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小羽&小花@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多踮腳尖和多赤腳奔跑改善扁平足

2008年09月23日
公開
44

資料來源來自網路 (一)多踮腳尖改善扁平足 有扁平足的民眾,常因足部承受過大負擔,導致腳痛、膝痛,嚴重的可能惡化成脊椎側彎。復健科醫師表示,國內六歲以上小朋友扁平足好發機率為百分之十二,家長應注意小孩的足部發展,並在三歲至九歲的黃金治療期進行矯正。  不要太早用學步車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汪作良表示,扁平足的形成原因是先天性趾骨黏合、足部韌帶鬆弛,後天因素則可能是小朋友過早用學步車練習步行,他建議小朋友不應在六、七個月大足部韌帶尚未發育成熟時開始練習步行。 他又說,小朋友三歲左右足弓開始發育至六歲完成,期間家長應提高警覺,扁平足小朋友常有走路、跑步跌倒的情形。他提醒,扁平足患者應避免做跳躍性、撞擊性的運動,並多作踮腳尖運動訓練足弓肌肉。汪作良說,扁平足分為柔軟型與僵硬型兩種,柔軟型扁平足可依腳形訂做矯正鞋不需開刀,僵硬型則必須開刀治療。 患扁平足症狀 ▲小朋友站立時足部內側突出、足弓扁平塌陷、雙腳呈外八型。 ▲鞋底後方內側磨損。 ▲走路或跑步常跌倒。 ▲步行時雙腳呈內八或外八步態。 ■扁平足嚴重者後跟會外翻。 (二)家有扁平足幼童 多赤腳奔跑有助改善發育 有扁平足的幼童,若未把握足弓發育前的黃金治療期,長大後易 出現腰痛、膝蓋磨損等症狀。國內一項調查指出,台灣有越來越多幼童有「隱性扁平足」,專家建議,多讓家中小朋友赤腳在草地上奔跑或玩球,有助改善腳掌正常發育。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針對一百一十名七歲至十二歲的兒童,進行骨骼肌肉健診資料分析發現,兒童常見的骨肌問題依次為:扁平足、駝背、脊椎傾斜、內八及O型腿。 值得注意的是,在六成的扁平足兒童當中,其中有高達八成比率,是屬於需經專業檢測才能得知的「隱性扁平足」。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健康體能中心主任白淳升表示,臨床上發現,幼兒扁平足有逐漸增多的趨勢,其中 「隱性扁平足」,也就是所謂的「功能性扁平足」更因為外觀上還是可以看到足弓,因此家長很難早期察覺。 不同俗稱「鴨母蹄」的「結構性扁平足」,不論在承重與否的情況下,都呈現無足弓狀態,白淳升說 ,隱性扁平足患者在坐姿時可以看見足弓,只有在站立或行走時,才會隨著施力部位與動作,產生足弓時有時無的狀態。 小朋友如果走一小段路就很容易感到酸痛,而且運動能力較差,就很有可能有扁平足,會導致駝背、胸椎後傾及骨盆前傾等姿勢異常,若未及早調整,成年後也易有膝蓋磨損及腰痛等症狀。 白淳升建議家長,如果要預防小孩產生扁平足,可趁九歲足部的結構、形狀及比例成形前,提供足部 適當且適量的刺激,例如可多讓小孩到公園、草地踢球或山坡等不平整的土壤地跑跳,或可每天訓練十至十五分鐘的踮腳行走、在彈簧床上彈跳,都可以幫助小孩骨骼反轉。

關於扁平足

2008年09月22日
公開
41

一些兒童骨骼的病變往往因家長認知不足,被錯誤的觀念誤導,導致延誤治療,家長也多花了冤枉錢。成大醫院小兒骨科主任林啟禎表示,較常見的小兒骨科病變是扁平足,但扁平足和兒童的體質、體能有關,有相當高比例在少年階段會改善,並非一定要使用矯正足弓墊或矯正鞋。 林啟禎表示,曾有病患的家屬反映,孩子在幼稚園健檢時被醫師診斷出扁平足,而且同一所幼稚園的扁平足病例很多,醫師告知扁平足會影響兒童長高及產生脊椎問題,要求家長購買矯正足弓墊,每付要價6000多元,矯正鞋1雙則要價2萬元,家長擔心孩子的健康,雖不心疼花錢,卻可能花了冤枉錢。 林啟禎說,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文獻可以證明「生理性扁平足」會影響生長,或產生脊椎病變。而根據調查,兒童在3歲以內「生理性扁平足」的發生率高達64%,但會隨年齡增長而改善,到10歲左右,無論有沒有穿矯正鞋,都有85%的病童會改善。他認為,矯正足弓墊和矯正鞋的功效並沒有科學根據,而且也貴得沒道理。 研究發現,除了另有病因的僵硬性扁平足,絕大部分的扁平足是足弓的骨頭、韌帶及肌力無法負擔體重,或有壓胎現象足外翻,或合併X型腿的生理性扁平足。林啟禎強調,有X型腿的生理性扁平足一定要先治療X型腿,才能使扁平足改善。而造成X型腿的原因包括幼童太早使用學步車,以及不正確的跪姿造成的,多到戶外運動可避免其發生。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則是,家長在孩子小時候會擔心患有扁平足,但長大到當兵年齡時則會計較孩子的腳部是否達到判定扁平足的角度,以求免服兵役。 林啟禎表示,兒童的骨骼病變會影響其情緒控制與人格發展,必須對症下藥,家長不宜因過度擔心而盲目治療。

