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fanny(kitt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產後媽咪泌乳營養指南

2013年04月15日
公開
87

產後媽咪泌乳營養指南 ■ 採訪撰文�陳安琪 ■ 諮詢�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 兼任供膳組副組長賴瑞佳 哺乳期該怎麼吃? 懷孕期間,不少媽咪對任何飲食皆不忌口, 等寶寶誕生後,卻有動輒一、二十公斤的體重仍在身上, 正一鼓作氣想要節食減重, 卻發現自己陷入了泌乳量不足的窘境……關於產後哺乳, 應該如何調整飲食內容? 生產帶來的大小傷口,又要怎麼補充營養才能幫助復元呢? 產後哺乳飲食原則,妳吃對了嗎? 哺餵母乳是母愛展現的方式之一,想給予寶寶最棒最完整的呵護,身為準媽咪或新手媽咪的妳,一定要先從自己的營養補充開始著手。 坐月子期間每天攝取2000∼2500大卡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的每日熱量攝取建議,女性產後每天應比其產前多攝取500大卡的熱量,以利產後傷口復原及符合哺餵母乳的熱量所需。舉例來說,若一位女性孕前每天攝取1600大卡,產後哺乳期間則應每天攝取2100大卡的熱量! 哺餵母乳,每天多消耗500大卡 我們都知道,懷孕後期每日應比孕前多攝取300大卡的熱量,但隨著生產消耗大量體力、身體變得虛弱,再加上必須製造乳汁滿足寶寶的需求,所以月子期間每日攝取熱量應比孕前增加500大卡。或許有的媽咪會心想:「產後正準備開始減重,但攝取熱量竟比懷孕後期還多,這樣怎麼可能瘦下來呢?」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賴瑞佳提醒,「哺餵母乳」是幫助減重的好方法,根據研究顯示,媽咪每製造100c.c.的乳汁,平均能消耗60∼70大卡的熱量,多數哺乳女性每天平均消耗500大卡,只要再搭配適度的運動和均衡的飲食,每消耗7700大卡就可減少1公斤,產後順利減重並非遙不及的夢想!不過,每位媽咪能製造多少乳汁除了受飲食營養影響,也和個人體質有絕對的關係,所以新手媽咪應該保持心情的愉悅、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自然就能順利分泌乳汁。 幫助傷口復原怎麼吃 無論是自然產或是剖腹產的媽咪,產後都會留下或大或小的傷口,這時候,除了促進泌乳之外,如何幫助傷口復原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務! 產後一週內勿過度進補 產後第一週建議以「清淡」、「溫補」為飲食原則,盡量避免食用含麻油或酒類、過於躁熱或滋補的藥膳(如麻油雞、燒酒雞、十全大補湯等),以免影響到傷口癒合的速度、延後復原的時間。不過有的媽咪會感到疑惑:「如果第一週不能用麻油烹調,那應該使用什麼油比較合適?」賴瑞佳營養師表示,醫院裡會替產後第一週的媽咪,將餐點中的麻油換成屬性溫和的茶油。 充足熱量+優質蛋白質,助傷口癒合 許多剛開完刀的患者,會食用魚湯等富含膠原蛋白的料理幫助傷口復原,賴瑞佳營養師解釋,與其他肉類相比,魚類的油脂較少且肉質細緻好消化吸收,的確常被當作幫助傷口復原的食材。至於許多媽咪因為怕胖,熱量攝取不足恐導致傷口復原速度減緩,因此坐月子期間應遵守「少量多餐」的原則,舉凡奶類、五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蔬菜、水果及油脂類等六大類食物都要均衡補充,只要熱量攝取足夠、飲食種類均衡、多補充優質蛋白質,傷口的癒合自然會更好。 應遵守少量多餐的原則 坐月子期間的飲食建議 臺灣俗語:「生有雞酒香,生無四塊板」,可見生產對女性的危險性。坐月子的30天內,是女性產後調養身體的關鍵時期,營養師還提供了下列的飲食建議給大家參考: 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 每天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不但優質蛋白質不能少,高纖蔬果也很重要,如果擔心蔬果性質較寒涼,可挑選櫻桃、葡萄、香蕉、蘋果等溫熱性或平性的蔬果,豐富的膳食纖維還能同時改善產後因活動量減少造成的便祕困擾。 少量多餐,補充點心 每天應攝取2000∼2500大卡的熱量,並且在兩正餐之間酌量喝碗低糖的紅豆牛奶湯或是吃份水果,補充一些高纖高鈣的健康點心。 攝取足夠的水分 不管是飲用溫開水或是燉補湯品,每天總計要補充至少2500∼3000c.c.的水分,充足的水分是媽咪製造乳汁的重要原料。 鈣與鐵的需求量高 媽咪在哺乳期間,對鈣質和鐵質的需求量仍高,如果孕期有補充孕婦專用維他命或鈣片的習慣,產後仍可以繼續服用,但要記得鈣質與鐵質會相互競爭影響吸收,兩者之間應相隔兩小時以上再服用。 避免酒精與過量咖啡因 麻油雞、燒酒雞等藥膳中常添加過多酒精成分,為了避免食用後透過乳汁影響寶寶的腦神經發育,建議若料理中有添加酒類,可多烹煮一段時間待酒精揮發後再食用。哺餵母乳期間,應該避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如果一直有喝咖啡的習慣,建議可降低咖啡濃度或者將含咖啡因飲料減半,另外多添加牛奶,飲用含咖啡因飲品每天以240c.c.為限;而茶飲也要避免濃茶,應稀釋成有淡淡清香的茶水再飲用。賴瑞佳營養師也提醒,若媽咪發現飲用咖啡後寶寶夜晚會睡得不好、躁動情形較嚴重,就表示咖啡因可能透過乳汁傳給寶寶,之後應盡量避免在中午過後喝含咖啡因的飲料。 多休息,放鬆心情 產後將焦點全放在寶寶和乳汁上,反而會影響自己的情緒、造成過度緊張而影響泌乳量,媽咪在心理上應給自己足夠的休息時間、多放鬆心情、增加親餵次數,乳汁的產量才有進步的空間。 足夠的休息時間、多放鬆心情、增加親餵次數 破除迷思!產婦要忌鹽禁水嗎 懷孕後期及產後的婦女,四肢或全身性水腫的困擾屢見不鮮,一方面因為下肢血液循環不佳的狀況未能有效改善,再加上鹽(鈉)會吸附水分,若鹽攝取過量會導致水腫,所以老一輩才會有產後忌鹽禁水的說法。 鈉,維持體液恆定 飲食中添加的食鹽主要成分為鈉,是維持人體體液恆定的必須礦物質之一,依據衛生署公告的飲食建議,成人每天應攝取2000毫克的鈉(即5公克的食鹽)。賴瑞佳營養師建議,烹調月子餐應以低鹽、低油為原則,若整天飲食中皆未添加鹽,身體僅能從新鮮食物中獲取約400毫克的鈉(約1公克食鹽),而媽咪在哺乳期間,每天會透過乳汁給寶寶140毫克的鈉,因此媽咪若在坐月子期間滴鹽未沾,將會造成鈉嚴重缺乏,反而不利身體健康。 水,製造乳汁基本原料 賴瑞佳營養師代我們向醫院的中醫師請教,中醫師表示,不少媽咪產後體質仍處於燥熱狀態,倘若限制飲水很可能會出現口乾舌燥、皮膚紅疹、嚴重便秘等症狀,甚至有些媽咪一直苦惱於泌乳量不足,主要問題就出在水分攝取過少。其實,坐月子期間可以適量飲用煮沸的溫熱開水,並不會對健康或身材造成影響,如果不想挑戰家中長輩的傳統觀念,也可以喝些杜仲水、桂圓紅棗茶、解渴茶(荔枝殼加觀音串),既溫和又補充水分。 也有許多講究飲食的媽咪,坐月子期間會以米酒水完全取代飲水,這麼做不但所費不貲,是否真有效用也眾說紛紜,建議月子期間的飲水只要清潔、溫熱即可,如果想煮杜仲水、紅棗茶再酌量使用米酒水,幫助食材發揮更好的藥性。 月子餐應以低鹽、低油為原則 這麼吃,媽咪奶水好充沛 中國人自古以來一直很講求食藥同源,認為只要吃對食物,就可以發揮極佳的改善效果,但畢竟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若媽咪們對泌乳有任何疑惑,應該和了解妳身體狀況的醫師或營養師請教,在專業的協助下找出最合適的泌乳妙方。 找出合適的發奶食物 產後奶水分泌不足,常受哺乳時間相隔太長、休息不夠、水分攝取不足等因素影響,但主要關鍵仍在於媽咪本身的體質。傳統常認為豬腳燉花生、鱸魚湯等料理具有促進泌乳的效果,但實際仍因個人體質而有差異,舉例來說,有的媽咪吃竹笙烏雞湯能促進泌乳,也有的媽咪吃海鮮類乳汁會源源不絕,建議不妨多方嘗試,就能尋找出屬於妳的泌乳配方。 而許多媽咪很認同「帶殼海鮮類」促進泌乳的功效,但新手爸媽總擔心寶寶有過敏的問題,其實除非家長本身對帶殼海鮮過敏,否則無須刻意忌口,只要在吃帶殼海鮮類後,多觀察寶寶喝奶後有無躁動、腸胃不適(排便狀況)、皮膚起紅疹等過敏反應即可。 以下是常見能幫助泌乳食物: (1)蔬菜水果》榴槤、酪梨、櫻桃、荔枝、木瓜等。 (2)飲品》黑麥汁、芝麻糊、牛奶、豆漿、泌乳茶等。 (3)料理》花生豬腳湯、薑絲鱸魚湯、青木瓜排骨湯、蛤蠣雞湯、干貝雞湯等。 避免酸辣刺激性食物 酸辣的料理雖然好吃,但重口味食物對腸胃十分刺激,另外一種說法認為,過度酸辣的飲食可能會改變乳汁的味道,並透過母乳影響寶寶的腸胃。如果媽咪真的很想吃,可少量淺嚐幾口並在食用後多補充水分。 適量卵磷脂,幫助維持乳腺暢通 臺灣服用健康食品的風氣一直很盛行,甚至許多新手媽咪認為卵磷脂具有暢通乳腺的效果,還會相互推薦廠牌、分享使用經驗。國外曾進行相關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在補充卵磷脂後,乳汁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比例會增加、乳汁黏稠度下降,所以媽咪會感覺泌乳更加順暢。就營養師的角度,並不會特別推崇直接服用卵磷脂的錠劑,畢竟天然食材如五穀類、堅果類、大豆、山藥、黑木耳、蘑菇、蛋黃等,都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從新鮮食物中攝取也能發揮異想不到的效果。 素食婦女哺乳期建議奶蛋素 全素者易有維生素B12缺乏的問題,建議女性在坐月子和哺乳期間,應該將飲食習慣改為奶蛋素,才能夠補充足夠營養和鈣質,且蛋類也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對於泌乳和補充營養有幫助。 STOP!退奶食物要當心 退奶食物通常不約而同皆具有寒涼的性質,常被提及如:人參、韭菜、麥芽、苦瓜、大白菜、竹筍等食材。基本上「食物」並不等同於「藥物」,所以媽咪不小心吃到也不用太過驚慌,如果僅是吃下一顆韭菜水餃,只要再多吃一點溫熱性質的發乳食物即可,不會因此完全退奶。賴瑞佳營養師提醒,如果媽咪因為不得已的因素要退奶,也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比方說逐漸減少親餵和擠乳的次數並搭配退奶飲食,對媽咪和寶寶的身心影響也較小。

