩具,誘使他往前爬向目標。 2.可隨著孩子的能力提高,再提升枕頭堆疊的數量與高度。大人可以在一旁替孩子加油、也可唱歌,提升歡樂感與節奏感。 遊戲目標與益處: 1.促進孩子的肌耐力、身體協調、自我挑戰的能力。 2.增加孩子的忍耐力與專注力。出現了想要拿到的目標,嬰兒就會肯支撐著體重往前爬,不但可以提升忍耐力、也可學習到「想拿玩具的需求不被立刻滿足」的承受力,更可從而發展出專注力(要專注往眼前玩具的方向爬行,而不被其他物品所吸引)。 遊戲5.不同高度看世界 適用年齡:6∼9個月 玩法: 1. 爸爸先坐著,讓孩子跨坐在爸爸肩膀上,手扶著爸爸的頭。等孩子坐穩了,爸爸再慢慢起身,不過也要注意必須以兩手扶住孩子的背部,使他不會向後倒。 2. 爸爸一邊慢慢起身,一邊說:「變高囉!變高囉!」 3. 爸爸可以帶著孩子找尋他常接觸到的人、動物或物品。比方詢問孩子:「電視呢?」若孩子不知道,媽媽就指出電視的位置、並拉著爸爸調整方向,「看,電視在這裡!」然後再問:「狗狗呢?」再依循一樣的做法,讓孩子找出生活周遭的人事物。 遊戲目標與益處: 1. 建立孩子的高低概念,從高處認識生活周遭常見的人事物。 2. 增加孩子身體的平衡控制感。 遊戲6.我說你做 適合年齡:6∼9個月 道具:數個生活常見的小物品 玩法: 1. 大人將物品一一拿起,每拿起一樣,就說出物品的名稱,然後再隨便拿其中一樣遞給孩子。例如拿熊布偶,便可對孩子說:「熊熊給你。」孩子不一定要伸手接住每一樣物品,只要放在靠近他的地方就可以了。 2. 每一個物品都給孩子之後,再反問孩子:「熊熊呢?給媽媽好不好?」如果孩子不知道哪一個是熊熊,大人就可以指著熊布偶,再問一次:「把熊熊給媽媽好不好?」如果孩子還是不知道,大人可以一邊將布偶拿起來、一邊說:「這個就是熊熊,媽媽要把熊熊拿過來囉!」 3. 若孩子拿錯物品給大人,並不需要刻意指正他「這是錯誤的物品」,只要順水推舟地說:「喔!你拿盒子給媽媽呀?」即可。 遊戲目標與益處: 1. 讓孩子認識日常用品。 2. 讓孩子理解並學習聽從他人的指示。 遊戲7.球池嬉戲樂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適合能坐穩、捉握能力良好的孩子。) 道具:紙箱一個;不同材質、顏色與大小的球 玩法: 1. 大人將各種材質與顏色的球放在紙箱內(例如皮球或自製的小球),再輕輕將孩子也放進紙箱裡。 2. 家長可以在一旁,拿球在他的臉上或身體上輕輕摩擦。一邊唱歌一邊與他玩,亦可推著紙箱慢慢向前走,讓孩子感覺到空間感與速度感。 遊戲目標與益處: 1.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適合能坐穩、捉握能力良好的孩子。) 道具:紙箱一個;不同材質、顏色與大小的球 玩法: 1. 大人將各種材質與顏色的球放在紙箱內(例如皮球或自製的小球),再輕輕將孩子也放進紙箱裡。 2. 家長可以在一旁,拿球在他的臉上或身體上輕輕摩擦。一邊唱歌一邊與他玩,亦可推著紙箱慢慢向前走,讓孩子感覺到空間感與速度感。 遊戲目標與益處: 1. 刺激孩子肌肉與關節的感覺。 2. 刺激孩子對於辨認各種不同材質的觸覺與不同顏色的視覺能力。 遊戲8.大盒小盒裝一裝 適合年齡:9∼14個月 道具:三個大小不同、但形狀一樣的盒子 玩法: 1. 把三個保鮮盒依大小層層套疊,然後在孩子面前一個一個拿出來擺在一旁。 2. 接下來引導孩子自己隨意套放,讓他以視覺及操作的動作來體會物品的大小概念。 遊戲目標與益處: 增加孩子對於大小概念的認識,屬於認知概念的活動範圍。 遊戲9.跟著魔毯遊世界 適合年齡:9∼14個月 道具:一條厚的大毛巾 玩法: 1. 大人先在地板鋪上軟墊、再鋪上大毛巾,並讓孩子坐在大毛巾上方。大人拉起毛巾另一端,一邊面對孩子,一邊緩緩倒退並拉著毛巾向後走。 2. 可以邊走邊唱兒歌,增加孩子玩樂的興致。每唱到一個段落後就停下來,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害怕不敢坐,就把孩子抱起來;如果他很開心就可以繼續,並可斟酌變化速度,但要注意安全。 遊戲目標與益處: 增進孩子的平衡控制感與刺激神經。 遊戲10.神秘袋裡的小法寶 適合年齡:9∼14個月 道具:一個小布袋;還有孩子常見的物品,如奶嘴、梳子、帽子等 玩法: 1. 把所有物品放進小布袋內。大人先伸手進袋子裡抓出一個物品,然後問孩子:「這是什麼啊?」等幾秒後,再告訴他:「是帽子喔!」 2. 接下來換孩子自己伸手進去抓,同樣也問他:「這是什麼?」等久一點,再告訴他:「是梳子喔!」藉著這種方法讓孩子多認識一些詞彙。 遊戲目標與益處: 增加孩子所能夠使用的語言詞彙。 楊琇玲 學歷:美國Drexel University舞蹈治療碩士 經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親子舞蹈治療團體 現任:台安醫院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舞蹈治療師 林聖曦 學歷: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幼教博士 美國奧瑞岡大學幼教碩士 經歷:台東大學副教授 現任:台南大學幼教系副教授

1〜5歲都要玩──5大類玩具,分齡推薦!(二)

