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勳勳媽咪

日期

#Tag

孩子的尖叫聲令你抓狂!

2009年06月30日
公開
39

採訪�王紹媛 諮詢�道爾敦課輔中心主任 賴映秀 孩子愛尖叫有可能是想要表達自己不滿的情緒,或是吸引大人的注意、模仿大人行為方式等;面對孩子尖叫行為時,父母除了要適當的糾正與教導外,自己也應以身作則,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做孩子的好榜樣。 常見孩子尖叫的原因 「尖叫」是孩子最常使用的情緒表達方式,孩子為什麼喜歡尖叫呢?道爾敦課輔中心主任賴映秀表示,一般常見孩子尖叫原因有下列幾項: (一)過分溺愛 (二)老二情結 (三)身教失當 (四)高標準的親子關係 尖叫孩子的特色 以尖叫方式處理情緒的孩子,經常會出現下列的外顯行為: 1.拉長了臉表示自己不悅的情緒。 2.若身旁有其它物品,很可能隨意拿起來扔擲。 3.嘴裡不時發出嗚-嗚-的聲音,旁人詢問時會故意越叫越大聲。 4.不停的揮動著手臂,雙腳也用力跺踩地板。 5.扯開喉嚨發出尖銳的呼喊,吸引大人對自己的注意,強烈表現出自己的不滿情緒。 6.坐或躺在地上耍賴甚或翻滾,無視週遭旁人的眼光。 長期尖叫的不良影響 僅管幾乎每個孩子在某一段時期都會出現尖叫行為,但長時間下來卻會對孩子成長學習造成負面的影響。 1.喪失基本生活技能: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習慣處處「代勞」,只要孩子尖叫吸引到父母的注意力,父母便會立刻無怨尤地滿足孩子需求,少子化的家庭更是如此。父母幫孩子做事,容易讓孩子捨棄一切自我學習機會,待孩子長大後便會發現,週遭同齡同儕都有基本的生活能力,而自己卻沒有時,不僅容易被排擠,也會影響到自信心。 2.情緒管理失當:習慣以尖叫來發洩情緒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較缺乏忍耐寬容的心胸、忌妒心強、容易半途而廢、自暴自棄等,且不易獲得別人的認同。因此,在人際關係的互動上自然無法正常的維持。 3.挫折忍受度低: 當遇到問題,不願意去面對或解決時,「尖叫」就成了孩子表達需要尋求的協助方式。孩子一尖叫大人就幫他處理,長久下來,容易養成孩子面對挫折的忍受度低;日後進入團體生活時,稍有挫折壓力,便會無法應變處理,「逃避」便成了解決問題最佳途徑。 4.聲帶受損:長時間的尖叫,不僅對孩子的聲帶造成傷害,更可能變成無法恢復正常聲調頻率的遺憾。尖叫久了不僅口乾舌燥,有時還會出現嘔吐的現象,而影響身體健康。 面對叫聲,父母該如何做? 面對孩子愛尖叫的行為和習慣時,父母該如何解決呢?賴映秀老師提出以下一些方法: 1.帶離現場。如果是在公共場合,人潮較多的地方時,父母可以先將孩子帶離開現場,然後再分析孩子尖叫的原因。是討厭?或是害怕?亦或是有不如意的事? 2.尖叫比賽。有尖叫習慣的孩子,往往不知道尖叫會帶給周遭人不舒服的感覺。家長不妨考慮與鄰居媽媽協商,把愛尖叫的小朋友都聚在一起,舉辦一次「尖叫」大賽,讓孩子感受到與自己有相同尖叫習慣的小朋友,放聲尖叫後造成別人的反感及喉嚨的不適,並趁機教育孩子,「尖叫」有哪些害處,影響到別人、造成喉嚨不舒服、媽媽不開心等,讓孩子了解原因進而改善習慣。 3.了解原因。與孩子獨處時,當孩子使性子的尖叫,不要立即去阻止,父母可以花些時間、耐心觀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尖叫。當孩子情緒緩和之後,再與他好好溝通,並傾聽孩子心裡的想法。此法通常大約試個二三回後,多數的孩子都能改善自己尖叫的毛病,而且重複再犯的機會很少。

以下的網路雜誌提供你最新的訊息

2009年05月26日
公開
45

以後不用再買雜誌了把他加到我的最愛.... > > 你喜歡在網路上穫取新知嗎?以下的網路雜誌提供你最新的訊息! > > > 天下雜誌 http://www.cw.com.tw/ > 電腦家庭 http://www.pchome.com.tw/ > 遠見雜誌 > http://www.sinanet.com/globalviews/currentf/index.html > > 電腦DIY http://www.computerdiy.com.tw/ > 第三波 http://www.acertwp.com.tw/ > 詩雜誌 http://show.nccu.edu.tw/~wwhsiu/106/poem.htm > 空中雜誌 http://www.airnet.com.tw/airmag/ > 大風雜誌 http://www.taiwind.com.tw/ > 品味雜誌 http://magazines.sinanet.com/index.html > 電腦科技 > http://www.syscom.com.tw/Frame_ComputerMagazine.html > > 水族生態 http://www.aqua.com.tw/indexof.htm > 台灣通訊 http://www.twntelecom.com/ > 釣魚雜誌 > http://www.tia.net.tw/tgn/magazing/fish/html/ > 光碟月刊 http://www.hope.com.tw/cdmag/index.html > 卓越雜誌 http://www.anfeng.com.tw/apc001.html > 華聲週報 http://ww10.sinanet.com/huasheng/biweekly/ > 空中美語 http://www.englishdigest.com/ > 常春藤 http://www.ivy.com.tw/ > 皇冠雜誌 > http://magazines.sinanet.com/crown/index.html > 留學情報 http://www.ief.com.tw/sai.htm > PlayBoy http://www.playboy.com/ > 高爾夫 > http://www.rocgolf.com.tw/chinese/g...97/table...html > > 健康雜誌 http://www.health-plus.com.tw/ > 動腦雜誌 http://ww3.sinanet.com/brain/264/index.html > > 商業週刊 http://magazines.sinanet.com/index.html > 理財顧問 http://www.anfeng.com.tw/APC005.HTML > 釣魚世界 > http://www.tia.net.tw/tgn/magazing/fish/html/ > 陶藝雜誌 http://www.arts.com.tw/media/ceramic.htm > 單車雜誌 http://www.bikesports.com.tw/ > 新女性 http://ww7.sinanet.com/newwoman/1297/ > 新台灣 http://www.newtaiwan.com.tw/ > 新視聽 http://primeav.audionet.com.tw/ > 新新聞 http://magazines.sinanet.com/index.html > 群盛生活 http://www.chainsome.com.tw/book/ > 漢華訊息 http://www.sino21.com/big/home.htm > 閣樓雜誌 http://www.penthousemag.com/ > 學前教育 http://www.hsin-yi.org.tw/Magazine/ > 錢網 http://www.money.com.tw/ > 新觀念 http://www.1988newidea.com.tw/ > 雜誌展 http://www.magazine.org.tw/ > 機車玩家 http://www.pros.com.tw/motor/ > 遊戲世界 http://www.ccgwce.com.tw/ > 書呆子 http://www.isl.net.tw/books/journal.html > Pc http://www.pcoffice.com.tw/ > Office Pc DIY http://www.pcdiy.com.tw/ > 0與1科技 http://www.01magazine.com.tw/ > RUN http://www.runpc.com.tw/ > PC!影音光牒 http://fashion-mag.com/ > 軟體世界 http://www.swm.com.tw/ > 現代音響 http://www.pros.com.tw/audio/ > 音樂時代 http://music.era.com.tw/ > 新視界 http://www.tsmedia.com/newvision/ > 一手車訊 http://www.carnews.com.tw/ > 行遍天下 http://www.aat.com.tw/hp.htm > 車界雜誌 http://www.tncar.com.tw/ > 車主雜誌 http://www.autonet.com.tw/ > 世界電影 http://www.worldscreen.com.tw/ > 網路時裝 http://www.fashionmall.com/ > 儂儂雜誌 http://www.nongnong.com.tw/ > 摩登家庭 http://www.modernhome.com.tw/ > 嬰兒母親 http://www.baby-mother.com.tw/ > 芙蓉坊 http://fashion-colour-beauty.com.tw/ > 人本雜誌 > http://magazines.sinanet.com/renbun.../115/index.html > > 女性雜誌 http://www.anfeng.com.tw/APC010.HTML > 世界電影 http://www.worldscreen.com.tw/ > 台灣花卉 > http://www.tia.net.tw/tgn/magazing/flower/html/ > 台灣建築 http://www.arch.net.tw/tw/08index.htm > 建築資訊 http://www.chi.org.tw/ > 住宅情報 > http://www.pacific.com.tw/pachouse/magazine.htm > 網路時裝 http://www.fashionmall.com/ > 娛樂生活 http://www.plem.com/ > 健康世界 > http://www.tia.net.tw/tgn/magazing/health/html/ > 房屋生活 http://www.home-life.com.tw/ > 玩樂吃喝 http://www.yum.com.tw/ > 空間雜誌 http://space.com.tw/ > 學前雜誌 http://magazines.sinanet.com/index.html > 健康雜誌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 > 醫望雜誌 http://www.medhope.org.tw/ > 機械工業 http://www.itri.org.tw/info/mirl.htm > 突破雜誌 http://www.harment.com/newframe.htm > 管理雜誌 http://www.harment.com/newframe.htm > 網路雜誌 http://mail.ht.net.tw/~lhm/mag.htm > 電腦科技 > http://www.syscom.com.tw/Frame_ComputerMagazine.html > > 藝術秀 http://www.sohonet.com.tw/art-show/ > 攝影網路 http://www.photonet.net/ > 博學堂 http://www.chinesebooks.net/ > 海棠藝術 http://www.arts.com.tw/index0.htm > 留學情報 http://www.ief.com.tw/ > 留日情報 http://www.acd.com.tw/ > 大便雜誌 http://r703a.chem.nthu.edu.tw/~dabien/ > 天下書店 http://book.cw.com.tw/ > 中華醫學 http://www.vghtpe.gov.tw/~cmj/index_c.htm > 行動大學 http://www.mei.com.tw/ > 植根雜誌 http://www.root.com.tw/ > play雜誌 http://play.yes.net.tw/ > 世界民航 http://www.airway.com.tw/ > 烘焙姬 > http://r703a.chem.nthu.edu.tw/~rpgs/gzine/issue1/ > 旅點 http://www.direct.com.tw/ > 年青人 http://www.yes.com.hk/ > 原文雜誌 http://www.ev.com.tw/ > 國外雜誌 http://www.pathfinder.com/welcome/ > 原住民 http://abori.pts.org.tw/ > 環球資訊 http://www.idg.com.tw/cw/484/index.html > 現代地政 http://www.landmaga.com.tw/

