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fanny(kitt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6招,讓孩子的注意力UP UP!

2013年03月02日
公開
80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孩子常被稱為「過動兒」,但其中有一群注意力不足亞型(ADD)的孩子,看起來安靜、木訥,剛好與「過動」形象相反。 用對方法,找回注意力 ADD孩子並非管教不當所致,注意力又是所有認知學習的最初關卡,因此及早發現並開始注意力訓練,可明顯改善困擾。 一、確認注意力問題。心理師王意中建議,師長先要確認孩子最感困難的是哪類問題:集中性注意力(可否聚焦在當下從事的活動)、選擇性注意力(可否排除不相干外在刺激) 針對問題找解藥。 二、不只口頭告誡「要專心」,需讓孩子確實了解何謂專心。以投籃瞄準籃框或夜市套圈圈遊戲的細節來比喻,或用手機錄下他們專注寫功課的畫面,用易懂的文字、畫面……等孩子熟悉的方式解釋。 三、安排有秩序、可預期的生活節奏與環境。ADD孩子的組織能力差,更需利用外在的規律安定自己。因此,建立生活習慣,比如回家的例行公事。讓他們熟悉下一步該做什麼,作業程式內建後自然可減少混亂的場面。 四、學習與評量上的減量和簡化。ADD孩子動作慢,建議師長可在學習評量上讓ADD孩子「改搭區間車」,比如作業三頁變兩頁、數學十題變七題、考試時適當的延長時間、寫完十五分鐘的作業就給予鼓勵,休息一會再接續下一段作業時間。 五、視覺聽覺雙重加強,步驟化交代事項。李惠藺建議,老師上課要交代事情時,先提高音量喊孩子的名字,確認他們的眼神注意到你之後,再用簡要的步驟化提示法,在關鍵字上特別強調。另外,師長也可請孩子自己把應做事項條列或畫在黑板上。 六、抓住孩子黃金注意力時段,創造正面經驗。每個孩子都會有一個專注力最有效率的時間點,家長也要根據孩子的狀況重設訓練的起點,不要跟別人比,把目標切小一點;只要孩子這次多專注一分鐘,就給有意義的讚美,讓他們看見自己的「能」而非「不能」。

