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fanny(kitt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12年12月24日
公開
81

新手媽媽的難題!寶寶你到底在哭什麼?

新手媽媽的難題!寶寶你到底在哭什麼? . 媽媽的難題!寶寶你到底在哭什麼?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小寶寶哭不停,新手媽媽憂鬱上身。據統計,2週大的嬰兒平均每天哭1.75∼2小時;. 6週時則可能平均每天2.75小時,甚至達3個小時,寶寶一天哭的時間還真不少,. 不過寶寶哭多半都是因為生理反應,可能有什麼樣的需要,但很多時候你根本不知道他到底怎麼了. !你知道嗎?新手媽媽發生產後憂鬱,對寶寶是有影響的,小兒科醫師黃瑽寧說,產後憂鬱的媽媽. ,他們的寶寶有腸絞痛(或不穩定氣質)的機率顯然較高。高焦慮母親的嬰兒比較愛哭,. 情緒較難以撫慰;研究發現,高焦慮母親的從超音波偵測到胎兒有較多的身體活動,. 表示出生的嬰兒比較愛哭。其實寶寶哭分成兩大原因,有生理需求或者心理需求,. 首先要看的其實是比較容易判斷的生理。如果寶寶因為餓了哭,通常會有哪些反應?. 職能治療師徐瑜亭指出,寶寶肚子餓時可能會有嘴張開、吃手指、嘴巴有吸吮吞嚥等動作,. 若還沒有喝到奶就會開始哭,所以假使媽媽撫摸碰觸換尿布等都沒用,那就直接餵奶吧。. 母奶寶寶喝飽了會自己放開乳頭且有滿足的表情,所以盡可能提供母乳是最正確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當孩子開始找的時候就應該要餵奶,而不是等他哭。如果每次都等寶寶哭才餵奶,. 漸漸他就會失去安全感,也失去耐心。另一種則是心理因素,黃瑽寧醫師也表示,. 寶寶八個月左右開始有分離焦慮,任何孩子都會面對,只是程度不同。顧名思義,分離,就哭,. 就是分離焦慮;這是正常的發展,不是疾病。分離焦慮問題是無法避免的,重點是如何陪伴度過。. 因為分離焦慮的過程如果不好好陪伴,孩子只會越來越難帶,甚至成為冷漠的人。. 環境因素也是會造寶寶突然哭鬧的原因,黃醫師說,不同敏感的寶寶對刺激的反應不同,. 有人是聲音,有人是光線,也有是味道,顏色。徐老師也表示,臨床上. 常看到寶寶因為環境刺激過多導致大哭,例如聲光或搖晃等刺激,. 所以媽媽可先找出過多的刺激源並將之移除,再用撫摸擁抱等觸覺刺激來安撫孩子平穩情緒。. 如果安慰嬰兒30分鐘未果,可以將寶寶用毛巾捆起來,放在一個安靜沒有光線的房間,大家安靜,. 讓他漸漸的睡去。他可能會掙扎一下,但終究是要睡的。但從房間裡傳出孩子的哭聲,. 一般媽媽都受不了,乳汁一直分泌,所以建議媽媽用耳機塞住耳朵,聽個音樂,鬧鐘設定15分鐘以後,. 再去看看孩子睡著了沒。 .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AP.z8haQERU60ZOKsMKQNHJV/article?mid=7512

2012年12月24日
公開
74

新手媽媽的難題!寶寶你到底在哭什麼?

新手媽媽的難題!寶寶你到底在哭什麼? . 媽媽的難題!寶寶你到底在哭什麼?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小寶寶哭不停,新手媽媽憂鬱上身。據統計,2週大的嬰兒平均每天哭1.75∼2小時;. 6週時則可能平均每天2.75小時,甚至達3個小時,寶寶一天哭的時間還真不少,. 不過寶寶哭多半都是因為生理反應,可能有什麼樣的需要,但很多時候你根本不知道他到底怎麼了. !你知道嗎?新手媽媽發生產後憂鬱,對寶寶是有影響的,小兒科醫師黃瑽寧說,產後憂鬱的媽媽. ,他們的寶寶有腸絞痛(或不穩定氣質)的機率顯然較高。高焦慮母親的嬰兒比較愛哭,. 情緒較難以撫慰;研究發現,高焦慮母親的從超音波偵測到胎兒有較多的身體活動,. 表示出生的嬰兒比較愛哭。其實寶寶哭分成兩大原因,有生理需求或者心理需求,. 首先要看的其實是比較容易判斷的生理。如果寶寶因為餓了哭,通常會有哪些反應?. 職能治療師徐瑜亭指出,寶寶肚子餓時可能會有嘴張開、吃手指、嘴巴有吸吮吞嚥等動作,. 若還沒有喝到奶就會開始哭,所以假使媽媽撫摸碰觸換尿布等都沒用,那就直接餵奶吧。. 母奶寶寶喝飽了會自己放開乳頭且有滿足的表情,所以盡可能提供母乳是最正確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當孩子開始找的時候就應該要餵奶,而不是等他哭。如果每次都等寶寶哭才餵奶,. 漸漸他就會失去安全感,也失去耐心。另一種則是心理因素,黃瑽寧醫師也表示,. 寶寶八個月左右開始有分離焦慮,任何孩子都會面對,只是程度不同。顧名思義,分離,就哭,. 就是分離焦慮;這是正常的發展,不是疾病。分離焦慮問題是無法避免的,重點是如何陪伴度過。. 因為分離焦慮的過程如果不好好陪伴,孩子只會越來越難帶,甚至成為冷漠的人。. 環境因素也是會造寶寶突然哭鬧的原因,黃醫師說,不同敏感的寶寶對刺激的反應不同,. 有人是聲音,有人是光線,也有是味道,顏色。徐老師也表示,臨床上. 常看到寶寶因為環境刺激過多導致大哭,例如聲光或搖晃等刺激,. 所以媽媽可先找出過多的刺激源並將之移除,再用撫摸擁抱等觸覺刺激來安撫孩子平穩情緒。. 如果安慰嬰兒30分鐘未果,可以將寶寶用毛巾捆起來,放在一個安靜沒有光線的房間,大家安靜,. 讓他漸漸的睡去。他可能會掙扎一下,但終究是要睡的。但從房間裡傳出孩子的哭聲,. 一般媽媽都受不了,乳汁一直分泌,所以建議媽媽用耳機塞住耳朵,聽個音樂,鬧鐘設定15分鐘以後,. 再去看看孩子睡著了沒。 .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AP.z8haQERU60ZOKsMKQNHJV/article?mid=7512

2012年12月23日
公開
62

適當休息,擺脫媽媽手

許多媽媽在生產之後,除了長時間抱著寶寶餵乳,就連家務打理及採買生活日 用品,都必須一手包辦;久而久之,才發現自己握拳或提重物時,手腕都會產 生劇烈疼痛,就診之後,才知道罹患了俗稱的「媽媽手」。到底「媽媽手」會 為患者帶來什麼樣的困擾,又要如何治療及預防呢? 其實,罹患媽媽手不只是產後女性的專利,就連部分懷孕婦女也有相同困擾, 只是兩者的致病原因不盡相同。最重要的是,不管是產後婦女或是準媽媽,平 時都應避免手部長時間執行某些特定動作,才能妥善保養手部肌肉,以免發 炎、痠痛等後遺症影響到日常作息。 【媽媽手的致病原因】 相信生產後的女性,對「媽媽手」一詞必定不會感到陌生,新光吳火獅紀念醫 院復健科主任謝霖芬表示,媽媽手的臨床名稱是「迪奎文氏肌腱腱鞘炎」,常 見的受傷部位為大拇指短伸肌及長外展肌,一旦使用肌肉的方式錯誤,就會造 成大拇指基部連接手腕的地方產生劇烈疼痛,無法輕易彎動,進而造成生活諸 多不便。常見的致病原因如下: 與寶寶的互動 如果媽媽長時間以不良姿勢抱寶寶、餵乳及擰毛巾,或是常陪寶寶玩「舉高 高」等遊戲,就容易造成此疾病找上門來,甚至在為寶寶包尿布的時候,手掌 抓握寶寶的力道與動作控制不當,久而久之都會導致手腕疼痛。 運動傷害 有些運動會特別需要使用到手腕與手臂的力量,例如:乒乓球、高爾夫球及保 齡球等,如果長期執行這些活動,沒有適時讓手部獲得休息,也會罹患所謂的 媽媽手。因此,不僅是產後婦女,就連部分運動員也是此疾病的好發族群。 工作因素 平均來看,多數女性的肌肉力量都不如男性來得強大,所以在搬重物的時候, 便容易造成肌肉傷害。如果媽媽身為寶寶的主要照顧者,就必須在工作與家庭 之間,為手部的活動量取得平衡點,平時應儘量避免長時間執行大量的勞力工 作,適時伸伸懶腰、放鬆筋骨,才不會為手腕、手臂及腰部帶來太大負擔;此 外,由於現代科技日新月異,許多家庭都有設置電腦,如果經常使用滑鼠,或 是身為文書工作者的媽媽們,都容易發生手腕痠痛的情形,所以每間隔半小時 到一小時就該休息。 懷孕中的準媽媽 謝霖芬主任指出,準媽媽到了懷孕後期,體內會分泌一種名為「鬆弛素」的荷 爾蒙,為的就是讓骨盆腔周圍的關節韌帶肌腱能產生鬆弛的作用,讓子宮不會 受到骨盆腔的擠壓,使胎兒得以順利成長及出生,但同時也將連帶影響其他部 位的關節,造成支撐力減弱,使肌腱容易受傷,所以導致有些還未「卸貨」的 準媽媽,在生產前就已經感受到媽媽手帶來的困擾。 簡易診斷媽媽手 許多媽媽察覺自己罹患媽媽手,就醫治療時,往往症狀都已經惡化到很嚴重的 地步,謝霖芬主任表示,其實媽媽們平時可以藉由一些簡單的手部動作,自行 檢測是否有罹患媽媽手的可能。 第一種方式是先以四指包覆大拇指的方式,握緊拳頭,手腕儘量往小指的方向 彎曲,藉此牽張肌腱,觀察是否會誘發疼痛感,才能察覺有無罹患此症。 第二種檢測方式更為容易,媽媽可以先比出「讚」的手勢,再用另一手的食指 用力壓住比「讚」的那隻大拇指,兩個指頭的力量相對抗,若感到疼痛,就代 表比「讚」的手可能有罹患媽媽手的疑慮。有些患者會因為手腕腱鞘腫大,導 致患部產生明顯的硬塊,這時就不宜延遲病情,應立即至醫院就診,才不會使 病況急轉直下。 1、以四指包覆大拇指,並將手腕儘量往小指的方向彎曲。 2、用另一手的食指用力壓住比「讚」的大拇指,若感到疼痛,就代表可能有 罹患媽媽手的疑慮。 治療方式 謝霖芬主任表示,如果媽媽手已經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讓患者因此感 到劇烈疼痛,一般都會建議使用注射類固醇的方式,才會得到較為顯著的舒緩 效果。醫師會將少量的類固醇打入患者腫脹的腱鞘內,注射1∼2次之後,便可 達到8、9成的效果,但注射之後必須保護肌腱1∼2週,儘量減少手腕及大拇指 的活動量,才不會使治療成果付諸流水。若病情尚輕微,沒有明顯腫脹情況的 話,媽媽在家中可以用熱毛巾自行熱敷,但如果發生腫脹,就須改為冰敷。 此外,有些媽媽比較怕痛,不太願意打針,也可服用口服消炎止痛藥,不過此 方法的缺點,就是效果不如打針來得顯著,所需的治療時間可能也會比較久, 少數患者也會有腸胃方面的副作用。 原文刊載於2012年1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轉貼網站:華人健康網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7996

2012年12月22日
公開
66

寶寶生病時的食療五方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免疫力總有高低起伏。當寶貝生病時,最令爸媽困惑的往往是,「生病該怎麼吃?」。以下提供五種常見疾病的飲食原則,藉由吃對食物,幫寶貝解除不適,也有助於早日復原。 對症食療1:發燒了,怎麼吃? 幼兒大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成熟,加上本身對病毒及細菌的防禦能力薄弱,很容易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發生高燒現象。首先,幼兒發燒時,胃口往往不佳,不要勉強進食,但務必多補充水分。飲食要以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少量多餐為原則。 除了溫開水外,中醫也推薦稀飯上層的米湯(俗稱「糜」),內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熱量,且容易被腸胃吸收,有助於維持寶寶的生理機能。其次,清蓮藕湯、綠豆粥,或草莓汁、柳丁汁、番茄汁等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果汁,也能清熱退燒,幫助身體代謝有害的病毒或細菌。 對症食療2:腹瀉了,怎麼吃? 秋冬季節,小兒腹瀉相當常見。孩子年紀愈小,就愈需謹慎對待。 如果孩子症狀輕微,活動力正常,能吃能睡,就不要急著吃止瀉藥;一旦孩子全身無力、腹瀉不止、完全無法進食,就不能輕忽,務必及時就醫。 幼兒腹瀉時,應避免油膩的飲食,改以清淡為佳,避免刺激腸黏膜。在治療小兒腹瀉時,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使用米湯加少許鹽的淡鹹粥。新加坡大學也發現,許多腹瀉脫水的嬰幼兒無法吸收市售的補充液,施以米湯卻效果顯著。米湯既可補充營養,又不增加腸胃負擔,可說是腹瀉的最佳食療方。 如果幼兒呈現輕度腹瀉脫水,可補充「口服電解液」,避免嚴重脫水。但應避免飲用市售的運動飲料,因為內含糖分偏高,往往增加腸道內滲透壓的負擔,易造成腹漲。針對持續兩週以上的慢性腹瀉,吳建勳推薦可健脾胃、止水瀉的山藥粥;也可試試茯苓糕,能利水滲濕,減少腸道多餘水分。 對症食療3:喉嚨痛,怎麼吃? 咽喉炎是幼兒常見的上呼吸道疾病,若是沒有伴隨發燒、咳嗽等症狀,可能三天內就會痊癒。吳建勳提醒爸媽,不要隨便給孩子吃喉片、喉糖,因為這類產品剛含在口中會頓覺舒服,但含久了反而導致喉嚨更乾。還不如多喝溫開水、不冰的酸梅湯、檸檬汁、清蓮藕湯、蘿蔔湯,效果會比較好。 在修復上呼吸道的黏膜細胞時,維生素A、C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可以多讓寶貝攝取南瓜、紅蘿蔔、木瓜、黃綠色蔬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奇異果、草莓、葡萄柚、紅椒、綠花椰菜等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提升免疫細胞抵禦入侵病毒的能力。 此外,日本民間仍流傳一道治喉痛妙方「醋漬冰糖金桔」:在「金柑甘露煮」(金桔加冰糖隔水燉煮)中加入黑醋,取少許加溫水稀釋飲用。由於黑醋含豐富的胺基酸和礦物質,可滋潤喉嚨的黏膜,同時具有殺菌效果。 對症食療4:異位性皮膚炎,怎麼吃? 每逢季節交替,患有先天性過敏遺傳體質的小朋友免不了東搔西摳,甚至抓到皮破血流。 吳建勳在書中提醒家長,除了避免讓孩子吃烤、炸、辣、蛋、海鮮等容易引發搔癢的食物外,平日不妨多攝取清熱解毒的食物,減少過敏機率。最簡單的做法莫過於菊花普洱茶,泡普洱茶時加幾朵菊花,就能清肝退胃火;或清煮苦瓜湯,不加排骨,煮好後加少許鹽即可;或黑豆、綠豆各半加水煮爛,加點糖,就能達到解毒消炎的作用。 對症食療5:氣喘發作怎麼吃? 台灣地區氣喘兒高居亞洲之冠。吳建勳指出,許多家長總以為,當孩子長大後,氣喘就會自動好轉。事實上,如果在青春期沒治好,恐會影響發育,導致身體瘦弱或長不高。在加強食療方面,他建議氣喘兒多吃茯苓糕、山藥、蓮子菱角湯、杏仁茶等,可除濕、增加氣管抗病力。針對容易咳嗽氣喘的孩子,他特別推薦山藥甘蔗湯。做法是,甘蔗一節削皮切小塊,加山藥一塊,加水五碗一起燉煮,滾沸三分鐘即可。 ◎參考資料:《育兒中醫智慧》(吳建勳著�康健出版)、《親親寶貝免疫力》(吳建勳著�自然風出版)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7997