轉載-是孩子培養了母親

2008年09月17日
公開
39

一般人都認為是母親培養了孩子。 好的母親,培養出了好的孩子; 成功人士,更是幼年時有個好的母親。 可是我們有誰想過,是孩子培養了母親? 是孩子激發了女人,使其成為母親? 母親因為有了孩子而偉大;沒有孩子,就沒有母親,女人就始終是個女人,而完不成質的飛躍。 首先,母親的耐心從哪兒來?是孩子沒完沒了的糾纏,沒完沒了的哭鬧,沒完沒了地要人伺候,磨平了母親的驕傲和銳氣,磨平了母親的急躁和憤怒,母親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而改變。母親就成了最有耐心的人。 母親的細心從哪兒來?是從觀察孩子而來。孩子幼小,不會說話,不會表達,不會照顧自己,他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冷一熱,都需要觀察,需要理解,需要幫助,所以母親就成了最細心的人。 母親的寬容從哪兒來?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特點,孩子的成長,使母親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而忽略掉了人人都看得見的過失和不足,只看到優點,只欣賞人性,只欣賞生命。不然,怎麼會有「兒子是自己的好」這句?不過,當過母親的人,也都會喜歡所有的孩子,在她們的眼裡,沒有美醜、好壞、乖僻之分。 母親的童心從哪兒來?是孩子讓母親溫習了成長的過程,讓母親回到遙遠而又陌生的年代,感受到其中的甜蜜與歡快,純真與美好。母親才會和孩子玩耍,一起來感受人世間美好的點滴,反省自己的冷漠、世故和圓滑。 母親的能幹從哪兒來?是孩子所帶來的無數意料不到的事,讓母親不僅有顆可以應付一切的心,還有著一雙麻利、有力的手,快捷、穩健的腳,溫暖、寬厚的肩。 母親的勇敢從哪兒來?是孩子的弱小,孩子的無助,孩子的依靠,使母親成了一個鬥士。母親不會比孩子怕黑,比孩子怕累,比孩子怕死,不論她以前有多麼嬌氣,多麼脆弱,多麼膽小,她都會勇敢地擋在孩子的前面,哪怕是面對死亡。 母親的犧牲從哪兒來?是從孩子的需要,生命的召喚,使母親不光在緊要關頭可以犧牲掉自己的生命,還要在每日每夜中,犧牲掉自己的睡眠、自己的胃口、自己的愛好、自己的休閒。生命都可以犧牲,還有什麼不能犧牲的? 所有的這一切,都可以認為是母親的愛的體現,可是,母親的愛從哪兒來?那也只能絕對是孩子,孩子的需要,孩子的依戀,孩子的給予,教會了母親,怎樣才能使人高興,怎樣才能不會使人失望,怎樣才能為他人著想。孩子就是純潔的天使,孩子微笑就是鼓勵母親的最好的獎賞。 所有的一切,就形成了母親的牽掛和責任。不論孩子後來有多成功,年紀有多大,牽掛和責任都是母親終身的職責。這就是孩子,他培養了出色的母親,永不退色,肩負使命到永遠。 做過母親的人,她就永遠定格在母親的位置,不會再回來了,即使對她父母來說,她還是個女兒,但那也是個有母親胸懷的女兒,有「養兒方知報娘恩」的醒悟,對父母,會像對待嬰兒,細心而周到。洗過孩子尿布的人,不會嫌棄癱瘓的老人;吃過孩子剩飯的人,不會拋棄年邁的父母。這就是責任和愛意。 所以,沒做過母親的女人,她永遠只是個女兒,雖然她也孝敬父母,她也愛別人,她也敬畏生命,可是,她永遠都生活在母親的光輝裡,她沒有用光輝去照亮別人。 是孩子讓母親有了宗教般的信仰和獻身精神,是孩子教會了母親的一切,是孩子,讓許多母親改變了人生,改掉了毛病,做一個對得起孩子的人。 所以,要想把自己變得像母親一樣偉大和光榮,那就做母親吧,讓孩子來培養你。

