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哈維媽咪*luc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媽媽經大於管理經-傾聽

2007年01月02日
公開
41

傾聽是所有成功談判的基礎 *我們有兩隻耳朵,卻只有一張嘴, 所以我們傾聽的時間應該是說話的兩倍。 ∼美國印地安人格言∼ *當人們不再找你解決問題時, 你就不再是一位領袖。 ∼前美國國務卿 鮑威爾將軍∼ 「傾聽是領導的首要條件。沉默不代表懦弱,而是智慧的表現。」一位知名德國記者,曾經如此建議美國外交政策的制訂者。如同我們所見,仔細傾聽他人的想法是所有成功談判的基礎。為人父母者也表示,「傾聽」是在帶小孩的過程中,學習到的重要技巧之一。無數的雜誌、育兒書籍和親職教育課程,都不斷強調尊重地傾聽孩子的心聲,是成為好父母的關鍵要素,這個原則同樣適用於各行各業的領袖人物。 當我請前任德州州長安•里查(Ann Richards),描述她在家養育四個小孩的二十年家庭主婦生活,對她的領導風格有何影響時,她表示:「我想最重要的事情是,在我家,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意見有被其他人所重視。我們稱此為『建立共識』,或者叫做共識管理,但是真正的意義是每個人都必須相信他們的意見有被認真傾聽……當你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你會非常注重他們的感受,這種原則也適用在管理眾人上頭。」 傾聽選民的心聲 在政治方面,傾聽的重要性更是無以復加。我們生活在一個種族尊嚴、感情脆弱、感覺受傷的年代裡。反恐專家告訴我們產生恐怖份子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他覺得沒有人願意傾聽他的心聲。缺乏權力就代表缺乏發聲的機會。政治的原罪就是污辱他人──對他們個人、他們的種族認同、他們的性別,或其他個人特質沒有表現出適當的尊重。「美國的每一個政治團體希冀的就是被認真對待,這也正是所謂政治團體的定義所在。」哈佛大學的亨利•路易斯•蓋茲(Henry Louis Gates)曾經如此敘述。政治理論家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稱之為「認可的政治」(politics of recognition),指的就是傾聽。 被傾聽的感覺對人顯然會有非常正面的影響。由社會心理學家所進行的實驗顯示,當團體的領袖向團體內的少數諮詢意見,或是當一個團體被指示向每一位成員諮詢意見時,這類團體的表現都比團體內的少數未被諮詢的同類團體來得好。不了解傾聽對士氣影響程度的領袖必須承受失敗,以及失去所有領導能力的風險。