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

2007年03月09日
公開
21

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 作者:李駱遜 前 言 幼兒該學些什麼?部份家長可能認為識字、寫字、算術、電腦、英語、或才藝等的學習是很重要的,否則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將來在學校的表現不就會落後他人了嗎? 但是,也有許多家長和幼教老師將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列為幼兒應該學習的第一要務,並認為從小即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但有益幼兒的身心健康,更能減少父母親在日常生活教養上的困擾。 本會幼教組鑑於家長在教養自己親愛寶貝時,常會遇到一些較困難或不知該如何處理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以供參考,日後將會陸續加入其他議題,歡迎關心幼兒教育的夥伴大家一起來討論。 壹、收拾習慣篇 大人的收拾習慣 教導小孩之前,大人先檢討自己是否做到?因為小孩的習慣是在家裡耳濡目染中學到的,他就像個影印機,會把家人的言行一項項的複印出來。 1、檢視我們的家(環境): 家裡平時是經常處於亂七八糟,每樣物品都不在他們應該在的位置的狀態下,或是整整齊齊的?有人認為家裡亂亂的、隨意一些才有家的樣子,有人認為窗明几淨的才舒適,請各位抬頭看一看,你看到什麼?你滿意你現在所看到的情形嗎? 2、父母親的自我檢視(行為): 自己的生活習慣中有無收拾的習慣?如看完報紙、雜誌順手就往旁一扔,丟的一桌一地,或是能在看完後就疊好、放好?衣物、鞋襪是否也是走到哪、脫到哪、丟到哪?甚至有時放眼房間內無一塊淨土、無下腳之地?很多人會說,我也想保持整潔啊!可是啊…就提出各種理由,如工作了一天太累啦(身體疲倦)、小孩一下子又會弄亂啦、誰誰的東西喜歡亂丟、亂放(怪別人)等,或等我有空再整理。「有空」往往就只是個名詞,而不是動詞,因此也不知會拖到何時了。 所以從自我檢視的過程中了解自己能否「知行合一」?要求他人之前,先從自己做起,否則「上樑不正,下樑歪」,孩子也不易會學到好的習慣。 如何培養幼兒收拾的習慣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配合的環境-有否給孩子物歸原處的空間): 家中的書櫃空出較低的一格或一層給孩子,再指給他看:「這格是放爸爸的書,這格是放媽媽的書,這格呢!就放你的書,以後你看完書就要放回這個格子。」讓他覺得受重視,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使用空間。 利用家中現成較大的紙盒、塑膠盒收納玩具、積木、圖書等,就像每個人都有家一樣,讓他知道每樣東西也都有歸屬的地方。為了使孩子容易記得什麼東西放在哪裡,可在盒子上做些標記,增加一些趣味性(如貼上照片、剪貼圖片或畫出玩具的形狀)。 1-2歲:可由父母親花點巧思幫他做。 3-4歲:因自己會畫畫、會使用剪刀了,可以自己剪貼圖片或畫圖。 5歲:因知道、認識的東西更多、更廣,可按顏色、形狀、大小分門別類裝盒,亦可以國字配合圖片貼上。 不同的年齡有不同層次的做法,不但幫助孩子養成收拾的習慣,同時知道積木是放在這個盒子裡或車子是放在那個盒子內,學習分類的概念,亦可培養他辨認形狀、認字、讀寫、小肌肉技巧(畫、寫、剪、貼)的運用等能力,一舉數得。 2、做子女的榜樣(正確的示範): 幼兒是看著學、聽著學、做著學。大人要時時表現「舉手之勞」和「物歸原處」的小動作。 1-2歲:知道做什麼!怎麼做!先做給他看,請他跟著一起做,小孩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如掃地,再逐漸鼓勵他自己做。示範時邊做邊說明,如「小車車累了要回家了,來!我們一起帶他回家!」(一路嘟-嘟-嘟的回到盒子內。) 3歲以上:語言及理解能力較好,可再說明為什麼要這麼做,不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知道因果關係),例如:如果玩具亂丟,沒有收拾好,下次則不易找到,或誰不小心踩到會摔跤,或因為到處都是玩具,就沒有地方做其他的活動。 3、多讚美鼓勵、少批評:「你的小手好能幹,不但會蓋房子,還會把積木排好耶!」激發他學習的動機,養成喜歡幫忙、願意收拾的習慣。在此過程中也要容忍他做的不好或動作慢,給他機會多學習、練習,熟能生巧,成為自動自發的習慣。 當他不願意做時,怎麼辦? 1、 鼓勵他,給他戴戴高帽子,「我知道你的小手好能幹,一定會把玩具收拾的很乾淨。」 2、 和他一起做:我們一起來收(或哥哥弟弟),你放一個、我放一個;或來比賽,看誰收的比較快。 3、 暫停他下一個活動(要收拾好了,我們才能看卡通,或出去騎腳踏車,或……)。 4、 如果他仍未去收,先不要動怒、發脾氣。問問、聽聽他的理由,可能是玩興正濃,或想明天再玩,問問看他可以怎麼做就可以繼續玩,又不會使別人不方便,房間雜亂?商量一下,找一個大家都滿意的解決方式。 5、 對從小未曾培養照顧自己或收拾習慣的孩子(或青少年)來說,要再改進並不是不可能,只是在方法上和教導幼兒是不一樣的。首先找個你們都合適的時間,心平氣和的方式表達你對他放學回來隨地亂丟書包、衣物的感覺(破壞家中原有的整潔、媽媽要跟在後面收很辛苦),然後再討論如何一起來改進他的生活習慣: 1) 他可以怎麼做?如書包放到書桌上或椅子上、脫下或需換洗的衣物丟到一個籃子內。 2) 這樣做可能會有什麼困難?如回來已經好累了,只想躺在沙發上休息不想動;或不知道怎麼收(方法)、收到哪裡去,因為以前都有媽媽代勞,他不用操心。 3) 解決這些困難的方法是什麼?如他可以休息一會兒再去做、在他的房間內放一個衣架或洗衣籃,方便他放置脫下的衣物。 4) 為了幫助他確實做到,家人可以互相提醒。有改進就多鼓勵他,並告知他如此做,你的感覺是什麼,以及對家中的整潔有什麼貢獻;未有進步時則再討論並找出可行之道,或暫時停止他的一些活動或權利。 養成收拾習慣後的優點 1、培養幼兒生活自理的能力: 除了玩具,讓他做些簡單的工作(整理自己的東西、衣物、鞋子等),使他有照顧自己的能力,也是培養他獨立的開始。 2、分擔家事,有責任感: 家是大家的,家中每一份子都應盡力,家事要大家一起來做,如飯前擺放碗筷、飯後收拾碗筷、殘渣,擦擦桌椅、掃地、擦地、收疊家人的衣物,再放到各個人的抽屜內等。 最後的提醒 以愛、關懷、尊重的態度來培養幼兒收拾的習慣,不但孩子從小就奠定了良好習慣的基礎,更能增進親子關係。 貳、排泄習慣篇 通常從出生開始,嬰幼兒就可以在父母親悉心的照顧下,建立起一些日常生活作息的習慣,如進食、睡眠、排泄、盥洗等。 為什麼要培養良好的排泄習慣? 1、 使體內新陳代謝正常,維護身體的健康。 2、 學習自我控制、獨立自主的能力(不須大人的提醒與協助,有便意或尿意時,會自己到廁所、脫下褲子大小便)。 3、 保持個人與環境的整潔、衛生(不會弄髒衣物、污染環境,使用後會沖洗馬桶)。 何時開始培養? 家有嬰幼兒的父母最想知道的就是:幾歲開始培養孩子排泄的習慣較好?早一點兒開始可以嗎? 當然是愈早學會控制身體,就愈不需要他人的協助,但有個先決條件必須注意:身體的成熟。譬如學會走路的相關生理條件就是骨骼、肌肉、神經系統、肢體協調等的發展成熟,否則無法學會。 「排泄習慣是一種自主性的生理機能,經由條件反射及中樞神經的成熟而置於意志的控制之下。」一般來說,六個月大的嬰兒就可以逐漸培養固定的排便時間,一歲多的孩子可定時帶他坐小馬桶(市面上出售,適合幼兒使用者,或幼兒用馬桶蓋可放在成人的馬桶上,使其不會有要掉進馬桶的恐懼),成為習慣後,孩子到時就會解大便了。至於排尿的控制則可能須時較長,一歲多可以開始建立小便的習慣,兩、三歲時膀胱控制力發展較好,大致上可以訓練成功。 建議: 等待幼兒生理發展成熟(括約肌成熟),能夠自我控制,且樂於嘗試。過早或過急都可能會造成的不良後果(如大人常會因性急而失去耐心,而生氣、責打孩子,令孩子心生恐懼或有挫折感、羞愧感,長大後可能會變成比較容易焦慮、壓抑的成人)。在此同時,對一歲多的孩子還要開始教導他自己穿脫衣物,學會了脫褲子大小便,才不會因來不及而尿濕褲子或弄髒褲子。 在訓練期間,任何進步、停滯、退步、混亂的情形都是正常的,應考慮到孩子還小,排泄器官尚未完全成熟,無法完美配合,不要期望太高,也不要擔心或失望。另因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發展步調,形成個別差異,宜以平常心讓孩子自然的養成習慣。 只要器官功能正常,文化刺激足夠,給予適當的訓練,許多三、四歲的孩子要小便都會事先告知或自己去解,但也有些反應較遲的孩子,在進入幼稚園後,還偶而會尿濕褲子。此時父母應先安慰他,「其他的小朋友有時也會尿濕褲子的。」在他的包包內為他多準備兩條褲子,隨時更換。並告知在有尿意時,就告知老師趕快去廁所,或請老師提醒。若是進步情形不理想,可能需要再做進一步藥物與心理的治療來加以改善。 在培養排泄習慣時有幾種情形要注意:嬰幼兒有腦傷、神經系統病變、智能不足、生理機能發生障礙、或剛出生不久等,因無法控制排泄機能,尚無法接受大小便排泄的訓練,需請教專業醫師或特殊教育專家的協助與建議。 如何培養? 1、 先從觀察孩子的表情開始:知道其何時會排便,如喝完奶後不久,由於腸胃的蠕動,注意他和平常不同的徵狀,如嬰兒臉上有不一樣的表情(臉紅、用力)出現,較大的幼兒或坐立難安時,或看他抓住褲襠時。 2、 養成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進行:如每天早晨喝過奶後,就帶他到洗手間,把他放在小馬桶(最好能為孩子準備一個合適他體型的便器)上,陪伴他一起用力(嗯嗯)、並和他說說話,使整個過程輕鬆沒有壓力。如一時並未解出來,不要堅持到底,讓孩子一直坐在馬桶上。可以等一會兒再來,使孩子不會覺得坐馬桶是件痛苦的事。 3、 用語言表達:對還不會說話的嬰幼兒,常以一些兒語(如便便、嗯嗯、尿尿、噓噓等語)告訴他用以表示尿意或便意時(你要噓噓嗎?),及實際行動(你在便便啊!)的語彙,讓他熟悉。當孩子會說話後,即可以這些簡單的表達內急的需要,由大人帶到洗手間去或自己去。 4、 夏天是較佳的時機:白天不包尿布,每隔一段時間(30-40分鐘)就帶去噓噓,或在喝完流質東西後。因夏天流汗多,尿尿會少一些,父母親自行觀察後,應可知道大約何時該帶他去洗手間或提醒他該去了,一段時間之後即可成為習慣。 好處是:孩子不必包著厚厚的尿片,比較舒服涼快、不易得 尿布疹,節省買尿布的錢,即使尿在地上也好立即處理(易洗快乾)。 5、父母親的態度:不要過於嚴厲或在孩子做不好時就給予處罰,或一鬆一嚴,或時鬆時嚴,讓孩子無所適從。最好多從鼓勵的角度來著手,做的正確就多以表情、聲音、動作來讚美他,使他有強烈的動機朝著你要他學習的方向去努力(有時孩子自己也會說自己好棒,自己會去尿尿)。給他時間、耐心等待,直到他學會為止。有失誤時(如因來不及,尿出來後才指著地上的一灘水告訴父母說「尿尿。」或因貪玩而憋很久,直到憋不住時),立刻幫他更換褲子,同時告訴他下次有尿意或便意時就趕快去洗手間,並請他一起來清理他弄髒的區域和衣物,讓他知道他的失誤所造成的麻煩,有提醒與負責的作用。不要面露厭惡的表情或責罵他,換個角度來想:「現在是尿出來才說,比還不會說或什麼都不說要有進步了,再過一段時間,就會更進步,尿之前就先通知了。」 有時候,孩子告訴你要尿尿或便便,等你帶他去洗手間時,他又可能解不出來了,不要怪他,先找出他會這麼說背後所隱含的意義,譬如,他有可能是要得到你的注意(因有其他的事或人佔據了父母較多的時間,無暇照顧他,較疏忽他)、博取你的贊同(因有事先的告知,得到讚美)、避免處罰(相對於前面的讚美,如未告知而就地解決,可能就會得到立即的處罰)。所以他可能只有一點點或甚至並無尿意或便意就告知,造成父母的困擾。這是指其心理上可能會有的問題,另外檢視一下環境,是否有不愉快的味道或感覺,或是不夠清潔,也會造成他的卻步(就如許多人寧願憋著也不願上公共廁所或學校的廁所,因為太髒、太擠),或是有生理上的問題,應該請教醫生。 6、 以遊戲方式進行:平時以洋娃娃或孩子喜歡的填充玩具做示範說明大小便的動作與程序,過程中多給予誇獎和表現喜歡保持乾淨的態度,並鼓勵孩子在看完示範後,也教娃娃尿尿或便便。 7、 給孩子穿著易於穿脫的衣物:如有鬆緊帶的褲子,較方便他自己去上廁所。 附帶應學習的事物(針對已經可以自己上廁所的孩子) 1、 沖水:等他離開馬桶後,請他按沖水,看到排泄物和水一起沖走,藉此機會告訴他將馬桶沖乾淨,下一個使用的人才有乾淨的馬桶可用。 2、 洗手:洗手應成為上完廁所後的立即工作,準備香皂,由大人帶領孩子一起洗手,並示範洗手的方式,以保持清潔。 3、 穿好衣物再走出去:不要邊走邊穿(尤其對急於出去玩耍的孩子)。 4、 學習上廁所要關門:對較小的孩子來說,因其仍需大人的協助或看顧,上廁所時不關門較方便,但對稍大的孩子來說,上廁所關門則是一種應學習的禮貌。 其他 1、 尿床:睡前不再喝水或其他流質的東西、睡前先上廁所、夜裡叫他起來上廁所、或查知是否有心理壓力(來自家人、朋友、學校等),或請醫生檢查是否有生理因素造成。 2、 便秘:多吃蔬菜水果,多運動,多補充水份,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找出是否有心理因素,或請醫生診查。 參、飲食習慣篇 從「吃飯皇帝大」、「民以食為天」這兩句諺語中,可看出中國人把吃飯當作是件很重要的事來看。而對在成長發育中的孩子來說,父母親更是惟恐其有飲食不正常、吃的太少、偏食等現象,以致於長的瘦小,發育不良(反之,父母親似乎並不把食慾旺盛、吃的過多的幼兒當作是個問題)。的確,在幼兒的生活中,飲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食物可以 (1) 提供成長發育的營養素:蛋白質、脂肪、醣類、礦物質、維生素、水,尤其是出生至三歲以前是一生中身體成長,肌肉發展最快速的時期。 (2) 維持體力,增強抵抗力(傳染病)。營養不良時,對身體發育、骨骼、牙齒的成長有不良的影響,也易引起情緒以及行為上的不良適應。除了對身體的影響之外,根據國外所做的研究,發現營養充足的孩子較快樂、反應較靈敏、人際關係較好、甚至在認知能力、語言發展都比營養不良者佳。 (3) 滿足食慾。 提供幼兒食物的原則 (1) 營養要均衡:應從各類食物(奶類、蛋豆魚肉類、油脂類、水果類、蔬菜類、五穀根莖類)中獲取,根據衛生署(75年)建議,1-3歲的幼兒每天需要1300卡,四歲以後,男孩約需1700卡,女孩約需1550卡,視一天的活動量、健康狀況而定。 (2) 適合幼兒的需要:因為幼兒消化、吸收功能的發育尚未完全成熟,食物選擇和成人有別。太甜、太鹹、太辣、太油、太硬、太熱、太冷、添加化學物的食物都不合適。微溫、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的方式較合適,因此點心的供給是必要的。 (3) 食物有變化:一成不變的烹調法,或天天吃相同的食物會膩,因此在顧及營養均衡的條件下,常常變換食物的作法、口味,較能提高幼兒進食的興趣,促進食慾。 (4) 清潔衛生:食物的新鮮與否、處理過程、餐具的清潔、飯前洗手等都應注意,並保持清潔衛生,避免病從口入,影響健康。 幼兒飲食上常見的問題 (1)食慾不振:就是吃不下。形成食慾不振的原因很多,如生病、健康情形不佳、情緒不好(緊張、害怕、不安全)、睡眠不足、運動不足、要引起父母親的注意、飯前零食吃的太多,兩餐之間差距太短等都會影響正餐的進食。 輔導方式: 1)如是生理問題應請教醫生。 2)定時定量,使腸胃得到適當的運作與休息。 3) 吃不下時不給他非吃不可的壓力,但過了吃飯時間也不再供應飯食。讓他知道「要吃,就在吃飯時間吃,不吃,就是不餓;如果餓了,就等下一餐。」一餐不吃對身體並不會有很大的影響。父母親不必因餓孩子一餐而感到愧疚。因為吃是一種本能,也是一種需要,沒有需要時當然不想吃。 4) 少吃零食,家中也不要放太多的零食。 5) 注意牙齒的健康。 6) 保持進餐時愉快的氣氛,及給與幼兒足夠的關懷。 7) 每天有從事一些戶外消耗體力的遊戲活動。 8) 有規律的睡眠,就寢前不要讓幼兒太興奮。 (2)偏食:就是喜愛吃某些食物,不吃另一些食物。其可能的原因有成人的偏食(不喜歡某些食品就不買、不做或有不好的批評)、不愉快的經驗(烹調方式不當、被強迫進食、吃膩了)等。偏食的結果會使幼兒營養吸收不夠均衡,影響其生長發育。 輔導方式:幼兒階段是其發展食物偏好的時期,學習是個重要的因素,擴大幼兒對食物喜好的範圍,正是時候。父母親要改善幼兒偏食情形,一定要先了解原因,才能針對問題加以解決。 1) 以身作則,做個良好的示範,見同桌吃飯的人都吃,他也會模仿而願意去吃。 2) 以耐心和溫和的態度相對待,不勉強,或強調該種食物多有營養,應該多吃,而導致反效果(拒食、嘔吐、哭鬧)。 3) 要引發其食慾,烹調有變化,或將其喜歡(多一些)和不喜歡的(少一些)食物混在一起,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吃下去,以後再漸漸增加比例。 4) 不要讓幼兒有交換的條件(如我吃下去,你就給我……),這只能處理眼前的難題,卻無法真正解決偏食的問題。 5)培養吃健康營養食物的習慣。 (3)營養不良:目前談這個名詞,浮現腦海的映像大概會是貧窮人家,一些因天災人禍造成糧食短缺地區的人民,呈現面黃肌瘦,無精打采的模樣。其實生長在富裕的環境中也可能會有營養不良的情形,檢討一下每天吃的食物大概就可明白,是否攝取了過多糖分、鹽分、油脂的食品、速食,而這些食品常出現在電視廣告中,以較誇張的手法,贈送小禮物的方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央求父母親購買。但吃下這些含糖飲料、糖果、糕餅、速食等營養價值低的食物,使幼兒小小的腸胃裝不下應吃的食物,就造成營養不良的情形。 輔導方式:不吃或少吃這些所謂的「垃圾食物」,以有營養的點心來取代。另外,也不用這些食物當作是獎賞其行為的結果,或不准在兩餐之間吃零食。父母親要堅持原則,不優柔寡斷。 (4)吃的慢:「拜託你快點吃」、「只要吃完,我就給你買……」或「再不趕快吃,就要挨打了」。