轉貼"為孩子選擇適合的幼稚園:父母必備的知識

2008年09月15日
公開
37

"為孩子選擇適合的幼稚園:父母必備的知識" (The Preschool for Parents:What Every Parent Needs to Know About Preschool) 本書由幼稚專業,以家長需要的觀點闡逑,如何為孩子選擇適性發展的幼稚園及幼教課程。一所適合幼兒的幼稚園應該包含適性發展的課程、專業師資、及安全豐富的學習環境,該書以提供資訊的方式,引導家長瞭解不同的教育哲學,課程的特質,及如何篩選好的學前機構。例如:家長可用以下的重點,以電話了解幼稚園的狀況,再決定要不要實地參訪幼稚園。 電話訪談時需詢問的問題 學校名稱 園長 地址 電話號碼 你們的教育哲學是什麼? 註冊程序 學費、註冊費和其它雜費各是多少? 上課的時數和學年是怎麼計算的? 你們會在正常課程開始前和結束後提供課後照顧服務嗎? 你們暑假開課嗎? 學校對生病的學童的規定為何? 你們如何管教孩子? 你們對特殊需求的孩子或殘障孩子的政策為何? 你們是不是立案的幼稚園? 你們是否曾經接受幼稚園評鑑? 學生和老師的比例怎樣? 一班有多少學生? 老師己在學校任職多久了? 有沒有娃娃車?如果有,安全管理措施為何? 幼稚園的教師証照情形? 對學童的飲食政策是什麼? 孩子每天的作息活動情形? 老師和家長溝通的方式為何? 當父母想來看孩子的時候,就能來學校看嗎? 家長參與學校課程的情形如何? 貴園對代理人代替家長接送幼兒的管理措施為何? 啟示: 本書雖是為美國家長寫的一本書,但內容的豊富與完整性,也可 供國內家長做參考。 文章來源 作者:Diane Trister Dodge & Toni S.Bickart 合著 摘譯者:張孝筠(花蓮師院副教授)609字

蝦米媽-選擇幼稚園先決條件

2008年09月15日
公開
42

我選擇幼稚園先決條件是環境優先 教室要大...小朋友玩在一塊就容易跑來跑去 若是教室不大應該容易撞傷! 再來就是學校伙食,我一定會參觀幼稚園的廚房 廚房是否清潔,配膳人員是否衛生,廚師是否有執照 若是幼稚園沒廚房會尋問餐點從哪來? 若是幼稚園有廚房自行料理,我會尋問食材從哪採買? 接下來我會看他們中班與大班的課表 如何排課,一周有哪些課程? 一天的作息時間是如何!? 學校是採用哪間出版社的幼教書藉,親自翻翻他們的課本了解一下內容 在參觀幼稚園的時候 除了看教室外,我還會看樓梯 樓梯是否有防滑地板,扶手的縫縫是否過大? 遊樂設施也會看一看是否乾淨及安全 對了,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廁所 我看過某些蠻知名的幼稚園廁所很髒,裡面還有小蚊子在那飛啊飛= ="(但這是少數) 廁所我會看是否通風無異味,一樣要看地板是否有防滑設施,平常是否保持乾燥與清潔 洗手台是否乾淨.... 另外我見意參觀幼稚園最好是在上課時間去比較好 除了環境外,還要了解學生及老師的互動唷! 以上就是我參觀幼稚園必看的 當然,沒有十全十美的幼稚園,就靠家長自己去評估嘍!!! 補充: 我選擇幼稚園先決條件是環境優先 教室要大且擺設不複雜... 小朋友玩在一塊就容易跑來跑去 若是教室不大應該容易撞傷! 再來就是要看教室是否通風,這點很重要!!! 不然有孩子感冒了,傳染力可是很驚人的~

要做對的事,更要做好的事!