當爸媽不得不說謊時

2007年01月02日
公開
44

文�黃期璟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保系講師 「生病了就要吃藥,身體才會好;張開嘴巴才是乖寶寶,這個藥藥不會苦唷!」「不要哭囉,媽媽去市場買菜、一下下就來接你,在學校等媽媽喔,一下下喔……」你也會這樣對孩子「說謊」嗎?這些對話,大部分都是當大人面對所謂「有狀況」的孩子時所說的;也是一般人的印象──幼保工作者似乎天天都在「哄小孩」而已。 事實上,所謂孩子的狀況、哄小孩的善意謊言,都不是像字面上那麼單純,因為狀況所產生的互動,對於幼兒的認知、情緒、解決問題能力、甚至是創造力,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如果說善意的謊言是「哄小孩」的伎倆,那麼這個伎倆,學問還真不少。 一知半解 以經驗延伸認知 當大人說出善意的謊言時,通常是孩子哭鬧、不講理、耍脾氣時;而幼兒會發生這些狀況,大多是因為當下的情境讓幼兒無法理解或不能接受,他不知該如何是好,只好用最直接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舒服或是不願意。 依據皮亞傑的理論,學齡前幼兒的認知發展是處於「感覺動作期」和「前運思期」,此時的幼兒懵懵懂懂、一知半解地與身邊的人事物互動著,在感官實際經驗的過程中,非常具體地學習世界上的事物。他們無法理解「苦苦的藥會對身體好」,更無法相信吃下難以下嚥的藥、身體就會好,孩子從感官經驗得知──藥是苦的、是不好吃的、我不喜歡;反之,糖是甜的、是好吃的、我喜歡,所以邏輯就是──難吃就是不好、不喜歡就是不要,這種直接的聯想是正常的,也是發展至高層次認知之前必經的過程。 秀才遇到兵 有理講不清 幼兒遇到不好的經驗時,會排斥、抗拒,開始產生負向情緒與行為,如:哭鬧、動手、生氣、咬人等。從幼兒社會發展而言,2∼6歲的孩子不知道該如何適當地表示自己的情緒,因為在語言、認知發展上的限制,造成在理解與表達上有了困難,若此時成人又無法「說孩子懂的話」,而是想跟孩子「講道理」,就像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情況至此,一般的家長,就會開始拿出「醫生伯伯會打針」、「警察叔叔會抓不聽話的小孩」、「大野狼」等,恐嚇失控的孩子,希望趕快結束這場鬧劇。 但是,這樣的方式只是治標不治本;也有家長擔心,說「善意的謊言」,真的好嗎?會不會讓孩子學著說謊?只能騙一次、下一次就不靈了? 善意謊言溝通5技巧 善意的謊言並不是完全不好,而是要視當下的情境、有彈性地運用創意的技巧,與孩子互動。 ●同理幼兒 穩定自己情緒 很多幼兒不願意做的事,爸媽也不願意做,如:吃青菜、看醫生、等待……,當我們願意設身處地、站在幼兒的立場思考時,就會先整理自己的情緒,觀察幼兒的反應、傾聽幼兒的聲音、思考適當的解決方式。同理幼兒,除了可幫助我們更瞭解幼兒,更重要的是,穩定成人因幼兒反應而產生的情緒。 ●謊言合理 解決問題 在冷靜之後,成人才至於在情急之下,說出不可收拾的話,例如:「再不吃藥,就去醫院打針好了(對醫院造成負面認知)」;「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無法發展信任與依附關係)」;這些話語對幼兒的傷害,遠超過成人的想像。 餵幼兒吃藥真的不容易,建議爸媽先詢問醫生可否添加無傷藥效的食品、降低藥的苦味,以協助幼兒順利服用,才是餵藥的重點。而為了減輕初次上學的幼兒面對無盡等待的焦慮,爸媽可說「一下下就來接」,但盡量早點接回幼兒,再慢慢延長時間,讓幼兒學習等待。 ●創意想像 讓孩子放輕鬆 加入情境的想像,可以增加解決問題的趣味性,例如在餵藥的時候,可以跟寶貝說:「勇敢的大白鯊在哪裡啊?一點點苦苦的藥藥,大白鯊都不怕喔!大嘴巴呢?」藉由想像與創意,除了幫助幼兒放鬆心情、培養幽默感之外,更能夠減少幼兒的負向記憶。 ●加油鼓勵 增強孩子信心 在處理的過程中,別忘記時時鼓勵孩子,像是:「加油,快好了、你很勇敢喔、很有進步喔、動作越來越快了」,或給予擁抱、親親,讓幼兒在當下得到適當的讚賞,將會增強孩子的自信。 ●事後討論 建立正確價值觀 以餵藥的例子來說,當幼兒痊癒之後,可以跟孩子討論:上次生病的時候,發生何事?如何擁有健康的身體、可以不要吃藥?在討論的過程中,會讓幼兒學到表達、反省與正確的價值觀。 ∼學前教育雜誌12月號

媽媽經大於管理經-協商專家

2006年12月20日
公開
52

討價還價與不理性的拒絕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孫子兵法∼ *女性比較會打量對方的實力, 了解什麼條件能夠讓對方動心。 經濟學家、前美國談判代表 ∼朵拉•古柏∼ 為人父母者都是協商專家。畢竟他們每天要打交道的,是最喜歡討價還價的對手──他們的小孩。身兼父母的外交官一定會同意這樣的說法。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珍妮•科派崔克(Jeanne Kirkpatrick)有三個兒子,前國務卿麥德琳•歐布萊特則有三個女兒。這兩位傑出的外交官都表示,相較於真正與小孩打交道,外交事務上的協商根本算不上什麼挑戰。一位雷根政府時代的國防部高階官員,就曾經在一個晚宴場合向我透露,他認為和他正值青春期的女兒打交道,是他在和蘇聯協商事務上最好的訓練。在多年處理像是「我可不可以熬夜?」、「為什麼我不能看那部電影?」、「我可以借車嗎?」、「為什麼我們不能買那個?」這種問題之後,在日內瓦和一個成年人好好坐下來談反彈道飛彈條約,相對而言顯得簡單許多。 據說,美體小舖創辦人安妮塔•羅迪克(Anita Roddick)曾經說過,任何一位調解過兩個小孩搶一顆糖果的媽媽,都有能力達成任何條約的協商。 一般的媽媽也熟知這個道理。住在伊利諾州伊雲斯頓(Evanston)的凱特•勞德堡(Kate Lauderbaugh),之前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副總裁,現下則是兩位學步兒的媽媽,她說要把她兒子從家裡帶到車上,要比管理六十五位系統工程師和顧問還來得困難。「就算要考慮績效問題,管理心智成熟的大人,比起帶小孩來說,簡直是太輕鬆了。」勞德堡表示。 「帶小孩就是要不斷和他們討價還價。」致遠會計師事務所紐約分公司的合夥人羅莉•奧坤(Lori Okun)表示,她也是兩位學齡兒童的母親。「你得和他們討價還價,才能讓他們把早餐吃完、出門、寫功課、洗澡、上床和睡覺。」致遠會計師事務所最近派奧坤去參加由西北大學管理學院主辦,為期兩周的主管管理課程,課程的第一天全部都在討論協商談判。 「想當然爾,我早就知道該怎麼協商談判了。」奧坤表示。 談判技巧在今日的重要性可以說是前所未見。不論是家長、外交官還是組織的領袖,每個人都需要談判技巧,這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政府、企業和家庭當中,都面臨基本改變的原因。這可以歸因於民主的進步,也可以歸因於對威權的尊重蕩然無存,總之人們愈來愈不願意聽從他人的命令行事。