新手爸媽Look! 17大新生兒特殊生理現象~

2013年04月14日
公開
57

新手爸媽Look! 17大新生兒特殊生理現象~ 隨著孕媽咪肚子一天一天的隆起,除了準備好舒適的環境與幸福的心要迎接小寶貝的到來外,孕媽咪們對於即將出世的寶寶了解了多少呢?這次的寶貝報報為媽咪們列出17大新生兒常見的特殊生理現象,讓孕媽咪們提早做功課,也讓初擁有小寶貝的新手媽咪們在面對寶寶的生理狀況時能夠take easy,輕鬆以對! 相較於其他動物在初生時即可站立行走,人類的出生本為早產的一種,雖然在媽咪的肚子裡歷經了漫長的280天,寶寶在出生時的許多器官依舊尚未發育完全,但這也是新生兒會有其特殊生理現象的主要原因;以下則為17項常見的新生兒特殊生理現象。 現象1•肢體蜷曲 原因 由於子宮內的空間狹小,胎兒無法完全伸展四肢,而寶寶在出生後會因習慣母體內的姿勢而繼續維持肢體蜷曲的狀態;此外,新生兒常見的足內(外)翻也是由於在子宮內受壓迫所造成。 小叮嚀 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台北院區小兒科醫師陳弘文表示,媽咪們要辨別寶寶的肢體蜷曲是否為正常現象,可從觀察寶寶的關節著手,倘若媽咪們在協助寶寶運動手腳關節的過程中,發現其有僵硬且難以伸展的情形,就要帶寶寶至醫院檢查是否有其他潛在(如:骨黏連)造成肢體蜷曲的因素。 現象2•顫動 原因 初生寶寶常會有局部肌肉抽動的情形發生,特別是在熟睡時會有手腳指輕微顫動的現象,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陳培濤表示,寶寶會有此顫動現象的主要原因為大腦尚未發育完全,當中樞神經受到刺激時,其抑制功能不佳所導致。 小叮嚀 陳培濤醫師進一步表示,腦部不正常放電是造成肢體顫動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要辨別其異常性可由以下4點著手。 1.顫動時伴隨眼神歪斜上弔。 2.單邊顫動次數較雙邊多。 3.顫動時伴隨聲響。 4.頻率不穩定。 若寶寶在顫動時伴有以上4種情形,媽咪們就要帶寶寶到醫院做進一步的觀察與評估。 現象3•馬牙 原因 有些寶寶在出生後,其口腔上顎中線附近及齒齦上可見黃白色小顆粒的珍珠小珠(Epstein Pearls),由於其生長部位於口腔內,常被媽咪們誤認為乳牙的前身,對此,陳弘文醫師表示,一般初生寶寶的口腔中即有的白色小顆粒通常為皮脂腺阻塞的良性皮膚疹,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小叮嚀 由於此皮膚疹的分布以排列狀為主,所以若是媽咪們發現寶寶口腔中有一大片白色顆粒的情形,則有可能是念珠菌感染,須特別留意。 現象4•斜視 原因 造成初生寶寶在注視物體時會有眼睛無法對焦,類似鬥雞眼情形,其原因一般可分為以下2種。 【假性斜視】 有些初生寶寶的內眼角距離太寬,雙眼內側的眼白部分被眼皮所遮蓋,就容易導致寶寶看起來雙眼無法對焦。陳弘文醫師表示,一般可用照光來評估新生兒的鬥雞眼情形,若寶寶在對其雙眼照光的情形之下,瞳孔中間的反光點位於瞳孔對稱的中央部份,即稱之為假性斜視,此為正常現象,一般不需任何處理。 【暫時性內斜視】 暫時性內斜視多發於3∼6個月大的寶寶身上,其外顯現象為雙眼容易向內集中, 主因為神經發育尚未完全,無法有效協調兩眼運動所致。 小叮嚀 陳弘文醫師提醒媽咪們,雖然初生寶寶的斜視問題大多會因生理自然發育完全而好轉,但若寶寶到6個月大時仍有斜視的情形,就有可能是眼部肌肉功能異常,無法正常運作所致,建議媽咪們帶寶寶至眼科做評估。 現象5•乳房增大 原因 由於寶寶在胎兒時期會透過胎盤吸收母體妊娠後期的雌激素,而此激素會殘留於胎兒體內直至出生,所以無論男女寶寶都可能會有雙側乳腺增大、乳房腫脹,甚至泌出少許乳汁的情形產生。 小叮嚀 由於此一現象會隨寶寶體內雌激素的代謝而消失(約2週),一般若寶寶有泌乳的情形時,媽咪們只要用清水擦拭寶寶的乳房,維持其乾淨清潔,避免發炎即可,並不需刻意擠壓使其泌出乳汁;倘若寶寶乳房持續脹大並泌乳過久,媽咪們就要考慮寶寶是否有先天性荷爾蒙失調的問題,需進一步帶至醫院進行詳細的觀察與治療。 現象6•陰道出血 原因 部分女寶寶在出生後5∼7天便會有陰道出血與流出少許分泌物的情形,學理上稱之為假性月經與新生兒陰道分泌物,而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為寶寶在胎兒時期受到母體分泌的雌激素影響,導致陰道上皮及子宮內膜增生,由於出生後便不再受到此雌激素的影響,增生的陰道上皮及子宮內膜就會逐漸脫落,產生陰道出血與分泌物的情形。 小叮嚀 陳弘文醫師提醒媽咪們,由於新生兒的假性月經與分泌物一般都會逐漸減少,倘若媽咪們發現寶寶有出血量過多,分泌物不斷增加且伴隨臭味等情形,就要考慮是否為其他因素所造成(如:陰道感染),必要時應帶寶寶返院進行觀察治療。 現象7•脫皮 原因 由於初生寶寶用以連接表皮與真皮的基底膜尚不發達,使得表皮容易脫離真皮脫落,再加上寶寶在出生前長時間泡於羊水內,軟化的皮膚更會增加脫皮的機會;此外,脫皮的症狀全身都有可能發生,其中又以腳掌與手掌更為明顯。 小叮嚀 對於寶寶的脫皮現象,媽咪們只要待其自行脫落即可,切勿用手或其他器具協助其剝離。陳弘文醫師提醒媽咪們,若是脫皮症狀已會使寶寶的肌膚露出紅色的真皮層時,媽咪們就要帶寶寶回醫院給醫師做診斷,判斷是否有其他非自然性的脫皮因素。 現象8•體溫波動 原因 體溫調節中樞尚未成熟與皮下脂肪較薄是造成寶寶體溫波動不穩的主要因素;此外,相較於成人在感到涼意時會顫動身體產生熱能,初生寶寶自發性產生熱能的相對經驗不足,也是導致體溫波動的原因之一。 小叮嚀 因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媽咪們在環境溫度的控制與穿著衣物的多寡上就要幫寶寶多多費心;一般來說,正常新生兒的體溫約在36.5∼37.5度之間(以肛溫為基準),在適當的衣著下,其環境溫度需維持在25∼27度左右,寶寶才能保有正常的體溫。若排除環境或衣著等外在因素後,寶寶的體溫仍呈現過高或過低的狀態,媽咪們就要考慮寶寶是否有體內溫度失調或感冒等因素。 現象9•呼吸不規律 原因 由於成人的呼吸運動主要是藉由橫隔肌肉升降來進行,稱之為胸式呼吸,但寶寶在出生2週大以前因肋間肌較柔軟,且鼻咽部與氣管狹小,所以多以腹式呼吸為主;此外,由於初生寶寶的潮氣容積(在一定活動時,每一次吸氣與呼氣的量)較小,難以因應身體所需的氧氣量,故會以高頻率的吸呼氣次數來滿足其生理需求,這便是寶寶呼吸頻率快且起伏大的主要原因。 小叮嚀 陳弘文醫師表示,出生1天以內的寶寶由於肺部仍處於脫離母體後的調適狀態,容易發生暫時性陣喘的現象,但由於且階段的寶寶通常仍於醫院內由醫護人員照顧,媽咪們無需費心;待肺部適應母體外自行呼吸的狀態(出生1天後)直到6個月大以前,其每分鐘呼吸次數約40∼50次,有時才會因哭泣等外在因素提高其呼吸頻率,只要寶寶沒有明顯呼吸困難與喘不過氣的情形,一般無須過度擔心。 現象10•體重減輕 原因 寶寶在出生3∼4天內,體重約會比出生時的體重減少約2∼10%,這是因為出生後無法立即進食,加上排瀉大小便、呼吸與皮膚散失水分等因素,導致暫時性體重減輕的現象,稱之為生理性脫水期,通常會在出生3∼4天後會慢慢回復,待1週大時大多已會恢復至出生時的體重。 小叮嚀 由於新生兒的相對體表面積大於成人,且皮膚較薄,因此水分的散失也比成人來得快,但一般減少的體重以不超過出生體重的10%為原則,如果寶寶的生理性脫水情形嚴重(即減低超過10%以上),皮膚、嘴唇顯得乾裂,媽咪們就要諮詢醫師的建議,適時補充奶水或配方奶,已維持寶寶生理供需的平衡。 現象11•囟門 原因 囟門指得是嬰兒頭顱上,覆蓋著堅韌纖維膜的柔軟點,也是頭蓋骨之間未閉合所留下的空窗位置,其主要作用是為了使胎兒在娩出時,頭部容易通過產道。寶寶在出生時共有6個囟門,但能夠藉由觸摸感覺到的一般只有前後兩個囟門,後囟門約於2個月大左右時關閉,前囟門則要到10∼14個月大時才會完全關閉。 小叮嚀 雖然囟門的大小在臨床上並無實際的意義,但若過早關閉(頭骨早期癒合)則有腦部發育不良的疑慮,有時需藉由手術治療延緩其癒合時程,讓腦部有足夠的發育空間。 在生活照顧方面,陳弘文醫師表示,除了避免尖銳物體與外力直接撞擊外,媽咪們其實無需特別避免日常上的觸碰;此外,媽咪們還可藉由觀察囟門的狀態來了解寶寶的生理狀況,但由於當寶寶呈現躺姿時,囟門會自然的突出,所以要進行觀察時應讓寶寶呈現坐姿的狀態較為準確。一般來說,腦壓高會造成囟門突出,脫水則會導致囟門凹陷。 現象12•粟粒疹 原因 造成寶寶臉頰與鼻尖上長出黃白色斑疹的原因為皮脂線阻塞的緣故,由於初生寶寶的汗腺尚未發育健全,常會導致皮脂腺增生與阻塞,並進一步長出斑疹的情形,待寶寶約3個月大,汗腺發育完全後,此斑疹便會自行消失。 小叮嚀 由於粟粒疹為皮膚皮脂腺增生所引起的短暫性變化,並不會對寶寶造成實際影響,加上並粟粒疹不易擠壓排出,且通常擠壓會造成破裂,引發後續紅腫發炎的感染情形,所以媽咪們只要細心觀察即可,不需刻意處裡。 現象13•毒性紅斑 原因 陳培濤醫師表示,新生兒毒性紅斑通常在寶寶出生2天後產生,此紅斑好發於軀幹與臉部,外觀通常呈紅底併有白點狀,與蚤類的咬痕類似,目前學理上的原因雖不明,但由於此紅斑為良性且無害的,媽咪們不需過於擔心。 小叮嚀 由於此毒性紅斑的皮膚症狀並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且通常會於2週內自行消失,媽咪們只要維持寶寶肌膚的清潔與乾爽即可。 現象14•血管瘤 原因 血管瘤為先天性表皮微血管增生或擴張所引起,初生寶寶的血管瘤症狀可能於身上任何一處發生,但多位於眼皮、前額與後枕部等位置;此外,新生兒血管瘤一般可分成沙門斑與草莓斑兩種,較常見的沙門斑是一種平坦的暗粉紅色斑塊,而草莓斑則較為隆起且呈鮮紅色狀。 小叮嚀 陳弘文醫師表示,雖然血管瘤在寶寶6個月大以前會增生,但到了1歲大以後就會自行慢慢消退,且血管瘤多為良性無害的,除非其生長過大或位於特殊位置(如:眼部、氣管)影響到正常生理機能的運作,需帶寶寶返院治療外,否則並不需對其進行任何處置。 現象15•鼻塞與痰音 原因 初生寶寶會有呼嚕呼嚕的痰音與鼻塞症狀是由於其鼻翼較扁塌、鼻孔較小,當鼻腔中的分泌物增生時就容易阻塞、不順暢的緣故。除了鼻腔、口咽部的呼吸通道過於狹窄外,寶寶對外界物質(如:空氣、衣物)過於敏感,導致鼻腔與口咽部的黏膜較易分泌,以及寶寶對於吞嚥口水的技巧尚不成熟,都是促成寶寶鼻塞與痰音的原因。 小叮嚀 要辨別寶寶的鼻塞與痰音症狀是否為感冒所致,媽咪們可注意寶寶是否有伴有咳嗽、發燒或躁動不安的情形,若沒有則應為單純的生理性現象。在日常照顧上,媽咪們可用棉花棒清潔寶寶的鼻腔,保持其暢通,並適時地幫寶寶按摩鼻子以協助寶寶將鼻腔內的分泌物排出;此外,媽咪們也可以拍背的方式,幫寶寶將氣管中的痰液咳出,有助寶寶呼吸順暢。 現象16•蒙古斑 原因 約有80%的東方寶寶在出生時會有蒙古斑的現象,陳培濤醫師表示,蒙古斑為一種棕色或青色的平坦斑塊,多出現於臀部、下背部等位置,少數出現於大腿、小腿、上背部及肩胛部等,造成此一斑塊的原因為皮膚深處含有的黑色素細胞所引起的皮膚變化。 小叮嚀 蒙古斑一般在寶寶成長至2∼3歲左右時會逐漸變淡,最晚至6歲前會完全消失,但若生長於身體各處,或在不常見的地方有此變色情形則較不易消退,但由於蒙古斑對寶寶來說並無害處,所以媽咪們也不需為其做特別的治療。 現象17•脂漏性皮膚炎 原因 除了初生寶寶外,脂漏性皮膚炎也常見於6個月大以下的寶寶,通常患有此病症的寶寶在其眉毛、頭皮上會產生黃色鱗屑樣皮脂,造成此現象的原因為寶寶皮脂腺分泌過多,在出口處阻塞所引發的皮膚發炎情形,通常在4∼5個月大左右會完全脫落完畢。 小叮嚀 由於脂漏性皮膚炎會隨寶寶日漸長大而自然痊癒,媽咪們只要在平日做好清潔護理的工作即可。媽咪們可經常以清水擦拭寶寶的患部(勿用肥皂),減少皮脂累積,保持其頭臉部的清爽,若寶寶患部的皮膚出現紅疹的情形,就要帶至醫院給醫生做判斷,評估是否有需要塗抹藥物改善症狀。 陳弘文 現任: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台北院區小兒科醫師 陳培濤 現任: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 專長:一般兒科、小兒神經科

必知 揪出寶寶飲食黑名單!