這是家有幼兒,常在吃飯時可聽到的請求、利誘、威脅的話語。大致的情形就是家人都吃完飯,他還剩大半碗飯菜,或一口飯含在嘴裡遲遲不吞下去,或邊吃邊玩,造成家人,尤其是媽媽的困擾。 輔導方式:先了解是否身體有不舒服的情形,如無,就要限定吃飯的時間和地點(進餐就在餐桌上,不拿個碗到處跑),說到做到,時間到了就把未吃完的飯菜收起來,中間也不給餅乾類食物充饑。有時是因給他的飯菜太多了,一時吃不完。因此給孩子適量的飯菜,吃完再盛,他較有成就感。有些孩子喜歡邊吃邊說話,或邊吃邊玩玩具,以致說的太多耽誤吃的時間,此時提醒他吃完了再說、再玩。當孩子有進步的表現時要適時給予鼓勵(如給好寶寶貼紙),使他能繼續保持進步的情形。進步情形最好是做自我的比較而不是與他人比較。 (5)自己吃飯:對年幼的幼兒,尤其是一歲多的幼兒,開始想改變自己的生活--由被照料的接受者成為一切由自己來的行動者。然而進食所需的技巧不佳,常會弄的臉上、身上、桌上、地上一團髒亂,好像吃進去的少,遺落在外的多,或成為寓吃飯於遊戲。另外,有些較大的幼兒還要人餵食,也會造成父母親的困擾。 輔導方式:孩子想要自己進食其實是其想要獨立的開始,應給予鼓勵,由用手抓食固體食物,用碗喝湯,用湯匙吃飯,再進步到使用筷子。固然這段過程會造成進食時髒亂的情形,及事後收拾的麻煩,甚至還有再餵一次的需要,但是此時正是孩子學習手眼協調、精細動作的好機會。曾有研究指出亞洲的幼兒精細動作較歐美國家的幼兒為佳,就因為我們使用筷子。減少收拾整理的麻煩可在地上鋪報紙,夏天時可脫掉上衣、或圍件大人的舊T恤或襯衫、鼓勵他練習減少掉落飯菜於碗盤外的次數。 有些父母為避免髒亂後的收拾,和孩子吃的緩慢,就剝奪他自己學習、練習的機會,易變成親子關係的緊張,或孩子的依賴性,或等年齡再大一些還要大人餵,不願自己吃飯,或以拒食來要脅。 此外,讓孩子擁有自己的餐具也可以引起他自己進食的興趣與動機。 幼兒食物的檢核 (1) 每天是否有新鮮的蔬果? (2) 食物中是否有足夠的鐵(5毫克)、維他命、纖維? (3) 減少糖和鹽的調味。 (4) 食物的色、香、味、溫度是否考慮到? (5) 食物的烹調、內容是否常有變化? (6) 有否介紹新食物?介紹時是否和喜歡的食物一起推出? (7) 所供應的食物是否提供幼兒發展動作技巧的機會? 和飲食相關的注意事項 (1) 食量:每位幼兒食量大小和其生理特質、成長速度、情緒狀態、健康情形等因素有關。因此只要他健康、精力充沛、氣色好就不用擔心吃得少或多。 (2) 保持愉快的進食氣氛:和家人邊吃邊聊應是很愉快的感覺,一方面享受美味的食物,一方面分享生活中的趣事,是個同樂的時光。所以吃飯時最好是全家人一起吃,不要各吃各的。在餐桌上不要罵人,檢討不愉快的事,不邊看電視邊吃飯,或把食物當成是賞罰的工具。 (3) 進食應是一種美好的經驗:大部份的食物都有其營養價值,因此應鼓勵幼兒去嚐試,或和幼兒一起吃(一起試試看),但不要以強迫的方式進行,以免適得其反,更加害怕或拒食。此外,當成人不喜歡某些食物時,尤其不要以負面的言辭、表情去批評,這會造成幼兒對這些食物有先入為主的觀感,更加不願意去嚐試(他看你都表示厭惡,想必不是什麼好吃的東西)。 (4) 是一種學習的機會:餐桌是交談的好機會,也是語文學習發展的好地方,可鼓勵幼兒說說今天學校裡的生活、最得意的事、也可討論和食物相關的話題,如今天吃的食物的顏色、形狀、口感等。 吃飯也可以是幼兒學習獨立的機會,如自己吃飯(使用 筷子、調羹)、自己拿取所需要的量(吃多少,拿多少)、 自己清理飯屑殘渣,離開餐桌會把椅子靠近去、會用禮 貌用語、嘴裡有食物時不說話,細嚼慢嚥等。 如有可能,還可選擇較簡單的烹調方式和孩子一起來 或請他從旁協助,如做個湯、沙拉、三明治、煎餅、煎 蛋、烤蛋糕。請不要從他不會或會把廚房弄的亂七八糟 的角度來看而意願不高,但從嚐試新食物或親子同樂的 角度來看事情,可以一起烹飪,一起收拾善後。 肆、睡眠習慣篇 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是讓人經過一天的活動之後,身體有充分休息的機會,得以消除疲勞,紓解緊張、不安的情緒,恢復精神與體力,有益身心的健康,亦儲備了第二天活動的能量。 就嬰幼兒來說,睡眠的重要性不亞於成人。尤其是嬰兒,除了吃,睡就是最重要的活動。俗諺:「能睡的小孩成長比較快」、「一暝大一寸」。除了恢復體力外,睡眠尚可促進嬰幼兒神經系統和腦部的發育,進而有助於全身的成長發育。 嬰幼兒睡眠的時間 大致說來新生兒除了吃奶的時間外,通常都是在睡覺,一天約需二十個小時左右。這種吃吃睡睡的時間大概要到三個月後,醒的時間才會較長。一歲以上學步兒的睡眠時間則因人而異,約需十至十五小時,上下午也各需小睡一次。五歲前大都仍需午睡。有些孩子不午睡,精神依舊很好,不必勉強一定要午睡;有些不午睡則會變的焦躁,容易鬧情緒,吃晚飯時昏昏欲睡。隨著年齡增加,睡眠時間、睡眠量和次數會遞減,睡眠時間的加長,逐漸是由夜晚的睡眠量取代。 睡眠的相關問題 嬰幼兒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睡眠上的問題,做家長的不要太過擔心。因造成每個人睡眠的問題都不一樣,要解決問題要先找出可能的原因。以下則提出一些常見的問題供參考。 嬰兒期: 雖然較暗的燈光及安靜的環境較適合嬰兒的睡眠,但也不必太過緊張,使家中其他人的言行都受到限制。其實只要不是太過喧嘩,不在嬰兒的房間內,該怎麼做就還是怎麼做,不致有太大的影響。 嬰兒的睡眠習慣和成人不同(生理時鐘尚不規則)。較小時,他們常常是吃飽了就睡。稍大一點,不會吃飽了就睡,可能還要玩一會兒。在白天時還好,但在晚間就較麻煩了,因為大人累了要休息,嬰兒卻精神飽滿,毫無睡意,想要你陪他玩,使大人又累又煩。如不吵人的話就讓他自己玩,累了就會睡。如要人陪著玩,則要看情形是否要陪他玩,或幫他漸漸調整睡眠的時間。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在半夜哭起來,可能是生病、肚子不舒服、餓了、渴了、尿布該換了等,如無上述的情形,你怎麼哄都不停止哭泣,或一放下就哭,要人抱,使父母無法休息,就會令人生氣想要揍他一頓。這種情緒反應其實很正常,但最好是只有這種感覺而不要有實際的行動。父母親可能要犧牲一下自己的睡眠輪流來陪陪孩子,或讓他哭一下,或換個地方睡,如果都無效,再請教專家。好在這種磨娘精型的情形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不至讓父母親太過困擾。 幼兒期: 1、不睡或晚睡:其實看他在打呵欠或揉眼睛,知道他已經睏了,該休息了,但他就是抗拒、不願上床去睡,或有吵鬧的情形。此時不要用責罵的態度催其去睡,因為他可能是怕黑(想像房間中有可怕的東西如怪物、鬼:開盞小燈、檢查房間,使其安心)、怕孤單(不願離開外在有趣、多采多姿的環境:只有我去睡,你們都不睡,擔心趁我睡覺時,你們會做什麼更好玩、有趣的事)、接近或正處在反抗期(一歲半至兩歲多)。可以抱抱他或陪著他一起回房間,有個短暫入睡前的準備(這一點下面會介紹的較詳細),讓他安心入睡。 或到了睡覺時間仍在看電視、玩玩具,經過不斷催促、提醒,「這麼晚了,趕快去睡覺。」「再不睡,明天早上起不來,又要遲到了!」「都幾點了,還看電視(還在玩)!」若孩子還是不動,把這些話當作是耳旁風,大人就會開始生氣,責罵孩子,使彼此都不愉快。此時最好共同約定睡眠的時間,並遵守此約定,時間到就要停止現行的活動上床睡覺。 中午的午睡是否睡的較久,以致下午、晚上精神好,當然到了該睡的時間就睡不著了。因此調整或縮短午睡的時間,下午增加一些消耗體力的遊戲活動等,或可幫助晚上的入睡。 1、 睡的太少:因個別差異,每個人對睡眠時間的需求不同,有些家長擔心孩子睡的時間少於8-10個小時,會精神不夠,體力不濟。除了生理因素可請教醫生,或排除環境中干擾睡眠的因素(太吵,光線太亮、溫度太高或太低、寢具不舒適等)外,只要孩子活動力強、精神好,就無大礙。 2、 睡不安穩:會不斷翻身、踢被子、或磨牙的情形。同樣先了解是否有身體不適、環境中有否干擾睡眠的因素,心理、情緒上的不穩定,奶嘴或安心被不在身邊。了解原因,請醫生做檢查,解除壓力,滿足其所需,才能有所改善。通常睡不穩的情形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 3、 做惡夢:幼兒偶有做惡夢的經驗,可能的原因包括身體不適、擔心害怕心理壓力等。遇到這種情形,父母最好抱抱他、安慰他,讓他知道夢中的事物不是真實的,父母會保護他,增加他的安全感。平時則要注意不要隨意嚇他:「再不聽話,虎姑婆就會來抓你或大野狼就會來把你吃掉。」引起幼兒的害怕。另外,找適當的時機和孩子討論他的夢境,以了解會形成惡夢的原因。 培養幼兒良好的睡眠習慣 嬰兒期: 1、 要讓嬰兒睡的安穩,吃飽、換過乾淨的尿布、不要穿的太多、輕柔舒適的寢具、適宜的室溫、不太吵雜的環境等都是要考慮的因素。 2、 睡前不要太過逗弄嬰兒,使他過度興奮而難以入眠。也不要讓他受到驚嚇,使其夜裡會無緣無故的哭泣。 幼兒期:也就是藉著時間養成他們規律的睡眠習慣:定時上床、定時起床,形成其生理時鐘。 1、晚上不要做太過興奮或活動量大的活動,目前因雙薪家庭的增多,親子接觸時間較少,為了增進親子感情,而將晚上的時間都陪著孩子玩,因而使孩子情緒過度興奮而睡不著,或有睡到半夜會哭叫的情形。若有上述的情形,要拍拍他,溫和的安慰他,使他安靜下來,再陪他一會兒,等其再度入睡,再離開。 2、睡覺前能有一小段輕鬆的時間作為睡前的準備,譬如說先去上個廁所、刷牙、換睡衣,放段柔和的音樂、說段床邊故事、抱著心愛的玩偶或他的安心被(枕頭、毯子)一起上床(不必擔心孩子對安心被的過於依賴,一項長期的研究顯示,需要有安心被才能安穩入睡的孩子長大後和其他年幼時沒有安心被的孩子一樣獨立、有自信)。父母親幫孩子蓋好被子或圍好肚圍,親親小臉,說聲晚安,再加上一句「我愛你」,再關燈或留盞小燈(對怕黑的孩子),使孩子安心入睡。 3、不要讓孩子有被逼或催促上床睡覺的感覺。睡覺應是帶著愉快、輕鬆的感覺入眠。所以到了該睡覺的時間,父母親也以較輕鬆的態度牽著小手或抱他上床去睡。當然最好的方式就是家人都能就寢,或至少兄弟姊妹是同時就寢,或家人配合進行靜態的活動。讓他有公平、我不是孤單的感覺,及較安靜的入睡環境。 偶而家中有一些事會延遲家人就寢的時間,不必刻意要求孩子一定要準時上床睡覺,因為他會有好奇心,會擔心他去睡覺後看不到家人在做什麼或他想要參予的活動而未參予到,因而藉故拖延、吵鬧,不肯睡覺。 4、如果他實在睡不著,不要硬逼著他去睡。他可以自己(不要人陪)再看看書或玩一會兒玩具,以不吵到別人為原則,累了自然就會去睡。 5、若已養成晚睡的習慣,父母就要以耐心及堅定的態度,漸漸改變。 伍、閱讀習慣篇 在我們的生活周遭,無時無刻都與文字、符號做最直接的接觸,例如每天會閱讀報紙或雜誌,走在路上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招牌、宣傳廣告,進入餐廳會按著菜單點菜、打開信箱會收到郵件或廣告單,看公車站牌知道到哪兒去該搭幾路車及在哪一站下車等。這些都在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事,別人在傳達什麼訊息,我們可以怎麼做等。這些只是閱讀、識字在生活中應用的實例,也是每個人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否則會生活的很辛苦,跟不上社會的脈動。然而,這種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是要經過學習、練習才會的。但閱讀能力並不需要等到入學之後才開始培養,學前階段在家中就可以開始進行,使孩子從小就有一個閱讀的環境,養成閱讀的習慣。 多年前賣樂器的一句廣告詞告訴我們:「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同樣的,我們也可以說:「喜愛閱讀好處多!愛書的孩子會更好!」現在就來探討培養幼兒閱讀習慣應注意的相關事項。 閱讀的好處 1、 結合既有的生活經驗:童書中的故事多是以孩子生活經驗中熟悉的事情、動植物、或自然界的現象等為主,以簡潔、饒富趣味的文字,優美的插圖或圖片呈現,別具吸引力,讓孩子對書有興趣,願意和書做朋友。 2、 獲得知識,增加智慧:家有幼兒的父母親常有的經驗,就是孩子常會問一連串「為什麼?」或「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有時真令大人招架不住或不知如何回答才恰當。其實這正是孩子求知慾的表現,他們對生活環境中的點點滴滴感到好奇,想一探究竟,而拼命發問。帶他們進入書的世界,幫助孩子知道獲得知識的途徑,並從中獲取各種知識與常識,認識在不同時間(歷史、現在、未來)空間(城鄉、國內外)內人與物體的情景。 3、 給予想像的空間:想像是創造的原動力(如若干年前飛上天空只是幻想,卻經由有心人不斷的鑽研、試驗終而能成功的翱翔天際),孩子的想像力豐富,書中的內容正好提供了想像與幻想的空間,或許因此讓孩子發掘興趣,做更深入的學習,或有從事創造發明的意願,使夢想成真。 4、 了解文字可以代表事物:如藉由製作字卡貼在家中的用品上(如冰箱),幫助他們將物品與文字做一聯結。另外,也可讓孩子了解閱讀是可以把日常所說的話語寫下來,幫助他們理解文字與口語的聯結可以創造故事,敘述經驗(情緒、遊玩、學習新事物等),領悟閱讀的價值和樂趣。 5、 培養思考、推理、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故事的內涵常會包括一些兩難困境(該不該爬樹救小貓;爸爸禁止我爬樹)、價值模糊(未告知他人即借用物品--尚不能分辨人我之別,或認為用一下下就還沒關係)或孩子在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在百貨公司中走失),作者固然提供了他的想法與價值觀來解決問題,孩子亦可經由閱讀的過程或大人的引導,將自己融入故事中來思考「如果是我,我該怎麼辦?我會怎麼做?」 6、 閱讀治療:當孩子遭遇情緒上的困擾或適應的問題時,故事書有時可以成為紓解的一種方式。因為故事中的主角可能也有類似的問題,讓孩子有同病相憐,「我跟他一樣,我並不孤獨」的想法,因而產生認同感,看完內容之後也能以類似的方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7、 變化氣質:多讀書能多吸取知識,增廣見聞,學習他人成功、失敗的經驗,做事的方法,幽默的態度,待人處事的方式,久而久之自然能充實個人的內涵,使言談有物,內盈而外華。 何時開始培養閱讀的習慣? 因為每個孩子成長的環境不同,發展速度與興趣不一,因此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告訴父母親何時開始最適當。但是我們可以先預備一個閱讀的環境與氣氛,譬如家中有書房及書櫃,父母親在家有閱讀書報的習慣(許多不愛讀書的孩子是因為父母也從不讀書),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有上圖書館借閱圖書的經驗,或書籍被照顧的情形(不是隨便亂扔、亂放,有破損的地方會修復)等,孩子在耳濡目染的情境中,自然也會學到對書、對閱讀的正面態度。 嬰幼兒期即可指著書報上精美的圖片,對孩子說短短的故事,引發他的興趣,願意接近書本,兩三歲時會自己翻閱看圖畫,甚而會根據所看到的圖片,加上自己的經驗與豐富的想像力編故事。 幫孩子選書的原則 許多的兒童讀物具有文學性、教育性、有生動的描述或有可愛插圖,卻不見得適合自己的孩子。基本上為孩子選擇讀物時,除了考慮印刷的品質、價格外,還要配合他們的發展: 1-2歲的孩子尚未具備翻書頁的精細技巧,比較坐不住,注意力較短,字彙和經驗較少,為他們選購書籍時就要注意選擇有較厚書頁的書本(比較堅固,不易撕破),字少圖多,故事內容簡單易懂,和幼兒的經驗相關者較佳。 為3歲以上或上幼稚園的孩子選書的範圍又可再擴大一些(童詩、歌謠、童話等),故事內容可稍長、插圖仍是不可或缺的重點,因它的圖像有具體說明的作用,而且對此年齡的孩子來說,真正吸引他們的是圖片的部份。 5-6歲的孩子以上的兒童,因其認識的字逐漸增加,主題的選擇可以更寬廣,可包括他們生活經驗之外的事件,有較複雜的敘述方式,或較多個人的興趣、愛好。 總之,了解並尊重自己孩子的發展、興趣、生活經驗,將有助於選擇合適您孩子的兒童圖書。 提供一個充滿閱讀經驗的情境 1、 和孩子一起閱讀: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就是和他們一起進入到圖畫書的世界。床邊故事就是一個例子。許多人可能都有這種睡覺前聽故事,再帶著無限的想像進入夢中的經驗。唸故事時坐在孩子身旁或摟著他,這不但可增近親子間親蜜的感情,更是奠定孩子喜愛閱讀的開始。 2、 連說帶演:閱讀圖畫書時,最好帶著充滿感情的聲調、動作,來表現不同的角色與情緒。增進孩子對聲音、情緒、人物角色辨別的能力。如果可能,還可以配合道具:如布偶、玩具等使說故事更生動。或和孩子一起來演故事,甚或可以以同樣架構,而有不一樣的對話,演出不同的結局。 3、 有些圖畫書為使故事的呈現更有趣、更具吸引力,還配合有錄音帶及錄影帶,但播放這些影帶時,最好陪著孩子一起欣賞,一起討論。而不是把這些帶子當做是孩子的另一個保母。 4、 適應孩子的需要:有些孩子對喜歡的故事,會要求父母重覆的說或唸,家長有時會不耐煩,或覺得擔心只愛一個故事,所知範圍有限。其實沒關係,還是可以在相同的故事中做變化:如請他說故事給你聽、或想想不同的過程及可能的結局,請他說說聽過這麼多遍後又有什麼不同(較深入)的想法。 當孩子沒有興趣、坐不住,不想聽故事或一起看書時,沒有 必要一定要把書唸完,可以暫擱一旁,或再挑一本吸引人的 書唸。他有好的表現時鼓勵他,失去注意力時也要有耐心, 對孩子有合理的期待,因為他可能成熟度還不夠,讀物的內 容超過他的經驗與程度等。 5、 常帶孩子到書店買書或到圖書館借書、聽故事、看戲劇表演等,讓書在孩子的生活中不會缺席。 6、 鼓勵孩子創作詩歌、自己寫書:想像力豐富的孩子,有時也會做即興的詩或歌,或自己編故事,編說編玩。當孩子對文字有興趣時,除了閱讀之外,尚可鼓勵(孩子)畫、(大人)寫的方式記下他的想法、感覺和自編的歌謠故事。提昇他的觀察力、表達力、對語文的學習與運用等的能力,同時也讓他體會到文字世界裡的快樂。