1∼2歲雙手靈活度訓練遊戲

2013年03月01日
公開
63

1∼2歲雙手靈活度訓練遊戲 文/兒童教育專家 丁慧瑜 西方哲學家曾經說過:「手是體外的腦。」因為大腦所構思的計畫,必須藉著手的執行才得以實現。所以小手操作的機會愈多,頭腦就愈聰明;而頭腦動得愈勤,則小手愈靈活。這個說法在1∼2歲寶寶的身上,充分得到印證。 1∼2歲寶寶各項細動作發展 過完1歲生日,寶寶最大的進步便是可以用拇指、食指、中指等三指抓取小東西,並將它們一一放入容器裡面。抓握玩具時,雖然仍會用到整隻手掌,然而掌心部分已能自然的放鬆,不再像以前一樣握得那麼緊。 1歲3個月左右,寶寶對有洞的物品相當好奇。如果眼前有類似套圈圈的道具,他們會興奮的拿著到處試套,套玩具、套門把、套鞋子、套食物,甚至還會把圓圈圈套在自己身上,因此主要照顧者必須時時緊迫釘人。此外,利用拇指、食指、中指等三隻手指頭,捏著小東西塞入洞中,更是他的拿手好戲,舉凡鼻孔、耳孔或插座孔,都難逃測試的命運,所以身邊的大人務必特別小心。 1歲半以後,由於手眼協調能力與日俱增,寶寶對漸層式的套疊玩具開始產生興趣,其中尤以圓杯造形最受歡迎。他們會兩手各拿一個大小不同的杯子,先專注的觀察,然後再將一個杯子放進另一個杯子裡。如果失敗了,會暫停片刻,過一會兒再試試看;假如成功了,孩子會開心的看著旁人,似乎是說:「我做到了!我好棒!」 這個年齡的孩子也喜歡玩積木,但以單純排列和疊高為主。寶寶會把各種形狀的積木隨意平放在桌面或地板上,很少有特殊的造形設計;或是一塊一塊的往上疊,大約到了五、六塊的高度時,積木便會因小手不夠穩定而垮下,可是他卻屢倒屢排,奮戰不懈。 握筆塗鴉也是一大挑戰。會以手掌和五指合作抓握粗筆,在紙上任意畫出點或線,也樂於模仿大人寫字或畫圖的樣子,努力在紙面創作。而握棒敲擊,則是手部操控能力更加純熟的象徵。不論是敲打樂器,或是拿著小木槌擊球進洞,孩子的動作都比以前俐落許多。同時,慣用手也在此時更為明朗,家長不妨多多提供寶寶運用雙手合作的遊戲,以加強左右腦互動的機會,激發出更多潛能。 到了1歲10個月,寶寶已能自己用湯匙順利的進食,大部分的食物都可以準確的送入口中。他們還會試著餵別人吃,所以用餐時常會出現親子你一口、我一口的溫馨畫面。同時,亦鍛鍊出以拇指和食指捏拿小物品的兩指功,不論是細細的髮絲或圓圓的豆子,皆逃不過他的慧眼巧手,因此需要雙手配合的串珠等活動,也格外受歡迎。 2歲時,孩子翻書的技巧愈來愈熟練了,他們會一頁一頁快速的翻過,毫不猶豫,完全不在乎是否能看清楚書中的圖案,對寶寶而言,這個時刻用手翻比用眼看重要多了。 玩樂器也是小朋友的最愛。他們會學著大人以一手握響板,用另一隻手配合歌謠的節拍奮力拍打。擊鼓時,會嘗試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操作鼓棒,以棒子前端敲打鼓面。當然,在琴鍵上用手按壓出聲音,更是寶寶的拿手好戲。 除此之外,孩子已可分辨出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徵,也能將形狀片正確嵌入框中;還會自己轉動門把開門,或是轉開瓶蓋拿出小玩具,不再完全依靠大人。 促進細動作發展遊戲 總之,當小人兒手部的精細動作越能控制,代表腦部的發展越加成熟,所謂「手腦並用」,正是此意吧!以下介紹一些增進1∼2歲寶寶細動作發展遊戲。 (一)大地震 目的:雙手穩定、反應靈活、手眼協調 年齡:1歲∼1歲6個月 時間:10分鐘 器材:乾淨的大小紙盒數個或原木積木數塊(不可太小) 場地:鋪著軟墊的地板上 步驟: 1.大人先檢查紙盒是否乾淨、安全,盒蓋是否可以蓋好。若用原木積木,則要確認沒有尖刺或缺損。 2.親子面對面坐好,大人示範將紙盒或積木一層一層疊高,然後用手輕輕推倒,並發出:「哇!大地震!」。若使用積木,推倒時需注意安全距離,以免受傷。 3.接著由小人兒操作,大人在旁邊加油。記得喔!大人不要幫忙。 4.起初寶寶還不太能掌握堆疊時的重心及小手擺放的力量,因此可能疊了兩、三層就垮下來,然而這是必然的過程,大人可誇張的拍手、歡呼,以增強寶貝的信心。 (二)串珠子 目的:手部穩定、手指運用、手眼協調 年齡:1歲半∼2歲 時間:10分鐘 器材:適齡的大串珠玩具(準備5顆珠子、1條繩子) 場地:鋪有軟墊的地板或矮桌面 步驟: 1.大人先檢查玩具是否合用、安全,並清點珠子的數量。通常在繩子前端多半有一段塑膠管以方便珠子通過,繩尾則打結以固定穿過的珠子;假如繩頭沒有塑膠管或太短,大人可用透明膠帶纏繞代替。 2.接著親子面對面,大人示範如何一手拿起繩頭,一手拿起珠子,然後設法雙手配合,將繩子穿過珠子,並將珠子移到繩尾。然後讓寶寶試試看。 3.有些孩子是以繩子穿珠,但有些小朋友卻是以珠子穿繩,(這與慣用手有關),兩種方式都可以,端看小人兒自己決定,大人不要以個人的想法強迫小孩接受。 1∼2歲寶寶粗動作發展遊戲 文/兒童教育專家 丁慧瑜 1∼2歲的階段的寶寶,已開始能夠自行走路,雙臂也變得更有力,玩球、爬樓梯、跑步等都是他平時喜愛的遊戲,面對孩子逐漸的成長,爸爸、媽媽務必把握時間,多提供他們練習的機會,才能使孩子順利打好基礎,以迎接新的挑戰。 