2012年12月21日
公開
59

沒有人一出生就會帶小孩,所以遇到挫折別煩惱

沒有人一出生就會帶小孩,所以遇到挫折別煩惱 【〈產後別憂鬱〉破除「母性本能」迷思】 文�特約記者鄭曉蘭 不少女性看到可愛寶寶時,都會不自覺地發出「好可愛」的驚叫聲。但是似乎也有不少女性就是對人見人愛的小寶寶提不起勁,又或納悶:「可愛是可愛,但是根本沒辦法溝通,是要怎麼照顧啊?」甚至有人會因此質疑:「我是不是缺乏所謂的『母性本能』呀?」 ⋯⋯ 另外也有一些新手媽媽,面對整天哭鬧的小寶寶不知所措時,也常萌生這樣的疑問:「母性不是種『本能』嗎?那我怎麼沒辦法應付眼前的情況呢?我是不是一個不稱職的母親呢?」 「母性本能」也常被部分男性當作規避育兒責任的最佳藉口,總認為:「我沒有這樣的本能,做不來也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你知道嗎?以生物學角度而言,所謂的母性本能根本不存在。而且早在兩百年前就有相關實驗證實,相關論點只是父權社會下營造出的一種「偽」常識。 <實驗有證明>母性後天培養 強過本能 許多人一提起母性本能,就會聯想到「女性與生俱來的特有能力,能自然而然地無條件關愛、照顧嬰幼兒」,然而至今已有多項實驗證明,女性其實不具備上述本能。 首度提出此論點的法國學者巴登特(Elizabeth Badinter)對於當時許多女性將兒女送到外地寄養,或委託奶媽照顧的現象感到不解,深入調查後所得到的結論指出,女性容易投注愛情的對象並非「自己所生」的孩子,而是「自己照顧」的孩子。 另外還有一項著名實驗,同樣支持「母性為後天培養,並非本能」的相關論點。克勞斯(M.H.Klaus)以及肯奈爾(J.H.Kennel)兩位醫學博士所進行的實驗,將產後不久的母子分成兩組:A組是讓母親產後短暫看過孩子一眼,生產四至八小時後,讓母子進行短暫接觸。其後每隔四小時,讓母親僅藉由哺乳與孩子接觸。B組則是在母親產後三小時內,就進行一小時的母子交流。其後每天也比A組多五小時的母子交流時間。實驗結果顯示,B組很明顯對孩子投注較多關注與情感。 換言之,所謂的「母性」並非本能,而是後天學習行為,是母親在產後藉由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逐漸培養。而分娩後不久的親子互動也會對此「本能」造成莫大影響。 許多產科醫院就是根據此理論,採用分娩後的母子同室制。不過,科學家已在哺乳動物身上,不論男女,發現面對如嬰兒或小動物等嬌小、渾圓或柔軟形狀生物,就會無條件萌生憐愛的基因。所以,不論父親或母親對於長時間接觸的親生子女,自然而然就能萌生一股強烈愛情。 東京家政學院大學家政學部教授吉川晴美對此表示,「『男主外、女主內』在以往社會中是種常態。在此歷史背景下,一般才會對於『女性天生具備無條件關愛子女的能力』,深信不疑吧。所謂的「母性本能」,應該也是男性願望的表徵。不過,以目前的社會型態而言,不論男性或女性都能培養出這樣的「母性本能」。 <Check Point>心理準備好 新媽別憂鬱 換言之,只要能夠破除「母性為本能」的迷思,相信有不少女性都能夠大大鬆一口氣。因為,男性的育兒能力不見得遜於女性,而女性在面對育兒時的種種難題,也無須背負「本能」的枷鎖,對自己施加無謂的壓力。 日本相關報導,提出四項避免育兒不安的心理準備,或許可以做為參考。 一、準備迎接新生兒誕生時,最好別對自己過度自信。部分產前深信「育兒絕對難不倒我」的女性,產後反而容易因為遭遇難以解決的育兒難題而自責,甚至罹患憂鬱症。 二、謹記「對於寶寶而言,任何一切都是初體驗。而對於新手媽媽而言,任何一切都需要摸索學習。」若能時常提醒自己,小寶寶剛來到這個世界,對所有事物自然都感到陌生、好奇、恐懼,同時也充分了解自己對於育兒必須慢慢學習摸索,那麼或許就能對寶寶和自己多些寬容。 三、父母的笑容非常重要。寶寶會直接反映出身邊成人的情緒以及行為舉止,只要多點笑容,就能為寶寶營造出一個更健康的成長環境。 四、只要能愛,就是母性本能的明證。部分女性可能在產前擔心自己是否具備母性,又或在產後難以自已地對寶寶不耐煩時,懷疑自己是否有資格成為母親。 其實沒有人天生就是育兒高手,只要能關愛自己身邊的人或同伴動物,就有關愛本身子女的能力。至於養兒育女的學問或技巧,就必須仰賴後天的投入以及學習了。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CgagiE.AQkUS8hzdNC0sVlLc/article?mid=10516

2012年12月20日
公開
58

幼兒手部細動作訓練遊戲(二∼五歲篇)

大baby專用(二∼五歲) 1. 鎖螺絲:鎖螺絲是個相當進階的手部運動,它不僅需要技巧,更需要力氣,我們可以利用坊間類似的玩具來輔助鎖螺絲(很多積木組、工具組都有這樣的玩具)。 ▲利用一些玩具也可以鎖螺絲 2. 穿線遊戲(串珠珠):東穿穿、西串串,穿線遊戲不僅是手部協調性的運動,也是專注力培養的最佳方法,利用穿線、珠珠玩具或是剪短的吸管、管狀義大利麵都能創造相同的效果。 ▲串珠珠與穿線板 3. 撕貼紙:貼貼紙很容易,但是撕貼紙可就比較困難,大拇指與食指和平相處就能得到一張可愛的貼紙,給孩子幾張貼紙或貼紙簿讓他快樂地撕撕貼貼。 4. 玩黏土:敎孩子搓長條,雙手並用搓出一條蛇;敎孩子搓湯圓,手掌畫圓湯圓圓滾滾;敎孩子搓小圓,大拇趾與食指旋轉跳舞,圓圓的小圓球就這樣搓揉而出,這是很棒的親子活動,可以試看看喔!(冬至時,別忘了可以和孩子一起搓湯圓) 5. 折色紙:摺紙是相當高階的手部動作,手部細動作愈成熟發達,當然色紙會折得愈好,這是相輔相成的。 6. 組積木:組合積木是個邏輯性又是個創造性的益智遊戲,其實我很鼓勵小朋友進行這樣的活動,它的優點很多,甚至包含著手部細動作的訓練,手拿大小不規則的積木,兩手進行拼湊,其實困難度還真高呢。 配合這些遊戲,我們也可以進一步開始敎孩子使用剪刀、使用筷子、拼圖及拿筆畫畫了。 吃東西也能訓練 從飲食活動也可以順便訓練手部細動作喔! 1. 自己拿奶瓶:如果小baby手部較有力氣了,就可以試著握著他的手,讓他練習自己拿奶瓶,這是捉握能力訓練的起點。 ▲自己練習拿奶瓶 2. 自己拿餐具用餐:除了是餐桌禮儀的建立,自己練習拿湯匙、拿筷子都是很好的訓練方法。 3. 選擇粒狀的食物:孩子的點心副食品可以選擇粒狀的食物,讓寶貝練習挑著吃,例如葡萄乾、小饅頭(例如旺仔小饅頭),或是布丁寶貝吃過的星星餅乾。 4. 自己剝水果:讓寶貝自己練習剝水果,橘子、葡萄、香蕉......等,這不僅是一種飲食樂趣,更能增進小手靈活技巧。 ▲剝橘子 5. 剝蛋殼 6. 剝熟花生 .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CgagiE.AQkUS8hzdNC0sVlLc/article?mid=10515

2012年12月19日
公開
72

寶寶感染中耳炎 怎麼辦?

寶寶感染中耳炎 怎麼辦? 採訪撰文�張采妮 諮詢�台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江裕群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王成平 經醫學統計,三歲前的幼兒約有70%曾罹患中耳炎!一般來說,中耳炎可分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積液性中耳炎兩種。為什麼幼兒感染中耳炎的機率這麼高?長期下來,會不會對孩子的聽力造成影響?假使寶寶感染中耳炎,家長該如何照顧寶寶呢? 急性中耳炎定義 幼兒罹患上呼吸道感染(俗稱的感冒)後約三週內,中耳腔出現發炎的狀況,則可稱為急性中耳炎。 引發原因 原因1:上呼吸道感染 台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江裕群表示,中耳炎是嬰幼兒常見的耳道疾病,感染途徑經常是因為嬰幼兒本身已有上呼吸道感染(流鼻涕、咳嗽)的徵兆,加上嬰幼兒的耳咽管發育尚未成熟,耳咽管的位置和鼻腔幾乎是平行,呼吸道的病菌容易經耳咽管,蔓延到中耳腔,進而造成中耳感染發炎。 六歲以內的嬰幼兒是罹患中耳炎的高危險群,秋冬、初春則是好發季節。江裕群醫師解釋,因為小朋友的免疫力較差,加上秋冬氣候寒冷、初春早晚溫差大,小朋友多處於密閉空間內,容易互相傳遞病菌(尤其是在托兒所或幼稚園),不僅提高上呼吸道感染(俗稱的感冒)的機率,也更容易引發中耳炎。 原因2:過敏性鼻炎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王成平表示,容易引發幼兒罹患中耳炎的原因除了「上呼吸道感染」以外,「過敏性鼻炎」也是引發中耳炎的原因之一。過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狀是一直打噴嚏、擤鼻涕、流眼淚,尤其當患者在搓揉鼻子或游泳、大哭時,鼻腔分泌物容易被再次吸入或逆流進入中耳,進而引發感染。 一般來說,引發過敏性鼻炎的原因以花粉和黴菌為主,但是本身有異位性皮膚炎體質或過敏體質的幼兒,也會比一般體質的小朋友更容易引發過敏性鼻炎,因此無形當中,有過敏體質的嬰幼兒也更容易罹患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的症狀 觀察點:發燒、幼兒一直拉扯耳朵、哭鬧不停 「耳朵明顯疼痛,且伴隨發燒」是中耳炎的典型症狀,不過,因為寶寶還不會表達不舒服的感覺,所以家長可以藉由下述幾點來觀察寶寶: 1. 幼兒已經有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流鼻涕)的跡象。 2. 幼兒半夜突然哭鬧不休,臉色漲紅,且伴隨拉扯耳朵的動作? 3. 幼兒的頭部會一直轉動、磨擦枕頭,尤其是靠近耳朵的地方? 4. 幼兒的耳膜漲紅,且有點腫脹。 使幼兒出現上述情形,請儘速帶寶寶前往就醫,請耳鼻喉科醫師進行詳細檢查。 日後可能的併發症 急性中耳炎假使沒有給予適當治療,導致中耳腔長期發炎,那麼則可能會併發傳導性聽力障礙、顏面神經麻痺、內耳迷路廔管、內耳迷路發炎、腦膿瘍,腦膜炎等。呼籲家長 慢性積液性中耳炎定義 患者感染急性中耳炎後,中耳持續出現積水的狀況,且持續約2∼3個月,則可稱為「慢性積液性中耳炎」。 引發原因 在急性中耳炎的發炎反應後,因為鼻咽腔、耳咽管等呼吸道黏膜受到感染,所以開始引發寶寶的耳道出現積水的狀況。 積液性中耳炎的症狀&日後併發症 觀察點:中耳炎持續感染超過2個月,寶寶聽力似乎受到影響。 江裕群醫師表示,患者的聽力受到影響、頭痛、耳鳴是積液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狀。但是大部分的患童在痊癒後,聽力受損的部份也會逐漸好轉。不過需注意的是,長期積液性中耳炎對耳朵還是可能會造成諸多影響,包括耳膜永久性穿孔、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鼓硬化症、沾黏性中耳炎、聽小骨壞死、耳膜凹陷袋、膽脂瘤(珍珠瘤)及感音性聽障等,因此家長的密切觀察和專業醫師診斷還是相當必要的! 平時餵奶時 避免讓寶寶躺臥喝奶 王成平醫師表示,因為幼兒的耳咽管比較短、寬,所以當寶寶躺著喝奶時,不僅容易發生溢奶或吐奶,奶水也容易從耳咽管進入中耳,引發中耳感染,建議平時餵奶時,可稍微抬高寶寶的頭部。 對患童應保持耐心 幾乎大部分的中耳積液患童的聽力都會減弱,因此可能會發生幼童不自覺地大聲說話或是聽不太清楚外界的聲音,進而也可能影響學習能力。因此建議家有幼兒罹患中耳炎者,家長應以保持耐心來取代煩躁不耐。