2012年01月13日
公開
72

第四類:肢體動作玩具 發展能力 肢體動作玩具的主要目的,是讓孩子起身做一些促進大肌肉運動的活動,其最重要的功能是提升孩子的身體概念,讓他了解自己的身體,進而具備更佳的動作學習技巧,這些活動包括攀爬、推拉、跳、溜滑、搖晃、搬疊、划步、丟擲、鑽爬、拍擊、平衡、滾動及騎乘…等。 1〜2歲:球類玩具 1歲以上的孩子,可以藉由球類玩具來練習推、或踢的動作,爸爸媽媽可以坐在地上陪他玩,把球滾到孩子那理,再請他推、或踢回來,可以訓練他手和腳的大肢體動作。 而球的大小,通常是以孩子雙手向前舉起(向前看齊的動作)的寬度為主,他可以比較輕鬆的控制,張旭鎧副院長特別建議家長提供大籠球,因為它可以藉由充氣來調整大小,配合孩子的成長發育情形,題外話,媽咪也可以用它來運動瘦身,非常實用。 如果給孩子的是硬式的球(如:足球),就要考量到孩子2歲以後可能會比較喜歡拿來丟,這時就要評估家裡可能產生的「災害」嚴重性,此外,也不要給3歲以下的孩子太小的球,否則可能會有吞食的危險。 2〜3歲:隧道玩具 這個階段的孩子,我們希望他可以開始練習改變肢體姿勢,爸爸媽媽可以提供他隧道類型的玩具,孩子在爬過隧道的過程裡,會經歷許多不同的姿勢轉變,由站著到趴著、爬行、然後又從趴著再站起來。 滾筒型的玩具也不錯,除了鑽山洞的功能以外,孩子還可以趴在上面滾,或是爬進裡面滾,肢體表現的空間又更大,孩子不玩以後還能加工製成座椅,或是靠在牆邊當作簡單的靠背使用。 如果實在無法準備隧道或滾筒,張旭鎧副院長建議,爸爸媽媽也可以利用大型的積木自行組裝成一個隧道,甚至是用紙箱連起來,做成隧道讓孩子鑽也可以! 至於為什麼這個階段的孩子必須練習改變身體姿勢?張旭鎧副院長表示,3歲以後,孩子會發展出越來越複雜、困難的動作,如騎3輪車,這些較高難度的動作,危險性也相對較高,因此,在此之前,孩子必須預先學習快速反應,並建立起自我保護的機制,這種保護機制就藏在這些訓練改變肢體動作的活動之中,例如:頭頂遇到障礙物時該怎麼辦?沒有鑽過山洞的孩子可能無法立即反應出低下頭的動作,而這種立即的反應正是由2〜3歲階段時,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反覆作出這些動作而來,它們已經內化為身體記憶的一部分,其效果就像是劇烈運動前的熱身一樣! 3〜4歲:3輪車 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3歲時讓他騎3輪車,他應該很快就能學會,其實,這是不太正確的觀念,孩子3歲會騎3輪車是需要經過練習的。 練習3輪車的第一步絕對不是坐好、腳放在腳踏板上,然後就開始踩,第一次接觸3輪車的孩子恐怕沒辦法做到。首先,應該先讓孩子跨坐在坐墊上,雙手握著把手,腳開始在地面上滑動、帶著腳踏車前進,先練習平衡,等孩子學會了,才教他練習踩腳踏板。 孩子會前進了以後,再進一步教他控制腳踏車的能力,如轉彎、煞車,這時就會運用到前面所建立的肢體能力,因為騎3輪車需要雙手和雙腳的動作協調性,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孩子會出現很可愛的騎乘動作,2隻手跟著2隻腳一起動個不停,騎得歪歪斜斜的,無法分開控制手和腳,這就是沒有先建立好基礎動作的結果,必須回過頭從簡單的動作開始練習。 4〜5歲:公園裡的遊樂設施 張旭鎧副院長表示,到了4歲以上,肢體動作的訓練就不建議使用玩具了,此時,最適合孩子的玩具應該是公園裡那些多樣化的遊樂設施,因為從3歲騎3輪車開始,家裡的空間應該已經不夠讓孩子活動筋骨了,建議爸爸媽媽應該多帶孩子到戶外玩耍。 如果遊樂設施玩膩了,也可以帶著孩子的3輪車、滑板車出門,甚至讓孩子學直排輪,讓他能在空曠的場地充分發揮各種肢體動作的運用。 第五類:社會互動玩具 發展能力 社會互動玩具的主要功能在於提升孩子的人際互動及社交能力技巧,讓孩子透過與他人互動的經驗,從中學習到等待、溝通、協調、遵守規則等能力,並建立同理心。 1〜2歲:套疊杯組 爸爸媽媽可以準備由大到小、可順序堆疊的套疊杯組,或是更精緻可愛的俄羅斯娃娃作為這階段孩子的社會互動玩具。 這種玩具一定要由爸爸媽媽來帶他玩,才能達到社交互動的功能,因為這麼小的孩子還無法區分物品的大小順序,所以爸爸媽媽要教他把手伸出來,說:「請給我」,如果孩子說了,就給他一個,並且教他說:「謝謝」,接著讓孩子再說一次「請給我」,然後再給他一個讓他套上去,依此類推。 張旭鎧副院長表示,這個遊戲的重點不在於孩子有沒有把杯子放好,而是他是否和別人產生良好的互動,而非直接去搶玩具。 2〜3歲:手偶 手偶通常會有動物的形象,爸爸媽媽利用手偶和孩子互動的目的在於,讓孩子能夠習慣和爸爸媽媽以外的人互動,也就是和手偶的形象(如:小狗)產生互動。 在玩的過程裡,親子可以扮演不同的動物角色,爸爸媽媽可以問孩子:「小貓咪,你看小狗的鼻子在哪裡?可以用你的爪子去抓一下嗎?」,如果孩子還沒辦法用玩偶的爪子去抓,先用他自己的手抓也無所謂。 假如沒有手偶,用一般的布偶來進行互動也可以,親子一同發揮想像力,創造不同的互動情境,藉此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張旭鎧副院長指出,對於很多太過害羞、不敢和別人打招呼的孩子,我們經常透過遊戲治療的方式,讓孩子先學習跟玩偶說「你好」、再拿玩偶去跟別人說「你好」,進而能夠自己和別人打招呼。 3〜4歲:大型廚房設備玩具組 如果經濟上許可,這個時期可以為孩子準備大型的廚房設備玩具組,張旭鎧副院長表示,這麼做的目的和一般扮家家酒遊戲不太一樣,一般扮家家酒可以用一些小盒子、小拖鞋,甚至虛擬的空氣來作為道具,但在這裡我們希望給孩子的是一些比較近似真實的東西,而大型廚具組玩具裡的鍋、碗、瓢、盆大小都是剛好適合孩子的,而且不論男生女生通常都會喜歡。 這個階段的孩子,要開始學習體貼、照顧別人,以後進入團體生活時,會比較容易適應,所以爸爸媽媽可以請孩子幫忙倒一杯水或煮一個餐點,相信孩子一 定非常樂意配合。 張旭鎧副院長發現,現在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他們知道如何與大人或哥哥姊姊互動,而且也習慣大家會禮讓他的互動模式,但是一進入幼稚園就變得退縮到不行,因為他們缺乏和同年齡孩子互動的經驗,所以爸爸媽媽也可以為孩子安排與鄰居或朋友的小孩一起進行遊戲,大家可以一起合力做一道菜,或是有的人當廚師,有的人當服務生、客人,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4〜5歲:多人進行的團體玩具 這個階段要把難度提高,讓孩子參與多人同時進行、或是具有輪流性質的團體遊戲,如電動釣魚、鱷魚拔牙…等玩具,以釣魚玩具為例,當許多孩子一起進行遊戲時,難免會碰到魚竿線打架…等問題,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就要學習如何與同儕互動、溝通、協調、排解糾紛,而具有輪流性質的玩具還能訓練孩子等待、培養其耐心,這類玩具能夠提供孩子社交情境,讓孩子有機會練習如何與人相處,對社交能力很有幫助。 所以重點並不在於孩子釣魚釣得有多好,需要在意的是孩子與別人互動的狀況,爸爸媽媽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特別留心觀察,在適當的時機,給與孩子機會教育。 如何正確陪孩子玩玩具? 廖笙光技術長認為,玩具不是100%可以代替父母的,孩子最重要的玩具其實就是爸爸和媽媽,所以千萬不要以為買了玩具丟給孩子自己玩,孩子的能力就會進步,應該多花一點時間陪孩子練習!爸爸媽媽在陪孩子玩玩具時,是否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要點呢? 不要過度干涉玩法 張旭鎧副院長表示,孩子才是遊戲的主導者,爸爸媽媽千萬不要一開始就要求孩子照著說明書上的玩法去操作,應該耐心等待,觀察孩子自己會創造出什麼樣的玩法,等孩子玩出興趣和心得以後,再提供他不同的玩法作為參考。 廖笙光技術長也指出,小孩子的能力差異很大,舉例來說,一個從小父母就訓練他自己拿湯匙吃東西的孩子,和一個被大人餵食到2、3歲的孩子相比,前者可能第一次拿到切菜玩具時就能得心應手的操作,後者則需要多一點時間來練習,所以爸爸媽媽不需要過於心急,因為玩玩具本來就應該是一種沒有壓力的練習過程。 一次只給3個玩具 廖笙光技術長認為,爸爸媽媽提供孩子的玩具,一次不要超過3項,不要給他一堆玩具讓他自己玩,否則孩子每個玩具都只玩1、2分鐘,專注力無法培養出來,如果在家這樣玩了4年,以後進入幼稚園,孩子拿到不想玩的玩具馬上就會跑掉,或是玩了一下下又想去拿別人的,這樣的孩子很難不被老師抱怨。 因此,爸爸媽媽一定要準備一個玩具收納箱,將孩子暫時不玩的玩具收納起來,要讓孩子有交換的概念,確定某個玩具不玩了,就跟爸爸媽媽換成另一個,否則面對散落一地的玩具,孩子為什麼要專心玩同一個? 陪玩時間要固定 廖笙光技術長表示,大人的時間比較具有彈性,因為我們懂得看時鐘,但是對於孩子而言,他們作息的準則就是身體的生理時鐘,每天都是很規律的在運作,所以爸爸媽媽陪孩子玩遊戲的時間最好能夠固定,否則在孩子認為該玩玩具的時候,如果爸爸媽媽沒空陪他玩,他的情緒可能就會發作。 張旭鎧副院長也建議家長,即使自己真的累了,也要跟孩子說清楚什麼時間可以再陪他玩,不要讓孩子一直處於期待和失望的情緒當中,否則親子關係很可能越來越糟。 適度的中間休息 雖然玩玩具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孩子玩玩具時通常都很專心,張旭鎧副院長指出,長時間過度專注可能會消耗孩子的視力及腦力,因此,建議爸爸媽媽在陪孩子玩玩具時,最好每半小時休息10分鐘,讓孩子稍微轉移一下注意力。 動靜活動交互穿插 由於大部分的玩具還是偏向靜態操作為主,大量倚賴視力,而長時間玩同一種玩具也會讓作用力全都聚焦於同樣幾組感官和肢體肌肉上,所以建議爸爸媽媽在安排遊戲時間時,能夠以半小時靜態玩具、半小時動態玩具(如肢體動作類玩具)的方式交互穿插,對孩子的身體才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喔! 張旭鎧 現職: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 QQzOO全能教育館兒童健康醫學主任 學歷:高雄醫學院復健醫學系畢業 經歷:敦南實和聯合診所復健副組長    適健復健科診所職能治療組長 廖笙光 現職:臺安醫院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 學歷:長庚醫學院職能治療系 經歷:臺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職能治療師    聰敏兒兒童發展中心    基隆學校系統職能治療師

