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哈維媽咪*luc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爸爸.你什麼時候要把我的手還給我?

2009年01月09日
公開
42

在美國的加州有一個小女孩大約是4歲,她的父親有一台大卡車,她的父親非常喜歡那台卡車,總是為那台車做全套的保養,以保持卡車的美觀 ,一天,小女孩拿著硬物在他父親的卡車鈑金上劃下了無數的刮痕!! 她的父親盛怒之下,用鐵絲把小女孩的手綁起來,然後吊著小女孩的手,讓她站在車庫罰站 ,當父親想起小女兒在車庫罰站時,已經是4個小時過後了! 趕到車庫時,小女孩的手已經被鐵絲綁的血液不通! 父親送她到急診室時,已經需要截去小女孩的手掌了------- 因為,手掌部分的組織已經都壞死,如不截去手掌... 她生命是非常危險,甚至可能會危害到小女孩的生命... 所以小女孩就這樣失去了她的一雙手掌了! 但是她不懂.....她不懂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在她的身上.... 而她的父親也因為這樣感到萬分的愧疚! 過了約半年後,小女孩的父親的卡車進廠重新烤漆,又像全新的一樣!!當他把卡車開回家後,小女孩看著重新烤漆過的卡車,對著她的父親說: {{Daddy~your truck looking so pretty,same like new truck.}} 這時小女孩無邪的伸出了她那截斷的雙手,對她的父親說 : {{but, when you want put my hand back to me??}} 你們知道當那位父親聽到小女孩問他的問題時,發生了什麼事嗎? 那位父親在小女孩的面前 .....舉槍自殺...... 很多人分不清.....到底什麼是重要的?只會無知迷失在自我的喜好或情緒當中........ 就如有些人會去慈濟幫忙掃街,但家事從來不管....... 有些人會花很多錢去建廟蓋教堂,但對自己的親人如鐵公雞..... 有些人在外面和言悅色,但對自己的家人暴躁如雷...... 這就是說那個父親不知是車子重要,或是女兒重要呢? 偏偏遺憾的事.....世間到處充滿了這些事..... 而且就在你我之間.... 真的~只要是金錢可以買到的;都比不上無價的可貴, 真的~不要因為一時的情緒或短見;造成長時間甚至一輩子的懊悔, 給父母最好的禮物是榮耀, 給小孩最好的禮物是榜樣, 給朋友最好的禮物是機會, 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是成就, 請不要吝嗇,多給人一點愛! 兒子,媽咪放這篇文章和自己的感觸在你的日記裡, 時時提醒自己,做個好榜樣,希望你平安健康快樂。

什麼是一輩子的最愛?

2008年01月06日
公開
46

確認自己一輩子的最愛.真的不容易.要媽咪像文中教授的課題一樣.從20個人選裡.一一刪除到最後一個最愛.老實說.媽咪刪不下去.光看文章.手就軟了.看完文章.感觸好深.老師說的對.愛我們的人會老.我們愛的人會大.什麼時候讓愛我們的人跟我們愛的人享福.兒子.爸爸跟媽咪要再努力~ 家有一對女兒,看著她們從幼稚園、小學到初中、從可愛的小背包變成裝滿教科書的沉重書包、從惹人憐愛的女童變成亭亭玉立的少女,這一路走來也看著她們對偶像迷戀的變遷。 大多數的台灣孩子都看過「巧虎島」,而且幾乎是孩子們養成固定收看電視節目的開始,然後是「神奇寶貝」、「數碼寶貝」,接著是「小魔女DoReMi」、「庫洛魔法使」、「忍者哈特利」、「哆啦A夢」等夢幻加科幻的卡通,後來又轉型為較寫實的「櫻桃小丸子」、「清秀佳人」、「湯姆歷險記」等,我也曾經應女兒要求在大陸買S.H.E的寫真書,更曾向熟識的出版社索取蔡依林的簽名海報,但每當我詢問她們偶像的近況時,她們竟已嫌我落伍啦!因為她們的偶像又換了,從王心凌、張韶涵換成南拳媽媽、飛輪海、棒棒堂,當她們喝完最後一瓶由棒棒堂所代言的飲料後,她們的目標又改了,這回是遭受了更猛烈的日本文化衝擊,哈日情緒讓她們努力蒐集所有偶像的報導,成天在網路上注意偶像的一舉一動,只要有人批評她的偶像,就會被視為仇敵。我必須接受女兒已進入了青春期,只是無法忍受女兒在牆上掛著「嵐(ARASHI)∼一輩子的最愛」,我覺得這些日本人怎麼可以成為寶貝女兒一輩子的最愛呢?一個父親憤怒了! 我問內人「嵐」的身世背景,內人告訴我「嵐」是日本偶像團體,我開始茫然了,因為「一輩子的最愛」是多麼嚴肅的問題,他可能是我們熱戀中的情人、是生我養我的父母、是與我相知相守一生的伴侶、或是一輩子為其牽掛的孩子,但怎麼也輪不到桃太郎啊! 內人說我太大驚小怪了,要我懂得愛屋及烏的道理,這樣才能跟孩子溝通,但父親從小告訴我,在大陸老家的爺爺是日本侵華時被殺害的,日本人對父親而言恐怕是「一輩子的最恨」,因為有著不共戴天之仇,我們這種卡在中間的中年人真是心酸,親日或仇日是家中最好永遠不要碰觸的問題,一旦碰到了就一定會有人受傷。我相信女兒還是在追逐偶像的階段,但是隨著年紀一天一天長大,她會慢慢瞭解什麼是一輩子最要珍惜的人事物,那時「一輩子最愛」的答案就會穩定,而不至於像偶像般的幻滅。你也想知道什麼是自己一輩子的最愛嗎?也許下面的故事與過程可以給你一些啟示,然後我們可以很肯定的喊出什麼是我們一輩子的最愛。 一位大學教授讓班上的一位同學在黑板寫下最難以割捨的20個人名字,結果這位學生很輕鬆的完成了,這些人的身分大多是自己的親人、同學、老師、朋友或鄰居。這時教授請這位同學劃掉一個這名單裡相較之下最不重要的一位,於是同學幾乎不假思索的就劃掉了鄰居的名字。教授的指令並沒有完成,他又請同學再劃掉一個不重要的人名,結果同學遲疑了一下,隨即把同學的名字劃掉。就這樣一直重複下去,名單內所剩的名字越來越少,而同學做決策時要考慮的時間卻越來越長。每一次做決定時,同學都感到心跳加速,感覺到無盡的痛苦與不捨,而最後這位同學的名單裡面只剩下自己的父母親、丈夫和孩子。 教室裡突然變得十分安靜,所有的學生都知道,如果要繼續選擇下去,每一個決定都會讓他們痛不欲生,同學拿粉筆的手開始顫抖了。 「請再劃掉一位。」教授的指令聽起來若無其事,但同學卻落入了天人交戰的漫長時刻,他考慮了好久,幾乎是閉起了眼睛、低著頭、無奈的劃掉了自己父母親的名字,教室現場一片安靜,其他學生對這位女同學都寄予無比的同情,可是都沒有辦法阻止教授繼續的問:「請再劃掉一個人。」教授的聲音傳來,同學驚慌了,嘴唇顫抖著劃掉了自己孩子的名字,她忍不住的放聲大哭。 教授待她平靜後,有些好奇的問:「和你最親近的人應該是你的父母和孩子,因為父母是生育你、養育你的人,孩子是你親生的,你從小陪著他長大,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尋找的,但為什麼他反倒是你最難割捨的人呢?」 女同學深呼吸一下,然後很堅定的敘述她的理由:「隨著時間推移,父母親會因年邁而先我們而去,孩子長大後有他們自己的生活,在獨立後也會很自然的離開父母,有自己的天地,而真正陪我度過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他才是我一生最難割捨的人,他才是我一輩子應該珍惜的最愛。」 好了,故事說完了!你不一定要和這位同學有一樣的答案,但這是一個值得你也去嘗試、分析的過程,同樣從二十個最難以割捨的名單開始,然後一個一個劃去,最後剩下的那個人就是你一輩子的最愛了。如果找到了,就應該要有一致性的價值排序,切莫讓自己的人生本末倒置,而且告訴對方,他(她)是你一生的最愛,也要請他(她)珍惜自己、愛護自己。 誰是你一輩子的最愛呢?我的女兒可能在不久後又會有新的答案,但是當她更成熟時,再讀她父親寫的這篇文章,我相信她會在那已不復記憶的青春歲月裡,有了一些莞爾的素材,也會去思考這個人生又深情、又莊嚴的問題的答案…… Action is Power: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給自己一段不受干擾的時間。 想想一生中有哪些對自己生命是非常重要的人。 寫下他(她)們的名字。 如教授所做,試著一個一個的劃掉,留下最後一個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問自己這樣選擇的理由是什麼? 告知對方,也讓對方瞭解他(她)在你心中的重要性。 忠於自己,也不要讓你心中最愛的人失望。 Like(喜歡) 和 love(愛) 有時讓人分不清楚。 喜歡的程度會隨著環境、年齡、體力而改變。「愛」卻在生命中有全然的附著力。 有許多人離開自己生長的台灣,成了外國人。 卻也有許許多多外國人將自己一生的青春與歲月給了台灣。 前者只看到自己的需要-而追求慾望,後者卻體認的別人的需要而產生關懷與愛心。 「愛」是在體認別人的需要時所產生的。追求慾望必須排除許多外來的競爭。「愛」能激發「使命」,對自己所相信的事與物,用自己的生命無怨無悔地與人分享。 能與人分享是一種福氣,懂得和別人分享是一種智慧。有些人花很多的錢辦後事,縱使能來了許多行禮如儀的人,卻讓人淡忘得很快。有的人靈柩前只有一朵玫瑰花,卻讓許許多多人流淚懷念久久。 神所給人的恩賜都不一樣,但是我們都能善用自己的恩賜,發揮愛與分享的功能。熱愛生命,活出自己,就是美。看你所有的,不要看你所沒有的。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1844-1901)曾說:「寧為燒盡,不願銹壞」,盡用你所有的恩賜,就有豐收。 這一輩子我們愛的很多:台灣、家人、音樂、朋友……不勝枚舉。上帝賜給我們很好的聲音能和別人分享音樂、喜悅、安慰與鼓勵。享受愛與被愛、分享的福氣是我們一輩子的最愛。 人生的意義,原不在花團錦簇,而在良善信實;生命的價值,原不在乎「享用」多少,而在乎「分享」多少;真正的收成,原不在積存豐厚,而在乎愛的果實長存不朽。