2013年04月13日
公開
76

必知 揪出寶寶飲食黑名單! . ◎ 作者:陳詩婷 隨著寶寶漸漸長大, 光喝奶水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 可是有些食物,可是寶寶的禁忌, 這些食物,家長可都知道嗎? 各位家長都曉得,完整均衡的營養素對成長中的孩子非常重要,特別是0∼3歲階段的營養給予,更是奠定孩子一生健康的根基。嬰兒期間,母乳當然是寶寶最理想的食物,然而,隨著寶寶漸漸長大,光喝奶水或配方奶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所以寶寶約到4個月大後,就要慢慢食用一些固體食物。 然而,你知道嗎?有好多好多食物,都是暫時不能出現在寶寶的餐桌上的。嬰幼兒教養專家林芝鈴表示,因為寶寶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成,一些我們常認為的營養食物,可是對寶寶的健康有危害喔!現在我們就請林芝鈴,一一為大家揪出寶寶飲食黑名單。 1)「蛋白」引起寶寶過敏反應 蛋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還有鈣、磷、鐵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只是寶寶一歲前的消化能力還無法負擔這豐富的營養成分,加上蛋白中的成分容易引起過敏反應,導致濕疹、蕁麻疹等過敏疾病。所以,林芝鈴建議,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時,應讓他們先吃蛋黃,等到滿10個月後,才能漸漸讓他們食用蛋白。 2)寶寶一歲後才能喝「水」 林芝鈴說,因為新生兒腎臟發育不全,除了不能負擔蛋白分解之外,過多的水分也會造成新生兒的健康負擔,大約到一歲時,寶寶腎臟的功能才會逐漸成熟,這就是為什麼寶寶一歲之前不需特別喝水的原因。 那如何補充水分呢?林芝鈴說,寶寶六個月之前,應該是透過母乳或配方奶來補充體內所需要的水分。此外,寶寶在四到六個月大時,會開始吃副食品,水份的攝取也是經由副食品及母奶補充即可,額外的水分補充其實是不需要的。大約到一歲後,寶寶腎臟的忍受力變高了,這時再適寶寶的體重來計算寶寶一天水分的攝取量喔。 (▲寶寶四到六個月大,會開始吃副食品,水份的攝取也是經由副食品及母奶補充即可,額外的水分補充其實是不需要的。 ) 3)「海鮮類」引起寶寶腸胃不適及過敏反應 腸胃道功能發育尚不完善的寶寶本來就較為敏感,尤其是不新鮮的海鮮類食物,像是螃蟹、蝦等帶殼類海鮮,除了容易引起寶寶消化系統的問題外,也易引發寶寶的過敏反應,因此,林芝鈴建議寶寶1歲以前不宜食用海鮮類食物。 4)不易消化及味道重的蔬菜 因為寶寶的消化功能發育不完全,所以纖維素太多的菜梗,像是竹筍和牛蒡等較難消化的蔬菜,盡量不要餵給寶寶吃;此外,味道比較重的蔬菜,像是菠菜、芹菜、青椒等,因擔心寶寶對這些味道會排斥,容易興起不愛吃蔬菜的排斥感,所以也不宜過早出現在寶寶的食物中。 5)帶毛水果容易造成過敏反應 因為表面帶有絨毛的水果,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質,嬰幼兒的腸胃功能較差,無法消化這些物質,很容易造成過敏反應,如水蜜桃、奇異果、草莓等,爸媽要特別小心唷! 6)調味類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 鹽巴、沙茶醬、辣椒醬、味精,或者過多的糖等口味較重的調味料,都容易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干擾身體對其它營養的吸收。所以,林芝鈴建議,一歲以內的寶寶無需添加調味劑在食品中,也不要加鹽或味精,盡量以食物最天然原始的味道,鞏固寶寶的健康。 (▲寶寶的食物無需添加調味劑在食品中,盡量以食物最天然原始的味道,鞏固寶寶的健康。)

去除寶寶衣服污漬11種妙招

2013年04月12日
公開
79

去除寶寶衣服污漬11種妙招 通用做法:巧用蘇打粉 寶寶的衣服,大多是用棉布做的,棉料質地柔軟更舒適。但是棉的衣服就不是很好洗了,尤其是有吐奶、溢奶、糞便沾到衣物的狀況,理想的作法便是當場清洗。 ⋯⋯ 可先將衣物沖洗乾淨,接著以小蘇打粉調成濃度高一點的膏狀,直接塗在污漬的地方,靜置一個晚上,第二天再清洗時,髒汙就會消失無蹤或是大幅改善。神奇的小蘇打粉本身是化學品、可去除異味,在西方國家(特別是德國)常被拿來當作清潔劑使用。不過如果將衣物浸泡在小蘇打粉水中過久,可是會發酵發臭的。 【這裏介紹11種污漬的清洗妙招】 1) 奶漬: 如果是奶漬,要把衣服先用冷水洗一遍,再用肥皂搓洗,然後用清水沖淨; 2) 果汁: 水果漬是最難洗的,要把髒衣物放在蘇打水中浸泡10-15分鐘,再拿出來用肥皂洗,就比較容易乾淨了。 3) 嘔吐物: 衣服上沾有寶寶的嘔吐物,要用水沖掉嘔吐物,然後用冷水洗,若肥皂洗不掉可以用些加酶的洗衣粉,效果不錯。 4) 醬油: 衣服不小心碰到醬油,可去附近的便利商店購買碳酸汽水,直接將汽水倒在醬油漬上反覆搓揉,因碳酸汽水含有小蘇打粉的成分,可説明去汙。 5) 發黃的尿漬: 用適量食用酵母塗上去,過幾分鐘按常規清洗。 6)油脂:在油脂處塗上牙膏,5分鐘後搓洗。 7) 汗漬: 用40度左右的溫水兌適當洗衣液,浸泡15分鐘。 8) 發黃的白衣服: 在清洗的最後一遍水里加幾滴藍墨水,就可基本恢復以前的白色,還可防止再發黃。 9) 葡萄漬: 沾上後立即用白醋浸泡,不要用皂類,直接用大量清水沖洗。 10) 青菜青草漬: 食鹽化水浸泡後搓洗。 11) 血漬: 沾上血跡後立即用冷水沖洗,還洗不掉的話就用檸檬汁加點鹽搓洗,即使是時間很長的血漬也可以清洗乾淨。還有硫磺皂也有較好的效果。

17處細微觀察鑒定新生寶寶的健康

2013年04月11日
公開
61

17處細微觀察鑒定新生寶寶的健康 新生的小寶寶,讓人百看不膩。 ----看了那麼久,小寶寶的健康狀況,你看出來了嗎?本報導將教你觀察新生兒17處要點,讓你對寶寶的健康一目了然! 1.頭部觀察 產瘤 胎兒經過產道娩出時,有時會因為受到擠壓導致頭部皮膚隆起,形成瘤狀物。這是正常現象,過2~3天即會自然消失。 胎頭血腫 胎頭血腫同樣是由於胎兒經過產道時頭部受到擠壓所致,不過血液存積在頭骨和骨膜之間,出生後不久才會形成瘤狀物。胎頭血腫的腫瘤也一樣會被身體吸收,通常在2~3個月內消失,不過有些會如骨骼般軟化,在近1歲左右才會消失。 注意:•新生兒頭部外型如呈細長形狀,也是由於產道擠壓造成,不久即可痊愈。 2. 頭部有抽動部分 媽媽餵奶時,可能會注意到寶寶頭頂部的前後都在抽動,前方的抽動部位稱為前囟門,後方的抽動部分則是後囟門,是由包住頭部的4塊骨頭尚未完全閉合所?生的縫隙。後囟門大約在2~3個月時會閉合,而前囟門則會在1~1歲半左右閉合。因此,絕對不可用手指強力觸壓。 注意: •如果前囟門有凹陷狀態,表示有脫水現象,應立即讓寶寶喝水。 •如果前囟門看似腫大,表示寶寶發燒或有其他異常症狀,必須請醫生診查。 3. 頸部無法支撐頭部 嬰兒的頸部在出生後3~4個月之前,都無法支撐頭部,所以抱起時要用手肘來支撐起頭部。但如果嬰兒在出生後半年仍讓無法穩定頸部,就需要接受醫生治療。 4. 視覺尚未發育完全 嬰兒剛出生時雖已能夠分辨明暗,並具有微弱的視力,但要看清事物則要等到3個月以後。由於新生兒活動眼球的神經尚未發育完全,所以有時會呈現暫時性的斜視現象,如果日後一直持續斜視症狀,則需要看診。另外,嬰兒眼白部分有時還會出現一些紅血絲,不久也會自然消失的。 5. 聽覺敏銳 從懷孕7個月左右開始,胎兒就能感受外界的聲音,所以胎兒在出生後馬上就會對聲音做出反應。如果新生兒對很大的聲響都沒有反應,那就可能是有聽覺障礙了。 6. 眼睛能分辨明暗 新生兒雖然視力只有0.01左右,但並非完全看不見,他們的眼睛具有光感,可以分辨明暗。 7. 嗅覺靈敏 媽媽的乳房靠近嬰兒的臉,嬰兒馬上就能準確地尋到乳汁的香味,並把小嘴湊上去吮吸,進食實際上也是人類的本能之一。 8 味覺發達 喜歡甜食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所以,如果給嬰兒吃鹹、酸、苦、辣的東西,他一定會抗拒,並且吐出來的。 9. 皮膚略有泛黃 剛出生的新生兒身體的膚色都會略帶青紫,而且手腳上的皮膚都是皺皺、嫩嫩的。經過一天之後,寶寶就會呈現出玫瑰膚色了。但有時在嬰兒出生後2~3天,皮膚會泛黃,這是新生兒黃疸的正常現象,一般新生兒都會有,大約2周內會消失。有時候新生兒的肌膚會帶有紅斑狀態,這表示身體各部位的血流有差異,也會在1周左右自然消退。 10. 敏感的皮膚 嬰兒對溫度特別敏感,如果洗澡水或調配奶粉的水過熱和過涼,都會讓孩子哭鬧或拒絕。用冰冷的手去觸及嬰兒的肌膚,也會使孩子出現驚嚇反應。 11. 汗水和淚水日漸增加 新生兒由於汗腺和淚腺不夠發達,所以剛出生的寶寶很少流汗、流淚。隨著孩子的生長發育,汗和淚的分泌會逐漸增加。雖有個人差異,但對於流汗較多的嬰兒必須採取防止長痱子的措施。 12. 會分泌「乳汁」 寶寶出生後的3~5天內,無論男女都會有乳房變大的現象,有時還會分泌白色乳汁。這是因?母體雌激素造成的,在1周~10天左右會自然消失。 13. 女嬰的「月經」 男嬰的外陰部與成人的狀態相同,而女嬰的大陰唇卻比較大。並且,女嬰在新生兒期可能會出現微量的新生兒月經和白色分泌物(白帶)現象,這是母體雌激素所造成,只會持續數天,因此不用擔心。 14. 臍帶殘留物 臍帶的殘留物在嬰兒出生後1周左右會自然脫落。新手爸媽可以每天用酒精為臍帶充分消毒,保持乾燥,有助於臍帶儘早脫落。臍帶殘留物脫落後仍要消毒、保持傷口乾燥,1周內最好用紗布覆蓋住傷口。如果長期潮濕或有分泌物,甚至長處紅色肉芽時,就要請醫生診治。 15. 屁股上的烏青 很多小嬰兒在出生時,屁股上有一大攤烏青色斑,有時不僅出現在臀部,腰背部也會出現。這是黑色素細胞聚集成的色素斑,1歲時顏色最深,大約7~8歲時會自然消失。斑有各種種類,如父母擔心的話,最好去看皮膚科。 16. 不用擔心O型腿 新生兒的手腳都是彎曲的,手指經常緊握,身體有僵硬的感覺,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不必多慮。很多父母會擔心孩子的腿怎麼伸不直,是否會有O型腿,其實這些都是新生兒的特點,無須校正。但如果為了使孩子的腿伸直而使用不合身的尿布或衣服,則可能造成髖關節脫臼哦! 17 生殖器腫大 新生兒無論男嬰還是女嬰,都可能有生殖器腫大的現象發生。但這只是暫時性的,約出生後2~3天後會自然恢復正常狀態。 新生兒的種種反射運動 新生兒出現的種種反射運動被稱為原始反射,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發生,3~4個月左右才會消失。 1.驚嚇反射--發生巨響時,嬰兒會受驚地張開雙手,並將手臂伸直。 2.抓握反射--用手指輕輕觸碰嬰兒的手心,嬰兒會主動抓握住成人的手指。 3.吮吸反射--有時嬰兒會自主地用嘴做吮吸動作。 4.腳趾抓握反射--將嬰兒的身體豎起,讓他的腳趾觸及到地板時,嬰兒會做出好像在走路的動作。

坐月子,適合自己最重要!

