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羽&小花@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甕藏春之梅─2009陶博館醃脆梅活動

2009年04月26日
公開
40

甕藏春之梅─2009陶博館醃脆梅活動 地點:陶瓷藝術園區 期間:2009-02-19 ∼ 2009-04-26 對象:一般民眾 為利用梅子生產季節,結合本土農產文化,本館精心規畫推出甕藏春之梅活動,藉由醃脆梅的教學過程,使民眾了解陶罐特性,並推廣生活陶瓷器皿的應用。 活動時間:3月24日至4月26日每日4場(周一休館除外) A場 09:50~11:00 B場 11:20~12:30 C場 13:30~14:40 D場 15:00~16:10 活動報名費用: 每人每罐350元;20人以上之學生團體、或本館會員、同仁(含全體館員、計時人員、志工)每人每罐300元。費用包含陶罐、青梅一公斤、鹽、包裝材料、教材,並可免費參觀陶博館。 參加醃脆梅一日遊者,報名費於醃梅體驗費用外,加收陶藝教室做陶體驗50元。以上皆含手續費。 凡預約報名繳費後,活動當天即可憑收據免費入館,現場報名參加者一律350元。 *如欲退費者,於活動結束後統一辦理。* 報名方式 以電話預約報名,請至少3天前預約, 電話:02-86772727 分機:710、711 傳真:02-86774064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 審查方式 經館方查詢該場次尚有名額後以電話回覆 • 付費方式 經電話確認後傳真報名表及郵局劃撥收據 匯款戶名: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郵政劃撥帳號:19850974 請於劃撥單背面註明 1.醃脆梅活動、2.人數、3.場次,繳費完成後請隨報名表傳真收據(傳真02-86774064)

不要寵壞孩子

2009年04月22日
公開
41

孩子生的少,個個都是寶,因為父母忙碌的緣故,再加上許多父母為了彌補平日對孩子疏於照顧的心態 , 孩子就自然而然的成為父母生活上的重心了。 有許多父母總是認為,嬰幼兒期的孩子年紀還小,教他做人處事的道理,他也不懂,所以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必急於管教,只要孩子快樂就好。這樣的觀念並不正確,事實上孩子的個性會隨著成人給予的教養模式而發展出某些行為,若父母的做法觀念正確 , 孩子就會有好的個性與脾氣,若做的不對,無形中就把孩子寵壞了,也造成孩子出現某些行為問題。 面對管教孩子,許多父母總是無法拿捏恰當的管教態度,太過嚴厲,權威 , 孩子的個性又變得畏縮膽小,太過於自由放任,孩子會變得霸道蠻橫,到底該如何做才會讓孩子發展出良好的個性呢 ? 一、父母的管教態度要一致 : 父母的管教態度若寬嚴不一,孩子易產生矛盾無所適從,如果大人的意見不一致時,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執,應私底下溝通,協調,取得共識,才能有效的幫助孩子成長。 二、堅持原則 : 父母應用相同的標準來要求孩子,並堅持原則 , 事後決不妥協,嚴厲但不嚴格。 三、以身作則 : 孩子的模仿力很強,所以父母在管教孩子前應注意自己的身教言教,要孩子勤勞,大人就不能偷懶,並以正向肯定的話語來對待孩子。 四、遵守諾言 : 對孩子的承諾,無論是獎賞或處罰,應言出必行說到做到。 五、適度的要求和約束 : 孩子就像風箏一樣,給予自由發展的空間,但也要有適度的拉力,才不會失控或不知去向。如果能從 「 他律 」 發展到 「 自律 」, 那麼父母就會感到輕鬆,孩子也會很快樂。 父母在家雖然扮演著威權並重的角色,但在管教的過程中不代表適合用權威的方式來命令管教孩子,應視不同的人事時地選擇適合的言語和孩子互動。孩子就像海棉一樣,如果父母常以心平氣和的方式對待人,那麼孩子也會發展出好的個性與脾氣。