屬於我的幸福.不讓任何人帶走-對自己好一點

2007年11月16日
公開
47

我很慶幸身為女人的幸福,更深自內心能浸淫在美麗的領域裡,為女人的美麗而努力。在美容教學時常發覺很多的女性朋友有『現在不想打扮的三個藉口』 一、等小朋友長大一點,有多的時間再來打扮自己 當從少女情懷到上班族再進入家庭後,每天都是為小孩、老公、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家庭責任默默付出多少心力?可是你為自己做了什麼呢? 如果能儘早養成給自己「美麗丰采」的生活習慣,也許只是一朵花、一本書、一套舒服的睡衣、一個浪漫的下午茶、一個時髦的髮型、一瓶淡雅的香水、一張美麗粧扮的臉龐...,這些有形的物質只不過是在告訴妳的家人,妳是多麼的「愛自己」,假如別人不懂得珍惜妳,妳更要學會「嬌寵自己」,不小心遇見老公外遇也不至於崩潰,心態也比較平衡,而保有美麗的容貌讓妳增值或創造第二春的機會喔! 二、等我比較有錢、等我當上主管,再來打扮自己 如果能反向思考的話~平常把自己打扮漂漂亮亮,保有良好的形象,也許對人際關係有加分的效果喔!記得以前上班的時候,我和另一位同事(小雯)同時進入日系代理公司,平常我會注意自己的裝扮,但小雯除了不上粧外有時穿牛仔褲就來上班了,當時我曾勸小雯要注意穿著與打扮,沒想到他卻告訴我,我做的是會計平時都坐著沒人看到下半身,老闆不會注意那麼多;殊不知老闆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們的一舉一動早在老闆的眼裡),當時我自覺能力與他相差不多,但我一路進階,他卻一再埋怨老闆不公平,記得當時我有一個觀念~除了應有技能外我的裝扮也要符合下一個階段晉升的要求,現在回想~這樣的觀念讓我收穫很多。 三、等我再瘦一點,再來打扮自己 記得有一位顧客是屬於較為心寬體胖型,一直都覺得自己「不美」,那就隨便穿穿,反正沒人看,一直在等待瘦一點再來變「美」!有一次突然來找我希望能改變自己,看到她圓潤臉龐變漂亮時的快樂與自信還真是美!別以為瘦了就會變漂亮,其實打扮不分胖瘦,只要學會讓自己懂得「美」,相信妳就是那獨一無二的「美女」。 ~愛媚美學網 李麗娟

妳有多少自立門戶的本錢

2007年04月09日
公開
48

不是人人都適合創業,尤其經營事業對女性而言,背負的壓力可能更大,更要仔細衡量自己的條件是否足以勝任創業大計。當然,不同的創業型態所需的條件也不一樣,因此談到創業條件之前,先來探討按照經營難度區分的三種創業型態: 創業的三種型態 1、組織型 自組10人以下的小公司或店面。這是最具自主性,也是最有挑戰性的一種,不但要養活自己,還要支付員工薪水,適合雄心萬丈並有經營領導才能者。這種方式的SOHO一旦成功,投資報酬率最高,但相對經營風險也最高。 2、自僱型 在家工作或開個人工作室,一人身兼老闆及夥計。例如文字工作者、藝術工作者、顧問、仲介、傳銷及保險從業員等,適合具專業素養又不喜歡受制度約束的人。此種形態創業資本較低,收入高低則取決於專業功力及業務開發能力,每月營收可能落差極大。 3、兼差型 利用下班時間在家兼差的上班族。一方面開闢財源,一方面又有基本收入保障,適合保守型或過渡到創業階段的人。 婦女創業的四大準備與條件 在考慮成為創業之前,有以下四個面向需要仔細盤點與考量。 1、專業 包括核心專長與輔助專長。前者為營生主要賣點,如網站規劃、文案寫作、才藝教學等;後者則為伴隨自立門戶所需技巧,如客戶開發、財務規劃等等。 核心專長最好是從原有工作中厚植根基,並培養出專業口碑,如果有相關專業證書或執照,更能如虎添翼。同時,在變化快速的年代,任何此時再熱門的專業都有可能快速折舊,為了維持生涯競爭力,第二、第三甚至第四專長,都不嫌多。 2、人脈 人脈是創業者業務命脈,包括創業夥伴、潛在客戶、策略夥伴等等,有了活絡豐沛的人際網路,不但能避免孤軍奮戰的窘境,還能確保源源不斷的業務機會。因此,除了親朋好友與同學,原來工作中的同事、主管、客戶、上下游廠商、社團、訓練課程同學,甚至以前的老闆,都是建立人脈的基本對象。 3、資金 開公司或開店創業需要一筆創業金當然不在話下,而自僱及兼差創業也是需要一定金額的生財配備預算,少則4、5萬,多則數十萬不等。而除了創業金,對於一開始收入可能不固定的創業族,最好另外預備一筆半年所需的週轉金,以備不時之需。至於資金來源,可能是個人積蓄、親友借貸,或者可以考慮向行政院青輔會申請青年創業貸款。如果資金不是很充裕,保險的做法是從兼差開始,一方面投石問路,一方面儲備財源。 4、性格 創業或SOHO生涯固然自由,但是自律與自發精神絕對不可或缺。開發業務時的衝勁、溝通談判時的自信、管理員工時的耐性、面臨挫折與壓力時的沈著冷靜等,都是創業者必要美德。如果是在家工作型,還要忍受缺乏同儕的孤寂。一個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人,很難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業家。