69 個兒童有聲故事書(good)

2006年10月30日
公開
38

69 個兒童有聲故事書 + Adobe Flash Player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062e26b5b50334d997ead3b636be5e2f.swf > 恐龍和垃圾(1.60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073dd2104f9cf35e2fe6de90b4802d23.swf >樹的聲音(5.32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1d2a2100aacb7446ec020a19e02ab0c0.swf >艾蜜麗的玩具魔法(6.14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1d5355af9098636b7d35c1b387956aeb.swf >國王的新衣(5.07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3c3c6d1ea63676da14ed81ecb4b683a8.swf >比利騎士的偉大冒險(4.27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4dd025d7b145c9dfddc33f252b646c7c.swf >獨自去旅行(4.75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4ef41d65bc54a28021a30b40d84ea1d8.swf >天鵝(2.39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5e4198c6a05660f6ecddb588402a8a1a.swf >獅子燙頭髮(4.94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6ab12823da10ef9307869debdb6d231c.swf >咚倒吸歪(6.74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6d1ea0b0df1833b5d43dd55f6673c907.swf >第一百個客人(7.22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8cfc7bc3cc0ccbe3b0ef0003f2c6cf51.swf >媽媽的甜蜜小麻煩(3.85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73dee4912b0811b9032bbd4fe1f3bb05.swf >是蝸牛開始的(1.84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89d8afb9387f65e4e43174cdf1a46fb1.swf >走進生命花園(3.86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489cabf25eec3cc0639eea90222c8fa7.swf >大鳥樹(1.98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845a1f4fbea35bbcaa4e48f965857f4a.swf >毛頭小鷹(1.60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44fa44506f394948ac766b821c6ae0d.swf >好好哭吧(3.54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001s.swf >我自己玩(1.10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002s.swf >賣翅膀的小男孩(2.22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003s.swf >星月(2.15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005s.swf >白鴿少年(1.27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006s.swf >我們的媽媽在哪裡?(1.37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007_2s.swf >我和我家附近的野狗們(1.52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007s.swf >你是我的朋友嗎?(2.82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008s.swf >狐狸孵蛋(1.98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009s.swf >用愛心說實話(2.72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010s.swf >魔法一點靈(3.14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101s.swf >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1.38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102s.swf >老鼠娶新娘(2.45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103s.swf >豬頭三兄弟(2.17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104s.swf >薩琪想要一個小寶寶(1.41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105s.swf >臘腸狗(1.68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106s.swf >好想吃榴槤(1.08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107s.swf >我是老大!(1.59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108s.swf >巧姑娘的鵲橋(2.91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109s.swf >嫦娥奔月(2.50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110s.swf >誰要來種樹?(948 K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111s.swf >怪叔叔(1.63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112s.swf >小魔怪黏巴達(2.57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201s.swf >小罐頭(7.23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204s.swf >春神跳舞的森林(4.62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205s.swf >善意的謊言(5.90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206s.swf >藏起來的房子(5.28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207s.swf >紅蘿蔔奧圖(5.71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208s.swf >皮皮放屁屁(4.78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209s.swf >公主四點會來(3.23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210s.swf >阿達龍(3.75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211s.swf >小心大野狼(5.50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9212s.swf >別再親來親去(2.67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19475f8fb661fb08c1d790e56ebd02a9.swf >達文西想飛(4.26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116127c39dc7086841f8beb750314478.swf >漢妮卡特小姐的帽子(6.24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867532af067f3d147b249a26d3bff708.swf >鱷魚怪(2.79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3756241f434dcca790d5816372017c62.swf >拔啊,拔啊,拔蘿蔔!(5.17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46194218e68a838ca174e04a2f90b4ec.swf >帶來幸福的酢漿草(4.99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a2e83015abc08a5fee2e5d02c77e6928.swf >蝴蝶風箏(4.46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a4881b3cd17cb38f7300263cad10d867.swf >曼先生的旅行(5.81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b8da171c04d85015227f92362f322c75.swf >五歲老奶奶去釣魚(5.11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b8ffbe0e5d8c75bb02bc499e13e7afe3.swf >小熊包力刷牙記(1.91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c3a8d479b1e5880b996792cc1fb1b38d.swf >我想和你作朋友(3.05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c6a0f6c48ce7881e19e2440cb4e46ae0.swf >鼻子人(4.58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c958963ac6de1e579925cb3c3c8e8687.swf >敲門人瑪麗•史密斯(5.14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dafdd650f4cd4fe9e755d34753600dad.swf >小島上的貓頭鷹(3.90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de7570c59afae3932019db787cb27289.swf >你還愛我嗎(3.92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e1cd827f4c3fca0659dbd461fd5457cc.swf >蜘蛛和蒼蠅(5.52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f024431f06b0e9f6a9728ae5c439e421.swf >媽媽,買綠豆(1.74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f131a1614ae0960609ce72f5db0371cc.swf >酷老師逛動物園(3.02 MB) http://children.cca.gov.tw/children/select_book_pics/feature_swf/f9455a9fae81e3a5ae5a96d63a12523a.swf >色彩的翅膀(6.41 MB) http://140.111.119.141/picbook/picbook/9202s.swf >一顆超級頑固的牙(4.65 MB) http://140.111.119.141/picbook/picbook/9203s.swf >誰去掛鈴鐺(2.07 MB) http://140.111.119.141/picbook/picbook/9012s.swf >聖誕小子(3.20 MB)

孩子們正遭受「溺愛病毒」的攻擊!