2012年12月18日
公開
74

剖析小兒外科13大常見疾病

媽咪寶貝 12月號 NO.150 採訪撰文�陳安琪 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外科部顧問醫師及一般外科、小兒外科主治醫師陳德芳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魏拙夫    (依姓氏筆畫數排序) 家有寶貝的您一定知道,「18歲以下看兒科」的正確就醫觀念。那麼,什麼時候又該到小兒外科報到呢?事實上,「小兒科」之於「小兒外科」的關係,就如同「一般內科」與「一般外科」一樣,當18歲以下的孩子經醫師判定有動手術矯治的必要,就建議由專業的小兒外科醫師,陪伴您一同細心呵護孩子的健康。 小兒外科手術知多少 看著孩子平安健康一天天成長,就是父母們最大的心願。可是即便夫妻雙方完全無任何異樣,卻仍可能有些缺陷會悄然無聲的找上孩子,關於小兒常見的外科疾病,還有哪些重點是爸爸媽媽必須了解的呢? 這些問題,找小兒外科準沒錯! 隨著生育率下降,家長更將心力集中投注在孩子身上,不少過去並未特別受到關注的疾病,今日卻必須接受放大鏡檢視,所幸現今的醫療技術進步,多數孩子都能及早發現問題並接受妥善的治療。國泰綜合醫院外科部顧問醫師陳德芳強調:「兒童的身體並非僅是成人縮小版,無論在疾病型態、病程演變等,都隱藏了諸多不同之處,更需要悉心的照料。」小兒外科主要處理的問題可分為下列幾類: (1)先天異常矯治──如舌繫帶過緊、多指、併指等。 (2)胸腔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異常手術──如氣胸、疝氣、陰囊水腫等。 (3)腫瘤相關手術──如神經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畸胎瘤等。 (4)胸腹外傷手術。 (5)胸腔鏡、腹腔鏡微創手術。 (6)與婦產科合作,提早在產前發現、評估小兒外科疾病,並進行適當的處理──如腹裂畸形等。 (7)其他。 針對上述第6點,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魏拙夫替我們補充說明:「孕媽咪進行產檢的同時,的確可能透過超音波提前診斷出胎兒異常,若胎兒的畸形問題需要出生後立即接受手術(比方說腹裂畸形等較嚴重的問題),媽媽進入產房時小兒外科醫師也會在一旁待命,為接手治療做好預備。」 手術真的「能免則免」嗎? 不忍看著孩子幼小的身軀被推進手術室,有的家長會對外科手術抱持著「能免則免」的保守態度。舉例來說,腹股溝疝氣有腸子、卵巢卡在腹壁縫隙的可能,若未及時治療或許將導致器官發黑壞死;另外如隱睪症,兩歲前是治療黃金期(兩歲後可能產生永久性退化),這些症狀若置之不理,不僅有機會危及性命,更可能帶來一輩子的影響。 但是,也有一些需要開刀的疾病可以暫緩手術繼續觀察,比方說小朋友常見的臍疝氣,雖然一出生就明顯隆起,但可以持續觀察至三、四歲,多數孩子會隨著年紀增長逐漸痊癒,少數孩子才需要考慮動刀治療。 可考慮延後手術時間的狀況 陳德芳醫師叮嚀,若孩子符合下列三項條件中任何一項,則建議考慮延後手術進行的時間: (1)年紀太小 孩子的年紀越小進行手術的難度也越高,且新生兒體重輕、身體器官發育未臻成熟,若非必須緊急動刀搶救的腹裂畸形、腸阻塞等,則可延後手術時間,以降低手術風險。 (2)術前健康有異狀 若病童手術前罹患重感冒、嚴重流鼻水、咳嗽有痰、發高燒等,或者有其他全身性症狀,則建議延後手術時間,避免因為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增加缺氧風險,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在進行外科手術前,醫師也會再次進行術前麻醉評估,確認手術能否如期進行也同時保護孩子的安全。 (3)無手術急迫性 如同先前所提及,若是臍疝氣、隱睪症等疾病,可以暫時先觀察一段時間,若無改善再考慮動刀治療。 麻醉方式的選擇原則 常使用的麻醉方式有插管麻醉、吸入性麻醉(面罩式麻醉)、靜脈注射麻醉(朦朧麻醉)、喉鏡麻醉等,並且會由專業麻醉科醫師在一旁嚴密監控血壓、心電圖等,安全性非常高。 至於麻醉方式的選擇,魏拙夫主任表示,小兒外科醫師會與麻醉科醫師進行討論,考量小朋友年齡、手術複雜程度、手術部位而決定。一般來說,手術時間短暫(30分鐘左右)的手術,可以使用靜脈注射麻醉和面罩式麻醉,但如果手術時間較長,基於安全考量會選擇插管麻醉。再者,為避免孩子緊張怕生而哭鬧影響到手術順利進行,選擇全身麻醉比局部麻醉更為安全,舉例來說,如超過6個月大且手術複雜程度低,可使用面罩式全身麻醉。 手術時間較長,基於安全考量會選擇插管麻醉 門診手術v.s.住院手術 我們應該將門診手術理解為「不住院手術」,因為無論是門診手術或住院手術,施行的地點皆在開刀房而非診間。基本上,較為簡單的手術都可採取門診手術方式,通常醫師會請小病人晨間保持空腹到院手術,術後在恢復室觀察兩小時,待麻醉清醒、確認無不適或其他異狀後即可返家休養。 魏拙夫主任表示,當病患年紀越小,麻醉的風險也會隨之提升,為了安全起見會建議術後住院觀察,但一般來說,醫師會視手術大小、病人狀況再決定需不需要住院,一方面顧及醫療不應浪費,另一方面考量長時間待在醫院恐有感染疾病之虞,也因為上述的原因,醫師會盡量將手術縫線藏在傷口內不用拆線,既降低醫療資源的浪費,也免除孩子對就醫的恐懼。 小兒外科13大常見疾病 針對小兒常見外科問題,我們向醫師請教後統整出13大常見疾病,淺顯易懂的帶您更進一步認識這些和健康息息相關的重要資訊。 1 舌繫帶過緊 症狀 「舌繫帶」位於舌頭下方,主要功能為牽動舌頭攪拌食物並幫助吞嚥,也對說話咬字發音的正確度有一些影響。當舌繫帶較厚、較短、粘連到接近舌尖位置,將會使舌頭捲曲、向上翹的能力受到限制,此一症狀我們稱為「舌繫帶過緊」。陳德芳主任解釋,舌繫帶過緊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史,建議若孩子有伸出的舌尖呈「W」形、舌頭無法舔到上唇等現象,應該就醫進行進一步的確認。 對孩子的影響 (1)發音困難:舌繫帶過緊的孩子,可能會有發出捲舌音(如:之、吃、師、日等)或彈舌音(如:達、他、糖等)的障礙,嚴重者若未即時接受矯治,日後也可能必須接受語言治療。 何時開刀較恰當 舌繫帶過緊雖然對健康並無影響,但若防礙到正確發音的學習,這時可以和醫師討論動手術的可能性。舌繫帶切開術安全性極高,年紀很小的寶寶甚至無需麻醉可直接施行剪開手術,已經長牙的幼童麻醉後也可快速完成手術。術後孩子可能因為疼痛而口水直流,但通常過幾天就會恢復正常,只要術後癒合狀況良好,可依醫師指示帶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復健活動,促進舌頭的靈活程度。 什麼是「上唇繫帶過長」? 上唇繫帶過長易使門牙中央縫隙過大,甚至可能出現說話「漏風」的情況。處理上唇繫帶過緊有兩個較為合宜的時機,一是6個月大長牙前、二是4歲後長永久齒前,但上唇繫帶過長幾乎不會影響口腔功能正常運作,多半是因為齒列美觀才考慮接受治療。 2 斜頸 形成原因 斜頸並非指習慣性傾斜脖子的姿勢,其形成關鍵在於頸部胸鎖乳突肌(頸大肌)變緊甚至出現纖維化硬塊所致,往往和寶寶在媽咪腹中長期胎位不正、生產時頸部肌肉受傷攣縮等因素有關。 症狀 與其他外科疾病相比,斜頸沒有這麼容易被察覺,若家長觀察到孩子睡覺都只轉向同一側,或者可從頸部側面摸到肌肉腫塊,便應及早至醫療院所進行檢查。 典型的斜頸會出現下列症狀: (1)頭傾向受傷那一邊,總是面朝著對側上方。(2)臉部及眼睛大小不對稱。(3)頭枕骨歪斜不正。(4)頸部可摸到很硬或很頸的腫塊(5)雙肩的高低不一致。 對孩子的影響 剛出生的寶寶脖子還未硬挺,要診斷斜頸的確有一些困難度,不過,如果家長有足夠的警覺性,在寶寶3∼4個月大甚至更早也有機會及早發現。斜頸雖有可能隨年紀漸長獲得改善,但如果家長一直未察覺孩子有此問題,又未多加注意孩子的睡姿,可能會因此導致臉部不對稱、頭型扁平歪斜。 何時開刀較恰當 剛出生幾個月的寶寶不一定會建議開刀治療斜頸,原因在於只要家長勤幫孩子熱敷按摩並讓孩子趴睡,幫助加速肌肉軟化,矯正的效果不見得會比物理治療差,約7∼8成的小朋友可以藉此痊癒。陳德芳醫師表示,過去在門診中追蹤過患有斜頸的孩子,只要在家中勤於復健,後來仍需要開刀治療的比例低於一成。一歲以後,剩下2∼3成嚴重肌肉纖維化的小朋友,只要藉助開刀妥善治療,也能夠獲得很好的改善。 完整內容請翻閱《媽咪寶貝》101.12月號 陳德芳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 經歷: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臺灣醫務管理科學學會常務理事�臺灣消化系外科醫學會理事�國泰綜合醫院外科部部主任 現任:國泰綜合醫院外科部顧問醫師及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魏拙夫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經歷:美國田納西州范登堡大學小兒外科進修�美國田納西州曼斐市兒童醫院小兒外科進修�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主任�陽明大學外科學科主任�小兒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外科醫學會常務理事 現任: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主任 * 資料來源:【媽咪寶貝】2012年12月號。http://www.mababy.com/

2012年12月18日
公開
68

讓孩子乖乖聽的父母說話術 (2)

讓孩子乖乖聽的父母說話術 (2) 技巧7:常用肯定句跟孩子說話 你知道嗎?對於年幼、較敏感的孩子來說,負向語句(如:不准、不行)可能影響神經元的發育,使孩子逐漸喪失自信、變得畏縮。而且,依據幼教的觀點,爸爸媽媽說1句負向的語句,可能要說10句正向的語句才能稍微撫慰孩子的心靈! 因此,與其只看見孩子犯錯的一面,不如鼓勵他表現良好、進步的一面,在讚美中成長的孩子,才能帶著自信走出屬於自己的路!此外,別忘了當孩子主動表現好的行為時,爸爸媽媽也要適時給予體貼的鼓勵,好的行為就會不斷的出現喔! 技巧8:不同時機說不同的話 莫茲婷所長認為,一天當中不同的時間和場合,適合談話的內容也不太一樣,比方說,吃飯的時間適合全家一起談論輕鬆的話題,至於過於嚴肅、需要時間溝通來取得共識的內容,就不太適合,否則可能影響大家的食慾、造成消化不良。 而睡前則是適合訴說心事的時間,在這個時刻每個人的心情都沉澱下來,身心都很放鬆,孩子最容易敞開胸懷與父母談心。 另外像管教與責備,就要挑單獨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來進行,白天在人來人往的公共場合就不恰當,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 技巧9:用故事引導孩子 有時候直接指出孩子需要改進的缺點,孩子很容易因為「被指責」的感覺而產生很大的反彈,莫茲婷所長建議,父母不妨用暗示的方式來引導孩子,例如,講故事就是一個很容易讓孩子卸下心防的辦法,孩子覺得越好玩、越願意聽,影響他的機會也就越大。 比方說,不愛洗澡的孩子,爸爸媽媽可以陪他讀《哞哞今天不洗澡》這本繪本,孩子看完後雖然不一定馬上愛上洗澡,但至少隨著故事情節發展,會對洗澡的好處有多一點了解,只要父母有耐心,不要強行逼迫孩子,相信孩子一定會慢慢有所進步。 技巧10:給孩子一段緩衝期 最後,TJ園主任提醒爸爸媽媽,當大人在跟孩子確立一些生活規範時,請記得給孩子一段緩衝期,在這段時間內允許孩子不小心忘記、不小心犯錯,千萬不要在訂下規則的隔天,馬上要求孩子必須每天做到,因為孩子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全進入遵守規範的狀態,尤其在這本來就好玩、好動的年紀。這樣的「馬上要求」與「馬上要有結果」的心態,只會讓預期的效果適得其反。 再多等孩子一下下吧,畢竟,孩子的成長本來就不是一蹴可幾的呀! 莫茲婷 現職: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 聯合報好讀周報『同理力』專欄作者 台灣兒少生涯教育促進會理事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部落格:莫茲婷心理師@無心不作 TJ園主任 現職:嘉義公立幼兒園教師兼園主任 幼教作家,著有《起跑:幼兒園,孩子人生的第一仗》,寶瓶。 《愛要剛剛好—新好爸媽的48堂行動教養課》,寶瓶。 經歷:歷任公私立幼兒園專任教師,也曾任國小課後托育教師 部落格:遇見,呼吸 * 資料來源:【BabyLife育兒生活】2012年12月號。http://www.mababy.com/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AP.z8haQERU60ZOKsMKQNHJV/article?mid=7636