台灣的"碗"怎麼捧啊~

2006年12月20日
公開
49

到底未來在哪裡?實在讓人很擔心 這個世界變得太快,每個變化都牽動著我們手上捧的飯碗。老師、醫生、記者、電子新貴、銀行行員、土木工程師、國會助理,這些過去人人稱羨、足以安身立命的好工作,為何竟成了苦差? 曾月入百萬元的婦產科醫生如今月入6萬元;科技新貴想轉業去賣香雞排;老師得擔心被家長威脅恐嚇;銀行行員流落街頭推銷現金卡;記者成了人人喊打的狗仔;土木工程師得昧著職業道德幫政策背書;政治幕僚成天聽選民訐譙… 走味的飯如何嚥下去?靠什麼信念繼續堅持?且聽他們娓娓道來。 ******************************************************************************* ☆老師只能求自保☆ ◎許淑屏,三十二歲,任職國中國文老師十年 十年前,一些成語、典故,一個班至少兩三個人知道。但現在很簡單的,像「桃李滿天下」就沒人聽過。學生亂用成語也是常態,他們會說:「這家餐廳生意盎然。」最可怕的是作文,像我最近改到一篇,題目是:「當我失意的時候」,有同學寫:「當我失意時,會請媽媽拿我的照片給我看,讓我回想我是誰。」改完我虛脫無力,只能把這些「趣事」說給同事聽,調劑心情。 我當學生時,老師是權威、高高在上的,像我的國中老師,一個眼神掃過來,我就全身緊繃。以往升學掛帥下的過度體罰、侮罵,會在孩子心裡留下創傷。但那時的家長相信嚴師出高徒,他們相信老師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 現在不一樣了,我受的訓練,是要和學生當朋友、打成一片。矛盾的是,家長卻不再相信「老師的出發點是為孩子好」這件事,整個社會用很嚴厲的眼光評斷老師,卻沒有給予相對的尊敬。 有一次,二個同學打架,細問後,我發現二人都有錯。學生回家卻說了另一套版本,家長直接帶孩子去醫院,拿著驗傷單來質問我:「老師,我在教育局有朋友,妳要還我兒子公道。」 也有些家長會不經意透露:「我認識某立委、某媒體。」言下之意,就是「老師,妳小心點。」這種話聽多了,單純的校園,竟有種人人自危的不安。如果動輒得咎,也只能明哲保身,現在只要和學生身體有關的事,我第一時間就請家長來學校,坦白講,處理小事都得大費周章,我是保護自己。 大環境讓人漠然,只能從教學找回熱情。我花很多時間改週記和日記,和學生對話。曾有個學生上大學後回來看我,謝謝我當初認真回應他的週記,讓他覺得被在乎。只要還有這樣的學生,我就覺得當老師是值得的,還可以堅持下去。 ******************************************************************************* ☆賣冰比當醫生好☆ ◎周遵善,46歲,北醫婦產科醫師、美塑治療研究學會理事長 十三年前是婦產科的黃金期,每年新生兒四十二萬人,我的診所一個月賺一百萬元,在業界算少了。那時我手拿鴨嘴鉗,意氣風發,萬萬沒想到,今天的我會拿著玻尿酸針,在病患臉上注射。 婦產科診所開了三年,我歇業出國進修。回國後,世界就變了,可怕的不是出生率下降,而是健保。我在大醫院婦產科任職,現在醫生沒有底薪,採業績制,看一個病人抽一百四十元,你猜我一個月領多少,不要懷疑,六萬元。 健保的餅就這麼大,吃的人太多。我一九八八年畢業時,台灣有六所醫學院,一年生產四百個醫生,現在九所,一年生產一千三百五十個醫生。僧愈多粥愈少,大家都吃不飽,甚至餓死。 為了生存,婦產科門診我照看,同時進修美容醫學,最近還開了醫生在職進修班,幫轉型的醫生補習。一百多個學員,婦產科醫生就占三成。台灣的美容學會、抗衰老協會,都是婦產科醫生當理事長,原先看下半身的,都來兼職看上半身,都只想求個生路。 最讓我難過的是,醫院變成商店、醫生成了業務員。我在婦產科,拉開抽屜,一堆自費的好藥、好器材,面對病人時,「我有更好的鴨嘴鉗,但得自費,妳要不要?」這種話我說不出口。現在碰到想考醫學院的年輕人,我都會勸,你對生命科學有興趣,當醫生很好,如果是為了社會地位、賺大錢,這是錯誤期望,賣剉冰都比當醫生好。 ******************************************************************************* ☆新聞只做給長官看☆ ◎丁文怡(化名),33歲,從事電視台記者8年 前陣子在外頭採訪,一對父子經過,小孩指著我手上的麥克風問:那是什麼?爸爸回他:那是狗仔,不要理他們。 我念新聞系,實習時就確定要當記者,很嚮往能在第一線流汗採訪。8年前初入行,接到我名片的人,都說:「哇,記者啊,很棒耶。」但現在,沒吐口水算客氣了。記者這行之所以有尊嚴,是因為對社會有幫助,現在卻成了社會亂源。 現在的新聞不是做給觀眾看,而是給長官看。過去我跑科技、醫療,報導對癌症病患有用的資訊,但現在長官會說,這些別台做就好,他寧可要「某校的學生長得很像某藝人」的爛新聞,只因為是獨家。長官叫我們跟著報紙跑,即便查證後,發現報紙的資料是錯的,長官還是信報紙上寫的。主播也不管我訪到什麼,照著報紙念稿頭。 認真的記者被獨家的壓力逼瘋,想省事的就做假,路上拍一個人的背影,就說對方是皮條客。有一次長官叫我拿針孔去拍一個小吃攤,叫我硬扣對方衛生不合格。我很生氣的反抗:「沒有衛生局檢驗,你有沒有想過會毀了別人的生計?」但我還是做了,第2天把帶子連同辭呈交給長官。 也有人衝著這行光鮮亮麗、能認識明星名人,擠破頭進來後,才發現自己只是穿套裝的廉價女工,算算時薪才一百出頭,比7-11還少。 到現在,我已換了4家媒體,很多人說:「妳可以選擇不要做。」但我相信,比起其他職業,記者比較有可能改變這個社會,一則好新聞是能幫助人的。我的底線是絕不做假,如果哪一天守不住,也是我完全夢碎、離開的時候了。 ******************************************************************************* ☆科技新貴變碗粿☆ ◎大勝(化名),三十一歲,從事DRAM設備工程師五年 我五年前野心勃勃進入半導體業,那時最基層的工程師都領一百多萬元股票,心想:「明年就輪我了。」