媽媽經大於管理經-長不大的小孩.冷靜永遠讓你佔上風

2006年12月13日
公開
49

說的很有道理~ *如果你把身邊所有的人都當成四歲小孩看待, 那你在待人處世上準不會出錯。 紐約某出版社的編輯 *和三歲小孩打交道, 就跟和主管打交道沒有兩樣。 他們的專注時間都很短暫, 而且個性毛躁、很容易生氣。 美國線上女性主管 「跟男性同事講話的時候,你會覺得我們好像是他們的媽媽似的。」在艾莉森•皮爾森(Allison Pearson)的喜劇小說《凱特的外遇日記》(I Don't Know How She Does It)當中,一位女性向友人這麼說。故事中身為投資銀行家的友人回答道:「沒錯,我們就是他們的媽。我從進辦公室到回家,都有人像小孩一樣硬要當跟屁蟲。你最好趕快習慣這種事情。」 如何看出誰是長不大的小孩,為人處事依靠成人的外表掩飾,正是從帶小孩的過程當中,能夠學習到的絕技之一。在你了解到衣冠楚楚的成人,在內心層面可能是個牙牙學語的小孩時,你對世事的看法將會有截然不同的改變。我是在我兒子大概六、七歲的時候,才了解自己一直以來都是以媽媽的角度在看這個世界。有一天晚上,我在看CNN,想要關心最近的戰爭新聞時,我兒子詹姆斯舞弄著他的玩具寶劍衝進房間來,他正在玩小男孩們最喜歡的遊戲──「殺死壞蛋!」無法避免地,我產生了這種想法:這個世界是由想法和七歲小男孩一樣的成年人所負責運作的,他們認為這個世界非黑即白,而且相信打擊邪惡勢力是解決問題的唯一答案。 無數的母親都有類似的經驗,而用母性的觀點來觀察世界領袖的言行,也已經不再是會讓人側目的舉動。試想你是否經常聽到有人在批評政府或失控企業時說:「現在的狀況已經完全失控了……這簡直跟家裡沒大人一樣。」 當心理學家瑪莉安•盧德曼觀察到,她第一個孩子如何受到生理影響的時候,她開始思考:「或許當有人在工作上表現出傲慢的態度時,可能跟我的所作所為無關,或許她是被自己無法控制的感覺驅使。我女兒很頑固,這讓我了解到有些成人也可能很頑固。這種想法有助於我和難纏的人打交道。如果有人很難相處,那很可能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你不需要怪罪在自己的頭上。」 如果要舉例的話,有著一張娃娃臉的美國眾議院前議長金瑞契(Newt Gingrich),就是一個典型長不大的孩子。一九九五年,金瑞契承認他曾經迫使聯邦政府停工,只是因為不爽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顯然柯林頓在前往以色列的長途飛行當中,沒有請金瑞契坐在身旁,讓他覺得很受傷。為了報復,這位共和黨的領袖扣住了一項重要的支出法案,提出了一個柯林頓一定會否決的交換條件,因此迫使聯邦政府運作暫時停擺。 「這樣真的很小心眼吧,不過我覺得這是人之常情。」這位擁有重大影響力的政治領袖表示。或許,這種心態還真是兩歲小兒的人之常情吧。 很多母親都很容易看出這個問題的癥結所在。「我想他們只是兩個在玩遊戲的小男孩而已。」一位在亞特蘭大聯邦疾病管制中心工作的員工表示。科羅拉多州的參議員史羅德(Pat Schroeder)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為這場鬧劇下了最佳的註解。她在參議院裡頭舉起一個仿造金像獎的獎座,宣布金瑞契贏得了今年的「最佳童星獎」。 女性看穿不成熟行為的風險之一,就是她們必須要努力放下身段。作家艾麗斯•麥德莫(Alice McDermott)對母親的智慧在「一群長不大的小孩、擁有童心的成人,和重返童年的成人之間」顯得格外突出,這樣的描述或許帶有一點自我滿足的意味。她注意到那些「花了數個禮拜、數個月,甚至數年的時間,去思考、容忍、回應所有成長、成熟、獎賞、懲罰、依賴、獨立、愛……彷彿由上而下看到我們所有的忿怒、狂熱、戲劇性的行為,然後以充滿同情和智慧的態度回應:『好了,孩子們……』。」 這種由上而下觀察著你的母親形象,讓每個人都感到不甚自在,因此媽媽們必須要避免採取這種自鳴得意的態度。不過事實依舊證明,成功的人,包括為人父母者在內,通常比較有能力去辨別和處理情緒發展受限的人。 PChome電子報