2012年12月18日
公開
68

讓孩子乖乖聽的父母說話術 (1)

讓孩子乖乖聽的父母說話術 (1)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71 編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 莫茲婷 《起跑:幼兒園,孩子人生的第一仗》作者 TJ園主任 常聽爸爸媽媽抱怨,寶貝對於大人所說的話總是「左耳進,右耳出」,儘管父母喊得聲嘶力竭,甚至暴跳如雷,寶貝依然故我,不按指令行事。這種「不聽話」的表現到底出自無心亦或故意?該怎麼跟孩子說話才能讓孩子「洗耳恭聽」呢? 教養,少不了「說話」 說話是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藉由說話來達成溝通的目的,在親子之間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我們必須讓孩子了解父母親想傳達的意念,除此之外,也要使孩子學會如何與我們說話,這樣的功課,從孩子出生起就已經開始囉! 「把話說清楚」能避免孩子犯錯 《起跑:幼兒園,孩子人生的第一仗》作者TJ園主任表示,如果能讓孩子清楚明白父母所傳達的訊息,孩子在了解情況的狀態下,就會比較安定,也比較不容易出錯,當錯誤減少,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成長。 就爸爸媽媽而言,怎樣用比較明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讓語彙能力與理解能力都未徵成熟的孩子能夠了解,也是一項重要的學習。 「有效溝通」可減少衝突與誤解 其實,父母與孩子的衝突和誤解,往往導因於溝通不良,TJ園主任指出,我們經常發現,父母的特質會影響孩子的特質,也會影響雙方的溝通品質。 舉例來說,比較固執的爸爸媽媽通常也會有比較固執的孩子,因此在溝通上,常常會出現各執一詞、堅持己見的情形。父母往往會因為孩子的固執而情緒不佳,但是如果可以轉個念頭,明白「孩子的改變不是一時一刻能夠做到,不如先從大人做起」,放低姿態,換個方式,用不一樣的態度和語氣跟孩子說話,就可以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產生出人意料的結果。 把良好教養「推銷」給孩子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莫茲婷用了一個非常巧妙的比喻,其實教養孩子就像做生意一樣,非常講求互動與溝通,就像業務員要把最好的產品推銷給客戶一般,爸爸媽媽也希望把最好的教養推銷給孩子,因此,學習如何跟孩子說話、了解孩子的心理,對父母而言就顯得格外必要,畢竟教養所背負的責任與使命,遠比做生意來得更神聖、重要。 得人心才有影響力 相信爸爸媽媽一定感到非常疑惑,孩子還那麼小,為什麼要把他當作顧客一樣尊重?難道不是父母說什麼孩子就得聽什麼嗎? 莫茲婷所長解釋,尊重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得人心」,而不僅是用身為大人的權力地位來使孩子順服。得人心,才有影響力,沒有抓住孩子的心,即使道理說一千遍、一萬遍,孩子也是「左耳進,右耳出」,全當耳邊風,甚至只是陽奉陰違罷了。 而尊重孩子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孩子,爾後針對孩子的特質與需求,來與之溝通、對話。 為什麼把話當耳邊風? 爸爸媽媽跟孩子說話,為什麼孩子常常「左耳進,右耳出」?究竟是無心還是故意?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呢? TJ園主任認為,孩子沒有把父母的話聽進去,有幾個原因,有時候是因為聽不懂,有時候是因為分心,故意的狀況其實非常少,因為孩子很天真,他們通常不會故意沒聽到,除非正處於情緒不佳的狀態,所以不想回應。 原因1:孩子聽不懂 別在半夜喊媽媽! 有個笑話是這樣說的,一個母親因為被孩子吵得無法好好休息,在臨睡前最後警告孩子:「別再喊媽媽了!」說完便回房睡覺。可是過不了幾分鐘,黑暗中又響起她4歲孩子的呼喚:「陳太太!陳太太!可以讓我喝點水嗎?」 這個情節對大人來說,或許是迫不及待想與人分享的笑話一則,但是在那位4歲小朋友的心裡,恐怕仍搞不清楚狀況,覺得:「這有什麼好笑的?」事實上,孩子對於「不聽」與「聽不懂」常常有著同樣的反應,反倒是爸爸媽媽經常分不清兩者間的差異。 其實,孩子的語言能力及理解力發展有其進程,想要孩子「聽話」,父母首先應該要以孩子聽得懂的話來說,這就奠基於平日對孩子的了解,並且需要花心思去思考如何運用適當的語言來表達。 父母的指令不明確 TJ園主任指出,大人說話時,指令不明確,也容易使孩子無法聽懂。例如:請孩子去拿東西,對孩子說:「去幫忙拿櫃子上的茶杯。」孩子很開心的前往拿取,但是拿到的卻是另外一個杯子。「呃∼∼我說得是櫃子上的茶杯!」媽咪無奈地說。「可是妳說茶杯,這個就是啊…」孩子無辜地回答。 其實孩子聽到的,只有後面的文字,所以他接受到的訊息與大人想傳達的訊息比起來,只有一半。這表示孩子是沒有完全聽懂大人說的話,而不是故意拿錯或漫不經心。媽咪這時可以再更明確地告訴孩子:「我想請你拿的是冰箱旁邊櫃子上的綠色茶杯。」給孩子的指令越清楚明白,孩子出差錯的機會就越少。 TJ園主任語重心長地表示:「我想說,關於聽不聽話這件事,通常大人的問題會比較多,孩子的問題其實反而簡單,只是因為成人很少會認為自己是錯的,所以比較不會反思到,或許問題不在孩子,而是在於自己。」 原因2:孩子分心了 孩子分心的原因,通常也不是出自有意,而是與本身的專注力、環境中的干擾因素,以及父母平時對待孩子的態度有關。 專注力較弱 莫茲婷所長指出,有些孩子天生的氣質就是屬於「注意力分散」程度較高的那一群,因此他們在聽父母說話時,較不容易專注,也許父母長篇大論地談了許多,孩子前面聽得認真,但是到了後面就慢慢聽不見了,因為他們的心思早已飄到別處,甚至已經「著手」開始進行其他事情了,這種情況也經常讓父母誤以為,孩子把他們的話當成耳邊風。 「多功」生活真的好? 孩子無法專心聽父母說話,更多時候是因為外在環境的干擾。莫茲婷所長認為,「情境」對於專注力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現代社會裡,各種高科技產品都講求「多功」,人們的生活也跟著「多功」了起來,卻導致「越來越難專注在同一件事情上」的副作用! 許多時候,當父母對孩子說話的同時,客廳的電視是開著的(或許正在播映孩子為之瘋狂的「閃電麥昆」卡通),房間的音響也沒關,孩子的手正忙著點擊ipad裡的小遊戲,注意力自然是處於非常分散的情況,這種生活型態一旦養成習慣,即使孩子自認為有在聽父母說話,但他們同時也下意識地分心注意別的事情,當然爸爸媽媽所傳達的訊息有部分他們是沒聽見的,這樣的習慣將來也會對他們的學習產生負面的影響。 原因3:「耳朵關機」防衛機制 確實在少數情況下,孩子是故意不想搭理爸爸媽媽,小編把這種情形私比喻為「耳朵關機」!但是在心理學上,它有個更加正式的名稱,叫作:「自我防衛機制」。 當孩子心裡對父母所說的話已經存有很多的懷疑、抗拒或焦慮,而不太願意接受,就會自然而然地在聽父母說話時,耳朵呈現「關機」或「半關機」的狀態,很多訊息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會被孩子的大腦自動篩選掉。 當然,這與父母平常對孩子說話的方式有很大的關係!什麼樣的說話方式,容易導致孩子出現這樣的情形呢? 錯誤的說話方式 TJ園主任提醒爸爸媽媽,千萬不要以為只有在「教育」孩子時,才需要用恰當的言語和態度來說話,其實在日常的生活裡,父母的言行,就是最好的身教示範!接著,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容易讓孩子耳朵「自動關機」的說話方式有哪些。 1.威脅恐嚇 「你再不乖乖吃飯,就叫警察來抓你!」、「不要再跳了喔,不然我就打死你!」家長最常使用的錯誤說話方式就是威脅恐嚇! 容易麻痺 以這種方式對別人說話,目的不外乎觸動人內心的恐懼感與焦慮感,使對方因為害怕而聽從指令,在短時間內雖然有效,但講多了、講久了,孩子也就麻痺了。 造成距離感 況且,爸爸媽媽是否想過,如果你對孩子釋放出的訊息總是令人害怕的,後果是什麼?是孩子不再想親近父母,跟父母之間產生距離,失去信賴的感覺,藉此來保護自己。很可悲不是嗎?你的初衷是為了保護孩子,實則是在傷害他。 引起模仿 除此之外,TJ園主任認為,如果父母威脅恐嚇的說話方式成為一種常態,也會讓孩子誤以為這是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能夠以最快速的時間解決問題,進而產生模仿效應。 2.人身攻擊 「你就是這麼愛哭,難怪沒人要跟你玩!」、「不要再吃垃圾食物了,胖得跟豬一樣!」你經常這樣指責孩子嗎?小心孩子就此認定自己正是這樣的人! 傷害自尊心 莫茲婷所長指出,人身攻擊的話語會直接傷害人的自尊心,使孩子覺得自己很糟糕,因而變得沒有自信,甚至成為缺乏動機的小孩,此外,也會因為感覺受傷,而對父母失去信任感,不太想跟父母接觸,以避免再次受到傷害。 自我實現預言 「既然在父母眼中我是這麼一個壞小孩,那我就來做一些壞事吧!」人身攻擊的話語很容易成為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讓孩子認定自己就是如此,而變得更加叛逆,偏差行為也更為嚴重。 這就好比「星座」到底準不準的問題一樣。小編本人挺相信星座的,但卻又不是真的那麼相信,喜歡參考星座分析的指示行事,卻又不免懷疑,星座分析的準確性,倒底是真準,還是因為從小看太多分析,早已被催眠成為如它所說的那種人。 成為討人厭的孩子 人身攻擊的話語,是一種最容易被孩子仿效的說話方式。假如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在同儕間成為老是把「你是個娘娘腔!」、「看看妳這雙象腿」掛在嘴邊的討厭鬼,爸爸媽媽平常還是少說為妙喔! 3.疏離冷漠 很常見的,是父母在與孩子對話時,表現出對孩子的不耐、敷衍與缺乏專注。 不耐煩 TJ園主任指出,父母對孩子不耐煩,往往不是因為孩子出錯,而是父母本身的心情不好。 例如,累了一天下班回家,孩子熱情地衝過來找你陪他玩或抱抱他,你可能會說:「走開啦∼我很累!」,或是「去玩你自己的,別吵我!」 虛應故事 有時當父母正在忙碌時,雖然沒有直接拒絕回應孩子,但是卻不禁意地流露出敷衍了事的神態。 例如,在餐廳經常見到爸爸媽媽很專心地閱讀報紙或雜誌,孩子無聊地在旁奔跑,偶而想到什麼想跟父母分享,爸爸媽媽卻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回答著,眼神一刻也沒有停留在孩子身上。 為什麼你可以,我不行? 雖然孩子年紀還小,卻也懂得什麼是公平,莫茲婷所長表示,如果父母經常用比較疏離冷漠的態度回應孩子,孩子會覺得:「你都不關心我的事情,下次你來找我,我也不想理你了」,自然形成父母眼中不聽話、漫不經心的行為表現。 4.命令語氣 「你不准…」、「你應該…」、「一定要…」這是東方父母很常見的說話模式,希望孩子「有耳無嘴」,聽父母的就對了。 口服心不服 莫茲婷所長指出,這種說話方式是站在比較威權的立場,通常也沒有給孩子表達意見的機會,孩子只能無條件地接收父母的指示,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孩子口服心不服,一開始他可能會聽話,但久而久之,不服氣的那一面會慢慢顯露出來,例如:表現得拖拖拉拉、把「等一下啦」當成口頭禪,甚至陽奉陰違、出現父母不清楚的一面,這些都是消極的反抗方式。 缺乏獨立的能力 此外,「發號施令」的說話方式,在心理層面就是把對方視為弱者,父母之所以會命令孩子,就是因為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所以要聽我的,我的辦法才是最好的!」,如果這種說話方式成為常態,孩子就會不斷被暗示自己是什麼都不會的,使孩子的能力發展受限,也缺乏獨立的能力。 別輕易問「好不好?」 莫茲婷所長認為,如果爸爸媽媽不能接受孩子回答「否定」的答案時,就不要輕易地問孩子:「好不好?」有些時候,其實父母心裡早有定見,會這麼問孩子,只是希望表現出一種民主開放的態度,亦或是想測試孩子有沒有符合自己的想法,因此當孩子說:「不!」時,爸爸媽媽往往無法接受。 然而,這很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意見沒有被父母尊重,久而久之他也就不想再表達任何意見了,反正父母也不會採納,爸爸媽媽高興怎麼做就怎麼做,這麼一來,爸爸媽媽也就很容易感覺到,孩子並沒有認真在聽自己說話,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10技巧,讓孩子乖乖聽你說 正確的說話方式能夠拉近親子間的距離,使教養過程更加順利,孩子也會比較樂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意見及感受,加深彼此的了解。此外,也能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他們的關懷、接納和尊重,從而加深他們對父母的信任、尊敬和信服。 爸爸媽媽在與孩子溝通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技巧呢? 技巧1:簡單、具體且清楚 TJ園主任表示,父母必須了解孩子的程度在哪裡,能聽懂多少,在他理解能力所及的範圍裡說他聽得懂的話,千萬不要認為孩子懂是理所當然的,相反的,孩子不懂才是應該的,懂了是學會的,不要用大人的角度和眼光來要求孩子。 孩子的理解力與記憶力有限,父母在說話時應儘量具體明確,例如:「綠色的杯子」,而不是「那個杯子」,此外,也要注意長話短說,不要長篇大論,如果可以讓孩子覆誦父母所交代的事情再讓他去執行,他們會更加專心。 技巧2:有趣的聲音、表情和內容 要讓孩子聽你說話,首先就要使他的專注力放在你身上,對5歲以下的幼兒來說,豐富的表情、變化的語氣,以及充滿想像力的內容,最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爸爸媽媽只要想想小朋友們看幼幼台那些大哥哥大姊姊耍寶時有多麼專心就知道了! 舉例來說,嚴肅地對孩子講:「不要亂動喔!」,即便孩子聽得懂意思,但他也不了解為什麼不能亂動,倒不如跟他說:「來,變成木頭人!」這就是善用創意與想像力,讓溝通困難迎刃而解的最好例子! 流行用語不適合孩子! 講到有趣,很多人會聯想到一些社會上常用的流行用語,例如:「好屌」、「好冏」、「打屁」…等,這些用詞適合對孩子說嗎? TJ園主任指出,成人式的用詞或過於社會化的語言,都不適合對孩子說,因為孩子似懂非懂,在使用時,常會有弄錯或用得不恰當的情況。最好能夠改成「好棒」、「很受不了」、「聊天」…等更清晰明白的語言。 技巧3:用詞直接、堅定但溫和 TJ園主任認為,威脅孩子的用詞,很容易使孩子的價值觀扭曲;而哄騙孩子更不應該,因為答應孩子的承諾就一定要做到,守信用是很重要的。跟孩子說話時,語氣要堅定、溫和,但用詞必須直接,間接或反話,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傷害,因為他們不懂,卻必須裝懂,或硬被要求要懂,對幼小的心靈而言,無疑製造了很大的負擔。 孩子是非常直覺,且毫無成見的,除非他們已經被大人訓練得經驗老道,否則很難聽懂反話的言外之意。舉例來說,「不吃飯你就等著餓死好了!」、「你就繼續把衣服亂丟,看看誰會幫你收?」、「你就不要讀書,明天考試成績出來就知道了!」,這些都屬於反話,聽不太懂的孩子滿肚子疑惑,聽得懂的孩子自暴自棄,照辦的結果,反而引發第二波的衝突,惹得老爸老媽更加生氣,因此一開始最好就避免使用。 「大人要對孩子堅定,孩子才能真正學到分辨對錯的方法;大人要對孩子溫和,是因為孩子無法正確辨別是非對錯。」TJ園主任說。 技巧4:一些小動作,對話更親密 說話時不同的肢體動作及位置,會帶給對方不一樣的感覺。與孩子對話時,父母若採站姿,孩子必須抬起頭來仰望高高在上的父母,他們講起話來便容易有壓迫感,而對話情境也會傾向「上對下」的不對等關係。若希望與孩子在沒有壓力的情境下交談,爸爸媽媽最好能夠蹲下來,使自己與孩子齊高,再開始「平等」的溝通。 莫茲婷所長表示,蹲下來對孩子說話會散發出「我想更了解你」、「我想跟你當朋友」的訊息,如果說話時身體微微傾向孩子,則能夠釋出更多的善意。不過,當父母必須扮演起「保護者」的角色時,就應該站起身來說話,讓孩子知道你是大人、你比他強壯、你會保護他,讓他覺得很安全。而坐著說話又暗示著另外一種意義,當有嚴肅的事情需要與孩子長談時,父母就必須慎重地告知孩子時間及地點,邀請孩子坐下來對話,例如:「今天吃完晚飯,我們到客廳,媽媽有事要跟你討論」。 順利溝通完成、大家得到一個很滿意的結論之後,莫茲婷所長建議,為了讓孩子記住這個愉快的經驗,爸爸媽媽可以跟孩子「擊掌」來象徵達成共識,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擊掌(至於摸頭及握手就因人而異了),這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像個大人。 技巧5:眼神交流很重要 由於幼小的孩子專注力有限,在與他們說話之前,爸爸媽媽可以先呼喚孩子的名字,讓他們暫時停下手邊的事情,與父母的眼神有接觸,跟他們產生連結之後,再告訴孩子想說的話。 TJ園主任說:「我覺得看著孩子的眼睛說話是很重要的,因為父母跟孩子在眼神互通時,雙方是有所交流的,不僅是情感的交流,對彼此音調及語言的感受度也會提高。」 技巧6:同理孩子,別急著否定他 在溝通的過程裡,讓孩子感覺「自己是被父母認同的」、「父母與自己站在同一條陣線上」是很重要的,這就必須得靠父母發揮同理心,在回應孩子天馬行空的天真話語前,不要總是第一個想到「否定孩子」。 假設孩子吵著說他明天想去南極看企鵝,你會怎麼回應?一口回絕,並嘲笑孩子的愚蠢絕對不是最好的選擇,那只會讓孩子覺得更加孤獨、無助。莫茲婷所長鼓勵父母,和孩子共同進行一趟探索思考的旅程吧!在旅途中慢慢引導孩子分辨「可行」與「不可行」的差別。 首先,父母可以表達自己也同樣很想去的意願:「你為什麼想去那裡?聽起來好像很不錯耶,媽咪也很想去!」(媽咪跟孩子是同一國的!)接著帶孩子回過頭來面對現實:「我們從地圖上來看看南極在哪裡、要怎麼去,還有要花多少時間?」(認真思考辦法)最後,讓孩知道這個想法並不可行,並且提供替代方案讓他做選擇:「蛤〜它在好遠好遠的地方耶,坐飛機要花好幾天,明天是不可能去得了的!不如媽咪帶你去動物園看企鵝,或是你想去書店找企鵝的書來看呢?」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AP.z8haQERU60ZOKsMKQNHJV/article?mid=7637