在成長軌道上,「1歲」不僅是極為重要的年齡標竿,更是寶寶擁有自主行動能力的象徵。尤其是在1至2歲的階段,小寶貝從蹣跚學步、盡情奔跑,甚至嘗試跳躍,每一項進步,都令為人父母者歡欣不已。 1∼2歲寶寶身體各項發展 剛滿1歲時,小人兒開始雙腳探索之旅。爬行時,寶寶的屁股會高高抬起,並以膝蓋離地、手腳並用的方式移動身體,除了速度加快之外,方向的轉換與控制亦靈活許多。此時大部分的小朋友已能由旁人牽著手前進,或是試著自行走路。當寶貝邁步時,腳跟會微微踮起,雙臂也會自然平舉、向外伸展,以維持身體的平衡。 1歲3個月左右,寶寶逐漸掌握了走路的竅門,越走越好,不但腳跟著地、步伐穩定,兩臂亦能放下,隨著肢體韻律自然擺動,彷彿跳舞一般。 他們對「樓梯」也產生莫大的興趣,特別是實心的梯階。起初,寶寶會在大人扶助下走一、兩階,以體會爬高的樂趣。等到熟悉後,會試著自己努力一層一層往上爬,再小心翼翼的以腳朝下慢慢爬下來,旁觀者看來驚險萬分,寶貝卻愈爬愈有信心。 到了1歲半,寶寶的手臂變得更有力了,所以特別愛玩球類的遊戲,不管是近距離傳球、蹲著滾球、坐著接球,或站著將球丟入框框裡,都令他興奮莫名。 這個年紀的孩子站著時,已可對準小椅子好好坐下、穩穩站起,不致歪斜跌倒。而大人的高椅子亦成為最佳探險道具,寶貝會努力爬上去,轉身坐定,把腳放好,有如勇敢的登山家,無畏無懼的邁向峰頂。 除此之外,孩子對於走路及轉彎的技巧更加純熟,並進一步發展出快走和跑步的能力。然而小人兒雖然衝勁十足,卻還不太會「煞車」 ,因此經常跌倒,可是只要稍加安撫,他們又能鼓起勇氣,滿臉笑容的向前飛奔,讓陪伴的大人提心吊膽,格外緊張。 1歲9個月時,有些寶寶能在大人協助下,從高椅子上踩著椅邊的橫桿爬下來,這代表孩子已能以視覺判斷高度、距離,為攀爬空心樓梯作好準備。 由於腿部肌力增強、平衡感提升,小朋友姿勢的變化日益敏捷。走路時,假如發現地上有東西,或有玩具從手上掉落,他們會蹲下來撿起物品,順手把玩,或再站起來繼續往前。扶著家具或牆壁時,寶寶還能抬起一隻腳,模仿大人以單腳站立,也可以用單腳踢開大而輕的球,毫不猶豫。 滿2歲後,溜滑梯成為孩子的最愛。他能扶著實心梯面的扶手,雙腳交替、一步一階的走上去,接著在坡頂坐穩,再咻的一聲滑下來。如果是空心梯或繩網,寶寶也會手腳配合,安全的爬到頂端。 至於走直線、倒退、定向快跑,或原地雙腳跳,皆難不倒他們;孩子甚至還會嘗試從不太高的地方跳下(大約一台階的高度),感受跳躍的刺激。 而上下半身的協調,使得寶寶得以輕鬆做出簡單的動作,如:拍手、踏步、前走、後退、搖擺、彎腰、轉圈、扭動,並試著搭配旋律與指令,一舉手一投足,皆充滿童稚的純真,宛如小小舞蹈家,著實惹人憐愛。 促進粗動作發展遊戲 1到2歲是寶寶進行身體實驗的敏感期,活潑好動的表現,常令大人招架不住。爸爸、媽媽在辛苦之餘,務必把握時間,多提供他們練習的機會,才能使寶寶順利打好基礎,以迎接新的挑戰。 (一)摘花兒 目的:增強直立平衡感、身體協調、姿勢轉換 年齡:1歲∼1歲半 時間:10分鐘 器材:粗繩、手帕或絲巾數條、較重的家具 場地:平坦安全的地方 步驟: 1.大人先將粗繩兩端分別綁在較重的家具上,如:餐桌(不用摺疊桌)、門把(門關上)。繩子的高度約比寶貝高10公分。四周不得有障礙物,以免發生碰撞意外。 2.接著把手帕或絲巾鬆鬆的綁在粗繩上,中間稍有間隔,看起來好像一朵一朵美麗的花。 3.大人示範如何摘花,然後由小寶寶嘗試。每當小人兒摘下一朵,大人就要大聲讚美,以滿足孩子的成就感。 4.當花全部被摘完後,可以將小花重新綁回,反覆進行。遊戲過程中,孩子有時會因為累了而坐下休息,大人應尊重寶貝的意願。 5.遊戲結束時,務必立刻將器材收好。 (二)安全步道 目的:增強直立平衡、足眼協調、腿部肌力、跨越能力 年齡:1歲半∼2歲 時間:10分鐘 器材:枕頭、椅墊 場地:鋪有軟墊的地板 步驟: 1.大人先將椅墊和枕頭隨意散放在地上,中間要留有較大的空間,讓親子能從容通過。也可以邀請小寶貝一起幫忙佈置場地。 2.接著由大人示範如何跨越步道障礙,安全通過:可以踩在椅墊和枕頭上,也可以跨越,或是在障礙間的地板上繞走,不同方式能帶來不一樣的樂趣。 3.然後由大人協助孩子嘗試。 4.由於每一位小朋友發展狀況和個人特質不太相同,因此寶寶的反應也會各有差異,無法預料,因此最好讓寶寶自行決定通過的方法,大人只扮演陪伴與鼓勵的角色。 5.遊戲結束時,務必立刻將器材收好。 (三)走跑停 目的:增強肌肉關節控制力、反應靈活度、姿勢轉換 年齡:1歲半∼2歲 時間:10分鐘 器材:鈴鼓 場地:鋪有軟墊的地板(最好在較大的空間) 步驟: 1.大人先檢查場地是否安全,如有其他家具或障礙物,應先搬移,以免寶寶受傷。 2.親子約定不同動作的鼓聲,如:慢慢的敲鼓代表慢慢走,快快的敲鼓代表快快跑,用力敲一下鼓代表停下來。 3.接著由大人一邊敲鼓、一邊示範,並邀請小朋友一起加入。大人的動作要誇張些,像慢慢走時,可假裝是又壯又重的大象或大巨人,停下來時,又變成不能動的木頭人,再配上清楚明確的指令和特別的聲調,一定能夠吸引孩子融入其中。 4.建議剛開始時以兩種鼓聲和動作為主,等到熟悉了,就可以增加變化。