誰知道那是最後一年榮景。接下來的三年,沒獎金、沒加班費,每年只有七十萬元年薪。跟我同梯的工程師因為沒撈到錢,陸續走了。但我不甘心,熬了快四年,心想說不定以後有好康的。 我的工作是保養維修機台,其實跟修車工人沒兩樣,只不過我穿無塵衣、戴手套,二十四小時輪班。公司配一支手機隨時遙控我,半夜被call回公司修理機台是常有的事。我月薪快六萬元,算起來比很多行業好了,但如果除以每天十幾個工時,真沒好到哪裡去。 以前的科技新貴賺得多,四十歲退休的一大票,現在沒人敢如此奢望了。我身邊的工程師,每個都說想去賣香雞排,但有勇氣轉業的沒幾個。我表弟研究所剛畢業,說要來半導體業,我勸他別來。像我待了五年,會的就這些,已經沒地方可去了。未來的競爭力在哪?是我最大的焦慮。 去年公司營運轉好,我領到五十多萬元獎金,但並沒特別開心,因為明年會怎樣,誰也不知道。為了當科技新貴,我捨棄好多,從前我熱愛拍照、打棒球,如今只剩上下班、等電話。最近我開始進修、主動爭取公司其他部門的業務,讓自己朝管理階層發展。希望三十五歲可以找到一份準時回家、下班後不用接電話的工作,夢想雖然越來越小,但這樣就夠了。 ******************************************************************************* ☆銀行行員金飯碗褪色☆ ◎周家友(化名),三十四歲,擔任銀行行員七年 大學畢業後,我在雜誌社工作,日夜顛倒、週六日加班。我一直羨慕在銀行工作的家人,他們捧著金飯碗,過著朝九晚五的安穩生活。我發現某銀行招考行員,想也沒想,便向朋友借書猛K二個月,沒想到考上了。我猜我運氣好,因為很多人補習都上不了。 受訓後,我被派到分行,一切如我所想,坐櫃台、吹冷氣、數鈔票,三點半鐵門拉下來,五點就下班。但這樣的美好,只維持二個月。有天,主管突然下令,全部行員都要出去推銷現金卡。原來,我正好撞上七年前現金卡的戰國時代,各家銀行猛下廣告、浮濫發卡的惡性競爭期。 之前朋友都不相信我考上銀行,說我一定是去當業務,我還嗆聲說:我是正規行員。當我在夜市、辦公大樓前擺攤,拿著傳單和贈品追著路人跑時,我也無法相信,我的銀行夢竟然淪落街頭。有些同事受不了,都辭職了。 一個月最少要發一百三十張卡,我把親朋好友拉來衝業績,警告他們辦好就解約。現金卡只要發卡,不管有沒有使用,這筆金額就算在借貸額度裡,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陷阱。路上拉到的客人,我卻只說,這是預備金,想用就用,不用也不會壞。發出一萬張卡後,另一個惡夢來了,我被調到催收中心。 戴著耳機坐在電腦前面,一天打二、三百通電話催帳,不是被罵,就是聽到一個個無奈父母為兒女還債的故事。我還在電腦檔案裡看到自己的簽名,我以前發出去的卡,現在由我自己催收,只好努力替對方擬定還款計畫,希望能幫他一把。 從放款到討債,雖然和我的銀行夢差距太大,卻讓我看見社會上形色的人。我以前很難相信開賓士的人,其實負債累累。原來當美夢褪色,我才看見真實的人生。 ******************************************************************************* ☆找不到工地的土木工程師☆ ◎洪德,四十五歲,從事土木工程師十七年 我求學時期,前三志願是醫學、電機、土木系,當時家人要我捨醫科念土木。一九八九年台大畢業後,很多重大建設起飛,我順利進入工程公司,被派到南迴鐵路當監工。此後數個月,每天十二小時,我都待在暗無天日的隧道裡。第二個工地是地下室,有次不小心卡進一個四公尺深的洞,差點沒命。當時雖辛苦,但案子多得接不完,我一路從工地主任升到總工程師,覺得前途充滿光明。 沒想到九二一大地震後,很多建商都倒了,我在一家公司做研發部副理,但公司縮編,我竟被下放到工地當監工。很無奈,快四十了,想離職但外面沒工作,只能等著被資遣。那時我到一棟大樓勘災,地上二樓變成地下一樓,看得我頭皮發麻,明顯偷工減料。我的工作若少了職業道德,危害的是人命,然而我們的職業道德卻被挑戰。 台灣重大建設已經不多了,營造廠又不具國際競爭力。日本、韓國的廠商有國家培植,可以來台灣接案子,像捷運的潛盾工程都是外商在包,台灣看不到土木工程的前景。如今我經營一間小事務所,員工不多,但至少不用擔心被資遣或違背理念。早知道,當初就該選醫科。 ******************************************************************************* ☆國會助理寫作秀劇本☆ ◎Sandy(化名),37歲,任職國會助理10年 前幾天,老闆又把我臭罵一頓,說他很久沒上媒體了!我心想,你立委的正事不做,乾脆進軍演藝圈算了。氣歸氣,我早也麻木了。 十幾年前念大學時,經濟起飛,可是很多環保、人權、勞工法令來不及接軌,透過立法最快,所以我滿懷理想進了立法院。早期的在野黨還算認真,抓政策缺失、補法律不足。我要幫立委收集資料、擬質詢稿、研究法案、看預算書,每當我間接促成好法案通過,那是很有成就感的。但政黨輪替後,民進黨忽然擁有好大權力,開始貪污腐化;而國民黨立委大都透過地方勢力、家族派系上來,完全不懂監督。 如今,該審的法案、預算不審,大家最喜歡安排首長報告,因為立委可以在媒體上開砲。立委還要忙著做選民服務:跑紅白帖、關說工程、幫朋友解決司法糾紛。我最主要的工作也變成設計一些譁眾取寵的噱頭,讓老闆上媒體。最近朝野嚴重對峙,我還有接不完的電話,聽瘋狂選民打來罵三字經,好像另一個《2100全民開講》。 太靠近政治,人會失去夢想。我已經好幾年不參加遊行,都假的,何必幫忙背書?去年有個助理才來1年就買了BMW,聽說是拿回扣賺的,老實說,我輕蔑他的操守,又羨慕他膽敢這麼幹。10年來,我做過藍、綠、橘的立委助理,但以後的菜鳥立委怕我比他還懂,不一定敢再請我,所以此地不宜久留。 (台灣壹周刊第269期 )