關於頂嘴

2009年04月21日
公開
39

無論是哪一個年齡層的孩子,口語上不禮貌的表現對家長、老師來說都是相當困擾且令人沮喪的行為問題,不但會阻礙親子間正常的溝通管道,對孩子將來的人際關係與心智發展更會造成不良的影響。處理孩子頂嘴問題的專家要分享一套簡單明確的四步法,除了有效地解決孩子的問題更有助於恢復親子關係的不平衡發展。 孩子會頂嘴的原因:因為他想證明自己很重要,所以經常會透過一些爭取權力和引人注意的行為讓自己在家裡佔有一席之地。另一個原因則是家長不良的示範。父母有時候在對另一半、家人或朋友說話時態度很不禮貌,且為了控制孩子的行為 表現,也常口出穢言或予以嘲諷,孩子因此也有樣學樣的開始頂嘴。 處理頂嘴的四步法: 1.判別頂嘴的行為:孩子的行為讓家長覺得傷心、難堪、惱怒或無助,那麼這樣的行為就是頂嘴。 2.選擇應付的代價:家長必須立即且合邏輯地選擇應付的代價來制止孩子頂嘴的行為。 3.將應付代價付諸實現:要能立刻執行才有效,不要跟孩子說「下次再這樣我就怎樣怎樣」。 4.對孩子的憤怒抗議置身事外:家長要對孩子憤怒抗議置身事外,要表現出一副亳無興趣的樣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明白自己抗議行為不但無法達到目的,也無法引起父母的注意或擁有力量向父母報復。如此一來便可修正孩子為尋求歸屬感和重要性而跟父母頂嘴的錯誤行為。 營造沒有頂嘴問題的家庭環境── l盡可能多花點時間待在家裡。 l愉快地迎接每個回來的家人。來個擁抱、說些問候的話。 l關心家人近況或工作的進度。 l在家人生日或其他重要節日準備特別的餐點或有紀念性的小禮物。 l把晚餐變成很重要的時間。讓每個人分工合作準備晚餐,如果平日的時間實在無法做到,則可以事先計畫準備豐盛的週末餐會。 l確實將家裡工作與責任分配給每一個人。 l在能力範圍之內改善會使家人不開心的行為表現──例如孩子頂嘴。 了解家人對自己的重要性。想想每一個家人曾經帶給你的快樂與幸福。