寶寶,學習咀嚼的重要性!

2013年02月28日
公開
55

寶寶,學習咀嚼的重要性! 育兒生活 2月號 NO.273 採訪撰文�陳萱蘋 諮詢�國泰综合醫院齒顎矯正科及兒童牙科專任主治醫師 楊瑞賢 許多新手爸媽以為,寶寶與生俱來就具備有咀嚼能力,認為這是人類的本能,因此,時候到了,寶寶自然就會動動小嘴、吃下固體食物,應該不需要特別注意或訓練。其實,咀嚼對於寶寶來說,可是得經過不斷學習與練習,並需要爸媽的協助,請跟著我們一起瞭解寶寶的咀嚼大事吧! 學習咀嚼是寶寶的大事! 或許此時爸比媽咪正一手抓著零食放入嘴裡,另一手隨意地翻閱的雜誌,這些輕而易舉的小動作對於大人而言,不加思索就能夠辦到,但是對於小小年紀的寶寶呢?將食物放進寶寶的小嘴裡,自己就會咀嚼了嗎? 咀嚼並非是天生本能 許多爸媽誤以為咀嚼能力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所以很少注意寶寶的咀嚼學習。其實,咀嚼是需要學習的!一個孩子從吸吮的乳汁到咀嚼、吞嚥各種類型的食物,需要慢慢累積咀嚼的經驗,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學會正確的咀嚼方式。 國泰综合醫院齒顎矯正科及兒童牙科專任主治醫師楊瑞賢指出,當孩子咀嚼食物時,需要動用舌頭、嘴唇、牙齒、臉部肌肉…等各部分的良好配合,才能順利將食物磨碎或咬碎。倘若爸比媽咪在孩子發展過程之中並未提供適當的食物讓孩子練習咀嚼,可能造成許多問題。 到底咀嚼對於孩子有何重要性呢?請專業醫師為新手爸媽來分析與探討: Point1、攝取多元營養 利用牙齒磨碎食物是咀嚼最基本的解釋,咀嚼除了能夠將食物磨碎,容易下嚥之外,咀嚼也能使得食物與唾液充分結合,幫助食物消化,就是咀嚼的第一作用;也能讓食物本身的味道充分釋放出來,進而品嚐到食物的真正味道,讓寶寶品嚐到食物的天然美味。此外,透過咀嚼才能讓寶寶進食的食物種類更多元化,攝取足夠營養。 如果在副食品添加期,爸媽不重視寶寶的咀嚼能力,忽略糊狀與固體食物的給予,而一直提供流體食品,讓寶寶的口腔沒有粗食物的刺激,將可能造成不良的進食行為,進而影響營養攝取。最常見到1歲多的寶寶吃一口飯,要花上10多分鐘,含在嘴裡不咬也不吞;或是只會吃糊狀食物,遇到稍微硬一點的東西,就馬上吐出來;有些寶寶吃東西,隨便咀嚼幾下,吞下去了。 Point2、有助口腔健康 咀嚼對於寶寶的牙齦也能產生按摩功效,當齒齦受到食物的按摩刺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牙周健康。而附著在齒面和牙齦上的殘渣也會因咀嚼分泌的唾液和肌肉的運動而得以清除。 Point3、間接影響語言   孩子咀嚼時,臉部肌肉不斷動作,可使流向大腦的血液量增多,腦細胞間信息往來頻繁,間接促進大腦發育。若有良好的咀嚼能力,增加舌頭、嘴唇等口腔器官的靈活度,也能幫助未來學習語言的發展。另外,當孩子練習自己進食的過程之中,提高手眼協調的能力。 咀嚼能力發展階段 隨著寶寶的年齡漸長,其咀嚼能力的發展有不同的階段性發展,爸比媽咪應該瞭解與掌握,才能補充寶寶所需營養以及藉機訓練咀嚼能力喔! 0∼3個月 新生兒一出生就具有吸吮的能力,吸吮就是寶寶成功攝取營養的第一步! 3個月以前的寶寶,因為其消化及咀嚼能力,還無法服用固態食物,只能喝液體的ㄋㄟㄋ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純母乳哺餵是最好、最天然的營養來源。 親餵母乳寶寶咀嚼能力佳? 當媽咪親餵寶寶時,寶寶必須很專心且用力地吸吮,才能喝到ㄋㄟㄋㄟ;只要小嘴稍微鬆開媽咪的乳房,就吸不到任何乳汁了。楊瑞賢醫師表示,在吸吮動作之中,寶寶充分運用上下顎、嘴唇及雙頰的肌肉,促進各種肌肉的發達,日後咀嚼能力會較強。反之,使用奶瓶哺餵的寶寶很容易就吸到ㄋㄟㄋㄟ,吸吮力弱,今後的咀嚼能力也可能會弱。 4∼6個月 4個月大以後的寶寶,吸吮與吞嚥液體食物的動作已發展成熟,可順利喝進奶類食物,而不太容易流出來。且寶寶的腸胃消化系統也逐漸發展起來,舌頭也變得較靈活,開始運用臉頰肌肉,除了液體之外,爸媽應提供服用糊狀食物,讓寶寶有機會訓練口腔動作。 加入副食品的添加,應該先從口感較軟的米糊、麥糊、蔬菜泥開始,以一次添加一種為原則。此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哺餵的寶寶,可以延到6個月大再開始添加副食品。 6∼9個月 通常6個月以後寶寶會萌發出第一顆小乳牙,加入牙齒幫忙咀嚼,就能夠嚼碎有一定硬度和彈性的食物,而舌頭也能夠上下移動,可以將食物推到上顎弄碎,這是建立咀嚼習慣的好時機!而且,寶寶主動進食的慾望也增強,有時看到爸媽在吃東西,可愛的小嘴巴也會跟著動,做出想要嚐一嚐的表情。 9∼12個月 這階段的寶寶可能已經長了4∼6顆小乳牙,可以進行利用牙齒切斷、磨碎的動作,而且口腔肌肉也更加有力了。爸比媽咪以提供寶寶更多樣化的食材,但必須先處理成適合的質地與口感,例如:小碎肉、較軟的稀飯…等。 1歲∼ 基本上,滿周歲的寶寶可以與爸比媽咪吃一樣的食物了,只要幫忙將食物切成適當大小,就可以有足夠機會練習咀嚼。切勿將食物切得太細,讓寶寶嘗試多變化烹調方式的食物與味道,但是楊瑞賢醫師特別提醒爸比媽咪,注意調味料的使用,切勿太油膩與重鹹口味,以免養成偏好重口味,造成腎臟負擔。 練習咀嚼的小撇步 當寶寶練習咀嚼時,爸比媽咪要有絕對的耐心,提供適當硬度和彈性的食物,且給予充裕的咀嚼時間。 撇步1、天然水果最好! 將蘋果或紅蘿蔔切成條狀、片狀都很適合練習咀嚼的寶寶,提供最天然的美味與口感,除了可以讓寶寶攝取足夠的纖維質促進排便順暢,維持腸道健康,當然也能夠提高食物的接受度。不過,因為寶寶的腸道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蔬菜類與副食品添加都必須以煮熟為原則,才能確保健康衛生。 撇步2、爸媽一起動嘴! 有些忙於工作的爸比媽咪,為了節省時間而讓孩子長期使用奶瓶進食,楊瑞賢醫師提醒,千萬不可為了一時方便,卻錯失孩子練習咀嚼的機會。當寶寶練習咀嚼的時候,爸比媽咪可以在一邊跟著做咀嚼的動作,讓寶寶模仿,鼓勵寶寶咀嚼。 撇步3、自己動動手吃! 除了可以拿天然的水果類讓寶寶練習咀嚼之外,麵包條或烤吐司邊…等條狀食物都蠻適合讓寶寶自己動動小手拿著吃,不過,寶寶吃東西時,爸媽應在一旁觀察其進食狀況,以免發生意外。 已經具有握住湯匙能力的孩子,楊瑞賢醫師建議爸比媽咪就放手讓孩子自己拿著小湯匙,眼睛看著碗裡食物,舀起來,放進小嘴巴裡,這個看似簡單動作,卻讓孩子感到無比的成就感,當然他也就會更樂意一口接著一口吃下去,也能夠順便訓練手眼協調的能力。 撇步4、菜色多樣變化! 如果太常讓孩子吃同一種菜色,每天吃、甚至吃每餐吃,重覆性太高,也會因為吃膩而產生排斥感,建議爸比媽咪多花點心思在食物料理上做變化,即便是同一種菜色最好也能有不同的烹煮方式,讓孩子覺得每次吃到的不太一樣,就能夠提高孩子的接受度。 撇步5、切勿強迫餵食! 當寶寶不想吃的時候,不要硬餵!尤其是剛接觸副食品的寶寶,都會將食物吐出來,大約1∼2週寶寶就會逐漸習慣,爸比媽咪切勿因為寶寶吐出來而以為寶寶不愛吃,而強迫寶寶進食,造成不愉快的用餐經驗,這樣只會造成反抗的反效果喔! 別忘口腔清潔! 在寶寶嘗試副食品之後,口腔裡接觸的食物種類增多,食物殘渣留存機會也變多,提醒爸比媽咪別忘了進食後,妥善清潔寶寶的口腔。在無牙時期,可使用乾淨的紗布、棉花棒沾點清水,輕輕擦拭牙齦與舌頭;長出乳牙之後,可以先幫寶寶用白開水刷牙;2歲之後的寶寶應逐漸學習自己動手刷牙。另外,至少每隔半年進行定期檢查。 楊瑞賢 現任:國泰综合醫院齒顎矯正科及兒童牙科專任主治醫師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牙醫醫學士 經歷:美國加大洛杉磯分校齒顎矯正科研究 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員 * 資料來源:【BabyLife育兒生活】2013年2月號。http://www.mababy.com/