外公住院

2006年11月06日
公開
56

下午2點辦住院.明天人工髖關節置換.大舅舅和大舅媽今早從台南回來照顧外公. 退化性關節炎如果無法以保守療法治療時,必須考慮置換人工關節,一般來說,術後七到十天就可以下床行走,三個月即可解決行動不便的困擾,回復正常生活。 文◎魏寬毅  如果您年滿六十歲以上,是否常感覺上下樓梯時髖部或膝關節會隱隱作痛?是否在陰、雨天也是如此?是否疼痛越來越厲害,甚至舉步維艱?這些可能都是關節炎的症狀。  隨著社會人口的老化,這類退化性的關節炎患者越來越多。初期我們尚可以嘗試保守療法,例如消炎藥、減重、熱敷等;但是關節若已破壞到一定的程度時,就只有接受人工關節置換一途了。  人工關節就是依據人體關節形狀、構造及功能,利用金屬(常用的有鈦合金、鈷鉻鉬合金及不鏽鋼)及高密度塑膠材質(常用的有聚乙烯)所做的假關節。最早發展的人工關節是由一九六二年英國人所做的人工髖關節,至今人工關節已經應用到上肢的肩、肘、指間關節,及下肢的髖關節、膝關節及踝關節。  人工關節置換術,就是將已經磨損的關節面切除,再如同裝牙套般,植入人工關節,使其恢復正常平滑的關節面。一般而言,為了讓人工關節和骨骼緊密結合,人工關節上多經過孔狀處理,以利骨頭長入,或者直接利用水泥作兩者的固定。  此類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大多應用在髖關節或膝關節的疾患,例如老年退化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或年輕人酗酒,或使用類固醇造成的缺血性骨壞死,當關節炎嚴重時,關節面軟骨嚴重磨損破壞,往往造成疼痛,功能受限及行走不便,甚至出現變形,此時保守療法多半效果不彰,甚至可能因長期服用止痛劑,而造成胃出血等併發症,此時就需要考慮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  若關節兩端都受到破壞,則必須選擇全人工關節置換術,例如全人工骨髖關節、全人工膝關節。某些情況下,例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或老年人股骨頭移位式骨折,此時髖臼部分軟骨仍完好,也可只接受半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膝關節也是如此,若是只有單側(內側或外側)軟骨受到破壞,也可選擇近年來才引進國內的半膝人工關節置換術。  術後的疼痛是必然的,一些止痛劑,甚至使用脊椎硬膜外止痛方式,都可以改善疼痛。早期復健活動能防止術後人工關節僵硬,有些醫院甚至會使用連續被動式機器來幫助病人患肢的活動。一般而言,術後二至三天拔除引流管後,即鼓勵病人下床,以助行器或枴杖練習行走,並開始床邊復健,術後七至十天即可出院。助行器或拐杖約需使用三至六週,大約術後三個月即可回復正常活動。  在往後的日子裡,患者必須善待人工關節,例如保持理想體重,避免不適當的姿勢或動作等。若有接受其他手術或拔牙等,必須服用預防性抗生素,以避免人工關節感染。一般而言,若能正常使用,九十%的人工關節可使用十年以上。  經過四十餘年的發展,不斷的改良與臨床經驗的累積,人工關節置換術已成為安全而普遍的骨科手術。就以最常造成民眾不良於行的髖關節及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而言,目前在台灣每年約有六千五百人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及八千人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後,大多數病患的疼痛可以減輕,甚至完全解除,關節的功能也明顯地改善,讓這些原本行走不便的人,又能再度快樂地向前行。 (本文作者為衛生署桃園醫院骨科主任)

分手信. 智慧很高呢!

2006年09月28日
公開
54

不知是哪個天才寫的~~還真是厲害耶 Dear 想向妳辭去情人的職務, 任職一年多來,在崗位上我努力學習,克盡職守, 對妳噓寒問暖,小心翼翼,揣測妳的需要,滿足妳各方面需求。 在感情提供妳慰藉,讓妳有被愛的感覺; 在行動上,等待、接送、陪伴、更只是基本工作。 雖不經手財務,卻要負起所有買單重責; 三不五時還要送禮討妳歡心。 一個稱職的情人要溫柔體貼,還要心胸寬闊。 聽妳提及對別的男人的大方及讚賞,不可以醋勁大發。 剛任職之時不知如何拿捏,犯了幾次錯誤竟敢與妳鬧情緒 幾度妳想把我開除,後來在我保證不再犯的前提下, 妳勉強再給我觀察期。 這些時日以來,幾經思索,感謝妳給我這次機會。 但我確實不適任此職位,想向妳申請調回朋友部門。 看妳對那部門同仁有說有笑,三不五時還會請他們小聚一番,有點羨慕他們: 上班時間彈性,不用隨 call隨到,不用接送, 不用買單,不用送禮,不用面對妳冷漠一面, 可看到妳陽光似的笑容,聽到妳幽默言談。 而我雖佔了情人的缺,除了責任加重卻沒任何特殊待遇; 沒有甜言蜜語,沒有多一點關心,沒有禮物,沒有... 決定辭去這職務,至於妳是否願讓我調部門, 一切尊重妳的裁決..... 一個盡心盡力愛的員工 敬上