2013年04月09日
公開
71

嬰兒感知,始於看、聽、摸  每個正常的嬰兒都有驚人的學習能力,給寶寶營造一個美妙的小樂園——一個豐富感知的訓練環境是很重要的。   一、靈動的視覺訓練   1、注視活動:可用硬紙片自制黑白兩色的卡片,約為一塊方瓷磚大,內容可有靶心圖、棋盤圖等對稱性的圖譜,可以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等漢字或放大的父母彩照,也可以把拆開的畫報等放在距離寶寶眼前20厘米處,讓孩子注視。   2、追視活動:用直徑約10厘米的紅球或大吹氣動物或你的笑臉,距寶寶眼前20厘米處,待其注視后,再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或成環形緩緩移動,讓他的視線追隨你移動的物體。   二、多元的聽覺訓練   1、言語:出生后,就可以在寶寶身旁10厘米處輕輕呼喚他的乳名,使他聽到聲音后轉過頭來。每天都要給他念節奏短小,朗朗上口的兒歌,或輕輕哼歌謠。無論是給孩子喂奶、洗澡、換尿布或抱起孩子時,都要在他眼前用溫柔親切、富于變化的語調反復地和他說話,告訴他你正在做什么。   2、音樂:把寶寶在胎兒時聽過的音樂再放給他聽,音量比大人在室內說話的聲音稍大些為宜。你可以結合寶寶的生活起居(如起床、喂奶、做操、游戲、入睡前)播放適當的固定音樂,既可增強寶寶的音樂記憶力,又能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可以給寶寶聽模仿的動物叫聲和大自然中某些音響的音樂,若再配上相應的實物或圖片,讓寶寶看一看,摸一摸,就能使寶寶的聽覺、視覺、觸覺得到綜合的訓練。   3、追聲尋源:用嘩鈴棒、八音盒、鐘表、小杯和小勺、橡皮捏響玩具等多種發生體訓練寶寶的聽覺辨別力和方位聽覺。可先將各種發聲體在寶寶視線內弄響給他聽,并告訴他名稱,待其注意后,再慢慢移開,讓寶寶追聲尋源,當寶寶辨出聲源后,再變換不同距離和方向。   三、觸摸與逗握訓練   寶寶出生后1—2個月內,可用不同質地、適合寶寶小手抓握的物品如撥浪鼓、海綿條、絨布頭、紙卷、小瓶蓋或小積木、芹菜根或者你的手指,放在他的小手里,讓他握一會兒,使他獲得各種觸覺經驗。2個月后,可以在他眼前懸吊一些半固定的玩具,讓他擊打、夠取、抓握,還可以給他做手指按摩操,從手心到手背,到每個手指頭,每天2—3次。   此外,還可以通過逗笑發聲,加速其智力發育。因為逗笑是你”逗“他才”笑“的行為。逗笑是寶寶的感覺系統(視、聽、觸等)與運動系統(微笑)之間建立神經聯系、形成條件反射的標志,是寶寶對你的音容笑貌、逗引、愛撫做出的綜合性的主動回報,是寶寶最初的智力萌

坐月子,適合自己最重要!

2013年04月08日
公開
83

坐月子,適合自己最重要! 鄭志堅◎著 坐月子聽起來好像很麻煩,禁忌多、眾說紛紜,但別擔心,鄭醫師在本篇就要教妳,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坐月子方式。 各位親愛的媽咪,妳是否對於坐月子感到徬徨無助?是否正為下列的問題而煩惱:「做月子是可以運動跟喝水嗎?」、「孩子生下來,如何好好帶孩子又可以夜夜好夢到天明?」、「以前的習俗到底是不是比較有道理,照古法坐月子才正確?」、「月子中心雖然好,但感覺很浪費錢?」、「產婦在月子中心要做的事只有餵奶和休息而已嗎?」、「交給月子中心就可以坐好月子,以後不會腰酸背痛?」、「該怎麼選擇月子中心呢?」 隨著時代演進,坐月子的方式也出現了許多變化。一般常見的坐月子的方式有最傳統的—讓有經驗的婆婆媽媽或職業的坐月子媽媽幫忙、夫妻兩人事先訂購月子餐自力更生坐月子,以及將一切交給坐月子中心等3種;而無論是選擇哪一種,都需考量到4個坐月子時的重要需求:飲食安排、生活護理、產後恢復與寶寶的照料等。所以除了依家庭環境、時間以及經濟狀況等條件來來選擇坐月子的方式,還要真實的把這4個需求評估進來,才能讓月子做得輕鬆愉快。 坐月子方式比一比 以下就這4種需求來分析各個坐月子方式有哪些優缺點: 需求一:產後恢復 婆婆媽媽來幫忙 專業坐月子中心 小夫妻自己坐月子 優點 很體貼,總是擔心新手媽咪的體力不夠。很多事情都幫媽咪做好。 每天該做什麼運動,都能給予非常專業的指導。幫助新手媽咪儘快恢復產前狀態。 可以依據自己的愛好選擇產後恢復運動。自己掌握強度和進度,不受他人意見干擾。 缺點 太保守,甚至不同意做產後恢復體操,總會要求絕對臥床。 如果與家中長輩觀點不一致,有時夾在中間,會覺得有點麻煩且一些私密性問題難以啟齒。 凡事要自己來,觀念又不一定做得正確,感覺比較辛苦,可能會擔心做錯,也容易得不到充分休息與恢復。 需求二:生活護理 婆婆媽媽來幫忙 專業坐月子中心 小夫妻自己坐月子 優點 因為是親人,尤其是自己的媽媽來照顧,再害羞的新手媽咪都能接受且自在。 專業護理人員在母乳哺餵等方面能給予信心和指導。及時的幫助及排除困難,能讓新手媽咪覺得很安心,可以放心坐月子。 沒有長輩盯管,心情總是較為自在,自己的計畫自己擬定。 缺點 萬一有些事情不順心意,礙於情面會不好意思直說,甚至曾聽說與娘家媽媽大吵的例子。 費用不便宜。 最初的幾天可能會力不從心,而且手忙腳亂,容易坐不好月子。 需求三:飲食安排 婆婆媽媽來幫忙 專業坐月子中心 小夫妻自己坐月子 優點 媽媽或婆婆掌廚,自然知道女兒或媳婦的口味與喜好。餐餐都盡心盡力,發乳湯,鯽魚湯、豬腳湯、排骨湯等好料從不馬虎。 每日3餐3點心,按照科學的方法提供最佳飲食內容與均衡營養,甚至可以客製化服務。 自己最瞭解自己的喜好。想吃什麼就煮什麼,沒人會來干涉。 缺點 婆婆或媽媽做菜的熱情過高,往往食物過量,逼得新手媽咪要喝下整鍋湯。為了讓家人高興,只能努力地吃下去,不然就拉老公一起進補。 口味未必是妳喜歡的,需要一段磨合的時間過程。 產後可能讓你覺得體力不支,容易馬虎對付,或經驗資訊不足。 需求四:寶寶照料 婆婆媽媽來幫忙 專業坐月子中心 小夫妻自己坐月子 優點 外婆或奶奶照料小寶寶絕對用心,而且又有豐富的育兒經驗。 護理人員都是受過專業訓練並且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照料理寶寶通常是熟練且專業,面對突發事件較能冷靜處理。 可以親手料理寶寶的一切,感受其中的樂趣與感動。而且只要夫妻觀念一致就好,不用管老人家的意見。 缺點 有些老人家堅持自己的育兒方式,例如:容易給寶寶穿太多衣服、堅持不能吹到風甚至餵食中藥粉。 擔心護理人員與寶寶不知是否投緣,不知護理師是否會很用心照顧自己的寶寶。 缺乏實戰經驗,遇到突發狀況無人可在第一時間商量,有時會覺得孤立無援,再加上作息受寶寶影響,可能無法妥善休息。 給準媽咪的「坐好月子計劃」 女人一生可能只坐1次或2次月子,所以,要想確切落實「坐好月子計劃」, 就一定要做好預習的功課。 功課一:確定坐月子地點 如果妳選擇在家坐月子,那麼家裡的房間採光、通風均要良好,並且先對此房間進行清掃,做好通風、除塵、殺蟑、清洗空調濾網等工作,而這些務必在新手媽咪出院前完成,媽媽和寶寶的寢具也都要在太陽下曬過或消毒過。此外,若是選擇去月子中心坐月子,應該提前去實地考察,並且辦妥預約手續,不過坐月子中心的花費的確比較高,適合預算較多的媽咪。關於選擇月子中心的注意事項,我們將在本篇「坐月子中心完全攻略」中說明。 功課二:確定照顧者 無論是請媽媽、還是請婆婆來幫忙,或是請鐘點歐巴桑等,也都要事先早做安排。如果是親屬來照顧,可以請她們待產時就來陪伴。若要請別人照顧,則應該事先面試,找好人選,以免等分娩後才發現找不到人那就麻煩了。要注意的是,照顧者的工作範圍要明確,做飯、採買、打掃、洗衣、夜間照顧寶寶等事項,一定要先說好,才不會事情一來一團亂。 功課三:建立新習慣 譬如:習慣開購物清單。購物之前開列所需的物品,不論是給自己還是給別人看,清楚明瞭寫進備忘錄,把購物單放在顯眼的地方,隨時增減項目。再來是習慣讓別人幫妳採買、學會與家人溝通、描述妳想要的東西等等。因為接下來會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能親自採買。所以妳也可嘗試學習上網購物,當不方便上街時,這樣的購物方式會很適合。 再次提醒,媽咪們一定要把握好這一特殊時期的保健新觀念,使坐月子期間可以達到最佳休養與調整,把握良機,享受一段愉快、安全、健康的坐月子生活。 (資料來源:方舟文化 提供)

副食品》每階段可以吃的食材參考(4-6個月.7-8個月.9-11個月.1 歲)