2006年08月22日
公開
33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977 期 作者:李盈穎、劉承賢、賀先蕙 孩子們正遭受「溺愛病毒」的攻擊!他們擁有的物質比上一代多5倍,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然而,他們卻不滿足,還出現負向行為。愛孩子容易 ,用對的方式去愛,卻很難…… 有一種病毒, 正在全球各個角落肆虐,對著孩子們發動攻擊。如果你是個非常疼愛孩 子的父母,小心了! 這個病毒的感染源不在空氣中,被感染也不會發燒、嘔吐,但日子一久,孩子可能現 七大負面人格特徵:驕傲、憤怒、妒嫉、懶散、暴食厭食、陷溺、貪婪,從而影響一輩子的競爭力。 現象:千禧之子常見被溺愛兒童症候群 這個病毒帶來的症狀,名叫「被溺愛兒童症候群」(Pampered Child Syndrome),感染源只附著在父母身上,在一九八○年以後出生的孩子們,發病率尤高。這已成為二○○○年以來全球兒童教育界最憂心的現象。 卡拉(Carla Wagner),十七歲,美國佛羅里達州學生。這一天,她用美國運通金卡消費了一杯龍舌蘭,酒後,她駕著Audi A4揚長而去,撞到了一位女學生。當法院打算以酒醉駕車以及傷害的罪名起訴她時,她的父母問法官:「那麼,卡拉今年夏天是不是還可以像往年一樣到巴黎度過夏天?」 這是二○○一年八月,美國《時代》雜誌封面故事「Power Struggle, who's in charge here?」裡的真實案例,該主題係探討美國小孩被溺愛及父母企圖扭轉這個風氣的情況。 二○○五年十月,英國《泰晤士報》也刊出一篇專文:「如何終結被溺愛兒童症候群?」(How to end spoilt brat syndrome?),文中提到一個案例: 「她,只有十三歲,已經有了第一次性經驗,用違禁藥品,自殺過一次,每次離家出走都要好幾天才回去。」你可能會認為,這個少女成長於暴力家庭,事實不然,她的父母受良好的高等教育,總是細心呵護,給她一切她所要的,讓她成為家中的「老大」! 這個女孩,正遭受「被溺愛兒童症候群」的侵襲!調查:三分之二父母承認孩子被寵壞不止英、美國,這股病毒也入侵了台灣。阿文(化名,編按: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時,媒體不得報導該兒童及少年之姓名),基隆某國中三年級學生。 國小時,他很聰明,父母極度寵愛。一次他欺負同學,老師請父母來學校。他的父親,從BMW座車下來,就怒氣沖沖直奔找導師,母親則穿著水藍色碎鑽小禮服,隨後跟來。父親劈頭說:「我的兒子,我很了解!」母親再說:「我家阿文很乖,一定是有人激怒他,才會欺負人。」阿文就這樣一直被護著進入國中。 國一時,阿文的學習狀況有了變化。數學老師發現他連簡單的運算都不會,請父母來校了解狀況,導師說:「也許他要去檢定一下智力……」話還沒完,阿文父親拍桌:「你腦袋才有問題!」升上國二,父母這時才意識事態越來越嚴重。父母決定帶他去鑑定。鑑定結果出爐,醫生說:「阿文是抗拒學習,而且懶惰,造成智力退化。」夫妻倆回想著過去一味稱讚阿文的結果,竟讓兒子變成這樣,兩人愣在原地,久久不能言語。過去,人們總高唱「給孩子的愛永遠不嫌多」。但如今,過多的愛、不當的愛,卻讓孩子們失去競爭力,甚至產生負向性格。 以下六個數據,分別來自二○○一年哈佛大學的研究、二○○一年CNN及《時代》雜誌 聯合進行的民調、二○○二年美國非營利公共意見研究團體Public Agenda的調查: 一、八○%的人,都認為今天的孩子比十年或十五年前被寵壞了。 二、三分之二的父母承認自己的孩子被寵壞了。 三、七五%的人認為,現在小孩比以前做更少的家事。 四、只有九%的成人認為,他們在公共場所看到的孩子「對成人有所尊重」。 五、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師,因為「無法忍受」學生的行為,認真的考慮離開教職,或他們知道有人因此離職。 六、也是最驚人的數據,一九八四年時,孩童可以影響父母達五百億美元的消費。到了二○○一年,這個數字達到三千億美元。更進一步推論,父母給孩子的物質享受,比上一個世代整整成長了五倍!(編按:這段期間兒童人口數僅成長一五%) 這些數據共同指出一個現象:孩子對父母的控制權越來越大,但其被寵壞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五倍的愛,五倍的物質,孩子消化得了嗎? 病源:嬰兒潮後期出生的父母易溺愛子女 兒童心理學先驅、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金德倫(Dan Kindlon),以美國九所學校逾千戶家庭為樣本,研究四至十九歲兒童行為與父母教養方式後,提出一份報告。 該報告指出,嬰兒潮後期陸續誕生(一九五五至一九七九年)的父母,很容易變成溺愛的父母,他將其稱為「溺愛世代」。原因有三:一、他們在物質上比上一代富裕;二、孩子生得少;三、他們揚棄權威的教養方式。 在溺愛世代的家庭,美國的平均孩子數目已從四個變為兩個;台灣每個家庭孩子數則僅一.一八人,他們的孩子享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愛。而這一代的父母,過去都被權威方式管教,因此他們質疑權威,如今他們選擇與兒女做朋友、採取寬鬆的教養方式。 這群溺愛世代生下的孩子們(一九八○年以後出生),被稱為「千禧之子」 (Millennials),被譽為「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代」,因為他們擁有最豐富的資源。 根據統計:這群孩子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房間裡有個人電腦、三成兒童及五成青少年房間裡有電話。他們讓父母或爺爺奶奶帶著到全世界旅行,而且以前屬於大人的活動──出外用餐,現在變成全家人的事;有九○%的父親會進產房看孩子誕生。隨著家庭的收入越多,他們到倫敦聽大笨鐘鐘聲、到巴黎塞納河乘船、到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餵鴿子的機會就越高。 癥結:民主與溺愛,一線之隔 千禧之子,是歷史上得到父母最高注意力的兒童,然而,越多的愛,越多的物質,卻出現越來越嚴重的副作用。 根據教育理論,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四種類型(見右圖,民主、權威、溺愛、忽視),此分類係根據父母付出的「溫暖、支持」,與「指導、要求」程度而有所區別。 其中,「民主型」父母,是最佳管教方式,他們既給孩子充分的「溫暖、支持」,又給予適當的「指導、要求」,孩子因而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與尊重,同時發展出高度的自我接納與個人控制。但一不小心,「民主型」可能就會變成「溺愛型」父母,兩者常常只是一線之隔。輔 大兒童與家庭學所副教授陳富美指出,若只是一味給予「溫暖、支持」,卻未給予「適當的指導、要求」,賦予過度的自由,將變成溺愛型父母,孩子無法制止本身負向、不合理的行為,自我接納能力也低。 而溺愛型父母又可再分為兩類:放任,或過度保護。前者沒有為孩子設定規則,接受孩子所有的欲望和行為。後者則主動代替孩子解決問題,沒有提供孩子嘗試錯誤的機會 。 台北現場:怕廁所不乾淨,菲傭陪伴上學鏡頭轉到台北的大安社區。八歲的Angela(化名),頭髮整齊的程度如同一把利劍削過。她的父母常常出國,收入屬中上程度,但因她是獨生女,從小備受寵愛。 平常她的打扮都是配套好的,花色蘇格蘭裙,肯定搭配相稱的素色上衣,襪子樣式絕不 會搶走上衣的風采,腳踩的是ELLE童鞋,連包包款式、該斜背、側背,都有講究。她的人生被父母安排得十分完善,連上廁所這件事也不例外。 她就讀仁愛國小一年級時,每週二中午,菲傭為她送便當。只見菲傭迅速的跑進教室、放下便當,牽著小Angela的手,兩人很快來到廁所前。菲傭一間間敲開廁所的門,「太暗、地上有水、馬桶上有黃漬」的都被淘汰。 如廁完後,菲傭迅速的幫她整理衣服,接著把她拖到洗手台,用肥皂搓了兩分鐘之久 。 小Angela的媽媽要求她,學校廁所不夠乾淨,若想上大號,盡量忍住不要在學校上,免得「處理不好」。但一年下來,她還是決定將女兒轉到廁所更乾淨的康橋國小。 逢年過節的時候,Angela的媽媽一定認真打點,從接車的阿姨、司機、到外籍課程老師、導師等十幾人,都送上高檔禮品。因為這些錢可保證她的女兒坐上校車最好的座位,一旦在校有任何異常,老師總是第一時間回報、聯絡簿的老師留言也總比別人多得多。 大陸現場:兒子打媽媽巴掌說「雞腿是我的!」 房間有人掃、上廁所有人伺候、出門有人接送,Angela能做什麼呢?常常,她讓自己變成一座雕像,不發一語。她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完全被剝奪了。 不只台北,在上海的地鐵車站裡,有很多「地鐵父母」。上海的地鐵有三層,最底層是搭車處。這天,一位爸爸在車站外買早點,他拿著手機,氣急敗壞對著另一頭的太太說:「叫你先去排隊買票啊!上什麼廁所?萬一兒子來不及怎麼辦?」說著邊掏錢、邊罵、邊揮手叫兒子先去月台等。 原來,上海父母為了讓寶貝兒女省時間,夫妻兩人分工合作,一人買早點,一人買票,好讓孩子不用浪費時間,多個十分鐘看書。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曾說過一個小故事。他第一次回老家祭祖時,包了一輛計程車。當天,郭台銘趕夜車,從山西南部夜渡黃河。晚上十點多,月光瀉了一地,司機跟郭台銘坐在黃河邊聊天,聊啊聊啊,司機先生竟哭出來了。 原來,這司機每天賺了錢,只吃兩個饅頭、兩根蔥,但為了孩子,他一定會買根雞腿回去給兒子吃。有一次,他生病了,妻子把兒子的雞腿給他吃,兒子竟然打妻子一巴掌說:「這雞腿是我的,為什麼要給爸爸吃?」 美國現場:餐廳拒收失控的小孩進門 郭台銘感嘆:小孩一直以為雞腿是他的,連他爸爸生病了,也不讓步。這種小孩沒有感恩心,只曉得占有,不曉得失去的滋味。 放任的溺愛型父母也很多。在紐約長島,有間名為「船塢」的餐廳,門口就曾掛了牌子寫著:「如果你不能好好控制你的孩子,請你們不要進來用餐。」餐廳的規定則是: 「No checks, no credit cards, no cell phones, take screaming children outside.(不收支票、不收信用卡、不能在裡面打行動電話,把會尖叫的小孩帶出去)」。 另一個主角Dorothy(化名),則出現在台北市中心的快樂瑪莉安美語幼稚園。 六歲的Dorothy活在母親對她百依百順的羽翼下,在學校,只要別人不合她的意,她就用尖叫、大吼抗議,母親對她束手無策。 每天,她帶著家裡的高級糖果,從私家轎車下車,略仰著頭慢慢走進學校,她袋裡的糖「叮咚叮咚」碰撞發響。「各位同學,我今天帶來的是摩洛哥可可巧克力糖。」接著,她將糖一顆顆放在同學掌心上,「你,哼!沒有!」只見她跟一個男孩說。 因為昨天這位小男生拉了她的辮子,今天必須接受懲罰。Dorothy在學校,就像「蜂后」一般,懂得利用物質發號施令。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周文君分析,孩子在社會互動中,最需要的就是「妥協、分享、互動」三種特質,被溺愛的孩子,容易喪失學習這些特質和演練的機會,就容易自我中心。 幼稚園,是社會情境的第一關,被溺愛的孩子因為不具上述三種特質,容易與同儕出現爭執,隨著時間長大,在人際交往上就會產生挫折感。這個挫折感緊接著會帶來焦慮、憂鬱、拒學,然後產生更多的情緒問題,甚至出現自殺、攻擊性的行為。 此外,被放任的孩子,由於將「獲得東西」視為理所當然,通病就是「等不得」,當「無法獲得」的情境出現,就容易出現犯罪行為。 忠告:「易開罐的愛」只會害了孩子然而,溺愛的問題不在於愛多、愛少,而在於「怎麼愛」。愛的方法正確,孩子的行 為加乘;愛的方法不正確,錯誤的行為也更嚴重。 >這樣的狀況你應該不陌生,或者,你應該見過:全家吃飯時,父母因為愛孩子,總是主動幫孩子夾菜,將最好的菜留給孩子,等到孩子吃不下,父母才吃下剩餘的菜。 久而久之,孩子理所當然以為,「我本來就該吃最好吃的菜」。有一天,當他看到愛吃的食物,問也不問,一口氣全盤吃光,不管其他人是否取用時,你才發現,原來你的愛給錯了方式! 周文君分析,成功的愛,孩子不僅感受到父母的用心,還會回頭反問母親要不要吃一口,而不是全部吃完。這樣的愛,就沒有多餘的問題。 美國權威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羅伯.寇爾斯(Robert Coles)曾對富家子弟進行研究,他指出這些孩子的問題:「儘管擁有財富及特權,可是他們依然不快樂、不滿足 。 所有的錢財、玩具、旅遊,全都不請自來。他們已擁有許多,還想更多,得到後卻沒有很大的滿足感,只是生出更多的欲望。在這表象之下,充滿著糾結不去的無用感。」 同樣的,因為不虞匱乏,千禧之子也失去努力的動機、生命的熱忱。 也如同美國心理學教授索羅門.史奇莫(Solomon Schimmel)形容希臘諸神,後來為何變成易怒的一群:「正因為他們要什麼有什麼,有任何願望可以馬上實現,就變得不再有希望。希望,是建立在有未實現的理想、有需要花費力氣才能滿足的需要上。由於不需要希望而失去希望,神也會變得煩躁。」 愛孩子,就別讓你的愛,變成「易開罐的愛」:廉價、易開、隨取隨有。收回你的一隻手吧

閱讀好書

2006年07月24日
公開
30

天下雜誌-閱讀好書 共 153 本書,234 份說故事經驗。請點選書名: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巫婆與黑貓 三之三文化 文/文萊利•湯瑪士 圖/科卡•保羅 花婆婆 三之三文化 文圖/芭芭拉•庫尼 媽媽的紅沙發 三之三文化 文圖/威拉•畢•威廉斯 小魯的池塘 三之三文化 伊芙•邦婷/文 精采過一生 三之三文化 芭貝•柯爾文 爸爸的圍巾 三之三文化 阿萬紀美子/著,麥克•格林列茨/繪 生氣的亞瑟 三之三文化 海文•歐瑞/文,北村悟/圖 錫森林 三之三文化 海倫•華德/文,偉恩•安德森/圖 威威找記憶 三之三文化 梅•法克斯/文,茱莉•維瓦斯/圖 米爺爺學認字 三之三文化 喬.艾倫.波嘉/文 , 羅拉.弗南第,瑞克.傑克森/圖 艾瑪畫畫 三之三文化 溫蒂•凱瑟曼/著,芭芭拉•庫尼/圖 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 三之三文化 雍•薛斯卡 叔公的理髮店 三之三文化 瑪格麗.金.米契爾 不要再笑了,裘裘 三之三文化 慶子.凱薩茲 魚就是魚 上誼出版社 里歐.李奧尼 嘟嘟和巴豆 上誼出版社 上誼文化公司/編 窗外送來的禮物 上誼出版社 五味太郎/文,圖 紅公雞 上誼出版社 王蘭/文,張哲銘/圖 青蛙與蟾蜍 上誼出版社 艾諾.洛貝爾/著 田鼠阿佛 上誼出版社 里歐.李奧尼 月亮,生日快樂 上誼出版社 法蘭克•艾許 好一個吵架天 上誼出版社 夏洛特.佐羅托/文,艾諾.洛貝爾/圖 爺爺一定有辦法 上誼出版社 菲比•吉爾曼 雪人 上誼出版社 雷蒙•布里斯 小阿力的大學校 上誼出版社 羅倫斯•安何特/文,凱瑟琳•安何特/圖 小黑魚 上誼出版社 里歐.李奧尼 二哥情事 小兵出版社 可白 少年小樹之歌 小知堂 佛瑞斯特•卡特 洞 小魯文化 吉瑞•杜樂 石頭湯 小魯文化 強.穆特 把帽子還給我 小魯文化 梅田俊作/著,繪 爸爸怪獸怪獸爸爸 小魯文化 彭懿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唐與北宋) 天衛文化 天衛編輯部 神奇畫具箱 台英出版社 林明子 小真的長頭髮 台英出版社 高樓方子 小鯨魚要回家 巨河出版社 伊莉莎白•伯瑞斯福繪/蘇珊•菲爾德 狼王夢 民生報 沈石溪 野猴 民生報 喬傳藻 哈吾爾•塔布林 玉山社 桑貝 收藏天空的記憶 玉山社 珮特•布森 當石頭還是鳥的時候 玉山社 瑪麗亞蕾娜.蘭可/著 失落的一角 玉山社 謝爾•希爾弗斯坦 愛心樹 玉山社 謝爾•希爾弗斯坦 閣樓上的光 玉山社 謝爾•希爾弗斯坦 人類的故事(一) 好讀 亨德里克˙房龍 誰是羅雷特 米奇巴克 卡迪耶/著;卡迪耶/圖 工作與金錢 米奇巴克 布莉姬.拉貝 公平與不公平 米奇巴克 布莉姬.拉貝,米歇爾.布許 我是老大 米奇巴克 提利 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 米奇巴克 提利 薩琪想要一個小寶寶 米奇巴克 提利 藝術探險營 米奇巴克 瓊安.賀洛普 (文.圖) 永遠愛你 和英出版社 Robert Munsch/文梅田俊作/圖 艾瑪回來了 和英出版社 大衛.麥基 大象艾瑪 和英出版社 大衛.麥基/文•圖 開往遠方的列車 和英出版社 伊芙.邦婷 點 和英出版社 朱秀芳 威斯利王國 和英出版社 保羅•弗萊舒門/文,凱文•霍克斯/圖 用愛心說實話 和英出版社 派翠西亞.麥基撒克 星月 和英出版社 珍妮兒•肯儂 綠笛 和英出版社 珍妮兒•肯儂 挖土機年年作響 和英出版社 約克•米勒 吃六頓晚餐的貓 和英出版社 英格•莫爾 南瓜湯 和英出版社 海倫.庫柏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和英出版社 莎莉•葛林德列/文,蘇珊•巴蕾/圖 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日子 和英出版社 陳致元 世界為誰存在 和英出版社 湯姆•波爾 不是我的錯 和英出版社 雷•克里斯強森 魔奇魔奇樹 和英出版社 齊藤隆介 早起的一天 和英出版社 賴馬 帕拉帕拉山的妖怪 和英出版社 賴馬/圖•文 家 和英出版社 羅倫斯•安荷特 大腳ㄚ跳芭雷 東方出版社 艾美˙楊/著 安娜的新大衣 東方出版社 哈里特•齊飛 /著, 安妮塔•羅北兒/繪 蝴蝶和大雁 東方出版社 荷莉•凱勒/著 公園小霸王 東方出版社 諾拉˙蘭娜˙馬龍/著 節日故事——七夕的故事 東華出版社 改編:荊其柱繪圖:劉巨德 節日故事——清明節的故事 東華出版社 改編者:荊其柱繪圖:楊建交、王麗霞 節日故事——端午節的故事 東華出版社 改編:荊其柱繪圖:秦龍 影子 青林國際出版 布萊斯.桑德拉爾 走,去迪化街買年貨 青林國際出版 朱秀芳 小島上的貓頭鷹 青林國際出版 何華仁/文,圖 射日 青林國際出版 賴馬文 小圖和小言 信誼出版社 天野祐吉 子兒,吐吐 信誼出版社 李瑾倫 大家來逛動物園 信誼出版社 阿部弘士 三個壞東西 信誼出版社 奚淞 奚淞畫故事《愚公移山》 信誼出版社 奚淞 起床啦,皇帝! 信誼出版社 郝廣才 胖國王 信誼出版社 張蓬潔 好想吃榴璉 信誼出版社 劉旭恭 誰是第一名 信誼出版社 蕭湄羲/著 我和我家附近的野狗們 信誼出版社 賴馬 慌張先生 信誼出版社 賴馬 小國王十二月 星月書房 阿克塞爾•哈克 光腳ㄚ的爸爸 紅蕃茄 邱承宗/著 爸爸走丟了 英文漢聲 五味太郎 野獸國 英文漢聲 莫里士桑塔克 威利山莊的狼群 英文漢聲 瓊.艾肯著 大猩猩 格林文化 安東尼布朗 當我們同在一起 格林文化 朱里安諾,法蘭西斯卡/著 巴警官與狗利亞 格林文化 佩姬•拉曼 帶衰老鼠死的快 格林文化 郝廣才,塔塔羅帝/著 小恩的秘密花園 格林文化 莎拉•史都華/文,大衛•司摩/圖 卡夫卡變蟲記 格林文化 勞倫斯/文,戴爾飛/圖 爺爺有沒有穿西裝 格林文化 愛密麗•弗立德 跳跳O 格林文化 路易斯/文,圖 想生金蛋的母雞 格林文化 漢娜•約翰森/文,凱蒂•班德/圖 代做功課股份有限公司 健行文化 古田足日 頑皮故事集 健行文化 侯文詠 祝你生日快樂 國語日報 方素珍 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 國語日報 賴馬 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 經典傳訊文化 蘿倫.柴爾德 綠尾巴的老鼠 道聲出版社 李歐•李奧尼/著 愛你本來的樣子 道聲出版社 陸可鐸/著 你很特別 道聲出版社 陸可鐸/著,馬第尼斯/繪圖 萱萱的日記 道聲出版社 劉清彥/著 敵人派 道聲出版社 德瑞克•莫森/文,泰拉•葛拉罕•金恩/圖 奶奶的時鐘 道聲出版社 潔若婷•麥考琳/著 亨利蓋了一座小木屋 維京國際 D.B.強森 蘇菲的傑作 維京國際 文琳.史賓娜利文/著 橘色奇蹟 遠流出版社 丹尼.平克華特 紙袋公主 遠流出版社 文/羅伯特.繆斯克圖/邁克.馬薛可 我喜歡你 遠流出版社 沃博 我的姐姐不一樣 遠流出版社 貝蒂.瑞.特 愛花的牛 遠流出版社 里羅•里夫 門鈴又響了 遠流出版社 佩特.哈金絲/著 永遠吃不飽的貓 遠流出版社 哈孔.比優克利德/著 傳家寶被 遠流出版社 派翠西亞•波拉蔻 我的妹妹聽不見 遠流出版社 珍恩•懷特豪斯 想念外公 遠流出版社 夏洛特.佐羅托/著 威廉的洋娃娃 遠流出版社 夏洛特•佐羅拖 街道是大家的 遠流出版社 庫路撤 叔公忘記了 遠流出版社 班.薛克特 阿曼達的瘋狂大夢(乘法的秘密) 遠流出版社 馬瑞林•伯恩斯 我討厭書 遠流出版社 曼殊夏.帕瓦基 老鼠娶新娘 遠流出版社 張玲玲 討厭黑夜的席奶奶 遠流出版社 雀莉杜藍萊恩/著 瑪德琳 遠流出版社 路德威•白蒙 三隻山羊嘎啦嘎啦 遠流出版社 瑪夏.布朗/著 好一個餿主意 遠流出版社 瑪格•賽蒙客 最好的朋友 遠流出版社 瑪格麗特.?爾德 狐狸 遠流出版社 瑪格麗特•威爾德/著,藍.布魯克斯/繪 風喜歡和我玩 遠流出版社 瑪麗.荷.艾斯/著 和我玩好嗎? 遠流出版社 瑪麗.荷.艾斯文/著 小房子 遠流出版社 維吉尼亞.李.巴頓/著 亦宛然布袋戲 遠流出版社 劉思源•王家珠 獾的禮物 遠流出版社 蘇珊•芭蕾 圖書館女超人 遠流出版社 蘇珊娜.?廉斯 100萬隻貓 遠流出版社 Wanda Gag 十二生肖的故事 遠流出版社 張玲玲 親朋自遠方來 遠流出版社 辛茜亞•勞倫特 柳林中的風聲 聯經出版公司 肯尼斯•葛蘭