2012年12月17日
公開
129

媽咪寶貝 12月號 NO.150

嬰兒與母親 12月號 NO.434 採訪撰文╱林嬪嬙 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副主任暨不孕症科主任 王家瑋 企劃編輯╱張玉櫻 「習慣性流產」對於病人甚至醫師而言,都是個令人沮喪的問題,尤其有些病人好不容易懷孕後,興奮的心情尚未冷卻下來,馬上面臨胎兒沒有心跳,或有心跳後胚胎停止發育的情形,那種失落與悲傷往往是令人難以承受的!到底該如何做才能中止流產的宿命、順利懷孕生產呢? 孕媽咪的夢魘 經歷過連續七次的流產,陳小姐身心承受的煎熬非一般人能想像,曾想就此放棄懷孕生子的夢想,但在先生的鼓勵下,抱著一絲希望接受醫師建議做試管嬰兒,並在植入前篩選出正常染色體的胚胎,最後終於擺脫習慣性流產的惡夢,順利生下可愛的寶寶。 為何「習慣性流產」?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副主任暨不孕症科主任王家瑋表示,醫學上以流產三次為習慣性流產,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很多,包括: 1.子宮畸形。 2.荷爾蒙問題:包括黃體素、甲狀腺、泌乳激素等都會影響。 3.胚胎本身染色體有問題:或在發育中細胞未分裂好,組織或器官無法發育而造成,這部分佔的比率最高。 4.免疫問題:極少數病人身體會排斥胚胎,將胚胎視為外來物而加以排斥。 5.後期流產(懷孕20週以後):多因為子宮頸閉鎖不全;或部分因為胚染色體異常也會在此階段發生流產,不過多數發生在懷孕3個月前。年紀越大,流產機率越高 通常20、30歲孕婦早期流產的機率為15%;35〜40歲則約有1/3;等到43、44歲的流產機率更高達1/2!流產與年紀的關係最大,而多半是因為胚胎染色體異常所造成。 需要做哪些檢查? 習慣性流產病人就醫後需要接受一些檢查,包括: ◎ 抽血:檢查夫妻染色體是否正常;檢查荷爾蒙指數,確認黃體素是否有缺乏;以及檢查免疫系統方面是否有問題。 ◎ 超音波檢查子宮是否長腫瘤(如: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瘤)。 ◎ 進行子宮、輸卵管攝影,看子宮是否有畸形,或是有子宮中膈、雙角子宮。 ◎ 利用子宮鏡看子宮形狀以及中膈情形,確定子宮是否有先天發育不良。 找出問題,對症治療 可在植入前,做染色體異常的篩檢 王家瑋主任說,大部分問題可在後續加以克服,像是染色體異常,不過這方面必須進行到做試管前才有辦法解決,也就是在胚胎植入前,把胚胎中某一兩個細胞取出做PGS(胚胎植入前基因篩選)或PGD(胚胎植入前基因診斷),篩選出好的染色體胚胎,再進行植入的動作。 部分子宮畸形可手術進行矯正 子宮畸形有一部分可利用手術進行矯正,使之恢復正常,像是子宮中膈可用子宮鏡加以治療;不過像雙子宮、雙角子宮或單角子宮等,就不須動手術,並非所有子宮畸形都適合手術,甚至有些手術後情況會更糟,不能藉由手術解決問題的病人,只能面對本身流產機率稍微高一些的事實。 對症下藥 如果病人有甲狀腺、泌乳激素問題,則必須對症下藥加以治療。 有助降低「習慣性流產」的方法 如果是不明原因的習慣性流產,王家瑋主任建議可嘗試以下幾個方法,或許對降低流產有幫助: 服用阿斯匹靈 每天1顆低劑量(80〜100毫克)阿斯匹靈,可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但是對降低流產機會效果有限。 荷爾蒙補充療法 這也是大多數醫師對於習慣性流產常用的處方,因為基本上就算功效不大,也不會有其他明顯的副作用。作法是在排卵後予以黃體素的補充,使子宮內膜較為穩定,懷孕初期較容易著床,但是在胎兒有心跳後就不缺黃體素,所以對降低後期流產的幫助不大。 免疫療法 包括主動免疫與被動免疫,前者又包括父方白血球注射或滋胚層膜注入法;後者則是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以達到免疫調節的目的。但這些治療費時費功,效果卻備受質疑,而且很重要的是必須確定是免疫方面的問題再做治療,因為在使用類固醇、施打免疫球蛋白都會影響病人本身的免疫力。 補充葉酸、維他命 葉酸或是維他命B6、B12等的補充,也經常使用於臨床上,效果與其他一樣,都是存疑。 這些治療方法,大部分並沒能達到足夠的共識,也就是缺少足夠科學證據來佐證其確實療效;但是雖然不保證有效,不過因為方法簡單,還是可以嘗試看看。 原因不明時,極需心理上的支持 習慣性流產的診斷有一定的困難,因為有多達一半以上的習慣性流產,即使做全套的檢查,結果都是正常,仍找不出原因!由於醫學上只能針對找出的問題做解決,所以這些原因不明的習慣性流產女性,只能嘗試前面提到的服用阿斯匹靈、補充葉酸、維他命B,或排卵後使用黃體素等方式。 真的找不出原因時,對病人心理上的支持也很重要,應儘可能給予正面的鼓勵,告訴病人即使這次流產,下一次還是有一半以上的機會能成功懷孕生產,不只讓病人得到醫師的正面鼓勵(所謂的tender loving care),先生和親友更要多給予鼓勵。而規則的追蹤治療、一系列的超音波檢查、懷孕指數的測定,這些對於正常懷孕雖然不見得需要,但對於這類病人是必須的,除了可適當地安撫其情緒,也有助於懷孕的預後以及醫病關係的建立。 不明原因的習慣性流產雖然在診斷與治療上仍充斥著諸多不確定性,但值得慶幸的是即使未給予任何的治療,下次懷孕的活產率通常也可達到60〜70%左右,這些有用的數據,加上具同理心的諮詢與照護,以及家人精神上的支持力量,都能夠帶給病患舒適的心理層面與無盡的希望,使懷孕的過程更為順利。若不幸流產,建議應該間隔2〜3個月再懷孕。 安胎、臥床,能降低流產機率? 很多人都認為只要多臥床或進行安胎,就能降低流產機率。王家瑋主任表示,已經有出血是絕對要臥床,主要是怕流血區域擴大;有習慣性流產的孕婦,碰到此情形多會自動臥床休息。然而孕婦並不會因為多臥床就能避免流產,不過只要懷孕,還是建議孕婦能避免壓力以及從事粗重工作,生活起居務必正常,並禁止菸酒。 結語 王家瑋主任再次強調,女性在流產三次之後,就應該尋求醫師協助,找出原因並對症下藥!如果找不出原因,也別難過,之後再懷孕,仍有很大的成功機會,不過最重要還是把握年輕儘早懷孕,因為年紀才是流產最主要的因素。 王家瑋 學歷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美國紐約大學不孕症及生殖醫學中心研究員 現任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副主任暨不孕症科主任 * 資料來源:【嬰兒與母親】2012年12月號。http://www.mababy.com/