1〜5歲都要玩──5大類玩具,分齡推薦!(ㄧ)

2012年01月12日
公開
59

育兒生活 2月號 NO.261 編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張旭鎧 臺安醫院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廖笙光 孩子的工作就是遊戲,而玩具則是遊戲時不可或缺的材料,因此,它可以說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適當的玩具可以提供孩子豐富的刺激,促進其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孩子需要的能力有哪些?什麼樣的玩具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出這些能力?1〜5歲,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可以玩些什麼? 玩具的重要性 每個孩子都喜歡玩玩具,也會要求爸爸媽媽買玩具作為禮物,您是否曾經感到疑惑,花錢買玩具給孩子,究竟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玩具為什麼有助於發展? 事實上,在孩子的日常生活當中,最主要的活動就是遊戲,在遊戲的過程裡,孩子會自然而然的提升各項能力。一個好的玩具,可以發揮吸引孩子的作用,提供孩子進行遊戲的動機,讓他更願意、也更順利的進行遊戲。 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張旭鎧表示,玩玩具其實也是孩子未來人際互動能力發展的基礎,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還不太能夠跟其他人互動,因為他們的語言和動作都尚未發展成熟,但是玩具會先吸引孩子,讓他先跟玩具玩,這其實就是互動的開始,久而久之,孩子會從自己跟玩具玩,進步到和爸爸媽媽一起玩玩具,接著能夠和其他同儕一起分享玩具。 臺安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廖笙光也指出,孩子在操作玩具的過程裡,會練習到各種大、小肌肉的動作技巧,同時也會增進其認知能力的發展,讓孩子熟悉在將來的成長過程裡,他會遇到些什麼(例如透過布偶來認識動物),讓他有機會先預習,以後真正碰到時才不會因為陌生而感到排斥,這些其實都和日後學會如何照顧自己的各項生活自理能力有關,可以算是一種對未來生活的事前準備。 此外,爸爸媽媽也可以透過觀察孩子對玩具的反應,來檢視孩子是否在發展上遇到障礙,若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能避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期,所以玩具對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選擇適合的玩具? 根據能力發展決定玩具 在為孩子選購玩具前,爸爸媽媽必須先了解孩子目前的發展階段,才能針對孩子的需求,提供最恰當的玩具。 首先,必須先知道,孩子的動作、心理及認知發展,都具有「連續性」的特質,也就是每一階段的發展都建構在前一個階段所建立的基礎能力之上,例如:先學會站穩,才能學走路,進而學跑、跳,所以當發現孩子的能力還不足以操作某個玩具時,爸爸媽媽也不需過於擔心,很可能是因為前置的技巧尚未建立好,可以先讓孩子從較簡單的玩具開始玩起。 廖笙光技術長表示,判斷玩具是否適合孩子的年齡,最簡單的方式可以依玩具所標示的建議年齡作為參考。當爸爸媽媽給孩子新玩具,孩子卻不會玩時,可以先把它收起來,過1、2個星期再讓他玩一次,通常試個2〜3次,每次都讓孩子增加一點經驗,孩子很快就會懂得如何操作了。 不要拘泥於玩具的形式 此外,張旭鎧副院長認為,當孩子不想玩某個玩具時,爸爸媽媽可以先思考自己給孩子玩具的目的在哪裡,例如給孩子一顆足球,是希望能夠藉由踢球訓練他的腳力,孩子不喜歡踢足球,但搞不好喜歡踢罐子,因為他喜歡踢罐子時發出來的聲音,那爸爸媽媽提供給他的玩具就應該是那個罐子,因為重點是讓孩子玩玩具的目的,而非玩具本身的形式。 那麼,已經買回家的玩具該怎麼辦?張旭鎧副院長自己作為2個孩子的爸爸,當然也能體會父母的感受,好不容易選了一個自認為很棒的玩具,可能也花了不少錢,孩子卻不玩,心理上一定感到非常挫折、失落。他認為,爸爸媽媽就讓孩子去踢他想踢的罐子,但是可以把球放在孩子看得見的地方,經常告訴他:「這顆球很棒喔,它也可以踢來踢去!」,等罐子已經踢得很熟練、孩子想嘗試看看能不能踢其他東西時,他就會去玩那顆球了,所以不需要在玩具剛買回家時就要求孩子馬上玩。 尊重孩子的玩法 張旭鎧副院長認為,照道理來說,爸爸媽媽應該不會有「買了超過孩子能力的玩具,讓他沒辦法玩」這個問題,問題應該是出在父母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標準玩法去玩那個玩具! 舉例來說,太小的孩子手部操作技巧還不靈敏,還不會玩切菜組玩具,但是他可能會一直抱著它,這時爸爸媽媽千萬不要急著教孩子怎麼操作,只要他願意去接近這個玩具就可以了,要是一直強逼他練習所謂的標準玩法,只會讓孩子覺得玩玩具是件痛苦的事情,並且對這個玩具感到排斥。 張旭鎧副院長建議,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玩具有2個特點,第一是新奇感,也就是孩子沒看過的玩具,再來是顏色鮮豔,爸爸媽媽只要掌握這2個原則,就能買到孩子能夠接受的玩具。 各種功能玩具介紹 不論是哪一種玩具,都有其特別設計的既定功能,可以讓孩子在輕鬆、沒有壓力的遊戲過程裡,不知不覺的提升各項能力,發揮寓教於樂的效果。