三步驟、四處方,扭轉孩子的壞脾氣

2009年04月20日
公開
36

三步驟、四處方,扭轉孩子的壞脾氣 作者:陳念怡 出處:親子天下 家庭是孩子學習情緒能力最重要的開始,父母更是孩子最重要的情緒教練。要如何提高孩子EQ?三個步驟、四帖處方,可以提供父母參考。 -------------------------------------------------------------------------------- advertisment 孩子情緒學習經驗深受父母的影響,父母同時也是穩定孩子情緒的最主要來源。 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高特曼的追蹤調查發現,父母扮演情緒教練的孩子,比較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學業表現也比較傑出。提高孩子的情緒能力,已成了現代父母的必修課。 三個步驟 培養情緒能力,愈早開始愈好,且要注重方法和技巧。在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時,父母可採取以下三個步驟: 步驟1: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出現情緒反應,父母要先用同理心和傾聽的技巧,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知道你願意理解他的感受,就會慢慢將心情沉澱下來。 情緒是自然產生的感覺,是一個人對周遭事物的主觀感受,因此沒有對錯之分。它是一種能量,一旦湧現了,絕不會憑空消失,需要有效抒解的管道。 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洪儷瑜指出,國人因文化的關係,並不接納負向的情緒。在孩子出現負面的情緒時,大人往往回以「不可以這樣」,或是輕忽壓抑,而不能提供孩子一個實際練習面對和處理負向情緒的機會,或是體會孩子在處理這種情緒時需要一段心理歷程。例如:當我覺得害怕、緊張、擔心、嫉妒時,我覺得如何?我可以怎麼辦? 如此一來,孩子表面上可能沒事,但內心那股「氣」依然存在,「情緒垃圾」愈積愈多,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同理孩子的情緒,並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為,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緒表現當成工具,對父母予取予求。要讓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覺都是可以被接納的,但是不當的行為必須被規範。 步驟2:協助孩子覺察、表達情緒,並釐清原因 接下來,父母要像一面情緒鏡子,運用言語反映孩子的真實感受,協助孩子覺察、認清自己的情緒,例如:「看你哭得這麼傷心,一定很難過,對不對?」回應孩子的感受,可以讓孩子明瞭自己的感覺。 之後,繼續用開放性的提問方式,例如:「今天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協助孩子正確表達情緒,釐清情緒背後的原因。只有找到情緒反應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對症下藥。 步驟3:引導孩子調整認知,思考解決方案 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引導他調整認知,從另一種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擾的事情,例如:「玩具被同學不小心弄壞了,你覺得很生氣。但是你打人沒辦法讓玩具恢復原狀。我們一起想想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好不好?」 四個處方箋 處方箋1 身心覺察,換個想法更好 情緒管理的基礎是自我覺察。最早提出「EQ」概念的耶魯大學教授彼得•沙洛維建議父母,要多和孩子談感受,讓孩子和他的「感覺」在一起,問「你現在有什麼感覺?」「哪一種情緒的感受最深刻?」幫孩子把潛藏的感覺引發出來。情緒就像畫家手中的繽紛顏料,唯有自由的經驗各種情緒,才知道如何運用它、調整它。 孩子的情緒反應,特別容易牽動生理的變化,例如:害羞時容易臉紅、緊張時心跳會加速、害怕時會發抖等等。平時多和孩子練習身體放鬆技巧,例如:深呼吸、肌肉放鬆、靜坐等,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情緒覺察力,穩定情緒波動。 青少年心理諮商專家蔡秀玲在《情緒管理》提出「每日情緒紀錄表」的做法。父母可陪孩子記錄每日的情緒變化,找出他常有的情緒反應、伴隨的想法及行為,讓孩子了解情緒、想法及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再嘗試換個想法。 例如,孩子和好朋友吵架(事件),覺得既生氣又難過(情緒反應),因為他認為兩人一定不會和好,而他自己再也交不到好朋友(想法),於是跟爸媽說他明天不想去上學(行為)。其實,導致情緒的主因,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自己的「想法」。引導孩子換個角度思考,在想法中少用「一定」、「必須」等字眼,就能降低情緒的強度和影響。 處方箋2 愛與肯定,累積快樂存摺 「正向心理學」之父馬汀•塞利格曼在《真實的快樂》指出,童年積存的正向情緒,是孩子未來遭遇挫折時可吃的老本。正向情緒可拓展孩子的認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反的,負面情緒會削弱孩子的忍受度。正向的情緒經驗存得愈多,孩子就愈有勇氣面對困境,消除負向情緒。 塞利格曼強調,建構孩子的正向情緒並不是教孩子盲目的樂觀,或者否認、避免負面情緒。充足的安全感、肯定孩子的自我、溫暖熱情的家庭氣氛、無條件的愛但有條件的獎勵,以及許多好事件,都能為孩子架設一張「情緒安全網」。 處方箋3 親子共讀,豐富情緒語彙 研究發現,能夠表達自我感受的孩子,比較不會把情緒反應在行為上,也比較不容易把情緒轉成生理反應。 新罕布夏大學教授約翰.梅耶建議,藉由親子共讀,讓孩子累積豐富多元的「情緒語彙」。情緒語彙幫助孩子標示不同情緒狀態,學習用適切的「字╲語言」描述自己確切的感受。 故事是現實世界的縮影,孩子從故事中辨識不同情緒,了解人們如何處理憤怒、恐懼、快樂及憂傷等不同情緒。藉由讀後討論和角色扮演,父母引導孩子以旁觀者的角度,觀察事情的始末,了解書中人物在哪些情境下、做哪些事,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情緒反應,學習從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情緒語彙也分不同的強度和層次。例如:孩子說他很「害怕」時,你是否分辨得出他是不安(輕度)、掛心(中下程度)、焦慮(中度)、苦惱(中上程度),還是驚恐(強度)呢?先協助孩子分辨他的情緒落在「情緒座標圖」的哪個點,才能根據程度不同,選擇適當的調節之道。 處方箋4 身教重於一切 良好的典範勝過千言萬語。在處理孩子情緒之前,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洪儷瑜感慨指出,很多父母在處理情緒時經常言行不一,自己的情緒表達方式和孩子一樣,但對於孩子的問題卻一副道德勸說,而導致孩子對於父母的管教失去信心。 孩子透過觀察、模仿,不斷吸收父母因應情緒的風格,在孩子面前適當表現你的情緒益顯重要。 偶爾和孩子分享自己如何從錯誤中學習的往事,也有助於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當你坦誠的說「媽媽明天要上台報告,覺得很緊張」時,孩子學會「有情緒是人之常情」;當你遇到挫折,對自己說「沒關係,只要我冷靜下來想清楚,一定有辦法克服」,孩子了解到「自我對話的重要性」;當孩子手中的氣球不慎飄走了,你高興大喊:「你看,氣球媽媽在呼喚它了,趕快和氣球說再見!」原本悲傷的孩子就會發現「轉換情緒帶來的驚奇」。 最後,要提醒家長的是,「EQ教育不是特效藥,而是漢方藥」,孩子的改變需要時間。培養情緒力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一旦開始,就會漸入佳境。只要父母投入時間和耐心,運用技巧和練習,就能調好孩子的情緒體質,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有所選擇,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轉載: 于美人-穩定情緒