2012年12月16日
公開
69

這樣做,BABY冬天肌膚不NG

媽咪寶貝 12月號 NO.150 採訪撰文�魏婕綝 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吳幸霖、新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王怜人 嚴冬逼近的時節,爸比媽咪在照顧寶寶時也有更多細節要留意!在寒冷的氣候,嬰幼兒的健康容易出現哪些狀況?如何預防與避免?一起參考專科醫師提供的照護重點,讓孩子平安健康的度過冬天! 預防+照護一次解析 冬天的腳步悄然接近,許多嬰幼兒疾病或小問題容易在這時發生,新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王怜人表示:「像最近的天氣比較陰溼,雖然氣溫沒有降很多,可是很多家長因為天氣陰涼就幫寶寶加穿衣服,造成寶寶太熱流汗而引發熱疹或溼疹門診案例。」 冷熱變化大,寶寶適應不良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吳幸霖亦補充:「溼疹是嬰幼兒在冬季常出現的症狀。」主要是父母幫他加穿衣服禦寒時,沒留意到他的體溫已經太熱、甚至流汗,當皮膚經過汗水刺激後造成溼疹;除此,冬天的皮膚較乾燥,要特別注重保溼。另外,冬天常見的疾病還有腸胃炎。吳醫師最近門診時發現好幾病例因腸胃炎不適而就診,甚至還有1、2個月大的寶寶患有腸胃炎,引發原因可能是家人患有腸胃炎,加上衛生清潔沒做好而間接傳染給寶寶。 除此,當冷熱溫度變化太大,孩子因為適應不良容易出現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等類似過敏症狀。吳醫師舉例,像幫孩子洗澡時在浴室有使用暖氣,可是回到房間由於溫度太低,孩子就容易出現溫度適應不良,出現鼻塞、流鼻水等症狀。他也進一步解釋,原則上造成鼻塞的原因如下:病毒感染、冷熱變化大、或是對於塵蟎過敏造成。所以家長不妨觀察寶寶的鼻塞是何種原因,再調整居家溫度或帶孩子就醫。 寶寶冬季肌膚常見問題 皮膚薄+保水度不成熟引起 人體的皮膚構造分為表皮、真皮、皮下組織,而表皮的最外層是角質層,主要有兩個功能:1保護作用,預防外界微生物入侵體內;2維持水分。可是嬰幼兒的這兩個功能還未成熟,水分容易蒸散而造成皮膚乾燥,特別是剛出生到10歲左右的孩子,是一生中肌膚最乾燥的時期,再加上嬰幼兒的皮膚厚度是成人的1/2∼1/3(成人的肌膚厚度約為2∼3mm),因此整個結構較為脆弱,導致容易隨溫度改變而乾燥或受傷。 兩位醫師亦列出嬰幼兒在冬季常見到的皮膚困擾,並說明緩解、預防方法。 1溼疹 異位性皮膚炎是長期性、反覆發作導致。 引起溼疹的原因比較廣泛,可能是接觸到不潔物品,例如寶寶睡在大人睡過的枕頭上,不小心碰到不潔淨的枕頭上即可能會引起溼疹,甚至刺激性的化學物品像洗衣精,也會引發接觸性皮膚炎。原則上,如果起紅疹是因為接觸性造成,盡可能避免碰觸會令肌膚過敏的東西。 2異位性皮膚炎 分為過敏性與非過敏性 至於異位性皮膚炎則屬於過敏體質的皮膚炎,吳幸霖醫師指出:「引發原因通常與飲食有關,可能食用了會令皮膚過敏的食物,像是蝦子,經過一段時間刺激而產生異位性皮膚炎。」因此,在替4∼6個月的寶寶添加副食品,蝦子、螃蟹等海鮮類食物建議避免,以免幼兒食用這些食物出現過敏症狀。 長期性、反覆發作 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是長期性、反覆發作導致,如果一直給孩子過敏原的刺激,不僅會延長恢復時間,同時引起更多的過敏部位,也讓寶寶的皮膚表皮變乾、摸起來粗糙,因此要很注重保溼。吳醫師說明,如果異位性皮膚炎照顧不好,孩子會因為皮膚乾癢而一直抓,造成肌膚變得更敏感,導致破皮、流膿、流血,嚴重還可能引起細菌感染。 如何判斷異位性皮膚炎? 吳醫師表示:「若年齡兩個月以上的寶寶皮膚反覆發癢且有過敏家族病史,即要考慮是異位性皮膚炎。」至於異位性皮膚炎的好發部位多在臉頰及四肢。 王怜人醫師也進一步說明:「異位性皮膚炎分為過敏性與非過敏性。」即使寶寶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由於他們的皮膚表皮還未完全成熟,若能妥善照護與保溼,亦有機會恢復健康膚質。 改善方法 (1)減少引發過敏的刺激物 有時反覆發作的溼疹因為孩子感到癢而一直抓,造成破皮、甚至產生傷口,即可能引起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感染,亦造成治療的複雜度增加,有時需要使用抗生素。因此,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首先將異位性皮膚炎控制好,盡可能降低環境過敏原或食物過敏原,同時做好保溼。情況嚴重則需服用抗組織胺的藥物,短期可塗抹含類固醇的藥膏,以免控制不當造成細菌感染。另外,汗水也是一種刺激物,會讓孩子的皮膚產生溼疹,導致異位性皮膚炎更為厲害,因此,盡量保持寶寶肌膚的乾淨與乾燥。 (2)做好保溼 除此,保溼亦為重要步驟。吳幸霖醫師進一步解釋,經常遇到父母詢問是否該天天幫寶寶洗澡,因為擔心將他身上的油脂洗掉,造成皮膚太乾燥。 可是若沒有按時清潔,寶寶流汗所產生的汗水會堵住毛孔而造成皮膚問題,因此吳醫師說明:「還是要天天幫寶寶洗澡,但洗完澡後的保溼是關鍵。」至於該用何種洗劑,對於極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孩子也許可以考慮用清水洗,倘若擔心洗不乾淨,建議使用嬰幼兒專用的沐浴清潔用品。 (3)調整飲食 對於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在飲食上的調整,吳幸霖醫師表示:「喝配方奶的寶寶可考慮將奶粉換成部分水解蛋白奶粉,因為寶寶有可能是對牛奶蛋白過敏,減少過敏原對於抑制皮膚過敏或許有些幫助,不過盡可能喝母奶會更合適。」若是擔心對副食品過敏像奇異果或芒果等,則待孩子1∼2歲後再讓他食用。 2脂漏性皮膚炎 不過,王醫師指出:「兩、三個月的寶寶不至於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通常這階段的孩子較為常見的是脂漏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好發部位多在頭部、臉部。症狀為油脂分泌過盛,會在嬰兒的頭部發現一層溼溼黃黃的分泌物,臉部也會有一片紅紅的疹子。 改善方法 維持皮膚乾燥+保溼 脂漏性皮膚炎在寶寶4個月以上多會痊癒。 至於脂漏性皮膚炎的寶寶,也同樣別幫他穿太多衣服、也要注重保溼。王醫師舉例,像親餵母乳時,寶寶貼著媽媽的肌膚、有媽媽體溫的保暖,不用特別再幫他蓋被子。若注意穿著、減少被蓋及保溼一個星期後,寶寶的皮膚仍紅紅粗粗的,或是還有黃色分泌物,寶寶仍睡不安穩,醫師會開一些含類固醇的藥物塗抹,約5∼7天即能看到效果。大致而言,脂漏性皮膚炎在寶寶4個月以上多會痊癒,如果症狀反覆發生或演變為全身性,像耳後、手、腳、胸等部位等起紅疹,即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需多加注意。 3熱疹 另外,雖然寶寶的年紀小,但汗腺數量與成人差不多,約為200∼250萬個,可是體溫調節能力不像大人成熟,出汗程度比成人高出2∼3倍,因而容易出現熱疹。而熱疹好發於出汗部位,像頭部,頸部、背部等。 改善方法 保持身體乾燥 除了異位性皮膚炎,對於起熱疹的寶寶,王怜人醫師建議,注意別幫他穿太多衣服,並隨時用溼毛巾把汗擦乾、更換棉質乾爽衣物,約經過2∼3天狀況會有所改善。王醫師指出:「原則上熱疹不需要擦藥,只要注意孩子的體溫與環境溫度,讓他的身體保持舒爽即可,除非仍無改善或合併有細菌感染才需用藥。」 4尿布疹 尿布疹也是冬天常見的皮膚問題,嚴重時還會引起黴菌感染。王怜人醫師解釋:「冬天時,父母除了幫寶寶穿一件紙尿布,還會再幫他穿包屁衣,外面再套上一件連身衣,等於穿了三件尿布,也造成悶熱而導致尿布疹。」 改善方法 勤換尿布、清水洗屁屁 因此,換尿布的原則是寶寶喝奶前先換一次;喝完奶後約一小時就會解尿或解便,再幫他換一次。另外,換尿布時,盡量用清水幫他沖洗小屁屁,而且一定要將屁屁擦乾才包尿布,否則容易長尿布疹。 這麼做,Baby肌膚不NG! 1降低環境過敏原 對於預防、減少過敏疾病發病的方法,吳幸霖醫師指出:「首先考慮降低環境過敏原的接觸,最常見的空氣過敏原是塵蟎。」冬天屋子通常很少開窗戶,加上室內有時會開暖氣,這種溫熱潮溼的環境會加速塵蟎的生長,再加上室內不通風,造成塵蟎在空氣中的密度較高,可能會增加鼻子過敏及皮膚過敏的情況。因此,開窗通風很重要;另外,盡可能將溼度控制在50∼60%之間,人不會感到太乾燥,塵蟎也不易生長。 完整內容請翻閱《媽咪寶貝》101.12月號 吳幸霖 學歷:臺北醫學院醫學系畢 經歷:臺北市立忠孝醫院住院醫師�總醫師 美國賓州大學附設醫院臨床研究員 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兼任臨床講師 王怜人 學歷:日本國立浜松醫科大學醫學士 經歷: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溼科臨床研究員 新光醫院、萬芳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日本名古屋聖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現任:新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 資料來源:【媽咪寶貝】2012年12月號。http://www.mababy.com/

2012年12月15日
公開
57

讓寶貝不再害怕看醫生!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71 採訪�杜韻如 諮詢�永和耕莘醫院小兒科主任 周彥廷 生病時要到醫院看醫生,最令孩子們感到害怕的,莫過於吃藥打針了,因此總是可以在小兒科門診前,看到許多父母和哭鬧不已的孩子們,上演著拉拉扯扯的戲碼,該如何幫孩子克服就醫時的恐懼,生病時可以乖乖吃藥、打針呢?就讓專家來告訴你! 幫孩子做好就醫前的心理準備   在寶貝第一次就醫之前,可以先讓他們對醫院及醫護人員有初步認識和了解,讓他們對於醫院不會第一眼就產生恐懼的印象。在平常的時候,可以先灌輸孩子們生病就該到醫院看醫生的重要性,或是透過說故事等有趣方式,告訴他們醫生是打擊疾病、趕走疼痛的大英雄,這樣當他們第一次看到穿著白袍的醫生、護士時,比較不會產生距離感或感到陌生害怕。 有些父母在孩子不聽話、做錯事的時候,會說出:「你不聽話,我就帶你去醫院打針!」做為要脅,這樣的做法,常常會增加孩子們對醫院的恐懼,甚至以後會誤解,去看醫生就是一種懲罰,因而產生抗拒心理。 第一次的就醫經驗很重要 永和耕莘醫院小兒科周彥廷主任表示,當孩子第一次來到像醫院這樣陌生的環境,面對醫生和各種檢查儀器時,不免會產生恐懼的心理,這時有經驗的小兒科醫生都會先和孩子們說說話,讓他們慢慢習慣和醫生的互動,接著從比較不會不舒服的地方開始檢查,如聽診或摸肚子。如果一開始就進行檢查鼻子、耳朵和喉嚨這些部位,很容易讓孩子因害怕而產生抗拒、躲避的反應。 家長的態度也很重要,除非是病情很緊急,不然可以多花一點時間,盡量鼓勵孩子主動表達自己的感受,講出自己覺得哪裡不舒服,透過和醫生的對話交流,增加孩子的參與感,較能獲得孩子們對醫生的信任。 最令孩子們害怕的4大就醫情境 看醫生時,最令孩子們感到害怕的4件事情有哪些呢? 打針、抽血: 這一類會造成疼痛感的侵入性治療或檢查方式,別說是孩子了,就連不少大人也會感到害怕。這時我們可以盡量轉移孩子們的注意,像是和孩子說說話、唱唱歌、握著他們的手,都可以安撫穩定他們的情緒。不要讓孩子看到針頭,也千萬別當孩子在打針哭鬧時,父母也在一旁跟著一起哭,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深恐懼感。而醫生在打針之前,也可以盡量多按摩一下要施打的部位,以降低疼痛感。 點藥水: 像是點眼藥或是鼻子噴劑,身體會因突然有異物感而覺得不舒服,帶給孩子突如其來的驚嚇,但只要醫生的動作迅速確實,加上家長稍微的安撫,這個過程通常很快就能結束。 吃藥: 通常12歲以下的孩童,因為在吞嚥方面的控制還不是那麼熟練,醫生開的藥物多半是以藥粉或藥水為主,要讓孩子不討厭吃藥,可以從改善藥物調味著手,例如:請醫生在藥粉或藥水中,加入糖粉或果汁味道的糖漿,另外也可以透過和布偶玩角色扮演的遊戲方式,讓孩子餵生病的布偶吃藥,這樣當孩子生病時,就會將吃藥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 各項儀器檢查: 平常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醫生護士的遊戲,利用醫療玩具模擬當醫生聽診看病這一類的小遊戲,試著引導孩子對於醫院的儀器產生好奇心,反而會讓他們覺得檢查是一件新奇有趣的事情。 除了透過上述的遊戲和安撫,讓孩子做好就醫前和就醫時的心理準備外,當他們完成以上的檢查和治療後,也別忘了給予讚賞和鼓勵,像是很多醫院就會準備貼紙,送給勇敢看病不哭鬧的小朋友,還有爸爸媽媽的誇獎,都是讓孩子日後不再害怕看醫生的重要關鍵。 做好孩子和醫生之間的溝通橋樑 年紀較小的嬰幼兒,無法明確表達出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感受,除了各種專業的檢查之外,醫師更仰賴父母提供孩子所出現的症狀,才能對病情判斷更加準確,重點包括哪天開始生病、發燒?有沒有合併其他症狀?例如:咳嗽、嘔吐、腹瀉…各種症狀的嚴重程度以及持續多久?還有孩子最近的食慾、精神狀況以及睡眠時間等…家中是否有其他成員也有同樣的狀況?敘述的越仔細,就越能幫助醫生正確診斷及治療。 描述病情的4大技巧 1. 釐清發生原因: 提供醫生造成疾病的可能發生原因,以及孩子開始出現症狀的時間點,例如:孩子在生病前所去過的公共場所、做過什麼事、吃過哪些東西…。 2. 補充症狀的觀察和變化: 幾時開始發現孩子出現哪些不舒服的反應,以及經過了多久,病情又產生哪些變化。 3. 說明處理照顧的過程: 生病的過程中,有做過哪些處理,包括給孩子服用自行購買的成藥,或是曾帶去其他的醫院進行治療,就醫時最好能將孩子服用過的藥物帶來給醫生看,以做為用藥時的參考。 4. 目前的整體狀況總結: 現階段的病情狀況及改變,像是有哪些症狀已獲得改善,以及又發生哪些症狀,尤其是有反覆出現的狀況,以及孩子是否會對哪些藥物產生過敏,這些都是需要注意詳細說明的細節。 父母掌握孩子病情的3大重點 當醫生進行完問診和檢查的動作,對孩子所感染的疾病做出判斷後,父母也要確保自己清楚的了解以下事項: 疾病症狀: 孩子生的是什麼疾病?會不會傳染?這關係到回家後孩子需不需要和家中其他成員進行隔離照顧。 治療方式: 包括藥物和非藥物的部分,如:藥物要如何服用?幾時服用?何時可以停藥?會不會產生哪些副作用?是否有特殊的用藥,比方抗生素或是類固醇?而非藥物的部分,則有飲食方面有哪些應避免或補充的地方?應該盡量多休息還是要保持適量的活動? 需要注意的事項: 有沒有必須幾時再回診?或是當疾病產生哪些變化時,就表是發生惡化,要盡速就醫觀察,甚至應該考慮轉診大醫院? 有些父母在面對專業醫療時,會感到緊張而不敢發問,其實多說多問有助於雙方對病況的了解,當父母對孩子的病況闡述得越仔細,醫生所做出的判斷自然越準確,而父母有任何疑問時,也應該請醫生詳加解釋,醫生和家長、孩子三方面良好的溝通與配合,是孩子就醫治療時的重要關鍵,因此要能夠找到一位互動關係良好的醫生,才可以獲得自己和孩子的信任,讓孩子乖乖配合,一同合力打擊病魔。 當寶貝有哪些症狀發生,應即刻入院治療? 一般而言,孩童最容易感染的疾病,不外乎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感冒、咳嗽、流鼻水、發燒等症狀。孩童有不舒服的狀況,還是建議到醫院或診所就診,以期及早治療並避免病情的加重,若是發生以下的症狀,表示病況可能很嚴重,應該立即送往附近大醫院急診處: 1. 呼吸困難或急促(1歲以下幼兒每分鐘呼吸大於60次;1至6歲孩童每分鐘大於40次;6歲以上兒童每分鐘呼吸大於30次) 2. 意識不清或昏迷 3. 低體溫(體溫低於攝氏35度) 4. 高燒不退或反覆發燒(超過3到5天) 5. 突發性抽筋或癲癇發作 6. 食慾不振加上活動力不佳 7. 嘴唇或手腳變色發紫 8. 持續性的嘔吐症狀 醫生和家長、孩子三方面良好的溝通與配合,是孩子就醫治療成功的最重要關鍵。有些父母在面對專業醫療時,會感到緊張而不敢發問,其實多說多問有助於雙方對病況的了解,當父母對孩子的病況闡述得越仔細,醫生所做出的判斷自然越準確,而父母有任何疑問時,也應該請醫生詳加解釋。希望每位父母親及孩子都可以找到彼此信任及互動關係良好的醫生,一同合力打擊病魔,保護所有孩子平安健康長大。 周彥亭 現任:永和耕莘醫院小兒科主任 學歷:長庚大學中醫學系傳統中醫學碩士 經歷:臺大醫院小兒神經科研究員 臺大醫院小兒部住院醫師、學術總醫師 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會員 * 資料來源:【BabyLife育兒生活】2012年12月號。http://www.mababy.com/