張旭鎧副院長、廖笙光技術長與小編根據玩具不同的功能性,整理出5大類有助孩子能力發展的玩具介紹,並依照適合的年齡層由小到大排列,供爸爸媽媽作為為孩子選擇玩具時的參考! 第一類:認知玩具 發展能力 透過玩具誘發孩子對各種抽象認知概念的了解,如自我概念、線條、數量、顏色、形狀、配對、關係、序列、空間、分類、因果、時間、部分與整體…等。 1〜2歲:形狀配對玩具 這類玩具主要訓練的是孩子對形狀和顏色的認識及配對,同時也和手的操作技巧有關,它通常包含最基本的3種形狀,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孩子必須練習把這些形狀板放進相對應的洞裡。 1歲的孩子可能還不太能夠把一些有角度的形狀板精確的放進去,但爸爸媽媽可以先讓他有個經驗,帶著他的小手去拿、去放。 到了2歲,孩子通常已經能夠分辨正確的形狀和顏色,操作上也會比較順利,這時爸爸媽媽就可以一邊告訴他這是什麼形狀和顏色,讓孩子在玩玩具的過程當中,把各種形狀和顏色的名稱都學起來。 2〜3歲:木製積木 在積木堆疊的過程裡,孩子不但可以認識形狀(哪些形狀可以堆在一起)、顏色(怎麼排列看起來才有一致性),同時也能認知到物體彼此間的關係,例如:積木必須從低的堆到高的,這對他的空間概念和順序概念都會有所幫助,如果沒有經歷這個過程,將來孩子在與人討論蓋房子時,可能就會問:「為什麼不先蓋5樓再蓋1樓?」。 張旭鎧副院長提醒,在陪孩子玩積木時,爸爸媽媽不要一開始就想教他做出很漂亮的東西,也不要急著告訴他一些規則,如三角形尖尖的,不可以放在最下面,一定要放在最上面,要讓他自己嘗試錯誤,否則孩子的創意就會被抹煞,即使認知能力再強,沒有創意,將來不論是在生活或求學的發展上都會受到限制。 此外,廖笙光技術長指出,堆疊積木的動作還能訓練孩子肩膀和手的力量控制與動作協調度,通常2歲左右的孩子已經可以自己堆高5個積木,到了3歲以後,就可以堆高8個積木以上。 3〜4歲:拼圖 拼圖可以發展孩子的空間概念,也和專注力的培養有關。一般而言,我們會認為平面的組合(2度空間)應該比立面的組合(3度空間)來得簡單,那麼為什麼是先玩積木再玩拼圖呢?張旭鎧副院長解釋,在孩子的操作過程裡,積木的變化性較大,可以隨意的排列,但是拼圖每一塊的位置都是固定的,所以比積木的難度更高。 玩拼圖的方式,一開始建議先從4片開始,爸爸媽媽不必特別到玩具店去找4片的拼圖,只要利用顏色鮮豔的月曆紙,或是孩子已經看過、即將淘汰的繪本內頁,裁成4等份,就是一個最基本的拼圖了!等孩子能夠拼出來以後,可以接著把它裁成8等份、16等份,孩子又可以繼續玩。而且這種拼圖的邊緣是平整的,不像市售的拼圖有凹洞和凸出設計,以簡易度來說,更適合幼兒操作。 其它變化玩法: 1. 找一張白紙,讓孩子在上面塗鴉,畫完後爸爸媽媽再幫他製成拼圖。 2. 把圖案紙貼在厚紙板、瓦楞紙上,再裁成4等份,可以增加拼圖的堅固程度。 3. 把圖案紙貼在幾塊拼湊完整的七巧板、或積木上,再按照接合處的形狀裁開,製成更精緻的拼圖。 4. 3歲以上的孩子要開始練習使用安全剪刀了,讓孩子自己把圖案紙剪開,再拼回去。 4〜5歲:花片 花片比拼圖和積木更小、更容易吞食,所以適合較大的孩子,花片組裝的過程同樣可以讓孩子學習形狀、顏色和物體的相對空間概念,不過,它可以做出更複雜、精細的組合物,如機器人、花園…等,對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認知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讓孩子玩花片前,爸爸媽媽只要告訴他一個簡單的小技巧:「把2個花片旁邊的凹洞90度交叉放進去,就可以連接起來」,接下來就讓孩子自己玩,過一段時間等孩子玩出興趣之後,爸爸媽媽也可以跟著在旁邊組裝,當孩子過來詢問該怎麼做才能做得這麼漂亮時,爸爸媽媽再告訴他做法。 張旭鎧副院長認為,問問題這件事情在玩玩具的過程裡也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在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應該開始教導他如何向別人求助、表達自己的困難,這對孩子的語言表達和人際互動都有幫助。 第二類:感覺操作玩具 發展能力 感覺操作玩具主要的功能是增加手指肌肉的力量和靈巧度,包括撥動、按壓、抓握、敲打、堆疊、組合、切、捏、拉彈…等動作,同時也藉由操作時接收到的聲音及觸感,提供孩子感官上的刺激。 1〜2歲:玩具鋼琴 玩具鋼琴有很多按鍵,孩子按了以後會發出各式各樣的聲音,一方面可以提升孩子聽覺的敏銳度,同時也讓他被聲音吸引而更願意去操作按鍵,有助於訓練手指的小肌肉發展。 孩子在剛接觸玩具鋼琴時,一定是先用拍打的方式,不過到了1歲半左右,他開始會用手指頭指東西了,同時也就具備以一根手指按壓按鍵的能力,甚至進一步用雙手一起彈,訓練2隻手的協調性。 有些爸爸媽媽會擔心,這些聲音對孩子來說會不會太大?對孩子的聽覺是否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張旭鎧副院長認為,只要是由孩子自己操作而發出聲音的玩具就沒有問題,因為人的本能會趨吉避凶,當聲音大到孩子受不了,孩子就不會想玩了,所以不需要過於擔憂。 2〜3歲:鼓 2歲左右的孩子,因為開始要訓練他的大動作,所以鼓對他來說是很適合的玩具,藉由鼓的操作可以訓練雙手的協調性,也可以讓孩子體會力量越大,聲音也會跟著變大的感受,進而學會控制自己的力道。 此外,鼓這種沒有音階的樂器,可以讓孩子開始認識什麼叫作節奏感,但節奏感通常要到3歲左右才會發展得比較好。 3〜4歲:黏土 黏土對孩子的觸覺刺激很有幫助,因為他的觸感和其他東西不太一樣,一般來說,孩子從3歲開始就會很喜歡玩黏土。黏土可以讓孩子學習「建構」的概念,對手的力量訓練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練習,因為它會同時運用到手掌和手指的力量。 玩黏土首先要引導孩子練習「搓長條」、「揉圓」和「壓扁」3個動作,接著再讓他自行發揮創意,創造出各式各樣的作品,例如:把一堆圓球接在一起,變成一隻毛毛蟲。 