2008年09月12日
公開
38

本篇文章摘自: 商周特刊優勢系列 品格教育特刊 作者:王玖玫 什麼才是好品格呢?只要是對自己和其他人是好的行為或心態,就是好的品格,例如:誠實、禮貌、忠誠、勇氣、自我挑戰……等等,要如何做才能讓自己擁有這些好品格呢? 常常聽大人說「品格很重要」、「有好品格才不會學壞」甚至「品格決定孩子的未來」感覺上品格很重要……,但,什麼是品格? 每個國家都有法律,讓人民知道,什麼事情不能做,如果做了,會有什麼後果;每個學校也都有校規,同學們如果做了違反校規的事,就會被學校處罰。品格也有條文規定嗎? 品格沒有條文規範,它就像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當我們做某些事情,法律沒有禁止,也不在學校的規定裡面,但是在我們的心裡會有一把尺,讓我們去衡量這件事,經過考慮、判斷,告訴我們這樣做不太對,那樣做才是正確的。 這把尺看不到、摸不著,但卻時時刻刻陪著我們、提醒我們,讓我們可以具備正確的判斷力,走正確的道路,不會被金錢引誘去做損人利己的事,也不會因為恐嚇脅迫而做違背良心的事,而會以主動友善的態度去面對他人,積極樂觀的步調處理周遭的事物。那把尺──就是靠良好的品格一點一滴的累積而成。 想要具備好品格很難嗎?一點也不!因為它不必像學鋼琴,一定要拜師學藝;不必像百米賽跑,一定要有過人的體能;更不必像考試,一定要熬夜苦讀。想要具備好品格很簡單,因為品格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的一舉一動就能表現出來,只要你去做了,就一定能感受得到。 什麼才是好品格呢?只要是對自己和其他人是好的行為或心態,就是好的品格,例如:誠實、禮貌、忠誠、勇氣、自我挑戰……等等,但是這樣說起來,你一定會覺得好難懂,而且要如何做才能讓自己擁有這些好品格呢? 還好,有許多人也發現這個問題,他們包括了心理專家、倫理專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經過他們共同討論,認為現代人應該要有的品格必需具備六大項目,分別是:信賴、尊重、負責、公平、關懷和公民責任,而這六個項目就像是品格的六大支柱。 這本書裡,我們根據品格的六大支柱,設計了許多的單元,讓小朋友可以透過一邊看故事,一邊玩遊戲,瞭解什麼是品格?如何做可以具備品格?具備好品格有什麼好處?希望小朋友看了之後,能夠親身去做,而且時時練習,讓好品格成為你一生的好朋友。 晴晴姊姊相信,當你有了這位好朋友,不但可以幫助你做對的事,更會讓你去做好的事情! 最後,祝你 有好品格,做好小孩 晴晴姊姊 【「我是好小孩」誓詞】 我願意在爸媽的指導下,和晴晴姊姊一起閱讀《我是好小孩》,快樂看故事,動手做活動,並成為一個處處受人歡迎的好小孩。 宣誓人簽名: 家長簽名: 日期:   年   月   日

給孩子「用」的品格書

2008年09月12日
公開
34

品格要教,父母親都知道,但要怎麼教?很多父母都懂「道理」,卻拙於教得有技巧;而「說教」的方式,應該是孩子最排斥的一種。如果不改變方法,品格將永遠只是課本中的教條,無法真正成為孩子生命的一環。 截稿這幾天,前總統陳水扁的洗錢案,正如火如荼的在媒體上不斷放送著。這件事,相信又勾起了很多父母對島上人民和自己子女的品格問題,一份深深的感慨和焦慮。 品格要教,父母親都知道,但要怎麼教?很多父母都懂「道理」,卻拙於教得有技巧;而「說教」的方式,應該是孩子最排斥的一種。如果不改變方法,品格將永遠只是課本中的教條,無法真正成為孩子生命的一環。 離開學校後才知道,原來,老師每一堂課都要有一份「教案」。教得好的老師,其實是事前經過縝密的課程設計,讓學生一堂課下來,上得既充實又有趣,學生能充分的理解、吸收,而且不容易忘記。那麼,父母親教孩子,是不是也應該要有一套「劇本」,讓孩子能經過教法的設計,不知不覺種下正確的品格觀念!這就是我們企畫這兩本特刊的源頭。 從「教案」出發,在實際應用上,卻需要分成兩本來操作。《讓孩子自動學好》是給父母親「用」的(強調:不是「讀」的),這本《我是好小孩》則是給孩子用的;這樣設計的目的,就是讓親子之間,能以共同的素材,一起討論相關的品格議題,協助孩子思考;再透過美勞或遊戲教案,讓孩子在不被說教的情境下,留下深刻印象。 本刊在字體的安排和文字的敘述上,都有別於父母版。考量孩子的視力健康和閱讀習慣,我們把字體全部放大;另外,解說的方式比家長版更淺白,故事的細節也更豐富,讓孩子在看故事時,能更有感受。同樣的,我們每個故事也用5個問題引導孩子自己思考,父母在讓孩子思考過後,就能和孩子討論。孩子也可以透過和兄弟姊妺討論,或畫下來、寫下來,留下學習的心得。 和《讓孩子自動學好》特刊一樣,我們的許多故事,取材自之前在商周的品格教育徵文網站,並經過大幅度的改寫,以更凸顯故事性和品格情境。在這裡謹向這群貢獻親身案例的爸媽、老師們說明並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