高齡台灣的全新挑戰

2006年09月27日
公開
78

~今周刊 第507期 撰文/吳錦勳、謝春滿 在地安養 無憂向晚。 老化,是全民必須學習的功課。今年,「嬰兒潮世代」第一年出生的人,正好屆滿60歲。二十年後,台灣將有1/5 的人口是65歲以上老人;在銀髮潮席捲而來的同時,生育率卻滑至歷史新低,兩股力量交互衝擊,現在的你,如何思索父母,以及自己的晚年?面對老化潮,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紛紛提出「在地活力安養」的理想,由在地人照顧在地人,讓老人家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快樂終老,外出工作的子女放心;也讓老長輩盡量延長健康年歲,延遲入住機構時間。在地安養的理想才剛萌芽,在台東、南投的鄉間,默默實踐中…… 張紹凱(化名)今年40出頭,平日在台北工作,已婚,有個兒子。寡居的母親一人住在桃園鄉下。6月5日早上,他正要和主管做例行報告時,手機響了,慌亂中只聽到媽媽氣喘吁吁、含混地說著,「我跌倒了……」斷斷續續間,他才拼湊出,原來媽媽洗完澡,沒注意浴室門口的積水,一腳踩滑了,重重摔坐地板,跌傷了脊椎,也撐斷了右手骨,在無人扶助的情況下,在冰冷地板上躺了一晚,隔天早晨才幾經掙扎撥了手機,語氣滿是哀怨及無助。 身為獨子的他連忙趕回家,接母親到台大緊急開刀,醫生說:「再晚一點,神經完全阻斷,以後就癱瘓不起了。」之後整整兩個月,他醫院、公司兩頭跑,晚上接替看護睡在醫院,省看護費,偶爾才能回家。太太工作之餘得獨力照料稚子,原本忙碌高壓的生活,更加無法喘息。 被「夾殺」的世代 他愛家,也是出了名的孝子,但將來兒子會不會照顧他,他沒有把握。「這是宿命。」他身心俱疲地說:「我們是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卻也是被子女棄養的第一代。」在醫院裡,他總無由來地感到漫無盡頭,舉步維艱。看著長廊反照的懨懨燈光,他心裡吶喊著:「這漫長的折磨,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張紹凱是標準的「三明治世代」(sandwich generation),同時得面對上、下兩代壓力的「夾殺」。他就像所有每月領薪水的平凡上班族一樣,一旦家中長輩發生意外,失去照護下一代的支援,生活無異就變成一場折磨。 他出生於1964年,是戰後「嬰兒潮」(1946至1964年)末班列車的一員。人生拚搏到中場,他還是得使勁搾乾自己。他現在不僅為母親感到焦慮,也擔心兒子的成長,可怕的是,即將步入中年的他,對於「變老」,卻一點也沒準備好。他的母親,會不會是他的將來? 根據經建會人力規畫處最新統計2006年,台灣地區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的九9.94%,總數達二百二十六萬人,但10年後,將迅速增加為13%,20年後,也就是2026年,將倍增到四百七十四萬人,占台灣總人口數的20%,相當於每5個人,就有1位老人,包括張紹凱自己。 人口不斷老化,衍生出龐大的社會問題。這些問題不能簡化為「金錢」問題,老人年金並無法解決高齡化社會銀髮族身心安頓的複雜需求。 活在恐懼裡的老人 苗栗縣公館鄉平靜客家小鎮,在去年的4月21日,驚傳一起自殺事件,一對七旬老夫妻在菜園中喝農藥自殺身亡。子女表示,父母感情很好,老太太罹患糖尿病二十多年,老先生又遭帕金森氏症纏身。兩名舉步維艱的老人家,應是一路相互攙扶,共同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老夫妻被發現時不僅手牽著手,而且老太太躺在棉被上。推測老先生可能擔心老伴躺在菜園會不舒服,特地為她準備的。 悲劇不只一樁。1998年1月15日凌晨,位於台北縣中和市興南路二段的慈民安養中心冒出了濃煙。瞬間燃起的大火將安養中心燒毀,並造成11人死亡、10人受傷。11名不幸喪生的老人都是因為中風或重病,逃避不及,在熊熊大火中被活活燒死。 老人悲慘的宿命,時有所聞,老來無憂,絕非易事。曾任埔里基督教醫院安養中心看護的謝 志孟說:「住在安養中心的老人,最大的恐懼,其實不在自己健康,反而每天擔心,兒女有沒有錢寄來?下個月還能不能住?還有沒有一口飯吃?」 他們活著,卻時時擔憂,社會也彷彿遺忘了這群老人,他們從原來的社會角色中被排除,從主流價值逐漸淡出,成為隱形的族群。我們的日常用語對老人充滿不自覺的貶抑,如老不修、老番顛、老賊、老廢物。台東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醫生詹弘廷一語道破:「我們社會對老人愈來愈缺乏正面的態度。」 詹弘廷曾在美國及加拿大研究老人照護多年,推崇西方國家對老人尊嚴和選擇的高度重視,尤其對媒體鄙視老人用詞非常敏感,老人權益受憲法保障。對照台灣,他感受特別深。 他擔憂:「今天我們冷漠對待老人、歧視老人,我們將錯失自己對老年的準備,未來將會付出更昂貴的代價。」 高齡與少子的雙重衝擊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超乎你我的想像!1993年,台灣地區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數的7%,正式跨入聯合國定義中的高齡化國家之列。但是這幾年間,老化速度更像坐了雲霄飛車,越衝越快。而近年來的少子化又和老化互相加乘作用,內政部次長簡太郎指出,台灣人口除了面臨高齡化問題之外,出生率一再創新低,導致人口結構失衡,未來老化問題將更加嚴重。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去年台灣地區只有二十萬五千多個新生兒,總生育率降到1.12個,僅略高於南韓,連最老化的國家日本與義大利,生育率都超過台灣。若按目前的總生育率推估,到了2051年,台灣老年人口將高達六百八十六萬人,亦即每3個人,就有1個老人,屆時台灣就成了真正的老人國。 總生育率下降,平均壽命延長,台灣人口呈倒金字塔形狀。未來青壯人口負擔沉重。根據經建會的推估,目前每7.2名青壯人口養1名老人,20年後,只剩下每3.3名青壯人口扶養1名老人,到2051年,每1.5名青壯人口就要扶養1名老人。 簡太郎指出,當人口結構失衡,家庭結構將受到嚴重衝擊,由於父母所生的子女數較上一代減少,將造成大量老人獨居,小家庭也面臨同時照顧家中幼兒與年邁父母的雙重壓力,四、五年級生成了典型的「三明治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二百二十六萬名老人當中,75歲以上的「老老人」就有九十四萬人;20年後,當台灣地區老人人口接近五百萬人時,75歲以上「老老人」,將達到一百七十九萬人之多,每3名老人就有1名「老老人」。 人口學者台大兼任教授孫得雄悲觀地指出,長此下去,台灣總生育率可能跌破一,就是1名婦女一輩子生育的子女數不到1人。如此,變成一個可怕的情況,等到這些少子化世代成長到青壯年時期,他們將面對愈來愈多的老人。「這麼多老人,誰來照顧?這絕不是請外勞就可以解決的。」 回歸家庭與社區 老化(aging)是一種挑戰,更是一門必須學習的功課。 大量銀髮族湧現,如何去照顧這麼多老人,不論是個人或社會,都面臨全新挑戰。台大公衛學院教授吳淑瓊指出,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早在八○年代就提出「活力老化(active aging)」新主張,意思是老了之後,要有活力地自然老化。 除了聯合國的活力老化新主張之外,「aging in place(在地安養)」這個新的概念,已經成為世界最先進國家面對老化的新趨勢。在地化是指用在地的資源照顧老人,讓老人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自然老化,不要因為老了就必須被迫搬離家園。 吳淑瓊指出,在地老化的概念最早起源於北歐國家,1960年代,當時照顧老人都是以機構為主,例如護理之家或養護機構,但是老人在機構中,生活拘束又缺乏隱私,不夠人性化,因此興起回歸家庭與社區的想法。 瑞典最早開始讓他們的老者回到家庭與社區中,把照顧的資源提供到家庭或社區中,按老人不同需求,提供不同服務。例如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就幫他購物;糖尿病又不方便上醫院的老人,就由護理人員到家裡幫他打針,因此大量減少機構的床位。 在北歐國家實施後,得到很熱烈的回響,目前所有老化國家,都朝這個目標努力。吳淑瓊認為,讓老人在家裡自然終老,最符合人性,不得已進機構只是最後訴求。1997年,吳淑瓊將「在地安養(aging in place)」這個新概念,結合了聯合國的「活力老化(active aging)」,成為「活力在地安養(active aging in place)」這個全新的主張。 她指出:「2051年時,台灣會有30%都是老人,1/3的老人不能讓他們當機,如果當機那還得了,如果1/3的龐大人口,都沒有活力,死氣沉沉,那太可怕了!」她強調,老化還是要讓他有活力。 不僅常人要改變對「老化」的觀念,醫療專業對待老人也要改變。「醫療界不能認為老人生病、功能不好都是理所當然的;或認為老了就是無用虛弱、有病或失能的,要幫助他不要惡化,鼓勵他參與社會。」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祕書長吳玉琴也呼應吳淑瓊教授的主張,她認為,讓老人在熟悉的環境終老是世界潮流。由於台灣傳統認為女子應該奉養父母,如果把父母送到機構是不孝的作法,加上傳統落葉歸根觀念,因此在地老化其實最符合台灣需求,也是政府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安養院不是惟一選擇 長期研究老化問題的孫得雄認為,「人越老,對故鄉、對家越依戀。」畢竟住在自己家裡最舒服,很少有人願意住到安養院,因此蓋再多的安養院,也無法解決老人照顧問題。 根據內政部委託故鄉市場調查公司進行的台灣地區50歲以上民眾大規模調查發現,65歲以上老人有高達六成,認為最理想的居住方式是與子女同住,願意去住安養機構的只有1.07%,50到64歲的人,想跟子女住的比率雖然下降到41%,但也只有1.59%願意住安養機構。 問題在於,雖然有這麼高的比率想跟子女同住,但是子女想跟父母同住的意願卻非常低,僅約1%,且因台灣地區工作機會集中北部,子女大多在北部工作,父母則獨自在中南部生活,年邁的父母如何照顧,已成為四、五年級生共同的憂慮。 孫得雄舉父母親的例子,強調在地老化才真正符合老人需求。他的父母住在高雄岡山,父親九十歲那年,他希望父母親北上同住,但是父親到台北住了半年之後,因為沒有朋友同伴,吵著要回去,他原本不答應,但是有一天父親出門後,由於對路況不熟,迷路好幾個小時才找到家,他擔心得差點報警。這次事件後,最後只好順著父親的意,讓他回南部。後來,他的父母仍不得不到護理之家安養。可是離開熟悉的地方,老人家不見得快樂,如果有在地安養的資源可用,在北部工作的子女就不用擔心年邁父母的照顧問題。 吳玉琴認為,台灣人口快速老化,這一代的子女還願意奉養父母,但是當二十年後,台灣老年人口增加到近五百萬人,四十年後增加到近七百萬人的時候,「屆時即使你的子女很孝順,但也不一定有能力奉養你,這是我們最擔心的問題。」 刻不容緩的行動 內政部次長簡太郎認為,歐美國家推動的「在地老化」或「活力老化」,其實都是「成功老化」的概念,政府這幾年來也開始體認人口老化的嚴重性,目前內政部規畫的老人福利措施,例如居家服務、居家護理、設立社區關懷據點及日間照顧中心,年底內政部將提出長期照護方案,就是希望達到讓老人成功老化的目標。 吳淑瓊提出警訊,這一代的老人,聲音小,對生活品質的要求還沒有那麼高,但1946年嬰兒潮世代的老人,將是史上受最好教育、經濟相對富裕、自主意識高的老人,他們不願像過去老人一樣被鄙視;他們可能單身、離婚、失婚,對退休後的生活品質更加重視,如何滿足他們的需求,是一大挑戰。 孫得雄認為,政府與民間雖然都努力面對老化問題,但做得還是不夠。吳淑瓊也點出,台灣在「活力在地安養」這個領域仍然是一片沙漠,「但現在做,還來得及,就怕拖下去,後果難以想像。」