2013年04月07日
公開
53

副食品》每階段可以吃的食材參考(4-6個月.7-8個月.9-11個月.1 歲) . FacebookPlurkYAHOO! . . ●未滿六個月要吃副食品的低過敏食材:(強烈建議四個月開始吃副食品) •地瓜、白米、酪梨、高麗菜、紅蘿蔔、白綠花椰菜、南瓜、蘋果、木 瓜、葡萄、梨子、雞肉 . •TIPS:強烈建議嘗試香蕉 雖然非低過敏食物 但是寶寶們很愛 可以增加食慾 •過敏體質每樣新食物建議嘗試七天 觀察是否有過敏現象  非過敏體質則至少嘗試四天以上 以觀察是否有過敏現象  不管何種 體質 都可能對特定食物過敏 像最普通的蘋果 也是有人會過敏  每個人可能過敏的食物都不同 所以一定要耐心一樣樣的慢慢嘗試  才能知道 寶寶吃到什麼食物會過敏不舒服 甚至便秘拉肚子等等狀況 ●4-6個月 •蔬菜:高麗菜、紅蘿蔔、綠花椰菜、白花椰菜、南瓜、青江菜、馬鈴薯、地瓜、米豆、蘋果、山藥、芋頭、菠菜、小松菜 •其他:香蕉、米豆、毛豆、婉豆、新鮮栗子、梨子、酪梨、葡萄、木瓜、哈蜜瓜、桃子、李子、豆腐、蘋果 •肉類:白肉魚(鱈魚、鯛魚等)、雞肉、高湯(雞湯、魚湯、昆布湯等) ●7-8個月 •蔬菜:萵苣、小黃瓜、番茄、大頭菜、小白菜、大白菜、蛋黃、洋蔥、大黃瓜、青椒、紅黃椒、芥藍菜、秋葵、茄子、油菜 •其他:黑白芝麻、西瓜、生鮮菇、蘑菇、無調味海苔、豆類(扁豆、四季豆、毛豆、皇帝豆、豌豆等)、各種穀類(燕麥、蕎麥、小米等)、橘 子、葡萄柚、柳丁 •肉類:雞肝、鮭魚、旗魚、鮪魚、蛋黃、雞肉、豬肉、肝 ●9-11個月 •蔬菜:蘆筍、玉米、白蘿蔔、菜豆、芹菜、韭菜、蔥、豆芽菜、冬瓜、茼蒿 •其他:堅果類、水蜜桃、草莓、黃豆、奇異果、菇類 •肉類:藍綠魚皮的魚(如秋刀魚)、牛肉 ●12個月:蜂蜜(一定要滿一歲才可吃)、全蛋 •週歲後大致上所有的食物都可嘗試了 要注意軟硬以及大小適合寶寶即可  像 是糖果、花生、椰果等等都很危險 還先不要讓小朋友吃喔! 《副食品:高湯製作與保存》柴魚昆布湯.蔬菜湯.雞高湯.豬高湯小魚乾湯魚湯 ◎柴魚昆布湯 材料: 水500ML 昆布10公分左右(用濕布拭淨 不可水洗) 柴魚10克 製作: 1. 昆布放入水中開中火 2.快沸騰的時候拿出海帶 3.放入柴魚然後關火 4.柴魚都沉底後 將高湯過濾 這樣就完成了 ◎蔬菜湯 材料: 水600ML 季節性蔬菜約100克 (我們做菜要丟掉的高麗菜心、紅羅蔔頭等等都可利用) 製 作: 1.將全部蔬菜切成碎碎的(輕鬆隨意就好) 2.將切好的蔬菜放入水中後 開中大火 3.水滾後轉中小火續煮30分鐘 4. 將高湯過濾後 完成 ◎雞高湯 材料: 水600ML 雞骨架1副、雞翅膀4隻、雞肉100克三選一(洗乾淨後剁一剁) 製作: 1. 先隨意起一鍋水 開火讓水大滾 2.將雞放入大滾中的水 燙約10秒後取出(川燙去血水) 3.將準備好的水600ML跟燙好的雞肉一起放入 鍋中 4.開中火 待沸騰後 轉成小火續煮1小時 5.將高湯仔細過濾後 完成 ◎豬高湯 材料:水600ML、賓阿骨15根(洗淨) 製作: 1.將賓阿骨放入水中 2.開中大火 水滾後轉成小火續煮1.5小時 3.將高湯過濾後 完成 ◎小魚乾湯 材料:水600ML、小魚乾20克(較大隻的就切成兩半) 製作: 1.將小魚乾裝到棉袋中(滷東西的中藥 包那玩意) 2.把棉袋放入水中約40分鐘 3.開中火 水快滾的時候把棉袋取出即可 ◎魚高湯 材料:水500ML、虱目魚魚骨2副或肉100克(洗淨) 製作: 1.虱目魚魚骨跟水放入鍋中 2. 開中大火 水滾後轉成小火 小火續煮1個小時 3.將高湯仔細過濾後 完成 ◎保存方法 將放涼的高湯放入製冰盒(可買有蓋子的、或用保鮮膜較衛生),變成冰塊後倒入保鮮盒(把製冰盒背面拿去沖水,扭一扭就很 容易取出,不一定要買軟製冰盒),要幾顆就拿幾顆,取用上非常方便,盡量於一星期內用完,最多不超過兩星期。

發乳食物秘方大公開(1)~ (2)

2013年04月06日
公開
65

發乳食物秘方大公開 (1) 10位網友媽媽秘訣分享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有源源不絕的乳汁給寶寶喝。加入母乳媽媽的行列之後,妳一定聽過傳說中的「發乳食物」,聽說,喝了或吃了發乳食物之後,奶水就有如泉湧,驟減的奶量也可以很快追回來。到底,發乳食物幫助發乳的秘密是什麼?究竟要怎麼吃,才能讓發乳食物達到最大效果? Q&正在坐月子,擔心奶水不夠,是否應該多吃 「發乳食物」來幫助乳汁分泌? 坐月子期間,傳統常吃的麻油雞、豬腳花生湯就是很好的發乳食物,媽咪只要均衡飲食,保持充足睡眠、多休息,這個期間最重要的是多給寶寶吸吮,刺激泌乳激素分泌,奶水自然就會充足。但應避免吃麥芽、韭菜等會抑制乳汁分泌的食物。 原理篇 三大因素•影響乳汁分泌 在揭開發乳食物的秘方之前,必須先了解造成奶量減少的真正原因。振興醫院營養師鐘子雯表示,母乳媽媽就好像是一個母乳製造廠,要製造源源不絕的乳汁,妳需要1.乳汁生成的司令官─泌乳激素的持續分泌;2.製造乳汁的工廠良好運作─健康的母體;以及3.足夠的乳汁原料─發乳食物與水。這三大因素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發生狀況,都可能讓奶量減少。反之,想要成功追回奶量,也必須對症下藥,找出原因,才能讓所攝取的發乳食物發揮最大效果。 1.乳汁生成的司令官─泌乳激素 泌乳激素是腦下垂體分泌的一種荷爾蒙,它會刺激乳房中腺體組織的泌乳細胞分泌乳汁。當寶寶吸吮乳房時,泌乳激素才會開始工作,製造奶水提供寶寶下一餐使用。因此,「多吸多健康」,給寶寶多吸吮,多刺激,就能促進奶水分泌,就是這個道理。 Tip 多吸就對了 如果,媽媽吃了很多的「發乳食物」,卻沒有增加給寶寶吸吮的次數,奶量並不容易追回來,而含有高油脂的「發乳食物」的熱量,還可能留在媽媽身上,使得媽媽難以「消瘦」! 2.製造乳汁的工廠─母體的健康狀況 俗話說:乳汁是母血生化而成的,也因此,如果製造乳汁的工廠─母體因為熬夜、疲累、月經周期等原因而導致氣血不足,奶量當然就會減少。保持充足睡眠、多休息、或多吃幫助補氣血的食材,補充足夠的發乳原料,再加上讓寶寶多吸吮,就能「追奶成功」。 Tip 多休息•補氣血 有些發乳食物具有補氣血的作用,例如「養肝茶」、紫米紅豆湯等具有滋補養身的作用,搭配這些食物,多休息,奶量就會增加。 3.製造乳汁的原料─發乳食物與水 為什麼喝湯湯水水可以幫助發乳,喝果汁的發乳效果卻相當有限?秘密就在於食物的營養成分。能夠幫助發乳的食物,大都具有「高蛋白、高油脂」的營養成分,除了每天攝取2000∼3000c.c.的湯湯水水之外,母乳媽媽每天多吃這類食物,補充足夠的原料,奶水就會源源不絕。 Tip 乳汁營養關鍵 媽媽所攝取的食物會反應在所制造的乳汁成分上,妳是否發現,為什麼有時候製造的乳汁比較濃稠,有時候卻比較稀?高油脂、高蛋白這兩大營養成分是製造乳汁的主原料,對於飲食清淡,嚴格節食,少吃肉類的媽媽來說,即使每天喝了很多的湯湯水水,奶水的量很充足,但是,所製造出來的奶汁也可能是稀稀水水的,寶寶喝了可能很快就餓了,這時候,媽媽就得多吃含有高蛋白的食物,補充乳汁原料了。 Q&A我餵母乳快滿6個月,最近因為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奶量有明顯減少的情況,我嘗試各種發乳食物,但是奶量仍然無法恢復到之前的水準,請問應該如何改善? 為什麼發乳食物對某些人有效,對某些人卻似乎效果不明顯呢?發乳食物根據其對人體的主要作用,可概略分為兩大類:補氣血,或是補充乳汁原料。若媽咪每天都能夠均衡的攝取各種食物,但卻因為睡眠不足使得奶量減少時,應該多攝取幫助補氣血的發乳食物,例如紫米紅豆湯、養肝茶等,並且讓自己充分休息,再增加給寶寶吸吮的頻率,刺激泌乳激素作用,才能對症下藥,提升奶量。 解析篇 網友媽媽推薦的發乳食物大公開 這些發乳食物幫助發乳的秘訣為何?請營養師來說分明。 備注:以下發乳食物依據對人體的主要作用分纇,「排名」不分先後,建議媽媽們根據自己奶量減少的原因來補充,並且充分休息,增加寶寶吸吮的頻率,三管齊下才能讓乳汁源源不絕,製造優質的母乳。 一、 補氣血、養生息 品名 主要食材 熱量(以每100c.c.為單位) 加乘作用 市售發乳茶 茴香、小茴香 約30-40 Kcal(有糖) 無糖茶包則零熱量 紅棗枸杞茶 紅棗、枸杞 約20-30 Kcal(茶的濃度越高、連紅棗一起吃則會增加熱量) 可加黃耆,即成養肝茶。補氣補血。 雞精 雞精 0 kcal 高蛋白質、豐富胺基酸,可提神補氣。 山藥薏仁豆奶 山藥、薏仁、黃豆 約40-60kcal 可健脾胃、補氣血,黃豆含高蛋白,是優質乳汁原料。 紫米紅豆湯 紫米、紅豆 料50g、水50g,熱量約80-90 kcal 補氣血,調經通乳 麻油雞湯 麻油、雞肉 20-40 kcal 補氣血、補五臟 杜仲燉牛肉 杜仲、牛肉 清湯約10-20 kcal 補腰、補血、高蛋白質。 二、 補充乳汁營養原料 品名 主要食材 熱量(以每100c.c.為單位) 加乘作用 熱奶茶 茶、奶精 約60kcal(加糖) 可選擇鮮奶,避免攝取過量奶精,因有些奶精含有反式脂肪酸。 黑麥汁 黑麥、忽布花 約60∼80 kcal 含維生素B群,建議飯後喝。避免選擇含有酒精成分的黑麥汁。 豆漿 黃豆 約40-60kcal(加糖) 含豐富雌激素,高蛋白,可每天喝兩杯。 芝麻糊 芝麻、奶精 約70 kcal 高油脂、高鈣。 花生豬腳湯 花生、豬腳 清湯約20-30 kcal 含膠質,油脂。建議連豬腳一起吃,補充蛋白及膠質。 鮮魚湯 鮮魚、薑絲 清湯約0 kcal 蛋白質、胺基酸,建議連魚肉一起吃,可補充DHA。 香菇雞湯 香菇、雞肉 清湯約10-20 kcal 高蛋白質,雞肉去皮可避免攝取過量油脂。 鮮蚵湯 鮮蚵、薑絲 清湯約0 kcal 高蛋白,高油脂。可搭配麵線當主食。 青木瓜排骨湯 青木瓜、排骨 清湯約10-20 kcal 青木瓜含蛋白分解酵素,可促進乳汁分泌。 發乳食物秘方大公開 (2) 聰明吃對發乳食物 你是否發現了這些發乳食物都有「高油脂、高蛋白」的共通性?因為這兩大成分正是製造乳汁的原料。但是,有些媽媽卻表示,這些發乳食物並不是人人有效,究其原因,還是要回到「奶量減少」的根本原因來思考。 Tip 1 定時排空乳房 如果,媽媽是因為太疲累,那麼,在補充發乳食物時,就應該選擇能夠幫助補氣血的發乳食物,並且充分休息,還要定時擠乳,移出奶水。此外,如果媽媽是因為飲食不均衡,則應該多攝取含高油脂、高蛋白的湯湯水水,並且連肉一起吃,才能製造優質母乳。 Tip 2 留意熱量及養分 在選擇發乳食物時,也應該留意所含的熱量及營養成分,如果吃了以後卻沒有增加寶寶吸吮的頻率,達到增加奶量的效果,這些額外攝取的熱量,就可能留在自己身上,造成體重上升! 分享篇 網友媽媽的發乳秘訣大公開 備註:以下媽咪排序不分先後。 (母乳經驗值:6個多月) 我家小祐子六個多月,還在餵母奶,而且量一直都很充足,我的發奶及維持源源不絕母奶經驗是,不為了要恢復身材而刻意減肥,減少食量或不吃東西,可是也要避免吃過量,因為會越來越胖,哈!!重點是三餐一定要吃,而且要均衡,這樣寶寶也能藉由母乳獲得均衡的營養。由於我是個不富有的媽媽,所以沒辦法去買什麼發乳飲品,所以我採用傳統食補方式,讓自已發乳,我不吃韭菜,因為人家說會退奶,所以一直不敢吃,我平常除了正常飲食外,我會多補充海鮮類,例如:蚵仔、蛤仔及魚類,尤其蚵仔特別有效,每次吃完我就會漲奶,豬腳效果也不錯,不一定要煮花生豬腳,一般滷豬腳也行,就是膠質較多的食物對發奶都蠻有效的,水量或牛奶加起來一天也都會喝3000c.c.,而且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睡眠充足,因為我曾經因為一陣子睡眠不足,導致母乳量減少,但恢復正常作息後,奶量就回來囉!跟大家分享! 小樹兒(母乳經驗值:5個月) 我的寶寶已經5個月了,我是全母乳,也有在工作。我喝的泌乳茶很有效喔!大家可以試試看:*黃耆 5錢 *當歸 1錢 *麥冬 2錢 *通草 1錢 *玉竹 2錢 *杜仲 1錢 *枸杞 3錢 *龍眼肉 5錢 *黑棗 5顆 *紅棗 5顆 *甜菊葉0.3錢 *水 1800c.c.左右。*瓦斯大火煮開轉小火30分鐘。*亦可用電鍋外面水放150c.c.~~200c.c.左右。 IRIS(母乳經驗值:5個多月) 我全母奶5個多月還在餵喔!黑麥汁、雞湯、魚湯和湯湯水水的東西多喝,多吃有營養的東西,營養均衡,奶量就會足喔!要多喝開水最重要,一天要3000c.c. +睡眠要充足+堅強的意志力=源源不絕的ㄋㄟㄋㄟ! 我在懷孕時就決定給baby最好的,不斷的上網爬文(母乳協會)、看書、收集資訊,剛開始時很辛苦,需要不斷的熱敷+按摩+排空,直到奶量建立,連出國,機上,機場廁所裡都有我擠乳的蹤影,晚上睡覺都很少一覺到天亮!因為我不想錯過夜晚的黃金時刻(泌乳激素晚上分泌較多),但辛苦總算是值得,baby有源源不絕的ㄋㄟㄋㄟ啦!看著她一天天健康的長大,就知道我的堅持是對的喔! panda 吃的部分:雞肉、蚵仔、蕃薯葉(地瓜葉)、豬腳、飯、魚肉、蝦子或海鮮(媽媽或小朋友有過敏的甲殼類不要吃)、大豆卵磷脂。 湯的部分:魚湯、雞湯、青木瓜排骨湯、豬腳花生湯。 飲料:黑麥汁、豆獎、比菲多、牛奶、紅豆湯。 重點:要有充足的睡眠。加油! Ella(母乳經驗值:7個月) 我本身都喝喜X的哺乳飲品茶包,雖然有點貴,但為了可以讓寶寶有足夠的奶量,還是覺得花的很值得,我個人覺得還蠻有效的啦!提供參考。目前還不打算退奶,想讓寶貝吃到滿週歲左右。 莫莫(母乳經驗值:4個多月) 花生燉豬腳,還有魚湯,我都常常喝ㄟ,還有鮮奶、豆漿、黑麥汁等等。黑麥汁真的超有效的唷!當然還有個重點就是多吸多健康啦,多給寶寶吸ㄋㄟㄋㄟ就對啦! Eva(母乳經驗值:2個半月快3個月) 我是同時養兩個喔!我自己的寶寶並且供應我小姑的女兒,她現在4個半月了。黑麥汁、雞湯、魚湯、排骨湯,還有牛肉就是補充鐵質也是有用喔!豆漿、米漿……每天一顆孕補錠,營養較均衡。 櫻桃媽Vivian(母乳經驗值:1個月) 我是認為,要有毅力堅持親餵下去,別擔心bb會有問題,我也是撐了快1個禮拜才開始有奶量!現在聽到bb在哭乳汁就會自動滲出來,當然黑麥汁可以當作口渴的補充飲料。 幸福小甜心(母乳經驗值:1年2個月) 我覺得晚上一定要喝魚湯,最好是鮭魚湯,真的非常有效喔!另外,還可以喝黑麥汁和花生豬腳湯,也可到中藥行買發乳汁的藥材回家煮來喝。總而言之,就是一定要多補充湯湯水水就沒錯啦!我們家寶貝萱萱現在已經一歲兩個月了,目前還在持續喝母乳中喔! 呼嚕喵(母乳經驗值:快4個月) 晚上喝鮮魚湯特別有效,喝花生豬腳湯要小心花生是過敏原,山藥薏仁豆奶我也有在喝,但不曉得有沒有影響奶量。其實,最重要的是多補充水分,白開水也行,然後睡眠充足,睡眠不足也是奶量的大敵哦! ~原文刊載於2009年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退奶的方法集錦