如果擔心黏土的安全性問題,爸爸媽媽可以用高筋麵粉加水製成麵團,用來代替黏土,因為高筋麵粉做出來的麵糰硬度較高,對孩子的手部肌肉才有幫助,等孩子做出成品之後,爸爸媽媽還可以把它放進烤箱裡、烤成餅乾給孩子吃,因為是自己做出來的東西,相信孩子一定會吃得非常開心! 4〜5歲:切食物玩具 市面上常販售的切水果、切蛋糕玩具都屬於這類型的玩具,在切東西時,孩子必須找出食物的接縫處在哪裡,並且運用劃、割、剁、切等更種技巧,設法將黏住的魔鬼氈分開,可以充分利用到孩子的手掌與手指肌肉,同時也訓練雙手的協調性,及左手固定東西時的穩定性。 廖笙光技術長指出,現在很多孩子的字都寫得不漂亮,原因出在他們手掌向外翻轉的斜手弓動作沒有訓練出來,而只有在我們手掌3個手弓(縱手弓、橫手弓和斜手弓)的力量和技巧都具備時,字才會寫得漂亮,拿湯匙、筷子時也能拿得比較穩,而斜手弓的出力可以在玩切菜玩具的時候出現,這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訓練。 第三類:圖文、語言表達玩具 發展能力:孩子的成長是按照聽、說、讀、寫的程序一步一步進行,對於5歲以下學齡前的幼兒來說,藉由遊戲來學習聽、說、讀、描畫…等能力,是這纇玩具所提供的重要功能。 1〜2歲:繪本 繪本有各種材質,除了傳統的紙本書,還有布書、塑膠製的洗澡書…等類型,各有不一樣的觸感,爸爸媽媽可以依照不同的使用情境提供給孩子。 廖笙光技術長表示,所謂的繪本和一般故事書不同,它在圖案裡會隱藏很多細節,爸爸媽媽在挑選時,可以選擇色彩比較鮮豔、對比較為強烈的繪本,會更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 必須特別注意的是,在陪孩子讀繪本時,不能只是看著書念故事給孩子聽,還要帶著孩子指認這些圖案,如:這是小狗、這是藍色,因為1歲半〜2歲半是孩子的語言爆發期,這時他的詞彙量增加最快,是教他這些名詞最有利的時機。此外,張旭鎧副院長也指出,要設法讓孩子看著爸爸媽媽說話時的嘴形,因為孩子要學語言不是光靠聽聲音,懂得嘴形的運用也非常重要。 張旭鎧副院長表示,按照聽、說、讀、寫的發展程序,孩子首先一定要先學會聽,所以,這個階段努力的目標是,當爸爸媽媽打開書本問孩子:「小狗在哪裡?藍色的氣球在哪裡?」時,孩子都能很快指認出來,要讓孩子聽得懂大人的指令,並且能夠開始辨識一些簡單的事物。 2〜3歲:玩具麥克風 2歲以後的孩子開始愛上說話了,他會非常喜歡玩自己的聲音,發出各式各樣的「怪聲」,這時爸爸媽媽不妨提供他玩具麥克風作為玩具,增加他想表達的意願。 玩具麥克風通常有2個功能,一個是透過裡面的塑膠薄膜或彈簧,讓孩子的聲音產生歪曲或回音,和原本的聲音聽起來不太一樣,另一種是錄音的功能,可以讓孩子錄下自己或別人的聲音再播放出來,效果就好像一直有個人在模仿別人說話一樣,孩子會覺得很有趣,無形中也增加他說話的機會。 張旭鎧副院長提醒,當孩子用玩具麥克風玩聲音時,爸爸媽媽千萬不要跟他說:「你在講什麼?我都聽不懂!應該是這樣講才對,來,你跟著說一次!」,這樣就剝奪了他的樂趣了,先讓他隨意亂說,然後再跟他借一下麥克風,說一次正確的說法給他聽,久而久之,孩子慢慢就會學到正確的說話方式了。 3〜4歲:扮家家酒玩具 張旭鎧副院長表示,3歲以上的孩子,我們希望他能夠「讀」,所謂的讀,就是可以解讀、理解之前所聽過的故事,甚至爸爸媽媽還可以鼓勵他們創造一些故事,並且透過各種扮家家酒的玩具,邊說邊操作的把這些故事演出來! 因為孩子不可能自己一個人玩扮家家酒,爸爸媽媽一定要多陪伴孩子,或是找其他同儕陪孩子一起進行這纇遊戲,對他們的語言、人際互動及社交能力發展都很有幫助。 4〜5歲:繪圖本、蠟石 4歲以上的孩子,開始有拿起筆來寫東西的慾望產生,但是他們還不會寫字,所以姑且只能算是塗鴉、畫畫。所以爸爸媽媽在這個階段可以為他們準備繪圖本、無毒蠟石、蠟筆等玩具,讓他們練習。 廖笙光技術長表示,最適合孩子的臘筆介於1〜2寸之間,最好不要提供長蠟筆,因為用越短的筆寫東西,越能充分運用到姆指、食指與中指的力量,對手部力量的訓練來說是很好的方式,這也就是為什麼以前的孩子寫字比較漂亮,因為他們都把筆寫到很短、剩下一點點還捨不得丟。 張旭鎧副院長指出,這個階段並不建議使用著色本,所謂的繪圖本,應該是以空白的素描本為主,因為市售的著色本通常需要大面積的上色、塗滿,對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沒有那個耐性,如果想練習著色,爸爸媽媽可以自己畫一些簡單的圖案,如圓形、小蝸牛、小花,讓孩子練習幫它們塗上顏色。 第四類:肢體動作玩具 發展能力 肢體動作玩具的主要目的,是讓孩子起身做一些促進大肌肉運動的活動,其最重要的功能是提升孩子的身體概念,讓他了解自己的身體,進而具備更佳的動作學習技巧,這些活動包括攀爬、推拉、跳、溜滑、搖晃、搬疊、划步、丟擲、鑽爬、拍擊、平衡、滾動及騎乘…等。 1〜2歲:球類玩具 1歲以上的孩子,可以藉由球類玩具來練習推、或踢的動作,爸爸媽媽可以坐在地上陪他玩,把球滾到孩子那理,再請他推、或踢回來,可以訓練他手和腳的大肢體動作。 而球的大小,通常是以孩子雙手向前舉起(向前看齊的動作)的寬度為主,他可以比較輕鬆的控制,張旭鎧副院長特別建議家長提供大籠球,因為它可以藉由充氣來調整大小,配合孩子的成長發育情形,題外話,媽咪也可以用它來運動瘦身,非常實用。 如果給孩子的是硬式的球(如:足球),就要考量到孩子2歲以後可能會比較喜歡拿來丟,這時就要評估家裡可能產生的「災害」嚴重性,此外,也不要給3歲以下的孩子太小的球,否則可能會有吞食的危險。 2〜3歲:隧道玩具 這個階段的孩子,我們希望他可以開始練習改變肢體姿勢,爸爸媽媽可以提供他隧道類型的玩具,孩子在爬過隧道的過程裡,會經歷許多不同的姿勢轉變,由站著到趴著、爬行、然後又從趴著再站起來。 滾筒型的玩具也不錯,除了鑽山洞的功能以外,孩子還可以趴在上面滾,或是爬進裡面滾,肢體表現的空間又更大,孩子不玩以後還能加工製成座椅,或是靠�

不要捉弄孩子

2012年01月10日
公開
59

不要捉弄孩子—作者:尹建莉 (節選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讓孩子犯錯誤、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興,給孩子帶來的卻是羞辱、擔憂和失落。 成人覺得捉弄孩子很好玩,以為不過是逗孩子著急一下,哭一鼻子,一笑就沒事了;其實這些行為都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傷害。它對孩子來說毫無趣味,只會讓孩子有 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覺,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懼和對他人的不信任。所以凡遇到這類事情,家長要禮貌而堅決地制止。這不是小事,事關孩子的事 情沒小事,在大人眼裡是小事,對於孩子來說卻是大事。 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就堅決反對捉弄孩子,他認為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經常被捉弄的孩子會出現品德方面的缺陷。例如大人經常用欺騙孩子的方法,弄得孩子著急,博得成人哈哈一笑,孩子就會慢慢養成不信任他人和說謊的毛病。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逗”孩子應該是以兒童的快樂為前提。經常是成長把自己降低到兒童的情趣中,以兒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製造出讓兒童快樂的事件,其中包含著童心、快樂,甚至幽默和智慧。 *** 圓圓上幼兒園時,有一階段我工作特別忙,就由她爸爸接送。她爸爸單位離幼兒園很近,幼兒園放學早,爸爸接上她還不到下班時間,就把她帶回單位再待一個小時才回家。 他 辦公室幾個人當時都三十歲左右,大家處得很好,也很隨意,經常互相開玩笑。有兩個同事很喜歡和圓圓說話,但他們不是正常地和孩子說話,總是把她當個小動物 一樣捉弄。比如裝出很兇惡的樣子,強行要來抱孩子,孩子嚇得直躲,他們則樂得哈哈笑起來;或者煞有介事地要圓圓喊他們“爺爺”,孩子不懂事,就叫了爺爺, 逗得辦公室的人都笑起來。我可以想像是,當時圓圓一定從大家的表情中感覺到了什麼地方錯了,但又不知哪裡錯了,她一定很惶惑,很不安。再後來他們又讓圓圓 叫爺爺,圓圓不叫,他們就假裝生氣,說你這個孩子不懂禮貌,弄得圓圓不知所措。 她爸爸也不喜歡別人那樣逗圓圓玩,但也許是覺得這只是開玩笑,也許是因為對同事不好意思,就沒去強行製止他們。 我 開始並不知道這件事,孩子那麼小也沒有能力把她的不快告訴我。結果過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圓圓和外人打交道時流露出不自信,說話時不像以前那麼大方了,經常 是想說又拿不准,眼神一片猶疑躲閃,尤其是和陌生人打交道時。這讓我有點著急,但一下子也找不到癥結,就反省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在生活中更留 心讓她多和別人打交道,培養她的自信。 有一天,圓圓和她爸爸從單位回來,我看出圓圓有哭過的痕跡,問怎麼了,圓圓說:張叔叔說爸爸不要我 了。說著又想哭。她爸爸解釋說,他下班前到院長那裡開個會,會議比原來時間稍長些,到下班了還沒結束。那個張姓同事就對圓圓說:“你爸爸和媽媽不要你了, 要把你送給我,我家有個兒子,正好沒有小女孩,走吧,跟我回家吧。”說著就做出要拉圓圓走的樣子。圓圓被嚇壞了,大哭起來。這時,我才知道他們經常捉弄孩 子。 我當時很生氣,責怪先生不懂得保護孩子,氣頭上說要剝奪他接送孩子的權利。先生雖然對同事的做法也有些不滿,但他不認為會給圓圓帶來什 麼影響,覺得我把這件事看得太重了。我後來多次和他談到這事,和他分析孩子的心理。他從事實中也看到了影響,圓圓有兩次從睡夢中哭醒來,問她做了什麼夢, 都是說夢到爸爸從幼兒園接上她就不要她了,獨自走了。大人的一個無聊的玩笑,給孩子帶來多麼深刻的恐懼啊。 她爸爸終於意識到這事對圓圓的影 響,也非常懊悔。後來我盡量去接孩子,真的“剝奪”了先生接孩子的權利,主要是我不想讓圓圓再見到她爸爸單位那兩個人,不想喚起她的不快。她爸爸也真正注 意這個問題了,偶爾因為我實在忙顧不上接孩子,他把孩子接回單位,也絕不允許同事再捉弄孩子。我和先生達成一個共識,就是寧得罪同事,絕不“得罪”孩子。 當然,單位同事捉弄孩子並沒有惡意,看家長不願意,以後就不那樣做了,所以也不存在“得罪”的問題。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逗”孩子應該是以兒童的快樂為前提。經常是成長把自己降低到兒童的情趣中,以兒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製造出讓兒童快樂的事件,其中包含著童心、快樂,甚至幽默和智慧。 我 看到一位媽媽洗完一塊床單晾起後,順便和她兩歲的小兒子玩一種叫“眊兒”的遊戲。她和孩子分別站在床單兩邊,互相看不見,然後喊一聲“眊兒”,兩人就同時 從床單左邊或右邊探頭去看對方。孩子的目的是每次探頭能和媽媽碰面,而媽媽的目的是每次探頭都不讓孩子看到。這樣,媽媽有可能這一次剛剛從左邊探了一次 頭,接下來的“眊兒”還是從左邊探頭;以孩子的判斷,媽媽剛從左邊出來,這下該到右邊了,就跑到右邊,結果撲個空。這樣可能來回撲幾次空,到終於和媽媽碰 上面了,孩子就會樂得大笑起來。尤其是媽媽使了小計策,剛從左邊出來,又從左邊出來,而孩子已學會判斷,通過猜測,兩次從同一邊出來,連著臉對臉地和媽媽 “眊兒”上了,孩子為自己的成就感興奮不已。 捉弄孩子,則是成長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讓孩子犯錯誤、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興,給孩子帶來的是羞辱、擔憂和失落。 例 如大人手裡拿著一個準備給孩子的東西,卻不痛快地給他,而是提條件,讓孩子說一句甜言蜜語,如果孩子不說,就做出要把東西拿走不給的樣子,直到孩子說了, 這才滿意地把東西遞給孩子。還有的大人以嚇唬孩子取樂,看到小男孩,就做出要把刀子割男孩的小雞雞之類的動作。或者看到一個小女孩極喜歡的布娃娃,就把布 娃娃藏起來,說丟了或者被別人拿走了,急得小女孩大哭,大人才拿出來。 成人覺得這很好玩,以為不過是逗孩子著急一下,哭一鼻子,一笑就沒事 了;其實這些行為都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傷害。它對孩子來說毫無趣味,只會讓孩子有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覺,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懼和對他人的 不信任。所以凡遇到這類事情,家長要禮貌而堅決地制止。這不是小事,事關孩子的事情沒小事,在大人眼裡是小事,對於孩子來說卻是大事。 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就堅決反對捉弄孩子,他認為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經常被捉弄的孩子會出現品德方面的缺陷。例如大人經常用欺騙孩子的方法,弄得孩子著急,博得成人哈哈一笑,孩子就會慢慢養成不信任他人和說謊的毛病。 現在的都市生活中,上面那些捉弄孩子的具體做法可能不大用了,但人們捉弄孩子的思維方式還很普遍,孩子在很多場合下仍然是被捉弄的對象。這些捉弄行為表面上看已不那麼粗俗,但它們與上面那些捉弄行為的野蠻性是相似的,都包含了對孩子的不尊重,和對兒童心理的不體諒。 2008年1月2日晚上我看到北京電視台有一個節目,邀請了來自河北的五胞胎,四女一男。這五名年齡只有四歲多的小傢伙健康可愛,齊齊站在演播室中間,一點也不怯場,都是滿臉興奮的樣子,他們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饒有興味地坐下看節目。 主持人的第一個問題是“你們中誰最愛告狀”。五個小孩子聽了這個問題一臉迷惑,開始都不確定地亂指,後來有的人看別人指誰他也指誰,最後就統一到一個孩子身上,那個被確定為最愛告狀的孩子一下顯得無所適從,她肯定感覺到了自己不是個好角色,樣子有些委屈,甚至害怕。 主持人第二個問題是“誰最愛打別人”。孩子們開始又是亂指,中間還有互相揭發,最後又統一到一個人身上,那個“最愛打人”的孩子一下子顯得很難為情。 主持人第三個問題是“誰挨爸爸打最多”。孩子們仍是猶猶豫豫的亂指,到最後統一在一個孩子身上,被指到的孩子立即變得不知如何是好,臉上是說不出的尷尬。 主持人和觀眾都被孩子們的樣子逗樂了,沒笑的只有這幾個孩子。他們的關係已被挑撥,大庭廣眾下被貼上某個標籤,他們都不像剛上場那樣輕鬆,變得緊張起來,有些不知所措了。 接 下來,主持人拿上來一個非常漂亮的書包,說只有這一個書包,問孩子們給誰。孩子們明明都被這個書包吸引,他們看這書包的眼神充滿了渴望,小小的心一定都很 想得到這個書包。但是,他們剛才已有被貼上壞標籤的經歷,他們都想表現得好,就開始互相推讓,都說給別人,沒有一個人敢說給自己。指來指去,最後決定給老 大,老大拿到書包很高興,其他幾個孩子的失望是顯而易見的;老大也許在一瞬間感到不妥,咬咬牙讓給了老五,這倒有些出人意料。正當主持人誇獎她時,小姑娘 一下哭了,萬分失落和委屈。主持人故作驚訝地問她為什麼要哭,孩子哭得說不出話來。 這時,那個愛說話的伶俐的老三打圓場說“她是覺得老五好,才哭了”。觀眾又一次被老三的“解釋”逗笑了。 節目就這樣一直弄到孩子們哭也哭了,虛假的話也說了,個個心裡七上八下,主持人才拿上另外四個書包,孩子也終於破涕為笑。 這個節目的目的是什麼,他們設計這些問題和環節的用意何在?實在搞不明白。我沒再往下看,離開電視幹別的去了。否則我鬱悶得也想哭了。 寫到這裡,想起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詩,這首詩寫得太好了,所有的成人在面對孩子時都應該牢記: 人人都說小孩小, 小孩人小心不小, 你若以為小孩小, 你比小孩還要小。 分