2009年04月17日
公開
36

◎撰文/人本教育基金會 (本文刊登於4月26日的國語日報) 明快,直率,是許多人對于美人的印象, 于美人堅持不打小孩的理由也很簡單: 「因為打完小孩會讓自己的心情不好,所以我不打小孩!」 篤定的語氣,反映出體罰從來就不是她的選項, 「打小孩?這麼可愛怎麼打的下手?」 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 于美人說:「我是成長在50年代的人, 我當然也被打過,很多的經驗是, 我不覺得我做錯了什麼, 只是我沒有照著大人的意思而已, 像國中有一次數學沒有考好, 我就被老師打了一巴掌, 但是,我也沒有因為被打了這一巴掌, 數學就開始變好。」 于美人認為,大人打小孩, 常常是因為小孩沒有遵循大人的意思, 表面上看起來,問題出在小孩不願意配合, 但我們更應該深究的是, 這些「大人的意思」到底合不合理? 工作量這麼龐大,回到家還要陪兩個小孩, 難道于美人不會有受不了的時候? 「當然會有,」于美人緩緩的說: 「像是兩個孩子一直吵、互不相讓的時候。 遇到這種情形,我就是耐著性子和他們談, 或者,暫時離開現場。」 于美人認為,透過說理,孩子感受到問題被認真的看待, 也就不會用激烈的爭吵來博取大人的重視, 反而可以很快的化解衝突。 「當你很清楚選擇不打, 你才有可能去想、去試其他的方法,我 偶爾也會對孩子大聲,但這就是我的底限, 我絕對不會打小孩。 記得有一次,我對兒子大聲說話, 兒子就跟我說: 『媽咪,我不喜歡你這樣大聲跟我講話』 ──這就是他學會解決問題的表現, 我們不是希望孩子能夠成為有想法、會表達的人嗎? 我們不是希望孩子有心事都願意跟我們說嗎? 不打小孩,才有機會讓孩子恣意發展他們的生命。」 于美人能夠這樣把自己的情緒照顧好, 得力於她看待孩子成長的角度很特別。 她說:「當小孩需要花很多的力氣去跟爸爸媽媽謀合、 去試探大人的底限在哪裡、去處理我們在情緒上的互動, 小孩自然就沒有時間去思考學會其他的事情, 那麼,小孩當然要胡鬧! 胡鬧,其實是孩子在釋放求助的訊息, 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會引發那些失序的行為, 最後,變成大人自己的困境。」 「穩定情緒。」快人快語的于美人, 精準扼要的建議所有爸爸媽媽: 「穩定自己的情緒,不打小孩,孩子才能穩定的成長。」

別讓孩子成小霸王

2009年04月16日
公開
35

從翔媽家轉載 專家認為,無論你的管教有多「寬鬆」,又或採用哪種教子方法,某些原則媽媽必須對孩子有所堅持,絕不能退讓。以下網羅了八種日常生活常見的情景,大家平日又做到多少? 堅持1﹕入屋要叫人,食飯要叫人。  所謂「入屋叫人,入廟拜神」,以前隨父母探訪親友,入屋時例必要和長輩逐個打招呼,以表尊敬,不過現在很多人都不拘泥這習俗....家長雖不至要求子女按長幼次序逐個「叫人」,但入門一聲招呼或吃飯前一聲:「吃飯喇!」還是必須.....看到誰先便叫誰,一大班親友時,一句:『Hello,大家好!』已足夠。 堅持2﹕讓座給公公婆婆。  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例如地鐵或巴士時,遇到長者或有需要人士,父母要教導子女主動讓座給他們。「本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可能受到大氣氛影響,以前會這樣做的人反而變了少數,做起來總覺得尷尷尬尬,大人自己也會內心掙扎一輪,更加不會教導自己小朋友。」 堅持3﹕勿讓孩子做「大帝」。  現在很多家庭都有聘請家庭傭工,照顧小朋友的責任亦落在他們身上,不過父母要留心,勿讓子女隨意差使傭人。「有時拿一件東西、掉一件垃圾,小朋友也要姐姐幫他們,家長應要求子女懂得自我照顧,而非養成:『屋企奉旨有個人畀我使。』的心態,形成依賴性格。此外,亦要讓子女明白,家中傭人是到來「幫」屋企,因此吩咐傭人做事,要記緊說一聲:『唔該!』」 堅持4﹕孩子牙擦擦,要罵!  剛剛懂得說話的孩子,每當表現得「牙尖嘴利」,甚至乎會罵大人時,很多父母都會用「精靈得意」、「口齒伶俐」來形容,一副甚為欣賞的樣子。譚博士:「但從小朋友成長角度來看,這可能是沒禮貌的表現,父母切記勿得意忘形,要立刻制止他們。」相反,假如小朋友看到大人很開心、拍手掌的話,變相鼓勵了他們,日後要糾正這行為就很難了。 堅持5﹕自己的事自己做  很多父母都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做」的道理,但每次吩咐子女要自己執拾