2013年04月05日
公開
69

退奶的方法 徹底斷了母乳後,媽媽還是不停地漲奶,怎樣才能完全地退奶呢?多數媽媽希望自然退奶,萬一斷奶中有特殊狀況,還能繼續哺乳,如果使用藥物退奶就沒有這種機會了。可是漲奶的滋味真不好受,下面就推薦給大家6種有效的退奶辦法。 1 內服炒麥芽水。 炒熟的麥芽泡水當茶飲。 2 內服花椒紅糖飲。 花椒12克,加水400毫升,煎成250毫升,加入紅糖30克,飲服,每日1劑,連服2劑。 3 內服陳皮甘草茶。 陳皮24克、甘草6克,水煎,多次飲服。 4 內服韭菜。 準備斷奶後就開始把涼拌新鮮韭菜當菜吃,退奶效果不錯。 5 外敷發酵的麵團。 用發酵的麵團敷在乳房上,避開乳頭,再包上保鮮膜,穿上偏小的內衣即可。一日換1∼2次麵團,一般敷3∼5日後把乳房中的奶全部擠掉就不再産奶了。 6 退奶針或退奶藥 至醫院打退奶針或吃退奶藥,直接抑制泌乳激素分泌。(有媽媽認為打退奶針,會使胸部下垂明顯) 輕鬆退奶有方法 門診護理師吳慧美 哺乳是件很自然的事,而退奶也可以很輕鬆。很多人因害怕退奶問題,而不餵母乳,其實是件很可惜的事。 餵奶是嬰兒吸得多,乳房就製造更多的奶水,如果吸得少,乳房就製造較少的奶水;反之,完全停止吸乳;乳房就停止產生奶水。 奶水沒有移出,乳房的分泌就減少,腺體細胞中殘存的奶水,會產生壓力,抑制奶水的分泌。 退奶的方法有下列: 1. 逐漸減少哺乳的次數,如先減掉早餐,改由配方奶取代。 2. 停止乳房護理及排乳,以減少乳房的刺激。 3. 在飲食方面,著重減少水分攝取,如吃魚但不喝魚湯,所以在退奶期間並不用太擔心營養不足的問題。 4. 穿較緊的胸罩2至3天,穿著緊身、具支持性的胸罩。 5. 不要再按摩及熱敷乳房,而改採局部冰敷,以減輕脹奶疼痛。 6. 如疼痛不適,依醫囑給予止痛劑。 7.可配合中醫的生麥牙配方的服用,達到退奶。 8. 多吃菲菜,也可以幫助退奶。 9.避免攝取過多水分及發奶飲食,如雞湯、魚湯、海鮮類食物等。 10.可攝取較多的退奶飲食,如韭菜、人蔘等。 11. 必要時可以依照醫師囑咐,服用退奶藥,約服用兩週。 注意事項: (1) 如想再繼續哺乳,只需回復餵奶的方法,將前24小時乳汁擠出。 (2) 如有使用藥物,停藥後24小時,即可繼續哺乳。 (3) 退奶很簡單,將不是拒絕哺乳的理由。您說是嗎? 退奶的方法 乳房不僅是女性最顯著的第二性徵,也是廣義生殖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乳房的發育及其功能與婦女的生理特點密切相關。 中醫很重視乳房與經絡、臟腑與氣血的密切關係,因是《陽明(經絡名)胃經(經絡名)貫乳》中有「乳房屬胃」之說;足厥陰肝經(經絡名)上行胸膈,分佈在胸腏,繞乳頭而行,可見「乳頭屬肝」;是少陰腎經(經絡名)亦藉經絡,與乳房相聯。沖任二脈起於子宮,上行關元穴達胸中。肝、胃、腎、沖任二脈與婦女的生理關係最大,而且都與乳房、乳頭、乳內直接相連,影響著乳房的發育和生理功能。 乳房與氣血也密切相關,因乳汁由氣血所化,來源於水谷之精微,胃者水谷之海也,因此胃與乳汁有密切關係。若產婦胃口不好或飲食減少,常會產生乳汁減少或無乳汁。中醫掌握了以上乳房生理特點,在調整乳房功能與治療乳疾上,大大提高了療效。 母乳是嬰兒最佳的天然食品,餵母乳也能使嬰兒與母親的關係更密切。目前餵母乳活動大力受到提倡,但是許多產婦經過一段時間餵母乳後,用退奶針退奶往往效果比剛生產時退奶的效果差,乳汁退不徹底也成為產婦的另一種煩惱,產婦因此問題而求助於中醫甚多。 所謂「斷乳」是指哺乳期屆滿,或分娩後因某些原因而無法哺乳時,採用藥物使乳汁分泌逐漸減少,漸至無乳汁者稱為「斷乳」,又稱「回乳」或「退奶」。 退奶的方法有: (一)炒麥芽, 三兩,水煎當茶飲,奶退則停服。麥芽有開胃消食、下氣回乳、消乳脹的功能。 (二)紅花、歸毫、赤芍、牛七。水煎服,具活血、化瘀、退奶的功能。 (三)針刺光明、足臨泣穴(穴道名)。中等刺激,留針15分鐘,每日一次。也可按摩以上穴道。 一般的產婦採用以上方法退奶數天就有效,若退奶一段時間效果仍不佳可能合併其他因素。若乳汁仍自出,量少清稀、乳房無脹痛、面色萎黃、頭暈心悸、倦怠等,就要合用益氣固攝法退奶。 若乳汁仍自出,量少、質濃、乳房脹硬、咽乾口苦、心煩易怒或便秘、小便黃等,則需採用疏肝清熱法退奶。當然,自己退奶愈退愈糟時,最好求助於有經驗的醫師