孩子懂規矩,才會守規矩!

2006年06月26日
公開
33

孩子懂規矩,才會守規矩! 每個當過小孩的人都知道,「聽話、守規矩」幾乎就是好寶寶的專屬代名詞;為人父母者,也總是因家裡的寶寶聽話乖巧,而感到驕傲、寬心。但是有些爸比媽咪也會發現,為什麼家裡的寶寶總是愛耍賴、不聽話,同樣的規矩即使重申了好幾次,軟硬的手段兼施,最後還是以寶寶的哭鬧來結尾?其實父母只要以同理心來了解寶寶,並從日常生活建立規矩,甚至以身作則,才能讓寶寶了解好規矩的意義與重要性! 孩子,你為什麼耍賴? 當寶寶出現耍賴、不聽話的情形時,絕對不會是「無緣無故」,背後一定有其動機與原因,因此不可只是一味地責罵寶寶脫序的行為。 一、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擁有自己的主見與想法,但卻尚未學會管理自己,因此面對大人的規定而有所意見或者不滿時,礙於表達的不完整,或者是不懂得如何說明,便會以反抗、不聽話的表現,做為另一種形式的表達。 二、做為引人關注的手段 當寶寶乖巧聽話時,父母可能因其他忙碌的事情而忽略對於孩子的關心,因此當孩子發現耍賴、不聽話時,可以得到父母或長輩的更多關注時,就可能一反常態出現野蠻不講理的舉動,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三、曾因「耍賴」嚐到甜頭 孩子因不聽話而受到斥責時,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藉由「哭鬧」來耍賴,家長若因心疼或者是管教方便,而答應孩子的要求以求停止其哭鬧的行為,便會建立孩子錯誤的價值觀,認為只要哭鬧就有糖吃,此後一遇到類似的情形,便學會沿用這套壞習慣。 對付耍賴寶寶該怎麼辦? 了解了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之後,除了設身處地的關懷寶寶、與孩子溝通、了解他的需求之外,當孩子已建立錯誤的價值觀時,就要進一步予以導正: 處理孩子耍賴的當下反應 當孩子耍賴時,千萬不要輕易妥協,父母的態度更要堅定,只要孩子發現哭鬧與耍賴無法達到他所預期的目的時,自然就會停止,事後父母則應再藉機教育,告知守規矩的真正理由,不可當場就以太過情緒化的語氣或用詞來告誡孩子,才能讓孩子真正了解守規矩的用意,而不是因畏懼責打而停止錯誤的行為。 日常規矩的建立 寶寶會耍賴,通常都是因為事情不如他的意,因此平時父母就應建立生活的規矩,通常就是對於玩具、零食的規範,並和孩子一起溝通、討論,讓孩子真正因了解而有遵守的意願;而訂定的規矩要明確,也不要隨意更改,以免讓寶寶產生觀念的混淆。另外家長最好也能以身作則,方能讓立下的規定更加具有說服力。 鼓勵孩子正確的表現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訂定了規矩之後,要讓孩子認清是非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事實上給予明顯的區隔,當孩子因表現良好受到鼓勵時,自然能強化規矩的正面意義;孩子犯錯時固然也要給予處罰,但不宜太過放大,把焦點放在寶寶的好行為上,他會更樂於表現喔! 叮嚀 每個人都需要擁有自己不被打擾的空間,當然孩子更不例外,因此父母在教養孩子時,不要時時刻刻都以「規矩」框住孩子的生活,不讓他有喘息的空間,讓孩子自己思考正確的生活方式與態度,反而能提高孩子實踐的意願,更何況人都是會犯錯的,有失敗,才能有所借鏡與成長,有時不妨讓孩子自己去承擔不守規矩的後果,得到的經驗會更為深刻與珍貴

讓寶寶從小有自信的28個方法

2006年02月03日
公開
44

1 、認真對待寶寶的要求。 經常忽視寶寶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當他在電話裡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牛奶。」你在外面一時不能滿足他,告訴他具體時間:「回到家,媽媽給你拿,好嗎?」 2 、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週末帶寶寶出遊,徵求他的意見,但不要問:「你想去哪裡?」而是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水族館?」給他選擇的範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會增添對自己 的信心。 3、 不要嘲笑寶寶說錯的話 寶寶剛學說話,發音不準確的時候。不要嘲笑他,也不要當時刻意強調,換個時間再教他。在寶寶語言學習期,你的嘲笑會使他喪失學語言的信心和興趣。 4、 認真對待寶寶的提問   寶寶提出問題,耐心傾聽,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實告訴他。讓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對別人的敬畏心理,從而增加自信。 5 、用商量的口氣讓寶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把報紙拿給媽媽,好嗎?」讓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6 、給寶寶一個展示作品的空間   讓寶寶在家中最醒目的牆面上張貼他的塗鴉之作;在櫃子上為寶寶做個陳列架,陳列他的小製作。榮譽感最能激發孩子的自信心。 7、 給寶寶一個屬於自己的領域   給寶寶一個房間,沒有條件的,可以給他房間的一部分,讓他有一個自由玩耍、不受束縛的小天地。因為擁有自己的「領域」,讓他心中充滿自信。 8、 媽媽的寬容是培養寶寶自信的土壤 不要總是因為孩子房間裡或者桌面上很亂而責備寶寶,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並且跟他一起做。 9 、不要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不對寶寶說:「妹妹已經會數數了,你還不會,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別的孩子差。總是拿比他強的孩子來和他比較,最能挫敗孩子的自信。 10、 讓寶寶偶爾幫幫忙 帶寶寶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裡,讓他交給收銀員。他還不會算賬,但至少讓他知道錢能買東西。逐漸讓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錢,會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11、 讓寶寶選擇自己的衣服   給寶寶購買衣物,讓孩子自己挑選顏色和款式。也許他選的顏色你並不喜歡,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孩子的意見被尊重是他自信的開始。 12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卡通節目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卡通節目,和他討論喜歡的人物和台詞,對他的觀點表示感興趣。平等的相處和交流是給他自信的階梯。 13、 讓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讓寶寶獨立清洗自己的杯子、小手帕,哪怕洗不乾淨。孩子的自信來自於每件小事中你對他的認可。 14、 鼓勵寶寶表演 當寶寶表演講故事和唱歌的時候,給他打拍子,表示應和。鍛鍊他敢於從容登台表演,就是鍛鍊他的自信心。 15 、讓寶寶多和同齡人玩耍   讓寶寶接近陌生小朋友,積極鼓勵他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培養他的社交能力其實就是在培養他的自信心。 16、 幫助寶寶擬訂詳細計劃,並提醒他執行 比如幫寶寶制訂練琴計劃,制訂計劃時和他協商時間。執行時提醒他:「寶寶,我們現在該練琴了,對吧?」讓他養成按計劃做事情的習慣。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滿自信。 17、 寶寶玩可樂瓶、鞋盒等各種廢棄物,不要制止他 孩子喜歡探索他感興趣的東西,你制止他的興趣,也就挫了他探索的信心。 18 、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遇到困難,讓孩子自己解決   孩子在拼七巧板時遇到困難,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些困難。實在想不出辦法時,你可以側面指點。戰勝困難可以讓他自信倍增。 19、 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要具體表揚   和孩子相處時,經常尋找值得讚許的具體理由,用讚許的語言鼓勵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揚孩子。可以說:「寶寶知道自己小便了,有進步了。」不要說:「寶寶你真聰明,媽媽好喜歡你。」具體的稱讚給他自信,空洞的表揚會讓他自大。 20、 重視自己對孩子的承諾   本來並不想帶他去麥當勞,卻隨口答應他去,承諾了卻不去實現。你的失信讓他失去自信,也失去對你的信任。 21、 幫助寶寶發揮個性中積極的方面,讓他成為有個性的人 寶寶是急性子,就鍛鍊他做事的速度;是慢性子,就鍛鍊他的條理性。強迫他改變個性會讓你對他失去信心,更讓他失去自信。 22、 教他從小認可自己的長相 比如告訴他雖然他不是大眼睛,但小眼睛只要有神就很好看。很多不自信往往源於對自己相貌的不認可。 23 、向孩子提供書籍和材料,支持他自己夢想做的事 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才幹和能力,他才會更有自信。 24 、盡量讓寶寶在生活中脫離依賴 上幼兒園要準時,爭取讓鬧鐘叫醒他而不是媽媽一遍遍呼喚。生活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沒有依靠的處境中充滿自信。 25 、讓寶寶從小多接近大自然 帶寶寶旅遊時多給他講述所遇到的動物、植物、地理、典故等各種知識。見多識廣才能自信倍增。 26、不用辱罵來懲罰孩子的過錯 辱罵不僅打擊孩子的自信,還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27 、寶寶遭遇挫折,用緩和的語氣同他一起分析這次經歷,下次就不會有同樣的錯誤。重新鼓起他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28 、父母遵循合理的行為標準,做受人尊敬的人;父母在社會中不受人尊重,最損傷孩子的自信心。

15套教學

2006年01月09日
公開
35

全輯共15套教學:包括心算、加減乘除、公因數、倍數.....等 鑽地鼠(國語科):227 K 練習語詞運用的遊戲式 CAI。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oddest/file/jt.zip" " 大嘴歷險記(國語科):227 K 練習辨識部首的遊戲式 CAI。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oddest/file/1grx.zip " 大嘴歷險記(國語科):227 K 辨識單字注音符號的遊戲式 CAI。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oddest/file/5urx.zip" 空氣污染:388 K 空氣污染的介紹及防治。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oddest/file/joee.zip " 數學方塊:130 K 練習加、減、乘、除的遊戲式 CAI。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oddest/file/addzd.zip" 心算大進擊:228 K 練習四則運算及心算的遊戲式 CAI。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oddest/file/man.zip " 公因數:75 K 公因數的教學及練習、測驗 CAI。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oddest/file/gcdcai1.zip" 最大公因數:81 K 最大公因數的教學及練習、測驗 CAI。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oddest/file/gcdcai.zip" 倍數: 96 K 倍數的教學及練習 CAI。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oddest/file/lcmcai1.zip" 加法練習:500 K 整數、小數、負數的加法練習。可自由選擇直式或橫式、填答的位置、小數的位數、數字的大小、出題的數目....等。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oddest/file/math501.zip" 減法練習:500 K 整數、小數、負數的減法練習。可自由選擇直式或橫式、填答的位置、小數的位數、數字的大小、出題的數目....等。 "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oddest/file/math502.zip" 乘法練習:500 K 整數、小數、負數的乘法練習。可自由選擇直式或橫式、填答的位置、小數的位數、數字的大小、出題的數目....等。 "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oddest/file/math503.zip" 除法練習:500 K 整數、小數、負數的除法練習。可自由選擇直式或橫式、填答的位置、小數的位數、數字的大小、出題的數目....等。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oddest/file/math504.zip" 加、減、乘、除練習:61 K 加、減、乘、除的基本練習。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oddest/file/add.zip" 數字教學:61 K 數字的教學及練習。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oddest/file/numcai.zip"