◎嬰兒期,請多跟寶寶說話

2013年02月19日
公開
66

◎嬰兒期,請多跟寶寶說話 我有一位學生,結婚不久便懷孕了,她捨不得剛開始的事業,便把孩子托給鄉下的婆婆帶,不料,兩個月不到,婆婆中風了,無法幫忙,便把嬰兒再轉託給同村的嬸婆帶。孩子從小就很乖,吃飽了睡,睡飽了吃。 冬天時,嬸婆把他穿好了衣服,放在門口曬太陽,夏天時,把嬰兒車推到大榕樹下,看著人來人往,都不吵鬧。她等到孩子要進小學了才把他帶回台北。想不到,現在三年級了,仍不適應台北的生活,時時想去田野上跑,不喜歡上學,學習緩慢,上課不專心,缺乏主動性。 ⋯⋯ 她聽到很多有關注意力缺失的故事,便來找我,希望做神經上的檢查。她說她與她先生都是博士,孩子智商應該沒問題,想要知道大腦是否有病變。我聽了她描述孩子成長的過程後有點感慨,問她怎麼忘記了1995年的那個重要的研究:孩子的智力跟他在3歲以前所聽到的語言多寡有正相關。 ●別以為小小孩聽不懂,就不跟他說 這個研究發現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平均一小時跟嬰兒講1500字,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平均一小時講2100字,但知識水準低,整天愛看電視,尤其領救濟金的父母,只跟孩子講600字而已。研究者推算到孩子3歲時,愛跟孩子說話的父母已經跟孩子講了四千八百萬字了,而惜話如金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才聽到一千三百萬字,差了3.7倍。 這個研究發現最重要的時期是1歲以前,也就是一般人認為孩子還聽不懂父母在講什麼的時候,最關鍵。那些認為孩子反正聽不懂,在他們12個月以前不跟孩子說話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在認知能力上的發展比一開始父母就跟他們說話的嬰兒差了許多。當這些嬰兒長到3歲時,研究者給他們作《史丹佛-比奈智力測驗》,發現孩子的詞彙與他小時候聽到字數的相關係數為0.6,假如扣除父母平日掛在嘴邊的「把飯吃完」,「快去洗澡」,「快去睡覺」,這種例行公式的句子時,這個相關升到0.78,實驗者繼續追蹤這批孩子到他們9歲,這時,他們在嬰兒期所聽到的字數與他們在《Peabody圖片詞彙測驗》的相關是0.77。 ●與小嬰兒的生活對話,能促發大腦神經連結 父母在替孩子換尿布,洗澡,餵飯時所說的話可以促發孩子大腦中神經的連接,使他將來在處理訊息,思辨命題上比別人快。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不跟他說話,其實,那時候說的話才是最重要的。 From:學前教育雜誌 各位幸福的新手爸媽或是準爸媽們,您記住了嗎?:)更多