六道副食品 提升寶寶腸胃消化力

2013年04月04日
公開
98

六道副食品 提升寶寶腸胃消化力 六道副食品 提升寶寶腸胃消化力 綠花椰、甜豌豆、萵苣菜是常見的「綠色食材」,豐富的維生素與膳食纖維,能夠幫助寶寶腸胃蠕動,提升消化力,更讓寶寶元氣滿滿、健康加分! 執行�陳宇雙 採訪諮詢�新店耕莘醫院營養師李佩霓 攝影�詹建華 食譜設計•營養說明�新店耕莘醫院營養師李佩霓 適合5∼6個月的寶寶 菜芽馬鈴薯濃湯 材料 綠花椰菜芽40公克、馬鈴薯60公克、蔬菜高湯適量 做法 1、綠花椰菜洗淨後,以滾水煮熟,用乾淨的剪刀取其菜芽待用。 2、馬鈴薯洗淨後,去皮切塊,以電鍋蒸熟待用。 3、在調理機中加入馬鈴薯、菜芽及適量高湯,攪打均勻後即完成。 熱量 57.8Kcal 蛋白質 2.7g 脂質 0.2g 醣類 11.3g Point 綠花椰含豐富維生素C,是同等份量檸檬的3.5倍。 營養小重點 綠花椰菜營養多多,含有維生素C、葉酸和多種礦物質(鈣、鉀、鉻、碘);其中維生素C含量最為豐富,是檸檬的3.5倍(同等份量比較之下)。 適合5∼6個月的寶寶 菜芽蛋黃蒸 材料 綠花椰菜芽40公克、蛋黃1個、蔬菜高湯適量 做法 1、 綠花椰菜洗淨後,以滾水汆燙,用乾淨的剪刀取其菜芽待用。 2、 以調理機將剪下之菜芽打成泥狀,與蛋黃、適量高湯放入小碗中拌勻。 3、 小碗加蓋後,以電鍋蒸熟即完成。 熱量 142.9Kcal 蛋白質 7.4g 脂質 11.8g 醣類 1.8g Point 為使蒸蛋較易凝固,且避免寶寶過敏,只需取蛋黃製作即可。 營養小重點 綠花椰菜還含有多種植化素,如檞皮素、β-胡蘿蔔素、口引口朵等,都是抗氧化小尖兵,且具有抗菌、抗發炎等作用。 適合9∼11個月的寶寶 甜豌豆蝦仁稀飯 材料 甜豌豆2大匙、白軟飯1/4碗、蝦仁30公克、蔬菜高湯適量 做法 1、 甜豌豆洗淨,放入滾水汆燙至熟透,撈出後將其外皮去除,再用調理機打成泥狀。 2、 蝦仁洗淨,放入滾水中汆燙至熟透,剁成碎末狀待用。 3、 將蝦仁末、甜豌豆泥、蔬菜高湯及白軟飯一起放入鍋中,以小火煮至湯汁收乾一半即完成。 熱量 123.8Kcal 蛋白質 6.6g 脂質 0.3g 醣類 23.0g Point 豌豆可以幫助寶寶舒緩脹氣,是煮寶寶粥的不錯選擇。 營養小重點 以中醫說法,豌豆具有利小便、補中益氣的作用,對於稍有脹氣的寶寶來說,給予適量豌豆稀飯也是不錯的選擇。 適合9∼11個月的寶寶 甜豌豆洋芋甜點 材料 甜豌豆2大匙、馬鈴薯70公克、哈密瓜50公克 做法 1、 甜豌豆洗淨,放入滾水中汆燙至熟透,撈出後將其外皮去除,再用調理機打成泥狀。 2、 馬鈴薯洗淨,去皮切塊,以電鍋蒸熟後壓碎成泥狀,待用。 3、 哈密瓜洗淨,去皮取其果肉切碎,待用。 4、 將上述所有處理好之材料放入小碗拌勻即完成。 熱量 82.9Kcal 蛋白質 3.2g 脂質 0.4g 醣類 17.0g Point 馬鈴薯含有豐富蛋白質、礦物質與維生素,是寶寶副食品很重要的食材之一。 營養小重點 甜豌豆含有多種營養素,如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葉酸、維生素C及多種礦物質,是成長中寶寶良好的副食品食材來源之一。 適合1歲以上的寶寶 萵苣葉肉飯捲 材料 結球萵苣 30公克、里肌豬肉片50公克、白軟飯 1/5碗、鹽少許 做法 1、 豬肉片洗淨後,抹上少許鹽,以電鍋蒸熟待用。 2、 萵苣葉洗淨,以滾水汆燙後撈起,切小段待用。 3、 在豬肉片上依序平鋪適量白軟飯及萵苣葉,捲起後即完成。 熱量 152.1Kcal 蛋白質 10.6g 脂質 4.3g 醣類 16.8g Point 選擇長條形的豬肉片,能夠讓飯捲包起來更漂亮喔! 營養小重點 萵苣菜所含的鐵質,在蔬菜中算是相當高的,對於成長中需要鐵質的寶寶來說,給予富含萵苣葉的料理,有助於預防或改善貧血現象。 適合1歲以上的寶寶 萵苣菜豬肉粉絲湯 材料 結球萵苣30公克、瘦豬肉片35公克、粉絲1/3把、蔬菜高湯適量、鹽少許 做法 1、 萵苣葉洗淨,切成小片;豬肉片洗淨,切成小片,放入滾水中汆燙至變色後撈出;冬粉泡水使其軟化,切小段待用。 2、 蔬菜高湯放入鍋中煮開,放入萵苣葉以小火煮至熟軟,再加入小片豬肉及冬粉,續煮約五分鐘後,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完成。 熱量 109.3Kcal 蛋白質 8.9g 脂質 3.7g 醣類 9.8g Point 冬粉需泡水使其軟化,切成小段讓寶寶好入口。 營養小重點 萵苣所含的維生素A,在蔬菜當中算是高的,維生素A是預防夜盲症的重要營養素,想要讓成長寶寶具有良好視覺能力,可多給予寶寶富含萵苣葉的料理。 李佩霓 現職�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營養師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   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研究所碩士 ~原文刊載於2011年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玩具要對不要貴隨手可得的教育性玩具

2013年04月03日
公開
68

玩具要對不要貴隨手可得的教育性玩具 . . 幾乎所有寶寶可以安全玩的玩具,都是他可以從中學習的好教材。 寶寶的學習是經由感官來進行的,也就是:他的眼睛、他的眼睛、他的鼻子、他的嘴巴、他的手指以及他的耳朵。你可以試著給他一些可以刺激他各種感官的手工玩具,而下列的玩具只要花幾分鐘就可以做好了,且是免費的呦!當你的寶寶長大到下個階段或是把它們玩壞了的時候就把它們給丟了吧,寶寶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對寶寶而言,玩具乃是學習的工具,而罐子和木頭的湯匙等簡單的家庭用品往往就是很棒的玩具了,所以如果你花錢買玩具的話,要確定那些玩具對寶寶而言是安全無虞的。不要讓寶寶玩任何有著可能會噎著寶寶之零件的玩具,且要檢查玩具是否有會傷害寶寶的銳利邊緣或端點。 助於提升寶寶的肌肉控制和平衡能力、認識大小概念的玩具。 ☆ 許多不同大小、顏色以及形狀的玩具。 ☆ 不會破的鏡子。 ☆ 以有彈性的塑膠所做成之汽車及卡車等有輪子的玩具。 ☆ 各種大小的球。 ☆ 內容有真實照片的硬紙板書。 ☆ 玩具電話。 ☆ 可以發出聲音的玩具,例如:音樂盒及可以擠壓的玩具或是嘰嘎作響的熱鬧箱(busy boxes)。 檢查玩具的大小是否符合安全標準: 你可以用廁所裡捲桶衛生紙的紙捲來判斷一個玩具的安全性;如果玩具能由紙捲的中央通過,那就表示它的尺寸太小了,不適合你的寶寶玩。 噪音發聲器: 找幾樣可以製造噪音的東西。你可以考慮的選項有:撥浪鼓、未開封的盒裝米、大型的哨子和鬧鐘。當你和寶寶坐在一起的時候,你可以搖搖撥浪鼓並和他聊聊它的聲音,並將這個聲音與搖盒裝米的聲音作比較。你也可以輕輕的吹哨子,然後把鬧鐘的聲音開開關關的。接著和寶寶談談這些不同的聲音。 聞聞各種香味: 你可以收集各種有著有趣的味道的東西,例如:香皂、薄荷、蠟燭或是乳霜。你可以先少量的放在你的手掌或手指上,然後將它拿到寶寶的鼻子前並和它聊聊這個味道。例如,你可以說:「這是香皂,我們洗澡時會用到它。你喜歡它嗎?」。 感受戶外的感覺: 把寶寶帶到戶外去,然後把毯子鋪在草地上讓他坐著。你待在寶寶身邊並且用手和寶寶隨時保持身體上的接觸,讓他伸手去碰碰草。你可以和寶寶聊聊他是如何感受它們的,例如:濕、乾、以及有刺的。你還可以把他抱到沙坑、人行道、或是公園裡的椅子上。然後再一次的讓寶寶接觸地面,你可以運用像:暖和、冰冷、粗糙、柔細的、崎嶇不平以及堅硬之類的詞彙。 看看動物: 你可以從舊雜誌上剪下許多大型的動物圖片,然後和你的寶寶一起看這些圖片。你可以指著圖片,然後告訴寶寶有關這種動物的事情。你還可以模仿該種動物所發出的聲音,例如你可以拿出羊的圖片,然後告訴寶寶說:「這是羊的頭,它的全身都有鬆軟的羊毛,羊的會用咩咩咩的叫聲來說話」。 玩得開心也可以玩得環保 你可以把以下各項「漂亮的垃圾」留下來給你的寶寶玩,把它們玩到破爛之後再把它們丟掉。因為你永遠會將有許多乾淨且堅固的替代品。 ☆ 硬紙捲。 ☆ 空紙盒。 ☆ 以肥皂和水清洗過後的空塑膠雞蛋盒。 ☆ 清洗過後之無蓋的牛奶或果汁空罐。