勞退基金收益低得離譜 只夠買罐可樂

2006年09月26日
公開
51

勞退基金收益低得離譜 只夠買罐可樂~記者陳芝艷�台北報導【2006/09/21 經濟日報】 勞退新制上路一年餘,新制勞退基金規模截至9月初已達961億餘元,今年底基金規模更將突破千億元大關。不過,因負責管理運用基金的勞退監理委員會遲未成立,這筆龐大的基金目前只能依銀行2年期定存利率約2%計算收益,以此概算,去年底400萬名勞工所能分配到的收益僅8,000餘萬元,平均每人只有20元可拿,相當於只夠買一罐可樂。 勞委會的統計,到今年8月底止,參加新制的勞工人數已達410萬餘人,占適用勞基法勞工人數的74.3%,9月初新制基金規模已達961億餘元,按現行每月平均應收提繳費81億元預估,至今年底,基金規模將達1,260億元。 基金規模愈趨龐大,但專責基金審議、監督及考核事宜的勞退監理委員會遲未正式運作。勞委會指出,監理會組織法草案去年送請立法院審議後,經多次朝野黨團協商仍無法順利完成立法,32名負責操盤的監理會委員仍無用武之地。 影響所及,400萬名勞工的老本目前仍只能靠銀行定存利率2%孳息,若按去年底收益平均分配,一名勞工只有20元可拿,而且自願提繳人數也在持續減少,到上月底止,自願提繳人數已由開辦初期的40萬人減少為32.3萬人,自願參加提繳率由12.9%降低至7.88%。 此外,勞委會指出,勞退基金雖然有銀行2年期定存2%的保證收益,但因為勞退基金都是以大額存款的方式放在銀行,利率僅有1.5%,和2%保證收益間的差距,都將由國庫補足,若以年底基金規模可達1,260億元推算,屆時國庫潛在撥補負擔為4.7億餘元。 勞退監理委員會組織架構已經成形,只等立院通過草案委員會即可馬上運作,相關草案已被朝野排入立法院本會期優先法案,勞委會主委李應元在立院開議之際,日前率工運團體拜會立法院長王金平,希望推動草案在本會期順利通過。 《分析》缺角的勞退新制 ~記者陳芝艷【2006/09/21 經濟日報】 勞退新制上路逾周年,已有400萬餘名勞工選擇新制,但數百萬名勞工滿心期待退休金制度變革,從原本以為不必再擔心公司倒閉雇主惡搞拿不到退休金,現在卻又得開始擔心這筆退休金的收益太低。 勞退監理委員會組織條例從去年3月就開始「躺」在立法院,歷經三個會期仍無法順利通過,最大的受害者就是400萬名參加新制的勞工,即使今年來海外投資市場熱絡,但已逼近千億元的勞退基金還是只能放在銀行,領取充其量2%的定存收益,銀行定存利率不到2%的話,國庫未來還得出錢補足基金保證收益的部分。 即使是退休金有保證收益,即使勞工在60歲退休後確定領得到錢,卻少得可憐,因為若以去年底收益8,000餘萬元粗估,平均一位勞工只有20元的收益可拿。 勞退新制上路之初即鼓勵勞工參加自願提繳,因為不但有節稅、強迫儲蓄的功能,還能提高勞工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但勞退基金的錢不能動,這些想藉政府之手多賺點錢的勞工死了心,紛紛撤出自提,自提人數從原本的40萬人減少近8萬人,這項原本提高勞工退休生活安全保障的設計似乎也逐漸失靈。 勞委會7月初慶祝勞退新制滿周年時,就以「缺角的勞退」為主題,點出勞退監理會組織條例被「冰凍」在立法院的無奈,立院若遲遲無法通過,缺角的恐將是400萬名選擇新制勞工的退休生活。

一個人的童年 到哪去學搶玩具?