家有肌肉張力不足的孩子

2013年02月18日
公開
65

家有肌肉張力不足的孩子 育兒生活 2月號 NO.273 編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 王宏哲 彰化基度教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陳宜男 你家的寶貝是否像隻「小懶蟲」,連從房間到客廳都要媽咪抱,不肯自己走?站著喜歡靠牆,能坐就不站,能趴就不坐?亦或是走路經常跌倒、扭到腳踝,遊戲時也容易傷到手腕?寶貝真的只是單純的懶惰嗎?如果是這樣,為何又會受傷?小心!這很有可能是「肌肉張力不足」的徵兆喔! 我家有隻「懶惰蟲」! 許多父母在孩子7、8個月大、開始發展坐和爬的動作時會感到很疑惑,自己的孩子為什麼坐起來搖搖晃晃、也不愛主動爬行,甚至大一點以後,坐姿不良、坐不久、站不穩,走不遠、跑不快…等問題接二連三地出現,用白話來形容,就是「肌肉比較沒有力氣」,而在感覺統合領域裡,它的專業術語就叫作「肌肉張力不足」、或「低肌肉張力」! 「肌肉張力」是什麼? 「肌肉在不刻意出力的狀況下,還能讓身體維持一定的姿勢」的一種機制,就是所謂的肌肉張力,舉例來說,當我們站著的時候,不需特別用力就可以維持站姿,靠的就是肌肉張力。 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王宏哲指出,人體神經組織主分成中樞神經系統和周邊神經系統,而肌肉張力就是受中樞神經系統的大腦調控,如果大腦的功能訊息處理不佳,甚至有結構上的問題,成長中的孩子,肌肉張力就可能出現過高或過低的現象,進而影響姿勢維持與活動效率、日常生活功能以及學習狀態。 適當的肌肉張力除了可以使肌肉更有效率地出力,還能夠保護骨骼,王宏哲老師解釋,因為骨骼是身體的最後一道防線,支撐身體絕大部分的重量,而肌肉的收縮功能較佳,能夠吸收、分擔這些重量,因此肌肉張力正常、肌耐力佳的人,骨骼往往也比較健康。 然而,肌肉張力也可能因為先天遺傳或後天環境的因素,而出現過高或過低的現象,過高的張力猶如人在緊張時身體會緊繃、僵硬一般,會使寶寶活動困難,而過低的張力則如同生病時全身軟綿綿一樣,讓寶寶全身彷彿綁了千金重的鐵塊,使不上力。 肌肉張力vs.肌肉耐力 王宏哲老師指出,肌肉耐力是指「一組肌肉維持某個姿勢或動作的時間可以持續多久」,就像賽跑中的「長跑」一樣;而肌肉張力則是受到中樞神經大腦的影響,有點類似「短跑」,有些人天生就跑得快,不太需要經過大量訓練獲得這個能力,但有些孩子的確需要一些外界的環境刺激來促成。 如果張力正常但耐力不好,就是因為太懶惰、缺乏鍛練,例如:平時沒有運動的習慣;但是,也有部分的人天生張力就不好,他們多半耐力也不佳,因為天生肌肉就是軟趴趴,也就更不愛動了。無論孩子的張力好不好,父母都應該增加其運動量,運動能提升肌肉的耐力,讓孩子的身體發展得更好。 肌張不足的影響 王宏哲老師表示,如果肌肉張力不足,骨骼沒有一個良好的保護機制,孩子很容易發生骨骼歪斜、脊椎歪斜、脊椎側彎、下背痛、骨刺…等骨骼問題,產生「莫名其妙」的疼痛,這時很多家長會猜測:「這只是成長痛」,忽略肌肉張力不足的可能性,久而久之使得狀況更加嚴重。 長久下來,肌肉張力不足還可能導致姿勢不良、視力不良(因為姿勢不良而產生的斜視),在運動方面,孩子大動作的協調能力也會不佳(如:跳舞跳不好、跳不久、容易累),這些狀況都會引發學習上的問題。 從0歲起,Check寶寶的肌肉張力 許多爸比媽咪都是在孩子進入學齡後,透過老師的提醒,得知孩子有姿勢不良、體能表現落後…等狀況,才發現肌肉張力不足的問題。然而,王宏哲老師認為,其實從寶寶出生後父母就可以開始觀察! 事實上,1歲前是觀察孩子未來是否發展成「低肌張」的重要時期,從寶寶翻身、學坐、學爬、走路…等動作發展中就可以大概預測,因為肌肉張力較低往往會連帶使得孩子的動作發展偏慢,學趴的時候,會發現他圓滾滾的身軀撐不起來,要爬的時候好像沒什麼力氣,整個攤在地面難以移動,或是由趴轉變成蹲姿或站姿的過程,也會顯得比較笨重。 當寶寶在這些姿勢轉換的過程中,表現得似乎不是那麼順利,或是落後發展階段太多,如:6個月大還不會翻身、8個月還不會坐、9個月還不會爬,就可能得考慮他是不是屬於低肌肉張力的孩子。 判斷低肌張的指標 低肌肉張力的孩子會有哪些症狀?爸比媽咪如何觀察寶寶是否有肌肉張力不足的問題呢?我們可以從身體的不同部位來加以觀察! 頸部 □3個月以上,父母抱著時,頭部還容易東倒西歪。 □3個月以上,脖子還沒有開始「變硬」,還無法在趴姿的狀態下把脖子抬起來,並維持3∼5秒。 □3個月以上,將寶寶抱直、坐在父母腿上、離開父母的胸膛,他不能自己撐住脖子和頭部一下下,一定要靠在父母身上。 □輕推寶寶的頭部,感覺不到阻力,頭部很輕易就被推向一邊。這代表寶寶脖子的韌帶、關節、肌肉都很鬆弛,沒有力氣。 □脖子經常往前突出、頭部向前傾,看起來垂頭喪氣,沒有精神。 □不喜歡抬頭看,因為抬起頭需要用到頸部的力氣。或是稍微抬頭一下馬上又低下去。 □走路好像一直在看地板,常被誤以為走路不專心、不看路。 □由於頸部肌肉力量不夠,頭部無法維持平衡,走起路來搖頭晃腦。 □2、3歲後經常抱怨脖子很酸。 □習慣以手托腮。 □很容易扭到脖子。 背部 □翻身的動作遲遲沒有出現。 □3個月∼1歲前,將寶寶面朝下的捧起來,看他是否能夠將頭抬起、把身體直挺起來,手、腳能否伸直,背肌無力的寶寶,身體會全部向下垂墜。 □經過3個月左右的坐姿練習,到了10個月大左右,坐著還是彎腰駝背。(1、2歲以上的小朋友,彎腰駝背的姿勢更是不能常有。) 腹部 □坐姿的平衡不佳,很輕易就會被推倒。1歲時,輕推孩子,孩子不應該會倒,如果倒得很誇張,表示孩子軀幹的力氣是比較差的。 □肚子鬆垮,坐或站著時,喜歡向後用肩膀倚靠著東西,如此一來腹部的肌肉就不用收縮,可以靠外力撐住自己的身體。長久下來,可能連帶使骨盆周圍的肌肉也沒有力氣,致使骨盆歪斜,甚至造成長短腳。 □容易下背痛,有坐不久、不耐坐的情形發生。 □身體總是靠旁邊的外物支撐,歪向一側。 不是因為累而倚靠東西 王宏哲老師表示,一般人通常會想倚靠著東西,都是因為已經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如:長時間看書),沒有力氣了,所以才需要稍微托一下腮或靠一下牆,但低肌肉張力的孩子在一開始看書的時候習慣用這樣的姿勢,即便父母加以糾正後也很快又故態復萌。 