教養撒謊寶寶三撇步

2005年10月26日
公開
35

教養撒謊寶寶三撇步 文/劉璐 教育心理專家 寶寶3、4歲時居然開始撒謊,這可不是好現象。為了不讓撒謊變成寶寶的壞習慣,爸媽要怎麼做呢? 寶寶撒謊,爸媽有的為此頭痛不已;有的則輕描淡寫地說:很正常,寶寶長大了就不會了。因為寶寶撒謊而對他嚴厲懲罰,或者一點都不重視,致使寶寶撒謊的行為多次發生,甚至可能養成習慣,都是不正確的做法。 撒謊原因有多種 發現寶寶撒謊以後,首先要查明原因,也就是找出寶寶為什麼撒謊,他為了達到什麼目的才這麼做的,然後對症下藥。其實,寶寶還沒有形成道德觀,他們撒謊的內容遠沒有成人想得那麼不堪。 想像與現實分不清 年齡較小的寶寶易把想像與現實相混,常把自己想像中的事情當成事實說出來,其實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撒謊。這種情況下,寶寶往往並不知情,沒有明確的撒謊目的,當然也不會覺得不安或羞愧。 不明對錯自我控制差 寶寶認識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差。比如說:小寶寶喜歡某個東西,但是自己沒有而別的小朋友有,這個時候他就很可能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一旦被發現,為了繼續持有這個東西或不想承認錯誤,就只好通過說謊來掩蓋事實。此外,年齡小的寶寶非常喜歡模仿周圍人的行為,加上他們本身還沒有什麼判斷力,如果爸媽或其他成人在寶寶面前撒謊,寶寶就會模仿。 好面子寶寶愛誇大 有些寶寶會為了和其他小朋友比較而故意誇大自己,這種現象很普遍,尤其是當寶寶故意要和別的寶寶比誰更厲害,或者比較彼此的爸媽哪個更厲害,就會把本來沒有而他們自己又覺得非常好的品質,或者事情加在自己或者爸媽身上,這樣的誇大也就變成了某種程度的撒謊。 應對爸媽高壓教養 如果爸媽對寶寶的期望值過高,即使寶寶付出努力也很難達到爸媽的要求,這時寶寶就容易用說謊來暫時解決問題;如果爸媽過於嚴厲,甚至常用打罵來解決問題,寶寶為了逃避懲罰或獲取爸媽的歡心也易撒謊。 如果撒謊成功,嘗到了甜頭,就會更頻繁地用撒謊來解決問題;如果撒謊失敗,爸媽進行了不適當的嚴厲懲罰,那寶寶就更不敢講真話了。而且如果偶爾撒一次謊被發現,嚴厲的爸媽還進一步認定自己的寶寶就是個愛說謊的小傢伙,從而對他的任何行為都採取不信任的態度,即使說了真話也不相信,寶寶更會因此而大受傷害,很可能產生叛逆心理,繼續撒謊。 如何教養撒謊寶寶 每個人都是在犯錯誤中不斷成長,寶寶也是如此。根據寶寶心理發育的特點,說謊是成長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階段。根據不同年齡的寶寶,爸媽應當採取不同的措施,避免他養成撒謊的習慣。 教寶寶分是非 對於較小的寶寶如還在上幼稚園小班的,爸媽應當幫助他們分清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東西是別人的,而別人的東西是不可以亂拿亂動的,要經過允許才可以拿。如果教育後寶寶仍然說謊,可以適當地剝奪他們喜歡的吃的或者玩的東西,以達到懲罰的目的。 學會自我控制 對於年齡較大的寶寶,則要讓他們知道做錯事要勇於承認,讓寶寶明白做錯事而又不承認是不誠實的表現,不是好寶寶應該有的表現,逐步讓寶寶學會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的目的就是讓寶寶在該玩的時候玩、該吃的時候吃,也就是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 寶寶在生活中表現出來自我控制的行為時,爸媽應當及時給予獎勵,包括口頭的和物質的。 爸媽要說話算話 當爸媽給寶寶承諾時,一定要慎重。切不可輕易承諾,而一旦答應寶寶了,就一定要兌現。否則一而再、再而三的讓他期待後又失望,寶寶自然就有樣學樣的愛說謊了。 寶寶撒謊背後的原因很重要,有時只是因為寶寶年齡未到分不清想像與現實、或者是不瞭解是非對錯,而不是刻意要撒謊騙人,爸媽應該耐心找出原因再採取相應的教養方法。

文章--以為已經給了孩子全世界,卻為何最終失去孩子的心

2005年09月29日
公開
48

文/黃惠娟 現代的有錢父母捨得花錢請印傭、補英文、上最貴的安親班,卻沒時間陪孩子……他們以為已經給了孩子全世界,卻為何最終失去孩子的心,也輸掉孩子的競爭力? 每天晚上,小學二年級的Angus,都必須坐在桌子前面,做一件一般小學生不會做的事情:撿綠豆。把一顆、一顆的小豆子,從一個碗裡撿起來,放到另一個碗裡。綠豆很小,反覆的做很無聊,有時候Angus會哭著跟媽媽說:「我不要撿了!」媽媽有時候會把綠豆改成花生米,但是Angus還是要每天晚上撿豆子。 這不是個虛構的童話,也不是個虐兒的故事。撿綠豆,對於Angus是非常重要的訓練,因為他的手指肌肉缺乏拉動,不聽大腦指揮。 Angus的媽媽,在安泰人壽工作的李小姐,在孩子一歲的時候,就請了一位外傭打點家中大小事;Angus吃飯太慢,泰傭會餵;東西掉了,泰傭跟在後頭收拾;Angus出門時往板凳一坐兩腿一伸,鞋襪就自動套上腳。爸爸雖曾提議要讓孩子學習自理、做家事,但媽媽卻以「請傭人卻不讓他做事太浪費了」的理由峻拒。一路被伺候長大的Angus,上了光復國小後,先是安親班老師發現她的功課總是做不完,隨後級任老師也發現,她寫字速度慢得異常,後來醫生檢查,才發現Angus是因為太少自己動手,出現了手指肌肉無力的問題。Angus也因此挫折不已,開始頻咬指甲,越來越排拒寫字…… 為了矯正這個症狀,李小姐現在每天要親自陪孩子做撿綠豆遊戲,工作則形同半停擺狀態,彷彿過去少陪的時間要一一補回似的。更沒想到,矯正半年後,卻又發現Angus還得了ADD(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更令她擔心的是,小Angus一歲的弟弟也同樣有手指拉動不順的問題。讓她不禁反省自己過去讓外傭照顧孩子的決定是不是錯的。 • 第一種代理父母:外傭 孩子語言表達、自理能力出狀況 三十五歲的單親媽媽溫于惠經營一家廣告公司,也有一個寶貝女兒Luka。溫于惠平日以賓士及富豪汽車輪流代步,對Luka也從不吝嗇。再一個月即將滿五歲的Luka,每星期會收到媽媽送的一個芭比娃娃;她就讀內湖區最貴的全美語幼稚園,每月光是學費就要交掉兩萬二,為了讓她擠入即將開張的明星學區麗湖小學,還在內湖買了新家。 溫于惠什麼都幫孩子預先規畫,唯一做不到的,是擠出多一點時間陪女兒,只能請個印傭二十四小時陪伴。Luka快三歲才會說話,雖然印傭走後Luka不再老是一開口就嘰哩咕嚕冒出印尼語,但幼稚園老師還是發現,一串英文字到她口中,不論怎麼努力,就是不容易發清楚;心一急,唾沫就會細細流出,反而招致同學無情的取笑。 有錢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環境,卻沒時間陪孩子;在台灣進入少子化的年代,父母可以給孩子的時間卻反而變少。據主計處估計,台灣雙薪家庭(即夫妻兩人皆工作)占所有家庭戶數的四四•二%,若再加上超過一成的單親家庭,可以說有五成以上的家庭,極難全心照顧孩子。有錢無閒的父母湧現,各色「代理父母」也出現在我們社會,開始提供各色養育孩子的服務。 早年,台灣的小學到了中午,會出現許多幫孩子送便當的媽媽。現在,台灣的明星國小放學門口最新出現的景象,是幫孩子背書包、拎便當盒的瑪莉亞、蘇菲亞。 外籍傭人,已經成為台灣白領階層小孩很重要的代理父母。 根據勞委會九十二年的資料顯示,合法引進的外籍幫傭和外籍監護工總計十四萬四千名,其中絕大多數的監護工必須「一兼兩顧」,順便看顧小孩。其中,光是台北市就有兩萬多個家庭共聘用三萬五千多名外傭。 外傭帶小孩,早期有人以為可以增進孩子的英文程度。不過,隨著時間日久,各種副作用在孩子身上顯現,家長才發現,各種問題無奇不有。 例如,溫于惠的孩子Luka第一個出現的問題就是語言遲緩現象。而這是導因於父母沒有跟孩子說話,孩子欠缺模仿對象,刺激不足的結果。比台灣更早引入外傭、外傭比例也高達一成的香港就發現,香港有八%到一二%的兒童,有各種語言能力的障礙,包括發音欠準、詞彙不足、語法結構紊亂和語言交談困難等,而這些將嚴重影響兒童未來學業、社交甚至智能的發展。 外傭侍奉得無微不至的另一個副作用,是小主人因五體不勤,自理能力出狀況。 例如,Luka的阿姨就發現,她吃完東西後會把果皮或包裝紙順手丟給旁人,東西掉了也從不彎腰撿起,要出門時,經常會一屁股就坐在椅子上兩腳懸著,想要別人幫忙著襪穿鞋,自理能力幾乎是零。大姨說,可能是過去外傭怕她媽媽責罵,一路侍奉得太周到,給她養成的壞習慣。 外傭密不透風的照顧,引發的另一個現象,是造就一批「眼高手低」的小主人。 台北市外傭密集度最高的大安區仁愛國小,七點四十五分上課尖峰時間,常見黑頭車一部、一部,送來了一個個小主人,後面跟著一個背著書包、水壺、運動袋的外傭,一路跟到教室門口。「外傭不僅是挑扶,還是宅急便,東西沒帶火速送來,學生一副『I am your boss.』的神氣,」一年一班的級任老師王美蘭說。 王美蘭說,開學後她發現班上三十五名同學中,高達五分之一的小孩是外傭在照顧,而相處一段時日後她發現七個小朋友的共通點,就是被動、自理能力低落、合群性較低,也較無法一個人解決問題。「你叫他掃地時,他會說:『你幫我做啦,我明天送你東西』;做錯事處罰他時,他會先狠狠瞪你一眼,彷彿你借了什麼膽,」她說。 這個現象引發王美蘭的好奇,進而帶學生製作一個「異國好幫手,外籍幫傭在台灣」的計畫,並獲得網界博覽會金獎。根據王美蘭的調查,仁愛國小全校三千四百多名學生中,合計共有四百五十四位小朋友家中有外傭,平均每班有四到五位。 不過,最讓她擔心的是,她發現有些孩子會當著媽媽的面,亂告外傭的狀。「孩子若從小不養成尊重人的態度,不矯正說謊的習慣,到高年級就很難改了,」她說。 仁愛國小校長楊宗憲很支持王美蘭的研究。他說,小學是扎根的時期,如果基本德性及能力沒有養成,未來的EQ及挫折容忍力一定低。「挫折容忍力低的孩子,易變成異常人格,會為整個社會、家庭及個人帶來傷害,」仁愛國小校長楊宗憲說。 • 第二種代理父母:安親班 父母逃避教養責任,孩子行為開始偏差 孩子進入小學後,第二種「代理父母」安親班就緊跟著浮出檯面。 根據內政部兒童局在民國九十年做的《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指出,在學兒童放學後到晚飯前這段時間,兒童回家有大人照顧者占七四.七%,較民國八十四年下降八.六個百分點。 反之,由「代理父母」照顧的數字遽揚。包括課輔、上才藝班,占二七.五%;保母照顧占一四.一%,甚至有四%回家完全沒有大人照顧。 固然安親班協助了上班族父母兒童下課後照護的需求,對很多家庭帶來正面的幫助,但卻也有越來越多父母,用安親班來逃避自己養育的責任。 彩琳在永和經營一家安親班,自己有一個六歲的兒子。近五年來,她發現父母要求安親班老師長時間代為照顧孩子的狀況日益頻繁。 有些家長讓孩子「寄住」天數可以到一個星期,甚至有個小孩乾脆白天在她安親班上課,晚上跟她回家住,長達兩年。最高紀錄是她家裡一次被托了三個小孩。彩琳是虔誠的基督徒,「星期天要上教堂,還有偶爾要回南部娘家,只好帶著一起走,被我爸爸罵得要死,他說:『這樣責任很重,你知不知道?』」她笑笑說:「我反正就是盡量,就當是他媽媽的備胎。」 揚志(化名)今年小學五年級,四歲開始就一路住在彩琳家。到孩子小一時,彩琳考慮到孩子有很多功課需要家長的互動,好意建議讓揚志回家住,但揚志的父母卻把他又丟給外婆,「結果孩子身上出現三種個性,在我家半夜不會尿床,在外婆家卻夢遊起床到處尿……孩子很聰明,他知道跟不同人互動,要用不同的方法,」彩琳說。 揚志功課不錯,但人際互動是他的致命傷。最近,學校老師發現,揚志有嚴重的暴力傾向;從小三、小四開始,就有偷東西的行為,通知媽媽卻也無力時時盯著孩子… 心理分析學家艾力克森(Erik Erikson)曾提出一個理論,認為一個人生命中必定會經歷八個階段,其中前五個階段,都會在十八歲以前經歷。 根據艾力克森的理論,零到一歲是建立信任感及安全感的重要時期,孩子隨時找父母隨時都找得到,就能得到充分的安全感。 二到三歲須建立自主性,亦即可開始訓練孩子簡單的自理能力,以為未來自我控制能力的基礎,四到五歲是主動感,亦即孩子在嘗試作肢體或智能的各種學習時,必須給予正面的稱讚、肯定,才會鼓舞他繼續向外界伸出探索的小手。至於六到十一歲,則需奠定閱讀、學習或是協助做家事的習慣。這些都需要父母花時間觀察、陪伴、傾聽,更無法藉由代理父母來執行。 • 第三種代理父母:電腦 一旦上網成癮,難再拉回正軌 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黃迺毓指出,現代父母很矛盾,為了讓孩子更多才多藝,必須賺更多錢,為了賺更多錢,就越沒有時間陪小孩,把父母的角色交給「代理父母」。結果,每天回家後簽完聯絡簿就睡覺,完全沒有溝通時間,「孩子出狀況時,父母往往是最後一個知道,」黃迺毓觀察。 前一陣子的娛樂新聞,曾經報導藝人成龍,當年忙於工作,竟然連兒子已經小學畢業了都不知道,有一次還興匆匆的跑到小學要接兒子放學。這樣的例子或許極端,但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在九十二年年底發布的「台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調查」中發現,十二到十八歲的少年,一天內有高達二三.七%的少年不曾和父親說話,說話時間在十五分鐘內的有三五.八%。 少輔會督導張淑惠指出,父母不陪伴孩子,孩子還小時,還只會被動的坐在電視機前,上了國中後,就會自己找人陪了。而網路世界就是孩子最可能去找,但卻是最難掌握、破壞力最強的第三種「代理父母」。少輔會近三年來,把資源及輔導重點轉至「網路成癮」的行為研究。「孩子回家後就躲到電腦前面,父母還覺得很欣慰,一直到成癮症狀出現,孩子已很難再拉回正軌,」張淑惠說。 致中(化名)原來是班上前十名的孩子,國二時還擔任班長。致中對自己的期望很高,學業要名列前茅,也期望做個出色的班長。學期中後,致中對身為班長卻無能為力管好班上的秩序感到很挫折,心中一直悶悶不樂。 平常很少跟致中交談的爸媽,並沒有發現致中挫折的情緒,只發覺他最近回家都沒什麼胃口,房門一關,宣稱要用電腦做功課,就閉門不出。爸媽也不以為意,還體貼的將飯菜送至房中。漸漸的,致中經常早上會起不來,有時根本就聲稱肚子痛不想去上課,一直到段考一落千丈,才發現孩子整夜都掛在電腦前面。致中的父母並沒有深入去了解兒子的問題,便逕自將家中的電腦收起來,沒想到以往個性溫和的兒子,找不到電腦後,開始大吼大叫,發狂似的拿起電視、花瓶亂砸一通,連祖宗牌位都被砸得落花流水…… 張淑惠分析,就像吸海洛因一樣,網路成癮症者,「你一旦不讓他碰電腦,行為就失控了,」張淑惠說。 全台第一個開設網路成癮特別門診的高雄醫學院醫師柯志鴻,就發現門診病人平均年齡早已從大學生往下移轉到國中及高中學生。柯志鴻針對高雄地區一千多位國中、高中學生進行訪談,結果很驚人。「五%到一○%的受訪者,有網路行為失控問題,」柯志鴻說。 現代的父母,常花大錢想透過外在的力量、訓練,增加孩子的未來競爭力,但當孩子缺乏陪伴,他們可能悄悄的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父母卻無從察覺。 陽明大學認知神經心理學實驗室教授洪蘭指出,孩子在六歲以前,最需要的是安全感。 她舉一九五六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靈長類學者哈洛(Harry Harlow)做了一個實驗,讓小猴子在兩個「代母」之間選擇。結果發現,小猴子寧可選擇沒有奶瓶但可提供安全感的絨布媽媽,而非有奶瓶但冰冷的鐵絲媽媽。 一個永遠讓孩子隨時都找得到父母,就是安全感的來源,也是所有人格的基礎。「有安全感,孩子就敢到外面闖天下,」她說。「孩子小時候,你不讓他隨時找得到你,等到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出事就不找你了。」 • 孩子缺乏陪伴,輸在起跑點 贏了財富輸了孩子,成功意義何在? 多數親子專家都同意,十二歲小學畢業前倘若根基沒有打好,不論是學習的規律、自制力或是安全感,國中之後要調整即極為困難。這些根基,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每天的陪伴、傾聽與談話。為了因應忙碌的雙薪家庭,兒童福利聯盟甚至提出一個「三三三專案」——每天至少:擁抱三十秒鐘、聆聽三分鐘、陪伴三十分鐘。「父母陪伴太少的結果,孩子長大後,也不易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說。陪伴三十分鐘,不過是每天看一部連續劇二分之一的時間,但有多少家長做得到? 在一間精緻用心的高級療養院裡,年輕的醫學院實習生發現一位老先生經常性的沉默不語。費心打聽,才知道老先生曾是叱?一時的企業家,如今老先生終日憂鬱,盼望著繼承事業的兒子能夠移步來探探他,卻始終不能如願。善良的實習生輾轉聯絡上企業家的兒子,數度去電,告知父親的渴望,第二代企業家卻始終以事業繁忙為由推辭。老先生聞訊後嘆了口氣說:「你們別忙了!我是自作自受,誰叫我在他們年輕的時候,都讓他們給傭人帶…」 這是洪蘭親耳由實習生那裡聽來的故事。令人唏噓,也令人深思。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在千禧年時,曾公布台灣孩子這一世紀將面臨的十大挑戰,前兩項即為「成長的環境日益不安全和恐懼」及「家庭的功能逐漸失去保護傘作用」。如果因為缺乏陪伴,孩子成長出現差池,父母的成功與財富又有什麼意義? 如果,台灣有越來越多孩子的成長缺乏父母陪伴,台灣的競爭力,終究將產生何等危機?