寶寶便秘的應對方法

2013年04月02日
公開
99

寶寶便秘的應對方法 新生兒出生之後,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喝拉撒睡,好讓自己快快長大。然而,有些孩子解便時會特別用力,甚至雙頰脹紅;有的寶寶則是好幾天沒有大便,難道嬰幼兒也會有便秘的「症頭」嗎?家長又該如何應對? 文�李佩璇 採訪諮詢�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潘俊伸 攝影�陳炳煌 化妝髮型�游姿青 演出�媽咪賴韻如&澄澄 我家寶寶便秘了嗎? 以成年人來說,如果解便時必須用很大的力氣,感覺肛門口的糞便硬得像石頭,或是好幾天沒有解便,稱這種情況為「便秘」,然而對嬰幼兒來說,只要太早 出現成形的條狀大便,可能就是便秘了。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潘俊伸表示,寶寶便秘的情形比想像中還要常見,大約有一半的嬰幼兒有過便秘的 經驗,也常因為解便的問題前來求診。 找出寶寶解便的習慣 由於嬰幼兒的腸胃發育還沒成熟,排便不順也無法以言語表達,潘俊伸醫師建議家長要觀察和記錄寶寶的成長情形。從出生開始,家長就可以準備一本專屬的筆記本,記錄孩子的排便情形。 累積一段時間的記錄後,就可以抓出孩子排便的習慣,像是一天大2至3次,通常是喝完奶後或是下午洗澡前等。大便的分量和狀態也是重點,可以從軟硬度 和顏色來做初步觀察,潘俊伸醫師表示,如果發現寶寶大便的次數變少、顏色變深,或是從糊狀變得形狀較完整,甚至變得較粗、較硬,都可能是便秘了。 但要提醒的是,每個孩子的腸胃發育程度和排便狀況不同,必須以寶寶自己的排便紀錄做比較標準,和其他孩子比較無參考價值,有些媽咪看別的寶寶一天換 很多次尿布,就以為孩子便秘了,實則是不同孩子的排便習慣不同而已。潘俊伸醫師認為,觀察記錄的目的就是找出孩子的習慣,只要跟平常的習慣相比,在寶寶的 排泄出現異常時,就能及早發現。 便秘的可能原因 一般來說,影響到寶寶生理和心理的平衡狀態時,像是飲食和生活型態出現變化,這時候寶寶可能會突然便秘,通常在換奶和開始吃副食品的過度時期,較容易有便秘的情形出現。 當寶寶滿6個月之後,光喝奶已經無法滿足孩子的身體所需,就要開始添加副食品。潘俊伸醫師表示,寶寶吃副食品的情形會影響腸胃蠕動,有的孩子太晚接觸副食品,或是接受度不高、吃得少,還有挑嘴、只吃某些食物的寶寶,腸胃蠕動的情況較不理想,就容易出現便秘的情形。 成年人知道一天三餐定時定量對身體好,對寶寶來說也一樣,若孩子喝奶的量忽多忽少,也會引起腸胃蠕動不正常,變成便秘的原因。另外,孩子生病時必須服藥,有些藥品含抗組織胺成分,就會抑制腸胃蠕動;總而言之,吃藥和飲食不正常,是引起寶寶便秘的主要原因。 除了生理的因素之外,心理壓力也會間接影響寶寶,潘俊伸醫師認為,大約5至6個月的寶寶開始會認人,因此突然更換主要照顧者,如:保母、公婆;或是搬家、換房間變換環境等,有些孩子會出現焦慮和睡不好的反應,影響食欲和腸胃運作,也可能是造成便秘的因素。 嬰幼兒「嗯」不出來的反應和症狀 如果發現孩子的排便習慣和常態不同,或是好幾天沒有解便,家長先觀察是否有無故哭鬧、肚子脹或碰到肚子就反抗的情形,可能就是便秘。因為寶寶的肛門還沒成熟,還不懂解便的使力方法,所以便秘會先從寶寶腸子的不舒服反應出來,而不會看到他們很明顯用力在解便。 母奶V.S配方奶•便便狀況大不同 寶寶的排泄狀況跟喝下去的ㄋㄟㄋㄟ息息相關,喝母奶和配方奶會有不同的解便狀況。 母奶寶寶•解便次數和吸收有關 母奶寶寶剛出生的解便次數比較多,甚至每次喝奶都會解便,大部分是金黃色的糊便,糊便很好解,只要肚子一用力就可以解出來,因此不容易便秘。1至2個月之後,母奶寶寶解便的次數會減少,大約一天2至3次;到了再大一些,則可能出現好幾天才解一次便的情形。 潘俊伸醫師表示,有些完全喝母奶的寶寶,因為腸胃吸收的狀況很好,因此沒有什麼殘留物形成糞便,潘俊伸醫師說:「母奶寶寶通常3到5天解一次便,甚 至碰過1至2個星期才解一次大便。」只要孩子沒有出現哭鬧、腹脹的情形,食欲旺盛不受影響,全母奶寶寶就算好幾天沒解便,家長也不必太擔心。 配方奶寶寶•留意食欲和活動力 潘俊伸醫師表示,一般來說,由於配方奶的鐵質含量比母奶多,鐵質一多,寶寶的大便就會偏硬,加上嬰幼兒腸道對配方奶的吸收較不完全,和喝母奶相比會有較多殘留物質,如果水分被吸收掉後,糞便又被積在腸道裡較久,水分被吸得愈乾就愈容易便秘。 2至3個月大配方奶寶寶的大便,不像母奶寶寶是完全的糊狀,為比較成型的軟便,但基本上仍是「一整坨」的形狀。若小於5至6個月大寶寶的尿布上,出現小顆黑硬的小羊大便,或是一整條成型的糞便,潘俊伸醫師表示,這樣的大便都太硬了,表示孩子已經有便秘的情形。 配方奶寶寶一天大約會排便2〜3次,腸胃常常蠕動,糞便停留在腸道的時間不會很久,基本上不會有便秘的情形。如果發現大便開始變硬,或是有哭鬧及不喝奶的情形,更甚者連續三天都沒有解便,就要趕快帶到小兒科就診,以免寶寶肛門口的糞便變得太硬,造成腸子和肛門口的傷害。 便秘應該請醫師診療嗎? 通常配方奶寶寶若三天都沒有「下落」,就應該馬上帶到小兒科請醫師診療,因為拖得愈久會愈難處理。潘俊伸醫師表示,就算是一般的便秘,因為寶寶的肛 門很小,因此較難治療,大部分會先把肛門口的糞便挖掉,有時候寶寶4〜5天都沒解便,會發現有一大坨乾硬的糞便擋在肛門口,全部都塞住了,當然解不出來。 嬰幼兒大約要2歲以後才能以蒸餾水或食鹽水灌腸,6個月以下的寶寶如果便秘,醫師會先以棉花棒刺激肛門口,幫助最硬的糞便排出;到了7至8個月大, 會試著以手撐開肛門幫助解便。潘俊伸醫師提醒,因為嬰幼兒的直腸和肛門都很脆弱,這些治療動作家長不能自己做,可能造成肛裂或直腸破損,還是要交給專業的 醫療人員。 如果大便還是很硬,就會開軟便劑或增進腸胃蠕動的藥給寶寶服用,潘俊伸醫師認為,吃藥是最後的辦法,能不吃就不吃,一旦養成吃藥的習慣,只會對藥物養成依賴性,變成惡性循環且無解,還是必須從寶寶的飲食來改善。 寶寶老是便秘?小心巨大結腸症 潘俊伸醫師表示,以嬰幼兒來說,便秘做為一種疾病的徵兆比較少,常見的有「巨大結腸症」,除此之外大部分是腸胃功能未發育成熟的問題。巨大結腸症指寶寶直腸的神經發育不佳,剛出生時不容易發現,大約2至3個月後,寶寶便秘的情形就會愈來愈嚴重。 因為糞便到了直腸之後,無法刺激直腸的蠕動,寶寶沒辦法把糞便解出來,通常解出來的大便都會很粗,或者堆積在肛門口而無法排便。如果寶寶有便秘的情形,通常醫師會做肛門的指診,確認肛門的收縮情況,如果確認罹患巨大結腸症,就要儘早開刀治療,以免影響寶寶長大後的排便。 幫助寶寶保持腸胃暢通 嬰幼兒如果有便秘的現象,家長可以透過一些小秘訣幫助寶寶增進腸胃蠕動,使解便的過程更順利。 重視水分的攝取 在寶寶以奶水做主食時,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但開始吃副食品之後,就必須留意孩子每天喝的水量。潘俊伸醫師認為,嬰幼兒整天喝水的量,要跟喝奶時攝 取的量相當才足夠;舉例來說:寶寶的體重每增加一公斤,就要多喝80〜100c.c.的奶,因此8〜9公斤的寶寶一天就要喝800〜900c.c.的水, 總而言之,每天喝奶加上水的量必須足夠。也可以觀察換尿布的次數和重量,一般9個月大的寶寶一天要換5至6次,如果發現尿布次數減少、摸起來輕輕的,就是 水量攝取不足。 有些寶寶會排斥喝沒有味道的水,潘俊伸醫師建議可以給孩子喝稀釋過的果汁,以果汁:水大約1:5的比例稀釋,嘗試不同味道、調整濃度,慢慢找到孩子願意接受的狀況,1歲以上的孩子則可以喝蜂蜜和黑棗汁,對軟便有不錯的效果。 副食品食材的選擇 對配方奶寶寶來說,還沒有開始吃副食品之前,只能以奶水為主食,不可能多吃蔬菜水果或多喝水,會比較容易便秘,因此副食品的食材選擇很重要,潘俊伸醫師建議可以選擇纖維質多的食材,像是香蕉、地瓜、小黃瓜、菠菜、蘋果和番茄,都是很好的選擇。 至於全母奶寶寶加入副食品前較少便秘情形,但若對副食品的接受度不高,或是水喝得太少,在從喝母奶到吃副食品的過度期中,就容易發生便秘,這時家長就要多費點心思,增加寶寶對副食品和喝水的接受度。 引導寶寶養成定時解便的習慣 對成年人來說,上大號是很平常的事情,其實解便的時候必須先放鬆外括約肌,而家長可以透過一些動作來幫助寶寶學習放鬆。在寶寶還不會坐的時候,可以 觀察他的排便的習慣,在差不多要排便時以順時鐘按摩肚子,引導寶寶發出「嗯〜」的聲音,幫助孩子肚子用力,久而久之寶寶會知道這個時間和動作,就表示該大 便了。 到了寶寶9至10個月大,大便開始變得比較硬,需要確實的放鬆外括約肌才能解便,大便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潘俊伸醫師表示,家長自己在上大號時, 可以讓寶寶在旁邊坐小馬桶,讓他慢慢習慣坐著上大號。或是在差不多要大便時,讓寶寶包著尿布,抱著孩子讓他做屈膝的動作,像坐在馬桶上大便的姿勢一樣,這 種姿勢肛門括約肌比較容易放鬆。配合寶寶的排便時間,抱著孩子做這個動作,慢慢的他就知道,做這個動作就是要便便了。 但潘俊伸醫師也提醒家長,並非每個孩子都做得到定時排便,家長要多一點耐性,讓孩子覺得這件事情很好玩,不要給寶寶太多壓力,千萬不可以說:「為什麼都大不出來?」這樣負面的話。如果能夠正面的從小訓練,通常孩子到了2至3歲時,練習自己排便就會比較順利。 腸胃保健康的小法寶 潘俊伸醫師表示,有的寶寶天生腸胃蠕動情況較差,常有便秘的情形,可以選擇吃合適的益生菌,幫助孩子的腸道增加好菌,促進腸胃蠕動。另外就是注意睡 眠的品質,適度的睡眠能幫助身體的荷爾蒙正常運作,足夠的睡眠會促進生長激素分泌,生長激素會告訴身體:「現在肚子餓了,該吃東西了!」因此睡不好就會影 響食欲,吃得少便秘會更嚴重,而嚴重的便秘又會引起腹脹、腹痛,寶寶就更不想吃東西,要避免這樣的惡性循環,記得讓寶寶睡得好喔! 潘俊伸醫師 現任�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 經歷�中國醫藥學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潘俊伸小兒科診所院長 學歷�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 ~原文刊載於2012年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嬰兒感知,始於看、聽、摸

2013年04月01日
公開
51

嬰兒感知,始於看、聽、摸  每個正常的嬰兒都有驚人的學習能力,給寶寶營造一個美妙的小樂園——一個豐富感知的訓練環境是很重要的。   一、靈動的視覺訓練   1、注視活動:可用硬紙片自制黑白兩色的卡片,約為一塊方瓷磚大,內容可有靶心圖、棋盤圖等對稱性的圖譜,可以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等漢字或放大的父母彩照,也可以把拆開的畫報等放在距離寶寶眼前20厘米處,讓孩子注視。   2、追視活動:用直徑約10厘米的紅球或大吹氣動物或你的笑臉,距寶寶眼前20厘米處,待其注視后,再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或成環形緩緩移動,讓他的視線追隨你移動的物體。   二、多元的聽覺訓練   1、言語:出生后,就可以在寶寶身旁10厘米處輕輕呼喚他的乳名,使他聽到聲音后轉過頭來。每天都要給他念節奏短小,朗朗上口的兒歌,或輕輕哼歌謠。無論是給孩子喂奶、洗澡、換尿布或抱起孩子時,都要在他眼前用溫柔親切、富于變化的語調反復地和他說話,告訴他你正在做什么。   2、音樂:把寶寶在胎兒時聽過的音樂再放給他聽,音量比大人在室內說話的聲音稍大些為宜。你可以結合寶寶的生活起居(如起床、喂奶、做操、游戲、入睡前)播放適當的固定音樂,既可增強寶寶的音樂記憶力,又能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可以給寶寶聽模仿的動物叫聲和大自然中某些音響的音樂,若再配上相應的實物或圖片,讓寶寶看一看,摸一摸,就能使寶寶的聽覺、視覺、觸覺得到綜合的訓練。   3、追聲尋源:用嘩鈴棒、八音盒、鐘表、小杯和小勺、橡皮捏響玩具等多種發生體訓練寶寶的聽覺辨別力和方位聽覺。可先將各種發聲體在寶寶視線內弄響給他聽,并告訴他名稱,待其注意后,再慢慢移開,讓寶寶追聲尋源,當寶寶辨出聲源后,再變換不同距離和方向。   三、觸摸與逗握訓練   寶寶出生后1—2個月內,可用不同質地、適合寶寶小手抓握的物品如撥浪鼓、海綿條、絨布頭、紙卷、小瓶蓋或小積木、芹菜根或者你的手指,放在他的小手里,讓他握一會兒,使他獲得各種觸覺經驗。2個月后,可以在他眼前懸吊一些半固定的玩具,讓他擊打、夠取、抓握,還可以給他做手指按摩操,從手心到手背,到每個手指頭,每天2—3次。   此外,還可以通過逗笑發聲,加速其智力發育。因為逗笑是你”逗“他才”笑“的行為。逗笑是寶寶的感覺系統(視、聽、觸等)與運動系統(微笑)之間建立神經聯系、形成條件反射的標志,是寶寶對你的音容笑貌、逗引、愛撫做出的綜合性的主動回報,是寶寶最初的智力萌

仔細揣摩嬰兒所特有的個性

2013年03月31日
公開
51

仔細揣摩嬰兒所特有的個性 .  寶寶從他一出生起就會表現出獨立的個性。你可以從他的基本活動中看出這一點。他也許很少哭,甚至在累了的時候也很平靜很快樂。或者,他可能喜歡關注,餓了、累了或無聊了的時候就會通過哭來告訴你,并且十分起勁和堅決。    喂奶的時候,寶寶可能會很容易接受乳房或奶瓶,吸吮得很好很滿足。或者,他會很難纏,吮一會兒奶就要鬧一鬧,哭一哭或喊叫,讓你難受。他也可能很能忍餓,在喂奶的時候表現得很耐心,能躺著不動;或者,他會顯得很不耐心,并在吮奶后吐掉許多。    他可能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很少生氣。或者,他可能一連幾個小時醒著,很小就停止睡午覺,總是要人陪他玩,甚至只有幾周大時就不肯一個人待著。    你的寶寶可能是社交型的——喜歡有人陪伴,喜歡擁抱、玩具和人。或者他不是這樣。他可能對大部分事物表示拒絕。    輔助措施    信任、熱情和外向是從最初的幾個月里開始養成的。在這段時間里,你必須把大部分與人相處的基本方法教給你的寶寶。最重要的是,你所做的一切都要是積極的,你所表達的—切都要是明顯的;笑是你表示快樂、贊同、愛和高興的最重要的工具:接著就是聲音。嬰兒們對充滿愛意的、贊許的、歡樂的和開心的低音和高音都十分敏感,他們也會對安慰的、令人舒服的、令人平靜的語調作出反應。避免使用尖銳的、不高興的語調。   和觸摸及其他表示愛意的身體動作一樣,身體接觸——你的體溫、你和他身體的親近以及你身上的氣味——也是十分重要的。   不停地鼓勵他,經常獎勵他,時時表揚他,盡可能贊同他,總是充滿愛意地說他的名字。盡可能多地說“我愛你”。用表揚和鼓勵強化所有好的性格。   時刻回應他想獲得關注的要求,否則孩子會認為自己無足輕重。從而停止向你要求。與他對視,面對他,用手勢和觸摸來交流有價值的感情。   不要消極;用分散注意力的技巧來應付寶寶身上出現的消極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