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2009年04月15日
公開
27

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文/李翊菱 不只要教孩子讀書寫字,更要養育他們的性格 俄國歷史上著名的女皇凱瑟琳,對俄國的文化教育貢獻頗多。其中最膾炙人口的,莫過於她為鼓勵所有婦女同胞接受教育所說的名言:「每個人的第一個老師,就是母親。」 傳統社會中,父親往往只扮演賺錢養家的角色,所有教育孩子的重擔,理所當然地落在母親的身上。由於生活結構改變,現代女性已由內向外發展,又因單親家庭增加,母親不再是孩子唯一的教養者。我曾延伸說明俄國女皇的這句話,「父母都是孩子的老師,皆須努力學習教養孩子的方法」。 人人都想追求幸福,但什麼是幸福?我認為,能精確掌握與孩子共處的情緣,就是一種幸福。換言之,當孩子在身旁時,應用珍惜的心態和他們相處,不該一味挑毛病。每個人成長的條件不同,例如基因遺傳、環境影響、教養者之心態等,所以教養孩子沒有一定準則。從諸多兒童受虐的新聞裏,可以清楚看見多數教養者不了解自己的能力限制,或因過度擴張物質享受產生壓力,兼之缺乏理性學習而不能控制情緒,最後將壓力歸咎在孩子身上。 為人父母者,要如何成為孩子的第一個老師?首先,必須懂得過簡單的生活。降低物質要求,也等於在減少生命中的猶豫與掙扎。其次,為心靈存款,安排閱讀時間,增加自我成長的空間,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再者,學習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成長需求,愛與包容才可能出現。教育孩子不只是讀書、寫字,而是在陪伴中養育他們的性格。蘇格拉底說:「唯一的善是知識;唯一的惡是無知。」父母必須在行有餘力時,多多「好學」,運用善知識引導自己,走向學習、思考的層次。珍惜與孩子共處的情緣,陪伴他們順利長大,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成就。

用故事陪伴孩子 文/李翊菱

2009年04月14日
公開
32

自從遷居小鎮,便拒絕購買電視節目。因為通常有質感的節目,都在半夜播出,那正是我的睡眠時間。若需要資訊,我選擇聆聽廣播。台灣電視節目的製作,普遍不負責任、不經深思而取巧,怎會有人著魔似地,願意被一群不長進的節目製作牽著鼻子走,卻不利用可貴的時間,做增進親情的活動或投資個人的成長? 某天,我漫步在小鎮上,看見了有趣的畫面。一家五口在堆滿物品、亂糟糟的客廳裏,並肩坐在沙發上。他們的動作整齊畫一,皆手端飯碗,眼睛注視著對牆的電視機。一位名廣播節目主持人說得好:「觀察一個人的生命層次,就看晚上八點,他在忙什麼。」 在這個電視與電影的時代,大家已經失去讀書的習慣。不閱讀,學生作文能力自然低落、社會人士也不思考。法國哲學家伏爾泰說:「讀書多而思考少,你會覺得自己懂得很多;讀書多而思考也多,你會清楚看到自己懂得很少。」台灣不讀書的人口眾多,若延伸伏爾泰的說法,是既不閱讀又不思考。怪不得滿街都是「自以為是」的物質追求者。 我見過一名年輕媽媽,下班接女兒回家後便盯著電視觀看連續劇,彷彿女兒不存在。許多父母抱怨孩子不願意與我們說話,其實是做父母的,率先示範了不跟孩子說話的樣子。守著電視的時間太多,盡吸取膚淺而虛假的人生百態,使得孩子弄不清人生價值的真諦。 要陪伴孩子閱讀,特別是十二歲以前。若孩子喜歡反覆聽一樣的故事,建議父母可試著「玩故事」。藉著孩子對讀本關注、喜好角度的改變,陪他們玩不一樣的遊戲,在有趣的互動過程及多變的故事情節中,討論不一樣的觀念。如此不但能增加孩子的創意,也是最好的心靈交流時刻。孩子的成長,是依靠生活點滴的經驗累積而成,此時正是建立正確人生觀的好機會。陪伴閱讀不能敷衍草率,隨性念一篇故事就算了,要乘機教導孩子。 閱讀可以培養思考能力,思考可以增加判斷事物的能力;而人生價值的選擇就必須依靠判斷。閱讀與人生有著密切的關係,讓孩子從小就喜歡閱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