幼兒教育券一年減免一萬元你有申請嗎?

2005年08月07日
公開
44

教育券一年可減輕一萬元負擔八十九年九月開始,只要家中有五足歲、未滿六歲幼兒就讀已立案私立幼稚園、托兒所,家長每學期可領取新台幣五千元的教育券,合計一年可減輕一萬元負擔。 七成四的家庭不知道 但國立中正大學在九十年十二月份出爐的一項調查卻顯示,高達七成四的家庭根本不清楚這項政策,以致在公立幼稚園不足、私立幼稚園學費昂貴的情形下,我國幼兒就學率不到三成。 國立中正大學昨公布幼教資源總體檢的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家長將孩子送進公立幼稚園 的原因,四成三的家長在意的是低廉的學費。有很多年輕的父母為讓小孩上幼稚園,負擔了為數不少的學費,每個上幼稚園的兒童,每年平均花用12萬至20萬的學費,給不少家庭帶來經濟壓力。 發放限制:私立立案托兒所 幼教卷發放限制在就讀私立立案托兒所,5至6歲的幼童,據估計未立案的托兒所約有200所,而未立案的托兒所並不符合幼教卷發放的對象,所以爸爸媽媽媽在為家中寶貝選擇托兒所時,必須僅慎選擇才是。 以下幾點提供家長參考: ◎檢視是否為合法立案之托兒所、幼稚園: 1、檢視該園所是否懸掛教育局或社會局核發的立案證書。 2、確定立案證書的園、所名稱及地址是否與該園所相同,如有不符即屬未立案園所。 ◎幼童活動面積是否寬敞(收托人數是否已超出園所核准收托人數)。 ◎教保人員專業素養(教保人員學歷、經歷、相關訓練…等)。 ◎收費是否合理。 開學前發放幼教卷 國教司表示,教育部在九月幼托園所開學前,由地方政府將教育券發放給學生家長,家長在入學時 一定的時間,提醒未申請的家長,要注意向幼稚園辦理,家長如有疑問,可電洽 02-27593381台北市教育局。 03-518101 新竹縣教育局。 04-22210500台中市教育局。 04-5263100 臺中縣教育局。 07-3373119 高雄市教育局。

兒童的攻擊性

2005年07月24日
公開
29

兒童的攻擊性(或稱侵犯性)是兒童社會性發展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一個人生來就具有一種內在的攻擊傾向,但隨著生理心理發展,這種攻擊傾向可能會指向一些有意義的目標,如征服外部環境,在駕馭環境中取得成功。朝這個方向發展的"攻擊性",會變成人心理中的積極成分,如堅忍性、毅力、意志品質等。但是如果這種與生俱來的攻擊傾向指向一些不被社會贊許的目標,如傷害別人,這種攻擊性就是有害的。在一些完全不能和別人和睦相處的成人以及那些犯罪者身上,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這種攻擊性的後果。  本文所要討論的是後一種有害的攻擊性。   一、什麼是攻擊性   心理學中把攻擊性定義為他人不願接受的出於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傷害行為,這種有意傷害包括直接的身體傷害(打人)、語言傷害(罵人、嘲笑人)和間接的、心理上的傷害(如背後說壞話、造謠誣衊)。有傷害他人的意圖但未造成後果的攻擊性行為仍然屬於攻擊行為,但孩子們在一起玩耍時無敵意的推拉動作則不是攻擊行為。   攻擊性行為可以分為兩類:敵意的攻擊和工具性的攻擊。敵意攻擊是有意傷害別人的行為,而工具性的攻擊是為達到一定的非攻擊性目的而傷害他人的行為。在幼稚園裏,一個男孩子故意打一個女孩子,惹她哭,這是敵意攻擊;但如果男孩子只是為了爭奪女孩子手中的玩具而打她,則屬於工具性攻擊。   二、攻擊性發展的一些規律   心理學研究發現,一般來說,兒童的最早的攻擊性行為在兩歲末開始表現出來。有人觀察了成對做遊戲的20-23個月的嬰兒,記錄下所有衝突情節,發現這些學步兒童為了和同伴爭搶東西,可能會發生扭鬥(如他們爭執說"這是我的";"明明已經有汽車了"等等)。爭端發生時,他們還會威脅和逼迫同伴,迫使同伴退讓。這表明20-23個月的嬰兒已出現了早期的工具性攻擊行為。  心理學研究還發現了攻擊行為發展的如下年齡特點:  1. 非指向性的發脾氣行為在學前期逐漸減少, 四歲後已不常見。而攻擊性行為在學前期呈上升趨勢,四歲達到頂峰;   2. 三歲以後幼兒對同伴攻擊自己之後的報復性反攻擊反應明顯增加;   3. 激發攻擊行為的因素在不同年齡各有不同,2-3歲幼兒往往在家長和成人發洩暴力後出現攻擊性行為; 年齡更大的兒童多在與同伴衝突後發生攻擊行為;  4. 攻擊行為的方式也隨年齡而變化。2-3歲孩子常採用踢打對手的方式,爭端的起因多為爭奪玩具和其他物品,他們的攻擊性常表現為工具性攻擊。年齡稍大些的托兒所兒童或小學低年級兒童的身體性攻擊越來越少,轉而採用戲弄、奚落、說壞話或叫綽號等方式。年長兒童仍然會為爭奪某樣東西而發生攻擊性行為,但攻擊性的增長比例大多表現為故意攻擊,主要目的是傷害別人。  5. 從表面上看,兒童的攻擊性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少,但敵意性攻擊隨年齡增長卻越來越多。原因是年長兒童(尤其是小學生)的角色承擔能力使他們能推斷別人的意圖,一旦確信別人是要傷害他們時,便予以報復。   6. 在對攻擊性意圖的認識上,3-5歲兒童已能認識到有意圖的傷害比偶然的無意侵害更壞,但與年長兒童相比,他們不能有效地判明行動者的敵意意圖。在一項研究中,讓幼稚園、二年級和四年級兒童判別一個孩子推倒同伴搭的積木塔的意圖是偶然的還是敵意性的破壞,或是親善行為(如為了打掃房間)。結果顯示,能正確判斷行動者真實意圖的幼稚園兒童還不到一半(42%)。二年級兒童判斷正確者達到57%, 四年級兒童達到72%。  7. 攻擊性是一種相當穩定的特性。研究表表明,3歲時愛打架的幼兒,5歲時仍然愛打架。6-10歲時的身體和言語攻擊的數量能很好地預示10-14歲時的打架、嘲笑、戲弄別人、與同伴爭鬥的傾向性。而且這種攻擊性的穩定性無論對男性還是女性都適用。心理學家對600多名受試者進行了長達22年的追蹤研究,發現無論男性還是女性,8歲時的攻擊性記錄能有效地預測成年期(30歲)的攻擊性(如犯罪行為,夫妻不和,自我報告的身體性攻擊)。另一項研究發現不論男孩還是女孩,10歲時愛發脾氣、攻擊性強的,長大成人後大多與同事關係緊張。  8. 雖然男性和女性的攻擊性都具有穩定性,但男性比女性具有更高的攻擊性。世界各國一百多個研究的結果表明:男性不僅在身體性攻擊方面,而且在言語性攻擊方面也高於女性。   三、家庭對兒童攻擊性的影響  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家從人種、文化和社會學、心理學角度對人的攻擊性成因進行過許多探索,發現了很多令人感興趣的規律性,其中也包括家庭對兒童攻擊性形成的影響。這些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長的撫養方式與兒童的攻擊性行為  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和撫養方式對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研究文獻極具說服力地證明:冷漠拒斥的家長常會反復無常地懲罰孩子,並且容許孩子表現攻擊性衝動,他們更容易培養出攻擊性的兒童。這些冷漠拒斥的父母總是挫傷孩子的情感需要,給孩子樹立了對人漠不關心的榜樣。當孩子對別人表現出攻擊性時,他們採取不管不問的態度,這就使孩子的打鬥行為合法化,使孩子失去控制自己攻擊性衝動的鍛煉機會。這些家長往往還有另一個特點,當他們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無法忍受時,就會懲罰孩子,打屁股,打耳光。這又向孩子提供了一個攻擊性行為的模仿原型,不但達不到控制攻擊性的目的,反之卻變相地暗示孩子?quot;當別人使你不滿意時,應該怎樣對待他"。所以,研究證實了這一事實:常靠體罰來約束攻擊性行為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在家庭之外往往是強侵犯性的。  2. 孩子也會影響父母  關於父母撫養方式的一項研究發現,母親對兒童早期攻擊性行為的容許態度能最好地預示男性青少年期的攻擊性行為;其次的有效預測指標不是父母的撫養方式,而是兒童自己氣質的衝動性(高活動性、衝動性的兒童易成為高攻擊性兒童)。從事這項研究的奧爾維斯認為,一方面,高活動性、容易衝動的兒童會使母親精疲力盡,而變得對他的攻擊性很容忍,從而助長孩子的高攻擊性;另一方面,孩子的行為常常激怒母親,使她無法容忍而採用體罰的方式來警告孩子的攻擊性行為。這就是說,孩子自己也參與了家庭撫養環境,並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正是這種環境導致了兒童的攻擊性傾向。   3. 對孩子缺少監控的家長  家長對兒童攻擊性的另一間接影響是通過對兒童遊戲、行為、朋友選擇等活動的管理和監控實現的。研究發現,缺少家長監控可能造成兒童與青少年的攻擊性和過失行為,包括與同伴打架,罵老師,違反規則等。對青少年犯的家長的調查發現,這些家長對孩子的行蹤、與什麼人交往、從事怎樣的活動等問題採取無所謂的態度。這種缺乏監控實際上充分體現了家長對孩子的不關心。   4. 容易滋生攻擊性的家庭模式  美國的兩位心理學者吉羅德和派特森觀察了高攻擊兒童的家庭中父母與兒童相互作用的模式。這些兒童是在家庭和學校都愛打鬥、不服管教的孩子。然後把這些家庭和那些具有相似規模和經濟地位、但沒有問題的兒童的家庭進行比較,發現這些問題兒童的家庭很相似──家庭成員之間很少表達感情,常常爭吵不休。他們把這種家庭環境稱為高壓式的家庭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家庭成員之間的交往形式多為一成員迫使另一成員停止對他的侵擾。在形成高壓式交往的過程中,負強化起著重要作用。當一家庭成員惹怒另一成員時,後者就會用哭叫、打鬧和謾駡來還擊。這樣,攻擊性行為就得到了強化。  吉羅德和派特森還發現,在這樣的家庭中,父母極少用鼓勵等積極方式來控制孩子的行為,而只會選擇高壓性的策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種高壓環境出來的孩子對懲罰極其抵制。他們用相應的強力手段反抗父母,重複家長要制止的行為。他們用這種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和關注。相反,在非高壓家庭中的孩子平時就經常得到積極、肯定的關心,他們不需要用激怒其他家人的方式來得到關注。這種家庭的家長用懲罰方式教育孩子時也更為有效,他們能較好地把握住局面而不致陷入對抗的處境。   由此可見,對家庭心理氣氛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父母與孩子之間高壓式的相互作用都會互相影響,最終形成一種有敵意的家庭環境──攻擊性的滋生土壤。