2006年09月02日
公開
60

在少子化浪潮之下,「台獨」勢力日漸坐大。「台獨」指的是「台灣獨生子女」。 「請問有沒有獨生女媽媽?我女兒三歲半,但我打算只生一個,又擔心她會孤單,以後她會怪我嗎?大家有何建議?」一位媽媽上網丟出疑慮,許多人回應她,有支持不生、有鼓勵再生的;更實際的是,許多只生一個小孩的媽媽,決定仿國外成立「play group」,讓一群一歲多到四歲的孩子定期網聚,滿地撒歡。 「連搶玩具都是家裡學不到的技能,」職業婦女的「小樹媽」說,小孩跟小孩玩才自然,就算只是偶爾見面的「虛擬手足」,她也覺得心安多啦。原本覺得只生一個,對孩子有些虧欠的,現在發現「獨生子女」不在少數。 「獨生子女愈來愈多了,」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指出,身在第一線的小學教師感受最深。他曾在台北縣三所小學對四十二個班級進行調查,最高比率是全班卅五人中,有十五人是獨生子女。雖然小一新生未來還是有機會擁有弟妹,但是根據人口趨勢,愈來愈多獨生子女已是定局。 國民健康局的生育意願調查也顯示,七成受訪者認為生兩個孩子最理想,但實際結婚後,卻有五成的人說一個就好,再來受不了,「養不起」是主要考量。 少子化浪潮席捲,獨生子女家庭也全球化了,在許多國家成為主流。除中國大陸是「一胎化」政策外,德國、西班牙等國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義大利學者憂心大家族傳統就要消失;美國、日本為獨生子女出版的書及網站更不在少數。 當愈多父母只生一個時,「一個人長大」的經驗將變得普遍,但獨生子女並不好當,刻板印象是其一。 「為什麼每次(和朋友)吵架,就要說:獨生子女最難搞?」在全台最大的bbS站「批踢踢」上,獨生子女在「獨生子女板」上相濡以沫,這群「台灣獨生子女聯盟」成員最想甩開的標籤是隨著「獨生」而來的臆測,包括驕縱、依賴、獨享家產等;外人卻看不見他們獨自長大的孤單,和父母緊密的牽絆負擔。 六十七年次的林子珣記得,小學時導師還跟班上同學說,「她是獨生女喔,各位同學要多體諒」,那時她覺得好慚愧,「到底慚愧什麼呀,好像我個性就會有缺陷似的」,讓她到現在耿耿於懷。 聽多了諸如「為什麼你爸媽只生一個?」「好好喔,以後你家財產都是你的」之類的言辭,「台獨」網友忍不住搞笑:當獨生變成主流,「非獨生」才是少數時,學者就會開始研究「非獨生子女的人格特質�適應問題」,人家就會問:「為什麼你爸媽要生那麼多小孩?哦,他們一定很不愛你喔!」玩笑背後是長期被「問題化」、「特殊化」的不耐。 獨生女李韋姍由己身經驗出發,完成以獨生子女對自身生命經驗主觀感受及看法為主題的碩士論文。訪談十一位成年獨生子女後,她指出,「孤獨」是獨生子女很小就必學習面對的,因為沒有手足,所以因應人際衝突能力比較弱、更渴望融入團體;父母完全的愛讓他們有自信,但未來也須承擔照顧父母的責任。 她說,歷來對獨生子女表現的研究結果十分分歧,原因就在於決定性格的不是獨生、非獨生,而是家長生育獨生子女的原因、看法、教養態度和方式。 愛與責任,是一體的兩面。六十三年次的獨生女「小古」說,父親四十歲才生她,父女感情極好;如今父親七十多歲了,日漸老去,「光看他駝背的背影,我就會掉淚」,她放棄出國留學的計畫,因為「很怕半夜會接到電話,趕不回來」。 老年乏人照顧,也是政府鼓勵人民多生的說詞之一:「給自己的未來一個機會」。以對岸為例,大陸「一胎化」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已到適婚年齡,獨生子和獨生女結婚被稱為「獨苗合盆」。小時他們是「四二一」世代,四個祖父母加兩個爸媽,六個大人照顧一個小孩;如今,獨生子女夫妻肩上扛十二個老人,不禁感嘆「小皇帝已成最辛苦的一代」。 前台北縣勞工局長曹愛蘭和台大教授施信民從不給他們卅歲的獨子「養兩老」的壓力,因她深信「老年照護不該家庭個人化,而是社區公共化」,她努力推動照護體系,準備要在老人機構終老;政府要說服人民「手足是父母給的最佳禮物」,還得有更好理由才行。 【2006/08/28 聯合報】 心情故事》當兵才知道 不狼吞虎嚥就挨餓 作為一個「資深獨生子」,台大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藍青常是朋友猶豫「要不要再生一個」時的諮詢對象。藍青一貫態度是大力鼓吹「行有餘力,再生一個」,因為依他成長經驗,「沒有手足,孩子好孤單」。 四十四年次的藍青是獨子,自稱少子化先鋒。他最近投稿本報,用自身經驗鼓勵父母「還是多生一個吧!」他說,少子化討論都針對社會生產力;可是「多數父母才不會去管國家的競爭力」,但如告訴他們,有手足對小孩較好,他們可能會多生一個。 以孩子立場出發,果然打中父母心,好些人對藍青說:「如果早幾年看到你的文章就好了,現在想生第二個,已經太老了。」 藍青說小時候和鄰居小孩玩在一起,不會太無聊,但是在家時還是會寂寞,所以「自己說故事給自己聽」。此外,缺乏手足競爭的操練,當兵時吃了大虧,「當兵之後才知道競爭的重要,不狼吞虎嚥就會挨餓。」 藍青的太太恰是對照組,她是老么,上有七兄姊,加上嫂嫂、姊夫,龐大親屬網絡,不但容易獲得人生經驗,有困難也容易解決。不像他成長過程中,從國小學注音符號,到考大學如何選系,都得自己摸索。藍青婚後,當然生了不只一個。 藍青強調,生兩個對父母也省力,孩子大一點就會一起玩,小的搞鬼,大的會告狀,父母不需要亦步亦趨。 藍青坦白說年輕時只想發展自我,覺得小孩可有可無。但中年以後,才發現小孩帶來的快樂,遠超過名利爭逐。他覺得「還好當初奉太座之命,多生一個,不然現在一定會後悔!」 他認為,孩子對維繫父母感情很重要此外,生兩個不但可傳下較多基因,也比較「保險」。 他以名片「亂世佳人」為例,白瑞德對女兒百般疼愛,後來女兒不幸墜馬死了,白瑞德悲痛欲絕,離郝思嘉而去,他對郝說,如果女兒還在,他也許不會走。藍青說:「你看,如果他們當初生了兩胎,結局就可能不一樣了。」 【2006/08/28 聯合報】 心情故事》爸媽若走了 連商量的人都沒有 六十四年次的獨生女「銅豌豆」小時候滿羨慕別人有兄弟姊妹的,她算過如果這些手足稱謂都齊全,那爸媽得生五個小孩,她剛好排中間才行。 年紀漸長,朋友告訴她:「妳知道世界上有比星期一更令人討厭的東西嗎?是妹妹!」或「哥哥其實是最會欺負你的人」,她逐漸接受「爸媽就是我的全部,我也是他們的全部」。 她從小在大人堆裡長大,行為模仿對象是大人而非同儕,「一直到高中以前都很老氣橫秋」。 她愛熱鬧、愛朋友,獨生子女耍孤僻、驕縱等等印象,都不適合她,有人知道她是獨生女,會說:「看不出來耶!」「什麼意思?」銅豌豆說,哼。 對「獨生子女」這個身分,大學畢業那年,她有了深刻的體會,因為疼她的外婆過世了,在家族哀傷中,她看到媽媽和舅舅相互扶持、處理繁雜後事,「如果我的爸媽走了,到時我連商量的人都沒有。」 銅豌豆說,那一刻她非常真實地感受「總有一天,我就是一個人」。 她很難像同學想去哪國,拎了包包就走,「理智上很想,心理上不忍」,「爸媽就只有我」的想法一直拉著她。當年她試著到北京遊學,計畫考當地研究所,媽媽跟著去,在宿舍裡開伙,「宿舍裡外國學生都是她養的,她是人氣王」;第二個月,連爸爸都來了,一家三口居然一起留學! 獨生子女和父母緊密相連,依賴又想脫離的心情,外人難以體會。銅豌豆說,她大學沒參加社團,因為「我有門禁」,九點得回到家,同學聚會,她永遠是掃興說「我要回家了」的那個人。 去年,她決定「衝」了,爭自由。和朋友聚會,媽媽問她幾點回家,她說不知道,後來把手機關了,痛快聊到天亮。回到家,媽媽一夜沒睡,哭說再也不要管她了。銅豌豆很難過,但不後悔。 她跟媽媽保證,她一定會報告跟誰在哪裡,一定安全回家。經過幾個月的拉扯,現在就算她晚回家,「媽媽都可以自己睡得很好」。 銅豌豆決心赴美念書,就算擔心兩老,「總不能一輩子一起綁在這裡吧。」 爸媽答應她,會勤運動、吃得好,讓自己很健康,「多給我一點自由時間」,等他們真的老得動不了,爸媽說要去住老人公寓。 「他們想怎樣都好,只要他們快樂。」爸媽對她的愛有多深,她的責任就有多重,「這就是我的命運吧」。 【2006/08/28 聯合報】 -- 天使也好,魔鬼也罷,這些小人兒都是我們此生的寶貝!用心去了解他們,我們會有更多的收穫!!共勉之...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360002&bid=1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