2012年12月15日
公開
72

寶寶穿衣有訣竅 皮膚癢癢不會來

嬰兒與母親 12月號 NO.434 採訪撰文�張晴宜 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 陳慧如 在季節交替、忽冷忽熱時節,或是到了寒流來襲的冬天,許多家長都會為寶寶多穿一點,深怕寶寶感冒了!不過,穿太多又沒有注意透氣,容易導致寶寶的皮膚過敏,出現紅疹、搔癢或細菌感染等症狀。穿太少怕寶寶感冒,穿太多寶寶的皮膚容易過敏,到底該怎麼為寶寶穿衣呢?為寶寶添加衣物的正確時機為何?由本文來告訴您只要把握幾個穿衣原則,往後便不用再為寶寶的穿衣問題傷透腦筋了! 寶寶皮膚出狀況主因∼穿太多 寶寶身體的體溫調節能力尚未成熟,無法維持在恆溫狀態,體溫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而有時高時低的情形。舉例來說,寶寶所處的環境過於悶熱,或是溫度太低,都有可能讓寶寶中暑或感冒。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陳慧如表示,最常見的狀況是寶寶穿太多,造成身體不適(持續哭鬧)或皮膚表面出現疹子。在秋冬季節交替之際或是到了冬天(寒流來襲)時,家長往往會擔心寶寶著涼,而讓寶寶穿上一層又一層的衣物。尚不會說話的寶寶可能會用哭來表達他的不適感,或是剛開始學說話的寶寶不太會用言語說清楚自己的感受,往往造成寶寶的身上長了一堆痱子或凸起的紅疹。那麼,照顧者如何替寶寶穿戴衣物呢?只要掌握以下幾個原則,便可讓寶寶安然度過寒冷的冬天,皮膚也比較不會出狀況喔! 寶寶穿衣原則 *天氣較冷的時候,寶寶衣物的穿著件數比大人多一件(薄長袖)即可(每個寶寶的身體狀況不盡相同,還是要依照個體狀況去評估)。 *寶寶的四肢末梢摸起來濕濕涼涼屬正常現象,是散熱的表現,不代表是他覺得冷或著涼了。 *不要讓寶寶穿太多厚重衣物,容易導致他不方便活動或是太過悶熱、長痱子或疹子。 *外出時隨身幫寶寶攜帶一件外套,若覺冷了可穿上。 *無論到哪都幫寶寶帶一套替換衣物,萬一寶寶玩到流汗可馬上更換。 *準備替寶寶穿脫衣物時,要先考量環境溫度及寶寶的狀況。 *到了換季時節或變冷時,衣物不要為寶寶添加太快,以避免之後穿的件數愈來愈多。 注意事項 寶寶的體溫是一種訊息,可透過體溫瞭解寶寶的身體狀況。由於寶寶的溫度感受能力相當敏感,對寶寶來說最適宜的環境溫度是25∼28℃。讓寶寶處於溫差變化小的環境中是較為適合的。 小寶寶脖子短、皺褶多,流汗後的汗漬容易堆積在皮膚中,引發黴菌或接觸性濕疹,照顧者要特別注意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寶寶身體太悶熱有可能會在脖子、胸膛和背部等處長疹子或痱子。若出現一大片紅色的熱疹,屬於皮膚的輕度發炎症狀,可能過一會兒就退了。假如是一顆顆凸起的痱子,表示皮膚的發炎情形較為嚴重。由於部分長疹子的部位可能會有其他問題,程度嚴重的寶寶最好要讓醫師評估、檢查看是什麼問題。 長疹子的部位有可能會出現紅腫、脫屑或有小水泡,被搔抓後可能會變厚、結痂。倘若將它抓破,還可能有感染情形。因此,必須要好好照料並重視寶寶的皮膚問題。 異位性皮膚炎寶寶穿著重點 在臺灣的0∼6歲嬰幼兒中,約10%有異位性皮膚炎。皮膚呈乾燥狀態,且搔癢難耐,疹子好發於四肢關節處,嚴重甚至會有水泡、滲液現象,會持續好幾年反覆發作。異位性皮膚炎寶寶的皮膚相當敏感、脆弱,對汗水的刺激、不恰當的衣物、氣候變化等有可能會讓病症更加嚴重。針對這種寶寶的衣物穿著更要注意,儘量避免讓他們穿著羊毛或化學纖維類的衣物,且要注意不能穿過多衣物,降低對皮膚的刺激。還有,洗澡的水溫也要注意不能過高,洗完澡可用乳液或凡士林滋潤肌膚。 寶寶衣物挑選重點 尺寸 嬰幼兒的成長速度相當快,許多家長也許會發現,明明才剛買沒多久的衣服,怎麼穿過幾次後穿不下了。陳慧如醫師表示,購買寶寶的衣物時,可大約替寶寶預留半年的成長空間,替寶寶買稍大一些的尺寸,這樣便不用太擔心寶寶成長過快,衣服很快就不能穿的問題。不過,由於會開始爬行、走路的寶寶活動力旺盛,要注意挑選衣物的尺寸也不能過大,反而絆手絆腳,不僅影響到寶寶活動時的方便度,也提高了危險的發生機率。 材質 寶寶穿的衣物要以舒適、吸汗為重點,材質以純棉的衣物為最佳,尤其是寶寶穿在最內層的貼身衣物,必須要透氣、柔軟舒適、吸汗,並儘量不要挑選太厚重的質料或毛料。 設計 寶寶所穿著的衣物在設計上儘量挑選簡單、簡潔的款式就好,不要有小珠珠、別針、項鍊等複雜的設計,萬一這些小零件脫落可能會被寶寶誤食,或讓寶寶受傷。另外,有扣子設計的衣物要注意,檢查扣子是否輕易就可被拔掉,避免寶寶一拔起就往口中塞。 寶寶穿衣Q&A 何時該為寶寶添加衣物? 陳慧如醫師說明,正確方式是以寶寶軀幹的溫度去評估,以決定是否要替他多加一件衣或減一件衣。比方說用手觸摸寶寶的背部,假如寶寶過於悶熱,摸起來的溫度會覺得寶寶體溫很高,也許會有少許汗水,這時即表示該為寶寶脫掉一件衣服了。相反地,當覺寶寶體溫冰冰涼涼,臉色不太好,代表寶寶需要多加一件衣物。照顧者有無仔細觀察寶寶的表現也很重要,才能及時發現寶寶的問題,要是生病或有其他狀況可馬上解決。 寶寶很討厭換衣服,每每替他換衣就哭。有什麼辦法可縮短穿衣時間? 陳慧如醫師建議家長可先把寶寶欲穿的衣物全部都先準備齊全。假如是長袖的上衣,可先將袖子捲好,再替寶寶穿上就會比較快。若正值於寒冷的冬天,必須穿一件以上,建議可先將所有衣物一起疊好,接著一口氣讓寶寶穿上。如此可節省一件一件穿衣的時間,寶寶也不用每次穿衣服時都哭得慘兮兮。 寶寶流汗了必須要馬上更換衣物? 照顧者若發現寶寶的衣物全濕透了,當然要馬上替他更換乾淨衣物。不過,假如只有局部性出汗,可替寶寶用紗布巾擦拭汗水,讓肌膚維持在乾燥狀態即可,不用每一次都要大費周章地換衣服。 結論 很多照顧者都認為嬰幼兒的抵抗力弱,萬一著涼容易感冒或罹患其他疾病,便給寶寶穿過多的衣物,造成寶寶身體過於悶熱,長出痱子或疹子。其實,替寶寶穿衣重點在於適當就好,頂多比大人多一件薄長袖即可,過多或太少都不恰當,也會容易讓寶寶生病。照顧者不必過度擔心寶寶身體脆弱容易被病毒侵襲,只要依照季節給予適宜穿著,就不用煩惱寶寶的身體會出狀況了喔! 陳慧如 學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士 經歷: 羅東聖母醫院小兒科主任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神經科兼任主治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神經科總醫師 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會員及專科醫師 現任: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 * 資料來源:【嬰兒與母親】2012年12月號。http://www.mababy.com/

2012年12月14日
公開
56

寶寶不要任性,就讓他等一等!