上肢 □手肘外翻,上臂和下臂不是在同一直線上(手肘伸直時,關節處呈現>180度的非水平狀態。)如此一來,在活動時便很容易受傷。 □手腕或手指往手背方向彎曲時的角度過大,有韌帶過鬆的現象,例如:大拇指屈指肌腱可下凹至接近手背。 □不喜歡爬行…等需要以手撐地的遊戲,爬行動作會較晚出現,力氣也比較差,甚至無法讓肚子離開地面,貼地爬的時間很長,或是將肚子撐起來,胸口卻又貼下地。 □玩丟、接球…等遊戲時,手腕容易扭傷。 軟趴趴才好,不容易受傷? 王宏哲老師指出,當孩子的韌帶較鬆、身體結構能夠彎曲的角度較大時,許多人會說:「這孩子的筋很軟Q,很適合練瑜珈!關節夠柔軟,一定比較不容易受傷。」錯了!剛好相反,這群人才容易受傷! 因為他們的肌肉、韌帶張力天生偏低,當要吸收一個衝擊力道的時候,例如:穿著高跟鞋跑步趕公車,一不小心、快要扭到時,一般張力沒問題的人,肌肉和韌帶可以很快把腳踝拉回來,可是天生張力較差的人,跌下去時肌肉和韌帶抓不回腳踝,就真的扭傷了!因此,天生張力較差的人,比較沒有辦法保護骨骼,這是先天上的問題,也會跟著孩子一輩子,只能找方法來預防自己受傷。 下肢 □腳伸直時,膝蓋不是往前彎而是向後頂的狀態,有「靠膝蓋卡住」來維持站姿的感覺。 □走路的耐力差,常見於女生族群,動不動就要坐推車。 □喜歡採用W型坐姿。因為這麼一來,底盤就會非常穩固,全身肌肉就能夠鬆懈,所以越常出現W型坐姿的小朋友,身體的肌肉張力就越差,甚至很有可能導致駝背。 □腳踝容易扭傷。 □足底過度扁平。扁平足的原因除了遺傳,也有另一個族群是因低肌張而造成。尤其當孩子足弓附近的肌肉還沒發展好,就讓它承受全身的重量,就有可能壓垮足弓。 □很容易跌倒。 □懶洋洋,喜歡拖著鞋子走路。從1歲6個月起就可以開始觀察,寶寶走路或跑步時是否發出很大的腳步聲,2歲以後更不可以有拖著鞋子走路的感覺。 推車一直坐,真的好嗎? 常見到許多孩子,到了3、4歲還長時間坐在推車裡,走路走個1、2分鐘就喊累,吵著要爸比媽咪抱,他們很有可能是天生肌肉張力較差的孩子,如果再加上疏於練習,這些孩子多半以後會有大動作方面的問題,例如:球打不好、跑步跑不快、跳高跳不過…等。 王宏哲老師認為,大約孩子2歲半∼3歲起,就要逐漸減少坐推車的習慣,才不會影響他們日後的動作發展,即便要讓寶寶坐推車,也要先鼓勵他們多走一些路,等到真的很累了才坐,不要孩子一吵就讓他使用推車,原則上2歲大的小朋友,走個20∼30分鐘是絕對是可以辦得到的! 其他 □不喜歡維持一個姿勢太久,動來動去,因為每個姿勢可能都讓他覺得不太舒服。 □總是喜歡趴著或躺著做事情。 □腮幫子圓鼓鼓、臉頰肌肉鬆垮、下垂,甚至2歲以後,還有流口水的狀況,日後容易產生構音上的問題。 □不喜歡咀嚼或吞嚥較硬的食物。 如何拯救「趴趴熊」? 彰化基度教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陳宜男表示,根據感覺統合理論,對肌肉張力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前庭系統」,藉由前庭系統內的耳石器官對於重力的感受,讓對抗重力的肌肉群的肌肉張力逐漸趨於成熟。除了前庭系統外,亦需要「本體覺系統」的輔助,才能順利維持頭部和軀幹的穩定度,本體覺的受器為肌梭和肌腱,當它們接收到外界的訊息後,即會透過神經傳遞到腦部,隨後腦部再回傳至肌肉以維持或改變肌肉張力。 王宏哲老師指出,造成肌肉張力不足的原因,先天及後天因素都有,屏除先天遺傳因子不談,後天環境提供的刺激量也很重要。 提升肌張的3種活動 孩子在0∼3歲正處於神經生長的黃金時期,這時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活動刺激,尤其是前庭平衡覺的刺激,王宏哲老師指出,有3種活動最能提升孩子的肌肉張力: 1.有速度的活動 例如,騎腳踏車、玩溜滑梯這類有速度的活動,能夠刺激內耳的感官受器,傳到大腦裡,再影響肌肉,其他像是帶孩子到兒童樂園裡玩咖啡杯、旋轉木馬…等,都能提供前庭平衡覺的刺激。 2.有方向變換性的活動 王宏哲老師認為,很多家長在寶寶嬰幼兒時期擔心所謂的「搖晃症候群」,所有遊戲都強調不搖、不晃、不要忽上忽下,以為這麼做對寶寶最好。其實剛好相反,因為適度搖晃可以刺激內耳裡的前庭平衡系統,使肌肉保持在正常的張力範圍裡,而缺乏這種刺激很有可能造成後天的肌肉張力不足。 因此,溫柔地抱著寶寶轉一圈、上上下下都是可行的,搖籃對孩子也很有幫助,爸比媽咪千萬不要因為坊間的不正確資訊而使寶寶缺乏這類刺激。等孩子大一點以後,盪鞦韆、跳床…等也能提供類似效果。 3.大肢體律動性活動 孩子長大以後,父母就要主動引導他們從事一些大肢體的律動,例如:唱唱跳跳,這麼做會讓內耳受器動起來,幫助前庭平衡覺整合,使肌肉張力正常。 日常生活中的訓練 陳宜男治療師提供爸比媽咪9種從日常生活中訓練孩子肌肉張力的方法: 1. 與孩子進行軀幹與四肢向上延展的遊戲,如:繩子上綁著餅乾,請他們伸展身體或墊腳尖,以口取下。 2. 在遊戲中設置爬行的關卡,如:鑽隧道、鑽桌子。 3. 上課時,在孩子胸口與桌子間夾一顆約棒球大小的軟球,如果5分鐘內沒有掉下來,就可以得到獎勵,並循序漸進地延長時間。 4. 寫字時,使用傾斜30度的書寫平台,可有效避免孩子趴著寫字。 5. 多利用黑板或白板,讓孩子以站姿或跪姿在上面畫圖、寫字、遊戲,手舉得越高效果越好。 6. 練習貼牆站立,背部、臀部和小腿貼牆,肚子內縮。 7. 在日常作息中增加跑步、跳躍的運動。 8. 手部阻力性活動可使手部的張力正常化,如:捏黏土或幫爸媽按摩。 9. 隨時提醒孩子維持正確姿勢,必要時制定賞罰約定。 王宏哲 現任: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 學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腦科學博士班(研究進修) 經歷:台北�桃園各大保母協會小兒醫學講師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職能治療師 親子天下�Babyhome 駐站小兒醫學專家 臺大、長庚、輔大職治系生理小兒臨床指導教師 著作:《孩子的教養,你做對了嗎?兒童發展專家教你輕鬆學腦科學育兒法》 陳宜男