孩子,我要你輸在起跑點

2012年01月09日
公開
55

(文�王月) 台灣的學生在上小學之前,多半已學會注音符號,所以在思源七歲時,我也曾希望「不要讓他輸在起跑點上」,小學開學前暑假開始教他ㄅㄆㄇㄈ。 「這是ㄅ,這是ㄚ……」我拿著兒童教材,一個字一個字地把正確的發音唸給他聽。但是,思源常只顧著玩玩具,一下子就分心,亂唸一通。 「ㄅ和ㄚ這兩個字合起來怎麼唸?」我耐心地問思源。 「豬!」思源看著我,回答出這個字。 「ㄅ、ㄚ怎麼會唸豬呢?你是怎麼唸的!」我失望地對思源說。 後來,我不放棄地繼續追問:「這是ㄇ,這是ㄚ,那合起來ㄇ、ㄚ怎麼唸?」 「歪。」思源緊張地回答我。 我再次失望地搖搖頭。 國修回到家以後,我和他說了思源的情況,問他該怎麼辦才好。他說:「我們小時候都是挨揍長大的,再不認真學,就輕輕打一下吧!」 於是,隔天我拿起「愛的小手」(一種塑膠細棍,頂端有一小手掌,打在手心,有點痛又不會太痛,美其名為「 愛的小手」),繼續教思源注音符號,我先復習好每個單音後,再考他兩個組合起來的拼音,可是結果還是一樣,他沒有一次回答正確,從頭到尾只有被打手心的份。 不過,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回頭我問妹子:「ㄅ、ㄚ合起來怎麼唸?」 「巴!」 「ㄇ、ㄚ呢?」 「ㄇ、ㄚ是媽!」 我很驚訝她是怎麼學會的。 「看妳教哥哥ㄅㄆㄇㄈ,我就全部記下來了!」妹子張著無辜的大眼,看著我說。 經由這次的經驗,我再次確定,我們家不能實施打罵教育,不會就不會,該會的時候,小孩自然就會了。後來我發現,有一陣子哥哥和妹妹常常一起玩拼注音的角色扮演遊戲,妹子還裝作不會,被哥哥教呢! 魔鬼的數學比兒子爛 (文�李國修) 思源唸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放學回家,把成績單拿給媽媽看,王月一眼看到數學只有八分,當下感到十分震驚!她無法理解,小學三年級的數學不是很簡單嗎?怎麼還可以只考八分? 「你爸爸是山東人,他們家從小打小孩,你這分數完蛋了!」她愈想愈生氣地對思源說。 思源聽完後臉色蒼白,站著不敢說話。 王月看他可憐,就和妹子商量這件事要對爸爸保密,絕對不能讓爸爸知道,妹子也再三保證不會說出來。 「哥哥,這次我們就先算了,你要答應媽媽,下次一定要進步,至少考個雙位數,十一分也好。」 王月說完,思源擔心地點點頭。 等我晚上回到家,才剛進門,妹子就跑過來大聲說:「爸爸!哥哥今天數學考八分!」這個小報馬仔完全忘記了她答應媽媽的承諾。 我轉頭看看站在角落等著領受懲罰的兒子,他害怕到身體微微發抖,低著頭不敢看我。 「好了!爸爸不會打你,數學考八分沒關係,功課爛也沒關係,將來出社會不要做流氓就好了。」我把思源叫過來,嚴肅地對他說。 我告訴他,我小時候的功課非常差,我們班是五十幾人的大班制,我的成績排名永遠都是班上最後幾名。小學畢業時,導師給我的評語是:「沉默寡言,拘謹木訥。」 我回家後把成績單拿給爸爸看,他只看了一眼,就把成績單放到一邊,操著山東口音的國語對我說:「國修,你唸多少書都沒有關係,將來到社會工作,不要做流氓 就好了。」 我家有五個小孩,我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姊姊以及一個妹妹,其中兩個哥哥都在當流氓。生長在這樣的家庭,我爸爸對我這個老么的期待,只有不要做壞事,更不要 做流氓。爸爸後來又說:「不管我再怎麼教養你,也不能教養你一輩子!」我想他想表達的是「兒孫自有兒孫福」。於是,我用當年從我爸爸那裡聽到的話去勉勵思 源,我希望讓他明白:比起成績,一個人的品性更重要,只要他為人處事以誠相待,功課的好壞倒是其次。 但有好一陣子,思源對於「數學考八分」這件事仍然無法釋懷。 在 某個星期日早上,思源起床後,很激動地跑來對我說:「爸爸!我剛剛作了一個好可怕的夢!我在夢裡面,走在風很大的巷子裡,我覺得很冷,燈光很暗……突然 間,我看到一個好大好恐怖的魔鬼,一直追著我,想要把我吃掉……於是,我就一直逃,最後跑到一個死巷子裡,發現沒路了,這次死定了!」 我聽了,急著追問:「然後你被魔鬼吃掉了嗎?」 「沒有,因為我用數學考牠,牠都不會。」思源驕傲地對我說。 我按捺住想偷笑的衝動,故作鎮定地問他夢到了什麼。 「就在魔鬼追上我,準備張大嘴巴要吃掉我的時候,我轉過頭,對牠說:『等一下!你現在不能吃我,你要通過數學測驗才能吃我,請問,37+25是多少?』那隻魔鬼拿出手指頭來算,然後搖搖頭,說不知道。 「魔鬼一氣之下又張大了嘴巴,我趕快說:『等一下!我再問你一題,533+369等於多少?』結果魔鬼還是算不出來。 「接著,我又問牠:『19543+28952是多少?』魔鬼一臉驚慌地搖搖頭,『砰!』一聲爆炸,最後牠在一陣煙霧之中消失了!」 我聽完後,讚許地摸摸思源的頭,並且把這件事告訴王月,她點點頭說:「原來魔鬼的數學比兒子爛!」 這件事讓我發現,孩子的壓力會反映在夢境裡,身為父親的我無法替他解決數學很爛或是害怕魔鬼的問題,因為日後他會遇到比這些問題還要更困難的事情,必須要靠他自己想辦法去解決。 我在節目上接受訪問時,曾經公開表示:「孩子,我就是要你功課爛!」引起了廣大的回響。對於孩子的學習,我一向抱持開放的態度,並且從不給予他們課業上的壓力。 有人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但是我認為,父母到底能陪伴子女、教養子女到何時?孩子的未來絕不是上了多少補習班,就能在起跑點或終點線決定輸或贏。我認為父母能夠做的,是給他一個快樂成長的環境。 生命是賽跑,是在起點與終點之間競爭,孩子必須在這不長不短的過程中面對自己的課題,度過他自己的人生,我希望孩子能夠好好享受這個過程。在人生道路上,孩子永遠記得的不會是英文先修班、才藝班之類的「補教說教」,而是來自父母的身教與言教。