延遲滿足能力的培養要循序漸進,從易控制的事做起。在長達十多 年的觀念傳遞之後,孩子就會把它內化為自身的一種素質和能力。 寶寶年齡小,可不是他要什麼就必須得到什麼的理由。 我們往往一聽到寶寶哭,自己心裡就先發慌,習慣於將孩子的哭聲 當成命令,如果成人不那麼衝動,孩子也會慢慢學得平和起來,把 有期限的等待看成是自然而然;並且,因了心中的嚮往和期盼,遲 到的收穫更能令孩子欣喜若狂。 身為大學教育系學前專業的教師,梅舒深諳對女兒夢夢的要 求,她呼應起來總是慢半拍,即便是在夢夢兩三個月大的時候,女 兒的哭聲也不會讓她立刻衝到小床前, 而是巧妙地先在房間裡弄 出點動靜,示意媽媽就在不遠處,一分鐘後再到女兒跟前;稍大一 點,女兒去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碰了「釘子」,梅舒也特別沉得住 氣地等 她哭完再講道理;至於夢夢在外面要買玩具和吃的東西, 梅舒多半不拒絕也不立即答應,而是順勢提出一些條件,少則一會 兒、多則幾天後實現願望。因為有了期 待,夢夢實現了願望後會 表現出異常地奮。 如 今,四歲的夢夢顯得比同齡的孩子有耐心。一天,幼兒園老師 發給小朋友每人一個卡通形狀的棒棒糖,樣子可愛極了。孩子們拿 在馬上就想吃。這時老師對孩子們 說:「誰能等到老師回來再 吃,就獎給他一張天線寶寶小貼片。如果提前吃了,就得不到了」 儘管嘴裡說著「我也要天線寶寶」,但老師一離開,一些孩子就忍 不住 了;等到老師回來,只有包括夢夢在內的三個孩子的棒棒糖 原封未動。當然也只有這三個孩子拿到了小貼片。 愛心「毒藥」 現 在的孩子不缺吃的、不少玩的,可見到自己沒有的或想要的東 西就得立刻拿到手、吃到嘴,脾氣一個比一個急,想法也是一個接 著一個地往外冒;而人們日漸鼓起來 的腰包,快節奏的、近似快 餐式的生活方式加速了成人的性子,也唆使他們無條件地滿足家中 唯一寶貝的願望。然而,面對父母的有求必應、百依百順,孩子的 頭腦 中逐漸形成了這樣一個思維「定勢」:我要什麼馬上就能有 什麼。孩子慾望的溝壑似乎越來越深、越來越寬,父母的愛和關注 把孩子變得越來越貪心。 任性在一個個滿足中滋養 就 像法國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對已為父母的人說的那 樣:「你知道用什麼辦法準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嗎?這個方法就 是:百依百順。因為有種種滿足他慾 望的便利條件,所以其慾望 將無止境地增加。結果,使你遲早有一天因為無能為力而表示拒 絕。但是,由於他平素沒有受到過你的拒絕,突然碰了這個釘子, 將比得 不到他所希望的東西還感到痛苦。」 父母的愛心,造就了孩子的任性。如此,孩子一旦離開了家庭 的圈子,受打擊、遭挫折就成了家常便飯,他們事事都不順心,覺 得好像人人都有意跟他們過不去,對 孩子的身心會產生不良影 響,他們又不能主動自覺地對自己的心理狀態進行調整,總是與周 圍的人和事處於一種對峙狀態,時間長了,就很可能釀成心理疾 病,如憂 鬱、偏執、狂躁等。 延遲滿足培養好性格 表面看來,讓孩子晚一天吃到他想要的蛋糕、想喝的果汁;遲一個 星期得到他渴望的玩具熊或電動小火車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這 卻和孩子性格養成的大事直接掛鉤。 習慣了在期待中獲得滿足的孩子,能學會主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 會為自己的要求被拒絕或暫時被拒絕而「大動干戈」,將來也能抵 擋得住眼前小利的誘惑,權衡怎樣做能使自己獲得更大的好處,並 能有意識地調節和支配自己。 前面例子中的夢夢就是會掂量輕重的孩子,她憑自己一會兒的 等待,多得到一張小貼片,而這種品質如果能延續到上學或工作以 後,其等待的耐心就可以使她獲得更多的「財富」。  拖延從一分鐘開始 第一、「等待」必修課0歲開 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聽到寶寶哭時自己先沉住氣,趁勢和他說說 話,告訴孩子你正在做什麼,等一分鐘媽媽就會過來陪他,寶寶能 從媽媽熟悉的聲音中得到安慰、消除內心的恐懼;如果這時孩子仍 舊哭,索性就讓他哭上一兩分鐘,這有助於打磨他的耐心。 適度的哭還能增加肺活量,對孩子的健康很有好處。 等你把自己手裡的事告一段落再看看他是餓了、尿了,還是想讓大 人抱了。如此操練一段時間,寶寶對「延遲呼應」的態度就會從 「憤怒」變為平和了。到孩子10個月左右能稍稍聽懂一點話時,他 有一些要求,比如想要一件玩具或是什麼吃的,父母可以遲一會兒給他,或對他說那樣東西燙,等涼了再吃。 也許父母會問:寶寶最初的反應比較激烈怎麼辦? 其實,這是小寶寶和父母進行心理較量的必經階段,他巴不得用哭 聲將你三步並作兩步地吸引到自己跟前;如果你能扛得住,孩子終 將也能扛得住,並接受等待。 第二、點滴瑣事當幫手 生 活小事鑄就孩子的高素質,使之在平素的日積月累中慢慢懂得 還有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更緊急的事情,學會善解人意、習慣於 等待。比如,孩子要求和媽媽一起拼 圖,此時媽媽可以和孩子商 量:「我有個重要電話要打,等打完電話再跟你玩好不好?」如果 孩子不肯,你可先肯定孩子:「要是把重要的事耽誤了,媽媽會著 急 的,你是懂事的寶寶,你願意讓媽媽著急嗎?」「不願意。」 「那你就等媽媽一會兒,好嗎?」孩子一般會答應的。而如果四歲 的孩子將玩具散落一地提出到外面玩,你可以答應他的請求,但前 提是讓他把玩具放回原處。 面對誘惑控制自己,也是孩子必須掌握的本領之一。 看 到冰箱裡的冰淇淋,孩子嚷嚷著要吃,但此時他正咳嗽、嗓子 疼。父母可給孩子解釋:「你現在正病著,吃了嗓子就說不出話來 了,等過幾天好了給你吃。」「我就 吃一點點。」「吃一點你的 嗓子也會比現在厲害,還得吃更多的藥,等好了,可以給你吃一個 蛋筒。」孩子會權衡利弊,選擇吃一個蛋筒。 第三、當忍則忍 能不能夠忍耐和長時間地等待,是孩子自制力強與弱的一種表現, 因為生活中並非事事都遂人願。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可從2歲 以後 開始。比如,孩子要把小朋友的娃娃拿回家,在他的意識裡,自己 的東西是自己的,別人的東西還是自己的。這時,父母要給孩子解 釋清楚,娃娃是小妹妹的, 如果拿走,她會傷心的;買一個相同 的娃娃,不是立刻能做到的。讓孩子明白,別人有的東西我們不一 定要有,要克制自己的佔有慾。 借助給孩子設立壓力情境的方法,鍛煉孩子的忍耐力。 例 如,孩子在商店要買價格昂貴的電動車,而你的支出計劃又沒 有這筆消費,你可以跟他商量,我們可以買一個便宜的你喜歡的小 玩具,如果你幫媽媽節省生活費,媽 媽會很感謝你,因為你特別 理解媽媽。通過為孩子設立這些壓力情境,孩子心中有了矛盾,開 始主動調節自己的需求達不到滿足時的情緒,達到心態平和。 讓孩子習慣並平靜地接受延遲滿足,離不開表揚和獎勵,因為 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時非常痛苦,當年幼的孩子努力按照成人的要 求「刷新」了自己以往的紀錄,父母一定要肯定孩子,給予精神和 物質上的小獎勵,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是值得的,從 而獲得精神上的支撐。 延遲滿足能力的培養要循序漸進,從易控制的事做起。在長達 十多年的觀念傳遞之後,孩子就會把它內化為自身的一種素質和能 力。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8023

2012年12月13日
公開
103

母乳,最有價值的健康投資

•親子天下特刊 •作者:高宜伶(台灣母乳協會祕書長) 圖片來源:曾千倚 擔心自己奶水不足,寶寶營養不夠嗎?其實,母乳很容易吸收,寶寶不用吃多,營養就很充足;而且母乳的營養是為寶寶量身訂作,成分會跟著寶寶長大改變。 精彩重點 0∼6歲寶寶 愛的管教100問 這樣因材施教,就對了! 二○一一年是配方奶行銷守則出爐的三十週年,儘管配方奶問世數十年,但母乳對寶寶的價值依然無法取代。母奶營養素高達上千種,其中多種營養素有益腦部與神經系統的發展,而且最能被寶寶有效吸收。還有,相較配方奶,母奶相對安全無污染。 歷時九年、研究全球六個截然不同國家(巴西、迦納、印度、挪威、阿曼和美國)的幼童成長模式後,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五歲以下的孩子成長關鍵在於環境、營養和健康照顧,並建議哺餵母乳。 母乳可以提供嬰兒六個月前足夠的營養、熱量需求,以及持續提供抗體。世界衛生組織以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產後一小時即開始哺育母乳;生命最初六個月應進行純母乳哺餵;在嬰兒六個月大時添加足夠營養和安全的副食品,同時持續進行兩年或兩年以上母乳哺育。 母乳之所以不可替代,有以下四個原因: 一、富含上千種營養素 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哺乳類母乳中含有的基本營養素。經過長期的進化,不同類動物的母體所分泌的乳汁成分都有差異,對於人類來說,人類分泌的母乳比牛或豬甚或鯨魚的母乳都更適合人類嬰兒;反過來,對小牛來說,牛媽媽所分泌的母乳也最適合小牛的成長。令人遺憾的是,因為市場因素,多數牧場的小牛只有喝七至十四天母乳的機會,因為牛媽媽的奶都被人類搶走,小牛只能吃配方奶。 母乳營養成分隨著寶寶成長而改變 從母乳與配方奶營養成分比較中,可以對比出兩者間的差異:乳清蛋白、牛磺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比菲德氏菌……這些耳熟能詳的「添加物」不都時常出現在配方奶廣告中嗎?一點都沒錯!母乳是嬰兒配方奶粉的「黃金標準」,任何配方奶終極追求的就是「類母乳化」。 舉例來說,當科學家發現了母乳中有一般食物中少見的牛磺酸時,配方奶公司就會一股腦的跟進,紛紛宣稱已添加牛磺酸於配方奶中,好幫助寶寶頭好壯壯、眼睛亮。但事實上,母乳成分和成分間的交互作用是自然界極大的奧祕,目前母乳中已知成分有上千種,科學家探究不完,自然未有定論。 此外,母乳的成分是動態的,從寶寶出生的第一天到哺乳最後一天,成分隨時在改變,是為自己的寶寶量身訂作的。配方奶卻是固定的配方,功能就是可以讓寶寶足以長大。但是,哺餵母乳並不單單只在提供營養素而已。母乳和配方奶的差異,不是不同品牌飲料大同小異的比較而已,而是太陽與電燈,一樣提供光亮,但是本質不同、影響不同。 哺乳媽咪切記:餓就吃、渴就喝 曾經,有位哺乳媽媽被家人質疑,忙於工作、時常外食,這樣的母乳夠營養嗎?這位可愛的哺乳媽咪回答:「你覺得牛吃草就比我吃得營養嗎?你不擔心牛吃的草可能也有農藥?」 其實,哺乳媽媽的飲食原則非常簡單——均衡、營養、餓了就吃、渴了就喝!因為哺乳,每天身體會多消耗五百大卡熱量以及更高的代謝率,不少媽咪在哺乳期可以兼得美食與好身材!我們鼓勵媽咪們毋須過度擔憂吃或不吃某些食物,某個文化下促進乳汁分泌的好食物,在另一個文化下可能又評價不同。最簡單的原則就是:避開家族過敏原,儘可能選擇當地、當季、原型、多樣、簡單烹調的食物。 食物的養分會經過消化、吸收分布到身體各器官——自然也包括分布在乳汁中,這樣一來,寶寶也可以透過乳汁品嘗不同食物氣味! 二、營養素的吸收率高,寶寶不用喝多就能有效吸收 母乳中的蛋白質、鐵、維生素,也許單位含量不如配方奶高,但是,被寶寶身體吸收、利用的效率卻比配方奶佳。以鐵質為例,吸收率高達五○%,是配方奶的五倍。也就是說,為了吸收一公克的鐵,需要添加十公克鐵在配方奶內,也因此寶寶容易發生便祕等問題。 一般配方奶中含鐵的比例為母乳中鐵質的六倍之多。之所以需要添加這麼多鐵質,就是因為無法如同母乳有這麼高的生物利用率,所以要大量添加才能確保寶寶吸收到足夠的鐵,以預防鐵質不足。 三、多種有益寶寶腦部及神經發展的營養素 母乳中的牛磺酸:除了幫助脂肪的消化吸收,還有助寶寶中樞神經系統及眼球視網膜的發育。 ● 母乳中的脂肪:能幫助寶寶成長,同時對寶寶腦細胞、眼球視網膜及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具有關鍵的作用。 ● 母乳脂肪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即亞麻油酸(ω-6 Linoleic Acid)及次亞麻油酸(ω-3 α Linoleic Acid),為DHA、EPA的先質,是寶寶腦部、眼球視網膜發育所必需的原料。 ● β胡蘿蔔素:母乳(尤其是初乳)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可在體內轉換為維生素A,對寶寶的視覺發展十分重要。 四、安全無污染 所有的配方奶都宣稱其成分最接近母乳,所以稱為母乳替代品,但真的有好到可以替代母乳嗎?在加拿大成立第一個哺乳門診的紐曼(Jack Newman)醫師眼中:「有公司甚至把它的產品稱為+A,但是我看最多只有-C。」 紐曼醫師指出,「配方奶沒有抗體、沒有活細胞、沒有酵素、沒有荷爾蒙,卻含有過量的鋁、錳、鎘、鉛、鐵,蛋白質含量也明顯的超過母乳。」 配方奶不只無法與母乳相提並論,還必須考量它可能受到污染的情況。最震撼的案例即是,二○○八年中國大陸的「三氯氰胺」毒奶事件。中國最大奶粉製造商「三鹿集團」,因為違規添加三氯氰胺導致嬰兒生病甚至死亡,數千多例的寶寶因為餵食「有毒的配方奶」而導致腎結石。 奶粉污染不僅中國會發生,歐美先進國家也有前例,配方奶污染或回收事件層出不窮。 你可能也會質疑,母乳就百分百安全嗎?如果在環境受污染地區,母乳還會是最佳選擇嗎? 首先要考量的是,使用配方奶,最重要的是要有乾淨的水源,如果一個地區受污染,能否有安全的水源來使用配方奶也是需要質疑的。 此外,即使處在受污染的地區,世界衛生組織仍然建議餵母乳,因為母乳哺育在「免疫保護、營養和親子關係」等各方面依舊是利多於弊。 國際母乳哺育行動聯盟(WABA)更指出,母乳中存在毒物並非是限制母親哺乳的理由。事實上,環境污染更是該持續推動餵母奶,因為母乳中的物質能幫助孩子有更好的免疫系統,來抵禦環境污染與疾病。 - - - ★餵食配方奶的小提醒: 不論媽媽因為何種原因需要以配方奶哺餵寶寶時,台灣母乳協會建議: ● 仍考慮母乳優先:即便乳汁不足,能讓寶寶喝多少就喝多少,就好比閱讀,即便沒時間一次看完一本書,我們總是鼓勵孩子時常看、慢慢讀!餵母乳也是。更何況母乳是供需原理,刺激愈多,分泌愈多。 早產兒、病嬰等特殊需要嬰兒在符合母乳庫使用條件下,可向母乳庫申請短期母乳供應(申請的同時,別忘了持續擠奶,自己的奶水最適合自己的寶寶),更歡迎符合捐血條件的母乳媽媽們持續捐贈母乳。母乳庫建置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以及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 餵食配方奶請注意:選擇標示BPA FREE的奶瓶,避免環境荷爾蒙危害(避免選用PC奶瓶,以玻璃、PES、PPSU、矽晶等材質為佳)。 ● 給予寶寶足夠的肌膚之親:以奶瓶哺餵時,不論奶瓶的內容物是母乳或是配方奶,不論餵奶的是爸爸、媽媽、保母或是爺爺奶奶,都請以溫柔的眼神與寶貝四目相接,並給予寶寶足夠的肌膚接觸。 ● 避免過熱、破壞抗體:以奶瓶哺餵時,如果奶瓶內容物是母乳,請注意母乳的儲存與回溫原則,基本上加熱到接近體溫即可,避免過熱、破壞抗體。 ● 不要自行改變「處方」:沖泡配方奶時,遵守配方奶公司建議的濃度,避免自行改變「處方」。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