嬰幼兒的便祕與腹瀉

2013年02月17日
公開
65

嬰幼兒的便祕與腹瀉 便祕 幼兒的便祕通常指的是大便的質地而非次數。堅實而硬的 大便出現時,就可以說是便祕。在嬰兒期早期,胃腸的反 射作用非常明顯,通常會在進食當中或進食以後大使。年 歲漸長。大便越變越硬。次數也逐漸減少。到三歲時,他 大約 就可以控制自如,到持定的時間及地點才「方便」了。 一般說來,吃奶粉的嬰孩發生便祕的情形比較多。尤其在天 氣炎熱的時候,水分不足常常是發生便祕的原因。如果孩子 吃的奶粉量和質都很適當,卻仍發生便祕的現 象,那麼。可 以喝些果汁,例如:橘子汁、檸檬汁等,效果很不錯。六個月 大以後的小孩發生便祕時,可以增加水果的攝取量,尤其是 梅子或梨子等。 孩子到了一、兩歲時,父母就可以開始訓練他大小便的習慣 。但是,過分的苛求、強迫或責備,很容易使小孩對上廁所 產生畏懼或反抗的心理,這是此一階段的小孩 發生便秘最多 的原因。由於便祕、大便變硬,解大便的痛苦就更大,孩子 愈覺得害怕,愈不敢上廁所,而形成惡性循環。 便祕時因糞便很硬。所以,便祕的孩子常有肛門裂的情形, 發現時應即以軟膏劑敷在裂痕上。但不可過量,以免發生皮 膚過敏的現象。常用的軟膏劑有:凡士林、焦油酸等。 小孩便祕時脾氣較暴躁。胃口也不好,會有間歇性腹痛。父 母可以注意改善孩子的飲食,如前述的添加果汁、水果,或 在牛乳中加重糖的含量。對年紀較大的孩子而言,若無絕對 的必要。儘量不要使用瀉劑。否則會造成習慣性的便祕。而 較小的孩子由於腸胃較弱,也千萬不要使用瀉劑。 過去認為便祕會產生毒素使人中毒,其實這是毫無根據的。 便祕時,排便的困難會使肚子疼痛,糞便不能排出也較易滋 生細菌,此外。會使腸子的吸收不良。無法作 習慣性、週期 性的排便,如果便祕時間過久。腸子變得張力過低而擴張, 應先以油劑作留置灌腸,而後再繼以生理食鹽水作二十四小 時的留置灌腸。也可以礦物油內 服數天,直到一天有四、五 次軟便為止。 腹瀉 瀉肚于是指糞便中水分增加且大便成份變質而言,不一定與 大便的次數有關。 一、兩歲的幼童,腸胃是很敏感的。生乳中加糖過多、某種 特定的食物、傷風的病菌或只侵犯幼童的病菌,均可刺激腸 胃而引起毛病。因此。要小心地消毒奶瓶、奶嘴,在改變奶 量與添加新食品時,應該緩慢而謹慎地進行。此外,要注意 勿使傷風或其他有病的人接近幼童。 如果嬰兒平素大便情況良好,糞便突然變稀,這很可能是受 到了感染,不只大便次數增多,呈淡綠色,嗅味也有了變化 。幼兒的腹瀉大多數都很輕微。若能及早治療 很容易痊癒。 當發現下述症狀時-糞便稀得如水、糞便中帶膿或血、伴有 嘔吐、肛溫達攝氏三十八度以上、雙目下陷、眼眶周圍發青等,都 應該立即求醫。不可延 誤。 吃母奶的嬰兒腹瀉時,母親可以照常繼 續哺乳,因為母奶對 嬰兒不至於有不良的影響。若嬰兒還另外吃固體食品,這時 應該停掉。而給予稀軟的食物。餵牛奶的嬰兒 發生腹瀉時, 則應將奶量稀釋半倍。讓他自由地吃,不可強求,但可以將 給奶的次數加多。這種稀釋半倍的奶不要持續太久,以免導 致營養不良症。如果腹瀉四、五 天仍然沒有好轉。那就應該 考慮腹瀉的嚴重性而請教醫生了。孩子長到兩歲以後,發生 嚴重或長期腹瀉的機會大為減少。處理輕微的腹瀉時,最好 讓孩子臥床休息、 多給予水分、吃軟性食品如脫脂奶粉及酥 餅等。若足孩子腹瀉嚴重必須住院,除針對病因治療外。也 當以靜脈點滴輸液補充水分、卡洛里,以至發生嚴重的脫水 症、 酸血症及營責不良症。 作者:李世澤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