對孩子說人話

2012年01月01日
公開
42

文/吳霜;賈毅/摘自《新民晚報》2011年8月22日 去年暑假,一個朋友把自己13歲的兒子送到了澳洲珀斯的朋友懷冰家中,說是要讓兒子見見世面,請懷冰照顧一下。懷冰由此開始了她對一個未成年男孩的「照顧」。剛從機場接回男孩,懷冰就對他說了一番話:「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你爸爸託我照顧你在澳洲一個月的暑期生活。但我要告訴你的是,我對照顧你的生活並不負有責任,因為我不欠你爸爸的,他也不欠我的,所以我們之間是平等的。 你13歲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從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時起床,我不負責叫你。起床後,你自己做早餐吃,因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吃完後你得自己把盤子和碗清洗乾淨,因為我不負責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責任。洗衣房在那裡,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另外,這裡有一張城市地圖和公共汽車的時間表,你自己看好地方決定要去哪裡玩,我有時間可以帶你去,沒時間的話你在弄清楚路線和車程以後,可以自己去。總之,你要盡量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獨立起來。因為我有我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來不會給我增添麻煩。」 13歲的小男孩眨著眼睛聽著這位不許自己叫她阿姨而堅持要他直呼其名的爸爸的朋友的一番言語,心中肯定是有些觸動的。因為在北京的家裡,他的一切一直都是爸爸媽媽全盤負責。最後,當懷冰問他聽明白了沒有的時候,他說:「聽明白了。」是啊,這個阿姨說得沒錯,她不欠爸爸的,更不欠自己的。自己已經13歲了,是個大孩子了,已經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決早餐以及出門去自己喜歡的地方這類事情。 一個月之後,他回到了北京的家。家人驚訝地發現,這個孩子變了,變得什麼都會做了!他會管理自己的一切:起床後疊被子,吃飯後會洗碗筷,清掃屋子,會使用洗衣機,會按時睡覺,對人也變得有禮貌了…他的爸爸媽媽對懷冰佩服得五體投地,問她:「你施了什麼魔法,讓我兒子一個月之間長大了?」 無獨有偶,前不久,我的一個女友帶著她8歲的兒子到我這裡來玩。看到我在用iPhone打電話,小男孩說:「霜姨,我媽媽說了,只要我的架子鼓考過7級,她就給我買一個這樣的iPhone。」 我說:「這事我不同意。」他說:「怎麼了?」我說:「你一個8歲的小孩兒,有擁有手機的必要嗎?再說了,你考過7級,完全是應該的,因為你這樣的年紀,每天的責任之一就是學習,要什麼獎勵!因為考過了一個普通的7級,就獅子大開口跟媽媽要iPhone,媽媽掙錢容易嗎?你這樣做不覺得不好意思嗎?」他和那個13歲的孩子一樣,眨著眼睛看著我,聽著他從來沒有聽過的話。 我接著說:「你跟媽媽要這要那,你給媽媽什麼了?」他又語塞了,小嘴張著,似乎在思考。 「你洗碗了嗎?掃地了嗎?你洗過衣服嗎?擦過桌子嗎?媽媽下班回來以後,你問過她累不累嗎?…你什麼都沒做過,你有什麼資格跟媽媽要錢買這買那?」在我這樣和小男孩對話的時候,他的媽媽一直坐在那兒不說話,時不時看我一眼,眼中有笑意。我知道,她其實很認同我說的這些話,她可能早就想這樣說,卻從來沒有「忍心」對自己的兒子說過。我說:「這個手機是不是不能要?」小男孩竟然歎了一口氣,看著我,點了點他的小腦袋。我對女友說:「姐們兒,他才8歲呀,你跟他講什麼他都會聽進去的,就看你給他的是什麼影響了。如果你總這樣無節制地滿足他,你給他多少他都認為是應該的。」女友說:「真是這樣,給多少都不覺得多啊!」怨誰呢?孩子嗎?當然不是。 看到許多人在抱怨如今的孩子是怎樣的不爭氣、不節省、不體貼、不刻苦、不…這就叫做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如果媽媽爸爸們能像我和懷冰這樣把孩子當成大人一樣與他們對話,孩子就會懂得許多必須懂的事情。我的女友說:「我先生總是對兒子說,家裡的一切都是你的,連公司都是你的。」我說:「那如果兒子不懂經營之道,你把公司給他,他賠掉你的老本怎麼辦?」這回輪到女友眨眼了,她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父母們有一個嚴重的錯誤:從不把孩子當成人,孩子永遠等同於小貓小狗一樣的寵物! 所以,對孩子一定要說人話!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做人。這是必須的,因為他們真的不是貓貓狗狗,光需要寵愛就夠了,他們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