媽媽經大於管理經-一心多用.生活經理人的興起

2006年12月06日
公開
46

當個稱職的媽媽.真的不容易啊~ *如果你要找能言善道的政治人物, 那麼就去找男人; 如果你想要找真正會做事的政治人物, 請去找女人。 ∼前英國首相 柴契爾夫人∼ *我在帶小孩的那段混亂歲月裡, 完成的工作竟然還比較多。 ∼洛杉磯劇作家兼製作人 娜奧美•芬娜∼ 職業生涯傳奇地從家庭主婦搖身一變成為美國國務卿的麥德琳•歐布萊特(Madeleine Albright)曾經將一心多用形容為一項重要的育兒技巧,一種「一隻眼睛盯著小孩,同時要和水電工討論問題,還邊想著其他事情(例如你的博士論文)的能力。」一心多用是所有母親唯一被公認肯定擁有的技能。幾乎每個人都承認,能夠經營家庭和照顧小孩的母親,更不用說那些還同時上班賺錢的職業婦女,都稱得上是個生活專業經理人。 「請問您從事什麼工作?」這個問題拿來請問所謂的生活經理人實在不太恰當,因為如果要把她們的工作內容認真地一項項列出來,可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打發的了。維吉尼亞州費爾費克斯公司(Fairfax)金融服務部門主管瑞克•艾德曼(Ric Edelman),就曾經計算出母親的工作內容至少包括十七種不同職業的要素,這讓母親和執行長同列為職場上最為通才的職位之一。 以下是我自己列出來的生活經理人重要工作清單(我知道一定還有所遺漏): 1、監督兒童發展:情感面、智能面和體能面。這包括日常心理支持、傾聽和解決家庭問題、確保並維持適當的學習環境、協助完成家庭作業、每晚說故事時間、向學校老師和教務人員求情、定期接受醫療的責任、參加學校母姐會、運動賽事和社區活動、持續為小孩安慰打氣,以及善盡監督之責。 2、為家人維護家庭環境,包括打掃、保養與維修居家環境,購買包括從家具、燈泡、牙膏、禮物到衛生紙在內的各種日常用品。這種確保家人永遠不虞匱乏的努力還包括維持家庭生活高枕無憂,井然有序的精神支持力量。 3、確保家人營養狀況,包括購買食物、煮飯、幫小孩準備便當、清理善後、打掃與維護廚房設備,以及研究了解最新飲食趨勢和警訊。 4、洗衣與熨燙,包括購買與縫補衣物,這些衣物包括手套、運動用品、新鞋和學校用品,另外還包括檢查配偶的衣櫥以確保伴侶的打扮稱頭得宜。 5、危機管理,包括處理意外、火災、水災、車禍與修車、竊盜、蟲害和小孩學校校長打來的電話。 6、財務管理,包括管理家庭預算、取得裝修家裡計畫的報價和合約、儲存家庭存款、為重大支出如聖誕節相關費用等訂定預算。 7、專案規劃和執行,包括家人的生日派對、宗教儀式、婚禮、畢業典禮、喪禮和學校活動等。 8、提供上學、課後體育活動和約會、週末運動比賽等活動的交通服務。 9、照顧寵物,從日常餵養、預約獸醫、消滅跳蚤到整修家中被小狗小貓和其他失控的動物破壞的環境物品。 10、透過禮物、卡片、感謝函、定期電話致意和電子郵件,維持家庭與親朋好友、其他關心你們的成人和小孩玩伴間的社交關係,並安排每週與友人的聚會時間。 11、看護家中生病與受傷的成員,包括帶他們去看醫生、跑急診室、從上班中途返家為臥病子女準備雞湯等工作。 12、如果是已婚或有穩定的感情關係,還必須提供情緒支援、工作建議、心理諮商、娛樂和寬容對方同事等服務。 PChome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